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巴蜀“庆坛”祭祀研究
avatar

巴蜀“庆坛”祭祀研究

跳跃前行1261
1楼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笔者在开展民间傩戏傩文化研究过程中,对江北县(现在重庆市渝北区和江北区一部分),的民间庆坛祭祀仪式进行了一些调查。走访了许多老端公艺人,观看了几次完整的祭祀仪式,后来又参加国家文化部批准,台湾清华大学王秋桂教授主持的“中国民间祭祀仪式与戏剧”的课题。得到其支持与资助,撰写了几部调查报告,并且在海外公开发表。现在根据当时的稿件、笔记对庆坛这种祭祀仪式作一个初步的研究。
庆坛是一种民间的祭祀仪式。庆坛就是事主延请端公到家酬谢庆贺供奉于民宅的神明——坛神。庆的繁体字是一个会意字,字形由鹿省“比”、心、夊(suī)三部分组成。甲骨文字上为鹿形,下为“心”(一说是鹿身上的花纹)。古代人把有花纹的鹿皮作为纳聘订婚的礼物,整个字形表示拿着鹿皮真心诚意地前去祝贺。坛是指坛神。坛神是江北乃至巴渝、四川以及邻近的贵州、云南、湖北、湖南部分地区民间供奉比较普遍的一个保护神。
avatar
跳跃前行1261
2楼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笔者在开展民间傩戏傩文化研究过程中,对江北县(现在重庆市渝北区和江北区一部分),的民间庆坛祭祀仪式进行了一些调查。走访了许多老端公艺人,观看了几次完整的祭祀仪式,后来又参加国家文化部批准,台湾清华大学王秋桂教授主持的“中国民间祭祀仪式与戏剧”的课题。得到其支持与资助,撰写了几部调查报告,并且在海外公开发表。现在根据当时的稿件、笔记对庆坛这种祭祀仪式作一个初步的研究。
庆坛是一种民间的祭祀仪式。庆坛就是事主延请端公到家酬谢庆贺供奉于民宅的神明——坛神。庆的繁体字是一个会意字,字形由鹿省“比”、心、夊(suī)三部分组成。甲骨文字上为鹿形,下为“心”(一说是鹿身上的花纹)。古代人把有花纹的鹿皮作为纳聘订婚的礼物,整个字形表示拿着鹿皮真心诚意地前去祝贺。坛是指坛神。坛神是江北乃至巴渝、四川以及邻近的贵州、云南、湖北、湖南部分地区民间供奉比较普遍的一个保护神。
avatar
跳跃前行1261
3楼
一、神坛的种类与设置
根据笔者的田野调查,江北民间所设供的神坛有上坛和下坛两种。这两种坛外形不同,设立的位置高低不同,所供奉的神明不同,并且祭祀仪式的做法也迥异。
(一)上坛。
上坛又叫“篼篼坛”、“三霄坛”。坛的外形呈圆柱状,直径约七八寸,高一尺左右(市尺)。下大而上面略小。外面用竹篾条扎成一个圆形篼篼,盛泥土于内,其上“立花楼”,即用五根尺余长、拇指粗细的竹棍插在竹篼的泥土上,外面罩上红布(或者红纸)扎紧。花楼内放粮筒一个,划设神殿(坛神的),插五色小旗等。粮筒盛盐茶米豆和谷草(剪成一寸左右,是给神马上的马料),称粮草,是给坛兵是的兵粮和马料。粮筒四周插的五色小旗代表驻扎坛场的神兵营帐。粮筒下边的香灰里埋鸡蛋一个,五色布、线若干,五谷种子等。它们可以保佑供奉者一年四季五谷丰登,人畜平安,丰衣足食等。
在庆贺上坛的法事中,有“请土”一坛。端公做法取来泥土装入竹篼里,意即建造新坛。又有“上粮”一坛,端公一边念法事,一边将盐茶米豆等装到粮筒里,“朝坛庆贺,迎祥信人某某某,来在坛前满满上粮。东方兵马赐你粮,兵要回来煮饭吃,马要回来煮料尝。千年吃不尽,万年吃不完。南方兵马赐你粮……”,端公法师要逐一给五方兵马、三洞人马、唐氏太婆等上粮。
因为,这种坛是用竹篾条扎篼篼做成,民间习惯称之为“篼篼坛”。
“篼篼坛”设置在民众家庭里,中堂的神龛之上。旧时,巴蜀地区人们在家中大都设有神龛,俗称“供神龛”。神龛分上下两层,上层正中用红纸(富豪之家用金字)书写“天地君亲师位”,天即“天老爷”泛指天上的神灵,主管风雨雷电,供之才能风调雨顺,否则受旱涝之灾。地能生万物,是民众必供奉的。君即天子皇帝,民国后改“君”为“国”。亲是生养自己的父母。师是教育培养自己的师长。牌位两侧供有历代昭穆、文武夫子、观音菩萨、文昌帝君、财神菩萨之类。下层供奉土地牌位,写作土府神君,两侧又有长生土地、瑞庆夫人之名目。而篼篼坛被供在上下层之间的一块木板上,此板作插香、燃烛的香案。因为篼篼坛被供在神龛上,人们就称它为上坛。
上坛所供的神灵是“三霄娘娘”,因此,它又被称作“三霄坛”。
根据端公介绍,江北舒家、龙兴一带民宅供奉的上坛还有一种,与上述的篼篼坛不同。据余万盛(舒家乡老端公)口述,那种上坛的设置为,用一个瓦缸状的香炉,直径近一尺,高近半尺。内填香火,置放盐茶米豆,鸡蛋,五色布、线,棉花,12个铜钱(或镍币、闰月放13个)等,上面再覆盖香灰,香灰上面可以插香,其形状就是一个香炉。放在神龛上的横木板上(与篼篼坛同)。每逢过年过节,家人生朝满旬,婚嫁等喜事,宴宾酬客时,主人上香化钱纸,敬奉之。每届三年延师于家,做法事,更换坛内所放的盐茶米豆等,庆贺酬神。
其次,所供奉的坛神也有区别。在舒家乡、龙兴一带,供奉那种坛的只有田、傅、赵三姓人家。三姓都供奉那种上坛,但是,顶敬的神灵却各不相同。田家敬的是五岳——五岳五天圣帝,五位皇后夫人和田公法护、老郎官将;傅家敬的是傅法通、傅法贵两个主帅;赵家顶敬申公法仙、魔公法王两个法官。
再次,庆坛的程序与“篼篼坛”略有不同。篼篼坛要取泥土填筑竹篼,故有“请土‘一坛,而这种上坛以瓦制香炉做成,不需要泥土,故不做请土。
(二)下坛。
下坛又叫养牲坛、蓝蛇坛、屋基坛、墩墩坛、罗公坛等。在民宅中,坛墩安放在中堂或堂屋的神龛下的右侧墙角处,此为家庭供奉。江北农家宅院中供奉此坛的人家比较多。还有一种,为村落或者街道共同供奉的,坛墩被安放在村头神庙里或者街头专门用围栏圈出的地上。如资中县新正街的神坛就是这种。
下坛由坛神牌位、坛枪、枪墩、坛桥、坛墩等构成。
1.坛神牌位。
坛神牌位有两张,一是三台法主牌位,一是蓝蛇牌位。三台法主牌位贴在坛墩上方的正面墙上。竖式书写“镇宅坛神香位”或“玄皇会上神位”、“三元法主香位”等,左右低一点写“千千兵马,万万兵将”,两侧有对子,曰:“五台山前招兵马,九州城内镇乾坤”或者“战蓝蛇大显威灵,降蚩尤永保平安”或“庆法主千年富贵,镇家宅万代平安”等,横额为“永镇西蜀”或“有求必应”等。上方两角斜书“福”、“禄”二字。每次庆坛要更换坛神牌位,端公一般照着主家原有的样式另外用色纸书写。因此,这种多样性仍然保留在现存的神坛上。
另外,端公说,以前坛神榜刻绘着神像,民间有木刻版子。事主在庆坛之前去买一张即可。坛神榜刻绘的是赵侯、五通和罗公三位坛神菩萨,其装着打扮与川戏人物相同。赵侯为须生,戴帅盔,挂青三髯口,着龙袍。五通正生,挂“一条龙(连耳际的短胡须)”,戴大额子,着青靠甲。罗公为和尚打扮,扎佛冠,穿褶子,执文帚。下方又绘着两个小一些的神像,左边是法官——端公站坛领唱,做法事的,又叫掌坛师。扎三清冠,着法衣,左手拿师刀,右手拿牛角;右边一个为引兵土地,戴中纱,着官衣。
2.蓝蛇牌位。
贴于神坛右侧墙上,长约二尺半,宽尺余。上面绘一条弯曲的蓝蛇。蛇头在下,蛇尾在上。在上方,蛇尾两边写“太洪宝山”四字,右边绘一个花瓶状,插花,写“聚宝瓶”。下方,蛇头之上画一“老君洞”。有的在蛇头上画一顶青色纱帽,表示此蓝蛇已经被封为蓝蛇大将(蓝蛇的来历后述)。
3.坛枪和枪墩。
avatar
跳跃前行1261
4楼
在坛墩后面,左右侧放两个石凿的半球形墩子,顶上有凹槽,即枪墩。右边插坛枪,左边插陪枪。坛枪高约三尺,竹棍、篾条扎架子,缠绕色纸,挂纸花(即栀子花)做成。坛枪顶端插五支三角小旗,分别为赤、青、黑、白、黄,表示五方五色五营兵马。枪上扎三层,称三洞,即上洞、中洞、下洞,住着三洞王及统领的神兵。有的神坛还设一把陪枪。陪枪插在坛墩的左后侧,它比坛枪低一些,约二尺高,也以竹棍、篾条、色纸做成,上方亦插五色旗,枪上只扎一格,即一洞,驻扎的是游司兵马。
4.坛桥。
坛桥是放置坛墩的石台子,长约三尺,宽二尺,高近一尺。在安放坛墩的地方凿一个直径七八寸的坑。此坑要填香灰,埋入鸡蛋,造设坛神殿等,上面放坛墩。据说有的在香灰上有一条拇指粗的蓝蛇,这蛇盘卷成一饼状,坛墩压在上面。蛇一直被压在那里,一动不动,不吃不喝,也不会死。
5.坛墩。
坛墩是一个上圆下方,凿成碓窝状的石墩子,也有打成正方形的。坛墩的大小与重量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高尺余,直径七八寸,重量在80——100斤(市斤)之间。它的顶上打一个凹坑,平常填满香灰、柴灰等,供事主敬神插香燃烛之用。因为坛墩外形像碓窝,故下坛又被称为碓窝坛、墩墩坛。
(三)坛墩的来历与传说。
坛墩是下坛的象征,时常尘封蛛网,人们轻易不敢触动。关于它的来历,巴蜀各地的民间有许多传说。如四川北部地区,人们说它是女娲补天时,遗留下的一块石头;或者是太上老君一炁化三清化出来的。吕子房、幸身等编著的《川北灯戏》中写道:“坛是一块石头,是女娲补天留下的,所以坛神要用石钻成凹形,安上坛枪和土加五谷而成。有的说,坛是太上老君一炁化三清化出来的”【1】。
吕波、田耘在《四川巫舞傩舞考实》中亦称:“关于坛,有不少传说,一说当年女娲炼了两块石头;一石补天,一石遗地。遗在地上的一块,就名为坛。又说唐时,天兵与唐兵发动了一场战争。战争中天兵走失了一支人马,最后在一户人家的堂屋内的右角处找到,才知是‘赵后(侯)圣主’和‘罗公施主’带领的人马。这支人马当时已被唐兵发现,架火焚烧后化为冤鬼。从此闹得当地不得安宁,后来当地人认为,这支人马毕竟是天兵天将,非同俗鬼,于是便用顽石制成‘鼓盔’,盔内安设‘神坛案’,将赵后圣主、罗公施主等二十九位遇难的天兵塑在上面,招魂其中,并安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设立前仓、后仓、左仓、右仓、中仓,即前营、后营、左营、右营、中营,供给酒肉果品,以祭祀抚慰他们,愿他们保佑人间无灾无难,四方安宁。以后人们便把这个方盔叫着坛(傩坛)”【2】。
在江北,民间说法与上述不同。说坛墩是蚩尤的头颅。端公庆坛演唱的坛戏《乾元县》交代了坛墩的来历。《乾元县》是连台戏,上中下共三本。其下本《垒五台》剧情为,轩辕黄坐定九州天下,南蛮蚩尤不服,起兵造反,欲夺轩辕江山。轩辕命令赵侯统领大军讨伐。两军对垒,蚩尤屡战屡败,便使下飞刀,将赵侯及其部将全部杀死。太上老君驾动板角青牛,降下八景仙宫,用太极图将蚩尤化为血水而亡。轩辕登台敕封赵侯等为神,又将蚩尤头首打为香炉,插燃香烛供奉赵侯等。
江北人对这一传说深信不疑,端公正是按照这种传说设置坛场。赵侯等坛神设牌位享受香烛供奉,神位前的香炉打成上圆下方头颅状,旁边插坛枪,永镇蚩尤。并且,根据交感巫术中相似律的“同类相生,或结果相似于原因”的原理,坛神既能够镇服蚩尤,同时也能够震慑民宅、村落或街道的邪魔魍魉,供奉者可以求得平安清吉。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蚩尤本是东方九黎族的首领,有弟兄八十一人。相传他们以金作兵器,并能呼风唤雨。后与轩辕黄帝大战与逐鹿(今河南逐鹿东南),战败被杀。关于蚩尤的神话与传说在诸多史籍中有记载。如宋太祖命李昉等辑录的《太平御览》之《龙鱼河图》有这样的记载:
黄帝摄政前,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神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震天下。诛杀无道,不仁不慈。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仁义,不能禁止蚩尤,遂不敌,乃仰天而叹。天谴玄女授黄帝兵信神符,制服蚩尤,以制八方。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不宁,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殄伏【3】
《述异记》卷上亦有相似记载。文曰:
轩辕之初立,有蚩尤兄弟七十二人,铜头铁额,食铁石,轩辕诛于逐鹿之野。蚩尤能作云雾。逐鹿今在冀州。有蚩尤神,俗云:人身牛蹄,四目六手。今冀州人掘得骷髅如铜铁者,即蚩尤之骨也。今有蚩尤牙,长二寸,坚不可碎。秦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太原村落间祭蚩尤神,不用牛。今冀州有蚩尤川,即逐鹿之野,汉武时,太原有蚩尤神昼见,龟足蛇首,□疫,其俗遂为立嗣【4】。
在《黄览•冢墓记》中还有蚩尤冢的记载:
蚩尤冢,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高七尺,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降帛,民名为蚩尤旗。肩髀冢,在山阳巨野县重聚,大小与阚冢等。传言黄帝与蚩尤战于逐鹿之野,黄帝杀之,身体异处,故别葬之【5】。
上古时期,蚩尤带领九黎氏族部落在中原一带兴农耕、冶铜铁、制五兵、创百艺、明天道、理教化,为中华早期文明的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因此专家认为,蚩尤是中华三始祖之一,重农耕、冶铜铁、制五兵、创百艺,在中华文明史上有着重大贡献。河南、山东、河北交界处地区被称为“九黎之都”。河北省涿鹿县境内现存有蚩尤坟、黄帝泉(阪泉)、蚩尤三寨、蚩尤泉、八卦村、定车台、蚩尤血染山、土塔、上下七旗、桥山等遗址遗存。
蚩尤的神话传说起源很早,当是上古炎帝与黄帝争夺统治权的战争的曲折反映。在黄河上游的黄帝部落与生活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发生了激烈的战争。蚩尤本是炎帝后裔,“蚩尤姜姓,为帝之裔也【6】”,炎帝与黄帝又是同母异父的兄弟“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7】”。炎、黄为争夺统治权曾经在阪泉大战,结果以炎帝失败而告终。其后,蚩尤又率部与黄帝在逐鹿之野大战,蚩尤战败被杀。黄帝由此成为部落联盟的领袖。由于“胜者王侯败者寇”的观念的影响,蚩尤在一些史书中被描绘成“不用帝命“,“类鬼似妖”的暴虐之徒。但是,早在秦汉之前,蚩尤一直被尊奉为“兵主”,“战神”,受到人们的大礼祭祀。史记中就有刘邦“祠黄帝、祭蚩尤于沛庭”的记载。
avatar
跳跃前行1261
5楼
综合蚩尤的有关记载和传说,我们可以初步归纳,第一蚩尤作战勇敢,所统领的是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已经制造出比较先进的红铜兵器。第二有一些呼云唤雨的异术。第三是轩辕与之战,先败,后得神授的“兵信神符”才战胜蚩尤。第四轩辕杀死蚩尤,并将蚩尤的头砍下,后来蚩尤的头和躯体被分别埋在两个地方(今天山东的阳谷和巨野)。其后民间有十月祭祀蚩尤(首)冢的习俗。第五轩辕战胜蚩尤作了天子,有的部落仍然不顺服,轩辕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震慑各邦各部。
战神、蚩尤头、民间祭祀、画蚩尤形象震慑等,这些要素在很早就已经具备,并在后世的庆坛中得以保留。蚩尤的神话与祭祀之俗在中国古代长期流传中受到各地域、民族、时代、风俗习惯等的改造,变异很大。如江北的民间传说中,蚩尤只是在造反轩辕、被杀身亡的经历上保留远古神话的原型,其余已经作了较大的改造。如他由东部九黎族的首领变成“南蛮蚩尤”,他与轩辕的大战改造为同轩辕部将赵侯等大战,尤其是蚩尤被轩辕杀死,身首分葬两处,民间祭祀的习俗转化为将石头打制成为蚩尤头形状,作香炉祭祀坛神。
首先,蚩尤已被改造为南方少数民族的首领。如前所述,蚩尤本是东方九黎族的首领,九黎即端公唱词中称的东九夷。而南蛮则指中原以南的湖广、贵州、云南、四川等各地民族。许慎《说文解字》“蛮”字条曰: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王制云:南方曰蛮。詩角弓。如蠻如髦。傳曰。蠻、南蠻也【8】。
南蛮与东夷(黎)沿于上古称谓中原以外的四海。后来。蛮衍化成为统治者对南方各民族尤其是土著的贬称,有不开化、粗野、不服统治(管束)等意思。
其次,将坛墩当做人头(蚩尤首)祭祀坛神,乃是古代南蛮杀人祭鬼之风俗的遗制。四川等南方各族尚鬼信巫,巫文化气氛浓厚。明朝田汝成(1503-?浙江钱塘人。嘉靖进士。官至广西布政司右参议)所撰《炎缴纪文》称:
罗罗,本卢鹿而讹为罗罗。有二种,居水西十二营、宁谷、马场、曹溪者,为黑罗罗,曰乌蛮;居慕役者,为白罗罗,曰白蛮。罗俗尚鬼,故曰罗鬼【9】。
蛮即罗罗,南方土著因俗尚鬼,而被称作罗鬼。作为南蛮之一的古代四川居民,祭鬼尚巫历来很盛。《夔府图经》称“夷事道,蛮事鬼【10】”。杜甫的《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诗亦称“异俗吁可怪,斯人难并居。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旧识能为态,新知已暗疏。治生且耕凿,只有不关渠”【11】。仇兆鳌注乌鬼云:“巴、楚间,常有杀人祭鬼者,曰乌野七神头,则乌鬼乃所事神名耳”【12】。唐代巴楚之间还有杀人祭鬼之俗。而且与后世巴蜀地区以坛墩代表蚩尤头祭祀坛神的巫术意义相同。赵侯等坛神战亡而受封,本是鬼,蚩尤头即南蛮人之人头,以人头作香炉祭祀鬼乃是杀人祭鬼之俗的遗制。巴蜀民间已经将蚩尤信仰与传说纳入其巫术祭祀仪式之中,并作了适应其尚鬼信巫的信仰改造。
二、坛神的来历、生平及其特点
江北民间供奉的坛神,上坛主要是三霄娘娘,下坛有赵侯、五通、罗公以及统兵圣母、郭氏三郎、蓝蛇大将等。现在将他们的来历、生平及其特点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一)三霄娘娘。
1、来历及生平。
三霄的名字分别称金霄、银霄、碧霄。她们是江北人敬奉的财神赵公明的三个姐妹,金霄是大姐、银霄是二姐,赵公明排行三,碧霄是四妹。观音三霄的来历和生平在民间“祭财神”仪式中有交代,如“祭财神”之回熟一坛,赵公明上场受领供奉,其自报家门称:
(赵上场。念引子。)家住四川峨眉山,罗浮洞中把道炼。(白)上清正一黑虎玄坛赵公明是也。(定场诗)家住四川峨眉山,岐山顶上命归天。吾,赵玄坛。姓赵名昂字公明。吾父赵太保,吾母金仙。所生姊妹四人,大姐金霄,二姐银霄,四妹碧霄。姐妹三人出世以来,不贪红尘之事,去至三仙动(岛)拜金元圣母为师,修身养性,道法精通。吾在峨眉山说修身养性,养性修身,修得二十四颗定海神珠,得者成佛、得者成仙。此话不提。皆因纣王无道,君乱朝纲。陆压老道坐化中洞北海,路过岐山,与吾大战一场。战得他落荒而逃。申公豹又来在罗浮洞中搬吾下山。是吾随带法宝与燃灯道人大战一场,战得他头出红火。我胜之不得,又至三仙洞搬来姐妹三人。随带金丹奇剪(金蛟剪)将他(燃灯道人)腿脚砸断。可恨陆压老道战吾不胜,回在岐山顶上,扎成草(茅)人一个,头上三盏狗油灯,拿吾三魂;脚下七盏狗油灯,拿吾七魄。使吾命毙,落宝归天。
这一段独白交代了三霄的来历,她们的父母是赵太保和金仙,家住四川峨眉山,后来到三仙洞学法修道周纣征战,赵昂助纣为虐,被陆压(姜子牙)杀死。三霄为替赵昂报仇,怒而下山,摆下黄河大阵,使出混元金斗法宝,将杨戬、金吒、木吒、广成子等阐教门人俱拿入阵中。元始天尊请来道兄老子收伏三霄,破了黄河阵。三霄摆阵斗法的故事流传很广,川戏有全本《黄河阵》。
avatar
跳跃前行1261
6楼
2、特点。
三霄在民间是作为保护神而受到供奉的。这与她们在《封神演义》中的敕封不同。《封神演义》第99回,姜子牙奉太上原始敕令分封诸神,封三霄为感应随世仙姑正神,执掌混元金斗。子牙称:
尔云霄等,潜修仙岛,虽勤日夜之功,得道天皇,未登大罗彼岸。狂逞于兄言,借金剪残害生灵,且愤怒于冥教,摆“黄河”擒拿正士,致历代之门徒,劫遭金斗,削三花之元气,后转凡胎,业更造乎多端。心无悔乎彰报。姑从惠典,锡尔荣封。特敕封尔执掌混元金斗,专擅先后之天,凡一应仙、凡、人、圣、诸侯、天子、贵贱贤愚,落地先从金斗转劫,不得越此,为感应随世仙姑正神之位,尔今念此鸾封,克勤尔职。
三霄因为使用法宝“混元金斗”致使阐教“历代门徒”元气大伤。姜子牙贬封她们为“执掌混元金斗”的“感应随世仙姑”,虽然名为“正神”实则贬之。“混元金斗”就是便桶。端公们说,它是妇女解手用的,污秽得很。不管哪路神仙都怕它。三霄先用它将阐教各路神仙一一收了。最后与老子斗法,三霄将“混元金斗”朝老子打去,老子右手一档,将其破了。不过老子的右手也废了,因为它被污秽,掐诀不灵了。所以后世端公掐诀都只用左手,就因为启教祖师爷老子只传了左手。
因为三霄执掌便桶,在有的地方她们被奉为厕神,称为坑三姑。妇女们多在元宵节之夜厕中祭之,并可问以休咎祸福,占卜吉凶。因为以前人之降生都先掉入净桶,这样三霄又有掌管生育的神力。不过,江北乃至巴蜀各地所供的三霄娘娘不掌管排污或者生育,也不是问休咎祸福、占卜吉凶的神灵。她们被置于神龛上加以顶敬,所管乃是事主添人进口、招财进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总之,她们相当于民宅的保护神。如庆上坛的科仪本中“接仙(接请三霄娘娘上座的法事)”,有这样的词:
三洞(霄)娘娘一步予他(事主)进人口,二步予他进混财。三步予他进金银,四步予他进宝来。五步予他进五谷,六步予他进六畜。
三霄娘娘具有为事主添人进口,招财进宝,保佑农家五谷丰收,六畜兴旺等的神力,所以农家要顶敬她们。
从一些地方的旧方志和其他介绍文章来看,三霄神曾经在巴蜀各地受到广泛供奉。如《万源县志》和《合川文史资料》中都介绍了篼篼坛的情况。《川北灯戏》一书中亦有介绍:“篼篼坛,蔑篼形填灰加钱竖坛枪牌位”【13】。
被李白誉为“蜀国多仙山,峨眉貌难匹”【14】的四川峨眉山是传说中赵昂及三霄的故乡,以及赵昂的修道场所。此地现在仍然有赵昂的神像和三霄洞等。赵昂和三霄受到人们普遍的膜拜与供奉。在峨眉山仙峰寺附近高山密林的巉岩处有一幽深莫测的九老洞。此洞的得名据说是,昔日轩辕黄帝前来访天皇真人时,曾经在此问路,见洞外一老叟,便问老叟有同伴否。老叟答曰,“九人”,后人即称此洞为“九老仙府”或“九老洞”。此洞深邃莫测,1983年三个昆明学生入洞探游,迷失途经,被困12天之久,几经营救才得脱险。据传,赵公明曾经在此洞修炼,现在洞中有石凿神龛,供奉赵公明的神像。在“神像左,有石床几。宽丈余,圆润光滑,相传赵公尝于此静息【15】”。在舍身崖的台上还有三霄洞,以前洞前设有三霄娘娘庙。1937年因信众朝贺三霄娘娘曾经发生一起震惊全川的惨案。据范绍全、张友森撰文介绍,事情经过是:
1937年秋天,富顺籍的演空和尚出任三霄洞主持。一批富顺的善男信女捐款铸造了一口大铜钟,千里迢迢送到这里祝贺。那时洞外庙宇雄伟,环境清幽。众人来到洞内,吃过午饭,已是下午3点,为朝贺“三霄娘娘”,信徒们唱起围鼓(坐唱川戏——引者注)《三霄计摆黄河阵》。演空和尚忙制止。说“佛地要静,吵闹了三霄娘娘是要降罪的”。大家情绪高涨,哪里肯听。这时,洞内外点燃蜡烛,人们团团围着,边唱边跳,人声鼎沸,鼓声不断,钟声阵鸣,使这个高3米,宽5米,长约700米的洞内灯火辉煌,烟雾缭绕。突然,洞内一声轰响,刹时漆黑一片,一股水桶粗的黄色火焰,像火炮似的从洞底喷射出来,当场72人窒息死亡。惨讯传到峨眉、富顺两县后,两个县派人到三霄洞调查原因,得不出结论。只好将遇难的72人埋在三霄洞外,撤毁了洞外的三霄娘娘庙,禁止游人到此游玩【16】。
72人同时遇难的惨案令人震惊。数十人捐资铸造铜钟,千里迢迢送鼎,唱戏朝贺,最后因为喧嚣的锣鼓声,唱闹声震动了洞内的瘴气(一说因为遍点灯火香烛,耗尽氧气,引起瓦斯爆炸)而惨遭不幸。这一个悲剧事件从反面不是也说明民众对三霄崇拜之盛。
avatar
跳跃前行1261
7楼
(二)赵侯圣主。
赵侯在下坛坛神榜上名列第一,地位最高。他的封号全称是“轩辕启教玄皇会上赵侯圣主”。关于他的历来以及圣绩在坛戏《乾元县》中有所描述。
1、生平事迹。
《乾元县》的故事梗概是:赵北斗夫妇年满六旬,膝下乏嗣。夫妻二人花园焚香,祝祷上苍,求降麒麟。太白金星转奏玉帝,玉帝命太白金星化为小贩到赵氏门口卖瓜子。赵府家院买回瓜子种在后花园中。赵家与富绅侯鸾花园邻接,瓜藤从赵家爬到侯家,在侯家的花园结出一个斗大的金瓜。赵、侯二家为争夺金瓜见官。一家要就地结瓜,一家要理藤结瓜。县官想出一个折中的办法,取刀剖瓜为两半,赵、侯二家各得一半。刀劈瓜破,却跳出一个血沃之子。众人一见大喜,二家又争夺儿子。县官再断案,此子为两家共有,赵家抚养成人,侯家送入学堂攻读诗书。并且给这个儿子取名赵侯。
一十八年后,赵侯成人,攻读诗书,得文昌圈点文字。上京应试,金殿之上,天子钦点为头名状元。圣旨一道,赵侯到乾元县走马上任为县令。
赵侯上任不久,黄河暴涨,淹死黎民无数。按照前任惯例,河神要三年一小祭,用肥猪肥羊,五年一大祭须童男童女。此值大祭之年,但是,赵侯仁慈,不愿意以童男童女祭祀河神。便亲自率众人抬猪羊到黄河边祭奠。河神蓝天豹未受童男童女之祭奠,大怒。河水不降反涨三尺。赵侯以官印打下河仍然不能平息,乃扑河投水(以上为上本)。
太上老君命黄巾力士将赵侯救起,带入八景仙宫,在太上门下为徒,修炼习道。太上见赵侯只有人间的洪福,无仙家根本,乃赐赵侯捆仙绳、温凉帽等法宝。命他下凡保轩辕江山。赵侯下凡,一路收伏蓝蛇,杨乙真人、罗易真人、统兵、郭清等为部将。赵侯率部投到轩辕黄帝龙庭,受封统兵大元帅,四将亦封为“四正八斜”之职(以上为中本)。
南蛮蚩尤不满轩辕,兴兵进犯。赵侯率部征讨,全部阵亡。太上老君下凡“将蚩尤化为血水而亡”。
轩辕到宗庙祭奠,敕封赵侯等为神:
赵爱卿,孤封你赵侯圣主,每日里与人间赐福赐禄。杨乙真人,孤封你为明王老祖,手执火葫芦不要乱出。罗易真人,孤封你禅师老祖,每日里在灵山看经念佛。统金花,孤封你为统兵圣母,千万兵,百万将,任你调度。小郭清,孤封你五营教主,手执着招兵旗,招进兵卒。见蚩尤不由得孤心大怒,将头首打为了坛墩香炉。
(介)众爱卿为孤王江山社稷,一命身故,受孤一拜。大不拜小,今日以亡者为大。受孤一祭。远看雪花包头,近看翡翠洋钢,受孤二祭。一点一合透云霄,孤王封神今来到,受孤三拜。另有圣旨一道,红尘之地某宅信人某某某,朝贺庆坛,回熟上献。去在他家受礼受祭。这般圣诏,不可委误。
《乾元县》一剧情节简单,但是将赵侯的来历、生平事迹交代的比较清楚:一、生活的时代为上古,轩辕与蚩尤征战时期,二、原籍在赵州赵阳县,父命赵北斗。三、出生带有传奇色彩,如民间艺人说的,是“瓜里剖出来的”四、业绩是收蓝蛇与征蚩尤,五、经历两次死亡成圣。
2、特点。
从现有民间传说结合古代神话,笔者以为赵侯有一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赵侯的故事是综合了古代多种神话与传说而形成的。他是一个经过多次创造的复合性神衹。首先,他的出生沿用了一个古代神仙诞生的神话母题。赵侯是从瓜里剖出来的,县官挥剑劈开金瓜,现出一个血沃之子,这便是赵侯降生的经过。这一神奇的降生方式与其他几位神衹的传说相似。如脚踏风火轮、手执火尖枪的哪吒也是从肉球中剖出。《封神演义》第12回“陈塘关哪吒出世”写到,陈塘关总兵李靖的夫人殷氏,怀孕三年零六个月。有天夜晚她梦见一道人往她怀里一送,醒后生下一个肉球。侍儿告诉李靖“夫人生下一个妖怪来了”。李靖闻讯手执宝剑前来,望肉球上一剑砍去“划然有声,分开肉球,跳出一个小孩来,满地红光,面如傅粉”。他“乃是姜子牙先行官是也;灵珠子化身”,即哪吒。这位神仙下凡,出世自然不同寻常,日后又闹出打死龙王三太子等惊天动地之举动。无独有偶,在四川降妖除恶的“五猖”,据说也是从肉球中剖出来的。如夏代军先生在《旧社会的“目连戏”》一文中记载了这个传说;
“五猖”在戏(《征蚩尤》)中,是轩辕氏部下葛三刚元帅所生的五个儿子。蚩尤侵略轩辕氏部落时,兴妖作怪,利用迷雾围攻轩辕。轩辕用指南车辨别方向冲出迷雾,才得脱险。随后,以葛三刚挂帅,攻打蚩尤,临出征时,其妻分娩,生出一个大肉蛋。葛闻讯赶至,以剑刺破肉蛋,跳出五个人,身强力壮,膀阔腰圆,自称是喜、马、拉、雅、撒,愿随父出征。葛三刚大喜。两军阵前,蚩尤设计使葛军陷入陷坑,并施放瘴气,欲将葛军全部消灭。葛三刚五子立即吞云除雾,横扫敌军,救出其父,降服了蚩尤。后来,轩辕黄帝封他弟兄五人为“五猖”。民间流传,无论多么凶恶的鬼怪,只要把“五猖”放出去,就能降妖除恶,安靖地方【17】。
以上也是《征蚩尤》一剧的情节,它在“搬目连”的第一天演出。戏完举行“放五猖捉韩林”的活动,即法师遣放出五猖,捉拿危害生灵的孤魂野鬼之首的韩林,恢复地方的清吉平安。为此目的,先要演戏渲染五猖神的不同寻常的来历及超自然的法力。
以上两则神话中,哪吒与五猖都是从母亲所生的肉球(蛋)中砍出的,与赵侯的出世方式基本相同,可以视为同一神话母题的衍化。赵侯、五猖、哪吒都是神,具有超凡的能力,能做出神奇的业绩,他们的降生方式自然就不同凡人了。
其次,赵侯收蓝蛇成圣的事迹,可能吸收了古代巴蜀降龙治水的神话。中国第一大河流——长江横贯巴蜀大地,其支流遍布境内。古代巴蜀流传着许许多多降龙治水的神话与传说人物,如先秦有“决玉垒山以除水害”【18】的蜀望帝之相开明;秦代有在川西灌口“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的李冰,宋代有江中斩蛟龙平水患的嘉州太守赵昱等。坛神赵侯收蛇治水的故事应该是吸收了这些神话传说不断加工创造出来的。
赵侯所收的蓝蛇就是在坛神之侧神图供奉的蓝蛇大将。这蓝蛇具有双重含义,一指蛟龙,二指蛇。就《乾元县》的描写看,赵侯收伏的是江河之神或水怪;从坛场布置、民间传说等来看,蓝蛇就是巴蜀农村常见的青蛇(关于蛇的传说与介绍后详)。
《乾元县》中蓝蛇叫蓝天豹,为黄河中的河神水怪。因为赵侯上任,取消了童男童女的祭品,他大怒要水淹乾元县。他自称:
(引子)一非神来二非仙,翻天覆地起波澜。口含迷魂珠一颗,要把乾坤颠倒颠。孤王蓝天豹。可恨赵侯狗官上得任来,将孤的祭礼打消。是孤心上不安,做一个水淹乾元。将乾元县化为东洋大海。众鱼兵驾动海(河)水。
能够驱使鱼兵水族,掀起翻天覆地的大浪的自然是一条蛟龙了。赵侯收蛇(蛟龙)的故事主要有:一、蓝蛇常常兴风作浪,引发洪水泛滥危害民众。二、每五年须一对童男童女作祭品。三、赵侯扑水(与蓝蛇搏斗?以身为祭?以身殉职?)。四、老君派神救赵侯,收为门徒。五、赵侯得法宝后,又下凡收蓝蛇为部将。,六、蓝蛇在征战蚩尤中阵亡,受封到坛场受祭。其中,一三五点可能吸收了李冰(之子李二郎)、赵昱的斗蛟治水的传说。
avatar
跳跃前行1261
8楼
秦代蜀郡守李冰有在川西灌口“凿离碓、辟沫水之害”【19】的传说,如《集说诠真》载:
《史记.河渠书》曰:蜀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饷其利,沫水出蜀西南徼外,东南入海,二江并在益州成都县界。
《风俗通》云:秦昭王使李冰为蜀守,开成都县两江,溉田万倾。江水有神,岁取童女二人为妇,主者自出钱百万以行聘。冰自以其女与神婚。到时,装饰其女,当以沉江。冰径至祠,上神坐进酒,先投杯,但澹淡不耗,因厉声曰:“江君相轻,当相伐耳”!拔剑,忽然不见。良久,有两苍牛,斗于岸。有倾,辄谓官属曰:“吾斗疲极,不当相助耶?南向腰中正白者我授也”。主薄刺北面者,江神遂死。后无复患。按:蜀守李冰凿离碓以灌诸郡,而避沫水之害,蜀人德之。事固可信,但所称禁锁孽龙,以女妻神,变牛相斗,而江神被诛,显系好事者捏造,耸人献享,以敛羊税,了无疑议。则李冰为灌口神,并其子为二郎神,抑何可笑【20】。
二郎神崇拜至迟从东汉末年就有了,到了唐代,《二郎神》词牌名已唱遍大江南北。据《龙城录》载:唐太宗封二郎神为“神勇大将军,庙食灌口”,唐明皇幸蜀,封二郎神为赤城王,后又加封显应侯。五代前蜀王王衍出巡,百姓见之,谓为二郎神(灌口神)下凡。北宋张咏治蜀,于灌口二郎庙(在都江堰河畔)祷祀,得到二郎神之助平乱,上奏朝庭,宋真宗大悦,加封二郎神为川主清源妙道真君,又将崇德庙(原祀李冰、二郎)改为“显英王庙”。北宋时二郎被朝庭封为显英王,专祀二郎神。其后,全国许多地方,特别是多水灾的地方,多仿灌口二郎神庙之制,广修二郎庙以祷祀。北宋初年,青城(今都江堰市境内)王小波、李顺率农民起义。李顺妆扮成二郎神模样,广大蜀民见之,纷纷参军。宋太祖平定“叛乱”后,因李顺曾号称二郎神,故取消了二郎神“伪号”。但官方的取缔,并未阻止二郎神信仰在蜀地的广泛传播。南宋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梓橦与灌口二郎两个神,几乎割据了两川。”
从唐代至清代,封建王朝为利用民间对二郎神的崇拜与信仰,不断地给二郎加封封号,以顺乎民心。据《王圻绩考》载:“元至顺元年,川抚某只请加封二郎而不言及李冰。”清道光时,有四川巡抚请改二郎庙为李冰庙,以二郎配享,被道光皇帝降旨驳回道:“以前代祭典,(祀二郎)相沿已久,不易轻于变更。”清四川巡抚宪德请加二郎封号而不言及李冰,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四川巡抚崇实在二郎庙内见二郎神高踞大殿,李冰仅居偏殿配享,乃发出慨叹说:“子掩其父,得无紊欤!”
李冰治水被安在李二郎,即传说中李冰次子身上,称之为二郎神,后来又被尊为主管四川的川主神。此外四川还有一个江中斩蛟龙的二郎神,即赵昱。赵昱“是道教捧起的二郎神。始见于《龙城录》【21】,因此,赵昱的传说起源不会太晚,当与李二郎同时”【22】.在传说中,赵昱亦有江中斩蛟龙,平伏水怪,造福百姓的圣绩。如《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三九引《龙城录》称:
赵昱字仲明,与兄冕俱隐青城山,从事道士李珏。隋炀帝知其贤,征召不赴,督让益州太守藏賸强起。昱至京师,縻以上爵,不就。乞为蜀嘉州守。时犍为潭中有老蛟,为害日久,截设舟船,蜀江人患之。昱莅政五月,有小吏告昱,令使人往青城山置药,渡江溺死者,没舟船七百艘。昱大怒,率甲士千人及州属男子万人,夹江鼓噪,声震天地,昱乃持刀投水。倾,江水尽赤,石岩半崩,吼声如雷。隋末隐去,不知所终。后嘉陵涨溢,水势汹然,蜀人思昱。倾之,见昱青雾中骑白马,从数尊者,见于波面,扬鞭而过。舟人争呼之,遂没。蜀眉山守以闻,太宗封神勇大将军,庙食灌口。岁时民疾病祷之,无不应。上皇幸蜀,加封赤城王【23】。
从这一段记载看,赵昱乃隋末人,先拜青城山道士学法,后任西蜀嘉州(今乐山)太守,曾经斩杀犍为潭中老蛟,为民除水害。民众奉为神明。
或许,赵昱是四川民众根据李冰治水神话编造出来,又为道教加工提炼的虚构的神灵。在嘉州的历代州官中并无其人。民国《泸县志》考辨四川以及贵州所祀川主神为李冰(李二郎)而非赵昱,称:
……《四川通志》、《成都府志.祠庙类》:成都府祠祀秦蜀守李冰。而蜀志所称请封(蜀志有宋淳化时,请封嘉州太守赵昱川主之说)之事,不见本传。嘉州守亦无赵昱其人,则其事疑信未可也【24】。
官方修撰的省志、府志、州县志都没有赵昱其人其事,因此,赵昱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他“江中斩蛟,其故事显然是从李冰斗江神衍化而来”【25】。但是,从上述描写看,笔者认为,赵昱与坛神赵侯最为接近,或许坛神是从赵昱脱化而成的。
第一、赵侯与赵昱姓氏相同,并且都是道教徒。赵侯被说成太上老君的弟子,赵昱也“从事道士李珏”。他们都有山上(入仙宫学法的经历。
第二、都有入水收蛟龙(蓝蛇)为民平水患的圣绩。
第三、其封号都是虚撰的。阴间的神无论其法力多么大,都要得到阳世的统治者的敕封才名正言顺地享受民众的供奉,这是世俗皇权至高无上的体现,也是中国民间造神的惯例。坛神并未受到帝王的敕封。赵侯头上虽然有“神勇大将军”、“赤城王”、“清源妙道真君”等封号,但都是伪托。出于造神的需要,赵侯被说成是轩辕黄帝所封,而赵昱也安上唐宋几位皇帝加的封号。
第四、职司相近。赵昱乃“清源妙道真君”,本是河神,但是他还有“佐泰山生死之司【26】”,因此西蜀人“岁时疾病祷之,无不应”【27】。赵昱的这个掌生死,祛病患,报吉平安的神力与赵侯镇守家宅或村落,报吉平安比较接近的。
第五、掌管的范围相同。赵昱主要管辖四川西部,估计初为当地的保护神,继而扩展到其他地方。如李调元引《翰墨大全》称赵昱“五十四州咸仰西川之主【28】”,西川即西蜀,神坛牌位有“永镇西蜀”的横批,说明赵昱与赵侯的信奉起源于西蜀。
第六、坛神赵侯的业绩又综合了古代征讨蚩尤的神话。在古代,关于黄帝收蚩尤的故事流传很广,起源很早。在四川不仅有其传说故事,还有戏剧演出,路子也比较多。如前所述,“搬目连”一开始就要演出《征蚩尤》,其故事情节与上古神话比较接近。如黄帝造指南车辨别方向,破了蚩尤的瘴雾阵等等。演出此剧,在于介绍五猖神的来历,宣扬其神圣法力,意在借助超自然的力量降服韩林为首的无人祀奉的名目繁多的孤魂野鬼,此为一种路子。《乾元县》下本《垒五台》亦表现征蚩尤,但是主神是赵侯及其部将,搬演的目的是交代赵侯受封的由来。应该属于另外一种路子。两剧都旨在借征蚩尤之故事,宣扬所祭神明的业绩与册封,展示法力。但是神明完全不同。从故事原型的起源及流传范围看,前者为早,流传范围是全国性的;后者即赵侯征蚩尤的故事起源较晚,流传面窄。只是在供奉赵侯为坛神的地域,酬谢坛神的法事时才演出。端公先生说,《乾元县》是坛戏,只是在规模比较大,请的端公先生十几个人的情况下演出。不是庆坛不演,请的人少了,只做法事,也不演。
综上所述,作为坛神的赵侯是四川民间在赵昱斩蛟成圣的传说基础上,吸收了黄帝征蚩尤的神话,综合而成的一个地方保护神。在创造中有取有舍,如保留了赵昱的斩蛟成圣经历以及驱逐疾病,保民众性命的神性,而丢掉了其作为江河神的神性。
avatar
跳跃前行1261
9楼
3、起源。
从现有的资料看,把赵侯作为坛神供奉,可能起于清代。虽然,四川供奉坛神的习俗在明代已经见诸文字记载,但坛神不是赵侯,而是罗公。明代四川遂宁人李实(1598—1676.字如石。崇祯十六年癸未进士)在其《蜀语》有坛神之记载:
坛神,名主坛罗公,黑面,手持斧吹角。设像于室西北隅,去地尺许。岁末则割牲延巫歌舞赛......今市井及田舍祀之,缙绅家否。
明代蜀人供奉的坛神与今基本相同,如安置在民宅的西北角,祭祀的方式与时间是岁末年终,要杀牲(猪),请法师歌舞酬神。但是,坛神是罗公,其相为黑面,手执斧,吹牛角。与赵侯不论姓氏、扮相均不同。这就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明代末期四川的坛神不是赵侯。因此,赵侯成为或者说作为坛神当起于清代。清代四川学者、诗人李调元(1734——1802,四川罗江人。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在其《新搜神记.神考》中对当时民间的坛神做了一番考证:
蜀中俱祀坛神,巫家所供也。名其神曰黑虎玄坛赵公明。按:赵公明之神,始见《搜神记》。据此则当巫家所谓赵公明,而无所谓黑虎玄坛。按:遂宁李如石《蜀语》谓,坛神名主坛罗公,黑面,手执斧,吹角,设像于室西北角,去地尺许,岁暮则割牲歌舞赛之。考《炎缴记闻.黑罗罗》曰:“乌蛮尚鬼,故曰罗鬼,亦曰乌鬼,今市井及田舍祀之,缙绅家否”。杜诗:“家家养乌鬼”。元微之:“祭赛乌称鬼”。皆是也。据此,则言罗公而不言赵公明,大抵因面黑而附会黑虎,因黑虎而并取明嘉靖年间道士所作《封神传》小说内之赵公明以附会其说,皆巫家之言,其实皆乌蛮之俗也【29】。
从上所述,清初蜀中供奉坛神很普遍,坛神是黑虎玄坛赵公明。因此,李调元引明代李如石《蜀语》考辨,认为坛神应该是罗公,当时人把赵公明当做坛神是“巫家之言”和附会的结果。据此,我们知道了,清代前期四川的坛神已经非罗公(虽然,李调元认为应该是),也不是赵公明,黑虎玄坛赵公明是作为财神祀奉的。那么,坛神是谁?笔者推测很可能是赵侯。赵侯的封号“玄皇会上赵侯圣主”与赵公明“黑虎玄坛赵公明”,“玄”与“赵”有两个字完全相同。这两个神同为民间经常祭祀,坛神与财神,祭祀的时间均为岁末年终,都要杀猪,割牲献神,歌舞酬神。或许李调元把两个神混淆了。
坛神赵侯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赵侯是民间道教正一元皇派,也叫正一玄皇派的开山(启教)师祖。
在我国民间道教广泛流传着一个道教派别,长期以来很少为人知之,这个派别就是——正一元皇派,也叫正一玄皇派,因清帝避讳,最终改名为正一元皇派流传至今,
1.历史上真正的赵侯祖师,是隋代时蜀人,名昱,与兄赵冕在青城山追随李珏修道,因排行老二,所以称之为二郎。后应朝廷之召,赵昱赴古嘉州(今属四川省乐山市境内)任刺史(相当于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时逢蜀中水中有蛟为怪,赵昱仗道力持剑入水,在沿岸两万多军民的呐喊助威下,斩蛟精,平水患。后人便在灌口(即今四川境内都江堰市灌江口,又名宝瓶口)立祠相祭,称为二郎显圣真君,今存之伏龙观即是后人扩建的祠堂。又有二郎庙,因后人将之与李冰父子同祀,又把这位二郎与杨戬混合,于是只知杨二郎而少有人知应为赵二郎矣。当代很多人难以分清二郎神和赵侯祖师之间的区别,当前热播的电视剧《泰山石敢当》中的二郎神乃彼二郎神也,关于这一点很多教内人士都搞不清楚。
2.隋代嘉州太守留名史册者,唯有赵昱一人。更难得的是,他的祀祠还一直保留到了现在,那就是位于嘉州古城九龙巷的龙神祠。《嘉定府志》载:“九龙祠,城内九龙山上,祀隋太守赵昱”。说得明白。关于赵昱事迹,宋人王金至《龙城录》等书记载得清楚:赵昱本峨眉县人,其父精于医道。本人十六岁就到青城山学道,学水遁剑术。隋大业六年,应朝廷的号召当官了,便得了一个嘉州太守。到任后,正好遇上九龙滩中老蛟为害,嘉州洪水成灾。他便率甲士千人及水手一万余人,在岷江两岸鼓号声中,操刀潜入水下与蛟恶斗。一会儿,江水尽赤,岸石半崩,吼声如雷。只见赵昱左手执蛟首,右手持刀,奋波而出,水患平息。州人顶戴,事为神明。在官数载,遇隋末大乱,弃职隐去,不知所终。岂知他一走嘉州就涨大水,面对汹涌澎湃水势,人们呼喊起了这位父母官。倾刻间,只见赵昱在青雾中骑着白马,在几个猎人的簇拥下,扬鞭出现于波浪之上,“州人争呼之”。
3.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排除了斩蛟的神话后,实质上乐山人是把赵昱认作了治水英雄,一位抗洪的太守官,一个民心所向的“吾嘉福神”的象征。自从乐山在三江口筑城后,与水争地、抗洪护城成为地方官的施政要务。赵昱侧身其间,并被百姓一致抬举,最终成了嘉州城的守护神。唐太宗时,加封为“神勇大将军”,唐玄宗时,加封赵昱为“赤诚王显应侯”,故有赵侯之称。宋代真宗又追封他为“清源妙道真君”。到明代,知州钟振甚至把原来祭祀什么寇将军、花将军的高标山土主祠改祀赵昱,让赵太守披发仗剑立在大殿神台上,享受人们的香火。清代则又把赵昱供到了老霄顶上的万景楼内,更让他高高在上,但主祠还是龙神一祠。龙神祠纪念他,同时也是纪念着以他为代表的乐山历史上有功于民的所有治水官吏。即使晚到了清代,地方官每年初一、十五也要去祭祀这位守护神,祭上一份冷猪头肉。 赵昱下水斩蛟时,手下有七人协助,这七人乃是结拜兄弟,皆为梅山人氏,后称为梅山七圣。这一传说,影响了后来明代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等,都将之归于二郎神杨戬的部下。因唐太宗封其为神勇大将军,民间又称其为赵将军、赵公元帅,逐渐又与赵玄坛混为一谈。
4.赵侯的传说,一直和李冰之子李二郎、杨戬、赵公明等相互混淆,搀杂在一起,再加上李冰父子一直受到儒家正统的承认,杨、赵二神因小说的驰名,反而使真正的二郎神受到冷漠!逐渐地,梅山七圣被归于杨戬部下,斩蛟功劳被李冰父子全夺,猖鬼也辖于赵公明的部下。信奉赵侯的法教徒们,只得另编一个故事,之所以不能被后期正统道教认同,便是出于这一原因。
赵侯从师学道于青城山,青城山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可知赵侯一派为正统道教法脉源流。不仅如此,如前文所述,由于赵侯的英雄事迹广播民间,遂受川中民众信仰拥戴。在今天的川中民间的傩戏庆坛中,有一赵侯坛,并奉赵侯为坛神。察其源流,庆坛是带有原始巫俗而糅合三教杂信的一种民间信仰形式,而赵侯作为在川中民间影响甚大的神明,便很容易被纳入这个体系。而庆坛中的赵侯,号为“轩辕启教元皇派上赵侯圣主”,称其为黄帝征讨蚩尤大战中的上古神将,这就与随末道士赵昱相差甚远。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赵侯坛的传说是后期经过民间加工而将上古民族神话与道教神圣信仰相融合的产物。据王秋桂先生考证,在清中期以前的庆坛中原无赵侯,其坛神乃是罗公。清乾隆年间李调元在其著的《新搜神记•神考》中引明朝李如石的《蜀语》考辨之,认为坛神应是罗公,而后出现的玄坛黑虎赵公明是“巫家之言”和附会的结果,在这里并没有出现赵侯。而赵侯和元皇法系进入到庆坛,可能与满清朝道教的衰弱,而元皇门人颇出遁迹民间传法有关【30】。
avatar
跳跃前行1261
10楼
(三)五通明王。
五通全称“金华会上五通明王大帝”是“三台法主”即三位坛神之一。五通的地位仅次于赵侯,是排在第二的坛神。
1.来历及其生平。
根据《乾元县》的故事情节,我们可以了解五通神的大致情况。剧中他有一段独白,称:
此山是我开,此花是我栽。若有人过此,要丢买命钱。吾,杨易真人,投拜师尊李聃,皆因八月十五大闹八景宫。师尊恼怒,将我七十二人赶下山来。占的占山,占的占岭。自家无有占处,占在杨家山前,自立为主。今日赵侯师兄奉师之令下山,保轩辕江山社稷。我不免前去挡着他的去路,与他交战。我若战他不过,同保轩辕江山,他若战我不过,要他一归帐下。
赵侯上场后,二人大战,五通败阵,投其帐下,后随同出证蚩尤,阵亡。轩辕封他“明王老祖”。故事对五通的来历、神力、业绩以及受封后的执掌介绍得极为简约,就此而言,五通本是一归道徒,曾经拜老君仙宫学法,后因犯戒被逐。他下凡后完全是一个山大王,占据杨家山,劫抢路人,收取买(命)路钱。他后来的业绩也不显著,只是随赵侯出征蚩尤。因此,他算不得一个正神。但其封号又很正规,也大得吓人,称“大帝”。
2.特点。
从五通的神号后轩辕的“奉赠”,他应该是一位火神。在敕封杨乙真人为神的时候,轩辕又叮嘱一句“手执着火葫芦,不要乱出”,显然,他掌管着火(火葫芦),是一个火神。要他管好火种。当出则出,不当出不要乱出。这是出于民宅安全考虑。民间生活离不得火,但是又怕失火成灾。在端公的法事中,一般都有祈求火神管好火种的唱词。如“安位家神”一坛有:
钱纸纷纷当堂安位,当郎当天火官大帝。室火猪、觜火猴、冀火蛇、尾火虎,接火天君,火公火母,火子火孙。撒(一)手银钱回奉你,关稳火道,入地埋藏。
端公代表事主祈求火神“关稳火道,入地埋藏”,这与轩辕要五通“手执火葫芦不要乱出”意思相同,只是角度不同,一是帝王(大神)命令小神,谨守职责;一个是民众祈求神灵开恩,免受灾难。
从“金华会上五通明王大帝”这个圣号看,他确实是一个火神。首先五通即五显。即五位火神。《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二曰:
五显公之神在天地间想与为本始,至唐光启中乃降于兹邑。……传言邑民王喻有园在城偏北,一夕,园中红光烛照……见神五人自天而下……邑人乃相与斩竹薙草,作为华屋,立像肖貌,揭(敬)虔安灵。……先是庙号上名五通,大观中始赐庙额曰灵顺,宣和间封两字侯,……理宗改封八字王号,第一位显聪……第二位显明……第三位显正……第四位显直……第五位显德……【31】。
五显是天降的五位神仙,因降临时红光烛照,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1)赐庙额“灵顺”,宣和年间(1119——1126)封侯,南宋理宗时期(1205——1264)封王,皆以显字为号,所以称为“五显”。但五显就是五通,“先是庙号上名五通”。五显(通)又被说成是神话中泰山的五子。东岳泰山是“掌人世居民贵贱高下之分,禄科长短之事、十八地狱、六案簿籍、七十五司、生死之期”【32】的神。泰山帝君即盘古氏后裔。东方朔《神异经》称:
盘古氏五世之苗裔曰赫天氏。金轮王之弟曰少海氏,其妻弥轮仙女,梦吞二日而娠,生二子;长为金蝉氏,即东海帝君;次子为金虹氏,即东岳帝君【33】。
泰山帝即金虹氏,金姓,其夫人为西岳金母,所生五子即五显公,皆金姓。
其次,五通明王大帝可能指五显中的炳灵王。泰山五子中,炳灵最为尊贵而独为“至圣炳灵王”。《图书集成》称:“长兴三年诏以泰山三郎为威武将军……大中祥符元年,封威武将军……封威武将军为炳灵公”【34】“长兴三年”即公元932年。“大中祥符元年”是宋真宗的年号,即公元1008年。由于炳灵公地位特别,故人们又以代称五显,如将火神庙(五显庙)呼为炳灵庙。坛神五通“五通明王大帝”也就是炳灵公。此外,五通封号前面的“金华会上”,“金华会”与赵侯的“玄皇会”均指神灵的住处,即居住的仙宫,如“玄皇会”又称“玄皇宫”。炳灵乃泰山之子,金姓,所以在四川,人们又称炳灵为“金华太子”。金乃炳灵之姓氏,华即五显华光。“金华会(宫)”这一仙宫来源于炳灵的封号与姓氏。
四川各地,炳灵王的信仰起源很早。王家佑先生认为,炳灵即鳖灵,即古蜀国赤(炎)帝开明。《华阳国志.蜀志》:“九世有开明帝,始立宗庙。以酒曰醴,乐曰荆,人尚赤,帝称王”【35】。鳖灵在蜀望帝时,从荆沿长江而上,决玉山(巫山)治水,使蜀世得安处。后取代望帝为开明帝(王)。开明帝尚赤,又称炎帝,即火神。开明王之墓在成都西北之五担山,慕之东有“华光帝庙”。有对联曰帝德被全蜀,神妙通两间。额题“第一灵祠”。这个专祠明代尚存。王家佑认为“华光帝庙”这个帝原来是蜀人的帝【36】,周秦以后,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使得大一统的观念成为正统的思想。在这种政治与思想的需求下,统治者将原来属于不同族群、地域的神灵(崇敬对象)按其现实族群的势力高下分别地纳入中国大一统的“神系”之中。而蜀赤(炎)帝“在统一整编中的地位是灵官,但由于蜀族势力大,还是仍称为帝”【37】。炳灵作为火神仍然保留了蜀地民族的许多印记,如炳灵面露三眼,因讳三眼灵光,来自“蜀为‘纵目人’即额上刺目为饰的岷山‘纵目人’族系之神(酋王)”【38】(如广汉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中,有一浓眉纵目之面具)。因此,古代蜀地祀炎帝、炳灵之风极盛。如唐代,段成式之《酉阳杂俎》称“女巫董氏事‘金天王’,神名‘华岳三郎’”【39】。建造于两宋的四川大足石刻,造像中有五显大帝专龛。大足石门村摩岩道教造像第七龛即“灵显华光大帝”,面像威猛,一足踏火轮。旧记称为“五显大帝龛”,又称“独足五通”。
将五通纳入民间供奉的坛神之列,大概源于蜀地久远的对地域神与火神的崇拜。不过,近世坛神五通身上还有战亡受封的厉鬼属性。并且,它是作为保佑民间人、畜、五谷,尤其是六畜平安而受到供奉,而不是当做火神来供奉的。这一神性与原来五通神不尽相符。民间将这个“大帝”降格为“邪神”,可能吸取了江南五圣祭祀之俗。在明代,江南各地有一种五圣的祭祀。如《陔余从考》卷三五“五圣祠”条:“钮玉椎谓;明太祖既定天下,大封功臣,梦兵卒千万罗拜乞恩。帝曰;汝因多人,无从稽考,但以五人为伍,处处血食可耳”。命江南人各立尺五小庙祀之,俗谓五圣庙。后遂树头花间鸡埘豕圈小有灾殃,辄曰五圣为祟【40】。
明代的五圣是明代江南的厉鬼之祭祀,源于太祖朱元璋命战亡兵卒五人为伍到民间“血食受祭”。此俗后随明末清初,江南各省大规模移民“湖广填四川”传入,与蜀地原来的炳灵(五通)神的信仰结合,而形成近世五通明王的坛神祭祀。如五圣神之“鸡埘豕圈小有灾殃”的危害范围,“立尺五小庙祀之”的神位设置与祭祀方式,战亡成为“血食厉鬼”的神性都与坛神五通相近;五通是战亡之厉鬼,与赵侯等主管民宅的六畜,神像(香位)处于屋角偏位等。坛神五通吸收了五圣神的祭祀之俗,同时保留了蜀地作为火神和地域保护神的部分神性。因此,坛神五通既不同于原来的炳灵,亦非完全照搬江南五圣,而是两者的结合。
avatar
跳跃前行1261
11楼
(四)罗公禅师。
1.生平及来历。
罗公在三台法主中位列第三,民间对他的了解主要是《乾元县》的介绍和描写。剧中他有一段自白,称:
(对子)灵山把经念,活似一洞仙。(诗)罗乙真人本姓罗,不穿鞋袜下油锅。手执灵符十二道,十方门下斩邪魔。(白)吾,罗乙真人。闻听赵侯师兄奉师令闯关收将,保轩辕江山社稷。我山之中,也有五百僧人,也好归顺于他,同保河山。
其后,罗公投顺赵侯,同征蚩尤,阵前战亡。被轩辕封为“灵山会上罗公大法禅师”。端公说,罗公是一个和尚,穿袍子或者袈裟,手执如意或佛尘(文帚)。
2.特点。
从上面的介绍看,罗公是一个巫、道、佛三教合一的神忯。罗公本是一道教徒,在灵山修行,因此他把自己比作洞仙,自称真人,将老君弟子赵侯称作师兄。但是,他从具有“不穿鞋袜下油锅,手执灵符十二道,十方门下斩邪魔”的本领看,罗公更像一位巫师。下油锅大约指巫师做的一种捉鬼收邪的法术。而灵符、斩邪魔等也是端公科仪唱词经常出现的词。“大法禅师”是罗公阵亡后,轩辕敕封的圣号。禅师是世人对佛教禅宗高僧的尊称。这个圣号与近世民间坛神牌位上所绘的形象,以及坛戏中的角色造型相符。他要做的也只是“每日里,在灵山看经念佛”。因此,罗公是一个神奇的神明,既是佛教高僧,又是道教真人和巫教法师。罗公这种具有多教身份的特点是清代以来,四川民众泛神信仰的体现。
罗公作为坛神在明代已经见诸文字记载,《蜀语》称“坛神。名主坛罗公,面黑,手执斧吹角”【41】,如李如石所考,明代坛神罗公是一位黑蛮,即四川土著巫师。他执斧,吹角的造型正是土著巫师作法斩鬼的定格于写照。显然,这位乌蛮坛神与现在的大法禅师大不相同。首先,扮相上,禅师全然一副佛门高僧的模样,手拿如意,看经念佛,面目慈祥;乌蛮执斧,吹角,黑面,凶神恶煞。其次,地位不同,禅师虽然与赵侯、五通并排而坐,但是屈居第三,乌蛮罗公是“主坛”。不过,禅师仍然保留了明代乌蛮的坛神的一些特点,如名字仍然叫罗公,仍然具有手执灵符,斩妖附魔,赤足下油锅的本领。近世的罗公大法禅师应该是,明代以前蜀地土著供养的坛神的继承与演变的产物。
那么,罗公为何兼具道徒与佛子的双重身份呢?它应该是元明时期的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的集中体现。“三教”指的是儒、释、道三家。道教是现存的中国宗教中唯一的本土宗教,是在继承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主要是道家学说)、殷商以降的鬼神崇拜和神仙方术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道教的思想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支柱之一。它与中华传统文化浑然交融为一体,但又独具有风骨。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文化的根底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佛教在东汉传入后首先被附于黄老之家,魏晋时代则依附于玄学。南北朝时期佛教才逐步独立,至隋唐方高度发展并形成各种宗派。被魏孝静帝称为“神鸾”、梁武帝称为“肉身菩萨”的昙鸾,奠定了净土宗立宗的理论基础,是一位杰出的净土宗大师。他为昙无谶译的《大集经》作注,中途积劳成疾,为了治疗气疾出门寻访名医,毅然长途跋涉赴南朝梁地求访苦求道教名土陶弘景。陶弘景被其诚意所感动,传其仙经。北魏慧思被后世尊为天台宗三祖,慧思先以道教神仙方术修命,再以佛教定慧之学修性,开中国宗教史先命后性佛道双修模式之先河。智顗是第一个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他在陈朝时期即提出了止观双运的修行方法。智顗为了解决自己及徒众身体上的不适和疾病,有条件地吸收了部分道教命功,将其融入了止观修习的体系中。智顗实际上采取了一种融汇型的佛道双修模式,他实际创立的天台宗也就具有了更多的本土气息。后来,佛教广泛采取了这种模式,中国佛教这种特有的禅武双修的风气正反应了佛道双修的普遍影响。佛教密宗之说多类道教,包括有道教所擅的服气、服石、炼药、外丹、符祭等方术,追求长生成仙,密宗其与道教的渊源关系极深。
佛教佛道双修至唐宋兴盛,到明朝鼎盛。元明以后,佛教与道教衰落,理学勃兴。理学以孔子的伦理思想为核心,摄取了释、道的大量哲学思想、思维形式和修持方法,使三者密切起来,难解难分。甚至可以说,宋明理学作为“新儒家比道家、佛家更为一贯地坚持道家、佛家的基本观念。他们比道家还要道家,比佛家还要佛家”。第一,宋明的新儒学由于种种原因成为一头独大的社会统治意识,完全改变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三教格局。第二,佛、道二家逐渐在“三教”中沦为配角的地位,这也降低了它们作为宗教在社会上的影响力。第三,在儒家内部,三教合一的思潮发展也愈来愈强烈。
王重阳推崇三教合一,提出:“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 明、清两代佛道衰微,但三教融合的思潮有增无减,其特点不是体现在正统的或官方的三教代表人物方面,却是渗透到民间信仰中。全真道公开打出三教合一的旗帜,建了一批以三教合一为特征的教团,如:“三教七宝会”、“三教金莲会”、“三教三光会”、“三教玉华会”、“三教平等会”等,这些教团都公开以三教合一为内容【42】。
三教合一的情形在民间更为明显。据调查,江北的端公艺人大多数是道教和佛教两教的教徒。临济派和淮南派。临济派是佛教。端公都是淮南教的,起教师祖叫张道显。例如他们在法事场悬挂两幅神明画像,一张叫总尊,上面是儒释道三教的创始神,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佛,以及各教的主要神明,一张是“行神”行神供的是真武祖师统领的十大元帅。
avatar
跳跃前行1261
12楼
端公先生说,三教原来是一家,挂的菩萨都一样的。从《封神榜》上看,很久以前没有佛教,只有道教,准提、接引、慈航道人都是道教,后来转成佛。慈航就是观音,燃灯道人后成为燃灯古佛。三教之师是红菌。三教原来互不相拜,你管不到我,我也管不到你。就要找一个老师。老君在后山吐一口痰,生出红菌一朵。然后三教教主每天早上对着红菌各吐三口仙气,红菌老祖的法力就大得不得了,成为三教之师。红菌老祖还是老君做的,吐一口痰变的。
他们有两个不同的教名(法名),学习两种不同的科仪方法,供奉两教的神明,做两教的法事。如端公们除了跳端公(和梅山)、庆坛、祭财神一类巫教法事,还要应事主的请求,做丧葬道场,追资荐亡等。端公杨显奎就有两个法名,一个佛教的,一个道(巫)教的。一是法事凡眛臣杨苍龙,一是法事申文臣杨通远,一阴一阳,一个佛教,一个道(巫)教。佛教称凡眛臣,道(巫)教称法事申文臣。
这种多教合一是民间民众信仰的反映,是端公们生存的需要。端公先生说,这是个手艺。主人家相信那样,我们就念那样,道教佛教都可以念。也没有什么关系。1949年以前,道教不得念佛,现在经书都一样。以前,人们说道教不荐亡,佛不打醮。做一个会就为叫打醮,道教光做会,佛教只开灵。前辈人扯了一阵子的皮。结果,道也荐亡,佛也打醮了。
民间的信仰具有非选择性。民间的信奉的神明非常多,也很杂,巫佛道的各路神明都敬奉。老百姓见神就拜,遇庙就烧香,哪尊神灵验就拜那尊,哪个神道厉害能够祸害自己,也要敬拜。完全是实用主义。民间的道士端公是以做祭祀仪式为职业者,民众是衣食父母,为了生存必须适应民众的需要。
端公本是巫教徒,但是他们声称顶敬的亦是道教的老君,奉老君为太上,所供神灵多是道教的诸神。因此人们称他们为在家道士,或火居道士。他们属于不住宫观,不吃素斋,要结婚生子的在俗道士。如江北舒家乡的端公属于巫教“淮南派”,其传承字派共40字“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远明。至理宗诚信,崇高嗣发兴。世景荣惟懋,希微衍自灵”。但是,这个字派却是正宗的道教龙门派的。龙门派是全真道教的一个派别。清初才传入四川。据王家佑先生介绍【43】,满清立国后,奉行抑道扬佛的政策,定西藏格鲁派佛教为国教,降张天师(江西贵溪龙虎山正一道张道陵的后裔)为五品,而明太祖曾经封为秩视二品。正一派受打击,地位降低。全真道教龙门派崛起。康熙年间,“道教全真派的王月常在北京白云观讲经并公开传戒,全国几为龙门系统率”【44】。康熙年间,全真龙门派传入四川,对四川道教影响极大。王家佑先生在《道教简说》称:
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陈清觉(公元1606)——1705)自武当山来青城山传全真龙门派,赵良壁建二仙庵,迎陈氏主持。清封陈氏为碧洞真人。陈氏来川五道友:张清湖主持青城天师洞,……对四川道教影响深远【45】。
需要指出的,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对四川的人口结构、文化传承、社会习俗、宗教信仰尤其是民间的信仰都造成巨大的影响,一方面是蜀地传统的文化断裂,长达几十年的战争和瘟疫使得人口的大量死亡和流散,造成当时四川十室九空,笔者在几年的田野调查中,采访的人都说是湖广填四川时候来的,之前的“古老户”极少。笔者一个也没有见到。各地明朝以前的方志存留的极少。文化必须依赖人口或者书籍才能传承。因此说传统的文化断裂,并非虚言。另一方面,一段时间集中的移民,使得各种外来的文化相互激荡碰撞,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文化。巴蜀地方原有的文化(包括民间宗教习俗等)或许在远离大城市、通衢要道等兵患等不及的省际边缘,边远山区等得以保存,例如,贵州的遵义地区明朝以前属于四川,又如四川与湖北湖南陕西等交界的大巴山、武陵山等,还保留顾巴蜀的传统文化。例如陕西汉中的端公戏端公舞蹈,就承袭古代巴蜀之风。
avatar
跳跃前行1261
13楼
五)蓝蛇大将。
如前所述,在赵侯成圣的传说中,蓝蛇实际上是一江神蛟龙。但是,在坛场供奉及民间口头传说中蓝蛇就是一条常见的青蛇。
在坛场,蓝蛇作为陪祀神受到供奉。神坛左侧贴有蓝蛇图。供奉的蓝蛇仍保留着兽性特征。如它的外形仍旧是一条粗壮的蛇的模样,祭品与其他神不同,是一方生刀头(猪肉),还有祭以人血。在“砍洪山”一坛,掌坛师用刀划破自己的额头,沾血上蓝蛇图上,再沾上一匹鸡毛。但是,又把它人(神)化,称其为蓝蛇大将,有名有姓,叫蓝天豹。其他坛神均为轩辕所封,惟有蓝蛇不是,其“大将”称号只是口头习惯称呼。它所处的位置也不同于其他坛神,民间称为“小”的一面(家神坐向之右侧),显然是一个偏位杂神。
据说有的蓝蛇图画的是,一个面色白净,长着五绺长须的中年人,他身着朝廷的官服,但是骑着一条大蟒蛇腾空飞行,那蛇尾上翘,还顶着一顶帽子。这大蟒蛇就是蓝蛇,这人是坛神——元皇法派的祖师爷——“赵侯圣主”【46】。
传说,赵侯是赵、侯两家共养的一个孩子。有一次,赵侯在上学路上,看见地上有一条小蛇,觉得好玩,就把它捡起来放在抽斗里,天天给蛇喂东西。这条蛇渐渐长大了,抽斗装不下了,赵侯就用箩筐装着,上面用东西盖好,仍然天天喂养。那蛇越长越大,后来箩筐也装不下了,赵侯就叫佣人把蛇装入箩筐抬到江边,对蛇说:“现在箩筐也装不下你了,没办法,你自个走吧。我给你起个名字,因你是箩筐装满了放走的,干脆就叫箩满吧”。十多年后,赵侯已长成一个俊俏后生了。一天,赵侯在路上遇见一个方士,他在赵侯身上拍了一下,赵侯就迷迷糊糊跟走了。到了一个很远的深山里,才在一座偏僻小屋里住下。不久,就被道人的一个女儿看中了,两人眉来眼去,心心相印,便爱上了。过了一段时间,道士的女儿悄悄对赵侯说:“你要赶快逃走,不然就没命了!”赵侯一惊,问:“我怎么没命了”?“俺爹把你弄来,要用你的魂魄炼就一种法术哩”。赵侯说:“那我走,你也走吧”。“我不能走,一走爹就发现了”。“你不走我任死也不走”!“那好吧”。说着,方士的女儿就递了一把雨伞给赵侯,并嘱咐他:“不管在什么危急情况下,你可不能撑这把伞,我就在里边”。赵侯点点头,扛着雨伞就走。走没多远,忽然又是刮风又是打雷。赵侯知是方士赶来了,就赶紧跑。跑着跑着,只听“喀嚓”一雷,骇得他把雨伞一撑,没想从雨伞里掉下一只绣鞋来。他只好更加劲地跑。他一直跑到江边,见前面是大江,后面有人追,正急得团团转,忽见江中有一条巨蛇昂起头正对着他。赵侯一愣,忽然想到什么,就问:“你是箩满吗”?大蛇点了点头。赵侯又问:“你能救我吗”?大蛇又点点头,接着把身子一横靠了江边。赵侯赶忙骑在蟒蛇身上,那蛇腾空而起。只听“喀嚓”一炸雷照蟒蛇打来,蛇把身子往下一落,没打到它。这时风雨大得很,蛇往下落时,赵侯的帽子刮飞到半空了。大蛇身子往上一起,尾巴一翘把帽子顶住,所以民间有不少画像就是这般模样【47】。
在江北有的地方,下坛(养牲坛)又叫蓝蛇坛,据说坛墩下面的香灰中真的压着一条手指头粗细的蓝蛇。这是一条很神奇的蛇,它平时不吃不喝,也不会死。庆坛的“拆坛”端起坛墩的时候,它才从坛桥上爬出去,梭到门外,变成一条丈余长的大蛇。法事做到收兵砸墩的时候,掌坛师师刀一摇,它又慢慢爬进屋,爬到坛桥上,仍旧变成细细一条,盘成一圈,掌坛师又把坛墩压到它上面。关于这一条蛇的来历民间有多种传说。端公余万盛说:
我们这一方端公都是淮南教的,起教师祖叫张道显。听说,张道显是明末年间本地土塆人。他曾经在涪陵下边收蓝蛇,立蓝蛇坛。有一次,他与几个人到人家屋里做事,他们在上堂屋敬灶,下堂屋就唱戏,很热闹。人们都到下堂屋看戏,上堂屋就冷落了。他抓了一根谷草往外一丢,草就化成一条蓝蛇,爬到门前的田坎边的梨树上。蛇起先很细小像一条蚯蚓,及至上树就变成很大一条。盘绕在树上,很吓人。人们都跑来了,要看张道显如何收。张弯角一吹,师刀一摇,蛇就下树往屋里爬来,越近越小,最后盘成很小一盘。张道显用师刀柄一铲放到屋角,端来坛墩压住。此时,屋里挤满了围观的,张道显又用一根灯草系一磨盘悬吊在门楣上。磨盘一晃一晃的,看热闹的人吓得不敢出门,怕磨盘掉下来砸到头。只得留在屋里头等法事做完,张道显取下磨盘,才得出门。张道显临走时留下一句话,今后凡是我的徒弟可以敬这个坛,其他坛门的不行。他们把蓝蛇放出去就收不回来。
原来张道显因为人们没有看他做法事,受到冷落,才使出这么一个邪法。另外,把蛇压到坛墩下面,也算他安的一个“机关”,非要他的弟子才能庆这个坛。否则,把蛇放出去就收不回来。看来,张道显法术虽然高明,人品却不高。
不过,端公陶治成讲的又有一些不同。他说:
据说在邻水(属于达县地区,与江北接壤)上面,有一个蓝蛇坛,是我们启教师祖张道显设的。当时,张道显“拖罗成(俗语,意思是穷困潦倒)”,讨饭到那里。那里正在庆坛,就去要点饭吃。他坐在地坝边等。主人家安席,头一轮吃了,安二轮,没有人理他。张道显生气了,说一声,妈哟!不吃了!他捡起两根谷草编一条草绳扔到地坝边的一颗树上,就走了。过了一会,人们发现树上盘起很大一条蛇,怪吓人的。庆坛的掌坛师无法。叫人请回叫花子。叫花子先不答应,主人家给他求情,他才应承。说了一声蛇收得了。锣鼓一起,他师刀一摇,蛇从树上爬下来,慢慢地从地坝往屋里爬。先是很粗一条,越爬越小,到屋里变成不到一尺长的细小一根,盘成一圈。张道显用师刀柄一铲,放到屋角,用坛墩压住。然后奉赠,三年两头敬。主人家说,以后还是请你来敬。张道显说,要得。是我张道显的徒子徒孙都能够敬。不是敬不了,把蛇放出去收不回来。
这个坛都是我们这一方的人去敬。120石谷子养个坛。先生走拢先看日子,然后住下来。酒肉管够。庆坛还给盘缠。不难的,一句话念完把蛇放出去。蛇从屋里往外爬到地坝边的树上盘起。最后,砸墩的时候,弯角一吹,师刀一摇,它自己就爬回来。那个坛就叫蓝蛇坛。
两种传说大同小异,如蓝蛇是张道显拿谷草作法变的,非得他或者徒弟才能收回来,只是地点不同,一在川北,一为下川东。在传说中,蛇仅仅是张道显(法师)的恶作剧,与坛神全无关系。但是,民众为何要设蓝蛇牌位,供奉如神呢?看来,背后另有原因。
明末清初,四川曾经历几十年的兵、匪以及瘟疫之乱,人口死亡与流徙很大。到康熙二十四年(1685),蜀乱初定,全川人口仅9.2万,地广人稀。清廷组织了大规模的数省移民,这就是著名的湖广填四川。今天的湖南、湖北、广东、广西,陕西、山西、江西、福建、安徽等省百万移民浩浩荡荡,扶老携幼来到四川。新移民们所到之处,都是无主之地,他们砍一木板或者竹竿,标上此地为某某某所有,就成自己的产业。叫作“插占为业”。现在很多地名叫张家湾、李家沱、刘家台、舒家乡、郭家沱、孙家花园等等,就是当年插占留下的遗绪。由于田园荒芜,树林茂密,野草遍地,杳无人烟,因此虎豹出没,兽类昼行于城乡道里,蛇也特别多。移民时为兽类所伤,给他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魏炯若先生在《何故全四川见不到一个“蜀人”?》写到:
我生于1907年,是成都土生土长的。我幼年时听伯伯、姆姆和我的父亲摆的一些“闲条”都是清朝末年成都的事。我曾听过“蛇比枕头”的故事。说某姆姆,某大娘都曾遇见蛇睡在她的枕头上,她一伸手,触着冰冷一条,蛇刷地就溜走了。我父亲还摆过,某家大公馆出蟒,晚上丫头端饭从花园路过,蟒和她比高低,丫头躲进一笼竹子中间去,蟒就连人带竹一齐缠住,一笼竹子全部被拦腰缠断。
拆毁陕西街药王庙时,药王神像下面的地下室,挤得满满的全是蛇。成都城里的蛇之多,正说明从前的成都城是很荒凉的【48】。
作为昔日繁华的省城,成都的蛇如此之多,传说如此可怖,其他山乡农舍的情形可想而知了。此外,关于虎豹横行城乡,时时伤人的事亦屡见记载,如道光《江北厅志》载:
道融和尚……顺治十三年复由楚回寺(江北县仁里之石佛寺)。时兵燹之后,人烟萧索,豺狼虎豹游行道路间,往往伤人。乡人肯邀修醮祝天,俾野兽远遁。和尚朗诵佛号,兽果绝迹,人皆神之。自后,常有虎伏山门,或遇淫雨大旱,祷祈辄应【49】。
人们为了生存,抗御虎豹蛇虫等的伤害,往往采取祈祷、攘除并行的方法。一方面修醮建会,延巫请僧做法事法会,求神灵镇压、逐除,如《收黑虎》(江北民间“祭财神”中演出的“财神戏”)、《收蓝蛇》(即《乾元县》上本);另一方面,又敬畏如神,供奉祭品予以顶敬。如称虎为“黑虎大神”,在“祭财神”法事中,供上香蜡钱纸和生刀头。称蓝蛇为大将,庆坛必予供奉等。财神赵公明俗称“镇虎财神”;把蓝蛇化为小小的一条,盘绕成饼状压在坛墩下面,使其动弹不得。在“拆坛”中有“脚踏蓝蛇长丈二,赵侯圣主出殿”的唱词,压在蛇身上的坛墩端走后,赵侯要踏着蛇出坛时,以免蛇伤人。法师念这一句的时候,左手挽蓝蛇诀。
或许,民众祈禳蛇虫兽害消除的需要才是编造蓝蛇传说,设坛供奉的真正原因。正如民众借助财神赵公明具有收伏黑虎为坐骑的法力,逐出现实生活中的虎患一样,为了消除威胁人们生命的蛇害,将传说中坛神赵侯(赵昱)降伏蛟龙(蛇)的法力移位于现实。传说中神明的法力与现实中民众的需要被巫术的“同类相生或结果相同”的原理联接在一起了。
avatar
跳跃前行1261
14楼
(六)小神子。
在民间,赵侯、五通、罗公等坛神有小神子的俗称。如民国《万源县志》在描述坛神时称“乡人呼为小神子”【50】。所谓“小神子”是民间对此神不太恭敬的贬称。笔者推断,称赵侯等坛神为小神子有几个原因:
第一、其神来源于蛮俗。供奉坛神是四川土著杀人祭鬼之古俗的衍变,供奉者都是市井及乡民,有地位,有身份这皆不屑为之。如《蜀语》称坛神是“市井及田舍祀之,缙绅家否”【51】。
第二、神位处于“亵侮之地”。下坛(养牲坛)设于民宅的西北角,与家中神龛供奉的“天地君亲师”以及观音、如来、老君财神等相比地位低下,屈居一隅。因此民国《合川县志》说坛神“亵侮之地”【52】。
四川西部或北部有村落和街道公共供奉的坛神,其位置也很低,或位于街道之尾,设坛于地,或乡间小庙供奉,礼遇的规格很低,其祭祀也纯粹属于民间。很像江南五圣“立尺五小庙祀之”的模样。
第三、供奉坛神的主要目的是养牲畜顺遂。可以称供奉坛神着可以保佑人口清吉,招财进宝等,“造坛”有这样的唱词:
九夷兵马回来坐东方,人口清吉保安康。
八蛮兵马回来坐南方,牛成群来嘛成双。
六戎兵马回来坐西方,金银财宝归笼箱。
五狄兵马回来坐北方,鸡牲鹅鸭满池塘。
三巡兵马回来坐中央,五谷丰收打满仓。
人、畜、财都管了,几乎与财神赵公明一样。但是,从坛的名称,有关记载和民间的传说,赵侯等坛神主管的还是六畜。如民国《达县志》称:“……曰庆坛。谓不如是,则养牲不遂也”【53】。下坛又叫养牲坛,那就主要是为了饲养家畜顺遂而供奉。民间流传的关于坛神显灵的故事,也多与养牲喂猪有关。比如笔者调查中看到的谌宅的庆坛,就因为,前几年改建住房,把原来的坛墩搬出去,安放在一个岩洞里。后来几年养猪不顺,猪仔不是长不大,就是早夭死亡。只得把坛再请回家,祭祀后,养猪特别好,喂的猪比其他人家大得多。
第四、打动或者没有祭祀,坛神会显灵作怪。
由于神坛的位置低,有时候小孩或者其他人无意触及“打动”,甚至农家饲养的鸡鸭犬猫等触动或玷污了它,坛神往往会显灵作怪。这里引述几则网友的帖子:
我姑婆家就有。供在他们家堂屋,我们去姑婆屋耍一去到就到去给坛神菩萨拜一拜。他们说不拜会肚子痛。
我们这里的说法是,没供好它就会家里出疯子出怪事。供好了就巴适得板了。
我外公说我们老房子那儿有坛神菩萨,他有次不小心把扁担放上面了肚子痛了很久,我们老家还是有些供的有坛神菩萨。
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一方面端公先生在庆坛的“开光”或者“安位”时,都要告慰坛神,说好话,拿言语。请三台法主(三位坛神的统称)大气量一些,不要因为无意打动生气见怪;另一方面,事主也特别小心,尽量不让小孩或牲畜触动坛墩、坛枪、坛神榜等,如上面引述的,家里来客人了,事主或者先点烛燃香祭祀一番,禀告一下,或者让来人来客向坛神拜一拜。有的人家干脆将设坛的房间锁了。平常大门紧闭,只有特别需要,如敬奉神灵才打开。
那种长期没有人供奉的坛神,俗称“冷坛”,原来守卫坛场的神兵称“败兵”。“冷坛败兵”极不安分,四处游荡,随时会伤人害畜禽。端公说,有人无意撞上“冷坛败兵”会招灾致病,或中邪煞而昏迷不醒,或者“打胡乱说”发“神疯”。某人如果有上述症状,要请端公拷卦或者观花婆“观花”,以测病因。如果是撞上“冷坛败兵”,就需要请端公做法事,烧钱化纸,敬奉刀头酒醴等,通白告神,请神宽宥。“冷坛败兵”方肯离开,病人自愈。在端公到事主家做的所有法事中均有“安位家神”一坛,其中要施以钱纸,奠以酒醴。供奉刀头水饭等,遍施众多的孤魂野鬼,“冷坛败兵”就名列其间。它们时常受到民众的供奉,目的就在于免除因无祀而伤人等。
巴蜀民间宗教职业者——端公是一群值得研究的对象。在传统的、官方的、文人大夫看来,是瞧不起的巫师神汉。在中国传统的职业划分或者社会阶层的地位排位,端公处于下九流,即巫、娼、大神、梆、剃头、吹手、戏子、街、卖糖,与娼妓、剃头、吹鼓手、戏子等属于同等地位。但是,端公们自己却不这么认为,老端公说,我们“是文墨之邦”,工钱一味比石匠、木匠高。石匠木匠做升米一天,我们做升半米一天;他们做升半米,我们得要两升。我们历来比他们高。在做法事的时候,端公只要站坛念法事的就是法官。端公的法名都自称“臣”,叫法事凡眛臣(佛教)或者法事申文臣(巫教),总之是“官”不是民,是具有官方身份者。端公先生是有神职,能够带领阴兵阴将的。比如他们在申请神职的法事叫做“请职”,中要写阴阳牒。一个阴牒在“发牒”一坛烧掉,通天达地,告诉各神界的官府,自己是某某某,从今天起就是本教派的人了,可以使用教派的各种官方文疏,请来各界神仙为人间服务。一个阳牒自己保存,死后烧掉,退兵还将。学习佛教的死了也要烧通天文疏,“不烧就转不了正身,脱不了俗”。
另外,有人考证,端公一词源于唐代。端公是唐代人们对侍御史的别称,也叫台端。唐朝的御史台设御史大夫一人为长官、御史中丞二员为副,下辖三院:台院,设侍御史四人,“掌举百僚,推鞫狱讼”,主要负责监督中央官吏和弹劾百官犯罪,审理刑事案件。宋代时称公人为端公。《水浒》第七回“原来宋时的公人都称呼‘端公’”。
avatar
跳跃前行1261
15楼
三、酬神祭祀
对坛神的祭祀分两种情况,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是不定期的献祭酬谢,叫“献坛”;一是定期的杀牲延巫,酬坛庆贺,叫“庆坛”“献坛”由设坛供神的事主自己做,在家中有婚嫁寿诞,丧葬道场,“老斋荐亡(为已逝亲人作的追资献食仪式)”等红白喜事,以及逢年过节的时候,要献上刀头酒醴,烧香化钱供于坛神香位前。“庆坛”是每隔一定的时间,如“三年两头庆”等,举行的专门酬谢坛神的祭祀仪式。庆坛一般在年终岁末,要杀猪一头,割牲献神,眼球“村巫”数人或十数人到家,歌舞赛神。端公在法事中要更换坛神榜、坛枪、坛墩下面的香灰等。
庆坛的祭祀仪式分为内坛法事和外坛演戏两个部分。正法事是每一次庆坛必做的,外坛演戏视事主家的经济实力,事主富裕,请的端公先生在8人以上,就要加演唱戏。演出的剧目即《乾元县》,此外还可以加演其他戏。
(一)庆坛中的正法事。
庆坛的正法事分为上坛与下坛两种不同的路子。如前所述,江北民间供奉的坛神分上坛和下坛,供奉的坛神不同,祭祀的程序与方法有很多区别。
上坛法事的程序。
庆上坛的法事一共有24个段落,称24坛。现在将其简要介绍如下:
1. 请神下马,又叫收禁安位。法官通白告神,请坛神娘娘下马。法官打胜卦,将篼篼坛从家神龛上端下来。
2. 发碟申疏。向天庭地府,各曹各案的神仙申奏牒文,禀告事主庆坛之事。
3. 请水。法官取来“五龙荡秽水”,清洁坛场,解除坛场、供品的污秽。
4. 敬灶。祭祀灶神,并请灶神将事主招兵庆贺、酬神敬神之事上达天庭。
5. 燃天。即供天。这是一坛插进来的佛教可以。其做法在《成都通览》有记载:“民间道场毕,街坊醮事毕,必于夜间供天。搭台蛇灯烛,花果点心,所燃之烛三百六十支,供品则馒头也,糍粑也。第二日,将馒头、糍粑分给人家。谓小儿食之,夜不梦哭【54】”。
6. 领毛牲。将事主敬供的活猪交神。
7. 接圣下马,申疏。接坛神娘娘上金銮殿,请众神前来香坛受礼受祭。
8. 判子领牲。判子神前来坛场,领受洪牲(宰杀洗净的全猪)。
9. 拆坛。将原来的旧坛拆掉。请唐氏太婆拿来九把金银铜钥匙,打开桃园上中下三洞,放出洞内的东南西北中五营兵马。
10. 立楼扎寨。法官做法,砍来青杨柳木,又请张郎、鲁班在堂屋(法事场)外造扎五座楼四座寨,供坛兵驻扎。
11. 祭猖。法官捉雄鸡,扯鸡毛沾鸡血祭奠五猖兵。
12. 回熟。请坛神上座受祭,请众神前来陪同受礼受食,事主上刀头,点九品香烛。奏“回熟疏”。
13. 请土。作法取来泥土填造新坛。
14. 拱(供?)三。供奉三霄娘娘。现在已经多年没有做过了。
15. 接仙。接三霄娘娘回坛,给神马上马料。
16. 迁坛。在新造的坛内设就金銮殿,请符法宗师降临坛场,去唐氏太婆九把钥匙锁住桃源三洞。
17. 上粮米。法官在坛内安放粮筒,放鸡蛋、杯子、盐茶米豆,供三霄娘娘及兵马食用。打阴卦,祈求三霄娘娘保佑信人全家安康。给坛神娘娘上寿、奠酒。主人吃酒讨吉利。
18. 送娘娘上座。迎请三霄娘娘回坛上座,烧送钱财敬神。
19. 捡斋。临济和尚受师之遣前来捡斋施孤,济施众孤魂野鬼。
20. 开缸点献。开启一坛净酒,遍酬众神。并在余下的酒内放小钱,封好。三天后开缸见喜,献神,然后事主家饮酒,以图吉利。
21. 拆楼送圣。拆除五楼四寨,将五方五营兵马接回坛场驻扎。
22. 扎将。多年没有做,其程序,唱词不祥。
23. 圆满送圣。将请来坛场受食受祭的众神送回原处。
24. 安家神。安位家中所供的神灵。
庆上坛的正法事主要有两大部分;将娘娘及三洞五营兵马迁出旧坛,祭神祭兵;造设新坛,再请神回坛上座,神兵回来驻扎坛场。整个过程可以概括为以新换旧,酬神祈福。它以回熟为分界,重点坛次为(1)请神下马、(7)接圣下马、(8)判子领牲、(12)回熟、(15)送娘娘上座等。
下坛的法事程序及主要内容。
下坛(养牲坛)的正法事也有24坛。坛序即主要内容是:
1. 发碟。向各案各府的神灵申文发碟,通告事主设坛做法的原因。
2. 小请。遍请诸神前来受礼受祭。
3. 敬灶。祀灶神,请之转奏上天事主设坛做法之事。
4. 领牲。将信人(事主)祭神的洪牲交神受领。
5. 拆坛。将神兵迁出房,坛墩端出屋,拆除旧坛枪、坛神榜等。
6. 发案。请统兵圣母前来统领统坛兵。
7. 祭猖。祭奠五猖兵。
8. 开方。开辟五方五路,以迎神仙到坛。
9. 画樑。造设玄皇宫,供坛神等暂住。
10. 镇台。王灵官前来扫邪驱祟。
11. 回熟。坛神上座受祭。
12. 破腹。祭蓝蛇大将和坛兵。
13. 造坛。造设新坛。
14. 造枪。扎制新坛枪。
15. 迁坛。在新坛内造设神殿。
16. 砸墩。将坛墩端进屋,放到原处。
17. 接圣。迎接坛神回坛场。
18. 上寿,给坛神祝寿。
19. 祭兵。祭奠五营兵马。
20. 捡斋。临济和尚前来济施孤魂野鬼。
21. 交枪。新旧坛枪办移交;旧枪烧掉,新枪插枪墩上。
22. 圆坛。打开原缸净酒奠神,祝贺事主。
23. 定枪。给坛枪、坛墩等开光。
24. 安位家神。
以上24坛的坛序是根据端公们的口述以及部分科仪本整理而成。它的重点坛次是(2)小请、(4)领牲、(5)拆坛、(6)发案、(11)回熟、(13)造坛、(15)迁坛、(16)砸墩、(17)接圣等。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在实际祭祀仪式时候,有一定的灵活性,除重点和基本的坛次(敬灶等)是必须做的,有的像发碟、破腹、造枪等,视具体情况删节。另外,坛次不完全固定,如领牲一般放在第一坛做,领牲做了主人家就可以把猪肉拿去办席,招待客人。第二、上下坛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法事有6坛,敬灶、领牲(判子领牲)、祭猖、回熟、捡斋、安位家神。其余坛次从名称到具体做法都不同。这不仅供奉的坛神不同,神坛的设置不同,并且做法事的端公先生也不属于一个教派。
avatar
跳跃前行1261
16楼
据端公介绍,以前庆上坛是专门一行人。他们顶敬的是三霄娘娘,称“娘娘教”或“仙娘教”,他们的传承字派“辈辈代代都有一个法字”。庆下坛的自称“淮南正教”,所用字派如前所述,为道教全真龙门派的。淮南派人多势众,江北各地的端公大多数是淮南派。从神坛的数量看,下坛远比上坛多。以前,两教派各行其事,娘娘教只庆上坛,淮南教只庆下坛。其后,经历了一个相互学习,两教派合二为一的过程。具体时间,估计在清代中晚期。现在许多淮南派的门徒也能庆上坛,如舒家乡的江广金等,在他们顶敬的师祖师爷中有上坛师祖等的名讳,说明在他的先师中,已经拜娘娘教的先生为师,学习做上坛的法事。因而,把上坛的先生也作为自己的祖师予以顶敬。据调查,现在江北端公几乎全部是淮南派,娘娘教的没有发现。
(二)外坛戏剧表演。
1.剧目。
在庆坛中演出单折或全部大戏称“出外坛”。其剧目有两种,一是坛戏,即内容与庆坛法事紧密结合,每一次出外坛必演的“正戏”,二是其他喜庆类剧目,属于“花戏”、“酒戏”之类。
坛戏。在江北,上坛的“正戏”剧目不祥。下坛的“正戏”为《乾元县》。其剧情前面已经介绍,兹不再赘述。其声腔为高腔。表演方面,据端公余万盛介绍,它是一出武打戏,演员的身法动作,走场开打等多模仿川戏,但是不正规,不准确。主要人物的行当及妆扮:赵侯先是娃娃生,后小生、正生。正生的装束为,戴帅盔,挂青三(髯口),着龙袍。五通,正生,挂“一条龙”髯口,戴大额子,穿软靠。罗公,正生,扎佛冠,穿褶子,执文帚。郭清(郭三郎),武生,戴帅盔,扎硬靠。蓝天豹(蓝蛇),花脸。麻三髯口,青袍。其他人物,侯栾,小花脸。蚩尤,花脸。统金花(统兵圣母)武旦,等。
其他剧目。在坛戏演出后,如果主人家或者来客要求加演端公班子会唱的戏。这一类戏称“花戏”或“酒戏”。常演的如《仙鹤配》、《相子寿》、《赵云求寿》、《佛祖寿》、《驼子回门》、《骂坡》、《回窑》等等。这些戏多为折子戏,内容上属于喜庆、祝贺、娱乐性的。主客图的是喜庆、闹热,吉利。剧目大都来自川戏。端公说,是向川班学来的。
2.坛班及演出场所。
外坛戏的演出场所一般就在法事现场,即民宅的堂屋里。照明以煤油灯,以事主家的方桌与条凳作道具,布设演出场地。也有在戏台演出。旧时,有的大户人家,自家宅院里盖有戏楼。这种情况下,正法事与唱戏分开。法事在堂屋,唱戏在戏台。不过家庭建戏台的毕竟很少。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唱戏在堂屋。
念法事与唱戏的端公团体俗称坛班。坛班分内外坛,外坛以唱戏为主,内坛主要做法事。坛班由同坛门的师徒或师兄弟组成,一般5——7人。内坛班至少有1——2名精通法事,本领好的先生掌坛承头,有全套法器,科仪本及道具(做法事用的)。掌坛师是祭祀的主持者,坛班的召集人。他平时坐茶馆接“活路”。事主有庆坛等事宜,先与他联系交涉。如做法事的时间、地点、规模(单做法事还是要加演外坛戏)、工价等。双方商定后,由掌坛师依据具体情况,邀请其他人参加。
外坛班的组成一般有,鼓师1人,须生1人,旦角1人,小生1人,花脸1人,丑角1人等。其中鼓师必不可少。端公说,提签子司鼓是外坛演出的指挥,他记得的戏多,戏中角色上下场的衔接,场上人物何时该唱,何时亮相、开打等“马口”记得牢。场上所有表演都听鼓点指挥。端公戏多是高腔,鼓师还要帮腔。此外,外坛班的旦角很重要。端公说没得旦角不成戏。庆坛等法事要加演外坛,必须先唱一出《开坛》。《开坛》既算正法事也可以看成外坛。由旦角捆头敷面,身着红褶子扮开坛仙姐出场。不开坛就不能唱戏。其次,端公戏多数是一些生旦对对戏,没有旦角唱不成。只有生角的戏很少,演来不好看,事主、来客和围观的不喜欢。唱戏为主的外坛班必须有一名旦角。他的工价也高出其他行当一倍。以前,端公班实行分账制,除了掌坛师外,其他人每人分一股,旦角要占两股。比如四升米一天的工钱,旦角要得八升,利市在外。但是,以前端公班的旦角的都是男性反串,社会地位极低。四川人骂他们是“三辈人喂不起红公鸡,踩席子角角的”。以前端公都参加袍哥,以便走南闯北,跑江湖有人“扎场子”,不受欺负。但是习旦角的不许参加袍哥。其次,唱旦角的不能动红粉扮灵官镇台。因为他们是“小的”(等于女性)。镇台的时候,灵官坐高桌上,掌坛师与主人家对之行叩拜之礼。如果旦角坐在上面,会被认为以小辱大,不成体统。还有习旦角的,不准姓自己的姓。旧时,如果某人学了旦角,被视为丢了祖宗的脸。族人要兴师问罪,重者开除祠堂,不许姓自己的姓。每年清明节,同族人要踏青扫墓,到祖坟前设三牲酒醴,香烛钱纸,奠帛挂幡。族长设办清明会,族人都参加吃会。但是,旦角不许参加。此外,他们同妇女一样在宴席上不得坐上席。笔者采访的江北张关男旦秦某某,就因为学了这一行受到族人和社会的蔑视。秦幼年丧父,靠母亲帮佣为生。经人介绍,他十余岁拜端公艺人“学捆头”。他说学这一行不劳累,是(只)那几角,出(演)完就走,但是人家看来很“小道”。
外坛戏班的乐器有老大锣、老大钵、小锣、马锣、梆子、铰子、唢呐、二鼓等。有戏箱,有常用的戏服,如蟒、靠、袍、褶子、打衣等;有软硬头盔、二生巾、大帽、佛冠;各色口条等等,一些常用的道具,如灵官鞭、财神鞭、钢叉、刀枪把子等。
3.内外坛的关系。
庆坛的祭祀中,以内坛正法事为主,外坛的唱戏为辅,外坛依附于内坛。事主庆坛,要求唱戏,也由内坛的掌坛师负责邀约外坛戏班,工钱也由掌坛师转付。内外坛的出演顺序为,先念正法事。比如下坛,先念领牲、小请,念至画樑或镇台,停正法事,外坛出开坛仙姐“开坛”,然后唱戏。戏完,再接其余正法事。直至结束。
avatar
跳跃前行1261
17楼
四、四川庆坛的概况
清代以来,四川各地的旧志以及各种文集中,在记述本地风俗、迷信之属,多提到庆坛。人们往往将它与禳邪除怪,祛病纳吉的跳端公相提并论,当作四川端公具有代表性的法事加以记载。人们历来习惯将四川分为东南西北四个部分,又称四条河道,即川北、川戏、川南、川东。除川南外,其他地域均有庆坛的记载。
如江油县,光绪二十九年重刻乾隆五年的《江油县志.风俗》曰:“及冬,庆坛,浑如戏剧【55】”。
民国《万源县志.教育门.礼俗》“坛神”条曰:坛神有两种,曰磴磴坛,石坛也;曰篼篼坛,则以径尺之筐,高尺许,挂于中堂神龛之侧。上供坛神牌,粘于壁,旁列坛枪,或书赵侯元帅、罗公仙师、五通盟王等,旁书领兵郭氏三郎。乡人呼为小神子。士人或以为奥,或以为开边名将。李雨村则引杜诗:“家家养乌鬼”以为坛神。按《炎缴纪闻》曰:罗罗本卢鹿,讹传而为罗罗。居水西十二营、宁谷、马场、漕溪者为黑罗罗,曰乌蛮;居慕役者为白罗罗,曰白蛮。俗尚鬼,故曰罗鬼。如此,则蛮祭也。俗庆贺则杀一豕,招十数村巫,解秽扮灯,歌舞彻夜,谓之大庆,并用白纸十二张,巫以剃发刀自划其额,滴血点之粘于坛侧,谓应十二月之数【56】。
民国《达县志.风俗》记载该地迷信之属,例举了庆坛:
乡人于龛之上,或书四官财神,或列药王观音,或更杂供偶像,济济一堂,莫适为主。而堂之右隅;则供坛神,或书罗公仙师,或书镇一元坛赵侯元帅,郭氏三郎。三年小庆、五年大庆,延巫演法,连日彻夜,扮女妆唱俚歌曰庆坛。谓不如是则养牲不遂也。并有供奉三霄者而祀土神灶神,无贵贱一也。夫鬼报应之说,惑也已久。奥灶之媚犹可言也,有时而木石怪异且相惊,以为神,祈祷偶应而香火结缘,甚则捐募金钱,起楼阁,绀碧辉煌,虽尽千金不惜。吾所闻见亦多矣,世无有狄梁公其人,孰废淫祀也哉【57】。
川西的成都、资中、简阳等地也有相关记载。清末简阳人傅崇矩编撰《成都通览》,在“成都之迷信.其他迷信之事.庆坛”条曰:
城乡民家多设坛场,所书之辞为千千兵马,万万神军等字,谓不可少有犯触,犯者祸立至。年终必庆贺一次,亲族及近邻均送炮烛,主人每每藉此招摇,聚众拈香,多出于此。距省一百里之简州,其汛署有此神。汛官按年必祭一次,款待乡绅,藉以收受财礼【58】。
清末民国年间,成都等地民众普遍供奉坛神,每年一次的庆坛酬神已成惯例。另外,对简阳的汛署设立神坛之记载,说明坛神赵侯等仍然保留其镇江镇水之神的神性。汛署是官方机构,主要职责是防汛。汛署设立坛神,并且“按年必祭”,主要作用显然是为了借助赵侯等神力平水患防洪抗险。至于“款待乡绅,收受财礼”是官僚们夹杂的私货,不是官方在官署设立神坛,每年公开祭祀的理由。
另外据《龙门阵》(1988年2期)介绍,旧时资中县城商贾云集的“新正街”亦专门设立神坛,每年一度的“庆坛”成为当地一大风俗,不仅延巫做法祭神,商家还要出钱请端公唱戏,祀仪完毕,全街人又欢聚一堂举行宴会,一起团年,盛况空前:
这帮做生意的小商家,图个驱邪禳灾,吉利发财,很崇尚巫教迷信。他们在街南头西侧墙上,专门立了坛神。这个坛神乃端公之“杰作”,一张五颜六色纸制的神图,大约6尺长,3尺宽。最上层画的李老君神像。中间画的五色八卦,下层画的“玄皇宫殿”状。整张画密密麻麻饰以巫教图案,不脱俗气。这,就算构起了一尊“神灵”,在那里为一街驱邪禳灾,保一街人财两发。坛神下设有一个石墩,叫坛墩,坛神之侧还立了“泰山石敢当”的石碣,围上栏栅……。
庆坛,含有喜庆吉祥之意……新正街做生意的人们,约定俗成,轮流当会首,每年腊月间,像办一次盛会,逗钱请端公唱戏。他们认定,一年来多亏神坛护佑,生意才赚了钱,当然应该酬谢坛神,并祈神保佑来年大吉大利,添财进宝。庆坛活动常常要闹腾个两三天。
庆坛又称“跳端二娃”,这“跳”字内涵不一。褒之者认为端公真有功夫,跳得好;贬之者认为端公胡跳乱跳来哄人。目击当年新正街庆坛的一位老人说:“那班端公,头戴披巾,身穿龙箭加腿靠鸾带,像唱戏的武将打扮,又有点道教的样儿,在坛墩前,地面铺一张长席,画上八卦。端公手执小旗,伴随着咚咚哐哐的锣鼓声,口中念念有词,边唱边跳。跳到高潮时,真像神灵附体,腰身手脚快速扭动,如疯似癫。按端公做法事时的术语来说,叫什么‘踩九州’啊,‘放兵’、‘收兵’啊,名堂不少。不信巫教的人说,啥子做法事哟,还不是端二娃骗主家的钱,装疯迷窍,麻麻渣渣乱跳一阵,才消化得了撒!由此,世上生出骂那种虚张声势,耍花样,办事不踏实的人话:‘我怕你是在跳端二娃哟!’,骂那些不干正经事的人是‘跳乱坛’”。
庆坛的尾声,还有一番盛况。那就是全街的人欢聚一堂,举行宴会,一起团年。这种活动一直延续到解放(1949年)前夕【59】。
合川、巴县、江北等川东地区,民间的坛神供奉很多,官方的志书多有记载。如民国十一年刊刻的《新修合川县志.风俗》曰:
十一月冬至,士庶家建有宗祠者,必择日聚族人备牲醴以祭祖先,谓之冬至会。中旬下旬,民间有坛神者,择吉日延巫于家,张神案、宰牲具醴,献生献熟,必敬必诚。有拆坛、安位、放兵、收兵诸法事。并请优伶酣歌谑浪,以娱神明,观者哄堂。有一日一夜,有三日三夜,谓之庆坛。俗又名之曰庆老爷。无力之家,则于宰年猪时,具牲首酒醴以供。谓之献坛【60】。
另外,池正永先生在《民国时期合川风俗见闻》中提到坛神的设置以及祭祀的情形:
土地(民宅神龛下设有土地牌位)之下还有坛神。他的责任是祛邪和保护家人平安。坛神有两种,一曰“篼篼坛”,又叫“上坛”,以竹编成,糊以色纸,中置鸡蛋。一曰“屋基坛”,刻石为记,上圆下方,供于室西北角。……遇有家人生病,主人觉得是对“坛神”冷落了,便请来端公“庆坛”,使“坛神”高兴,积极去履行自己的“职责”【61】。
此外,从四川灯戏的演出盛况,可以看出“庆坛”的流行。
灯戏,是巴蜀地区极富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小戏,是川剧的重要声腔之一。灯戏在四川流布很广,据于一等介绍,有南充、达县地区的川北灯戏,川东地区的秀山花灯,梁山(即现在的梁平)灯戏,川南的古蔺灯戏,芦山花灯等。灯戏几乎遍及巴山蜀水各地的城乡。
解放前梁平县又名梁山县,因此当地的地方戏被人们称为梁山灯戏,一直沿用至今。梁山灯戏源自民间的“玩灯”和“秧歌戏”,前者的舞蹈动作与后者的说唱表演形式结合而成。清代中期是梁山灯戏发展的鼎盛时期。本地人也叫它“包头戏”(解放前,女角由男性扮演,俗称“包头”)、“端公戏”或“胖筒筒调”。
梁山灯戏的唱腔音乐主要有胖筒筒类的灯弦腔、徒歌类的神歌腔和俚曲类的小调,其中“梁山调”灯弦腔比较独特。梁山灯戏的表演特点为“嬉笑闹”与“扭拽跳”。其剧目相当丰富,总数在两百种以上,这些剧目大都改编自民间戏曲或民间故事。灯戏表演采用方言,唱词通俗自然,生动活泼,极富生活气息。此外,由于灯戏的娱乐性很强,情节夸张,矛盾突出,嬉闹诙谐,所以演员们表演起来往往动作夸张,带有舞蹈的特性,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节庆盛会或者红白喜事,老百姓们总离不开灯戏。
川北灯戏,又称“鼓乐神”,是流行在川北一带历史悠久的民间歌舞小戏。阆中是川北灯戏的故乡,每当农村收获季节,灯戏艺人在田头或院场点亮写有“五谷丰登”、“人寿年丰”等字样的大红灯笼,打起锣鼓,拉起胡琴,便演起滑稽逗趣、热闹非凡的灯戏来。农民们看见红灯高挂,便打起灯笼火把,从四面八方赶去看灯戏。 川北灯戏演出形式生动活泼,内容多歌颂正义,鞭挞丑恶,寓教化于嬉乐之中。其剧目一般以喜剧、闹剧为主,正剧、悲剧题材也多用喜剧表现。川北灯戏的表演粗犷简洁,诙谐通俗,载歌载舞,妙趣横生,唱词质朴健康,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因小戏多、喜剧多、闹剧多,故丑行在川北灯戏的表演中占有特殊地位。灯戏的丑行有男丑、女丑之分,男丑又叫小花脸、三花脸,女丑又叫彩旦、摇旦、婆。丑既扮反面人物,也扮正面人物和中间人物。在众多灯戏剧目中,半数以上少不了丑。川北灯戏由花灯歌舞发展而来,其中包含有川北山乡的民歌小调、清音、神歌、端公调,同时又吸取了陕西调、吴下补缸调等曲调。。川北灯戏的表演中融进了民间舞灯及木偶、皮影、杂技等技巧,用以刻画人物、表现情节。
对于四川各地灯戏的来源,一般研究者均认为一是古代四川的民间歌舞表演等,二是端公艺人的庆坛。认为庆坛与灯戏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辛身、子房在《川北灯戏》中对灯戏与端公庆坛的关系作了这样的表述:
解放前,绝大多数灯戏艺人都是端公,既跳端公又唱戏。所以清道光刻本《江油县志》上有“春戏子腊端公”的记叙。只跳端公不唱戏,或者只会唱灯戏不会庆坛的人数非常之少。所以,把庆坛和唱灯戏说成是一株树上的两支丫杈,是非常恰当的【62】。
川北庆坛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庆正坛与庆耍坛,庆正坛又叫念正法事,端公艺人献牲献香烛,作法酬神。耍坛又叫耍灯,即演出灯戏。在这种表演活动中,正法事与演灯戏一般是交替进行的,俗称一折坛一折戏(灯),灯坛两开。庆正坛是娱神,唱灯戏则为娱人。娱人与娱神交替进行。由于灯戏与庆坛长期相伴相生,灯戏受庆坛的影响极深,如灯戏的音乐与庆坛的极为相似,在语言的使用上,庆坛与灯戏的唱词、讲白和引子都很相似,具有俏皮、诙谐、风趣等特点。因此,研究者认为“灯戏是由庆坛衍变而来”【63】,“庆坛孕育了灯戏,灯戏来源于庆坛”【64】。
总之,我们从遍及四川各地的灯戏演出,不难看出庆坛在民间的盛行。
avatar
跳跃前行1261
18楼
注释:
注一:吕子房、辛身、肖善生、柯静、蒋学琼等编著《川北灯戏》。
注二:《中国傩戏、傩文化专辑》(下)第19页。《民俗曲艺》70期。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出版(台湾。1991.3)。
注三、注四、注五、注六,注七、注三十一,袁珂、周明编《中国神话资料萃编》第51、52、55、57、33页。
注八:【汉】许慎《说文解字》。
注九、注十、注十一、注十二、注四十一,注五十一,【清】李实著,黄仁寿、刘家和等校注《蜀语校注》。
注十三同注一。
注十四;曹学佺著,刘知渐点较《蜀中名胜记》第77页。
注十五、注十六《巴蜀之谜》(四川日报《天府周末》编辑室)。
注十七、注六十一,《合川文史资料选编》第六辑第114-115页。
注十八,【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第182页。
注十九,注二十、江南教主倪准、司铎黄伯禄、裴默氏辑《集说诠真》第289-290页。
注二十一、注二十二、注二十三注、注二十五、注二十六、注二十七,注二十八注、二十九,宗力、刘群《中国民间诸神》。
注二十四,民国二十七年刻《泸县志》(卷八)(重庆图书馆藏本)。
注三十、注四十六、注四十七,龍源编辑整理《正一元皇派简介》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702/14/7114877_572410843.shtml)。
注三十三、注三十四、注四十,宗力、刘群《中国民间诸神》。
注三十二、注三十五、注三十六、注三十七、注三十八、注三十九,注四十三、注四十四、注四十五,王家佑《道教论稿》巴蜀书社出版(成都,1987年版)。
注四十二见百度百科“三教合一”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89%E6%95%99%E5%90%88%E4%B8%80/2016120?fr=aladdin)。
注四十八,《龙门阵》1981年第3期109页。
注四十九,道光《江北厅志卷六“人物.仙释”》第37页。
注五十、注五十六,民国二十一年《万源县志》卷五。
注五十二,注六十,民国《合川县志》卷三十五“风俗”。
注五十三,注五十七,民国《达县志》卷九“礼俗门.风俗”。
注五十四、注五十八,傅崇矩《成都通览》第555-556页。
注五十五,光绪二十九年重刻乾隆五年的《江油县志.风俗》
注五十九,成之新《百年沧桑一条街》载《龙门阵》(1988年2期98页)。
注六十二、注六十三、注六十四:吕子房、辛身、肖善生、柯静、蒋学琼等编著《川北灯戏》。
avatar
跳跃前行1261
19楼
顶一下。免得帖子沉底,不见了。
avatar
跳跃前行1261
20楼
顶顶顶
avatar
跳跃前行1261
21楼
顶一下。免得帖子沉底,不见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