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清朝奠定中国版图的八场大战
avatar

清朝奠定中国版图的八场大战

21tc_bianzhou
1楼
说起清朝,容易陷入争议之中,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是历史氛围非常糟糕的年代,尤其在网络上,已经没有理性讨论某个朝代的事迹的空间。大约二十多年前,是对清朝各种皇帝,尤其是前期的康雍乾三位皇帝无耻吹捧最厉害的时候,塑造了各种伟大英明神武的辫子皇帝的形象。但是,清朝有一个先天的硬伤,那就是他是由满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一个游牧与渔猎混杂的落后部族,在群雄逐鹿的时代,居然在与上亿大汉各色人物的博弈中,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因此,一般民众出于朴素的民族感情,对于清朝的外族皇帝也会充满了仇恨与厌恶,于是网络时代兴起后,就开始了各种拨乱反正,不仅清朝皇帝被各种贬低,明朝皇帝得到了各种吹捧,而且兴起了各种明朝经济现代化萌芽说,军事现代化萌芽说,甚至是民Zhu政治萌芽说,用尽各种花样翻新,来表达清帝国是如何扼杀了一个走向现代化的伟大汉族帝国的。
我这篇只是想单纯探讨下历史,介绍一下清朝初年的八旗铁骑是通过哪些战争和历史事件,让其版图和触角到达如此广阔的区域,从而为后来推翻又继承他的民国以及新中国,留下了一个幅员广阔的领土基础。所以,为了不陷入明啊清啊这样无谓的、不可能有结果的争议之中,特地把开始的标题“清帝国对中国版图的贡献”改成了相对更中性的“奠定中国版图”。
清初,主要是康雍乾三位帝王时期,一共通过了八场大的战争,将版图扩充到了能够扩充的极致,应该说,这未必对于当时的老百姓就一定是有利的,我们也可以说这是穷兵黩武,也可以说这是好大喜功,还可以说这是劳民伤财。但我们必须承认,是清帝国初期的野蛮武功,打下了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巨大疆土,为今天我们伟大祖国的领土奠定了最根本的基础。
下面,我们就一一来欣赏一下这八场大战
第一场战争:平定三藩之乱(1673年—1681年)
平定三藩之乱严格意义来说,似乎只是一场内战,为什么我们又说是奠定版图的战争之一呢,这和西南最终纳入中国版图的进程有密切关系。我们都知道西南地区由于高山深谷很多,各地地理断绝,一直都是各民族各部族混杂的地区,直到唐宋时期的南诏和大理才在这里建立了相对统一的政权。
元帝国曾经在西南设立了亲王,实现了与当时的段氏共同控制西南的松散统治,而到了明朝,虽然在西南有沐王府,但是实际上在地方是完全交给当地的土司(宣慰司),名义上对帝国称臣,但是实际上当地的人事、行政和税收,中央都完全不参与。我们只要看一下明代后期的朝贡关系列表里,包含了西南和西北的很多部族(西藏都不在朝贡关系列表里),就知道对于西南,实际上是一种朝贡体系,最多算藩属国的控制方式。
西南真正纳入我国的版图,其实也不是通过平定三藩的战争实现的,而是数十年后雍正时期开始,又持续了数十年到乾隆时期才真正稳定的改土归流政策,第一次否定了地方土司的权利流转体系,将地方长官完全纳入了中央的权利制度中。
但是,清帝国对三藩的彻底平定,为后来的改土归流正式将西南直接划归中央统治,奠定了根本的基础。
avatar
21tc_bianzhou
2楼
清朝初定,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因为助清灭明有功而拥兵自重。康熙为加强统治,坚持削藩,其著名的口号就是“削亦反,不削亦反,早削早反而祸小,晚削晚反而祸大”。
尽管当时的很多老臣都提出了很多不同意见,有的人认为三藩力量薄弱,能够富贵一世都很难,只要中央明确态度,他们死后儿子很难有继承的希望,国家可以兵不血刃。有的认为即便要削藩,也应该分化瓦解,有拉有打,三藩力量不过南方一省之地,根本不敢中央对抗。
但是康熙就是认为自己英明神武,鸟生鱼汤,就是要三藩齐削,就是要大张旗鼓生怕人不知道自己要削藩,结果三藩因此结盟,决心造反。于是一时间山河变色,偏居西南偏僻之地的吴三桂,居然一度打下半壁江山,一度打得满朝文武开始商议要迁都逃回东北了!
avatar
21tc_bianzhou
3楼
自1673年(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吴三桂起兵叛乱,至十五年四月。战乱不断扩大,吴三桂兵出三贵,进据湖南澧州、常德、岳州、长沙;清军云集荆州、武昌、宜昌,但不敢渡江撄其锋。孙延龄叛于广西,罗森、郑蛟麟、吴之茂叛于四川,耿精忠叛于福建,台湾郑经渡海进兵福建漳州、泉州和广东潮州,提督王辅臣又叛于宁羌,击杀清陕西经略莫洛。四方震动,人心动摇。康熙帝欲亲征,经议政内大臣密议谏止。清军东征西讨,顾此失彼。随后尚之信又叛于广东,总督、巡抚俱附之,清廷增兵两江。
吴三桂之所以获得这么大的声势,主要在于清政权统一大陆后,民族矛盾在全国范围内依然普遍存在;阶级矛盾这时已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继续存在。因此,当吴三桂刚一举起反清旗帜,明皇室以及郑经集团、部分汉宫、汉兵和少数民族上层人士,一些地区的农民、奴仆都迅速做出反应。
avatar
21tc_bianzhou
4楼
1676年(康熙十五年)五月至十七年七月。以王辅臣败降平凉为转机,形势向有利于清军发展。随后,因郑经部争据福建漳、泉、兴、汀等地,耿精忠腹背受敌,仓促撤兵请降。尚之信也相继投降。孙延龄又被吴世璠杀于桂林。于是,清军集中兵力进逼长沙、岳州,吴三桂聚众固守。两军在江西吉、袁二州、广东韶关、永兴和广西梧、浔二州及桂林等湖南外围要地反复争夺。清军将帅每多观望,旷日糜饷,在军事上仍处于相持阶段。
avatar
21tc_bianzhou
5楼
1679年(康熙十七年)八月至二十年十月。1673年(康熙十七年),年已七十四岁的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但未能改变叛军的困境。同年秋,吴三桂病死,形势陡变。叛军无首,众心瓦解。其孙吴世璠继承帝位。清军趁机发动进攻,从此叛军一蹶不振,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等地逐步为清军攻陷。但马宝、胡国柱等叛军仍困兽犹斗,节节顽抗;满洲将帅仍多迁延,以致时逾两年,清军才进逼云南,康熙二十年底,围攻省城昆明。吴世璠势穷自杀,余众出降,三藩之乱终告平定。
avatar
21tc_bianzhou
6楼


三藩之乱形式图
avatar
21tc_bianzhou
7楼
@四季皆美2018 2019-02-20 00:56:45
清朝的疆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吧。
-----------------------------
一般认为元朝最大,但是元朝对于很多地方的统治的力度远远不能和满清比
avatar
21tc_bianzhou
8楼
@恒河沙星舞 2019-02-20 00:57:38
清朝最大的功效算是,统合并彻底消化了新疆,西藏,西南,东北,完善了中国版图
-----------------------------
您说的很对
avatar
21tc_bianzhou
9楼
@恒河沙星舞 2019-02-20 00:57:38
清朝最大的功效算是,统合并彻底消化了新疆,西藏,西南,东北,完善了中国版图
-----------------------------
消化两个字用的很好
avatar
21tc_bianzhou
10楼
纵观整个三藩之乱,吴三桂偏居云贵,土地贫瘠,人口也不多,论实力根本不能和清帝国比,之所以一度形成这么大的影响,主要还是来自于康熙的盲目自大和不讲策略,让吴三桂与耿精忠、尚可喜,西南各地土司甚至是陕西巡抚王辅臣都打成了统一战线,一下子让清帝国的南方彻底失控
avatar
21tc_bianzhou
11楼
后来清帝国能够扭转形势,主要原因有三:
首先是吴三桂的实力、势力和心气,包括他的团队,都没有为逐鹿天下做好准备,他也没有强有力的整合内部反对力量,所以在饮马长江以后,内部已经失去了继续北进中原的意志,被迫划江而治,丧失了战略主动权,从此陷入被动挨打
avatar
21tc_bianzhou
12楼
其次,西线战场、关键人物是陕西巡抚王辅臣! 而王辅臣的反清决心、与吴三桂相比只是为了起兵打酱油、捞一波好处而已、 因此清帝国中央发现后、立刻策反了王辅臣,从而彻底稳固了自己的大后方
avatar
21tc_bianzhou
13楼
最后,来自台湾的郑经也想分一杯羹,他的部队控制了福建泉州漳州一带,而且不断的与靖南王耿精忠争地盘、以致耿精忠腹背受敌、无奈投降清帝国,吴三桂就此彻底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
avatar
21tc_bianzhou
14楼

晚安抢红包

avatar
21tc_bianzhou
15楼

早上好抢红包

avatar
21tc_bianzhou
16楼
第二场战争:统一台湾之战(1681年-1683年)
avatar
21tc_bianzhou
17楼
台湾的历史,非常敏感,不好多说,简单的来说,我们是在三国时期最先发现台湾并对台湾有军事行动,南宋时期开始在台湾有过驻军。
但是对台湾形成有效控制,正式把台湾纳入通知单元,形成政治体系,则要到明末的郑成功——郑经时期。
avatar
21tc_bianzhou
18楼
但是一说到清帝国收复台湾,难免会让人联想到这是清和明之间的最后一战,市场内战,甚至很多明粉眼里这大约是场不义战争,因为台湾的郑氏王朝当时挂着的是明帝国的旗帜。
其实郑氏家族从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时代开始,就一直是东南和明帝国对着干的海盗,直到明帝国灭亡以后,乱世群雄逐鹿之中,江南当时一片混乱,郑成功抓住机会,赶走了荷兰殖民者,在台湾得到了一块地盘,才开始挂起明帝国的旗帜,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军阀。
avatar
21tc_bianzhou
19楼
郑成功收复台湾不就就病死了,之后进入郑经时代,郑氏集团并不只是缩在台湾本岛,而是占领了和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泉州、漳州,甚至一度打到南京城下。
所以,郑氏集团的台湾政权,是对清帝国东南造成了不小威胁的一个国家级政权,因此,当清帝国逐渐稳定了江南后,怎么一劳永逸的解决台湾问题就摆上了议事日程
avatar
21tc_bianzhou
20楼
清朝盛期,康熙对台湾的策略一开始改为招抚,从此就开始长达十几年的议和谈判,但始终没有结果。公元1681年(康熙二十年)清廷乘郑经病卒、其子郑克爽年幼初立和台湾本土出现内讧之际,康熙大帝决定发兵统一台湾。康熙二十一年夏,康熙大帝排除朝廷内种种干扰,命降将施琅为福建水师总提督,与福建总督姚启圣同筹谋取台湾之策略。两位受命后,积极整顿军务,制造战舰,练兵选将,同时派人侦察敌情,探测航道。
avatar
21tc_bianzhou
21楼
公元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施琅率领清军水师2万余人、各种战舰二百多艘,直逼澎湖。各战舰的风帆上均书写主将姓名,有便于指挥联络。郑守军有了二百多艘战舰和近两万人的军队,数量上与清军旗鼓相当。六月二十二日,清军强攻澎湖本岛,施琅将水师兵分三路,以总兵陈蟒和董义为左右翼,各率战舰五十艘,分别进攻鸡笼屿和牛心湾,以作牵制;施琅自率战舰百余艘为中路直攻娘妈宫(今澎湖本岛西北角)。
avatar
21tc_bianzhou
22楼
@左耳看不见右耳 2019-02-20 08:07:25
楼主渊博,拜读大作,学习了
-----------------------------
多谢你的谬赞
avatar
21tc_bianzhou
23楼
清军奋勇大战,击毁郑军战舰一百九十艘,歼灭郑军主力一万二千余人,迫使郑军四千二百余人投降。郑军主帅刘国轩见大势已去,狼狈的只带剩下战船二三十艘,残军数百人,狼狈逃回台湾本岛。台湾内部震动,刘国轩力主投降,康熙乘胜降旨招降。七月十五日,台湾地方当局派人献上地图名册和投降书。八月十三日,施琅率清军登陆台湾岛。后清廷纳用施琅建策,在台湾设县、府、巡道,派军驻守,加强统治。从此结束了由郑成功起历经郑氏家族三代为期二十余年的偏安局面。康熙终于实现了将台湾纳入到一个统一的中原帝国的盛举。
avatar
21tc_bianzhou
24楼

早上好抢红包

avatar
21tc_bianzhou
25楼
大家早
avatar
21tc_bianzhou
26楼
中午为大家更新第三战,平定葛尔丹之战
avatar
21tc_bianzhou
27楼
清末的落后挨打和清初的野蛮武功要区分开来
avatar
21tc_bianzhou
28楼
就好比明初打遍天下,明末部队却腐朽不堪
avatar
21tc_bianzhou
29楼
一个帝国,几十年的时间就足以腐化了,何况是延续了两百年,早就不是当初的模样了。
avatar
21tc_bianzhou
30楼
清末虽然腐朽无能,但还是基本保持了庞大领土的稳定的
avatar
21tc_bianzhou
31楼

八场大战抢红包

avatar
21tc_bianzhou
32楼

中午好抢红包

avatar
21tc_bianzhou
33楼
葛尔丹之战作为一系列长期作战的一部分与后面合并了,第三站还是单独拿出来介绍雅克萨之战
avatar
21tc_bianzhou
34楼
本来是不打算介绍雅克萨之战的,因为从结果来说,最终的尼布楚条约清帝国是实际上丢失了大片西伯利亚领土的。
但是要考虑到那片领土面积虽大,实际人口和价值在当时几近于零。雅克萨之战,至少让俄罗斯看到了继续扩张的难度,对我们保住后来的东北富饶领土是有很大的功劳的。
雅克萨之战不算开疆拓土之战,却也是极其重要的守成之战
avatar
21tc_bianzhou
35楼
雅克萨(今中国漠河黑龙江主航道以北的俄罗斯阿尔巴津诺)之战,是沙俄侵略者妄图侵占中国黑龙江流域大片领土,中国军民被迫进行的一次反对侵略、收复失地的自卫战争。
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685年—1688年),中国军队为收复领土雅克萨,对入侵的俄军所进行的两次围歼战。是中国对俄的第一次自卫反击战。俄方称之为1649—1689俄中边境冲突(俄语:Русско-цинский пограничный конфликт,1649—1689),朝鲜则称之为罗禅征伐(朝鲜语:나선정벌/罗禅征伐)。
avatar
21tc_bianzhou
36楼
1681年,满清王朝历经八年平定三藩之乱,意识到东北沙俄残匪顽疾的康熙皇帝遂于次年亲自巡视黑龙江流域,同时派出以郎坦和彭春为首的将领北上暗中侦查雅克萨附近地形和民情,经过大量前期侦查准备工作,康熙皇帝确立了恩威并用、剿抚兼施的指导方针。
即派兵驻守沙俄增兵通道、断绝俄匪援军,屯兵永戍黑龙江流域与雅克萨据点的俄军形成战略对峙的态势,同时,斩断蒙古车臣汗部和尼布楚附近居民与雅克萨据点俄匪的贸易断其外援,并派出兵士收割雅克萨城附近俄匪种植的庄稼彻底剥离其生存物资。
在作完上述部署后,康熙皇帝还下令加紧赶制攻城火炮,沿路修建驿站负责后备军粮的输送,同时开辟水路交通线,建立一条稳定的后续军需供给链条。
avatar
21tc_bianzhou
37楼
康熙皇帝鉴于此前“我进彼退、我退彼进,用兵不已, 边民不安”的俄匪游击战特点后作出了定点清除的方针,即采取派出大军逐个击破雅克萨周围的俄匪营寨,并以“铁壁合拢”的方式逐渐迫使雅克萨彻底陷入孤城一座的局面。
avatar
21tc_bianzhou
38楼
截至1683年9月,康熙皇帝对盘踞在雅克萨孤城的俄匪多次放出了投降不杀的善意警告后,据守雅克萨孤城的托尔布津自恃城高墙厚拒不投降。康熙皇帝遂令彭春为统帅携战舰、鸟枪和火炮以及藤牌军等各式轻重武器和军种采取水陆并进的方针进抵雅克萨城外。
而此时的雅克萨城内俄匪头目托尔布津以450名训练有素的哥萨克骑兵和3蹲火炮以及300支鸟枪为依托严阵以待清军的到来。
清军以陆军布于城南,战舰集于城东南,列炮于城北采取三面围困的方式在黎明向困守雅克萨城的俄匪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俄军伤亡惨重,托布尔津乞降不得不退出雅克萨城,其后,清军夷平雅克萨城,并分派兵力驻守瑷珲、墨儿根等地,班师凯旋。
avatar
21tc_bianzhou
39楼

感谢支持抢红包

avatar
21tc_bianzhou
40楼
非常感谢大家支持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