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存在之问》
avatar

《存在之问》

张士耿
1楼
引子: 探索的先声
哲学起源于人类对“存在”与“自我”的思索。哲学之所以有着两千多年且至今不衰的魅力,就是因为“存在”和“自我”始终困扰着人类。“存在”问题就是世界的本原问题。从哲学诞生那一天起,世界的本原问题和世界与人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哲学的两大基本问题。现在,让我们先从哲学的第一个基本问题──世界的本原问题谈起。
avatar
张士耿
2楼
原子论对人类的科学影响至深。它早已成为近现代科学最重要的三大思想基础之一。另外两大思想基础是建立在同一律之上的逻辑思想,和建立在实验观测之上的分析与归纳思想。后两者归功于亚里士多德。这三大思想基础分别源自客观世界的三大终极规律。三大终极规律是我在【世界与人】系列第二部《规律之母──探寻秩序的线索》这部书中要讲的基本内容。这三大终极规律跟人认识世界的先天本能、先天脑结构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在第三部《信息之巅──访觅精神的家园》中会讲到这个问题。由此,我们通过这样一条主线从根本上解决了存在论、规律论和认识论中最重要的问题。即世界本原问题、终极规律问题、认识如何可能的问题。
当然,我的讨论远不止这三个问题,而是还有更广泛、更深入、更丰富、更具体的内容。
avatar
张士耿
3楼
但是直到今天,哲学界对世界的本原问题还没有统一认识。两千多年来,五花八门的哲学都已经轮番过场、彼此的哲学观点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交锋,艺术、文化的形态经历过无数次兴衰和变迁,只有科学,经过漫长的沉睡之后在最近几百年里得到了迅猛发展。今天的世界,科学已然成熟、技术日益发达,在这样一个人类知识体系日渐丰硕、清晰的时代,让我们静下心来对“存在”问题进行一次深入、全面的梳理,不仅是必要的,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avatar
张士耿
4楼
【世界与人】系列 第一部
存在之问──揭开世界的底牌
avatar
张士耿
5楼
引子: 探索的先声
第一章 存在论范畴
1-1 第一范畴──存在
1-2 存在的本体──物质
1-3 物质状态的差异──能量
1-4 物质形式的差异──信息
1-4.1 信息可以定义吗?
1-4.2 对信息的哲学定义与哲学解释
1-5 存在论基本概念的解释
1-6 存在论范畴体系
1-6.1 存在论范畴体系图
1-6.2 对前人的范畴体系的辨析
avatar
张士耿
6楼
第二章 信息解析
2-1 客体信息与主体信息
2-2 信息的层次──形式信息与表义信息
2-2.1 定义与概述
2-2.2 表义信息和形式信息的分阶
2-2.3 有效信息与有序信息
2-2.4 信息的可度量性与信息论
2-2.5 形式、表义与原型
2-2.6 现代哲学流派缺乏对信息的本质性认识
2-3 精神、意识属于信息
2-3.1 精神潜在于石头里吗?
2-3.2 表义信息与意识
2-3.3 分层、组织与映射
2-3.4 回忆、理解与创新
2-3.5 人脑与电脑的不同工作机制
2-3.6 哲学的时代跨越──从“物质-意识”到“物质-信息”
第三章 三位一体的世界──物质、能量与信息
3-1 物质与能量
3-1.1 物质与能量的联系与区别
3-1.2 相对能量和极限能量
3-1.3 什么是力?
3-2 物质、能量与形式信息
3-2.1 物质的形式差异与本体差异
3-2.2 信息的几个特点
1. 信息的模块层次性
2. 信息变化着又具有稳定性
3. 信息赋予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区别性
4. 信息不遵守守恒律
5. 信息的同一性与载体物质的同一性不具有一致性
3-2.3 中国先哲在物质信息问题上的认识
3-3 信息如何显摆自己
avatar
张士耿
7楼
第四章 唯物与唯心
4-1 物质决定精神还是精神决定物质?
4-2 物质、能量、信息三位一体的一元论唯物主义
4-3 自作聪明的唯心主义
4-3.1 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
4-3.2 有神论的演变
4-3.3 目的论和创造论
4-3.4 心灵与物质哪个是实在的
4-4 用物质、能量、信息三位一体的观点剖析唯心主义
4-4.1 客观唯心主义
4-4.2 主观唯心主义
4-4.3 唯心主义与人的盲目自负
4-4.4 主观唯心主义的视角片面与混乱
4-4.5 理性与世界观
4-4.6 唯心主义的积极价值
4-5 笛卡尔到底姓“心”还是姓“物”?
avatar
张士耿
8楼
第五章 性质与关系
5-1 所指、性质、关系──客体信息的三位一体
5-2 性质是关系的综合呈现
5-3 性质与关系之间的共轭关系
5-4 无法归结为关系的质量性质
5-5 所指与意义
5-6 关系的分类
5-6.1 物质性关系──物质的相互作用
5-6.2 逻辑性关系
1. 逻辑性关系的分类
2. 同一关系、同异关系
3. 数量关系
4. 数不是性质
5. 性质与数量关系
6. 集合关系
7. 逻辑性关系之间的关系
5-7 两类因果关系
5-8 关系的其他问题
5-8.1 关系的阶
5-8.2 关系的分解
5-8.3 性质和关系的适用范围
5-8.4 合乎逻辑与合乎现实
5-8.5 关系的具象和抽象
5-8.6 关系与人类的知识体系
avatar
张士耿
9楼
第六章 运动变化与惯性静止
6-1 运动和变化的成因
6-1.1 运动问题的提出
6-1.2 相对运动的成因与绝对运动的成因
6-1.3 相对运动引起的变化和绝对运动引起的变化
6-1.4 “静止、运动、变化”跟“一、多、异”的关系
6-1.5 现实世界中同一性的两种界定及两种相对性,兼谈“变与不变”悖论
avatar
张士耿
10楼
6-2 运动的几种类型
6-3 变化与守恒
6-four 运动与力
avatar
张士耿
11楼
第七章 空间与时间
7-1 什么是空间?什么是时间?
7-2 时空观的基础
7-3 时空的相对性
7-4 时间性与历史性:度量和界定
7-5 几何学的公设和要素
7-6 时空的维
7-6.1 现实世界中只有三维空间
7-6.2 多维“类空间”
7-6.3 十三维时间
7-6.4 时间的方向性与空间的维数及决定论的有效性问题
7-6.5 分数维
7-7 时空穿越的荒谬性
7-8 宇宙论
7-9 空间概念的扩展
7-10 电荷空间与电荷时间
第八章 物质信息系统
8-1 什么是系统?
8-2 物质系统的分类
8-2.1 没有作用力的系统和有作用力的系统
8-2.2 单体系统、两体系统和多体系统
8-3 多体系统与有序
8-3.1 随机系统、有序系统与关联性
8-3.2 固液混合系统与有序性
8-3.3 关联群系统与层级控制系统
8-4 生命和精神系统
8-5 社会系统
8-5.1 社会系统与物质系统的相似性
8-5.2 社会系统的结构、建立社会系统的手段、社会执行机构
8-5.3 自由
8-6 前人对于复杂系统的哲学探索
8-6.1 回避原理的非分析方法
8-6.2 所谓的构成论和生成论
《存在之问》小结
avatar
张士耿
12楼
这里我先插一段,谈谈《存在之问》以及整个【世界与人】系列的由来。
我在20多岁的时候写作并出版了第一本书《世界与人》(1996年)。正如我在这本书的再版后记中所言,《世界与人》是一个开放系统,在《世界与人》的基础上,我后来完成了《存在之问》、《规律之母》和《信息之巅》,我把这三部书称作【世界与人】系列。这个系列是一个哲学三部曲,它的完成标志着当年的《世界与人》这个小屁孩已经长大成人了。
《存在之问》讲的是存在论,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它是静态地来审视这个世界。
《规律之母》讲的是规律论,解决“世界怎么样”的问题,它是动态地来审视这个世界,是通过变化的世界中的那些不变性、繁杂的世界中的那些共同性,来把握这个世界。弄清了“世界怎么样”,也就回答了人们的“世界为什么”的疑问。
《信息之巅》可以说是精神哲学,它包括发认识论、文化哲学和知识学三个部分,着重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在哲学史上,著名的哲学三部曲有康德的“三大批判”和黑格尔的“哲学全书”,如果再上溯两千年的话,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形而上学》和《工具论》也是哲学三部曲。这三个哲学三部曲在人类哲学史以至整个人类文化史上的至高地位我就不用说了。【世界与人】系列是第四个哲学三部曲,它在吸收和总结了现代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对哲学史上的哲学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梳理和解决。5年前,我在QQ群中曾把《存在之问》、《规律之母》和《信息之巅》三部书进行过摘要分享。现在我在天涯的“关天茶舍”中进行全文分享,请大家批评指正。
除了【世界与人】系列•哲学三部曲外,我还写了一部大众通俗读物《规律简史》,也将在“关天茶舍”里同步分享。这部书具有“实用性、趣味性、知识性、真实性”的特点,相信会受到广大青少年读者的欢迎,对科学史感兴趣的成年读者一定也会喜欢。它的“实用性”是指对中学生的物理学习特别实用,因为它把几乎所有的经典物理学定律归型为两个定律族——守恒律族和作用逆反律族,让学生第一次知道“原来物理如此简单”。之前这部书的删减版《定律的由来》已在天涯的“煮酒论史”里连载。
avatar
张士耿
13楼
第一章 存在论范畴
1-1 第一范畴──存在
罗素说:“在数学中最明显易知的概念,从逻辑上来说,并不是初始的概念;从逻辑演绎的观点看,它们是出现在中途某处的概念。就如最易见的物体是那些既不甚远,也不很近,既不过大,也不太小的物体;同样,最易把握领会的概念是那些既不过于复杂,也不十分简单的概念。”(伯特兰•罗素:《数理哲学导论》第7页,商务印书馆,1982年)那些特别复杂的概念通常都由专门的科学来进行研究,这当然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术素养。而那些最简单、最初始的概念都是一些我们每个人感觉很熟悉,但实际上绝大多数人没有进行过深入思考、嘴上说不出来、脑子里模糊不清的概念,而这些概念却是我们要把这个世界弄清楚所需要首先掌握的最重要的概念。哲学就应当从研究这些最简单的概念着手。
avatar
张士耿
14楼
世界上最初始、最基本的概念就是存在,它在本体论哲学中就是最基本的、最大的范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存在,其同义词是“存在者”。在本书中,“存在”范畴是无可争辩、无可替代的第一范畴。在“存在”范畴之上,我们才可以探讨世界的本原问题。本体论的主体就是“存在”,也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实体”。(不过,本书不采用亚里士多德的“实体”概念。本书的所有哲学概念力求与科学中的概念、与现代语言的概念相一致,尽可能避免采用哲学家的专用概念)
存在是不可定义的,因为它是最基本的概念,是外延最大的概念。标准的定义是属加种差式的定义,属加种差式的定义是有层次性的。对定义的追问就是在层次上进行追问。当然人们可以用某种方式去解释“存在”,但任何解释都不能作为它的定义。我有时讲“存在是最大的共相”,这也是一种解释。用近义词来解释,存在就是“有”。
avatar
张士耿
15楼
那么,“无”不也是一种存在吗?“无”看起来是一种存在着的现象,但是它跟实际存在着的现象显然是有区别的。“桌子上有一个苹果”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这是没问题的。现在我把桌子上的这个苹果拿走了,那么,“桌子上无苹果”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吗?如果“桌子上无苹果”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的话,那么“桌子上无梨”、“桌子上无电脑”、“桌子上无人”、“桌子上无月亮”、“桌子上无地球”等等都成了客观存在的现象,那么你这个桌子上就存在着无穷无尽的现象,这是不是很荒唐?所以“无”不是客观存在的现象,而是来自主观的判断。“飞马”这种非存在也是来自主观的判断。
这里就触及到了柏拉图提出的“非存在之谜”。柏拉图认为,非存在一定在某种意义上存在,否则那不存在的东西是什么呢?我的回答是,非存在只是人的认识中的存在,不是现实的或者说真实的存在。本体论中没有非存在,非存在是认识论范畴。你只要认为非存在是存在的(或者说“无”存在于本体),就会陷入逻辑矛盾:“非存在”成了“存在”,“无”成了“有”,这违反了逻辑同一律,这就成了一个不可解的问题了。这个问题实际上跟罗素悖论、说谎者悖论是同一类的悖论,而且比后两者的矛盾更为明显,后两者都是在结论中才显现出逻辑矛盾,而“非存在是存在的”在题面上就显现出了矛盾。
avatar
张士耿
16楼
从“桌子上有一个苹果”这个例子我们还看到,存在有时间性,有区域性。存在的最大时间是宇宙时间,存在的最大区域是宇宙空间。在整个宇宙内的存在是绝对存在,如物质。在部分区域、部分时间的存在是相对存在,如在昨天上午、在我的桌面上,一只苹果存在。
哲学本体论讲的存在(名词)是绝对存在,它包括了宇宙中的一切。
《存在之问》是讲存在论(本体论)的,本书所讲的范畴都是客观存在的,绝非只是人思维中的东西。
avatar
张士耿
17楼
究竟“存在”是什么?亚里士多德说:“划分是保证不忽略任何事物的内在因素的惟一途径。” (亚里士多德:《工具论》第33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我们要想认识存在,就必须对存在进行划分,弄清了存在都包括哪些最基本的大类以及这些大类的基本关系,也就知道存在是什么了。离开了划分去谈存在,只能是无意义的空谈。
在本书中,共有四个存在论基本范畴:
第一层次:存在。
第二层次:物质、能量。(客观实在)
第三层次:信息。 (客观非实在、主观非实在)
在第二层次中,分为实体物质和非实体物质,它们都是客观实在。
实体物质即凝聚态的物质,有静质量,在真空中的运动速度永远小于常量c(光速),我把这种实在称为第一类实在。
非实体物质即纯能量,是第二类实在,它没有静质量,在真空中永远以常量c的速度运动,它对于人的感觉不具有实体性。能量可以独立存在,并且能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静质量,因而能量是客观实在。
avatar
张士耿
18楼
物质和能量在本质上是同一种存在,只是状态不同,所以可以说物质和能量是本质相同、状态不同的同一种范畴。
第三层次的信息也是一种存在。但它既没有质量,也没有能量,它也不能独立存在,只能存在于物质或能量之上,物质或能量是信息必需的载体。
这三个层次的范畴关系是:第一层次包括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第二层次承载着第三层次。所以,这里的层次划分是有点问题的,这里面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层次概念:第一层次与第二、三层次之间是逻辑层次关系,第二层次与第三层次之间是现实层次关系。
avatar
张士耿
19楼
1-2 存在的本体──物质
所谓物质,就是有质量的存在,其质量可以测得。现在的质量概念具有两种意义:一是指物质的质料,二是指质料的量。质料这个概念是古希腊人提出来的,是个古老的概念。而质量概念是十七世纪培根提出来的,它本来是作为对于物质的多少的衡量来提出的,当然这个对物质的多少的衡量就是对物质的质料的衡量。不过后来质料概念渐渐地不再提了,质量一词不仅指组成物质的质料的量,也用来指质料本身。
质量就是质料的量,是衡量物质多少的量度,也是衡量物质惯性大小的物理量。没有质量,就说明没有质料;没有质料,就不是物质。
avatar
张士耿
20楼
质量有两大效应,一是引力,二是惯性。怎么算有质量?要以这两大效应来判断。这两大效应也是有联系的,我在《规律之母》中还会讲到。
质量既是物质的量的属性,也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物质所具有的无区别、无条件、最普遍的属性。物质有许许多多量的属性,如长度、颜色,重量等,但这些属性不仅跟物质本身有关,也跟外在因素有关,如一块橡皮泥,你可以通过外力改变它的长度,可以通过改变环境的光线来改变它的颜色,可以通过改变重力场来改变它的重量。唯独质量跟外在因素没有关系,只跟物质本身有关,所以质量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物质存在与否的标志。物与物之间只有形式的不同,没有质料的不同。无论是宏观上的恒星、行星、桌子、老虎,还是微观上的分子、原子、质子、电子、光子,我们对它们的区分都是形式上的区分。
avatar
张士耿
21楼
人类可以认识物质的各种形式,但是永远不会知道质料是什么,对物质的质料的认识仅限于对质料的量(即质量)的认识,而质料的量对于质料而言也是属于形式层面的。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质料”看作只是一个虚设的概念,而质量是可以衡量的真实概念。对质量的认识是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史上乃至整个人类认识史上一个质的飞跃,这一点,我们要归功于伽利略、培根和牛顿,质量成为牛顿的光辉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的第一条定义。
在描述上,任何一种存在的数量(不是抽象的数量)同时也指这种存在本身,物质的质量也指物质的质料,一物有能量也指一物有能,一物有含水量也指一物含水,一物有含金量也指一物含金,一硬盘有信息量也指一硬盘载有信息。
avatar
张士耿
22楼
质量性质之所以是物质的核心性质,原因在于:第一,质量性质除了可以从中分解出数量关系外,它无法还原为纯粹的关系,而物质身上的任何其他性质又不可能脱离质量性质而单独存在。第二,不管物质的形状、相态、颜色等性质如何变化,也不管外部关系包括外部作用关系如何变化,只要不从外部对其质量进行增减,那么对物质的质量性质都没有影响,质量都能保持守恒性,适用逻辑守恒律的叠加运算。
把物质定义为“有质量的存在”,这跟牛顿对于质量的定义“物质的数量”之间是循环定义。实际上不用我下这个物质的定义,那些把没有质量的存在当成物质的人的观点已经明显地跟牛顿的质量定义相悖了,因为作为物质如果没有“物质的量”,它就不存在了,如果存在的话它也不是物质了。
avatar
张士耿
23楼
尽管我的物质定义跟牛顿在三百多年前所给出的质量定义是互为循环的定义,但我认为这个物质定义也不为多余,因为对于我们来说质量是可测度的,用可测度的本质属性来定义这种本质属性的宿主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更何况作为一般性的物质是一种抽象的共相,远不如质量那样具体、那样易于验证。
单独说“质”的时候,有的时候是指质料,有的时候是指性质。亚里士多德说:“‘性质’,我的意思是指因它而被人们认为如此如此的东西。”我们讲“质是使事物成为这样或那样的规定性”,这是指“性质”。我们在物理学中说的质量的“质”,说的是“质料”,本书的物质定义是要跟物理学的物质概念相一致的。我们在生活工作中说“生活质量”、“工作质量”、“产品质量”,这里的“质”是指“性质”。这样一些“性质”的质量是用价值标准即“善”的标准来评价的,也就是用益损、好坏标准来评价,而不是像“质料的量”那样用数量多少来评价。用价值标准评价的“质量”又称为“品质”
avatar
张士耿
24楼
物质是有质量的存在。那么质量是什么?前面说过质量是物质的根本性质,这种根本性质的所呈现的特征就是能够产生惯性效应或引力效应。作为一种性质的质量是指质料意义上的质量;同时它作为对质料多少的度量,又是一种数量关系。具有质量性质的存在者就是物质。质量是物质的根本性质,失去了质量性质也就不成为物质。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传统意义上的实体物质是物质,物理学所讲的作用场也是一种物质,它们都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前者的基本粒子统称为“费米子”,后者的基本粒子统称为“玻色子”。这两类粒子具有不同的自旋性质,费米子的自旋是半整数(1/2,3/2等),玻色子的自旋是非负整数(如0,1,2等)。
物质自大爆炸以来,呈现过多种多样的形态,质子、电子、原子、分子、生命。不同的形态都有不同的学科研究它,如基本粒子物理学、原子物理学、分子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但无论什么形态,它都没有改变物质的本性──质量特性;无论什么形态,它都要遵循基本的物理学规律,即在牛顿力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对论力学和量子力学。
天文学家曾对100多个星系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测量其质量:一种是通过观测星系中恒星的轨道速度来确定星系的质量,另一种是通过直接计算所能观测到的星系中的所有星体、气体、尘埃来确定星系的质量。结果第一种方法测定的质量值竟是第二种方法测定的质量值的大约10倍。这说明了星系中存在着人们看不到的暗物质,否则牛顿定律和广义相对论就统统地作废了。暗物质是一种既不发光又不反射光的物质,暗物质不跟光子发生相互作用,但是它有质量,它能够对观察到的物质产生引力。暗物质应该是一些运动速度不太快的电中性的粒子。
avatar
张士耿
25楼
物质有三种存在方式:第一种是数量方式,物质的数量就是质量,即质料的量。数量方式是物质存在的最核心的方式,质量性质是物质的核心性质。只要是物质,它就必有质量;有质量的一定是物质。质量还有另一种等价形式,就是能量。如果我们继续保留实在性这一概念的话,那么只有质量性才可称为实在性,质量是物质的第一存在性质。
物质的第二种存在方式是空间。空间是由物质的距离关系呈现出来的。空间是物质的第二存在性质,不是物质的核心性质。单一的最小质量的物质并不具有空间性质,只有两个以上最小质量的物质才具有空间性质。此外,空间也具有数量性。
物质的第三种存在方式是时间。时间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关系的呈现,而运动是物质的状态的差异产生的,是空间关系变化的呈现。时间方式是以空间方式为基础的,有时间的物质必有空间,有空间的物质未必有时间。时间性已经内含着空间性,并且时间也具有数量性。
avatar
张士耿
26楼
物质因其存在的方式而表现出一些性质,其中质量性质是其最根本的核心性质,这是物质的第一类性质。第二类性质是物质普遍具有但不是绝对具有的性质,包括形状、体积、内部结构等空间性质,以及运动这样的时空性质。第三类性质是有的物质形态具有而有的物质形态不具有的性质,如可燃性、硬、色、味、声等等,这类性质是由物质的运动性质及物质与他物的相互作用派生出来的,其中色、味、声等性质只有在与感受者的感官相互作用中才能表现出来。
后面我会讲到对性质的定义。
avatar
张士耿
27楼
列宁在1908年为物质下过一个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一定义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我在《世界与人》一书中早就对此做过评点,这里就不再细说。列宁定义的物质概念跟物理学中的物质概念是不一致的,它不仅解决不了当年的物理学危机,对付不了唯心论的攻击,而且这个定义使得唯物主义跟客观唯心主义没有什么区别了,因为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理念、上帝以及各种神灵都是不依赖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的东西。产生这样的一个定义,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当时的人们对客观存在与物质的区别、对信息的本质、对精神的本质、对物质和能量的关系还缺乏认识。列宁的物质定义是针对当年甚嚣尘上的唯能论的观点提出的,而实际上对于物质与能量的关系爱因斯坦已经在1905年根据狭义相对论所推导出的质能关系式中给予解决了,只是这篇论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不被人们理解和了解。对于客观存在的信息以及信息与物质的关系,那时人们的认识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列宁为了维护唯物主义而提出上述物质定义,是毫不奇怪的。
avatar
张士耿
28楼
从渊源关系上,列宁的物质定义可能来源于十七世纪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对物质的描述。霍布斯说:“物体是不依赖于我们思想的东西,与空间的某个部分相合或具有同样的广延。”(《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392页)霍布斯有时把自然的物体称为物质。他还说道:“物质不能因我们的任何企图而被制造或消灭,被增加或减少。”(《十六──十七世纪西欧各国哲学》,第72页)在这里,霍布斯把物质守恒定律也说出来了。要知道,在他讲这话的时候,牛顿还只是个不满10岁的孩子。但是在霍布斯的物质定义中没有提到质量,与他同时代的法国哲学家和数学家笛卡尔所归纳的物质性质中也没有质量。最早研究物质的量的是比这二位大师稍早一点的意大利科学大师伽利略和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质量概念及其重要性的确立则是由不久以后改变了我们人类世界的另一位科学大师牛顿完成的。在十七世纪,比霍布斯还要伟大的人物还有很多,伽利略、开普勒、笛卡尔、洛克、牛顿、莱布尼兹等等,这是“大师”一抓一大把的年代,而且是货真价实的大师,随便拿出来一个,当今最顶级的人物在贡献上都难以望其项背。我们只好埋怨前辈们不给后人留下一点做贡献的机会了。
avatar
张士耿
29楼
@头3脑 2020-11-28 00:15:39
楼主写这个内容不明智
你滴认识能力远远无法弄清这些问题实质问题
仅举一例
“存在”和“存在者”绝对不是什么“同义语”
而是有重大、本质区别滴
连这个问题都拌蒜滴,最好再过个十年之后再谈个试试吧……
-----------------------------
文字语言是人类进行信息沟通交流的工具,对文字、词汇所表达的概念的理解应以大众的理解为基本依据,对科学上用到的词汇应以科学上的概念为依据。从大众的理解上来看,“存在”所表达的概念基本上分为两种,一是作为主词,一是作为谓词。作为主词使用时,“存在”的概念等同于“存在者”,这是大众的理解,是语言所表达的通用概念。到于少数哲学家(如海德格尔等人)怎样理解,这并不重要,他们的理解多数情况下是让哲学陷入了泥潭,哲学近百年没有进步,而人类的科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哲学如果跟科学脱节,跟大众语言脱节,不要说十年之后,可以说,它将永远是死水一潭。
我做哲学会首先对范畴、概念进行辨析和界定,这是基础,但绝不会在这类问题上讨论或争论过没完。当今需要建设性的哲学研究。
先生如果有兴趣,希望单发个帖子给大家讲讲关于“存在”等问题。
avatar
张士耿
30楼
1-3 物质状态的差异──能量
非实体物质是自由态的物质,即纯能量,没有静质量,我把它称为第二类实在。
运动是物质的时空性质。过去通常认为,能量是物质运动和运动趋势的一般量度,能量是物质做功的本领。这种认识还只是停留于表面。现代物理学告诉我们,质量与能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质量与能量的关系由爱因斯坦的著名方程式决定:在静止状态下E=mc2,这里E是能量,m是质量,c 是光速。
“能量”既指“能的量”,也指“能”本身。世界万物的形态、结构和运动都不过是能量的聚集形式和转化形式的具体表现而已。物质与能量是绝对统一体。在自然单位制(普朗克单位制)中,c=1,能量跟质量具有完全相同的量纲。作为“纯能量”形式的场(电磁场等),虽然没有静质量(有引力质量,没有惯性质量),但其能量可以换算为质量,因而电磁场是物质。E=mc2表明的是物质所能够对他物施加作用的最大潜在能量,表明物质总是具有对他物施加作用的潜在能力。
avatar
张士耿
31楼
作为量的范畴的能量和质量都是物质的量,也可以说是物质的状态的量。能量是物质的表现状态的量,质量是物质的内在状态或者说非表现状态的量。功是能量所产生的作用的量,就是能量的转移量。
能量是物质状态的差量,或者说能量是物质本体的差量、物质本身的差量。所谓物质的本体,它是由物质的质量来衡量的,物质本体的差量中是内含着质量这个因素的。能量是由质量所决定的物质状态做减法而得到的。也可以说能量是对物质状态差异性的度量,是物质本体分布不平衡的度量。动能大,说明物质的微观粒子之间状态的差异性大;势能大,说明物质两个部分或多个部分之间总体状态的差异性大。能量的本质在于物质状态(分布)的不均衡、不一致,它是不平衡、不一致的显现,也是不平衡、不一致的度量。能量的释放就是物质状态的均衡化和同一化。不仅自然界是这样,社会中的革命、社会的动荡都是社会某些力量、某些因素的不平衡引起的。
正是由于能量是物质本体的差,所以物质的核心性质──质量,仍然体现在能量之中,能量的数量总是跟物质的数量联系在一起,能量的大小可以表述为质量的数量关系。信息是物质形式的差异,除了关于质量的信息外,物质所承载的信息跟物质的质量没有联系。
avatar
张士耿
32楼
势能存在于物质的某种平衡态中,只不过是,平衡中的某一方力量比较容易减弱或消失。当这一方力量减弱或消失的时候,物质体的势能就释放出来了,就显现出来了。势能的释放实际上就是势能转化成了动能。
E=mc2 只是表示物质的一部分或全部转化为纯能量时所损失的质量与产生的纯能量的关系,并不意味着物质都可以转化为纯能量,这样的转化需要特定的条件。
那么,质量是怎么回事呢?质量为什么跟能量等价呢?是因为物质能够释放出纯能量,纯能量跟质量可以换算。但并不是质量一定可以完全转化为纯能量。只有在正反物质,也就是两种差异性极大的物质相遇的时候才能把物质的内在能量以纯能量的形式全部释放。E=mc2,仅仅是对质量释放出光子这类纯能量子而言。
avatar
张士耿
33楼
光是纯能量,它没有静质量,因为光相对于任何其他物质都不会静止,总是以速度c(在真空中)运动的,相对于任何其他物质都具有状态的差异,相对于任何其他物质都具有能量。一旦光相对于某物不运动了,那么光就不存在了,它的能量就转化为其他的物质粒子的质量了。
能量作为对物质状态差异性的度量,它具有层次性。分子气体、分子液体、分子固体的能量只是对分子之间的差异性而言,这里不涉及释放光子,因此动能和势能在总体上守恒,质量也守恒。在金属晶体中,原子的振动和自由电子的运动都会产生原子、自由电子之间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由原子和自由电子的动能表现出来,在宏观上表现为金属体的热能。化学变化是对原子以及电子的状态的差异性而言,这里面涉及到少量光子的释放,质量是近似守恒的,动能与势能不守恒,动能、势能与光能加在一起才守恒。原子核裂变和聚变,是对质子、中子这样的基本重粒子而言,变化中释放出大量的光能,导致明显的质量不守恒,只有把质量与释放出的光子的能量的折算质量加在一起才守恒。
avatar
张士耿
34楼
通常讲能量守恒,是指在某一个层次上的能量守恒(机械能守恒是在物体的宏观相互作用层次上的,化学能守恒是在原子核与电子相互作用的层次上的,核能守恒是在原子核内部质子、中子的强相互作用层次上的),层次之间的动能可以相互传递,层次之间的势能不能直接相互转化,必须通过动能进行转化。
物质的差异性是相对的。在正物质与反物质相遇的时候,差异性达到极大值,质量可以全部转化为纯能量。物质所能转化的能量以E=mc2为限,这是物质所能转化为光的能量。在其他的层次中,如分子层次中、原子层次子中、重基本粒子的层次中,物质中的差异性比较小,它所含的能量也比较小。尽管内部层次的可能差异性总是比外部层次的可能差异性大,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内部层次并不具备产生差异性的条件,这样就只有外部层次的差异性表现出来,只有外部层次上表现出具有能量。例如具有稳定化学结构的分子表现出运动的动能,即固体、液体、气体的热能,但是这里面没有化学能。化学能只有在原子的状态表现出差异性的时候才会表现出来。当你手持一个铁球的时候,你不会认为这个铁球的能量等于mc2,因为这时我们看不到这里存在着如此之大的差异性。只有当一块相同质量的反物质靠近它的时候,你才会认为这个铁球具有mc2这样大的能量,因为这时候一种巨大的差异性产生了。E=mc2这个方程式一方面说明了质量与纯能量之间的转化关系,另一方面说明了物质所具有的可能状态差异性的极限值。
avatar
张士耿
35楼
注:这里的c2都是c的平方
avatar
张士耿
36楼
能量是物质状态的差异或潜在的状态的差异,物质显现的差异状态是相对运动的状态。运动状态的差异实质上是动能。潜在的状态差异,也就是可转化为运动状态的差异,实质上是势能。能量为标量,是因为本体状态差异的参照物总是被视为静止的。
从个体上看,能量是个相对量,任何物质体对于自身来讲是体现不出能量的,只有两个以上的物质体之间有差异时才会体现出能量。当你说一个物体具有动能时,一定是这个物体在相对于你而运动;当物体A与物体B发生碰撞释放出能量时,一定是碰撞前A与B有相对运动,因相对运动而具有动能。如果A与B在同一方向以同一速度运动,那么A与B是相对静止的,A对于B没有动能,B对于A也没有动能。当我们说物体具有势能时,一定是这个物体与你处于同一个力场的不同的势位上,比如处于地面上的不同高度。在电场和磁场中也是同样的情况。
avatar
张士耿
37楼
在物体的自转运动中,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在进行着相对运动,一个自转的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是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的。物体的自转动能实际上是物体各部分之间的相对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假如一个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一个点上,那么,无论这个物体的转速有多快,无论这个物体的质量有多大,它都不具有转动动能,因为它的各部分之间没有相对运动,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这个物体谈不上转动,也谈不上绝对运动。
无论动能还是势能,体现的都是物质体之间的不一致性、差异性。但是从任何大小的系统的总体上看,能量又是守恒的,是不变的绝对量。
能量作为表征物质的差异度的量,它是物质本体差异度的标量和,可以用“∑差异度”来表示,或者用数据库函数SUM(差异度)表示。差异度没有负值。后面要讲的信息的量是差异的数量,可以用数据库函数COUNT()表示,表示为COUNT(差异)。质量是物质所含差异度标量和的最大限量。一种差异度可以向另一种差异度转化,如势能与动能的转化。一个大的差异度可以分解为许多小的差异度,如动能向热能的转化。反过来,许多小的差异度也可以汇聚成大的差异度,如热能向动能的转化。
avatar
张士耿
38楼

1-4 物质形式的差异──信息
人类运用信息已经有成千上万年的历史了。第一个以反思的思维方式自觉地认识、考察信息的是十七世纪的英国数学家约翰·威尔金斯,他在1641年写了一本书叫做《墨丘利神,秘密而快捷的信使》,此书是信息论的先驱之作,但是鲜为后人所知。威尔金斯在他的书中讨论了作为文字构成单元的字母如何用具有差异的二元、三元、五元编码进行表示的问题,讨论了信息的传输问题。1641年是牛顿出生的前一年,直到1687年牛顿才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所以实际上信息理论的诞生比经典动力学的正式诞生还要早46年,只是在那个时代还不具备信息理论进一步发展的社会土壤。这本小书也许是信息论的早产儿,也许对后人产生了影响,这些我都无法评说。38年后莱布尼兹提出二进制算术,用二元数字进行数学运算并进行不同进制的换算;200年后,乔治·布尔发明了逻辑代数,用二元数字来计算逻辑推理。真正以威尔金斯的思路展开研究的是300年后美国数学家香农的工作。香农的工作恰逢其时,因而他的影响是划时代的,不仅仅限于通信领域和计算机领域,不仅仅影响了每一个人的生活,也影响了人类的哲学观念,启迪人们去思考这个世界的本体究竟是什么,世界的基本要素究竟都有些什么。这些影响是香农自己都不曾想象到的。
avatar
张士耿
39楼
1-4.1 信息可以定义吗?
194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数学研究员克劳德·香农发表了不朽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从此开创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领域──信息论。之后信息论的信息概念逐渐渗透扩展到其他各个领域,却是出乎香农的预料,也违反了香农的初衷。香农把其他领域对信息概念的引用看作是生搬硬套并对此颇为反感。香农的反感不仅是多余的而且完全不应该,各领域对信息概念的引用并非牵强附会。香农大概没有看到所有这些信息概念的共性,例如,它们都是一种现实的存在,都是事物的存在形式,都包含着差异性,都没有质量或能量,都以物质能量为载体。这些共性正是反映了信息的本质属性。各领域的信息概念跟我们日常用语中模糊不清的“信息”概念通过这些共性联系在一起,日常用语中的“信息”概念跟香农信息论中的“信息”概念并不是没有亲缘关系。香农对各领域对“信息”概念的推广使用的反感态度显得他自己的视野过于偏狭了。事实上,“信息”概念在被广泛应用于各门传统学科和新兴研究领域之后,已经成为一个普遍有效的概念。这个概念有时也被称为“广义的信息”,这是相对于香农的狭义的信息而言。
avatar
张士耿
40楼
维纳讲:“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不承认这一点的唯物论,在今天就不能存在下去。”这里的“信息”就有广义的信息的意味。维纳还讲过“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互相交换的内容和名称”,这里的信息则是指主体信息以及跟主体有着直接联系的客体信息,这个“信息”的外延比广义的信息的外延就小了很多。同很多人一样,维纳的信息概念也是不确定的。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