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跟史学大家钱穆,吕思勉,傅乐成,柏杨 读中国通史
avatar

跟史学大家钱穆,吕思勉,傅乐成,柏杨 读中国通史

lixkernel
1楼
跟史学大家钱穆,吕思勉,傅乐成,柏杨 读中国通史
前言
本人爱读史书,但发现当今市面上各类史书汗牛充栋,浩如烟海。而水平又参差不齐,于是读史便成了一个需要不断思考比较和辨别真伪的细致工作。于是萌发了此书的创作意图,何不做一本史书,摘引比较历史名家之作,从各家之言中分析中国大历史的脉络,搞清楚一些重要历史事件人物的来龙去脉,并对各家之言作一比较,以免去读者在众多历史书籍中挑选的烦恼。经过本人的分析和筛选,以如下六本书为主要依据和参考,作此书。供各位史学爱好者评鉴。
司马迁《史记》 成书时间:西汉, 史记内容止于公元前97年
司马光《资治通鉴》成书时间:北宋, 司马光卒于公元1086年
吕思勉《白话本国史》 成书时间:民国,公元1923年
钱穆《国史大纲》 成书时间:民国二十八年, 公元1939年
傅乐成《中国通史》 成书时间:公元1960年初版,1978年再版
柏杨 《中国人史纲》成书时间:公元1977年
第一编:上古史
上古史包含了‘史前遗物史’《国史大纲》和‘神话传说时代’《中国人史纲》。关于史前遗物史部分仅《国史大纲》和《中国通史》中有论述,所以仅以这两本书的论述为准。神话传说时代《史记》最早提及黄帝,《中国人史纲》对于神话时代更有专门章节论述,吕思勉先生更是在很多古籍中考究分析,去伪存真。
第一集:史前遗物史
旧石器时代早期
1965年云南发现“元谋人”,距今一百七十万年
1964年陕西发现“蓝田人”,距今六十万年
1927年至1939年河北房山周口店出土“北京人”,距今五十万年
旧石器时代中期
1954,1976年先后发现“丁村人”,距今十万年,出土遗物以“丁村式”尖状器为特征,形成“丁村文化”。“至于河套人,长阳人,马把人,他们的时代都较丁村人略晚”(引《中国通史》)
内蒙古河套地区,即内蒙古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出土“河套人”,距今约五万年。出土遗物以细石器为代表。
1933年周口店附近高地出土“山顶洞人”,距今两万五千年
湖北长阳出土“长阳人”(据《国史大纲》)
广东曲江(今韶关市)出土“马坝人”。
旧石器时代晚期
此期距今不过一万年,遗址发现,遍及南北。惟黄河长江下游各地,则尚未发现有此等遗迹。(据《国史大纲》)
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文化最显著特征是陶器和磨光器的出现。新石器时代人口较前繁多,因此遗迹的分布也比较稠密,在许多不同的地区中,分布着不同系统的文化。
细石器文化
多分布在长城以北,这种文化的人已渐由狩猎生活发展为农业生活。根据地点细分为龙江,林西,赤峰三期。
彩陶文化
仰韶文化: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为代表。
西安半坡遗址距今六千年。陕县庙底沟距今逾五千年。其时已知经营原始锄耕农业,监事渔猎。
长江中下游以浙川遗址为代表的文化,晚于仰韶,早于龙山,距今可达四千至五千年。此地区,已普遍种植水稻。狩猎,纺织均相当发达,有丰富多彩的绘画艺术。
龙山黑灰陶文化(龙山文化,黑陶文化)
山东济南历城区龙山镇城子崖及日照,西城镇诸地,为龙山文化典型期代表。时代约为前3500年至前1800年。此时期文化,锄耕农业以甚进步,陶器开始采用轮制,并以精造黑色光薄的蛋壳陶为其特色。以牛羊猪之肩胛骨为卜。
殷墟的发现
清末,河南安阳发掘殷代所用龟甲占卜文字,其地为古代之殷墟。发掘遗物证明其因袭龙山文化而来。在殷墟之后岗,上层有白陶,今称之为小屯文化,中层黑陶,代表龙山文化,下层彩陶,代表仰韶文化。
鉴古曰:
关于史前遗物史的考证苦于没有文字记载,所以很多都是通过化学同位素或放射性元素的方法进行测量估算上古人类距今的年代,所以无法非常精确。但是对于了解人类的产生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关于通过出土的史前遗物进行论述的史书我觉得可以参考《中国陶瓷史》这本书倒是非常详尽的论述了全国各地出土的各类陶器,甚至石器的情况。本书对史前遗物史不做更详细的阐述。
avatar
lixkernel
2楼
@lixkernel
第二集:传说与神话阶段
三皇
三皇据《尚书大传》中指遂人,伏羲,神农(据《白话本国史》)
三皇另一说法指天皇,帝皇,人皇(据《中国通史》《中国人史纲》)
关于三皇时代的社会状况,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中指出在《白虎通》和《易系辞》中有描述。概括来说三皇之前,未有三纲六纪。三皇时期,人类经过了三个时代的进化。燧人氏教人钻木遂取火,吃熟食,人类进入“渔猎时代”。“伏羲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因夫妇,正五行,始定人道;画八卦以治下,下伏而化之,谓之伏羲。”人类进入“游牧社会”从此有了“家族制度”和“夫妇之伦”。人口在游牧社会大量增长,但游牧方式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主要是食物不够。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力,制耒(音垒)耜(音四),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神农。”人类进入稼耕时代,商业随之兴起,水陆交通随之便利。傅乐成《中国通史》中认为三皇说法在秦始皇时已有,指天皇,帝皇,人皇。汉朝人因三皇毫无事迹可凭,就把战国时人书中提到的远古人名中如有巢,燧人,伏羲,女娲,神农等随便取三个,称为“三皇”。而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则认为三皇(天皇,帝皇,人皇)与五氏(有巢,燧人,伏羲,女娲,神农)是不同时代不同的人。而且将三皇五氏统统划到神话时代,当然在三皇之前还有盘古的神话。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的观点我比较认同:“大體上研究古史,應有其相當之限度,凡及年曆,人物,制度,學術等等,過細推求,往往難得真相。”
鉴古曰:
三皇时代,因为还没有文字记载,无法证实是否有祖先祭祀活动,三皇很可能是当时人祭祀的对象,也就是远古人的祖先。而五氏可能只是某个部落的首领带领部落人民在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过程中逐渐发现了钻木取火、建巢而居,制定伦理制度和播种耕种等一系列进化行为和活动。而后人苦于没有文字记载,只好以他们的事迹来命名并祭祀这些领袖,所以有了神农等五氏。
avatar
lixkernel
3楼
@lixkernel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据《史记.五帝本纪》)
根据《史记.五帝本纪》而作一个黄帝的家谱。
第一代(前2698~前2598)姬轩辕(黄帝),正妃嫘祖
第二代 (前2598~前2515) 嫘祖生二子:玄嚣,昌意
第三代(前2515~前2437)昌意之子高阳(帝颛顼),玄嚣之子蟜极
第四代(前2437~前2367) 高阳之子穷蝉,蟜极之子高辛(帝喾)
第五代(前2367~前2258)穷蝉之子敬康,高辛之子放勋(名陶唐)和挚。帝挚立,不善,弟放勋立,是为帝尧。
第六七八代 敬康之子句望,句望之子桥牛,桥牛之子瞽(音鼓)叟。无人称帝,仍以尧为帝。
第九代(前2255~前2208)瞽(音鼓)叟之子重华。虞舜者(名有虞),为帝舜。
黄帝传说
“黄帝,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改姓姬。居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西北),号轩辕。建都于有熊,也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吕思勉《白话本国史》)“大约是前2700年至前2600年之人。修德治兵,在阪泉击败炎帝,在涿鹿击败蚩尤,被诸侯尊奉为天子。”(傅乐成《中国通史》)柏杨《中国人史纲》中指出黄帝所处的时期在公元前2698年至公元前2598年,姬轩辕(黄帝)在位100年,公元前2598年姬轩辕(黄帝)152岁仍四出巡查。这一年在桥山(陕西黄陵)铸鼎时,天开龙降,于是黄帝乘龙升天,成仙而去。
炎帝:又称赤帝,烈山氏,生于姜水之岸(陕西宝鸡)(据柏杨《中国人史纲》),根据地位于山西解县盐池上源,神农氏后裔。
钱穆《国史大纲》中并未提及炎帝,但是指出黄帝与神农战于阪泉之野,这个与《史记》上“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一致,而且后来“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所以可以推论出炎帝为神农氏后裔,被黄帝击败后向黄帝称臣。
蚩尤:九黎部落(黎苗族)酋长,根据地在涿鹿(今山西运城)。
关于涿鹿,傅乐成《中国通史》书中提供的地图上来看,位于今河北省涿鹿县。而柏杨《中国人史纲》中的地图明确指出位于今山西运城。而吕思勉先生只认为涿鹿是山名,应在涿郡,但涿郡到底位于当今哪里,没有明确说明。吕思勉认为涿鹿县是附会上去的,因为河北涿鹿是汉朝才设立的县。钱穆《国史大纲》则明确给出答案:“黄帝又與神農[戰於阪泉之野],阪泉在山西解縣鹽(音颜)池上源,相近有蚩尤城,蚩尤村及濁(音卓)澤,一名涿澤,即涿鹿矣。”黄帝的活动范围大抵在今河南,山西两省。在这里可以看出傅乐成《中国通史》中关于涿鹿的具体地理位置明显有误。
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当时全国有神农部落,有熊部落和九黎部落(黎苗族),蚩尤为黎苗族酋长,侵凌有熊部落,黄帝为有熊部落领袖,起而反抗。在有熊(地名)黄帝以退为进,后天空突然刮起大风沙,轩辕趁机反攻,将九黎部落一举击溃,蚩尤战死,有熊部落全胜。黄帝被推为天子。
avatar
lixkernel
4楼
帝颛顼 帝喾
这两代帝王,据《史记.五帝本纪》,没有什么记载,内容不详。
帝尧 帝舜
关于尧舜时代最有名也是在史记中有记载的便是禅让。但是关于禅让一事,吕思勉和钱穆都认为这件事不可考,而且不可靠。钱穆的《国史大纲》里说“唐虞时代的情形,决不能如尚书尧典所记之美盛。”吕思勉则认为“唐虞揖让,汤武征诛,都是为公而不为私。实在是儒家的学说,并非实有其事。儒家是这样说法,别一家却并不是这样说法。”吕思勉引用了大量的古书来佐证他的观点。姑且列举如下:
支持禅让一说典籍:《史记》《尚书》《孟子》《尚书大传》《论语》
否认禅让一说典籍:《竹书纪年》,《韩非子,外储说》《忠孝》《淮南子.齐俗训》《吕氏春秋》《小戴记.檀弓》《新序.节士篇》等等等等。
通过一系列古书的佐证,完全有理由认为唐虞揖让都是儒家学说,都是孔子所创造,并没有所谓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圣人。另外吕思勉提出的另一个观点本人亦非常赞同,即“世界究竟是‘进化’的,后世总比古人好。譬如‘政体’,断没有后世是‘专制’,古时候反有所谓‘禅让’之理。其余各事,都是如此,一部历史,都要用这种眼光看。”
关于尧舜禅让部分,柏杨把这个部分划入传说部分。并讲述了一个非常有趣和生动的二次禅让的故事,而且文中多次提到禅让的传说仅仅是儒家的一家之言,言辞中透漏出对于这种说法的不信任。傅乐成的《中国通史》对于尧舜更是篇幅少得可怜。
几位大家都对尧舜禅让一事表示否定,那么我们姑且认为这是儒家借古托今从而达到使儒家学说看起来非常完美并用来达到一定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而已。尤其《史记》对于舜的描述更加夸张,舜生在一个暴虐不靠谱的家庭,却用极大的热情和爱心来感化家庭成员并让蛇蝎一般的家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这在逻辑方面也无法说通。至少现在的小孩,生于何样的家庭,长大后必将保留很大一部分父母的生活习惯和品德性格,而舜却貌似从小从未受到过家庭成员的干扰,具有对各种恶习的天然屏障。这在逻辑上根本无法说得通。
用钱穆的话来为尧舜部分做个总结“大抵尧舜禹之禅让,只是古代一种君位推选制,经后人之传述而理想化。唐虞当为今山西南部之两部落。”
avatar
lixkernel
5楼
@lixkernel
大禹治水与当权
古代河流泛滥,山洪暴发,华夏大地经常变成一片汪洋。而此时代的领袖们的一个重任便是治水。水患不治,百姓无以安居乐业,部落必然走向灭亡。夏部落是惟一的懂得水利工程技术的部落,尧时代夏部落酋长姒(音同四)鲧(音同滚)主要依靠修筑提防,以堵为主的治水策略。这种方法对付小规模水患效果显著,但是对于黄河这条疯狂的巨龙,不但不能有效遏制洪水,而且一旦决堤,堤坝附近的居民受损更加严重。于是在舜的建议下,尧把姒鲧杀掉了。从这一点来看,尧舜并不是儒家宣传的那样大公无私,体恤爱民。姒鲧放到现在少说也算是水利部部长,在农业为主的古代社会,水利部长的职位不亚于当今副总理。也就是说尧对于一个副总理,说杀就杀。那么舜能出这样的馊主意估计也是高层内部斗争的结果。目的当然是为了干掉姒鲧。但是杀掉姒鲧后问题出现了,目前的水患依旧无人能治,舜的目的达到了,但是给尧提出了新问题。尧的头脑也很简单,如果老爸治水一辈子,他的儿子应该也会治水吧。于是禹(姒鲧的儿子)被推到了洪水边,继续老爸未竟的事业。这是多么辛酸和苦命的差事啊。可是大禹还是要比老爸高明一筹,他没有再采用堵的方法,而是用疏导的策略,开山凿河,让国内的水患得到根治,从此洪水灾害不再威胁华夏部落的子民了。所以在尧舜之后,大禹因治水有功,天然的成为部落领袖。但是《史记》上提到大禹为了治水,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到了后来儒家学说更是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传说。本人实在不敢苟同。在古代社会全然为公,毫无私心,我想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下可能出现,但是在连续十三年不回家,难道家中没有老母需要探望。儒家讲求百善孝为先,一个十三年都不回家看老母一眼的人怎么能称为孝呢,不孝又如何能够为善?不为善,那么如何成为部落领袖治国的呢?于是这里面第一,儒家学说自己本身有矛盾在里面,第二于人情常理无法解释的通,按照社会进步学说,人必然是先有私,后有公。人类社会关系呈现复杂的螺旋式上升态势。于是大禹治水部分也应该看作传说。
另外除了治水,我想大禹成为领袖必然也使用了某些政治手腕,而且从目前大部分资料来看, 都认为禹为夏王朝第一代皇帝,因为从禹开始,中国古代社会开始步入世袭制,夏王朝也从此建立。舜是禹的杀父仇人,至少是进谗言的小人,我想舜断没有理由把王位传给被自己害死的政敌的儿子,所以禹到底如何得到的王位,我想史记上的描述或者儒家的第二次禅让说法貌似更加讲不通。
@@@@今天先更新到这里,敬请期待第三集:半信史时代
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将继续更新,欢迎关注
avatar
lixkernel
6楼

黄帝时代部落分布图

avatar
lixkernel
7楼
@lixkernel
为了书目索引方便,每一集里面加入节作为段落索引。通过节的划分可以更清楚的看到每一个阶段主要记录的事件人物或者每一个朝代发生的大事。前文已经记述的章节如下:
第一集:史前遗物史
第一节:旧石器时代早期
第二节:旧石器时代中期
第三节:旧石器时代晚期
第四节:新石器时代
第二集:传说与神话阶段
第一节:三皇
第二节:黄帝传说
第三节:帝颛顼 帝喾
第四节:帝尧 帝舜
第五节:大禹治水与当权
avatar
lixkernel
8楼
写书实在很慢,看的时候很快,到了落笔时又要同时拿上七八本书,反复核对校正,担心有误。尤其很多古地名,查阅钱穆大师的《史记地名考》是必备功课。所以望各位看官能够一直支持小弟。我会尽快更新的:)
接下来第三集,继续更新。
第三集:半信史时代---夏
夏王朝的历史
第一节:夏王朝之发祥,虞夏之建立
第二节:夏王朝帝王系表
第三节:启与有扈之斗争
第四节:羿的代夏和少康中兴
第五节:夏王朝的衰亡
avatar
lixkernel
9楼
第三集:半信史时代---夏
鉴古曰:
三皇五帝时代在当今的书籍中多有涉及,但是文物,器物方面的考证貌似还不够充分,所以当前大部分史书都把这段历史认定为神话传说,其中尤以柏杨老先生为代表。
半信史时代事实大大增多,而且一部分已得到考古学家发掘物的支持。但是属于神话传说的事迹仍然不少。吕思勉和柏杨都把夏商周三代归在一起,而且这三个朝代都有一定的考古发掘为证,但是确凿的事迹和文字记载又很少,于是称为半信史时代。
夏王朝的历史
夏王朝历史据当前出土的文物来看,无可考,目前根据已出土的文物只能推算到商。所以夏朝大部分历史都是来自古籍书本。其中以《史记》《孟子》为主。据几位史学家的书籍来看,夏朝历史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节:夏王朝之发祥,虞夏之建立
夏王朝的兴起应该从舜谈起。舜,本名姚重华,虞部落首领。唐,虞为山西南部两个部落。据《国史大纲》记载:“陶唐氏殆为今山西南部(尧都平阳)一个精于烧窑的氏族。有虞氏则为一山泽渔猎的氏族,而与陶唐氏居地略相近。而夏人则起于今河南省中部,正是所谓中原华夏之地。”“夏氏族自此向北移动,河南,陕西,山西三省相交环黄河西部之一隈,有几许天然之渡口,殆为古代虞,夏氏族活动之区。史记虞夏皆颛顼后,明其血统相近。”这就是为什么夏被称之为虞夏的由来,因夏实为虞部落之后裔也。舜之后禅让给禹,禹本名姒(音似)文命,又称大禹。柏杨《中国人史纲》中记载:“姒文命在位只八年,公元前2198年,他一百岁时,出巡到会稽(河南伊川),死在那里。儿子姒启继位。”禹之后为启,而启为禹之子。“盖至是而始进于君位世袭之时代”(《国史大纲》)。
《史记.夏本纪》中有很大的篇幅在描写禹的事迹,为其中又以治水为主,大禹治水的成果在《史记夏本纪》中描述如下:“于是九州修同,四奥既居,九山刊旅,九川涤原,九泽既陂,四海会同。六府甚修,众土交正,致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有大禹治水后九州图,如下

鉴古曰:
大禹当为
夏王朝开国皇帝,按照史记说法,夏之前为禅让制,从夏开始为世袭制,到后面商朝仍为世袭,到了西周,变成了兄终弟及。按照钱穆先生的观点,既然殷墟的出土证明了商王朝的存在,而且大量器物和甲骨文的记载与《史记-殷本纪》吻合,所以我们可以相信《史记》中关于夏朝的记载,而且其中大量帝王的名字谱系,无趣枯燥,司马迁没有必要伪造这些人物名字,一定是司马迁时代比我们现在有更多古书可查,从夏开始,几位史学大家似乎很多观点和论据都一致的以《史记》为准。
avatar
lixkernel
10楼
第二节:夏王朝帝王系表
夏朝帝王系表来源于《史记》,钱穆与吕思勉记载相同,如下:
(一) 禹____(二)启______(三)太康
|___(四)仲康____(五)相____(六)少康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七)杼______(八)槐______(九)芒______(十)泄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十一)不降___(十四)孔甲___(十五)皋___(十六)发___(十七)履癸(桀)
|__(十二)扃____(十三)廑
大体夏代年历在四百,五百年之间。(引自《国史大纲》)
avatar
lixkernel
11楼
@@天涯无法排版很郁闷啊,再次更新帝王系表,用#代替空格。
(一) 禹____(二)启______(三)太康
#########################|___(四)仲康____(五)相____(六)少康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七)杼______(八)槐______(九)芒______(十)泄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十一)不降__(十四)孔甲___(十五)皋___(十六)发___(十七)履癸(桀)
|__(十二)扃___(十三)廑
avatar
lixkernel
12楼
@甜茶上瘾了 8楼
据说黄帝战胜蚩尤后,把蚩尤尸体做成肉粥分给手下部落首领吃。有这样的事吗?
-----------------------------
关于黄帝和蚩尤的战争本就是传说,史记中有载,但并未提到把蚩尤尸体做成肉粥的故事。而且这个本身会对黄帝的形象抹黑。这种记述应该出自其他反儒学派的书籍或论述。
反正那个时代的事情目前都没有实证,都已传说论之,因为是传说,所以无所谓有无了。
傅乐成《中国通史》书中提供了一个黄帝蚩尤作战图,供读者参考。

avatar
lixkernel
13楼
@moyuer888 17楼
周朝为夷人,是不是可以说,华夏民族后来被夷族打败并且替代了。也就是说我们多半是夷族后代。
-----------------------------
我个人有不同的见解。首先周朝为夷人并不准确。因为上图中所绘的夷族活动范围在今山东,安徽,江苏北部等地区。而周朝应在今山西,陕西两省,在上图中大部分仍为夏族部落活动范围。而且后面谈到周朝的历史中也会讲到。从地理位置上讲周人不应为夷人。而且夏民族是被商灭掉,商被周灭。而商位于今河南河北两省,所谓华夏,华大概在黄河下游流域,夏在今黄河上游流域。大抵华夏文明发祥与黄河流域。
至于我们是谁的后裔无法准确考据,因为对于目前居于华南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新疆地区的百姓,与古时华夏部落相距甚远,更无法说是华夏人了。
avatar
lixkernel
14楼
第三节:启与有扈之斗争
夏朝的地理位置在今山西,陕西,河南三省交界一带,而有扈氏族在夏东。《中国人史纲》载:“姒启继位,有扈部落(渭河流域中下游)首先不服,宣布独立,姒启就向它进攻,并在甘邑(河南洛阳)会战。有扈部落失败,姒启的胜利稳固了自己的地位。” 《国史大纲》载:“夏氏族驱逐苗民以固西陲,又攻略有扈以扩东土也。”
据此看来,启与有扈之斗争确有发生,但是从柏杨和钱穆的记述上看,起因不同。《国史大纲》上看,这场战争似乎是夏氏族的侵略战争,目的是扩大疆域。而《中国人史纲》的记述则倾向于是有扈氏率先发起战争,起因在对于启的继位不满。不过结局都是一样的,有扈部落失败,夏部落胜利,疆土扩大,夏王朝初具规模。
《国史大纲》中有一段描述了夏朝的疆域范围和领土扩张,对我们认识夏王朝的范围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大抵夏人先起今河南嵩山山脉中,在伊,洛上流,其势力逐次沿伊,洛向东北下游而移植。一方自河南省西部北渡黄河而达今山西省之南部,东及太行山南端尽头之迤(音同以)西。故其地皆称大夏。史记言:“禹凿龙门,通大夏。”又云:“齐桓公伐大夏。”左传祝佗曰:“唐叔封于夏墟。”昔人又谓禹都安邑,皆指山西南部中条山经南沿河一带而言之。又一方则沿河南岸东下,渐次达于今山东,河北境,遂与东方黄河下游诸民族势力相接触。”
《国史大纲》中绘有夏氏族部落活动区域图

avatar
lixkernel
15楼
第四节:羿的代夏和少康中兴
后羿本国在锄,即今滑县东十五里之锄城。当了夏朝之卿士,然后搬到有穷。《史记正义引晋地记》:“河南有穷谷,本有穷氏所迁。” 据文选洛神赋注引华延洛阳记:“城南五十里有通谷”,即其地,后人因“穷”名不美而易之。穷谷就是现在的通谷,在洛阳南五十里。
启的儿子太康爱好打猎,所以误国。后羿率领大军进攻太康,打败太康而入居斟寻,(在今河南境内)。后羿立太康的弟弟仲康为王,自己在幕后操纵。吕思勉的《白话本国史》中引《左传》云:“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恃其射也,不修民事,而淫于原兽。”从这里可以看出后羿代夏政后,不顾民生民事,只管到处射猎。再引《左传》:“寒浞,伯明氏之谗子弟也;伯明后寒弃之,夷羿收之;信而使之,以为己相。浞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树之诈慝(音同特),以取其国家。”可见,太康和后羿都是贪图享乐,而且爱好一致,都是狩猎。寒浞的品行貌似很不好,但是很有政治手腕。杀掉了后羿,自己称王。寒浞娶了后羿的妻子,还生了两个儿子。这里反映两件事:一,再次证明寒浞的品行问题;二,古代男女关系真的很乱。寒浞灭了夏之斟灌(据《国史大纲》斟灌在今山东曹县西故观城),即夏第六代王--相的领地。寒浞两个儿子,浇和豷,灭掉了两个部落,过和戈。浇占领过,而豷统治戈。相被杀,儿子少康出逃,跑到了有虞(在今河南虞城县)部落。有虞部落首领姚思(姚重华,即舜后代)把两个女儿许配给了少康。少康发奋图强,图谋复国。“夏臣伯靡自有鬲氏(鬲县,又称鬲津,故有穷后羿国)杀寒浞,而少康自纶(梁国虞有纶城,少康邑)复国。少康灭浇于过,至其子杼又灭豷于戈,寒氏遂亡。”(引自《国史大纲》)。少康复国后,华夏大地似乎又回归平静,没有了战争。夏王朝自少康之后的帝王记载甚少。到了第十七帝夏桀,夏王朝就走了尽头。
avatar
lixkernel
16楼
第五节:夏王朝的衰亡
夏朝的衰亡《史记》记载:“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帝桀之时,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畔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已而释之;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鸣条,遂放而死。桀谓人曰“吾悔不遂杀汤于夏台,使至此。”汤乃践天子位,代夏朝天下。汤封夏之后,至周封于杞也。”吕思勉的《白话本国史》对《史记》里关于夏殷兴亡的一段描述进行了细致的考究。主要是针对其中的七个地名,查阅了大量史书,集各家之言表。对于汤伐桀的战争过程得出推论如下文:摘引《白话本国史》旎?
“汤初都于今商县的亳,后来进取偃师;桀大约是这时候(或者不是)弃阳城,退到旧许;汤再进到现在河南的东境(邻葛的亳);从此以后,伐葛,伐韦,伐顾,然后迥向南伐昆吾。伐昆吾,就是伐桀;桀是从中野、不齐、鲁,步步东南退,最后逃到鸣条;汤以其间,又伐三嵏(误字,原字无山字头,音同宗)。”
鉴古曰:
夏朝的桀,暴虐荒淫和开国皇帝禹的文治武功形成了鲜明对比。虽说上没有考古发现来证明夏王朝的存在,但是夏朝对整个中国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它第一个形成了皇位世袭制。这个应该是部落氏族社会向封建社会的一种进步。第二:大禹的丰功伟绩和勤劳爱民与夏桀的暴政也成立中国历朝历代兴衰的典范,后世的兴衰无不遵循同样的发展规律。贤明爱民者夺天下;荒淫施暴者失天下。第三:从史记记载来看,大禹治水划九州后,华夏大地开始有了最初的经济形态和税赋制。货币是否出现尚无考。
avatar
lixkernel
17楼
第三集:半信史时代---商
殷商王朝的历史
“从黄帝到夏朝末年九百多年的历史,因没有物证,只能称为‘传说’而不能算作‘信史’。所谓信史,必须‘信而有征’,也就是说必须有当时的遗物可资与文字写成的历史相互验证。至于商朝的历史,则因近代殷墟出土的遗物以为佐证,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这类遗物包括铜器,龟甲,兽骨等,甲骨上并刻有大量文字,经今人的研究,知道这种文字是商朝后期君主们占卜休咎,祈求福祚的记录,故又称作‘卜辞’。卜辞上有时载着若干商王的名字,拿这些名字与西汉人所写的商王系统来对照,其间的差异甚少。至于商朝的前半期,因为没有遗物的存留,严格来说仍不能算作信史,但亦有若干地方已为卜辞所证实。”(引自傅乐成《中国通史》)
柏杨先生则把殷商的历史直接划到半信史中,而且这种划分方法也与《资治通鉴》一致。按照傅乐成先生的分析,殷商前半期目前仍不能被确定为信史,故本书仍以半信史论之。
avatar
lixkernel
18楼
第一节:殷商的发源及帝系图
“夏王朝建筑在黄河上游,为高地居民所建之王朝,而商王朝则建筑在黄河下流,为低地居民所建之王朝。”“史记殷本纪:自契至汤,十四世,汤至纣三十一帝,十七世。”(引自《国史大纲》)
关于契《史记》中载:“殷契,母曰简狄,有娀(音松)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赐姓子氏。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功绩著于百姓,百姓以平。”据此,可推出契为帝喾次妃子,属于偏室。和大禹应属同时代人,封于商地。这或许是商朝最早的封地,也是商的发源地。可是这个商在哪里呢?《国史大纲》中认为“殷人居地,大率似在东方。自汤以前,大体皆在今河南省大河南岸商丘之附近。至河亶甲居相,祖乙迁耿,乃至大河北岸。”契至汤,史记记载甚少,其他书籍则直接略过。按照史记和《白话本国史》记载的帝系图如下:
(一)契____(二)昭明____(三)相土____(四)昌若____(五)曹圉____(六)冥____(七)振____(八)微____(九)报丁____(十)报乙____(十一)报丙____(十二)主壬____(十三)主癸____(十四)天乙(即成汤)____太丁____(十七)太甲____(十八)沃丁
|___(十五)外丙~~~~~~~~~|___(十九)太康____(二十)小甲
|___(十六)中壬~~~~~~~~~~~~~~~~~~~~~~~|___(二十一)雍己
~~~~~~~~~~~~~~~~~~~~~~~~~~~~~~~~~~~~~|___(二十二)太戊____(二十三)中丁
|___(二十四)外壬
|___(二十五)河亶甲____(二十六)祖乙____(二十七)祖辛____(二十九)祖丁_____
~~~~~~~~~~~~~~~~~~~~~~~~~~~~~~~~~~~|___(二十八)沃甲____(三十)南庚
____(三十一)阳甲
|___(三十二)盘庚
|___(三十三)小辛
|___(三十四)小乙____(三十五)武丁(高宗)____(三十六)祖庚
~~~~~~~~~~~~~~~~~~~~~~~~~~~~~~~~~~~~~~|___(三十七)祖甲___(三十八)廪(音同凛)辛
~~~~~~~~~~~~~~~~~~~~~~~~~~~~~~~~~~~~~~~~~~~~~~~~~~~~~~|__(三十九)庚丁____(四十)武乙____(四十一)太丁____(四十二)乙____(四十三)辛(纣)
avatar
lixkernel
19楼
天涯排版实在困难,只好更新图片版帝系图

avatar
lixkernel
20楼
第二节:商王朝年代考
据《史记》:“汤灭夏至受四百九十六年”。
吕思勉的《白话本国史》对于商代的具体时间,根本没有提及。
据《国史大纲》:“殷商一代年历,应在五百年左右。”
据《中国通史》:“商朝自成汤创立以后,六百四十年间(前1751年~前1111年)。”但后面有提及汤伐夏发生在前1766年,如果按此推算应为655年。
据《中国人史纲》:“公元前1122年,周部落跟他的联盟部落,在盟津会师,渡过黄河,向行都朝歌进攻”,又“随着子受辛之死,商王朝灭亡,立国六百六十二年”。
前文提及汤伐桀,时间一致,为前1766年,可是武王伐纣的时间,傅乐成引用董作宾的《武王伐纣年月日考》认为是前1111年,而柏杨认为是前1122年,有11年差别。《中国通史》中提到文中所说的商代历史大部分根据甲骨文的研究结果而来,而且成书又晚于《国史大纲》,柏杨的书中并未指明这些时间的出处,所以本书以傅乐成的说法为准。
本书按照商王朝从汤伐桀的前1766年建国,武王伐纣的前1111年灭亡计算,商王朝立国六百五十五年。
avatar
lixkernel
21楼
第三节:商汤建国
关于商第十四代部落领袖天乙(汤)攻打夏朝的历史前面“夏王朝的衰亡”一节已讲。这在再细究一下。首先时间上,《中国人史纲》和傅乐成的《中国通史》都认为汤伐桀的战争发生在公元前1766年。下面关于战争的描述引自傅乐成的《中国通史》:“前1784年,汤迁都于亳(音同勃),然后开始对夏朝略地。最初西进伐葛,并占领之;随后北上至北亳,再向西北发展,降服韦;向东北讨平夏重地昆吾,顾,共计征伐十一次之多。至前1766年,夏之东部诸侯,君位成汤并灭,夏在形势上已被孤立;…前1766年,成汤起兵自南亳出发,沿黄河一路西进,至潼关附近渡河而北,到达陋地,然后向东攻击夏都城安邑。夏桀仓促率师西出拒敌,败于安邑之西鸣条,夏桀遂弃安邑向东入于山区,在安阳附近出太行,渡河,走至三腊。汤又移师伐三腊,桀不能立足,又一路奔走,至于南巢,战事宣告结束。”,(下文引自《中国人史纲》)“姒履癸被俘,被放逐到荒远的南巢(安徽桐城)。夏王朝建立四百四十年,到此覆灭。”

商汤灭夏后统一了黄河上下游。从原来的河南,山东,河北三省交界的黄河下游,扩张到夏民族领地河南,陕西,山西三省交界的黄河上游,一个更加统一的国家开始形成,只不过殷商时期的领土范围尚局限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尚未有可考的文明发祥。从桀被放逐到南巢可以看出,当时长江下游一带尚属蛮荒之地。
avatar
lixkernel
22楼
第四节:殷商的屡次迁都
商朝的都城经常搬迁,据《史记》载:“成汤,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作《帝诰》”。看来搬迁似乎是商朝的一个传统,古已有之。到了汤以后,《白话本国史》和《中国通史》中认为有五次。《中国人史纲》列举了六次,其中帝祖乙搬了两次。本书也列举了六次搬迁,但与柏杨的六次不同,大抵与《史记》记载为准。三位史学家对于搬迁的地点也多有不同。现在一一分析。
第一次:成汤时搬迁到亳。可是这个亳到底在哪里,各家所言不同。柏杨认为在山东曹县,当时名亳邑。吕思勉分析了很多古书后指出“商朝是随便搬到什么地方,都城都唤做亳的;当成汤时,考核得出来的,却也刚刚有三处:1.陕西商县。2.河南偃师。3.今河南商丘,夏邑,永城三县。”,另外还有“汤初都于今商县的亳,后来进取偃师;桀大约是这时候(或者不是)弃阳城,退到旧许;汤再进到现在河南的东境(邻葛的亳);”而且吕思勉的这段描述和前文《中国通史》中绘的汤代夏作战图中画的南亳,北亳刚好一致。另据钱穆的《史记地名考》可查到“南亳城,今商丘县西南。景亳亦作薄,今商丘县西北。”所以可以认为成汤时期都城在今河南境内,且有两处。《中国人史纲》所述地点与傅乐成,吕思勉所著完全不同。其中所列的历次搬迁时间也没有在其他书中出现,应该是无可考的。所以本书对于搬迁时间也不做记载。
第二次:中丁时搬迁到隞(音同熬)。出于《史记.殷本纪》:“中宗崩,子帝中丁立。帝中丁迁于隞。”关于隞的地点,柏杨和吕思勉的记载一致,在今河南荥(音同行)阳,郑州荣泽县西南十七里。
第三次:河亶甲搬迁到相。出于《史记.殷本纪》:“河亶甲居相”。相在今河南内黄县东南十三里。
第四次:祖乙搬迁到邢。出于《史记.殷本纪》:“祖乙迁于邢”。《白话本国史》认为在河东耿乡。而《史记地名考》中明确指出“今河津县南十二里有古耿城是也。疑殷都不远迁及此。祖乙所都,当在河内平皋邢丘。”这与柏杨所说的河北邢台较为接近。但是柏杨的《中国人史纲》中认为祖乙迁都两次,第一次迁都于耿邑,第二次迁都于邢邑。这个似乎不妥。因为在《史记殷本纪》中尚无地名曰耿,只有邢。所以本人认为柏杨这个地方描述有误。祖乙仍按搬迁一次,从相搬到了邢。
第五次:盘庚搬迁到亳。出于《史记.殷本纪》:“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乃五迁,无定处。…乃遂涉河南,治亳。”从这里可以印证,从成汤第一搬迁到盘庚终又搬回到亳。这是第五次搬迁。
第六次:武乙搬迁到朝歌。出于《史记.殷本纪》:“武乙立,殷复去亳,徙河北。”柏杨认为武乙搬迁到了河北朝歌,因最终商王朝在朝歌被灭。而吕思勉则认为这个河北,不能确定其在什么地方。那么本书以河北朝歌为记。
鉴古曰:
各类史书对于殷商的搬迁多有记载,而对于搬迁的原因则鲜有记录。我们应该进一步思考殷商屡次搬迁的原因是什么?一个朝代搬迁十四次(如果从契时代算起),这在后面的历史中,尤其是秦汉之后,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后面六次搬迁的都城仅在河南河北两省境内,说明殷商的活动范围上不大,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尚处于农耕时代的殷商王朝屡次搬迁呢?鉴古仅就个人理解提供如下可能性:
其一:殷商处于黄河下游,黄河下游自五帝时代以来就经常泛滥成灾。多次搬迁均因黄河水泛滥,都城被淹或天地遭到大规模破坏,无奈搬迁。这一观点在柏杨的《中国人史纲》中有提及。
其二:部落战争导致都城遭到破坏,民生凋敝。商汤时期据《史记》仍时有部落间战争发生,比如汤伐昆吾,伐桀等。部落间战争发起,当战争结束后,被迫迁都。
其三:分析六次迁都的帝王,似乎都是在国运昌盛之后,或者迁都后国运昌盛。商时代帝王较为迷信,是否迁都是一种占卜的结果?比如在某帝王统治期间国运衰败,下一代帝王通过占卜寻求使国运复兴的方法,占卜的结果就是迁都。且看六次迁都的帝王,迁都后都伴随着国运昌盛。这就更加坚定了后面帝王在占卜后迁都的决心。这个有点像现代人迷信,这个地方风水不好,换一个风水好的地方,也许就会时来运转。
以上三点,无论是哪个原因,对于百姓来说都是一种负担。《史记》中有载:“殷民咨胥皆怨,不欲徙。”不知道现代对于甲骨文的研究中是否有些新的研究发现,能够给殷商的多次迁徙一个更为科学合理的解释?
avatar
lixkernel
23楼
@江天暮雪2007 29楼
支持一下。
-----------------------------
谢谢支持,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avatar
lixkernel
24楼
第五节:殷商的兴衰
下面引傅乐成《中国通史》载:“商朝的盛衰,总系于君主的英武或昏暗,盛时则诸侯归服,衰时则王室内乱或诸侯叛离。”“商代的政治社会组织,以封建制度为主,国境内有许多诸侯,商王便是四方诸侯的共主。一切庶政,也就是所谓“王事”,皆由王来直接处理。”“诸侯对商王应负的义务,通常为征战,守边,纳贡,服役等。但有些诸侯判服无常,他们彼此间有时也互相攻伐。”
殷商的兴衰经历了五起五落,与上一段的都城搬迁似乎相应。据《史记》载:
第一次起落:“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到第八帝雍己,“殷道衰落,诸侯不至。”
第二次起落:“帝太戊(中宗)立依陟(音同志)为相。”“帝太戊赞依陟于庙,言弗臣,依陟让,作《原命》。殷复兴,诸侯归之,故称中宗。”“河亶甲时,殷复衰。”
第三次起落:《史记》载:“帝祖乙立,殷复兴。巫贤任职。”“帝阳甲之时,殷衰。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
第四次起落:《史记》载:“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行汤之政,然后百姓由宁,殷道复兴。诸侯来朝,以其遵成汤之德。”“帝盘庚崩,弟小辛立,……殷复衰。”
第五次起落:《史记》载:“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险。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帝甲淫乱,殷复衰。……帝武乙无道,……武乙猎于河渭之间,暴雷,武乙震死。……帝乙立,殷益衰。”最后殷亡于纣。
鉴古曰:
王朝的兴衰在于帝王的德行。每一次王朝的复兴,不单单在于帝王的清明勤勉,更在于能够任命有才干和德性的人为相。汤以伊尹为相,太戊(中宗)立依陟为相,祖乙以巫贤为相,武丁立傅险为相。所谓帝王之道在于知人善任,启用贤能,然后王朝兴盛。
avatar
lixkernel
25楼
第六节:纣暴虐亡商
商王朝的末代皇帝原名辛,因其暴虐成性,荒淫无度,死后被追封为纣。《史记》中关于纣的记载甚详。一般的是是非非暂且不提,单说纣荒淫无度到了史上出名,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下面几个劣迹均出自《史记》:
1. “好酒淫乐,嬖(音同毕)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
2. “大勣(音同记)乐于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期间,为长夜之饮。”
3. “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
4. “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喜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
5. “剖比干,观其心。”
商纣之罪状让我们仿佛再次看到了夏王朝亡国之君履癸。历史的车轮仿佛刚好转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六百多年以前朝代更迭的事件再次上演。公元前1111年(据《中国通史》)周人向商发动大规模进攻。商周在商行都朝歌附近的牧野会战。周武王宣布纣王的罪状,就是现存的《尚书.牧誓篇》。商纣“在牧野被一举击溃,纣王回宫后自焚而死。于是周人进入朝歌,那天是二月五日(甲子日)。纣在位六十三年,此时他的年龄,当在八十岁以上;”“武王克殷后,不久又自动退出,而把殷的儿子武庚,禄父封在那里,以统治商遗民。”(引自《中国通史》)“令修行盘庚之政,殷民大说(同悦)”(引自《史记》)
关于武王伐纣,傅乐成《中国通史》中有牧野之战作战经过图:

avatar
lixkernel
26楼
第七节:商朝的社会形态及文化
商王朝的历史,因为今天殷墟(今河南安阳市小屯村)出土的遗物包括了铜器,龟骨,兽骨等而佐证了许多古书上的记载。记录在甲骨上的文字经过今人考证为商朝后期君主们的占卜休咎,祈求福祚的记录,故称作“卜辞”。卜辞上记载的很多帝王的名字与《史记》吻合,以此可以佐证史记上关于殷商的记录可信。
商朝的社会形态,文化,百姓生活,风俗等均通过甲骨文的考证得以体现。傅乐成和钱穆对商朝的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了记载。“根据殷墟甲骨文字,知商代耕稼,种植,畜牧,建造,关于人类生事各方面之文化程度以颇像样。”(引自《国史大纲》)
王位的更迭
商代政治形态为封建诸侯制度,王位的更迭通过前文的帝系图就可以看出为兄终弟及制。在商以前为传嫡长子的办法,但是在汤时,“他的长子太丁先卒,因此传位于太丁的弟弟外丙;外丙有传弟中壬,自此开始了传弟的办法。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即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多数是传末弟之子。…… 到了商朝后期,这种继位办法似已有所改革,虽然仍用兄终弟及的办法,但继位只限嫡长子。因嫡长子只有一人,无法兄弟相传,于是以立后为补救办法。一个王立几个后,她们所生的长子都是嫡长子,都有继位的资格。……例如末代王帝辛(即纣),本有同母兄二人,即微子启和仲衍,但因其母于生二人时尚为妾,故微启不得立为太子,而帝辛得立。”(引自《中国通史》)
国家体制架构
商代铭刻中可以看到若干官名,如御史,卿事,宰,太史寮,亚,旅士,畯,虞人,史,射,宅正,兽正,牛正,小臣,有司等。商朝的中央机构,组织已经相当健全。
商代诸侯名目甚多,有方,伯,侯,子,男,田等,而且各个级别诸侯的人数众多,与后面西周时期大家熟知的诸侯五级公侯伯子男有很大区别。但是文化是有传承的,商代的诸侯等级制应该是西周时期诸侯爵位的前身。“诸侯对商王应负的义务,通常为征战,守边,纳贡,服役等”(引自《中国通史》)
经济形态与物质世界
“商代已步入农业社会,商人的主要经济生活是务农,主要食品是农产品,畜牧业只占次要地位。同时商人的豢养畜类,并不全为食用,主要是供给各种祭典做牺牲的。”(引自《中国通史》)“关于耕稼方面甲文中有田、畴、禾、穑、黍、粟、来、麦等字,又有酒、鬯等字,祭鬯至百卣,见其时酿酒之盛。种树方面,有圃、果、树、桑、栗、丝、帛等字,知其时已有养蚕业。牧畜方面,有马、牛、羊、犬、豕、豚、鶏、彘等,家畜、家禽之名称极伙,知其时畜业亦甚盛。建造方面,有宫、室、宅、家、舟、车等字,知其时家屋建筑与交通工具已相当进展。”(引自《国史大纲》)
商人的精神世界
汉人传说‘夏尚忠,商尚鬼,周尚文’此论三代文化特点。(引自《国史大纲》)我想从商尚鬼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商人的精神世界充满了鬼神等宗教信仰。再则,大量甲骨文的发掘本身就说明了商朝人喜欢占卜,印证了商人对鬼神等宗教神明崇拜的文化传统。“在卜辞里,可以看到他们向祖先求丰年,求雨,求治疾病,求生子的种种记载。……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却从商代一直延续到现在,形成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色。”(引自《中国通史》)商朝的占卜文化至今仍在中国有大量的文化传承,比如现代的算命,起名,测字,再比如商人的拜神佛等都源于商代的占卜。朝代的更迭,人物的罔替,留下的是千年灿烂的文化,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为身在这个伟大的国度而自豪,更应该多学习和了解我们的历史和文化。
文化和艺术
文化的传承可以依靠一代代口头的诉说,比如传说;也可以依靠当地的生活习俗而流传至今,比如各地的风俗传统等。但是最明确而且最容易保存的还是文字。中国至今发现的最早文字就是殷商的甲骨文,可见商代对中国文化的伟大贡献。而且甲骨文中除了象形文字之外,还有大量的会意,指事,转注,形声类文字。这个说明了在商代以前文字可能有过悠久的演进时期。而且殷墟遗物中发现的在白陶上的文字证明了商人已开始使用毛笔。可惜在当今的二十一世纪不知道现代还有多少人会写毛笔字。

除了文字,商人已经能够铸造铜锡合金的青铜器,包括礼器,用器,兵器,装饰品。而且大量青铜器的发掘证明了商代制造工艺的高超。目前大部分发掘的青铜器多用于祭祀和王室以及宗庙的典礼。目前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为后母戊鼎,曾用名司母戊鼎。商后期王室祭祀用鼎,因腹部有后母戊三字而得名,出土于安阳。高133cm,口长110cm,宽79cm,重832.84千克。目前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

同时玉器,石器的大量发掘也证明商代人在生活中有了审美观,开始注重穿戴和生活品质。另外刻在甲骨上的猿,象,鹿等动物图案,丝木,铙(音同挠),磐,埙(音同熏),鼓等的出土都证明了商代在绘画和音乐上也有了长足发展。我想商代在文化方面的贡献最大的两项第一个当为文字的发明创造,虽然有传说仓颉造字等,但目前可考的文字出自殷墟的甲骨文。另外一个个人认为当为天文历法的创立。古代商人的历法主要应有两个用途,祭祀和农耕。下面引用傅乐成的《中国通史》中对于商代历法的描述:
“商人以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为一年,他们称年为“祀”,是因为他们每年有一次大祀的缘故。一年十二月,月有大小,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他们已知道用闰,十九年中要有七个闰月。武丁时把闰月放在当闰之年的最后,称十三月。祖甲时改闰法,置闰于当闰之月,其名与当闰之月相同,不再称十三月。同时他们习惯把四时与月相连,例如八月称秋八月。记日则用干支,自甲子到癸亥凡六十日为一周,周而复始。这办法上承远古,从商到现在,经三千二百余年而毫无错误,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武丁时,把白昼分为七段,即明、大采、大食、中日、昃、小食、小采。整个时间约从上午六时至下午六时,每段约为两小时。白昼称“日”,黑夜称“夕”;一天一夜合用一干支,如“甲子日”、“甲子夕”,黑夜则不分段。到祖甲时又分白昼为十段,即妹(昧)、分(曦)、明、朝、大食、中日、昃、小食、暮、昏。祖甲在位时是商的衰世,但在历法上却有革命性的改进。[参看董作宾《殷代的纪日法》(载《国立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第五期)]”
鉴古曰:
商朝终被同时代的周朝所灭,据《国史大纲》中关于商周之间的关系可概括如下,主要观点有:一,殷周之间关系为中央共主与四方诸侯之关系。二,殷周之间当为大国与小邦,尊卑有别,绝非敌对之国。另外殷商在河南安阳,周在陕西镐(音同浩)京,两者距离相距千里,西周灭殷商,又如后世战国并立,东周衰亡,乃诸侯叛主夺天下耳。
avatar
lixkernel
27楼
第五集:半信史时代-西周
西周就要从他的发源说起,而西周起源的大部分故事都来源于《史记》,而且其中很多都带有神话传说色彩。这也是为什么仍把西周定义为半信史。周朝发源于岐山,兴起于渭水流域,到周平王东迁洛阳改称东周,周平王前的周朝称为西周。另据留传下来的鲁国史《春秋》,春秋时代起源于公元前722年。故本书记载西周时代到公元前722年止。
第一节:西周的起源-后稷的故事
关于西周的起源在《史记》中有一段很有趣的传说。说它是传说因为其中的故事情节带有浓烈的神话色彩,但是从其中还是能大概了解西周的发展历程。
下面关于后稷的故事源于《史记》。
周王室的始祖后稷,名字叫弃。他的母亲是有邰氏的后代,叫姜原。姜原是帝喾的元妃。姜原出面到野外,看到有巨人的脚印,心里甭提多开心了,于是想用脚踩上去,刚一踏上去,身子就感觉一阵震动好像怀孕了似的。足月后,果然生下了一个儿子,姜原一看这也太不吉利了,这要是让帝喾知道了家里面,宗族里面还不得闹翻天了,赶快把孩子扔了吧。于是就把小孩子扔到一个偏僻的小巷子里面,可是牛马经过都避开这个孩子不去踩踏;又把他扔到山林里面,刚好林子里面人多,就换了一个地方;冬天啊,就找到一条小水渠扔到冰上,这是很多鸟都飞过来用翅膀盖在孩子身上。这姜原得多狠心啊!姜原一看,这孩子真乃神人也,老天爷不绝他啊,然后又背回家养育成人。因为一开始要抛弃他,所以就起名字叫“弃”。
弃在儿时就有了大人一样的志向。他游戏时,喜欢种植麻,菽。等到成人了,就喜欢耕种,而且根据不同的土地耕种不同的作物,适宜种植谷物的土地就种植谷物,而且收成非常好,于是百姓们纷纷效仿他。帝尧听说了,就推荐弃为农师,管理国家的农业生产,天下都因此而受益,弃立了大功。帝舜说:“弃,黎民始饥,而后稷播时百谷。”于是弃有了自己的封地“邰”。根据钱穆的《史记地名考》记载“今山西稷山县南五十里有稷山,一名稷神山,俗呼稷王山,相传为后稷始教稼穑(音同色)”,从此弃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的兴起,在陶唐,虞夏之时就表现出了良好的德行。
鉴古曰:这一段至少能看出前面弃出生和长大的故事不真。司马迁明显对后稷有神化的意思,这也继承了《史记》殷本纪,五帝本纪的夸张和神化手法。大抵华夏始祖都是神仙下凡,至少也是神灵转世。
后稷死后,他的儿子不窋(音同哭)继位。不窋在位末年,夏后氏政治衰败,他们将农官废除,不窋丢了官就跑到戎狄部落所在的地区了。从不窋一直到昌的世系表在吕思勉的《白话本国史》引史记所载,如下:
(一)不窋____(二)鞠____(三)公刘____(四)庆节____(五)皇仆____(六)差弗____(七)毁隃____(八)公非___(九)高圉(音同雨)____(十)亚圉____(十一)公叔祖类____(十二)古公亶父 ____(十三)季历____(十四)昌
从不窋到昌传了十四代,加上后稷共是十五代。
不窋与尧舜为同一个时代的人,如果按照前文舜帝在位时间前2255~前2208,到了昌-武王伐纣的年代前1111年,大约过了1100多年,如果按照十五代计算平均每代大约在位78年。按照我们现在的所掌握的知识,上古时代人类寿命大多不长,四五十岁当为老者,二三十岁而亡并不少见。所以从后稷到昌经历十五代是不准确的。吕思勉提出的观点是不窋并不是后稷的直接儿子,而是后代。从后稷到不窋可能经历了很多代。吕思勉《白话本国史》记述:“这其间要注意的,便是‘后稷卒,子不窋立’的后稷,是最后居稷官的,并不是‘封弃于邰,号曰后稷’的后稷。”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说西周发源于岐山呢?这个要参阅《史记》记载。不窋的孙子公刘重修先辈的事业,致力于农耕,建国在豳(音同斌)。国力逐渐昌盛,周室迎来第一次复兴。后来到了古公亶父,更是继承了后稷,公刘的事业,推行仁义道德,发展农耕。为了不与戎狄作战而伤害百姓,带领部族离开豳迁徙到岐山脚下,并开始营建城郭宫殿房屋,国力日渐强盛。据《史记地名考》,“豳即邠(音同斌)也……邠今陕西富平境内。”西周正是从古公亶父开始强盛,到了季历,姬昌更是一举灭殷。
avatar
lixkernel
28楼
@霸王扛鼎 35楼
期待樓主寫完,每天更多點,寫扎實點,煮酒真是好地方,各種歷史文章各領風騷,過癮!
-----------------------------
谢谢支持。
avatar
lixkernel
29楼
预告一下: 第五集西周时代目录如下:
_第五集:半信史时代-西周
___第一节:西周的起源-后稷的故事
___第二节:季历和姬昌的故事
___第三节:武王伐纣建国
___第四节:西周帝王系和年代考
___第五节:周公东征定国
___第六节:厉王共和与宣王中兴
___第七节:周幽王与褒姒
___第八节:平王东迁
___第九节:西周的封建阶级制度
___第十节:家族婚姻与宗教
avatar
lixkernel
30楼
第二节:季历和姬昌的故事
要说季历和姬昌的故事,就不得不从古公亶父讲起。《史记.周本纪》上的记载很有意思,有点中国传统的禅让味道 。古公有两个儿子,老大太伯,老二虞仲。古公的夫人太姜生了一个小儿子叫季历,季历的夫人叫太任。太姜,太任,按照《史记》说法:“皆贤妇人”。太任生了儿子昌,有圣瑞。这在古代可不得了,当时百姓多迷信,有圣瑞什么意思啊?可能是刚好天空飘过一朵五彩祥云,或者夜晚突然东南方向紫微星闪烁,昌的爷爷古公亶父这个高兴啊!“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长子太伯,次子虞仲从老爹的话里面就体味到古公亶父想把王位传给姬昌。可是按照古法,必须要传子才行啊,也就是说王位必须先传给季历,然后再传给姬昌。哥俩个商量着让贤给姬昌,于是自己就往东南方向跑,一路跑到了吴越之地,大概在今苏州,无锡一带,当时这里还是蛮荒之地。《史记》上说:“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楚灭越,其地属楚,秦灭楚,其地属秦,秦忌讳“楚”,改叫“荆”,故后来吴越之地称作荆。蛮就是说这个地方还未开化,没有文明。然后向当地人土人一样纹身,并且剪短了头发,这里并不是剃光头,只是剪短了。这样古公的位置就让给了季历。《史记》的这段为什么说它有意思呢?这里面有两个逻辑问题在里面,第一:如果老大老二都这么谦让,愿意把王位让给老三,为什么老三没有谦让呢? 他为什么不按照古法,让老大继位呢? 第二:这个让位到底是谁的主意?是不是老爹古公的主意啊,古公确实想把王位传给姬昌,可是没说非让老大老二流亡荆蛮之地啊。如果不是古公的主意,会不会是季历用武力或者其他方式相逼,赶走了太伯和虞仲呢?我觉得有这个可能。
太伯和虞仲到了吴越之地发展的也非常好,这两位教会当地土人种植粮食作物,捕鱼,把吴越之地从狩猎时代发展到了农耕时代,而且吴越天气要好于西北,日照好,雨水丰沛,没多久吴越就发展成了后来的强国。说不定现代江苏浙江一带的百姓还有很多太伯,虞仲的后代。
姬昌不负众望,“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出自《史记.周本纪》)姬昌又叫西伯,后世称之为文王。文王礼贤下士,中午为了接待贤士,都顾不上吃饭,文王赢得是民心,自然百姓多归之。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商纣了。商纣继续残暴着,可是当他听说西伯积善累德,有很生气,于是派人把文王抓起来了。从这里至少可以看出,当时周应该还是商王朝的一个附属国,否则哪能让你随便跨境抓捕,而且抓捕的还是王。《中国通史》中载:“自古公起,开始与商人往来,而为商的诸侯之一。季历和他的儿子昌,皆曾受上命为西伯,意即西方诸侯之长。”之后,文王的臣下向纣行贿,送金银,送美女,送奇珍异兽,终于姬昌被放出来了。
姬昌回国后开始大力发展军事力量,大开疆土。《史记》载“伐犬戎,伐密须,败耆国,伐邘,伐崇侯虎,自岐下而徙都丰。”《中国通史》载:“他首先消灭了泾渭上游的小国密须(今甘肃灵台县)、阮(今甘肃泾川县东南)、共(今甘肃泾川县北),以巩固豳岐,免除后顾之忧;继而他东向发展,越过黄河,讨伐黎(今山西长治市西南)、邗(今河南沁阳市西北)等国,黄河以东的若干小国如虞、芮等,都归附他。周人的势力乃渐至威胁商人的中心地区。这时在渭水以南,尚有一个商的诸侯国崇(今陕西户县东),它是周的仇敌,于是文王又灭崇而底定渭南。他于灭崇后经营新都丰邑(今陕西户县东),把首都自岐下迁到那里。”周朝应该从文王的末年开始有了“翦商”的意图。文王在迁都到丰邑后的第二年死了。于是他的儿子武王-发继位了。从武王开始,西周纪年也就正式拉开了帷幕。
西周前,周尚属于商的一个诸侯,势力分布图摘引钱穆的《国史大纲》

avatar
lixkernel
31楼
第三节:武王伐纣建国
回头望去,已经讲了三节,西周的历史还未开始,前面应该算是西周的一个序或者前传吧。下面开始正式讲西周,当然从立国开讲。
公元前1111年(据《中国通史》)周人联合各路诸侯会师盟津(河南孟津),渡过黄河,向商行都朝歌(河南淇县)发动大规模进攻,商周在朝歌附近的牧野会战。据《史记》载,“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大卒驰帝纣师。”可是刚刚一交战,纣兵就大部分叛变倒戈,反而攻向纣王。纣王一看完蛋了,只好登上鹿台,用火自焚了。后来武王冲进城,把纣人头砍下,挂在大白旗上,砍下他的两个妾的人头,挂在小白旗上,然后才出城回到军中。至此,纣亡周兴。
武王伐纣后,对新占领的土地进行了第一次分封,这一次分封的有两个目的:第一,商人势力并未完全铲除,直接占领不如采取怀柔政策,同时在军事和政治上加以统治。所以仍封殷后代武庚为诸侯,统领商遗民。第二,武王的两个弟弟管叔鲜,蔡叔度封在黄河以南(河南郑州和上蔡县),霍叔处封在黄河以北(山西霍州市)。三个人为三监,以监督武庚。武王本人回到他的新都,丰邑以东不远的镐京(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西南)。另外封弟周公旦于鲁,但周公因为辅佐朝政而未就封,其实后来周公的儿子去了鲁(今河南鲁山县)。功臣召公奭(音同是)封于燕(今河南偃师),吕尚封于吕(今河南南阳市西)。吕尚就是后人称的姜子牙,牧野之战的大将,周人称为尚父。为了防止殷商叛乱,周人把原来殷商的领地四面包围,形成监督之势。这一轮分封按照钱穆《国史大纲》:“此乃西周第一期之封建。大概周人势力,逐步东侵,分为两线,由丰,镐向东南经营汉水上流,渐及淮域,此文王已开其基。有丰镐向东北,经营河,洛,及于殷商,则为武王之新猷(音同由)。周初封建,即为此两线扩展之初步成绩也。”
周武王无命享天下,打败商纣后没多久就逝世了。留下了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成王诵。这里面有隐藏着两个问题。第一:武王哪一年克纣的?第二:武王哪一年死的?《史记》《国史大纲》中都说是克纣后两年武王亡,而傅乐成的《中国通史》中说是:“武王在位凡十七年,克殷后七年而死,嗣子成王年幼….”。因为这涉及到西周的纪年,所以留到下一节的年代考中再仔细讨论。
avatar
lixkernel
32楼
@lixkernel 37楼
预告一下: 第五集西周时代目录有更新
第五集:半信史时代-西周
第一节:西周的起源-后稷的故事
第二节:季历和姬昌的故事
第三节:武王伐纣建国
第四节:西周帝王系和年代考
第五节:周公东征定国
第六节:昭王,穆王与西周的扩张
第七节:厉王共和与宣王中兴
第八节:周幽王与褒姒
第九节:平王东迁
第十节:西周的封建阶级制度
明天上午将更新 第四节:西周帝王系和年代考
avatar
lixkernel
33楼
第四节:西周帝王系和年代考
接下来看看西周的帝王谱系,对西周有一个全局的把握。前文有一个从不窋一直到昌的世系表。吕思勉的《白话本国史》和钱穆的《国史大纲》都有西周帝王图。但是有很大差别,吕思勉的从武王发开始记录了三十七代到郝王廷。而钱穆的记载到幽王宫涅止,共十二帝。幽王后平王东迁,是为东周,平王及其后的王皆记录在春秋时期的周谱系中。本文采纳钱穆的记录方法。同时吸收吕思勉的帝王姓氏方法,在王后面加入帝王名字,比如武王发。
(一)武王发____(二)成王诵____(三)康王钊____(四)昭王瑕____(五)穆王满__________
___(六)共王繄(音同医)扈____(七)懿王囏(音同奸)___(九)夷王燮(音同谢)_________
|___(八)孝王辟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十)厉王胡____(十一)宣王静____(十二)幽王宫涅
关于西周的年代,从哪一年开始计算呢?
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云:“周朝受封于陕西,本来是犬戎的根据地。历代都和犬戎竞争,到大王,王季,文王三代相继,才得胜利,周朝立国的根据,到此才算确定。”
西周立国当从武王开始,有两个思路:第一个从武王伐纣开始,第二个从武王克纣开始。按照《史记》载,武王伐纣两次,第一次会师盟津,时机没到,没打就回了。第二次再次会师盟津,至于商郊牧野,这次开打了,而且最终克纣,亡商。两次相隔两年。因为商亡前,周名义上仍属于上的诸侯国,所以不应作为西周元年。所以我们就按照武王克纣的年代来计算。
《史记》“十一年十二月戊午,师毕渡盟津,诸侯咸会。……二月…武王朝至与商郊牧野,乃誓。”武王会师在十一年,次年克纣。所以建国当在武王十二年。但是这一年是公元前多少年呢?
如果按照傅乐成的《中国通史》中武王伐纣开始计算是公元前1111年,武王在位第十一年。另在平王东迁一章中有载“这是前771年的事,历史上的西周时代,始于灭纣的次年即前1110年,到是年结束,共三四〇年”。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明确提出武王伐纣在前1122年。“七十年代公元前1122年,周部落跟它的联盟部落,在盟津会师,渡过黄河,向行都朝歌进攻。”所以克纣当在前1121年。
两者相差11年。《国史大纲》《白话本国史》对克纣年代没有表 。那么到底是哪一年呢?因为参考书目成书较早,可能对于甲骨文的探究尚未清晰。于是我查阅了近代的书籍。比如李伯钦的《中国通史》,其中明确指出武王克纣为前1046年。于宝林编著《中华历史纪年总表》2010年6月版中也记载“夏商周断代工程将牧野大战,周灭商推定在前1046年。”“武王发在位约前1046~约前1043年”另外书中记载了三个克商年的确定使用了碳14 (C14)同位素测年以及由甲骨月食推定的方法确定,最终结论为:武王克商为前1046年。
那么第二个问题,武王克纣后,哪一年死的?
据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中:“据《史记》,是文王受命后七年而崩,后两年—九年—武王观兵孟津;又两年—十一年—克纣;后两年—十三年崩,周公摄政七年,而致政于成王。”按照这段记载,武王初伐纣后四年,克纣后两年崩。钱穆《国史大纲》载“武王克殷两年,天下未宁而崩。”。《中华历史纪年总表》中的记述如下:“武王卒年,史载不一。《史记》作克商后两年患疾,后崩。《逸周书. 明堂位》作:“即克纣六年而武王崩”;《管子.小问篇》作:“武王伐殷,即克之,七年而崩”《帝王世纪》作“四年败纣,十年崩。”夏商断代工程取四年说,本年表采之。” 最终结论为:武王死于前1042年,同年成王诵继位。
再来看西周到什么时候结束?各位史学家对这个倒是有共识的,平王东迁,前771年。西周的历史从前1046到前771年,经过276年,共传十一世,十二王。
钱穆《国史大纲》说:“西周十一世十二君,其年历大约不出三百年。”看来钱穆的论断还是比较靠谱的。
据最新的考古研究结果,西周各帝王的年代表如下:
序 谥号 名 在位年代 年数
1 周武王 发 前1046年—前1043年 4
2 周成王 诵 前1042年—前1021年 22
3 周康王 钊 前1020年—前996年 25
4 周昭王 瑕 前995年—前977年 19
5 周穆王 满 前976年—前922年 55
6 周共王 繄扈 前922年—前900年 23
7 周懿王 囏 前899年—前892年 8
8 周孝王 辟方 前891年—前886年 6
9 周夷王 燮 前885年—前878年 8
10 周厉王 胡 前877年—前841年 37
? (共和) 和 前841年—前828年 14
11 周宣王 静 前827年—前782年 46
12 周幽王 宫涅 前781年—前771年 11
avatar
lixkernel
34楼
第五节:周公东征定国
周成王继位时尚年幼,于是由王叔周公旦摄政。关于周公东征的原因各家说法大同小异。
《史记》上说“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
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云:“管,蔡和武庚同畔,这件事不入情理。大概主少疑国的时候,武庚想趁此‘光复旧物’,管,蔡也要和周公争夺权位,叛虽同时,却是各有目的。其曾否互相结合,却无可考了。周公东征,是一场大战。”
钱穆《国史大纲》中解释:“管叔不了解周公之苦心,武庚乘机煽惑,三监转联殷同畔。当时东方整个旧殷王朝的势力,一时俱起。周公亲自东征,杀管叔。定乱,乃重定封国。”
柏杨《中国人史纲》中的说法更新颖些:“他(周旦)摄政后,把十二岁的侄儿挤到一旁,而自己以国王自居,这自然引起贵族的猜疑,认为姬旦(周公)终会把侄儿杀掉。远在东方新被征服的土地上,有四个最强大的封国,联合起来反对他。这四个封国是管国,蔡国,霍国,殷国。”其实就是前面说的三监一殷。
关于战争的细节,各史书记载较少。战争结束后,周王朝进行了第二次分封。这一次分封,意义非凡,首先各国原封地的居民大量迁徙,背井离乡,这是战胜国处置战败国常用的办法,商人的残余势力在第二次分封后被消灭殆尽,原商人处于周人严密的监控下。第二这次分封确立的各个封国,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的雏形,封建大业即于此完成。《国史大纲》有载“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镐京与鲁曲阜,譬如一椭圆之两极端,洛邑与宋则是其两中心。周人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抑殷宋於肘掖间,这是西周的一个立国形势,而封建大业即於此完成。”共有七个封国记述如下:
“一、鲁——周公子伯禽伐淮夷、徐戎,遂封於鲁。
二、齐——封太公子丁公于齐。自有鲁、齐之新封,周人势力始越殷而东达海滨。
三、卫——封康叔于卫,得殷民七族。自此殷朝自盘庚以来历八世十二君垂三百年之河北根据地,始拱手而让之周人之治下。
四、宋——封微子启于宋。周人尚不能完全宰殷遗,乃封其王族之贤者於自汤以来之故土,仍表示周人之无意于灭殷族也。
五、晋——封唐叔于夏墟,此为沟通周人自大河北岸直通殷墟[即新卫]之要道。
六、蔡——封蔡仲于蔡,此为周人经管南国之极东点。自此北绕而与鲁、齐相呼应,以及於卫、晋,而宋人自在大包围中。
七、东都——周公又营洛邑为东都。置殷顽民焉。[殷遗民大部瓜分,即鲁、卫、宋、洛邑是也。]天子常自临驻,以镇摄东方,而与新封诸邦相联络。”
据《中国通史》:“据传说洛邑城九里见方,外郭二十七里见方。洛邑又称‘成周’,镐京又称‘宗周’。这一来周的版图不但大为扩张,而商的残余势力,也在周人的严密控制之下,失去叛乱的机会。” 《国史大纲》 描述当时的国家形势如下:“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镐京与鲁曲阜,譬如一椭圆之两极端,洛邑与宋则是其两中心。周人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抱殷宋于肘腋间,这是西周的一个立国形势,而封建大业即於此完成。”周公扩张了西周领土范围,封立新国七十一个,其中周朝姬姓封国五十三个。可见西周的封国之多,领土范围之扩大。
西周封国图参考钱穆《国史大纲》

据《史记》载周公定国后七年,少子成王长大,周公还政于成王,和群臣一起面君。《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述了周公还政后周公和成王的冲突,吕思勉的《白话本国史》中列举了《史记》,《尚书》等古籍为参考指出史记的记载是比较准确的。那么周公和成王的冲突是怎么回事呢?
周公还政后,成王当政,于是有小人在成王面前诋毁诽谤周公。成王也觉得周公的权利太大了,是时候自己掌权,干掉周公了,于是成王出手了。毕竟周公当政七年,宫内亲信还是很靠得住的,得知了成王准备杀他之后连夜出城逃跑。《史记》上说是“周公奔楚”,而柏杨的《中国人史纲》中记载:“姬旦星夜向东逃走,投奔他儿子鲁国国君姬伯禽,又是两年后,公元前1105年逝世。”这里面又产生了一个疑点,到底周公跑到哪里去了?吕思勉《白话本国史》给出了答案:“可见得后奏功奔楚,是实有的事。俞正燮《癸巳类稿.周公奔楚》义,引这一段事情,以证周公之奔楚,甚确。但以居东与奔楚并为一谈,却似非。”从这里可见,柏杨应该是把奔楚和居东搞混了。
成王后来发现了周公在成王年幼生病时写的祈祷书,感动的痛哭流涕,于是迎接周公回到洛邑。周公年老了,在丰京患病,临终时说:“一定要把我埋葬在成周,以表明我不敢离开成王。”周公死后,成王也谦让,把周公葬于毕邑,伴随文王,来表示成王不敢以周公为臣。周公去世那年秋天,庄稼尚未收割,一场暴风雨,禾稼倒伏,大树连根拔起。王都的人十分害怕。成王和众大夫穿好朝服打开金縢之书,看到周公愿以己身代武王去死的册文。太公、召公和成王于是问史官和有关人员,他们说:“确有此事,但过去周公命令我们不许说出去。”成王手执册文而泣,说:“今后不要在笃行占卜了!过去周公为王室辛劳,但我年幼不理解。现在上天发威来彰明周公之德,现在我应设祭迎其神,这也合于我们国家之礼。”成王于是举行郊天之礼,果真天下雨,风向反转,倒了的禾苗全部立起。太公、召公命国人,凡倒下的大树都扶起培实土基。当年大丰收。于是成王特准鲁国可以行郊祭天和庙祭文王之礼。
这一段史记又使用了惯用的夸张手法。“天乃雨,反风,禾尽起。”但是这也反映了周公在中国历史上的良好形象,虽没有帝王的祥瑞之云,却更甚之。
鉴古曰:
客观的评价一下周公。这个人应该是一个有胆识,有谋略的宰相。如果我们相信史记所载为真,周公定国分封,而且七年后还政不是出于成王的夺权,而是自己主动交权,那么周公心胸何其宽广,视野何其开阔。成王所处年代的西周,目前是史学界公认的全盛时期。前文提到历朝历代,国家昌盛强大必定有一个贤相。周公当为古今第一模范宰相。
avatar
lixkernel
35楼
图片忘记翻转了,再发一次

avatar
lixkernel
36楼
第六节:昭王,穆王与西周的扩张
成康盛世后,昭王穆王是西周政权的一个转折点,《史记》有载:“昭王之时,王道微缺。……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王道衰微,穆王闵文武之道缺……”。但是本人认为昭穆二王时期的衰落是有其客观原因的。成康盛世国立鼎盛,到了昭穆时期,二王便开始了领土扩展计划,不断地向周边国家发起战争。但是这些战争的原因有些是出于扩张领土目的,有些是由于外族的叛乱而导致。但是昭王穆王的战争并不顺利,昭王南征汉水溺亡后导致周边犬戎骚乱,于是穆王时期以征讨犬戎为主,平定犬戎之乱后,国土顺便得到了扩张。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关于领土扩张的解释可作为一种参考。他认为封建时期,国家的扩张也是一种立国之本,如果这种扩张停止,那么国家可能陷入萎靡不振的状态,于是国将不国。“西周的封建,乃是一种侵略性的武装移民与军事占领,……[任何一个国家,必有其立国之形势。此种形势须由国力来支撑。不断用力支撑此种形势,而求其强韧与扩大,即所谓“立国精神”与“立国理想”。相当於此种形势之各项措施,即所谓“立国规模”。一个国家知有此形势与规模而继续不懈,此为国家之“自觉”。待此国家理想消失,精神懈靡,陷於不自觉之睡眠状态,则规模渐坏,形势日非,而国遂不国。]
吕思勉与钱穆关于西周的扩张路径观点一致。下面引《国史大纲》,有两条:“第一道由陜西出潼关,向河、洛,达东都,经营黄河下流。此武王伐殷、周公东征之一线。第二道由陜西出武关,向江、汉,经营南阳、南郡一带,以及淮域。此文王化行南国之一线”。
关于昭王的故事吕思勉进行了细致的考究,《白话本国史》中的结论是:“当时的楚国,正在汉水流域。昭王这一段,一定是和楚国打仗而败,渡汉水溺死的。”
关于穆王与犬戎之间的战争,我们先来看看犬戎在当时的情况。傅乐成的《中国通史》中载“犬戎是西周时代北方最重要的外族,也是周室的最大敌人。当时歉然的分布地区甚广,几乎周的整个北西两方,都有他们的踪迹。犬戎当时戎族西方的一支,它也就是商末周初的鬼方,后来周人称为猃(音同险)狁(音同允),继称为犬戎。他在周初屡次出没于丰镐以西和以北的地方,成王和穆王均曾对之讨伐,俘虏甚众…...”除了犬戎,当时还有狄,楚,群舒,徐戎,淮夷,吴,越等异族部落。
狄,有赤白之分,赤狄分布于今河北省西南部至山西省东南部地区。白狄分两部,一部在河北省西部,一部在陕西省北部。
楚,汉水西南直到长江两岸。
群舒,今安徽境内,西南地带。
徐戎,淮水以北地区。
淮夷,江苏省北部。
吴,长江以南,并跨有浙江以西之地。
越,浙江以东,延伸至江西省鄱阳湖以东地区。
从以上可见,外围的异族与周室一直处于分分合合的状态,周室强大,诸侯平和,四夷宾服。周室衰微,诸侯不服而且戎狄披猖。
从维基百科中找到一张当时的各诸侯分布图,其中可以看出戎狄,淮夷,吴越等的势力分布图。

鉴古曰:
穆王的日子不好过,东征西讨,穆王是西周时期在位最长的君王,从前976年—前922年共55年。如果一个帝王在位期间疆域扩张较大,而且在位时间长的话,说明穆王时期西周国立还是非常强盛的,而且穆王本身也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皇帝。除了武力出讨戎狄,扩疆封国,而且穆王命他的大臣吕侯作法典,制定刑法。这是流传下来的我国最早的法典,史学家称为《吕刑》。相比于《汉莫拉比法典》晚了近八百或九百年。穆王当算是一个有文治武功的好皇帝。
avatar
lixkernel
37楼
第七节:厉王共和与宣王中兴
从穆王逝共王即位,时间转过了四十五个春秋后周厉王登上王位。按照《史记》的记载厉王应该是一个暴君,但是还没有达到桀,纣的程度。厉王贪图财利,同时任用了一个更加贪财的荣夷公执掌朝政。荣夷公在国内大搞资源垄断,卖官卖爵,国内怨声载道。这时辅佐大臣召公劝谏,可是厉王非但不听,反而找来卫国的巫师来监视所有人的言行,这些人穿梭于大街小巷,凡是看到不轨之人,或是说了诽谤诋毁厉王的话都被抓起来秘密暗杀。于是国内反对声音越来越下,以至于人们在路上互相遇到都不敢说话,甚至不敢多看一眼。公元前842年,百姓无法再忍受厉王的暴政,贵族平民一起发动了反对皇权的起义。厉王被赶出了京城,一路逃到了彘(今山西霍州)。暴民们冲到王宫里要杀掉厉王的儿子周宣王-静。但是召公和另一位大臣周公保护,让静活了下来,但是不能马上即位。于是召公和周公二人共同摄政,代王理政,历史上称为“共和”。共和十四年,厉王在彘死了。召公,周公共立静为王,称为宣王,恢复了封建君主制。
“宣王即位,二相辅之,修政,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引自《史记》)宣王在位期间,西周再次复苏,诸侯国又重新来朝,宣王在位46年,国力再次强盛,但是也仅有回光返照之意味。宣王崩后,子幽王即位。
鉴古曰:
历史惊人的相似,每一个百年王朝都会经过多次的起落,而且每一个王朝在接近尾声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好皇帝和一个明相让帝国的车轮在倾覆前仍能经历一小段美好时光,汉唐如是,明清如是。
avatar
lixkernel
38楼
第八节:周幽王与褒姒
周幽王与褒姒的故事出现在《史记》中,周幽王为博宠妃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诸侯被戏耍几次后不再相信周王,于是当犬戎犯境之时,在没有诸侯来救主,于是周王朝的命运和殷商一样,死在了一个女人的手里。烽火戏诸侯的故事,颇具戏剧性。从周厉王逃亡国外,共和时代开始,历史就进入了信史时代。因此,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也仅仅是一个故事而已,不是史实。《国史大纲》中也有证:“史公言幽王宠褒姒,……此委巷小人之谈。诸侯并不能见烽同至,至而闻无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举烽传警,乃汉人备匈奴事耳。骊山之役,由幽王举兵讨申,更不需举烽。史公对此番事变,大段不甚了了也。”那么真实的故事是怎样的呢?
“半信史的史迹,因为是史学家的回忆和追溯,无法避免不真实的成分,有待于专家考证。进入信史时代之后,史迹都出于当世的记录,所以可信的程度很高。……信史时代自本世纪(公元前九世纪)起,到二十世纪,仅两千九百年。”引自《中国人史纲》。
下面将周幽王时代的真实故事。
据《中国通史》和《中国人史纲》载,周幽王时代,在泾水,渭水,洛水三条大水流域和岐山一带发生了大规模的地震,导致山川崩裂,土地干涸。另外还发生了日蚀。这两件的发生在古人看来都是不详之兆,意味着国家将有大祸发生。
周幽王的宠妃褒姒生了儿子伯服,而王后生子宜臼,而且已经被立为太子。于是在伯服和宜臼之间发生了夺嫡之争,最终当然是得宠的褒姒胜出。不仅伯服成为太子,而且幽王废后,褒姒当上了王后。太子宜臼及王后出逃回了王后的娘家申国(今河南南阳)。幽王欲得太子而杀之,申国不给,幽王大怒,起兵伐申。申国开始大举反抗并打算灭掉周幽王。按照吕思勉和傅乐成的书载,申国联合了犬戎共同出兵。钱穆《国史大纲》中则从地理位置,古籍等角度分析,认为是申,郑,犬戎联军一起发兵,并最终在骊山追杀幽王,犬戎携褒姒而去。申国联军灭掉幽王后,申国国王宫涅拥立他的外孙,原太子宜臼为王,称为平王。
avatar
lixkernel
39楼
第九节:平王东迁
平王登基后从镐京迁都洛阳。关于迁都的原因各家说法不一。《史记》认为是“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戎寇”。《国史大纲》直接驳斥了这种观点。因为犬戎刚刚联合申国杀掉幽王,相当于帮助平王扫清了登基前的障碍,平王怎么会为了躲避犬戎的骚扰而迁都呢。《中国人史纲》中认为“镐京经犬戎部落一场焚烧和劫掠,人民流离,一片断瓦残垣,无法居住。姬宜臼只好将首都迁到东方三百二十里外的洛阳。”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国史大纲》中认为:“许与申为同姓,故助平王。又今本纪年,同立平王者尚有郑。郑桓公为周司徒,见周将乱,早谋东迁。郑武公娶申侯女,为夫人,曰武姜,故郑,申亦同谋。……平王德其杀雠(音同仇),而无力索还故土,立于申乃暂局,于是东迁洛邑。……凡拥护平王诸国,如许,申,郑,晋,秦,犬戎等,皆别有野心,形成一非正义之集团,为东方诸侯所不齿。”《中国通史》则兼有《国史大纲》和《中国人史纲》的观点,“申侯,许公,鲁侯等拥立宜臼于申,是为平王……丰镐旧都,都已变成荒野,且是犬戎出没之地。唯有东方的洛邑完整如故,且北面有晋,东面有郑,西面有虢(音同国)作王室屏蔽。因此平王乃于次年(前770年)定都于洛邑。”
申郑在拥立平王的时候还假借了鲁国的名义,后来春秋时期鲁国对周室态度冷漠,平王因为有弑父嫌疑,而且拥立平王的各个各有野心,同时也瓜分了大部分原周室土地,比如秦襄公。这些做法都被鲁国所不齿。与平王同时,虢公翰立幽王之子余臣于携,两王并立二十一年,后来余臣被晋文侯所杀。周室才有恢复一个王的状态。而周室也因为战争土地大量减少,被各个封国瓜分,同时平王成为申,郑,晋的政治傀儡。于是周室衰微,西周至此结束,从周平王(公元前770年)开始成为东周。历史开始进入到东周列国时期。列国时期,目前唯一保存下来的史书是鲁国的《春秋》,据传为孔子删定的,故东周列国时期也称春秋。
avatar
lixkernel
40楼
第十节:西周的封建阶级制度
关于西周时期的封建阶级制度主要参考傅乐成的《中国通史》和柏杨的《中国人史纲》。主要内容多出于《中国通史》,略有删减。
“封建社会至少包涵两个条件:一是土地的再分割。就是由最高统治者的王室把一部土地分给高级的封君‘诸侯’,再由诸侯把自己的一部土地分给他本身的封君‘大夫’,土地至少要经过这样的两次割裂。二是权力的分化。每一级封君,要对上级称臣,并履行若干方面的义务;但对他自己的封土而言,他是经济上的地主,政治上的世袭统治者,在他的封土内拥有最高的权力,内政几乎完全独立。这两个条件造成了若干阶级。”
____________
_____|___国王____|____
| 贵族 |
___|__士,大夫,卿,诸侯_|___
| |
__|_________庶人(平民)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奴隶_______________|
(一)国王
国王的地位自然高高在上。“周王直接统治的土地只限于王畿。王畿的范围已不可确考,但必然包括镐京洛邑及其附近的地方,据周人估计有千里左右见方。大概王畿最北不过至泾水流域以及洛邑以北的黄河北岸附近之地,南不到汉水流域,东不到淮水流域,西则可能至岐山一带,这可从周代诸侯国和外族的分布情形看出来。
单是王畿,王室还不能完全直接统治,因为其中还有许多小封君,他们多属王族,爵位和数目均不详。真正归周王完全支配的,只是王畿的一部分,也就是周王的食邑。……周王除拥有一个共主的名义,他的政治经济上的实权,实不比一个诸侯国的国君大上多少,这还是初期的情形。后来渐至诸侯国对王室公开抗命,王室有时尚须受庇护于强大的诸侯,甚至以爵位笼络诸侯国内僭越的大夫。王室的威信,自然也随之以尽。”
(二)诸侯
“周朝的诸侯国,除了上述开国之初由宗室、姻戚、功臣建立的一大批封国,和商朝后裔的宋以外,还有两类国家:一类是西周中末期,王室划分畿内或近畿土地赐给功臣或宗室子弟而建立的,此类有秦、郑等国……另一类是商代原有的诸侯国或独立国归附于周朝的,如陈、杞等。
周代诸侯的爵位,旧说分五等,即公、侯、伯、子、男。封土则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按旧说,爵位最高的公,只有宋。称侯的几乎全是周初的宗室姻戚,如齐、鲁、卫、晋等。伯则多属后来封建的诸侯,如上面所说的秦伯、郑伯。旧有的诸侯国或独立国大抵为子,其中包括若干蛮夷如吴、楚等。男则是大国的附庸,就今所知,只有一个许(在今河南许昌),它曾为鲁的附庸。
诸侯们除了把一部封土分给大夫,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可以建立都城,组织政府,并可训练军队,征收租赋。……大多数封国的朝廷,也有司马、司徒、司寇、司空一类的官,其职掌也和王室的这类官员相似。”
(三)卿,大夫
“大夫是诸侯国中的小封君,也是封君的主要阶层,数目远较诸侯为多。他们最初大概全是国君的同族,即所谓“公族”,但这种局面到东周后便被打破。以大夫的资格辅助国君掌理国政的叫做卿,卿、大夫都有上下之分,但一国的卿至多不过六位,大夫则没有限制。卿和大夫,虽属于同一阶级,但卿的政治地位,较大夫为高。战时卿是统军的主将,平时则总理国家的政事,出使时卿的地位,也在大夫之上。大夫的地位可以世袭,卿在原则上不能世袭,但实际也有累代为卿的巨室。
大夫的家族,有一种特殊的徽识,叫“氏”。有以开宗大夫的别字或官职为氏的,也有以封地首邑为氏的,因此同姓者未必同氏。后人称大夫的继承系统为“氏室”,以别于诸侯的“公室”和周王的“王室”。姓和氏的分别,可能在商朝已有。姓是某一族的原始族号,某族因繁衍而成许多族,散居异地,为便于识别,每族又各取一特殊的族号,叫做氏。但原来的姓,仍然保持。西周时,氏只有贵族才有,而姓则人人都有。男子称氏而不称姓,女子则称姓而不称氏。姓氏与名字在当时是不并举的,因为在封建社会里,日常接触的人,大都是同姓氏,自无冠姓氏于名字上的必要,这种习惯一直沿袭到春秋时代。
……
大夫的土地,最初都受自国君,国君在名义上仍是这些土地的主人。但大夫可以自由处理自己的土地,例如大夫可以把食邑分一部给庶子,另立一个世家,叫做“侧室”或“贰宗”,或赏给其所宠幸的人。氏室属下的人民,也只对氏室负租税与劳役的义务。但氏室对国君每年须呈纳定额的贡赋,有时国君及其执政者尚可命大夫增加贡额。
大夫除了自己的土地人民外,更有自己的武力,其兵力的大小,当视其封土的大小而定。……
氏室虽在名义上臣属于公室,但事实上每每与公室对立,强横的氏室,俨然为一独立国。到东周,若干国君的大权,落入强大的氏室之手,他们甚至操纵国君的废立。著名的有鲁国的“三桓”、晋国的“六卿”以及齐国的田氏等。
(四)士
士应作“武士”解,他们是受贵族禄养的职业军人,也是战场上的斗争主力。据传述的周朝兵制,王室有六军,大国三军,中国二军,小国一军;每一军约有兵车一千乘。至于每乘车包括多少士卒,一说每乘有甲士十人,步卒二十人;另一说每一乘有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出战时士着甲胄佩弓矢坐在车上,战斗时则于车上放箭。车下有步卒助战,他们大都是临时被征发的农民。士也属于贵族阶级,他们虽然没有封邑,但有“食田”,只是食田不能世袭。
士是一种受特殊教育的人,他们必须经过一种严格的训练,才能获得士的资格。训练的主要课目是射箭、御车以及干戈的使用,此外尚有音乐、舞蹈及礼仪等。……
士不仅只具有技艺,且须有超人的品德,他们的信条不外乎忠勇知耻。虽然他们所效忠的多半是一姓或一人,但他们却把责任和荣誉看得重于一切,在危难时,他们不惜以生命作孤注来抵拒无可奈何的命运。……”
(五)庶人
庶人就是平民,他们之中除了极少数的工人商人外,绝大多数是农民,他们所耕种的,全是贵族的土地。在各封区中,可能有若干田地是属于原来的农民的,但经周初裂土封爵的结果,土地的所有权便转移于那批新贵,所有的农民变成贵族的佃户。……
庶人的地位,要较奴隶高贵些。他们至少比奴隶多享两种权利,即可有私蓄和自由迁居。但事实上他们的生活,未必比奴隶好。租赋虽有定额,但不会很轻,力役的征调更无限制。他们平时须为贵族修筑宫室宗庙和城郭,战时要供应军需,甚至于贡献生命。此外尚有无穷的杂役,……
(六)奴隶
奴隶的来源,主要为战争中的俘虏。诸如周初的克殷及东征诸役,讨伐鬼方,以及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每次战争都产生大批的奴隶。……另一来源则为罪犯,古籍中尝有贵族被废灭其妻孥充为奴隶的记载,例如栾、郤、胥、原等姓,本是晋国贵族,其后代则降在皂隶之列。……奴隶除了极少数用作祭祀的牺牲外,大部被强迫为贵族服役……奴隶在贵族左右服役的,有小臣(侍役)、婢、妾、仆、竖,和被刖足的“阍人”,被处宫刑的“寺人”等。但大部的奴隶则被用于生产工作……奴隶是主人财产的一部,可以被抵押买卖,甚至生命也由主人随意处置,如以之殉葬等。……西周时代有奴隶阶级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却不能视之为奴隶社会。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