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张岱和张岱年
avatar

张岱和张岱年

messiyun
1楼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从孔网买书,每当搜索“张岱”的上新情况时,总会弹出很多“张岱年”的干扰选项。时间久了,也就感到亲切起来,张岱年这个名字真好,感觉到这位当世大儒真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顺手买过《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编)、《良知的感叹:二十世纪中国学人序跋精粹》(张岱年顾问)等书。
张岱和张岱年,还是有一些有趣的相似之处,援引百科、论文等,罗列一些内容:
1.都是耄耋之年的世纪老人
张岱享年93岁;张岱年享年95岁。二人在风云浩荡的漫长岁月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能享此高龄,正如张岱所言“拙则厚,朴则寿”、“粤稽洪范,禹锡自天。向用五福,惟寿为先。老人矍铄,南极星躔”,也映照了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的名言。张岱经历明清鼎革、国破家亡的境遇,痛定思痛,潜心著述,完成多部经典作品。如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石匮藏书、石头记、琅嬛文集等等。
张岱年遭遇了战火年代、“反右”扩大化、文哥岁月、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历经沧桑,磨砺了一份荣辱不惊的心态。
2.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之子
张岱自称“著述鸿儒”(自为墓志铭:有明著述鸿儒陶庵张长公),杂学旁收,融会贯通,学问高深莫测;
张岱年则毕生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张岱年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即发扬自觉性、坚持前进精神,以和为贵、宽容博厚精神。这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核心。他在文化的内涵、文化的民族性和普遍性、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文化比较和建设新文化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他坚持以唯物史观指导文化研究,既反对全盘西化,也反对保守主义,主张综合中西文化之长,创造新型的中国文化。认为只有正确理解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才能具有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才能具备文化进步的基础,同时还要看到中国文化在近代落伍了,必须吸取西方文化的先进成就,尤其是民主与科学。
3.二人都对阳明心学深有研究
张岱是心学的隔代传人。在心学、徐渭等影响下著有鸿篇巨制红楼梦:张岱的心学思想受到了张元忭、徐渭、李贽、邓以赞、罗汝芳、杨起元、陶望龄、袁宏道、汤显祖等人的广泛影响。阳明心学是儒学发展至明代中后期的产物。张岱家乡浙江绍兴是阳明心学人物活动的主要地区。张岱曾祖父张元忭受业王畿,是阳明心学越中王门的重要人物,在张氏家族中,张岱最为敬佩引为自豪的就是曾祖张元忭。他对晚明心学嬗变过程有着清晰认识,对其真谛及流弊体会尤深。故而能够融会贯通,上达通灵。明末清初,王学式微,不少主张经世致用的学者不满王门后学的空疏,纷纷对王学采取全盘否定态度,张岱不以为然,以历史的眼光给予王学创始人“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极高的评价,充分肯定了王学在明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将王阳明置于《有明于越三不朽图赞》之首,称扬其为“圣学渊源,必宗邹鲁。良知良能,孟氏是祖。訾为异端,人皆聋瞽。不朽兼三,历爵臻王。既列勋臣,复祀两庑。人皆妒之,遂多簧鼓。吾论姚江,窃效韩愈。引导之功,不下大禹”。王阳明在主张“心即理”的同时,还主张“性即理”,他把“心”“性”“理”视为一体,使“性”与“理”同归于一“心”,认为天理就是人性,就是人的无善无恶的本性,也就是人心的本体。张岱继承了阳明论人性的观点,他说:“性体无善恶,无向背,无取舍;离彼离此而卓尔独存,非中非边而魏然孤立。”把人的善恶归之于后天的习染。张岱在王阳明“自遂人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物性自遂”的观点,赋予物以自由,不受人和环境的羁绊,“但恨鱼牢幽闲,涨腻不流”,“深恨放生池,无端造鱼狱”,要求“纵壑开樊,听其游泳”“放之山林”恢复它们的天性和自由。这里不仅是指鱼、兔、鹿、猢、狲等动物,还涉及人本论的思想,要尊重人的个性、欲望、爱好,发展人的个性、欲望爱好,与启蒙思潮高扬人的主体意识是一脉相承的。张岱继承了阳明心学的基本观念,并通过阳明后学的重新理解与阐发,进一步建构了自己的思想体系,这集中体现于《四书遇》一书。《四书遇》是阳明学影响之下的注解《四书》之作品。在《四书遇》中,张岱主张作为本体的“性”为无善无恶而又为至善,以“真情”为人之性灵,并认为“性”与“情”在本体意义上是两相同一的。因此,他一方面强调“情”的合理性,以此来张扬个体的独立自由,另一方面又强调“率性而中”,要求“情”的表现须合乎“性体”之本然。“情欲解放”与“道德严格”在张岱那里是可以两相并行的,而作为两者之间强大张力的内在制衡,则是“诚”。可以说,他既顺应了阳明后学所带来的思想解放风潮,又批判了情欲解放对道德观念的冲击。此外,他对阳明后学的反思还体现在其对工夫疏旷与讲学盛行的批评与对治之上。张岱对阳明后学的继承与反思以及对朱子学的回应,既有作为思想家于阳明后学理论内部自我修正的一面,又有作为史学家对阳明后学流布所造成的社会政治影响进行剖析的一面。张岱的哲学思想,实较为典型地体现了王学内部对其末流弊病进行自觉反思并试图在某种新的视域之下重新整合朱、王的时代思潮。张岱的《四书遇》就是一部以“阳明心学”作为诠释“四书”的著作,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理论,在其《四书遇》中都得到了全面的继承。在文学方面以效仿徐渭《金瓶梅》、汤显祖四梦创作绝代的《红楼梦》为最高成就;
张岱年对心学也有吸收有扬弃,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曾讲“知行合一”,知是认识,行是实践。知行合一即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又是判断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张岱年认为王阳明的“心外无物”的唯心论是错误的,但“知行合一”还是正确的。应该承认,“知行合一”是唯物论的基本观点。研究学问,应该从实际出发,最后更要以实践加以检验。自然科学以实验室的实验为依据,社会科学的实验则复杂得多。述与作的统一即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4.哲学大家
张岱的哲学思想,近年来也陆续为世人关注,相关论文不断涌现。张岱主张情理并重、德色同行的“一元论”思想 :情和欲,理和德,只有合一,才能平衡。二者不可偏废。过犹不及,符合中庸之道。晚明纵欲风气的形成与情、欲的泛滥密切相关。袁宏道早期的标榜自我与晚期气沉法严的鲜明对照,恰恰是两个极端的反映。 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理论。张岱在人性论上,继承了王阳明“性即理”和人的无善无恶的本性说,把人的善恶归之于后天的习染;在格物的方法上提倡知行合一,强调履践的重要性。在本体论上,秉持心为本体。强调自我,突出自我。但又主张必须节制,保持适中。格物致知,反求诸己。张岱的《四书遇》就是一部以“阳明心学”作为诠释“四书”的著作,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理论,在其《四书遇》中都得到了全面的继承。张岱哲学思想深受阳明心学的影响,在本体论上,秉持心为本体。强调自我,突出自我;在人性论上,继承了王阳明“性即理”和人的无善无恶的本性说,把人的善恶归之于后天的习染;在格物的方法上提倡知行合一,强调履践的重要性。王阳明主张“心之本体即是天理”,“良知即是天理”,又说“仁,人心也;良知之诚爱恻怛处,便是仁,无诚爱恻怛,亦无良知可致”。仁爱精神是理学的核心,贯领“义信礼智”四常。张岱《四书遇》秉承这一观点,他说:“仁,人心也,心之所安,便是仁。”又说:“仁,不是外面别寻一物,即在吾心,譬如修养家所谓龙虎铅汞,皆是我身内之物,非在外也,故曰:‘仁在其中矣。’”张岱认为作为“良知”的“仁”,本来就在自己的内心,不需外求,“与朋友应接,言动周旋,刻刻处处,有个粲然者在,而就其粲然中有真切不容自已处,如血脉在四肢,如春光在红紫,生生不断,这个是‘仁’”。可见,张岱是从“良知”角度来阐释“仁”的涵义的,仁是与心紧密相连,而且是把“心”放在第一位的。张岱认为,“凡为仁者,只在布帛、菽粟、饮食、日用之间,原不必好高骛远。”“为仁”的工夫则是在日常生活之中,省察克制,不被私欲所蔽,要有“戒慎恐惧”的心态。他说:“‘仁不远,何有难?’曰:‘难者,仁者兢业之心也,政是仁者之用力处。’”要在兢兢业业、专心诚意上下工夫。受儒家传统的“三不朽”思想影响,张岱自少怀抱积极进取的“仔肩宇宙”精神,推崇具有“大智慧、大学问、大经济”弘毅负重,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士仁人,他说:“君子以天下为心,至是邦即欲有所为。危可使安,乱可使治;不入不居者,势不可为,故见机而作也。”张岱的红楼梦是一部哲学巨著,《红楼梦》与中国哲学的关系一直是红学界研究的内容,《红楼梦》哲学是“无”的哲学,是“心”的哲学(形象性的心学),其最高的哲学境界是“无立足境,是方干净”,其哲学视角是“天眼”、“道眼”式的大观视角,其哲学方式是好与了、观与止、色与空、阴与阳、真与假、是与非相通为的“不二法门 ”。 《红楼梦 》作为异端性诗化的心学 ,与儒 、道 、释相关而自成一格局;
张岱年的哲学体系由于时代的关系,比张岱更为先进和驳杂,他吸收传统哲学精华,创造新型的哲学体系,探讨着新文化的出路。张岱年的学术研究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哲学史的阐释;二是哲学问题的探索;三是文化问题的研讨。在不同的时期,各有不同侧重。他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唯物论思想,阐发了中国的辩证法思想,显扬了中国人本思想,而且做出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解释社会人生的尝试。受张崧年“列宁、罗素与孔子,三流合一”思想的影响,张岱年提出了文化综合创新的思路:今后哲学一个新路,当是将唯物、理想、解析综合于一。在方法上,将唯物辩证法与形式逻辑的分析方法综合起来;在理论上,将现代唯物论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的优秀传统结合起来。此哲学必不是西洋哲学之追随摹仿,而是中国固有的刚毅宏大的积极思想之复活,然又必不采新孔学或新墨学的形态,而是一种新的创造在。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张岱年对于先秦诸子、汉魏哲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都进行了研究,比较注意阐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在三十年代,一般认为宋明理学分为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两大派别,而张岱年提‘出在程朱、陆王两派之外,还有以张横渠、王浚川、王船山为代表的气一元论,特别注意对于中国哲学史上的概念范围的阐释,认为中国古典哲学有自己的一套概念范畴,与西方哲学与印度哲学有所不同。研究中国哲学,必须对于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范畴有比较深切的理解。张岱年关于中国哲学方面的主要著作是:《中国哲学大纲》、《中国哲学发微》、《中国伦理思想研究》、《中国哲学概念范畴要论》等。关于哲学理论问题研究,张岱年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阅读了恩格斯、列宁的哲学著作,赞同辩证唯物论的哲学,同时也阅读了英国哲学家罗素,穆尔的哲学著作,对于罗素、穆尔的逻辑分析方法也颇为欣赏。我写了《论外界的实在》、《谭理》等论文,用分析方法论证唯物论的观点。四十年代,撰写了《哲学思维论》,用分析方法对于唯物辩证法进行了阐释,认为逻辑分析方法与唯物辩证法是相辅相成的。
5.都嗜书如命
张岱爱书,家藏三万余卷,是诗书世家。他著文《梅花书屋》:“陔萼楼后老屋倾圮,余筑基四尺,造书屋一大间。旁广耳室如纱幮,设卧榻。前后空地,后墙坛其趾,西瓜瓤大牡丹三株,花出墙上,岁满三百余朵。前后明窗,宝襄西府,渐作绿暗。余坐卧其中,非高流佳客,不得辄入。慕倪迂“清閟”,又以“云林秘阁”名之”;就连塑造林黛玉潇湘馆的设置,都参考了自己的书房兼卧室的云林秘阁。
张岱年自述:“我喜书,喜读书、买书,更喜著书”、“30 年代,我在大学任裸,稍有闲钱买书。留心购求《张子正蒙》的各种版木。买到高攀龙的《正蒙释》,刘玑的《正蒙会稿》,都是明刻本。又买到《张子全书》的几种不同版本。当时许多收藏家都注意搜求诗词小说一类书,对于理学书很少有人注意。我则主要购买哲学书籍”。
6.二人都喜欢《庄子》、《南华经》
张岱在明亡隐居后,最常以庄子、佛经、铁函心史自娱。张岱在红楼梦中突出表达着一个庄子式“逃大造,出尘网”的理想。(庄子:逃大造,出尘网。张岱:欲脱樊篱,断欲飞去。)故而贾宝玉最爱读的就是庄子和南华经:“宝玉送了王夫人去后,正拿着《秋水》一篇在那里细玩”,他还续写过南华经:“宝玉命四儿剪烛烹茶,自己看了一回《南华经》。至外篇《肤箧》一则,其文曰:
故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部;剖斗折衡,而民不争。弾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摧乱六律,铄绝芋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草,散五,彩,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拥エ垂之指,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看至此,意趣洋洋,趁着酒兴,不禁提笔续曰:焚花散麝,而淘阁始人含其劝矣。戕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丧灭情意,而闻阁之美恶始相类矣。彼含其劝,则无参商之虞矣;戕其仙姿,无恋爱之心矣;灰其灵窍,无オ思之情矣。彼钗、玉、花、磨者,皆张其罗而穴其隧,所以迷昡缠陷天下者也。续毕,掷笔就寝。”张岱咏赞西湖“泼墨米颠画,移情伯子琴。南华秋水意,千古有人钦”、云林秘阁:“北牖桐阴下,床前积典坟。纱窗轻似雾,薄幔净如云。瓶史安花草,炉灰种夕薰。卧来犹在手,秋水一编文”(北面的窗户就在梧桐的树阴之下,床前积存着典籍。纱窗轻得像雾一般,薄薄的帷幔干净得像云彩。瓶史中安放着花草,炉灰里种下夕薰。躺在那儿还有一卷在手,就是庄子的《秋水》一篇文啊)、登子弟招饮南华馆看芙蓉:“先辈们卜居在南村,五代人了,只有你独自存在。王维在他的辋川只是奉养母亲,李德裕把木石留给了孙子。芙蓉已经在岸边老了,可偏偏很是艳丽,园子荒芜了,还有松菊在那儿尊傲地立着。《庄子》里的哪一句好呢?一篇《秋水》静静地在门前”。红楼梦:“正与前日所看《南华经》内“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蔬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又日“山木自寇,源泉自盗”等句,因此越想越无趣。再细想来:“如今不过这几个人,尚不能应酬妥协,将来犹欲何为?”想到其间,也无庸分辩,自己转身回房。林黛玉见他去了,便知回思无趣,赌气去了”张岱夜航船有条目:庄子郭注——晋向秀注庄子《南华经》,剖析玄理。郭象窃之,以己名行世。张岱的哲学思想相当复杂。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张岱最能体会孔子、庄子的艰辛。能够感同身受。庄子一生追求自由、洒脱,他的"虚静说"是对这种思想最好的阐释。在庄周梦蝶这个故事当中,也包含有"虚静说"的含义。这种对人性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脱一直深有影响,岱就深受其影响。他不仅继承了"庄周梦蝶"故事中的美好,也继承了梦醒之后的哀痛意识,是庄子思想的延续。红楼梦,就是庄周梦蝶的一个大梦。张岱和庄子的出世情结高度一致。张岱三教皆通。国难时辅助鲁王,无望后归隐山林。太虚幻境、琅嬛福地、桃花源,都是张岱的理想世界。红楼梦创造了一个理想国。其底色是老庄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哲学。越名教而任自然,畸于人而侔于天。
张岱年则自称:“我喜读《庄子》,也喜读宣颖的《南华经解》,当时家里有一部清初刻本的《南华经解》,比较破旧,在小市书铺中见到一部精刻本的《南华经解》,惜乎无力购买(直到 30 年代,买到一部精刻大字本的《南华经解》,珍藏至今)。我记忆犹新的是在小市书铺中遇到一部《庄子》,题“郭象评,向秀注”,是一部木刻木,不知是何人伪作,也因无钱没有买下,后来再也不见了。”
7.二人都是孔子的门徒
张岱受儒家浸染至深,看一下张岱的义烈观——反驳文死谏,武死战:“将相大臣,事权在握,安危倚之,乃临事一无所恃,而徒以鼠首为殉者,君子弗为也”《石匮书后集》“占今死忠义与立功业大臣,犬略务名者什之七,务实者什之三。务名者出于意气,其发扬尚浅;务实者本之性情,其蕴酿甚深”《琅嬛文集》。对照一下宝玉的生死观:谈生死节义——宝玉谈至浓快时,见他不说了,便笑道:“人谁不死,只要死的好。那些个须眉浊物,只知道文死谏,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死节。竟何如不死的好!必定有昏君他方谏,他只顾邀名,猛拚一死,将来弃君于何地!必定有刀兵他方战,猛拚一死,他只顾图汗马之名,将来弃国于何地!所以这皆非正死。”袭人道:“忠臣良将,出于不得已他才死。”宝玉道:“那武将不过仗血气之勇,疏谋少略,他自己无能,送了性命,这难道也是不得已!那文官更不可比武官了,他念两句书汙在心里,若朝廷少有疵瑕,他就胡谈乱劝,只顾他邀忠烈之名,浊气一涌,即时拚死,这难道也是不得已!还要知道,那朝廷是受命于天,他不圣不仁,那天地断不把这万几重任与他了。可知那些死的都是沽名,并不知大义。蒙侧:此一段议论文武之死,真真确确,的非凡常可能道者。比如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该死于此时的,趁你们在,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之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要托生为人,就是我死的得时了。”袭人忽见说出这些疯话来,忙说困了,不理他。“张岱和贾宝玉的义烈生死观完全一致,对传统桎梏人心的宣教发起猛烈抨击。发出了启蒙之声。具有进步意义。但是张岱又受孔子的德孝浸染,自己虽然没有以身殉国,但是对那些殉国之士充满敬仰。因为,国难当头一死了之虽然不是最佳死法,于国无助,但是这里面浸透着的是孔子的忠孝观念,是值得尊敬的。张岱的内心一直是纠结痛苦的。他从根本是是接受孔子的忠孝仁义思想的,但是面对后人的篡改的儒学又深恶痛绝,拒绝愚忠。就如张岱的佛学观,接受精义上的佛家思想,但鄙视世俗的佛教做派。
avatar
messiyun
2楼
情理并重,德色同行
——张岱强调“情”的合理性,以此来张扬个体的独立自由,另一方面又强调率性而中,要求情的表现须合乎性体之本然。情欲解放与“道德严格”在张岱那里是可以两相并行的,而作为两者之间强大张力的内在制衡,则是诚。他既顺应了阳明后学所带来的思想解放风潮又批判了情欲解放对道德观念的冲击。
avatar
messiyun
3楼
情理并重,德色同行
——可以这么改一下:张岱在红楼梦中强调“情”的合理性,以此来张扬个体的独立自由,另一方面又强调率性而中,要求情的表现须合乎性体之本然。情欲解放与“道德严格”在红楼梦这里是可以两相并行的,而作为两者之间强大张力的内在制衡,则是诚。之于徐渭金瓶梅,它既顺应了阳明后学所带来的思想解放风潮又批判了情欲解放对道德观念的冲击。
avatar
messiyun
4楼
读张岱年,这两本是很好的书。《张岱年哲学文选 上下》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