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谩随浮世逐漂流 ——唐代诗人的诗与情
avatar

谩随浮世逐漂流 ——唐代诗人的诗与情

乌角道人
1楼
谩随浮世逐漂流
——唐代诗人的诗与情
梦回大唐,讲述诗人故事
解读名篇,品味百态人生
1、书剑时将晚 丘园日空暮——孟浩然的田园人生
2、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的无奈人生
3、画舸春眠朝未足 梦为蝴蝶也寻花 ——鱼玄机的情欲人生
4、斗鸡走犬五陵道,惆怅输他轻薄儿——罗隐的狂狷人生
5、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的豪情人生
avatar
乌角道人
2楼
书剑时将晚  丘园日空暮
——孟浩然的田园人生
公元710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平常的年份,大唐帝国的政局,波诡云谲,杀机四伏。
6月,唐帝国第六任皇帝李显被妻子皇后韦氏和女儿安乐公主毒死,太子李重茂登基;十几天后,临淄王李隆基发动宫庭政变,诛杀韦氏全族和安乐公主;稍后,李重茂迫于形势,让皇位于他的叔父、李隆基的父亲李旦,李隆基晋位太子,本年二十七岁。
大唐帝国由此在艰险中突破了瓶颈,迈向了第二次辉煌。
然而,在每个中国人的记忆里,发生在1400年前大唐帝国国都长安的那场惊心动魄的血雨腥风,远不如那年春天,鹿门山上的一个雨后清晨生动清晰。
avatar
乌角道人
3楼
1.鹿门春晓
景龙四年(公元710年),襄州(今湖北省襄阳市)鹿门山的春天来得尤晚。
往年,癸未日(二月初二)前后就当响起的第一声春雷直到庚戌日(二月二十九日)方才打响,足晚了近一个月。
雷声响过后不久,天降小雨。
漫长的冬天积累的足够生机,被春雷唤醒后,倏地喷发。细雨如同染料,漫漫洒下,眼见原先玄灰冷峻、敦实绵延的鹿门山渐渐蒙上绿纱,在烟雨中,竟有了几分妩媚。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雷声渐悄而雨势连绵。静夜中,仿佛能分辨出青草舒展的“咝咝”声和野花绽放的“啵啵”声。
之后,山野间艳若流火的桃花、杏花,白若云霞的玉兰、李花相继绽放,引来蜂飞鸟鸣,间杂着汪汪犬吠和呦呦鹿鸣——沉寂了一冬的鹿门山于是热闹起来。
在这个仲春的早晨,在白芷和杜若的清香里,在莺争暖树的喧闹中,有一个年轻的诗人在山间草庐中,在温暖的芦花被里,伸了一个懒腰,发出了一声叹息。
醒了?似乎还没有。
昨日,与好友在襄阳城南高阳池欢聚的情景,在他的脑海里慢慢回味。
宴会豪华却不失精致:“绮席卷龙须,香杯浮玛瑙”;席上,有美人解语,盈盈分香:“髻鬟垂欲解,眉黛拂能轻”;酒酣之际,一众才子谈史论文“谈笑光六义,发论明三倒”………。
真个一场欢宴啊——年轻诗人似醒非醒的脸上露一丝笑意!
曲终人散。“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大家在渔梁渡口相别,诗人乘扁舟一叶,回到了隐居的山间小舍。
忽尔,诗人风神散朗的英俊脸庞眉头稍紧。
或许,他在疑惑:到底“香炭金炉暖,娇弦玉指清”红尘之趣和“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隐逸闲情哪一个才能带给自己真正的快乐呢?
稍后,年轻人暂且放下了这个注定会使他纠结半生的难题。
在这个鸟鸣花香的美好清晨,春梦初醒的年轻诗人不经意地吟诵出那首哙炙人口的绝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如你所知,这位年轻的诗人名叫孟浩然,本年21岁。
avatar
乌角道人
4楼
《春晓》这诗哙炙人口,被编入全民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本。全中国不会背这诗的人,极少。
凡事皆有两面,因为这诗太过普及,导致我们失去了深究其美的兴趣。
我以为,普及和流行是经典的大敌,捧杀才是绝杀。
举个例子。大约二十多年前,我正荷尔蒙激荡如潮,青春有力如虎,偶然听到一首情歌,歌词如下: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 幸福着你的幸福;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过你的苦,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追逐着你的追逐。
歌词耐人品味,被歌者沧桑磁性的嗓音演绎,一听之下,使我大为倾倒。后来知道,这歌由台湾歌手苏芮首唱,歌名《牵手》。
其时正值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各地方电视台在每晚黄金时间开办“点歌台”的栏目,只要你肯交钱,就为你打字幕点歌。于是象《牵手》这种广谱适用的歌曲成了点播热门,婚丧嫁娶,无事不点,风头之健,一时无两。曾有一晚,这歌被连续点播了八遍之多。
于是,这首经典好歌最终成为最令我深恶痛绝的歌曲之一,无论何时何地,一听之下,必定腰酸、燥热、头晕、耳鸣、盗汗、腿软。
哙炙人口灭了一首好歌。
那么,让我们抛弃对流行的成见,扔掉课本,忘记上学时为应付考试时背的诗词大意和中心思想,用心重新感受这首《春晓》。它到底好在何处呢?
我以为,是不经意和不刻意。
avatar
乌角道人
5楼
不经意是指写作的方式。啼鸟、风雨、花落。这本是早春最常听见看见的景物,被时尚年轻的小孟随手拈来,随意拼接。
没有用典,没有炫技,浑然天成,着手成春,如逢花开。评价《春晓》这诗,完全可以套引金圣叹批《西厢》的说法:自从有此天地,他中间便定然有此妙文。不是何人做得出来,是他天地直会自己批空结撰而出。若定要说是一个人做出来,此一个人即是天地现身。
在这个春天的早上,孟浩然天地附体,为唐诗之园增添一支带露的小葩,在中华文明之河翻起一朵晶莹的水花。
不刻意是指诗中表露的特有的深远清淡的趣味。
在唐诗宋词中,咏春是一大主题,在这主题下,老少才子们恣意发挥,抒发种种情感。如果要强要将诗中的情感归纳一下,我局部借鉴《红楼梦》中政老爷给几个千金取的闺名,可分为探春(叹春)和惜春。
所谓探春(叹春),此类诗词,长于写景,文字花团锦簇。比如杜甫的《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云云,可谓字字春意,句句欢喜。类似的诗,还有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总而言之,道不尽春之喜悦。
所谓惜春,多是感叹春光易老,韶华难留。此类诗词,重在抒情,比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由春、江、花、月层层演进,提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哲学思考,最终抒发“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的离愁和“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的哀愁。更直白的还有宋人辛弃疾的《摸鱼儿》,开篇就是“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中年愤青辛弃疾这是在借写春天大发牢骚,感伤自己蛾眉见妒、仕途不畅,哀叹大宋国运衰败,前途暗淡。这词写的一味愁苦,缺少正能量,据和辛弃疾同时代的罗大经说,这首词发表后,曾惹得当时的皇帝赵昚大为光火(“寿皇见此词颇不悦”)。
而孟浩然的这首《春晓》则另辟蹊径,和以上的套路绝不相同。
他以区区二十个字,写出了对啼鸟迎春的些许欣喜,对风雨落花的淡淡伤悲,展示出一个小资宅男的闲散趣味。
孔子作为文艺评论家曾经给他最欣赏的《关雎》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八字考语,如果用现代俗语来说,就是不刻意、不过分。
从这个角度讲,浩然已深得做诗三味。
在年轻的诗人看来,风雨不过是春天故事中的一段插曲,窗外鸟鸣正胜,春意正浓,何必为昨夜的落花而烦恼呢?
avatar
乌角道人
6楼
据考据,孟浩然35岁之前从未离开襄阳故园,他的乡居岁月是如何度过的呢?
从他的作品里,我们最多读到的是世家子弟的“闲情记趣”。
平常的日子,诗人在“左右林野旷,不闻城市喧”的自家园庐“涧南园”中读书作文,他“昼夜常自强,词翰颇亦工”,年轻的浩然便是如此自强而又自负;
若是天气晴好,心情亦佳,孟浩然常去襄阳城南的“万山潭”垂钓,“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闲看鱼游石下、猿跃藤间、鸟翻云中,年轻的浩然却忽然心猿意马起来——原来,这里是传说中汉水神女经常出没、私会情郎的所在,“游女昔解珮,传闻在此山”。
已而,夕阳在山,期待的艳遇并未出现,鱼也不解风情未曾上钩。一无所获的浩然兄看来并不气馁,固然“求之不可得”,依旧“沿月棹歌还”。
机会好的时候,一杆下去,钓线下坠,一条肥美的“槎头鳊”被扯出水面。那便不用客气,找到美女渔娘,央请“美人骋金错,纤手脍红鲜”。
浩然感叹,脍鱼美味,天下无双,想来当年西晋陆机推崇的天下之至鲜“莼羹”也不过如此了。他于是写诗赞曰:“因谢陆内史,莼根何足传”。据说,比孟浩然小23岁的“诗圣”杜甫读到此诗,也大咽口水,称赞浩然把“脍鱼”广告做得超凡脱俗,感叹道:
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
即今耆旧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颈鳊。
从孟浩然的作品里,我们还能读到他和新婚妻子的“闺房记乐”。
浩然娶妻大约在景龙元年(公元707年),那一年,他18岁。遗憾的是,娶的是谁家小姐、芳龄几何、容貌怎样我们都无从考据。所幸,从他的一首欢快的、大尺度的七律《春情》中,可以感受到少年夫妻的鱼水相得、琴瑟交欢。诗曰:
青楼晓日珠帘映,红粉春妆宝镜催。
已厌交欢怜枕席,相将游戏绕池台。
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
更道明朝不当作,相期共斗管弦来。
大意是:
日光穿过帷幔珠帘映上匡床,我陪佳人对镜梳妆。
不是厌倦了昨夜枕席间的旖旎春梦,只为相约今朝春园池边徜徉。
你坐时,青草将你轻轻萦绕,你行时,落梅为你裙裾添香。
让我如何能看够你的娇俏模样。
佳日苦短,意兴方长。
相约明日,琴瑟合奏,此情不渝,地久天长!
(诚为意译,多少有点再创作的成分,诸君领会精神即可)。
浩然诗素以“清淡”、“清雅”、“清旷”著称,他居然也能写出如此浓郁甜蜜的情诗,我们只能感叹,这是爱情的力量。
山居的生活是如此恬静、甜蜜、美好,然而,浩然终于还是决定要出行了,他知道,他有他的宿命。
avatar
乌角道人
7楼
2.洛京风尘
浩然离乡那年,是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他35岁。
这一年,大唐帝国皇帝李隆基年已不惑。由他打造的这个盛世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12年前,李隆基接受父亲李旦禅让,登基称帝。
当年,30岁的李隆基精准切除了其姑母太平公主的势力集团,赐死太平公主,实现了皇权巩固,天下归心,当年十二月,李隆基改年号为“开元”,向天下昭示其励精图治,重建先祖伟业的决心。
从此,李隆基在皇帝的岗位上成功“开挂”,年轻的皇帝朝乾夕惕,任用贤能,改革官职,整顿吏治,打造出唐帝国的第二个盛世,史称“开元盛世”。
四十多年后,同为襄阳籍诗人的杜甫回忆起那个如同烟花般美好而短暂的黄金时代,不胜感叹流恋唏嘘,写诗《忆昔》曰: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这是一个政治通明、商业繁茂、行旅安全、诗乐和谐、四海之内皆朋友的太平盛世。
大约在孟浩然出生前1200余年,儒家学派的开山祖师、智慧老人孔子曾经就后世门徒如何顺应时代,为官处世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富且贵焉,耻也。
夫子的意思是,君子要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如果大道不存、礼崩乐坏,而个人却滋润风光、如鱼得水,没啥值得荣耀;若是国家昌盛、百业兴旺,读书人却隐于世外、于国于家无所作为,也是耻辱。
孟浩然是亚圣之后,他曾经在诗中自报家世:“维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诗礼袭遗训,趋庭霑末躬”(《书怀贻京邑同好》)。族中长辈为他取名孟浩字浩然,就是取自先祖孟子的名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了解以上背景,于我们理解孟浩然为何出行极有帮助。浩然此行,目的明确:求仕。
孟浩然明白,无论本人性情如何冲淡恬静,无论人格如何不愿受拘泥约束,求仕都将是他无可逃避的宿命。
孟浩然此行,目的地是洛阳。
avatar
乌角道人
8楼
这很值得我们推敲和玩味。既是求仕,正常的途径应当是到帝国首都长安参加科举试。
而孟浩然此番不走寻常路,跑到洛阳,南辕北辙,却是为何?
我以为,浩然此举,正可见其极富心机,对自己的入仕之路有周密的规划,对本朝的选官制度有极为深刻的理解。
那么,在帝国要想当官、当大官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呢?
下面,让我们对唐朝的选官制度做一个简单的了解。
如果你是一个有志于做官的帝国青年或中年、老年才俊,在正常情况下,必定要通过国家举办的科举考试。
这时,你将面临两种选择:参加常科考试还是制科考试?
常科考试就是每年定期举行的正规考试,这种考试又叫礼部试,由国家外交兼教育部副部长(礼部侍郎)主持,极其庄严慎重。
制科考试则更加了得。这种考试主要是为了选拔社会“非常之才”,通常由皇帝亲自主持。通过制科考试的幸运儿们,被称为“天子门生”,风光、前途无限。然而,制科考试何时举行、考试内容要看皇帝本人的心情和个人兴趣,并无规律可寻。
为了稳妥起见,我建议你还是积极准备,参加常科考试!
avatar
乌角道人
9楼
决定了参加每年的常科考试,你还将面临两种选择:到底以“生徒”还是“乡贡”的身份去参加考试?
所谓“生徒”还是“乡贡”是指参试渠道。
如果你是国家京师或州县学馆的正规学生,就由学馆择优推荐直接参加礼部试,这样的参试选手叫“生徒”;
如果你纯属自学成才,走的是野路子,那么对不起,你还是先参加本地州县举行的考试,这种考试叫“解试”,“解试”合格,由州县出具证明,去首都长安参加礼部试,这样的选手叫“乡贡”。
无论是“生徒”还是“乡贡”,总之,你现在具备了参加礼部试的资格了,吃饱喝足、养精蓄锐、准备好笔墨纸砚准备去参加考试吧。
别急,你还将面临两种选择:是参加明经科试还是进士科试?
在正常情况下,明经科登第后,通常会被分配到各地州县任基层官职,多被选授为县丞、县尉、县令或州县的参军、主薄之内,往往沉没下僚,这种级别通常被进士登第的高材生们讥为“胥吏”,而进士及第则被时人称为“登龙门”,前途不可限量,有唐一代,大部分宰相都是进士出身,当代的风气是“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不为美”。换句话说:高级干部聚会,你要不是进士出身,你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
恭喜你,经过科场会战,你进士科或者明经科及第了,这下,可以去高高兴兴去当官了吧。
且慢,要走上国家干部岗位还早得很呢!
avatar
乌角道人
10楼
在我大唐,进士科或者明经科及第只是迈过了做官的第一道门槛。
通过了考试不过证明你是应试型人才,以帝国疆域之辽阔、管理模式之粗放,只会考试的书呆子是吃不开的,在基层官员的任命上,本朝更看重的是其经世济民的实干能力。
如何让人事部门(吏部)知道本人确实德艺双馨、与众不同、才堪大用?
精心设计、包装推销自己,得到文坛或官场“大咖”认可推荐,在整个仕林中打开知名度,迅速成为“网红”方是是最佳的选择。
作为注解,我们参考白居易的成名入仕之路。
话说,在孟浩然洛阳之行63年后,16岁的毛头小子白居易自江南入京参加科举考试,考试前,他先登门拜会了朝中名流,时任著作左郎的前辈诗人顾况。
顾况看着这个嘴上无毛的小鲜肉,心生鄙薄,拿小白同学的名字取笑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稍后,待读完白居易呈上的诗作《赋得古原草送别》后,大为折服,击节叹曰:有才如此,居亦何难!由此,顾况引白居易为知音小友,频繁带其出入社交场合并大力推荐,将初入官场的小白同志扶上马送了一程。
另外,朱庆余的七言绝句“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也是向时任水部员外郎的大诗人张籍献好之作,并由此得到了张大人的认可推荐,从此声名大震,官运亨通。
孟浩然将求仕的首站设在洛阳,其用意有二。
其一,以当时交通来看,从孟浩然家乡襄阳至洛阳远较至长安便利快捷。洛阳为帝国“东都”,连接广通渠、通济渠南北两段运河,百业俱兴、人文昌盛,是浩然初入江湖、增长见识、交友扬名的不二之选;
其二,浩然得到消息,就在明年(开元十三年),帝国皇帝李隆基将东封泰山,大典活动起点设在洛阳。其时,洛阳必定文人荟萃、冠盖云集。浩然自负地认为:到时,以自己的才情文章,足以倾倒公卿、名动天下,如果更有幸能面见皇帝,从此青云直上,大展平生报负,从而“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又有何难呢?
avatar
乌角道人
11楼
孟浩然此次洛阳之行的稍许遗憾是,未能见到皇帝。除此之外,他的目的全部达到。
在洛阳,孟浩然游历古都、遍访名士、以诗会友,闯下诺大名头。在洛阳,孟浩然结识了三位和他相交一生的好友。
以长幼排序,这三人分别是:张九龄,长孟浩然11岁,时任中书舍人(正五品),八年后,张九龄升任帝国宰相,被后世誉为“开元贤相”;王昌龄,少孟浩然9岁,现为白衣,王昌龄来洛阳的目的和孟浩然大致相同,二人在洛阳相约,共同参加后年(开元十五年)的进士科考试;王维,少孟浩然11岁,王维是少年天才,琴棋书画无一不精,20岁就进士及第,现在职务是大乐丞,和张九龄一样,都是皇帝泰山参加封禅的随从。
这四人随便拉出一个,都是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家,都给后世留下哙炙人口的名篇、名句。这四人虽然年龄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却“风物自潇洒”,大家惺惺相惜、文酒相交、诗歌互酬,“客中遇知己,无复越乡忧”!
读诗读史至此,不禁使我等后辈小子大为艳羡,发思古之幽情:这是一个群星璀灿、文风鼎盛的黄金年代!
从浩然居留洛阳期间所作的诗来看,他的心境和情绪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初入花花世界的新奇和兴奋。其间的代表作有《宴包二融宅》。诗曰:
闲居枕清洛,左右接大野。
门庭无杂宾,车辙多长者。
是时方盛夏,风物自潇洒。
五月休沐归,相携竹林下。
开襟成欢趣,对酒不能罢。
烟暝栖鸟迷,余将归白社。
东都的宴会是喧嚣的绮丽的,在美人“髻鬟低舞席,衫袖掩歌唇”的绝妙歌舞中,宴会进入高潮,坐上诸宾“调移筝柱促,欢会酒杯频”。浩然象飞入红尘的山鸟,不知今昔何昔,此身何处,一时竟迷失了归路。
第二阶段是兴奋过后,心情归于平静,对田园平静生活充满怀念和向往。其间的代表作有《题李十四庄兼赠綦毋校书》。诗曰:
闻君息阴地,东郭林柳间。
左右瀍涧水,门庭缑氏山。
抱琴来取醉,垂钓坐乘闲。
归客莫相待,寻源殊未还。
浩然通过此诗向即将归乡的好友綦毋潜表明心声:抱琴取醉、垂钓闲居的生活才是快乐的,可惜的是,我还有尘世中事未了,不能同你一同归乡了!
第三阶段是对应酬俗务的厌烦,对滞留洛阳的无奈。其间的代表作有《李氏园林卧疾》。诗曰:
我爱陶家趣,园林无俗情。
春雷百卉坼,寒食四邻清。
伏枕嗟公干,归山羡子平。
年年白社客,空滞洛阳城。
在喧嚣的洛阳,浩然渐明心性。拂衣而去,高枕南山的陶渊明是可钦的偶像;归于山林,云烟不知所终的尚子平是人生的智者。
avatar
乌角道人
12楼
3.微云河汉
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孟浩然赴帝国国都长安参加次年春夏之交的春闱,时年,浩然39岁。
帝国疆域广阔。浩然离家时正值隆冬,行走途中,看见飞雪飘零、草木凋蔽,不免心中萧瑟“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南阳北阻雪》)及到长安时,已是次年春天。一路跋涉,经历了“雪尽青山树,冰开黑水冰”,终于站在了巍峨恢宏的都城下,孟浩然眼看飞鸿直上天际,耳听莺歌啼声频频,心情大好,心中充满了“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春”的豪情和“草迎金埒马,花伴玉楼人”的自负。在浩然看来,以自己的才情文章盛名,此次长安擢桂,应当不是难事吧。
帝国人才众多。开元十五年春闱揭榜,孟浩然遭遇打击,他进士科落榜了。
我以为,这没啥稀奇。原因有三,一是竞争激烈。进士科极为难考,通常每年全国进士及第者无非十数人,以全国考生之众,此比例才真算“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唐代诗人中,除了王维、白居易、李益、李商隐等区区数位考试天才青年及第外,其余若骆宾王、卢照邻、张若虚、杜甫、贾岛、李贺、韦应物、温庭筠等名扬天下的才子名士们也俱没有走过科举这条“独木桥”;二是考非所长。唐代前期考试,进士科共考帖经、杂文、策文三场,儒家经典和时事政治才是考试重点,词赋之类需到中唐以后在考试中的权重才变大。浩然以诗才见长,其它方面未必俱优。以一个特长生的资质在综合类考试中遭遇淘汰,并不奇怪;三是气运使然。民间自古便有“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之说,照此学说,决定人一生之成就的,读书学业甚至个人努力都不过是末端,命运气数才更重要。正所谓“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孟浩然此次落第,也属时运不济。(这第三条,太过消积负能量,其实只为凑数凑趣,搏各位看官一哂。)
avatar
乌角道人
13楼
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孟浩然在此次落第后对科举和入仕的态度。
让我们参照唐朝另外两位老师的科举表现吧。
一位是令我等后生小子们闻名膜拜的诗圣杜甫。
杜甫是诗坛巨擘,同时也是考场上的常败将军。孟浩然科场失利的7年之后,23岁的杜甫初次参加进士考试,不第,从此,杜甫一生和考试纠结,累次赴考,并终于将落第的记录保持到底。最为奇异的一次是天宝六年(公元747年),皇帝李隆基特别为杜甫这类天下闻名的专长生开了一期制科考试。号称只要“通一艺者”皆可报名参试。于是,全天下人都为子美兄庆幸,这次杜老师及第,应当是板上钉钉,没有悬念了吧。
杜甫本人也是这么想的。斯时也,杜甫正和他的好基友李白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两人缠缠绵绵、寻仙喝酒,好不快活。得到消息后,杜甫当即和李白洒泪作别,迢迢地赴长安之试。
遗憾的是,此次制科考试由大唐第一奇葩宰相李林甫主持。《旧唐书》对李林甫有“自无学术,仅能秉笔,有才名于时者尤忌之”的评语。白话一下,李林甫最妒忌别人比自己强,名气比自己大。此公毕生的追求是:我要你过的没我好,什么事都成不了,一直到老!
于是,此次考试,杜甫又落第了!
最令人叫绝的是,李林甫在这次考试全场零录取。据说,考试后,皇帝李隆基也对这个结果大为不满,李林甫居然恬不知耻,向皇帝上表道贺:野无遗贤!
杜甫一生对科举充满渴望、绝不放弃,却终身未第,其追求之苦、际遇之差,令人扼腕。
另一位是孟浩然的同宗,后学晚辈,诗人孟郊。孟郊此人半生穷困,以写诗苦吟著称,其诗作的特点是险奇艰涩,硬语盘空,总之读来使人心中添堵,愁情郁结。
孟郊虽能苦吟,但不会考试,应进士试一败再败,直到46岁终于及第。于是,这老家伙疯了!
孟郊的疯和范进的疯大体相似,但较范进稍有节制。他的病态表现是在长安街市上恣意放纵、策马奔驰、狂嫖滥赌,总而言之,小宇宙中的龌龊本性大暴发!
对此,他有诗自证: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诗被《唐才子传》收录,大家对他的评价是“气度窘促”。据说,苏东坡对孟郊此举也大为不齿,公开宣称“我憎孟郊诗”。
一场进士及第竟能使往日的自律君子变性至此,也足以令人唏嘘。
而孟浩然的表现和以上二位绝不相同,自此次落第后,孟浩然再未赴试,对科举灰心至此。
avatar
乌角道人
14楼
进士落第,表明帝国官场不接受孟浩然。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帝国官场中人却都以和浩然结交为荣。
此时,孟浩然的诗名已闻于天下,浩然之诗在官场中备受推崇并被广为吟诵。
这事看来十分令人费解。
浩然的诗追求的是幽远澹泊,帝国官场讲究的是钻营计较,两者格格不入,似乎无法调和。
其实不然。
我曾经读过一首汪精卫写的诗,诗曰:
卧听钟声报夜深,海天残梦渺难寻。
柁楼欹仄风仍恶,镫塔微茫日半阴。
良友渐随千劫尽,神州重见百年沉。
凄然不作零丁叹,检点生平未尽心。
这诗充满忧国忧民情怀,作者自比文天祥,感叹神州陆沉,最后自警自励,要救国救民有所作为。
可笑的是,汪精卫作此诗时正和侵略者媾和,在媚日卖国的可耻之路上策马狂奔。
钱锺书先生说过,城里的人想冲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汪精卫之流往往最爱标榜的是有一颗文天祥的拳拳爱国之心。
在长安,科考失利的孟浩然竟然成为官场宴会上的贵宾。
在“秋月明空悬,光彩露霑湿”的月满之夜,秘书省照常例举办一年一度的赏月夜宴,羁留长安的孟浩然作为嘉宾被特邀出席。
按帝国明确的机构职能,秘书省监掌经籍图书之事,领著作局,相当于现在的中宣部兼新闻出版局,这是帝国最顶尖文人荟萃的所在。
文化人的聚会自然格调高雅。酒过三巡之后,长老们开启了保留节目:联句。
所谓联句。我们当不陌生。小说《红楼梦》中详细讲述了《芦雪庵即景联句》和《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两次联句情景。
这游戏的规则是参加人员联合作诗,用排律形式推磨进行。首先由一人起句,次人联二、三两句,最后一人用一句作结。
这游戏的趣味在于人人参与,大家在规定的规则、排律、韵脚下谨慎发挥、灵感碰撞,共同完成作品。这游戏的特点在于每位参与者都要给后继者留有余地,使下家易于上手,使作品整体连绵不绝。这游戏的缺点在于由于创作时间仓促,每人意趣境界及技术水平不同,通常难成佳作。
比如公元353年,王羲之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风雅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抄录成集。千年以降,除了王羲之以一篇好字《兰亭集序》传世,其席间诸君诗作,早已与草木同朽,佚失无考了。
秘书省的联句在大家兴高采烈中开始,踊跃对句中推进,轮到孟浩然时,他略加思考,缓缓吟道: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大家先是目瞪口呆,而后兴味索然,沉闷半晌,活动结束。据与孟浩然同时代的王士源说:举坐嗟其清绝,咸阁笔不复为继。
孟浩然此句,格调清绝,令天下才子无以为继,亦令这一年的秘书省联句名传千秋。从另一个角度,也可看出孟浩然风流潇洒,以一介白衣在官场的聚会中不肯低调、不肯迁就,绝不含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有才,就是这么任性!
avatar
乌角道人
15楼
诗压秘书省,使孟浩然名声大噪。不久后的一件传奇经历,更使孟夫子名动天下。
据《新唐书•孟浩然传》载:某日,王维在宫中值夜班(待诏金銮),当夜并无要事,王维闲极,私下邀请孟浩然进宫聊天讲段子(商较风雅)。
我以为,此举严重暴露了王维在岗位上责任心不足、使命感缺失的巨大问题,也暴露了大唐帝国在干部履职管理和宫庭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巨大漏洞。
总之,一对好友在宫庭值班室喝酒聊天玩得正嗨,突闻皇帝亲临。孟浩然惊惧之余“伏匿床下”。李隆基后来谥号“明皇”,显然不好忽悠,他亲自把吓得花容失色的孟浩然请了出来。
王维光棍不吃眼前亏,坦白从宽:这人便是臣的好友孟浩然。
李隆基不怒反喜:朕素闻其人,而未见也。——原来皇帝也是文艺青年。
李隆基心情不错,他笑问孟浩然:卿将诗来耶?——你最近有啥诗作?读来我听。
显然,他对孟浩然其文其人多有好感。
浩然略一沉吟,朗诵了自己近来新作《岁暮归南山》,诗曰: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李隆基品味诗意,待听到“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两句时,已是大不高兴,慨然曰:卿不求仕,朕何尝弃卿,奈何诬我?
于是,拂了圣意的孟浩然只有被“放还南山”,就此绝了仕途。
关于这一段公案,明朝人冯梦龙认为孟浩然当晚一定是鬼迷了心窍。天幸见到皇帝,却不能把握机遇,既不吟清新喜人的“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又不吟沉稳雄壮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偏偏要读这首负能量爆棚,心怀怨望的“枯槁之辞”,活该一辈子不得官作。冯梦龙由此推出“岂非命乎”的唯心主义结论,并赋诗曰:
新诗一首献当朝,欲望荣华转寂廖。
不是不才明主弃,从来富贵命中招。
我以为,《岁暮归南山》这诗,在孟浩然的作品中不算上乘,确实境界不高,格局不大。如同金庸先生在《笑傲江湖》中评论衡山派掌门“潇湘夜雨”莫大先生的音乐“悲咽凄凉,只是一味愁苦”。这种调调儿,当然不合一心大展报负、开创盛世的青年皇帝的口味。
然而,这诗却正是苦学数十载、诗名远扬、自负自信却又怀才不遇的孟浩然当下心情的写照。
直披胸襟,不伪饰、不乡愿、不苟且,这正显出浩然的真性情。唯有真性情方有真诗文。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avatar
乌角道人
16楼
应试不第,浩然在长安稍驻半年,然后南下,游历秀美江南,排遣胸中块垒去也。
初行时,浩然愁情郁结,诗中难掩怨怼。如他在《自洛之越》中写到: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前四句感叹怀才不遇、官场可憎,后四句虽格调一转,似乎超然世外,纵任不拘,放浪形骸,其实其中滋味仍是强言欢笑,故作旷达,并未真正解脱矣。
公元1919年,20岁的年轻小子张正权因其爱恋的表姐病死而痛断肝肠、万念成灰,宣誓就此看破红尘,今生不娶,出家当了一名沙弥,得号“大千”。待一百天沙弥期满,将受俱足戒的前夜,他忽尔又转了念头,重入红尘。
万幸万幸,从林中就此少了一个矫情的假和尚,尘世中多了一名天才的真大师。
人在遭受剧烈打击后所起的愿心,往往迷失本性,看似立场坚定,其实最不可当真。
孟浩然并未迷失,因为他有诗和远方。
在天地之间,在水软风轻的吴越之地,浩然的心绪渐渐平静。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的一个秋天,浩然游历至越中,泛舟富春江上。
这一晚,浩然仰观月明星稀、苍穹低垂,平视野树寂寞、旷原无迹,耳听江水拍岸、天籁寂廖,忽而心有所动,写下了传颂千古的五绝名篇《宿建德江》。诗曰: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清朝人张谦宜在《茧斋诗谈》评价此诗:“低”字、“近”字,宋人所谓诗眼,却无造作痕,此唐诗之妙也。
我以为,此诗之好,用字之巧、韵味技法实属小节,其高妙之处,更体现在作者的维度和视角。
江流万古,月照千秋,人生百年,匆匆过客,个人的坎坷愁绪其实又算得了什么?
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之躯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非上上智,无了了心!
浩然此诗,感叹的是宇宙和人生的终极情怀,其中境界超越个体人生,近于道矣。
avatar
乌角道人
17楼
4.白首松云
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初春,鹿门山依旧有呦呦鹿鸣、草色青青;襄阳大堤上依旧有孟浪青年撩拨美丽少女,嬉戏间露出她们石榴裙下的翠色罗袜。
这一年,名满天下的诗人已在此隐居七年。46岁的孟夫子鬓角已见白发。
这一日,有一位小浩然12岁的后生小子自安陆郡(今湖北安陆市)溯汉江而上来到襄阳。
他此行的目的之一是拜谒偶像。
这人在浩然隐居的鹿门山下倚石而坐,先是用路旁折下的桃枝,轻轻刮去高缦鞋底的粘泥。在青石上,他平心静气,沉吟片晌,平铺益笺,取出辟雍砚,轻研松心墨,用紫毫笔写下了一首五言律诗《赠孟浩然》,诗曰: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写诗这后生名叫李白,多年以后,他名满天下,被人誉为“诗仙”。
李白一生,写下过许多赠人的名篇。
前些时日,陈凯歌老师导演的大片《妖猫传》放映。
我自中年以后,不明财主弃,多病故人疏,愈加油腻猥琐。当日身染风寒,只能躺在家中看盗版。
待看到电影中把李白的《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反复吟唱,甚至被剧中的小鲜肉白居易推崇为唐诗臻品时,不由得“垂死病中惊坐起”,浑身汗出,一时毛孔大张,病居然好了。
摸着良心说,李白这首写给杨玉环的诗,在他的作品中,只能算下下之品,唤作“未入流”。
这诗章法平平,想象乏味,语言无奇。全诗四句,无非是说:这妞儿衣着豪华,美艳如花,乃是仙女。
至于杨玉环如何美艳,是何样仙女,到底丰满艳丽、浪荡风骚若金·卡戴珊抑或体态风流、其媚入骨若林志玲?全无个性及细节描写,读后使人一无所感。
我以为,这诗写成这样,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没走心。写这诗时,李白正待诏翰林,一腔“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政治报负,却只换来为皇帝宠妃写赞诗的“重任”,敷衍应付在所难免;二是没走肾。据唐人《松窗杂录》说,写诗之前,李白从未见过杨玉环,肾上腺素未被美人刺激,又值宿醉未醒,头疼得厉害(“犹苦宿酲未解”),毫无创作激情,自然作品平庸。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白的《赠孟浩然》,绝对是其倾注心力之作,多见神来之笔。
首联,开篇明义,李白直接点题:“我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关键词是“爱”和“风流”。
我以为,这里的“爱”,不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喜爱”;不是“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的“情爱”,不是“梅兰梅兰我爱你”的“恋爱”,而要表达的是景仰和崇拜。
李白“爱”的是孟夫子的“风流”。浩然又哪里“风流”了呢?
且听太白兄细细道来。
avatar
乌角道人
18楼
颔联:“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说的是孟夫子的潇洒事迹。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而夫子年少红颜之际就已对名利看开放下,潇洒归去,自此,滚滚红尘中少了一个俗子,松风白云间多了一位隐逸。
颈联:“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说的是孟夫子的风雅情怀。
“中圣”取《三国志》中徐邈的典故。此君嗜酒,称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中圣”即醉酒的雅称。这一联,对仗工整,取典贴切,浩然不事君王,醉卧月下花间的风雅形象已跃出纸面。
700多年后,明朝才子唐寅用“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的诗句向浩然致敬,他也深得其中趣味。
尾联:“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李白化用《诗经》中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来抒发对孟夫子的由衷大爱。李白感叹,孟夫子的高洁清芬,俗人无法企及,既然学不来,唯有作揖膜拜!
李白曾自述“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据我考据,得到这“狂人”诚心正意写诗高度推崇的,唯孟浩然一人,再无分号!
李白说孟浩然“高山安可仰”,显然不是自谦。比较黑色幽默的是,此次襄阳之行,李白除了向松下高士孟浩然表达敬意外,又去向时任荆州长史的权贵韩朝宗求官。他在写给韩朝宗的信中吹捧对方:生不用封万户候,但愿一识韩荆州。
既然不欲万户候,何必结交韩荆州?李白的这个马屁拍的违心而且逻辑混乱,千载之下,我仍能感受到其中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味!
某一年,有一位去长安赶考的书生路过东汉隐士严光弃官垂钓的“严子陵钓台”,写了一首诗:
君为名利隐,我为名利来。
羞见先生面,夜半过钓台。
谨将此诗,献给李白,并向孟夫子致以深深的仰慕。
avatar
乌角道人
19楼
在孟浩然生命中的最后数年,他一直隐居襄阳,不离故园。在他的晚年作品中,我们读到了快乐超然。
在这些年里,他或是悠游林下、寻佛问道。如,在《梅道道士水亭》中写到: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水接仙源头,山藏鬼谷幽。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或是登临名胜,感叹古今。如,在《与诸子登岘山》中写到: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或是畅饮农家,乐享丰年。如,我们最熟悉的《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廓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在浩然看来,这样的日子才是人生至乐,他已开悟,不堕凡尘。
《新唐书•孟浩然传》记载了浩然晚年的一则秩事。
荆州刺史韩朝宗仰慕孟浩然的人品文章,专程邀请孟浩然同去京师,韩朝宗向孟浩然拍着胸脯打保票,一定将浩然保举入仕、举荐诸朝。
这对别人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孟浩然却感到兴味索然,只是盛情难却。
在和韩朝宗约好启程进京的当天,孟浩然略施小计,以故友来访为名,把自己灌了个烂醉,终于爽约,成功脱身。
事后,所有朋友都为孟浩然失去一次上进的绝好机会而惋惜,浩然淡然一笑,“不悔也”。
我国是诗的国度,人们热爱诗人,往往把诗人多加神话,围绕诗人的去世也编出许多传奇。
在民间传说中,写《滕王阁序》的少年天才王勃,是被女神吴彩鸾所召,上天为蓬莱佳境写赋去了;诗仙李白,是骑鲸在采石江中捞月而遇仙羽化;最过离奇的是中唐诗人崔曙,他有一个女儿名唤星星,偏偏写诗曰:“夜来双月合,曙后一星孤”,终于把把自己咒死了,把女儿星星变成孤儿,。
关于浩然之死的传说,更是令人哭笑不得,唏嘘不已。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浩然的好友王昌龄来访,孟浩然为尽地主之谊,不顾身患病疽,不听医嘱,肆意喝酒,食鲜疾动,猝死于襄阳冶城南园,享年五十二岁。
浩然是幸运的,他的一生,恰恰活在中国历史中最美好的年代。
他的一生,早年虽然无法操庙堂之算,却充分感受到田园之乐。他在繁华中选择平淡,在绚烂中醉卧松云,以恬淡幽雅的作品,从另一个角度点缀了难得的盛世。
浩然死后十五年,安史之乱爆发。
自此,风急天高猿啸哀,无边落木萧萧下,唐帝国跌入谷底,生民陷于涂炭。
自此,世间再无孟浩然,大雅文章难再闻!
avatar
乌角道人
20楼
画舸春眠朝未足 梦为蝴蝶也寻花
——鱼玄机的情欲人生
之前,陆续写完了《李商隐的无题人生》、《孟浩然的田园人生》,接下来即将专心写一位唐代大美女,美女诗人。按照之前的取名格式,取名为《鱼玄机的情欲人生》,虽然格局不高、略显闷骚,但考虑市场需求,估计男性读者和编辑大人会喜欢,以此为序或注。
公元1940年1月17日,电影《乱世佳人》放映,在美国引起极大轰动,该片囊括了该年度十项奥斯卡奖项。特别是女角斯佳丽的扮演者费•雯丽,以其美艳容貌和绝佳演技颠倒倾倒万千观众,风头之盛,一时无两。同年,《纽约时报》评论费•雯丽说:她是如此美丽,乃至无须演技;她有如此演技,乃至无须美丽。当年,费•雯丽26岁。
大约在费•雯丽出生约1100多年前,在东方,正是大唐帝国,同样有一位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同样艳名远扬、颠倒众生;同样诗品传唱,才名远扬。
然而,她却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被官府明正典刑,被处死于长安市上。屠刀砍下,颈血飞溅,色若桃花,黄土垅头,和于尘土。当年,这佳人也是26岁。
这个女子,就是被后人誉为唐朝四大才女的鱼玄机。
有唐一朝,立国290年,被《全唐诗》收录作品的女诗人共有207人。其中,被史家和文学界公认顶尖人物只有四位,被后人誉为“唐朝四大才女”,按出场先后顺序,分别是李冶、薛涛、鱼玄机、刘采春。
好吧,我承认我不是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是个没有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其实,我最先对鱼玄机其人其事其文深感兴趣,缘于两部儿童不宜的色情作品。
其一是冯唐老师的黄色小说《不二》。冯老师骨格精奇,乃是十条金线都勒不死的世外高人。
在《不二》书中,冯唐欺佛灭祖,直指人心。书起开头,尼姑鱼玄机在冯墓山与禅宗五祖、老和尚弘忍相对,第一句话是:你想看我的裸体吗?只此一句,惊世骇俗。其后,玄机和各色人物灵肉纠结,风云变色。
不过,冯唐也声明,小说纯属虚构。时间、地点、人物、器物、起因、经过、结果如有类同,纯属巧合。我十分理解,冯唐不过是假借鱼玄机的名号,过渡灵肉,消除心中和肉体的肿胀。
其二是于1984年由邵氏兄弟公司出品的三级电影《唐朝豪放女》,因时代太过久远,电影情节我已记不太清,唯一有印象的是,其主角鱼玄机由夏文汐饰演,其裸体并不十分有料。
如此,让我们抛开娱乐,了解这女子短暂绮丽而又悲惨的一生。
avatar
乌角道人
21楼
1.瑶琴寄恨生:鱼玄机的第一个男人
多年以后,二十二岁的鱼玄机面若芙蓉、心如槁灰。她已历经了人生的繁华和坎坷。
在乐后、舞后、酒后、喧嚣嬉闹后、鱼水欢娱后,玄机送走来客,咸宜观归于空寂。
玄机轻轻拆开头上的花钗玉梳,巍峨高耸的蛮鬟椎髻倏然坍塌,秀发若黑色的瀑布垂落;取下眉间的黄星靥,抹掉唇上面颊的乌膏金粉,卸去时下在长安最为流行妖冶的“啼痕妆”,一张清秀却又略显苍白的美丽面孔恍惚映在对面的鹊枝镜中。
在侍女绿翘的服侍下,玄机脱下来自益州的瑞锦宫绫襦裙,净身沐浴,之后换上遮住全身曲线的粗布道袍。独自在房中枯坐。
此时,咸宜观中焚香烟起、孤灯明灭。
此刻,玄机重新变回清心守持的女冠。
玄机枯坐半晌,却总难灵肉分离,回首过往,她总会想起一个男人。
鱼玄机自认已是阅尽众生,对男人这物种极为了解,却独对这个人十分迷惑:他对我到底是爱到极致呢还是流水无情呢?
玄机在心中默默吟诵起不久前感念这男人时写的一首诗:
阶砌乱蛩鸣,庭柯烟露清。
月中邻乐响,楼上远山明。
珍簟凉风著,瑶琴寄恨生。
嵇君懒书札,底物慰秋情。
令鱼玄机迷惑纠结的这个男人名叫温庭筠,字飞卿。
avatar
乌角道人
22楼
按照正常的写作套路,接下来自当开始追忆似水流年,讲述鱼玄机和温庭筠浪漫往事。
然而,从增强信息含量、拓宽知识边界,更多层次剖析人性的角度,我以为,有必要对温庭筠其人、其事、其文做更多的介绍。
对温庭筠这人,大多人并不熟悉。因为其作品大多香艳绮丽、儿童不宜,因此普及率不高,非专业人士较少接触。
其实,温庭筠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承上启下,具有开创性的一代宗师。
作为诗人,其诗作和李商隐齐名,甚至“文思清丽、庭筠过之”(《旧唐书》)。
作为词人,温庭筠对“词”的发展和定型,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离诗而有意为词,冠冕后代者,首数飞卿也”),他是词的开创者也是婉约派词作的奠基人。
如同瓦特对工业革命的贡献,我甚至可以断言,如果有没温庭筠的“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望江南梳洗罢》),就断不会有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机缘巧合,前些时日,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有幸被抖落故纸陈灰,由刘欢老师重新谱曲,搭热播电视剧《甄嬛传》的便车,重新走入我们的视界,词曰: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可以说,这是最典型的温词,景物富丽、意象繁多、构图华美、刻画工细,风情旖旎。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温庭筠其人。
avatar
乌角道人
23楼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石油大亨约翰·洛克菲勒垄断全美90%的石油市场,成为全球首富。功成名就后,他请人为自己作传,但在《传记》写作时,遇到了巨大难题。盖洛克菲勒之父老洛克菲勒乃是一个人滓。此翁一生,吃喝嫖赌、坑蒙拐骗,卖假药、包二奶,劣迹斑斑,声名狼籍。在《传记》中如何评价老洛克菲勒,既不失实,又要为尊者讳?令传记作者大伤脑筋。
最后,作家在被洛克菲勒逼得要狗急跳墙之际,突然灵光闪现、脑洞大开,给了老洛克菲勒一个“传统道德挑战者”的奇异考语。
我以为,借用这话评价温庭筠也十分精准。
温庭筠其人,恃才放旷,漠视传统道德;温庭筠一生,行为荒唐怪异,追求标新立异,可称世间奇葩。
他屌丝出身却一身纨绔习气。追溯源头,温庭筠其实有些来历。他的先祖是大唐的开国元勋,曾在太宗时代担任过帝国宰相(中书令)的温彦博。到了温庭筠这一代,家道中落。
出身贫微的温庭筠年少轻狂,偏偏喜欢跟官二代在一起鬼混。据《唐才子传》记载,温庭筠傍上了两个纨绔子弟,一个叫裴诚,是宰相裴度之子,一个叫令狐滈,是另一个宰相令狐绹的儿子(说明一下,有唐一朝,为了限制相权,实行群相制度,但凡入值中书,皆可称宰相)。温庭筠能吹会弹,敏悟有才;裴诚、令狐滈二人有钱有势,这三人臭味相投,天天聚在一起喝酒赌博,好不快活。
某天半夜,三个小流氓趁着酒劲到妓院鬼混(“醉诟狭邪间”),大概场面搞得太过壮观,招来巡警(逻卒)盘查。因温庭筠跳得最高、闹得最欢而且最没背景,被当作出头椽子惨遭修理,搞得鼻青脸肿,还被打断了牙齿。从此被街头巷议传为笑谈,温庭筠浪子无行,名动长安。
在长安混臭了街,温庭筠只得找出嫁的姐姐和一班损友要了盘缠,出门游学,避风头去也。
avatar
乌角道人
24楼
据唐人笔记《玉泉子》记载,温庭筠的运气着实不错,在江淮游学期间,又遇贵人。这人叫姚勖,时任真州(郡所杨子,故址在江苏仪征市东南)代理节度使(留后)。姚勖是温庭筠姐夫赵颛的好友,欣赏温庭筠的才华,于是出巨款资助温庭筠求学(厚遗之)。奈何,在水软风轻的江南,温庭筠故态复萌,结交损友,拿着姚勖的钱狂嫖滥赌。这事被姚勖发现后,怒由心上起,恨铁不成钢,对坏小子温庭筠“笞而逐之”,将他胖揍一顿后让他滚蛋。温庭筠浪子之名从此传于天下。
这事还没完。后来,温庭筠因声誉太差而久试不第,他姐姐不怪自家弟弟举止不端,反认为是姚勖坏了自家弟弟的名声。事逢凑巧,姚勖某日来到长安,登门拜访温庭筠的姐夫,这算是撞上枪口,被温庭筠的老姐拉住袖子,堵在屋中,胡搅蛮缠,一顿嚎哭,沾了一身眼泪鼻涕。姚勖大感委屈,极为郁闷兼又受了惊吓,回去不久竟然死了。
由此可以推断,温庭筠家族中一定有奇葩基因,姐弟俩都不同凡品,不可沾惹。
avatar
乌角道人
25楼
他才华横溢却恃才放旷。温庭筠智商极高,“少敏悟,天才雄赡”(《唐才子传》),而且学习刻苦“苦心研席”《旧唐书•文苑传》,经年苦学,终成学霸。
唐时考试,律诗是一大项,考场作诗须押官韵。温庭筠在考试中从不打草稿,下意识地一边叉手一边吟诗,叉手八次八韵即成,虽然动作极不美观,其才情令人艳羡,直可以和当年七步成诗的曹植相媲美,于是人送外号“温八叉”,在文坛中留下哥的传说。
温庭筠除了书读的好,文章写的好,还有音乐特长。正史中说他“善鼓琴吹笛”。温庭筠常常自我标榜:只要是有弦儿的、有眼儿的,无论是不是正经乐器,我都能鼓捣出天籁之音(“有弦即弹,有孔即吹,何必爨桐与柯亭也”)。
明代大名士陆树声是大书法家董其昌的恩师,他曾有“善书者不择笔”的论断。传说,中国武术练到极致,能够“摘花飞叶、伤人即死”。同理或可推断,温庭筠的乐器演奏造诣,已经达到了“不拘于物”的至高境界。
有一句俗语:上帝给虽然给你关了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上帝在制造温庭筠时,不慎反向操作,给了他装备了极高的智商,却配置了极低的情商,具体症状是卖弄智力,恃才放旷。
学霸爱考试。每逢参加科举考试,温兄就表现的极其反常,十分兴奋。拿到试卷,他文不加点、笔走龙蛇,第一时间作完命题作文。
按照常理,写完之后应该交卷,若是时间未到就安静待时或者认真检查。温庭筠偏偏不按牌谱出牌。在考场中他左顾右盼,和别的考生交头结耳,甚至亲自操刀,义务帮助邻坐考生完成试卷。我以为,温庭筠此举,纯粹是炫耀智商,现在话叫逞能,叫“嘚瑟”,也叫“作”(“ZUO”一声)。
于是,温庭筠因严重违反考场纪律而屡次被取消成绩,不得高中。
唐宣宗大中末年(公元858年),温庭筠已经46岁,诗名才名早已传遍天下,却依旧没有功名。就在这一年,命运女神向温庭筠抛去媚眼,他得到了进士及第的绝佳机会。
原来,当年主持进士试的是时任礼部侍郎的沈询,这人是温庭筠的超级粉丝。
出于对偶象的喜爱,沈询对温庭筠格外关照。知道温庭筠有考场“人来疯”,他特意为温考生开辟专坐,就坐在自己面前答卷(《唐才子传》“特召庭筠试于帘下”)。
沈询近距离接触偶象,十分欢喜;温庭筠因为被严加看管,不得尽情表演、炫耀智商,十分郁闷。书上说他“是日不乐”。终于在傍晚考完交卷。沈询问他考得如何?温庭筠傲然回答,在你的严格监考下,俺依旧暗渡陈仓,为周边八名考生口授了答案(已占授八人矣)。
沈询目瞪口呆,对待如此拿人生前途开玩笑的奇葩,除了送他个“服”字,打发他回家,还能说啥?
由此,温庭筠终生和科举绝缘,不得正途上进。
avatar
乌角道人
26楼
@批蓑戴笠行走客 2019-05-05 06:16:28
好文,立等!
-----------------------------
请多指教
avatar
乌角道人
27楼
不得上进的温庭筠游戏人生。填得一笔好词,吹弹得一手好乐器的大才子成为青楼女的座上贵宾;八叉成韵成为青楼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莺燕环绕的花间,温庭筠写不尽花间月下、闺情绮怨。
如最显示其风格的《杨柳枝词》: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和《更漏子·玉炉香》: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其词秾丽婉约(夏承焘语),将女子的怨别伤离及对情郎的思念写得缠绵婉转,千载之下读来,仍觉凄清寂寞入骨,忽而心有所感。
大约温庭筠死后七十余年,五代时后蜀人赵崇祚编了一本词选《花间集》,将温词多加收录,将温庭筠尊为“花间鼻祖”。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温庭筠所做诗词取材广泛,并不全是闺房记趣,其文风风格多样,也并非一味做小女儿状的悱侧愁苦。如他的律诗《过陈琳墓》:
曾于青史见遗文, 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 霸才无主始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 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 欲将书剑学从军。
这诗虽是凭吊古人,其实是自叹身世飘蓬,怀才不遇。
同样风格的还有《经五丈原》:
铁马云雕共绝尘, 柳营高压汉宫春。
天清杀气屯关右, 夜半妖星照渭滨。
下国卧龙空寤主, 中原得鹿不由人。
象床宝帐无言语, 从此谯周是老臣。
这两首律诗,格律谨严,用典贴切,笔力雄浑、情怀深沉。我想,即使杜甫复生,读到此诗,也必将抚卷大笑,感叹吾道不孤,文风有续。
温八叉毕竟不是杜甫,他偶尔正经,总是胡闹。
某日,温庭筠在青楼快活之际,有幸观摩了一场风尘女子醉后争风吃醋导致斗殴的大戏。
场面香艳刺激,借用曹雪芹在《姽婳词》里形容女人打仗的说法“叱咤时闻口舌香”,“将军俏影红灯里”。
温庭筠欣逢此会,大呼过瘾,痛饮狂歌,八叉再现,吟成唐诗乃至中国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一首描述妓女打架的奇诗《光风亭夜宴妓有醉殴者》,诗曰:
吴国初成阵,王家欲解围。
拂巾双雉叫,翻瓦两鸳飞。
这诗带给我们三点启发。其一,长久以来,国人戏称妓女为野鸡(“雉”),原来唐已有之,莫非温庭筠竟是这一说法的首创者?其二,女人打架,千载总是一系,招数无非是抓头发,掷东西,思路狭窄、技术单调,缺少创新发展。其三,温庭筠以此入诗,着实有些低级趣味,其人轻佻放犷至此,真个让人感叹斯文扫地。
avatar
乌角道人
28楼
他热衷仕途却不守职场规矩。温庭筠数次搅乱考场并不是看淡仕途、无意功名。相反,其进仕之心尤为殷切。
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年已40岁的温庭筠生活十分潦倒,穷的将要讨饭了(“修龄绝米,安事晨炊”),无奈之下,他写信给当时的宰相裴休自荐,倾诉说自己多年遭受的不公正待遇:“投书自达,怀刺求知,岂期杜挚相倾,臧仓见嫉。守土者以忘情积恶,当权者以承意中伤。直视孤危,横相陵阻。绝飞驰之路,塞饮啄之涂。射血有冤,叫天无路。”
这信写的字字血,声声泪,痛说生活苦,控诉迫害仇。大意是说,这么多年我到处求职,却总遭遇嫉贤妒能的小人,遭受迫害,断送了我报效帝国之路。
中国有一句俗话: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我以为,温庭筠的职场或者官场受挫,主要的原因并不是别人的嫉妒迫害,而是他情商太低,藐视一切明规则和潜规则,不断脚踩职场红线、践踏领导底线。
前文说过,温庭筠和高干子第令狐滈是一对吃喝嫖赌的损友,在令狐滈的大力推荐下,温庭筠年轻时进入其父亲当朝宰相令狐绹的幕府。令狐绹极看重温庭筠,给他优渥的社会和经济待遇。所谓“宰相门房四品官”,这是很高的职场起点,如果小温同志能够尽力巴结差事,按照官场惯例,即使不通过科举,在令狐绹的大力举荐下,被朝庭征辟,走上领导干部岗位也并不难。
温庭筠偏偏不守规矩,不知安分,闲来无聊总要露上一手,让领导难堪。
avatar
乌角道人
29楼
其时大中年间,皇帝名叫李忱,此人在唐朝系列皇帝中可称雄才大略,被后人誉为“小太宗”。李忱是文学爱好者,他喜爱诗词,其中最喜吟唱的词是《菩萨蛮》。他常常感叹,曲是好曲,奈何无甚新词。令狐绹揣摸上意,准备向他献上新填《菩萨蛮》一首,以搏皇帝欢心。
令狐绹也是一个官崽,他是前宰相令狐楚的儿子。做官甚行而做文不行,于是回到府中请温庭筠填词一首,但私下约定,这词要署令狐绹的名字,温庭筠一口答应。
为雇主写篇署名文章发表,也算是幕僚的本职工作,且征得温庭筠同意,令狐绹这事不算过分。
温庭筠八叉而词就,甚合圣意,但他管不住自己一张嘴,逢人便吹嘘词其实是自己所作,搞得令狐绹极没面子,就此在心中种下小刺。
另有一次,皇帝李忱做律诗,上半句有“金步摇”,下半句无以对之。令狐绹回府经向温庭筠请教,对之以“玉条脱”。李忱大喜。
皇帝诗成有面子,令狐绹巴结的好有里子,温庭筠参谋的好得实惠,这事十全十美,皆大欢喜。
偏偏温庭筠狂人脾气大暴发,嘴巴发欠,对令狐绹说,“玉条脱”的典故并不生僻,您在喝酒拉关系搞腐败之余,也应该读读书,提高下文化素养(“非僻书,相公燮理之暇,亦宜览古”)。这口气不是雇员对雇主,下级对上级,而象是老子教训儿子。
回来后,温庭筠意犹未尽,写诗曰:中书省内坐将军。赤裸裸地讥讽令狐绹身居高位,不学无术,是个粗胚。
这诗传到令狐绹耳中,他勃然大怒,温庭筠竟然如此不知感恩、不晓事理、不懂规矩,于是将其扫地出门,并放出狠话,谁敢召募其人、推荐其人,便是与我为敌。
于是,温庭筠只有落拓江湖、一世潦倒。对其人生,其好友纪唐夫做诗评曰:
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
温庭筠其才可叹,其人可悯,其为人处事,足可为诸君一戒。
avatar
乌角道人
30楼
温庭筠垂垂老矣,在他将死之际,在昏灭不定的灯光里,慢慢回忆走过的这一生。
他会想起年少轻狂时流连花从,美人罗裙上的血色酒污;想起中晚年落魄江湖,遥望帝都时眼前扬起的黄尘;忽尔,灯花一爆,他昏黄的眼中闪出光泽,他忆起大中八年(公元854年)长安曲江池畔的垂柳。
他清晰的记得,那天的柳枝舞动得尤其袅娜,那天的曲江池水尤其清澈,如同那个女孩的目光。
那是温庭筠和鱼玄机的第一次相见。那一年,温庭筠44岁,鱼玄机12岁。那一年,鱼玄机还叫鱼幼微,字蕙兰。
幼微出身倡门。晚唐人皇甫枚在文集《三水小牍》中着重描述了这个女子出众的美貌和才华,说她自幼“色既倾国,思乃入神”。
如果可以时光穿梭,让我们穿越过1164年的时空,来到唐帝国国都长安,去找寻那年的鱼幼微和温庭筠。
从帝国第一都门明德门进入长安城,沿着号称天街的朱鹊大街向北走到尽头,直抵皇城,在皇城门前右拐进入春明大道,向东再走三个街区,街的南面便是长安城乃至帝国最繁华喧嚣的所在“平康坊”。
这里有帝国最好的酒、最美的女子、最旖旎的音乐和最缠绵的爱情,这里可以遇见最传奇的侠客和最浪漫的诗人,这里昼夜喧呼,火树银花,这里是帝国最大的风月场所。鱼幼微在这里长大。
在“黛蛾陈二八,珠履列三千”的豪华酒会上。中年浪子温庭筠和少女鱼幼微相遇。
avatar
乌角道人
31楼
看着这个颇有才女之名的美丽女孩,温庭筠兴味盎然,他指着坊外江边垂柳,请幼微以此为题做诗。
对温庭筠来说,这不过是风月场上浪子对女孩的戏谑,一个风雅的游戏。对幼微的作品,他并不报过多期许。
面对这位闻名天下的狂生才子,幼微稍作沉吟,挥笔写就《赋得江边柳》: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
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
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这诗法度谨严、意境辽阔。用翠柳反衬荒岸,以花落诉说悲秋,用老树低枝、萧萧风雨烘托出人生的寂寞忧愁。
这诗深沉含蓄,意味深长,套用《红楼梦》第二回贾雨村欣赏“智通寺”对联的感受:“文虽浅近,其意则深”作者“想必有个翻过筋斗来的”。
如果不是书上白纸黑字、言之凿凿,我决计不信这诗是出自一个十二岁的风尘少女之手。
内行看门道。慢慢吟读这诗,体味其中意韵,温庭筠仿佛灵肉分离,眼前的绮罗脂粉化作秋空霁海,画栋雕檐变为石室丹丘。
关于温庭筠和鱼幼微到底是啥关系,是纯洁的诗友、师徒、知己?还是灵肉相交的情人?
此乃唐朝诗坛第一八卦公案,千年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到底真相如何?容我试着分析。
温庭筠是风流浪子,鱼玄机出身倡门,两人约有四年的时间来往密切,诗歌互酬,于是,有人铁口直断:两人情有可疑,不清不楚。
也有人提出异议:二人毕竟年龄相差悬殊,温庭筠大鱼玄机22岁。
同时代的白居易60岁时还在家中蓄养少女歌妓,沉醉于“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北宋诗人张先80岁时还纳了个18岁的小妾,洞房之夜被苏轼作诗取笑为“一树梨花压海棠”。
当代画坛巨擘齐白石57岁时还娶了18岁的胡宝珠并生了7个娃儿。
杨振宁大师还……。
因此,关于年龄的差距,天空漂来几个字儿:那都不是事儿!
avatar
乌角道人
32楼
尽管如此,我依旧确定,温庭筠和鱼玄机关系纯洁,以心相交。论据有三:
其一,鱼玄机并未嫁给温庭筠。参考白居易的《琵琶行》,当时倡门女子的归宿,哪怕她“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那样色艺双全,纵然她“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曾经红遍长安,也终归是“老大嫁作商人妇”。
鱼玄机以才女之名、少女之身,如果和温庭筠果然关系暧昧、纠缠不清,必定会千方百计嫁给温庭筠,哪怕做妾,就此脱离风尘。
其二,有人说,或者是温庭筠浪子无行,对鱼玄机始乱终弃呢?然而,鱼玄机后来无论是嫁做人妾还是归入道门,无论在“幽栖莫定梧桐处,暮雀啾啾空绕林”(《冬夜寄温飞卿》)的冬夜抑或“珍簟凉风著,瑶琴寄恨生”(《寄飞卿》)的秋夕,她常常想起温庭筠,在她写的《寄温飞卿》系列诗中,丝毫读不出弃妇对负心汉的厌恶、仇恨,读不出男女间的爱恨情仇、蜜意浓情,可以读到的是对好友的牵挂和心事无人诉说的寂廖。
其三,也是至为关键的一点。大中十二年春(公元858年),十四岁的鱼玄机嫁给李亿作妾。这个李亿,出身山西世家,当年状元及第,青年才俊,意气风发,前途无量。对鱼玄机来说,这是难得的佳婿,这段姻缘的牵线人,就是温庭筠。
由此,我以为,温庭筠和鱼玄机的关系是纯洁的,情感是复杂的。其中,掺杂着相知、相敬、相爱和相互成全。
耐人寻味的是,自鱼玄机嫁给李亿后,纵然常常写诗“寄温飞卿”,却再也收不到温庭筠如以往那样相和了。
前些日子听电影《芳华》主题曲《那些花儿》,其中有:“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她身旁,今天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的句子,忽而心有所感。
即使真爱,终须放下!
avatar
乌角道人
33楼
2.同向银床恨早秋:鱼玄机的第二个男人
在温庭筠的精心牵线撮合下,16岁的鱼幼微遭遇了她人生中唯一的一次婚姻。他嫁给李亿为妾。
李亿,字子安,山西晋城人。生于帝国龙兴之地,又和皇族同姓,我认为此人极可能有皇室血统。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戊寅科状元及第,官授补阙。
李亿当时尚无正妻,岁数正和幼微相当。状元及第,青年才俊,必然前途广大。
李亿风流倜傥,幼微才貌双全,新婚的两人恩爱缠绵,形影不离,琴瑟和谐,水乳交融。
春末夏初,晴日方好,李亿和一众贵族健儿马球场上跃马驰骋,幼微在场外观战助威:
坚圆净滑一星流,月杖争敲未拟休。
无滞碍时从拔弄,有遮拦处任钩留。
不辞宛转长随手,却恐相将不到头。
毕竟入门应始了,愿君争取最前筹。
幼微此时只想化作李亿手中的球杆,期盼他紧紧握住,永不放手,又期盼潇洒的夫婿大展身手,在比赛中夺得头筹。
初秋时光,暑气未消,鱼幼微在新房的床榻铺上李亿精心为她挑选的凉席:
珍簟新铺翡翠楼,泓澄玉水记方流。
唯应云扇情相似,同向银床恨早秋。
鱼幼微在诗中惊呀:快乐的时光竟如此易逝,这年的秋天为何来得这么早呢?
从当时幼微的诗中,可以感受到她的幸福满足,还隐隐有对未来的担忧。
鱼幼微的担忧不是杞人忧天。“霁月难逢,彩云易散”,据考据,她和李亿的恩爱生活仅仅维持了一年有余,直到李亿娶了门当户对的正室妻子。
套用《水浒传》第三回中,金翠莲向鲁达控诉镇关西的话说:他家大娘子好生利害,将奴赶将出来,不容完聚。
这是古典小说中常见的戏码:妒妇骄悍,公子无情,小女子生世凋零。
avatar
乌角道人
34楼
既然悍妇不容,在李亿的安排下,幼微出门远游,启程南下,避风散心去也。
根据鱼幼微的诗作推断,她一路的行程应当是从长安出发。经过蓝田、商山、武关、内乡、南阳、襄阳,然后换马乘舟到达武昌,最后停驻在江陵。
这一路,鱼幼微愁肠百结,心事难伸。所谓“书到沧桑句便工”,失恋的鱼幼微为我们留下了一路好诗。
首先是抒发思念,如《春情寄子安》:
山路欹斜石磴危,不愁行苦苦相思。
冰销远涧怜清韵,雪远寒峰想玉姿。
莫听凡歌春病酒,休招闲客夜贪棋。
如松匪石盟长在,比翼连襟会肯迟。
虽恨独行冬尽日,终期相见月圆时。
别君何物堪持赠,泪落晴光一首诗。
幼微倾诉对李亿的相思,只盼李亿能记起海誓山盟,最终和她相见月圆,比翼连襟。
其次感怀身世,如《送别》:
水柔逐器知难定,云出无心肯再归。
惆怅春风楚江暮,鸳鸯一只失群飞。
这诗的大意是:如水的时光被船浆击碎,飘散的云彩怎么回归。我在暮色的汉江畔惆怅,象失群的鸳鸯寂寞单飞。
最终归于幻灭,如《寄子安》:
醉别千卮不浣愁,离肠百结解无由。
蕙兰销歇归春圃,杨柳东西绊客舟。
聚散已悲云不定,恩情须学水长流。
有花时节知难遇,未肯厌厌醉玉楼。
既然酒醉难解忧愁,何不将恩怨放下,顺水而流;既然在花开的时节知音难觅,又何必哀哀怨怨独自悲秋?
咸通七年(公元866年),22岁的鱼幼微回到长安,在咸宜观出家,道号玄机。
avatar
乌角道人
35楼
一双笑靥才回面,十万精兵尽倒戈:鱼玄机的第N个男人
鱼玄机在道观绝不安心修行,她大刀阔斧把咸宜观改成了平康坊外的另一处风月分号。
凭着风流才子温庭筠女弟子、状元李亿下堂妾、诗人才女的系列名头,鱼玄机高树艳帜,她在咸宜观外树起招牌:
鱼玄机诗文候教天下才子。
一时,长安轰动,士林震撼,咸宜观里“群贤毕至,少长咸及”。
后人写杂剧讲述鱼玄机在咸宜观的荒唐旖旎时光,戏文极妙:
可怜这三清观,倒翻成伎女家。
披着那,羽衣登上胭脂榻。
捋着那,拂尘除扫霄灯架。
还乔说,候教诗文拜赋家。
还不是,叠腰胯。
你吟我和,倒做成美女诗家。
有人说,鱼玄机此举是以自污身体名节来报负负心汉子李亿。有人说,鱼玄机到底出身娼门,这是她风流轻薄本性大暴发。
我以为非也非也。
由向温庭筠学诗的思春少女,到一心全系夫婿的新婚少妇,再到放浪形骸的风流女冠。通过对鱼玄机之前的经历和她写下的诗篇文字分析,她其实是完成了由爱情理想主义者到虚无主义者的惨痛蜕变。
如同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的盖世大侠乔峰乔大爷。前半生全心入世做大侠,保护大宋抵御契丹;后半生被命运捉弄变成契丹人,眼见双方百姓同样善良无辜,相互仇杀同样残酷血腥。终于觉得原来坚守的理想信念、追求的牺牲奉献竟然全无意义,于是彻底出世:他跳了崖。
如同那个曾写下“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在北京街头孤身犯险,刺杀摄政王的热血青年最终理想信念完全坍塌,沦落成断了脊梁骨的可耻汉奸。
极端的理想主义者离彻底的虚无主义者只有一步之遥!
鱼玄机在咸宜观里并不是普降甘霖、雨露均分。相反,她门槛极高。
观名虽然叫“咸宜”,你若是才情浅薄、形容萎琐,显然并不相宜,玄机恕不奉陪接待。
avatar
乌角道人
36楼
3.一双笑靥才回面,十万精兵尽倒戈:鱼玄机的第N个男人
鱼玄机的故事已近尾声。
她这一生,前半部分命运如同美国作家霍桑的名著《红字》的女主人公海丝特,由纯情少女堕落成了不容于传统道德的“荡妇”。
后半部分突然文风大变,变成了公案小说和《聊斋志异》,情节曲折诡异。
据我深入排查,在咸宜观里,和玄机来往密切的男人并有诗文可查的大致有以下五人:
1.在长安应试不第的帅哥小鲜肉左名扬;2.以诗才闻名的朝庭官员六品侍御史李郢;3.长期为鱼玄机提供供养的巨商大贾李近仁;4.长安城中另一位姓赵的道士(炼师);5.情场老手著名音乐人陈韪(乐师)。
如果据以上名单以为鱼玄机口味深重,人尽可夫,那就错了。
对鱼玄机来说,她挑男人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我选择,我喜欢。
在我看来,这种“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的露水姻缘,其中到底有无真情,有多少真情,甚至到底是谁睡了谁,谁玩弄了谁的感情,其实难说。
古人说,“色”字头上一把刀。又说,十条人命九条奸。诚不欺我。
鱼玄机玩着玩着,终于玩出了人命。
据《三水小牍》记载,鱼玄机有一个漂亮的女婢,名叫绿翘。
感叹一下,鱼玄机不愧才女,连婢女的名字也取得风情万种、摇曳生姿,相较而言,《西厢记》中的“红娘”,《牡丹亭》中的“春香”等等名字,都土得掉渣,直若村妇,使人不忍卒读。
某日,玄机出门访友,约需半日,走前又惦记新结交的男友来访,于是交待绿翘,叫说自己去去就回,让客人在观中静候云云。
回来时,绿翘说,客人来过,但已离去。玄机失望之余突然发现绿翘面色微微潮红、衣履稍显零乱,又想那客人也是个风月场中的浪子,招蜂引蝶的班头,于是怀疑绿翘和客人有了私情,关门放狗,对绿翘施了家法,绿翘只是不认,还反唇相讥,鱼玄机妒火攻心,一时失手,竟将她打死了。
这真是,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