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品鉴笔记》
avatar

《品鉴笔记》

弘言
1楼
序言
曾几何时,自己以莫名的原因,渐渐养成了靠阅读打发时间的爱好趣味,也许很久以前童年时代家居山野乡村,视野所见无非是贫瘠的土地和奚落的村庄,还有就是那长年累月,时时所见的永远没有多大变化的些许的朴实乡亲,那时总觉得这就是人生的整个世界。儿童时代玩的最多的就是上树捉雀儿,下河逮虾,要不就是无聊的闲逛,因为周围实在没有太多陌生的东西可以满足孩子们的好奇之心。后来跟随伙伴们一起到集镇的地摊上花一两毛钱收集小人书探求新的乐趣,今时回想起来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种小本的《三国演义》连环画册,自己闲来无事就揣起小书,在暖阳下找个清净的角落,翻来覆去的翻阅这种图画书,当时没有人指导,没有人解读,完全凭着自己幼稚的童心去看,更确切的说,是好玩,是打发时间。
年龄渐长之后,又发现小学门口有卖厚本书《三国》、《水浒传》之类的地摊小商贩,于是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总想着想办法买几本回来看看,不过这些书里面就很少有图画了,都是单调的文字,而且还是文言文。这类书籍到手之后,发现读的很吃力,于是读读停停,停停读读,总之模模糊糊的把它们大致看完了,同时也给自己留下了一个印象,就是文言文不好读,但是内心又觉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很想把他们搞明白。成年之后,有了人生的些许阅历,再回头来看这类历史文集,发现真是大有裨益,曾经懵懵懂懂的那些人物,那些故事,那些对话,突然有了心灵的撞击,觉得他们说的多对呀,多妙呀。有时能够在阅读的体验中,很快进入到历史人物的世界之中,身临其境,就像穿越到他们身边,感受他们的情态,与他们同苦同优,同欢同乐,同悲同喜,有时恨不得骂他们,有时高兴的感叹“天下间还有这等奇特人才”。多年来已经养成了没事看书打发闲余时间的趣好,后来不断的反问自己,人生的智慧从何而来,始终没有人能明确的回答,后来看到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儒释道全通的南怀瑾大师,谈中国文化之时,讲真正中华文化的智慧不在各座城市豪华的博物馆、文物馆之中,而是隐藏在中国的古籍之中,所以说朋友们,如果带领友人尤其是外国友人了解中国文化学习中国智慧,仅仅一起参观一下各地的博物馆,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去啃千年流传的中国古籍。
之后就下定决定心,一定抽出时间慢啃古籍,而这些古籍往往都晦涩难懂。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语言习惯已经改变,而且中国地域辽阔,各个地方的方言也千差万别。再加上古今变异,典籍浩繁,要弄通弄懂一部,确实需要参阅很多相互印证的书籍和研究。工作量极大。柏杨先生翻译《资治通鉴》都花费了十年时间,可见细致全面的的弄通一部古籍是需要很大耐心和时间。而现代多数人都行色匆匆,工作繁忙,很难有大块的时间能专心通读一本厚厚的典籍。吾人用了几乎差不多三年时间中间有停顿,有时一天只读了一两页,有时间觉得太慢了,但是慢下来之后,仔细咀嚼发现别有味道,体会更深,总算把《资治通鉴》古文基本上看完。但是总是看了后面忘了前面。即使当时读到的情节,跟自己产生了极大的共鸣,当时让自己必须停下来,来回走动仔细揣摩体会其中的机理,然后击掌惊叹自言自语,为那些曾经活过这个世界的人们,叫好。但是觉得还是不过瘾,所以就想把那些震动过我们心灵的事件、人物,谈一谈,讲一讲,说一说自己的看法。这里不做时间,地点的考证,只讲事件人物对我们的启发,对我们普通平常凡人生活生命的借鉴意义,和一些反思,就叫《品读资治通鉴笔记---微言杂说》吧。
古语讲:说有易,说无难。意思就是你说你看过一本书,那很容易,确实看过,确实存在。但是你说没有这方面的书,那就不一定正确,因为你怎么知道到底有没有?也许前人已经论述过这方面的问题,只是你没有发现,没有看到而已呢?所以借用这句话“说有易,说无难”,先向大家表示歉意,这些吾人所做的笔记,纯属个人杂说,难免有偏差,遗漏,欢迎书友们指导纠正,不胜感激。同时吾人也深深的向中国文化的传播者致敬,司马迁忍受宫刑写下《史记》,藏于深山,传与后世。司马光身居宋朝要职,国务繁忙,政事复杂,在他领导的保王党派失事期间,组织编撰了这部史事巨著。他们把这些重要的事件记录下来,留给后人们借鉴,参考。虽然当时这些史料其目的是为了给当朝的高层官员参考的,但是这对普通人生也同样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因为人性都是相通的,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达官显要,贪嗔痴慢疑,嫉妒、仇恨等等这些人类共有的习性统统都存在 ,所以这适合所有人去研读玩味。
avatar
弘言
2楼
微言杂说---齐威王明察秋毫奖惩得法
继上期齐威王在众多诸侯国国君都不愿意朝拜曾经的老板周朝天子,而齐威王独独与众不同,大张旗鼓规格严肃礼节周到的朝拜周朝政府,对外赢得了各方诸侯的赞誉,以及周天子朝臣的嘉奖,更为自己彻底掌握齐国政权,赢得了名义上周天子的认可。这种对外政策真可谓一举三得,一箭三雕。齐威王的外交思路的确是高明,紧接着之后,他对齐国内政管理又有哪些出彩之处呢?
且看后面,朝拜周朝之后,就在当年齐威王主持召开齐国政府中高层大型会议,会议中别出心裁,出人意料的对一些地方官员进行了奖励和惩罚,对应该受到嘉奖的官员给与了超额的丰厚的名义和实质奖赏,另外对应该受到惩罚的官员以及受到牵连的齐王身边的近臣,给与了最严厉的刑罚,可谓骇人听闻,举国震惊。就是直接在都城群众围观,众目睽睽之下用大油锅把他们全部烹杀。
当时会议的情景是这样的,齐国满朝文武大臣按次就位之后,齐威王对众大臣们简单的寒暄几句客套话之后,就表情欢喜的首先点出了齐国下属的即墨地区司令长官,即墨大夫。对他说“自从你接手即墨地区的一把手之后,寡人我这边是每天的都在听手下人告你的状,说你的不是,说你的无能无用,大错小错等等。然而我没有简单的听从这些近官们的一面之词,而是另外派遣了秘密调查组小分队,潜行到你的即墨地区,进行全方位的核查,发现你所管辖的地区,百姓们在你的带领之下,开荒辟田,到处都是耕种的庄稼,农作物遍布全境,仓库的粮食丰足,乡民们足食丰衣,官府没有棘手的民间纠纷需要解决,可以说,民勤官贤,安然无事。百姓轻松,官府安闲,在你的主导下即墨地区一片太平安宁。你为我齐国的整体国富民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是为什么寡人身边有那么多人在诋毁你,中伤你,说你的不好呢?后来经过仔细侦察发现,你从来没有跟我这边这些近臣们私下结交,更没有给他们钱财物的贿赂巴结,指望他们为你在寡人我耳边替你美言几句。好了,现在事实已经调查的非常清楚,你是一个称职的合格的地方清官。今天就加封你一万户的封邑作为奖励。”此时那些平常诋毁恶言即墨大夫的近臣官员们羞愧万分,又惊吓的瑟瑟发抖。其他朝臣们面面相觑,有的如同即墨一样的大夫,此时表情坚定,内心对自己的过去坦然欣慰。有的官员却满脸通红,忐忑不安。
紧接着,齐威王情绪急转直下,叫出一个地名叫阿的管辖司令长官,阿大夫。眼睛充满怒光的对他说“自从你接管阿地区之后,誉言日至,每天都有人在我耳边赞扬你,表扬你人品好,工作好,能力高。同样我也产生了好奇之心,没有简单的相信这些一边倒的赞美你之人,而是一样派遣了秘密调查组小分队,潜入你管辖的区域,进行全方位的考证,求证这些表扬你美德的事实依据。可是经过详细侦察之后,发现你的地区,田野不辟,到处都是没有开垦的荒芜土地,百姓们饥饿贫苦,面有愁色。还有前些时日赵国攻打你的鄄城(山东省鄄城县),你作为地方大员,却袖手旁观,任鄄城的小兵单薄抵抗,造成我国士兵巨大伤亡。更可气的是卫国直接攻取占领了你管辖的薛陵(山东省阳谷县东北部)”你作为辖区领导居然不知道,还被蒙在鼓里。请问你平日都在干些什么呢?”阿大夫吓得满头大汗,扑通跪到地上默头不语。接着齐威王继续说“即使在这种情况之下,寡人我身边居然有那么多人为你颂唱赞歌,溢美之词。原来你平日里,与吾身边的这些近大臣们私交甚是亲密,不过就算是你们正常的政务沟通也就罢了,可是你用在阿地区赋税重役搜刮来的重金来贿赂这些大臣们,以求他们在我面前为你大唱赞歌,过度褒奖与你,你们,你们把我当傻子欺骗吗?”于是下令,当日就在百姓民众官员众人围观之中,把阿大夫用大油锅烹杀,同时连同收受阿大夫贿赂的为其在齐威王面前说话美誉,赞美阿大夫的近臣官员,一起全部下油锅烹杀。满朝文武官员震惊侧目。
此次会议结束之后,消息传出,举国上下震撼沸腾,齐国高低官吏悚然戒惧,那些曾经好逸恶劳,矫诈饰非,公然贿赂的官员诚惶诚恐,再也不敢弄虚作假,为非作歹了,相反都在打起精神,恪尽职守,勤勤恳恳千方百计造福一方,同时也为齐国的整体强盛添砖加瓦。因为齐威王明察秋毫,尊重事实,奖惩得法,充分的调动了各级官府官吏的积极性,带领百姓勇猛进取,开荒辟野,丰衣足食,强兵富国。没过多久,齐国就实现了大治,成为了赫赫有名的强国。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齐威王在公元前378年继位到公元前370年,整整八年时间之后才开始实行他的外交政策和内部整顿。朝拜周朝,召开此次高规格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政府奖惩会议。可以推断在此之前,齐国的官场风气就是贿赂成行,矫诈饰非,尤其是齐国高层核心官员特别是齐威王身边的这些近臣们的唯利是图,无原则,无立场,收受下层地方官吏的贿赂,充当他们的喉舌弄虚作假,为他们在君上面前美言美化。这些情况,齐威王其实都是心知肚明的,但是迟迟没有得到明显的整顿。一来是因为他继位之后,地位没有完全稳固,需要维持现状,同时积蓄增加自己的威信和驾驭政权的力量,所以对本国官场的风气只是默然处之。而身边的这些近臣官员们却以为齐威王什么都不知道不了解,只要是他们向君上报告的情况,君上也没有明确的反对,而且是不了了之,没有后文,就算是假的错的,也没有纠正。君臣上下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就这样相安的拖着过了七八年,官员们已经养成了思维惯性,而实际上齐威王却在私下秘密调查,这些近臣官员们的诋毁美誉相差的汇报。因为古代社会,信息不发达,不像现代社会地方上的一点小事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迅速传遍全世界,大部分君主对统辖地区国情民情的感知是通过近臣,下臣的汇报得来。而一旦汇报的官员弄虚作假,颠倒黑白,君主是模糊的,是不能立马得到实情的,尤其是众多官员都异口同声,支持一件事,赞美一个人,或者诋毁一个人一件事时,君主更是只能根据汇报的情况作出对应的决策安排。而在这里齐威王已经培植了一批忠诚于自己的秘密手下,不仅听取明面上近臣们的汇报,还要秘密私下调查核实。
七八年之后,齐威王已经稳坐齐国领袖地位,臣民已经公认他为当然君王,因为齐威王以及他的父亲齐桓公毕竟之前是篡夺原来齐国齐康公的天下,现在情形已经全然不同,所以此时齐威王开始大刀阔斧的整顿齐国政府,革新痹症。对外朝拜中央政府周王朝,对内召开此次军政会议,对多年来求真务实,勤勤恳恳为百姓谋利益,不弄虚作假,不沽名钓誉,不巴结权贵的实干的下层官员,比如说对即墨行政长官即墨大夫,当众表扬,并给与丰厚的奖赏一万户封邑。而对于不干实事,不务正业,视百姓为无物,弄虚作假,贿赂君王近官的这些地方首领,当众以最残酷的大油锅烹杀处死。同时连同这些曾经日日时时在身边的这些接受贿赂,为下面不务正业的官员们充当保护,美化丑恶,歪曲事实的京官近臣们也下油锅烹杀。这一正一反,一方面丰厚的奖赏,一方面残酷的刑罚,都让全天下百姓官吏为之侧目,悚然戒惧。那些过惯了好日子的为非作歹的官员们,突然间就倒了大霉,被下了油锅。之前大难临头却还没有一点察觉,也可反证出齐威王,不动声色,伪装憨厚愚昧骗倒了所有人,只是在这个重要的会议,重要的场合才公布与众,同时向天下宣誓表明,本君王明察秋毫,你们不要妄图欺瞒于我。凡是为官清正,为百姓办实事,富国强兵对国家有贡献的,就一定会得到奖赏,相反如果上下欺瞒,贪婪奸诈,不为百姓谋福利,尤其是说假话,就算是我身边的大官,也一样如同这次被下油锅一样,受到严厉的制裁。这就开启了一个清正向上的风气,所有的官员百姓,都实实在在努力创造社会福利,不敢为非作假,很快齐国就出现难得的大治,成为真在的强国。
avatar
弘言
3楼
微言杂说---魏惠王侥幸上位
曾经逼走对魏国贡献巨大的吴起大将军的魏国第二任国君魏击魏武侯死了,死之前却没有安排好下一任君主继任人的恰当人选,太子也没有顺利上位,于是魏武侯的另外两个儿子魏婴和公中缓相互争夺,两方势力相互攻打造成魏国内乱。之后魏国大夫高层官员王错出逃韩国避乱,由此魏国内乱信息韩国高层得以全面了解,韩国大夫公孙颀向韩国君上韩懿侯建议,趁魏国两位公子争夺主位,内政混乱,无暇顾及外兵,我们趁此有利时机,攻打魏国夺取地盘。韩懿侯听从建议,然后与赵国赵成侯约定,韩赵两国一起合兵攻打魏国。
魏国守兵在浊泽与韩赵两国相遇,双方大战,韩赵两国大破魏军,随即长驱直入很快就围困了魏国首都,此时赵成侯与韩懿侯商议攻克魏都之后,杀了魏婴,扶立公中缓为魏主,要求魏割地给我们,然后我们退军,这样处理,最符合我们两国的利益。韩懿侯听后,慢慢的摇摇头表示不同意这个方略,对赵成侯说“不可,杀魏君,暴也;割地而退,贪也;不如把魏国一份为二,魏婴和公中缓各占一半,这样他们单独成为更小的封国,连宋国卫国这样的小国都比他们单个大,这样,以后我们也就没有后患之忧,再也不用担心魏国成为我们的威胁”。赵成侯以及赵国主要领导不认同这个意见,还是想坚持之前他们赵国提出的建议,杀了魏颖,新立公中缓,再割了魏国的部分土地满载而归。于是韩赵两国领导人在即将攻下魏都之前,对攻下之后对魏国的政事安排产生了巨大的分歧,而又互不相让,难以调和,于是韩懿侯心情不爽,一气之下,就直接带兵在夜间离开战场,回归韩国。待到赵成侯发觉韩国盟友已经离去,自己孤军深入独自与魏国决战,难以取胜。权衡之下,没有其他办法无可奈何,也下令尽快离开魏国,于是韩赵两国盟军在即将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情况下一拍而散,各自回归本土。由此魏国政权在即将被瓦解的险境之下,躲过了此劫难。之后魏婴杀死与自己争夺王位的公中缓,登基为魏国君主,也就是魏惠王。
太史公司马迁认为:魏婴魏惠王之所以身不死、国不分,是因为韩赵两国盟友密谋意见不统一,造成内部分裂,盟友解散,让魏国有了喘息之机。倘若韩赵两家意见一致,随便听从无论韩赵任意一方的意见,结果就是魏国必然分裂,变成小国,成为其他强盛国家的附庸和跟班。司马迁对此事件感叹道“君终,无适子,其国可破也”,意思就是从魏国的角度来讲,魏国遭此大难,被韩赵两国合兵攻击,百姓士兵城墙土地都遭到蹂躏破坏,其根本原因就是上一任魏国国君魏武侯没有选好继承人,魏武侯生前死后都没有妥当安排下一任魏国的领袖。导致魏太子没有顺利继位,其他儿子们又觊觎魏王宝座,魏婴和公中缓相互厮杀,争夺宝座,导致魏国内部混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外部势力韩赵两国发现了可趁之机,迅速集结兵力向魏国攻城略地。其实这种情况发生在其他国家,情形也是一样的结果,就是只要内部混乱,尤其是内政没有统一指挥,没有统一的领导人,统一的号令,不管是上一任君主没有提前设立太子,还是其他原因,国家没有统一的君上,由此发生的混乱争夺君位,都会让其他国家生起觊觎之心,窥探之意,乃至出兵侵略,而且很容易被破城亡国,就像这次韩赵两国结盟,势如破竹大破魏军,长驱直入直逼魏国首都。很容易就破了魏国一样。
其实值得思考的是,一国之主一帮之主,还是一家之主,在当家主人身体强状或者年老将退之时,都要提前对国家也好,小家庭也罢,对继承人选,无论是权利地位还是房屋财产,作出早期的妥当安排。让后辈之人早日适应遵守,已经提前规划设定好的地位或者财产等,不至于当家人突然离世,造成家庭成员的纷争,如果是国家,那就会祸乱天下。如果是家庭,那就会争吵不止,不仅伤了家庭兄弟子侄的和气,造成永远的伤痛,还让外界耻笑。比如曾经就有电视明星,突然在家溘然长逝,他的家人就为了家里的房产争吵不止,以至于诉至法庭,对簿公堂,被媒体报道宣扬,成为观众茶前饭后的谈资笑柄。
另外,魏婴魏惠王侥幸保全性命,得到魏国的统治权,完全是由于敌人韩赵两国盟军在商谈如何分得战争成果的意见出现了分歧,导致盟友分裂,一方退军,另一方也军事力量减弱,没有办法完成对魏国的最后进攻,所以也退军回国。魏国一场灭顶之灾,就在生死存亡紧要关头之时得到了保全。对魏国来讲,最大的幸运就是曾今合并起来的两个敌人,现在又分裂了。而分裂之后的单个敌国,已经不再可怕。所以魏国保全自己的要害关键就是敌对势力分裂,只不过这次的分裂是魏国没有预料到的,是一种机缘巧合,天公作美罢了。如果魏国在遭受侵略者大片土地被攻克,首都都被围困,魏国的太子爷、公子哥、官府大臣和百姓们一起痛定思痛,知耻而后勇,想方设法派说客也好,使用反奸计也罢,主动去分裂对方的军事势力,那就更加完美了。以后我们会在史书上看到很多这样的,主动分裂对方,主动让对方自断手臂,自我削弱的奇兵异计。
avatar
弘言
4楼
微言杂说---田郊论宝
齐威王与魏惠王一起,在齐国魏国两国的边界郊外田野间打猎。在追逐驰骋行猎之间,两国君王也闲聊交谈一些民间琐事、趣事。大家还记得,魏惠王魏婴曾经被韩赵两国围攻差点被身死国分,最后因为韩赵两国内部出现分裂,盟军解散,魏婴侥幸逃过此劫难,登基为魏国君主。而此时距离那次战争已经经过了14年。
齐威王魏惠王两人骑着马慢慢的边走边聊,魏惠王神气十足的问道“你们齐国有什么珍奇的宝贝没有?”齐威王观察到魏惠王问话的语气和脸上的表情带有轻蔑的情态,知道魏婴要开始吹牛显摆自己了,于是就顺着魏婴回答说“我们国家没有,没有什么珍奇的宝贝”。魏惠王正中下怀,接过话茬得意的说“寡人我,国家虽小,尚且有一寸以上的珍珠,个个都光彩夺目。可以照耀前后各十二辆车子的珍珠就有两枚”。诘问道“你们齐国是如此大国居然没有宝贝?”齐威王抬头仰望了一下天空,然后郑重的看着魏惠王,坚定的说道“不是我齐国确实无宝,而是寡人我定义的宝贝与你魏君所说的宝贝不是一回事。”惠王听后感到奇怪,接着问“嗯...此话怎么讲?”,齐威王耸了耸肩膀,中气十足的说“吾有一位叫檀子的臣下,吾任命他镇守南城,则楚国人不敢寇我南边,而且附近泗水流域的十二个较小的封国国君,都来朝拜我齐国,与我建立友好联邦;吾还有一个叫盼子的臣下,我任命他把守高唐地区,则赵国人别说想来侵略我边疆,就是在附近黄河流域捕鱼他们都吓得不敢;吾还有一个下属官吏名叫黔夫,吾派遣他为徐州守将,则燕国人在北门祭拜我们,赵国人在西门祭拜我们,两国有七千多家的百姓跟随他们一起,祈祷希望能够移民我们齐国,做齐国的子民,最后我们全部接纳了这些外来人口”。
齐威王滔滔不绝的娓娓道来,魏惠王听着听着,不知不觉出了一身冷汗,心里泛起了嘀咕,此时对齐威王已经没有了起先刚开始的傲慢,现在反而对他感到有些许的畏惧寒意。齐威王接着继续讲到“吾还有一个臣下叫种首,吾任命他做缉拿盗贼的缉盗长官,他上任之后出台一系列措施防止盗贼,很快整个齐国疆域,道不拾遗,夜不闭户。齐国百姓安全感,对邻里乡亲的信任感得到大大提升。”寡人我的这四为臣子大臣,他们才是我真正的珍珠宝贝,他们的光泽光辉可以照耀我整个齐国甚至更远,岂止十二辆车的距离?惠王听罢,沉默不语,面有惭色,掉马绝尘而去。
齐威王、魏惠王都是诸侯国的一国之君,齐威王时时刻刻谨记自己的身份,自己是齐国的最高决策者,齐国的领土完整,百姓安康,军队强盛,国富民强,国泰民安,风调雨顺,都要自己去关心负责,所以他最看重的是什么?在他心目中最珍视的是什么?他认为的国之大宝是什么?她是政治家,是齐国的君主,当然他最看重的是能够替他撑起一片天的威武将军,为他和谐乡里的明智干练的官员,为他汇聚百姓,百姓乐于安居乐业的地方官员。这才是他心目中真正的宝贝。他的所思所想所行,都符合他自身的最大利益,这个最大利益就是他的珍宝。能够把握这一点,的确再次显示了齐威王的英明,还记得前面谈到的齐威王上任之初,特立独行朝拜周朝中央政权,赢得国内外的一致好评,以及对内召开划时代的军政会议,奖勤罚懒,奖励诚实,惩罚虚假,严酷打击贪残贿赂,朝野上下,无不震惊。这次会议的精神给齐国政坛注入一股廉政公直的清流,开辟了齐国的大治之路。
再来看魏惠王,他得到魏国的君主地位,本就是一次侥幸的意外,魏惠王魏婴之前他自己不是其父所册立的太子,没有当然的继承权,他与另一位公子公中缓争夺王位,导致魏国内乱,从而引起韩赵两国合兵侵略,兵临城下,差点把把魏婴杀死,把魏国的基业毁掉。后因韩赵内部意见不合,联盟解散,魏婴侥幸逃过死劫,才勉强登基魏国君主。魏婴魏惠王本来就是,根不红,苗不正,一时运气好,偶然得来的魏国天下。我觉得他心里面本来就有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那条命本来就是侥幸捡回来的,能够多活一天,他都觉得是赚的,而且他侥幸的得到的不仅是一条命,而且还是手握巨大权力的一国之主位。心灵层面,他就更要好好享受人间的快活,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体现出他务必快其心,乐其意,珍惜多享受,这上天恩赐的意外人生。所以,魏惠王才会在田野间打猎之时,跟齐威王炫耀自己的可以照耀前后十二辆车的珍珠宝贝。他的心目中更看重的是让他自己赏心悦目的玩物,虽然表面上,魏惠王与齐威王一样都是一国之君,但魏惠王的内心,显然没有把富国安邦放在最首要的地位,所以在魏惠王的统领之下,魏国不断的打败仗,比如前期与秦国交战,魏师败绩,秦国虏获了魏相公叔痤;另外他在魏相公叔痤临终遗言再三交代叮嘱的情况下,还是错放走了千年不遇的改革人才卫鞅。设想一下,卫鞅的改革措施如果施行在魏国,势必会给魏国奠定源远流长的深厚国家基础,也许就没有后来秦国的一统天下了。回到本题,再后来魏国启用了心胸格局狭窄的庞涓为大将军,在魏惠王的默认之下又伤害了身边的千古军事奇才孙膑,导致孙膑投奔齐国,后来与魏国为敌,在多次交战之中,被孙膑的计策引导之下,魏国的军民百姓死伤无数,真是害苦了魏国的普罗大众。还有后来对孟子的不尊重等等,都反证出魏惠王的内心不在治国安邦之上,而是自私的自以为是,享乐主义罢了。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认为最重要的宝贝,如同今时之人,有人认为房子是最宝贵的,于是倾其所有买下房产;有人认为孩子是最宝贵的,于是千方百计培养子女读大学,读硕士,读博士;还有人认为做生意赚钱最重要最宝贵,钱财是最重要的,读书没用;还有的人认为享乐最重要,于是整天想着吃大餐,打麻将,唱卡拉OK,泡妞等等。到底谁对谁错?有待岁月过后,以后答案才会揭晓。不过吾人暂且以为,没有积累的享受,是不可持久的。一家之主,所思所想所行都要以家庭之中最宝贵的事情为重,家庭和谐,家庭富裕,子顺孝顺有礼,博学多闻,积极有为等等。如果有更多的精力,更大的能量,就帮助别人,服务社会。但是最起码不要让自己成为社会的负担,家庭的累赘。且行且珍惜吧!
avatar
弘言
5楼
微言杂说---秦孝公发愤图强求贤若渴
由秦献公领导的秦国,几年来接连打败魏国韩国在洛阳的联军,之后又大胜韩魏赵三晋在石门的会师,以秦一国之力抵挡继而大败三晋军团,斩首六万三晋士兵,举国震撼。周天子周显王,看到秦国取得如此大的胜利,拥有如此强盛的战斗力,不得不对秦表示嘉奖,于是赐秦王于代表荣誉象征的服装,就相当于今天的颁发奖状、军功章之类的象征服饰。之后又过了两年,秦魏又在少梁交战,魏国再败,而且魏国宰相公孙痤被俘虏。此次战争结束不久,秦献公病逝,他的儿子孝公继位。
秦孝公年方二十一岁,此时黄河和华山以东有六个强国,包含齐国、韩国、赵国、魏国、燕国、楚国。而淮河、泗水之间的小封国还有十几个。楚国魏国与秦国边境接壤,魏国在边界修筑长城从郑县沿着洛河直到延安市,以防止秦国。楚国自汉中,经过巴城重庆,南方到达黔中今天的湖南阮陵县,疆域辽阔,地盘广袤,都把秦国当做夷翟,文化落后的野蛮部落族群,排斥秦国,中国之高端会盟聚会,均不邀请秦国参加,即使秦国申请加入,也被拒绝,就像今天的什么欧盟啊,北约呀,联合国之类的,有些国家没有资格加入,或者想加入,但不被允许,秦国当时的处境就是这样的境地,虽然在秦献公时期,以及很久之前,秦国与其他国家交战屡次取胜,但是其他诸侯国仍然把秦国视为野蛮人,不与秦国建立友谊建立联盟,不相互交流经济军事文化等等。于是秦孝公这位刚刚继位的年轻的君主,在面对秦国在国际上如此不堪的局面之下,决心发愤图强,改革秦国内政,富国强兵,最重要的是邀请各路人才加入秦国,为秦国的崛起贡献体力智力。
周显王八年,秦孝公颁布招贤令“昔我穆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历、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丑莫大焉。我父献公继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此招贤令一经颁布,迅速广泛流传,不仅吸引了秦国内部的能贤异士,中国大地的其他诸侯国的能工巧匠,身怀绝技,心怀抱负,而没有地方施展的人们,也都跃跃欲试希望能够投奔秦国,在为秦国效力的过程中,挣得自己的一份荣耀,一份收获。
秦孝公这篇比今日招录公务员还要吸引人的《招贤令》公文,首先回顾了秦穆公治理时期,在陕西省岐山县和雍县陕西省凤翔县这片区域之间,修德行武,布政施德,取信于民,广布恩德,造福百姓,军事整顿,加强训练,实现了国强民富的政治理想。对外在东方平定晋国内乱,西边称霸于夷翟野蛮部落成为他们的领头羊,秦国土地迅速扩张,连周天子也要刮目相看,给我们穆公加官进爵,封得荣誉,国际上其他诸侯国都来逢迎巴结送礼道贺。给秦国后世之辈开了一个好头,好榜样,成为我们后世的美谈。之后我们秦国历公、躁公、简公、出子时期,国家内乱,内部不安宁,无暇顾及外事,三晋韩魏赵乘此时,我秦国内虚之机攻取我河西之地,丑莫大焉!真是卑鄙无耻,我们秦国真是窝囊,真是耻辱。我的父王秦献公继位之后,镇抚边境,把首都迁徙到栎阳现在的陕西西安临潼区,准备东伐,收复失地,恢复穆公时期的故土疆域,再次实现穆公的政治律令,复兴穆公的辉煌之势。可惜献公壮志未酬,即与世长辞,寡人我每每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秦国上下的官员们以及愿意为秦国出谋划策的各国友人们,只要你们有计策能够帮助我秦国富强,再现辉煌,我秦孝公愿意尊重给你们官爵,愿意把土地分给你们报偿。总之封官,给钱都可以。古代最看重的就是土地,富人们,权贵们最想要的就是扩大自己的控制土地,跟今天的大家买房子,买土地,收房租的情形是一样的,所以孝公这样许诺。
这封公开的招贤令,首先向外界传达了秦国穆公时期的辉煌,政治清明,疆域辽阔,国强民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穆公之后的厉公、躁公、简公,出子为政时期的内忧,导致三晋的乘机侵我土地,丑莫大焉!羞莫大焉!上一任君王秦献公决心革新弊政恢复国土,复兴强盛,无奈却天不假年,未完成夙愿,就溘然长逝。现在我秦孝公决定继承父王的志向,复兴强盛的秦国,现在正是秦国政府急迫求才若渴的时机,希望各位才干之士,献策先力,助我成功。寡人我以及秦国高层官员愿意拿出最丰厚的奖赏,为你们加官进爵,为你们分得土地。
此时无论是对秦孝公来讲,还是对将要加入秦国政府智囊团的奇人异士,用老子的思想来讲他们都正是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之主。一个积弱的国家,一个年经君主,一个雄心万丈的君主,一个百废待兴的政治局面,一个求贤若渴的施政者。以秦孝公为首的秦国领导团体,广收贤才,许诺出丰厚的政治奖赏和财务奖赏,势必会吸引来各路人才加入,这不,卫鞅公孙鞅,一个在魏国不得志的英才,很快就投奔秦孝公,加入秦国政府,成为秦国的首席智囊,和秦孝公一起开创了划时代的丰功伟业,带领秦国走向了决定性的强盛,为后世秦国的领袖们实现更大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精神基础。下一章,商鞅变法,商鞅的喜与悲。
avatar
弘言
6楼
微言杂说---公孙鞅的喜与悲之一
刚刚继位的年轻的秦孝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面对国内外疲敝的政治局面,决心大胆改革,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招揽杰出人才,于是慎重的发布了条件优厚的《招贤令》,期望能够吸收各国的智谋之上来到秦国效力。
此时,魏国的公孙鞅,本是卫国人士,也是卫国皇族人士,只不过是没有权利的平民子孙。而且现如今还不在卫国,而是在魏国宰相公叔痤的府中当差,这位魏国的宰相已经识别出公孙鞅这是一个闪闪发亮的金子,只是现在还埋没在自己的这个小相府之中,不为外人知晓,自己也还没有顾得上向魏惠王举荐,自己就病倒了。
公叔痤病痛已经越来越重,快到了行将就木之时,突然想起身边的一位大才公孙鞅,还默默未被人识别出来,于是在魏惠王前来探望公叔痤病情的时机,魏惠王询问“万一宰相你病有不测,魏国江山社稷谁来接替你的位置协助我打理朝政?”公叔痤抓住此机会,语重心长的跟魏惠王说“臣下府中有一位随从官员中庶子名叫公孙鞅,年虽少,年纪轻轻,但是此人有奇才,希望以后王上你重用此人,而且举国大事都要听从他的建议”,魏惠王看到奄奄一息,上气不接下气的公叔痤,能够感受到他已经病入膏肓,很快就要死了,但是又看到他努力的抓住最后的生机,积极跟自己推荐一个生人,一个从来没有人提起过的年龄尚轻的人,而且要寡人我举国听之,委赋于他。此时的魏惠王犹豫了,很矛盾,很纠结,分不清这到底是宰相公叔痤的临终真言,还是他已经灵魂出窍,真气已离,只留下一点点模糊的意识,在这里胡言乱语,看着公叔痤挣扎的面孔,渐渐枯萎的面容身躯,魏惠王沉默不语。
公叔痤虽然已经不能自控自己的身体,但是神志尚清醒,他发现这位魏惠王,对自己的诚恳举荐,产生怀疑,有所犹豫,于是强打起最后一点体力精神,再为主人献上最后一计,于是聚集所有的神力,望着魏惠王说道“君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这句话意思很明确,就是跟惠王明白的说,“你如果犹豫,觉得我举荐的这个公孙鞅名过其实,有夸大之嫌,你不想重用他也可以,但是你也不要放他出国,直接把他干掉就行了。”魏惠王一听这话,本在犹豫怀疑公叔痤糊涂的心,更加确定了,心想“这是怎么了?刚才跟我说,要我重用这个什么公孙鞅,而且要我举国都听从他的指挥,简直胡话吗?这下倒好了,一会功夫又变了,现在居然又让我把他杀掉,不让他出国,简直是我看,宰相真是病糊涂了”于是惠王就支支吾吾敷衍了事的点头许诺,好好好,知道了!就匆匆离去!魏惠王离去之后,公叔痤,示意家人快去请公孙鞅进来,公孙鞅就在附近等候举荐结果,心想也许很快魏惠王就会招见自己,委以重任,不料却看到魏惠王的车队匆匆离去,远远的望去,魏惠王的表情也没有任何的悲中带喜的神情,公叔痤举荐下一任宰相,魏惠王万一失去公叔痤,还会再得到一位治国大才,虽然现在还没有验证,但是总算对以后的政事有了安排的期望吧。可是现在看来,公孙鞅深感不妙。事情不像预想的那样,魏惠王不会立马听从公叔痤的建议。
此时公叔痤已经派人叫自己赶快见他,于是公孙鞅健步如飞,很快的就来到公叔痤的病榻之下,公叔痤看到公孙鞅,满脸愧疚的用力说到“吾先君而后臣,故先为君谋,后以告子。子必速行矣!我已经向王上极力的举荐你,但是王上没有明确答复重用于你,相必她是在怀疑”,然后公叔痤顿了顿口气接着说道,我断定王上必然不启用你,而你又不甘沉默下去,所以我向王上建议,杀掉你,不让你离开魏国,为其他国家效力。我作为魏国的臣子,先君而后臣,现在我把这件事情也告诉你,你赶快逃命去吧,不枉我们认识一场”公孙鞅认真的附身在宰相身边,紧紧的握着他干瘪的手,眼睛噙满泪水,心中滋味五味杂陈,回想自己的理想,而现在事实却是根本得不到王上的青睐,自己空有一身才华,无地可用,深感遗憾,深感痛苦。得不到重用也就罢了,现在居然宰相大人临死之际又要王上杀掉自己,自己本以为属于自己的光荣马上就要实现了,而现在愿望不仅成了真实的梦幻泡影,反而好好的还要遭到杀身之祸,命运实在是多舛,可悲,可恨!公孙鞅一只手拂袖拭了拭眼角的泪水,忽而转念一想,深情的望着处在生命最后关头的老领导公叔痤,坚定的说“君不能用子之言信臣,又安能用子之言杀臣乎?”既然魏惠王不能听从你的建议,信任我,重用我,那有怎么会听从你的建议杀我呢?谢谢你的美意,谢谢你的告知,但是我不也用不着逃走!”公叔痤听后,哀叹一声,不在继续说话了!心想也许是吧,他都不会听我的。
而另外一边,魏惠王出门之后,撇撇嘴,跟身边左右的跟班侍卫说,“看来公叔真的是病的很重,都病糊涂了,悲乎!刚刚欲令寡人以国听卫鞅也,既又劝寡人杀之,岂不悖哉!摇摇头嘴里咕哝着“相国是真是糊涂了!病的很重很重”。
公叔痤的逻辑完全合理,他已经识别出卫鞅公孙鞅,绝非碌碌无为,等闲之辈,他对魏国君主尽臣下举荐之职,在自己生命垂危之际,向魏惠王极力推荐卫鞅,明确告知卫鞅虽然年纪轻轻,但是却是奇人,是异乎寻常之才,希望魏惠王能够重用他,而且是举国大事都听命于他,可见公叔痤对卫鞅的极度赞赏,不愧为魏国宰相,从后面卫鞅投效秦国大力改革内政的政果来看,公叔痤的确是慧眼识英才,如果魏惠王听从公孙痤的建议举国听卫鞅,那么秦国的改革战果,将会在魏国出现,将造成一个无比强大的魏国。可是魏惠王不能领会公叔痤的态度,这么重要的人才,单凭几句话,惠王就听的明白?恐怕很难吧,大家还记得,萧何月下追韩信,向刘邦举荐韩信吗?一个从项羽部队逃奔过来的人,来到刘邦部队,给个与在项羽部队同级别的百夫长,还不行,更高一级还不行,最后是直接空降直接任命为大将军,而且要当着三军将士的面,由刘邦亲自按照礼节拜将,这才能留住韩信。刘邦有这个气度,刘邦信任萧何的判断,特别人才特别对待。但是在这里,魏惠王不能理解公叔痤的举荐,举国都听之于卫鞅,想必听来会吓了魏惠王一跳吧!况且魏惠王大家还记得他吗?前面章节对他有专项论述,他的魏国王位是侥幸得来,完全是运气使然,差点被被杀死,险些丧命。自己的智慧资质很不是很高!更无法理解一位病重之人的话语了。
公叔痤的逻辑完全合情合理,卫鞅是国之重器,有治国经邦之才,国君要启用他,重用他,甚至举国大事都要听命于他,公叔痤有识别人才之智,有先见之明,但是魏惠王不能心领神会,虽然名为国君,但是他的智慧却不能与才智之人相匹配,导致即使是好的主意,他也听不懂,听不明白,领会不了,以后我们会看到很多这样的君臣交际,君臣思维层次,有的完全是天壤之别,君王完全听不明白下属在说什么!而有的君臣之间相互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双方都能立马感悟出来。这里公叔痤感受到魏惠王不会听从自己的建议重用卫鞅,所以他认为,卫鞅这样的国之大才,即使自己不用,但是最起码也不要落入他国之手,给他国人才智库添砖加瓦,更何况这不是一般的人才,一旦到了他国,那还了得,可以迅速带领一个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后来又主张杀掉卫鞅,不要让他出魏国国境,这完全合乎世间真理,没有任何毛病,可惜惠王听不明白,还真以为公叔痤病糊涂了,直到多年以后,卫鞅在秦国立下了不朽世功,把魏国打的落花流水,把魏国的土地百姓,蹂躏的不堪承受,才想起公叔痤的临终遗言,恨不用公叔之言,悔之晚矣!
就这样,公孙鞅,没有得到魏惠王的重用,但也没有被追杀,直到听说秦国开出丰厚的条件,招贤纳士,才总算有生起了快要磨灭的远大抱负理想,于是匆匆投奔秦国,到了秦国之后,借助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总算见到了秦孝公,于是他把自己的治国方略,改革的具体措施,富国强兵的条条框框,一一与秦孝公道来,他与秦孝公一拍即和,秦孝公非常高兴,正是把卫鞅收入麾下,把他放到极其重要的位置,国之大事,都与他一起商谈。
avatar
弘言
7楼
微言杂说---卫鞅舌战甘龙,留下了哪些千古民谚?
秦孝公与卫鞅一见如故,一位年轻的秦国君主,一位同样年轻的谋士,两颗年轻的心彼此吸引,秦孝公二十三岁,正是豪情万丈对未来充憧憬的年龄。卫鞅,公叔痤向魏惠王举荐他时,说他年少有奇才,可以推断,卫鞅此时也在二十五岁左右,因为他一直以来好刑名之学,对治国主张用法用强,以铁腕治国,此时他把自己长期以来的思考与秦孝公和盘托出,秦孝公对他的治国思想,产生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当前面对着秦国积弱的不堪局面,他正在寻求治国强兵之路的策略。这一君一臣,两个年龄相仿,志趣相投的青年,思想上产生了极大的共鸣,秦孝公决定大胆启用卫鞅,卫鞅决定全力以赴报效知音秦孝公。
在加入秦国的第一年之中,卫鞅与秦孝公形影相随,朝会幕见,日日谋划,相谈甚秘, 第二年开始着手实行他的改革方略,但是卫鞅的思想一经流出,秦国上下官员百姓,都感到不快,都想安于现状,拒绝改变。秦孝公受到下属官员们的反对阻力,也开始犹豫,卫鞅知道这已经到实行他的政治理想的 关键时刻,不能再犹豫了,必须首先要坚定秦孝公改革的决心,于是示意孝公召开一次小型的高层会议,邀请了一直持反对改革的国之重臣,反对力量的核心人物甘龙等人参加,在秦孝公的主持下,公开辩论。
会议开始,卫鞅首先站起来对秦孝公行礼之后,说到“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这段话真的是智慧甘言啊,大家一定要注意。“夫民不可于虑始”,大家如果对这一点有过仔细思考或者身心体会的的情形,就会立马明白这句话的含义,无论是是家事,国事,天下事,总之要干成一件事情,如果你跑去跟所有的人商量,开大会讨论,结果一定是搞不成,普通人都是只能看到眼前,不能看到未来,事物的发展更是体会不出来,正所谓智者开始,愚者结尾,普通人只有看到你做出的结果,明明白白的显现在他眼前,他才知道之前你的提议会产生这样的结果。等你把事情做好了,他们才觉得可以,真棒,真不错,也就是,“夫民可以乐成”!他们的思维仅限于目前当前。无论是开始的现状,还是后来的成功之后的现状,他们都是一样看待。
“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真正处世高明的人不会局限于一般的世俗礼仪,习惯等等!不会让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习俗习惯,障碍自己,阻挡自己。如果人们永远都安守于当前的现状俗礼,那社会又如何进步,如何发展呢!“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干大事的人,不会去咨询每一个人的意见。比如现在,人人都已经习以为常的使用触摸屏手机,大家知道吗?乔布斯当年推出苹果触摸屏手机,它是不做市场调查的,因为他知道,研发之前,他去征求咨询大众消费者们,一个电话手机,没有任何按键,全部都是用手触摸来完成指令,当时是没有人赞同的,都觉得太不方便了 ,还是按键手机实在,看的见,摸得着,按得下。实实在在。这也是诺基亚摩托罗拉倒闭的原因,他们太和于俗了,太被旧有的思维,旧有的习惯束缚了,太和群了,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就是消失淘汰。乔布斯特立独行,不和于俗,不谋于众,触摸屏手机在他的思想当中酝酿已久,他在思想当中已经完成了,这种产品问世之后,人们使用的更加方便,体验更加畅快舒适。这一切都事先在他的脑海想象力之中完成。而今天人们使用触摸屏手机又成了一种新的习俗习惯,广大的用户们今时使用这类手机,都感到体验很好,很好用,很方便。“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所以圣人,最顶级的智者高人们,他们之所以能够把国家变的强大,不是遵循了固有的旧俗,而是开辟了新的方法,不法其故!
卫鞅讲完之后,保守派的代表人物甘龙,立马接过话头表示反对的说道“不然,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大家注意这一句话,这个观点很有分量,在很大程度上来说,这是很有道理的,而且也被广泛认可和使用。这句话强调了旧有的法律,旧有的制度,旧有的习俗的重要性。制度法律习俗习惯一旦形成,不可随意更改,代替君王管理百姓的各个层级的官吏们,他们熟练掌握这些制度法律习俗习惯,百姓也认可遵守,官民有了共同认可的法则,相互遵守,国泰民安。反对卫鞅的思想非常有理!这就与今天的法律很相似,比如国家的司法考试,法律条文,所有的从业人员,或者将要考取此类官职的预备人员,所要研习的就是这些已经固定好的条文律令,考取以后胜任此官职,也是按照这些学习多年的这些条文律令去执行。以后多年都不会轻易变动,百姓们也养成适应的习惯。于是上下相安,共同遵守!
回到卫鞅辩论现场,甘龙反驳完之后,卫鞅接着说道“常人安于旧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普通人安于现状,安于旧有的习俗习惯,学习的人整天练习都是这些别人都已经知道的东西,甚至是只有自己见过的听闻的东西,没见过的,没听过的一概不予考虑。这样的人安排他做个普通的官员,守护着现在的法律,维持现状是可以的!至于目前现有的制度法律之外的东西就没法跟他讨论了,因为他没听过,没见过,没想过。正所谓智者创新创造创作法律制度,愚者普通人照本宣科,跟着做就行了,贤者,有能耐的人,修改,更新旧有的礼节,听不懂的,搞不明白意思的平凡人也是同样,拘泥于这些重新制定的新的礼节制度,就可以了!卫鞅讲完,秦孝公早已经与卫鞅的思想碰撞出激烈的火花,非常认同他的改革思想,于是此时,秦孝公迅速的站起来,坚定有力的说到,“公孙先生讲的很好!”不要在说了,寡人我主意一定,改革势在必行。同时下令任命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由卫鞅起草制定新的秦国法律制度。
现在我们骑行的自行车,大家可曾记得小时候,我们称之为洋马,使用的火柴,我们曾经称之为洋火,还有洋车,洋酒等等!清朝末年国外早已经有了火枪,火炮,而慈溪太后领导的官僚阶层,仍然坚守着固有的旧俗,拒绝改变。即使有光绪皇帝领导的戊戌变法,结果仍然是传统的固有势力占了上风,把刚刚升起的革新种子消灭,造成了一再贫穷长期积弱的落后局面,直到被八国联军集体侵略,内外交困,最后清朝政权土崩瓦解。现在秦国也同样如此,如果再安于现状,现状是个不断被邻国欺凌,被当时其他诸侯国看不起的野蛮落后部落,如果在继续下去,秦国就要被消灭,被消失了。还好,秦孝公,是个非常有作为,非常有雄心,而又敢于挑战旧有制度,敢于冲破保守既得利益阶层阻力的,豪情君主。
avatar
弘言
8楼
微言杂说---卫鞅变法有哪些特别之处?得以驾驭人心,催人奋进
秦孝公任命卫鞅为左庶长,起草变法具体法令。卫鞅与秦孝公长达一年多的密谈商讨,以及在秦国高层会议中公开支持卫鞅的变法思想,为秦国的改革扫除官僚阶层的阻力,前期的准备工作完成之后,此时就要正是的厘定变法的具体措施,开始实施变革。
卫鞅有了秦孝公的大力支持,开始毫无忌讳的大力改革,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所有的具体措施,都指向同一个目标,使秦国走向富强。下面我们来看变法的具体内容以及特别之处。
第一条: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
把百姓以十个家庭为单位编成一队。各个队伍相互监视,各个队伍的内部成员相互监督,一人犯罪,整个队伍全部都要受到牵连,所有的成员都要受到惩罚。与今天的法制思想,罪及己身,罪及一人截然相反。
卫鞅的这个相互收司,连坐法制,非常残酷,很大程度上会殃及无辜。会造成各个队伍之间、各个队伍内部成员之间,相互伺机监察,人们个个都在窥探别人,个个都在被别人窥探,个个心里畸形的的想发现别人的错误,个个又胆战心惊的怕别人发现或者诬蔑自己犯罪。整个社会笼罩在一片惊恐之中,人们都战战兢兢的活着。
但是这个法律的优点是,秦国的人民所有的个体都是监督者,又都有执法权,如果发现其他队伍中间有犯罪行为,任何人都可以进行抓捕。这就造成没有人敢于犯罪,没有人敢于违反政府的法令。因为身边的所有人都是监察者,都是司法者,都是执法者。不像今天如果我们个人发现其他人有违法或者犯罪行为,你只有打110,报案,举报的权利,或者协助抓捕的的义务,但是没有直接管辖,直接逮捕的执法权。连坐的政策,也同样造成成员之间的紧密联合,而又紧密的观察,一旦发现身边的成员,有违背法令的苗头,立马制止,把违法行为扼杀在萌芽之中。从而保全自己和他人不受到牵连。这一点利用了人性的自私,监督制止了别人,实际上就是维护了自己的利益,因为要维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伤害,就要无微不至的监督别人,监督本队成员。所有的人都是监督者,所有的人又都是被监督的对象。
第二条;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不告奸者与降敌者同罚。
军人士兵在战场上勇敢杀敌,杀死的对方人员越多,本国奖赏的物品越丰厚,本国的政府越称叹,越表扬,这在人类还没有形成一个整体人类国家的的情况下,显然是合情合理的。杀敌者越多,越会得到丰厚的奖赏。这里加上告奸者,把告奸者提到与在战场上杀敌的士兵的同等地位。这无疑,大大鼓励了人们的告奸告密行为,只要发现他人有违法行为,就会积极的揭发检举,上一条,相互收司,连坐,是恐吓百姓,让人人感到害怕,感到恐惧,不敢违法。而这第二条就是赤裸裸的奖赏鼓励人们,揭发检举告奸高密的行为。奖赏后面紧接着还有罚,对那些发现作奸犯科行为的人,无动于衷,默而不语的,或者其他总之不告发,不检举揭发的人,进行严厉的惩罚,而惩罚的标准,与在战场上投降敌军的士兵相同。
大家知道中国文化几千年以来,对降敌者的惩罚,无论是身体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是处罚极其严重的,所以士兵们宁可死在战场,都绝不愿意投降敌军。大家还记得汉代名将李广的孙子李凌,孤军深入匈奴以相差十倍的军士弱势与匈奴决战,最后不得已被擒投降。不管他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不管他是因为军事力量太单薄,还是有内部叛徒出卖,总之他被匈奴抓住,而没有战死沙场。汉武帝统统不考虑这些主观客观原因,给李凌定下了叛徒降敌之罪。杀了李凌全家老少。为此留下了千古冤案,司马迁因为替李凌辩护,遭受耻辱的宫刑。而另一位汉朝使者苏武,在匈奴独自忍受煎熬长达十九年,多少说客劝降于他,他都始终不肯投降。不肯丧失气节,不肯让自己留下一个投降敌人的恶名。另外在民国时期,汪精卫接受日本的任命,出任日伪区的主席,尽管汪精卫夫妇到死都不承认,自己是叛徒汉奸卖国贼,日本战败投降之后,民国政府审判汪精卫的夫人陈璧君,陈璧君以丈夫和自己曲线救国,保全日伪区中国百姓的生命为由,抗辩自己不是叛徒。还在一定程度上博得了部分民众的认同,但是不管你怎么说,多数人还给他下了定论,他接受了日本人的任命,那就是降敌,就是叛国。
这种种都反映了中国对降敌的文化是非常非常看重的,中国人宁可杀身取义,也决不投降。而在这里卫鞅一下子把不告奸者的惩罚,一下子提高到与降敌的惩罚程度一致,那就更加特别的加剧了人们不敢不告的恐惧心态。不作为,少管闲事,统统都不行,逼迫着所有的人去告密告奸。卫鞅不愧为刑名之法的代表人物,用这些严酷的刑名思想驾驭人心。
第三条;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披刑大小。
这是对军队的思想控制,凡是立下了军功的士兵,都会按照功劳大小,受到政府的分级奖赏,包含物质奖赏还有荣誉的提升,类似于于现代的军功章。军队士兵以及百姓为了私事相互斗殴打架的人员,都会根据政府的法令判定轻重大小,受到刑法制裁。这里应该是侧重于私相斗殴最轻的也会受到很大的惩罚,比如为私事一个人打了另一人一巴掌或者一拳。按照现代法律,几乎不会受到什么处罚的。但是卫鞅这里不一样,只要是因为私事械斗的,就算是一点小事,也会受到政府的严厉惩罚。尤其是针对士兵,更不允许私斗。这就强调了,军人积极的去争取立功,加强训练,战场上为国为公,勇敢杀敌。而却不能不敢为了私事争斗。
第三条;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农民安分守己,在自己的职位上勤勤恳恳,努力的耕种土地,勤快的纺织布帛。中国历久以来,一直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在那个时代,大多数人们都是从事于农业,纺织,所以卫鞅这里着重提倡农民勤奋于耕种纺织。而又得到好的结果,收获的粮食布匹富足多余的家庭,会得到奖赏,如果自己是奴隶的,可以恢复自由身。另一方面从事小商贩,投机取巧追求末利的人,因为懒惰,懈怠,消极散漫,而致使家庭陷入贫困的,可以向政府举报,把这类人收为奴隶。羞辱他们。正所谓奖勤罚懒,荣誉勤奋,羞辱懒惰。
第四条;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这一条关联到王室宗亲,可以说触犯到了秦国权贵的根本利益。引起秦国实力派当权派的集体憎恨。这个暂时不谈,先说它对秦国国力的益处。王室宗亲七大姑八大姨,姑舅表亲,叔伯子侄,各种王室裙带关系。有的碌碌无为,慵懒散笨,毫无建树,毫无贡献,却坐享其成,荣华富贵,耀武扬威。现在不同了,没有军功,没有贡献的王室宗亲人员,不得继承归属王族的高官显位属籍,非常明确的确定升迁规则,确定尊卑高下的等级秩序,根据等级差次,分配田地房屋住宅、奴仆侍女,服饰等。有功者,政府向全国宣扬他的功绩,让他得到相当的荣耀;无有功劳者,既使家庭很富有,也不准有光彩繁华。这样的宗室政策,激励了王室成员也要努力奋斗,否则即使是王室的身份,好吃懒做也一样会受穷,受困,不得升迁,不得有额外的奖励。得不到人民的尊重等等。必须都强打起精神,自强不息。
当然一定会出现一些无能庸碌之辈,既不愿意放弃王室身份的荣耀,又不愿意勤奋干活,但是按照新的法律,曾经拥有的光环,从形式到实质都会被剥夺。这些人把仇恨全部都会集中在卫鞅一人身上,等待着时机反扑他。这也是改革者的悲剧所在,要做事情,又会得罪利益集团,而结果也许是身死家灭。
avatar
弘言
9楼
微言咋说---移木赏金之信开启卫鞅变法的执行
秦国在秦孝公的支持下,由卫鞅起草的新的改革法令已经准备完毕,但是还没有向举国上下,正是公开颁布。因为这次的改革,不是隔靴搔痒,小打小闹,而是几乎彻底颠覆了秦国多年以来的,上下层百姓习以为常的习惯。卫鞅在颁布变法之前,考虑到百姓恐怕不会相信新的法令能够得以推行,秦国政府的公信力不会得到真正的执行,百姓一定会持观望怀疑甚至是反对的态度。于是为了先打消百姓的这一顾虑,卫鞅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办法,先简单的证明政府所颁布的法令即使是很小,很细微,也一定会坚定有力的执行,彰显法律的威严,政府的公信力。
具体办法是这样的:卫鞅以秦国政府的名义发布公告,同时安排有关人员,在秦国国都的市集南门,也是人员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树立了一根有三丈高的木桩,政府公告贴满了都城的所有关键场所,告知全城所有百姓,无论谁只要能把这根三丈高的木桩,从南门移动搬迁到北门,政府将给与搬迁者十两黄金的奖励酬劳。这样的政府公文,似乎有些儿戏,政府本来代表着威严,代表着法律,代表着公正庄重,而卫鞅设计的这出公开招标秦民百姓搬迁一根木头,而给与远远超越于正常价值酬劳的巨额酬金。这让秦国都城百姓确实感到有些好奇,又觉得似乎难以置信,不可思议。但是这又确确实实白纸黑字,是由秦国最高权力机构所公告发布的信息,这让熙熙攘攘围观的百姓们摸不着头脑,犹犹豫豫,好生奇怪,没有一个人敢于执行公告内容,动手搬迁木桩。在现场监督的的官员把百姓的消极冷漠态度反映,回报给了卫鞅,卫鞅当即下令把赏金提高的五十金,继续放大百姓的欲望,扩大百姓的好奇之心,同时更加有力的吸引敢于尝试之人。五十金的悬赏取代之前的十金公告之后,这更加让百姓们感到不可思议,难以琢磨。当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肯定有头脑简单之人,不去想那么复杂,简单一点。政府公告清清楚楚的写着,无论谁只要把南门这跟木桩搬迁至北门,现在政府给与五十金的奖励酬金。哪有那么多疑问?哪有那么多可疑?管他背后什么原因?管他政府什么目的?总之现在谁把这个事情完成,就能得到五十金的酬劳。于是就有一位平民,冲出围观之列,动手把这三丈之木扛起来,搬迁至都城的北门。围观的群众,一路跟随,等到这位秦民把木桩放到北门口之后,政府的执行官员,立马向全城百姓宣布,这位百姓顺利完成政府公告的搬迁任务,按照悬赏公告,立马给与这位百姓五十金的酬劳奖励。这位秦民当然是喜的合不拢嘴,而其他围观的百姓,更是嫉妒,悔恨的,唉声叹气。
原来秦国政府不是闹着玩的,百姓们才明白,既然是政府的公告,既然是政府发布颁布的内容,最终政府当然会毫无疑问的执行。这就先给百姓们开个头,上一点眼药,先让百姓们明白政府的公信力,不是儿戏。发布了,就会执行,不过此时,百姓们还不会想到新的政府法令很快就会颁布并执行。
这次移木赏巨额黄金的政府的怪诞行为之后,百姓们还在茶余饭后的闲谈中,还在相互之间的后悔中,事件从秦国的都城迅速蔓延开来,传遍秦国的大街小巷,田间迁陌,紧接着,卫鞅的改革变法,向秦国所有区域发布。都城的人民总算领悟了移木赏金的用意,就是为这后续的变法开宗明义,政府的变法,是要彻底的执行,不是闹着玩的。
即使有移木赏金打前战,为百姓确立政府的公信,向百姓表明政府的坚决态度,但是因为改革的内容完全改变了秦国上下,沿习已久的传统,在新的法令颁布到达一年之后,在这期间,仍然有数以千计的人们述说,新的法令的不便,不好,难以执行等等。于是本来就看不惯卫鞅的秦国太子,在群众的汹汹嚷嚷之下,轻易之间就傲慢的触犯了新颁布的政府有关法令。这下子就不得了,对付老百姓,法律是毫不留情的,老百姓迫于无奈,虽然心里不愿意,但是不得已,还是得老老实实的遵守。这次则是太子犯了法,百姓们都翘首以待,殷切观望,看你政府的法令怎么处置太子?在这种关键时刻,卫鞅出来说话,同时也点出问题的实质,更重要的是,走出了这艰难的一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卫鞅说“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新法之所以不能得到彻底的执行,是以为秦国政权的上流之人率先违反,百姓效而仿之,太子,是秦王的后继之人,不可施与刑罚,但是所违背的法令,一样要按照法令的标准执行惩罚措施,就让太子的师傅公子虔,和公孙贾代替受罚,他们两位是太子的老师,负有监督教导不可推卸的责任,于是这两位太子老师就受到了规定的残酷刑罚,在脸上刺字,等刑罚。太子以及太子的老师受到的惩罚以及带来的羞辱,所造成的对卫鞅的仇恨,这里暂且不表。而目前百姓观望这次事件的结果,尘埃落定,秦国最有权势的人物都受到标准的毫不留情惩罚,再也没有第二个人敢于与政府的法令叫板,第二天秦国所有的百姓,都开始不折不扣,谨小慎微的行事,不敢半点触碰新颁布的法令。从移木赏金到太子之师受刑,开启了长达十年的卫鞅新法实行之路。
新法实行十年之间,实现了秦孝公和卫鞅变法的初衷,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百姓们一点都不敢触犯法律,没有盗贼,路上行人漏掉的东西,没有人敢私自收藏,据为己有。即使掉了,也能找回,似乎人们的安全感更加高了。而在军事方面,百姓们凡是参加国家战争,都勇敢杀敌,勇于立功,而在私斗方面,却大家都很胆小,很畏怯。没有人敢窝里斗,伤害自己人;对外,就不一样了,那真是勇猛如虎。随之秦国也变的逐渐强大。这也为后来秦始皇的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此时,那些变法之初,到处吆喝抱怨说卫鞅变法不便执行,行不通的那些人,现在秦国的强大大治结果,呈现出来之后,都开始来恭维,一改当年的态度,反过来说变法很好,很便于百姓。而卫鞅此时的态度也更加强硬,说“此皆乱法之民”这些反复之民,都是乱我法律之人,全部都发配到边疆遥远之地。从此之后,再也没有百姓议论秦国的法令了,只有老老实实遵守。
avatar
弘言
10楼
微言杂说---商鞅把握民心,成就变法
商鞅变法之初,阻碍重重,首先先搞定秦国的国之重臣,说服这些在人民群众中,在权利核心中地位显赫,一言九鼎,分量极其重要的大人物们,同时还有一个更大的阻力就是就是秦国百姓,一种社会制度,好也罢,坏也罢,老百姓已经世世代代,长此以往的生活在其中,这种社会制度,就算是有各种各样的缺陷,各种让人憎恨,让人恼怒的地方,但是其实老百姓还是在心灵深处承认他的合理性,只不过人们憎恨的原因,或许是自己个人的角度这一个点,没有得到满足,比如改革,变革,任何公司任何团体,任何政治机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希望改革,首先既得利益群体,就不希望改革,另一部分支持叫嚷着要积极改革的部分个体,研究其中原因,还是自己的小利益没有得到,自己受到了伤害。其实他内心深处还是认同这种社会制度的,纵观中国历史,每一个朝代的更替,政权的更迭,莫不是一个被伤害的利益群体,或者有当权者利用了这些被伤害的群体,揭竿而起从而掀起来的叛乱也好,起义也罢,如果成功了,就叫起义军,如果失败了,就叫做叛乱谋反。
商鞅变法,背后有秦孝公的最高权力支持,再加上商鞅已经表面上说服了朝中的权贵,现在只剩下最广大的秦民了,从后来的商鞅变法结果来看,商鞅的这些变法条令,无论对秦国政府还是秦国百姓,都是极好的政策,但是在一开始,秦国老百姓是不支持的,是反对的,因为积弊已久,大家已经不知不觉中习以为常,比如清代的科举制,通过八股文考试进入国家权力机构,尤其是处在新旧交替中的学子们,突然,一声炮响,于无声处,一声炸雷,中山先生起来革命了,大家都不用考试了,而且新的政权选官制度也改变了,考试的内容也不是八股文了,此时那些已经辛辛苦苦学了多年的八股文,准备参加清政府的考试,现在居然宣布,不考这个了,你让这些八股文莘莘学子们情何以堪,当然话又说回来,这些学八股文的学子,他们内心也反感这些东西,但是你突然改革,他们已经付出了那么久的功力,现在变的一文不值,他们当然也是表示最好不变革的。当然最支持的就是那些八股文根本就看不懂,此生根本不可能通过走这条政府制定的八股文考试,来实现人生的愿望,个人的理想。他们当然非常的高兴,非常的彻底支持废除八股文,支持变革,支持来一次彻底的摧毁。
比如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旧的政权,但是当时的大学者,清政府以及各个政权都很敬重的思想家,与日本的政治家伊藤博文是同学的严复,严复就不主张中山先生那一套,不主张他直接通过武力推翻清朝政权,虽然严复也痛恨清政府的各种政策,各种弊端,但是他希望清政府慢慢修正,渐渐转变。可是底层的老百姓们就不这样想了,因为在清政府那种国家架构之中,老百姓们追求幸福生活,已经完全无一点点希望,那个腐朽的王朝,注定只能是少数人才能参加的游戏,所以中山先生登高一呼,应者云集,这些在旧社会旧制度毫无立足之地的人们纷纷投入到他的麾下,由此展开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当然后来,随着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逐步扩张,那些清朝的既得利益阶层,也不得不不跟着一起革命,以求不要成为革命的对象,不要成为被革面的靶子,相反以前反对革面的,现在摇身一变,成为革面的支持者。
商鞅变法虽然不是一个政权取代另一个政权,却是一种制度代替另一位制度,全然改变了秦孝公之前的秦国社会,秦国百姓的反对之声不绝于耳,到处听到商鞅新法的不便,很难执行,所以在开始变法之初,商鞅已经预料到会出现这种百姓的情绪反应,所以商鞅策划了移木赏金取信,同时也是向大家宣告,政府制定的法令是一定会执行到底的,绝对不打一点点折扣的执行,于是在人情汹汹然,变法内容到处一片诟病之下,后面出现了秦国太子一以身试法,最后太子的两位至亲老师受到了酷刑,黥刑,脸上赤字。秦国百姓再次看到了商鞅变法的决心,心里对新法不愿意的,反对的,现在看到了贵为太子也会遭到酷刑,现在必须要打起精神,规规矩矩的执行新法,才有了多年之后,新法带来的秦国国富民强,大治。后面的结果,百姓们看到之后,现在又回过头来说,商鞅变法真好。幸亏有了商鞅变法,才使得秦国百姓丰衣足食,国富民强。
avatar
弘言
11楼
微言杂说---司马光评论信者,人君之大宝
秦孝公和商鞅变法之初为了唤醒民众对秦国政府的信心,策划了宣告搬迁一根大木桩从城南搬到城北,然后就可以取得重金奖赏,引来无数群众围观,最后秦国政府兑现承诺,按照悬赏公告,足额发放奖金给勇敢尝试的搬迁平民。这个事件得到了资治通鉴的编撰者宋代的大政治家司马光的高度赞扬,为此,他作了专门的评论:
“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仿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蓄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司马光对此事件深有感慨,首先强调了,诚信、信誉,是人君的大宝,中国文化对守信是极其看重的,就算是平民百姓之间也讲究一诺千金之信,更何况是一个国君,更强调这一点,有时间信誉信用,甚至可以当做一把利器驾驭人心。
国保于民,国家事一个虚的感念,看不着摸不到,它是由所有的民众组成,按照一定的规则彼此遵守,维持运转,这个规则就包含了信,无论是政府的法令,还是百姓之间的约定,都需要相互之间守信,才能共同遵守,和谐共存。没有信用,政府无法指挥民众的行动,就算你一时欺骗了民众,得到了暂时的利益,那么以后百姓不会再相信你了,秩序就会被打乱。民众不在相信政府,国体还如何能够保持完整,最终不只有混乱,被其他国家兼并灭亡,何利只有?司马光在这里把诚信提到了很高的高度,与国家的完整,家国的保全,直接挂钩。这也是中国历史中,所有的时代,百姓都是要相信政府,或者说执政者必须要让百姓相信政府。所以古代的王者不欺骗四海万民,一个地域的霸主不欺骗四周的邻居,善于治国的人包含国君和大臣们不欺骗统辖下的老百姓,善长治理家族家庭的一家之主和家族成员之间不相互欺瞒亲人。不善者呢,他们的做派完全反向操作,不讲诚信,对百姓,对邻居,对亲人无诚信可言。上下离心,败国败家。欺骗所得来的利益远远没有损失的多。呜呼哀哉!
在此列举了几位有名的君主,齐桓公、晋文公、魏文侯、秦孝公,他们作为守信的典范,吃小亏,损小利,最终赢得了他们所处时代的大利,可谓信誉的巨大作用,以及在英明君主身上的成功应用。同时强调了他们这四位君主,所处的时代是战国时期,当时的社会风气彼此之间都趋向欺诈,耍手段,耍阴谋诡计,那样的情况之下,他们都能做到守信。实在是更值得推崇赞扬,尤其是商鞅,这个人在那个时期他是很刻薄的一个人,还能做到守信,以收复民众对政府的信心。更何况其他尤其是司马光所处的中国一片统一的大宋局面,国内得到了统一,所有的区域都在宋朝政府的管控之内,更需要以信誉,诚信维护国家的和平,维护国家的完整。再次也是告诫后来的国君,诚信的重要,对百姓很重要,对国君更是一把利器,要重视,要守信。
作为普通平民百姓,古今平凡的民众个体,信誉其实也是相当的重要,无论商业团体还是家庭成员之间,信誉都是极其重要的,君不见这些年来,媒体频频报道某些旅游胜地,欺诈游客,暗设套路,强行要求外地游客购买高价产品,有的连颜面都不顾了,破口大骂游客,殴打游客,这样的行为哪里有一点诚信可言,当地主管部门为何视而不见,这不是典型的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吗?
为何?很简单,受了欺骗,挨了宰割的外地游客,以后还会去你那个地方旅游吗?他还会告诉他的亲朋好友,转介绍你们那个旅游胜地风光迷人,民风淳朴吗?还会去说你们那个地方,是值得神往的旅游上佳之地吗?而且那样的欺诈行为一经媒体报道,迅速传遍神州大地,那些没有去过你们那个旅游地点,正准备去,或者正安排时间后期前去观光旅游的其他无数潜在游客,此时做何感想?恐怕鉴于前车之鉴,想去也不敢去了吧,这不是你们得小利,而损失大利吗?这不是就是司马光所谈的,欺其百姓,欺其兄弟,最后估计还会出现之内部相互欺骗,上下离心,损失大焉!后期哪里还有滚滚的旅游红利流进来呢?
这是一个社会的诟病,人们从狭隘的个体利益出发,很容易不守信,当然,不是现代人由此特点,古人也一样犯此类错误,所以,这些才被各个时代的智者,所单独提出来,放到一个醒目的位置,告诫世人,以次为戒。信者,人君之大宝,国保于民,民保于信。
另外为家之道,信者,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有的家庭成员,总是能轻松得到其他人的拥护,其他人的助力,就是因为他取信了家庭成员,而有的成员,明明很好的事情,只需要家人一点点助力,便可取得翻天覆地的成功,但是就是的得不到这一点助力,其根本原因,就是长期以来,自己失信于其他成员亲人之间,没有信誉,所造成的结果,个种滋味,自己体味,都会自自己知道的。
朋友们一起共勉,守信不可小觑,不可忽视。
avatar
弘言
12楼
微言杂说---孙膑这个兵家有点窝囊
魏惠王攻打赵国,赵国分别向楚国齐国派出使者求救,楚王派遣大将景舍救赵,齐王派遣田忌带上谋士孙膑一起出征营救赵国,这次本来齐国国君齐威王是打算委派孙膑挂帅出征的,这个想法被孙膑否决了,原因是孙膑此时已经是双腿残废之人,不适合担任主帅,但是请求齐威王让自己以军事谋士的身份协同主将田忌一起出发。
这里先谈一谈孙膑的个人遭遇,从根源上来讲,孙膑本来是一个健全的人,但是却受到了膑刑,双腿残废,遇到这样的境遇,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他自己思维层次不够,识人不明,不知人,对人性的观察判断毫无优势,导致自己出现人生的惨状。
事情是这样的,之前孙膑与庞涓在青年时期,都曾拜师于思想家奇人鬼谷子老先生。可以说是同门师兄弟,有同窗之谊,同师之情,况且一起在鬼谷子的门下一起学业,耳鬓厮磨,相互讨论,相互较量,生活多年,彼此之间应该是既有感情,又应该互相了解才对,可是史书上记载,庞涓离开恩师鬼谷子之后,投奔了魏国,得到了魏惠王的重用,封为大将军,但是庞涓自感自己的军事才能比不上孙膑,担心以后孙膑出山之后,压过自己,或者成为自己的敌人,成为自己对手盘,出于嫉妒也好,出于提前消灭潜在的竞争对手也好,于是就故意引导孙膑也来到魏国,然后设计让魏惠王给孙膑上了残酷的膑刑,把孙膑的膝盖骨砍掉,成为了终生的废人,永远无法在站起来。大家都知道最后的结果是孙膑复仇,孙膑设计的马陵伏兵,杀死庞涓,为后人津津乐道,大快人心,拍手称赞,终于让庞涓血债血偿,报了大仇。
孙膑的丰功伟绩被后人广泛流传,他的兵法思想更是后人学习的宝典,但是回过头来仔细琢磨,孙膑虽然报了庞涓的残害之仇,但是自己终究也是受到了巨大的伤害,成为永远的残疾人,鬼谷子的两位大才高徒,一死一残,也反向证明了鬼谷子的悲哀,名师出高徒,鬼谷子这位名师,出的这两位高徒居然是如此的不堪,同门师兄相互残杀,玉石俱焚,一死一残。
庞涓残害同门师兄弟,即使不是同门师兄,无缘无故,设计加害无辜之人,也是不仁不义大恶之人,最后被孙膑复仇,死在马陵的伏兵之下,万箭穿心,固然死不足惜,死有余辜。
庞涓自己感受到自己不如孙膑有才华,同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肯定是平时的功课,老师的提问,两人的不同见解,讨论的观点,解决的思维方式,这些长期的交往,孙膑都高过庞涓,或者庞涓自我感觉不如孙膑,在学生时期就已经对孙膑起了嫉妒之心,而他却伪装的极好,直到庞涓提前走向仕途,到了魏国得到了大将军高位,才着手诱骗孙膑直至把他处以膑刑,让他彻底爬不起来。
在这期间,孙膑直到最后一刻,才明白这一切都是庞涓设下的奸计。在这之前,孙膑从在与庞涓一起做学生时期,到庞涓引诱自己来到魏国,一步步诱导他进入提前设计好的圈套,这漫长的周期,孙膑居然没有一点点怀疑,直到自己的双腿被斩断,才焕然觉醒,恍然大悟,可见孙膑是一个多么可爱,多么纯真,多么简单的一个男人,哪里称得上是鬼谷子的的高徒一说?哪里称得上是兵家,谋略家,智者之说呢?非要等到受到了巨大的伤害,无可挽回的损害,足以让人对生命失去信心,发生这样的人生的大悲大痛,才明白过来,世界的真相?人性的丑陋?这代价也太大了!
在与庞涓一起求学时期,孙膑都没有观察到庞涓的嫉妒之情,鬼谷子都没有讲授人性的利益,驱动人性的邪恶,孙膑对身边的人的判断如此失误,那些兵法思想,那些良谋善策,难道都要用到大的战争之中吗?中国古人讲“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那么孙膑一人不识,又何以识别天下大事?虽然有后面孙膑光荣的复仇,洗刷了他的耻辱,足以让他千古留名,但是受到膑刑,双腿斩断的伤害,他本人是要背负一辈子的。
中国历史上有无数顶级的人才,大家还记得三家分晋,智伯的谋士稀疵,只通过韩康子和魏桓子的不高兴的表情,判断出韩魏两国必反,于是给智伯建议小心,而智伯把稀疵的判断泄露给了,韩康子魏桓子,他俩当朝否认同时反诬稀疵,知道自己的心思已经被智伯身边谋士看破,赶快匆匆结束会谈,快快离去,而在门口又正巧碰到了稀疵,又是一句话没说,眼神表情,稀疵当场明白智伯已经把自己的话泄露给了他俩,见到智伯开门见山问,为何把他的话泄露给韩康子魏桓子,智伯大为惊讶,反问,你这么知道?稀疵知道智伯必然灭亡,于是赶紧找了个理由,消失的无影无踪,豁免了即将到来一起被残杀。具体去看本人前面所写的《智伯被杀,期间出现的能人智者》。
还有唐代的郭子仪,也是通过一个表情,甚至是提前想到,家里的仆人看到一个长相丑陋的皇帝身边的红人,会出现的情绪,会引起对方的憎恨,那后果将是灭家亡族大祸,都预测到了,这类顶级的还有智者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很多,显然孙膑没有做到,导致自己受到了弥天大祸,同门师兄弟相互残杀,顶级的兵家鬼谷子的名声受到了污点。
avatar
弘言
13楼
微言杂说---孙膑围魏救赵的逻辑
很久以前,庞涓设下圈套,把孙膑引入魏国,用魏国法律断了孙膑的两足,想要他彻底变成废物,以消除庞涓自己的嫉妒心和潜在的政敌。孙膑受到了如此的酷刑,辗转反侧,终于明白这个待自己如兄如亲的庞涓的险恶嘴脸,决心振作精神,求得生机。之后他听说齐国的使者正在魏国访问,设法联系上使者,并与他秘密相见,说服这齐国使者设法把他偷偷带出魏国,这位齐国使者安排妥当,顺利把孙膑带出魏国,并举荐给了齐国的大臣田忌,希望立上一个举荐贤才之功,这期间的过程及其惊心动魄,要绕过庞涓眼线的跟踪,又要打消庞涓的忧虑。
千难万险,总算孙膑脱离了魔窟魏国,见到了齐国的权臣田忌,而且两人相谈甚欢,田忌对孙膑非常友善而且就暂时把他安排到了自己的府下,以客礼待之。随后就举荐给了齐威王。威王向孙膑咨询兵法,孙膑此时的兵学思想才正式展露,齐威王听后大为欢喜,随即就拜孙膑为军师,随时请教咨询。
当魏惠王攻打赵国,赵国派出使者求救于楚王和齐王时,齐威王决定出兵救赵,并任命孙膑为将,带兵出征,齐威王也在试探孙膑的兵法理论到底如何?孙膑自己的兵法思想也是第一次面临进行实战,可是孙膑对齐威王的这一安排回绝了,理由是自己现在是残疾之身,行动不方便,况且在军中也会引来士兵的嘲笑讽刺,身强力壮的军人士兵,听从一个双腿残废的主将指挥,显然士兵们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傲慢排斥情绪的,预见到了这一点尴尬之处之后,孙膑拒绝齐威王的不周密的委任,于是齐威王任命田忌担任主帅帅兵出征,同时任命孙膑以谋士的身份随军协同作战
孙膑以军师的身份,坐在马车中,随军出发,随时与田忌出谋划策,指挥作战,齐国军队浩浩荡荡向战场进发,田忌以主帅身份,想要尽快到达赵国解救赵国,孙膑向田忌建言,说到“夫解杂乱纷争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戟。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意思是这样的,两方或者多方乱七八糟的杂乱纠纷争斗,多方人员势力正争吵甚至相互攻击的情形之下,如果要想阻止他们,让他们恢复平静,或者想要他们暂时放弃争斗,平息纠纷,此时不要去夹在他们之间,用你的拳头势力去分开他们,也不要参与其中与他们任何一方搏斗,而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当他们正在争斗的亢奋激烈之时,去攻击他们的各自的虚空位置,捣毁他们的虚弱区域,或者放出消息,他们的重要的地方受到了攻击,不主动去劝解他们停止争斗,而是通过形式的逼迫,让其中一方或者多方,感到自己的关键部位受到威胁伤害,形势上不得不撤退,这样就自然达到了平息纠纷杂乱争斗了,自然让他们罢手,让他们自我解除,自我们放弃争斗,自我平息。
接着孙膑又进一步分析目前的战场形势,“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疲于内。子不若引兵疾走魏都,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以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
意思很明确,现在魏国与赵国两国,:“梁”就是魏国,魏国的都城就是大梁,这里说的就是魏国。两国正在相互交战,打的不可开交,魏国起兵向赵国进攻,必然是精选精兵锐卒,竭尽全能集中魏国的强势兵力,扑向赵国,那么此时魏国国内一定只留下老弱单薄的弱兵守卫城池,田将军,你还不如这样,咱们齐国军队快马加鞭,迅速冲向魏国都城,占领他们的主要街道,冲击他们兵力虚弱的空隙地区,魏国前方正在与赵国交战的主要兵力,听说自己根据地老巢都城被偷袭,必然暂时放弃与赵国的纠缠,回兵保卫自己都城,这样,我们齐国就可以一举解决赵国的危机,同时又让魏国主力军队疲于奔跑,耗费他们士兵力气,承其弊卒,然后我们在相机出兵或者撤退。
田忌听完孙膑的分析之后,感到颇有道理,于是就听从了孙膑的建议,于是没过多久,魏国主力军队就返回,在回来的路上桂陵地段,田忌孙膑领导的齐国军队早已经等候多时,魏师疲惫的士兵,又听说自己都城被攻击,军中气氛十分恐惧,回来的路上又遭遇齐国养精蓄锐多时的军队伏击,结果魏军大败。
孙膑一战成名,他的兵法思想真正从理论走向了实战。由此也在齐威王田忌大夫以及齐国军队中树立起较高的军师威望。齐国上下必然会对这位没有双脚的双腿残废的外来客人刮目相看,对他必将会倍加尊重。
avatar
弘言
14楼
微言杂说---“说人是非者必是是非人”,这样的帽子少给别人扣
中国有句俗话,是这样说的“说人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这句话常常用来批评那些爱说闲话,爱嚼舌根,爱道人是非长短的人。似乎大家对这一论断,都认同,都赞成,觉得这样论断,合乎常情,好像已经是当然的因果关系,只要这个人在说别人不好,无论是当面还是背地里,评论他人优劣,长短,不好等等,总之就是俗称的说人是非也好,还是对他人客观的评论也好,尤其是当对他人做判断,下结论时,有的听众,或者旁观者,就认为你说人家不好,说人家长短,你肯定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尤其是只要谁引用了这个观点,“说人是非者,必是是非人”立马就会得到其他人的默认,赞同。
细细思来,这似乎没有道理。没有前因后果的根本逻辑,当然不排除那些确实没有根据的乱说,胡乱评价,胡乱莫须有的胡乱谣传,这类人喜欢故意搬弄是非,挑拨离间,道人长短,这样的人的确自己就是一个是非之人,不规矩之人,但是大家千万要小心了,这个论断太武断,太暴力,只要是说人是非者,就直接扣个帽子,说他自己本身就是是非人,这是值得商榷的 ,是值得深思的。不要被这个帽子误导,因为这个俗语他流传的太广,大家耳熟能详,脱口而出,好像已经固化为铁的定律,其实这要小心,不要被流行语言欺骗。
在中国古代战国时期就发生过这样的一个事情,楚国的有一个叫昭奚恤的人,做了楚国的宰相,另一位叫江乙的楚国大臣,跟楚王说“人有受其狗者,狗尝溺井,其邻人见,欲入言之,狗当门而噬之。今昭奚恤常恶臣之见,亦犹是也!”
意思是说,有一个人他家里养了一条狗,这个狗曾经有一次在水井里尿尿,古代那时间没有自来水,都是土井,石井,就是在地上挖洞,挖到很深出水,然后在用绳子把木桶丢下去,取水上来,狗在井旁边尿尿往水井里尿,这个事情被领居看见了,当然很生气,因为当时的条件是一个水井,供几户人家,甚至一个村子都来使用取水。于是这个看见狗尿尿的领居,就准备想要去狗的主人家去告诉那位主人,但是那条狗却挡在门口,大声吼叫,想要咬他,不让领居进门。现在宰相昭奚恤就跟这类情形一模一样,他讨厌憎恶我的见解,不想要我把意见向你楚王报告。
接着江乙又说“且人有好扬人之善者,王曰:此君子也。近之;好扬人之恶者,王曰:此小人也,远之。”江乙又继续挑动楚王,把之前的楚王的话搬出来重复,说,有的人喜欢到处说别人的好处,优秀,风光的事情,你楚王就认为这样到处宣扬别人好处,别人优秀事迹的人,是君子,应该多与他接近相处。相反,还有一类人,他们喜欢到处说人是非,评论人长短,或者宣扬别人坏处,恶略事迹的人,你楚王就判定这样的人是小人,要离他远一点,不能接近。这段话,就跟我们平常所说的一样,“说人是非者,必是是非人”直接下了结论,就是小人,要远离他。
当楚王听得一愣一愣,不直所错,不知道江乙要表达什么观点的时候,江乙继续说道“然则,且有子弑其父,臣弑其主者,而王终已不知也。何者?以王好闻人之美,而恶闻人之恶也”楚王听后,长吁一声,你说的对,说的好。以后当然对大臣的各种观点,都要听取,再仔细比较,作出正确的判断。
江乙最后这个观点,真是振聋发聩,让人振奋,让人不得不深思,如果任何事情,任何人,大家都不敢批评,都做老好人,都怕得罪人,都一片对他人的奉承,迎合,恭维,无论是地下,还是公开场合,一味的顾忌对方的颜面,不敢对他人进行中肯的批评,或者反对,或者指出缺陷,指出漏洞,总之是让对方感到羞愧,感到懊恼,感到尴尬,感到没有面子,或者为了开头的那句俗语,不敢说人是非,生怕,其他人把我们贴上标签,“说人是非者,必是是非人”那就有可能会出现,江乙所说的结果,曾经有发生过,子女杀死父母的,下属下臣谋杀长官的,,而主人到临死都不知道真相的情况。为什么?原因就是这个主人,这个父母,喜欢听别人说好话,说让他高兴的话,说迎合他心意的话,而最讨厌别人在他面前说他儿子不好,说他儿子的缺点,说他下属的错误,说他下属的缺陷,不足,等等。
江乙用楚王曾经自己的观点,现在来驳斥楚王,用他的矛来断他自己的盾,楚王曾经说,好扬人之恶者,是小人,要远之;好扬人之善者,是君子,要接近。现在江乙提出事实发生的也是常态道理,儿子弑杀父亲,下属叛乱谋杀主人,为什么,作为父母,作为长官,你却不知道?不了解下属的心思,下属的心态,导致这样的惨剧发生?有的甚至到死都还不明白真相。
这样的事情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在现代社会中也时有耳闻,这就是为什么要兼听则明,要听听反面的观点,要听听不同角度的评价,尤其是你非常亲近的人,你非常喜爱的人,也要听听反面的意见,反面的不同寻常的观点。这也是后来为什么各个君王设置了一个官场职位,就是谏臣,专门给君王找刺,挑毛病的。现代商业社会也有类似的情形,让他人给自己的产品,自己的方案挑刺,这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相反不能一味的跟着自己的喜好来,更不能轻易下这样的断言,好扬人之恶者,就一定是小人,就一定是非之人,就一定要远离他。也许不妨应该听听他的逻辑,他的道理,给我们开辟出一条新的思考方式,被人挑刺,被人批评当然是不愉快的体验,但是也许这样能够提前发现致命的弱点,解救自己,完善自己。当然如果是他人受到了批评,也许对方会生起,会反攻击,但是有时间为了顾全大局,也要去指出问题的核心,不过可以换一种其他让大家都容易接受的方式表达。
“说人是非者,必是是非人”这话不对,这话太武断,太暴力,帽子扣的太快,要注意深思,说人是非者,扬人之恶者,认真分析他的逻辑,他的事实,再做定论,不可上来就扣帽子。
avatar
弘言
15楼
微言杂说---韩昭侯知行合一,是该敬佩还是该反思?
战国时期的韩国国君韩昭侯,启用了一位宰相,他的名字叫申不害,申不害这个人,本来是郑国的一个小官员,在郑国一直得不到郑国国君的重用,是一个边缘化的小人物,他自己一直以来学习的都是黄老之学,道家的学问和邢名之学,两种学问参学。
大家都知道,黄老学说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是极高的,核心思想是无为而治,休民,养民,追求天人合一,等等,其代表人物历朝历代都有,而且他们都辅佐了领袖人物把国家治理的很好,比较著名的有西汉初期的张良,张之房,他辅佐汉代开国皇帝刘邦以弱之胜强,击败实力强大的楚霸王项羽,功成名就之后,自己又全身而退,不贪恋权势,潜心修炼道家学问,其中一点,就是辟谷,不吃饭,或者只吃一点谷类的食物,史书上对他的评价,是相貌若妇人,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说他长相像女人,比较细腻,比较干净,比较清爽,不像一般的大男人,粗犷,威武,但是他的思维却极其高明,对人性的观察极其准确,为刘邦出了很多计策谋略,帮助刘邦,想到他想不到的问题,甚至提前帮助他化解危险。
另外还有张良同时代的陈平,也是道家人物,后来的刘邦的儿子汉文帝刘恒也是学道家的,因为他的母亲薄太后一直修习黄老学说,汉文帝刘恒从小耳濡目染,后来登上皇位之后,仍然是按照道家的学说治理国家,开辟了汉初的文景之治,汉景帝是文帝的儿子,父子两代造就了汉代的国富民强,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历史上对他们的评价很高,被称为文景之治。
当然后来其他朝代也有这样的人物,比如北魏的崔浩帮助拓拔涉珪统一中国北方,当然崔浩的最后结果不好,与汉代的陈平一样,后代子孙不好,不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但是他们功绩不能忽视。另外还有唐代的安史之乱之后,帮助唐玄宗的儿子唐肃宗,平定天下的李泌,这个李泌协助了唐家四代皇帝,治理天下,也是道家的顶级人物,不过其中有一位皇帝唐代宗想要让他还俗,要他娶妻生子,要他吃肉喝酒,让他过成为一个大俗人,这个以后再说
今天这里谈到是比他们都早期的战国时期,学习黄老学说的申不害,他在郑国没有得到重视,他于是就来到了韩国,参与了韩昭侯的政策,引起了韩昭侯的重视,发现他是一位了比起的人物,最后重用他为韩国宰相,你看看,道家人物的厉害之处,一上来就是君王的军师,宰相,与后来的道家人物一样都是帝王师。
申不害做了韩国的宰相,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在韩国内部把国家的政治,官吏,还有百姓的教育,都管理的非常好,对外,与其他诸侯国的外交,也都和睦相安,处理的井井有条。一直做了十五年的宰相,直到终老,韩国国治兵强,韩昭侯启用申不害为相,简直是太正确了,国家富裕,军队强盛。
在申不害为韩国政府做了十五年宰相,使得韩国国富兵强,在这期间,曾经有一次,申不害为了他堂兄,向韩昭侯开口,希望给他这个兄长谋得一个官位,但是韩昭侯没有同意他的请求,回绝了他。申不害就有一点怨愤之色,当然申不害作为韩国的宰相,为韩国立下了不朽功劳,为兄弟谋得一份官职,却遭到韩昭侯的拒绝,按照常理,这当然是韩昭侯的无情,申不害的怨恨也是情理之中。
可是韩昭侯说了“所为学于子者,欲以治国也。今将听子之谒而废子之术乎,已其行子之术而废子之请乎?子尝教寡人修功劳,视次第;今有所私求,我将奚听乎?
韩昭侯的意思是这样的,我之所以拜你为师,封你为宰相,就是为了向你学习治国之术,想要把我的国家治理的强盛,你之前给我讲了很多治国的方略,其中就包含了用人方略,现在我如果听从了你的请求,把你的堂兄放在了不合适的位置上,不是违背了你曾经交给我的用人之术吗?那寡人我现在是用你的用人之术?还是废除你的请求呢?你曾经指导教育我任命官员之法,首先是看这个人有没有功劳,有没有能力,根据才能功劳,来决定他的官职高低,现在你在自己家人身上,却私下请求我破例,我该怎么办?我到底是按照你教给我的用人方略,用人,还是听从你的私下请求?
申不害听完韩昭侯的一番言论之后,怨愤之色顿时消除,于是深深的给韩昭侯鞠躬行礼,说到“君上你是真其人也”意思就是你是一个真人,道家的思想之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修之于身,其德乃真”,就是学到的道理,必须要用出来,用到生活中,用到自己的身上,才是真学习,真修炼,才是真人!所以申不害这个时候,对韩昭侯的评价是,“你真是一个真人!”你不仅学到,你还是实实在在的全部运用的实际,实践呢!
但是这一点,我在想,这位韩昭侯是不是有一点太古板,当然从治国的角度来讲,他作为君主,秉持公正,用贤使能,举贤不避亲,惩恶不避仇,这才是真在的公正,让天下人都服气,但是这里,申不害作为一国宰相,为国为民,国家治理的国富兵强,功劳甚大,为了自己的家人谋得一份职位,按照常理,韩昭侯即使觉得这位堂兄不能胜任请求的职位,也因该照顾一下申不害的情绪,给他其他的优待,让申不害本人还有他的家人心理上得到慰藉。现在韩昭侯直接用申不害的话,来抵挡他的私求,要么是古板,要么是恶毒!
大家还记得越王勾践,又是一个道家人物范蠡,还有文种两人辅佐他卧薪尝胆,灭了吴国,成为了春秋一霸,最后,这位越王却杀死了立下大功的文种,另外如果范蠡不是提前逃脱,也是一样被兔死狗烹的下场。
在南北朝时期的前秦苻坚统治时代,就发生过这样一个事件,这个事件跟申不害韩昭侯私求官职有些类似。苻坚的军师叫王猛辅佐他统一北方,几乎快占领了整个中国,只剩一下司马懿的后代偏安在中国东南一隅的小地方了,王猛的贡献很大,被苻坚称是是他的子房,就是张良,评价极高,但是王猛临死的时候,给苻坚的建议,其中包含对王猛自己家人的安排,他告诉苻坚,说不要给他的儿子安排官职,给他几亩田地,让他种地,过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王猛死后,苻坚真的按照他的遗愿,没有给王猛的儿子安排政府官职,而是给了几亩薄田,让他种地,后来导致王猛的儿子举兵叛乱,王猛与苻坚两人这种违背人性人情的安排,开启了内战之火,虽然王猛之子叛乱,很快被镇压,但是苻坚政权风雨飘摇,内部问题暗流涌动,最后的苻坚政权灭亡,苻坚本人被曾经的手下绞死,是一个悲剧。
而回想开始叛乱的王猛之子,苻坚把他抓住之后,大声呵斥道“你父亲为我立下天大功劳,我不忍心杀你,可你为什么要叛乱,反我?”王猛之子,哭泣着回答说“我父亲为你立下赫赫战功,贵为丞相,我做为他的儿子,却什么都没有,什么都得不到,只有几亩薄田,你就是这样对待你功臣子孙后代的?苻坚说,“这是你父亲的安排,不是我的意思”
这个问题谈到这里,苻坚王猛违背人性,导致国家出现混乱,虽然苻坚遵照了王猛的嘱托,但是他没有深思这样的安排是否合理,人求富贵这是人之常情,强行去压制,只会适得其反,尤其是像王猛,像申不害这样的为国家立下了不朽功劳,而且都还是做到了官职的最顶峰一国宰相的地位,他们的家人,你直接给他打回原型,给几亩薄田,让他去种地,他会甘心吗?若是确实没有才能,也应该让他们多少受到一点政府的优待,以慰藉以后那些想要立功之人,毕竟他们的努力一方面是为了自己,同时也是为了他们的后代子孙。
avatar
弘言
16楼
微言杂说---一颦一笑皆有理
韩昭侯有一个穿旧了的裤子,不打算穿了,命令他的侍从人员,把这条旧裤子收藏起来,他的侍从人员,因为长期跟随韩昭侯,就跟韩昭侯撒娇似的抱怨道,“君上你也算不上仁者啊,不赐左右,而藏之”。
在大家的心目中,国王君主,都是很威严,很霸道的,尤其是对待身边的那些侍从人员,更是说一不二,颐指气使,尤其是电视剧中的那些皇帝身边的下人,身边的侍卫人员,在主人面前,唯唯诺诺,紧张兮兮,甚至瑟瑟发抖,生怕犯一点错误,受到皇帝责罚,其实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只有少数的极个别的暴君才会让他身边的侍从人员,胆战心惊,毛骨悚然,这样的暴君最后也常常是栽在他身边的这些看似胆小如鼠的人。正常的君主或者领军人物对待身边的贴身人员,都是很和蔼可亲的,有时那些下人还偶尔跟大人物们开开玩笑,或者撒撒娇,偶尔玩笑似的小抱怨一下,比如这次,韩昭侯的侍从人员,因为韩昭侯命令他把一条穿旧了的裤子收藏起来,而指责韩昭侯不是仁者,不是仁义之君。
一个下人,胆敢这样的评价一国君王,而且是因为一件小事,,由此可以推断出,韩昭侯平时与这些侍从人员们,相处模式并不是极其严肃,并不是十分威严,而是就像平常人之间的相处一样,允许平等的对话,偶尔的相互评论,甚至可以承受这样的指责,不过这位仆人也确实有一点大胆了。
韩昭侯受到下属人员,身边的的侍从这样的评价,果然没有生气,没有大发雷霆之怒,而是正常的回答这位抱怨的侍从,回答道“吾闻明主爱一颦一笑,颦有为颦,笑有为笑。今袴岂特颦笑哉!吾必待有功者!
韩昭侯的意思是这样的,我听说真正的英明的君主,他的一颦一笑都很注重,很在意,该颦的时候才能颦,该笑的时候才能笑,而且都要合乎规矩,合乎情理,有礼有据,,不能忘乎所以,乱了规矩,现在这条旧裤子,可比那一颦一笑可重要多了。
更进一步,一颦一笑只不过是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那都不能随意展现,更何况这条裤子了,我让你把裤子先收藏起来,等到以后你们有人立了功劳,再赏赐。怎么能随便不问功过大小,就直接随意,赏赐给左右身边的人呢?
一个诸侯王国国王的衣物,在百姓心目中,是很珍贵的宝物,代表着国王的曾经接见,或者奖励,更代表着最高权力的认可,或者再俗一点,代表着百姓上面有人,而且是最上上面的人,也就是俗称的“咱有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讲,韩昭侯这样的做法是极其正确的,因为老百姓最喜欢解读上层人士的语言,动作,行为,上层一个不经意的小表情,或者动作行为,都会引来全国各阶层的各种解读,甚至会掀起一股风气,浪潮等等。
现代社会也同样如此,一个单位领导一次讲话,或者提到,点到社会的,或者区域的一个点,那都会引来深层次的解读,甚至直接关系到后期的政策,方向等等。所以韩昭侯这样的处置是有道理的,而且他的依据,理由非常充分,连一颦一笑都要珍视,都要合乎规矩。
avatar
弘言
17楼
微言杂说---第二次围魏救赵
魏国大将军庞涓再次发起战争,攻打韩国,大家还记得上一次魏惠王派遣大将庞涓攻打赵国,围困赵国邯郸城,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派遣田忌为将,孙膑为师,采用直捣魏国都城之策,化解魏国主力军队攻打赵国的战事,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围魏救赵。
时隔十二年之后,上一次齐国孙膑与魏国庞涓对决,发生在周王朝十六年,这一次魏国庞涓攻打韩国,发生在周王朝二十八年,两次战争相隔十二年,十二年前孙膑以双腿残废之躯,赢得齐威王的信任,被任命为军师,参加了齐魏之战,并且以围魏救赵之策略,取得战争的胜利,但是那次战争并没有让魏国彻底惨败,而庞涓也并没有受到毁灭性的伤害,这一次,庞涓就要死在孙膑的第二次围魏救赵之策了,而此时庞涓在魏国依然得到魏惠王的重用,而孙膑仍然在齐国以痛苦的双腿残疾之躯,艰难的活着。
这一次魏国庞涓攻打韩国,韩国急忙派出使者,请求齐国派兵相助韩国度过危机,齐威王召集大臣们商讨意见,首先问大臣们“是早点出兵相救还是晚一点再出兵?”齐国大臣成侯邹忌说“不如不救,管我们什么事呢?,又不是打我们齐国。”,另一位大臣田忌说“如果不救韩国,韩国自知力量难以抵挡魏国,或者战斗一开始,韩国受到伤害,必然担心害怕,那他很快就会投降魏国,这样韩魏就连为一体,魏国军事力量就更加强大了,以后对我们齐国威胁就更大了。不如早点派兵出军,相救韩国。
两位国之重臣讲完各自的观点之后,齐威王难以决策,接着问孙膑如何想法?大家注意首先发言的仍然是齐国的根深蒂固的大臣,而不是这位外来军师,这一细节也要注意,关键时刻,重大决策,给意见出计策,还是有主次次序的,否则的话,又会招来相互之间的意见分歧,甚至嫌隙产生,以至于最后冰火不相容,因为在以后的历朝历代中,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甚至是因为下级官员,见到上级官员,没有下马行礼,或者没有躲避,绕着走,都会招来杀身之祸,以后慢慢在讲,这类的事件。
于是孙膑接过话茬,说道“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吾代韩受魏之兵,顾反听命于韩也。且魏有破国之志,韩见亡,必东面而诉于齐矣。吾因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可受重利而得尊名也。”
孙膑的意思是这样的,韩魏之兵还没有开打,韩国还没有受到实质性的伤害,而我们齐国现在就派兵火急火燎的去帮忙,去解救韩国,战事一开,魏国的军队先把我们齐国士兵打了,是我们齐国去代替韩国挨打,到那时,我们反而必须要与魏国刀兵相接决战,反而要去请求韩国相助了,我们反而成了需要别人帮助的对象,反而变得被动了,反而要听从韩国的指挥了。这不行,不能这样做。
接着孙膑说到,“况且魏国这次出兵,上下一气,全军上下有破国之志,是一定要把韩国给打败,消灭的。魏国士气高昂,韩国若是感到自己国家危险重重,一定会来向我们求助,希望我们齐国出兵相救,在这个危急时刻,我们再答应韩国的请求出兵,这样韩国肯定对我们感恩戴德,与我们更加亲近,而另一面我们又晚一点去承受魏国士兵的攻击,我们自己的军队少受一点伤害,韩国肯定也会给我们送上大礼,我们出兵和韩国一起对付魏国,是得到重利,而又赢得了出手相助的美名,反而更加赢得韩国的尊重和国际上其他诸侯国的敬佩。
大家听完孙膑的一番言论之后,都觉得极其有道理,齐威王说“好”就这么办。
于是齐威王就派官员,私下里答应韩国派来求救的使者,答应他们,我们齐国很快会出兵相救,不过需要准备一些粮草啊,军队分配啊,还有一些将军的选拔啊,总之很快就会出发,不过,你们韩国要先给顶住,勇敢杀敌,于是就打发了韩国使者回去,韩国君王得到了齐国的承诺出兵相救,心里有了底,吃了定心丸。就有恃无恐,告诉士兵们,返攻魏国,坚守阵地,结果五次战斗都没有取得胜利。
由此可见魏国的军事力量的确如孙膑所预言有破国之志。在这种危急时刻,韩国再次派使者催促齐国出兵,同时又彻底委身与齐国,成为齐国的附庸。齐国受到大礼之后,这次才真正的正是出兵。
齐国派遣田忌、田婴、田盼为将,孙膑为师,以救韩国,但是齐国军队并没有直接开拔到魏韩交兵之处,而是故伎重演,再现十二年前的策略,直接捣向魏国都城,第二次围困魏国都城解救韩国。庞涓听说消息之后,与十二年前反映一样,停止攻打韩国,回军魏都,魏国国内大发士兵抵抗齐国,魏惠王任命太子申为将,抵御齐师。
这个时候,孙膑的兵学思想再次发挥作用,孙膑跟田忌说“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曰”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于是安排齐国军队进入魏国地界,第一天设置十万个做饭的炉灶,留下痕迹,第二天在行军路上设置五万个炉灶,第三天,只设置二万个炉灶。
这是一次兵法学的反用,因为他的对手是庞涓,是他的同学,他们曾经一起拜师于鬼谷子,兵法学的表面理论,都是一起研习过的,不过孙膑这次是反其道而行之,也展现了孙膑的思维境界更加高明。孙膑的分析,是三晋之兵的魏国长期以来都比较悍勇,素来轻视齐国,不把齐国放在眼里,对齐国军队的印象就是胆怯。这一次我们齐国军队既然已经攻过来了,直逼魏都,而魏国军队又向来轻视我们,我们何不就利用这样的彼此心理,来个将计就计,因势利导。兵法上讲,军队急行军百里与敌人争夺利益,可能会损失上将,五十里急行军与敌人争夺利益,能够顺利到达的只有一半,另一半会损失掉。魏国庞涓以为我们胆怯,我们就表演给他看,第一天只设置十万个炉灶,第二天只设置五万个炉灶,第三天之设置二万个炉灶,让庞涓感到我们的军队人数越来越少,被消灭的越来越多。果然是胆怯的齐国士兵,随了他的心意。
庞涓在往魏国赶回的路上,发现这些炉灶的数量越来越少,非常高兴,认为果然不出他的所料,齐国军队被魏国军队消灭的越来越少。于是放弃大军,只带领少数士兵,轻车熟路,快马加鞭往回赶。于是孙膑推断出庞涓天黑会到达马陵。而马陵这个地方地势狭窄,旁边又有很多的阴暗角落,非常适合伏兵,于是就在一棵大树上刮了一大片树皮,刻上字迹“庞涓死此树下”涂抹上白色。命令齐国善长射箭的弓弩手,顺着马陵狭窄的道路埋伏下来,约定天黑见到火把,就开始万箭具发,同时射向火把地点。庞涓果然天黑之后到达马陵,发现字迹,举火查看,还没看完,埋伏的齐国射手,万箭齐射,庞涓带领的小股士兵,慌乱不知所措,纷纷死在暗箭之下,庞涓自己知道,智穷兵败,难逃一死,于是含恨自刎,同时大胜疾呼“遂成竖子之名!”齐国乘胜大破魏国军队。俘虏生擒魏国另一位大将太子申。
这就是第二次孙膑采用围魏救韩的策略,杀死这个少年同窗的残害自己的庞涓。报了十几年前的深仇大恨,同时也赢得了齐国的声誉,为齐威王立下功劳。
儒家思想讲不贰过,孙膑做到了,第一次犯了错误庞涓设计陷害,以后就变谨慎一点,而庞涓呢十二年孙膑的围魏救赵,过了十二年后再同一个人身上,再次使用,而且再次成功,庞涓此人的确死不悔改,最后还留下一句不服气的酸溜溜的话,成就了孙膑的名,让孙膑的名声誉满天下和后世。
avatar
弘言
18楼
微言杂说---邹忌诬蔑田忌,手法简单,杀伤力为什么却极其强悍?
齐威王的两名大臣成侯邹忌与田忌关系不和,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表面上大家相安无事,背地里却暗涛汹涌,包藏祸心,首先发难的是成侯邹忌。
事情是这样的:成侯邹忌非常厌恶田忌,他对田忌的反感,对田忌的仇恨已经到了必须采取行动消灭对方的地步。
我们先简单的介绍一下田忌,田忌是齐国齐威王手下的重要的大臣之一,中国人非常熟悉的田忌赛马的故事的主角就发生在他身上,田忌与老板齐威王赛马,齐威王参加比赛的马明显强悍于田忌的马,优劣显而易见的情况之下,孙膑给田忌出了个主意,要田忌把自己的下等马与齐威王的上等马比赛,输掉一场,之后用田忌的上等马再与齐威王的中等马比赛,再用田忌的中等马与齐威王的下等马比赛,赢得后面两场比赛,三局二胜,赢得整个比赛,客观条件没有任何改变,只是调换了赛马的出场顺序,而改变了整个局面,转败为胜。
上面谈到孙膑给田忌出了个主意使得田忌赛马比赛取得胜利,大家还记得孙膑这位旷世奇才,在遭遇同门师兄魏国大将庞涓的陷害之后,身体已经残缺,苟延残喘的艰难活着,之后孙膑痛定思痛,借助了齐国使者,偷偷的从魏国逃到了齐国,齐国高层第一个接见他的就是田忌,田忌与孙膑一见如故,相谈甚欢,田忌也为孙膑所遭受到的迫害深感惋惜和同情,于是田忌就正示向齐国的最高执政者齐威王进谏了孙膑,被齐威王重用,后来才有孙膑策划的两次围魏救赵,围魏救韩,大败魏国,为齐国立下赫赫战功。
齐国的另一位大臣成侯邹忌与田忌的关系恶劣,由来已久,当然同朝为官,政见不和在所难免,更主要的是意见不同产生的分歧会使得彼此的关系隔阂,矛盾进一步扩大。
尤其是大老板齐威王在面临大事进行决策,需要咨询这些大臣们的时候,大臣们意见不同,最后老板采纳其中一方的建议,作出的决策最后是胜利还是失败,是有利还是有害,回头来都会反馈到当时的会议意见,各个大臣的当时的主张建议。如果大臣给出的建议,事实证明错误,必然会影响后期说话的分量,以及大老板对你意见的重视度。当然从一开始,大老板咨询群臣意见的时候,大臣们意见不同,甚至相反,想左,那同僚们的嫌隙应该从此时就已经开始,后面的结果只会加重持相反意见的大臣们的嫌隙矛盾 ,除非有高明的上级明察秋毫,从中协调下级官员们的芥蒂小疙瘩,以及矛盾。
成侯邹忌也不例外,在齐威王问询要不要出兵营救韩国时,邹忌的回答是“不救”。而田忌的意见是要出兵营救,而且要早救,孙膑补充田忌的意见,救是一定要救的,但是不能太早,太早那不就是替韩国人挨打了吗?,魏国韩国还没有交兵,还没有正式开战,只是形势上韩国明显处于被挨打的地位,还没有实际挨到打,还没有实际受到魏国的攻击伤害,这个时候若是齐国出兵,若是与韩国军队合力抵抗魏国,那就是替韩国挨打。
本来人家魏国是要攻击韩国,削弱韩国的力量,反倒无缘无故把齐国军事力量削弱了,那齐国说不定还要去请求韩国祈求韩国与自己同心协力抵抗魏国,本来是帮忙韩国的,本来是施恩于韩国的,反倒成了求人的,不能这样搞!
但是又不能不救,不救则魏国消灭韩国,力量进一步壮大,对齐国威胁更大,所以最恰当的做法是:只能晚一点救,晚一点出兵,先等一等,尤其是韩国派来请求出兵的使者,要尽快安抚,先给他吃定心丸,告诉他我们齐国马上准备出兵,帮助你们韩国抵御侵略,但是决定太匆忙,我们齐国呢,需要准备一些粮草啊,调兵遣将啊,等等需要一点时间,不过不会很长时间的,我们一定加快速度尽快赶到战场,韩国使者于是就非常高兴,飞快的跑回去告诉韩国大领导,齐国答应出兵帮助我们了,正在准备,说不定现在已经正在向我们这边赶路了。韩国国王得到了齐国的承诺,这下子好了,不用太担惊受怕了,胆子也状多了,于是告诉韩国全军上下,齐国马上就来帮助我们了,救兵很快就来了,大家奋勇杀敌,抵御魏国侵略。
但是魏国这次攻打韩国也是有破国之志的,而且军事力量十分强大,虽然韩国有了齐国的承诺救助,抵抗敌兵的信心倍增,也的确给魏国的前进制造了障碍,但是韩国军队最终还是因为军事力量与魏国悬殊太大,节节败退。
韩国在齐国的精神支持之下,顽强的抵抗,吃力的抵抗,眼看着一败再败,纠结于齐国军队还迟迟没有赶到,于是再派出使者催促齐国快点出兵拯救自己,而且此时韩国态度只能是更加低廉,答应许诺齐国的好处利益,只能更加厚重,齐国得到的名声也更加响亮,用孙膑的话讲就是“得重利而享尊名”。
雪中送炭之恩,比起那些锦上添花之辈,危难之中的深情厚谊,更能让人永远铭记于心。此时出兵,韩国对齐国的感恩戴德,那就要更上一个台阶了!
事情的发展如孙膑的预料一模一样,最后按照田忌举荐的这位军事天才孙膑的谋略,齐国帮助韩国再次击败了侵略者魏国,拯救了韩国这位小兄弟,同时也顺便消灭了孙膑天生的宿敌魏国大将军庞涓,报了多年前庞涓阴险残害他孙膑,造成孙膑永远成了身体上的废人,终身残疾的大仇。
这次胜利对齐国来讲,田忌高兴,孙膑高兴,齐威王高兴,当然对韩国来说,当然也高兴。但是齐国另一位高级官员成侯邹忌,那就不一定高兴了,因为当时出兵之前,邹忌给齐威王的建议是不救韩国,不出兵,当然齐威王没有采纳,而采纳了田忌孙膑的意见。
结果大获全胜,齐国名利双收。邹忌心里面当然又羞又愧,羞愧完了应该自我反省,好好检讨为什么当时没有深思熟虑,为国谋长远利益,为自己的主人齐威王进谏好的策略.恰恰相反,事实上这种太高尚的东东,邹忌怎么会去想这些呢?还是留给那些历史上少有的圣人君子们把!
邹忌他脑子里想的是自己最本能的情感,自己出丑了,出了大大的丑,田忌反而挣得了大大的面儿,经过这次战争,齐威王以后只会更加倚重田忌了,对他邹忌只有靠边站了!边缘化了!越想越气不过,越想越对田忌,以及田忌带来的军事家孙膑仇恨无比!
这正应了官僚体系的那句老话“公家的事情是,一个人在干,一个在看,还有一个在捣乱!所谓同事、同僚更多的不是齐心协力为整体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而是自己不想干事,看到别人干事还想挖苦,如果别人不仅干事,而且干的还好,自己不是拍手称赞,向他学习,相反而是充满敌意,干事的人反而成了嫉妒的对象,私下攻击诋毁的靶子。
这也是干事的人的一种悲哀,历史上有多少真在干事的人,不是牺牲在工作的第一线,而是被消灭在内斗,内耗,大老板的猜忌之下。在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庄宗李亚子手下的第一悍将,第一军师郭崇韬,几次关键的战役帮助后唐皇帝李亚子摆脱困境,转危为安,转败为胜,可谓是居功至伟,而郭崇韬带兵出征,兵不血刃一举荡平西川东川蜀国,眼看李亚子的后唐军队就要再次一统天下,在这广袤的土地上再次建立一个统一的稳固的长期政权,但是李亚子对郭崇韬起了疑心,起了猜忌之心,这个猜忌之心被身边的不干事的,专门破坏别人干事的人利用,与这里的邹忌极其之相似,不过这些不干事的人领会了李亚子的意图之后,很快就怂恿李亚子的儿子以召开军事会议和一起聚个餐的吃个饭的名义邀请大功臣,平蜀第一功臣的郭崇韬来参加,郭崇韬没有任何防备,准时参加,刚一进门就被李亚子儿子们的跟班们杀掉,何其之冤哉!没有争辩,没有解释,没有澄清,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就一命呜呼了!当然之后功臣们都开始自疑,李亚子政权很快瓦解,他本身也很快被困死!最后可伶
去求身边的士兵, 把所有的金银财宝拿出来分给士兵们,还许诺度过难关后,给士兵们什么什么好的高的奖励,士兵们已经没有人买账了,太晚了,连郭崇韬立下了那么大,那么多的功劳,都被你的鸡肚小心肠给灭了!
话不多说,我们来看看邹忌是如何对付田忌的!前面已经说了,工作干的好,立了功的反而最好整,因为你立了功劳,表面上人们都称赞你,美誉你,可是更多的是同僚对你的嫉妒,大老板国王对你的警惕,紧张。
你们那么聪明,思虑的那么周全,这对付远处的敌人都那么准确,要是将来你跟我这个大老板翻了脸对付我,那不一样很容易把我打败,不敢想啊,所以说田忌孙膑策划并执行了这场战争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为齐威王争得了名和利,但是齐威王对田忌孙膑二人,尤其是对田忌更添加了一份猜忌之心,因为孙膑是残疾人,对人世间已经没有过多的欲望,威王对他的猜忌要少一些。但是对田忌要更紧张一些。
成侯邹忌正是看到了齐威王这一点,于是来个顺水推舟,专门在齐威王的痒痒处,狠狠的挠了一爪子,就策划执行了一场小小的阴谋,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邹忌先派人带着十两黄金,在大街上寻找算命的卜卦,这个人跟算命先生说他是田忌的仆人,向算命先生报告一些具体的情况,借用仆人的嘴巴传话说我田忌为齐国大将军,领导的三次对外战争,都大获全胜,现在准备让齐国的现任国王齐威王回家休息,自己上台做国王,做齐国的最高统帅,先生,你卜一卦,算一算,看看卦象怎么样?行不行?可不可以?
这是典型的栽赃,这问卦的人是邹忌派去的,但是却大声张扬说自己是田忌的人!算命先生对付完此事情之后,刚一出门,就被邹忌派的另一帮人抓住。算命的工具道具以及留下的纸质证据一一具在,那个自称是田忌的仆人的人也早已经被邹忌放走,销声匿迹了。
此事很快就报告到了齐威王那里,田忌一张嘴,根本就解释不了这个事情,邹忌的这一套简单的诬蔑伎俩非常有效果,可以以此简单的事件直接灭了田忌,田忌实在是难以自圆其说,难以自明,左思右想实在没有办法,于是只有带着自己的的亲兵去攻打成侯邹忌,不料邹忌早有准备,攻打了半天,没有效果,一点好处都没有捞到。只好赶快撤退逃往楚国。
田忌本是齐威王的大臣,大将军,立下了威赫的战功,却因为同僚的一个简单的小阴谋,就可以逼得他狼狈逃串,而就在这之前他还是齐国的高阶层官员,齐国的大功臣,齐国的名人,而现在这些光环统统没有了,他成了齐国的叛逆之臣,齐国的逃犯,灰溜溜的寄人篱下与楚国。
从这个角度讲,成侯邹忌不简单,为国没干什么出彩的事情,没有费心费力去为齐国思考,为自己倒是苦心孤诣,挖空心思,策划周密,歪门邪道阴谋诡计刷的真是溜溜的很呢!而且效果极佳。
背后的逻辑就是邹忌捏准了齐威王的小心思,捏准了齐威王对田忌的猜忌之心,齐威王最担心的就是本国内有比自己更聪明,更有威望,功劳更大的人觊觎自己的国王位置。田忌就是这么一个人,一直在齐威王的耿耿于怀之中,现在被邹忌一个假装的表演,道破了齐威王最担心的事情。从而激发齐威王彻底的收拾田忌,为邹忌排除异己,消灭政敌。
邹忌的计谋得逞了!不干正事的人,干歪门邪道的胜利了!
avatar
弘言
19楼
微言杂说---不讲规则假仁义的卫鞅,却大破魏国军队,为何?
卫鞅,也叫公孙鞅,这个人不是王室贵族的显赫子弟,而是卫国普通的王室的边缘平民子弟,出生很不显眼,很一般,不被任何人重视!
可是这个卫鞅,却非常好学,尤其是喜好研究刑名之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法家学说,主张用法,用刑法治理百姓,倾向于对百姓的实际身体财产的惩罚,来达到对百姓行为的规范。
从后来卫鞅的实际行动看出,邢名之学,更多的是对人的一种恐惧,恐吓,束缚,来逼迫人们去遵守官府设定的规则!
这种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行为的进步,的确会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但是也有弊端,比如紧张的弦如果崩的太紧,就会断裂,如果设定的规则人们的身体财产难以承受,或者相差太远,那些受到管制的人们干脆就不去争取了。
比如正常人一天急行军最多一天能行走100公里,你的规则设定一天必须行走300公里,三倍于合理的强度,如果不能完成就受到惩罚,那结果是参与的人们干脆就不走了,不玩了,与规则的执行者起哄对抗,后来秦国的灭亡,秦国各地的起义,动乱,都是因为无法承受秦国严苛的法律,干脆不玩了,跟你拼命,玩命!
汉高祖刘邦的起义也是这个原因,无法按期按秦法规定的日期,把服劳役的平民送到规定的地点,押送的士兵按照秦国的法律不能按时完成这个任务,是要受到杀头的刑罚的。
惩罚太严重,太可怕,而任务是正常情况下,常人根本无法按时完成的,你这制定的法律不是明摆着专门整治我们平民百姓吗?好了,那对不起,我们不跟你玩了,起义,反叛,造反!
现在先谈卫鞅,卫鞅本在魏国宰相公孙痤的府里谋得一份工作,公孙痤也发现了这个小伙子不同凡响,与众不同,未来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但是还没有来得及向自己的老板魏惠王引荐,就病倒了,命悬一线,气若游丝。可是这位魏宰相公孙痤,对老板魏惠王还是非常忠诚的,尽职尽责的,在生命的最后关头,还要为魏国魏王献上最后一计。
魏惠王过来探望公孙痤病情的时候,公孙痤利用这最后的机会向老板建言,推荐卫鞅公孙鞅这个宰相府里的下人,希望以后魏惠王能够重用他,而且言辞非常恳切,非常激励,不仅希望重用卫鞅,而且恳求惠王举国都听从他卫鞅的,虽然此人很年经,但是确是奇才难得啊!
魏惠王本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人。自己的宰相病危,大老板过来探望,人之常情,当然在慰问之际,顺便询问一下,万一宰相你要是病好不了,那以后谁来做宰相这个位置合适?当然了,这个魏惠王也只是随便问问,从后面的结果来看,他是没有把公孙痤的话,他的意见放在心上的。尤其是当公孙痤极力推荐年纪轻轻的卫鞅,而且要求魏惠王以后举国大事都听从卫鞅的,魏惠王心里估计还觉得好笑!只是没笑出声而已!
惠王只认为公孙痤是病糊涂了!在胡言乱语!当公孙痤看出魏惠王不想重用卫鞅时,又进一步向惠王献上不得已的一计,如果大王你不打算启用卫鞅,那么你就把此人杀掉,不要让他漏到其他诸侯国,其他地盘,被其他诸侯王重用!
魏惠王一听此话,就更加认定公孙痤是病坏了,连脑子都不好使了!心想一会要我举国都听从卫鞅的,一会又叫我把卫鞅杀掉!确实病的很严重。
于是惠王自以为是,礼貌的跟公孙痤说,好,好,好,寡人记住了!你好好保养身体,我先回去了!
其实公孙痤的逻辑非常合理,要不就重用卫鞅,大用卫鞅,要不就干掉卫鞅,只是魏惠王的自傲心太大了,蒙蔽了心智,才觉得公孙痤是在说糊涂话!,其实是他自己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而已!
自大狂都是这样的,明明自己蠢,却觉得自己很聪明,自己理解不了别人的思维,反而骂别人胡言乱语,胡说八道,神经兮兮!后面这个魏惠王会吃到他自己种下的苦果!后面再说!
公孙痤与魏惠王会面之后,迅速传话给卫鞅要他来见面,先是诚恳的表示歉意,把自己对魏惠王的谈话建议与卫鞅和盘托出,公孙痤也确实是一个实在人,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自己做到先君而后臣,首先他的职位是魏国的宰相,辅助王上,为国挑选人才,这是他分内的事情!要先做!但是他与卫鞅还有主仆之谊,也算是知己,
他能够很早就发现卫鞅是一个少有的国之大才,有此等见识眼光的除了他公孙痤之外,后面还有一个人就是秦孝公。
公孙痤真诚的对卫鞅说,君臣之义,我已经尽了,现在我要尽朋友之谊,你赶快逃跑吧,越快越好!不要让我的老板魏惠王抓住你,消灭你!卫鞅,听后,为主人的坦诚所感动,又为自己的命运感到茫然,空有一身才学却得不到真正掌权人的青睐。
短暂的沉思之后,卫鞅定了定神,立马对此时的紧急情况有了新的认识:他说,惠王不能听从你的话重用我,又怎么会用你的话杀臣下我呢?所以暂时自己没有危险,决定先留下来!
卫鞅的推测是对的,魏惠王出了公孙痤的宅门就戏谑的跟随从士兵们说“宰相病的太重了,可悲可悲,都开始瞎说八道,胡言乱语了!
后来秦孝公发布招贤令,卫鞅听到信息之后,就很快离开魏国投奔秦国了,果然这个秦孝公是一个很识货的英明君主,立马就重用大用了卫鞅。
卫鞅果然不负秦王,很快就出谋划策,大刀阔斧的改革秦国政治结构,很快秦国地位显著上升!就在周显王二十九年,这一年,卫鞅认为秦国到了必须要与魏国决战的时刻,卫鞅与秦孝公分析说到:秦国与魏国就好比人有腹心之疾,不是疾病把你干倒,就是你把疾病消灭!不是秦国把魏国打趴下,就是魏国把秦国消灭兼并,两者和平共处那是不可能的!
原因有地理方面的原因,秦魏两国交界,魏国有利就会慢慢侵略秦国,无利他就东面去收土地,而秦王你是秦国历代以来的贤君明主,你不是一直想复兴祖先的伟大基业吗?这几年魏国遭到齐国的重创,国际上的诸侯国们都背叛他,抛弃他,这个时候我们秦国趁这个机会去攻击他,他魏国必然没有还手之力!也没有友邦之国来帮他!他必然会向东迁移,这样我们就占领了有利的河山之利!东面就可以挟制天下诸侯,成就真正的帝王之业!
秦孝公听从了卫鞅的分析,决策任命卫鞅为主将,带领秦国军队攻打魏国,魏国国君屋漏偏逢连夜雨,近年来刚刚与齐国的交战之中吃了大亏,割了很多土地给齐国,贡献了很多金银财宝给齐国,而且一直倚重的魏国大将军庞涓也在战争中被齐国军师孙膑伏兵射杀!魏国举国上下笼罩着一片哀伤之气,现在元气还没有恢复,领居秦国又开始落井下石,雪中送冰,攻打魏国了!
不得已魏惠王只得匆匆应战,草草派遣公子印带兵抵御秦军!公子印与卫鞅两国军队相距安营扎寨,准备交战。卫鞅听说魏国军队的将军是公子印后,满心欢喜,因为这是老熟人!很久以前卫鞅在魏国公孙痤府上上班的时候,认识公子印的,对这个人他是了解的,熟悉的。
于是卫鞅就给公子印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是这样的:以前我卫鞅和你公子印关系多好啊,现在我们两人又各自成了两国的将军,我心里确实不忍与你相互攻杀.思来想去呀,不如这样,我们两人会一下面,当面结盟,一起吃顿饭开怀畅饮一杯,各自罢兵回去,省的战事一开秦魏两国的士兵百姓,跟着遭殃,无辜受伤!
公子印看到卫鞅的来信,高兴极了,尤其是回想起曾经与卫鞅一起的同朝为官的欢乐场景,还有现在卫鞅字里行间,表露出来的对以前彼此情谊的眷恋,还有他的仁义之心,对秦国魏国两国士兵百姓的关爱,这完全是一个君子圣人的做派!
公子印的眼睛湿润了,对这封信没有丝毫的怀疑,料想着快点见到卫鞅,一起回忆昔日的往事,趣事,开环畅饮,一醉方休,然后各自罢兵,尤其是自己公子印赶快回去给魏惠王交差,或者可以换一种说法,不战而屈人之兵,魏国没有任何损失,只是秦国士兵到我们魏国边防旅游了一番,就回去了!皆大欢喜
可惜,这是公子印一厢情愿的想法,公子印太性情了,对卫鞅太不了解了!相反卫鞅对公子印倒是十分的了解!也正是因为对公子印的了解,才写了这封信,与公子印叙说旧情,谈到自己不忍心下令攻杀,不忍心让秦魏两国的百姓遭殃这样的仁义之心!博取公子印的同理心,对自己不设防。
现在的仁义反而成了卫鞅行大恶的一把利器!公子印愉快的来参加卫鞅的会盟,卫鞅一番表演之后,一起坐下来吃饭饮酒,酒还没有喝尽兴,卫鞅提前设下的伏兵就把公子印五花大绑了起来,立即下令,即刻攻打魏军,结果当然是魏国军队在没有首领,没有防备,而又明显军队力量薄弱的情况之下,大败!
公子印被俘虏,魏军大败消息传来,魏惠王惶恐不安,瑟瑟发抖!紧急之下赶快派遣使者献上河西的土地给秦王,以求得暂时的和平!自己魏国的都城被迫迁徙到大梁!在最后离开原先魏国的都城安邑,满脸悔恨之色,长叹一声,“悔不用公孙之言!”后悔当初没有听公孙痤的话,杀掉卫鞅啊!当然也应该后悔,没有重用卫鞅这个人次,使得这个人跑到敌方阵营为他国出力了!还是公孙痤说的对,他并没有糊涂,而是寡人我当时没有理解!悲哀!
卫鞅懂得仁义,却反用仁义,用仁义作为一把利剑去刺伤敌人,所谓的叙旧谊,不忍心伤害百姓,不过是一场诱骗的手段!
不管怎么样,这次卫鞅领导的战争,虽然不讲规则,不讲道义,不讲信誉 ,但还是暂时取得了胜利!
avatar
弘言
20楼
微言杂说---卫鞅功成名就,为何却不得善终,受车裂而死?(上)
卫鞅,前面已经简单介绍过他,年轻时在魏国工作,没有得到魏国高层的重用,也差点被干掉,因为魏国宰相公孙痤曾向魏惠王建议干掉卫鞅,当然之前也建议重用卫鞅,只是魏惠王思维太迟钝,眼光太拙劣,搞不清楚公孙痤的前后逻辑,一会要重用,一会又要杀掉卫鞅,到底是什么意思?就没有把宰相公孙痤的话放在心上,由此卫鞅也侥幸逃过一劫!
卫鞅在魏国实在没有什么发展前途,刚好秦国新任国君秦孝公,刚刚上任,雄心勃勃,准备力图革新秦国内政,带领秦国复兴祖辈的光辉伟业!此时正是秦孝公求贤若渴,招揽天下英才,为他效力的关键时机。
于是当卫鞅得知秦孝公向天下发布招贤令之时,便欣然前往,借助一位叫景监的阉人太监,此人行走在秦国王宫之内,是可以与秦王说的上话的人!由此卫鞅得以见到秦王,之后秦王秦孝公非常欣赏卫鞅的才学,后来他们两人君臣相和,发起的秦国大变革,在之后的岁月里,确确实实把一个风雨飘摇的秦国政权,一个战乱时代的弱国,在秦孝公和卫鞅的主导下,开始变得强大起来。
卫鞅的刑名之学,法家思想,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秦国曾经一片寂寥的沉闷之气,变得焕然一新,整体军民百姓精神振奋,整个国力也强盛起来。秦国的国际地位,当时在诸侯国之中,地位也越来越崇高,话语权也越来越重要,这秦国一切的一切,卫鞅这位外来的聘用军师宰相,绝对是功不可没!
尤其是在卫鞅带领秦国军队在秦孝公的授权下,攻打自己的前任老板魏国魏惠王时,这场战争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为秦国赢得了广阔的土地,和丰厚的财富利益,同时也极大的削弱了魏国的国力,使得秦国一跃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邦,实力强国。同时这也为以后秦国的后任国君,进一步强者恒强,直到秦始皇嬴政消灭所有的诸侯国统一中国,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秦魏之战之后,秦孝公为了表达对卫鞅这个大功臣的奖赏,就把秦国的商於之地,最富有的十五座城市赐封给卫鞅,所以当时的人们也称呼卫鞅公孙鞅为商鞅,商君。
卫鞅变成商鞅之后仅仅过了两年,秦国的国君,商鞅的知己,商鞅的伯乐,也是商鞅在秦国的最大的支持者,最大的靠山,唯一的靠山的秦孝公病死了!秦孝公的儿子秦惠文王上位,成为新一任秦国的国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尤其对商鞅来讲尤其重要。
秦国新任的国君,秦惠文王,在之前做秦太子的时候就不喜欢卫鞅这个人,对卫鞅本人以及他的改革思想处于抵制排斥情绪。当卫鞅与秦惠文王之父亲秦孝公,合著并推行实施秦国新法之初,秦国的百姓都说此法不好,不便,一片抵触抱怨之言,不绝于耳,当时的秦太子也是这些抱怨新法不便的人之一,而且还做出了违反新法的的行为。
这下好了,本来社会群体的法则是,上有好焉,下必甚焉!一个群体,无论是大群体还是小社团,处在上位高层的人员,喜好什么,下面的甲乙丙丁必然有样学样,模仿上面的人,甚至比上面的人更过分,更极端。当然也包含好的一面,上面的高级人员勤劳善良,勤俭廉洁,下面的百姓社员,也会跟着朴实简洁,但是人性大多数是向下的,好的不想学,坏的学的快!
特别人是上层人员的不良嗜好,无论是口头禅也好,脏话也好,娘希匹!妈了个巴子的!或者是其他不好的习惯!等等!只要有了上面的示范榜样,下面的百姓们那将会更加肆无忌惮,更加的脏话,更加的不良习惯。
秦太子违反卫鞅和他老爸秦孝公颁布的法律,当然了,这个法律是卫鞅制定的,他爸爸秦孝公只是签字盖章通过,颁布实施而已!秦太子触犯新法的影响力非常之大!尤其是在卫鞅看来,更是如此,所以当时,卫鞅说“法之不行,自上犯之”,新法之所以得不到贯彻执行,是因为国家的高层人员不遵守,带头违反,指的就是以太子为首的,反对变法的老古董,老守旧派们。
所以从一开始,卫鞅开始借助于秦国这个平台,实施自己的刑法学治国思想的时候,就伴随着强大的阻碍力量!就伴随着拥有厚重实力的反对,抵制乃至仇恨势力的团体!
太子犯了法,卫鞅当然不会对他实行真正的刑罚措施,当然就算卫鞅要秉公执法,秦孝公也不会听他的,加之以刑于自己的儿子,秦孝公不会干的!太子可是未来要继承自己衣钵的。当然卫鞅也没那么死心眼,他十分清楚自己的位置,秦孝公用他卫鞅,他在秦国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果不用他,那他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老百姓,甚至还不如!
所以卫鞅为了推进新法的实行,必须要惩治那些带头违反新法的权贵,但是又不能实质伤害到太子,于是就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既打击了权贵保守势力,又维护了新法的尊严,从而推动新法的继续实行!那就是决定,由太子的老师师傅公子虔和公孙贾两个人代替太子受刑。
于是公子虔被挖去鼻梁,公孙贾脸上刺上犯人字样终老不能抹去。这两位老师代替徒弟,也是代替秦国当时除了秦孝公之外的,最有实力的人秦太子受过。
当然秦太子也是守旧势力的第一代表人物,不过就算他在某种程度上,支持父亲秦孝公重用卫鞅变法改革,但是其他那些守旧派的势力当时被秦孝公边缘化,这群没了主心骨,没了大树依靠的小团体,也一定会寻求另一位权力的核心象征人物——秦太子的庇护。秦太子也一定会被他们簇拥成守旧旧派的灵魂人物。秦太子也能因此收罗这一批强大的势力效忠于自己,为未来自己继承王位,加固力量。
现在秦太子两位恩师,率先受到了新法的严厉制裁,鼻刑和黥刑!两人接受了人们一生无法抹去的伤痕,心灵和身体的都有。同时以秦太子为首的变法阻力派也与卫鞅结下了不共戴天的仇恨,不过真正开始爆发的时刻,要在以后秦孝公衰老退位,或者秦孝公不在宠任卫鞅的时候。
没有想到这一时刻,很快就出现了!
事实不是卫鞅失去秦孝公的宠任喜爱了,而是在秦孝公把商於的富裕之地封给了卫鞅,卫鞅变成了商鞅商君之后的第二年,秦孝公死了!秦国马上就要变天了!理所当然秦太子顺理成章,继承了王位,就是秦惠文王。商鞅的命运,也要跟随逝去的秦孝公,发生难以莫测的可怕变数!
avatar
弘言
21楼
微言杂说---卫鞅功成名就,为何却不得善终,受车裂而死(中)
秦孝公死了,他的儿子秦太子继承王位,被称为秦惠文王,秦国的天变了,卫鞅的大靠山没有了,对卫鞅一向看不顺眼的秦太子,登上了秦国的国王宝座。卫鞅的噩梦就要开始了!无论你卫鞅曾经对秦国作出的贡献有多大?功劳有多高?都抵消不了以秦太子当今的新秦王为首的反对派势力,对卫鞅的仇恨,或者说卫鞅与秦孝公主导的秦国新法对守旧派的利益伤害之怨气,是难以抹去的!
卫鞅变法对整个秦国国力百姓有大大的好处,但是却伤害到了秦国守旧的权贵势力!现在这股权贵势力,已经忍耐多时,就等着太子登基,他们将会像一群饿极了的恶狼一起扑向,已经瞄准了多时的猎物——卫鞅,将他撕咬的粉碎,才解曾经的怨气罢了!
秦惠文王刚刚登上王位宝座,新王的老师公子虔的其他徒弟,就率先告发卫鞅准备谋反,叛乱!实际上这完全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没有任何证据,没有任何行为显示卫鞅谋反。就算是猜测卫鞅要谋反,但是却没有谋反已然的行动,没有事实的彰显!
作为一个对秦国有着巨大贡献的改革功臣,上一任老秦王的得力助手,上一任秦国的宰相,就凭着一个告发,而且告发的内容只是猜测的行为,告发商鞅想要谋反!注意这一点,是想要,是思想上的可能,当然这一点不必过多的解释,虽然在现代法治中,法律是不惩治思想犯的,虽然脑子里想犯法,但是没有实际行动,法律是不能惩罚的。
但是有的人就要说了,要提前防备,要防患于未然,要把危险消灭在萌芽之中,要上医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等到真正乱了,真正谋反了,再去镇压,惩治,已经晚了,来不及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现在有人告发卫鞅谋反,不管是现行犯,还是思想犯,由头已经有了,秦王立即下令,抓捕商鞅!商鞅听到风声之后,情急之下逃亡魏国,乖乖呀,逃亡魏国,不知道商鞅是高明过头了,还是真的是病急乱投医,还是他深思熟虑,觉得魏国国王曾经看错了他这个人才,现在人才又回来了,知错就改,重新接纳他,聘任他再回到魏国做宰相!
痴人做梦,人太高明了,有时候会失去一个普通人平常人的简单判断力,总是用自己特别高明高级的思维去解读别人,其实世界上大多人都是普通人,惯性的思维支配着大多数人们度过一生,国王也不例外。人世间,奇才,怪才,不同凡响,与众不同的,反常思维的人的确很少!当然如果有这样的人,的确是社会的福音,比如,宽宏大量,以德报怨,知过必改,这种高尚品格的人。
但是恰恰相反,宽宏大量的人少,小肚鸡肠,睚眦必报的人多:以德报怨的人少,以更大的怨报怨的人多;知过必改的人少,知过不改的人多!精英少,普通人平常人多。即使是国王,高阶层领导,除了很多开国的君主,其他多数继承来的君主,或者侥幸上位的君主只是名义上群体的精英,骨子里其实还是普通人,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无数的国王,大大小小的君主,最后落得个,国破家亡,身首异处,纵观他们平时的行为举动,太平常了,太普通了。太顺着人性了!好逸恶劳,喜欢听谗言软语,讨厌公正直梗之臣的,多了去了!
魏国也不例外,商鞅现在大难临头,逃跑魏国,魏国人不接纳他,那是情理之中的,不久之前,卫鞅领导的秦国军队以欺骗的手段,大破魏军,给魏国军队造成巨大的伤亡,从而还掠夺了魏国大片的土地河西之地,还有魏惠王献上的丰厚的金银珠宝求和礼物,更重要的是卫鞅给魏惠王造成的颜面扫地,低声下气的去祈求秦王的屈辱之心!魏国举国上下是不能接受,一个曾经给自己带来如此伤痛,如此屈辱的叛国之臣。
没有办法,商鞅只好又折回秦国,回到自己的封地商於,带领自己的亲兵发兵攻击附近的郑国,意图开辟出一条新的生路,可是外来户,就是外来户,从根子上讲商鞅就是秦国招来的一个高级打工仔,老领导秦孝公走了,新领导秦惠文王,不想用你,还恨你,秦国的民心是向着你打工仔还是向着有着深厚根基的新国王呢?毫无疑问,那些曾经被商鞅伤害到的利益群体,和想要争着在新王面前迫切立功的士兵们,很快就攻破了商君的小团体,当场格杀这位在秦国历史中璀璨耀眼的改革功臣商鞅,
商鞅就此命丧黄泉,但是却不得好死,秦兵们杀死商鞅之后,还要对他做最后的报复,将他的尸体车裂,就是用马车绑上商鞅的四肢身体,各个不同的方向快速驱赶烈马奔跑,把商鞅的尸体撕裂个粉碎。可谓残死,这样一位对秦国有着巨大贡献的人,终究的结果却是如此的惨不忍睹。惨不忍说。
同时商鞅的家族亲属成员,也全部被杀,商鞅不仅自己不得好报,连同自己的家属也要跟随他一起殉葬。可谓悲乎!
avatar
弘言
22楼
微言杂说---卫鞅功成名就,为何却不得善终,受车裂而死(下)
当初,商鞅做秦国宰相的时候,使用的刑罚太过于严苛残酷,曾经人们去渭水边上观看讨论囚犯,发现因为常年的对囚犯杀戮施刑,正所谓血流成河,把渭水都染红了!卫鞅做宰相十年,秦国百姓对他的怨气极重。只可惜百姓永远都是绵弱无力,随风飘荡的。卫鞅有皇权的支持,百姓无可奈何,只能心里面怨恨,不敢声张,甚至迫不得已,还要拍手称快,称好!而且还要小心谨慎不能触犯卫鞅的刑罚。
有一次有一个叫赵良的仆人与商鞅谈话,商鞅问他“你觉得我治理秦国,与五羖大夫相比谁更加贤明?这里补充一点,五羖大夫是何许人也?
五羖大夫,原名百里奚,之所以又叫五羖大夫是因为,他是当时的秦王秦缪公用五张黑色的羊皮买回来的,也可以说是交换回来的。百里奚本来是秦缪公夫人陪嫁过来的奴隶,但是他却逃跑到了宛地。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市,这个宛地紧紧挨着楚国,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襄阳边界。百里奚被楚国人湖北人抓住了。
秦缪公听说这个百里奚非常有才能,决定花重金把他从楚国赎回来,后来有人建议说不能花重金,不然对方就会感到这个百里奚是一个重要的人,有句话说的好,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人才,这话在任何时代都是正确的的,不仅是21世纪。楚国知道这个百里奚是人才,突然变卦不放人,那岂不是,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吗?最后秦缪公改变策略,扬言说自己老婆的贱奴跑到你们楚国了,用五张黑色的羊皮,作为补偿给楚国人,换回百里奚这个人。于是百里奚就这样重新回到了秦国。
百里奚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政治家,因为之前他周游列国,而且早年饥寒交迫,长期生活在社会的下层,对社会底层百姓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同情,在与秦缪公交谈之后,秦缪公认为他的确有治国兴邦之才,就开始重用于他,把国家的政事都交给他。之后的岁月里也确实是他,帮助了秦缪公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秦国百姓对这位用五张羊皮换回来的宰相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
商鞅这次问仆人赵良,其实潜台词很明显,就是觉得,自己应该比五羖大夫更贤明,对秦国的贡献更大。之所以把心中所想向外界表明,提问,只是想找一个人,来印证自己心中早已形成的答案!可惜他错了,商鞅他真的想错了!不过这却并不是一件坏事!
赵良回答道: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仆请终日正言而无诛,可乎?意思是说,大多数人对上级领导只会说好好好,行行行,乖乖的顺从,笑嘻嘻的媚言,干脆响亮的在主人面前,诺诺应答,不如一个谏挣之士的客观公正的直言快语有价值。商君主人你既然问我,希望我说真话,那首先咱们要把丑话说到前面,我今天讲真话,如果你听的不满意,可不能怪罪于我,可不能杀我啊?
商鞅说,“好,好,你尽管实话真说,言无不尽,毋庸讳言。我洗耳恭听,绝不加罪与你”.
赵良得到商鞅的许诺之后,就开始诚恳的说道:五羖大夫百里奚先生,本来是荆楚大地的鄙陋之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现在湖北的草根阶层,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平民百姓,本来在牧牛种田,秦缪(穆)公硬是把他从最底层提拔为秦国的宰相,地位远远高于普通百姓之上,一瞬间就到达秦国百姓们从来都不敢奢想到的崇高地位。
这一点,其实赵良谈到这个细节,是在说五羖大夫的起点之平凡,而且是当时秦国的最高执政者秦缪公亲自寻找他,而且非要花重金请他来秦国辅助自己的,虽然最后没有实质上,花费很多金银财宝,只用了五张黑羊皮就得到了这个珍贵的人才。但是这其实是另外一种重金,一种表面上看不到的重金聘请回来的宝贵资产。
大家注意,五羖大夫百里奚,本来是跟随晋献公的女儿一起陪嫁到秦国,做秦缪公夫人的家奴,也就是说他本来已经在秦国的核心权利层之中,但是百里奚没有那种权力欲望。反而趁着空隙机会,逃离秦缪公王宫官邸,远离这个无数人梦想渴求的秦国核心政治圈。
这就有意思了,古往今来,无数人终身追求进入各个团体,无论是诸侯国也好,还是小公司小利益团队的权利核心。就算做不到一言九鼎的君王长官,哪怕做主要人物的助理,秘书或者端茶递水,侍卫服务员,保健医生等等,那对个人平民百姓来说,都将是无限荣耀,无比憧憬的事情。可是五羖大夫百里奚本来拥有,却主动放弃这唾手可得,富贵荣华的机会。
这就更显示出了五羖大夫百里奚的清心寡欲,对世间人们都津津乐道欣然向往的权利财富,他挥一挥衣袖,轻蔑的远离了!在以后的各国朝代里都有那些皇帝国王的仆人,下人掌控皇帝的命运,掌控天下的命运,掌控一个时代,掌控当时千万百姓的命运的小人物存在,真可谓是小人物大担当。
这类人,也包含阉宦之人,太监,他们到底是什么?是国王身边的,侍候他们更衣吃饭,传话打尖的佣人,可是就是这些卑微的人们,他们一句话,就可以对朝廷大臣,平民百姓产生,生杀予夺的命运转折。甚至最后可以达到控制皇帝,更换皇帝的地步。你还能说这样的小人物是佣人,是低贱的仆人吗?
不敢小觑了吧?这就是接近权利核心圈的魅力,这也是无数人梦寐以求进入这样的能量圈的原因。记得听过别人谈到一个故事,说李嘉诚的司机,在将要离职的时候,李老板准备多给他一点钱,让这位老司机以后的生活多一点保障,可是这位司机拒绝了,他说他这么多年给李老板开车,老板在车上谈话,打电话,要买哪只股票,要收购哪些公司,司机回到家后,也私下买一点,不知不觉司机也早已经赚尽了千万财富。
不管这个故事是否传言,但这个逻辑绝对是合理的。毋庸置疑的。
回到这里,五羖大夫百里奚,逃离秦国权贵层,甘愿去做一个平民牧牛种田,过平凡百姓的生活,可是秦缪公听说他是一个人才,不放过他,还是千方百计找到他,把他从草根一下子又抬举到万民之上,做了秦国的宰相。百里奚没有办法,只好随遇而安,当好秦国这个宰相。
秦缪公果然没有看错五羖大夫百里奚。百里奚相秦六七年,向东打败郑国。要晋国臣服,同时三次干预晋国国王的更换任命,就像晋国是自己的下属管辖之地一样,可以控制。在百里奚的为政时期秦国还去营救过楚国,立德施恩与荆楚之人,为秦国赢得了实质上和名誉上的双重利益。
五羖大夫百里奚这个人,功劳甚大,贵为宰相,地位崇高,但是却没有一点官架子,没有摆过一次官谱,他辛苦劳累的时候,没有坐几匹马拉的舒服的公车,相当于现在的豪华轿车。夏天很热,他没有带着随从给他自己打一把大大的太阳伞,好防止灼热的阳光紫外线,晒到他光滑细腻的皮肤。
他在秦国国内行走(国外不行,因为与国外有战争,有反对势力,有仇恨秦国高层的人),从来不乘坐高级豪华轿车,不带警车开道,没有庄严肃穆威严的大量武装保卫人员服务与他。后来五羖大夫寿终正寝,秦国男女老少听说之后,都为之流泪哭泣,怀念他,纪念他,连儿童小孩子们都停止平时该唱的歌谣,舂米的百姓因为舂米时候会发出相似唱歌的声音,好像音乐一样,也停下来不在舂米,表示对五羖大夫百里奚宰相的尊重爱戴,纪念。
由此可见秦国百姓对五羖大夫百里奚的爱戴拥护是多么的崇高,对他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厚,也可以反衬出百里奚对秦国的贡献,得到了秦国上下臣民的认可喜爱。
赵良接着说道:再看你商君,你的起点是因为一个阉人太监鄙贱之人景监的推举,才得以见到秦孝公,而你一直以来,都希望进入政坛,在魏国时,千方百计混进魏国宰相公孙痤的府下,希望能够得到主人的举荐,得到魏惠王的赏识提拔,可是天不随人愿,魏相公孙痤临终,终于向魏惠王郑重举荐了你,可是居然魏惠王把你卫鞅看做普通人之人,魏惠王在面对魏相的诚恳引荐,居然把他的话视为胡言乱语,头脑发热,病重糊涂了才会说的胡话,实在是有点可笑,而又不可思议。
你在魏国升官无望,总算,熬到大秦国君主秦孝公招贤纳士的公告,才来投奔,本质上还是为了求得富贵而来,这在出发点上,用现在讲的“不忘初心“”,这一个初心上与五羖大夫百里奚在根子上都是截然不同的。
后来你卫鞅总算借助阉人景监的引荐见到了秦孝公,秦孝公海纳百川,当时求贤若渴,为了振兴秦国,恢复秦国昔日祖先的辉煌,来者不拒,只要能够使之总体目的达成,对来应聘的各方人员,来者不拒,由此你得到了朝思暮想的秦王重用。进入了秦国的决策层。
可是你从政掌权之后,陵掠秦国王公贵族,残伤秦国百姓,连秦太子的至亲老师公子虔都受到耻辱的酷刑,只从受刑之后,公子虔闭门谢客,已经长达八年之久。而你又杀了祝惯,对太子的另一位公孙贾师傅也施以黥刑,脸上刺字终身羞辱。
赵良接着说道:诗经里面讲过“得人者兴,失人者崩”你这对王公贵族的种种作为,可不是得人的行为。
另外您每次出门,身后跟随重兵手握利器全副武装保卫你,身边跟随的这些随从车辆,前呼后拥,个个持矛操戟,簇拥呼啸而行!这些防备其中有一点没有准备好,你就不敢出门。
书经里面讲过“恃德者昌,恃力者亡”,你这警车开道,重兵武装保卫,依仗的可不是崇高的道德!德行啊!
由你这种种的作为表现,我觉得你现在是危若朝露,就好像是早晨的露珠,马上就要被阳光融化,十分的危险,而此时此刻,你不反思自己,料想后路退路,反而还在贪图商於之富饶之地,抱持着秦国的大政,继续储蓄百姓的怨恨。
又说“秦王一旦捐弃宾客,或者更换朝中大臣,整个秦国要收拾你报复你商君的人,难道会少吗?”
商君听后,摇摇头,做了个无所谓的手势,没有当一回事,继续我行我素,五个月之后,秦孝公去世,秦国变天,如赵良预料的一模一样,很快商鞅被公子虔徒弟告发,被秦兵残杀车裂,灭族。
赵良是商鞅的家仆,这是一个见微知著,十分有远见,对人事理解极其犀利准确的高明之人。
刚好商鞅这一次高傲的提问,本是想炫耀,自己与曾经的前任宰相五羖大夫百里奚功劳更大,更加贤明。这次居高临下的提问,打开了赵良的话匣子,这本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赵良能够以旁观者清的角度,替商鞅分析眼前的危机,可是一个人当他正处在鸿运当头的时间段,是听不进泼冷水人的建言的。他只会把你的话当做危言耸听,故作惊语,夸大其词之言。
商鞅带领秦军打败魏国,略得土地,挣得国际声誉,秦孝公把秦国最富有的商於之地赐封给卫鞅,卫鞅此时真是功成名就,实至名归,也正是人生最辉煌的时刻,即使赵良的真情实话,有一点点触动商鞅的心灵,回过头来看看身边的这些勇敢的商君卫兵,富饶的商於广阔土地财富,家里的荣誉奖章,储存的尖兵利器。很快就会把赵良的这段分析忘到九霄云外,随风而逝去了!
avatar
弘言
23楼
微言杂说---难解的义利之争
邹人孟轲,也就是我们大家很熟悉的孟子,今山东邹县人,孟子来到魏国见魏惠王,魏惠王说“叟,不远千里而来,亦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回答道“君何必曰利,仁义而已!君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曰“善。”
这是孟子与魏惠王的初次见面的一次谈话,孟子当时不远千里来到魏国,不管他是来找工作也好,还是来游说魏惠王,借助惠王实现的他的政治理想也罢!从这个谈话之中,魏惠王的语气,似乎并不是很友好,不是很热情欢迎孟子的到来!一个“叟”字,感觉就像我们今天随性的称呼别人,“哎,老头”,语气里并不是对孟子的尊重,而是轻蔑,轻视,丝毫没有会见重要人才的庄重态度。
这次见面发生在,周显王三十三年,孟子来见魏惠王,而就在此三年前,魏惠王被秦国的商鞅狠狠的收拾了一顿,把魏国打的落花流水,魏惠王又是割地,又是送款与秦国求和,又是迁都,可谓受尽了屈辱。
而在商鞅攻打魏国的前一年,魏国与韩国齐国之间的战争,也是大败而归,而且魏惠王的大将庞涓,被齐国的军师孙膑算计杀死。
在此之前的这些年,魏惠王领导的魏国一直处在挨打,被算计,割地这样的糟糕局面,前面分析过,魏惠王这个人一直比较自以为是,本来他能够当上魏国的君主,本身就是一个侥幸的偶然。
魏惠王魏莹的父亲魏武侯一直没有确立太子,魏武侯死后,魏莹与另一位兄弟公中缓争夺王位,魏国国内大乱,韩国与赵国两国国君乘机而入,攻打魏国,但是因为韩国国王与赵国国王之间,因为怎么瓜分魏国,以及对待后续魏国国王的安排,起了争执,本来赵国国王赵成侯,打算杀掉魏莹(也就是后来的魏惠王),立公中缓为魏王,但是韩国国君韩懿侯不同意,最后韩赵两国不欢而散,相继撤兵。魏莹捡回一条命,随后魏莹杀了兄弟公中缓,自己做了魏国的国君,就是魏惠王。
太史公司马迁评价这一点,说“魏惠王之所以身不死,国不分者,二国之谋不和也。若从一家之谋,魏必分也!。故曰:君终,无适子,其国可破也。”
魏惠王之所以身不死,能够保住这条命,完全是因为,韩赵两国意见不和,不一致不统一,假如两国商量出一个相互统一认同的意见,魏国必然早就一国变成两国,被切分了。所以司马迁感叹道:国君临终之时,如果没有合适的儿子继承王位,这样的政治局面,必然导致国内各个帮派争斗混乱,这样的国家,外敌外界势力是可以很快把这样的国度消灭的。
这个魏惠王一直是享乐型的性格,大家还记得,前面谈论过田野郊外,齐威王与魏惠王会面,两人论宝,就是两人的价值观,认为一个国度,什么才是真在的宝贝,什么才是真正宝贵的资产?而且又是魏惠王率先骄傲的发问“你们齐国也有宝贝吗?原话是“齐亦有宝乎?”意思就是轻蔑的蔑视齐威王,哼,你们齐国还有宝贝?可笑!
齐威王达到“没有”。你看看齐威王,多么的高明。你魏惠王不是耻笑我齐国没有宝贝吗?你不是就想炫耀一下你魏国有宝贝,富有吗?好,我成全你,你牛,你强,你厉害,你富有。
接着魏惠王昂首挺胸神气十足的说到:寡人我国虽小,但是尚有径寸之珠,我魏国虽然地盘不是很大,尚且有径寸大的珍珠,可以把前后各十二辆乘车照的通明光亮。你们齐国大国,居然一个宝贝没有?哼哼,真是!原文“岂以齐国大国无宝乎?”
魏惠王的语气之中处处充满着轻视,骄傲的神态。
齐威王这次没有谦让,说道:寡人我所认为的宝物,与你所认为的宝物略有不同,我的大臣有一个叫檀子的人,我任命他守卫我齐国南城,而那边接壤的邻国楚国,不敢为寇,那附近的十二个小诸侯国都来朝拜我齐国。
我还有一个大臣叫盼子的人,我任命他守卫高唐,在那里与之接壤的领国赵国的百姓,连敢于在那一带打渔都不敢。
我还有一个下级官员,叫黔夫的人,我任命他守护徐州,结果燕人在北门焚香祭拜,赵人在西门焚香祭拜,希望能够加入我齐国的国籍,成为我齐国的子民百姓,最后迁徙到齐国领土的燕赵百姓都有七千多家。
我还有一个叫种首的臣子,我任命他抓捕盗贼,结果徐州齐国境内,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没有盗贼了。
我这四名大臣,他们的光芒可以照耀千里,何止前后十二辆乘车!魏惠王听后,默默无语,面有惭色。
这一段齐威王与魏惠王之间就宝贝的谈论,其实齐威王很好的给魏惠王上了一课,可是这个国君似乎没有反思能力。首先他作为国君,对什么才是自己最宝贵的资产,稀里糊涂。
似乎他更愿意从一个平常百姓之人的角度去定义什么是宝物,就像他自己炫耀的那样,有两枚可以照耀前后十二辆乘车的珍珠。就像今天各个商场最显眼的位置,让人眼花缭乱的黄金首饰钻戒一样,从商人的角度来讲,当然给这些钻石,黄金附上爱的象征,富贵的象征,那无可厚非,但是商人们自己很清楚,这其实就是一个物品,不能吃不能喝,你说他有用,他就有用,你说他无用,其实他还真无用,当然因为有全社会,尤其是管理机构给他定价,他具有流通价值,只要有人愿意接盘,愿意付钱购买,那这些珍珠项链钻石就有价值。
可是魏惠王是一国之君,如果也这样考虑问题,那可想而知他的老百姓,那可是就要倒霉了,果然后续的情况就是,他不断的挨打,不断打败仗,不断的被欺负,不断的割地,不断的求饶。他领导下的百姓,跟着一起倒霉。
相反齐威王明明白白的跟魏惠王说,他齐国所认为的宝贝,可不是你这珍珠宝贝,他认为的宝贝是人才,是各种能够保家卫国,使得齐国国富兵强,国泰民安的人才,这样的的大臣人才才是他认为的最贵重的宝贝。这其实给魏惠王还好好的上了一课。可是在后续的时间,并没有任何资料记载,魏惠王求贤若渴,重视人才。
大家还记得吗?魏惠王之前把早已经是自己人的天下奇才孙膑,残害导致残废。给投欢送抱的军事家孙膑上了膑刑,把孙膑一个健康的人,打成残废,使得这样一位,可以帮助自己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兵家,白白逼走。
孙膑含冤而去,投欢送抱到齐国。虽然这件事是因为庞涓的策划,但是魏惠王作为老板,没有识人之明,对下级官员时常发生的嫉妒,勾心斗角,不能明察。导致人才受到残害,魏惠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还有之前魏惠王他不听宰相公孙痤的建议,重用卫鞅,这又是一个千古奇才,而使得卫鞅长期得不到提拔重用,人才流失到秦国,结果因为秦王的重用,秦国成为了超级强国,而反过头来收拾魏国,魏国挨打受屈,又是割地,又是求和,又是迁都。
现在孟子来了,这个中国人永远丢不掉的千古名人,孟子来到了魏国。魏国处处挨打,处处受屈辱,孟子不远千里来到魏国,希望自己的才学,或者自己的治国理想能够在这个受了伤的魏国得到展现。或者帮助这个魏惠王实现富国强兵,民安国泰。
可是一见面,魏惠王还是那副自以为是的面孔,对前来投奔自己的各路人才,总是嗤之以鼻,轻蔑的对待。对孙膑,对商鞅,对齐威王,现在对孟子还是那个样子,原以为受到伤痛的人,会反思,会痛定思痛。可是这个魏惠王的性格跟随了他一生,他其实更像一个没有灵魂的朽木,不知道痛苦,不知道反思,得过且过。割了河西之地给秦国,他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自己还有大片土地,还有数不清的百姓养活自己,给自己交税,还有大批的士兵听从于自己,他还是魏国的国王。
一句“叟,不远千里而来,亦有以利吾国乎?”魏惠王远远的看到孟子,喊道 ‘喂,老头,你不远千里而来,带来了什么能够对我国有利的东西呀?”孟子说:大王,你何必一上来就把利挂在嘴上,我所带来的只是仁义而已,你作为国君,脑子里只想着你国家的利益,你的大臣脑子里只想着他家的利益,百姓们也是脑子里只想着他们自身的利益,这样上下相交,每个人都想着自身的利益,那整个国家都很危险了!。
孟子接着说道:仁义就不同了,没有听说过一个仁义之人,而抛弃他的亲人父母的。也从来没有听说过一个大臣有仁义,而不为君王尽忠的。魏惠王沉思良久回答道:“嗯,你说的对”。
avatar
弘言
24楼
微言杂说---难解的义利之争(下)
孟子与魏惠王的初次见面,魏惠王开门见山的问道,“叟,不远千里而来,亦有以利吾国乎?”其实不用仔细揣摩,魏惠王这样的提问,并没有严重的问题,只是在语气上,态度上略显不够尊重。
如果你是一家公司一个团体的老板,有人不远千里而来,找饭碗,就算不是来找饭碗,你这个老板也会认为他就是来找工作,谋生存的的,难道你会天真的以为他是来拯救你的公司,你的团队,或者你的公司现在是一个小公司,他来了之后,迅速把你的公司,变成超级大集团。他是来助推,助燃你公司的吗?显然没有这样的老板会第一直觉,这样考虑问题。
而且从一个正常人的思维角度出发,一个陌生人突然造访,你会怎么想?第一个念头,肯定是这个人,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忙,有求于我。尤其是自己还是一个小领导,小领袖的情况下,更会这样思考问题,第一个念头必然是这样的。这才是合理的。
绝不可能是一个人突然不远千里突然上门造访,而自己第一个蹦出来的念头是来帮助我的,来给我送礼物,送金银财宝的,即使是来送礼的,那也必然有条件,有目的,那我也要掂量掂量他值不值,或者,干脆就如同这里魏惠王直言坦白说的话“亦有利吾国乎?,把这个“国”子拿掉,亦有利吾公司乎?吾家乎?吾身乎?
从这一点上讲,没有错,魏惠王没有错,惠王的思维很正常,很合理。
可是孟子对魏惠王的丝毫不绕弯子的坦言直语,同样直接的回应过去,而且略带反诘回敬的味道:“君何必曰利,仁义而已矣!君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孟子的话也很直接,魏惠王你何必要把利挂在嘴上呢?我来只有带了一个仁义的思想而已,你是君王,脑子里想的是什么对我国有利?朝廷大臣脑子里整天想的是什么对自己家有利,士庶百姓脑子想的是什么对我的身体有利?举国上下彼此之间,只围绕着一个利字,相互夺取,争斗。那样的话国家将处在极度危险的状态。
孟子的话有道理吧?很有道理,可是魏惠王后来听从于他的仁义思想了吗?只是暂时觉得他说的话,好像有道理,可是最终并没有听从他这个仁义之思想,来确立治国原则治理他的国度。
仁义这个问题实在太难把握,你跟人家讲仁义,人家给你讲利益,你跟人家讲仁义,人家给你讲暴力。可是仁义他确实有用,仁义的人,人们都喜欢他,都愿意跟这样的生活在一起,没有人愿意围绕在一个暴力分子周围。没有人喜欢跟一个利欲熏天,处处讲利益的人生活在一起,但是利益又是不可或缺的生命之中的一部分,人毕竟也是需要最基本的生理需求的,要吃饭,要穿衣,要御寒,要住房,要躲避风雪雨雷。这就是人生命的根本利益。
当然也确实有,宁可饿死,宁可冻死只讲仁义的人,可是这毕竟不是人生的常态。
以前,孟子师从子思,子思是孔子的孙子,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思想家,孟子曾经问老师子思,牧民之道何先?就是治理百姓,什么才是第一要务?子思回答说“先利之。”孟子曰:“君子所以教民者,亦仁义而已矣,何必利!”
子思回答孟子治理百姓的第一要务是,先利之,先给百姓们利益,基本的利益,让百姓有土地可以耕种,有房屋可以居住,有饭吃,有衣穿,或者更高一点利益供求,但是一定是这些最基本的权利,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孟子似乎不满意老师子思的答案,反诘到“君子教化百姓,只需要仁义就够了,何必总是要谈利益呢?这里孟子回答子思的口吻与孟子回答魏惠王的口吻一样,也是何必曰利?何必要谈利益呢?
孟子回答魏惠王,与反问他的老师子思的口吻和内容一致,就是不要把利益挂在嘴边,也就是,君子不能老是谈利益。这一点也就是后来被无数人诟病的,诟骂的原因,迂腐,酸儒。
可是骂他又不能骂的彻底,仁义还是有用,这就是人生我认为需要变通灵活的地方,该讲利益的时候,就要讲利益,该讲仁义的啥时候,一定要讲仁义,但是这样讲也有有风险,因为别人会骂你奸猾,投机。那就无可奈何了!因为这确实是一个人不好把握的地方。
我们来看看孟子的老师子思是如何解释这一点,如何针对孟子偏执的强调仁义,不能谈利益的回答。
子思曰”仁义固所以利也,上不仁则下不得其所,上不义则下乐为诈也。此为不利大矣。固《易》曰:‘利者,义之和也。’又曰: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此皆利之大者也!
子思的回答,仁义并不排斥利益,相反利益也是仁义的应有之义,领居家没有米下锅了,你家的仓库米多的老鼠都来抢,你把你的米,分一点给领居,换个词语,你把你的利益分一点给领居,这一点米,难道不是利益,那是什么?你把这一点米分给了领居,无论是借给他也好,还是白送给他也好,这不就是利益吗?同时这不就是你讲仁义吗?仁义靠什么?仁义不就是利益吗?不就是靠利益体现仁义吗?
高明呢,子思的话太有道理了!仁义固所以利也!仁义本来甚至就等同于利益。一个人看到别人有危难,需要帮助,你伸出援助之手,去尽力帮助他人,不是仁义是什么?因为你的帮助,那个受困的人免受了灾难,免受了灾害,挽回了损失,身体上的或者物质上的,这不是利益是什么?此时的帮助就是仁义,但是仁义的结果是可以用利益来体现的。两者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合二为一。
接着子思又说道:上不仁则下不得其所,上不义则下乐为诈也。此为不利大矣。在上位的人,如果不仁,则下面的人百姓成员,将会无所适从,而且会有极强的不安全感,而任何一位下级人员,他之所以依附于某国,某团体,某个领袖核心人物,都是希望能够安居乐业,能够通过自己的奋斗附和上位的人设立的价值标准,而有所成长,或者生存的更好,可是若上位之人是一个没有仁的人,那请问他还有什么原则,什么规则能够设立标杆,汇聚于群众在自己的旗帜之下,就算是用法律来规则大众,但是即使是这样,法律制定的标准,不也是一样首先要体现出仁义吗?
更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上位之人不义,那么自己的下属必然走向相反的局面,与上位的人一样,每个人都乐于欺诈,欺骗。这样的话,就是真正的大不利,真正的利益会受到巨大的损害。
子思后面还有一句借助《易经》的话;‘利者,义之和也。’又说‘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此皆利之大也!
我认为易经这一句,可以这样解释,即使是非要像孟子这样偏执的强调仁义,不谈利益,那最起码也要加入利益的角色,利益是仁义的补充,利者,义之和也,一个只强调仁义的人,还是需要利益的补充。仁义甚至可以当做一把武器,能够赢得利益,比如三国时期刘备用仁义吸引了无数英雄,汇聚到他的麾下,得以建立了蜀国政权,这样的利益不大吗?利益和仁义并没有相互矛盾之处,他们两者甚至是一致的,是融为一体的。
利用安身,以崇德也!但是利益又不是绝对非要无限制放大,利用安身,就可以,能够安身立命就可以,能够提供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就可以。这就是对生命最大的恩德。人生在世,能够拥有安身立命的条件,不就是最好的人生吗?这也是真正的仁义君子正应该准求的终极目标嘛!
与现在所提出的口号小康社会,不就是安身立命的升级版吗?这一点生存的基本利益,能抛开不谈吗?显然不是,所以从来没有听说单单凭借一个只讲仁义的领袖,就能攻破敌君,取得胜利的君主。这也是为什么孟子的仁义学说在战国时期,没有得到各位诸侯国的真正实行。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一个整天饿着肚子的人,恐怕不会去听你所谓的仁义,在民国时期那些不吃美国粮食的名人们,毕竟不能代表最广大的普通百姓,不能用那种极端的个例去要求平常之人。对普通百姓来讲是要先活下来,再想办法恢复家国的情怀。再去讲仁义。
回到本文的宗旨,魏惠王尽管问出了一个平常之人一个君王应该问出的问题,但是他还是在那个方面出了问题,就是他对待那些有才能的人,不够尊重,不够重视。
当然仁义之争是一个千古难解的话题,我认为其实孟子的老师子思,其实已经做出了最好的诠释,利与义并无冲突,只是运用之中,就看各位的运用之妙,存乎于心,全在各人了。
当然司马光对此也有评价:司马光认为子思和孟子的话,其实说的意思是一样,意思是一致的,只有仁义的人知道仁义的利益,仁义的大作用,仁义的大利,不仁的人是不知道的,孟子对魏惠王只谈仁义,不提利益,就是因为孟子想要表达的其实是仁义可以给魏惠王带来更大的利益,倘若没有仁义,只谈利益,那孟子已经说了,那将会是非常危险的。仁义就是利益,就是大利益。如果魏惠王是一个懂得仁义作用的人,那利益也会随着而来。
毕竟孟子来见魏惠王绝对不是来给他上上上课,讲讲他这一套仁义学说,就匆匆回去的,他是来给魏惠王送礼物的,也是来通过自己的礼物仁义学说,找一份彼此双方都称心如意的工作的。说白了,就是你魏惠王要利益,可以。我的仁义学说,就可以给你带来利益。
子思对待百姓的态度,很直白,就是直接谈利益,谈根本利益,这根本利益就是仁义,如果连根本利益,这些百姓安身立命的生存基本利益都得不到保障,那还叫仁义吗?
但是魏惠王是君王,他已经不是普通百姓简单的需求安身立民,最基本的生活条件需要,所以孟子对待君王,就不能上来就谈利益,而要谈仁义,而要让魏惠王懂得仁义,懂得仁义的实施,可以带来巨大的利益,这就是司马光对此的解析,所以子思与孟子其实说的就是同一个意思,只是面对的对象不同,就要换一种说法,其实这也反证了仁义和利益的统一。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