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财富的历史铁律:所有权消退原理
avatar

财富的历史铁律:所有权消退原理

劳工股民
1楼
——世间所有东西都会变质,人们为何不甘于财富的自然流逝?
——追求永恒是人永恒的话题和行为动机,然而社会和子孙后代却不能承受如此多的永恒,无论是精神财富还是物质财富。我们在继承先辈财富的基础上,还需要有创造财富的空间。我们的生活不容许被永恒所填满。
财富通常的理解是“值钱的东西”。但随着货币脱离金银独立发展,金银不再是价值的尺度,货币也变得可以人为创造,人们难免困惑“钱是什么”?有时大家会感慨“钱不再值钱了”,是说货币购买力下降了,反过来用实物衡量钱的价值,因此现实中的钱也不能真正衡量财富。另外的说法是人的需求和资源的稀缺性来衡量财富,有一定的道理,但需求是很宽泛的概念,现代社会的所谓需求更多的是主观因素,是有可能被误导的,难以量化和客观地衡量财富。人可以为满足需求而创造财富,也可以为了财富而创造需求。如果稀缺性能衡量财富的话,那么战争和消灭商品也是创造财富的方式。
关于财富价值,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有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经典论述。现代社会的财富和货币形态与亚当•斯密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人类正在不断赋予财富和货币以新的含义。与其解释财富的本质,不如考察财富的演化和流动规律;与其问货币是什么,不如思考如何让货币发挥更好作用,带来更大便利,更符合公共利益。
历史经济理论研究人与财富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不同于古典经济方法,历史经济方法抛弃了抽象的价值论,而代之以具体的财富: 货物,设备,资源,土地,货币,股权等; 不去人为假设和演绎理想化的模型,也不仅仅局限于考虑“合法”的经济行为,而是分析历史上各种经济形态的发展脉络,研究现实生活中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鲜活事例,找出人与财富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历史规律,破解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稳定与创新,公平与效率等两难问题,关注和应对贫困失业,经济萧条,恶性竞争,食品安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现实问题,促进新制度和新秩序的建设,探讨市场经济和货币的未来格局。
迄今为止,我们将历史经济规律概括为少数几个基本原理,用实例阐述原理是如何起作用,并通过这些原理解释历史上大部分的经济形态发展和制度的变迁,从而使劳动股份制度成为合理的推论。
avatar
劳工股民
2楼
0 财富形态和观念的演变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财富不但在形态上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财富的观念也发生了许多改变,正是我们在不断赋予财富和货币以新的含义。在传统社会里,财富的主要载体是土地和金银,其特点是有具体的形态,总量是恒定的。在人们观念中,财富如同水一般会流动而不增减,体现在行为上,人们更注重财富的积累、争夺并传给后代,而不是财富的合理使用和创造。随着社会分工和生产力的发展,大量的财富被创造出来,企业成了新的财富载体并以股权的形式被个人所拥有,然而人们的财富观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没有转变过来,对财富的追求仍然体现在对金银追逐上。即便是在经济学者看来,财富的价值虽然不完全等同金属货币,但在他们的理论体系当中,价值量还是如同物理学中质量、能量一样,是全社会的守恒量。随着经济繁荣,财富形态和落后的财富观念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人们甚至无法接受与自己观念格格不入的财富,而选择消灭财富,对商品进行销毁。
但人类也不断的从错误中学习和创新,纸币的出现是人类的伟大创举,是它们让财富挣脱金银的束缚而野蛮增长。虽然这种工具有时候也会失控,导致恶性通货膨胀以及市场崩溃,但它们在现代经济中具有无法代替的绝对优势地位。人类至今没有完全掌握纸币这种工具,鉴于对纸币的认识不足以及对通货膨胀后果的担忧,二战后各国确立国际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兑换黄金作为发行美元的依据,确定黄金为财富的最终价值尺度,然而这一货币体系与财富的增长减缩规律有着不可解脱的矛盾,矛盾体现在国际贸易中就是所谓特里芬难题。1971年,国际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瓦解,金本位制自此一去不返。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货币的形态和职能都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进化。纸币最开始是作为金属货币的代表而出现的。然而纸币从产生之日起,就开始逐渐摆脱金属货币的约束而按照财富的运动规律独立发展。可以说纸币的出现改变了货币的含义,而货币的发展史就是财富寻找其价值尺度的历史。
纸币能比金银更好地发挥财富价值代表的职能,是因为纸币的形态更符合财富流变特征。财富具有二重性:财富总量在短期内相当稳定,经济活动伴随着财富流动,利益此消彼长。这一点与传统财富观念是一致的。然而长期来看,财富可以被人创造出来,也可以人间蒸发。这可以从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期和衰退期得到印证,说明财富总量会随着时间增长或减缩,纸币本位体系能够根据财富的变化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地发挥货币的调节作用。然而目前世界各国的货币体系和制度远远不是完善的。公众对于纸币的发行机制并不清楚,学界对于纸币的价值来源亦无法给出令人满意的回答,民间对于纸币也充满了质疑的声音。关于财富与货币的本质和运动规律,还有许多有待探索的空间,财富的运动方式还会改变,我们的货币体系还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成员的长期利益是一致的,经济繁荣和财富增长源于大家的分工合作,互利共赢,而不是对于所有权的固守和争夺。
avatar
劳工股民
3楼
1 所有权产生原理
所有权是经济学最核心的概念,涉及到两个最基本的对象: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财富,所有权就是人对财富的支配关系。所有权是市场交易的前提基础,也是市场经济得以产生和维持的微观基础和先决条件。所有权同时又是人类最为根深蒂固的观念,以至2-3岁的小孩就能明确意识到哪些东西是自己的,哪些不是自己的。那么所有权如何产生呢?
在人生之初,所有权来源于接受馈赠,然而这种原始的观念需要随着岁月成熟而逐渐改变。勤劳致富反映人们最为朴素的观念:劳动产生所有权。当然这不能概括现实生活所有情况,但劳动确实是产生所有权的最基本方式。自由主义则信奉所有权主体对于财富的绝对掌控,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通过法律来固化所有权,所有权可以交易,但不会重新产生。
而在历史和现实中,所有权产生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原始经济所有权来源于采集,狩猎,争夺,分配。自然经济中所有权的来源主要是生产和交换。而商品经济时代所有权大多是在买卖中获得。此外,还有各种非正常获得方式;偷窃,抢劫,诈骗,乞讨,赌博,竞争等。当然非法获得的所有权可能不被大众承认,但无法否认这些都是事实上发生的所有权转移。非正常经济行为与正常的经济活动之间存在相互渗透和制约的关系,治安是经济的晴雨表,当经济运行不畅,首先是表现为治安恶化,因此这些都是历史经济理论应该考虑的情况。
基本原理1.1 所有权是过去的行为在当前所产生的结果,所有权源于人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包括:寻找,劳动,分配,交易,争夺,守护,等等。这就是所有权产生原理。
所有权产生原理从实践活动角度来解释所有权观念的来源,完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原理以现实经济为基础,其核心是为所有权社会分配提供依据。所有权产生方式多种多样,它们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和互相制衡的关系,其结构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渐演化形成的。人类最初是接受大自然的馈赠,自取自用,寻找足以获得所有权。而在自给自足经济社会,以及如今的个体户和自由职业者,所有权源于劳动。寻找和劳动构成所有权自然产生方式。然而对于不是劳动产物的土地,以及作为分工协作劳动产物的企业,所有权无法自然产生,而土地与企业恰恰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财富,这样就必然面临所有权的分配与争夺问题。
avatar
劳工股民
4楼
1.0 财富分配方式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所有权社会分配一般是按照一定习惯或制度进行,包括原始的平均分配和现在的市场分配。而所有权的个人争夺则贯穿历史发展的始终,其具体方式也在不断演变,从最初武力争夺,以至后来的偷窃,抢劫,诈骗,赌博,竞争,谈判,都是所有权个人争夺的不同表现方式。社会分配的起因,原本是缔结契约,减少个人争夺及精力耗损,赢得更多的时间从事劳动。但世上没有天生完美的分配方式,社会分配不公也会挫伤劳动的积极性,并加强个人争夺。反过来个人争夺也会推动所有权社会分配的变革,使得所有权分配方式在试错中不断调整。而个人争夺也随着所有权分配制度的完善而向更文明也更温和的方向演变,两者互相推动。
当前社会的所有权分配,是基于主权货币的市场交易。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是“买卖自愿”, 这一原则消灭了蛮荒时代绝大多数的暴力争夺,体现了市场分配的力量,也是文明的进步。然而当今市场分配机制也伴随着贫困失业,恶性竞争,商业垄断,造假和治安等普遍问题。我们通过经济宏观调控,法制建设来应对这一切,未触及所有权分配原则,终究事倍功半。所有权合理分配,可以疏导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斗争,使得大多数人自觉维护社会制度规则,最大程度减少治安隐患,而法治只是起封堵作用,这正如大禹治水:疏导为主,封堵为辅。历史经济理论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在当前的历史阶段下,找到更加合理的所有权分配制度。
劳动是产品服务的基础,而交易又实现物尽其用,是产品流通的核心模式,两者相辅相成,构成所有权分配的依据。自然劳动所有权体现完全的公平:自己的劳动所得自己完全负责。交易则牺牲一定的公平,但是也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交易从根本上改变了经济模式,从而逐渐主导了社会财富分配。在自然经济时代,劳动极为繁重,其产出也只能维持生活,交易主要为了互通有无,规模十分有限,社会财富处于松散状态,没有形成系统价值体系。随着劳动分工扩大深化,交易越来越频繁和广泛,伴随着货币的产生以及市场的发展成熟,逐渐形成以金银为核心的财富价值体系,财富之间具有了同一性,促进财富的流动和配置。劳动与市场交易在所有权分配上并不是对立的,正是交易使得劳动所有权能够更好的实现。一般劳动产物难以保存,将劳动或劳动产物交换成货币,人们就有可能通过劳动积累财富。交易还促进了劳动分工,衡量了劳动价值,改变了劳动方式,最终显著地提高了劳动效率。
以货币为基础的市场分配方式,经过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到后期也积累了无法解脱的矛盾。从劳资矛盾到周期性经济危机,以及民众对按劳分配的强烈呼声,我们看到问题的普遍性。世界共产主义实践就是改变市场分配方式的尝试,从结果看,其兴起缘于市场的内在矛盾,其消退又缘于未能继承市场机制合理性。纯市场分配的矛盾根源,在于交易必然自我否定。财富的特殊性乃是交易的起源,不同的财富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人们通过交易各取所需。随着交易的频繁和稳定,财富形成统一价值体系,而价值量这种共性压倒了财富的特殊性,对财富特殊性的否定改变了交易的基础,交易成为价值争夺手段,违背了社会分配的初衷,因为社会分配原本就是为减少个人争夺。货币本来是交易的工具,由于交易被货币所垄断,使货币屡屡反客为主而成为交易的目标。结果必然是财富和货币不可逆转的向少数人集中,从而导致交易量的持续减少和市场萎缩。市场必然需要外在的价值源泉灌输以保持其活力。
avatar
劳工股民
5楼
1.1 所有权产生原理的应用: 劳动股权制度
市场分配存在诸多问题,然而其合理性在于同时容纳了劳动和交易作为所有权分配的依据,只是交易处于基础地位,劳动所有权要通过交易来实现。按劳分配是对公平性的更高追求,但在实践上却没有脱离计件工资的窠臼,交易效益和市场机制都无从体现,不具有可行性。按劳分配应该被赋予更合理的实践意义。现代社会中劳动的涵义非常广泛,交易也是劳动,因此按劳分配与市场交易是完全相容的。劳动具有多样和特殊性,有些劳动具有即时效果,有些起长久作用,有些劳动效益可预见,有些劳动则需承担风险,不能简单用价值量概括,劳动所有权为市场提供源源不断和丰富多样的价值源泉,保持所有权动态平衡和市场活力。按劳分配的意义,可概括为劳动产生与其密切相关的财富所有权,这包含自然劳动所有权,即种瓜得瓜的朴素道理,而在如今协作劳动时代,应该解读为员工通过劳动获得企业股权,具体的劳动正好对应具体的股权,而非一般性的货币工资,这应是按劳分配最合理的诠释。
按劳分配确立劳动作为分配基本依据,所有权首先在劳动中产生,在此基础上可自由交易,因此能够容纳市场机制。员工都成为企业的股东,在此之上建立工资制度,确定岗位工资、退休工资、绩效工资和股权分红之间的比例,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员工与企业的利益冲突。节省了管理成本。员工是企业整体利益的集中体现,企业兴衰存亡直接关系到其衣食住行。员工持股体现员工与企业的鱼水关系。企业经营困难时员工可以选择减少工资,共度难关。企业肩负太多的社会责任,不该成为利益博弈的牺牲品。企业股权不再是由少数人所垄断,其决策也将会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从根本上化解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商业欺诈和投机。股权按劳分配,确保了劳动在所有权分配中的基础地位,交易就有了坚实的现实需求基础,避免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社会“买空卖空、票据投机以及没有任何现实基础的信用制度”[5]。在这种意义下,按劳分配完全不是对市场的否定,而恰恰是市场机制长久稳定运行的保障。
avatar
劳工股民
6楼
劳动股权模式也是市场发展的自然归宿。在市场发展早期,劳动效率很低,交易相比而言,几乎不会耗费什么劳动,因此长期以来被当成可免费使用的手段,交易成本为大家所忽略。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交易本身所耗费的劳动变得不再可忽视,特别是随着市场的扩张,交易的信用成本和风险显著增加。但惯性使我们仍过度依赖交易,特别是对于企业和土地,劳动不能直接获所有权,只能先兑换成货币工资再购买回所有权,交易仍是基础分配方式。在古典经济学理论当中,包括劳动价值论、局部和一般均衡理论,都没有交易成本的考虑。交易成本的概念由科斯(Coase, R.H., 1937)提出[6],解释了企业本质,此后逐渐被大家所重视。交易成本的制约使世界产生了分层市场,各国内部形成了相对自洽的市场,例如美元市场,人民币市场等,上层有国际市场,底下有地方市场,减少单个市场交易者数量和交易成本。劳动股权使劳动力不用放到整个劳动力市场里估价,只需在企业内部确定其相对价值比例。
交易成本决定了市场的边界所在。为什么一日三餐不像工业和农业那样普遍的专业化生产,其分工只限于家庭内部,尽管有餐厅和佣人存在,但其市场只是人类饮食习惯中的小部分,它所占比例是由交易成本决定的。交易成本在进行跨区域或者跨行业交易时会显著的增加,被形象地称为交易摩擦。交易摩擦的存在是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及工资物价差异的原因,区域交易摩擦导致地区形成相对独立的市场,形成地方经济,也使大部分人留在本地就业,而跨行业交易摩擦又使特殊行业的专业人才流向大城市,以寻求行业内部更少的交易成本。劳动力价值是通过企业再通过市场体现出来的。建立劳动股权制,市场首先决定企业价值,企业再确定每个岗位的相对股份,企业内部形成较为独立的劳动力市场,员工是市场主体。各岗位对应的股权比例,会自然形成业内行规,尤其在传统行业,这样就减少了议价成本。劳动股权形成了劳动力分层市场,减少劳动力的交易成本,促进整个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
avatar
劳工股民
7楼
劳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劳动所有权自然也是动态变化的,而传统所有权是绝对和永续的,这是对传统观念的革新。劳动是改变所有权的最有力依据,所有权是凝聚于财富中的劳动,既然过去的劳动能够产生现在的所有权,那么现在的劳动自然也应该能产生将来的所有权,这正是所有权产生原理的最标准的体现。所有权体现过去的积累,是对人以往劳动的回报,确保个体经济活动的一致性和连惯性。劳动所有权回归,员工的劳动首先产生企业的股权,股权就会源源不断地转移到员工手里,提高劳动者的经济地位、工资收入以及工作积极性。分散的股权构成有助于实行民主管理,从而形成多元和包容的企业文化、平等的价值导向。员工持股模式已经在华为等大型企业的经营实践中得到有力证明。然而劳动股权是动态的,既然企业股份可以源源不断转移给员工,那么这些股份从何而来?原股东的权益如何保证?他们的股份是否要持续地被稀释?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下面要阐述的所有权消退原理。
avatar
劳工股民
8楼
2 所有权消退原理
基本原理3.1 所有权不但是人在行动中从无到有产生的,而且随着行动的停止而逐渐消退,这就是所有权消退原理。
所有权产生原理和所有权消退原理一起构成完整的财富动力学规律。在历史经济的视角下,所有权不再是由法律规定的,静止和没有矛盾的抽象秩序,而是充满矛盾的具体动态过程。由于经济是人类活动的动态过程,所有权也是有生命的,会随着人的活动自然生长、衰退。
实物财富很是容易变质或贬值的。物品被消耗了,所有权自然消失。普通物品都有一定寿命,既便没有使用,食物有保质期,此外物品被丢弃或遗失,成为无主之物,所有权也会消失。机器设备寿命一般较长,但会损耗淘汰,导致价值消退。人们通常会把实物换成货币保存,能够延长财富的有效期,然而现实中的货币一般都会逐渐贬值,这也是所有权消退方式。
但人类历史上有两种极为特殊的财富,即土地和黄金,它们都是具有无限的寿命和保质期,永远不会被消耗,一旦拥有土地或者黄金,常理上所有权可以通过子孙的继承而无限延续。历史上法律和道德等社会力量都是维护土地黄金的所有权,这是为了保证所有权的自然延续和社会秩序稳定,具有积极的一面。但这一来道德法律力量就是在维护长生不死的所有权,而这完全违背了所有权消退原理。制度保护了私人的财富,却没为将来留下财富创造空间。但铁律就是铁律,财富所有权一旦不能以正常方式消退,就必然会通过非常的手段被夺取。且不说历史上对土地黄金超越法律道德界限的巧取豪夺,从历史上反复发生的社会革命看,追寻经济根源,是由于财富的社会分配违背了消退原理,财富的所有权没能够自然地消退,劳动就很难再获得财富,导致社会矛盾不断积累,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就会发生全面爆发。这就是周期性农民革命,最后就是土地重新分配,也即终结了想要长生不死的土地所有权。
对于黄金,人类与所有权消退原理对抗的历史在西方则演绎得更加淋漓尽致。19世纪初,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蓬勃发展起来,同时巨量的财富被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产生了大资本家和银行家,他们的财富以黄金为载体被毫无损耗地保存下来。从巴尔扎克、莫泊桑的作品可看到,黄金成了当时最炙手可热的财富,甚至是超越生命的永恒价值象征。然而这样一种不会贬值的财富却给人类社会带来深重的灾难。从财富的流动和市场规律看,永不消退的财富在市场中必然会不可逆转地聚集,导致市场萎缩,这正是经济危机的根源。
avatar
劳工股民
9楼
2.0 阅读材料 西方经济危机(原作者:马前卒)
1825年左右,英国爆发了第一次经济危机。因为工厂纷纷减产关门,机器设备的价格跌到和废铁差不多。不过这个时候英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工业国,竞争起来,其他欧洲国家不是对手,所以英国可以努力地对外扩展市场,通过对外倾销来解决问题。所以危机一两年就过去,接下来又是十来年的繁荣。
等到1837年 危机,事情就不一样了,不光英国学会了用机器生产,德国法国美国也照猫画虎地开始搞工业。英国没法在老朋友身上找市场了,所以这次危机时间很长,持续了6 年,各国的工业规模都缩减了一半以上。经济缩减的趋势直到1843年才勉强恢复过来。危机后面的繁荣年代仅仅持续了4年,1847年又爆发了一次危机。
1847年的危机非同一般,首先一个特征就是危机持续的时间已经比繁荣年代长了,这在社会心理上是个极大的打击——普通人觉得没盼头。其次这次危机没有 放过任何国家,只要已经进入资本主义的国家统统大崩盘大失业,机械、钢铁等新兴产业的规模压缩到原来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这两个问题结合到一起,就造成了 第三个结果——全面政治革命。法国人赶走了国王,重建第二共和国;德国起义者占领首都,逼迫国王建立议会;奥地利王室直接被示威吓跑;意大利的马志尼占 领罗马,试图重建意大利民族国家。至于匈牙利、捷克等小国,旧贵族只要听说革命来了,立刻拔腿就跑。刚刚出现的工业城市一时间几乎都掌握在新兴的无产者手中。
危机的年份开始比“正常”的年份都多。无产阶级占领了大部分工业城市,这个事实大大鼓励了无产阶级和年轻的马克思。 1847年-1848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共产党——共产主义者同盟。而大家熟知的《共产党宣言》就是马克思给共产主义者同盟写的纲领性文件。马 克思觉得,既然资本主义容不下新兴的工业生产力,就该让位给新制度。现在工业化已经摆在面前了,能限制你的只有购买力,那我让工人组织公有制企业,多余的 商品直接分掉,不就解决问题了吗?总之,马克思当时几乎觉得资本主义已经到头了。让无产阶级接班只是个时间问题。
不过,大家都知道,1848年革命雷声大,雨点小。资本主义在熬过这次革命之后活的挺好,欣欣向荣。此后虽然也有危机,但是每隔10几年一次,最多一两年就过去,再也没出现危机比繁荣期还长的事情。资本主义国家越来越巩固,越来越强大,直到20世纪。
危机缓解的第一个原因其实很奇妙——金矿。1848年,圣弗朗西斯科发现金矿,1851年,墨尔本也发现金矿。这两个地方当时都是山高皇帝远的无政府状 态,而且金矿埋深不算太大,不用太大投资就能直接挖矿石。甚至不打洞都能在河床里面淘金。于是全世界的穷汉子蜂拥而入,希望能一夜翻身。前者因此被中国人 称为“旧金山”,后者则是“新金山”。美洲牛仔们有刀有枪,澳洲历来就是囚犯流放之地,居民凶悍无比,这样的地方,不管是先占矿脉的地主还是后来的财团, 都没法把金矿变成少数人的财源,只能眼睁睁看着近百万好汉满地发财。许多海船到了美洲和澳洲,夜里一半低薪水手逃下船去淘金,船长一觉醒来连船都开不走。
这种淘金潮对世界有啥好处?没啥好处,黄金不能吃不能穿,从整个世界的角度来说,粮食没多一粒,棉纱没多一根,倒是少了成千上万的精壮人口搞生产。有害无益。
但是对淘金潮对资本主义的世界有啥好处?救命之恩。资本主义缺的就是需求,需求就是货币。在金本位时代,黄金就是购买力!当然,根据前面说的消费递减原 理,这些黄金要是集中在几个大矿主手里,那只是给富人的城堡里增加了金砖收藏,也增加不了多少购买力。但偏偏澳洲和美洲的金矿都在蛮荒之地,分散到了无数 淘金者的身上,他们拿出来的黄金就是响当当的购买力。这就好比上帝雇佣了这些人口,给整个资本主义注入硬通货,于是购销两旺,经济危机一下子就缓解了。
以天赐黄金的方式来缓解危机,听起来很美好,实际上是个很扯蛋的事情。理由还是上面说的。黄金不能吃不能穿,反而要消耗劳动力,居然能缓解危机,促进繁荣。这说明经济危机的问题根本不是物质,而是人类自己给自己找别扭。黄金救世界,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的荒谬性。马克思就是看到这种荒谬性,才提出要搞共产主 义,搞一个更合理的社会。只是人算不如天算,马克思没想到上帝比他还荒诞,出手放了两个浅层金矿在新大陆上,还正好赶到世界经济危机的时候出土。危机因此 缓解,马克思继续去图书馆读书。《共产党宣言》这个文采内容俱佳的名著也只好变成了历史文件。
当然了,金矿救得了一时,救不得一世。慢慢地,浅层黄金开始减少,矿区也渐渐建立“秩序”,淘金变成了少数人发财,多数人卖苦力的采金。这样的金矿即便还继续出产黄金,也不像当年那么有效了。可工业能力翻了几番的资本主义还是需要外来的购买力,咋办?
avatar
劳工股民
10楼
2.1 所有权消退原理的运用:应对经济危机
淘金潮使得大量黄金流向无数淘金者,向市场注入强大购买力,延缓了金本位市场体系中财富的自然聚集过程,缓解了经济危机。黄金拯救世界,本质是所有权消退原理在货币上的体现。货币乃是财富所有权的集中代表,金银货币总量相对稳定,个人的财富所有权份额就不能正常消退,市场自身无法保持平衡,必然需要外部干预力量。淘金潮实际就是从原市场外部注入黄金,稀释了货币所有权份额,也就是货币价值适应了所有权消退原理,从而缓解了原来市场体系与消退原理之间的矛盾。
当然金矿只能解救一时,后来的经济危机被殖民扩张延缓,最终还是爆发并导致世界大战。人们逐渐认识到货币干预的作用。1933年希特勒和罗斯福上台,接手两个最大的工业国,他们最终抛弃了自由资本主义的思想,实行货币贬值刺激政策[11],成功地走出了经济危机。他们的思路被经济学家凯恩斯总结下来,成为影响巨大的经济理论学派,即凯恩斯主义[12]。货币刺激手段和后来的量化宽松政策[13],实际上都是使货币所代表财富所有权逐渐地消退,本质上和金矿延缓危机是相同的原理,也即通过主动适应所有权消退原理而化解市场危机。如今大家对货币贬值已经习以为常了,现在进入了经济新常态,实际上就是负利率时代[14]。
除了货币,现代财富主要是股权和房产。现代股权是由投资产生,而且不管企业怎么发展,除非股东卖出股权或者同意追加投资,这个股权一直不变。这与所有权消退原理是相悖的,因此在实际中消退原理就会以另外的方式起作用,也就是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和代理风险,使得企业很容易破产或者被收购。在当前制度下,利润由股东独享,即便企业发展得很好,其核心员工不愿意久居人下,一有机会就会脱离企业自己创办同类企业,内部力量被削弱,这是其一;其二,股东独享丰厚利润,如果外部资本参与不进来,必定会去投资同类企业,从外部争夺市场份额,挤占利润空间。因此,即使在传统行业,不存在什么技术更新问题,企业也很容易破产倒闭,最终所有权归零。股权独享制度妨碍同类企业的合作和共同发展,导致企业间的同质竞争,给社会带来极大的成本。如果股权制度能够顺应所有权消退原理,企业股东的所有权每年自动削减,转移到对企业有贡献的核心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手里,核心员工也要持续为企业做贡献以保持自己的股份,就形成股权动态平衡和有活力的团队,而且瓦解企业的内外因素也将不复存在:一方面,由于核心员工能够在企业内部获得股权,留在原企业是更好的选择,增强企业凝聚力;另一方面,投资新办企业不能一直独享利润,外部资本就不会轻易投资同类企业来争夺未来市场。这些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和长久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前面所提出的所有权消退原理是一个定性的表述:所有权必定是会消退的,但没有规定消退的方式和速度。然而在实践中,所有权消退原理是以定量的方式起作用的,所有权消退速度慢了还是一样会产生问题和矛盾。货币、股权和房产作为财富的主要形式,三者可以相互交易转化,货币会贬值,股票有风险,其价值消退速度已在市场中达到平衡。但房产价值消退主要是房子的自然老化,过程很慢,房子就成为保值品而使房价畸形上涨,挤压实体经济。很多国家会征收房产税,不交税的房子将被回收,加快了所有权消退速度,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使房价更加稳定。所有权消退的自然方式是持续地随时间指数衰减,例如所有权每年衰减为原来的90%,股份和房产都是如此。股权削减部分转移到员工手里,那么房屋所有权削减部分应转移到居住者手里,对自有住房者,削减部分则回到自己手里,因此一直保持100% 所有权,但若出租则所有权会逐渐转到居住者手里,实现居者有其屋。
avatar
劳工股民
11楼
3 总结
财富是人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产物,历史上的财富形态和财富观念不断演变并相互影响。所有权确立人与财富的基本关系,是人类经济秩序的基础。由于人类经济活动是动态过程,所有权也有生命,会随着人的活动而自然地生长和衰退。关于财富所有权的运动变化规律,可概括为两个互相联系,互为补充和印证的两个方面:所有权产生原理和所有权消退原理,所有权是人在活动中从无到有产生的,另外一方面所有权还会随着行动的终止而逐渐消退。所有权的产生与消退原理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财富动力学规律,决定着财富分配的动态平衡。我们看到,所有权的消退具有强制性和历史必然性,所有权的产生则基于人的主观能动性。
所有权的争取和保护构成财富分配的基本矛盾。公有制没能保护所有权而损害劳动积极性。私有制对所有权过分保护则使得所有权很难通过劳动和创造获得,挫伤劳动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劳动与自由分离和阶级二元对立,食利阶级自由却脱离劳动,劳工阶级劳动但非自愿,无论哪种情况都会导致人的发展停滞。当今现实情况可以看成公有制和私有制的某种调和,并没有克服原有问题和消除二元对立。所有权的产生与消退原理赋予所有权以时间的维度,把所有权的保护与更新有机结合起来。正是所有权的自然消退为所有权重新产生留出空间,反过来也维护和促进所有权自然延续。以此形成制度将实现普遍自由劳动和人的全面解放。
avatar
劳工股民
12楼
@慧诚2008 2021-01-12 23:06:04
看起来是对另一种社会主义的新设想。
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操作”?
-----------------------------
未必需要革命,也未必需要做与法律冲突的事情
麻烦搜查天涯旧贴:用民权选票投出一个民权中国,这是一种可能实现的途径
avatar
劳工股民
13楼
货币、股权和房产是现代财富的主要形式,它们在市场中可以自由流通,形成汇市、股市和楼市,货币和股权的价值消退已是既定事实。房产价值主要在于土地所有权,地权是无法自然消退的,这实际上使得房产成为保值品。然而存在保值品的市场必然是不可能稳定的,所以很多国家采取间接的手段让房产价值消退,即征收房产税,不交税的房子将被回收,对市场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但这种间接的方式执行起来费时费力,更主要的是这并没有解决地权如何产生的问题。在企业所有权问题上,劳动股份制度把所有权的消退和产生有机产生结合起来,用社会内部力量解决社会分配失衡问题,这一点同样可以运用到土地和房产。既然工人的劳动产生了企业所有权,那么对于农民和城市居民来说,应该就是耕种产生田地所有权,居住产生房屋产权,这是所有权的产生;而地主和房东每年在收取地租和房租的同时,所有权也在不断的削减,所有权削减部分,耕地转移到农民的手里,房产则转移到住户手里,而对于自耕农和自有房屋住户,每年所有权削减部分自然还是回到自己手里,因此一直保持100% 所有权。这实际上是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实现耕者有其田和居者有其屋,同时保障了市场稳定和人民生活安定。对于股权、地权和房屋产权的削减,社会应当形成一个具体的量化方案,基本的原则是每年消减一个相对固定的比例,比方说,所有权每年衰减为原来的90%,股份和房产都是如此,这样可以保证纯股东或房东的所有权在可预期的将来衰减到几乎为0.
avatar
劳工股民
14楼
建立劳动股份制企业的本意,并非淘汰其它所有制企业,而是为劳动者提供多一种就业和生活的选择。当然劳动股份制企业之间必然会加强合作,特别是在困难的时候要同舟共济,但也并不排斥与其它所有制企业做生意。只不过,如果劳动股份制度确实有自己的优势,长远来说能给劳动者带来实惠,就会冲击劳动力市场,增加劳动者的议价筹码,最终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了全社会的工资标准。事实上,我们不排斥这种可能,即在某些行业中,比如一些高新技术行业,传统股份制会更有优势,但这并不能成为否定劳动股份制度的理由。让劳动股份制企业在社会上产生并发展壮大,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存的局面,让市场来说话,我相信这是人类对未来最理智的选择。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