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评传
avatar

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评传

采薇20131229
1楼
不如不遇倾城色
——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评传
文/黄凤玲
写多尔衮是一件困难的事。因在他身上寄放了一些今生难以实现的夙愿。前几天还和一个老同学在微信上构思,幻想穿越到十七世纪去寻找他的影子,光是想想心里就甜蜜地满足着。但我才薄陋质,何堪受殷勤。欲为再世知己,亦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他是十七世纪最有魅力的男子。
他南征北战,横扫沙场,无一败绩。他有满清第一开国美男的颜,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更有“拱手让江山,低眉恋红颜”的情。
如此真男人,若后世没几个尖叫的粉丝也难。只不过每一次他的出场,总要跟在某个位高权重的女人的身后,仿佛他从来都只是她的一枚绿叶。
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他曾在离世之后被对手们抹黑成为历史的罪人。但那又能说明什么问题?他们憎恨得越彻底,恰恰说明他生前愈强大。古往今来没有人会去憎恨一个弱者。
存在于天地之间,他是位顶天立地的英雄。消失在尘埃深处,他也是汗青简上难以忽略的神秘之笔。
百千亿劫情缠缚,不如不遇倾城色。
——题记
1
他遇到她的那一年,他还是稚气未脱的小小少年。
作为建州女真优秀子弟代表,他与大他十几岁的哥哥皇太极一同来到科尔沁。
他们敖包相会。在科尔沁草原盛大的庆祝仪式上。
数十匹骏马疾风般奔驰在一望无垠的原野上。技痒难耐的他纵身上马,甩起缰绳一争高下。
不一会儿,他风驰电掣般奔来,勒马立在了她们跟前,手里擒住一只小鹿。
草原上的看客们都在欢呼起哄。
她小声对身边的侍女苏茉尔嘀咕:这人是谁,好眼生,从来没见过啊。
苏茉尔莞尔一笑:听说是建州女真的人,也许是皇太极派来的。
但见他解开野鹿身上的绳套,鹿儿“腾”地飞快跳出去,消失在茫茫原野上。
回过头来,他英气逼人的脸上露出一抹灿烂的笑容。
风神俊朗,英武不凡。玉树临风一少年。
满清开国第一美男,他的颜值早已通过历史考证得出了结论。历史学家也真是无所不研究啊。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包括胡适先生和以严谨治史著称的孟森教授。
文武双全的他,是努尔哈赤最疼惜最看重的儿子。他的母亲阿巴亥有着过人的美貌和温婉贤淑,是努尔哈赤一生最为宠爱的女人。他一母同胞的哥哥阿济格的亲外孙,是清代大词人兼著名美男子纳兰容若。这一家人的基因实在太好了。
马背上英俊的少年多尔衮,给科尔沁草原和草原上的姑娘留下了一个美丽的梦。
这个梦根植在年少的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的心底。
彼时布木布泰不叫庄妃,也不叫大玉儿。她和玉这个词扯上关系,来自于学者蔡东藩写的两本演义《清宫十三朝秘史》和《清史演义》。因为她肤如脂玉,长得漂亮,所以给了她一个玉名。
庄妃并非满蒙第一美人。至少她的姐姐海兰珠就要比她漂亮得多。最迟入宫的海兰珠依旧能成为皇太极最宠爱的妃子,而庄妃的地位则在五宫之末。哪朝哪代都是个看脸的世界啊!
多尔衮却非肤浅的男子。他对她的情,有着两小无猜的美好,有着对她过人情商的倾慕与欣赏。
草原民族食肉饮奶,人似乎发育得格外早些。十一二岁便开始婚嫁。自1597年至1610年的十四年间,努尔哈赤三次被科尔沁部落打败,从此改变了一路铁拳的政策,不断娶啊嫁,嫁了娶,不断从科尔沁蒙古讨老婆。但该娶娶该嫁嫁该打打,如此相爱又相杀,这样一来两部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纠缠不清生死相依起来。
公元1625年,多尔衮又一次见到布木布泰也就是大玉儿,是在她的婚礼上。12岁的她嫁给了33岁的姑父皇太极。她成为13岁多尔衮的嫂子。
不再远隔千里,可以朝夕相见,却是伴在他人枕侧。
应该说,大玉儿对于多尔衮的真正了解,是从她嫁入爱新觉罗家族开始的。年龄相仿的他们,不知不觉间,闯进了对方的心里。
他天资聪颖又极为勤奋,每日习文练武,苦读经籍,勤于骑射。皇太极评价他“于诸昆季中最为勤学”,他成长为满清贵胄中汉文化水平最高的王爷。
努尔哈赤如此看重他,因为他像极了年轻时的自己。那么英气逼人,那么聪慧多谋,更有一幅铮铮铁骨。可他是第十四个儿子,他的年纪太小了!为了汗位,努尔哈赤的儿子们暗地里互相诋毁、设局残杀,本已立为汗位继承人的长子褚英因遭众子嫉妒,被设计陷害,不仅被废还丢了性命。努尔哈赤明白,如果把心爱的十四子放在立储明处,很有可能又是一场避免不了的腥风血雨。为了保护这个最喜爱的儿子,努尔哈赤费尽心机苦心孤诣地进行设计。
努尔哈赤创立的八旗制度中,每旗25个牛录,每个牛录300人。那么八旗总共6万人。但每旗力量实际没那么平均,各旗强弱不均。努尔哈赤自己领导着65个牛录。在他感觉时日无多的时候,他拿出了45个牛录分给他的宠妃阿巴亥所生的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这样一来,哪怕皇太极拥有原正白旗的25个牛录,杜度拥有镶白旗15个牛录,代善拥有25个牛录,代善长子岳讬领导镶红旗26个牛录,莽古尔泰拥有正蓝旗21个牛录,阿敏拥有镶蓝旗33个牛录。那么多尔衮三兄弟拥有的牛录总和还是相当可观的,并且都是努尔哈赤亲自领导的正黄旗的精兵强将,战斗力不容小觑。他将剩下的20个牛录作为侍卫军,并决定死后这些牛录都交给多铎。
不仅如此,努尔哈赤还将原正白旗旗主杜度(长子褚英的儿子)调去镶红旗,将正白旗的15个牛录调整给多尔衮。这样一来,多尔衮兄弟三人所拥有的牛录数就有80个,多尔衮在汗位争夺战中占有很大优势。
努尔哈赤为传位进行了精心设计。关于太祖传位之谜,现有的史料已被胜利者做了过多涂改,真相早已消弭在历史烽烟深处。也许,独立于利益之外的第三方史料来得更有参考价值。
日本出版的《清朝全史》有过这样一段记载:大妃乌拉纳喇氏,虽曰继母,然太祖之正妃,诸贝勒之母也,乃以父之遗言为质,共要请而置之于死,未免不孝矣。清朝之记录,于当时真情,颇为掩饰,乾隆时重修实录,乃全删之。吾人推求其故,当由于太宗争夺汗位,出此隐谋,谓出于太祖之遗言,其实与事实上适相反也。就朝鲜所闻,则太祖临死时谓贵永介曰:“九王当立而年幼,汝摄位后,可传九王也。”
九王,即睿亲王多尔衮。
按照努尔哈赤的设计,八旗之中,多尔衮三兄弟和代善两父子实力最强。倘若多尔衮不是遇上皇太极这样拥有狡斗之志的天生腹黑男,那么坐上帝辇登极加冕对天行礼的人便是他,历史也许又要变一个样。
2
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由于努尔哈赤子嗣众多,皇太极的生母孟古只生了他一个儿子又不是很得宠,他的童年便一直过得很孤独。这养成了他很小就会察言观色、腹中春秋的性格。
母亲孟古在皇太极14岁的时候离世,努尔哈赤把持家的任务交给了皇太极。小小年纪他就开始打理这个庞大的“家族企业”,一家人的柴米油盐吃喝拉撒都由他操持,若要他不早早洞悉人心世故,也很难。
被皇太极看上的棋子叫德泽因,是努尔哈赤16个老婆中最小的一位。
那时褚英已被努尔哈赤囚禁致死,代善接任汗位继承人。后世的著说之中,代善一直以绿色无污染无公害的面目出现,殊不知他虐待前妻所生的两个儿子,在受到努尔哈赤的严厉责罚后又一怒杀掉后妻,心狠手辣堪有政治家本色。
德泽因受皇太极唆使,在努尔哈赤面前告状,声称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与汗位继承人代善有染。阿巴亥曾两次做精美的食物赠与代善,却没有赠与其他皇子。阿巴亥还曾多次背着努尔哈赤去代善家走动,几次深夜出宫。
努尔哈赤派人着手调查。内心无愧的两个人都觉得行端影正,有什么好隐瞒的,均承认赠饭和走访一事。政敌们可不这么想,抓住这个机会添油加醋。
八卦永远是人类的天性,这于是轻而易举就变成了一桩桃色绯闻。
努尔哈赤怒不可遏。正在院子里陪多尔衮和多铎玩耍的阿巴亥被不速之客冷冷地带走。敏感的多尔衮看出情势不妙,扯住妈妈的手,却什么也阻挡不了。
努尔哈赤用鹰一样的眼光盯着面前这个他深爱的女人。他以为,她会吓得瑟瑟发抖然后跪地痛哭。
阿巴亥却很冷静没有哭闹。她的男人,她懂。他那么不可一世,天下风云似乎只在他股掌之间。她只请求他不要赐死,因为儿子们还小,需要亲生母亲的照顾。她愿意带着孩子们远离富丽堂皇的宫廷,去安静的角落里生活。
追过来的多尔衮站在门外,看着冷面无情的父亲折磨着母亲,他的心碎了。
他第一次体会到被人抛弃的滋味。此刻,他,他的母亲,他的兄弟们,都被这个平日里像英雄一样为自己所景仰崇拜的父亲抛弃了。
世事真是无常。无忧无虑天之骄子一般的多尔衮,突然间明白了人生无常,而自己太渺小。“有一天,一定要让自己很强大,能够保护身边至亲的人。”他在内心立下这样的誓言。
等闲变却故人心。男人的爱总是那样善变,往往翻云覆雨中就已换了乾坤。
阿巴亥领着三个孩子,离开努尔哈赤开始了孤独的生活。多尔衮在那一年里迅速成熟起来。他更加勤勉地读书习武,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像雄鹰一样翱翔在蓝天,俯瞰和保护它深爱的大地。
努尔哈赤强忍着对深爱女人的思念,把自己投入了疆场。
公元1619年,努尔哈赤带领后金军队在萨尔浒附近与明军打了一场硬仗,获得胜利的后金军队从此对明朝由战略防御转入全面进攻。1621年,努尔哈赤下令举家迁徙到新攻克的辽阳城。
一支队伍浩浩荡荡走来,伴随着女人旗鞋特有的“嗒嗒”足音,惊醒了一座城。城里的汉人看着这些穿着旗袍身段玲珑凹凸有致的大脚女人,内心充满惊奇。
风尘仆仆征战了一年,努尔哈赤似乎已经忘却了一年多前的那些不愉快。深夜里,他对阿巴亥的思念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强烈。
这个不可一世的男人,终于还是下了一道口谕,把休弃了一年多的阿巴亥召回了身边。
重新见到父汗对母亲展露笑颜,十四岁的多尔衮也面露微笑,但却隐隐多了一层心事。他是那样敏感又思虑深重的孩子,他心中的念头已经很难更改:这个世界上唯一值得依靠和信赖的,只有他的母亲。
至近至远东西,至清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唐朝女诗人李治的《八至》,早已道出了人世玄机。夫妻可以水乳交融,又可能泾渭分明,人世的情,大抵如此!大概自童年的打击之后,他便养成了凡事须在脑子里转很多圈想很多遍,十拿九稳方才定夺的性格。
虽然经历了这些变故,父汗对多尔衮这个出类拔萃的儿子的喜爱一天也没有淡过。
努尔哈赤苦心孤诣为多尔衮铺就登基加冕的道路。一场与袁崇焕看似胜券在握的战争,却改变了所有安排。
公元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率领六万众八旗精兵攻打辽东宁远。
一介书生,41岁进士出身的袁崇焕领兵作战。恰似后来的曾国藩,都是文人统率千军万马,看起来相当不靠谱,结果却往往出人意料。
袁崇焕动用了红衣大炮,打中了努尔哈赤的中军帐。从未尝过枪炮滋味的清军迅速作鸟兽散。一场战争还未打到焦灼就已经草草划上了句号,这实在是英雄的努尔哈赤万万没想到的。
一座已被重重包围的宁远孤城,没有如想象中那般轻而易举地拿下,自己反而仓惶败走,努尔哈赤的脸面碎了一地。英雄的努尔哈赤怎么也没想通,把自己给活活气死了。
三界之内五行之中,谁又能说清谁的定数。
努尔哈赤的安排还没有就位便已驾鹤西去,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遭受巨大打击,终日只沉浸在悲伤里,无暇顾及身后三个儿子迷茫的未来。
短短几个小时里,一场夺权行动雷霆般展开。一场智商情商的终极较量高下立判。
听到努尔哈赤薨逝消息的皇太极,甩下手中正在盘算着的账本,飞速奔向一个他心底推演了千百次的战斗地点。嗣君之战,永远是无情者胜啊!
武侠作品中,欲练绝学必先断了七情六欲,抛开三千烦恼丝,才能臻入化境。东方教主挥刀自宫为练葵花宝典。好些佛教徒为练宁玛绝学也不惜自绝于红尘。
也许,一个情字太误人,为登巅峰必为寡。权利的顶峰,谁又不是孤家寡人!
34岁,当了20年大家族管家的皇太极,夜色之中匆匆奔赴代善府。
这个让代善丢了汗位继承人的幕后主使,此刻已不再是内讧于墙的兄弟,他现在要去找他的同盟军。
代善为何能成为他的同盟军?
过去的交集里,怎么着,也是代善和阿巴亥关系素来友好。这个关键时刻,他居然不站在那个曾青睐他的女人这边?岂有此理!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他还就偏偏扭转了历史的舵向。女人的天真和男人的薄幸,历史上最不缺这类故事。他他他,他是曾经答应要支持他们母子,可是,世界这口锅这么大,总要炼出几个人渣对不对。
3
公元1626年八月十一日,抑郁成疾的努尔哈赤在自北京清河温泉沐养后,回盛京途中突然病重,派人快马加鞭请来日思夜念的阿巴亥在浑河做最后的相聚。在距沈阳还有四十公里的叆鸡堡,努尔哈赤抱憾而终。
皇太极星夜叩开代善府的大门。此刻代善的眼中,还没弄明白皇太极是那个让他丢掉汗位的人。他只是隐隐感觉到一场重大的人生选择摆在他的面前。
倘若,若干年后,皇太极是背后最大BOSS这个惊天秘密被他知晓,他又将如何看待此刻的选择?
他让他跌入了深坑,他却助他直上云霄。
看不清人世的真相也许是人生一大幸运。现实世界里永远有你想象不到的残酷。人生糊涂一点,未尝不是好事。假若代善一辈子糊涂下去不知此事,那么他的后半生就不会总是纠结在后悔里。
虽然代善对阿巴亥昔日的友好和青睐心存美好,但毕竟莫须有的绯闻给他带来了耻辱,也把他从梦想的位置上拉了下来,就算他能忍下这口气,他的子孙们也因为丢了世袭罔替的位置而愤愤不平着。
除了父子关系糟糕的儿子岳托、硕托支持立多尔衮为汗,代善其他众多子嗣都纷纷支持推举皇太极。估计八面玲珑的皇太极在当家理财的这二十年里,没少平衡各家的利益。
皇太极与代善及代善的儿子们一拍即合。有了正红旗的支持,皇太极如虎添翼。
八月十二日卯时,也就是清晨五六点,天露曙光,大贝勒代善通知诸贝勒开会,定议拥立皇太极。
辰时,也就是七八点钟,大妃阿巴亥被众贝勒逼迫殉葬。这场深夜的政变如此雷天万钧,迅雷不及掩耳,多尔衮三兄弟和阿巴亥还没有从眼泪中回过神来,就已经换了云天。
面对众贝勒相逼,阿巴亥的处境像马嵬坡前自尽的杨贵妃一样,政治策应,军士哗变,男人世界里的兵锋硝烟与权力占夺,总要以一个女人的娇弱生命划下休止符。
她抬起泪眼,万分委屈又伤心地恳求他们,“我这一命不足惜,但请你们恩养我的儿子。多尔衮和多铎还那么小,一定要把他们好好抚养成人。”
阿巴亥哀谓诸王,换来了一片或真心或假意的承诺。
此刻,大英雄努尔哈赤已罔顾这一切。
无论生前多么风光多么伟大的人物,身后之事也都听人摆布,甚至无法保护自己至爱的女人和最喜爱的儿子。
阿巴亥一大早被迫殉葬之后,一份早拟好的所谓努尔哈赤遗命发了出来,“帝后,饶丰姿,留之恐后力乱国。”“必令殉之”。
努尔哈赤十六个妻子,二人早死,除了阿巴亥和另外两名庶妃殉葬,其余十一位妻子全都活得好好的。那么爱阿巴亥的努尔哈赤,又怎会让众妃活着却让她送死?
十四岁的多尔衮,在十八个小时里,失去了一心想立自己为汗的慈父,最爱他的母亲,还有本该属于他的汗位。他的命运变得扑朔迷离。
公元1626年九月初一,皇太极继位为天聪汗。
众贝勒在继位仪式上宣誓要忠君事主,小贝勒也不得媚君希宠。
按照努尔哈赤原来的设计,后金要八王议政,是共和制而非独裁制,可自认雄才大略的皇太极,怎甘心让旁人指手划脚,怎不会坐北面南独拥尊宠?
他上台第一件事,和西汉汉文帝、明朝建文帝一样,削藩!
把那些拥兵自重功高震主尾大不掉的王爷们的权力统统削除。第一件事——打压两红旗。
此刻十四岁的多尔衮和更小的多铎,还没有大到成为他的眼中钉。
对新汗有着拥立之功的正红旗和镶红旗,51个牛录军队的掌控人代善父子,皇太极此刻欲必过河拆桥拔之而后快。
皇太极手中兵力尚弱,只有40个牛录,拥有15个牛录的多尔衮又成为他拉拢的对象。皇太极永远在拉一派打一派的转换腾挪中左右逢源。
多尔衮成为了帝兄的得力棋子。从1626年到1636年的十年间,多尔衮从14岁的小小少年,成长为英姿飒爽的美男子,跟着皇太极参加了后金政权与其他民族的6场战争,这些战争中,骁勇善战屡建奇功的多尔衮充分显露了他优秀的军事智慧和才华,深受皇太极器重,一路平步青云节节高升。
受到压制的代善和两红旗,深深体会到什么叫君王之术。也对,难怪他成为不了君王,是敌是友都弄不明白。原本算得上老奸巨猾的代善,在皇太极这里栽了两个跟斗,以至于后来第二次面对皇位之争时,六十岁的他心如枯井死水无澜,再不参与天下的争斗。
皇太极一方面积极拉拢和扶植多尔衮和多铎,却在1628年废黜了阿济格的旗主身份。为什么不拉拢多尔衮的哥哥呢?很简单,他年龄太大,不好洗脑!
多尔衮的舅舅、阿巴亥的弟弟、和硕公主的驸马阿布泰,与外甥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走得很近,这是皇太极不愿意看到的。阿布泰是努尔哈赤时期辅佐治政的八旗最高官将——总兵官兼第一督堂。这样一位多谋善算、战争经验丰富的老将,与年龄还小但却拥有兵甲辎重的多尔衮多铎绑在一起,将形成一股皇太极不愿看到的力量。
所以,当多铎想要跟舅舅阿布泰亲上攀亲,要娶他的亲表妹,并由阿济格做媒的时候,皇太极坐不住了,立马出手阻止这桩亲事。
皇太极以阿济格未与自己商议,擅自做媒为罪,削除了阿济格固山贝勒的爵位和旗主身份,让多尔衮继位固山贝勒。
以这样的一桩小事定夺废黜旗主的大罪,震惊了八旗,这明显太欺负人。
杀母之仇,夺位之恨,欺兄之怒,在小小的多尔衮心中,竟都悄悄地吞了下来。他不像哥哥阿济格那样莽莽撞撞感情用事。超级能忍深思熟虑的他非有万全把握绝不会轻举妄动。此刻,他不去做任何鸡蛋碰石头的事,硬打蛮干于事无补。他表现得非常懂事听话,事事听从皇太极的意见,也一点一点消除了皇太极的戒备与疑心。
皇太极开始越来越信赖多尔衮,带着他四处征战。
公元1629年春,多尔衮率兵出击蒙古察哈尔多罗特部落。初春的塞外依然寒气逼人,17岁的他来到校场点兵。虽是第一次出征,他脸上没有任何慌乱惧色,沉稳内敛,双目炯炯。
精于骑射的他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勇不可挡,皇太极对这个弟弟身上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极为欣赏。
八旗军队凯旋归来,歼敌一万三千多人。皇太极册封多尔衮为墨尔根戴青(满语意为聪明王),二十多天后,多尔衮被任命为正白旗旗主。
自此,多尔衮开启了他以战盔和铁蹄征服万里河山的战神之路,无一败绩。
公元1636年四月,多尔衮在行军途中遇到了前来投降的囊囊太后。根据囊囊太后提供的线报,多尔衮找到了林丹汗的儿子额哲驻扎的地点。额哲手中有世人都在争夺的传国玉玺。
众多影视剧中,讲到这一段的时候,都尽力表现多尔衮在迟疑犹豫中将传国玉玺交给皇太极,皇太极因为他上交时刹那的迟疑差点翻了脸。两个大男人在城门口僵持着,你试探着我我试探着你,微妙地揣摩对方的心思。正当皇太极要拉下脸问罪之时,多尔衮快速将传国玉玺掏出来,两人都松了口气。
这是影视剧追求的戏剧冲突。无冲突不戏剧嘛。但真实的过程是,多尔衮得知额哲和他持有传国玉玺的消息之后,没有发动大量兵马直接进攻,他采取了攻心之战,派额哲的舅舅去劝降。
结果,多尔衮兵不血刃获得了玉玺,并派人飞信告知了皇太极。皇太极还没见到多尔衮就已经得知大喜讯。他更觉得自己做天子是天命所归,于是破天荒亲自出城迎接凯旋而归的军队。
多尔衮是个有雄心壮志的人,他不想拥有天下人都在争夺的传国之宝吗?24岁,正是年轻气盛壮志凌云的年纪,他也想天命所归登基加冕。他拿着玉玺琢磨了一夜,还是遣人快马加鞭告知皇太极。后世有人评价多尔衮为什么当不成皇帝,分析他性格里总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做事情缺少杀伐决断。
说者容易,做者难。倘若他真刚强果断,不计后果,那他很有可能不仅皇帝做不成,征服天下一成大统之业的成就也实现不了。因为很有可能被险恶湍急的政斗早早拍死在沙滩上。
公元1636年,拿到传国玉玺的皇太极大喜过望,改女真名为满洲,并在盛京称帝,建国号大清。
皇太极建立了大清国,朝鲜却不买账。在清的朝鲜使臣对皇太极拒不下跪。皇太极生气地写了封信给朝鲜国王,朝鲜国王的回信却让皇太极气得更加脸绿,不仅对使臣拒不下跪行为表示支持,还表明了独尊明朝的意思。
于是刚称帝的皇太极发起了一场尊严之战,多尔衮领命赴战。
得知皇太极出兵,朝鲜国王早早就把妻妾儿女都送往江华岛,抱着必死的决心准备与多尔衮来一场殊死搏斗。
多尔衮却不理会这一套严防死守,他用战车拖着船行至江华岛渡口,直取蛇之七寸,俘获朝鲜王妃宗室多人,转头再跟朝鲜国王谈判。
由于多尔衮部队进入江华岛后并没有血腥屠城,秋毫无犯,朝鲜国王对他感激不尽,心甘情愿臣服大清。
战场上的多尔衮用兵常有智取之妙,决无莽夫之斗。
松锦之战,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他的对手是熟读兵法、威震八方的大将洪承畴。两军相持之下,为保围城清兵实力,多尔衮擅自作出军队后撤至离锦州三十公里的位置扎营的命令,这本来是能屈能伸徐徐图之的举动,却引发了皇太极的震怒。一番降罪责罚之后,多尔衮又带兵重围锦州城,这一次他细细分析了战争和地理形势,让皇太极的军队扎营于松山、杏山之间。在他的指挥下,旌旗翻飞,营寨林立的锦州城顷刻之间成了清军的囊中之物,威震四方的洪承畴也臣服在多尔衮的铁蹄之下。
战事告捷本是一桩振奋人心的喜事。皇太极在接到一封密报之后却失魂落魄离开了。
皇太极的宠妃海兰珠因为八阿哥的早夭而伤心欲绝奄奄一息。
情深不寿。深情之人怎敌人世的朝来寒雨晚来风。得养天年,是人生多大的福报!
皇太极常年操劳国事,又饮食不节导致身材肥胖,早就生出了诸多现代人的富贵病,估计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一样都不少。他在悲痛之中,心脑血管疾病发作了。
一天,与谋士范文程议完政之后,皇太极叹息:“山峻则崩,木秀则折,年富则衰,天命不假人寿,何以自求?”
说完这话的皇太极在清宁宫猝发心肌梗塞,在小憩时睡过去了。
历史的风向再一次发生变化。生命中第二次重大机会,降临在多尔衮面前。
avatar
采薇20131229
2楼
不如不遇倾城色
——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评传
文/黄凤玲
4
大玉儿自嫁给皇太极后,丈夫对她的爱似乎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就转移到了比自己美艳的姐姐海兰珠那儿去了。
不过,她并没有为此神伤。她对这个比自己大了许多的男人,也不是特别“感冒”。甚至她跟姑姑抱怨:“皇太极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皇太极,我们之间的婚姻就是一个错误。”
姑姑当然以女人的天命种种道理劝她万万不可再滋生这些孽想。她无可奈何继续留在失望的婚姻里。
夫为妻纲的古代女人不得不这样顺从。恰如东晋名媛谢道蕴,如此有名士风骨、雅人深致的女子,也只是跟叔叔谢安抱怨了抱怨丈夫王凝之“天底下居然有这样迂腐之人,我跟他的婚姻就是一个错误。”抱怨完后,还是乖乖该干嘛干嘛,就算是坐牢,也得把王家媳妇这个牢底坐穿。
大玉儿为皇太极生了个福临,她的爱却一直没在他身上。居于五宫之末,落后于晚来的妃嫔,她也云淡风轻。若是放在影视宫斗戏里,器量小的也该得抑郁症了吧。
她的心,一直在昔日草原惊鸿一瞥的他身上。
自从嫁到爱新觉罗家,大玉儿与多尔衮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多了。多尔衮在外面每打一次胜仗,她都会内心雀跃欢喜。他们之间相契的感情,流露在彼此的眼神里,在相互对视之间,却无法言语。
大玉儿爱好骑马射箭,经常到东山去打猎。某天为猎一只兔子闯进山林深处,却遇到了猛虎,正当大家吓得魂飞魄散时,多尔衮不知从哪里跳了出来将老虎赶走了。
大玉儿的心完全被多尔衮的英勇征服了。两个正值壮年的年轻人,彼此对感情的需求都很强烈。多尔衮经常出入大玉儿的寝宫,跟她侃外面世界发生了什么,两人有说有笑无比欢乐。
多尔衮的每一次到来,不仅给大玉儿带来了欢乐,也给另一个姑娘带来了欢喜。这人便是小玉儿。小玉儿在见到多尔衮的第一眼,就爱上了这位风度翩翩的少年英雄。她略带羞涩又无比诚恳地跑到大玉儿跟前说:“姐姐,我想嫁给多尔衮,姐姐能不能为我做媒。”
所有记载里,影视剧之中,小玉儿一直以骄纵任性醋性十足的泼妇形象出现。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她对爱情的那份大胆坦诚执着率真,在那个年代又有几个女人能做到?
她成了他们爱情的牺牲品,她牺牲得那么轰轰烈烈毫不拖泥带水。
姐姐,我爱多尔衮。
看着妹妹天真无邪的眼睛,面对她这么率直恳切的请求,大玉儿一阵心酸,她多么希望面前这个无忧无虑的单身少女就是自己,那么她就可以开心地拔腿跑出门去,跑到睿亲王府去,开心雀跃地去院子里那棵海棠树下找自己的心上人。
然而,她不能。她是皇太极的女人。
她痛苦地考虑了又考虑,答应了妹妹的请求。小玉儿与多尔衮条件很般配,她没有任何合适的理由拒绝妹妹。
般配——世间多少婚姻都是按照这个标准来设计的。门当户对,条件匹配,古往今来的婚姻都像一桩桩权衡博弈后的等价交易。情投意合,两情相悦,也许只是这交易中份量最轻的砝码。世间真正的理想主义者是那么稀缺。不以现实和条件做筹码考虑的人,亘古以来太少了。这人要么是疯子,要么傻子,要么就是有不得以的难言苦衷。
那些看起来2,疯起来也2,还有所谓的逗比,关键时刻可能是盘算精明智商爆表的现实主义者。
这桩婚事很快在现实主义者的皇太极那里顺利通过。皇太极像CEO一样审阅了这桩婚姻并购案,甲乙双方资质相当,财富相当,容貌般配,OK,成交!
多尔衮,无奈之下娶了大玉儿的妹妹。
小玉儿,这个感叹自己很顺利很幸运地嫁了心上人的姑娘,人生的苦难才刚刚开始。
小玉儿的言谈举止心性品行,与大玉儿完全不在一个台阶上。成亲之后,多尔衮并没有怎么碰过小玉儿。他还是时不时地到大玉儿府里,跟她谈天说地侃大山。
小玉儿倍感冷落。一开始她还以为他是为公事劳碌,或者征战辛劳,后来风言风语渐渐传到了她的耳朵里。
性格直来直去的她暴怒了。于是完全顾不上皇家的礼数和禁忌,跑去宫里要告发要申诉。
她先跑去告诉姑姑哲哲——皇太极的大老婆孝端文皇后。她说:“姑姑,你知道吗,我常常好些天见不到多尔衮,但有人见他的时间比我多,你知道是谁吗?!”
小玉儿醋意十足地把多尔衮和大玉儿两人的私情投诉给哲哲皇后。哲哲皇后却把小玉儿批评了一顿,怪她不应该这样说风道雨,不仅自贬身份,而且有辱皇家体统。姑姑让她回去好好反省,学学怎么留住男人的心。
没有姑姑获得撑腰的小玉儿气坏了。
她到处想找人申诉,正好碰到了多尔衮的死对头——皇太极的长子豪格。胸无城府的小玉儿,也不顾及多尔衮的安危,一股脑把这事抱怨给豪格,豪格本来就对多尔衮不满,正愁找不到他的把柄,这下豪格斩钉截铁拍胸脯对小玉儿说:这事我来禀告父皇,一定给你个公道。
听到丑闻的皇太极,阴郁着脸来到永福宫。
走在路上,他一直在回想大玉儿的种种样子。她英姿勃发,能文能武,她在草原被喻为天降贵人,娶她的人将来定能君临天下。他当初是怎么看上这个聪慧精灵般的女子?是为了僧侣的一句“此女大贵,母仪天下”的预言才把她娶过来的吗?娶过来之后,自己确实太冷落她了,而她好像对自己更冷落更不在乎的样子。对,皇太极找到了原因,她总是一副对自己不在意的样子,原来她的心根本没在自己身上,所以她才会不在意名分,不在乎排位,不跟其他女人争风吃醋,自己原来还认为她这样的女子多么懂事明理,多么襟怀大度,原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她不爱我!她爱的是别人!
皇太极越想越恼火。来到她的宫里,她正在梳妆,一头秀发倾泻在双肩,镜子里的女人美得不可方物。
皇太极强忍着怒火,认真仔细地打量着镜子里这张精致的脸,心中默念着“天降贵人,母仪天下”。
聪明的大玉儿从镜子里看到了皇太极与往常不一样的眼神,她低头略思,便明白了怎么回事。她抬起那张凛然无惧的脸。
皇太极快被她无所谓的神色又一次激怒了:你知道我为什么而来吗?”
“您是皇上,您为什么来,都是应该的,我无需多问。”
皇太极心中暗暗叹气。这是多么聪慧沉稳有胆识的女子。皇太极那么多美慧双修、才色双绝的妃子,像她这样有大将风度的人,却找不到第二个。
皇太极一边暗叹一边仍醋性十足地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这世间,只可能是我拿走别人的东西,没人能拿走我的东西!”
大玉儿忍不住轻蔑地看了皇太极一眼:“你想要什么东西,你自可以拿去。又何须问我?”
她觉得,为了爱情,做出什么样的牺牲都是美好的。哪怕付出生命。我就是不爱你,哪怕你是皇帝,你能拿走世间所有东西,但你拿不走我的心。
皇太极此刻真想像捏死一只蚂蚁一样捏死她。但,他想起了福临,稚声稚气的福临常常逗得他开怀大笑,他杀了她未尝不可,可是他暂时还不想这样做。
“天降贵人,母仪天下”,杀了她岂不是违抗了天命,到时候被老天降罪,自己是不是天子还未可知。
一句高僧的预言,像一道护身符庇佑着她。没人真的敢逆天行事。
对于他的十四弟,那个为他冲锋陷阵打下大片河山的优秀弟弟,大清初建正当用人之际,他还需要他这个左膀右臂,他离不开这样的栋梁之才。
皇太极于是冷眼旁观,细细观察他们两个还能玩出什么把戏。灭了他们,是随手的事。大开杀戒的游戏何时上演,他说了算。
关键是,他对大玉儿也没什么太深的感情。大玉儿不重要。因为他现在有了属于自己的真正爱情。
他的怒气和注意力被转移了。他看上了大玉儿的姐姐,蒙古第一美女,26岁的寡妇海兰珠,爱得痴缠投入轰轰烈烈。
这一边,知道小玉儿去宫里告发私情的多尔衮,面对小玉儿的威胁,只冷冷甩给她一句话:“我不在乎别人知不知道这件事。”
面对冷漠的夫君,小玉儿更加怒火中烧:“她是女人,我也是女人,她能给的我也能给你,你为什么就偏偏只看上她!”
多尔衮看着远山叹气:“你任性霸道,惹是生非,单凭这个,你就差她十万八千里。我娶你,只是因为你长得像她!”
多尔衮已经做好了被皇太极拿脑袋的心理准备,他也无所顾忌了,把心底的大实话全都掏给了小玉儿。
小玉儿这样格局简单的女子,这些话砸过来时,她彻底晕了。
丈夫不爱她,他娶她,仅仅因为她是她的影子,还是一个茕茕孑立的影子。
第二天仆人们打开房门给玉福晋请安,却发现小玉儿穿着新嫁时的衣裳,躺在床上没有了一丝气息。
下人们惊吓着赶紧往外禀报,众人纷纷只说小玉儿无病无疾,未见自杀上吊喝药的痕迹,也许是被鬼魂附体,一口气没上来就去了另一个世界。
avatar
采薇20131229
3楼
不如不遇倾城色
——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评传
下人们惊吓着赶紧往外禀报,众人纷纷只说小玉儿无病无疾,未见自杀上吊喝药的痕迹,也许是被鬼魂附体,一口气没上来就去了另一个世界。
多尔衮得知这个消息不能置信。心怀愧疚的他,为这个他从未爱过的女人流下了泪。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风流才子花心大萝卜元稹尚且在妻子死后说出这样深情的话,又何况多尔衮这样的情种。
他真的为她心痛了。悲伤的多尔衮命令两白旗的将士和章京以上的官员都穿丧服祭奠逝去的她。其他六旗将士和官员也要摘去红头缨。
这是他与她阴阳两隔之后的一种对话。他想让她的灵魂飘在天空之中依然能看到,他心里还是有她的。
皇太极冷眼旁观嗤之以鼻。你们就表演吧。
此时的皇太极似乎顾不上周围的事了,他已经被海兰珠迷晕了。在历史记载中,皇太极对海兰珠的深爱,甚至超越生死,超越皇权。虽然海兰珠曾经嫁过一次,属于再婚,在当时又是大龄剩女,但丝毫不影响皇太极对她的爱。他对她依然痴心不已。将她的宫殿命名为关雎宫,以诗经最美的篇章命名。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由此可见,海兰珠在他心中是多么美好。
所以松锦之战告捷之时,皇太极得到密报失魂落魄如丧考批。海兰珠去世后没多久,皇太极也追随着他的爱情而去。
5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那个说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能自己拿走别人的东西,绝不容许其他人带走他的东西的人,现在也只剩一个“土馒头”。铁门槛高高在上,是路边乞丐望而却步的,是无身份无地位的人难以逾越的。但铁门槛终归只是一时的。
富不过三代,穷也不过五服。
在皇太极的丧柩面前,多尔衮的思绪波涛万千。
曾经他是多么恨他。杀母之仇,夺位之恨,欺兄之怒。此刻斯人已逝。他的心却没有痛快也没有一丝轻松,反而很沉重。
八旗统领文武大臣们都在或真心或假意地哭。这时候,她从门外走来,带着身边小小的孩童。
一身素缟。她反倒显得梨花带雨我见尤怜。
她幽幽地看了一眼他。快步走向哲哲皇后那头哭泣去了。
他看着她的背影,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想起了母亲阿巴亥,在努尔哈赤辞世时扶柩痛哭,只剩他们寡母弱子的时候,那么多比他们强大的人围了上来,像捏死一只蚂蚁一样,在2个时辰之内就轻易捏死了他的母亲。短短18小时之内,他和幼弟就变成了无父无母无依无靠的人。
他也曾经,弱小得要看人眼色仰人鼻息,弱小得无法把握自己的性命。
此刻大玉儿她们母子,不也是脆弱得需要仰人鼻息么?而他已今非昔比,他的梦想——变得像鹰一样强大,盘旋和保护它深爱的大地。现在他已经有力量去做了。
他暗暗下定了决心,要给大玉儿母子撑起一片无雨的天空。
夜晚的睿亲王府灯火通明。多铎、阿济格和一些幕僚神色严峻地向多尔衮进言。
多铎:“哥哥,这一次你说什么都要当这个皇帝。这皇位本来就是你的,真是老天有眼,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终于被你我等来了。母亲泉下有知,该替我们高兴了。”
多尔衮很冷静地回答:“这事不可轻举妄动,事关大清江山社稷,容我好好想想。”
性急的多铎都快跪下来了:“哥!还有什么好想的!这皇位就是我们的,你难不成是怕了两黄旗?两黄旗面和心不和,也不是所有人都支持豪格的!”
多铎和阿济格已经顾不上多尔衮的犹豫了,他们和舅舅阿布泰一起,着手召集大臣密谋夺位。
两白旗的一举一动,被两黄旗安插的内应和密探摸得一清二楚。
这一个政变夺权之夜,和十七年前是那么相似。不同的是,这一次双方兵强马壮、势均力敌。
两黄旗的大臣图尔格、索尼、鳌拜等已经谋于密室,游说四方,发起了拥立豪格的倡议。豪格在众臣推举之下,继位的欲望变得很强烈。于是派心腹何洛会和杨善做说客,去说服中立派济尔哈朗。
这个夜晚,每个人都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盛京的夜空中,堆积着厚厚浓云,宛若千军万马汹涌而来。
一场内战箭在弦上。
天一亮,多尔衮满怀心事踱步行至崇政殿。
大臣们都来得比往日早很多,仿佛都知道今天的不同寻常。
多尔衮遇到两黄旗大臣索尼,正准备走上去打探打探反对派的情况,却看见身着两黄旗装束的精锐护军已经搭起弓箭,全副武装严阵以待,把崇政殿围了个严严实实。两黄旗大臣图赖、鳌拜已经腰佩刀剑,闯入了本不该他们参与议政的崇政殿。
兵不厌诈。果然是人至贱无敌。无节操无下限赢者通吃啊。
怪只怪多尔衮平时看书太多,学习汉语言文化太勤奋,儒家学说道家学说各家学说学得太用心了,于是内心不知不觉多了一根叫做“修养”的弦,已经没法无节操地胡乱弹奏啦。
对手们的想法可能是这样:乱打乱发财!刘邦成大业也没少耍耍无赖啊。
议政一开始就喧宾夺主。两黄旗大臣索尼、鳌拜力议豪格为帝。
多尔衮将他们斥责出去:先帝所定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并无大臣议政传统,诸王尚未发言,你们太没规矩。
这话很在理,索尼鳌拜只好无言地退出崇政殿。
多铎和阿济格这时按捺不住了,力举多尔衮为帝。多尔衮看着殿门,若有所思,没有应允。
多铎看哥哥犹豫不决急了:“若不同意,应该立为我帝,我的名字在太祖遗诏之中。”
多尔衮驳回多铎的意见:“肃亲王也在太祖遗诏之中,不独有你的名字。”
多铎生气地把满嘴话咽回去。亲哥回绝他,他也没脾气。
多尔衮看见大哥代善一言不发,便征询他的意见。
代善却说:睿亲王如果应允,当是国家之福。我年老体衰难承大业。不然应立皇长子豪格。”
豪格看代善点到了他,虽然内心非常想要这个皇位,此时却不得不学着他的父亲皇太极一样,先推一推,推不过再笑纳。他说:“我福小德薄,非所堪当。”
没想到他刚装一装样子,多铎马上回应:“对,豪格说他福小德薄,这事还真得福大的人来挑,否则他挑不起。”
豪格气得把话又噎回去,起身离席退出了崇政殿。
面对皇位争夺,参与议政的十九个人,除了多铎来得赤裸裸,其他人都欲迎还拒,羞答答婉转隐忍地表达着自己的诉求。
圆桌会议只能看到皇帝的新衣,夜半私语方显人性本色。
两黄旗将士见主子生气地离开崇政殿,纷纷按剑进入殿内:“皇恩浩荡。若不立帝之子,宁死从帝于地下!”
战争眼看一触即发。
多尔衮的脑子里突然想起了她,那个梨花带雨我见犹怜的女人,此刻她大概还在那儿惶惶然不知未来于何处吧。他想起她的儿子福临,那稚嫩的小手拉着他无助的母亲。对,福临也是皇子,他也有继位权。
他想起自己曾经默默在心底对她说的话:“我一定要护你周全”。
此刻,他已拿定主意。
多尔衮用低沉磁性的嗓音坚定地说:“虎口王(指豪格)既让退出,无继统之意,那么当立帝之第三子。但福临年幼,八高山军兵,我与济尔哈朗分掌其半,左右辅政。等到福临年长之后,当即归政。”
从睿亲王口中听到福临这个名字,众亲王都一阵错愕。面面相觑之下,之前的那些互不买账都变成了哑口无言。
纳什均衡在这里又发挥了它的威力。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代善见众人都没有什么反对意见,生怕夜长梦多横生枝节发生流血冲突,马上召集王公贵族文武大臣宣布:“天位不可久虚。第九子福临天纵徇齐,昌符协应,我们诸亲王都同心翊戴。我们共立誓书,昭告天地。”
avatar
采薇20131229
4楼
不如不遇倾城色
——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评传
文/黄凤玲
6
敌我双方都没有胜算把握的情势下,年幼的福临被立为皇帝。
满清内部一场看起来很难避免的战争就这样奇迹般地规避了。倘非如此,满清王朝还未等到吴三桂打开山海关城门,就自己把自己打回白山黑水了。
不得不说,多尔衮确实是历史上少有的一位有大局观的王爷。
福临被立为天子,政治势力仍然愤愤不平波涛暗涌。豪格非常后悔自己学皇太极“作”了一把,作秀反被作秀误。而多尔衮的支持者们则更加郁愤难平。代善最不待见的儿子硕托,是多尔衮的忠实支持者,他们“欲迁皇上而立墨勒根王”。
在代善的儿孙继续为多尔衮的皇位而密谋串联之时,代善却将他不喜欢的这个儿子告发出来。多尔衮没想到代善对儿子能这么狠,居然要置他的儿孙于死地。在众位王公贵族文武群臣面前,多尔衮不得不说自己曾牢拒两位支持者的请求,最后又不得不以扰政乱国之罪将自己的支持者处死。
公元1643年八月二十六日,福临在大政殿登基,年号顺治。
那一日,诸王贝勒贝子台吉王公贵族百官大臣都在大政殿前十王亭间站定。
大玉儿乘坐的凤辇和福临乘坐的龙辇从御道上缓缓经过。
多尔衮和文武百官一起,俯跪在地。
他扬身抬眼的瞬间,正好看见在凤辇中掀开布帘的她。
她是他的大玉儿。此刻她俨然又不是。她是大清的孝庄皇太后,接受文武百官顶礼朝拜的皇太后。
天降贵人,母仪天下。此刻他想起草原上众人相传的那一句高僧关于她的预言。
“你,从天而降的你,落在我的马背上。如玉的模样,清水般的目光,一丝浅笑让我心发烫。”
“你在那万人中央,感受那万丈荣光。看不见你的眼睛,是否会藏着泪光。我没有那种力量,想忘也总不能忘,只等到漆黑夜晚,梦一回那曾经心爱的姑娘。”
屠洪刚这首《孝庄秘史》主题曲《你》,把他对她隐秘的感情唱得缠绵而哀伤。
此时此刻的你,在那万人中央感受万丈荣光。是不是还会留恋我这一副温暖的肩膀?
多尔衮想起她看向自己时那永远钦慕欣赏的眼神,自己来到她身边时,她那雀跃欢欣的表情,每次都能让他的心轻轻笑起来。爱与被爱是那样美好,这种感觉只有她给过。
不管她是什么身份,她永远是他的玉儿。
这样想着,他俯身叩首,和文武百官一样轻呼:吾皇万岁万万岁。
即位大典刚过,北京城传来李自成攻打帝都的线报。
时间的指针指向公元1644年,改朝换代的年代到来了。
摄政之后,多尔衮以盈庭聚讼纷纷不决,办事效率低下为由,废除了诸王贝勒管理三院六部事务的规定。后又让另一摄政王济尔哈朗主动退出了摄政辅政。国家大事,征战天下,均由他一人统揽。他成了说一不二的无冕之帝。
明朝江山危在旦夕。志在中原胸怀天下的多尔衮意识到,大展宏图的时候到了。
李自成很轻易就拿下了北京城。朱由检本是明朝皇帝中为数不多不耽迷玩乐没有奇怪嗜好的皇帝,奋力铲除阉党,罪已之诏尤在,无奈皇朝气数已尽,年轻有为的皇帝还没有怎么施展拳脚,就被逼吊死在煤山一棵歪脖树下,年仅34岁。
八旗将士这时纷纷按耐不住了,多尔衮却仍然在关外按兵不动。让敌人消灭敌人,在敌人最脆弱的时候攻其不备,这是他的战争原则。他,永远是最沉得住气的那一个。
公元1644年四月九日,十万八旗大军杀牲祭纛,向山海关进发。
“ 幽蓟东来第一关,襟连沧海枕青山。长城远岫分上下,明月寒潮共往还。”
此时的天下第一关,三大势力在此盘踞博弈。守城的,是明旧臣吴三桂。
在李自成攻打北京之前,崇祯帝封吴三桂为平西伯,令他进京护驾。吴三桂领着大军还没走到北京城,崇祯帝就上吊了。他立马调转马头返回山海关。
一面是自己在山海关抗击了几十年的后金军队,一面是从西安顺利攻入帝都的农民起义军,自知没有三分天下实力的吴三桂在脑子里权衡又权衡,还是决定投降大顺政权。
清初江南名士吴伟业的《圆圆曲》透露,吴三桂降李自成后,听到了父亲吴襄被拷打、小妾陈圆圆被李自成手下刘宗敏霸占的消息,他怒火中烧。加上北京城的士绅地主传出消息,农民军来到京城后,因为对地主官僚的宿仇,实行“追赃助饷”政策,拷打官绅,杀戮降臣,被打死的官员财主超过了数千人。
吴三桂在这样的政权下找不到安全感。这种政权不是他想要的。
于是,“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决定降清。但这时,对大顺政权他还采取诈降缓兵政策,他在等多尔衮的军队靠近山海关。
他派高选、李友松等六名诈降者在河北三河觐见李自成,表达吴三桂降而复叛、叛而复降的决心。
就因为这诈降缓兵之计,虽然李自成比多尔衮早一天到达山海关,却没有动用大炮灭了吴三桂。李自成把明太子朱慈恨和吴襄带在军中,企图以君父之恩来感化他,等着他来降。
这一等,就等误了战机。
吴三桂两次差使节向多尔衮求援,信中言辞恳切。“我肩负辽东总兵的重任,但是对王爷你的威望,我一直是深慕的。希望王爷你能帮助我朝除暴剪恶,出民于水火。我将裂土以酬,报答贵朝。”
avatar
采薇20131229
5楼
不如不遇倾城色
——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评传
文/黄凤玲
8
公元1645年五月十五日,清军进入南京城。
十天后,南明弘光帝被押至南京街头。老百姓都纷纷投石掷瓦沿街唾骂。荒淫腐朽的南明政权覆灭了。
在大殿接到南方捷报的多尔衮,露出舒心的微笑。他终于实现了他的抱负。
“天下一统,大业已成。为今之计,满汉一家,同享生平。”多尔衮对身边将领说。
喜怒不形于色
听到他平静地说出这个消息,大玉儿定定地看着她心底爱着的这个男人。他的表情那样淡定从容无可捉摸,仿佛只是轻轻说了句“太阳升起了”这么简单平常的话。她知道他是不凡的,从草原围猎开始她就看到了。
猎来野鹿放归山林,猎来天下拱手献她。
他天生是一个优秀的猎手,快意于每一场征服的过程,即便最后的果实不属于他。
古往今来,几千年间,又哪一个男人能做到?难怪一百多年后乾隆皇帝为他平反时,将他喻作周公。
男人最大的不凡,莫过于胸襟。
他们对视良久。相看好处却无言。此刻的他们,终于不再是受制于人看人眼色的两颗棋子。终于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同时也可以主宰天下人的命运。
两人都在心底盘算着未来。我们,能不能在一起?
何尝不想相偎终老。偏偏那厚厚的皇太后朝冠还在她头顶,朝冠上的展翅金凤光华夺目。他与她,始终隔着一道天堑的距离。
他低声说:你跟我来。
王爷的背影颀长挺拔,像一株高高的松柏。她跟在他身后,安静得像一个卑微的小宫女。
她多愿,自己仅是一个受王爷抬爱的小宫女,这样王爷就可以把她要了去,两人自由自在赏花观月,她可以尽情享受王爷的宠爱,“娇痴不怕人猜,和衣卧倒人怀”。不必顾忌天下人的眼光。
他带她来到紫禁城的角楼。楼高三层,登临最高处,两人极目远眺。
京城湛蓝的天空无比澄澈,空气中飘荡着五月槐花醉人的香气。远山如黛,近水含烟。佳人在侧,韶华盛极。
他开口幽幽地说:“玉儿,这一切都属于你了。”
大玉儿心头一热,低下头噙着泪,她很想说:“我只想我属于你。”话在嘴边却半天没有说出口。
他们站在角楼上,一直看到暮色四沉,天空逐渐变成泼墨一般的颜色。
她说:“和你待在一起,时间总是过得这么快。仿佛还没说些什么,这日子就飘走了。”
他也默然。彼此视作灵魂伴侣,却只能以这样的方式守护终老。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往好处想想,总比“同心离居,忧伤终老”的故事强多了。不就没个名分么,他们心底里还是很快乐的。
难怪金岳霖无法与林徽因结合时,便用追着与她毗邻的方式守护了她一辈子。
无法拥有你,在近处看着你也好。
与大玉儿道别后,多尔衮并没有踱回王府就寝。而是回到大殿招来大臣们继续商讨国事。京畿土贼横行,东南仍在激战,征战两湖夺取两广烽烟正盛。
福临还小。大清的奠基者,非他莫属。
新廷初建,百废待兴。读过《资治通鉴》的多尔衮深知人才的重要,不避汉人,不避前朝旧臣,他求贤若渴。他花血本收买人心,常加赏赐恩威并用。送洪承畴南下赴任时,他说:“凡我心爱之人,虽万金而不惜。昨日赐你衣帽,物轻而意在,望卿此行,尽心做事。”
与明朝皇帝恣性妄为的风格完全不同,大清初期的皇帝一个赛一个的勤勉努力。多尔衮也继承了爱新觉罗家族勤奋进取、纪律严明的基因,对自己要求很高,对自己也够狠。
多尔衮颁布《大清律》、设立职官、整顿吏治、恢复科举、准许满汉联姻、创建绿营、废除三饷、奖励垦荒、废除匠籍、提高商人地位。
开国之业,厥功最著。多尔衮的威信在清廷与日俱增,昔日夺权争霸的势力纷纷败下阵来。手握重权之后,多尔衮顺利分化瓦解了两黄旗,当初发誓扶持豪格的8位两黄旗大臣索尼、鳌拜、图赖、图尔格等人半数先后叛变。豪格最终被削爵下狱,死在狱中。
多尔衮逐渐成了没有冠冕的皇帝。
avatar
采薇20131229
6楼
不如不遇倾城色
——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评传
文/黄凤玲
9
顺治七年,一首《建夷宫词》传遍大江南北。
张煌言本人并不著名,却因这首词让后世之人记住了他。
“上寿斛为合卺尊,慈宁宫裹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躬逢太后婚。”
他可谓当时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因描述的事件太具新闻性,以至于他的名字也不得不随之流传千古。
多尔衮和大玉儿还是成婚了!
虽然太后下嫁这码事争执了几百年,早已成为满清第一悬疑,但逐项收罗资料下来,笔者认为多尔衮和大玉儿的婚姻可能是存在的。只是在乾隆年间,纪晓岚受命修篡《四库全书》,见到相关史料记录,惊叹这样的事怎么能流传后世以彰其丑呢。虽然,在满人眼中弟娶其嫂也非万万不可,但被逐渐汉化的满清朝廷想想这事儿还是不对啊,不符合汉族价值观啊,干脆将整理出来的相关史料付之一炬。
自那时起,正史资料已难找到多尔衮与大玉儿这一段情的踪迹。但野史是不会放过这段往事的。
在《清朝野史大观》、《清史演义》、《清宫轶闻》及《多尔衮轶事》中,对太后下嫁多有具体描述。其实,正史与野史,只是执政党与在野党喉舌的区别。手握重权的人想保留哪一段历史,是谓正史。正史就一定最真实吗?!
只是不同位置的人笔下的历史而已。成王败寇,败寇哪有资格向历史发出声音。
1644年,多尔衮被封为叔父摄政王。1645年,一个叫赵开心的御使从文辞角度上书,认为叔父只是针对小皇帝一人而言,臣庶皆呼“叔父摄政王”有些不妥,于是由礼部按汉人习俗标准议定为“皇叔父摄政王”,再到1648年,由礼部多人议定更改为“皇父摄政王”。皇父不是随随便便就叫的,也不是反对派所言只是一个尊称,它绝对不同于“相父”、“尚父”、“仲父”这些尊谓。从叔父摄政王更改为皇叔父摄政王,可见清廷对称呼的议定是严谨考究的。不可能仅为尊称,便恣意改动为“皇父”这么重要的称谓。
孝庄皇太后死后38年内无法入土为安,清朝的三大皇陵都容不下她,史上又有哪一个皇孙会这样对待自己的祖母?是因她给他们出了太大的难题!
最后,孝庄皇太后也只葬在了清东陵的风水墙之外。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一切正史皆是当权者正史。爱新觉罗皇族已经远去多年,也没必要再为皇族的做法不符合汉族价值观而去掩饰什么了。越掩饰越乱。此地无银三百两。
他俩就是在一起了,怎么了!按现在新新人类的多元价值观,一定会鄙夷一下四周的看客:我俩在一起了,关你鸟事?
30岁寡居的美女大玉儿,31岁叱咤疆场的英雄美男子多尔衮,他们怎么就不能发生点故事!
英雄无奈是多情。他就是爱了,还送了她一整座江山,怎么的!他自己乐意!
可要甩如今送名包名鞋名靴的阔少们不知道N多条街。
野史是如此记载的,多尔衮进入山海关拿下紫禁城,又请顺治小皇帝入京即位,满朝文武都替顺治帝感到过意不去。多尔衮看到了群臣中的这点情绪,于是与大学士范文程密议,授意亲信在上朝时倡言:“摄政王功高望重,又谦仰自持,让位之德,亘古少有。大恩如何言报。让位一事,如同皇父传位其子,皇上也应当像对待皇父一样对待摄政王,以此报答。”
群臣附议。范文程在多尔衮的授意之下说:“闻说摄政王妃新亡,而我皇太后又寡居无偶。皇上既视摄政王为父,自然不可使父母异居两地。”
众人随声附和。史官也大书特书:“皇太后下嫁摄政王。群臣上贺表。”
权倾朝野的摄政王,帝王玉玺都放在他的王府里。只要他乐意,换掉一个年幼的顺治皇帝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从某种角度说,皇太后下嫁也是形势所迫的一种政治谋略。
公元1660年,顺治皇帝一道没有被烧毁的谕旨也透露了这场大婚的蛛丝马迹。那是顺治皇帝的乳母李氏病故,顺治降谕写道:睿王摄政时,皇太后与朕分宫而居,每经累月方得一见。
种种考证表明,这场婚姻应该是存在的。只不过风云变幻,只能给后人留下这样的“正史”。
多尔衮和大玉儿鱼水相欢朝夕相伴走过了两年。却没有留下一个子嗣。
不仅如此,多尔衮曾娶六妻四妾,只有从朝鲜王宫里抢来的李氏也就是六福晋,给他生养了唯一的女儿——东莪。没有一个儿子,多尔衮想要谋权篡位也确实少了很多积极性。废半天劲篡位又能留给谁!想想他也是活得够纠结。
晏几道说,春风自是人间客,主张繁华得几时。
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可以一日看尽长安花。可是那又怎样,繁华只是流年的碎影。落寞也一样。
盛与衰,都只是一时一地的。最好的和最坏的都终会过去,无物可以永恒。当多尔衮放弃废黜顺治帝皇位念头的时候,在他披坚又执锐快马踏清秋的时候,不知是不是想通了这人世的规律。
一日长于百年,拥抱无止无终。只要他拥有她的那段时日里,那份心底的快乐是真实的,如此就好。
公元1644年到公元1650年,是他鲲鹏展翅九万里的六年,是他足蹬战马横扫天下的六年,是为大清拼下半壁江山的六年,也是他在皇权与情义之间挣扎煎熬的六年。
他可以攻城拔寨,却战胜不了自己。他,始终不是一个足够心狠手辣的人。
公元1649年,多尔衮决定提前移交权力,归政十二岁的顺治帝。他带领两白旗离开北京,移驻镶白旗的驻地——永平。
公元1649年秋天,多尔衮在狩猎途中摔下马背跌伤了膝盖。随行的大夫却错用了药膏,病情越来越重。
公元1650年12月31日,在喀喇城也就是今天的承德避暑山庄附近,39岁的多尔衮腿伤恶化,躺在床榻无法动弹。
他的脑海中掠过此生的一幕幕。阿玛努尔哈赤放逐母亲时,母亲故作镇静无事,转过背去却心碎落泪的眼神。皇太极和那么多贝勒阿哥们围上前来,在短短两个时辰内就逼死母亲赐她三尺白绫的情景。他和幼弟多铎人微言轻,寄人篱下仰人鼻息,一切唯皇太极之命是从的哀伤无奈。第二次皇位之争,两黄旗生闯崇政殿,硬生生把他到手的皇位又夺走的情景。弟弟多铎嗔怪他办事优柔寡断前怕狼后怕虎错过最好时机的情景。大玉儿含着泪默默看着他,他牵过她的手轻声说:“天下,这一切都是你的了”的情景。
这一幕幕像电流一样触在他心上,让他忍不住热泪盈眶。他不想让侍从们看到自己的脆弱,泪水打了几个转又慢慢洇干了。
所有他深爱着的让他落泪的人,此刻都已经离他远去了。
他,一个英雄,孤伶伶躺在病榻上。夕阳从窗前一点一点沉下去,天空渐渐铺满了绯红的晚霞和层层暮云。
像他第一次带她走上紫禁城角楼远眺的那个黄昏。像她轻声唱给他的歌。风儿清,水长流,哥哥天边走。
这世间所有的一切,在他眼里仍是那样美。美得像她的脸庞,美得像她的歌。而他,却要告别了。
戍时,一轮皎洁的弯月挂在空荡荡的枝头。他听见远空传来一阵鹰的叫声。他想起自己少时的承诺:一定要像一只高飞的雄鹰,俯瞰和保护它深爱的大地。
掏出她缝给他的香囊,久久看着,他微微一笑,永远闭上了他的眼睛。
“我终于做到了,护你周全。”
英雄的承诺。一诺千金到尽头。
(2015年5月14日写于北京)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