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泪痕春雨漫评晚唐历史​​ 从安史之乱说起
avatar

泪痕春雨漫评晚唐历史​​ 从安史之乱说起

泪痕春雨
1楼
第一篇 安史之乱
第一章 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唐玄宗信任安禄山吗
说到安史之乱,传统历史大约就是一个模子托出来的,总而言之,唐玄宗老年痴呆了,于是无条件的信任安禄山,给安禄山的权力越来越大,最后终于渔阳鼙鼓起来了。
其实呢?
所谓唐玄宗无条件的信任安禄山,本身就是一个政治童话故事。
因为围绕皇权,谁信任谁呢?
因为皇权政治的宣传,所以我们会有意无意的相信,有很多人会无条件的忠于皇帝。问题是皇帝本人永远也知道,如果没有足够的利害关系制约,谁也有可能背叛他的。
事实上,一个人想背叛皇帝时,理由实在太多了;而且哪一个也是冠冕堂皇的。
最简单而言,一个人想背叛皇帝,随便翻出点民权思想,就会让自己的乱臣贼子行为,变得高大上起来。
也许有人会说,你这是用现代人的思维分析古代历史。因为古人怎么可能有民权思想呢?
其实呢,而且乱臣贼子叛君、弑君时,通常都是拿民权思想说事。只是因为皇权政治的宣传太过密集,我们常常会忽略其中包含的民权内容。
总的来说,中国自古就不缺民权思想,所谓西方人给中国带来民权思想,那不过是开国际玩笑罢了。因为就民权思想这种粗浅的理论,只要没有文化管制,幼儿园小朋友也能总结出一大堆来。
更主要的是,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本身就包含着民权理论。总而言之,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能代表天下人利益的人,就应该靠边站,如果你不好好靠边站,下面的人就会用武力让你靠边站。
avatar
泪痕春雨
2楼
想当年,周武王想以臣叛君,就大造舆论说,当今天子不能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所以我要灭了他。
套用文词就是,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代表天下人利益的人,才能执掌天下;不能代表天下人利益的人,就会失去天下。[注1]
面对周武王这种乱臣贼子的言论,除了两个书呆子,大家都为他喝彩!因为天子胡作非为,还不允许臣民收拾他?![注2]
问题是,那两个书呆子的观点,好像也有道理啊。总而言之,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作为臣民遇到昏君、暴君就只能怪自己命苦。
什么在昏君暴君的统治下,老百姓不能生活了,所以就应该起来造反,这是赤裸裸的歪理邪说!因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你们活不下去了,就想造皇帝的反,你们做人还有点底线没有了?
后来,有人问一代儒学大师说,纣王是天子,周武王是臣子,周武王以臣叛君、弑君,这样做合适吗?
这个儒家大师说,天子邪恶变态,让天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臣子代表天下人的利益,把他脑袋砍下来,这就叫吊民伐罪!我高举双手赞成他的所作所为。
总而言之,能代表天下人利益的人才叫天子;不能代表天下人利益的人,叫什么狗屁天子,那叫独夫民贼,有人代表人民利益杀了他,有什么不可以的?什么好女不嫁二男,忠臣不仕二主,那是旧社会吃人的礼教![注3]
到了汉朝,有一个卫道之士说,天子再邪恶也是天子,臣子敢造天子的反,就是乱臣贼子。
于是有人就说,当年大秦皇帝脑残弱智,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朝高祖皇帝代表天下人民利益斩白蛇而赋大风,这个作何解呢?
那个卫道之士闻此,当时就傻眼了。因为按他的逻辑,大汉高祖皇帝岂非也是乱臣贼子?
皇帝也知道这种问题再争论下去,可能会破坏帝国的意识形态,于是就说,以后禁止讨论类似的问题!因为这种问题真的敞开了讨论,皇权的神圣性,随时被会剥得精光。[注4]
avatar
泪痕春雨
3楼
我们总感觉中国古代没有民权思想,无非是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一个广阔的小农社会,普遍民众生活在封闭、分散、孤立的环境中,所以他们在维护自己共同利益时,很难实现有效的团结协作。
在这种背景下,社会的主流思想自然是为专制辩护的思想,总而言之,皇帝再不胜任自己的工作,大家也得忠于他;甚至而言,皇帝再卖国,大家也得忠于他。
在这种背景下,谁敢胡扯皇帝不胜任自己工作,我们就应该上他下台,那就是想找死了。
这就好像,在皇权强大的时代,有人看到刘阿斗不胜任皇帝之职,就胡扯什么应该让刘阿斗下台,这就是标准的歪理邪说。
这就好像,在皇权强大的时代,有人看到六岁的顺治、八岁的康熙当皇帝,就胡扯什么应该换一个成年人当皇帝,这肯定也是歪理邪说。
这就好像,在皇权时代强大的时代,有人看到赵构不积极抗金,就胡扯什么应该换一个主战的皇帝上台,这应该也是歪理邪说。
因为据说,伟大的孔子曾教导我们,皇帝再狗屁,他也是皇帝,我们也应该永远忠于他。一个人看皇帝无能、年幼、卖国,就想换一个皇帝,这就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当然了,更有一些无知的、无耻的小人,天天胡扯什么,如果没有外力限制,诸葛亮、岳飞之类的圣人,肯定也不会永远忠于无能、卖国的皇帝。一个国家,如果任由这种歪理邪说横行,这个国家肯定是没有前途的。所以我们国家应该立法,严惩这种妖言惑众的斯文败类!
问题是在特定的环境里,这种扯淡的忠君思想,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批判。
因为一个统治者,不能代表国家人民利益,大家也应该永远忠于他?这叫什么狗屁逻辑?
关键是,还伟大的孔子曾这样教导我们?你们胡扯时,是不是连草稿也不打?因为谁也知道,孔子曾教导我们,尧舜禹禅让有理;商汤周武革命万岁!
avatar
泪痕春雨
4楼
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我们再书归正传,顺着唐玄宗说起。
对于唐玄宗而言,这种事都不用看太早期的历史,只要看看大唐开国历史就可以了。
话说大隋皇帝脑残抽疯,我大唐高祖、太宗皇帝替天行道,以有道伐无道,以有德代无德,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面对此情此景,如果有人敢说大隋皇帝再不对,也是皇帝;李渊、李世民再代表正义,也是乱臣贼子造反。我估计他肯定是不想活了。
面对此情此景,如果有人敢说,隋炀帝其实没有史书所说的那样邪恶,一切都是成王败寇的政治宣传,我估计他肯定也是不想活了。
面对此情此景,如果有人拿出《隋炀帝日记》中的内容、或是拿出大隋政府的官方记录,证明隋炀帝其实是一个伟大的、高尚的人,更想证明李渊、李世民就是标准的乱臣贼子,他肯定更是不想活了。
话说若干年前,厉帝害民、卖国,武皇帝为了国家人民利益,以小米加步枪大败厉帝。
面对此情此景,所有的史书自然都说,厉帝的一生,就是害民、卖国的一生。谁敢说,这是成王败寇的政治宣传呢?
但是厉帝还控制着一定的话语权,所以若干年后,有人就拿着《厉帝日记》证明厉帝乃是一个高尚的、纯粹的、伟大的政治人物;更有人拿着厉帝官方写的资料,试图证明武皇帝的一生是害民卖国的一生。
其实呢,厉帝也好,武皇帝也好,都也不是圣人,也不是邪魔,他们都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政治人物,只是一个成功了,一个失败了。
厉帝在许多年后,突然被许多人无限美化,仅仅是因为厉帝一系还控制着一定的话语权,而且有网络,所以为他辩护的史料,我们能轻易找到罢了。否则,厉帝的一生,自然就是害民的、卖国的一生;想找到传说中的史料为它翻案,那是永无可能的。
avatar
泪痕春雨
5楼
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我们再顺着大唐历史说事。
大唐开国若干年后,大唐高祖皇帝被自己儿子逼得提前退休了,谁曾誓死保卫大唐高祖皇帝?一个也没有!
相反,大家看到太宗皇帝抢班夺权,都开始重新学习大唐开国历史了。总而言之,在整个大唐的开国历史里,高祖皇帝始终就是一个打酱油的人,所以他早就该下台了;再总而言之,太宗皇帝才是大唐帝国的真正缔造者、领导者[注5],为了让大唐帝国更快更好的发展,我们就应该坚持拥护太宗皇帝提前接班!
这么一折腾,如果有人敢高呼应该永远忠于高祖皇帝,恐怕当时就会被人批臭、砍掉的!
甚至而言,不久后,在大唐帝国风雨飘零之际,唐肃宗(玄宗之子)离开唐玄宗,擅自北上另立中央,人们也会为之大唱赞歌。总而言之,唐玄宗不能代表大唐帝国的根本利益,我们就支持他儿子当皇帝。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有人敢说,唐玄宗再不对,也是皇帝,唐肃宗擅自北上另立中央,也是无组织无纪律的行为,更是公然抢班夺权的行为。我估计他肯定也是不想活了。
因为在此时此刻,史书只能说,皇帝不能代表国家人民利益,他就得靠边站。所以唐高祖庸人一个,唐玄宗老年痴呆,他就得提前退休。
avatar
泪痕春雨
6楼
总的来说,历史是上层建筑,传统史书都是立足于皇权政治的角度所写,所以它难免会突然出一个核心思想,那就是只有唯利试图的小人,才会因为皇帝不胜任本职工作,就想让皇帝下台;而那些伟大的、高尚的人,即使面对刘阿斗、赵构那种弱智、或是卖国的皇帝,也会死心塌地的忠于他们。
其实呢,皇帝可以让大家忠于他,是因为有精巧的权力格局制约大家。否则各种歪理邪说,肯定会四处飘扬。总而言之,皇帝不能代表人民利益,我们就应该让他下台;甚至而言之,皇帝不能代表人民利益,我们就应该把他拉上断头台。
总的来说,如果没有利害关系制约,谁也有可能背叛皇帝的。这种道理,对于唐玄宗那种一路火并到政治顶峰的人,肯定就如一加一等于二般的无可置疑。
因为类似的原因,唐玄宗高高在上时。据可靠的小道消息说,有几个皇子会威胁唐玄宗的地位。于是唐玄宗一天之内就杀了三个皇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都因此死了。[注6]
后来,李亨当了太子。又有小道消息说,某个军方大佬与太子李亨有不可告人的关系;唐玄宗一怒,这个军方大佬很快就死于非命了;太子妃的哥哥牵涉其中,太子吓得赶紧与太子妃离婚了。[注7]
对于自己的亲生儿子,唐玄宗都如同防贼一样的防范着;而且动不动就大开杀戒。你叫唐玄宗无条件的相信安禄山,开什么玩笑呢?
avatar
泪痕春雨
7楼
既然如此,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唐玄宗表现在外,会那样信任安禄山呢?
从传统史书去写,自然是因为唐玄宗老年痴呆了。
因为谁也知道,安禄山根本不可信;就老年的唐玄宗不知道。
史书为什么会这样写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只有这样写,才能保证皇权的神圣与神秘。如果从隐秘的政治博弈,去分析唐玄宗与安禄山的关系,皇权的底裤就等于让彻底剥落了,因为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自然可以清晰的发现,皇权并没有任何神圣、神秘之处;他能让人们忠于他,就是靠现实的利害关系实现。
事实上,皇帝之上所以能高高在上,就是因为他处于天下权力的交汇之处,所以他能轻而易举的借力打力,让各种试图背叛自己的力量,都受到难以承受的打击。
问题是,处于这种权力的旋涡之中,皇帝永远会有说不出的孤独、恐惧。因为什么叫高处不胜寒?大约就是说皇帝的处境吧!
处于那种权力旋涡之中,皇帝永远需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让既有的权力格局变得更稳定。因为皇帝向下望去,好像所有的人都是一副永远忠于皇帝的样子,但真实的情形却是,只要皇帝的权力布局,出现了漏洞,试图挑战皇帝权力的人,那是真称得上前仆后继,杀也不杀光!
写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你说了半天,依然没有说清唐玄宗为什么要那样信任安禄山。
这个,我们不要着急,在这一节,我只是希望大家知道,唐玄宗信任安禄山,绝不是因为他真的信任安禄山,更不是因为他老年痴呆了。
请关注下一节 高处不胜寒的皇帝
avatar
泪痕春雨
8楼
[注1]: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太公六韬》
[注2]: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於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史记.伯夷列传》
[注3]: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
[注4]:黄生曰:“......今桀、纣虽失道,然君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不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立南面,非杀而何?”固曰:“必若云,是高皇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于是上曰:“食肉毋食马肝,未为不知味也;言学者毋言汤、武受命,不为愚。”遂罢。《史记.儒林列传》
[注5]:唐高祖爱好酒色,昏庸无能,只是凭借周、隋大贵族的身分,六一六年,得为太原留守。他起兵取关中,建立唐朝,主要依靠唐太宗的谋略和战功,他本人并无创业的才干,连做个守成的中等君主也是不成的。范文澜《中国通史》
这里引用范版的《中国通史》内容,是因为引用传统史书的内容比较繁琐,而且本文的重点不在这里。范文澜先生相关观点,主要是源于新旧《唐书》中的内容。
[注6]:惠妃使人诡召太子、二王,曰:“宫中有贼,请介以入。”太子从之。妃白帝曰:“太子、二王谋反,甲而来。”帝使中人视之,如言,遽召宰相林甫议,答曰:“陛下家事,非臣所宜豫。”帝意决,乃诏:“太子瑛、鄂王瑶、光王琚同恶均罪,并废为庶人;锈赐死。”瑛、瑶、琚寻遇害,天下冤之,号“三庶人”。
[注7]:惟明故为忠王友,王时为皇太子矣。正月望夜,惟明与坚宴集,林甫奏坚外戚与边将私,且谋立太子。....。岁中,遣监察御史罗希奭就杀之,杀惟明于黔中....。太子惧,表与妃绝。
待续
avatar
泪痕春雨
9楼
21tc_扁舟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u/1430748523?is_all=1
说起21tc_扁舟,常年跟我帖子的网友一定不陌生,因为他就是传说中的二当家。
我和21tc_扁舟的经历不同、性格不同、爱好不同、研究历史的切入口也不同,有时候想私聊,都不知聊什么,所以相识多年,几乎没有什么私交。但是在分析历史时,我们两个人实在是如同传说中的双剑合璧,暗合之处实在太多;我许多帖子就是因为有21tc_扁舟的回复,所以变得更精彩;这一点常年跟我帖子的网友,相信都深有感触。
前两年,21tc_扁舟因为忙碌事业,所以很少在网络上露面。
虽然说二当家已多年不在网上,但是网上始终流传着二当家的传说(笑)。有许多网友想让我帮着联系一下二当家,可是我也联系不上。今年二当家在新浪开微博,有喜欢二当家文章的人,可以进新浪微博观看。再发一遍网址https://weibo.com/u/1430748523?is_all=1;如果这个网址打不开,可以在新浪微博搜索21tc_扁舟。
avatar
泪痕春雨
10楼
不要二分法的微众公众号。汉唐雄风:lszhhui
说起不要二分法,许多喜欢我文章的网友,一定也非常熟悉。因为在许多年前,不要二分法就经常转载我的文章,许多网友都是因为他的转载,才喜欢上我的文章。
不要二分法是一个重度残疾的人,但是他身残志坚,永远有颗积极向上的心,这是让我最佩服的地方。
不要二分法办的这个微信公众号,里面大多数文章,与我文章的风格截然不同。但是我非常喜欢看这个公众号里的文章,因为这个公众号的基础论调,永远是激昂向上的、而且知识面非常广。
avatar
泪痕春雨
11楼
喜玛拉雅傀儡生漫品三国。http://www.ximalaya.com/lishi/7383509/
说到傀儡生,喜欢我文章的人,肯定更不陌生了。因为太多的人网友,都是因为听他播讲的笑评水浒、漫品三国,喜欢上我的文章。
傀儡生播讲的风格别树一帜,假以时日、如果有机会,肯定可以成为播音界的大咖。
avatar
泪痕春雨
12楼
computercvtian网友办的微信公众号:gh_053ab0864f7b 泪痕文集。
有喜欢我文章的网友,可以关注一个这个微信公众号。哪篇文章看好了,方便的时候就给点个赞、或是转一下。
顺便发一下泪痕粉丝QQ群的号:413888522
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加群。
最后发一下我的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6010722795/profile?topnav=1&wvr=6&is_all=1  微博名称,天涯泪痕春雨。
这个微博申请了快两年时间,但一直没有发过微博。从这个月开始,试着经常发一些微博,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试着关注一下。
avatar
泪痕春雨
13楼
感谢诸位网友支持,再更新一节。
第二节 高处不胜寒的皇帝
因为皇权政治的宣传,所以我们总有一种错觉,那就是皇权是非常神圣的,所以许多人会发自心底的忠于皇帝。
其实呢,皇帝可以号令天下,就是因为在特定的权力格局下,人们敢反对皇帝,通常都会死得很难看。否则,皇帝分分钟钟就会被人逼下台,或是变成傀儡。
对此,唐玄宗都不用看乱糟糟的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只要看一下大唐盛世的历史可以知道。
大唐开国时,李渊信任自己儿子;结果呢?三个儿子斗得一地狗血,最后二儿子神功无敌,于是弄死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又逼得李渊提前退休了。
关键是,二儿子为了证明自己上位的合法性,就把李渊黑得跟狗一样。总而言之,大唐天下就是我李世民打下来的,高祖皇帝就是一个因我李世民成事的庸人罢了。
以前,人们普遍都认为李渊就是庸人一个。但是后世众多知名学者都表示,李渊在大唐开国历史中的地位,远比传统史书中重要;所谓李渊是一个庸人,基本可以肯定就是李世民编造历史的结果。
这种论调,如果由民科泪痕春雨去说,肯定会惹得无数人大声嘲笑,总而言之,这就叫脑补历史,这就叫发明历史。因为二十四史不可信、资治通鉴不可信,就你这种民科的猜想就可信?
幸好,泪痕春雨也学会了扯皮虎拉大旗,所以有人觉得上述观点不对,就请批《剑桥中国通史》的编委吧!因为该书的编委不但持这种论调,更煞有介事的说,这是现代史学界的普遍共识。[注1]
李渊信任自己的儿子,结果呢,一生奋斗都化为乌有,提前退休了不说,还把一世英名毁得狗屁不是了。于是,大唐开国皇帝明明是李渊,但是普遍人都有一种错觉,那就是大唐天下是李世民打下来的。
avatar
泪痕春雨
14楼
后来,李世民也信任自己儿子,结果呢?有一个儿子就想抢班夺权,于是领着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弟要火并李世民。[注2]
李世民不愧为李世民,于是派人很快把这个儿子为首的叛乱集团给灭掉了。[注3]
当然了,这只是故事的开始,因为真正的大戏还在后面。
李世民扑灭这个儿子为首的叛乱集团时,其中一个重要成员为了脱罪,就告诉李世民一个更惊人的大秘密。总而言之,想杀你的儿子,并不是只有一个,你的大儿子也想杀你,而他的叛乱组织,规模更大、力量更充足。
李世民顺着这个线索一挖,于是发现太子早已磨刀霍霍要抢班夺权了,而且拥有了强大的班底。[注4]
当然了,念及父子之情,所以李世民并没有杀太子,只是把他废为庶人;但是对太子党,却是进行了大清洗。在这次清洗中,李世民的弟弟李元昌也被处死了;凌烟阁上有画像的侯君集也被处死了;杜荷也被处死了,杜荷可能不知名,但是杜荷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杜如晦(凌烟阁上名列第三,只有外戚长无忌、亲王李孝恭排在他前面),杜荷的岳父就更牛了,因为杜荷的岳父就是李世民。[注5]
李世民扑灭太子党后,看到那个告密的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因为没有这个人告密,玄武门之变会不会重新上演呢?李世民也没有信心。
于是,李世民就免了这个告密者的罪,并对他进行了封赏。[注6]
avatar
泪痕春雨
15楼
李世民当时还信任另一个儿子。
这个儿子总的来说非常优秀,因为一心一意向李世民学 而言之,礼贤下士、英明神武。[注7]
问题是,看到前面两个儿子为了抢班夺权,就一心杀自己,李世民再看这个儿子一心向自己学习,就更害怕了。
表面上,李世民踢这个儿子出局,是因为这个儿子思想品德有问题,实际上就是因为这个儿子太强势了,隐然就玄武门事变前的秦王李世民。事实上,太子一心抢班夺权,就是因为害怕被这个弟弟夺走了继承权。[注8]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李世民就决定让一个软弱、年幼的儿子当了太子,看到太子软弱年幼,李世民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但是李世民始终担心太子太软弱,因为他能守住自己的家业吗?李世民实在一点信心也没有。
但是因为权臣也都喜欢弱势的皇帝,因为弱势的皇帝在位,帝国主要权力就会由权臣们共同行使;如果强势皇帝高高在上,帝国的主要权力就会由皇帝负责了。
所以权臣自然极力支持李世民这个儿子当皇帝。因为李世民对立强势太子,也心怀犹豫,所以看到权臣反对,也就不强行废太子了。[注9]
avatar
泪痕春雨
16楼
李治就是后来的唐高宗。
唐高宗上位后,辅政大臣是自己亲舅舅长孙无忌。
按理说,这是亲娘舅,非常值得信任吧。问题是,唐高宗的这个亲舅舅,竟然很快就把李世民一个弟弟、一个儿子整死了;还把李世民两个儿女儿整死了。
荆王李元景是李世民的弟弟;吴王李恪是李世民的儿子。当然了,李世民的女儿、女婿也被砍倒了一大片;于是高阳、巴陵公主也被长孙无忌清理出局了。[注10]
李世民生前说,吴王李恪无论聪明、勇敢都非常像我;而且吴王李恪在当时地位既高、又很有威望。长孙无忌想杀吴王李恪,一时找不到的借口。有一个犯了死罪的高干子弟,为了活命,就说李恪一直和我密谋造反。
这个高干子弟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当年承基参与太子谋反,突然犯了死罪,只因为向李世民告密,不但免除死刑,还得到了李世民的封赏。
但是很不幸,这个高干子弟这样做,并没有让自己免于一死,只是方便了长孙无忌谋杀李世民的儿子。[注10]
吴王李恪死的时候高呼说,长孙无忌你不会得好死的。[注11]
不久后,长孙无忌又把大唐最牛的一个皇族诸王清理出局了。这个皇族亲王叫李道宗。[注12]
李道宗可是大唐皇族非同小可的人物。因为李世民生前说,大唐帝国有三个最会打仗的人,李道宗就是其中之一。[注113]
avatar
泪痕春雨
17楼
长孙无忌这样清理皇族亲王,到底是想干什么?因为唐高宗和他老婆先下手为强,所以早早把这个亲娘舅干掉了。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很难知道长孙无忌这到底是要干什么。
但是从两晋南北朝的惯例去看,一个外戚屠杀强势的皇族亲王,通常就是为篡位做准备的。
后来,武则天上位前,也是大肆屠杀李氏皇族亲王。[注14]
当然了,此前杨坚上位前后,也是大肆屠杀宇文家族的亲王。[注15]
唐高宗害怕自己舅舅篡权,于是就让自己老婆帮忙,把自己舅舅干掉了。
结果呢?唐高宗的老婆那是越来越牛。最后唐高宗虽然是皇帝,但是天下到底谁作主,大家实在有点看不清楚了。因为皇帝称天皇,皇后称天后,时称“二圣”。[注16]
唐高宗的历史,显然告诉大家,皇帝很神圣,但是舅舅、老婆也很神圣。
皇帝到底应不应该事事听舅舅、老婆的话。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如果不通过一系列的实力比拼、甚至见血的大火并,估计是没有结果的。
avatar
泪痕春雨
18楼
唐高宗死后,唐中宗、唐睿宗上位了。
问题是,这两个皇帝的老妈太牛了,所以这两个皇帝,天生就是当傀儡的命。因为有强悍的武则天高高在上,小皇帝能天天睡个安稳觉,也得大念阿弥托佛了,如果还敢奢望乾纲独断,那真是不想活了。
唐中宗想让自己岳父当一个三品的官,有人劝阻他说,这样大的人事任命,你怎么也得跟你妈请示一下啊。
唐中宗对此非常生气,于是就大放厥词说:我是皇帝!我任命一个三品的官,还用向别人请示?再说,任命一个三品官,算个屁的大事啊。我是皇帝、我是皇帝、再说一遍,我是皇帝!不要说我任命一个三品的官了,就是任命一品的官,超一品的官,那也是我的权力,因为我是皇帝!
武则天一看,这个儿子翅膀有点翅膀硬了,于是就用莫须有的罪名把他废了,总而言之,你是皇帝怎么了?不听老娘的话,老娘照样可以让你靠边站![注17]
因为母亲强势,皇帝为了屁大点个人事权力(擅自任命一个三品官),就直接靠边站了。因此上位的唐睿宗,面对这种如虎如狼的母亲,哪还敢再摆皇帝的谱呢?
唐中宗、唐睿宗的故事,显然告诉大家,皇帝很神圣,但是太后更神圣。换而言之,皇帝没有实力,就得听太后管,否则,那就是不想干了。
avatar
泪痕春雨
19楼
武则天被人赶下皇位时,看到众多自己的亲信参与其中,于是就质问他们,总而言之,我哪一点对不起你。一个亲信就恬着脸对武则天说,我这就是报答您当年的知遇之恩啊。总而言之,您在在邪路直越走越远,我这是冒死拉您回头是岸啊。[注18]
武则天的结局告诉大家,皇帝很神圣,但是皇帝的合法性,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理由去否定。所以武则天是皇帝,但是她上位不正,于是造反就不是造反了,而是传说中的革命了。
就算你是合法上的位的,但是臣子给你编排一大堆罪行,说你一个月就犯了一千条罪,甚至说你没事就喜欢强奸老母猪。于是大家就高呼让你下台,你找谁说理去?
这种罪名说起来,也许有些耸人听闻。但是在许多时候,臣子造皇帝反时,编排的罪名就是这样夺人眼球。比如,霍光废皇帝时就说,皇帝一个有犯了一千罪[注19];朱棣起兵夺位时就说,建文喜欢强奸老母猪。[注20]
当然了,如果大家觉得类似的罪名太过荒诞,看看曾背负内奸工贼叛徒罪名的刘幽公,就会觉得,在政治宣传上,从来讲究谎言千遍是真理,可信不可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夺人眼球。
avatar
泪痕春雨
20楼
则天皇帝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先后又恢复了皇位。
开始,唐中宗李显当皇帝,但是他弟弟太牛,他的妹妹也太牛,他老婆也太牛,他的儿子也太牛了,所以他这个皇帝当的,也实在不像什么皇帝。
因为唐中宗李显的弟弟是后来的睿宗皇帝李旦;他的妹妹就是大名鼎鼎的太平公主;他的老婆就是大名鼎鼎的韦后,哪个是他能惹动的?
至于他儿子就更不用说了,因为他儿子后来竟然率军试图火并他,结果被他火并了。[注21]
更主要的是,中宗李显后来不明白不白的死了,据说还是老婆和女儿毒死的。[注22]
这叫什么事呢?唐中宗李显的故事告诉我们。皇帝很神圣,但是皇后、皇弟、太子、公主,也很神圣,天下到底谁说了算,不摆出足够的实力,那是说不清楚的。说得具体点,你是皇帝,但是没有足够的实力、能力,你也狗屁都不是。
再后来,唐睿宗当了皇帝。但是他妹妹太牛了,他儿子也太牛了。因为他的妹妹就是在名鼎鼎的太平公主,哪是唐睿宗李旦能管了的?
至于他的儿子,就更牛了。因为他儿子就是后来迫使自己哥哥让出太子之位[注23],并且火并自己姑姑太平公主,还让自己老爸唐睿宗提前退休的唐玄宗。[注24]
唐玄宗之所以上位,是在火并他姑姑、挤掉他哥哥,让他老爸提前退休实现的。
当然了,唐玄宗除了火并自己姑姑充满了血腥,迫使自己哥哥让出太子之位、让自己老爸提前退休,还是非常温柔的。
但是怎么看,也是因为唐玄宗手中有枪杆子,所以没有哪个傻货敢出来反对废长子之幼;更没有哪个傻货敢反对老皇帝提前退休。虽然这些内容,站在所谓的礼法上,那可是气壮山河的。
到此为止,唐玄宗的经历已够疯狂了。
更主要的是,唐玄宗上位后,有人说他的儿子想抢班夺权,于是一口气杀了三个儿子。[注25]
avatar
泪痕春雨
21楼
当然了,唐玄宗对自己儿子,像防贼一样的防着。对自己的弟弟,更不用说了。总而言之,在私生活上、私人情谊上,唐玄宗非常照顾自己的弟弟;但是在政治上、权力上,始终也非常苛刻。总而言之,任何官员敢与诸王往来密切,都是一种作死的行为。
有一个高级官员和唐玄宗的某个弟弟往来密切。于是有人就对唐玄宗说,这个高级官员和您弟弟走得这样近,万一弄点啥事,那可麻烦了。
本来呢,唐玄宗非常重用这个高级官员,但是因为他和唐玄宗的弟弟走得有点近,所以就被踢出了中央政府。[注26]
有一次,唐玄宗病了。唐玄宗某个弟弟的小舅子,就跟自己姐夫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这些话传到唐玄宗的耳朵里,唐玄宗就让人把这个弟弟的小舅子,活活用棍子打死了。[注27]
面对此情此景,唐玄宗这个弟弟、弟媳妇也吓坏了。因为这事往上套一套,就会把他们也套住的。幸好唐玄宗说,咱们兄弟情深,没啥可说的,你放心好了。只是!那些敢离间咱们兄弟感情的人,我见一个灭他一个。[注28]
唐玄宗的潜台词非常清楚,那就是你们以后安份守己一点。否则我突然杀的兴起了,血溅到你们身上,你们可千万不要怪我!总而言之,你们安份守己,咱们就是好兄弟,否则,我随便伸一下小姆指,就可以让你升天,也可以让你入地。
avatar
泪痕春雨
22楼
翻开大唐的历史,就是一部皇权激烈斗争史,在这种争斗中,谁信谁啊。
儿子能信,还是老婆能信?
妈能信,还是舅舅能信?
兄弟能信,还是姑姑能信?
谁也不能信啊!
只要我们对大唐的历史有一点了解,自然就会知道,所谓唐玄宗无条件信任安禄山才酿成大祸,不过是讲童话故事罢了。
唐玄宗怎么可能信任安禄山?
因为处于皇帝的位置上,才会真正体会,什么叫高处不胜寒。尤其是在宋代之前的皇帝,因为官僚政治还未构建成熟,所以皇帝处于天下利益的交汇之处,面对人们的窥视,只要皇帝在布局时留下明显的漏洞,轻则丧失权力,重则死于非命。
更夸张的还在于,唐玄宗信任安禄山时,所有的人都在劝他,你这样毫无保留的信任他,实在太危险了。问题是,唐玄宗就是无怨无悔的信任安禄山。
这是一份什么感情?简单的看,这就是一份世上最伟大的基情。
唐玄宗竟然让安禄山一个人管理关东三大军区。这个让谁看到,也会觉得唐玄宗老年痴呆了。
一切是显然的,关东三大军区,一个军区设置一个节度使,不可以吗?为什么让安禄山一个人身兼三个节度使之职呢?
这种政治权术,随便拉出一个初中生也懂得。问题是,唐玄宗就是好像老年痴呆一样,所以对安禄山连这种最基本的限制也没有了。
现在的问题是,唐玄宗为什么要把三镇的兵权,赋予安禄山一个人呢?对于这个问题,用传统的历史观点去看,除了用唐玄老年痴呆,似乎都找不到别的答案了。因为随便放个初中生坐在唐玄宗的位置上,也不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
avatar
泪痕春雨
23楼
在看历史时,唯心史观一直大行其道,无非是因为唯心史观解释历史非常容易。因为,不论帝国发生什么错误,只要归于皇帝弱智、低能、变态,或是老年痴呆就可以了。
这样看历史,我们到底能学到什么呢?大约就是可以让自己会变得越来越自信,总而言之,以我们的思想道德智商,如果有机会穿越回去,处于适当的位置上,肯定就能叱咤风云。
问题是,这种自信是非常廉价的,因为他让我们指点江山时,那是一副指天划地无所不能的样子,但是面对现实呢?让我们面对几个称霸几条街、称霸几个村的大哥,真正有自信能让他们乖乖听自己话的人,恐怕也没有几个。
看唯心史观的历史,人们通常就是在指点江山时一副牛X无敌的样子。总而言之,什么省级、部级、市级、师级的大哥,都是打酱油的人,给我机会,我随便一声令下,他们肯定理解也执行、不理解也执行;问题是真在现实生活中,看到几个称霸几条街、称霸几个村的大哥,给我们一个机会,我们也未必敢随便揉捏他们,关键是,人家也不会让我们随便揉捏的。
请关注下一节 为什么让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
avatar
泪痕春雨
24楼
[注1]:按照新、旧《唐书》和司马光《资治通鉴》的传统说法,李渊是一个碌碌无能之辈,而且暮气沉沉,胸无大志。相反地,他的次子李世民(公元617年时17岁)倒被说成一位高超的军事领袖:有魄力,有进取心,英明天聪。因此,后来成为唐代第二位皇帝(唐太宗)的李世民在这些记载中就成了创建唐王朝的大功臣。.....历史学家近年经过对正史中所记关于此事的材料重新加以研究后,得出了新的结论:有些重要情况可能是在唐太宗统治时期因太宗本人的坚持而编造出来的。《剑桥中国隋唐史》
[注2]:祐与燕弘亮等谋,射杀万纪,支解之。左右劝祐遂发兵,乃募城中男子年十五以上悉发,私署左右上柱国,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托东、托西等王,斥库赀行赏,驱人筑堞浚隍,缮甲兵。
[注3]:祐乃出,执送京师。赐死内侍省,贬为庶人,葬以国公礼。
[注4]:贞观十七年,齐王祐反齐州,承乾谓承基等:“我宫西墙,去大内正可二十步棘耳,岂与齐州等?”会承基连齐王事系狱当死,即上变。
会治反事,连承基,承基坐系大理狱,当死。夏,四月,庚辰朔,承基上变,告太子谋反。敕长孙无忌、房玄龄、萧、李世与大理、中书、门下参鞫之,反形已具。
[注5]:乙酉,诏废太子承乾为庶人,幽于右领军府。上欲免汉王元昌死,群臣固争,乃赐自尽于家,而宥其母、妻、子。侯君集、李安俨、赵节、杜荷等皆伏诛。
[注6]:以纥干承基为川府折冲都尉,爵平棘县公。
[注7]:濮王泰,太宗第四子。少好学,善属文,工草隶,待贤礼士,深为太宗所爱。《册府元龟》.....太宗以泰好士爱文学,特令就府别置文学馆,任自引召学士。旧唐书·李泰传》
[注8]:时皇太子承乾有足疾,泰潜有夺嫡之意,招驸马都尉柴令武、房遗爱等二十余人,厚加赠遗,寄以腹心。黄门侍郎韦挺、工部尚书杜楚客相继摄泰府事,二人俱为泰要结朝臣,津通赂遗。文武群官,各有附托,自为朋党。....十七年,承乾败,太宗面加谴让。承乾曰:“臣贵为太子,更何所求?但为泰所图,特与朝臣谋自安之道。........。”《旧唐书.李泰传》
[注9]:上疑太子仁弱,密谓长孙无忌曰:“公劝我立雉奴,雉奴懦,恐不能守社稷,奈何!吴王恪英果类我,我欲立之,何如?”无忌固争,以为不可。
[注]:春,二月,甲申,诏遗爱、万彻、令武皆斩,元景、恪、高阳、巴陵公主并赐自尽。上泣谓侍臣曰:“荆王,朕之叔父,吴王,朕兄,欲丐其死,可乎?”兵部尚书崔敦礼以为不可,乃杀之。
[注10]:恪名望素高,为物情所向,无忌深忌之,欲因事诛恪以绝众望。遗爱知之,因言与恪同谋,冀如纥士承基得免死。
[注11]:吴王恪且死,骂曰:“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宗社有灵,当灭族不久!”
[注12]:四年,房遗爱伏诛,长孙无忌、褚遂良素与道宗不协,上言道宗与遗爱交结,配流象州。道病卒,年五十四。
[注13]:太宗曰:当今将帅,唯李勣、道宗、薛万彻,除道宗以亲属外,孰堪大用?
[注14]:丙寅,斩贞及冲等,传首神都,改姓为虺氏。曲赦博州。韩王元嘉、鲁王灵夔、元嘉子黄国公撰、灵夔子左散骑常侍范阳王蔼、霍王元轨及子江都王绪、故虢王元凤子东莞公融坐与贞通谋,元嘉、灵夔自杀,元轨配流黔州,撰等伏诛,改姓虺氏。自是宗室诸王相继诛死者,殆将尽矣。其子孙年幼者咸配流岭外,诛其亲党数百余家。
[注15]:杨坚立刻开始采取建立新王朝的进一步的行动。他在行动时极为残酷无情。阴历五月末,宇文家族的五位亲王被召进京.......在阴历六月,宇文氏一王因阴谋反对摄政而被捕,并立刻被处决。在下一个月后期杨坚几乎被宇文家族中的两个亲王暗害,这二人也被捕处死。.....到这一年夏末,北周总共59王中的最后一人已被谋杀,这样北周勤王者反击的可能性大为减小。《剑桥中国隋唐史》
[注16]:上元元年,高宗号天皇,皇后亦号天后,天下之人谓之“二圣”。
[注17]:中宗欲以韦玄贞为侍中,又欲授乳母之子五品官;裴炎固争,中宗怒曰.........中宗曰:“我何罪?”太后曰:“汝欲以天下与韦玄贞,何得无罪!”乃幽于别所。
[注18]:李湛,义府之子也。太后见之,谓曰:“汝亦为诛易之将军邪?我于汝父子不薄,乃有今日!”湛惭不能对。又谓崔玄曰:“他人皆因人以进,惟卿朕所自擢,亦在此邪?”对曰:“此乃所以报陛下之大德。”《资治通鉴》
[注19]: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之桐宫。昌邑王立二十七日,罪过千馀,故霍光废之。 《三国志》
[注20]:时诸王坐废,允炆日益骄纵,...常服淫药,药燥性发,血气狂乱,御数老妇不足,更缚牝羊母猪与交。....。《奉天靖难记》[注21]:俄而多祚等兵至,欲突玄武门楼,宿卫者拒之;不得进。帝据槛呼多祚等所将千骑,谓曰:“汝并是我爪牙,何故作逆?若能归顺,斩多祚等,与汝富贵。”于是千骑王欢喜等倒戈,斩多祚及李承况、独孤祎之、沙吒忠义等于楼下,余党遂溃散。《旧唐书》
[注22]:散骑常侍马秦客以医术,光禄少卿杨均以善烹调,皆出入宫掖,得幸于韦后,恐事泄被诛;安乐公主欲韦后临朝,自为皇太女;乃相与合谋,于饼餤中进毒。六月,壬午,中宗崩于神龙殿。《资治通鉴》
[注23]:睿宗即位,与侍臣议立皇太子,佥曰:“除天下之祸者,享天下之福;拯天下之危者,受天下之安。平王有圣德 ,定天下,又闻成器已下咸有推让,宜膺主鬯,以副群心。”睿宗从之。
[注24]:太平公主逃入山寺,三日乃出,赐死于家,公主诸子及党与死者数十人。
[注25]:惠妃使人诡召太子、二王,曰:“宫中有贼,请介以入。”太子从之。妃白帝曰:“太子、二王谋反,甲而来。”帝使中人视之,如言,.....乃诏:“太子瑛、鄂王瑶、光王琚同恶均罪,并废为庶人....”。......瑛、瑶、琚寻遇害,天下冤之,号“三庶人”。
[注26]:姚崇既为相,紫微令张说惧,乃潜诣岐王申款。他日,崇对于便殿,行微蹇。上问:“有足疾乎!”对曰:“臣有腹心之疾,非足疾也。”上问其故。对曰:“岐王陛下爱弟,张说为辅臣,而密车入王家,恐为所误,故忧之。”癸丑,说左迁相州刺史。
[注27]:上尝不豫,薛王业妃弟内直郎韦宾与殿中监皇甫恂私议休咎;事觉,宾杖死,恂贬锦州刺史。
[注28]:业与妃惶惧待罪,上降阶执业手曰:“吾若有心猜兄弟者,天地实殛之。”即与之宴饮,仍慰谕妃,令复位。
待续
avatar
泪痕春雨
25楼
感谢诸位网友支持,再更新一节。
第三节 为什么让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
在分析相关内容前,我们先上一份地图。

从这份地图里,我们可以知道,当时帝国的西北有三个军区(陇右、朔方、河西);关东地区有三个军区(平卢、范阳、河东)。
这六大军区,总兵力接近四十万。
西北三大军区,青海(陇右)7.5万;朔方(宁夏)6.4万;河西(甘肃)7.3万;总兵力21.2万。
关东三大军区,平卢(辽宁)3.7万;范阳(河北)9.1万,河东(山西)5.5万。18.3万总兵力18.3万。[注1]
这六大军区之外,还有四个军区;它们分别是四川军区(剑南节度使)、广东军区(岭南节度使);两个新疆军区(镇西节度使、北庭节度使)。
这四大军区相对偏远,而且兵力相比较少,为了分析问题简单,我们暂且绕过它们不说。
avatar
泪痕春雨
26楼
只要简单看一下这份地图,我们就会发现,唐玄宗给安禄山的权力实在太大了。因为帝国三分之一的军事力量都由安禄山管理着。
关键是整个关东地区,一共就三个军区,而这三大军区全都由安禄山管理。
如果唐玄宗让安禄山只管一个大军区,其它两个军区,分别交给另外两个人,就是让安禄山跪着死,安禄山也不敢冒险造反的,因为就算安禄山敢造反,他手下的人也不敢跟着他造反。
一切是显然的,如果让安禄山只管一个军区,安禄山想造反时,肯定连周围另两个军区也摆不平,到时政府军再蜂涌而致,他拿什么应对呢?
要知道,当时还没有形成后来稳定的藩镇割据格局;有人想用一个军区的力量造皇帝的反,通常是看不到任何出路的。
安史之乱结束后,军方大佬,常常以一个军区的力量就敢造皇帝的反,那是因为形成了稳定的藩镇格局,所以他们造反时,常常会获得各大军区的集体响应。
在安禄山时代,显然还没有形成这种格局。所以某个军区大佬造反时,很难得到其它众多军区的集体响应。在这种背景下,以一个军区的力量就想造反,肯定是死也不知道怎么死的,因为常常不用皇帝动手,他下面的小弟,就会把他的人头砍下来。
就是后来进入稳定的藩镇格局,某个军区大佬在造反时,如果不能得到其它军区的集体响应,通常也会死得很难看;甚至常常只是方便自己小弟踩着他的人头上位罢了。
avatar
泪痕春雨
27楼
安禄山造反后,唐玄宗让一个太监拿着一纸诏令,就可以让封常清、高仙芝乖乖受死,绝不是简单的因为封常清、高仙芝比安禄山忠心,而是因为封常清、高仙芝的权力受到太多的限制,否则,就算封常清、高仙芝愿意死,他们手下的小弟也不会答应。
在军人势力高涨的时期,如果皇帝敢让一个太监拿一纸诏令,进入军营杀某个军方大佬,那个接受命令的太监肯定会吓得要死要活。因为让一个太监拿着一纸诏令杀某个军方大佬,就算那个军方大佬愿意死,人家的小弟也不会答应啊。
事实上,不要说让一个太监进入军营杀军方大佬了,就是李光弼那种军方大佬,拿着皇帝的圣旨接管另一个军方大佬的军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简单而言,皇帝让李光弼接管郭子仪的军队,郭子仪手下的军官,都纷纷表示要用武力拒绝这种人事变动。[注2]
只是后来有人说,你们和郭老大没仇吧。因为你们这样一折腾,就算郭老大指天发誓说,这一切与他无关,会有人相信这不是郭老大幕后操纵的结果吗?于是大家终于不再这样做了。[注3]
要知道,这是皇帝调动郭子仪工作罢了;如果皇帝这是要杀郭子仪,人们用类似的说词劝说郭子仪的小弟,还有价值吗?估计是没有了。
从这层意义上,一旦军队失去了权力的制约,就算军方大佬愿意乖乖受死,他下面的小弟,也不会接受的。
avatar
泪痕春雨
28楼
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唐玄宗为什么要让安禄山一个兼管三个军区呢?
我们必须得知道,当时整个关东地区就三大军区,而三大军区,现在全部掌握在安禄山手里,广阔的关东地区,几乎都看不到一点点可以节制安禄山的军事力量。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安禄山一旦造反开始,整个关东地区会瞬间变色的。
这种布局上的漏洞,相信谁也能看到,因为它实在明显的。
现在,不是安禄山值不值得信任?而是在这种军事布局下,谁也不值得信任。想当年,魏晋南北朝时,兄弟子侄这种至亲至近的人,拥有这样大的权力,通常也是靠不住的,何况一个外人。
而想堵住相关的漏洞,简单的看,那是非常简单的,因为让关东三大军区,分别归三个节度使管理,就可以了。
如果关东三大军区有三个节度使,三个节度使的权力地位又相当,谁也不无权指挥谁。这样一来,哪个军区节度使敢造反,肯定连自己军区附近的两个节度使也无法摆平。
avatar
泪痕春雨
29楼
当然了,三大军区有三个节度使,是不是就比较保险了呢,显然也是未必的。
所以,为了让它变得更保险,皇帝还可以在三大军区内部,再设置两个与节度使地位相当的参谋长、监军。在这种背景下,某个军区的节度使想造反,肯定连自己军区内的参谋长、监军也无法摆平。
当然了,如果皇帝认为这样还不保险,还可以多设置几个军区啊。这种玩法,史书上早就有说教,多建诸侯少其力。
事实上,安史之乱后大唐帝国控制军人集团时,就是按这种思路玩的;所以唐玄宗时代,关东地区一共三大军区,到了安史之乱后,关东地区就有近二十个军区;到了后,就更多了。
我们先看看代宗时代,关中地区的藩镇图。

关东地区的军区越来越多,表面上是军人势力扩张了。实际上是军人势力被分割了。因为在这种背景下,某个军区节度使想造反,附近就有二十几个与他地位相当的大佬。
在这种背景下,某个军区大佬敢挑战皇权,皇帝随便纵横开合一番,就可以把他们摆平了。
事实上,正是因为类似的原因,所以藩镇割据困扰大唐帝国一百多年,大唐帝国最终也没有亡于藩镇割据,而是亡于底层叛乱。
avatar
泪痕春雨
30楼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唐玄宗为什么要让安禄山一个身兼三镇节度使呢?
基于皇权神圣的角度看,除了唐玄宗老年痴呆之外,似乎没有别的理由可以解释了。因为随便找个初中生,也不可能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问题是,唐玄宗绝对是一个政治经验丰富的人,而且一生都在思考、处理类似的问题。他怎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呢?所以这种低级错误的背后,一定有着我们忽略的利害关系。
这就好像在两晋南北朝的历史上,居高临下的分析历史,我们自然会觉得司马炎的脑袋肯定让驴踢了,因为分封诸王的弊端有多大?随便放个初中生也知道。
但是,当我们把视角放大到整个两晋南北朝时,我们自然会发现,司马炎这样做显然有着不得已的苦衷。
因为类似的原因,所以司马炎分封诸王,引得诸王内乱,于是帝国灭亡了。但是刘渊、刘聪、石勒、石虎、高欢、刘裕、萧道成、萧衍都也是这样做的啊。甚至李渊、李世民也是这样做的。最后的结果呢,自然是手足相残、父子反目等一系惨剧接连发生,而且大多数人的帝国都因此走向灭亡。
大家之所以这样做,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围绕皇权,各种竞争的力量太多了、也太大了,皇帝虽然知道加强诸王、外戚力量危机重重,但是依然只能这样选择。因为这种方法虽然不好,但是不这样选择,它更危险。
avatar
泪痕春雨
31楼
总的来说,留给皇帝的选择,永远不是一个道非A即B的双选题,甚至都不是一道ABCD中肯定有正确答案的多选题。
从某种意义上,留给皇帝的选择,永远都是充满两难选择的多选题,皇帝常是怎么选,好像也是弊端重重;皇帝怎么选,好像也是个错。
站在局外,我们难免会认为,皇帝太蠢了,因为他们做出的选择,随便拉出个初中生,也知道它弊端太多、毛病太多了,问题是,不这样选呢?结局有可能会更惨。
唐玄宗当时那样信任安禄山,大约也是类似背景下的产物。
如果唐玄宗需要防范的,只是安禄山一个人,唐玄宗有100种方法控制安禄山,而哪一种方法也可以让安禄山毫无反抗之力。问题是,唐玄宗需要防范的人太多了。如果唐玄宗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于防范安禄山,恐怕只是会死得更快一些罢了。
这就好像,当皇帝让太子、亲王势力相当时,人们总会善意的提皇帝,因为这样折腾下去,轻则骨肉相残,重则就是家破人亡啊。
问题是,这样玩的皇帝实在太多了!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玩?用居高临下的角度看历史,自然是因为他们缺乏最基本的政治常识。
而实际上呢,显然是因为皇帝本人认为,只有这样,才会保证自己的权力稳定。当然了,他们通常都是以失败告终。
avatar
泪痕春雨
32楼
太子建成、秦王李世民相争的一塌糊涂,最后弄出了玄武门之变。但是李世民上位后,依然这样玩。
贞观年间,太子承乾、魏王李泰的关系,怎么看,也是太子建成、秦王世民的翻版。所以,人们都难免会劝李世民,您千万不要忘记玄武门之变啊。[注4]
再后来,唐肃宗北上灵武,依然也要这样玩。他的助手小心翼翼的劝他,总而言之,您可千万不要忘了玄武门之变啊。唐肃宗暂时放弃了这种做法,[注5]最后呢,还是忍不住这样玩。再后来呢,越王野心勃勃想抢班夺权继位,于是被太子(后来的代宗皇帝)火并了![注6]
简单的看,唐太宗、唐肃宗都是人头猪脑啊。因为太子、亲王并重的结果,随便拉出个初中生也能看明白,而他们竟然不知道;更主要的是,前人因此一再翻船,而且有人一再提醒他们这种事实,他们依然还要这样玩。
其实呢,一切就如司马炎分封诸王的弊端,随便拉出一个皇帝也知道,问题是,后来的皇帝,通常都只能继续分封诸王。
avatar
泪痕春雨
33楼
从某种意义上,唐玄宗重用安禄山,就是太子、亲王并重格局的变形版。
尤其是当安禄山认杨贵妃当干妈后[注7],使得唐玄宗重用安禄山,更有太子、亲王并重的格局意味了。
太子、亲王并重,通常结果都是骨肉相残;父子火并。
这种玩法的最大好处,就是肉烂也烂在锅里。因为最后太子、亲王骨肉相残,无论谁胜谁负,天下也是自己家的。
当然了,他们火并的太厉害,最引发诸王内讧,让帝国在四分五裂中走向灭亡,就另当别论了。
现在用其它力量牵制太子,是不是可行呢?也许是可行的!
当然了,这种玩法,也是一种非常不靠谱的玩法,事实上,此前因此翻船的皇帝多的去了。
一切就如某位大哥所说,一家人不可信,外人就可信?您这样玩下去,迟早会后悔的。
想当年,魏文帝、魏明帝猜忌皇族,于是有人就告诉他,家人不可信,外人就可信?于是,曹氏江山很快让司马家族就和平演变了。
当然了,北周皇帝猜忌皇族,于是宇文皇族第一流的亲王挨个被皇帝清理出局,最后的结果,就是宇文家族的江山,被杨坚和平演变了。
当然了,重用皇族成员,是不是就可以避免这种结局呢?显然是未必的。最经典的就是司马炎大肆分封皇族诸王,结果呢?帝国在诸王内讧中,很快就灭亡了。
当然了,类似的剧目,翻开两晋南北朝的历史,那就是司空见惯的事。最经典的就是,刘宋帝国诸王内讧惨烈的,谁看到也触目惊心[注8];所以篡夺刘宋天下的萧道成告诫子孙,如果不是刘宋皇族内讧的这样惨烈,也轮不着我们萧氏夺取天下,所以你们一定得吸取这种教训。但是很不幸,萧氏皇族内讧的惨烈,实在不逊色于刘宋。[注9]
avatar
泪痕春雨
34楼
只要人们知道了皇权可以高高在上,就是建立在种种利害制约之上,自然不会觉得皇权有多神圣了。所以皇权政治下的历史,永远会把皇权高高在上的原因,归于人们的思想意识。
在这种背景下,历史上的皇帝,自然都可以称得上脑残弱智了。最经典的就是分封诸王、重用外戚、重用太监、亲王太子并重、信任奸臣这种事,哪个皇帝敢说自己能避免呢?而这种错误,如果用大道理讲,随便拉出一个初中生也不会犯啊!
而皇权政治下的历史书,从来不介意把皇帝写得脑残弱智、邪恶变态,因为类似的内容,常常可以突出皇权的神圣、神秘。
一切是显然的,如果皇帝英明神武、勤政爱民,所以能够高高上,这没有什么神秘的。因为从常识上理解,他就是可以高高在上啊。
问题是,如果皇帝脑残弱智、邪恶变态,还可以高高在上,这就是有些不可思议了。因为这种事,用常识就无法理解了。我们只能把它归于皇权的神圣、神秘之上。
其实呢,皇帝如果真的敢胡毫无章法的折腾,人们分分钟钟会教会他做人的。因为他们真敢毫无章法的胡折腾,鸟参鱼汤的故事可不说着玩的。总而言之,尧舜禹的禅让理论不够,咱们就讲商汤周武的革命理论,总有一款适合皇帝吧!因为好好让你下台,你不下,我们就用武力让你下台。
即使温和一点,大家天天学习伊尹霍光的故事。
总而言之,皇帝不胜任自己的工作,我们应该怎么办?自然是应该从皇族中找一个更胜任的人,去接他的班。
在这种伟大的理论学习时刻,如果有人敢高呼,皇帝再不对,他也是皇帝,所以我们应该永远忠于他。那他肯定是不想活了。
因为跟你说了多少遍,你才能明白?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往小了说,天下也是列祖列宗的天下。一个皇帝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我们凭什么要忠于他?你为了传说中的小忠,而无视传说中的大忠,就你这种乱臣贼子,真是死有余辜!
avatar
泪痕春雨
35楼
唐玄宗高高在上,但是他能一直稳稳坐在皇位之上吗?
没有人会知道!
唐玄宗自己也没有信心。
在这种背景下,安禄山说了,我是您最忠心的一条狗!总而言之,我没有文化,我只认得皇帝,从来不知道太子是干什么的。[注10]
面对安禄山这种表态,唐玄宗感觉非常满意。于是,唐玄宗让他担负起巩卫皇权的神圣职责。
因为类似的原因,人们都对唐玄宗说,您给安禄山的权力太大了、太大了,这随时有可能失控的!但是唐玄宗却始终一副“不可说、不可说”的高深莫测。因为安禄山肩负如此神圣的职责,给的权力太小了,能行吗?
当然了,最后唐玄宗玩砸了。
许多年以后,唐玄宗说,我早就知道安禄山不是好东西。有人就问唐玄宗,您知道他不是好东西,为什么还要那样信任他、重用他?
对此,唐玄宗只能无语了。因为,你叫唐玄宗怎么说呢?
avatar
泪痕春雨
36楼
就这好像,武皇帝信任重用江后一伙。难道真是因为武皇帝不知道江后一伙是干什么的吗?
按传统史书的说法,自然是武皇帝老糊涂了,所以真的不知道江后一伙是干什么的。其实呢,说武皇帝英明神武算无遗策,也许太过夸张,但说武皇帝连江后一伙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也未免把武皇帝说得不太堪了!因为随便找一个初中生出来,都知道江后一伙是干什么的。
是的,武皇帝给江后的权力太大了。
问题是,不给江后那样大的权力,江后拿什么让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大哥级人物,都敢怒不敢言呢?如果曾经叱咤风云的大哥级人物,都是又敢怒又敢言,武皇帝靠什么一息尚存就至高无尚呢?
所以看这段历史时,用居高临下的、廉价的优越感去点评,我们自然可以说,如果武皇帝当年没有老糊涂,历史就会如何如之何了。问题是,这不不如说如果华盛顿、杰斐逊思想道德高尚一点,美国的奴隶制早就消失了。
许多时候,我们认为绝顶的政治人物很愚蠢、幼稚;无非是因为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一个童话的世界。因为在童话的世界里,永远是分为好人、坏人,而且他们是脸谱分明的。绝顶的政治人物,只要信任好人、疏远坏人,就可以了。
请大家关注下一节 安禄山是唐玄宗的超级战犬
avatar
泪痕春雨
37楼

[注1]:是時,天下聲教所被之州三百三十一,羈縻之州八百,置十節度、經略使以備邊。.....河西節度....治涼州,兵七萬三千人;......朔方節度......治靈州,兵六萬四千七百人。隴又節度.....治鄯州,兵七萬五千人。河東節度..... 治太原原府,兵五萬五千人。范陽節度.....治幽州,兵九萬一千四百人。平盧節度.....治營州,兵三萬七千五百人
[注2]:与诸将谋以精锐突入东京,逐光弼,请子仪;命其士皆被甲上马,衔枚以待。
[注3]:右武锋使康元宝曰:“君以兵请郭公,朝廷必疑郭公讽君为之,是破其家也。郭公百口何负于君乎!”用济乃止。
[注4]:是时,魏王泰礼秩如嫡,群臣未敢谏。帝从容访左右曰:“方今何事尤急?”岑文本泛言礼义为急,帝以不切,未领可。遂良曰:“今四方仰德,谁弗率者?唯太子、诸王宜有定分。”
[注5]:始,军中谋帅,皆属建宁王,泌密白帝曰:“建宁王诚贤,然广平冢嗣,有君人量,岂使为吴太伯乎?”帝曰:“广平为太子,何假元帅?”泌曰:“使元帅有功,陛下不以为储副,得耶?太子从曰抚军,守曰监国,今元帅乃抚军也。”帝从之。
[注6]:后知太子难与共事,乃召係谓之曰:“皇太子仁惠,不足以图平祸难。”复以除辅国谋告之,曰:“汝能行此事乎?”係曰:“能。”....丙寅夜,元振、辅国勒兵于三殿前,收捕越王及同谋内侍硃光辉、段恆俊等百余人。
[注7]:时杨贵妃有宠,禄山请为妃养儿,帝许之。
[注8]:帝逊位被害后,宋之王侯,无少长皆尽矣!然则宋武九子、四十余孙,六、七十曾孙, 死于非命者,十之七、八,且无一有后于世者。....。《廿二史札记》
[注9]:至七月,齐武帝殂,西昌侯以从子干政,竟杀二君而自立,是为齐明帝。於是高、武诸子王侯数十人相次诛夷,殆无遗育矣。《魏书》
[注10]:禄山阳为愚不敏盖其奸,承间奏曰:“臣生蕃戎,宠荣过甚,无异材可用,愿以身为陛下死。”天子以为诚,怜之。令见皇太子,不拜。左右擿语之,禄山曰:“臣不识朝廷仪,皇太子何官也?”帝曰:“吾百岁后付以位。”谢曰:“臣愚,知陛下不知太子,罪万死。”乃再拜。
待续
avatar
泪痕春雨
38楼
以上两张地图,出自陈致平先生的《中华通史.隋唐五代史》。这两张图都比较简单,但因为简单所以清晰。
相关的配图,还可以看王无敌于天下网友配的图。
avatar
泪痕春雨
39楼
复linbi4706:
期待看到到底是什么给了玄宗可以制约安禄山的勇气,总不会又是梁静茹给的吧。看布局中,看不出制约安禄山的后手,或者说,玄宗的后手为何失效
======================
这个,事实的结果已经完美的告诉我们了。因为安禄山造的结果,就是两年之后,唐玄宗父子依然风光无限。而安禄山呢?死于非命了!安禄山全家呢,也死于非命了!而且遗臭万年了。如果时光可以重回,安禄山会怎么选择呢?这就好像,唐玄宗认为,安禄山敢轻举妄动就会全家死光光,安禄山不信。结果呢?
我在写司马炎的布局时就说过,司马炎认为自己布的局非常完美,是因为他相信,没有人会提着全家人的脑袋,反复去以身试法的。问题是很不幸,这种人太多了,他们前仆后继的用全家人的脑袋去破坏司马炎布的局,司马炎的再精巧,也经不住这种折腾啊。
安禄山造反,全家死光光了;史思明造反,全家死光光了;跟随安禄山、史思明渡过黄河的人,有多少活着回去的呢?后来反复造反的藩镇大佬,全家死光光的有多少呢?是的,他们弄得大唐格局很不稳定,但是大唐皇帝始终高高在上,而他们呢?能逃过死于非命结局的人,有多少呢?
围绕皇权的博弈,利益太大了。大到了人们会漠视一切危险。所以看着前面的人前仆后继的领着全家死掉,人们依然认为只要自己努力一下,就能如何如之何。我在写两晋南北朝的历史时,反复说诸葛亮那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因为面对皇权,能保持理智的人,实在不多。
从这层意义上,许多皇帝的自信,那是有道理的。而许多前仆后继领着全家人死于非命的人,自信来的才叫毫无道理。
安禄山的结局,从沙盘上就可以推演出来。
只是史书不会这样写,因为这样一写,皇权的神圣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史书只会强调安禄山多强大,皇帝就是靠一个名份翻盘了,其实呢,安禄山从来就没有占据过真正的优势。
avatar
泪痕春雨
40楼
感谢诸位网友支持,再更新一节。
第四节 安禄山是唐玄宗的超级战犬
在看晚唐历史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叛军通常总是出自关东几大军区;西北几大军区出现叛军的概率,那是非常小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大唐帝国中央政府就在西北,所以大唐皇帝对西北军区的控制相对比较强大。
事实上,正是因为类似的原因,唐玄宗对西北军区,有一种说不出的猜忌。
虽然说大唐中央政府在西北,所对西北军区控制力非常强大,但是危机也在这里。因为西北三大军区,就在帝国军政中心附近,一旦发生问题,通常就是心腹之患,尤其是在唐玄宗进入老年后,一旦传出西北军区与太子关系不清不白时,唐玄宗更是没有任何安全感的。
当然了,因为类似的原因,所以在唐玄宗时代,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西北军区的大佬一直忠心耿耿,但是受伤的总是西北军区大佬。
在安史之乱前,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因为莫须有的罪名,就被唐玄宗猜忌而死了。因为有传言,皇甫惟明和太子关系比较不清不白。[注1]:
陇右河西节度使王忠嗣,也因为莫须有的罪名,差点死于非命,后来哥舒翰极力求情,才算躲过一劫,但是也被降职,然后郁郁而终了。也是因为有传言,王忠嗣与太子的关系不清不白。[注2]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