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金瓶梅和红楼梦之羊角灯
avatar

金瓶梅和红楼梦之羊角灯

messiyun
1楼
金瓶梅和红楼梦里有一个重要的灯——羊角灯。
别小瞧这个灯,从它可以印证徐渭与金瓶梅和张岱与红楼梦的关系。还可以鉴别一下伪劣的脂本如何篡改程本。小小一盏灯,关系着两个名著的作者与版本。
值元宵佳节,赏玩羊角灯——

avatar
messiyun
2楼
摘:
羊角灯:顾名思义,就是用羊角做成的灯。因为制成后,灯罩薄至几毫米,几乎就是透明的,点燃蜡烛后,看上去玲珑精致,像琉璃做成的一样,后人又称之为羊角琉璃灯。

很多年轻人可能会不相信,表面粗糙、形状弯曲的羊角,如何能“变身”为透光性良好的灯罩? 事实上,羊角不但能做成灯,而且羊角做的灯看上去晶莹剔透,犹如琉璃一般。
张方权拿出他18岁时做的一盏灯给我们看。只见这羊角灯罩薄得只有一毫米左右,而且找不到一个接缝口,令人难以置信。弯弯的坚硬的羊角,是怎样变成这样一盏圆润美丽的灯?灯罩涂了洋红色,虽然已过去了30多年,还是非常鲜艳。点上蜡烛,灯光盈盈,非常漂亮。小小的一盏灯,让我们领略了前人的智慧和手艺的精巧。
avatar
messiyun
3楼
看了羊角灯图片,可见羊角灯是一种玲珑小巧又晶莹剔透,犹如琉璃一般的物件。出色的透光性,让它能起到如今灯泡的作用。这种灯的照明亮度估计仅相当于如今10-15瓦斯的灯泡。但用于古人居家照明,已经是十分足够了。完美代替了玻璃灯泡。
这样一个小灯,多次出现于金瓶梅和红楼梦、陶庵梦忆中。但是被脂本篡改为“羊角大灯”,很明显,改动者想当然以为豪气的贾府用的是大灯。
avatar
messiyun
4楼
羊角灯应该属于绍兴灯景的一种,兼有观赏和日用的功能。可以当手提灯笼用,也可以挂在大门口,可见亮度还是不错的。张岱高频率使用羊角灯,可见对这一劳什子的喜爱。
程乙本:羊角灯
1.婆子打着伞,拿着羊角灯
黛玉道:“我要歇了,你请去罢,明日再来。”宝玉听了,回手向怀内掏出一个核桃大的金表来,瞧了一瞧,那针已指到戌末亥初之间,忙又揣了,说道:“原该歇了,又搅的你劳了半日神。”说着,披蓑戴笠出去了,又翻身进来,问道:“你想什么吃?你告诉我,我明儿一早回老太太,岂不比老婆子们说的明白?”黛玉笑道:“等我夜里想着了,明日一早告诉你。你听雨越发紧了,快去罢。可有人跟没有?”两个婆子答应:“有,在外面拿着伞点着灯笼呢。”黛玉笑道:“这个天点灯笼?”宝玉道:“不相干,是羊角的,不怕雨。”黛玉听说,回手向书架上把个玻璃绣球灯拿下来,命点一枝小蜡儿来,递与宝玉道:“这个又比那个亮,正是雨里点的。”宝玉道:“我也有这么一个,怕他们失脚滑倒了打破了,所以没点来。”黛玉道:“跌了灯值钱呢,是跌了人值钱?你又穿不惯木屐子。那灯笼叫他们前头点着,这个又轻巧又亮,原是雨里自己拿着的。你自己手里拿着这个,岂不好?明儿再送来。就失了手也有限的,怎么忽然又变出这‘剖腹藏珠’的脾气来!”宝玉听了,随过来接了。前头两个婆子打着伞,拿着羊角灯,后头还有两个小丫鬟打着伞。宝玉便将这个灯递给一个小丫头捧着,宝玉扶着他的肩,一径去了。
2.园子正门俱已大开,挂着羊角灯
贾母又道:“你昨日送来的月饼好。西瓜看着倒好,打开却也不怎么样。”贾珍陪笑道:“月饼是新来的一个饽饽厨子,我试了试果然好,才敢做了孝敬来的。西瓜往年都还可以,不知今年怎么就不好了。”贾政道:“大约今年雨水太勤之过。”贾母笑道:“此时月亮已上来了,咱们且去上香。”说着,便起身扶着宝玉的肩,带领众人齐往园中来。当下园子正门俱已大开,挂着羊角灯。嘉荫堂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烛,陈设着瓜果月饼等物。邢夫人等皆在里面久候。真是月明灯彩,人气香烟,晶艳氤氲,不可名状。地下铺着拜毡锦褥,贾母盥手上香拜毕,于是大家皆拜过。贾母便说:“赏月在山上最好。”因命在那山上的大花厅上去,众人听说,就忙着在那里铺设。贾母且在嘉荫堂中吃茶少歇,说些闲话。一时人回:“都齐备了。”贾母方扶着人上山来。王夫人等因回说:“恐石上苔滑,还是坐竹椅上去。”贾母道:“天天打扫,况且极平稳的宽路,何不疏散疏散筋骨也好?”于是贾赦贾政等在前引导,又是两个老婆秉着两把羊角手罩,鸳鸯、琥珀、尤氏等贴身搀扶,邢夫人等在后围随。
金瓶梅:羊角灯
说话唱了,看看晚来,正是:
「金乌渐渐落西山,  玉兔看看上画阑,
佳人款款来传报,报道月移花影上纱窗。」
西门庆命收了家火,使人请傅伙计、朝道国、云主管、贲四、陈经济,大门首用一架围屏,围安放两张卓席,悬挂两盏羊角灯,摆设酒筵,堆集许多春檠菓盒,各样肴馔。西门庆与伯爵、希大,都一代上面坐了。伙计、主管,两边打横。大门首两边,一边十二盏金莲灯,还有一座小烟火。西门庆分付,等堂客来家时放。先是六个乐工,抬铜锣铜鼓,在大门首吹打,动起乐来。那一回铜锣铜鼓又清,吹细乐上来。李铭、王柱两个小优儿,筝、琵琶上来,弹唱灯词画眉序:「花月满春城」云云。那街上来往围看的人,莫敢仰视。西门庆带忠靖冠,丝绒鹤氅,白绫袄子。玳安与平安两个,一递一桶放花儿。两名排军,各执揽杆,拦挡闲人,不许向前拥挤。不一时碧天云静,一轮皓月东升之时,街上游人,十分热闹。但见:
「户户呜锣击鼓,家家品竹弹丝:游人队队踏歌声,士女翩翩垂舞调。鳌山结彩,巍峨百尺矗晴云:凤禁缛香,缥缈千层笼绮队。闲廷内外,溶溶宝月光辉;画阁高低,灿灿花灯照耀。三市六街人热闹,凤城佳节赏元宵。」
陶庵梦忆:
羊角灯:篷上挂羊角灯如联珠
秦淮河房
秦淮河河房,便寓、便交际、便淫冶,房值甚贵,而寓之者无虚日。画船萧鼓,去去来来,周折其间。河房之外,家有露台,朱栏绮疏,竹帘纱幔。夏月浴罢,露台杂坐。两岸水楼中,茉莉风起动儿女香甚。女各团扇轻绔,缓鬓倾髻,软媚着人。年年端午,京城士女填溢,竞看灯船。好事者集小篷船百什艇,篷上挂羊角灯如联珠,船首尾相衔,有连至十余艇者。船如烛龙火蜃,屈曲连蜷,蟠委旋折,水火激射。舟中鏾钹星铙,宴歌弦管,腾腾如沸。士女凭栏轰笑,声光凌乱,耳目不能自主。午夜,曲倦灯残,星星自散。钟伯敬有《秦淮河灯船赋》,备极形致。
(可见羊角灯体型小巧,颇具装饰功能。)
羊角灯亦描金细画,缨络罩之:
世美堂灯
儿时跨苍头颈,犹及见王新建灯。灯皆贵重华美,珠灯料丝无论,即羊角灯亦描金细画,缨络罩之。悬灯百盏尚须秉烛而行,大是闷人。余见《水浒传》“灯景诗”有云:“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已尽灯理。余谓灯不在多,总求一亮。余每放灯,必用如椽大烛,专令数人剪卸烬煤,故光迸重垣,无微不见。十年前,里人有李某者,为闽中二尹,抚台委其造灯,选雕佛匠,穷工极巧,造灯十架,凡两年。灯成而抚台已物故,携归藏椟中。又十年许,知余好灯,举以相赠,余酬之五十金,十不当一,是为主灯。遂以烧珠、料丝、羊角、剔纱诸灯辅之。而友人有夏耳金者,剪采为花,巧夺天工,罩以冰纱,有烟笼芍药之致。更用粗铁线界划规矩,匠意出样,剔纱为蜀锦,墁其界地,鲜艳出人。耳金岁供镇神,必造灯一些,灯后,余每以善价购之。余一小傒善收藏,虽纸灯亦十年不得坏,故灯日富。又从南京得赵士元夹纱屏及灯带数副,皆属鬼工,决非人力。灯宵,出其所有,便称胜事。鼓吹弦索,厮养臧获,皆能为之。有苍头善制盆花,夏间以羊毛炼泥墩,高二尺许,筑“地涌金莲”,声同雷炮,花盖亩余。不用煞拍鼓饶,清吹唢呐应之,望花缓急为唢呐缓急,望花高下为唢呐高下。灯不演剧,则灯意不酣;然无队舞鼓吹,则灯焰不发。余敕小傒串元剧四五十本。演元剧四出,则队舞一回,鼓吹一回,弦索一回。其间浓淡繁简松实之妙,全在主人位置。使易人易地为之,自不能尔尔。故越中夸灯事之盛,必曰“世美堂灯”。
西湖梦寻:城中括羊角灯、纱灯几万盏,遍挂桃柳树上
祁豸佳《葛岭》诗:抱朴游仙去有年,如何姓氏至今传。
钓台千古高风在,汉鼎虽迁尚姓严。
勾漏灵砂世所稀,携来烹炼作刀圭。
若非渔子年登百,几使还丹变井泥。
平章甲第半湖边,日日笙歌入画船。
循州一去如烟散,葛岭依然还稚川。
葛岭孤山隔一丘,昔年放鹤此山头。
高飞莫出西山缺,岭外无人勿久留。
苏公堤杭州有西湖,颍上亦有西湖,皆为名胜,而东坡连守二郡。其初得颍,颍人曰:"内翰只消游湖中,便可以了公事。"秦太虚因作一绝云:"十里荷花菡萏初,我公身至有西湖。欲将公事湖中了,见说官闲事亦无。"后东坡到颍,有谢执政启云:"入参两禁,每玷北扉之荣;出典二帮,迭为西湖之长。"故其在杭,请浚西湖,聚葑泥,筑长堤,自南之北,横截湖中,遂名苏公堤。夹植桃柳,中为六桥。南渡之后,鼓吹楼船,颇极华丽。后以湖水漱啮,堤渐凌夷。入明,成化以前,里湖尽为民业,六桥水流如线。正德三年,郡守杨孟瑛辟之,西抵北新堤为界,增益苏堤,高二丈,阔五丈三尺,增建里湖六桥,列种万柳,顿复旧观。久之,柳败而稀,堤亦就圮。嘉靖十二年,县令王?令犯罪轻者种桃柳为赎,红紫灿烂,错杂如锦。后以兵火,砍伐殆尽。万历二年,盐运使朱炳如复植杨柳,又复灿然。迨至崇祯初年,堤上树皆合抱。太守刘梦谦与士夫陈生甫辈时至。二月,作胜会于苏堤。城中括羊角灯、纱灯几万盏,遍挂桃柳树上,下以红毡铺地,冶童名妓,纵饮高歌。夜来万蜡齐烧,光明如昼。湖中遥望堤上万蜡,湖影倍之。萧管笙歌,沉沉昧旦。传之京师,太守镌级。因想东坡守杭之日,春时每遇休暇,必约客湖上,早食于山水佳处。饭毕,每客一舟,令队长一人,各领数妓,任其所之。晡后鸣锣集之,复会望湖亭或竹阁,极欢而罢。至一、二鼓,夜市犹未散,列烛以归。城中士女夹道云集而观之。此真旷古风流,熙世乐事,不可复追也已。
(羊角灯类似小彩灯,不止一盏,许多串连。赤橙黄绿青蓝紫,五光十色。)
avatar
messiyun
5楼
网上看到一则新闻,讲故宫内仅存一对的羊角灯,绍兴诸暨有位民间手艺人会做。
绍兴人会做羊角灯,我想这不是巧合,而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就像越剧红楼梦受人追捧不是偶然的,因为红楼梦本来就属于越地绍兴。
avatar
messiyun
6楼
故宫要修一对羊角灯 找到这位绍兴人
2017-09-13
导读:年轻的张方权正在制灯 “羊角可以做灯。”面对这条信息,很多年轻人可能会不相信,表面粗糙、形状弯曲的羊角,如何能“变身”为透光性良好的灯罩? 事实上,羊角不但能做成灯,而且羊角做的灯看上去晶莹剔透,犹如琉璃一般。 如今,会做这样羊角灯的人已经不多了,就连故宫里的一对年久失修的羊角灯,也一直找..
年轻的张方权正在制灯
“羊角可以做灯。”面对这条信息,很多年轻人可能会不相信,表面粗糙、形状弯曲的羊角,如何能“变身”为透光性良好的灯罩?
事实上,羊角不但能做成灯,而且羊角做的灯看上去晶莹剔透,犹如琉璃一般。
如今,会做这样羊角灯的人已经不多了,就连故宫里的一对年久失修的羊角灯,也一直找不到匠人修补。
前几日,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找到诸暨市大唐镇箭路村会制作羊角灯的能人——52岁的张方权,并对其制作羊角灯的流程和修补技艺进行考察。
张方权家祖传四代做灯,如今家族里也只有他一人会制灯的全套手艺。“以前,我的兄弟们都熟悉制灯某几个环节的手艺,但是他们长久不做,也全部生疏了。”
光绪帝的“琉璃灯”
在张方权家里的壁橱里,放着几盏羊角灯,灯罩面上闪着光泽。灯罩厚度只有1毫米左右,点上蜡烛后,透光性非常好,远远望去如同琉璃一般,好像与羊角没有半点瓜葛。也正是这样的特点,它拥有了一个雅称——羊角琉璃灯。
“当时故宫博物院的的人看到羊角灯也很惊讶,觉得和故宫的那对差不多,不断地抚摸灯面。”张方权说,不要看这对灯看上去很新,其实也有20多年的历史了。“我年轻时做的,你看放了那么多年了,还是这么光鲜亮丽,可见这灯很耐用。”
而故宫那对等着修缮的羊角灯,相传是清朝光绪皇帝大婚时所用的器物,自然是一件金贵的文物。故宫的工作人员其实并不十分确定这对灯的材质,因此也一直称其为“琉璃灯”。“他们大概知道那对文物灯是羊角做的,所以此次他们来我这里,主要是看我如何制作羊角灯。”张方权说,他知道修复文物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故宫来人考察,也是对其是否有能力修复羊角灯做一番审核判定。
羊角灯
精湛的祖传手艺
其实,在制作、修复羊角灯方面的技艺,张方权已经十分娴熟,这些也都是其父手把手教他的。“手艺都是祖传的,几代人做灯的手艺都非常棒,这些技艺都是传男不传女的,就怕被外人学了去。”
在张方权13岁的时候,放学回家后,他都会给父亲搭把手。大概过了五六年,张方权便掌握了制作羊角灯的全套手艺,其实这在旧社会也算一件能让同行刮目相看的事。
“以前做羊角灯,一般是3位老师傅一起做,每人负责不同的环节,各自守住自己的手艺,能够掌握全套手艺的并不多。一方面是懂全套的人不多,另一方面是制作工艺复杂,而且很累人。”张方权说,做羊角灯前后需要经过多道繁杂的工序。“首先要选择瑕疵小的羊角,一些黑色的、有血斑的羊角都不能使用,一般10个羊角里也就一两个能用,所以我爸爸那时候都去杭州、贵阳等地大量购买羊角。”
选到合适的羊角后,张方权需要将羊角锯开,然后打磨、刨平成片状,接着用加热后的特制火钳将羊角片拼接成圆柱状,最后还要经过刮去瑕疵、抛光等多道工序才能完工。
值得一提的是那把火钳,重15公斤左右,一般人一手提起都不容易,但是在张方权手里却是使用自如。“全是年轻时练出来的,所以现在臂力很强,在村里扳手腕几乎没遇到过对手。”张方权说,也是这把钳子会让很多做羊角灯的人感觉吃不消。
做羊角灯用的特制火钳
不能让手艺断了传承
因为制作耗时费力,所以在过去羊角灯价格很高。张方权回忆,上世纪80年代,他父亲做的一盏灯可以卖到100多元。“附近村子舞龙、祭祀等重要活动都需要用到羊角灯,另外金华等地都会前来求购,所以我父亲做的灯往往供不应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羊角灯逐渐退出百姓的生活,张方权家也就不再制作羊角灯了。“现在的玻璃、塑料制成的灯,远比羊角灯漂亮、价廉。你说现在花10多天做一盏灯,按照人工费200元一天的话,一盏灯起码要2000元左右,哪个会来买?这个市场太小了,所以这门手艺很难有人愿意去学,很可能要失传了。”
为此,张方权也曾夜里难以入眠。“以前是传男不传女,现在遇到真心愿意学的,我都愿倾囊相授。因为这几年,羊角灯制作工艺被录入诸暨市非遗名录,吸引了几个人前来学习,但是由于某些原因都没有学成。”
张方权这几年一直盼望遇到真心欣赏这门传统工艺的人能够继承他的“衣钵”。“不能让老祖宗的手艺断了。”
故宫内仅存一对的羊角灯,诸暨有位民间手艺人也会做
在没有电灯的年代,古人用什么来照明?羊角灯是其中的一种。
顾名思义,羊角灯就是用羊角做成的灯。因为制成后,灯罩薄至几毫米,几乎就是透明的,点燃蜡烛后,看上去玲珑精致,像琉璃做成的一样,后人又称之为羊角琉璃灯。
《北京晨报》曾报道,目前北京故宫内仅存一对羊角灯,还找不到工匠修补,因为这门手艺几乎已经失传。
一片羊角要反复打磨,直至薄至几毫米为止。
30多年前做的羊角灯依然精致
在诸暨市大唐镇箭路村,有一位羊角灯制作传人--张方权。祖上四代做灯,一直传至张方权手中。在今年公布的诸暨市第七批非遗名录中,张方权的羊角琉璃灯制作工艺榜上有名。
其实,今年51岁的张方权也已经30多年没有做灯了。最近,张方权又重新拾起这门手艺,制作羊角灯。
在张方权家,笔者看到了他整理出来做羊角灯的全套工具,钳、锤、刮片等,有些已经生锈,不过并不影响使用。这些工具都是张方权的父亲传下来的,专为做羊角灯设计,看上去非常独特,比如一把大钳子,重量近10公斤,以普通人的手力还真难拎得动。
张方权拿出他18岁时做的一盏灯给我们看。只见这羊角灯罩薄得只有一毫米左右,而且找不到一个接缝口,令人难以置信。弯弯的坚硬的羊角,是怎样变成这样一盏圆润美丽的灯?灯罩涂了洋红色,虽然已过去了30多年,还是非常鲜艳。点上蜡烛,灯光盈盈,非常漂亮。小小的一盏灯,让我们领略了前人的智慧和手艺的精巧。
“当时这样的一盏灯,可以卖到500块钱。”张方权告诉小编,因为家里太公、爷爷、父亲都是做灯的,他从十三四岁开始,每天放学回家就帮父亲的忙、一起做灯,慢慢地,张方权掌握了全套做灯的技术,不到20岁,他就能独立制作出一盏精美的羊角灯。
当年,每逢农历正月十五,诸暨各地有舞龙灯的习俗,羊角灯一般就用在舞龙灯时,“羊角做的灯罩不会着火,而且分量又轻,破掉了也可以修补,补好了和新的一模一样。”张方权介绍。当时诸暨一带会做羊角灯的人很少,张方权家里也是几代单传,只传儿子不传外人。到了张方权这一代,兄弟7人都曾学过,但最后学会全套手艺的,只有张方权一人。因为做灯,张方权的父亲张炳星还在1983年的时候获得过一张由中共诸暨县委、诸暨县人民政府颁发的“勤劳致富”奖状。
做一盏灯起码需要30个工时
近日,张方权特意收购了一些优质的羊角,准备在这几天重新制作一盏羊角灯。
做羊角灯的工艺是很复杂的,做一灯盏最起码需要30个工时,多道工序才能做成。“我们家制作的羊角灯都是用土法手工制作的,经过锯、打、刨、钳、刮、烫、擦等多道繁杂的工序,制成的灯,半透明,亮度好,染上色经久不褪,还能防风雨,可多次使用。”
张方权一边介绍一边向我们演示了做灯的过程:
首先选取又大又白的上等纯山羊角,将其锯成两半,放入烫热的两片铁板中间,再放到一个架子上,在架子与贴片之间塞入木头,敲到铁板距离慢慢变小直至羊角片平坦为止,然后“趁热打铁”,刨至薄而透亮。刨好的薄片用加热后的大钳子一片片地钳在一起,再将叠合部分刮薄。接下来,用工具烫出想要做的灯的形状,一块一块地拼接上去。接着就是“擦”,也就是俗话说的抛光,直至羊角灯玲珑剔透、看不到一丝接缝为止。最后一步是上色,一般是涂上喜庆的洋红色,这样一盏灯就完成了。
张方权重拾这门手艺,他也很希望有人能够传承下去,不过他的儿子并没有兴趣学。“如果有人想学这门手艺的话,我可以打破祖训,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啊,如果这门手艺到我们这一辈失传,也是非常可惜的。”他说。
古典文学名著里多次提到羊角灯
虽然很多人没有看到过真正的羊角灯,但在中国不少古典文学名著里都提到过羊角灯。这说明,在古时候,羊角灯作为一种日常用具跟人们的生活是紧密相联的。
《红楼梦》第14回:“凤姐出至厅前,上了车,前面打了一对明角灯,大书‘荣国府’三个大字,款款来至宁府。”这个“明角灯”就是羊角灯;第75回,写到中秋节“当下园之正门俱已大开,吊着羊角大灯”。《金瓶梅》里曾提到“云南羊角珍灯”。明末清初的张岱在其《陶庵梦忆》里也写到羊角灯,说灯面上可以描金细画。清末夏仁虎在《旧京琐记》里记载:“宫中用灯,当时玻璃未通行,则皆以羊角为之,防火患也。陛道上所立风灯,高可隐人,上下尖而中间椭圆,其形如枣。”到民国时期,羊角灯多用于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迎龙灯之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羊角灯已退出了人们的视野。据2009年2月的《北京晨报》相关报道:目前北京故宫内仅存一对羊角灯,连底托在内高六七十厘米,白得有些泛黄的灯罩前后各有双喜字,据说是光绪大婚时摆在桌子上的物件儿。但这灯已面临开裂的危险,却找不到工匠修补。因为这门手艺,几近失传。
张岱|前朝梦忆,茶里归人
作者:离苏
前朝梦忆
“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张岱出身于万历二十年(1597),此时明朝国祚已赓续两百二十九年,在位的是明代第十四位皇帝万历,国政日渐衰败。张岱弱冠之时,神宗深居内廷,宫里唯一可以面见圣上的男性只有宦官,宦官很快便把持朝政。
张岱从小锦衣玉食,四十岁前,张岱是生活周旋在读书和享乐之间,当然于他而言读书亦是享乐。明朝灭亡之时,张岱四十八岁,尔后他得面对一个繁华的落寞,让他生活得多姿多彩的辉煌明朝土崩瓦解,蒙羞以终。
他反复追思回想,如迷雾笼罩的路径,于眼前重现,诸多过去遗忘的嘈杂低语,也咆哮四起。他早年撰述明史的梦想不得不面对冷酷现实,转为阐释王朝的衰败,书卷与亲朋好友四散分离。
颠沛流离之时所有家当仅存“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他始终感受到昔日世界的牵繫。此时张岱撰写了《陶庵梦忆》手稿,他试图把已沦丧的世界一点一滴从绝望中抢救回来,让堆积的记忆释放出来。那是一场繁华的梦,关于前朝的梦,如李煜所言“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张岱一生的浮华与苍凉,在梦与忆的交错摆盪间,隐隐浮现。 顺治三年,年届四十九岁的张岱,颠沛流离,昔日生活的点点滴滴萦绕脑海,回忆如电袭来。张岱提到,夜气方回,鸡鸣枕上,拂晓时分,往事总入梦。张岱在《梦忆》一书的序文中言“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
记下昔日回忆本是无心插柳,没想到得以为困顿生活暂时解忧,“饥饿之馀,好弄笔墨”。对张岱而言,夜间灯火星耀,琴声悠扬,腐臭难闻的牲祭,娼妓若有所思的静默,浪掷千金于古玩,母亲喃喃的祝祷,年轻伶人的粉墨登场,舟船、轿舆之旅,与知交好友的谈诗论艺,连同无数的片刻,全都值得说、值得记。
陶庵梦忆
“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初识张岱时并非因为课文中的《湖心亭看雪》,而是因为他那句流传甚广的“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那时便觉得此人真是可爱极了,发乎天然,直接透彻。世人害怕残缺,却不知唯有残缺才是真,世人皆觉癖之无用,却不知癖为深情矣。
?? 饮 茶 ??
“甲寅夏,过斑竹庵,取水啜之,磷磷有圭角,异之。走看其色,如秋月霜空,天为白。又如轻岚出岫,缭松迷石,淡淡欲散。”
张岱的三叔张炳芳饱历世故,品味精纯。叔姪两人切磋品鑑,百般调配,以各处名泉煮各地名茶,找出最能相配的茶与泉。这对叔姪的结论是:取斑竹庵泉水,放置三宿,最能带出上等茶叶的香气,再注入细白瓷杯,茶色如箨方解,绿粉初匀,举世无双。至于茶叶应否杂入一两片茉莉,叔姪两人对此意见不一,但是两人都认为最好是先将沸水注入壶中少许,待其稍凉,再以沸水注之:看著茶叶舒展,”有如百茎素兰同雪涛并泻也“,叔姪两人遂将此茶戏称为”兰雪“。
?? 好 灯 ??
张岱三岁的时候,家中老仆带他到王新的屋外去赏灯。王新是名鉴赏家、古玩收藏家,也认识张岱的母亲。小小年纪的张岱坐在老仆肩上,四周景物尽收眼底:灯笼晶莹剔透,彩花珠灯,羊角灯外罩缨络,描金细画,穗花悬挂,张灯百盏。
张岱一族住在绍兴,绍兴人几乎生来就会品赏灯笼,盖因此地富庶繁荣,住起来舒适惬意,多能工巧匠,亦不乏识货之人。张岱曾说绍兴人热衷造灯,不足为奇,“竹贱、灯贱、烛贱。贱,故家家可为之;贱,故家家以不能灯为耻”。每逢春节、中秋,从通衢大道至穷檐曲巷,无不张灯生辉。绍兴人通常把灯挂在棚架上,棚架以竹竿立于两端,中间以横木固定,简单而结实。横木可挂七盏灯——居中之大灯唤作“雪灯”,左右各有三个圆灯,称为“灯球”。
☻ 出 游 ☻
“山后人家,闭门高卧,不见灯火,悄悄冥冥,意颇凄恻。余设凉簟卧舟中看月,小傒船头唱曲,醉梦相杂,声声渐远,月亦渐淡,嗒然睡去。歌终忽寤,含糊赞之,寻复鼾。小亦呵欠歪斜,互相枕藉。舟子回船到岸,篙啄丁丁,促起就寝。此时胸中浩浩落落,并无芥蒂,一枕黑甜,高舂始起,不晓世间何物谓之忧愁。”
出游时,主要是张岱与亲友之间在交谈,向来没有僕侍与船家开口的份。但有时虽然僕役船家在一旁张罗,并不言语,但也是此情此景所不可少的。张岱少时曾在绍兴城内庞公池附近读书,总会在池中留一小舟,兴致一来便可外出。池水入溪流,纵横交错,穿越城镇,旁有屋舍巷弄。无论月圆月缺,也不论什麽时辰,张岱总会招舟人载他盘旋水道稍游一番,舒展身心,慵懒欣赏夜色在幽冥中流逝。
❄ 观雪 ❄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张岱也盛讚雪景绝妙幻化的魅力。绍兴少雪,若逢落雪纷飞,张岱总是欣喜若狂。张岱既爱初雪中的山水,也爱观察人对初雪的反应。赏雪者有孓然一人,有群聚而观者。在他笔下,从一小撮人到孑然一人,再从孑然一人自在地处在一小撮人之中,只见他的叙述随著这视野的转变而变化,透露他自己的赏雪心境。
张岱关于雪景的纪录,最早载有日期的是在天启六年十二月。当时雪盖绍兴城,深近三尺,夜空霁霁,张岱从自家戏班裡找了五个伶人,同他一起上城隍庙山门,坐观雪景。“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之,竟不得醉。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
六年后,也是在腊月,又下了一场大雪,纷飞三日不止。这回张岱自绍兴渡河过杭州,张家和一些亲友在西湖畔都有房舍。天色渐暗,张岱著撬衣、举火炉,登小舟,要船家往湖心亭划去。此时人声鸟鸣俱绝。霜降罩湖,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应俱白,此番变貌令张岱欣喜:“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了亭上,居然已有两人铺毡而坐,奴僕正在温酒。这两人是从两百多里外的金陵而来,张岱跟他们喝了三碗酒才告辞。船家驶离湖心亭时,张岱听到他喃喃滴咕:“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赏月 ??
“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
张岱总相信,就算处于最陶醉忘我之时,也仍保有自觉。他知道,人在内心深处时时都在留心自己给别人的形象,即使在中秋赏月时也不例外。秋节可玩的事物不少,但张岱在西湖畔赏月,却特别爱看湖畔的赏月之人。
张岱把赏月之人分成五类,一一细说。有人腰缠万贯,绫罗绸缎,冠盖盛筵,伶人唱曲助兴。声光缤纷,令之意乱情迷,虽于月下,"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第二类纵情邪淫逸乐,左顾右盼,名娃童娈,环坐舟船甲板上,“身在月下实不看月者”。还有斜倚船舱,名妓闲僧为伴浅酌,丝管袅绕低唱,相谈轻声细语。“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还有人在岸边呼群喧嚣,这类人无舟,但沿湖吵嚷,吃得饱饱,借酒装疯,啸呼嘈杂,较为折中,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心一看者”。最后一类是故作优雅的唯美派,小船轻荡,净几暖炉侍候,素瓷煮茶,佳人为伴,匿藏踪影而静静赏月,“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
除上述爱好外,张岱的癖好还有很多,年少时候的张岱“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谑(饮茶象棋),书蠹诗魔(读书作诗)。”他眼之所见是深深庭院、俏丽婢女、华美衣裳、曼妙花灯、梨园歌舞、画堂古物,事事都是如梦似幻,流离山野之时唯有这些梦相伴,秃笔蘸着缺砚写下平生快事,“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史景迁说:“他生于、长于龙山山麓,中年归返龙山,只为将心中了然之事理个清楚。……他理解到只要有人追忆,往事就不必如烟,于是他决心尽其所能一点一滴挽回对明朝的回忆。”个人历史与家国历史相互映照、无法切割。不论是怀志一生纂修的明史《石匮书》,还是《陶庵梦忆》裡一幅幅简约、多情善感的前朝旧事,都镶框著家族轶事与大时代的层层跌宕与悲喜交错。张岱一生的浮华与苍凉,在梦与忆的交错摆盪间,隐隐浮现。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