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喻文字:中国语言学文字学的革命
avatar

喻文字:中国语言学文字学的革命

王子居
1楼
中国人为什么几近痴迷的用喻
说起比喻,中国人可能最先想到的是楚辞里的芳草美人,然后是诗经中的比方,好像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格是高高在上的、唯美的,是存在于文学中的,与普通老百姓和日常生活是不搭边的,事实却是中国人是每时每刻都在用比喻的,只不过自己意识不到。
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大事还是小事,中国人都喜欢用比喻。比如心情不好骂人或骂自己,有如下词汇:狗屎→臭狗屎-烂狗屎、脓包、蠢蛋、蠢货、白瞎、瞎了(丢了)、烂泥、垃圾、头顶流脓脚底生疮……就连我们平常说的这个人很坏,这个人坏透了,其实也是一个比喻,是用苹果桃子等的腐坏来比喻人品的。而讲坏,中国人可不只一个坏字,如坏水、坏坏、坏蛋、有点坏、你真坏、坏透了、坏死了、坏到家了、坏东西、坏透气了、一肚子坏水、坏得头顶长疮脚底流脓……这得多少比喻词?
比较高雅的事当然也要用比喻,如推敲,出自于一个故事,说是韩愈碰上了贾岛,正在为一首诗的一句犯愁,究竟是写成僧推月下门好还是僧敲月下门好,韩愈想了一回,说是敲好,于是中国就又多了一个比喻词,用究竟是敲门好还是推门好来比喻在某件事物上反复思量。其实推敲这个词不必韩愈和贾岛发生这么个故事才有,以中国人的喻文字的特点,早就应该有,为什么呢?以我在农村的生活经验而言,左邻右舍、亲戚们来家串门,一般是推门而入的,一个比较远的、很少来突然来的人,则是要敲门等主人出来迎接的,甚至谈事都只在门外谈一谈,主人邀请都未必肯入的。
所以进一家人的门时,是推是敲,其实在每一个农民心里都是要衡量一下的。不过现在住楼房就没有推敲的问题了,因为所有人的门都是关着的。
中国人喜欢吃,什么都吃,从造词上也看得出来,如:吃苦,吃力,吃亏,吃累,吃紧,吃这套、吃这一套、吃马屁、吃奉承、吃不消、啃不动、吃下、吃不下、吃白食、吃白饭、吃素的、吃货、吃瘪、吃得开、吃不开、吃豆腐、吃醋、吃错药、吃不住、吃不了兜着走、吃大锅饭、吃大户、吃得来、吃得消、吃独食,吃干饭、吃功夫、吃挂落、吃官司、吃后悔药、吃皇粮、吃回扣、吃回头草、吃劲、吃惊、吃空额、吃空饷、吃口、吃老本、吃里扒外、吃偏饭、吃偏食、吃枪药、吃请、吃透、吃闲饭、吃瓦片、吃现成饭、吃香、吃小灶、吃心、吃鸭蛋、吃哑巴亏、吃一堑长一智、吃重、吃准、吃罪。这些都是含隐逻辑的比喻词,试想,这些都能吃,还有什么是中国人不能吃的呢?
与吃相关的,也都随处可见比喻,如饭桶、酒囊饭袋,加上刚刚列举的吃干饭的、吃素的,中国人形容一个人无用,竟然有这么多词都跟吃有关。其他虽跟吃没有直接关系,但却与食物消化有关的喻词如:恶心、吐了、消化、拉稀……
中国人感受到什么,便以喻贯通,比如寒热,寒热本是人对温度的感觉,但中国人对寒热也是无所不用其极,如用凄风冷雨来形容一个人处境的悲凉,用世态炎凉来形容自己感受到的人情冷暖(也是温度的喻词),用生性凉薄来表一个人的薄情寡义。说到薄字,又有人情厚薄、厚此薄彼、薄情、轻薄、浮薄等词。
凡是中国人所见到的事物,都可以化为比喻,如花儿→心花→心花怒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我等到花儿都谢了……
中国有江湖,于是中国人的词汇成语里就有: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险恶、江湖多风波、这个人比较江湖、这个人有江湖气、江湖义气……
avatar
王子居
2楼
中国人的比喻不仅十分形象,还具有强烈对比,如:没妈的孩子像棵草、有妈的孩子像个宝。
中国人对比喻的运用不是单一性的,而是连续的,比如说光棍本身就是一个喻词,而耍光棍依然是一个喻词,这是喻上加喻。中国人用喻词到了什么程度呢?比如说逃出来不叫逃出来叫滑出来,这个词可能是东北地区专用的,是取溜冰为喻,有着地方特色,看过电影《智取威虎山》的读者想必印象深刻。而同样就在这部电影里,尿性、尿性人被用过多次,有的是表服气的,有的是表意外、惊讶的,有的是表某人有一定能力的。一词多性多义,是汉文字贯通性强大的表现。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用比喻?因为比喻不仅形象,更充满内涵,还充满风韵,如《红楼梦》里面描写王熙凤时说“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如果我们用字母单词来讲,那就是修长,但修长只是一个长度单位,它描绘不出青秀的禾苗和柳条那样的生机和灵动,更描绘不出风中杨柳随风摆动那样的意韵,所以汉语言喜欢用比喻,是因为比喻蕴含着更妙的美,而比喻能蕴含如此妙的美,是因为比喻是取象为比的(更多论述请参看拙作《古诗小论》)。汉文字中的比喻对于文学的增益,恐怕只有汉文字才能有,字母单词恐怕就做不到了吧?比如欧阳修的“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用杯盘狼藉的狼籍来比喻满地的落花,将一个丑词用到美得不可方物,而肖德藻的“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用丑怪来比喻古梅枝干的苍劲虬曲,也是别出心裁恰到好处。
中国人举凡碰着个什么东西、摸着个什么东西,就会拿来做比喻,比如主席,古代中国人会客是坐在席子上的(现代日本还这样坐,只不过席子变成了榻榻米和木地板),所以这个席子的主人直接就变成了一个职位。又如:树根→根本→根基、树根→根脚、道路→方法→道理→规律和规则。这些都是中国人信手拈来的比喻的贯通。就连摸着个什么东西的摸,也一样用比喻贯通出了很多词汇,如摸情况、摸透他的脾气、摸清楚、摸排、摸索、摸底、瞎摸乱撞、摸黑、摸着石头过河……
至于深刻的,如游戏本是游而戏耍的意思,在佛经的诸多语境中,也都是自由自在的、轻松快乐的玩耍的意思,如游戏自恣,这个词都快可以形容现在玩游戏上瘾的男生了。但讲到一些深奥的义理时,喻义就变了,如“以大神通,游戏三千大千世界”,这里的游戏则是像游而戏之一样轻松的意思。佛陀在讲神通三昧时,有一种“金光狮子自在游戏”的三昧,在这里自在游戏也是比喻,是用凡人游戏时的轻松比喻这个三昧的自在。
中国本土方面的,如我们讲的思圆行方,来源于古人所讲的天圆地方,但天圆地方又来源于天道圆行,贯通出去就有诸行圆满、团圆、圆了心愿、圆融、圆通、圆滑、圆润、圆成等。
事实上,不要说文句中存在比喻,汉文字中比较重要的大多都是喻字,就连整个中国文明都是用比喻来表达的,如古人记叙三皇五帝直到夏商的国学经典,就是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这些大历史时代的总结性的、传承性的国典,都是以象命名的,而以象命名的事物,往往都具有各种喻义。
中国人对于比喻的贯通性运用是没有穷尽的,如《礼运》:
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
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诸侯以礼相与,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
肥本是指肥肉,后来又指土地生产的东西多(好比人身上的肥肉多),即现代肥沃的意思,后来又指能让土地生产出更多粮食的东西(粪料等),而早在春秋之前,肥就表示家庭和国家的富有(就好像人有肥肉说明营养充足一样)了。强大、壮大也可以用肥来比喻,比喻在电影《大决战》中林彪的部队发展得很快,毛泽东说林彪现在“可是肥得很哟”,可以说,任何一个事物,中国人都是信手拈来,不断地去贯通的。
中国人对于比喻有多么的衷情?连外国人的寓言传到中国也会变成比喻,如火中取栗,它本是十七世纪法国作家拉•封登的寓言诗《猴子和猫》里讲的一个故事,但到了中国人的手里,它就变成了比喻,而且是一个四字成语。这种现象不但表示着运用比喻是中国人的天性,而且运用喻学里的数理也是中国人的天性。这种天性是数千年的喻文明基因深深蕴含在我们的文字当中所造就的。至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故事变成比喻,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了,比如买椟还珠、刻舟求剑、黄雀在后……
汉文字的造字法和造词法决定了,我们现代在科技层面的造词也一样需要运用喻,如激字本义是冷水突然刺激身体→激发→激发态(原子、原子核等的能量高于基态时所处的状态),汉文字在当代的造词也一样是以象为基础的,即便是在翻译中也是如此,如四环素、肾结石(非石而命名为石,是一个喻词),就是取象而造的词汇。
中国人为什么离不了比喻?下面就慢慢地一一分解。
avatar
王子居
3楼
华夏文明的密码——兼谈喻之名相和历史发展
当代世界对比喻的认识,皆遵从于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为比喻下的定义: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从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对比喻的认知,中国学者亦不例外。这个理论认识文学中的比喻是可以的,但要以之认识华夏文明中的喻,则无异于蚍蜉想要攀登上珠穆朗玛。
如近现代学者举比喻在中国古代最早称为譬,其例证为《诗经•大雅•抑》中有“取譬不远,昊天不忒”的诗句(中国古代的喻字,是告示、告知的意思。它成为比喻,我所能见到的最早文字记述则是在唐代,它或许在晋代或更早的汉代就有)。但事实上,在古代,跟近代的比喻相似的词汇,在哲学层面上是“比物丑类”,如《礼记•学记》中指出“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在文学上则是“赋比兴”,也就是说,我们现代讲的比喻,在秦汉之前称为比、譬。
而事实上,譬、类、比,并不是最早的喻词,更早的喻的概念喻词是如和若。如《尚书•舜典》“如五器,卒乃复。”“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初。”“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礼。”“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又如《尚书•虞书》“俞,如何?”这些都是如在古代的用法,其中“百姓如丧考妣”一句,最能彰显比喻的意思,作为一个喻词,如字早于譬、类、比等。我们现代语法中如字作为一个喻词,是早从舜帝时代就开始了,那么同样作为喻词的若,是否也是早就从那个时代就有了呢?如果像某些学者所讲的若是语助词,亦像某些学者所解的若是顺从的意思,那么,古代华夏文明的精粹就会永远失去了,可以这样说,不将若字解如如字的学者,是完全不懂古汉语,也完全不懂古代华夏的传统文化的。这是因为若在古代,也是喻词。《尚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畴咨若时登庸?”“畴咨若予采?”“曰若稽古帝尧”及《尚书•舜典》中的“曰若稽古帝舜”,若亦都是喻词。
随着古代典籍和语言传统的渐渐遗失,在春秋出现了譬、比、类等,战国时代出现了似,最迟至唐代出现了喻。
譬和喻同时出现的例子如《学记》中所载“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不用打比方,就能够让人明白,这说明早在春秋之前,古人讲道理的常用方法就是比喻。
战国时期还用似,如《荀子•宥坐》记载了孔子答弟子子贡问水的一段对话:“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偏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洮洮乎不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而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比喻作为一个整体词汇有籍典可考的出现最早可能是在汉代,《汉书•师丹传》:“天下一统,而称引亡秦以为比喻,诖误圣朝,非所宜言,大不道。”但是在这里,比喻的意思其实是以比喻之,也就是通过比的方法来讲明白,比是类比、比喻的意思,而喻依然是告示、告知的意思。
自秦汉之后,尤其汉朝出现文人诗之后,本土文学废弃了譬和比的传统。广泛运用并继承了譬的,则是佛学。
比喻打从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出现世间,便达到了一个高峰。佛教的比喻深大如海,当年佛陀为了使自己说的法更好的为人接受和理解,便尽量多的引用比喻——佛经中称譬喻,而对佛经进行分类,其中便有“阿钵陀那”,即“譬喻”这一种。将譬喻作为佛经的一个分类,这样的重视程度是独一无二的。
而佛经传布到中国之后,比喻在佛经中称为喻。喻字是主体,两个字的称呼则是譬喻,当然佛经中的比喻也称为譬,但通常与喻连用为譬喻、譬如,随着时代的变迁,佛经中的比喻不再称譬喻,而是称喻。所以在我们的通常印象里,比喻在佛经中称为喻,如以喻命名的佛经有《喻鬘论》《百喻经》《大喻王经》等,这些经典都是运用比喻的方法通过寓言故事来讲道理,我们当然可以依然将这里面的喻字解释成为告知、晓谕的意思,但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变迁,喻已经代替了譬和比,例证又如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讲“文之难,而诗之难又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在这里,他用的是喻字。
我们现在常用的比喻的专用词,有像、好像、就像、正像、如、恰如、比如、有如、例如、正如、就如、如同、似、好似、恰似、正似、就似、仿佛、类似于、若、就若、如若……现代语言学中讲到的隐喻的喻词则是是、成、成为、变为……而在古代佛经中经常用的是譬如、如……
也即是说,最晚在唐代,比喻的名称就是喻。也即比喻的名称是从譬、比、类演化为喻,直至我们近现代称为比喻。
关于比喻的专门著作,在梁代,有刘勰《文心雕龙》以专篇对比喻进行过较全面、精辟的论述。明代徐元太有《喻林》,清代有吕佩芬《经言明喻编》等编汇比喻现象的专书,这些都使比喻的研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但事实上,无论是譬、比、丑还是喻,都与我们今天讲的修辞学意义上的比喻完全不同。
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在极为稀少的汉语言最早的公认的文字记录《尧典》和《舜典》里,会出现那么多喻词呢?
这是一个可以揭开整个华夏古文明基因密码的疑问。
同样的例子有两个,一是《道德经》,《道德经》大规模用喻,如“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淡兮,其若海,望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治大国,若烹小鲜。”“正言若反。”
但《道德经》中依然有用如字的,除了上文的“如婴儿之未孩”还有如“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你能想象五千字的《道德经》,用若、如两字的句子就有五百字吗?而且在这里只是选取了直接用若、如两字的,其它与若、如两字关联的语句及用隐喻的语句,这里尚未选入。
如、若在《尧典》《舜典》中和在《道德经》中所占的篇幅如此多,说明了什么?一个小小的修辞手法比喻,从有文字记载的尧舜之典,一直延续到当代,古代大哲所用的喻词就有若、如、譬、丑、比、似,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喻词,古人要用这么多字来表达?你还能举出一个更重要的事物像比喻这样需要尧舜老荀这样的圣者各自运用不同的字来表达吗?
这其中蕴含了整个华夏古文明的不为人知的密秘。
如果说自春秋开始只有老子和孔子知道这个密秘,那么秦汉之后,随着国学的断层,晓得这个密秘的就只有佛学了。
佛经中,对最高道的称呼是“真如不二”,对最高智慧掌握者的称呼是“如来”,对妙境的称呼是“如如”。
我再举一个例子,《说苑•善说》:“客谓梁王(魏王,魏建都在梁,故又称梁王。)曰:‘惠子之言也善譬。王使无譬,则不能言矣。’”惠子是怎么解决这个难题的呢?他讲了一个比喻来告诉魏王不用比喻是不行的。与庄子同时代的惠施,与庄子一样非常依赖比喻,甚至有人认为如果他不讲比喻,就什么道理也讲不出来了。
读到这里,再愚钝的人,哪怕还不能明白如、若是何义,恐怕也能在直觉和潜意识里明白我想告诉你们的真相,如字和若字中隐藏着整个华夏古文明的钥匙和密码。
为什么老子要用若字?因为老子读得懂《尚书》及更多华夏古典。为什么佛经中用如字?因为诸多佛教译经家也读懂了《尚书》。而历史现实则是,占据历史主流地位的大多数儒者和学者们,却偏偏是没有读懂的。
所以我们现在所认知和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不是真正的、正确的中国传统文化。
对于这一点,就让我先从华夏文明的其础——汉语言的文字原理来讲起。
而想要理解汉文字,首先要理解比喻,以下这一章是我在2003年创作的关于比喻的部分内容,因为在当时我已提炼出比喻和象类及喻的共同特质——由此及彼,所以用比喻的一些内容供读者先热热身,从比喻的原理再进一步理解喻文字的原理。
avatar
王子居
4楼
溯推比喻的出现
比喻的出现,在于一个“似”,有了“似”,便有了比喻。
首先是相似,当人们看到太阳的外形是圆的,月亮的外形也是圆的,便会生出它们相似的认知,人们的眼睛,状似珍珠,也似葡萄,于是人们便有了这三物相似的认知。
其次是行迹似,当人们认识到太阳从东升起,到西落下时,人们会觉得太阳与飞鸟相似,都在天空中飞行,于是有了金乌的传说,也有了太阳如飞鸟的比喻。
再次,人们发觉到物性似,譬如人们知道葡萄甜,又知道蜜甜,蔗糖甜,于是人们认识到物虽不同,甜性相似,再如莲花有香气,栀子花有香气,两物虽不同,香性相似,再如石头坚硬,而铁斧亦坚硬,物虽不同,坚性相似。
以上几例性似是内身器官的独觉性似,还有主观思维上的普觉性似,譬如人们以身比山时,会生出山大的认识,而此身比虚空时,也会生出虚空大的认识,“大”“小”在表面上看来是眼的一器官独觉性似,其实不然,一个盲者可以通过爬山通过触觉而生起山“大”的认识,也可以通过行走而生起地“大”的认知,所以我们说“大”为意识思维上的普觉性似。
再次是理义性似,当人们有思想体系后,互相对比一下,就会觉得有些人的“大”,有些人的“小”,有些人的“深”,有些人的”浅“,有些人的“真”,有些人的“假”,大与大似,小与小似。又如“日与月”,“阴与阳”,“昼与夜”,“刚与柔”,“男与女”,“天与地”,“明与暗”,这几个题目有相似处,其中刚柔、阴阳是人类思想中产生的,其它则是自然现象,刚柔、阴阳是理义性似,日月、男女、天地是物相似,“昼与夜”是自然现象,但它们已不是物相的似,如同香与臭一样,出自人的感觉,因日月的显没而有这种分别,我们说它好比香是莲花的一种性那样,也是日月灯烛等发光体的一种性,明与暗也是这样,明是光的一种性,暗是光灭时显出的一种性,所以说是性似。
为何说明暗昼夜是出自人的感觉呢,如人目盲,则无明暗昼夜,但男女之别犹在,日月天地虽然不见,可以凉热身触感知。而日月虽不以身触知,却仍可以眼见。如天地不依它住,而昼夜则由日月天地物体等而现,故昼夜本是日月星的显性,如同香出自花一样。
举出这几个例子是要说明相、性、理之间互有相似,如阴阳刚柔为理义,男女天地为物相,明暗刚柔为性,比如说喻智如明,喻愚似暗,是以性喻性,以男喻刚,以女喻柔,是以相喻性。喻智为明,是以感官之性喻理义之性。
其次是情绪感觉的感官异受之似,如当人们认知到听受真妙法义之时,非常快乐,这种快乐有似于忽然吃到好的蜂蜜,这是以味觉喻情绪,也好像突然间嗅到了好香,这是以嗅觉喻情绪。
人们也会认识到不同情况下情绪之间也有相似,比如说当听闻了妙法有所领悟时,会有这样的感觉:以前没有见到这样的境界,现在见到了,好像盲人得了眼,其喜悦感情有相似处,是以感激喜悦喻感激喜悦,又好比贫穷潦倒的人突然得了宝贝,也好像在炽热的太阳下烤了一天的人突然得到了冰琪琳,又像是迷路很久的孩子突然望见了自己的母亲,也像是饿久了的人突然得到美食,很多很多的情绪感情都相似。
再最后,人们发现有些事物无似不似,于是便以不似为似,比如说人的脸面很美,实在不能以杨玉环的脸来比喻西施的脸,也不能用见到杨玉环的感觉来比喻见到西施的感觉,如是人们以莲化喻面美,以满月喻面端正,这是不似之似,让我们推究一下不似之似之所以成喻,在于本体是人类强生的分别,如美与不美,有人说莲花是美,有人则不觉得,有人觉得某人美,有人不觉得,有人觉得满月可爱,有人不觉得,有人觉得某人端正,有人不觉得。这种分别不像人们分别石头硬棉花软那样,软硬确实可知,所以说这是于物性强生分别不似为似。
再后人们又认识到心理情绪有些是无似不似,譬如《诗经》中:“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心之为物,无相无形,非可卷舒,所以这个比喻是于无相强生分别以不似为似,又比如“忧来如循环,匪席不可卷。”忧愁之为物,虽然人人有感觉,但并无实际的形相会像轮子那样循环不停,又比如“肠中车轮转”,忧思也不像车轮那样转个不住。这几个例子都是心绪无相强生分别不似为似。
再后人们发觉有些抽象性,认知生出的分别无有形像,无有相似,如人的德行,无可比喻,只好用日、月之明,须弥山之高,虚空之广,大海之容,莲花之香,琉璃珠之净来比喻,如德本无光,而以光为喻,本无香,而以香喻,这便是无相无性强生分别以性喻性不似为似。
当人们发现了“似”之后,便开始用喻,如人们发现太阳圆,盘子亦圆,于是便有了“太阳像个圆盘”,这看起来是戏喻,但在某个时代,这种比喻的出现也可能像我们现在发现一座大金矿那样令人欢喜。
以上是我在2003年创作的《比喻学》中所讲的比喻由相→性→义理→、相→心、性→心、义理→心的不断贯通,那时候我意识到比喻是不断地、跨领域的贯通的。直到2017年,我才意识到文字中也存在这种不断地贯通性,它们运用的其实是同一种方法。
avatar
王子居
5楼
从围棋看喻文字
我在《局道》一书里讲局演是一个独立的知识领域,但事实上,一个博弈棋局是没有自己的名相的,围棋顶多有棋子、棋盘、行棋规则,如此而已,那么中国的围棋是如何形成自己独立的知识领域的呢?这就是靠喻文字的神奇贯通性了。
局演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知识领域,而西方的扑克牌就不行,这是因为局演有诸多概念,而这些概念都是借来的,是由其他知识领域中的字、词贯通到围棋中来,于是围棋才有了自己的诸多概念并最终有了自己的知识领域。
我在百度上搜到围棋的术语共1663字(加标点),单字有120字(常用汉文字只有3000个左右,3000个汉文字可以覆盖99%的汉文书面资料,这一个比例,当读者读完本书,理解汉文字是靠由此到彼的贯通性来解决所有的文字和语言的问题后,将会更深刻地认识这个比例意味着什么),以单字而论,围棋术语中的单字没有一个不是以喻的方法从其他知识领域中贯通来的。包括气、目这样的围棋自身的概念,也都是从其他领域贯通而来。这可能是人造事物的局限性之一。
除了围棋的诸多概念术语是喻文字贯通而来,在围棋的局演中演化出来的诸多哲学,也都有很多比喻,而这些比喻全部都由围棋贯通到了其他各个领域,如政治、军事、生活等。
“夫棋边不如角,角不如腹”,如果说边角是一个正方形自身具有的概念,那么腹就是由身体贯通到正方形中去的。“上者远其疏张,置以会围”,会围本是军事术语,贯通到围棋中来。“下者则守边隅,趋作罫,以自生于小地”,这是将政治中版图的术语和地理的术语运用到围棋中。“三百六十,以象周天之数。分而为四,以象四时。隅各九十路,以象其日。外周七二路,以象其候。枯棋三百六十,白黑相半,以法阴阳”,这是将围棋制作时运用喻的原理将天象贯通到围棋的制作原理讲了出来。“局方而静,棋圆而动”,这是将天圆地方、天动地静的概念贯通到围棋中来。“权舆者,弈棋布置,务守纲格”,权是秤砣,舆是车底,纲是网的大绳,格是器具的格子、方格,这一句全都是喻词。“此皆古人之论,后学之规”,古人讲规矩方圆,用以喻法度守则,此处则直接以规喻之。“雌雄未决,毫厘不可以差焉”,雌雄毫厘也都是喻词。“九品之外不可胜计,未能入格,今不复云”,这里的格也是喻词(具体请参看《喻文字与古文释义:格物致知古今考》)。
在本书的开头讲到《老子》有五百字的篇幅是用比喻讲的,约占全书的十分之一,这只是句法中运用比喻,而喻词究竟有多少?我没有时间去统计,汉文对喻之贯通性的运用,是无处不在的。
严德甫、晏天章在注释《棋经》时所说:“夫棋之用心,与治事同一理。人惟不自知,能自知者以理推之,则无所思而不至矣。”直接讲出围棋与人事治理是贯通的。
其他如《洞微篇》“洞,深远也。微,幽隐也”,也是直接用喻词来比喻围棋。围棋中的喻词,如弃子、废子、妙着、昏着、妙棋、孤棋、延气、松着、细着、细棋、软棋、松气、活棋、选点、复盘、复局、胜着等,在今天,都已经贯通到人事治理和政治、军事等领域了。
我们现代人造词、译词,也依然是喻文字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围棋对于我们贯通性的造词依然是个好材料。人们从棋局而喻政局、大局、全局、战局、时局、结局、局面、局势等喻词,到今日,酒局饭局也是用围棋中的局字贯通出的喻词,而又有所谓设局、做局、骗局等术语的流行。
为什么棋局会演化出政局、大局这样的词汇呢?这是因为围棋的创制,其目的本就是演化天地万象,供人学习揣摩的。春秋时纵横家以围棋推演众多国家(包括外族国家)间的局势,而军事家以围棋推演战争态势,所以事实上,围棋在本质上是一种政治演习或者军事演习,只不过这种演习的工具是一盘棋,围棋推演要远远早于沙盘演练,并具有沙盘推演无法具有的哲学高度。
现在讲的五局三胜,其实并不是古意,五局三胜的局类似于盘,一盘棋两盘棋,讲的是数量,是完成一场比赛的整个过程。那什么是古代所谓的局呢?棋盘就是局,亦即经线和纬线所构画出的图称为局,要点就在这里,局虽可说是棋盘,但指的不是物质,而是抽象的图形,因为这图形不只是可以刻在石上、木上,还可以画在地上,铸在陶器上的。因为一局棋不是在物质的棋盘上演化的,而是在经线和纬线交织出的图形上进行演化的。基本的图形与其他的各种盘面上的东西都会组成一个局,局也就成了各种势力互相较量所组成的一种态势,这样的话,局演这一个词在现实层面上就是非常具有实用性的一种手段了,虽然局演的本义并不仅仅限于现实局面,它还包括对华夏文明中的象、比喻、喻的学习和总结(象类是近当代学者公认的华夏文明的基础,而所有的象类都可以成为比喻,象类和比喻是一个互为其反亦相辅相承的关系,而象类和比喻都属于喻的范畴,具体请参看拙作《平衡健康学》)。
围棋作为政治外交和军事的抽象的哲学的推演作用,不仅是历史有诸多记载,还表现在各种围棋著作中,如《适情录》的整体结构,都是军事思想的运用。这本著作是明嘉靖年间永嘉人林应龙著,全谱由两部分组成:(1)正篇(一至九卷)、外篇与补遗(十至十八卷);(2)图说(十九至二十卷)。前十八卷,则是按内容分类分别以正兵、奇兵、野战、鏖战、挑战、守城、封关、斩关、伏兵、游击、开疆、受降、解围、得隽、会盟、舞剑、演武、要遮、背击等军事名词为标题。正因为围棋本就是与其它各个领域互相贯通的,所以围棋才会产生贯通到各个领域的喻词。喻的运用有很多领域,喻文字的贯通性是其中一个最基础的领域,关于更多具体的由围棋而生的哲学知识,有兴趣的读者可参考拙著《局道》。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