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老同学的聚会
avatar

老同学的聚会

毕明迩
1楼
近几年参加的同学聚会,多数是以教师身份去的,那些同学,有六十多岁的,或七十岁左右的,还有六十年代前期毕业的八十岁上下的。高中毕业时一个班,四五十人,现在同学聚会,一般二十人以下,聚餐就一桌或两桌,也有时选一个大桌。
今天参加的是自己的老同学,是1948年高中毕业的,那时五个版二三百人,其实也只认识同班的(也不一定全认识)。到文蛤以后开始流行同学聚会,这五个班同学里,有一位陆文夫学长,他在苏州杂志社供职,慢慢的这五个班同学在苏州的就形成一个制度,每年过年时,到苏州杂志社团拜,本来只同年级不同班的也这样认了同学,这样有二三十人吧。
后来陆学长不在了,有一位孙大姐,他退休后在政协联谊会帮忙,有一个茶艺组,可以吃茶,利用这层关系,我们老同学又在韩家巷那里喝茶聚会,有好几年,不过人数也是逐年渐渐减,到有一年,孙大姐也不在了。这有固定地点的定期的聚会就没有了。改为过一段时间,找一家饭店一起吃一次饭,那时还有两桌人的。后来也减少到一桌,而且一桌人中还包括一两个或三个陪同人员。
防疫抗疫以来就没有聚会。今天这次,预计十人,实到七人,内二人是陪同人员,老同学共五人。1948年高中毕业的老同学,所幸都还能利用公交车,自行车,或儿女辈的私家车准时到达,七个人还能点三百元左右的菜吃到光盘(当然含打包一点在内)。
聚会谈话,主要是讲老同学。谁联系不上电话没有打通(不免担心),谁好着,就是不能出来(甚至平日也不下楼)谁谁在近期《苏州杂志》屡有提及,谁的电话打通了,因脚痛不能来,说下次聚会要通知她等等。
有位学长送我几张姑苏晚报,他说家里定的,看到有我的文字或有与我有关的就留着到时候给我。这也是惯例了。这次得到四张,一份是有人写的《谒钱穆先生》,三份是今年我写的《何必为钱行屈伸》《桴亭和桴楼》《佳耦与爱情》。另外还有一张《长寿养生报》上面有一篇国学大师钱穆与众不同的养生心得(很长的,奇怪的是没有作者署名)。
avatar
毕明迩
2楼
《姑苏晚报》副刊编辑先生,发表一篇文章时,习惯的会从文中选出一句半句(或更多)作为导语,便于读者选读吧。
何必为钱行屈伸——-所以"二句真言“可删一般,留下”钱不是万能的“即可。
桴亭和桴楼---——孔夫子说过“乘桴浮于海I",陆世仪把住处称为桴亭,钱先生又把书斋叫作桴楼。
佳耦与爱情——耦园是爱情的园林,则比较像是今人给勉强加上的标签了。
谒钱穆先生——碧水青山天上一朵白云林子里比铜钱大的青橘子,无声无息。
avatar
毕明迩
3楼
谢谢各位阅读评论!
avatar
毕明迩
4楼
在“谒钱穆先生”一文的导语后面,或许可以再添几行字
我想着如果再来,要带一束花献给胡美琦女士。钱穆先生的许多文字,因为有她我们才有幸读到。如此大气深情的女先生,和她的丈夫一样难得。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