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论开国元帅之刘伯承林彪
avatar

论开国元帅之刘伯承林彪

归途如虹2017
1楼
刘伯承、林彪是我国现代军事史上两位杰出的军事家,二者谁高谁低呢?日本军史专家在研究后认为“做为杰出的军事家,刘伯承比林彪才能更全面,而且更富于创造性”(见中共党史出版社的《中国雄师---第二野战军》)。做为一个军史爱好者,我就二人整个军事生涯的作为来进行评述:
一、军事理论成就
这似乎没有什么可比性,在中共确定的36个军事家中,唯刘帅冠有“军事理论家”的头衔,一生的理论成就十分丰富。如大家非常熟悉的“敌进我进”“军事五行论”“人地论”“战争利害变换线”“钳形攻势”“追歼战的大纵深战略”“解放军战役学理论”,以及率先提出的“综合群力论”“对日持久战思想”“独立自主游击战思想”,解放后出任解放军最高学府总教头,结合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创建了解放军自己的战役学理论。刘帅还在我军发展的各个时期,翻译了大量外军军事理论书籍和教材,指导我军当前的作战。
林彪的军事理论主要局限于战术上,如“短促突击”“三三制”“一点两面””三猛战术”“四快一慢”,而对战争全局性的军事理论就好刘帅有较大差距。
整体而言,显然刘伯承军事理论的层面更高。
二、军事教育
刘帅在各个时期都兼任了相应的军事学校的职务,甚至亲自制定或翻译军事教学资料,战争时期引入苏联、日本、美国的先进作战理念,引入教学,指导战争,解放后更是一心办教育,亲自撰写了《解放军战役进攻与防御讲授纲要》,培养了大量的军事人才,促进我军向现代化和正规化迈进。
林彪也曾任抗日军政大学校长,但此学校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军校,其实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党校和行政学院,主要目的是培养干部,没有什么系统的军事学习,军事方面多是些讲座。
在军事教育方面,显然是刘伯承胜出。
三、军事实践
红军时期,刘伯承出任总长、军委纵队司令、先遣纵队司令,林彪出任军团长以下各级长官,应该说二人都出色完成了各自的本职工作。相比较而言,林彪做为军事指挥员有所败绩,如高兴圩对19军作战失利,两打宜黄失利,乐安作战失败,四渡赤水时赤水县城、鲁班场作战失利,霍县隰县对关麟征作战失利。相比较而言刘帅做为总长,出色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参谋工作无失误之处,特别是四次反围剿的佯攻南丰打援的建议,对红军取得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起到重要的决策参谋作用。长征中做为军委纵队司令员、先遣纵队司令员则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突破乌江、智取遵义、袭占娄山、实施四渡赤水、巧渡金沙、彝海借道、强渡大渡河、侧击泸定桥,为红军走出困境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总体看,刘伯承红军时期在自己位置上的作为更出色。
抗日时期,林彪仅仅打了两仗,此后,因疗伤一直没有指挥军事了。平型关政治影响很大,但从军事而言,歼敌1000余人,自损也近1000人,作为一次伏击战,又是打敌辎重,这样战损军事价值还真不高。刘帅七亘村歼敌400余人,伤亡30余人;黄崖底歼敌300余,自身仅伤亡30余人神头岭歼敌1500余,伤亡也仅240余人,长乐村歼敌2200余人,自身伤亡也就800来人。显然从军事角度看,刘伯承元帅的作战更为出色。同时,刘帅坚持抗战,领导部队歼敌42万,创建了拥有2400万人口的晋冀鲁豫根据地,成为解放战争的重要基础根据地之一,也是东北根据地的基础之一(支援东北25个架子团,1纵本准备调东北,虽没去成,但留在华北作战一段时间,补充了华北调东北的兵力),抗日战争显然刘帅胜出。
解放战争各有千秋,但从作战条件和战果而言,本人认为刘帅更为出色。解放战争的战役作战,刘帅保持了不败纪录,而且就作战条件而言刘帅创的一些军事记录却无人刷新,比如一人几发子弹的大兵团作战的上党战役;解放战争初期相当兵力对阵敌两大主力并小胜的巨野战役;在战略被动形势下出击外线取得最大战果的鲁西南战役;无后方作战条件下歼灭敌军整编师的高山铺战役;相当兵力条件下、装备极差、弹药不足包围敌头等兵团的双堆集战役;战果最大、作战堪称完美的大西南战役!林彪最出彩的是两大决战,无论是作战兵力,还是装备东野都强于对手,这样的仗打成是在情理之中的。但林彪却失去了一些本应该胜利的战役。林彪亲自策划和指挥的上下齐台战斗,我军集中2万人歼击89师失利,甚至改变东北初期的战略,这一仗的失利,我军做出了“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策略。四平、本溪作战,我军集中20万兵力对敌军10个师10万余人,然而,由于四平防守策略不当,构筑50公里的防线进行防守,形成处处防守,处处薄弱的局面,不得不再从本溪方向抽调兵力,造成本溪被击破后,敌军集中兵力攻击四平,使得四平防线也全线崩溃,后守公主岭、长春等原定计划一律放弃,被迫退过松花江,收编部队也大量溃散。根据国军的估计,四平战役我军损失兵力约4万。退过松花江后,林彪做好了放弃哈尔滨,去东满打游记的准备此后,因敌军主动停战,林彪才得到喘息之机。三下江南期间,林彪留下了以4个师攻击德惠和农安两个败仗,其中打德惠7000守军集中的榴、山、野炮共90门,而刘伯承大决战前最大规模的鲁西南战役山野榴也不过才60多门。夏季攻势,林彪集中24个师夺取四平,先后投入9个师进行攻坚,前后半月未能攻克,自称伤亡1.3万歼敌1.7万,但国军则称毙伤共军5万,自身伤亡7000余(笔者认为我军数字有缩小,当时我军一个师万人左右,战后据时任17师师长龙书金回忆该师没负伤的仅2000人,一个师即伤亡7000多,前后投入9个师攻坚,还加打援的伤亡,不可能只有1.3万的伤亡;据丁甘如将军回忆说四平攻击战役我军共伤亡4万余。我认为这两个开国将军是不可能诋毁自己的,说法应该比较可信)。大进军阶段,林彪进军中南留下了青树坪败仗,而刘帅进军大西南则一路顺风顺水,以50万兵力采用“大纵深、大迂回、大包围”的手段一气呵成围歼敌军90万,且伤亡还不足5000人,可以说进军中南和进军西南相比,其指挥水平和实施水平有相当大的差距。
纵观战争中各个时期,总体看,本人认为刘伯承更胜一筹。
四、军事各层面比较
(一)军事谋略
指对付什么样的战争用什么样的战争模式的战略思维占,属于孙子战争分层的“上兵伐谋”层面
1、红军时期刘帅的作战谋略是意运动游击战为主,同时推进红军的正规化建设,刘帅的“敌进我进”(未被李德采纳)实际上是在这个时期提出,同时期的林彪恐怕还谈不上什么什么大的军事谋略。
2、抗日战争时期,刘帅率先提出“持久战”思想,“独立自主游击战”思想,“综合群力思想”(这几个军事谋略可以参看人民日报“功业垂青史 武学照千秋”和刘传编写组成员之一乐白笔“刘伯承元帅的八千里路云和月”两篇文章),抗日中期针对敌军的囚笼政策提出“交通斗争”策略,在华北根据地进入最黑暗时期又提出和实施“敌进我进”战略,这些东西对于八路军的作战具有示范作用。抗日战争时期的林彪提出以运动战为主的速胜作战理念,实际上是不符合抗日战争的实际情况的。
3、解放战争时期刘帅的《论蒋军的致命弱点》和《再论将军的致命弱点》两篇文章可以说就是将军必败的宣言,揭示了解放战争我军必胜的规律和一般进程(在本人看来其指导意义相当于抗日战争的《论持久战》),在和蒋军的作战策略上采用的是内外线结合的主动作战,这种策略是保持晋冀鲁豫根据地基本完好的根本手段,如果采用其他战区的作战方法,邯郸必丢,晋冀鲁豫就将失去作战之根据。解放战争中期对付敌军哑铃战略,实施中间突破。解放战争后期根据作战方式的转变又提出了大纵深的作战谋略。同时期,林彪也没有什么大的军事谋略。
在高层次的作战谋略方面,显然刘帅胜出。
(二)军事纵横
即瓦解敌军,属于孙子战争分层的“其次伐交”层面。
红军时期,刘帅过彝海与小叶丹会盟,会理说服守将不抵抗,邯郸战役策动高树勋起义,襄樊战役后放回郭勋祺回川做工作,为进军西南时大量川军起义打下伏笔,淮海战役策动110师成功起义等,可以说伐交成果丰厚。林彪方面伐交基本是罗荣桓在做。这个层面刘帅胜!
(三)军事战略
指全局性的作战方面,属于孙子战争分层的“其次伐攻”层面。
刘帅的有红军时期遵义会议上和聂帅一起提出的去川西北会合四方面军的建议;抗日战争的敌进我进军事谋略指导下的敌后武工队,和交通斗争策略指导下的交通破袭战;解放战争初期的内外线作战结合策略,中期的中路突破(鲁西南战役及挺进大别山);逐鹿中原的三山四河战略;淮海战役中率先提出的斩断敌军中枢以及和陈邓一起提出先打黄维促成大淮海的建议,进军西南的先取重庆策略。
林彪在四渡赤水后,认为走“弓背”,指挥不行,显然是战略上的短视。长征到达陕北后,闹着要去陕南打游击,然后与高举抗日大旗相背道而驰,解放战争败退松花江准备放弃哈尔滨去东满游击。解放战争决战阶段迟迟不敢攻取锦州,营口失手,使得52军撤走。平津战役放弃塘沽,给敌军留下一个口子。追歼战阶段打算掉陈赓长驱650公里入广西,陈赓攻取广州后对陈赓阳江追击叫停,广西战役期间又打算调陈赓北上先打鲁道源,南线仅留一个师于廉江,如此布置敌军必从南线跑掉。成功的策略有东北起初“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南拉北打”,平津战役先打两头后取中央。
这个层次依然是刘帅更强。
(四)战术
指具体的作战手段,属于孙子战争分层的“其下攻城”层面。
“战术之奇,刘伯承数中国军界一绝”,有代表性的经典战役战斗“如:智取遵义(兵不厌诈)、巧渡金沙(纵深奔袭)、七亘村之战(重叠待伏)、神头岭之战(出敌不意)、上党战役(围成打援)、邯郸战役(猫盘耗子,盘软了再吃。围三阙一)、陇海战役(先发制人)、鄄南战役(回马枪)、滑县战役(猛虎掏心:对敌实施远距离奔袭,即避开它的前锋据点,果断突入它的防御纵深,先打它的指挥中枢),巨金鱼战役(攻敌所必救,歼敌救者,攻敌所必退,歼其退者),鲁西南战役(攻其一点,吸其来援,啃其一边各个击破),六营集之战(围三阙一,暗设口袋),挺进大别山(狭路相逢勇者胜),宛西战役(小型运动战的典范“分遣与集结相结合,分遣以撕破敌人的合击阵势,集结以围歼可以歼灭之敌”),襄樊战役(钳形合围),淮海战役(对整个战役提出的战法:夹其额,揪其尾,斩其腰,置之死地而后已。)、双堆集战役(倾家荡产,围师不阙)、西南战役(大纵深、大迂回、大包围),对印作战指导(“打头,击背,刨腹,切尾”在分析敌军配置基础上的高度精炼)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高山铺战役,可以称得上“瞒天过海”,从300里范围内快速集中10个旅打击40师及82旅,敌被合围前始终认为当面我军只有1个旅,造成我军在无后方作战条件下,消灭敌军一个整师的光辉记录,称得上绝对经典。
林彪在战术上则先后提出“短促突击”“三三制”“一点两面”“三猛”“四快一慢”等战术,不过从运用看,综合效果还有一定差距,如上下齐台、兴隆泉、两次四平、德惠、农安等败仗说明在战术运用上并未达到完美效果。
在这一项比较上依然是刘帅占优!
五、战果(领兵之后)
歼敌方面:刘帅麾下部队抗日战争歼敌42万,解放战争歼敌221.8万,剿匪114.5万,伤亡约22万;林彪指挥麾下部队抗日战争歼敌2000多,解放战争歼敌188万,剿匪115万,,伤亡约28万,这是战史统计数据,实际上这个统计数据中陈赓进军中南的15万战绩划入了四野,而四野进军西南的约8万战绩未划入二野。
根据地创建方面:刘帅在抗日战争中创建了人口2400万的晋冀鲁豫根据地(一级军区),这块根据地成为了解放战争的重要根据地之一,抗日战争中的各根据地是共军和国军争夺天下的基础,且,晋冀鲁豫处于四战之地,关联八方,向北屏障华北和东北,向东向西配合华东和陕北,其战略位置决定了这块根据地关系了国共两军的战略平衡。解放战争中期,刘帅又率领中野逐鹿中原建立了拥有人口4500万的中原根据地(一级军区),把中原这个本来国军的兵源粮源基地,变成了我军的前进跳板,这是一进一出的差别,这为提升共军的总体实力,削弱国民党的战争潜力意义巨大,并且中原根据地的建立还使我军中原、山东、晋冀鲁豫三大根据地形成了对中原国军的战略包围,为淮海决战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林彪则创建东北根据地,而且还利用了晋冀鲁豫抗战基础。根据地创建方面,依然是刘帅胜出。
六、胜率
刘帅做为我军的军事主官(长征途中任军委纵队司令、先遣纵队司令,八路时期任129师师长,解放战争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中野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其亲自策划和指挥的战役保持了不败记录,刘帅的出色指挥使第二野战军获得了“刘邓常胜军”的美誉,刘帅也获得了边区政府的“常胜将军”锦旗 ,领袖毛ZD也称赞刘伯承元帅为“常胜将军”。
林彪则留下的高兴圩、两打宜黄、乐安、赤水城、鲁班场、霍县隰县、上下齐台、兴隆泉、两次四平、德惠、农安、青树坪等败仗。
百战不殆是用兵作战的一种境界,从作战的胜率就可以看出,林彪的军事指挥还差火候,起码是在对军事行动的“五行因素”的综合运用上还有偏差!而刘帅战役作战百战不殆,并非偶然,一是有深厚的理论素养,二是善于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总结出指导作战的军事“五行”术,准确利用“敌情、我情、地形、时间”的综合因素,制定和实施合理
的“任务”,这是刘帅保持常胜不殆根本原因。
因此,我们从胜率上就可以看出,林彪的用兵水平和刘帅还有较大差距。
七、对手和第三方的评价
对于评价来看,我党我军重量级人物给刘帅的评价显然是高过林彪,我就不说了,自己人的评价往往带有感情和气候因素,还受资历和威望等左右,用这个压林彪有点欺负人的意思。对手和第三方的评价那才是最客观的,我们看看他们怎么说:
蒋介石:“论战术之奇,刘伯承数中国军界一绝”;“智计过人,不愧是军事家”
白崇禧:“共军第一号悍将”
顾祝同:“与国军将领相比,不啻为鹤立鸡群”
杨森:“刘伯承在国共战争期中是匪军将领表现得最突出的一个”
冯玉祥:“对中共军队了解的人知道,除朱、毛外,就是刘伯承了,他的功绩是建立了红军的司令部系统。另外,他曾带领红军跳出重围,四渡赤水。这种东窜西跳的战法是他早年在川军中作战的翻版。”
刘湘:“你们不要小看他这个团长,他那个团人多得很。过去熊克武打了败仗,常常让刘伯承给他收拾烂摊子。他厉害得很。”
胡琏:认为刘伯承是“杰出之才”
刘 峙:“刘邓部队能藏于九地之下,攻于九天之上,神机妙算也”
郭汝瑰:“此乃共军最能作战之人也”“军事史上最辉煌的行动就是挺进中原”“没有胆大包天的勇气谁也不敢下这一决心;没有心细如发的筹谋,谁也无法完成这样的任务”
陈颐鼎(70师师长):“刘伯承乃天下奇才”,人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之一角,大海之港弯”
王元直(整编11旅旅长):“刘伯承之运用深合孙子兵法”“学识见解俱高”“有人谓,刘伯承指挥国防部,信然不谬”
杨伯涛(18军军长):“刘伯承太厉害了”
刘广信(第119旅旅长):“与其说我们是受顾祝同、白崇禧指挥,不如说是受刘伯承指挥”
日寇:“神机军师”,誉神头岭为“八路军第一流游击战术”
廖明哲(18军老虎团33团营长):“我们对解放军将领的佩服,只佩服刘伯承”
张国焘:“军事天才”“当代刘伯温”(张国焘写回忆录时已经算是第三方了)
日本军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军事史两个杰出军事家为刘伯承、林彪,并说刘伯承各方面均高于林彪(中G党史出版社的《中国雄师第二野战军》)
西方人认为的中国三个半(一说两个半)军事家,刘帅均为其中之一。在苏联的百科全书中,把刘伯承定位为“革命军事家”(刘得之后,谦虚地说应该改为“革命军人”)
美军观察员卡尔逊:“被认为是最好的战术家,军中的军事学者之一”
美国军事专家吉米认为刘伯承是20世纪6个伟大军事家中最神奇的一个。
英国的詹姆斯?爱特说:“一个真正的军人,渴望战争又憎恨战争,一个伟大的军人,就不仅能操纵战争,而且能消灭战争。刘伯承就是人类军事史上一个罕见的真正而伟大的军人。”
美国记者杰克?贝尔登在《中国震撼世界》一书中写道:“我经历了多次战争,但从来未见过比共 产 党这次胜利强渡黄河(指鲁西南战役前的渡河)更为高明出色的军事行动。说它高明并不在于这次军事行动本身,而主要在于对这一军事行动的构想--它的胆识、气魄,特别是他们创造性的想象力。”
对林彪的评价:
蒋介石:“平型关打得好”
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说:“他(指林彪)是红军中年轻的雄鹰。在红军这道星河中,没有比林彪更为灿烂的明星了”。
九、官方评价:
一)刘帅:
1、悼词节选(最权威的盖棺定论):中国人民的伟大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在一系列重要战役中,特别是在上党、平汉、淮海、渡江战役中,在进军解放西南战役中,表现出了他非凡的军事指挥艺术;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中级军事指挥员,为推进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建设,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他的高超的指挥艺术和作战谋略,他的精辟独到的军事著述,是毛ZD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人民日报社论《功业垂青史,武学照千秋》节选:中外著名的军事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也是卓越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刘伯承的军事理论是毛zd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杰出的兵法家;大军事家。
3、《中国大百科全书》评语:“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ld人,军事家”;“刘伯承在长期的战争环境中攻读古今中外军事名著,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实践当中。他对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和司令部等工作都有独到的论述。其作战谋略和指挥艺术是毛zd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4、《中国人民解放军大词典》评语: “指挥艺术卓越”,“为我军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军的军事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
注:“毛zd军事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评语,解放军将领中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二)林彪
1、《中国大百科全书》评语:军事家、反革命集团主犯。
由此可以看出,官方对于在军事上的历史定位,林帅是远远不及刘帅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军事上综合看林彪显然不及刘帅。同时说明一下,作者并无贬低林彪之意,本文尽可能实事求是,但由于作者水平限制,文章中可能有不实和对林彪认识方面的偏差,请有识之士给予指正。
avatar
归途如虹2017
2楼
林彪败仗之一:兵败竹篙山
1931年9月7日十九路军邓志才部与林彪的红四军部在高兴圩西北遭遇,在高兴河蓝田村至竹篙山一带展开激战。林彪指挥的红军面对十九路军两个旅,打得非常苦,竹篙山上鏖战两日一夜的林彪部已经支持不住。到8日午,张炎率师部及一个旅增援上来时,黄昏时,林彪部全线动摇,连红四军指挥部也直接面临敌军攻击,危急之时,红四军十一师师长曾士峨亲自率部逆袭,掩护了红四军指挥部撤退,但曾士峨本人也壮烈牺牲。9月8日晚,双方都脱离接触,两日一夜的浴血苦战终于落幕,以林彪部惨败而告终。
avatar
归途如虹2017
3楼
林彪败仗之二:1933年乐安战斗
红一军团攻击乐安43师一个旅,战斗进行了4天4夜,屡攻不克,不得不撤围而去。
avatar
归途如虹2017
4楼
林彪败仗之三:1933年两打宜黄战斗
6月7-10日红一军团攻击宜黄失利,后来再次攻击宜黄也未能成功。
avatar
归途如虹2017
5楼
林彪败仗之四:攻击赤水县城失利
一渡赤水前,林彪奉令拿下赤水县城,攻击失利,连同同时进行的土城战役失利导致红军一渡赤水。
avatar
归途如虹2017
6楼
林彪败仗之五:鲁班场战斗
三渡赤水前,林彪攻击鲁班场周浑元纵队失利,伤亡1500人(其中亡480),中央红军被迫三渡赤水。
avatar
归途如虹2017
7楼
林彪败仗之六:东征之霍隰战役
1936年3月林彪部围攻霍县,相持半月后,林彪见谋划落空,于是便开始分兵窜犯其他地点。关麟征由东向西,大军杀向午城镇打垮了林彪部一万多人,国军称毙伤共军两千多人(聂荣臻元帅在回忆录中坦言和关部作战受到损失,并折损了一个师参谋长和一个团政委),关部进入红军中心的隰县,共军只是久久围困,而不敢发起进攻。相持近一个月之后,关麟征用声北击南之法,向南首先击溃了共军彭德怀及徐海东的主力,再声东击西,打垮了刘志丹部,一直追到清水关,到达黄河岸边的三交镇。
avatar
归途如虹2017
8楼
林彪败仗之七:上下齐台战斗
解放战争期初期进入东北,于45年11月底在上下齐台地区,集中黄师7、10旅、梁师2万多人歼击89师失败,不得不作出后退几百里,“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决定。此战失利的原因,总结为:未能断敌退路,采取了一面平推的战法;人海战术,伤亡太大。
avatar
归途如虹2017
9楼
林彪败仗之八:兴隆岭之战:
林彪集中12个团,在兴隆岭歼击新38师112团失利.此战失利原因在于低估了新一军的战斗力,对于攻坚和打援均未做充分的准备,各部协同很差,甚至在夜间战斗中出现自己打自己的情形(影视剧中,愚蠢的敌军经常这么干),在攻击不利伤亡较大又无法拿下的情况下,敌113团增援,被迫退出战斗,转移战场。
avatar
归途如虹2017
10楼
林彪败仗之九:死守四平
林彪违反战前和中央达成一致的策略,即以一部兵力死守四平,集中6个旅主力机动歼敌的策略,用所有机动兵力布置一条50公里的死防线死守四平,兵力严重透支,不得不再从本溪调兵增援,造成本溪失手,进攻本溪的新六军和52军转兵四平,一鼓作气突破了林彪防线,迫使林彪大溃败。据黄克诚5月24日报告,不算南满部队,光北满就伤亡1.5万,其3师就伤亡7000多。撤退时也毫无章法,各部竞相逃命,没有任何交替的掩护,敌军长驱直入,林彪主力虽逃过松花江,但有不少部队被切断在松花江南。同时收编部队叛变,逃散现象严重。因四平失利,造成是损失有多大,有两个数字可见一斑。四平战役前东北总兵力达到40万,而到全面内战时东北总兵力仅剩32.5万。
avatar
归途如虹2017
11楼
林彪败仗之十:德惠之战
二下江南时,我军4个师附山野榴重炮90门围攻德惠新一军50师(欠一个团),8个师打援,结果德惠久攻不克,新一军一个师援军迂回成功(援军总共也就4个师),我军功亏一篑,此后,新1军和71军发起追击,将我军撵过松花江(杜由此还吹牛,向老蒋报告歼共军10万)。此战的弱点在于我军步炮协同水平很低,未能充分发挥我强大炮兵的威力,造成攻击失利。同时,摆在外围的8个师未能对敌增援部队造成威胁,致敌轻松迂回突破。纵观德惠之战,兵力占绝对优势,但攻坚和打援都毫无章法。林彪亲临攻坚前线,目睹步炮协同极差,伤亡惨重,气得把望远镜扔在雪地上,但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阻援方向8个对敌4个师却阻击不住,这在关内简直不可想象。
avatar
归途如虹2017
12楼
林彪败仗之十一:农安之战
47年3月13日,林彪组织第6纵队,独立一师共4个师及炮司主力围攻农安,以第一/第二纵队6个师打援,农安守敌为之前已遭我打击之87师残部和259团,战至16日,因敌新22师突破我军防御,林彪不得不全线撤退。农安之战几乎是德惠之战的翻版,而且守军更弱。敌军解围的先头部队,不过是新22师和54师两个师,我军6个师打援居然无能为力,敌军解围的后继部队也不过6个团(相当于两个师),就迫使林彪攻坚和打援两头失利,这种指挥水平,放在关内名将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
avatar
归途如虹2017
13楼
林彪败仗之十二:47年四平战役
我军24师乘夏季攻势胜利之势围攻四平,四平只有3个师守军,其中88、刚刚被歼灭,重新组建,另一个87/54师也遭受过重创。我军先后投入9个师攻坚,阻援方向15-17个师。攻坚15天未克,伤亡惨重,外围又被敌军援军突破,不得不全线撤退。解放后,毛ZD接见陈明仁时说“我看林彪打仗不如你”。此战失利的原因:一是在外围耽误的时间太长,给了敌军充分的准备时间,陈明仁认为林彪在歼灭88、91师后直接攻击四平,四平是不可能守住的。二是对敌情判断失误,下决心太快(林彪语)。三是一次性投入兵力不足,多路突击,未能形成突击方向的绝对优势。四是攻击失利的情况下,分次投入预备队,打成“添油战术”,僵持不下。四是当敌援军来援时,临时改变决心打援(计划调动9个师围歼新6军),造成了攻坚停顿,临时调动的部队不能及时运动到位,打援不成功,同时,部队调动又造成防御上的空当,致使93军和195师突破了我军防线,致使我军全面被动,四平攻坚功亏一篑。
双方损失方面:林彪报告中央歼敌3万(战后改成1.7万),自损1.3万。国军数据则是毙伤共军5万,自身伤亡7000余。而我军参战将领的说法:时任1纵1师参谋长的丁甘如将军说我军伤亡4万余,时任6纵17师师长的龙书金回忆说,17师没负伤的仅2000余人(一个师就伤亡7000多),时任1纵1师1团团长唐青山说,其一团3天攻坚2600多人的团就仅剩1000来人,整个1师失去攻击能力。
avatar
归途如虹2017
14楼
林彪败仗之十三:青树坪之仗
林彪大军进军中南,在我党统一战线的运作下,策动程潜/陈明仁起义,但起义后对起义部队的管理并吧严密,导致起义部队大量叛逃,我军展开追击,追击中,136师曾经遭到敌军的敌军围攻,但我军部队迂回,迫使敌军快速后撤,并未遭到大的损失,因此并未引起我军的注意。各部继续追击敌军,尤其以49军为突出,其146师追击到青树坪附近,遭到白崇禧精心策划的包围,战斗从8月15日一直打到17日午夜,我146师在145师接应下突围,146师“元气大伤”。
作战结果:我军战史称146师伤亡877人,接应145师伤亡470人。而据敌军当时的报道,则称歼灭我共1个师,网上的一些说法认为青树坪一仗我军共损失13000余人。
在我看来,146师并没有覆灭,说损失13000余人,显然是夸大了,但若说146师只损失877人显然又是缩小了。道理很简单,146师是国军重点围歼的对象,整个战斗打了2天半,战况激烈,怎么可能比接应的145师损失一倍不到?占比也不过10%,又何来“元气大伤”一说?最大的可能性是146师阵亡877人,而不是“伤亡”877人,负伤人数大致应该在阵亡人数的3倍左右。
青树坪之战的损失还不仅仅是战场上的,关键是我军追击叛军的计划完全被破坏,长沙起义部队因叛逃所剩不足一半,而白长官则多出了4万兵力。
青树坪的失败,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军各部协同动作出现问题,如果在部署中,是以几个军多路协同推进,相互策应,就不会出现49军前锋部队孤立无援的局面。
avatar
归途如虹2017
15楼
林彪失误之一:上井岗前开小差。
八一南昌起义失败后,朱德陈毅率领余部转战湘南,最后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井岗会师,期间经历很多磨难,意志不坚定者开小差,引用陈老总的说法“后来,我们进了大庾后,林彪还是开小差跑向梅关,但在当天深夜又跑回来了,对我检讨说:“现在外面老百姓收腰包打人,有时还要杀人,我还是回队伍里来吧。”我对他说:“你现在不走就好,回来我欢迎,还是把你的七连抓好吧。”我现在说林彪曾经是个逃兵,这并不是因为林彪死无对证就乱讲他,这的确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
avatar
归途如虹2017
16楼
林彪失误之二:红旗能打多久
太祖爷写了一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导之。
avatar
归途如虹2017
17楼
林彪失误之三 擅自撤退。
朱德和毛泽东率红四军出击赣南途中,在大余遭敌人突袭,守卫军部的林彪惊慌失措,不顾军部安危,拉起部队就走,结果朱、毛及军部人员被敌人打散,朱德和伍若兰的住处被敌人包围,伍若兰为掩护朱德,奋不顾身将敌人引开,结果被敌人抓住入狱,后坚贞不屈,壮烈牺牲。
avatar
归途如虹2017
18楼
林彪失误之四 附和李德
本身研究战术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林彪的短促突击文章却有特殊的背景,是在李德推行正规防御战拒敌于国门之外背景下发表的,文章中有推崇李德的言辞,这样的背景,这样的言辞,就使得文章不是一个单纯的战术文章。看着聂荣臻的话说,这就是一个政治表态,对李德的战略战术起到了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
avatar
归途如虹2017
19楼
林彪失误之五 要钱不要政治
1930年,我军打开漳州,林彪违反政策,采用暴力手段筹款,严重违反红军纪律,造成恶劣影响,聂荣臻因此和林彪发生激烈冲突。聂荣臻认为“我们是红军,如果政治影响搞坏了,你搞再多的钱都没有意义”。经过争论,林彪有所收敛,部队经过教育,也杜绝了只顾弄钱,不讲政治的倾向。
avatar
归途如虹2017
20楼
林彪失误之六 长征突破第三道封锁线时不执行军委控制九峰山的命令
军委命令一军团控制九峰山,掩护军委纵队,但林彪打算直接到乐昌,聂荣臻意识到严重性,一旦一军团不按命令控制九峰山,中央机关就又被敌军截断的危险,作为政治委员,聂荣臻否定了林彪和军委意图相左的计划。实际侦察结果,也证实了敌军已经到乐昌,正向九峰山前进。
聂荣臻及时纠正林彪的失误,控制九峰山,保证了军委纵队的侧翼安全。
avatar
归途如虹2017
21楼
林彪失误之七:暧昧张国焘
红一四汇合后,张国焘极力拉拢红一将领,根据聂荣臻回忆,张国焘曾找彭和他谈话,后来陈昌浩专门找聂荣臻谈话,似乎林彪已经不是问题。聂荣臻回到驻地后,要林彪警惕张国焘,但林彪根本听不进去,和聂荣臻发生激烈冲突,甚至到打翻盘子的程度。还好,林彪分在右路军随中央行动,如果是分在左路军随张国焘行动,恐怕共和国就会缺少林彪元帅了。
avatar
归途如虹2017
22楼
林彪失误之八:陕南打游击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林彪比较悲观,闹着要到陕南打游击,受到 的批评。很显然林彪对陕北建立大本营的战略认识不足。
avatar
归途如虹2017
23楼
林彪失误之九 本位主义
红军东征,林彪部还是有所斩获,考虑到中央红军刚到陕北时,徐海州东的解囊相助, 让林彪拨一些人枪给徐海东,林彪却拒不执行,这是非常典型的本位主义。后来 暂时解除林彪兵权,让林彪去当抗大的校长,或许和这个事件有关。
avatar
归途如虹2017
24楼
林彪失误之十:未及时封锁东北大门
48年2月7日,中央指示“如果我军能完全控制阜、义、兴、绥、榆〔10〕、昌、滦地带,对于应付蒋军撤退是否更为有利。对我军战略利益来说,是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有利。”,但林彪认为这一线无仗可打,主张回攻长春。而实际上,蒋有将沈阳部队撤到锦州山海关一线的意图,但卫立煌拒绝了蒋的旨意,如果卫立煌执行,那么东北也就丢下一个长春,其他部队将全身而退,并扼守入关大门。
由于卫的失误,使得林彪回攻长春没有失去辽沈战役战机。如果卫不失误,林彪这个失误的后果将会比较严重。
avatar
归途如虹2017
25楼
林彪失误之十一:围困长春后果严重
林彪回攻长春,先是决心很大,计划付出4万人伤亡拿下长春,但通过机场攻防战,发现敌军还有战斗力,遂改变主意,改为长围久困,造成了严重后果(各位看官可以自己去查资料,如刘统的《东北解放纪实》,本人这里省略,以免给某派留下告状口实)。这一仗充分表现了林彪低劣的军事水准。
avatar
归途如虹2017
26楼
林彪失误之十二 轻易丢掉辽阳和鞍山。
林彪回师打长春,不仅没有防控敌军向锦州山海关撤逃的手段,也没有防控敌军从营口撤逃的手段,把主力部队都调到四平长春一线,辽阳鞍山防守极为薄弱,被52军趁机攻取,这为之后辽沈战役52军迅速攻取营口打下了伏笔。
avatar
归途如虹2017
27楼
林彪失误之十三:动摇攻锦决心
由于林彪回师打长春,又不能迅速攻克,几个月东北百万大军只有寥寥几千战绩,林彪不得不接受中央策略,南下攻打锦州拉开辽沈战役序幕,大军已经展开,但林彪得到葫芦岛敌军增兵的消息,动摇的打锦州的决心,向中央打报告意图再会攻长春。电报发出后,罗帅认为不妥,拉上刘亚楼去找林彪谈,促使林彪重新定下攻击锦州的决心,但此时动摇电已经发出,只好再发电决心攻打锦州。
中央第二天收到第一封电文后, 十分震怒,连发措辞严厉的两电对林彪提出严厉批评,认为攻击锦州不能动摇。直到晚上收到林彪第二封电文才转怒为喜。
avatar
归途如虹2017
28楼
林彪失误之十四:未控制营口
辽沈战役进行过程中,中央明确判定,国军将以营口为退路,多次提示林彪控制营口:
10月18日指示林彪“并须以一个纵队控制营口,构筑坚守阵地,阻绝海上与陆地的联系,使蒋、卫不敢走营口,即使他们走营口,我可先行抗击,以待主力到达聚歼”。
19日:“ 既然长春敌人愿意投降,我五纵、六纵、十二纵即可停止去长春,该三个纵队似宜以两个位于沈阳、营口之间,以一个在营口筑工守备”“你们仍应考虑部署有力兵团于营口及其西北与东北地区”“沈敌似已决心撤退,退营口的可能性很大你们目前第一要紧的部署是立即令萧萧〔3〕率长春各独立师大部(留两个至多三个独立师在长春一带即够)及十二纵,兼程从抚顺以东进至营口及其以西以北地区堵塞敌人退路。”“目前为应急计,请你们考虑令十纵自打虎山〔4〕进至营口筑工”
20日:“(二)因敌有随时退至营口可能,望令十纵准备,一经发觉敌有退营口的象征,即兼程开营口守备。 (三)高伍〔6〕建议以十二纵及三个独立师由钟伟7〕指挥,由四平以北上车赶于二十四日以前全部运抵清源,以急行军开至鞍山、海城,堵塞敌向营口退路。此计划甚为必要,请即电高伍照此速办,愈快愈好。惟十纵仍须准备从打虎山〔8〕开营口,以占先机。”“高伍〔5〕提议六个师(十二纵加三个独立师)位于营口以北。我们觉得似宜增加一个师,共七个师位于营口以北,阻敌逃路。”
但以林彪的水平,葫芦岛增兵4个师就觉得是来了两桌人,接待能力不够,哪还有抽部队控制营口的能力呢?此失招造成11月52军于11月24日攻占营口,为国军占据了海上退路。
中央得知后,大加指责:“你们事先完全不估计到敌人以营口为退路之一,在我们数电指出之后,又根据五十二军西进的不确实消息,忽视对营口的控制,致使五十二军部队于二十四日占领营口,是一个不小的失着。”
avatar
归途如虹2017
29楼
林彪失误之十五:平津战役前意图先包围唐山
被中央及时制止:“唐山是平津的煤源,在你们没有切断平、津以前去包围唐山,有调动北平敌人到津、唐作战或从海路陆路跑掉的危险。”
avatar
归途如虹2017
30楼
林彪失误之十六:放弃塘沽
中央给林彪电“你们第三个任务是以一个纵队隔断天津、塘沽间联系,以三个纵队攻歼塘沽、芦台线上之独95师、62军两个师及秦皇岛撤回的86军三个师共6个师之敌”
但林彪并未执行此策略,如果能攻占塘沽,那么一是切断了敌军海上退路,平津之敌完全无路可退,天津都有和平决解的可能。二是放弃塘沽,敌军塘沽一线之兵力5万余直接撤退,未受到损失。
avatar
归途如虹2017
31楼
林彪失误之十七:起初不主张和平解放北平(直到聂荣臻单独给 上书并得到回复后),这个观念我认为绝对不正确。武力攻取北平暂且不说人员伤亡,就是打坏了古都这个后果就谁也不能承受之重。(此失误见《聂荣臻回忆录》)
avatar
归途如虹2017
32楼
林彪失误之十八:传统短距离穿插渗透战法
过江后,连续发起了汉浔渡江战役、宜沙战役、湘赣战役、赣南战役,展开了4、50万大军,战果寥寥,其中湘赣战役历时12天,才歼敌4600人。就其原因,是因为林彪未能按照追歼战大纵深、大包围原则进行作战,还是传统的短距离渗透,可以说这是新形势下作战观念的短视,其作战指挥的思想未能跟上形势的变化,用现在的话说:不符合科学发展观。
刘帅在渡江战役前,就准确地预见和提出了追歼作战的大纵深理论:“主力应放胆向指定地点透入挺进,贯穿敌人纵深,截敌退路而兜击之”。过江后又提出“追击越深入,敌人越惊惶,胜利也越有保障。这是我军作战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最根本的特点。为此,各部队应不顾一切疲劳,不为地形及天候所限制,勇往直前,大胆迂回包围,务求抓住其主力而歼灭之。”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对比刘帅对新的战争形势的认识和把握(渡江战役和西南战役),可以说刘林不在一个层面上。
avatar
归途如虹2017
33楼
林彪失误之十九:衡宝全线停顿
衡宝战役前,白崇禧为争取美援,同时又安全撤退,摆出改击志势,林彪误判白要决战,命令全军停止前进,准备决战,正中白之计。(人算不如天算,135师未接到停止命令)
avatar
归途如虹2017
34楼
林彪失误之二十 衡宝战役中令陈赓入桂
衡宝战役期间,林彪因135师未接到停止命令而意外切断白崇禧7、48军退路后,误判白崇禧必然回援决战,调正发动广东战役的陈赓入桂兜击白崇禧,陈大将认为,我军大兵团行动,长驱650公里入桂,必然被对手发现,从而促使其快速后撤,不仅不能兜住白崇禧,还会失去解决广东问题的大好战机,经中央裁决,同意了陈赓意见。(白崇禧根本没回救7/48,,而是快速后撤,按林彪的方案,整个南线的大迂回大包围就黄了)
avatar
归途如虹2017
35楼
林彪失误之二十一 阳江追歼
陈赓拿下广州后,并未入城,而是交给了“收容队”15兵团,自己则发起了对100多公里外的敌军的大追歼,林彪担心陈赓孤军深入吃亏,急忙叫停,陈赓关闭电台,排除干扰,实施了坚决的追歼,连续5天强行军行程750里,在阳江地区追上了敌军,并合围歼灭4万多人,取得巨大战果,林彪得知后发来嘉奖点,赞美为“伟大胜利”
avatar
归途如虹2017
36楼
林彪失误之二十二:先打北线鲁道源
广西战役,陈赓从广东大迂回到广西茂名廉江一线,堵住了白崇禧向雷州半岛的通道,然林彪调陈赓主力北上歼灭鲁道源兵团,陈赓认为,敌军的重点在南线,意图打通通往雷州半岛的通路,如主力北上,廉江的39师战力不强,难以抵挡敌军的攻势,同时,认为北线部队已经足够解决鲁道源,因此,坚持以南线为重点,兜住白崇禧,经中央裁决同意了陈赓的方案,敌军果然以主力发起南线攻势,被陈赓迎头痛击,瓦解了其攻势,并趁势围歼,粉碎了白崇禧的图谋。
avatar
归途如虹2017
37楼
林彪失误之二十三:没有切断敌军向越南的逃路
广西战役,我军粉碎敌军南线攻势之后,对白崇禧残敌发起追歼,林彪又错误地命令15军就地剿匪。陈赓和郭天民认为,剿匪不是当前的中心任务,而且应以地方部队为主,当前是抓住敌军正规部队歼灭才是主要矛盾。但鉴于已经争论了3次,同时,广西战役又大局已定,陈赓没再驳林彪的面子,留下了15军就地剿匪。但缺少15军的快速西进围堵,敌军黄杰带2万多人,逃往了越南。
如果不使用15军快速追击封堵,那么,林彪应该使用右翼集团(38,39),实施快速迂回包抄到位也可以。可惜都没有。
avatar
归途如虹2017
38楼
林彪失误之二十四:反对出兵朝鲜
在决策出兵朝鲜时,对形势判断失误。林彪认为不宜出兵朝鲜,没有胜算把握,搞不好会惹火上身。毛ZD评价林彪“谨慎有余,胆略不足”,实际上出兵朝鲜并未造成林彪所担心的局面,我军取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打出一块缓冲带,赢得 的长期安宁,对战后的世界战略格局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avatar
归途如虹2017
39楼
某人称林彪会练兵,喔,你的兵多装备好就叫会练兵?要能发挥出作战效率,那才叫练出了精兵。在刘伯承手中50万人不到2个月,可以向纵深2000多公里多路突击大迂回包围歼灭敌军90万,自身伤亡不到5000。再看看林彪,一个小小的青树坪就几乎付出了和西南战役同等的代价,歼敌不是90万,而是败仗!!就看他的胜仗,也是用和西南战役相当的兵力,连续发动汉浔渡江战役、宜沙战役、湘赣战役、赣南战役消灭了多少敌军?其中湘赣战役历时12天,才歼灭4600多人,这是在旅游吗?宜沙战役,宋希濂几乎是全身而退,后在西南战役中被刘帅全歼!!
avatar
归途如虹2017
40楼
论军事水平,说到底各种仗不打败仗才是硬道理。
阵地进攻战,林彪的没有比突破汝河更为凶险的(其他如大杨湖,羊山,双堆集)。
阵地防御战,林彪不知道战例能够超过龙固集,北向店?(以力量对比而论)
论大兵团作战,林彪的指挥水平能够超过使用50万兵力,不到2个月,向纵深突进2000多公里,干净利落合围歼灭90万的西南战役?陈毅是刘伯承的“拐杖”,邓小平是刘伯承的学生,都可以指挥120万部队。所以就别跟我摆什么大兵团的谱了。刘伯承的水平以50万就可以打出200万以上部队的水平了(以同属追歼战的渡江战役衡量,渡江战役100万歼敌40万)。呵呵
运动战,林彪的战例没有超过高山铺战役的,纯外线无后方消灭敌人整编师级别的战役还有谁?从300里范围内运作10个旅进行运动(其中7个旅参与围歼),让敌军在被围前,始终错觉当面只有一个旅,纯外线运动战打到这个程度的,林彪行吗?
至于说游击战吗,抗日战争对付单兵素质最好的日军最见功夫。刘帅对日军的作战部队都打出过1:10战损的战例(黄崖底),林彪有吗?打敌辎重的战损比是1:30(七亘村),平型关林彪打敌辎重战损比几乎是1:1。
防御战林彪塔山方向摆了2个纵队2个独立师超过10万人,并不必敌军兵力小,(如果加上锦州方向的1纵预备队,兵力超过敌军),居然号称来了两桌人,以林彪这种防御水平能打龙固集防御,能打北向店防御?像葫芦岛那种兵力对比,刘伯承来,直接把敌军给围了(参考刘伯承的双堆集,敌军12兵团比葫芦岛敌军强很多,而林彪部队的装备又比刘伯承强很多),呵呵。东北初期就更不用了,一溃千里!!防啥呀,还不如直接跑反,起码伤亡小很多!47年四平攻坚24个师对敌军13个师,攻9个师攻不下陈明仁残破的3个师,守15-17个师守不住敌军10个师的进攻。四平防御战14个师旅挡不住敌军10个师。兴隆岭12个团拿不下新一军一个团,德惠4个师拿不下缺一个团的50师,农安也是4个师拿不下一个师。上下齐台林彪3个旅(相当于师)被敌军89师击败(此师在四保临江时被南满部队歼灭)
比较将领的军事指挥水平,看看他们打过的仗才是硬道理。战略战术的好坏,是明显受流血检验的!!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