Redian新闻
>
思维的谬误1——那些天经地义的“正确“,或许并不是真的
avatar

思维的谬误1——那些天经地义的“正确“,或许并不是真的

活水001
1楼
人们是依靠“思维”与世界互动的,也天然地认为自己的“思维”就是正确的。假如周围的人形成一个群体,群体的“思维”是一致的,达成了共识,那就会更确信”我们的思维是正确的“。
然而,事情果真如此吗?“天圆地方“曾经被认为是正确的,“地心说”也曾被认为是正确的。
“思维的谬误”这件事,可能一直与“正确的思维”如影随形。思维存在,“正确的思维”就存在,“正确的思维”里“”思维的谬误“就存在。下面这个例子就很有意思。
中国有个说法,叫“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世界按照这个规则运行,井然有序。人们心怀这种信念生活,内心踏实,有安定感,对未来抱有预期。
西方有个相似的理论,叫“公正世界现象”,理论认为:人们生活在公正的世界里,得到的收获,都是应得的善果;遭受的苦难,都是咎由自取。
这个“公正世界现象”看起来也很美好。与中国的善恶有报不谋而合。
但是,按照这种理论,对一些现象的解释却很诡异。
漂亮的女孩被强奸,那肯定是她行为不检点,自带勾引特质。
被狗咬的人,那一定是他有问题,为啥没咬别人?
被校园霸凌,那也是他有毛病,别人不会无缘无故地欺负你。
心理学家专门针对“世界公正现象“做过实验。
1978年,心理学家Lerner与同事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告知实验参与者该实验是感受情绪线索的研究,以随机抽取的方式选择一名参与者承担一项记忆任务,这个人如果答题错误,就要接受痛苦的电击。其他参与者进行旁观,并观察记录这些旁观者的情绪反应。(其实承担记忆任务的是一名演员,电击现场也是工作人员事先安排好的)
那么你认为现场旁观者在看到受害者遭遇了痛苦的电击后,会是什么反应呢?深表同情吗?
实验结果是令人沮丧的,参与者的态度开始是同情,对电击的痛苦感到难过,随着电击无可抗拒地持续,旁观者的态度由同情转为麻木,最后是蔑视与嘲笑,他们认为受害者太笨或智商低,才会答题错误,以至于被电击惩罚。
该实验结果表明:当观察者无力改变受害者命运时,他们就采用否定和贬低受害者的方式让自己心安理得。
笔者对该实验有个猜测,假如换成旁观者去受测试,随着测试次数增加,不可避免会出错,遭受电击后,状态更差,电击更多。旁观者也会成为被他们自己嘲笑的人。

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或“世界公正现象“中,思维的谬误点在于:
人们虽然口上说在乎“真相“或”正确“,但并没有去努力寻找”真相”或”正确“,而是简单地将对自己有利的思维视为”正确“。
这种有利,可能是让自己省事,省去思索的劳烦,也可能是让自己舒服,让自己的言行合理化。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或“世界公正现象“会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消极结果。
其一,这种理论会引起“结果导向论”,根据结果去评价一个人,一群人。忽视了过程中不可控、特异的因素,让不公正难以被发现和改正。
人们并非不希望公正,而是发现不了不公正。不公正在一个人、一个群体身上长期存在,而他们或许感觉不到。而当幸运的人不小心失去幸运,也掉入不公正中,也将难以摆脱。
有个典型的例子。人们喜欢将贫困的人归结为“懒惰、不努力“,并加以蔑视。那些清洁工不勤劳吗?拾荒人不勤劳吗?挖矿工人不勤劳吗?他们摆脱贫困了吗?
笔者有一朋友,大连人,毕业于大连一所理工大学,就业于大连一所知名企业,后来跳槽到外企。先后在大连、南京、广州、深圳工作,在南京买了房,一生顺风顺水。他有一次说,当他到了广州,他吃惊地发现,广州居然有那么多人,干着最辛苦的工作,却挣着最低的工资,让他深受触动。当他说这番话的时候,我也很吃惊地望着他,像看着一个稀有物种。我不是吃惊广州那些辛苦的人,我吃惊他到了广州才知道这些事。难道到处不都这样吗?他以前真是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圈子里。
一个幸运的人,他知道该努力,以及怎么努力。不够幸运的话,可能不知道该努力,就算知道,努力的方向也可能是错的。
其二,这种理论会引起价值观的错位。
莆田医院的老板们春节回乡,攀比谁赚得多,谁发红包豪爽,谁就最成功。背后坑了多少人,甚至牺牲了性命,都不值得在意。这个现象具有普遍性。
表现上看,是人们不在乎过程,丢弃了过程,只在乎结果。但实际上,人们还丢弃了过程中的规则,包括道德。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或“世界公正现象“,看似美好、天经地义。然而其中一个不被重视的谬误,带来的恶果,就可能如此触目惊心。
“思维”这一人类特有的活动,错综复杂,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有机会继续聊。

avatar
活水001
2楼
@小学初中中专 2020-09-12 00:59:47
赞赞赞
-----------------------------
谢谢
avatar
活水001
3楼
茶舍人少了很多
avatar
活水001
4楼
思维的谬误2:误以为贫穷是源于懒惰,其实贫穷是一种不由自主的循环
《思维的谬误1》里提及一个思维的误区“贫穷的根源是懒惰”,这事值得单独聊聊。
古今中外,主流意识都认为:贫穷是懒惰造成的。好在当代,一些执着于研究的人,在试图证实或证伪这个流行已久的观念。
01 美国女作家化身底层人士,验证“努力可以改变贫穷”
美国女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 信奉努力就有收获,可以改变贫穷。她是博士、大学讲师、畅销书作家,为了验证自己的观念,她化身为一个没有学历、没有积蓄、没有特殊技能的中年离异妇女,给自己创造了一个贫穷的机会 。
她在城市偏远小角落,租了一间异常简陋的公寓,不论怎么精打细算,租房的开支起码好几百。
第一份工作,清晨五点,到几十公里开外的餐馆去打工。在餐馆当招待生,连续8小时,一小时可以赚到6-8美元,这份工作听起来好像还不错。
“努力就能改变”,芭芭拉重新燃起了斗志。
然而,一天下来,芭芭拉不仅体力上筋疲力尽,被顾客和经理吆来喝去也让她精神上疲惫不堪。一个月的餐馆服务员生活结束了,除去房租、日常的饮食交通等开销,她口袋里只剩下了22美元。想要存钱下来提升自我、改善生活,遥遥无期。
于是换到第二份工作——居家清洁。由于此类型工作要对付令人厌恶的污垢,它的时薪比服务员高。
这样一份时薪较高但毫无尊严可言的工作,让芭芭拉在一个月之后,存下了200多美元。然而,它带来的心理负担却是难以言喻的。
这也让芭芭拉开始思考,生活在底层、只能做体力劳动的穷人,付出如此之多,为何还是无法得到相应的物质与精神回馈?
芭芭拉换到最后一份工作,是在美国某知名的大型连锁超市当理货员,工作10个小时,时薪并没高出很多。她发现,许多岗位的工作具有大量重复的本质,结账、搬运或整理,都是被细分好的机械性劳动,随时可以被替代。更可怕的,在底层工作了这么久,芭芭拉还日益察觉,自己的心态发生了改变,或者说,“穷极生恶”。
当有同事腿部受伤,坐着轮椅离开,她的第一反应不是祝福,而会想到,这家伙真是够幸运的,起码不用站着工作了;当看到另一个与她有争执的同事踩着木梯爬到高处取物时,她竟然希望对方重重摔下!这些一闪而过的恶念让芭芭拉心惊胆战,在她所受的教育中,善良是为人之根本,但长时间体验贫穷之后,人性的黑暗悄悄浮现。
结束了几个月贫穷体验的芭芭拉回到了她原来的生活中,写下了《我在底层的生活》。以亲身经历,揭露了底层人民最无奈的现实——即便再怎么努力工作,也还是难以跳脱贫穷的怪圈,生活会越来越把你消磨得只会考虑一餐一饭,看不到将来。
02 香港富二代化身清洁工,验证“努力就可变成强者”
他叫田北辰,香港富二代,哈佛毕业,自立门户开创了不俗的事业,香港政商两界的名人。信奉“如果一个人足够努力,弱者都可以变成强者。”。
一档真人秀节目,给了他机会,让他体验弱者生活的机会。
他体验的是一小时赚25港币的环卫工生活。按照环卫工的消费水平,他租到一个板间房下铺的床位,关上小门,刚好够一个人躺下,至于厨房、厕所,都是公用。这居然需要1300港币。
清洁工工作在遥远的另一区,早上六点四十五就要到岗,那个时候,地铁还没发出,只能坐通宵巴士,而通宵巴士的单程路费,就要十多块。在香港,随便一家茶餐厅的饭食都是20港币起步,十几块能吃到的东西少之又少,即便在以便宜便利著称的711,也只能勉强买到一个三明治。而他需要要把每天生活费控制在50港币。
环卫工作,清晨上岗,下午下班,总共工作九个多小时,负责清扫、收拾垃圾桶及街道杂物。这是一项让人感到“恶心”又十分耗费精力的体力活。做完九个小时的清洁工作,全身酸痛的田北辰回到板间房,累得倒头就睡,而他的同事们,有的还要赶去另一个地方做夜班,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只是为了多赚几千块。
谁能说穷人们不努力?谁说穷人懒惰?恰恰是他们用勤劳,塞满了全部的生活,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去思考,如何改变这一切。
仅仅为了活下去,他们就已拼尽全力。
原本7天的节目,田北辰仅仅坚持了两天就中途退出了,实在坚持不下去了。
这位受过良好教育,有着全球视野,以擅长规划著称的“精英人士”吐露心声:“很奇怪……我这两天只是考虑吃东西,别的,想不到那么长远。”他无形中产生了被精英们鄙视的“穷人思维”。
他也曾对穷人说,你们不够努力。
03 贫穷为何难以破解?
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都针对贫穷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精力,试图改变贫穷,然而都收效甚微。于是人们开始关注贫穷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只有更深刻地理解这个问题,才是有效解除贫穷的开始。
好在这个世界还有一批人喜欢搞清楚问题的究竟;好在互联网的诞生,让世界共享了一部分信息。
无论是理论研究或是实际调查,有一些人在不断努力,为搞清楚这个问题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其中,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表彰了“在减轻全球贫困方面的实验性做法”,获奖者中的两位著有《贫穷的本质》,书中对18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调查,努力找出贫困的原因和应对方法。
综合各种对贫困现象的研究,加上笔者自己的思考,笔者认为,排除战争原因外,贫穷之所以难以破解,从本质上看:
贫穷是一种不由自主的循环
这个循环让全世界的扶贫基本都惨淡收场
细化地说,这个循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对教育的认知不足,难以提高技能和劳动报酬,致使贫穷容易代际传递
如果要讨论一个人为何贫穷,首先要从他的父辈说起。
人们会简单地认为,贫穷地区缺乏学校。世界各地都有针对贫困地区的捐学计划,但教育的改善并不明显。
根据调查,关键的原因其实在于,他们的父母并不认为教育很重要。让他们持续地投入大量精力和金钱去博取一个不确定的未来是颇具难度的事情,他们更倾向选择更直接的方法,让孩子年龄较小就务农或者随着亲朋外出做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现实中,的确是有些人读了大学也赚不到多少钱,这成了他们做出决定的佐证。
也就是说,在孩子还有机会继续读书时,在家庭还有能力供养(但较为吃力)的情况下,家庭主动放弃了读书。
一旦形成习惯,一种行为模式就会默默地延续,并且一代代传递,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很难有觉悟去思考这种方式是否需要改变。
有一种例外情况,就是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读书的天分,家庭或许会尽力供养孩子上学,期待孩子改变家庭命运。但是,这种孩子毕竟是少数。
从客观角度看,要衡量一件事的结果,得从概率上看,而不是看某些个案。虽然没有统计数据,从经验上判断,世界各国读书多的人获得更多财富的机会还是大于读书少的人,他们的机遇、个人技能、受重视程度,都更有优势。
第二,信息流通的屏障
世界上信息的传递,可以分为两大方式。
首先,教育就是一种重要的信息传递方式,前文讲述过,贫穷人群往往难以充分利用这种方式。
其次,就是信息在社会上的传递,这里着重分析这种方式。
贫穷的人大概率还是和贫穷的人做朋友,相似教育背景的的人更容易结为朋友。虽然不绝对,但社会分层的存在,佐证了这一现象。
不同的群体,爱好、学识、能力、财富水平都有差异,他们感兴趣的信息也有差异,接受的观念也有差异。信息在不同群体里,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闭环。虽然媒体,互联网是公开的,任何人都能看到,但,大家都是喜欢看自己感兴趣的那一部分话题。
一些对人们发展有益的信息,在传播过程种,就这样遇到群体的屏障,要想从一个群体传播到另一个群体,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
第三、生活的困窘,把贫困人群困在当下,难以做出利于长远的选择。
首先,在饮食方面。
一项对18个国家穷人生活的调查数据显示,食品消费只占农村极度贫困人口总消费的36-79%,占城市贫困人口消费的53-74%。也就是说,哪怕是极度贫困的人口,也有至少20%的节余,用在吃饭以外的地方上去。
在一些贫困地区,有了多余的钱购买食物时,会选择即可改善自己的口味的食品,而不是长期而言对自己健康有益的食品。如,糖、辣条、酒。
人体有7种必需的营养元素,分别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水。穷人大多缺乏营养学的知识,不注重饮食均衡,认为只要吃饱就行,营养不营养并不重要。因为营养不良,结果不仅身体体质弱,抵御疾病能力差,处事能力也跟不上,自然也就会错失很多赚钱机遇了。
其次,在疾病预防方面。
很显然,体质好,少生病,少去医院,那么自然就能省下一大笔钱和时间,来改善生活质量,还有精力去创造更多财富。
调查结果表明,贫困地区的父母没有习惯在预防疾病上做出投入,而是在疾病到来的时候,被迫接受昂贵医疗的压榨。
在每年约有900万儿童死去的南亚,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即便父母只需要用100美元购买一个家用消毒包,便可以把儿童痢疾致死率从20%降到没有,也只有不到10%的家庭会使用消毒剂。
甚至,根据当地医疗人员的介绍,这些父母宁愿把钱花在任何时候都能用上的抗生素,或是为时已晚的外科手术上,也不肯用这些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方法,来改善孩子的健康状况。
再比如,接种疫苗只能够预防某些疾病,没法向注射抗生素一样立马看到治疗效果,这便会让不少没有受过卫生教育的父母,认为这笔投资是不划算的,继而不愿意带自己的孩子接种。
政府免费提供预防性服务,并奖励这些使用这类服务的家庭,将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再次,生育脱贫、生育养老的观念造成多生,培养孩子更加艰难。
在贫穷地区,每多一个孩子,便多了一个劳动力,父母是不会放弃「生育脱贫」这个法子的。
在不知道哪个孩子有能力替自己养老送终时,父母便会选择多生几个孩子这样的方法,来分散风险。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生养的孩子越多,花费到每个孩子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就有限,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就会更加地艰难。
而,这样的情况则不会发生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中,因为,父母除了孩子外,还有许多安度晚年的方法,社会保险、退休基金、房产存款等等。
应对生活里当下的困窘,令贫困人群难以有足够精力去考虑长远的规划,也缺乏足够的信息和见识,帮助他们做出更优化的判断。
04 努力真的不重要吗?
一定会有人说,如果贫穷是一种循环,难道就认命吗?不努力了吗?
答案是坚决否定。
顺丰的王卫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很多东西你都掌控不了,比如你是男是女,什么地方出生,长相什么样,家庭是否富裕等等,你更加控制不了的是今天运气好坏,明天成功与否……
笔者可以补充一些,还有这些你掌控不了:
比如,你是否具有先天疾病,先天身体素质是好是坏,先天智商高还是低……
加上之前说的的因素,在和平年代,这些几乎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基调。
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有的人就出生在罗马。
有一个戏剧性的段子说,我用了40年从一个贫困家庭走出来并获得成功,才换取跟你(家庭优越的朋友)一起喝杯茶的资格。
但是,但是,但是,我们值得庆幸的是,还有1%我们可以自己掌控。
这个1%,可能就是阿基米德口中,那个可以撬动地球的支点。
这是我们唯一可以掌控的东西,凭什么不努力掌控它?
或许掌控好这个1%,真的可以撬动地球,真的可以影响另外的99%。王卫认为这个1%是做事的态度,但无论这个1%是什么,都足以成为人们去努力的理由。
avatar
活水001
5楼
@dngyhm 2020-11-01 16:42:01
没有是非的中国传统文化,显得愚昧又邪恶
低劣的基因总是会陷入这种万恶的泥坑
西方的宗教缺陷已经被近代科学的发展所克服;中国的蠢猪却总是在重复着跳坑的游戏
-----------------------------
中国传统文化里,糟粕总能经久不衰地广泛流传,精华一是少,二是被挤到不易察觉的角落里
avatar
活水001
6楼
@戴世钧621 2020-10-31 17:22:28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
虽然这样,个体还是有一定机会的,只能把握好这个机会
avatar
活水001
7楼
元宵节快乐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