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救救孔学
avatar

救救孔学

侯衍锋
1楼
《新编论语详解》
侯工 编著
救救孔学
——前言
侯工
微信公众号:xz480219
一看题目,有人会感到奇怪:“孔学要救吗?危言耸听吧?”如果你感到奇怪,那才真的奇怪呢。请问你在全国的书籍、报刋、杂志、电视有看到过“孔学”两字吗?可能你会说:“不是有人说‘孔学名高实秕糠’吗?再说儒学不就是孔学吗?”问题就出在这里了——某人将儒学定为“秕糠”,不是要将孔学往死里整吗?再说,以儒学代替孔学,不正说明孔学已经奄奄一息了吗?那还不赶快抢救,更待何时?
说到国学,当然要从孔学说起。孔学就是孔子学说,但是儒学决不是孔学。历代所谓大儒的著作多有违反孔子思想,而道家也不能代表国学,道家坐而论道。其它学派更是等而下之了,所以代表国学的只有孔学,因为孔学是道的延伸,是现实的承担。
挽救孔学首先要正名。名不正言不顺。长期以来,孔学连个名字都没有,孔学存在不存在还是个问题,又如何教人学习呢?这正是孔学最要命的地方。如果从现在开始,有关部门再不给孔学正名,孔学将永远埋没在历史的长河里面,永世不得翻身。
除了给孔学正名外,还要重新编排和注解《论语》。在下不才,勉为其难,但在反孔恶浪面前,为了挽救孔学,“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我以前读《论语》,觉得文章布局混乱,时而说仁,时而说礼,突然又说孝,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很难理清头绪。其实头绪就是道,没有道就没有突出孔子学说的核心——孔学的核心是道。最早提出道的是9700年前的伏羲。在他的著作《易》里,道是以八卦的形式提出来的。道是指自然规律。伏羲通过长期观察天地万物的有序运行,特别是通过追踪候鸟大雁的定期迁徙,发现了自然周期变化的规律,并且运用这些规律对未来进行预测,运用在生活和生产中,就可以知道什么时候该播种,什么时候该育苗,什么时候该施肥……由于万事事先都能有所准备,因而取得卓越的成效。于是伏羲将其总结成爻辞,连同八卦图就是最初的道。孔子年轻时候就学习并精通《易》,对道耳熟能详,并且运用得炉火纯青。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在《论语》有40多处论述道。孔子强调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表示终身守道弘道行道,至死不渝。但是,由于历代帝王和其御用文人的有意隐藏和忽视,使广大瓜民以为道是道家的专利,并不知道孔学是以道一以贯之的。
​ 有网友说,孔子说过:“加我数年,五十以學《易》,可以无大过矣。”就误以为孔子50岁才学《易》。其实这里“學”是校对、验证的意思。“五十以學易”是将前半生的人生经历以及思考的心得与《易》校对、验证,总结经验,明确方向,即“可以无大过矣。”将白话文的“学”当成古文的“學”,是读书不求甚解的表现。
孔学博大精深,早就传遍世界,大受欢迎,反而在中国受的伤害最大,使其他国家感到诧异。在中国,反孔浪潮有明有暗:明的就直接像秦始皇,烧孔书,活埋孔学者,再如批林批孔,砸孔庙,挖孔坟;暗的如汉后帝王和董仲舒、朱熹之流,口头上拥孔,暗中反孔。瓜民最容易上帝王和大儒们暗中反孔的当。其中特别是宋朝大儒朱熹,他为了迎合帝王的需要,挖空心思故意曲解《论语》,然后帝王又将朱熹的错误解释钦定为科举必修课和考试的标准答案,致使谬种流传,贻害无穷。
以前多种版本的《论语注解》,缺乏逻辑性和哲理性,再加上断句不当,对《论语》的解释往往自相矛盾,或缺乏孔子的胸襟,不能达到孔子的思想境界,因而歪曲了孔子的原意。更主要的是,由于注解者或受了帝王的招安,故意曲解,存心贬低,一概不知道孔子思想是独树一帜的圣学,而是将其归于“小人儒”的儒学;更有甚者,注解者故意装糊涂,误人子弟。他们将孔子当作挡箭牌,有意让孔子遭受唇枪舌剑的攻击。他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将孔子庸俗化,小人化,将《论语》贬义化、反义化,使广大民众无法理解孔子深层次思想。
董仲舒为了迎合汉武帝的法家思想,将孔子编撰的《春秋》篡改为“大一统”,又将孔子的《论语》篡改为“三纲五常”。在篡改的腐儒中特别以朱熹为甚。朱熹往往在节骨眼上做文章,阉割孔学的核心“道”,偏离了孔子以道一以贯之的思想主线,使人无法从他的《论语集注》中正确体会和理解孔子的思想。更可恶的是朱熹假装糊涂,故意误导,例如将“道”曲解为“引导”,这样孔子的道就没有了,将“事上”曲解为“服侍君王”,这样孔子就变成奴才了,将“使”曲解为“役使”,这样孔子就帮帝王说话了……
帝王甚至将朱熹这些错误注解当作科举教科书和考试的标准答案,培养了一大批挂羊头卖狗肉的外儒内法的官僚队伍,阻碍了中国历史进步,从而成为历代反孔恶棍的口实,致使他们可以断章取义、张冠李戴,将种种莫须有的罪名扣在孔子的头上,甚至将中国落后的屎盆子也扣在孔子头上,令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孔子蒙受2000多年不白之冤。大家都知道,2000多年来,中国行的是秦政,而秦政是反孔的,即使他们有时打着孔子旗号,也是打着“孔”旗反孔旗。这样看来,实际上腐儒与反孔恶棍早就结成同盟,沆瀣一气,狼狈为奸,陷害孔子。
什么是儒?过往关于儒的定义基本上是贬义的:
1.儒:《说文解字》对“儒”的解释是:“儒,柔也,术士之称。
2.儒:古同“懦 ”,心之所需,也指柔弱如水的意思。
3.儒:愚也。(《广雅》)
4.儒:通“濡”。缓慢。
5.儒:儒厚(温文厚重);儒输(迂缓迟钝)
6.儒:人之需,人们需要的。——只有这一条是中性的。
因为儒是指办理丧事的喃么佬(粤语,做法事者),是卑贱职业,名声也不好,于是孔子的反对派就诬称孔子是儒,又污蔑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特别是在汉朝以后,儒家全部被历代帝王收编了,变成了法家代言人,与孔学格格不入。由于帝王和法家长期对民众进行洗脑,使人们分不清什么是孔学,什么是儒学,儒家与法家又是什么关系,于是随大流,人云亦云,不知所云——别人批儒,他就喊“打倒孔子”,别人学孔子,他就骂“儒狗”,良莠不分,鱼目混珠,将孔学与儒学混为一谈。总之,他们脑子里总是一片水汪汪,眼里也是一片水汪汪。
翻遍所有文献资料,从来没有发现孔子承认自己是个儒者,也从来没有承认自己的学说是儒学,更不会认为自己是儒家。在《论语》中,没有记载有人把孔子称为“儒”,也没有记载孔子以“儒”为荣,甚至把自己称为“儒”的语录一条都没有。在整部《论语》里,孔子并没把“儒”当成一个可以代表自己的标签。孔子是顶天立地的圣人,什么时候改成姓儒的了?这一点是十分明确的。显然,这些人给孔子带上儒家的帽子是别有用心的。目的是贬低孔子,将孔子当作羊头挂起来,好卖其帝王和法家的狗肉。
为了正本清源,我将《论语》的文章结构重新排列,对不当句子按照原意重新断句,故取名为《新编论语详解》,志在还原历史上一个真实的孔子。有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对旧的文化无论怎样注解,也不会产生新思想。此论谬矣!因为中国思想界历来被帝王眷养的腐儒和反孔恶棍把持,搞得乌烟瘴气,几近窒息,又何来新思想?历史上历代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对孔子学说的肆意篡改和糟蹋,导致今天反孔灭孔的恶浪甚嚣尘上,民族文化威风扫地,传统道德丧失殆尽,从而引出重新编排、断句和注解《论语》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吾必欲倾尽全力以使中华文化的经典著作《论语》重生,因此,只有廓清寰宇,对中国思想界第一书《论语》按照孔子原意重新排序、断句和注释,才能正本清源,还孔子本来面目,挖掘出中华传统文化之源。在此基础上,才可能产生新思想——这就是“温故而知新”的原理。
还有人觉得,直接引进西方新思想不就得了,何需这么繁琐?
这些人不明白,中国思想界就像一棵树,已经有九千七百年树龄了——中华思想文化是从伏羲写《易》开始的。伏羲生活在9700年前,说明中华文明是最古老的文明,不仅是中华文化之源,也是世界文化之源。任何外来思想都必须嫁接在这棵树上才能存活。现在这棵树已经被人糟蹋得奄奄一息了。如果直接引进西方新思想,由于没有依托如无根浮萍,因而是不可能存活的。近代也曾经引进过不少新思想,多因水土不服而夭折。有些人对自己祖先的文化还不认识,就去研读什么古希腊,对孔学一窍不通,却在大谈苏格拉底。连古希腊是否存在,苏格拉底是否真有其人都成问题,你相信他能读懂吗?他说能读懂你相信吗?真是放下金饭碗去讨饭,既可悲又可怜。
如今唯一办法是先将有病的古树救活,然后再生出新思想的枝叶,才可以引进嫁接外面的新思想的嫩芽,使中国思想文化界焕发生机,让中国思想文化重新引领世界思想文化的潮流。
本次编著是一个浩大工程,笔者希望能够对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尽一点绵力,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愿有识之士明鉴。
avatar
侯衍锋
2楼
@zqinfo2018 2018-02-09 20:15:31
一个学说(儒家学说)不会因为“不时髦”“过时”而被人们抛弃;
只有当这个学说的存在基础,及这个学说赖以存在的那几条公理被否定了;
这个学说才会崩溃,被人抛弃;
儒家学说的公理是什么呢?
-----------------------------
道是万物之本。
avatar
侯衍锋
3楼
@zqinfo2018 2018-02-09 20:15:31
一个学说(儒家学说)不会因为“不时髦”“过时”而被人们抛弃;
只有当这个学说的存在基础,及这个学说赖以存在的那几条公理被否定了;
这个学说才会崩溃,被人抛弃;
儒家学说的公理是什么呢?
-----------------------------
儒家学说不是孔学。
avatar
侯衍锋
4楼
1.学道之始(上)
新编论语详解•一论道1.1
侯工 著
微信公众号:xz480219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1.1》)
杨伯峻: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钱穆:先生說:“學能時時反復習之,我心不很覺欣暢嗎?有許多朋友從遠而來,我心不更感快樂嗎?別人不知道我,我心不存些微怫鬱不歡之意,不真是一位修養有成德的君子嗎?”详解:
我的老祖宗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说的是侯姓祖先仓颉造文字的时候,惊天地,泣鬼神。意思是因仓颉创作了文字,天地造化已不能隐藏其秘密了,所以上天被感动得下了一场粟雨;鬼魅已不能隐遁其形迹了,所以被惊吓得夜间大哭。还有一层意思,预警人类虽然因此进入文明社会,但同时也将会陷入持久的文字纠纷之中。
avatar
侯衍锋
5楼
@zqinfo2018 2018-02-06 23:43:35
把孔学象法律一样,条文化;
也就是可以明确说,孔学第一条是什么?孔学第二条是什么?......
孔学应该一条一条说清楚!
孔学就会十分流行!
-----------------------------
孔学是价值观和方法论,不是教条。
avatar
侯衍锋
6楼
@夨马夲腾弔孩子 2018-02-06 22:01:33
孔学只教人怎么奴役别人,学来感干什么。垃圾要被淘汰
-----------------------------
你确认懂得孔学吗?
avatar
侯衍锋
7楼
孔子的说话由他的学生记录下来,再由他们的弟子整理出来,取名《论语》,里面免不了充斥着许多孔子学生的观点,有不少学生自作聪明而偏离了孔子思想,因此不能将其他人的观点当作是孔子的,例如曾参、有若和子夏等。
按照孔学的理念有下面定义:
道是自然规律。
德是对道的认识、理解和践行的心得,是人文精神的交流和传承。
仁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是道在人类社会的体现。
礼是维护人类根本利益的规范。
乐是对人类启蒙和教化的形式和方法。
义是人类为自己根本利益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忠是心于中道,为道真诚。
爱是待人如己的情怀。
恕是爱以及人文关怀的体现。
仪是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形象修饰。
廉是善待他人物质和自然资源的态度。
耻是内省的自觉。
刑是礼的补充。
avatar
侯衍锋
8楼
孔子说的话,主要是针对平民学生的,所以通俗易懂,而且头头是道,逻辑严密,富有哲理,符合大众利益,一般人都能记住,所以通过民间流传至今。
如果没有历代帝王的干扰,孔子的道将广行天下。可惜,事与愿违。中国历代行的是秦政。秦政最反对的就是孔子的道(爱民、仁政等)。在历代帝王及其御用文人糟蹋下,孔子和他的学说早就被蹂躏得面目全非了。特别是在文革,所有孔庙被摧毁,所有孔学书籍被焚烧,所有孔子塑像被砸烂,画像被焚烧,甚至孔子的坟墓也被挖开。孔子被鞭尸,然后被锉骨扬灰……孔子在天之灵惨遭荼毒。在这种情况下,孔学还能广行天下吗?孔学是在暴力下被摧残的,而不是如瓜民说的因为“腐朽落后”。
avatar
侯衍锋
9楼
这一章是《论语》第一篇第1章,也是我的《新论语详解》的第一篇第1章。 这一章是整部《论语》的开张,分开是天时(对应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地利(对应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和(对应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个平台结构,合起就是人类在天地之间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总纲。
avatar
侯衍锋
10楼
學而时習之,不亦說乎?——學:第一层意思,从乂[yì],半宝盖表示房子,子表示人,上面两边表示左右手,中间两个乂是算筹,整个字表示拿着两个算筹进行校对和验证,对照圣人原有理论,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地校对和检验;第二层意思,从爻(yao2),爻是由一阴一阳两个算筹组成卦符的基本符号,用来记录自然变化,表示人类学习和掌握自然变化的规律,也表示认知前人总结出来的理论。
avatar
侯衍锋
11楼
对文言文的把握,在方法上不能按照白话文那种西方式思维——首先假设文章的意义是如同细胞之于人体般由字符堆积起来,就如同西医对人体的概念,认为各器官是各自独立的。理解文言文必须首先要有整体意识,如同中医对人体的概念,所有器官是联系成整体的。比如“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就要结合有教无类来考虑,断句应是“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意思是:是啊,高智力的聪明人要和低智力的愚笨人结交朋友,这是不能改变的。
avatar
侯衍锋
12楼
上面说了學字,现在说这習字。習:是羽字下从日。羽:本意是一只拍动两翼的小鸟儿。羽加日,指的是小鸟儿在晴天里练飞。蓝天白云,雏鸟展翅,一幅多么生动的图画!这个習字,充满活力和朝气,如诗如画,包括了天地精华和所有生命的精灵,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来篆书误把日写成白,将错就错,一直流传下来。然而,简体字文字太简单了,变成“习”,原来蕴涵的意义也随之丧失了,变得索然无味。
avatar
侯衍锋
13楼
@侯衍锋 2018-02-12 14:21:39
上面说了學字,现在说这習字。習:是羽字下从日。羽:本意是一只拍动两翼的小鸟儿。羽加日,指的是小鸟儿在晴天里练飞。蓝天白云,雏鸟展翅,一幅多么生动的图画!这个習字,充满活力和朝气,如诗如画,包括了天地精华和所有生命的精灵,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来篆书误把日写成白,将错就错,一直流传下来。然而,简体字文字太简单了,变成“习”,原来蕴涵的意义也随之丧失了,变得索然无味。
-----------------------------
@zqinfo2018 2018-02-12 17:49:33
好象是一个少数民族的姓;
-----------------------------
有可能,习指实干。
avatar
侯衍锋
14楼
因此,正本清源,还孔子的本来面目,是当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要务,否则一切的赞誉或诋毁都毫无意义。假如你要批判《论语》,那么首先要懂得《论语》,不懂《论语》而批判《论语》是无的放矢,曲解《论语》而批判《论语》是不学无术或居心不良。当然,如果你要立志修身立德,成为终身行道的君子,那么当然也要不断研读弄懂《论语》了。
avatar
侯衍锋
15楼
有人说,孔子厚古薄今,怎么是积极入世的?其实通观整部《论语》中孔子的理论,研究的都是现实问题,即使提到古代圣贤,也是古为今用,更没有主张回到周朝。孔子说的“克己复礼”,是指克服自己的错误和偏见,按照礼的规范回到道上来,而不是恢复周礼。孔子认为周礼只有借鉴作用,要有所损益而不能食古不化、生搬硬套。
avatar
侯衍锋
16楼
@侯衍锋 2018-02-12 14:03:48
孔子说的话,主要是针对平民学生的,所以通俗易懂,而且头头是道,逻辑严密,富有哲理,符合大众利益,一般人都能记住,所以通过民间流传至今。
如果没有历代帝王的干扰,孔子的道将广行天下。可惜,事与愿违。中国历代行的是秦政。秦政最反对的就是孔子的道(爱民、仁政等)。在历代帝王及其御用文人糟蹋下,孔子和他的学说早就被蹂躏得面目全非了。特别是在文革,所有孔庙被摧毁,所有孔学书籍被焚烧,所有孔子塑像被......
-----------------------------
孔学是对道的阐释。道是贯彻古今可以穿透历史的,只会与时俱进而不会过时。特别是孔子的智慧,是全人类取之不尽的宝库。
乌云逐渐散去。对于孔子来说,现在应是翻开新的一页的时候了。
avatar
侯衍锋
17楼
@侯衍锋 2018-02-12 14:03:48
孔子说的话,主要是针对平民学生的,所以通俗易懂,而且头头是道,逻辑严密,富有哲理,符合大众利益,一般人都能记住,所以通过民间流传至今。
如果没有历代帝王的干扰,孔子的道将广行天下。可惜,事与愿违。中国历代行的是秦政。秦政最反对的就是孔子的道(爱民、仁政等)。在历代帝王及其御用文人糟蹋下,孔子和他的学说早就被蹂躏得面目全非了。特别是在文革,所有孔庙被摧毁,所有孔学书籍被焚烧,所有孔子塑像被......
-----------------------------
孔学是对道的阐释。道是贯彻古今可以穿透历史的,只会与时俱进而不会过时。特别是孔子的智慧,是全人类取之不尽的宝库。
乌云逐渐散去。对于孔子来说,现在应是翻开新的一页的时候了。
avatar
侯衍锋
18楼
@侯衍锋 2018-02-12 14:21:39
上面说了學字,现在说这習字。習:是羽字下从日。羽:本意是一只拍动两翼的小鸟儿。羽加日,指的是小鸟儿在晴天里练飞。蓝天白云,雏鸟展翅,一幅多么生动的图画!这个習字,充满活力和朝气,如诗如画,包括了天地精华和所有生命的精灵,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来篆书误把日写成白,将错就错,一直流传下来。然而,简体字文字太简单了,变成“习”,原来蕴涵的意义也随之丧失了,变得索然无味。
-----------------------------
@zqinfo2018 2018-02-12 17:49:33
好象是一个少数民族的姓;
-----------------------------
@侯衍锋 2018-02-12 18:36:03
有可能,习指实干。
-----------------------------
學而習,就是认知前人总结出来的理论,对照圣人原有理论,像小鸟儿试飞一样以蓬勃生机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地实践,不断地纠错进步,从而得到提高,得乘天地之正气而游六合,展乾坤。君子是从小人中培养的;小人就像那雏鹰,君子就像那雄鹰。学习圣人之道是普通小人能够成为君子的必由之路。
avatar
侯衍锋
19楼
当前,必须首先弄清楚《论语》究竟在说什么,澄清过去的所有误解。过去,腐儒将《论语》说成是教人做官的敲门砖,有的又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将《论语》说成是帝王治国之术,这些都是误解。其实《论语》是一部一般人学习圣人之道修行自身激励磨炼而成为君子的教科书,不是教人做官,也不是治国之术,孔子志存高远,没有小人想象的这么庸俗。有人认为,单单孔学已经不能治世,必须在孔学、西学的基础上构建新的政治哲学理论。其实,孔学之意不在治世,而在于道德教化。治世是道德教化的自然结果,而不是刻意为之。历史证明,凡是脱离实际,捣鼓什么治世良方的,都是闭门造车的乌托邦,必然贻害无穷。
avatar
侯衍锋
20楼
其实,这三句话是一个整体,对整部《论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是整个孔学的关键,是孔子讲道之始,也是学生学道之始。明白了这三句话,整部《论语》就豁然开朗了——整部《论语》是以道一以贯之的,这一章是学道之始。
课堂上听老师讲道——闻道;在现实中观摩、实验和印证——见道;观察、了解和思考自然现象的过程——学道;通过反复观摩、实验和实践,才能总结出自然运行的规律,然后在实践中验证和运用这些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行道。上述的次序是闻见学行,但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个不断循环,反复提高的过程。
avatar
侯衍锋
21楼
道家有人主张出世。出世是逃避矛盾,坐而论道。老子带头归隐,庄子宁愿像一只乌龟一样在泥浆里打滚,也不愿出来社会做点实际的事。有的学道者终生住在道观里修行,青灯孤影,面壁沉思,或捣鼓什么长生不老的仙丹,几乎与世隔绝。相对道家来说,孔子的思想是积极入世的。学习孔子思想,不仅对照古圣人理论,而且必须针对现实,以现实作参照。脱离了现实,没有担当,一切都是空话,这就是孔学的实践性,这是孔学与其它学派的本质区别。
avatar
侯衍锋
22楼
1.学道之始(下)
新编论语详解•一学道1.1
侯工 著
微信公众号:xz480219
學而时習之,不亦說乎?——这句说的是天时。學:认知,校对;學而習之,必然离不开时。时:古字旹,从之日,伺也。时包含两层意思:(1)天时,道也,乃万事之本——所谓天时,即天道运行的规律,自然更替的时序。在人类社会,是指发展的实际形势、时局。违反时势,或被动地跟随时势,是小人所为;主动顺利地掌握和运用时势,是君子成功的前提条件。君子必须认识规律,主动遵循规律办事。君子得天时,是得行道之先机,即可运筹帷幄,稳操胜券。天时永远是第一位的,违反天时就是违反规律,必然失败。反观孟子胡说什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实在是本末倒置。(2)时机,机会——學習到一定程度或者遇到适合实践的时机,就将所学习的知识和创造发明投入实践,所以有“學而时習之”。君子不是等待天赐良机,而是主动把握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由此可见,所谓天时,是主动把握机会,天就会给你机会,天助自助者,因而做事顺利。習:实践;不亦說乎:說(shuo1):本意是言以兑付——将思想、理论、创新学说付诸实践,言到做到,言行一致。古人一个“說”字就搞定理论和实践结合问题。后人却将言和行分开了,这是智慧退化的表现。“說”与“學而时習”的区别是:“說”之言,主要指的是自我创新出来的理论、學說,而“學而时習之”的學主要是學他人总结出来的理论、學說。不亦說乎——不也是同时将自己创新理论在实践中验证是否合乎道从而得到提高吗?朱熹将“說”解释为“喜悦”显然否定了孔学的实践性,将其贬低为束之高阁的纯理论。——这一句说的是天时。
avatar
侯衍锋
23楼
1.学道之始(下)
新编论语详解•一学道1.1
侯工 著
微信公众号:xz480219
學而时習之,不亦說乎?——这句说的是天时。學:认知,校对;學而習之,必然离不开时。时:古字旹,从之日,伺也。时包含两层意思:(1)天时,道也,乃万事之本——所谓天时,即天道运行的规律,自然更替的时序。在人类社会,是指发展的实际形势、时局。违反时势,或被动地跟随时势,是小人所为;主动顺利地掌握和运用时势,是君子成功的前提条件。君子必须认识规律,主动遵循规律办事。君子得天时,是得行道之先机,即可运筹帷幄,稳操胜券。天时永远是第一位的,违反天时就是违反规律,必然失败。反观孟子胡说什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实在是本末倒置。(2)时机,机会——學習到一定程度或者遇到适合实践的时机,就将所学习的知识和创造发明投入实践,所以有“學而时習之”。君子不是等待天赐良机,而是主动把握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由此可见,所谓天时,是主动把握机会,天就会给你机会,天助自助者,因而做事顺利。習:实践;不亦說乎:說(shuo1):本意是言以兑付——将思想、理论、创新学说付诸实践,言到做到,言行一致。古人一个“說”字就搞定理论和实践结合问题。后人却将言和行分开了,这是智慧退化的表现。“說”与“學而时習”的区别是:“說”之言,主要指的是自我创新出来的理论、學說,而“學而时習之”的學主要是學他人总结出来的理论、學說。不亦說乎——不也是同时将自己创新理论在实践中验证是否合乎道从而得到提高吗?朱熹将“說”解释为“喜悦”显然否定了孔学的实践性,将其贬低为束之高阁的纯理论。——这一句说的是天时。
avatar
侯衍锋
24楼
——君子闻见學行圣人之道,必须主动因应和把握天时,遵循和运用客观规律,合适的时候将學到的圣人经典和自己创新理论在实践中验证。行成圣人之道,这样不也是同时将自己的创新理论放在实践中来验证是否合乎道从而得到提高吗?
avatar
侯衍锋
25楼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说的是地利。學而时習之,自己有所建树,传播开来,名传遐迩,因而“有朋自远方来”——有:通友,志向相同,为共同的志向而联手,互助合作。 在《论语》里,友的共同志向就是同行圣人之道,将圣人之道修养身心,身体力行,再将圣人之道持续、扩展,发扬光大,普及到广大群众中去。朋: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明确表示:朋,假借也,表示群鸟聚在一起的情形,引申为百鸟朝凤,凤凰来仪。这里意思是友朋自远方来到,犹如凤凰来仪也。凤凰来仪——凤凰随乐声翩翩起舞,比喻高雅的文化、艺术通过潜移默化使民风优雅淳朴,平和而吉祥。有凤来仪之地,即人杰地灵之地,行圣人之道之地。行圣人之道之君子,就是人中之凤。朋在这里引申为与自己类似而相聚的人,不仅仅指同门,还包括所有遇到的能够进行思想交流的人。自:从;自远方来,从五湖四海来到;远方:遥远地方,指五湖四海。樂:yue4;各种不同樂器的五音八声相比协调而成樂,即不同声音协调和谐共鸣,这些聚集在一起的人带来各种思想碰撞和学术争鸣就像各种音樂一样相互印证、碰撞、协调而产生共鸣,犹如各种樂器奏成的交响樂。——朱熹将樂解释为欣畅,那么孔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宏伟气概就没有了。
avatar
侯衍锋
26楼
@侯衍锋 2018-02-12 18:56:51
有人说,孔子厚古薄今,怎么是积极入世的?其实通观整部《论语》中孔子的理论,研究的都是现实问题,即使提到古代圣贤,也是古为今用,更没有主张回到周朝。孔子说的“克己复礼”,是指克服自己的错误和偏见,按照礼的规范回到道上来,而不是恢复周礼。孔子认为周礼只有借鉴作用,要有所损益而不能食古不化、生搬硬套。
-----------------------------
这一章开宗明义阐明《论语》的宗旨——闻见学行道,并且以道一以贯之。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孔子之论,何尝不是惊天地泣鬼神?
avatar
侯衍锋
27楼
——结合当地客观环境,占据地利,在实践中运用先哲的理论学识进行修道行道,做到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朋友、同道同心协力,切磋研讨,有所创新,有所提高,这种思想的共鸣不也如同五音八声樂之协调和谐吗?
avatar
侯衍锋
28楼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说的是人和。杨钱二师的解释都把“知”当成知道,又将“愠”解释为怨恨。窃以为杨、钱两师受朱熹误导,对“人不知而不愠”都注解错了。知通智,是智慧的意思。愠是郁闷、闭塞、蒙昧的意思。“人不知而不愠”是使人由没有智慧的野蛮状态转变成为没有蒙昧的文明世界。人:是指缺乏智慧需要教化的人。人不知:人没有智慧。愠:有两种声调,第一种发yun4音,表示生气、愤怒;这里发yun2音,郁结、蒙塞的意思。《孔子家语》有“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此诗为舜南游时所作。《礼记·乐记》记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孔子家语·辩乐》载其辞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大意:“南风徐徐,如熏如浴,可以清除我子民的酷热,消解心中烦闷郁结;南风吹得正合时宜,可以赋给我子民财富。”其中的愠就是发yun2音,解释为烦闷、郁结、闭塞,引申为愚昧、不智,而这里的不愠,就是本于“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的。不愠:是使之不愠的意思,之是指“人不知”里的人。愠的根源在于不知。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一个国家、一个世界,如果由不知的人组成,那么就要生出郁结来。对于社会来说,一个最重要的检测标准就是不愠,即把人不知的世界改造成人不愠的世界。不亦君子乎:做到这样的不正是行圣人之道的君子吗?——朱熹的曲解将孔学启蒙教化民众的远大理想贬低为个人恩怨了。
avatar
侯衍锋
29楼
——将学到的知识向社会大众普及,解决他们的困惑和烦恼,使社会由蒙昧通过教化、改造、转变成为昌明、和谐、繁荣、智慧,实现人和,最终达到大同世界,做到这样的不正是行圣人之道的君子吗?
本章孔子通过阐述人分别在天地人三个平台上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总纲,包括理论、实践,各种思想碰撞和学术争鸣,将人不知的世界教化成为人不愠的世界。
本章重新断句如下: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白话文:
孔子说:“把握天时,研读圣人的理论、学说,有所创新,在合适的时候将學到的圣人经典在实践中印证,不也是同时将自己创新理论在实践中印证和提高吗?
“占据地利,与各方朋友同心协力,切磋研讨,各种思想相互碰撞而产生共鸣,不也如同五声八音樂之和谐吗?
“营造人和,将学到的知识向社会大众普及,解决他们的困惑和烦恼,这样做的不正是行圣人之道的君子吗?”
avatar
侯衍锋
30楼
2.大道无言
新编论语详解•一学道1.2
侯工 编著
微信公众号:xz480219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论语·阳货17.19》)
杨伯峻:孔子说:“我想不说话了。”子贡道:“您假若不说话,那我们传述什么呢?”孔子道:“天说了什么呢?四季照样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呢?”
钱穆: 先生说:“我想不再有所言说了。”子贡说:“夫子不再有所言说,教小子们何从传述呀!”先生说:“天说些什么呢?春、夏、秋、冬四时在行,飞潜动植百物在生,天说些什么呢?”
详解:
一般人以为,是老子最先提出道的,其实不然。那么是谁呢?是伏羲。伏羲在中国最早的经典哲学著作《易》里就提出了道。《易》也称《周易》,是专门论述道的。 “文”是指最初的象形符号;“字”是将“文”演绎成为音形意体系。伏羲八卦称之为“古文”。最古老的“天”文就是乾卦、“地”文就是坤卦、“雷”文就是震卦......“文”还具有修身行道文化的内涵。有人以为《周易》是周文王写的,所以叫《周易》。其实周是周期的周,不是周文王的周。“易”是变化,“周易”是周期变化规律。伏羲是用“文”写《周易》的,而周文王是将伏羲的《周易》的“文”演绎成“字”,后来再由孔子修定为《易传》。老子只是用《周易》的道来阐述自己的政治观点而已。
自然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天。在中国文化里,道就是天。人们常说天意难违,天意不可违。天意指的就是道。道是不可违的。《水浒传》里,宋江一伙说“替天行道”,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替天行道。如果宋江能够替天行道,那么谁敢保证他不会胡作非为?如果他胡作非为,天还可以惩罚他吗?如果不能,他比天还大吗?如果能,又如何替天行道呢?历代的天子,也只能做天的“儿子“,一切还是要听天的,也不敢说替天行道。哪个天子违背了天意,也要被上天惩罚。宋江又没有三头六臂,吹什么牛B?其实,宋江一伙所谓的替天行道、劫富济贫,无非不是为了不必劳动,又能“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要过上这样痛快的日子,那么只有走杀人越货暴力血腥这条路了。历史上所有土匪强盗都是这么干的。他们是替天行道吗?
avatar
侯衍锋
31楼
当然,每个人对道的运用都有不同的理解:老子的用道是无为而治;庄子的用道是逍遥自在;孔子的用道是践行仁爱;而宋江的用“道”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各种用“道” 摆在一起,就可以评判优劣了。道可以运用不同,但只有《周易》的道才是正宗。有人误以为孔子50岁才学《易》,因而孔子不得道。其实整部《论语》里孔子的言论都是《易》的运用和发挥。孔子在上课时就经常解说《易》,他在讲解“艮卦”时就指出“君子司不出其位。”能说孔子年轻时没有学《易》吗?如果孔子不得道,能有这么高的境界和成就吗?大道至简。孔子的道才是正宗的道,孔子在《系辞》里说:“一阴一阳之为道”,简接说明道出于《易》也。道就是自然规律。孔子的用道,就是道德教化和承担。有一条要记住,评判真理的标准,是看其是否符合人类的最高利益。孔子的道是符合人类的最高利益的,所以风靡世界,被誉为圣人。
avatar
侯衍锋
32楼
在自然界,有高山,就有深海,不可能万物齐高,有严寒,就有酷暑,不可能到处都是春天。在人类社会,也不可能人人平等,必然有贫富差异。贫富差异就是天意,保护私有财产就是顺从天意。如果谁富就打倒谁,那么谁还敢做老板?没人做老板,穷人去哪里打工?个个窝在家里,就等天上掉馅饼?多吃点大头菜,做做白日梦是可以的。如果大家一齐贫穷,就可能像孙二娘那样用人肉做馒头了。劫富济贫是杀鸡取卵,涸泽而渔,这显然是逆天的。若要顺天意,就应该让更多的人成为富人。再富的人都要消费,只要一消费,就拉动经济发展,也就回馈到社会了。如果他不消费,那么财富就在世界上,你也有一份。如果国家有宽松环境,说不定你就致富了,赚个老板当当,不是很爽吗?社会上只要富人多了,就有更多富人纳税,提高社会福利,这样才能真正济贫。可贵之处在于:虽然孔子承认人类存在各种差别,但是不能以这些差别作为选择标准,而应该有教无类,一视同仁——这便是人类社会的道,也就是孔子倡导的仁德。
avatar
侯衍锋
33楼
在自然界,有高山,就有深海,不可能万物齐高,有严寒,就有酷暑,不可能到处都是春天。在人类社会,也不可能人人平等,必然有贫富差异。贫富差异就是天意,保护私有财产就是顺从天意。如果谁富就打倒谁,那么谁还敢做老板?没人做老板,穷人去哪里打工?个个窝在家里,就等天上掉馅饼?多吃点大头菜,做做白日梦是可以的。如果大家一齐贫穷,就可能像孙二娘那样用人肉做馒头了。劫富济贫是杀鸡取卵,涸泽而渔,这显然是逆天的。若要顺天意,就应该让更多的人成为富人。再富的人都要消费,只要一消费,就拉动经济发展,也就回馈到社会了。如果他不消费,那么财富就在世界上,你也有一份。如果国家有宽松环境,说不定你就致富了,赚个老板当当,不是很爽吗?社会上只要富人多了,就有更多富人纳税,提高社会福利,这样才能真正济贫。可贵之处在于:虽然孔子承认人类存在各种差别,但是不能以这些差别作为选择标准,而应该有教无类,一视同仁——这便是人类社会的道,也就是孔子倡导的仁德。
avatar
侯衍锋
34楼
可能有人会说:“征税不就是劫富济贫吗?”这里关键在“刼”字——刼是抢劫,是暴力,是强迫,而征税是契约行为。你认为征税不合理,可以不干,没有收入就不用交税,没人强迫你去赚钱的。
人类要遵循的主要有三个天意:
第一个天意是施仁政。背离道的政权是暴政。实行暴政的秦朝只有15年。不仅秦始皇开创的帝业被颠覆,而且连秦始皇的嬴氏也被灭全族,漏网之鱼也都纷纷改姓。秦后中国历朝历代为什么总是不能长远,就因为不在道上,违背天意,不符合自然规则。
第二个天意是现代人类发展不能太快,要悠着点,欲速则不达。太快必然发生经济危机和环境污染,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败坏道德、恶化生存环境,人类反受其害。
第三个天意是科技不可乱用,一切必须遵循伦理道德。特别是核能,凡是使用核能,不管用于战争还是和平,最终都会灭绝人类——或灭绝于核战争,或灭绝于核污染。
avatar
侯衍锋
35楼
替天行道固然不对,天人合一也是错误的。人只有依天道而行,而不可能天人合一。如果天人合一了,那么人不变成天了吗?所以只能是天人相应。天人相应不是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听天由命”,而是人主动地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自觉地按照规律办事,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被动,也不僭越。
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道德经41章》)——这是老子关于道的描述。大白:非常洁白;若:选择,引申为对比;辱:黑;大白若辱:与黑对比才能显出洁白;大:广大;方:宽阔;大方:广大宽阔;隅:城墙;无隅:没有围墙,引申为没有边界;器:人造物体;大器:巨大器具,引申为伟大事业;大器晚成:完成行道的伟大事业需要足够的时间。大音希声:巨大的声响但是听不到;大象无形:巨大景象但是看不见。——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道是洁白的,它必须与黑对比才能显示;道辽阔宽广必然没有边界;要在践行道的事业上取得成就,必须有足够的时间;道发出巨大声音但是听不到;道有巨大景象但是看不见。在这里,孔子以天无言来比喻大道无言,与老子论道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更加具体,更加形象。
avatar
侯衍锋
36楼
孔子在这一章,就是通过动植物按照一年四季有规律的周期变化来说明道的奥妙——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虽然大道无言,但是以其对世界的排布显示威力,使万物都能循道而行。
子曰:“予欲无言。” ——予:我;欲:想;言:从丶从一从二从口,指有条理的阐述。言不是一般的说话,而是阐述思想、理论,这里特指说道。无言:不再说道;如果像杨、钱解释的“说话、言说”就不通了,难道孔子不再说话了吗?而不再说道是可以的。杨、钱解释来自朱熹,这里可以看出朱熹在装糊涂,目的是隐去“道”,使孔学成为无道的胡说。朱熹将无言解释为不说话,是在污赖孔子言而无信,因为孔子总是要说话的。
——孔子说:“我想不再说道了。”
avatar
侯衍锋
37楼
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孔子,老师;如:如果;则:那么;小子:我们学生;何:如何;述:循也——《说文》,遵循;焉:呢;
——子贡说:“老师如果不再说道,那么我们遵循什么呢?”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请注意,根据上下文,在“天何言哉”前面应该加上“述天焉(遵循天道啊)!”原文因其意不言自明,故省略,今人悟性稍逊,翻译时应补上;何:什么;言:说;哉:吗;四时:四季;行:运行;百物:指各种各样动植物;生:生息繁衍;
——孔子说:“遵循天道啊!天说什么了吗?四季在运行,动植物在生息繁衍,天说了什么吗?”
孔子开头就说:“予欲无言。”是为了引起学生们的注意,欲擒故纵。他的目的是为了引出下文——大道无言,万物循之。孔子的意思是说:过去我说的这么多,都是在传道布道,而你们却当作耳边风,我也不想再说了;在天的面前,我说得再多也相形见绌。你们只要看看天是如何运行的,动植物是如何遵循天道的,一切奥妙都在其中了。你们要遵循的不是我,而是天道啊。
天是至高无上的,道也是至高无上的。这一章孔子通过以天来比喻道——大道无言,充分证明孔子是精通《易》的,而且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从学生笔记的《论语》分析,孔子是在30岁前精通《易》以后才招收学生授道传道解惑的,否则会有人跟他学习道吗?
这章孔子通过以天比喻道,使学生明白大道无言,万物循之的道理,教育学生要像伏羲那样善于观察自然,发现自然运行规律,然后依道而行,才能成功。
断句如下:
子曰:“予欲无言。”
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白话文:
孔子说:“我想不再说道了。”
子贡说:“老师如果不再说道,那么我们遵循什么呢?”
孔子说:“遵循天道啊!天说什么了吗?四季在运行,动植物在生息繁衍,天说了什么吗?”
avatar
侯衍锋
38楼
@大米大大米米大面 2018-02-12 22:57:54
孔学
小学生到此一游
研究孔子的吗
还是啥啊
呵呵
-----------------------------
慢慢看吧。
avatar
侯衍锋
39楼
3.唯道为大
新编论语详解•一学道1.3
侯工 编著
微信公众号:xz480219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8.19》)
杨伯峻:孔子说:“尧真是了不得呀!真高大得很呀!只有天最高最大,只有尧能够学习天。他的恩惠真是广博呀!老百姓简直不知道怎样称赞他。他的功绩实在太崇高了,他的礼仪制度也真够美好了!”
钱穆:先生说:“伟大呀!像尧的为君呀!高大呀!只有天能那么高大,只有尧可与天相似,同一准则了。广大呀!民众没有什么可以指别称说于他的了。高大呀!那时的成功呀!光明呀!那时的一切文章呀!”
详解:
套路,古已有之。最深的套路,莫过于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套路。直到今天,一般人还不能识穿。
翻开历史,看看帝王们是如何对待孔子的:
秦始皇是法家代表。在政治上,法家反对仁政,主张严刑峻法,行的是暴政。在思想文化领域,法家主张绝对一致的大一统思想。秦始皇毫无掩饰地公开反孔。在他统治下,将所有与孔子有关的文献和书籍全部焚毁,一点不留,甚至对几百个研究孔子的文人挖坑活埋,可见其对孔学仇恨之深。
avatar
侯衍锋
40楼
秦始皇无道,终被天谴。其帝业仅仅维持了15年就夭折了。更为严重的是,秦始皇整个家族随之被灭绝了,这对以后历代帝王的教训最为深刻——谁不怕夭折?谁不怕灭族?——秦鉴不远,在孔子之后。
继秦朝之后,汉朝帝王继承了秦朝政制,当然也继承了秦朝法家的大一统意识理念。但是,汉皇帝吸取了秦始皇的教训,不敢明里反孔了。到了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一个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为维持帝王的法家统治出谋献策。他认为要维护政治统一,必须在思想上统一,于是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春秋》所主张的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是适合古今任何时代的道理。)"其实,孔子编撰的《春秋》所说的周朝,是联邦式的国家形式,允许各种不同的思想存在和交流,在学术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所以能够持续800年之久。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