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读《郑板桥全集》
avatar

读《郑板桥全集》

zhilishu9
1楼
读《郑板桥全集》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打折书《郑板桥全集》,漆布精装本,郑孝萱编,启功题签,齐鲁书社出版发行。这部书资料汇集,值得收藏。
买到手后,常来读读。读后写写随笔。

avatar
zhilishu9
2楼
读《郑板桥全集》之后的一点收获
我曾在《闲读庄子》中说:“我们讨论庄子的人性论,现在究竟有多大意义呢?有不少学问家说庄子消极遁世,说他的主张是逃跑主义;有的学问家揶揄庄子,说庄子不为官是沽名钓誉,说他的夫人死了他鼓盆而歌那是为了惊世骇俗。诸如这般种种非难,未免有激进之嫌。看一看我们当今的世界,有多少人迷失人生方向,一意孤行,与大自然为敌,与人民百姓为敌,他们除了金钱,除了贪欲,再也没有其它人生乐趣。我们说,仅从这一点来看,讨论一下庄子的人性论,听听庄子的批评之声,也是大有必要的。”
读《郑板桥全集》,对人性之美,对人性之恶,有了进一步认识。
avatar
zhilishu9
3楼
读《范县署中寄舍弟墨》
郑板桥出身贫苦,久居民间,他为官不忘本,系念穷苦贫贱乡民。他的一段话,读来令人动容:“刹院寺古坟,是东门一枝大家公共的,我因葬父母无地,遂葬其旁,得风水力,成进士,作宦数年无恙。是众人之富贵福泽,我一人夺之也,于心安乎不安乎!可怜我东门人,取鱼捞虾,撑船结网,破屋中吃秕糠,啜麦粥...每一念及,真含泪欲落也......”
中了进士,作了县宰的郑板桥,于是吩咐他这位舍弟把他的俸禄发给众乡亲,并再三嘱托:“敦宗族、睦亲姻,念故交,大数既得,其余邻里乡党,相赒相恤,汝自为之,务在金尽而至”。
工书善画自成一派的郑板桥,其为官亦是痌瘝在抱,风标高举,名垂后世!
avatar
zhilishu9
4楼
郑板桥笔下的酒与寒鸦与船之意象
郑板桥把酒的意象和寒鸦的意象组合在一起,读者兴味盎然。他在《平山宴集诗》写道:“江东豪客典春衫,绮席金樽索笑谈。临上马时还送酒,寒鸦落日满淮南”。其描写友情之洒脱毕现。“寒鸦落日满淮南”一句,蛮有意趣,读此句会想到南宋姜夔“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之句。
典卖春衫唤酒来,真乃豪客!
郑板桥写寒鸦意象的诗,还有一首非常新颖:“小廊茶熟已无烟,折取寒花瘦可怜。寂寂柴门秋水阔,乱鸦揉碎夕阳天。”鸦之众多,上下翻飞,方称乱鸦。乱鸦揉碎夕阳天,此句景由情现,情由景生,情景交融,使全诗意境深入一层。
古往今来,唯独不变者乃天地日月也,但天地日月笼罩下的万物在潜移默化。今时淮南还有寒鸦否?,还能出现“乱鸦揉碎夕阳天”那样的景象吗?虽然这样的意境很凄寂很清冷。
寒鸦在我现在居住的地方早就不见踪影了。
郑板桥何许官也?郑板桥《罢官作二首》有曰“买山无力买船居,多载芳醪少载书。夜半酒酣江月上,美人纤手炙鲈鱼。”
此诗作于乾隆癸酉年太簇之月。为官无积蓄,被罢官后买船而居,毫无怨尤,其心灵澄净得令人顿生敬意。
郑板桥还有一首七绝可与之参读:“宦海归来两袖空,逢人卖竹画清风。还愁口说无凭据,暗里赃私遍鲁东”。
唯有此人郑板桥,才能写出那样的寒鸦,那样的醪酒来。
注:此文稍有改动再发。
avatar
zhilishu9
5楼
@messiyun 2019-07-29 19:14:07
乱鸦揉碎夕阳天
——简直美极了
Zhilishu9:郑板桥写寒鸦意象的诗,还有一首非常新颖:
小廊茶熟已无烟,
折取寒花瘦可怜。
寂寂柴门秋水阔,
乱鸦揉碎夕阳天。
鸦之众多,上下翻飞,方称乱鸦。乱鸦揉碎夕阳天,此句景由情现,情由景生,情景交融,使全诗意境深入一层。
"乱鸦揉碎夕阳天",就像徐渭的“雨后西天忽晚霞”,纯粹是画家视角。有着画家特有的敏锐观察力、浪漫想象力和艺术感染力......
-----------------------------
抛砖引玉
我在2019-6-25发了《郑愔的诗与人》之后,几位读者对“海暗云无叶,山春雪作花》的解读发表意见,很热烈。一位网友说,有的网友已经进入此帖围观,没有发言而已。此后,一位网友在2019-6-30发了一个《海暗云无叶》的帖子,表达他对“海暗云无叶”的解读。郑愔这个人物是个冷门,两唐书没有为郑愔立传,如果没有通读两唐书或没有读武则天至唐玄宗那一段历史,很显然,郑愔是不会进入人们视线的,没多少人会注意到他。《郑愔的诗与人》是抛砖引玉,《海暗云无叶》的作者一定是对郑愔其人其诗产生了兴趣,才有了《海暗云无叶》的帖子见世。
无意间抛砖引玉,我很高兴。
同样,读过《乱鸦揉碎夕阳天——简直美极了》,无、又感到做了一件抛砖引玉的好事,同样非常高兴。
avatar
zhilishu9
6楼
发两幅照片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又号理庵,江苏扬州兴化人,出生在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郑板桥1732年中举,于1736年中进士,1742年任山东范县知县,1746年调任潍县知县,1753年罢官归乡。1765年,七十三岁的郑板桥病逝。
郑板桥诗、词、书、画、篆刻在中国文学史和中国美术史上独树一帜,有很大影响。郑板桥的为官经历更是写就他人格精神留取丹青的浓墨重彩一笔。
郑板桥出仕前后皆以卖画为生。他画的兰、竹享誉全球,备受喜爱青睐。


avatar
zhilishu9
7楼
“更画云中一块石,令人如望藐姑仙”
清康乾盛世,扬州画家金农、郑板桥、汪士贞、黄慎、李鱓、李方膺、高翔、罗聘八人被称之为“扬州八怪”。郑板桥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在文学、绘画、书法诸领域都可称之为标新立异。郑板桥尤善写竹石、写兰草。“画兰画竹画石,敢云不朽之物,悬之大厦高梁,香气清风拂拂”:他画竹石兰草,重在写其品格,意在传其精神。郑板桥七言诗《竹》十二首,《兰》十首,还有《兰竹》九首,《兰石》一首,《竹石》两首,《兰竹石》三首,读之如聆謦欬,令人神清气爽。其中一首写道:“画兰画竹已多年,竖抹横涂总自然。更画云中一块石,令人如望藐姑仙”。山峦在云雾之中,飘逸逍遥,何等之美。藐姑仙,语出庄子,庄子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以藐姑仙喻兰竹石,其神似其清新自然之态可知矣。
郑板桥曾为兰花题诗道:“此是幽贞一种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径,更写高山一片遮。”闻达,可以得到财富和地位;烟霞,却能送去自然美景与深思遐想。郑板桥不求闻达,要把自己化为一片烟霞,含蕴于他的竹石兰草中,他的精神五湖四海至今犹存。
avatar
zhilishu9
8楼
备存纪念
2016年8月中旬学上网发文,已经三年了。这三年,上光明博客仅一个月光明博客就停运了;前几个月强国博客也悄悄地改版了,带来很多不便;不知今后还有什么变化,把几张照片发在这里,备存纪念。






avatar
zhilishu9
9楼
备存纪念
2016年8月中旬学上网发文,已经三年了。这三年,上光明博客仅一个月光明博客就停运了;前几个月强国博客也悄悄地改版了,带来很多不便;不知今后还有什么变化,把几张照片发在这里,备存纪念。
-----------------
@关粉儿 2019-08-03 21:25:02
天涯一时半会儿还关不了:)
-----------------------------
那好哇!虽“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依旧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avatar
zhilishu9
10楼
《郑板桥全集》
郑板桥题联诗气韵充沛,格调多变。“山奔海立,沙起雷行”,是一种意象,是一种豪迈壮伟气象;“山光扑面因朝雨,江水回头为晚霞”是一种气象,是一种开豁达浑厚气象;而“怜莺舌嫩由他骂,爱柳腰柔任尔狂”又是一种意象。其意象不同,故气象不一也。
郑板桥论诗文则曰“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大地无垠,花树无处不在,以花树妙喻文章,好不别致!
郑板桥有一联为“多读古书开眼界,少管闲事养精神”。既要开眼界,又要养精神,看似矛盾龃龉,其实不然。此联颇中肯。老来时日不多,养生延年以此为座右铭最好。当今有种怪现象,即老来往往牢骚多,衣食无忧而牢骚多,即奢望多也,扪心自问,是否如此?
说是说,做是做。其实郑板桥老来亦爱管闲事,譬如他曾题联“民于顺处皆成子,官到闲时更读书”,其忧国忧民之心毕现,这或许也是一种老来牢骚。现在,距离郑板桥题此联已有二三百年,那些奔竞逞欲者,有闲暇时吗?有的如果有,还在读书吗?金屋藏娇,欲海搏游,真不可知也。
郑板桥咏竹:“直其节,虚其心,可以廊庙,可以山林。”
郑板桥咏兰石:“兰之气清,石之体静,清则久,静则寿。”
人生苦短,稍不留意即可变节变心,若此何来为栋梁。兰之气清,石之体静,所以久长,不可一日不记得也!时人缘木求鱼,欲得寿命久长而不知病在何处。读郑板桥咏竹咏兰咏石很有益处,倘若铭记于心,镌之为座右铭,每日三省,不愁不久长也。
avatar
zhilishu9
11楼
由郑板桥联想到张可久
——再说寒鸦意象
张可久有一首带有“天涯”二字的小令,是这样写的:
“朝朝琼树后庭花,步步金莲潘丽华。龙盘虎踞山如画。伤心诗句多,危城落日寒鸦。风不止空台上,燕飞来百姓家。恨满天涯。”
张可久的这首《水仙子.次韵金陵怀古》,用一句“危城落日寒鸦”来凸显萧条冷落景象,以一句“恨满天涯”作煞,吊古伤今,使这首小令颇耐咀嚼,令读者莫不拊膺咨嗟。
张可久是以散曲创作为主的作家,他善于通过观察事物,发现事物的细微处,来写出自己独特的心理感受。他的作品题材较广,不独吊古伤今,还书写生活的另其他方方面面。他的一首《水仙子.次韵》表达了他的超旷豁达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他追求精神解脱获取自由的进步思想。这首散曲是:
“蝇头老子五千言,鹤背扬州十万钱。白云两袖吟魂健。赋庄生秋水篇,布袍宽风月无边。名不上琼林殿,梦不到金谷园,海上神仙。”
这首散曲,是以老子、庄子的思想和作品为基础,再用“鹤背”、“琼林殿”、“金谷园”三个典故,从反面来发感慨,而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幅旷达出世的神仙逍遥图。这幅逍遥图笔墨酣畅,直抒怀报,不无斥世之嫌,读来有浩然荡涤之势。
我在《郑板桥笔下的酒与寒鸦与船之意象》中,例举了郑板桥两首带有“寒鸦”意象的诗,其一是“小廊茶熟已无烟,折取寒花瘦可怜。寂寂柴门秋水阔,乱鸦揉碎夕阳天”。这首诗,堪称诗中有画之誉。在简述这首诗内容之后,我无端感慨道:“今时淮南还有寒鸦否?还能出现‘寒鸦揉碎夕阳天’景象吗?虽然这样的意境很凄寂很清冷。寒鸦在我居住的地方早就不见踪影了。”
我的无端之感慨,来于早年亲身之经历,来于脑海中固有的那些记忆碎片。过往的景象图画存储在大脑世界,尽管这些景象图画有时会化为齑粉,然而当你情之一汇,便又重新成一映像,而且映像挥斥不去。不论是值得存储还是不值得存储,都是这样,总是存储,这是造化所致,不由得你自己的意志。
前些年读元曲,因为对张可久的笔下的寒鸦意象非常喜欢,就着意留神。近读《郑板桥全集》,于是在脑海中搜寻,把张可久散曲的有关寒鸦意象连缀起来,与郑板桥的诗词作比较。比较之后,发现他们相通之处颇多,然而又各居姿色。再来重读张可久笔下的寒鸦意象,仍是感到余音绕梁,余味茫茫。
张可久的《人月圆.山中书事》写道: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这是一首弔古伤今之作。兴亡盛衰,历史本来就是这样写就的。有多少仁人志士面对这样写就的历史,难免发出幽长悲慨。张可久官职卑微而浪迹天涯,实乃一天下倦客。江海一倦客,疲惫至极,悲慨难掩,就像北宋的那位周邦彦一样。曾担当溧水令的周邦彦在“人静乌鸢自乐”的时候,发出这样的呼声:“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张可久于此与之等同,他们哀乐无端,情不能已。有谁不说,郑板桥与张可久亦是等同?由此推演下去,等同者便不可枚举了。
人在风雨趑趄心灵疲惫时,会联想到历史,最易产生世事沧桑盛衰如梦之悲慨。张可久就是这样。张可久似乎对寒鸦这个意象特别青睐,于是寒鸦意象多次出现在他的作品中。他的一首《水仙子.西湖废圃》写道:
“夕阳芳草废歌台,老树寒鸦静御街,神仙环佩今何在?荒基生暮霭,叹英雄白骨苍苔。花已飘零去,山曾富贵来,俯仰伤怀。”
夕阳、芳草、歌台,用一个“废”字振起,老树、寒鸦、御街,用一个“静”字振起,顺势而下,使得这首小令冷峻寒峭,有个清刚在。着意历史兴衰,人世沧桑,直抒一己情怀,张可久的一支小令会让读者怎样吟哦徘徊,张可久把自己的情感杂糅进寒鸦意象中,怎能不让读者吟哦徘徊。
“江东豪客典春衫,绮席金樽索笑谈。临上马时还送酒,寒鸦落日满淮南”以及“小廊茶熟已无烟,折取寒花瘦可怜。寂寂柴门秋水阔,乱鸦揉碎夕阳天”,
如果把郑板桥的这两首寒鸦诗与张可久散曲中的寒鸦对比来读,可看出二者作品相同处。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亦仕亦隐的生活经历,鞭挞时弊讥斥流俗的无情笔端,可看出一位身处元代一位身处清代的贤士心灵是多么的契合。然而,他们的作品风格又有不同,张可久的冷峭淸竣,郑板桥的风流洒脱,真是各有所长,然而张可久的散曲中,有的是幽幽的无可奈何之感,正因如此,他的散曲寒鸦意象与郑板桥诗中的寒鸦意象才各属其主。
张可久的《折桂令.九日》写得非常好,这位一生为官颇不得意的张可久后来虽然隐居西湖,过着以诗酒自娱的生活,当回首往事目睹眼下时,他的满腹牢骚还是在他带有“寒鸦”的小令中得以尽情倾吐。这首《折桂令.九日》写道: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这首词意韵充沛,读者可以由此想到孟嘉、辛弃疾、甚而秦观的词和隋炀帝的诗。结尾三句非常精彩,“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人在景中,景在情中,情景相融,美不胜收。
由郑板桥的寒鸦诗联想到张可久的散曲小令,真是无事而为。用郑板桥《潍县竹枝词》中带乱鸦的一首作结:“几家活计卖青山,石块堆来锦绣斑。薄暮回车人半醉,乱鸦声里唱歌还。”
avatar
zhilishu9
12楼
南极企鹅
老同学刘老乐先生从县委书记岗位上退休后,曾两次到南极写生。老乐先生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退休后无官一身轻,他用相机描绘着生灵万物。我收藏了一些他的摄影作品。
avatar
zhilishu9
13楼
刘老乐的南极企鹅





avatar
zhilishu9
14楼
“有兰有竹有石,有骨有节有香”
如何做人?郑板桥的书画文章已明确告诉了我们。
“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任他朔雪严霜,自有春风消息。”郑板桥如此以兰竹石喻人,其精神品格具备。
郑板桥常把石竹兰三者于一首诗中吟咏:“老夫自任是青山,颇长春风竹与兰。君正虚心素心客,岩阿相借又何难”。
郑板桥把主观客观融入一体,天人合一了。
“一片青山一片兰,兰芳竹翠耐人看。洞庭云梦三千里,吹满春风不觉寒”,春风骀荡,作者思绪飞扬,此诗囊括三千里洞庭云梦,生机盎然者也。
郑板桥表白,如此之诗,皆源于“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移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写三物与大君子为四美也”。
大自然有多好!在郑板桥笔下,大自然中的兰竹石可以给人以不尽的启迪,告述人们该如何去提高道德情操,如何去作人,郑板桥良苦用心可谓一览无遗也!
avatar
zhilishu9
15楼
郑板桥画棘刺
郑板桥画兰,尝间以棘刺,他之所以这样立意下墨,解释道:“满幅皆君子,其后以棘刺终之,何也?
盖君子能容纳小人,无小人亦不能成君子。故棘中之兰,更硕茂矣。”
郑板桥发他人所不能发,言他人所不能言,真是高远卓著!
郑板桥之画,此处大有《易》之道。作人,一则要“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一则要“比之自内,不自失也”,要善于与小人处。《易经》有很多文字论及小人,论及君子小人二者关系,诸如“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泰卦》);“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遁卦》);“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大壮卦》)等等。郑板桥其人其画已步入哲学范畴,涉及养生修身乃至生存之道之命题矣。
avatar
zhilishu9
16楼
郑板桥题也有不逍遥时
郑板桥画双松图赠友人,题曰:“春夏无所争荣,秋冬亦不见其摇落,因画双松图奉赠”等文字。松之峤峤不群,郑板桥写入画中,寄予之兴也。
郑板桥作《兰菊图》,作《竹菊图》,作《兰竹菊图》。他为《兰竹菊图》题曰:“偶然画竹浑无色,又向秋风写菊花。不敢自夸君子节,愿从陶令作篱笆。”
郑板桥仰慕陶渊明,诗画中可见。
山水田园,竹菊兰梅,松石草木,郑板桥、陶渊明皆以之抒发怀抱,以之提炼情操品格,足以启迪后人。
郑板桥为《梅竹图轴》题曰:“一生从未画梅花,不识孤山处士家。今日画梅兼画竹,岁寒心事满烟霞。”
何种心事岁寒而来溢满烟霞?
郑板桥曾为梅题曰:“玉骨冰肌品最高”。他一直以竹、以“玉骨冰肌品最高”之梅来自砺,看来此心事非同小可。
回归自然之名士,面对红尘攘攘人世喧嚣时,亦有不逍遥在。
avatar
zhilishu9
17楼
郑板桥的几幅题字
郑板桥为李鱓《墨笔稻菜小轴》题曰:“稻穗黄,充饥肠,菜叶绿,作羹汤。味平淡,趣悠长。万人性命,二物堪当。几点濡濡墨水,一幅大大文章。”为李鱓《红菊册页》题曰:“篱菊花开艳,经霜色更红,不为西风恶,巍然独自雄。”
郑板桥在赞美什么?稻穗、菜叶、菊花等世间寻常物而已。总是同自然贴近,天人合一,郑板桥之精神风貌此之再现!
郑板桥题字,画龙点睛,相映成趣,或胜于李鱓之丹青也。
郑板桥有“屈大夫之清风,卫武公之懿德”联句。
郑板桥仰慕古人,以古人振奋时人,终是食人间烟火。郑板桥古热心肠,提振世风!
郑板桥横额题字,最耐人寻思觉悟者有二则。全文录之如下:
“难得糊涂
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
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乾隆辛未秋九月十有九日 板桥”
“吃亏是福
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盈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
即在是矣。板桥郑燮题于濰县官廨”
郑板桥深谙《易》理,题下此字,警戒世人,其良苦用心,涵润笔墨间。
如今一些无恶不作的权势富贵之家,大都于厅堂悬挂郑板桥“难得糊涂”题字,很是滑稽;如同在戏剧中看到的“明镜高悬”的衙门里,官员们正施展淫威,贪赃枉法一样。不法分子是祸害人民百姓之虎狼,虎狼今来附庸风雅鄣人耳目邪?
avatar
zhilishu9
18楼
“颠狂甚,取乌丝百幅,细写凄清。”
郑板桥的《沁园春.恨》,大得辛弃疾旨趣,一气直下,襟抱磊落。其词曰:
“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鹦哥煮熟,佐我杯羹。焚砚烧书,椎琴裂面,毁尽文章抹尽名。荣(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单寒骨相难更,笑席帽青衫太瘦生。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难道天公,还箝恨口,不需长吁一两声?颠狂甚,取乌丝百幅,细写凄清。”
郑板桥痛快淋漓发尽牢骚,此乃未遇时之作。
査礼在《铜鼓书堂遗稿》中盛赞郑板桥此词,他说:“其风神豪迈,气势凌空,直逼古人。”而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则批评道:“似此恶劣不堪语,想彼亦自以为沉着痛快也”。
郑板桥拍案而起,怒喝世俗,陈廷焯因何骂出“恶劣不堪语”这类霸道话?陈廷焯未免言之过当,其大有不解人间烟火气味之嫌。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对郑板桥学词“少年学秦柳,中年学苏辛,老年学刘蒋”进行批评,说道:“真是盲人道黑白,令我捧腹不禁”。
陈廷焯反对学刘、蒋(刘改之,蒋竹山),认为刘蒋之词外强中干,“理法气度全不讲究”。陈廷焯批评郑板桥《贺新郎徐青藤草书》,称其语句虽然“痛快之极”,然而“张眉努目”,不堪一读。
然而陈廷焯很推崇郑板桥的《念奴娇金陵怀古十二首》之《胭脂井》一首,称其“此词精绝为诸篇之冠”,“妙语解颐”,“用笔最胜”。他说,而其余十一首则瑕瑜互见。
avatar
zhilishu9
19楼
“碧叶伤心亡国柳,红墙堕泪南朝庙”
郑板桥写有《念奴娇.金陵怀古》十二首,他的《胭脂井》我最爱读。其词曰:
“辘轳转转,把繁华旧梦,转归何许?只有青山围故国,黄叶西风菜圃。拾橡瑶阶,打鱼宫沼,薄暮人归去。铜瓶百丈,哀音历历如诉。过江咫尺迷楼,宇文化及,便是韩禽虎。井底胭脂联臂出,问尔萧娘何处?《清夜游》词,《后庭花》曲,唱彻江关女。词场本色,帝王家数然否?”
郑板桥写有《满江红.金陵怀古》,陈廷焯对“碧叶伤心亡国柳,红墙堕泪南朝庙”最为推崇,认为此二句“凄凉哀怨,为金陵怀古佳句。”
陈廷焯论词,主张厚重深婉,自有其是处。
avatar
zhilishu9
20楼
《郑板桥全集》中的几幅图片




avatar
zhilishu9
21楼
“乌纱掷去不为官”
有句俗语是,“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在郑板桥那儿,却这样说:“乌纱掷去不为官,嚢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做钓竿。”
郑板桥想要为民做主,却做不了主,再加上其他原因,就弃官归隐了。
郑板桥此诗响遏行云,乌纱掷去,何其有力!其为官十几载而橐囊萧萧,何其清贫!以一枝清瘦竹垂钓秋江上,何其悠然旷远!为官不为官且将何其迥异!
郑板桥为民请愿忤逆上级,由此而辞官,原其性情已定,岂能为官长久?他应了陶渊明之“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如此而已。
avatar
zhilishu9
22楼
“一半葫芦一半瓢,合来一处好成瓢”
郑板桥有句名言:“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郑板桥把这句名言用到断案上,体现了他的睿智和性情。
郑板桥在潍县任上,遇到一宗和尚与尼姑通奸的案子。和尚与尼姑通奸被捉,郑板桥该如何判定这一违反教规违反世俗风化的案子?
《郑板桥全集》收有判词四种,其中有对婚姻对拐卖妇女以及对奸夫淫妇所书写的判词,而未录这一对出家人被控告到大堂上的判词。郑板桥特意写了一首诗,这首《判濰县僧尼还俗完婚》写道:
“一半葫芦一半瓢,合来一处好成桃。从今入定风规寂,此后敲门月影遥。鸟性悦时空即色,莲花落处静偏娇。是谁勾却风流案,记取当堂郑板桥。”
此诗好不诙谐风趣也!一个僧与一个尼偷情故事,一个僧尼冲破世俗求爱之狱件,在郑板桥的笔下显得多么轻松愉快。此县令非彼县令也!
郑板桥诙谐幽默,其判词笔墨充满人性美也!充满人性美的诗句势必流传下来!
删繁就简,领异标新,断案施以人性化,原来并不难!
avatar
zhilishu9
23楼
《郑板桥全集》中的插图


avatar
zhilishu9
24楼
闲闲书话再嗮作家服装。郑板桥应该是作家吧,也贴上两幅。

avatar
zhilishu9
25楼
郑板桥行吟图。服装之飘逸美。

avatar
zhilishu9
26楼
聪明难,糊涂难,而...
avatar
zhilishu9
27楼
郑板桥与袁简斋之一
郑燮(1693——1765),号板桥,扬州兴化人,康熙秀才,1732年中举,1736年中进士;1742年出任范县知县,1746年调潍县知县,1753年罢官归乡。
袁枚(1716——1797),号简斋,浙江钱塘人,1739年中进士,先后出任溧水、沭阳、江宁知县,三十三岁即辞官,卜居江宁小仓山之随园。
在《郑板桥全集.板桥集》中会读到“室藏美妇邻夸艳,君有奇才我不贫”。
《郑板桥全集》编者注曰:“四川博物馆藏有郑燮墨迹:‘晨星断雁几文人,错落江河湖海滨。抹去春秋自花实,逼来霜雪更枯筠。女称绝色邻夸艳,君有奇才我不贫。不买明珠买明镜,爱他光怪是先秦。’奉赠简斋老先生正, 板桥弟郑燮。”
简斋先生爱美色,自不避嫌。他的《随园诗话》有很多记述说明了这一点。
简斋先生世称随园先生,为诗坛所宗仰五十年,弟子众多;诚如他自言自语“以诗受业随园者,方外缁流,青衣红粉,无所不备”。其女弟子二十余人,他说,“如严蕊珠之博雅,金纤纤之解领,席佩兰之推尊本朝第一,皆闺中之三大知己者也”。
简斋随园先生主诗坛五十年,且毕生风流,故有“室藏美妇邻夸艳,君有奇才我不贫”。如果说“室藏美妇邻夸艳”稍有调侃,那么“君有奇才我不贫”则由衷称赞也。
avatar
zhilishu9
28楼
与郑燮袁枚相关的图片




avatar
zhilishu9
29楼
郑板桥与袁简斋 之二
《随园诗话》有对郑板桥的记述。《随园诗话》卷五:“扬州为盐贾所居,风尚侈靡。崔尚书应阶诗云:‘青山也厌扬州俗,多少峰峦不过江。’郑板桥诗曰云:‘千家生女先教曲,十里栽花当种田。’”
袁枚把崔尚书的诗句郑板桥的诗句一并收入书中,意欲何为?
崔诗一个“厌”字,直抒好恶。郑诗看似婉讽,然力度不减。其一并反对侈靡成风的世俗乱象!
《郑板桥全集》有《扬州》五首,其一曰:
画舫乘春破晓烟,满城丝管拂榆钱。
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
雨过隋堤原不湿,风吹红袖欲登仙。
词人久已伤头白,酒暖香温倍悄然。
《随园诗话》中的摘句出于此诗。
万千姝丽,香风腻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一个自古繁华的扬州,此际在郑板桥眼里原来如此。“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如此这般世俗民情,如此这般舍本求末,郑板桥为之忧思悄然,其高洁性情毕现矣。
袁简斋认为郑板桥的诗不入流,在这里看来,他是欣赏这首七律的,所以摘句识之。
袁简斋的生活是否为世俗所动而侈靡?他的《随园诗话》已透露一些信息,他的生活终归是富贵之人讲究排场之生活,有红巾翠袖簇拥着着,有姝妍美色簇拥着,他老来犹如此,应属侈靡一类。
avatar
zhilishu9
30楼
读《随园诗话》
我最早读到《诗话》《词话》之类的书,是在初中二年级的时候。那时读到王力先生的的一本小册子,读了这本讲诗词格律的小册子,由此及彼,就去找读《诗话》《词话》的书来读,虽然有很多地方读不懂,还是读得津津有味,那个年代没有浮躁,是读书的年代。
一九七八年我买到丁福保所彙辑的《清诗话》,《清诗话》是有规模的诗话丛书,收集了大多清代诗话著作。郭绍虞先生评价曰,《清诗话》“系统性、专门性和正确性,比以前各时代的诗话,可说更广更深,而成就也更高”。当年买到这部《清诗话》很不容易,如果不和新华书店的负责人走后门是不会“分配”给我的。与买到《清诗话》同时,还买到《诗人玉屑》一部。那个年代,读书如饥似渴,买书是慷慨一何多,那时候工资少,一双儿女小,这样的花销够是奢侈的了,好在妻子从不责怪我。有了很多书,对读诗词很有帮助,于是读诗词更有兴趣,读诗词读诗话成为工作之余最好的消遣了。
谈论中国传统文化,是绕不开中国古典诗词的,无论你是否喜欢中国古典诗词。近来看一些网友纷纷写诗词,于是引发兴趣来重读诗话词话,来怡悦情志。
《艺概》,是清末刘熙载所著。刘熙载,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进士,晚年在上海龙门书院主讲。刘熙载“精通声韵和算术,旁及子、史、诗、赋、词曲、书法,也无不通晓”。他生活年代离我们较近,我们先聆听一下他对诗词写作的看法。
读诗话、词话,都会读到关于一个“錬”字。刘熙载也不例外,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说道:
“文以錬神錬气为上半截事,以錬句錬字为下半截事。”
錬,锤錬。锤錬需要从哪些地方入手?刘熙载讲得很清楚,尽管他有上半截下半截之分(他还有补充之说,不录)。
写文章如此,通常比文章短小比文章文字少得多的的诗词则更需要锤錬。刘熙载在《艺概.诗概》强调,他强调对诗词之锤錬,说道:
“錬篇、錬章、錬句、錬字,总之所贵乎錬者,是往活处錬,非往死处錬也。”
如果不錬,当然不会有精气神,或精气神不充沛,所以他说“是往活处錬。这是诗文为什么要锤錬的终极目的。
最近读到一些诗,读到一位诗作者在诗后标注道作此诗“历时1分钟”,还读到“历时某某分钟”时,于是很惊讶。锤錬、精錬,是诗词写作的箴言妙理,灵感不总对你随行随影,在一分钟时间内就写成一首诗,可谓空前绝后?
因为《清诗话》没有收录《艺概》和《随园诗话》,一九八三年初夏买到《艺概》《随园诗话》,很喜欢读。《随园诗话》是袁枚撰著,袁枚,也是清代人,他生活年代先于刘熙载。他的名声可能大于刘熙载,按照现代时髦的话来说,他是大明星,粉丝多,尤其是娇女步春那样的粉丝弟子多,不过,他的确十分有才。袁枚论诗,高扬性灵大旗,标举独帜。下面择取几则袁枚的《随园诗话》。
其一:“凡作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
袁枚所谓“而作诗文贵曲”,与刘熙载所说的“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故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一脉相通。
其二:“诗文用字,有意同而字面整碎不同死活不同者,不可不知。”
袁枚先生提醒我们,诗词更需用字精炼。袁枚先生在此提醒錬字之途径。
其三:“诗者,人之精神也;人老则精神衰葸,往往多浮泛颓唐之词。香山、放翁尚且不免,而况后人乎?故余有句云:‘鶯老莫调舌,人老莫作诗’。”
随园先生所谓“鶯老莫调舌,人老莫作诗”,是自嘲耳。我们大可不去较真,但他的意思,不过还是强调写诗要写出精神气象写出独到的性灵来。
随园先生在此还是强调“垂錬”二字,老来作诗,更需戒除芜杂。随园先生并不赞成老来掷笔不再与诗词结缘,因为他也在老来吟诵之列,而且精美之句不断涌出。
诗词之旋律鼓荡人心,那才是好诗。味同嚼蜡,却自诩而标榜,对己对人毫无怡情悦志的作用,我常常以随园先生的箴言来告诫日日老去的自己,这样的诗不必浪费时间去读。
avatar
zhilishu9
31楼

郑板桥与袁简斋 之三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告诉我们,郑板桥是追慕徐青藤的。《随园诗话》卷六写道:“郑板桥爱徐青藤诗,尝刻一印云:‘徐青藤门下走狗郑燮。’童二树亦重青藤,题青藤小像云:‘抵死目中无七子,岂知身后得中郎?’又曰:‘尚有一灯传郑燮,甘心走狗列门墙。’”
看来不仅郑燮追随徐渭青藤,童二树亦然。
郑板桥不止爱徐青藤的诗,而且爱徐青藤的书法。《郑板桥全集》之《板桥集》有一首《贺新郎.徐青藤草书一卷》,录之如下:
墨瀋余香剩,扫长笺狂花扑水,破云堆岭。云尽花空无一物,荡荡银河泻影。又略点箕张鬼井。未敢披图容易玩,拨烟霞直上嵩华顶。与帝座,呼相近。
半生未挂朝衫领,狠秋风青衿剥去,秃头光颈。只有文章书画笔,无古无今独逞,并无复自家门径。拔取金刀眉目割,破头路血迸苔花冷,亦不是,人间病。
余尝撰写狗、驴趣事,于狗多微词,孰料郑板桥甘心为徐青藤门下走狗;于此看来,狗非独贬耳。
《郑板桥全集》之《板桥研究资料》有谢章铤“扬州郑板桥郑燮大令书画步武青藤山人,自称其书为‘六分半’,又有‘徐文长门下走狗郑燮私印。诗文琐屑不入格,词独胜’”云云,足以立说郑板桥与徐青藤神交之关系。
“六分半书”,标新立异,形似拙而诸美兼具,其亦庄亦谐之神韵令吾慨叹萦绕之。
avatar
zhilishu9
32楼
郑板桥与袁简斋 之四
郑板桥赞扬袁枚,并表达与之亲密关系,有诗曰:“君有奇才我不贫”。那么在袁枚的心理是怎样来评价郑燮的?
《郑板桥全集》之《研究资料》载有袁枚简斋《投郑板桥明府》,此诗收在《小山房诗集》。其诗曰:
郑虔三绝闻名久,相见邗江意备欢。
遇晚共怜双鬓短,才难不觉九州宽。
红桥酒影风灯乱,山左官声竹马寒。
底事误传坡老死,费君老泪竟虚弹。
《随园诗话》卷九:“兴化郑板桥作宰山东,与余从未识面,有误传余死者,板桥大哭,以足踏地,余闻而感焉。后廿年,与余相见于盧雅雨席间。板桥言:‘天下虽大,人才屈指不过数人。’余故赠诗云:‘闻死误抛千点泪,论才不觉九州宽。’…..板桥深于时文,工画,诗非所长…”
读到袁枚这一段自叙,才会知道二人交往由来。
郑板桥比袁简斋年长二十余,两人之交往,倒是郑板桥主动兴起。读者从袁简斋叙述中,可看出他自矜得意之色。袁枚当时主诗坛美誉叠加,袁枚于是自负自许,从他的这一段文字中可窥一斑。郑、袁生活的时代至今二三百年过去了,今天看来,其成就其声誉,其品位其精神,天下还是推许郑板桥:郑板桥的成就是多领域的,不惟在诗。
一为黎民百姓请命而罢官,一为逍遥自在而退隐,曾同为县令作宰一方,所去不一也。未闻袁枚作宰之善政较之郑燮何。
avatar
zhilishu9
33楼
郑板桥的题字

郑板桥为李鱓《墨笔稻菜小轴》题曰:“稻穗黄,充饥肠,菜叶绿,作羹汤。味平淡,趣悠长。万人性命,二物堪当。几点濡濡墨水,一幅大大文章。”
郑板桥为李鱓《红菊册页》题曰:“篱菊花开艳,经霜色更红,不为西风恶,巍然独自雄。”
李鱓笔下小题材,稻穗菜叶,藩篱秋菊,寻常物也,寻常物乃民生所赖也。李鱓之画与郑板桥之题诗各得风流,相得益彰;郑板桥题字,画龙点睛,亦或胜于李鱓之丹青也。

郑板桥有“屈大夫之清风,卫武公之懿德”联句。
郑板桥仰慕古人,以古人振奋时人,终是食人间烟火。郑板桥古热心肠,提振世风,不惟纵放世俗间!

郑板桥横额题字,最耐人寻思觉悟者有二则。全文录之如下:
“难得糊涂
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 放
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乾隆辛未秋九月十有九日 板桥”
“吃亏是福
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盈 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
即在是矣。 板桥郑燮题于濰县官廨”
郑板桥深谙《易》理,题下此字,警戒世人,其良苦用心,日月彰显之。
权势富贵之家,大都于厅堂之上悬挂郑板桥题字,令人如同在戏剧中看到的“明镜高悬”的衙门里,官员们正施展淫威,贪赃枉法一样。贪叨墨吏还有那些形形色色的不法分子是祸害人民百姓之虎狼,虎狼岂止是附庸风雅鄣人耳目邪?
avatar
zhilishu9
34楼
郑板桥因爱吃狗肉而被骗
因某一嗜好而上当受骗,有的可以当做趣事趣闻,这样的趣事趣闻自古自今真是不胜枚举。《郑板桥全集》之《板桥资料研究》有一则郑板桥因嗜食狗肉而被骗的记载:“…郑板桥性奇怪,嗜食狗肉,谓其味特美,贩夫牧竖,有烹狗肉以进者,辄作小幅报之。富商大贾,虽饵以千金,不顾也。…”
“虽饵以千金,不顾也”,看来郑板桥待人接物的底线是无法逾越的。
郑板桥的诗文书画誉满天下,无不以得其片纸墨宝为荣。然而,他的墨宝可以赏赐贩夫牧卒,绝不可予以富商大贾。一个人对贫穷者对富贵者持何态度,郑板桥一向是泾渭分明。
然而,正如当今时下大忽悠大骗子防不胜防一样,在大清帝国繁荣鼎盛的时候,郑板桥也被骗了。他因为爱吃狗肉被骗了。他的墨宝被一个盐商富贾唆使他人骗取了。郑板桥发现后徒唤奈何!
这则消息写的骗人之术何其高超,且文字也好,其笔法颇类《聊斋》,不录下来会很遗憾。其文曰:
“兴化郑进士板桥,善书,体兼篆隶,尤工竹兰,人争重之。性奇怪,嗜食狗肉,谓其味特美,贩夫牧竖,有烹狗肉以进者,辄作小幅报之。富商大贾,虽饵以千金,不顾也。时扬州有一盐商,求板桥书不得,虽辗转购得数幅,终以无上款不光,乃思得一策。一日,板桥出游稍远,闻琴声甚美,循声寻之,则竹林中一大院落,颇雅洁。入门,见一人须眉甚古,危坐鼓琴,一童子烹狗肉方熟,板桥大喜,骤语老人曰:‘汝亦喜食狗肉乎?’老人曰:‘百味唯此为佳,子亦知味者。请尝一脔。’两人未通姓名,并坐大嚼。板桥见其素壁,询问何以无字画,老人曰:‘无佳者,此间郑板桥虽有名,然老夫未尝见其书画,不知其果佳否。’汝亦知郑板桥,我即是也。请为子书画,可乎?’老人曰:‘善’。遂出纸若干,板桥一一挥毫竟,老人曰:‘贱字某某,可为落款。’板桥曰:‘此某盐商之名,汝亦何为名此?’老人曰:‘老夫取此名时,某盐商尚未出也,同名何伤?清者清,浊者浊耳。’板桥即署款而别。次日,盐商宴客,丐知交务请板桥一临,至则四壁皆悬己书画。视之,皆己昨日为老人所作,始知老人乃盐商所使,而己则受老人之骗,然已无可如何也。”
郑板桥应该识破那个托儿,却没有识破那个托儿,还是上当受骗了,此皆一个嗜欲使之。人谁无嗜欲,怎样才能不像郑板桥那样被忽悠被蒙骗,甚而还让你知道明白被忽悠被蒙骗的整个过程?
那个盐商胜利了,而且盐商骗来郑板桥到场,当众宣告胜利。这个故事意味深长,耐人咂摸。
avatar
zhilishu9
35楼
陈廷焯论郑板桥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对郑板桥学词“少年学秦柳,中年学苏辛,老年学刘蒋”进行批评,说道:“真是盲人道黑白,令我捧腹不禁”。
陈廷焯反对学刘、蒋(刘改之,蒋竹山),认为刘蒋之词外强中干,“理法气度全不讲究”。 陈廷焯批评郑板桥《贺新郎 徐青藤草书》,称其语句虽然“痛快之极”,然而“张眉努目”,不堪一读。
然而陈廷焯很推崇郑板桥的《念奴娇 金陵怀古十二首》之《胭脂井》一首,称其“此词精绝为诸篇之冠”,“妙语解颐”,“用笔最胜”。他说,而其余十一首则瑕瑜互见。
《胭脂井》其词曰:
“辘轳转转,把繁华旧梦,转归何许?只有青山围故国,黄叶西风菜圃。拾橡瑶阶,打鱼宫沼,薄暮人归去。铜瓶百丈,哀音历历如诉。 过江咫尺迷楼,宇文化及,便是韩禽虎。井底胭脂联臂出,问尔萧娘何处?《清夜游》词,《后庭花》曲,唱彻江关女。词场本色,帝王家数然否?”
郑板桥还有一首《满江红.金陵怀古》陈廷焯对《满江红 金陵怀古》“碧叶伤心亡国柳,红墙堕泪南朝庙”两句最为推崇,认为此二句“凄凉哀怨,为金陵怀古佳句。”摘录《满江红.金陵怀古》:
淮水东头,问夜月何时是了。空照彻飘零宫殿,凄凉华表。才子总缘怀酒误,英雄只向棋盘闹。问几家输局几家赢,都秋草。 流不断,长江淼,拔不倒,锺山峭。剩古碑荒冢,淡鸦残照。碧叶伤心亡国柳,红墙堕泪南朝庙。问孝陵松柏几多存?年年少。
社稷几经变换而江山依旧,但淡鸦残照里还是情不自禁地慨叹“碧叶伤心亡国柳,红墙堕泪南朝庙”,其遐思悠邈,托讽晋人知。
陈廷焯论词,主张厚重深婉,自有其是处;然郑板桥之词,尚见苏、辛气象,读者读得淋漓痛快,亦是大好处。
avatar
zhilishu9
36楼
老夫扛骂,任由骂去
一个叫卼臲的ID闯到我的帖子《闲读庄子》,说了如下一段话:
“  一种文明,如果缺少逻辑理性和实证精神,而是习惯和回避和掩饰真相,玩类比,玩隐喻,玩象征,玩暗示。最后会含糊不清,模棱两可,乱七八糟,东拉西扯,飘渺梦幻,歧义横生。可能看似博大精深,其实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时间越长,堆积的错误就越多,以至于沉疴宿疾,积重难返。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朽木烂桩。
我很后悔少年时代看了庄子。但是那个时候书少,也不容得我去选择。”
有网友看到他的一番言论后反驳他:“别这么说,英语中隐喻更多”;“玩隐喻,玩黑暗,玩梦幻,玩东拉西扯,英语更过分”。
他回答道:“我都是自不量力的地言必语逻辑”,就逻辑来讲,希腊语和德语胜于英语。古希腊语和德语也是研究哲学额必修课。”(以上均见《闲读庄子》211楼至214楼》)
大概我的这个帖子叫《闲读庄子》,所以他来到这里。从以上所引看来,卼臲所说的一种文明是中华文明。
用那么多语汇来如此骂中华文明,而且是在我自己的帖子里骂,我发堵。
祖国是我们的母亲,中华文明是祖 亲的血脉。祖 亲的血脉如长江黄河,岂是“时间越长,堆积的错误就越多,以至于沉疴宿疾,积重难返”?
我与之辩论,他骂我是僵尸等等。
郑板桥谆谆告诫:“多读古书开眼界,少管闲事养精神”。
真是难得糊涂,糊涂难得!
但,郑板桥的睿智你不能不仰慕。
老夫扛骂,任由骂去吧!老夫扛骂,任由骂去!
avatar
zhilishu9
37楼

由郑板桥辞官卖画而想到文徵明
早年读《郑板桥全集》,由此连想到文徵明。这两位都是辞官之后卖画为生。他们的作品至今名扬海内外,我们为之骄傲。
仕途通达,多所建树,而且作诗作文写字作画也名扬古今,历史上谁曾如此?苏东坡是一位大才,遗憾的是几经贬谪,官路充满荆棘险阻。苏东坡多亏如此,才使之诗文书画名扬千古。苏东坡做官没做通达,没做得风生水起,可是他对中华文化的卓越贡献谁人不知?苏东坡如此,有一位嵚崎磊落之士在官路上还远远不如他。他就是文徵明。
谈及明朝的诗文书画,必谈及文徵明,文徵明虽然也曾出仕为官,然而也多亏了不会做官,力请辞官,终于再不为官,于是对诗文书画精益求精,乐在其中,于是“四方乞诗文书画者接踵于道”,他,文徵明,就是这样一位也许从未想到留名后世却成了让历史无法遗忘的人。文徵明的诗文书画,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还被人们青睐。
文徵明,初名璧,再改为徵仲。文徵仲,字徵明,别号衡山,以字行。文徵明的父亲文林曾为温州知府,叔父文森曾为右佥都御使。在这样的家庭里,文徵明毫无官二代不良习气,他不羡慕富贵权势,他“为人和而介”。文徵明十六岁那一年,父亲病逝,“吏民醵千金为赙”,而文徵明婉辞,“悉却之”,他如此一来,被吏民交口称赞。
“吏民醵千金为赙”,由此可断定,文林是一位廉能之官,为官不清廉,哪会棺敛困窘凄寒?不为百姓办实事,不关注民生疾苦,人民百姓是不会感激他怀念他的,倘若再为官贪腐,人民百姓还要憎恨他诅咒他。文徵明生活成长在这样的家庭,才获得吏民交口称赞。
文徵明诗文书画名扬海内,但科考考的非常难堪。他共参加九次乡试,一直考到五十三岁,还是不能实现夙愿,九次考举人却未能考中举人,而留给青史的能有几个举人?
文徵明正德年间受举荐,为翰林待诏,是从九品的小官,官小的再不能小。世宗嘉靖皇帝即位,文徵明以骨鲠之气与当权者难以共事,于是力请辞职。张璁等人以躁进以投机深得嘉靖皇帝宠任,执柄朝政,张璁曾讽喻诗文书画俱佳的文徵明攀附自己,文徵明不屑一顾;就连出将入相功勋累累的杨一清来青睐他,他也很是冷淡。于是执柄者不再挽留文徵明,文徵明被应允致仕。
文徵明辞官后,“文笔遍天下”,求诗文书画者接踵于道,然而,他有严格区分,并不是有求必应。《明史》载:
“四方乞诗文书画者,接踵于道,而富贵人不易得片楮,尤不肯与王府及中人”。
文徵明何以如此厌恶王府及中人?何以厌恶那些富贵者?
自嘉靖皇帝始,明朝就已经大步走入腐败没落之路。那个时代是一个由为富不仁者所制造,文徵明无可奈何,又心不甘,他觉得人生不能虚度,于是在另外一个领域去开拓进取。
早在张璁拉拢文徵明想要成为自己羽翼之前,宁王朱宸濠慕其名,曾“遗书币聘之”。大富大贵的机会并不是厌恶文徵明,总会有把青睐投向他的时刻。面对朱宸濠的青睐,他却丝毫不动心,他“辞病不就”。朱宸濠何许人也?朱宸濠的祖父是朱奠培,朱奠培的祖父是朱权。朱权是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宸濠是宗室嫡传,可是从来不安分守己。其貌不扬,轻躁邪僻的朱宸濠图谋不轨,于是大肆贿赂诸权奸。朝廷许多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受其贿赂,明知朱宸濠另有所图,也不揭发检举,还为其打掩护,那时的情形就是这样。朱宸濠要推翻朝廷,自立为帝,是要网络人才的,他看中了文徵明,而最终吃了闭门羹。朱宸濠于正德十四年举兵造反,被王守仁一举击溃,朱宸濠大败,被俘,再被诛戮。
不汲汲于富贵,保持自由独立的人格,恪守道德操守,这就是文徵明。
文徵明“幼而不慧,稍长,颖异挺拔”。文徵明学文学诗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他受教于大家,且与祝允明、唐寅等辈交游切磋,所以日益长进,终于成为一代文坛领袖,“主风雅数十年”。
文徵明嵚崎磊落,离不开父辈的熏陶感染,他同样也以自己的风操气节潜移默化影响着后代。文彭,是文徵明的长子,文彭及其子文卫辉,俱有名声品行。文卫辉之子文震孟,字文起,才学品行优异,是天启二年殿试第一名(状元),授修撰。明熹宗朱由校即位之后,宦官魏忠贤日益得势,气焰嚣张,迫害杀戮贤良之士。一些谗谄邪佞之徒攀附魏忠贤,魏忠贤阉党甚为猖狂。文震孟激愤不已。这位状元不顾宦路穷达,不惜个人安危,在中状元的当年十月即上疏,直言弊政,痛斥阉党。魏忠贤扣下奏疏,择日摘奏疏中“桧柏起立,如傀儡登场”诸语说给皇帝听,并说道,“文震孟把皇帝比作傀儡,不杀无以示天下”。熹宗帝于是准许诛杀文震孟。在韩爌等人论救下,文震孟被廷杖八十。这位刚刚成为状元几个月的文震孟,亏得韩爌竭力营救才保住了性命。文震孟被贬出朝廷,中途而归故里,天启六年冬,被斥为民。
在那个阉党一手遮天的年代,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与之殊死斗争,文震孟是一位先行者,他的言行举止深深地感染着后来者。
崇祯皇帝朱由检即位后,立即召文震孟回朝,官为侍读。天启皇帝死了,后来那个九千岁魏忠贤也死了,然而崇祯皇帝并未彻底清算魏忠贤余党,魏忠贤的徒子徒孙还盘踞在权力中心。王永光,是魏忠贤的得意门生,崇祯皇帝眷顾他重用他。王永光心术不正,文震孟与王永光做不懈斗争,但崇祯帝不辨是非,竟然责怪文震孟“任情牵诋”。崇祯皇帝开始冷落文震孟。文震孟再次外任途中归乡不复出。崇祯五年,皇帝想到了文震孟,文震孟不得不回朝,然而又被大奸邪温体仁等人所沮,难以舒展抱负。温体仁是明朝后期有名的大奸臣,他被《明史》收入《奸臣传》里。
温体仁忌妒文震孟,然而崇祯皇帝或许阴差阳错,在崇祯八年六月,以文震孟为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阁预政。温体仁为首辅,这个专噬善类的的魑魅魍魉岂能放过文震孟。在这帮奸党的迫害下,崇祯皇帝竟然信了温体仁罗织的罪状,这个皇帝大怒,斥责文震孟是“徇私挠乱”。入阁预政只三个月,文震孟遂落职闲住。
《文震孟传》载:“(文震孟)刚方贞介,有古大臣风”。在魏忠贤余孽犹存,声势不减的年代,在大奸巨盗祸国殃民的年代,崇祯皇帝朝三暮四,不辨忠奸,文震孟虽有一腔热血,也只能面对天地徒增抑郁而已。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文震孟与文徵明一样,是一位堪为师表的中华精英。文震孟的一生,是与魏忠贤阉党余孽斗争的一生,是嵚崎磊落刚直不阿的一生。
文震孟在阁臣位置上退下来半年,就在风雨飘摇中而死。又过了八、九年,大明气数终尽,江山易帜。
文徵明文震孟的家风家教绵延相连,有强大的感染力。从文徵明生活的年代1470年算起,到文震孟逝世的1636年止,在这一百七十年间,正义与邪恶较量之酷烈,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视死如归之精神,其幅幅画图历久弥新,犹在眼前。读《文徵明传》及《文震孟传》之后,心生景仰之情,故写下如上文字作为纪念。
avatar
zhilishu9
38楼

唐隆2018: 2020-01-05 09:31:23 评论
评论 zhilishu9:前輩可以考慮把二十四史和資治通鑒隨筆整理和潤色一下,和出版社聯繫出版,也挺好的。我在書店見過類似的書。
——————————————————————
我知道你喜欢读我的《读史小札》,谢谢!至于随笔你可能没读,读后你会感到每篇冗长,不那么跳跃而显得沉闷。这些随笔加起来,文字太多,已超过一百万,我实在没精力修改润色了。
到了这个年纪,无可奈何。
你的建议很好,非常感谢!
新的一年,祝你万事如意!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