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新编《论语》详解——前言
avatar

新编《论语》详解——前言

侯衍锋
1楼
新编《论语》详解
侯工 编著
救救孔学
——前言
一看题目,有人会感到奇怪:“孔学要救吗?危言耸听吧?”如果你感到奇怪,那才真的奇怪呢。
请问你在全國的书籍、报刋、杂志、电视有看到过“孔学”两字吗?可能你会说:“不是有人说‘孔 学名高实秕 糠’吗?再说儒学不就是孔学吗?”
问题就出在这里了——某人将孔学定为“秕 糠”,不是要将孔学往[死]里整吗?
再说,以儒学代替孔学,不正说明孔学已经奄奄一息了吗?那还不赶快抢救,更待何时?
说到國学,当然要从孔学说起。孔学就是孔子学说,是纯正的孔子思想。儒学决不是孔学,儒学是大杂烩——历代所谓大儒的著作多有违反孔子思想。道家也不能代表國学,道家坐而论道,退隐山林。其它学派更是等而下之了。所以代表國学的只有孔学,因为孔学是道的延伸,是现实的承担。
挽救孔学首先要正名。名不正言不顺。长期以来,孔学连个名字都没有。孔学存在不存在还是个问题,又如何教人学习呢?这正是孔学最要命的地方。如果从现在开始,有关部门再不给孔学正名,孔学将永远埋没在历史的长河里面,永世不得翻身。
除了给孔学正名外,还要重新编排和注解《论语》。在下不才,勉为其难。但在反孔恶浪面前,为了挽救孔学,“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为了天道人心,我只好豁出去了。
我以前读《论语》,觉得文章布局混乱,时而说仁,时而说礼,突然又说孝,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很难理清头绪。
后来在网上看到缠中说禅的《论语新解》,大受启发,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对他关于儒家的观点不敢苟同。缠中说禅认为孔子是儒家杰出代表,窃以为孔子不是儒家,孔学也不是儒学,因此对缠中说禅的《论语新解》仅存的70篇文章加以改编,其余皆为鄙人所作,取名为《新编<论语>详解》。
鄙人认为孔学核心是道,孔学以道贯彻始终,正如孔子对曾参说的“吾道一以贯之”。有了道这条主线,我们对孔学就可以提纲挈领,融会贯通了。历代儒家完全无视孔学中道这一主线,因而步入歧途,误导国学2000多年。
最早提出道的是9700年前的伏羲(号太昊,公元前7774年3月15日—公元前7706年5月12日,属鼠)。在他的著作《易》里,道是以八卦的形式提出来的。
道是指自然规律。伏羲通过长期观察天地万物的有序运行,特别是通过追踪候鸟大雁的定期迁徙,发现了自然周期变化的规律,并且运用这些规律对未来进行预测,运用在生活和生产中,就可以知道什么时候该播种,什么时候该育苗,什么时候该施肥……由于万事事先都能有所准备,因而取得卓越的成效。
于是伏羲将其总结成爻辞,连同八卦图就是最初的道。
孔子年轻时候就学习并精通《易》,对道耳熟能详,并且运用得炉火纯青。
孔子多次说到说:吾道“一以贯之”。在《论语》有70多处论述道。
孔子强调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表示终身守道弘道行道,至死不渝。
但是,由于历代 帝 王和其御用文人的有意隐藏和忽视,曲说孔学的核心是仁,使广大瓜民以为道是道家的专利,并不知道孔学是以道一以贯之的。
有网友说,孔子说过:“加我数年,五十以學《易》,可以无大过矣。”就误以为孔子50岁才学《易》。其实这里“學”是校对、验证的意思。“五十以學易”是将前半生的人生经历以及思考的心得与《易》校对、验证,总结经验,明确方向,就“可以无大过矣。”将白话文的“学”当成古文的“學”,是读书不求甚解。
孔学博大精深,早就传遍世界。14世纪孔学就传到欧洲了,18世纪普及到全世界,大受各國欢迎,反而在中 國受的伤害最大,使其他國家感到诧异。
在中 國,反孔浪潮有明有暗:明的就直接像秦始皇,烧孔书,活埋孔学者,再如批 林批孔,砸孔庙,挖孔坟;暗的如汉和汉后 帝 王以及大儒董仲舒、朱熹之流,口头上拥孔,暗中反孔。瓜民最容易上 帝 王和大儒们暗中反孔的当。
其中特别是宋朝大儒朱熹,他为了迎合 帝 王的需要,挖空心思故意曲解《论语》,然后 帝 王又将朱熹的错误解释钦定为科举必修课和考试的标准答案,致使谬种流传,贻害无穷。
以前多种版本的《论语注解》,或缺乏逻辑性和哲理性,或断句不当,对《论语》的解释往往自相矛盾,或缺乏孔子的胸襟,不能达到孔子的思想境界,因而歪曲了孔子的原意。
更主要的是,由于注解者或受了 帝 王的招安,故意曲解,存心贬低,一概假装不知道孔子思想是独树一帜的圣学,而是将其归于“小人儒”的儒学;更有甚者,注解者故意装糊涂,误人子弟,败坏传统道德文化。
他们将孔子当作挡箭牌,有意让孔子遭受唇枪舌剑的攻击。他们以宵小之心度君子之腹,将孔子庸俗化,将《论语》贬义化、反义化,使广大民众无法理解孔子深层次思想,对孔子和他的学说产生误解,从而产生厌恶情绪。
董仲舒为了迎合汉武帝的法家思想,将孔子编撰的《春秋》篡改为“大一 統”,又将孔子的《论语》篡改为为君主服务的“三纲五常”。
吾必欲倾尽全力以使中华文化的经典著作《论语》重生,因此,只有廓清寰宇,对中 國思想界第一书《论语》按照孔子原意重新排序、断句和注释,才能正本清源,还孔子本来面目,挖掘出中華传统文化之源。在此基础上,才可能产生新思想——这就是“温故而知新”的原理。
还有人觉得,直接引进西方新思想不就得了,何需这么繁琐?
这些人不明白,中國思想界就像一棵树,已经有九千七百年树龄了——中華思想文化是从伏羲写《易》开始的。伏羲生活在9700年前,说明中華文明是最古老的文明,不仅是中華文化之源,也是世界文化之源。西方新思想不过是孔子思想的延伸和发展而已。
引进新思想就是新思想回娘家。
大家必须明确的是,孔学是国学代表,是中华文化的源泉和主流。所有思想都要纳入孔学的主流里。
再说,任何外来思想都必须嫁接在孔学这棵树上才能存活。现在这棵树已经被人糟蹋得奄奄一息了。虽然很多新思想要回娘家,也要找到归宿才行啊!
如果直接引进经过别人改造和发展过的新思想,由于没有依托就如无根浮萍,因而是不可能存活的。近代也曾经引进过不少新思想,多因水土不服而夭折。
有些人对自己祖先的文化还不认识,就去研读什么古希腊。对孔学一窍不通,却在大谈苏格拉底。连古希腊是否存在,苏格拉底是否真有其人都成问题,你相信他能读懂吗?他说能读懂你相信吗?真是放下金饭碗去讨饭,既可悲又可怜。
如今唯一办法是先将有病的古树救活,然后再生出新思想的枝叶,才可以引进嫁接外面的新思想的嫩芽,使中 國思想文化界焕发生机,让中 國思想文化重新引领世界思想文化的潮流。
本次编著是一个浩大工程,笔者希望能够对发扬中 国传统文化尽一点绵力,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愿有识之士明鉴。
本书分为九篇:一 学道,二 习仁,三 说礼,四 教文,五 思智 ,六 師贤,七 謀政,八 樂观 ,九 余论——将孔子学生和其他人的言论归入最后这篇。前八篇代表孔子在《论语》里的“学习说教思师谋乐”八字学习方针以及“道仁礼文智贤政观”八方面内容。
avatar
侯衍锋
2楼
1.1惊天地泣鬼神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1.1》)
杨伯峻: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钱穆:先生說:“學能時時反復 之,我心不很覺欣暢嗎?有許多朋友從遠而來,我心不更感快樂嗎?別人不知道我,我心不存些微怫鬱不歡之意,不真是一位修養有成德的君子嗎?”
详解:
我的老祖宗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说的是侯姓祖先仓颉造文字的时候,惊天地,泣鬼神。意思是因仓颉创作了文字,天地造化已不能隐藏其秘密了,所以上天被感动得下了一场粟雨;鬼魅已不能隐遁其形迹了,所以被惊吓得夜间大哭。还有一层意思,预警人类虽然因此进入文明社會,但同时也将会陷入持久的文字糾紛之中。
按照孔学的理念有下面定义:
道是自然规律。
德是对道的认识、理解和践行的心得,是人文精神的交流和传承。
仁是道在人类社会的体现,代表人类最高利益。仁又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
礼是维护人类根本利益总的规范。
乐是对人类启蒙和教化的形式和方法,也是人际和国际关系的融合剂。
义是人类为自己根本利益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忠是心于中道,为道真诚。
爱是待人如己的情怀。
恕是爱以及人文关怀的体现。
仪是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形象修饰。
廉是善待他人物质和自然资源的态度。
耻是内省的自觉。
刑是礼的补充。
这一章是《论语》第一篇第1章,也是我的《新编<论语>详解》的第一篇第1章。 本章是整部《论语》的开张,分开是天时(对应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地利(对应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和(对应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个平台结构,合起就是人类在天地之间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总纲。
學而时 之,不亦說乎?
——學:第一层意思,从乂[yì],半宝盖表示房子,子表示人,上面两边表示左右手,中间两个乂是算筹,整个字表示拿着两个算筹进行校对和验证,对照圣人原有理论,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地校对和检验;
——第二层意思,从爻(yao2),爻是由一阴一阳两个算筹组成卦符的基本符号,用来记录自然变化,表示人类学习和掌握自然变化的规律,也表示认知前人总结出来的理论。
——谁學?要成为君子的人。學什么?學道。什么是君子?品德优秀学识渊博勇于为民众担当事业有成的人士。
——在文言文中,每个字都有着丰富的含义,但这也使得相应的理解往往很难把握,容易产生歧义和异意。
——仓颉造字时,本来想一字一义,避免混乱,但是需要很多字,一方面难记住,另方面需要很多龟甲、竹简,房子放不下。后来只好一字多义了,这样,文字纠纷就多了,因此孔子根据八卦原理厘定文字的意义,创建了蝌蚪文字,即隶楷汉字的前身,这是不需要字典的文字,只要运用八卦原理反推,就能明白字义,简体字脱离了八卦原理,所以不能确定字义。
——对于学习《论语》,特别要注重全面、准确地理解孔子思想。一个字、一句话的意思是根据上下文和文章总体宗旨决定的,不能断章取义,也不能受历代大儒注解的影响而人云亦云。
——对文言文的把握,在方法上不能按照白话文那种西方式思维——首先假设文章的意义是如同细胞之于人体般由字符堆积起来,就如同西医对人体的概念,认为各器官是各自独立的。
——理解文言文必须首先要有整体意识,如同中医对人体的概念,所有器官是联系成整体的。比如“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就要结合有教无类来考虑,断句应是“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意思是:是啊,高智力的聪明人要和低智力的愚笨人结交朋友,这是不能改变的。
上面说了學字,现在说这 字。 :是羽字下从日。羽:本意是一只拍动两翼的小鸟儿。羽加日,指的是小鸟儿在晴天里练飞。蓝天白云,雏鸟展翅,一幅多么生动的图画!
——这个 字,充满活力和朝气,如诗如画,包括了天地精华和所有生命的精灵,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后来篆书误把日写成白,将错就错,一直流传下来。
——然而,简体字文字太简单了,变成“习”,原来蕴涵的意义也随之喪失了,变得索然无味了,所以汉字简化要慎重,有的字宁愿不简化。
——學而 ,就是认知前人总结出来的理论,对照圣人原有理论,像小鸟儿试飞一样以蓬勃生机在现实社會中不断地实践,不断地纠错进步,从而得到提高,得乘天地之正气而游六合,展乾坤。
——君子是从小人中培养的,小人就是普通民众;小人就像那练飞的雏鹰,君子就像那高空的雄鹰。学习圣人之道是小人能够成为君子的必由之路。历代腐儒贬低小人,目的是制造人群分裂,从而分而治之。
其实,这三句话是一个整体,对整部《论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是整个孔学的关键,是孔子讲道之始,也是学生学道之始。明白了这三句话,整部《论语》就豁然开朗了。整部《论语》是以道一以贯之的。
当前,首先必须弄清楚《论语》究竟在说什么,澄清过去的所有误解。过去,腐儒将《论语》说成是教人做 官的敲门砖,有的又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将《论语》说成帝 王治 國之术,这些都是误解。其实《论语》是一部一般人学习圣人之道修行自身,激励磨炼而成为君子的教科书,不是教人做 官,也不是治 國之术。
孔子志存高远,没有一般人想象的这么庸俗。
这一章开宗明义阐明《论语》的宗旨——闻见学行道,并且以道一以贯之。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孔子之论,何尝不是惊天地泣鬼神?
avatar
侯衍锋
3楼
1.2人不知而不愠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學而时 之,不亦說乎?
——这句说的是天时。
——學:认知,校对;而:连词,承上继下,指學之后;學而 之,必然离不开时。时:古字旹,从之日,伺也。时包含两层意思:
(1)天时,道也,乃万事之本——所谓天时,即天道运行的规律,自然更替的时序。在人类社会,是指发展的实际形势、时局。
违反时势,或被动地跟随时势,不是君子所为;主动顺利地掌握和运用时势,是君子成功的前提条件。君子必须认识自然规律,主动遵循自然规律办事。
君子得天时,是得行道之先机,即可运筹帷幄,稳操胜券。天时永远是第一位的,违反天时就是违反规律,必然失败。反观孟子胡说什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实在是本末倒置。
(2)时机,机会——學 到一定程度或者遇到适合实践的时机,就将所学习的知识和创造发明投入实践,所以有“學而时 之”。君子不是等待天赐良机,而是主动把握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由此可见,所谓天时,是主动把握机会,天就会给你机会,天助自助者,因而做事顺利。
—— :实践;之:代指前面的學;說(shuo1):本意是言以(行)兑付——将思想、理论、创新学说付诸实践,言到做到,言行一致。古人一个“說”字就搞定理论和实践结合问题。后人却将言和行分开了,这是智慧退化的表现。“說”与“學而时 ”的区别是:“說”之言,主要指的是自我创新出来的理论、學說,而“學而时 之”的學主要是學他人总结出来的理论、學說。
——不亦說乎:不也是同时将自己创新理论在实践中验证是否合乎道从而得到提高吗?
——朱熹将“說”解释为“喜悦”显然否定了孔学的实践性,将其贬低为束之高阁的纯理论。
——君子必须主动因应和把握天时,在合适的时候将學到的圣人经典理论在实践中验证,这样不也是同时将自己的创新理论放在实践中来验证从而得到提高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句说的是地利。
——學而时 之,自己有所建树,传播开来,名闻遐迩,因而“有朋自远方来”
——有:通友,志向相同,为共同的志向而联手,互助合作。 在《论语》里,友的共同志向就是同行圣人之道,将圣人之道修养身心,身体力行,再将圣人之道持续、扩展,发扬光大,普及到广大群众中去。
——朋: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明确表示:朋,假借也,表示群鸟聚在一起的情形,引申为百鸟朝凤,凤凰来仪。这里意思是友朋自远方来到,犹如凤凰来仪也。凤凰来仪——凤凰随乐声翩翩起舞,比喻高雅的文化、艺术通过潜移默化使民风优雅淳朴,平和而吉祥。
——有凤来仪之地,即人杰地灵之地,行圣人之道之地。行圣人之道之君子,就是人中之凤。朋在这里引申为与自己类似而相聚的人,不仅仅指同门,还包括所有遇到的能够进行思想交流的人。
——自:从;自远方来,从五湖四海来到;远方:遥远地方,指五湖四海。樂:yue4;各种不同樂器的五音八声相比协调而成樂,即不同声音协调和谐共鸣,这些聚集在一起的人带来各种思想互相碰撞和各种学术争鸣就像各种音樂一样相互印证、碰撞、协调而产生共鸣,犹如各种樂器奏成的交响樂。
——朱熹将樂解释为欣畅,那么孔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宏伟气概也就没有了。
——占据地利,创新学说,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朋友、同道同心协力,切磋研讨,这种思想的共鸣不也如同五音八声樂之协调和谐吗?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句说的是人和。
——杨钱二师的解释都把“知”当成知道,又将“愠”解释为怨恨。窃以为杨、钱两师受朱熹误导,对“人不知而不愠”都注解错了。
——人:是指缺乏智慧需要教化的人;知:通智,智慧;愠:郁闷、闭塞、蒙昧。人不知:人没有智慧。而:连词,表示转折递进的关系。愠:有两种声调,第一种发yun4音,表示生气、愤怒;这里发yun2音,郁结、蒙塞的意思。
——《孔子家语》有“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此诗为舜南游时所作。《礼记·乐记》记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孔子家语·辩乐》载其辞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大意:“南风徐徐,如熏如浴,可以清除我子民的酷热,消解心中烦闷郁结;南风吹得正合时宜,可以赋给我子民财富。”
——其中的愠就是发yun2音,解释为烦闷、郁结、闭塞,引申为愚昧、不智,而这里的不愠,就是本于“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的。不愠:是使之不愠的意思,之是指“人不知”里的人。
——愠的根源在于不知。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一个國家、一个世界,如果由不知的人组成,那么就要生出郁结来。
——对于社會来说,一个最重要的检测标准就是不愠,即把人不知的世界改造成人不愠的世界。
——人不知而不愠:使人由没有智慧的野蛮状态转变成为没有蒙昧的文明世界。
——不亦君子乎:做到这样的不正是行圣人之道的君子吗?
——朱熹的曲解将孔学启蒙教化民众的远大理想贬低为个人恩怨了。
——将学到的知识向社会大众普及,解决他们的困惑和烦恼,使社会由蒙昧通过教化、改造、转变成为昌明、繁荣,实现人和,最终达到大同世界,做到这样的不正是行圣人之道的君子吗?
本章孔子通过阐述立志成为君子的人分别在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平台上闻见学行圣人之道,包括理论、实践以及各种思想碰撞和学术争鸣,将人不知的世界教化成为人不愠的世界。同时,孔子将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方法从个人(學而時 之)到团队(有朋自远方来)最后扩展到社会(人不知而不愠),从而使效果实现最大化。
白话文:
孔子说:“把握天时,研读圣人的理论、学说,在合适的时候将學到的经典在实践中印证,不也是同时将自己创新理论在实践中印证和提高吗?
“占据地利,与各方朋友同心协力,切磋研讨,各种思想相互碰撞而产生共鸣,不也如同五声八音樂之和谐吗?
“营造人和,将学到的知识向社会大众普及,解决他们的困惑和烦恼,这样做的不正是行圣人之道的君子吗?”
avatar
侯衍锋
4楼
1.3大道无言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论语·阳货17.19》)
杨伯峻:孔子说:“我想不说话了。”子贡道:“您假若不说话,那我们传述什么呢?”孔子道:“天说了什么呢?四季照样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呢?”
钱穆: 先生说:“我想不再有所言说了。”子贡说:“夫子不再有所言说,教小子们何从传述呀!”先生说:“天说些什么呢?春、夏、秋、冬四时在行,飞潜动植百物在生,天说些什么呢?”
详解:
一般人以为,是老子最先提出道的,其实不然。那么是谁呢?是伏羲。9700年前的伏羲在中国最早的经典哲学著作《易》里就提出了道。
《易》也称《周易》,是专门论述道的。 “文”是指最初的象形符号;“字”是将“文”演绎成为音形意体系。
伏羲八卦称之为“古文”。最古老的“天”文就是乾卦、“地”文就是坤卦、“雷”文就是震卦......“文”还具有修身行道文化的内涵。
有人以为《周易》是周文王写的,所以叫《周易》。其实周是周期的周,不是周文王的周。“易”是变化,“周易”是周期变化规律。
伏羲是用“文”写《周易》的,而周文王是将伏羲的《周易》的“文”演绎成“字”,后来再由孔子修定为《易传》。
老子只是用《周易》的道来阐述自己的政治观点而已。
有一条要记住,评判真理的标准,是看其是否符合人类的最高利益。孔子的道是符合人类的最高利益的,所以风靡世界,被誉为圣人。
人类要遵循的主要有三个天意:
第一个天意是施仁政。背离道的政权是暴政。实行暴政的秦朝只有14年。不仅秦始皇开创的帝业被颠覆,而且连秦始皇的嬴氏集团也被灭全族,漏网之鱼也都纷纷改姓。
秦后中国历朝历代为什么总是不能长远,就因为行的是秦政,不在道上,违背天意,不符合自然规则。
第二个天意是现代人类发展不能太快,要悠着点,欲速则不达。太快必然发生经济危机和环境污染,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竞争过于激烈而败坏道德、恶化生存环境,人类反受其害。
第三个天意是科技不可乱用,一切必须遵循伦理道德。特别是核能,凡是使用核能,不管用于战争还是和平,最终都会灭绝人类——或灭绝于核战争,或灭绝于核污染。
替天行道固然不对,天人合一也是错误的。人只有依天道而行,而不可能天人合一。如果天人合一了,那么人不变成天了吗?人定胜天就更荒谬了。
所以只能是天人相应。天人相应不是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听天由命”,而是人主动地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自觉地按照规律办事,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被动,也不僭越。
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道德经41章》)——这是老子关于道的描述。
大白:非常洁白;若:选择,引申为对比;辱:黑;大白若辱:与黑对比才能显出洁白;大:广大;方:宽阔;大方:广大宽阔;隅:城墙;无隅:没有围墙,引申为没有边界;器:人造物体;大器:巨大器具,引申为伟大事业;大器晚成:完成行道的伟大事业需要足够的时间。大音希声:巨大的声响但是听不到;大象无形:巨大景象但是看不见。
——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道是洁白的,它必须与黑对比才能显示;如果道辽阔宽广,必然没有边界;要在践行道的事业上取得成就,必须有足够的时间;道发出巨大声音但是听不到;道有巨大景象但是看不见。
在这里,孔子以天无言来比喻大道无言,与老子论道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更加具体,更加形象。
孔子在这章,通过动植物按照一年四季有规律的周期变化来说明道的奥妙——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虽然大道无言,但是以其对世界的排布显示威力,使万物都能循道而行。
子曰:“予欲无言。”
——予:我;欲:想;言:从丶从一从二从口,指有条理的阐述。言不是一般的说话,而是阐述思想、理论,这里特指说道。无言:不再说道;如果像杨、钱解释的“说话、言说”就不通了,难道孔子不再说话了吗?而不再说道是可以的。
——杨、钱解释来自朱熹,这里可以看出朱熹在装糊涂,目的是隐去“道”,使孔学成为无道的胡说。朱熹将无言解释为不说话,是在污赖孔子言而无信,因为孔子总是要说话的。
——孔子说:“我想不再说道了。”
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子:孔子,老师;如:如果;则:那么;小子:我们学生;何:如何;述:循也——《说文》,遵循;焉:呢;
——子贡说:“老师如果不再说道,那么我们遵循什么呢?”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请注意,根据上下文,在“天何言哉”前面应该加上“述天焉(遵循天道啊)!”原文因其意不言自明,故省略,今人悟性稍逊,翻译时应补上。
——何:什么;言:说;哉:吗;四时:四季;行:运行;百物:指各种各样动植物;生:生息繁衍;
——孔子说:“遵循天道啊!天说什么了吗?四季在运行,动植物在生息繁衍,天说了什么吗?”
孔子开头就说:“予欲无言。”是为了引起学生们的注意,欲擒故纵。他的目的是为了引出下文——大道无言,万物循之。
孔子的意思是说:过去我说的这么多,都是在传道布道,而你们却当作耳边风,我也不想再说了;在天的面前,我说得再多也相形见绌。你们只要看看天是如何运行的,动植物是如何遵循天道的,一切奥妙都在其中了。
你们要遵循的不是我,而是天道啊。
天是至高无上的,道也是至高无上的。
这一章孔子通过以天来比喻道——大道无言,充分证明孔子是精通《易》的,而且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从学生笔记的《论语》分析,孔子是在30岁前精通《易》以后才招收学生授道传道解惑的,否则会有人跟他学习道吗?
本章孔子通过以天比喻道,使学生明白大道无言,万物循之的道理,教育学生要像伏羲那样善于观察自然,发现自然运行规律,然后依道而行,才能成功。
断句如下:
子曰:“予欲无言。”
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白话文:
孔子说:“我想不再说道了。”
子贡说:“老师如果不再说道,那么我们遵循什么呢?”
孔子说:“遵循天道啊!天说什么了吗?四季在运行,动植物在生息繁衍,天说了什么吗?”
avatar
侯衍锋
5楼
1.4唯道为大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8.19》)
杨伯峻:孔子说:“尧真是了不得呀!真高大得很呀!只有天最高最大,只有尧能够学习天。他的恩惠真是广博呀!老百姓简直不知道怎样称赞他。他的功绩实在太崇高了,他的礼仪制度也真够美好了!”
钱穆:先生说:“伟大呀!像尧的为君呀!高大呀!只有天能那么高大,只有尧可与天相似,同一准则了。广大呀!民众没有什么可以指别称说于他的了。高大呀!那时的成功呀!光明呀!那时的一切文章呀!”
详解:
有人认为现在提“历史上历代統治者及其御用文人对孔子学说的肆意篡改和糟蹋”是违背了孔子的中庸思想,統 治者與被統 治者的对立正是孔子极力反对的,这是“一分为二矛盾对立”极端思想的产物,如果用这种思维方式去审视历史,就会陷入非黑即白非正即邪的怪圈之中难以自拔。统治者也不是铁板一块,秦始皇和隋炀帝并不能代表唐太宗和隋文帝。
其实“历史上历代統 治者及其御用文人对孔子学说的肆意篡改和糟蹋……統 治者與被統 治者的對立”是既定的歷史事實,是任何人改變不了的,也不會因为出了唐太宗和隋文帝而改变,这只是程度轻重上有不同,而不会从本质上改变,这是因为当國 家政 權由周朝的分封制转变秦始皇式帝 王專 制后成为一人独大,權力過分集中,又不受制約,而權力是最强腐蚀剂,任何人都经不起腐蚀。
年轻时李世民为了奪取最高權 力,发动玄武门政變,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满门抄斩,寸草不留,以武力要胁李渊交出皇權,已是不孝不悌,残忍至极,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为了帝 位完全没有道德底线,给后人开了个坏头,以后宫庭内互相殘杀层出不穷,使最高權力机关成为絞肉機。
晚年的李世民照样逃不掉權力的腐蚀,暴露本性,声色犬马,追求长生,服食丹药,结果中丹药之毒而死。这就说明,統 治者及其御用文人是不可能遵行孔学的,而“統 治者与被統 治者的对立”也是由統 治者對被統 治者的壓迫和剝奪造成的。虽然也有处于缓和时期,如汉朝、唐朝、宋朝的初期,但是不能抗拒權力的腐蚀,往往在中后期因政 治腐 败而变得风雨飘摇。
所谓中庸,是按照中道而行的意思,執 政者循道而行称为中庸,过之和不及称为无道。孔子对卫灵公沉迷色相和阳虎的乱 政、暴 政称为无道。可见中庸不是无原则地和稀泥。
孔子思想,其核心是道。道起源于伏羲的《周易》,继承于尧舜,发扬于商周。孔子以道一以贯之,形成系统,成为中华文化之干。
孔子专门研究了尧舜等先贤对道的传承和践行,特别推崇尧帝。
这一章,就是孔子以感叹诗的形式赞美尧帝的,因为尧帝始终遵循天道,品德高尚,以身作则,勤政爱民,建功立业,制定了公序良俗、典章制度,成为千秋万代道德的楷模。
杨钱二师将这一章充满激情的诗篇当成一般的聊天形式,根本没有突出孔子内心对尧的真诚崇拜之情,特别是第一句断句,将尧放在后面,实际上就将其贬低了。
正确断句应该是:“大哉尧!”这是“尧大哉”的倒装句式,突出了尧这个人物的高大形象。这不是孤例,在《论语·八佾3.4》就有“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这一章以诗的格式重新断句如下:
子曰:
大哉尧!
之为君也!
巍巍乎!
唯天为大,
唯尧则之!
荡荡乎!
民无能名焉!
巍巍乎!
其有成功也!
焕乎!
其有文章!
大哉尧!之为君也!
——开头一句是“尧大哉”的倒装句式。尧:(约前2377—前2259年,)中國上古时期方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尧从兄长帝挚那里继承帝位,并禅让于舜。大哉:伟大啊!之:代指前面的尧;为:尧的治理作为。
——他命羲和测定历法,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大力发展农业,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开民主之先风。
—— 君:修行端正,品德高尚,功业昭著的典范式人士。
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巍巍:高山状,形容品德;乎:赞叹词;唯:唯一,尊崇;天:比喻道;为:以~为;大:至高无上;唯天为大:尊崇道以道为至高无上;则:动词,以~为准则;之:代指道;“唯尧则之”是“尧之唯则”的倒装句式,即尧以道为唯一准则。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荡荡乎:大海貌,形容胸怀;民:民众;无能:无法;名:形容;焉,代词,指尧的胸怀。
巍巍乎!其有成功也!
——巍巍乎:巍峨啊;其:代指尧;有:表示大、多;成:建立起;功:功业,绵绵功绩恩泽后世。
焕乎!其有文章!
——焕:光亮,鲜明,绚丽;其:代指尧帝;有:丰富;文:典章制度;章:通假彰,彰显;文章:昭彰雅化,富有文采,民风敦厚淳朴。
本章孔子通过赞美尧帝,表达了唯道为大的思想。
白话文:
孔子感叹道:
尧!伟大啊!
千古一君!
千秋万代的典范。
发展农耕,仁政爱民!
崇高啊!
那矗立的高山是尧的品德,
他尊崇至高无上的道,
以道为唯一准则!
浩大啊!
尧的胸怀就像那宽阔的大海!
民众对他纷纷赞美,
却无法形容他的关爱!
巍峨啊!
尧建立的丰功伟绩!
犹如山脉一样,
绵绵深恩润泽后世!
绚丽啊!
尧的道德教化典章制度,
昭彰雅化,富有文采,
民风又是多么敦厚淳朴!
avatar
侯衍锋
6楼
1.5持道始终 视死如归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曰:“朝闻道,夕 死 可矣!”(《论语·里仁4.8》)
杨伯峻: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 死 去,都可以。”
钱穆:先生說:“人若在朝上得聞道,即便夕間 死 ,也得了。”
详解:
这一章承接1.3《大道无言》和上章《唯道为大》的脉络,前两章解决了什么是道的问题。
道是抽象的,因此孔子借具体的天、天意、天命、天道等来表示道。
本章解决如何坚持行道的问题,孔子又用具体的朝夕和 死 来比喻抽象的持道始终。
因为道由圣人伏羲首先发现,后经黄帝、周文王、孔子等圣人演绎,特别是由孔子编写《易传(十翼)》完善地保留、继承了伏羲的《易》道 ,所以又称道为圣人之道。
然而,这句简单的话,却被腐儒解释成“早上闻道,晚上 死 了也值得”之类莫名其妙的玩意儿。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请问:既然闻道就 死 是值得的,为什么要等到晚上 死?闻道即 死 不是更爽吗?上午中午干什么去了?如果在上午中午 死 去,那还值得不?非要晚上 死 吗?
这些解释流传千年,却无人质疑,个个呆若木鸡,真把《论语》当儿戏,将孔子当傻缺了,这明显是和孔学、《论语》的精神背道而驰的。
由于古文都没有标点,因此断句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断句可以根据个人爱好随心所欲吗?不能。可以按照字面望文生义吗?也不能。
正确的方法应该依照孔子的原意来断句。孔子原意是有迹可寻的,因为孔子的思想是以道一以贯之的,不可能自相矛盾。
有人以为,古文没有标点,后人可以随便断句,各取所需,又有人以为古文没有一定意思,完全是垃圾,这些都是错误的。
原来的断句“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错在哪里?错在把“【死】”真当【死】将《论语》给搞【死】了,又把“朝、夕”真当早、晚,将孔子的博大精深的圣人之道萎缩成为渺小的个人私道,继而将孔子个人的直面担当弱化成为为了个人心灵的满足,最后将孔子振聋发聩的经典之论做成了庸俗的心灵鸡汤。
朱熹在《论语集注》里说:“道者,事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朝夕,所以甚言其时之近。”
朱熹的意思是:如果能够闻道,即使在朝夕这么短的时间内【死】去,也没有遗恨了。
于 丹将孔子思想的真谛简单归结为“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这就完全否定了孔学“道”的精髓。
这就是古往今来腐儒们的拿手好戏——古有朱熹,今有于 丹。
旧式断句就错在这里。所以断句和理解起码要在孔子心胸境界的高度上,不在这个高度上,就是贬低了孔子,那还不如不解释。
朱熹如此乱解,千古以来谬种流传误人子弟。
正确断句应该是: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第一层意思,一喻抵千言。朝:一日之始,比喻一段时间的开始;闻:接受到,以耳朵、鼻子等器官接受信息,所谓闻见学行圣人之道,首先要闻其道,再见其道。道不闻不见,则无由学与行。
——道:自然规律;夕:一日之终。比喻一段时间的终结;“朝、夕”不是指早晨、晚上,是比喻手法,代表了时间上的开始到最后,空间上的由近到远,社会上由此及彼。可:可以。孔子说的“朝闻道夕死”,就是从闻道始就坚持道,至【死】不变的意思。
——第二层意思,道是包罗万象的,其中包括了哲学命题:人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朝闻道夕死
——朝:一旦,闻道:明白了人生之道的真谛,夕:某一时刻;死:结束生命。
——一旦明白了人生之道的真谛,在任一时刻结束生命,
可矣
——都是值得的。
这就是孔子关于终身固守于道之理念在本章的阐述——持道始终,视死如归。
重新断句如下:
子曰:“朝闻道夕 死,可矣!”
白话文:
孔子说:“君子从闻圣人之道开始,自始至终都要不断地固守,承担此道之行,直到成就不愠的大同世界而不动摇,一旦明白了人生之道的真谛,在任一时刻结束生命,都是值得的,只有这样才可以行圣人之道呀!”
avatar
侯衍锋
7楼
1.6一道贯之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4.15》)
杨伯峻:孔子说:“参呀!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观念。”曾子说:“是。”孔子走出去以后,别的学生便问曾子道:“这是什么意思?”曾子道:“他老人家的学说,只是忠和恕罢了。”
钱穆:先生说:“我平日所讲的道,都可把一个头绪来贯串着。”曾子应道:“唯。”先生出去了,在座同学问道:“这是什么意思呀?”曾子说:“先生之道,只忠恕二字便完了。”
详解:
关于孔子的“一以贯之”,两千多年来争论不休,但多以曾参的解释为正解,殊不知这是以讹传讹。
孔子的学生们,多是自作聪明。孔子去世后大都自立门派,被称为八大派系:
颜渊成为孔学传承人,因早逝而未能形成派系;
曾参成为儒家主持人;
子夏成为法家创始人;
子贡成为商家创始人;
子路成为武家继承人;
有若成为愚忠派的代表人;
子张成为墨家创始人;
公西华成为纵横家创始人;
冉有成为政事家创始人;
这些孔子弟子都各有所长,其中曾参被缔王们排在第一,实际上是利用他来代替孔子。
曾参26岁的时候,因为一句“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为祸神州2000多年。
本章字面意思很简单,但其中情节,却与六祖慧能的弟子神会的故事相类似。
由于孔学的道与法家的暴 政直接冲突,所以历代 缔 王千方百计都要掩盖孔子的光辉思想:
首先是将孔子儒化,说孔子就是儒家,而且是儒家创始人。但是自董仲书后,儒家已经被 缔 王招安,儒家实际上已经成为法家的代言人。历代 缔 王执行外儒内法政策,按 缔 王的骗术,孔子成为儒家的代表,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法家的代言人了,那么孔学也就被扼杀了。
其次将孔子学生的观点、理论说成是孔子学说的正宗传承,用来代替孔子思想,这样就架空了孔子,孔子也就名存实亡了。
第三是由 缔王钦定几个大儒,规定只有大儒(如董仲舒、朱熹等)才有权解释孔子,而且将大儒的解释定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这样官 僚们就只知大儒而不知孔子,于是孔子就被挤出历史舞台了。
第四是对孔子封的名头越来越高,什么“先师”、“先圣”、“至圣”、“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给人一个尊孔重圣的假象,但实际上是挂羊头卖狗肉,使孔子实际上成了挡箭牌,缔 王和法家因而能安然无恙,这样孔子就躺枪了。
孔子是顶天立地的圣人,他的学说自成一派,而且远远超出儒学,根本不需要借用儒家之名。历代 缔王硬是将孔子说成是儒家,是为了阉割孔子学说中道的核心,遮蔽孔子思想的光芒,从而达到打着孔旗反孔子的目的。
缔 王们偷天换日,偷梁换柱的手法非常有效,他们通过科举选拔那些经过大儒洗脑的知识分子到各级机关任职,保证官僚集团完全愚忠于缔 王,全面贯彻缔 王“外儒内法”正 策,死心塌地为执行法家路线的缔 王效劳,这样缔 王们就能名正言顺地延长他们残 爆的桶 治了。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参:曾参;参乎:曾参啊;吾:我;道:讲的道,是伏羲《易经》里的道,是圣人之道,不是孔子自己的道;一以贯之:闻见学行,贯彻始终直至将来。
曾子曰:“唯。”
——唯: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
——子:孔子;出:离开,出去;门人:同学;谓:意思;何谓也:老师说的是什么意思?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夫子:老师;夫子之道:老师的道,曾参将孔子讲的道误当成孔子自己的私道;忠恕:这里按曾参的意思:忠:是指尽已之心以待人;恕:推己之心以及人;忠恕而已矣:只不过是忠恕而已啦。
上章《持道始终》孔子用具体的朝夕和死来比喻抽象的持道始终。本章孔子对曾参明明白白地说“吾道一以贯之。”——意为以圣人之道《易》道自始至终直至将来一道贯之,是上一章的具体化,但是曾参并不能正确理解,或因生性鲁钝,或因自作聪明,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曾参有了错误开头,以后就与孔学越离越远了。
重新断句、分段如下: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白话文:
孔子说:“曾参啊!我所讲的道是一以贯之的。”
曾参说:“是。”
孔子出去。有同学问:“老师说的是什么意思?”
曾参回答说:“老师的道,只不过是忠恕而已啦。”
avatar
侯衍锋
8楼
有眼不识泰山
侯工
有个网友认为:“孔学从来不能治世。”
我说:“其实孔学是教化人的,使人由不知(智)到不愠,具备智仁勇全面品格,这比治世更重要。”
这个网友说:“孔老大确实想着教化人,只是他有这个能耐吗?”
——有眼不识泰山。孔子不但有能耐,而且享誉世界,被美国最高法院定为立法先哲。东亚国家如日本﹑朝鲜等﹐浸润在孔学文化中已逾千年。韩国、日本一直保持到现在,如果要寻找孔学,可以到这两个国家。
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如火如荼﹐孔子思想经传教士进入欧洲﹐广受欢迎。随着欧洲人开发北美﹐孔子也远涉重洋﹐登陆美洲﹐进入美国人的社会文化意识。
早在1988年1月﹐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便已达成共识:“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那就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以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
1925年,世界控制鸦片会议上,中国带来的礼物是一架金丝屏风,上面写着孔子的名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1941年2月,重庆举行了一场华盛顿诞辰纪念活动。美国总统特使发言时,眼尖的媒体发现,他身后的壁画内容是,孔子与华盛顿一起,“捍卫着世界和平”。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东门上方的人物雕像,从左至右依次为穿着长袍、留着长须的孔子、颁布《十诫》的摩西、雅典立法家梭伦。联邦最高法院的官方介绍中说,他们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立法者”。
2009年10月28日,美国众议院作出784号决议案,以表示对孔子感恩之情,案文如下:
鉴于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被认为孔夫子的诞生日,出生于现在中国山东省曲阜;
孔夫子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哲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哲学思想对世界各国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台湾和越南的社会和政治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并且继续在发挥影响力。
孔夫子倡导自省、自修、真诚和社会关系中的相互尊重,以在个人和公共生活中实现公正和道义,体现最高境界的道德品质。
孔夫子所教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道德品行的典范,也能促进我们之间的和谐。
孔夫子教导我们说理想的政府应建立在忠诚、尊老和承认家庭重要性基础上;
孔夫子教导我们说政界人士必须成为诚实和道德的模范。这些都提醒着我们,要以至高荣誉和尊重履行自己的职责。
因此
众议院向诞生2560周年的孔夫子致敬并认可他哲学、社会和政治思想方面做出的无价贡献。
H. Res. 784
In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U. S.,
October 28, 2009.
Whereas September 28, 551 B.C., is recognized as the date on which Confucius was born in the town of Qufu, in what is now the Shandong Province of China;
Whereas Confucius, who is one of the greatest thinkers, teachers, and social philosophers in history, developed a philosophy that has deeply influenced, and continues to influence,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of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including China, Korea, Japan, Taiwan, and Vietnam;
Whereas Confucius counseled introspection, self-cultivation, sincerity, and the observance of respect within social relationships as a means of achieving justice and attaining morality in personal and public life, reflecting a moral fiber of the highest degree;
Whereas the teaching of Confucius that ‘what one does not wish for oneself, one ought not to do to anyone else; what one recognizes as desirable for oneself, one ought to be willing to grant to others’ is a model for ethical behavior and for the promotion of harmony among us;
Whereas Confucius taught that an ideal government is founded upon loyalty, respect for elders, and re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family; and
Whereas Confucius taught that politicians must be models of truthfulness and morality, which serves as a reminder to all of our duty to serve with the utmost honor and respect: Now, therefore, be it
Resolved, That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honors the 2,560th anniversary of the birth of Confucius and recognizes his invaluable contributions to philosophy and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avatar
侯衍锋
9楼
有眼不识泰山
侯工
有个网友认为:“孔学从来不能治世。”
我说:“其实孔学是教化人的,使人由不知(智)到不愠,具备智仁勇全面品格,这比治世更重要。”
这个网友说:“孔老大确实想着教化人,只是他有这个能耐吗?”
——有眼不识泰山。孔子不但有能耐,而且享誉世界,被美国最高法院定为立法先哲。东亚国家如日本﹑朝鲜等﹐浸润在孔学文化中已逾千年。韩国、日本一直保持到现在,如果要寻找孔学,可以到这两个国家。
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如火如荼﹐孔子思想经传教士进入欧洲﹐广受欢迎。随着欧洲人开发北美﹐孔子也远涉重洋﹐登陆美洲﹐进入美国人的社会文化意识。
早在1988年1月﹐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便已达成共识:“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那就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以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
1925年,世界控制鸦片会议上,中国带来的礼物是一架金丝屏风,上面写着孔子的名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1941年2月,重庆举行了一场华盛顿诞辰纪念活动。美国总统特使发言时,眼尖的媒体发现,他身后的壁画内容是,孔子与华盛顿一起,“捍卫着世界和平”。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东门上方的人物雕像,从左至右依次为穿着长袍、留着长须的孔子、颁布《十诫》的摩西、雅典立法家梭伦。联邦最高法院的官方介绍中说,他们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立法者”。
2009年10月28日,美国众议院作出784号决议案,以表示对孔子感恩之情,案文如下:
鉴于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被认为孔夫子的诞生日,出生于现在中国山东省曲阜;
孔夫子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哲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哲学思想对世界各国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台湾和越南的社会和政治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并且继续在发挥影响力。
孔夫子倡导自省、自修、真诚和社会关系中的相互尊重,以在个人和公共生活中实现公正和道义,体现最高境界的道德品质。
孔夫子所教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道德品行的典范,也能促进我们之间的和谐。
孔夫子教导我们说理想的政府应建立在忠诚、尊老和承认家庭重要性基础上;
孔夫子教导我们说政界人士必须成为诚实和道德的模范。这些都提醒着我们,要以至高荣誉和尊重履行自己的职责。
因此
众议院向诞生2560周年的孔夫子致敬并认可他哲学、社会和政治思想方面做出的无价贡献。
H. Res. 784
In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U. S.,
October 28, 2009.
Whereas September 28, 551 B.C., is recognized as the date on which Confucius was born in the town of Qufu, in what is now the Shandong Province of China;
Whereas Confucius, who is one of the greatest thinkers, teachers, and social philosophers in history, developed a philosophy that has deeply influenced, and continues to influence,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of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including China, Korea, Japan, Taiwan, and Vietnam;
Whereas Confucius counseled introspection, self-cultivation, sincerity, and the observance of respect within social relationships as a means of achieving justice and attaining morality in personal and public life, reflecting a moral fiber of the highest degree;
Whereas the teaching of Confucius that ‘what one does not wish for oneself, one ought not to do to anyone else; what one recognizes as desirable for oneself, one ought to be willing to grant to others’ is a model for ethical behavior and for the promotion of harmony among us;
Whereas Confucius taught that an ideal government is founded upon loyalty, respect for elders, and re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family; and
Whereas Confucius taught that politicians must be models of truthfulness and morality, which serves as a reminder to all of our duty to serve with the utmost honor and respect: Now, therefore, be it
Resolved, That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honors the 2,560th anniversary of the birth of Confucius and recognizes his invaluable contributions to philosophy and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avatar
侯衍锋
10楼
有眼不识泰山
侯工
有个网友认为:“孔学从来不能治世。”
我说:“其实孔学是教化人的,使人由不知(智)到不愠,具备智仁勇全面品格,这比治世更重要。”
这个网友说:“孔老大确实想着教化人,只是他有这个能耐吗?”
——有眼不识泰山。孔子不但有能耐,而且享誉世界,被美国最高法院定为立法先哲。东亚国家如日本﹑朝鲜等﹐浸润在孔学文化中已逾千年。韩国、日本一直保持到现在,如果要寻找孔学,可以到这两个国家。
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如火如荼﹐孔子思想经传教士进入欧洲﹐广受欢迎。随着欧洲人开发北美﹐孔子也远涉重洋﹐登陆美洲﹐进入美国人的社会文化意识。
早在1988年1月﹐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便已达成共识:“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那就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以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
1925年,世界控制鸦片会议上,中国带来的礼物是一架金丝屏风,上面写着孔子的名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1941年2月,重庆举行了一场华盛顿诞辰纪念活动。美国总统特使发言时,眼尖的媒体发现,他身后的壁画内容是,孔子与华盛顿一起,“捍卫着世界和平”。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东门上方的人物雕像,从左至右依次为穿着长袍、留着长须的孔子、颁布《十诫》的摩西、雅典立法家梭伦。联邦最高法院的官方介绍中说,他们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立法者”。
2009年10月28日,美国众议院作出784号决议案,以表示对孔子感恩之情,案文如下:
鉴于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被认为孔夫子的诞生日,出生于现在中国山东省曲阜;
孔夫子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哲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哲学思想对世界各国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台湾和越南的社会和政治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并且继续在发挥影响力。
孔夫子倡导自省、自修、真诚和社会关系中的相互尊重,以在个人和公共生活中实现公正和道义,体现最高境界的道德品质。
孔夫子所教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道德品行的典范,也能促进我们之间的和谐。
孔夫子教导我们说理想的政府应建立在忠诚、尊老和承认家庭重要性基础上;
孔夫子教导我们说政界人士必须成为诚实和道德的模范。这些都提醒着我们,要以至高荣誉和尊重履行自己的职责。
因此
众议院向诞生2560周年的孔夫子致敬并认可他哲学、社会和政治思想方面做出的无价贡献。
H. Res. 784
In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U. S.,
October 28, 2009.
Whereas September 28, 551 B.C., is recognized as the date on which Confucius was born in the town of Qufu, in what is now the Shandong Province of China;
Whereas Confucius, who is one of the greatest thinkers, teachers, and social philosophers in history, developed a philosophy that has deeply influenced, and continues to influence,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of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including China, Korea, Japan, Taiwan, and Vietnam;
Whereas Confucius counseled introspection, self-cultivation, sincerity, and the observance of respect within social relationships as a means of achieving justice and attaining morality in personal and public life, reflecting a moral fiber of the highest degree;
Whereas the teaching of Confucius that ‘what one does not wish for oneself, one ought not to do to anyone else; what one recognizes as desirable for oneself, one ought to be willing to grant to others’ is a model for ethical behavior and for the promotion of harmony among us;
Whereas Confucius taught that an ideal government is founded upon loyalty, respect for elders, and re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family; and
Whereas Confucius taught that politicians must be models of truthfulness and morality, which serves as a reminder to all of our duty to serve with the utmost honor and respect: Now, therefore, be it
Resolved, That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honors the 2,560th anniversary of the birth of Confucius and recognizes his invaluable contributions to philosophy and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avatar
侯衍锋
11楼
@鲜虞郭峰 2019-05-20 00:32:21
的确,惊天地、啼鬼神。顶!只是猴哥说的“孔子30岁前精通《易》后招收学生”有点儿失“道”。孔子35岁前,以其一个不知其父、幼年丧母的私生子、孤儿,仅仅凭着给人吹吹喇叭混口饭吃的生活背景,有何条件“精通《易》”呢?按《晋书》记载司马师复述的”余非生而知之,好古敏以求者也“孔子自述,其也只有在追随鲁昭公流亡齐国的35--42岁间,为了争当昭公复辟的幕僚长才在东郭先生的”千年藏书府“中钻了7年故纸堆,获得了......
-----------------------------
猴弟你懂得多少?孔子15岁就开始钻研易了。
avatar
侯衍锋
12楼
1.7学道专一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论语·卫灵公15.3》)
杨伯峻:孔子道:“赐!你以为我是多多地学习又能够记得住的吗?”子贡答道:“对呀,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道:“不是的,我有一个基本观念来贯串它。”
钱穆: 先生说:“赐呀!你以为我是多学了而一一记在心的吗?”子贡对道:“是呀。(随又说)不是吗?”先生说:“不是的。我是在此多学中有个一来贯通着的。”
详解:
撇开历史恩怨不谈,今天日本经济上的成就和进步,确实值得我们学习。首先在文化上,两国有尊孔学孔的共同基点。日本文化一开始就拜中国为师,主要学习和践行孔子学说,推崇《论语》,做到谦谦君子,彬彬有礼;在改革开放时期,给予中国大量资金、物质和技术支援。
看街上跑的汽车,家里用的电器,大多是日本技术中国生产的。其次两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来往密切,交流更加方便,何必舍近而求远呢?
中国与日本,两个作为世界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大国,必须携手共进,合作共赢,相得益彰,才能体现大国的智慧。
日本现代企业之父涩泽荣一手拿算盘,一手拿《论语》。他认为,《论语》是“工商之本”、“商业圣经”。孔子《论语》讲述的道,也是企业经营之道,企业经营同样需要遵循自然规律。
他根据自己对《论语》的理解,将孔子提出的将道一以贯之的原则运营到企业经营管理,打破了官尊商卑的陋习,创立了500多家企业,并成为日本孔学商用的旗帜。
在文化方面,日本保留了更多的中国文化道德传统,今天仍然表现出古中国仁义道德礼仪廉耻的遗风,真正将孔子在《论语》的教导落实到人际交往和各行各业中去,既保证产品质量,又保障环境清洁优美,国民素质长期被评为世界第一。
而我们经过54和66,古中国仁义道德礼仪廉耻几乎丧失殆尽,这令孔子故国的我们情何以堪?难道我们还不需要补回孔子《论语》的课程吗?
至于历史恩怨,冤家宜解不宜结。前人的过错不应由后人负责,只要双方以诚相待,以文化为纽带,加强官方以及民间沟通,一定会收到双赢效果的。
在上一章《一道贯之》里,我说:“道是伏羲《易经》的道,指的是自然规律。”有网友提出不同意见,认为“道意为道路,道理,在这里是动词,引为行路,与后面结合,译为治理。”
窃以为这样理解是对道的贬低。什么“道路,道理”都不可能一以贯之,只有自然规律才是从古到今,穿透历史的。可见这个“道”字是指孔子学说的核心——自然规律。什么时候都离不开自然规律,自然规律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这章是孔子第二次说以道“一以贯之”了。第一次是上一章孔子在开导曾参时说过的:“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上章《一道贯之》孔子是在实践方面强调以道一以贯之。为什么这章,孔子在回答子贡“然,非与?”的问题时,仍然回答说:“非也!予一以贯之。”呢?
因为这一章孔子是在理论上强调道的重要性,在看书学习方面也要以道一以贯之。
原来,上章孔子对曾参说的侧重点在实际践行道时,要依道而行,是针对曾参在实践时不能领会道的真谛说的,而这章的侧重点在学习方面,是针对子贡在学习上读书杂乱无章不得要领说的。
一以贯之,专一不二,心无旁骛。可一者,必是始终不变的原则。而符合这个原则的只有道——自然规律。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道,就如火车离不开铁轨一样。
对于现实中的人:一方面,第一需要是实践,实践的依据是道(自然规律),离开道就没有方向,没有准则,很有可能胡作非为,最后必然失败。犹如火车脱轨一样,所以实践一定要以道一以贯之。
另一方面,实践需要理论指导,那么理论也离不开道,离开道就会受到邪说的迷惑。
然而,无论实践还是理论,都需要学习。
学习当然也离不开道,离开道就将杂乱无章一事无成。
比如读书,书籍如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有正道的也有邪说的,五花八门,眼花缭乱,应该如何取舍?
有人说“开卷有益”,这就是子贡的做法,结果是书读得不少,但是收效甚微,其原因就是不能以道一以贯之。如果能够以道一以贯之,什么书是符合道的,就选择之,什么书是不符合道的,就放弃之,这样就不会走邪路,而且事半功倍。
孔子发现了子贡的问题,就以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开导他。因此就有了这一章记录在《论语》里。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子曰:孔子问;赐:孔子学生子贡;女:通汝,你;以:以为;予:我;为:因为;多学:指读书多而杂;而:所以;识:学识,这里指得到指导实践的智慧;之:代指道;者:的人;识之者:指具有熟练掌握和运用理论智慧而得道的人;与:疑问词,同欤。
——孔子问道:“子贡啊,你以为我是因为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才具有熟练掌握和运用理论智慧而得道的人吗?”
对曰:“然,非与?”
——对曰:子贡回答说;“对呀,难道不是吗?”
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说:“不是啊!我只是在读书和学习的时候以道一以贯之罢了。”
本章,孔子以自己的经验开导子贡,使他明白学道专一,在读书学习方面也要以道一以贯之的道理:符合道的取之,否则弃之。
胡乱看书,一是浪费时间和精力,二是可能误入歧途。“开卷有益”是对青少年的误导,在他们没有鉴别能力的时候,“开卷有益”很有可能变成“开卷有害”。
孔子在这里不仅是谈经验,更重要的是强调道的重要性。然而,杨钱二师因囿于朱熹的误导,根本没有说到孔子“以道一以贯之”的核心思想,而是解释为“一个基本观念来贯串它”、“有个一来贯通着”,隔靴搔痒,言不及义,均属于曲解之列,这也是朱熹装糊涂的惯用手法。
重新排列如下: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对曰:“然,非与?”
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白话文:
孔子问道:“子贡啊,你以为我是因为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才具有熟练掌握和运用理论智慧而得道的人吗?”
子贡回答说:“对呀,难道不是吗?”
孔子说:“不是啊!我只是在读书和学习的时候以道一以贯之罢了。”
avatar
侯衍锋
13楼
@会更好fm 2019-05-20 10:41:41
就说一点,结构决定功能。现代社会结构需要相应的社会文化,伦语是哪个朝代的文化价值取向?取其神 舍其形,草根文化就有许多的要研究的!
-----------------------------
现代社会结构需要基础,而基础就是《论语》。
avatar
侯衍锋
14楼
@会更好fm 2019-05-20 10:41:41
就说一点,结构决定功能。现代社会结构需要相应的社会文化,伦语是哪个朝代的文化价值取向?取其神 舍其形,草根文化就有许多的要研究的!
-----------------------------
现代社 会结构需要基础,而基础就是《论语》。
avatar
侯衍锋
15楼
1.8终身行道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论语·卫灵公15.24》)
杨伯峻: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道:“大概是‘恕’吧!自己所不想要的任何事物,就不要加给别人。”
钱穆:子贡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行它的呢?”先生说:“怕只有一个恕字吧!你自己不愿要的,莫把来施加别人。”
详解:
鲁哀公问孔子说:“善!敢问:何如可谓圣人矣?”
孔子回答说:“所谓圣人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能测万物之情性者也。大道者,所以变化而凝成万物者也。情性也者,所以理然、不然,取、舍者也。故其事大配乎天地,参乎日月,杂于云霓,总要万物,穆穆纯纯,其莫之能循?若天之司,莫之能职?百姓淡然,不知其善。若此,则可谓圣人矣。(《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义第四十》)”
穆穆:恭敬;纯纯:诚恳。
孔子的意思是:
所谓圣人,他的智慧能够通晓大道,他的才能足以从容应付各种时势、事态的变化,而且能够辨别万物的情性。圣人所通晓的大道,是决定万物都是由自然演变而形成的规律;圣人所熟悉的情性,是事物的是非、善恶的标准,以及决定取舍的依据。所以圣人成就的事业与天地相匹配,他的德泽如同日月的光辉普照大地,又不时掺杂于云霞,经雨露洒落人间。圣人总希望万物都能彼此和谐而共生共存。他的崇高令人无限敬仰,有谁不想遵循呢?就像天道主宰万物,一般人岂能胜任?然而当老百姓觉得圣人平常了,又不知圣人的好处在哪里,这样就可以称为圣人了。
孔子所定义的圣人,应具备两点:一是“知通乎大道”,熟练了解、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从而可以奠基和引领思想文化;二是“若天之司”,能够顺修天地万物的秩序,运用自然规律给天下黎民百姓带来仁爱和福祉。
在孔子学生中,颜渊是掌握孔学最好的,可惜逝世太早,不能形成派系,而曾参之流却违背了孔学,跑到儒学那边去了。
本篇第6章《一道贯之》说的是孔子学生曾参,虽然学习勤奋,但生性鲁钝,不能正确领会孔子的学说。孔子已经告诉他“吾道一以贯之(注意:吾道不是指孔子自己的道,而是他平常解说的《周易》之道)。”明说“道”是一以贯之的,怎么变成了“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曾参这一错误,就为腐儒曲解孔学埋下了伏笔,别人就以为这是孔子的观点。直到现在还有人认为曾参说的对,并且搬出世界7000学者参加的伦理大会,说什么讨论的结果是公认孔子的“恕道”是唯一道德金律,基督教的“己所欲施与人”为银律。
他以为人多就能说明问题,其实刚好证明他缺乏独立思考而人云亦云。
道是唯一的,包含整个宇宙。仁是道在人类社會的一种体现,而恕只是仁的部分内容,所以不能称为“恕道”,只能称为“恕”。恕包括仁慈、宽容、理解、爱心等内容。“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只是“恕”的部分内容。
而“己所欲施与人”更是错得离谱——如果你是同 性恋,难道要别人跟你一样吗?如果你喜欢上一个异性,是否可以上ta呢?还“银律”呢,可能是“淫律”吧。
所以说,孔子学生的观点是不能代表孔子的。子思虽然是孔子嫡孙,但由于他师从曾参,孟子又属子思学派,所以,子思和孟子都不能代表孔子。孔子学说,一切要以孔子说的为准。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钱师认为“言”解释成“字”,杨师认为“言”解释成“句”,这都是肤浅之见。可见其受朱熹影响颇深。其实,这里的“一言”,不在“字句”间,是言而一。言:从、从一从二从口,意为有条不紊说道理,这里引申为理念。
——一:从始至终纯一不杂,没有分岔,心无旁骛,犹如火车之于铁轨,引申为道,而没有“一”,朝三暮四,又何来“终身行之”?行:hang2,连续贯穿。终身行之:终身一以贯之的意思。
——注意,子贡所理解的一以贯之,与孔子所理解的是不同的。子贡也像曾参一样,以为有一种“恕”之类的理念可以“一以贯之”,但这显然不是孔子的一以贯之所指。对于孔子来说,只有在现实中的道才是一以贯之的。——“吾道一以贯之。”而道是根本理念。
——有可以终身一以贯之的理念吗?
孔子对愚鲁的曾参采用的方法是耳提面命:“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公冶长》)。”
孔子善于因材施教,因为子贡聪敏过人,为了启发子贡,孔子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以反问的方式:“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这一句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恕乎?”的倒装式。
——千古以来,几乎所有人都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当成了所谓孔子的恕,又将恕代替道一以贯之,本末倒置,这是对孔学最大的误解。其实都是把这句倒装话的意思给搞反了。
——“其……乎”的句式,表示诘问、反问,而不是肯定。“其恕乎?”包含两层意思:(1)这难道就是恕吗?(2)难道恕是终身一以贯之的理念吗?
——孔子言下之意,两者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对孔子以反问形式来回答,是需要有悟性的人才能够理解他的本意的,孔子知道子贡能够理解。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当时最流行的对恕的定义。孔子以反问:“难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恕吗?”来否定这种说法。
联系孔子1.6《一道贯之》的思想,只有道才是一以贯之的。可笑的是,千古以来,瓜民们竟然被这样一个简单的反问句所迷惑,把孔子的原意完全搞错了。不过,要怪就怪朱熹吧,因为只有按照朱熹这样注解来回答,科举考试才能得满分啊。杨钱二师只不过是转达朱熹的注解而已。
这一章,孔子通过以反问形式回答子贡的疑问,指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是恕的全部,并且寓意不是终身行恕,而是终身行道,道乃恕之本。
重新标点分段如下: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白话文:
子贡问道:“有可以终身一以贯之的理念吗?”
孔子反问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难道就是恕吗?难道恕是终身一以贯之的根本理念吗?”
avatar
侯衍锋
16楼
1.9誓道如川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9.17》)
杨伯峻:孔子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地流去。”
钱穆:先生在川水之上,說:“去的就像這樣呀!它不捨晝夜地向前。”
详解:
相信当你第一次看到这一章时,往往望文生义,仿佛看到一个中年男子站在河边,眼睛里充满迷茫和忧伤,嘴里在吟诵着诗句:“青春在时光的隧道里已经褪去令人羡慕的光芒,就像这滔滔江水一样,不舍昼夜,逝去远方……”
这个男子汉就是孔子,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充满小资情调的多愁善感的诗人。这就是望文生义的结果,所以,对古文最忌这样,对古文应该神会,有智慧的神会。只有神会,才可以开悟。
有人说:“这个我不管,我是以书为证,只要大多数人相信,我就跟着相信!”
你说他没脑子呢,他又长着个脑袋——不过是脑袋进水了而已。
如何判断某个论点是否正确,理论上是以实践来检验。但是有人却以书本为标准,离开书本,他就无法判断,这种人称为书蠹[dù];要不他凡事就看大多数人的态度,叫做随众心态,俗称随大流;这样,他自己的脑袋就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
当然,个人的判断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而这种能力就靠各人的天赋和修行了。
其实,对现代文也不能一味地望文生义,例如,方便,就包含大便小便,如“去方便一下”,因此看到“方便”二字,就会联想到大小二便,但是,如果依靠望文生义,当你看到“方便面”,你又会联想到什么呢?
回头再看看杨、钱俩大师所描绘的孔子,甚至连小资情调也没有了:先生在川水之上,說:“去的就像這樣呀!它不捨晝夜地向前。”——简直就是一个枯燥乏味的糟老头,腐儒眼中的孔子基本如此,这就是朱熹精心塑造的孔子形象。
如果将这一章与前面几章联系起来,将意思贯通起来,就不难理解了。这一章承着上一章《终身行道》的脉络,孔子依然说的是坚持圣人之道的理念,这就叫做融会贯通。
这一章与1.5章《持道始终》“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主题思想基本相通,但是更加浪漫,更加形象,更有艺术,也就更具感染力。——这就是将篇章重新排序的好处,可以加深原文思想的深度和说理的顺畅,这叫做一脉相承,又称为一以贯之。
子在川上曰
——闻圣人之道,“朝闻道夕死,可矣”地承担,即从闻知、熟悉圣人之道后,就要开始见学行圣人之道。对于这个承担的开始,子在“川上”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
——其他语录,都是简单的“子曰”,为什么这里偏偏多了“在川上”?因为“川上”即“上川”,是指河的上游、源头,这里引申为承担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开始,这个“川上”是比喻。
——万事开头难,闻圣人之道,就是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开始、源头,“上川”比喻“闻圣人之道”这个源头。有了源头,就有发展和壮大,然后就有波涛翻滚,再后就形成万马奔腾之势,因此才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在川上”,无论是否实指孔子真的站在某条江河的源头,都更重要地指向承担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开始。这里,既是孔子的自我感慨,也是对决心开始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君子的忠告。
——“在川上”突出了闻道开始的重要性,所以这里要加上“在川上”,以突出闻道这个源头,这才真正反映了孔子的阳刚风貌,以此与腐儒笔下的孔糟老头对比,立马判若云泥。
两千多年来,孔子就是这样被人误解、贬抑和糟蹋的。腐儒糟蹋孔子,是受了帝*王的指使,可悲的是吃瓜群众也跟着瞎起哄。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几乎所有人都把这句解释成“消逝的一切都如同这河水一样不分昼夜”之类的玩意儿,这就是朱熹《四书集注》误导的结果,这种解释是完全错误的。
——关键在“逝”字。逝:通誓, 表决心之词。逝者:就是誓者,就是闻道后决心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君子。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开始,就如同每条河的源头,最终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像大河东流归于大海一样。
——这个目标就是成就圣人之道,成就一个不愠(智慧)的世界。
——如:像……样;斯:代指这一条“江河(可真也可虚拟)”;夫:语气助词,加强语气,含强调意义。舍:去声,古文意为废止、停止、止息的意思,如:舍我穑事(《书·汤誓》),释文:"舍,废也。"又如:舍药物可也(《左传·昭公九年》),注:"舍,止也。"不舍,不停歇;
——昼夜:比喻修辞方式,相当于“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朝夕,不舍昼夜:也相当于至死不变。
——逝对誓的通假这种用法并不是孤例:《诗经》里就有“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土)”,其中逝就是誓的通假。
以前的人解释《论语》,都是一章章分裂开来,所以被川字一迷惑,当然就会把逝解释成流逝之类的意思。
但只要真正理解《论语》的精神,将其放在1.8《终身行道》章后面就明白:这话是和孔子强调的以道一以贯之的阳刚精神相一致的,和《易经》里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即道,天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相呼应的。
本章可以概括为“誓道如川”——发誓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君子,要像滔滔江水一样一以贯之,永不停歇。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白话文:
孔子站在江河的源头,自告且忠告有担当的君子说:“发誓立志于道的君子,就要像这江水一样,从闻其道的源头开始,一以贯之,永不停歇。”
avatar
侯衍锋
17楼
@ty_天空湛蓝848 2019-05-23 11:23:11
好文从新的角度解读,很有启发,望继续
-----------------------------
谢谢支持!
avatar
侯衍锋
18楼
1.10道必遵行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论语•雍也6.17》)
杨伯峻:孔子说:“谁能够走出屋外不从房门经过?为什么没有人从我这条路行走呢?”
钱穆:先生:“誰能出外不從門戶呀?但為何沒有人肯從人生大道而行呢?”
详解:
道,分为体和用两方面。关于道之体,最早由9700年前的伏羲发现,由孔子和老子继承。孔子和老子的观点基本上是一致的,都认为道是自然的规律。
然而,对于道之用,两个人的观点产生了分歧:老子将道引向玄妙深远的纯理论,一般人无法理解,于是导致道家主张出世,由少数人坐而论道,玄而又玄,奇奥无穷,或者逍遥自在,优哉悠哉,哪管老百姓水深火热,度日如年。
与老子不同的是,孔子将道之用引向社会现实,面向普罗大众,直面担当,注重实践,使普通百姓都能明白道,于是导致孔学主张入世,当仁不让,脚踏实地,为造福人类承担己任,做出表率,躹躬尽瘁,死而后已。
孔子的话往往针对人的弱点,拳拳到肉,刀刀见血,直接拷问良心,没有一点鸡汤味道。但是有人像前面说的网友看了《于丹论语心得》,觉得很鸡汤的,就以为《论语》也是鸡汤,或是做鸡汤的材料,这真是太荒谬了。
——难道你把饭烧糊了,就怪罪大米了?
其实于丹迎合某些人的需要,或故意曲解《论语》,将鲜活阳刚的《论语》扼杀了,然后加进自己炮制的佐料,再经高温长期煲煮,熬成温温吞吞的鸡汤,使人喝了迷迷糊糊。
且看看于丹的鸡汤做得如何——于丹说:“孔夫子能够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孔子要求我们去承担,有所担当,有所建树,担当和建树才是快乐之源,而内心的安宁,只要做做祷告就行了。
于丹又说:“二十一世纪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把你的名字变成钱。”这就一语道破了于丹内心的秘密。
——她做鸡汤的目的就是为了卖钱,哪管孔子是如何说道不道的。
可以说,于丹走的是极右的极端,而孔子主张的是:“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从此可见,于丹的鸡汤与孔子一毛钱的关系也没有。
——这就跟有人看到周正龙翻拍的老虎年画照片,就说看到真老虎一样。雞不雞湯關鍵看其有沒有實踐性。于丹的雞湯是閉門造車,沒有絲毫實踐,而我所注解的《論語》,處處充滿實踐,緊接地氣。
然而,现在还真有一个周正龙式的人物,是一个叫黎鸣的老乌鸦。这老乌鸦走的是另一个极端,极左的极端。
他几乎天天在翻拍文哥时反孔的旧资料,连篇累牍地反孔批孔,甚至鼓吹说秦始皇焚烧书籍、坑埋孔学者、滥杀无辜、草菅人命的暴政是“反潮流”——细思极恐。
他还口口声声说中國人愚蠢。如果他是中國人,就是說他自己,與別人無關,如果他不是中國人,他就是从外國野回来的。
又看看乌鸦有些什么奇谈怪论——乌鸦说:“礼樂滅國,道德救國”——孔子主张的礼,是指符合社会整体最高利益的行为规范,包括礼貌、礼仪、礼节、礼让、规章制度、法律条文等等,是道对社会的约束机制,是社会运行的秩序。
孔子主张的乐,是指将道融化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娱乐中,通过优美的艺术对民众起到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而乌鸦却污蔑为“礼乐灭国”。但他又胡说“道德救國”,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原来,乌鸦的道德就是秦始皇的道德。
乌鸦又说:“國人的愚蠢,源於永遠的本末倒置……我真是不想再說什麼了,讓他們自然死去吧”。好像整個中國只有一只烏鴉應該繼續生存下去似的。
至于乌鸦大罵中國人的污言穢語比比皆是,聽來頗感耳熟,原來烏鴉是拜漢 奸魯 迅為師,拾的是魯 迅牙慧。
如果说于丹的是鸡汤,那么黎鸣的就是毒药。
不过,对于这只被文哥洗脑洗昏了头的老乌鸦,大家也不要往心里去——他只不过是文哥的沉渣泛起而已,这么大的一场浩劫,难道就没有一点余沫吗?
现在还是说回正题吧。杨师将“何莫由斯道也?”解释为“为什么没有人从我这条路行走呢?”
钱师解释也差不多。
显然二师解释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因为在孔子时代不可能没有人走孔子提倡的道,起码他的学生颜渊就是孔子学说的传人。
联系前文,孔子显然不是在感叹没有人走正道,而是指出道是正常人生必经之道,只有走这条道才能有光明前途,因而劝喻人们应该选择正道来作为自己唯一的人生道路。
当然,还会有很多人不愿意走正道,甚至走歪门邪道,例如不从房子门口出来,而是在墙上打个窟窿走出来,这就是想走小径走极端。他们宁愿像乌鸦那样迷信秦始皇,听信其忽悠,视正道为畏途,以奸詐作手段,寧願不仁不義,少廉寡恥,作奸犯科,胡作非為,害國害民。
其实,这除了被秦始皇长期忽悠外,还由于自己心魔在作怪。
古人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意谓正气难以修得,而邪气却容易高过正气。“学好三年,学坏眼前”,归因于自己的心力被魔力牵引而走上歧途。
魔力就是花花世界里灯红酒绿金钱美色的诱惑力。如果自己内心修持的力量还没有达到孔子的要求,或者干脆抗拒孔子的教导,听信老帽鲁 迅之流,搞什么反孔批孔,或认为孔子那套无用,有正道不走,偏喜欢走极端,任由自己的私欲膨胀,放浪形骸,失去对自己的节制,那么必然踏上不归路。
当然,除了乌鸦之流为虎作伥外,大部分吃瓜群众还是可以教化的,所以孔子说:“有教无类”。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谁能出不由户”是“谁不由户能出”的倒装句式。能:可以;出:从房子里走出来;由:经过;户,单扇门,用于房间,房间一般只有一个门口;何:难道;莫:不;由:从,循;斯:这;道:专有名词,指自然规律;也:吗。
在这章,孔子用房门是唯一出路来比喻道,指出道必遵行。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白话文:
孔子说:“有谁不经过门口可以从房间里走出来?这正如道是正常人生必经之路一样,难道你们可以不循这自然规律之道而行吗?”
avatar
侯衍锋
19楼
1.11道四要素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论语•卫灵公15.33》)
杨伯峻:孔子说:“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不能保持它;就是得到,一定会丧失。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能保持它,不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百姓也不会认真[地生活和工作]。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能保持它,能用严肃的态度来治理百姓,假若不合理合法地动员百姓,是不够好的。”
钱穆:先生說:“一個在上位者,他的知足以知到此道了,若其心之仁不足以守,則雖知得了,仍然必失去。知得了,其心之仁也足以守之不失了,但不能莊敬以臨涖其民,則其民仍將慢其上而不敬。知得了,其心之仁又足以守,又能莊敬以臨涖其民,但鼓動興作,運使其民時,若沒有了禮,仍還是未善。”
详解:
欧洲的封 建制一直延袭到1688年的英国光荣革 命,比我国多了近两千年。
经过这次和平方式的革 命,英国封 建王朝转变成为君主立宪制,从而过渡到民 主憲 政。
可见,欧洲的憲 政民 主来源于封 建制。
因为封 建制的【權】力是分散的,更有利于制约【權】力,封 建制为憲 政准备了充分的条件。中【國】的封 建制却牺牲在个人【獨】裁的秦始皇手里。
秦始皇通过【暴】力手段【殺】人如麻,在累累白 骨上建立了大一【統】的中【央集權】,【權】力完全集中在他一个人手里。
秦朝滅 亡后,两千多年来行的仍然是秦 政 制。朝代几经变遷,苟延殘喘到现代,错过了历史发展期,这就是中g的宿命。
然而,在中【國】历史上曾经有过这么一个人,他看到当时中【國】封 建制将沦陷为个人【獨】裁制,極为痛心,为了避免“礼崩乐坏”导致的【帝】制暴【政】,曾周游列国,奔走呼号,极力提倡克己复礼,力挽狂澜——这个人就是孔子。
文 革以来,人们集中攻击的就是孔子的克己复礼。他们认为,中【國封】建制的崩溃是历史的进步,孔子力图挽救就是复 辟倒退。
殊不知中【國封】建制崩溃的不是时候:如果像欧洲那样崩溃在工业化兴起的时候,生产力打破了家族局限,发展成为社會性大工厂生产,民众有了集体协作意识,产生了民【主】思 想的萌芽,中郭的封 建制就会像英【國】那样自然地走进民【主憲政】。
但是中【國】的封 建制崩溃在农业发展盛期,生产仍以家庭为单位,民众只有自私的农民意识——农民最显著的思想是:“各人只顾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因而民【主憲政】条件不成熟,那么就必然沦落为个人【獨】裁的d王制。
这样就极大地压抑了广大民众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可见,中/國封/建制的崩溃实际上是曆史的退步。
孔子的”克己复礼”正是为了挽救历史的倒退,为了避免中/【國】由【仁政】走进【暴/政】的深渊。克己复礼的“礼”是指封/建制下周朝的仁【政】:分散而有节制的【權】/力,轻薄而仁慈的赋【税】,自【由】而有序的环境,愉快而富足的充满“礼乐”的生活——那是多么令人留恋。
知(智慧)、仁、庄、礼四者是道的四要素。本章说的就是克己复礼中如何处理道与知、仁、庄、礼四者关系的问题。
一般人对这一章理解为治 理百姓的方法,其实是不对的。
孔子强调对民众重在教化而不是治 理,这是孔子主张仁【政】的一贯原则,所以这章说的仍然是教化问题。
本章关键是“之”字。杨师不作任何解释,显然不知所谓;钱师说是指“此道”,“此道”显然是指治理之道,因为他说的是“上位者”——即【統治】者,摆明是说孔子在为統【治者】出谋献策,这就为反孔恶棍提供了口实。
其实,按照孔子一以贯之的原则,这里所有的“之”字都是指“圣人之道”。
圣人之道是天道,天是指自然,道是指规律,天道就是自然规律。
孔子在这里强调,君子“闻见学行”圣人之道,对圣人之道必须做到知、仁、庄、礼——智慧、仁德、庄重、合礼,,以圣人之道教化民众。
知及之
——知:智慧;及:抓住,掌握;之:代指圣人之道;
——依靠聪明才智掌握了圣人之道。
仁不能守之
——仁:仁德;守:守护,保持;
——如果内心仁德修养不够就不能保住它。
虽得之:必失之
——虽然得到它,还是会失去它。
知及之,仁能守之
——依靠聪明才智掌握了圣人之道,仁德也能守住它。
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庄:庄重;莅,视也(《尔雅》);引申为看待,对待;则:那么……就;民:民众;敬:内心敬服;
——但不能庄重地对待它,那么民众内心也不会对它敬服。
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动:实行;以:用,这里指符合;礼:礼法;未:没有;善:完美。
本章孔子就这样通过逐层递进的方式,将君子“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知仁庄礼”四个步骤阐述得滴水不漏,丝丝入扣,令人印象深刻,心悦诚服,从而提出道的四大要素——智仁庄礼,这也是教化的最好方式。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白话文:
孔子说:“依靠聪明才智掌握了圣人之道,如果内心仁德修养不够就不能保住它,虽然得到它,还是会失去它;依靠聪明才智掌握了圣人之道,内心仁德修养也能够保住它,但是不能庄重地对待它,那么民众内心也不会敬服它;依靠聪明才智掌握了圣人之道,内心仁德修养能够保住它,也能够庄重地对待它,但是在实行的时候不符合礼法,仍然是不完美的。”
avatar
侯衍锋
20楼
@ty_天空湛蓝848 2019-06-01 12:41:45

-----------------------------
谢谢鼓励!
avatar
侯衍锋
21楼
1.12不器为道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2.12》)
杨伯峻:孔子说:君子不像器皿,[只有一定的用途]
钱穆:先生说:君子不像一件器具(只供某一种特定的使用)。
详解:
我常常感叹猫眼的伟大,因为猫眼盛产奇葩——有魯 迅漢 奸的铁粉“塞外”,在铁的事实面前,仍然说是谣言;有反孔的文盲“南粤”,只记得上世纪文哥大批判会上听到的故事,现在拿出来对着孔子喋喋不休;有逻辑症患者“周期发作”,为了找到事物的反面,他在吃饭时总要将饭与屎作比较,否则就是没有逻辑。
最近又冒了个宵小出来,居然怀疑孔子不懂自然规律。不知道这位二兄是如何理解自然规律的?其实,甚至任何一个农民都懂得基本的自然规律,他们都知道按照节气进行农事耕作。
早在9700年前,伏羲通过观察候鸟的生活习性,结合气候变化,就懂得了自然规律,用八卦图形和象形文在龟甲上写出中国第一部哲学著作《周易》。《周易》的周,是周期,易,是变化;周易就是周期变化规律。
伏羲就是用《周易》指导当时民众进行各种生产活动和制定生活风俗习惯的,所以,在9700年前中國人就懂得自然規律了,說明中國文明的歷史是多麼悠久。以後可以大聲地說,中國有9700年文明史。
中國古代就有很多关于遵守或违反自然规律的成语故事。例如:因地制宜、见风使舵、因材施教、拔苗助长、刻舟求剑、缘木求鱼、守株待兔……其中因材施教就是孔子在教育事业上对自然规律的运用和发展,直到今天在教育事业上仍然闪耀着孔子思想的光辉,怎么能说孔子先哲不懂自然规律?
杨钱二师的注解,都从朱熹而来。朱熹说:“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礼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如此解释,导致其后华而不实、追求所谓通才之风大盛,却没有一门精通,致使弄虚作假,阳奉阴违,最终造成不学无术夸夸其谈哗众取宠学术腐败。
对“君子不器”的“器”,孔子在《易·系辞》里说:“形乃谓之器。”,“器”就是“形”;何谓“形”?“形”,就是“相”。何谓“君子不器”?就是“君子不相”。
“道,不同、不相为谋”。要“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君子,就要“闻、见、学、行”“不相”之谋。也就是不要被事物表象所迷惑。凡事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不相,就是循道而行。
孔子在《易传》里又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思是,形而上的是道,是规律,是本;形而下的是物体,是循规律运行的物质,是末。
不器:要抓住道,掌握规律,即抓根本,而不要舍本逐末,纠缠于琐碎事务的细枝末节之中。
孔子提倡“君子不器”,就是告诫君子凡事要行“不相”的道之谋,首先抓住主要矛盾,提纲挈领,解决主要问题,不要迷惑于事物的表面现象,纠缠于具体事务而忘记了前进方向,这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然而,朱熹却将“器”曲解为“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的器具”,这就明显降低了孔子的格局,将孔学局限在“不像一件器具”上,而忘记了以道之谋解决主要矛盾的大局。
朱熹所谓通才,实则不通,将精力和资源花费在“通才”上,不过在自渎而已。该思维模式已经成了腐儒的一种追求与标榜。所谓一通百通之人,不过是假设世界上存在一种上帝式的方法论,只要掌握了它,人就成圣人,人就能上帝,人就一通百通了。这种弱智呻吟在宋儒之后如此流行,都离不开对“君子不器”的误解。这种弊端归根结底是从对《易经》的误解开始的。道家等的思维基本都从这种误解而来。从这种一通百通自渎模式开始,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这种一通百通自渎模式的最好写照。
如今反孔盛行,也不能全怪吃瓜群众,要怪就怪吃瓜的精英。精英们大吃其瓜,凡事只想一通百通,读书不求甚解,人云亦云,成为腐儒。既然腐儒带头吃瓜,群众吃点瓜就很“自然”了。可悲的是,有司对此无动于衷,听之任之,媒介也缺乏正确导向。
在上章《干禄之道》里孔子教育学生不要刻意追求个人的福运,只要见闻广泛且实践有智慧后,排除疑惑和危险,再遵循正道将这些智慧运用到其他各方面,努力使言行都少过错灾祸,那么福运就在其中了。
在本章,孔子告诫学生不要纠缠于表面现象,做不相之谋,而应该依循正道,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行正道,办政事。
子曰∶“君子不器。”
白话文:
孔子说:“君子要抓住道这个根本,而不要舍本逐末,纠缠于琐碎事务的细枝末节之中。”
avatar
侯衍锋
22楼
1.13习分善恶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17.2》)
杨伯峻:孔子说:“人性情本相近,因为习染不同,便相距悬远。”
钱穆:先生说:“人的天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惯而相远。”
详解:
道,是由9700年前中华民族祖先伏羲发现的。道不仅是中华文化之源,也是世界文化之源,偏就有人崇拜什么子虚乌有的古希腊文明,对中华古文明熟视无睹。
那个所谓的古希腊文明,不仅没有像样的古文物凭证,甚至连像样的历史记载都没有。
但是,伏羲的道有传世的《易》为证,而且有2000多年前的《楚帛书》记载伏羲事迹:楚帛书中间八行一段,讲的就是雹戏(即伏羲)所生四子:"长曰青干,二曰朱兽,三曰翏黄难,四曰黑干",就是四个四时(四季)之神。
这样以四时之神与四方、四色相配合,原是先秦时代流行的学说和风俗。
《礼记·月令》和《吕氏春秋·十二纪》,都记载有五帝、五神和四时、四方、五色、五行、十日等配合的系统。这就足以令作为伏羲子孙的我们引以为傲了。
孔子对道的理解,认为道是自然规律。
孔子将他的学说概括为“以道一以贯之”,并且申明自己的道来自伏羲的《周易》。
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學《易》,可以无大过矣。”——给我几年时间,我将五十年来实践和理论的成果与《周易》进行全面校对和验证,总结经验和教训,就不会犯大错了。
孔子以天比喻道,天至高无上,道也至高无上。道在万物之上,所以道生万物。
由于道是自然规律,所以万物循道;又由于按照规律做事就能成功,否则失败,所以道定成败。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但是,孔子并不认为道对人是不仁的,而是认为只要人遵从道,就能得到天助,事业就能更快成功,天助自助者,这就是天人相应,即人可以运用自然规律来造福人类社会。
注意,以人为主角的天人相应不是董仲舒宿命的“天人感应”——董仲舒认为人是完全被动的,天上掉下一块陨石,地上就会有大人物死去。那年吉林下了陨石雨,老帽还真信了。
孔子又将遵循民意循道而行充满仁爱的國 家称为邦有道,反之称为邦无道。
孔子将道作为做人的第一准则:“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这里,孔子对“依于仁”的理解,认为道在人类社会的体现就是仁,所以孔子反对丛林法则,也反对“道法自然”的观点,而主张“自然法道”,法:效法、遵循;因为道是最高的,自然是遵循自然规律运行的。
由于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将最高位置的道降低到自然的下面,就将自然摆到最高位置了,这样就变成了自然规律是按照自然运行的,完全本末颠倒了。
老子又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其结果,道家就认为自然高于一切,而不是作为道的自然规律高于一切。
具体表现就是:道家认为丛林法则是对的,人类也要服从它,也就是说人类社会应该弱肉强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就是荀子的“性恶论”的理论根据。
虽然进化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是一条自然规律,但是它只适合禽兽而不适合人类。禽兽是野蛮的,人类是文明的。真理是有界线的,不是什么真理都是宇宙真理。
根据“性恶论”,一个人在没有做任何事的时候,就可以判断他是恶的。
在人性问题上,荀子提出“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性”和“伪”两部分,性(本性)是恶的动物本能;“性恶论”又成为法家学派的理论基础。
丛林法则是人类社会自古以来战火不绝的原因。丛林法则是以动物本能为基础的,但是人类已经脱离了动物界,进入到文明状态,因此人类遵循丛林法则是错误的。
如果人类遵循丛林法,则将人类倒退到野兽的野蛮状态去。
另一个极端是孟子。孟子认为人类已经完全脱离了兽类,所以人的本质无论如何都是善的,而且是与生具来的,因而提出著名的“性善论”。
根据“性善论”,一个人在没有做任何事的时候,就可以判断他是善的。《三字经》开头就说:“人之初,性本善。”说的就是孟子观点。后来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将这种“性恶论”、“性善论”的先验论命名为:“绝对理念”。这些无需实践检验的先验论显然是非常荒谬的。
荀子的“性恶论”和孟子的“性善论”都是客观唯心主义的理论来源,而这种理论就成为陆九渊和王阳明“心学”的理论依据。
其实,无论是孟子还是荀子,都违背了孔子的教导。孔子早就说过: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性:人性;相:发xiang4音,选择,这里引申为讨论辨别人性善恶;性相:单纯针对人性来讨论辨别其善恶;近:互相靠近,直至纠缠在一起,难分难解;也:啊;习:实践;习相:依靠实践来检验人的善恶;远:互相分离,显得一清二楚。
——单纯针对人性来讨论辨别其善恶,就会互相纠缠在一起,混沌不清啊;通过实践来检验人的善恶,那么就楚河汉界,泾渭分明了。
孔子这一正确论断,在腐儒的曲解下,将其变成孟子“性善论”的补充说明,编撰在《三字经》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孔子被贬低到孟子下面,二千多年来误人子弟,贻害无穷。
杨钱二师明显受了朱熹的忽悠,将“相”xiang4读成xiang1,那就没有“辨别”和“检验”的意思,而变成“互相”的意思了。
但是“近”和“远”两字本身就含有互相的意思,根本不需要前面加个“相”字。古文惜字如金,就更应该如是了。
他俩“人性情本相近,因为习染不同,便相距悬远。”“人的天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惯而相远。”的解释显然是曲解。
这一章,孔子通过对人性的正确论述,驳斥了唯心先验的性善论和性恶论,指出只有实践才能检验人的善恶——习分善恶,以实践检验人的善恶才是合乎道的。
重新断句如下: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白话文:
孔子说:“单纯针对人性来讨论辨别其善恶,就会互相纠缠在一起,混沌不清啊;只有通过实践来检验人的善恶,才可以分得一清二楚啊。”
avatar
侯衍锋
23楼
1.14道致大同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13.23》)
杨伯峻:孔子说:“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从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
钱穆:先生说:“君子能相和,但不相同。小人只相同,但不相和。”
详解:
孔子学说是在十一世纪由“大食商人”传到阿拉伯世界的。十三世纪欧洲神权政治体系崩溃,欧洲本土思想随之崩溃。之后他们大量翻译阿拉伯文记载的历史、哲学等文献,其中发现孔学,如获至宝,这样孔学就通过阿拉伯世界传入到欧洲了,于是孔学被他们吸收利用。
那些雅典文献,什么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一些只有口头传说,没有文字记录的神话式故事,都是后人受孔子思想启发后而补写的,其实根本不存在“古希腊”,希腊地处极寒地带,向来是蛮荒之地,不适合农业,何来古文明?
那些“维纳斯”、“大卫”雕塑都是中世纪后文艺复兴时期的伪作。你相信两千多年前希腊那高寒地方连金属工具都没有,能够雕塑出来如此精美的大理石塑像吗?这也是欧洲所谓的“文明”是伪造的证据之一。
如果没有孔学等外来知识和文明思想,那么欧洲到现在还以海盗为生呢。
但是,由于欧洲人厌恶了海盗生涯,而本土思想又因中世纪黑暗宗教的结束而完全崩溃了,出现了思想文化真空,因而十分重视外来文化,特别重视孔子学说。
孔子学说富有哲理,包含有原始的自由、民主、宪政、仁爱思想,而且浅显易懂,因而大受欢迎。
经过数个世纪的吸收、消化和发展,孔子等这些流传过去的哲学思想产生大量的衍生思想,使他们逐渐完善了自由、民主、宪政(大约就类似于我们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从而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提高了生产力。
到了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如火如荼﹐孔子思想再次广受欢迎,而此时的大清,完全背叛了孔学,处于无道状态,于是欧洲的实力也就开始超过大清了。
随着欧洲人开发北美﹐孔子也远涉重洋﹐登陆美洲﹐进入美國人的社會文化意識,使美國成為後起之秀。
1925年,世界控制鸦片会议上,中國带来的礼物是一架金丝屏风,上面写着《论语》的名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941年2月,重庆举行了一场华盛顿诞辰纪念活动。美国总统特使发言时,眼尖的媒体发现,他身后的壁画内容是,孔子与华盛顿在一起“捍卫着世界和平”。
孔子不仅被中國人尊崇為聖人,而且享譽世界。
孔子被美國最高法院定为立法先哲,并且将孔子塑像放置在联邦最高法院大门上面。联邦最高法院的官方介绍中说,他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立法者”。
东亚国家如日本﹑朝鲜和越南等﹐浸润在孔学文化中已逾千年。韩国、日本一直保持孔学到现在。如果要寻找孔学,可以到这两个国家。
早在1988年﹐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得主便已达成共识:“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那就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以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
2009年10月28日,美国众议院作出784号决议案,指出孔子是历史上十个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哲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哲学思想对世界各国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台湾和越南的社会和政治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并且继续在发挥影响力。
而我们有不少瓜民却有眼不识泰山。对伟大的孔子熟视无睹。他们不但不以孔子为荣,反而千方百计糟蹋孔子,不断往孔子身上喷粪泼脏水,对支持孔子的人进行围攻谩骂。
在上一章,有个瓜民跟帖说:“无所不能说、无所不能吹、无所不能造、无所不能编、无所不能写啊。楼主,看到这里,您还能高兴得起来不?”我对他说:“夏虫听人说雪花会飞,就觉得不可思议。”
在1.4章《唯道为大》里,孔子赞叹说:“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浩大啊!尧的胸怀就像那宽阔的大海!民众对他纷纷赞美,却无法形容他的关爱!
——在这一句诗里,孔子一方面是赞扬尧的心胸如大海般宽阔,另一方面是赞扬道的博大宽宏,将道比喻为浩瀚的海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一章,孔子又将君子的胸怀比喻为道,像道那样包罗万象——君子和而不同。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对这句话的解释,钱师太简单,几乎没有解释。杨师解释说:“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从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
——窃以为问题在于(1)如何确定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只能凭自己的感觉?既然不能确定,那么只能与对方商榷和切磋了,到最后才能确定谁对谁错。(2)没有指出小人掩盖矛盾,最终会导致不和。
——君子:品德才能言行都合乎道的有担当的成功人士。和:心胸宽广,包容各方;而:而且;不同:有原则,不苟同;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对无论来自何方自己认为错误的观点都不轻易苟同,坚持陈明自己见解,坦诚地与对方商榷和切磋,求其究竟,并且包容不同意见,与各方和平共处。
——小人:普通民众,君子来自小人,孔子从来没有歧视小人。孔子指出小人的不足,是希望小人在这些关键点上发生转变从而成为君子。
——同:无原则,保持表面一团和气;不和:心胸狭窄,没有容人之量,因而常常发生勾心斗角。小人同而不和:小人附和对方,表面一团和气,实际上因为没有容人之量而不和。
在本章,孔子通过循道的君子和暂时还没有循道的小人的对比,说明循道的好处和重要性——道致大同。道是唯一的,小人们都像君子一样循道而行,有了共同志向,为了人类最高的根本利益奋斗而走在一起,那么大同世界就一定会到来。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白话文:
孔子说:“君子对无论来自何方自己认为错误的观点都不轻易苟同,坚持陈明自己见解,坦诚地与对方商榷和切磋,求其究竟,并且包容不同意见,与各方和平共处;小人附和对方,表面一团和气,实际上因为没有容人之量而不和。”
avatar
侯衍锋
24楼
1.15道化异端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学习研究古贤人关键在于良知,有良知就不会苛求先哲,有良知才懂得取舍,有良知就没有功利心,有良知才有感悟,有良知才能提高心胸境界。
良知就是你还能分清善和恶,良知就是你懂得去把握那些事情该做那些事情不该做,有良知就是循道而行。
没有良知就意味着好坏不分,麻木不仁,甚至助纣为虐。
如何使自己有良知?靠自省,看自己有没有违反自然规律,有没有仁心,有没有对众生的爱,有没有恻隐之心,有没有慈悲胸怀,能不能做到克己复礼,能不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不能扪心自问:无愧于列祖列宗,无愧于天地之道?
孔子在世的时候,就受到不少人反对,甚至被人谩骂攻击、栽脏陷害。孔子将这些人称为异端。如何对待异端?
有人主张攻击,有人主张不共戴天,看看网上的喷子,气势汹汹,到处寻衅惹事,侮辱谩骂,甚至喊打喊杀,结果矛盾加剧,犹如文 革中两派水火不容。
如果遇到运动,两派又会发生火拼,打个天 昏地暗,血 流漂橹,尸 堵江河。
然而,在这一章里,孔子将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回答,体现了孔子大海般宽广的胸怀。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为政2.16》)
杨伯峻:孔子说:“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祸害就可以消灭了。”
钱穆:先生說:“專向反對的一端用力,那就有害了。”
详解:
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在“攻”和“异端”。杨师认为要“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祸害就可以消灭了。”
——批判的结果往往是不服批判,矛盾反而加剧,祸害不仅没有消灭,反而可能增大。
钱师的“專向反對的一端用力,那就有害了。”基本上是对的,不过不够明确——用力做什么?应该是用力攻击。
攻击异端,文 革已有两派互斗血的教训。
对《论语》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割裂去解释,就不能理解孔子的真实思想,因而以讹传讹,贻害无穷。
朱熹,宋朝“大儒”,他在《论语集注》里把攻当成“专治”。朱熹注:范氏曰:“攻,专治也,故治木石金玉之工曰攻。”朱熹意思是说:“专治(专门研究)异端,为害甚矣。”
攻的古字,声工,从攴(pu1)。金文攴,手持器械打击,相应攻的本义是攻打。而攻的“专治”等意思,是相当后期才出现的——是从攻打引申为加工再引申为研究才出现的。
后来“攻”一般不解释为专治,而是研究,如专攻金融,就是专门研究金融。“研究异端”,甚至是“专门研究异端”,又有什么问题?所谓一事不明,学者之耻。对异端不研究,怎么知道是异端?
异端:有人解释成“不走中道”之类的。如果说端是头、边的意思,那异于端,那不正好是中吗?其实,异端就是通常所理解的不同的另一端,即反对圣人之道的那一端。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攻:攻击;乎:介词,相当“于”;异端:不同的另一端;攻乎异端:攻打、攻击不同思想的另一端。斯:这是;害:灾害、有害;也已:语气助词,一是表示肯定的意思,二是表示感叹;斯害也已:这是有害的呀。
因为君子的使命是要将另一端的他们从不知(没有智慧)教化成为不愠(文明),离开他们,君子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孔子在上章《道致大同》里就已经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13.23》)孔子对不同意见和小人的态度是包容和团结,改变他们不是攻击,而是教化。
孔子不会强迫别人向自己看齐,也不会强硬要求别人接受自己的思想,而是采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态度,身教重于言教,通过自己的成功形象示范感化别人。
孔子认为不要攻击异端,是因为:
(1)异端不一定全是错误,自己不一定全对,异端可以提醒自已;
(2)即使自己正确,也要用事实和道理,诚心诚意苦口婆心以身作则教化反对自己的人,在教化过程中做得到有教无类、心平气和,始终尊重和保护对方说话的权利,这就是孔子提倡的和而不同。
异见是与己见相反相成的,互为对方存在的条件。没有异见,己见也就不存在。因此孔子的学生中有平民,有贵族,还有像颜渊、原宪、樊迟这样的穷人,各人的思想观点也不尽相同。
现在的民 主制就是根据孔子这一精神建立起来的。
如果像董仲舒那样罢黜百家,自家也会消亡:
汉武帝时期起用董仲舒,反道而行之,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如果将儒术的所有异端都罢黜了,这样的儒术还属于孔学吗?显然这种儒术就是法家专制思想的代表。
可见,秦后的所谓儒术、儒家、儒学、儒教等等,都是改头换面的法家,与孔学无关。
秦后历代執政者所谓的外儒内法,其实质就是以秦始皇为代表的法家,披着孔子外衣,打着儒术、儒家、儒学、儒教等招牌,挂羊头卖狗肉——因为法家的名声实在太臭了——干着暴 政愚 民的勾当。
2000多年来法家、儒家就这样败坏着孔子的名声。孔子一直被执政者们砌生猪肉,被腐儒们屈食死猫。可见,秦以后的历朝历代,坚持的依然是秦政,執政者仍然是法家代表,而历代御用腐儒实际上就是法家的代言人,例如董仲舒、朱熹等等。
自从鄙人在网上连续发表《新编<论语>详解》后,大多数吃瓜群众明白了《论语》,了解到真实的孔子是为劳动大众说话的,也就不再跟着反孔恶棍们瞎起哄了,其中一部分人反而支持孔子了。
这就说明孔子在两千多年前说的不要攻击异端,而要耐心教化他们——道化异端——是多么远见卓识!
在本章,孔子明确指出不能攻击异见者,而应该以道化异端,和而不同,才是君子将“人不知”改造成“人不愠”的正确方法。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白话文:
孔子说:“因为别人的思想不同而攻击他,这是非常有害的。”
avatar
侯衍锋
25楼
1.16君子道四仁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5.15》)
杨伯峻: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四种行为合于君子之道:他自己的容颜态度庄严恭敬,他对待君上负责认真,他教养人民有恩惠,他役使人民合于道理。
钱穆:先生说:“子产有君子之道四项,他操行极谦恭。对上位的人有敬礼。养护民众有恩惠。使唤民众有法度。”
详解:
在东汉永平年间,帝 王觉得佛教可以驯化民众,于是引入佛教,而这佛教是所谓的大乘,里面掺杂了不少儒家和道家的糟粕,改变了原来的小乘佛教的不持金钱戒,成为以攫取钱财为目标,大量敛财,而且引导信众升官发财求财求利,败坏了社会道德。
如现在的少林寺,已经办成了企业,和尚可以大量敛财,娶妻生子,甚至包养情人,哪里还有半点佛教味道?
原来的小乘“沙弥十戒”里面就有不接受钱财、佛教人士手上不要碰到钱财的诫律。现在小乘只在秦國緬甸等一些國家存在,中國“信仰”的是大乘。由于佛教被招安,所以也商业化了,上一柱香收费有上万的;你进寺庙不给香油钱就要被人翻白眼。
教 育也商业化了。商业现在是最重要的一环。唱支歌可收上十万,耍个贫嘴也上十万。这些表演正在告诉学生:你们努力方向都错了!什么鸟毛数理化,还不如人家逗乐玩儿。
孔学和科技教 育被放在最靠 边,这是乱 世的先 兆。
中 國要强盛,首先要发扬孔学,提升智慧和道德,在孔学之道指导下学好科学。
但是现在的教 育乱了套,作为教 育家的孔子任由反孔恶 棍糟 蹋,长期将反孔先锋魯 迅的文章当作必修教 材,误 人子弟,败 坏社 會道德,积 重难返。
帝 王真心反对的是孔子学说,因为孔子要求帝 王必须有道,也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以民为天,节用爱民,减轻赋 税,教人善民,胜残去杀,用道德教化民众,不要对民众严刑峻法,国际上主张和平,反对侵略,这一切,帝 王怎么会接受?
但是,孔子在民众中的威望实在太高了,不利用又实在可惜,于是帝 王们想出妙招——封孔子很大很大的虚名,什么先圣先师大成至圣,甚至将孔子后代封为“衍圣公”……
这些都是帝 王的套路,将孔子当作羊头挂起来,然后放心地卖法儒两家的狗肉。搞得瓜民孔儒不分。再者,帝 王还可以用孔子做挡箭牌,以保护自己。这一套又一套的骗术还挺灵的,使得不少瓜民频频中招。
孔学与儒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道。孔子将道一以贯之,儒学以帝 王马首是瞻。
汉朝的董仲舒将孔子讲的道完全篡改成为法家的“大一 統”;
宋朝朱熹进一步将孔子讲的道篡改为理,搞什么“程朱理学”;
最后,明代王阳明又将理学变成“心学”……
在这些儒家的理论里,已经没有一丝孔学的影子了,怪不得历代帝 王这么喜欢儒家。
概而言之:老子论道,孔子用道。“佛”家邪道,儒家叛道,法家逆道,孔学正道。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谓:评论;子产:公孙侨,字子产,郑穆公之孙,为春秋时郑国的贤相;
——有:具有;君子之道四焉:君子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四种优秀品行。
——其:他;行:办事;己:要求自己;也:连接词,表示肯定;恭:严肃认真严格;
——对“其事上也敬”,朱熹总是将“事上”解释为“服侍君王、上级”,将孔子贬为奴才。
——杨钱二师沿袭朱熹注解,将“其事上也敬”解释为“他对待君上负责认真、对上位的人有敬礼”,难道君主可以凌驾于道之上吗?
——孔子赞扬这样一个“卑躬屈膝媚上的奴才”,那不是说明孔子也是个“奴才”吗?这就是朱熹的“良苦用心”啊。
——上:在……之上,如上面是在此面之上,楼上,是在楼之上;在这里,“上”是代指万物之上、至高无上的“道”;事:在这里,事是指从事,行走;事上,是指在道上行走,即依道从事本职工作;敬:谨慎勤勉敬业;
——养:教养,教化;民:民众;惠:感恩、仁爱;
——对“其使民也义”的注解,朱熹是站在帝 王立场上,居高临下,对民众颐指气使,于是将“使”注解为“役使、使唤”,这与孔子遵重、仁爱民众的精神格格不入。
——许慎《说文》有说明:使,从也,这里是遵从的意思;义:本意是适宜,这里引申为符合和满足民众的利益和需求。
有个“周期发作”猫友认为孔子的话一词多义,没有确定意思,不是真理,其实他不懂孔子,在胡说八道。孔子的话只有一个意思,肯定是真理,关键在你的境界。
中 國一般人以为观音菩萨是神,还有什么山神蛇神毛神……外国人以为上帝是神,其实这些都是假神。如果有神的话,真正的神是道,道是唯一的真神。真神一出,所有假神都要销声匿迹,还有什么神可以违反自然规律这个道神吗?
这一章,孔子通过评论子产的优秀品行,将其概括为君子之道的四项仁德:行己恭,事上敬,养民惠,使民义——称为“君子道四仁”。
重新断句如下: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白话文:
孔子评论子产说:“子产具有君子之道的四种仁德:他严格要求自己,办事严肃认真;他依道从事本职工作,做到谨慎勤勉敬业;他以感恩和仁爱心教化民众;他遵从民众意愿,千方百计做到符合和满足民众的利益和需求。”
avatar
侯衍锋
26楼
1.17道德仁艺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7.6》)
杨伯峻:孔子说:“目标在‘道’,根据在‘德’,依靠在‘仁’,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
钱穆:先生說:“立志在道上,據守在德上,依倚在仁上,游泳在藝上。”
详解:
最近《博客中國》的黎乌鸦正在拼命的声嘶力竭地反孔。他连篇累牍地拔高老子贬低孔子,给人造成孔子学说与老子学说互相对立的印象
他是在混淆视听,居心叵测,妄图分裂中國傳统文化,这是痴心妄想。
还有谁不知道孔子的道和老子的道都来自伏羲的《易》啊?老子孔子同源,岂能抑此扬彼?
孔子和老子两人的道共同起源于伏羲的《易》,从孔子学说的内容来看,与老子在根本上也是一致的。只是侧重不一样而已:老子侧重理论,孔子侧重实践。
孔学讲究和而不同,当然不会排斥老子。
孔子曾经与老子共同研究过《易》之道,结下深厚友谊:
第一次孔子17岁(前 535 年)时就和老子一起在鲁国的巷黨探讨道了。
第二次是在前518年 ,孔子和老子一起探讨道的地点在周都洛邑(今洛阳)。
第三次是孔子53岁时(前498年),孔子和老子一起探讨道的地点在一个叫沛的地方。
第四次在鹿邑孔子和老子一起探讨道,具体时间不详,说明孔子也曾到过老子的故里鹿邑。
有个网友居然不知道孔子是研究道并且是以道一以贯之的,他以为只有老子才研究道,那是因为他不知道孔子与老子多次在一起共同研究道的历史事实。
和而不同是指不轻易苟同,但能保留不同意见,使各门派和平共处。
有网友对我说:“先生对于‘道’的理解,十分赞同。孔子的‘道’与老子的‘道’有何联系,有何差异?孔子与老子基本是同时代的思想家,为何您在阐述‘道’时,忽略了老子有关‘道’的论述?”
我在其他章里有讲的。老子关于道的论述有:
(1),可道也,非恒道也。——老子认为:道,是可以遵行的规律,但不是死板地遵行的。
(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认为道是万物之母。
(3)道法自然。——老子认为自然高于道,提倡“自然主义”。
窃以为,(1)和(2)是对的,但(3)是错误的:道是最高的,应该是自然法道。
老子的《道德经》以道字开篇,而孔子主张志于道;老子继之以德,而孔子力据于德;老子讲无为而治,而孔子讲施政依于仁;老子法自然,而孔子游于艺,以道一以贯之。
但无论如何,两者谈不到互相对立的关系。
通过这一章,读者可以发现孔子与老子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上章《君子道四仁》里,孔子通过子产的事迹宣讲了君子行道的四个具体内容:“行己恭,事上敬,养民惠,使民义。”本章承接上章,将道提升到纲的高度来阐明道的重要性。
本章是孔子制定的教育总纲,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孔子以道一以贯之思想的纲领化。
本章开头孔子就提出“志于道”。志:意为心愿所往;于:在;道:就是伏羲之道,并不像老子说的那么玄虚。孔子直接地认为,道就是天之道。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道是通过“四时行焉,百物生焉”显示给人类的。当人类看到自然界四季更替,万物的生息繁衍,就知道宇宙运行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就是道。
孔子又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说的是道决定成败。
孔子说“志于道”,意思是人的思想、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必须遵循道,也就是说要遵循自然规律:农民种植作物要依照天时,以节气作指导;军队打仗要利用气象条件,如诸葛亮指挥的火烧赤壁之战。
而人际关系、伦理道德其实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比如尊老爱幼,互爱互助,以礼相待等等。
道的最大特点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
运动就有位次,所以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要谋划不符合自然位次的政事)。”
一年四季在不停地更替;万物在生长、老化、死亡,如果四季不更替,万物不繁衍,即没有运动,那么物质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说,自然规律是自然运动的规律,运动决定物质的存在——这就说明孔子是最早确认运动是物质存在标志的哲学家。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志于道:心愿所往放在遵循自然运动规律上。
——志于道指思想方向方面。
——据:占有,坚守;德:个人品质和修养,是人对道的认识心得和传承,是道在人身的体现;
——德,不是与生俱来的。德通得,意思是个人的优秀品质是经过依道刻意修行得到的,犹如打仗时的得到的阵地,随时可能丢失,所以要刻意地坚守之。
——据于德:时刻坚守心中的道德阵地;
——坚守指坚持修养不松懈,因为环境复杂,很难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常在河边走,又要不湿鞋,这就是据于德的难处,看看贪官的数量就知道了,所以孔子特别强调这一条。
——据于德指品质修养方面。
——依:按照;仁,仁心,仁爱,良知;依于仁:按照心中仁爱的良知办事和施政,仁是行动准则,同时,仁又对德起监督作用。
——依于仁是指实践方面。
——游:游于水中,指善于游水,引申为精通;艺:本意在教学方面,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科目,引申为业务、技能、艺术等。
——游于艺:精通技能、艺术、工艺和业务。
——孔子曾经说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利其器”是喻指提高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
——游于艺指专业技能方面。
综上所述,孔子在本章提出培养学生“道德仁艺”四方面的标准要求,其实也是仁者在思想、品德、实践、业务四方面的具体准则。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白话文:
孔子说:“你们在思想方面心愿向往应放在遵循自然运动规律上,在修养方面时刻坚守心中的道德阵地,在实践方面按照心中仁爱的良知办事,在业务方面要精通技能并且不断钻研提高。”
avatar
侯衍锋
27楼
@ty_天空湛蓝848 2019-06-10 16:39:47
不错啊
-----------------------------
谢谢鼓励
avatar
侯衍锋
28楼
1.18与道校正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7.17》)
杨伯峻:孔子说:“让我多活几年,到五十岁时候去学习《易经》,便可以没有大过错了。”
钱穆:先生说:“再假我几年,让我学到五十岁,庶可不致有大过失了。”
详解:
上章《道德仁义》阐述了君子行道的总纲“道、德、仁、义”,本章孔子提出君子在行道过程中不断与道校正的重要性。
这章,杨师按照朱熹腐儒的注解,将“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解释为:“让我多活几年,到五十岁时候去学习《易经》,便可以没有大过错了。”
——显然是贬低了孔子,明说孔子50岁以前是混饭吃的:一个没有学过《易》的,居然敢大量接收学生并且向他们传道解惑,这不是误人子弟吗?罪该万死!罪该万死!
钱师知道像杨师这样解释太说不过去了,于是断句为:“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将易作“亦(庶可)”解:“再假我几年,让我学到五十岁,庶可不致有大过失了。”这样显然也不符合孔子原意,难道学到50岁就不学了吗?
一般人望文生义,且对古“學”字不了解,就误以为孔子50岁才学《易》。对于瓜民来说,由于文化有限,情有可原,但是对于朱熹大儒来说,就是故意装糊涂了,其目的就是侮辱孔子,污蔑孔子不学无术。
如果孔子50岁才学《易》,那么他如何能够在30多岁就接收学生,并且教授学生《易》之道呢?如果不学易而教学生《易》道,还说什么“吾道一以贯之。”这不是骗子勾当吗?
其实,孔子年轻时就已经精通《易》,《易》是中国文化之源,如果孔子不懂《易》,根本就无法进行教学。
请你留意阅读《论语》,就可以看出,整部《论语》中孔子的言论都是以《易》道一以贯之的。难道这些浅显道理,朱熹不懂?
有网友甚至说孔子的道不是来自《易》,你根本就是小白,连《易传》是孔子写的都不知道。
加我数年,五十以學《易》,可以无大过矣。
——加我数年:给我几年时间;“五十以學《易》”是“以五十學《易》”的倒装句式。以:将;五十:人有百岁,50为半世;學:这里的“學”不是学习而是校对验证的意思。“学”的古字是“學”。下面的“子”表示人,中间半宝盖表示室内,上面两边表示左右手,“乂”表示算筹(即数据、文献和资料等),两个“乂”表示将两个不同算筹互相校对和验证,这就是學的本义。将古文的“學”当成白话文的“学”,其谬如纸靴。
——易:《易》,即《易》道;五十以学《易》:将前半世人生历练、实践和钻研理论所得的经验、心得和创新与《易》进行校对、验证,总结以往成绩和教训,明确未来方向;
——“可以”是“可”+“以”句式,“以”是介词,相当于将;“可以无大过矣”是“以五十以學《易》即可无大过矣”的省略句式。
——大过:指大过(dà guò)卦,是《周易》第28卦,代号是3:6,主卦是巽卦,卦象是风、木,特征是顺,阳数是3;客卦是兑卦,卦象是泽,特征是悦,阳数是6。上泽下木,水漫过树,洪水之象,水过多酿成洪水。大:太;过:是过分的意思。大过:太过分,不在道上,引申为大的过错。
——给我几年时间,将前半世的人生历练、钻研理论和实践所得的经验、心得和创新与《易》道进行校对、验证,总结以往经验,明确未来方向,以后就可以不犯大的过错了。
在本章,孔子阐述了在学习运用实践《易》的过程中不断校对、验证和总结的重要性,到了40多岁的时候,更要将前半生的经验心得和创新用几年时间与《易》进行认真的校对、验证和总结,如有偏离《易》道的,即时修正,避免犯大错,有利下一步事业的开展,争取更大成就。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白话文:
孔子说:“给我几年时间,将前半世的人生历练、钻研理论和实践所得的经验、心得和创新与《易》道进行校对、验证,总结以往经验,明确未来方向,以后就可不犯大的过错了。”
avatar
侯衍锋
29楼
1.19道赋予德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论语·述而7.23》)
杨伯峻:孔子说:“天在我身上生了这样的品德,那桓魋将把我怎样?”
钱穆:先生说:“天生下此德在我,桓魋能把我怎样呀!”
详解:
有人害怕讲道德,说什么讲道德不如守制度。其实,讲道德与守制度是相辅相成的。
特别是孔子讲道德,绝对不是老帽那种道德绑架——自己高高在上,然后树起一个榜样,强迫别人做到榜样那样。
结果是民众对道德和道德榜样敬而远之,因此当人们听到“道德”两字,就联想到“灵魂深处闹革命”、“斗私批修”、“改造思想”……于是就反感。
与其不同的是,孔子讲的道德是通过教化实现的,其方式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要让民众觉得道德真心是好的,自觉提高道德水准。
道德教化就像孔子自己做的那样,从来都是以身作则,从不强求于人。
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也不可能守制度,守制度本身就是道德。
孔子在危难时刻总是身先士卒,挺身而出,勇于承担,绝对不会像鲁 迅那样,怂恿刘和珍他们上街游行,却坚决阻止小三许广平跟随,然后在刘和珍被乱枪打死后,又假惺惺地说什么“真的勇士……”然后流几滴鳄鱼眼泪。这样的伪君子,当然要坚决反孔了。
公元前492年,孔子从卫国去陈国时经过宋国,休整时在一棵大树下给弟子们讲解僭越违礼,有人将此事报告给宋国掌管军队的司马桓魋。司马桓魋正在谋反,图谋不轨,听说以后,对号入座,以为孔子是在说他,无名火起三千丈,怒发冲冠,立即带兵要去杀害孔子。
到了现场,桓魋指挥士兵砍倒孔子讲课的大树,扬言要杀孔子。孔子面对凶神恶煞的桓魋,面不改色,泰然处之,气定神闲地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意思是说:“我依道而行,道赋给我正德,难道桓魋能奈我何吗?即便桓魋杀了我的肉身,难道可以杀掉我身上的正德吗?”
在孔子无所畏惧大义凛然的气慨面前,桓魋被震慑住了。桓魋还从来没有见过像孔子这么正气凛然置生死于度外的人。
孔子毕竟是天下公认的圣人,绝对不是浪得虚名。桓魋当面领教,不得不服,心想:如果杀了孔子,自己必然落下千古骂名,遗臭万年,于是连忙带队回去。
孔子就是这样面临大事有静气,泰山压顶不弯腰,为道视死如归,真正做到他说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这种大无畏精神在历史上曾经多次激励着中华儿女抗击邪恶势力的斗争,如陈胜吴广反抗秦朝暴政的斗争,岳飞反抗凶奴入侵中原的战争,还有上世纪30~40年代的抗日战争……
孔子贤良而有智慧,刚直不阿,常常指出诸侯的过失而且恰中要害,因而经常得罪权贵。
其后孔子到了陈国与蔡国之间的地方,继续对诸侯进行考察。
他已在陈蔡三年了,还是没有发现哪个大夫是值得辅佐的。
当陈蔡的大夫听说大国楚国来聘请孔子,就想:如果楚国用了孔子,楚国又曾经救了我们陈蔡,这以后我们陈蔡的大夫还有说话的地方吗?那样,我们岂不是就危险了?因此公元前489年,这些陈蔡的大夫就派人把孔子和他的学生围困在旷野上。
孔子高尚品德还表现在与大众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孔子和学生在陈蔡两国之间的地方被困多日,无粮断炊。孔子虽然身为老师,却没有丝毫特殊,和学生们一起挨饿。
很多人病倒了,爬不起来。孔子依然每天给学生们讲课,平时还拿起琴来弹,鼓舞大家斗志,一边派子贡去楚国找人帮忙,一边安抚学生情绪,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意思是说,即使在贫穷落难的时候,君子仍然坚守着心中的道德高地,宵小却因为没有道德底线而胡作非为了。
这章,朱熹出鬼就出在一个“天”字上。孔子一向来都是将“天”理解为“道”的,因为天是至高无上的,道也是至高无上的。
例如孔子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尧!伟大啊!千古一君!千秋万代的典范。发展农耕,仁政爱民!崇高啊!只有道是最大的,尧以道为唯一准则)”这里“唯天为大”就是唯道为大。
孔子又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里的天就是道,是大道无言,百物循之的意思。然而,朱熹却把“天”解释为自然界的天,将道的含义隐去,这样孔学就成了无道之学了。
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天:至高无上,道也。生:赋给;德:高尚品德,正德;于:在;予:我;桓魋:时任宋国掌控军事的长官司马;其……何?是反问句式:难道……?其如予何:难道可以对我怎么样吗?言下之意,是说即便桓魋杀死我的肉身,也杀死不了道赋给我的品德。
——我循道而行,道赋正德给我,难道桓魋可以对我怎么样吗?
在本章,孔子通过当面斥责宋国司马桓魋邪恶残暴的行径,向世人宣示道赋予德的原理:一个人循道而行,是无所畏惧的。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白话文:
孔子说:“我循道而行,道赋正德给我,难道桓魋可以对我怎么样吗?”
avatar
侯衍锋
30楼
1.20道而正焉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1.14》)
杨伯峻:孔子说:“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钱穆:先生说:“君子,饮食不求饱,居处不求安,敏捷地做事,谨慎地说话,有能常向有道之人来辩正自己的是非,这样可算是好学了。”
详解: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
——君子: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人;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即食无求而饱,居无求而安。
——所谓食色,性也。食:代指人的所有欲望;无求:不贪求;饱:引申为欲望的满足;
——居:在现实中当下的生存条件、环境,不单单指住房;安:安身立命。对欲望不贪求才是真满足,对生存的环境不贪求才是真正的安身立命,这是对君子好学最基本的要求。
——如果整天都想着贪求,用自己的欲望之眼来观察世界,哪里能看清楚世界?哪里还有好学可言?如果像秦始皇那样贪得无厌,只会加速灭亡。注意:无求,不是故意放弃,故意糟践自己,而是根据当下的条件适当的选择,不是不求,是不贪求。
——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人,对欲望不贪求从而满足,对生存的环境不贪求从而安身;
敏於事而慎於言
——即於事而敏、於言而慎。敏:假借为“拇”,大拇指,转义为印证的意思;慎:通顺,顺应。
——通过当下的事情去印证,使得理论、言论顺应当下的实际。
就有,道而正焉
——就有,这里要加逗号断开。就:尽、穷尽;有:现实的存在,指自然和人类社会;道:有两层意思:(1)行《易》道,在现实中行《易》道——圣人之道;(2)《易》道;
——正:上一表示方向、目标,下足(止)表示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倚地走去,意思是平正,无邪恶,主持正义。焉:指示代词,相当于“之”,代指自己思想以及现实中不理想的地方。道而正焉:在现实中行圣人之道,并且对自己思想以及现实中不理想的地方以《易》道修正之;
——按照朱熹的解释“向有道之人来辩正自己的是非”是“人而正焉”,显然违反了孔子的主张“道而正焉”。
——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究底穷源,在现实中行圣人之道并且对自己思想以及现实中不理想的地方以圣人之道修正之。
——这就是“就有,道而正焉”,而不是“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其实,“就有”的过程就是通过实践印证圣人之道的过程,也是对自己思想以及现实中不理想的地方以圣人之道修正之的过程,因此不需要有“道”之人来匡正。现实中有“道”之人往往是董仲舒、朱熹之流的腐儒,他们如何能匡正呢?朱熹如此注解,无非是要学生们听从他的忽悠。
可谓好学也已
——是“谓好学也可已”的倒装。
——谓:称为;可:恰当、适当;已:通矣;
——符合什么条件被称为“好学”才是适当的?孔子给出了上面5大标准:(1)食无求饱,(2)居无求安,(3)敏於事而慎於言,(4)就有,(5)道而正焉。
——称之为好学,是适当的啊。
本章孔子提出好学的5大标准,尤其是其中第(5)的“道而正焉”。“道而正焉”代表了君子好学的基本要求。
重新断句如下: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白话文:
孔子说:“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人,对欲望不贪求从而满足,对生存的环境不贪求从而安身,通过当下践行的事情去印证,使得理论、言论顺应当下的实际,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究底穷源,在现实中行圣人之道,并且对自己思想以及现实中不理想的地方以圣人之道修正之——称之为好学是适当的啊。”
avatar
侯衍锋
31楼
@一如我心本道心 2019-06-23 11:48:40
先生可是《鲁论》学派?后生刘有终点赞
-----------------------------
是的,谢谢!
avatar
侯衍锋
32楼
1.21变革于道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曰: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於道。(《论语•雍也6.24》)
杨伯峻:孔子说:“齐国[的政治和教育]一有改革,便达到鲁国的样子;鲁国[的政治和教育]一有改革,便进而合于大道了。”
钱穆:先生說:“齊國一變可以同於魯,魯國一變便可同於道了。”
详解:
这一章很奇怪,仿佛毫无来由。齐和鲁,两个诸侯国,怎么“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於道。”地变两下“戏法”就和道搭上界了?其实,这一章是顺着上一章《位次之道》“不谋划与客观现实变化的位次、阶段不符的政事。”而来的。
由于道是前进的,人类社会的位次就有改变,因而就必须不断变革,才能适应道的演进。
孔子在《周易·系辞下》里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意思是说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继续不断地发展,也说明在面临不能发展的局面时,必须改变现状,进行变革和革命,才能够突破瓶颈。
董仲舒在《天人三策》里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这是完全违反孔子学说的。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指出道是唯一的,但不等于说道是不变的。因为孔子又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17.19》)
如果天不变,怎么会有“四时行焉”?又怎么会有“百物生焉”?
早在孔子时代,孔子就已经懂得:自然万物都在运动,这也是完全符合今天的科学的。
董仲舒忽悠有术,他先用一个真“道之大原出于天”,然后掩盖着推出两个假(1)“天不变”(2)“道亦不变”。人们听到他第一个真后,由于思惟惯性,就跟着相信后面两个假了。其目的就是为了维护汉武帝喜欢的万恶的秦政制不变而制造理论根据,这当然大受帝王们欢迎了。
对于以真带假忽悠民众这一点,朱熹也善于此法,希望读者诸君引以为鉴。
说起齐,都知道是孔子时代的强国。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在法家管仲辅助下,以霸术而行,终成霸业。
霸术者,是以荀子人性恶的假设为前提的:对内以法制民、对外以武制敌,强调的是以暴制暴、以力制力、以恶制恶,遵循的是丛林法则,实行的是弱肉强食政策。
这种类型的國 家,是秦政制的前身。后来以暴 力統一諸侯的秦國,就是沿着这条法家路线走过来的。这是人不知(智)所必然导致的社會结构。
这种类型的國家,在當代依然被一些人視為“先進”的效仿的對象,可想而知,人不知的惰性有多大了。在孔子看來,這種齊式國家,不過是人不知的衍生物而已。
人不知的世界,荀子人性惡的假設是一切行為的前提。在當代經濟社會裏,扒掉一切偽裝,唯一的動力就是引發人之私欲。利益是經濟社會裏“最高準則”。“法律”是為保障各种利益而存在的。
但在孔學看來,惡只能引發惡。制惡以法只能是權宜之法。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道!必须以道作为治理國 政的根本。用刑罚来整治民众,民众只是为了避免刑罚而被管制,因而没有廉耻心。道!以圣人之道教化而得到敦厚民风,用礼制管理民众,民众有廉耻心而且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论语·为政2.3》)
诱人以利、放纵人的求利欲望只能生人以怨,只能使得“贫而谄,富而骄”的人不知状态愈发严重,贫富过分悬殊,矛盾激化,直至不可救药,然后玉石俱焚,再死灰复燃地重新开始“人不知”所惯有的恶性循环。
虽然反道的东西有时会得逞,会崛起,会强大,但这种强大是以愚民和弱民为代价的,终究是要失败的,秦政制最终是要退出历史舞台的。
为转化这种“人不知”的恶性循环,就有了“齐一变,至於鲁”——通过改变以恶为前提的霸业的法家齐式的國家模式,而變為魯式國家模式。
何谓鲁式國家?魯國,在孔子時代是以仁政治國的典型,傳承著周公之仁德。以仁政治國,强调善的力量,实行“善人、教民、胜残、去杀,同时反对不教民战。”
相比齐式國家模式,魯式國家模式是一種進步,但是魯式國家過分依賴“人性善”而放鬆了礼的约束,还是没有完全依道而行。
这对于一个习惯于以恶为前提的“人不知”世界是不可想象的。但仁善代表着人类文明的方向。丛林法则,物竞天择虽然是一种自然法则,但是它只适合于兽类,兽类的本质是恶;它不适合于人类,因为人类脱离了兽类。人类和而不同,人类的本质是向善的,所以才有“齐一变,至於鲁”的说法。
然而,当时的鲁國,虽然已经比齐式进一步了——由人不知上升到人不相了。但是在孔子看来,还没有到达圣人之道的高度,即还没有实现“人不愠(文明智慧)”。
自从《论语》成书以来,解者无数,皆不得要领,就是因为他们都没能把握这个政 治改革“人不知、人不相、人不愠”三步曲的关系,当然也就只能对《论语》肢解、胡解了。这样的人根本不懂《论语》,又有什么资格批判《论语》?又有什么资格喊“打倒孔家店”?笔者现在还《论语》以本来面目,就是要对历代腐儒、五4运动竖子、六6文哥小儿“不相”——正本清源。
子曰:“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於道。”
——齊:齊國式的國家;變:變革,即改革。連續兩次“變”寓意為不斷改革,強調改革的重要性:國家的出路在於改革。变革于道,无论怎样变,孔子都以道一以贯之,所以只有道才可以穿透历史,直达未来。至于:成为;鲁:鲁國式的國家;道:合乎《周易》之道的大同世界。
这一章首次提出國 家的政 治改革——变革于道,说明孔子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改革家,这对我國目前的政 治和經濟改革深化具有重大指导性意义。
白话文:
孔子说:“齊國式的暴政國家經过改革可以成为魯國式的仁政國家;魯國式的國家經過改革就可以符合《周易》之道了。”
avatar
侯衍锋
33楼
1.22礼随道进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2.23》)
详解:
本章讲述孔子对人类的未来如何预测。子张面对当时礼崩乐坏的局势,向老师发出“十世可知也?”的天问。
一世30年,十世300年,意指几百年以后,世界将会怎么样?明年的情况怎么样?有谁可以回答?有人以此讥笑孔子,说孔子信口雌黄。
孔子不是神仙,但是个智者,对这样的天问,他也没有肯定的回答。讥笑孔子的人却露了怯,不懂“或”字意思。
大家要注意,孔子回答:“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其中的“或”字是不确定的。同时,“或”就是条件,只有在“继周者”的条件下,百世后的事才是可知的。
然而,历史发展的事实刚好相反,应验了孔子的“或”。以后历史出了个秦始皇,完全推翻了周朝的仁政,与道背道而驰。
从此以后,实行的是非仁政的秦政。
道没有了,礼将安在?事实是孔子所主张的礼被蒂 王完全篡改了,代之以严刑峻法。这根本不是礼的损益问题,而是礼的有无问题了。
因此,在秦政制下,孔子的学说受到全面毁损,《论语》被胡解乱释。董仲舒的儒学代替了孔学,从此儒学变成蒂 王学,儒家实质上变成了法家。
历代皇 蒂将孔子语录通过大儒曲解后教条化,然后将其塞进儒学,再将儒学宗教化,称为儒教。
历代御用的大儒代替了孔子。孔学被边缘化了,孔子一以贯之的道没有了,仁德没有了,仁政没有了,礼乐也没有了。
从秦朝焚书坑“儒”(被坑的“儒生”实为研究孔学者,实际上是“焚书坑孔”)以后,国人的思想失去了自 由。文化僵死了,道德沦陷了,人的自 由性被压抑了,人类的灵性窒息了,变成了行尸走肉。
兽性在没有礼的约束下任性泛滥,整个 国 家成为一部绞肉机。由于蒂 王打着孔子的招牌,挂羊头,卖狗肉,所以吃瓜群众就将怒火烧向孔子,反而把罪魁祸首蒂 王和法家放过了。
现在请你看看老乌鸦黎鸣的反孔叫嚣就知道,他还在为古今秦始皇歌功颂德呢!如果放任黎乌鸦之流泛滥,孔学还有救吗?中 国 文化总有一天面临灭顶之灾——细思极恐。
这一章其实是孔子关于礼与道关系的论述:礼是随着道进步的。如果道得以实行,礼就能不断地随着道运行而损益修正,使之随时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这样才是可以预知的。
道乃礼之本,如果离开道,礼就不复存在,人类将继续在兽性中沉沦,那么就不是可以预知的。
这就是礼随道进的原理:正常的人类社会是循道而行的,而礼又随着道的进步而损益修正,这样人类才能增长智慧,走向“人不愠”的和平共处的大同世界。
否则,人类将会因为反智而丧失灵性,在战争或者环境污染中受到损害,甚至走向灭绝,这是任何科学都挽救不了的。
孔子说“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还隐含有警戒的意义:“其无继周者,虽一世,亦无可知也。”
今后如果不能继承周朝的道和礼法,就算几十年后的世界,也是无法知道的,因为那是混乱无章的世界,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朝代频繁更替,民众受尽折腾,这就说明继承周朝的道和礼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这是这一章的重点。当务之急,就是抛弃秦政制,回复到孔子倡导的道上来,以礼来抑制人身上的兽性,唤醒人类自身潜在的灵性,用灵性和智慧的眼光重新审视现行的一切法律法规、科学技术、伦理道德,力挽狂澜,使人类远离战争,走向和平,远离贪欲,走向安宁。
违犯礼未必犯法,但会导致混乱。礼和刑的关系是。“刑之所去,礼之所取,失禮則入刑,相為表裏者也。”
礼法并举,是比单纯法制先进的观念。
礼将人当人,法将人不当人。
现代只有惩罚的法,而不注重教化的礼,对那些不犯法却失礼的行为,无人负责,无法规范。有司缺乏这方面的管控,那么社会的道德就难以提升了。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
——子张:孔子学生;十世:一世30年,十世,指几百年以后的世界;可知也:可以知道吗?
殷因于夏礼
——殷:殷朝;因:因袭;夏:夏朝;于:向,可译为“了”;礼:礼法;
所损益可知也
——所:代词,代指“殷因于夏礼”;损:减少;益:增加;可知也:是可以知道的;
——孔子这里运用了《易经》里的益卦和损卦原理:事物在运动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就是损益。
周因于殷礼
——周:周朝;
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其:代指“从今以后”;或:或者,假如;对于当时礼崩乐坏的乱局,孔子当然心知肚明,但是,面对学生,他又不能流露出悲观情绪,所以只能假设一个条件“其或继周者(今后如果有继承周朝的道和礼法的国家)”
——继:继承;周:周朝的道和礼法;者:代指国家,引申为天下;虽:即便:百世:几千年。
在本章,孔子通过回答学生子张的天问,阐明了礼随道进的原理,同时隐含着“如果天下无道,礼焉存哉?”的担忧。
重新分段如下: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
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白话文:
子张看到当前的乱世,不由得悲从中来,向老师提出一个“天问”:“几百年后,这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呢?”
孔子说:“殷朝因袭了夏朝的礼法,通过考证,是可以知道减少和增加了什么的;周朝因袭了殷朝的礼法,通过考证,也是可以知道减少和增加了什么的,这样就可以总结出礼随道进的规律。今后如果天下一直继承和因袭周朝的道和礼法的话,根据变化规律,即便几千年以后的世界,还是可以知道个大概的。”
avatar
侯衍锋
34楼
1.23闻见知之次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语·述而7.28》)
杨伯峻:孔子说:“大概有一种自己不懂却凭空造作的人,我没有这种毛病。多多地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多多地看,全记在心里。这样的知,是仅次于‘生而知之’的。”
钱穆:先生说:“大概有并不知而妄自造作的吧!我则没有这等事。能多听闻,选择其善的依从它,能多见识,把来记在心,这是次一级的知了。”
详解: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盖有:大概存在;这和孔子对待“生而知之者”的态度是一样,不绝对地否认其存在。不知而作之者:没有智慧却能够有所作为的人。孔子说这种人大概会有,表示假设,使语气婉转。
我无是也——孔子说自己不是这样的,不是“不知而作之者”那样的,那究竟怎样?请看下面: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这两句是互文,与《智道来由》里所说的“好、敏、求”是一脉相承的。无论多闻还是多见,都包括了“好”与“敏”,如果没有“好”,就不可能“多”,而“闻”、“见”都是有所印证的,都离不开“敏”。“择”,“识”就是“求”,即去粗取精,除劣存优。有了识别、选择的结果就要“从之”,即师法选择的结果,就是从现实逻辑出发分析、解决问题,最后实现对现实以及其逻辑关系的改良或革命。比如改革开放后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和科学技术,对原有的大锅饭进行改革,大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迅速改善民众生活和国家实力。必须强调的是,“善者”,不能按道德主义的角度来理解, “善者”不一定是“好人”,“好人”也不一定是“善者”。何谓“善者”?在某方面有超过自己见识、能力的,比自己高明的,都是“善者”。例如孔子到陌生地方就“每事问”,甚至拜七岁小孩为师。
——孔子在《善师为道》里说过类似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一起做事的人,其中必定有可以给我效法或启发的人。选择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作为师法的榜样,看到别人缺点错误自己就内省,以别人的缺点错误为鉴,改正自身的缺点和错误。)”但没有人是全能的,任何人都有其“不善”的方面。所以要依其见解不依其人,这才是“从之”。
——“多闻”是“学”的最重要前提。没有“多闻”,就只能是井底之蛙。就好比一个人如果长期生活在无菌环境里,一旦走出这个环境,很快就会感染细菌病毒而得病。更重要的是,社会必须提供一种能够“多闻”的环境,如果全社会只有一种观点、一种思想,那如何能“多闻”?观点、思想的多样化,不会让人无所适从,而是人能最终达成智慧的最基本的起点。“人不知”的社会,最大存在问题就是在可“闻”上的“不多”,而要改变“人不知”的社会,就要首先从“多闻”下手,实行和而不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多闻”了,才有“择其善者而从之”的可能,也只有如此,才可能“多见”。“见”,不是表面化的“见到”,而是经过自己的思考、比较、研究、实践后才形成的见识。一个喧哗的时代,信息量太大的时代,很可能是“多闻”的,但不大可能是“多见”的,因为社会上的“见”,多是人云亦云,东抄西剽,并没有自己的真知灼见,而一个没有真知灼见的社会,是没有创造力的,更不可能脱离“人不知”。见解,不等于见识,只有其见通透了,才有其识,否则不过是盲人说象,瞎掰而已。
——有了自己的见解,进而“多”,多思考,多实践,才可以“识”。真正的“识”,要走出去,在实践中去辨别、验证,反复磨炼,这样才会有真正的“识”。否则,如腐儒的所谓见识,唯书唯上,都如同垃圾一般,只会污染环境。
——识:真知灼见;之:代指能力。
知之次也
——本章难点在于“次”字,杨钱二师的解释都不对。次:本义是旅行所居止之处所:旅次,舟次,次所,即是临时驻扎和修整的地方。知之次:直解就是智慧的临时停顿修整点,这里把寻求智慧的过程比喻成旅行,“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就如同旅行中的临时停顿和修整的程序,但都不是智慧的最终目的。现实智慧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人不知”变成“人不愠”。站在社会发展的层面是如此,站在个人修养的层面亦如此。一个“不知”的人是不可能“不愠”的,即使对于个体来说,“不愠”也是一个很高的人生境界。
——智慧,如同过河之筏,没有智慧不行,以智慧为有所得、有所恃也不行。而真正有智慧的人,也不会以智慧为有所得、有所恃,更不会把智慧之皮毛、那些通常被称为知识的玩意当成有所得、有所恃。一个人一旦恃才傲物,孤芳自赏,必然迷失方向,固步自封,最终被时代潮流淘汰。在历史与现实中,总有一种叫腐儒的、现在更多被称为知识分子的人,在前人尸体上啃咬,以为啃咬了几本书的书蠹就有了智慧,而且还以此就可以高人一等了,但遇事却一筹莫展,那就更可笑可怜了。
在本章里,孔子提出对自己所不知的东西应该多闻、多见,努力学习,反对那种本来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闭门造车的做法,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学生的要求,这就是闻见智道。
重新断句如下: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白话文:
孔子说:“大概存在没有智慧却可以有所作为的人,但我不是。广开见闻接受知识的门路,选择吸收超过自己的见解,进而让自己具备真知灼见的能力——但这些都是智慧的临时落脚处,还不是智慧的终极目标。”
avatar
侯衍锋
35楼
1.24以道事君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
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论语·先进11.24》)
杨伯峻:季子然问:“仲由和冉求可以说是大臣吗”孔子道:“我以为你是问别的人,竟问由和求呀。我们所说的大臣,他用最合于仁义的内容和方式来对待君主,如果这样行不通,宁肯辞职不干。如今由和求这两个人,可以说是具有相当才能的臣属了。”
季子然又道:“那么,他们会一切顺从上级吗?”孔子道:“杀父亲、杀君主的事情,他们也不会顺从的。”
钱穆:季子然问道:“仲由、冉求是否可得称是大臣呀!”先生说:“我以为你会问些别的事,哪知你只问由、求两人呀!所谓的大臣,应能以道事君,看来不可,便不干了。现在由与求,只算是备位充数的臣罢了!”季然说:“那么他们该是肯听话的人吧?”先生说:“若要轼父拭君,他们也是不会听从的。”
详解:
最近天涯颇为活跃,有个网友大秀智商:“孔儒文化不除这个民族永远都别想复兴。不要拿孔儒那一套糟粕往世界上套,别人跟你丢不起那个人。”
——我也认为腐儒要批判,但是儒家也不是铁板一块,对于儒学的精华部分也不能一概否定,更不能将孔学与儒学捆绑在一起除掉。
只有儒学要沾孔子的光,决没有孔学要沾儒学的光。儒家将孔学成儒学,是把水搅浑,企图浑水摸鱼。凡提“孔儒文化”者,都是被腐儒洗脑的。
孔学是中华文化的主体,除掉孔学,也就是除掉中华文化。
很多人稀里糊涂:什么是孔学?什么是儒学?傻傻分不清。
孔学就是孔子思想。儒学借用孔子之名,但是偏离了孔子思想。
孔学的核心是道,道是自然规律。儒学的核心是理,理是主观认定。
孔学主张道德教化,以道“一以贯之”。儒学惯用洗脑术,“存天理,灭人欲。”
孔学主张仁爱,维护民众最高利益。儒学主张忠君,维护君主最高利益。
孔学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可能生而平等,但必须平等对待之,“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儒学特别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大搞等级森严,实际上否定“有教无类”。
孔学主张程序正义,“齐之以礼”。儒家与法家同流合污共同维护君主的严刑峻法。
孔学不受君主待见。儒学很受君主喜欢。
以上孔学与儒学的区别,在我的文章里比比皆是,然而喷子过于浮躁,不肯潜下心来细读,一味狂喷,一不小心就晒了智商。
本章孔子强调“以道事君”,坚持原则,反对盲目服从。
季子然问
——季子然:姬姓,中国春秋时期鲁国三桓之一季氏的族人。
——季子然问道:
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
——仲由:字子路;冉求:字子有;两人是孔子学生。谓:称得上;与:通欤,吗;
——仲由、冉求可称得上大臣吗?
——仲由、冉求做了季氏家臣,所以季子然向孔子了解情况。
吾以子为异之问
——吾:我;以:以为;子:您;为:提;异:其他人;之:的;问:问题;
——我还以为您问其他人呢,
曾由与求之问
——曾(zēng):副词,竟,竟然,原来;
——原来问的是仲由和冉求啊。
——那么多好同学你不问,偏问不咋滴这两个。
——孔子有意轻说仲由和冉求二弟子以抑季子然。
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什么是大臣?孟子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意思是君臣之间是合作关系,大臣肩负监督君主的责任。这种合作是以君主是否循道而行为前提的。君主偏离了道又不听大臣劝谏,那么只有两条路:(1)君主下台换人,(2)大臣辞职离开君主。——客观地说,做为儒家的孟子,这里对孔子“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的理解是正确的。
——以道:以道为原则;事君:与君主合作并且监督君主;不可:如果君主不能做到循道而行;则止:要么君主下台,要么大臣离开君主。
——对于暴君,有条件的话,就吊民伐罪。
——称得上大臣的人,能够坚持以行道为原则与君主合作并且监督君主。按照原则,如果君主不能做到循道而行,大臣就要力谏君主促其改正,否则,要么君主下台,要么大臣辞职离开君主。
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
——具:只有形式而不起实际作用。
——现在仲由和冉求,只是备位充数的具臣而已。
——因为仲由和冉求做了季氏家臣后,季氏仍然腐败,所以他俩称不上大臣,同时暗讽季氏无道。
曰:“然则从之者与?”
——季子然说:“那么这两个人能够做到服从上级领导吗?”
——季子然受了一瓢凉水,只好降低要求:只要服从季氏领导就行了。
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孔子说:“如果叫他俩弑父弑君,他们也是不会听从的。”
——孔子向季子然表明仲由和冉求二弟子仍具有死难不可夺之节,做人还是有底线的,再次暗讽季氏腐败僭越不臣、做人没有底线的行为。
本章孔子通过回答权贵季子然的问题,强调了大臣以行道为原则与君主合作,主要任务是监督君主依道而行——以道事君。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
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
曰:“然则从之者与?”
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白话文:
季子然问道:“仲由、冉求可以称得上大臣吗?”
孔子说:“我还以为您问其他人呢,原来问的是仲由和冉求啊。称得上大臣的人,能够坚持以行道为原则与君主合作并且监督君主。按照原则,如果君主不能做到循道而行,要么君主下台,要么大臣辞职离开君主。现在仲由和冉求,只是备位充数的具臣而已。”
季子然说:“那么这两个人能够做到服从上级领导吗?”
孔子说:“如果叫他俩弑父弑君,他俩也是不会听从的。”
avatar
侯衍锋
36楼
1.25士志於道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曰:“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4.9》)
杨伯峻:孔子说:“读书人有志于真理,但又以自己吃粗粮穿破衣为耻辱,这种人,不值得同他商议了。”
钱穆:先生說:“一個士,既有志於道了,還覺得自己惡衣惡食為可恥,那便不足與議了。”
详解:
最近,当我甫一提出“救救孔学”,立马就招来一群喷子。他们咿咿嗡嗡,叽叽咕咕,污言秽语,喊打喊杀,唾骂声不绝于耳,好像是挖了他们的祖坟,又像揭了他们的疮疤。
喷子可能是当今网络上实力最“雄厚”,人数最多的一族了,大概可以用蝗虫来形容之。
如果你生活在城市里,又从来没有见过蝗虫,那么,你只要看看网上的喷子,就知道蝗虫的厉害了——铺天盖地,遮天蔽日,如云如霾,如矢如剑,其声如铁板蹭沙,其气味如腐鼠烂鳝,其形如牛鬼蛇神。
如果你没有足够定力,一定会被他们围攻得崩溃瘫痪。
如果你没有经过文哥,沒有見過文哥暴風驟雨飛砂走石血雨腥風的場面,那麼你就欣賞一下網路噴子的壯舉吧!
当今网络喷子所为就是文哥的遗风,是文哥的剪影,是文哥洪衛兵再世。
好在我见过世面,文哥根本不在话下,即使哥文也不怕,什么洪衛兵大字報,豺狼虎豹,妖魔鬼怪……一概等闲视之也!哈哈……
最著名的喷子语录:“凡是要救的,都已到了晚期。”我只好平静地回复:“如果你家小孩病重,你这样说就对了。”结果他就没声了。——这叫做“以直报怨”。
不过,这也难怪,喷子一般生活在社會底層,人生郁郁不得志,看别人风生水起,看自己郁闷憋屈,心里总是窝着一包火,又无处发泄,只好在网上遛达,见谁不顺眼,就一口糞喷过去,管它环境污染什么滴。
最近注解《论语》,对照孔子教诲,我还是反省了自我。心想对于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噴子,各方面都失败,要有足够的同情心,不能因为他们不讲卫生而歧视他们。
孔子说:“有教无类。”要教化他们,怎么可以“睚眦必报(喷子语录)”呢?孔子又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我怎么能对不修边幅的喷子们以相相之呢?所以我决定收回“如果你家小孩病重,你这样说就对了。”这句话。如果这话伤了他,就给他点安慰——别介意,收回就没事了。
不要以相相之,我是有深刻体会的。
中國有句俗话:“先敬罗衣后敬人。”说的是以穿衣打扮取人。在改革開放初期,广州人还习惯地称进城的农民为“卜佬”。
有一次,看到一个农民阿伯打扮的乡下人进了当时高档的南方大厦,对着一台日本进口彩电端详良久。
漂亮的女售货员看得不耐烦了,心里想:“你个死卜佬,别浪费时间。”这时老农民伸手想摸一下彩电,女售货员脸上立即露出很不屑的表情,用眼角斜睨着“卜佬”,别拉着嘴巴,从鼻孔里粗声粗气地说:“好贵的!你有钱买吗?”
老农民气不过,马上从包里掏出几千块钱来,说:“我就要这台!”吓得这靓女花容失色,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赶快说:“承惠,承惠!”
从此以后,城里人再也不敢叫乡下人“卜佬”了;酒楼、商店等场合也不敢先敬罗衣后敬人。
因为乡下人虽然“恶衣”,但是包里有钱啊!——这真是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耻恶衣恶食者”,就是相,即势利眼,看不起穷人。对这些势利者,当然就“未足与议也(不需要与他们议论圣人之道)!”
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耻恶衣恶食者”究竟指谁?朱熹《论语集注》里,就把“志於道”之士和“耻恶衣恶食者”的人当成同一个人了。
如果真这样解释,那这个士字就没必要了,完全可以变成“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可见朱熹这个大儒水平也是“麻麻地”。
不过醉翁之意不在酒,朱熹是在为那些歧视穷人的伪君子打掩护呢。
正确的解释应该是:志於道之士“耻”恶衣恶食者,这个“恶衣恶食者”主要是指别人,就是“恶衣恶食”的人,就如上面的靓女看不起的那个老农民,而靓女就是那个以“恶衣恶食”为耻的“士”。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耻於与“恶衣恶食”的人打交道的,甚至将他们称为“卜佬、大乡里”之类的。
在大上海,如果你是个南京人,也会被叫做乡下佬的;
在大北京,就算你是上海人,也要被称为北漂一族。
——这叫做人离乡贱,恶虎不敌地头蛇。
这样,这句话的意思就很清楚了:如果一个人,立志要行圣人之道,却又把人分为“好衣好食”、“恶衣恶食”两类人,而选择以“恶衣恶食”也就是穷人为耻,远离他们,那这种人谈论的“圣人之道”只是“有姿势,无实际”,是个“漏嘢”,要不得。
因为无论穷富,都可以成为有仁德的君子,即便是小人,也要与他们交朋友,教化他们。所以,真正立志要行圣人之道的士,必须对穷富平等对待,有教无类,一视同仁。
本章孔子强调,士志於道,对任何人,无论贫富,都要平等对待,不能先敬罗衣后敬人,也不能以财富和地位取人。
子曰:“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士:人士;志:立志;於:在;道:圣人之道;而:连词,表示转折;耻:羞耻,觉得羞耻,这里含有歧视的意思;恶:粗劣的;恶衣恶食: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未足:不够条件,没有必要;与议:与他讨论;也:了。
本章是1.12章《谋道原则》的发明,以具体实例说明士志於道就不能对“恶衣恶食”者歧视。
子曰:“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白话文: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说要立志於行圣人之道,却又把人分为‘好衣好食’、‘恶衣恶食’两类人,以‘恶衣恶食’者为耻,那么就没有必要与他讨论圣人之道了!”
avatar
侯衍锋
37楼
1.26道当自强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4.5》)
杨伯峻:孔子说:“发大财,做大官,这是人人所盼望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得到它,君子不接受。穷困和下贱,这是人人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抛掉它,君子不摆脱。君子抛弃了仁德,怎样去成就他的声名呢?君子没有吃完一餐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就是在仓卒匆忙的时候一定和仁德同在,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一定和仁德同在。”
钱穆:先生说.“富与贵,人人所欲,但若不以当得富贵之道而富贵了,君子将不安处此富贵。贫与贱,人人所恶,但若不以当得贫贱之道而贫贱了,君子将不违去此贫贱。君子若违去了仁,又哪得名为君子呀!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违去仁。匆促急遽之时仍是仁,颠仆困顿之时同样仍是仁。”
详解:
杨师开头就说:“孔子说:‘发大财,做大官,这是人人所盼望的’”给人一个印象,孔子一心想着“发大财,做大官”,这显然受了朱熹的影响,朱熹是教人通过科举升官发财的。
“不以其道得之”——钱师对这一句解释:“但若不以當得貧賤之道而貧賤了”就有点费解了:不以當得貧賤之道而貧賤,是命中注定要貧賤吗?
原因在于钱师将“得之”的“之”解释为“贫贱”,这显然是错误的。
其实这个“之”是指“去贫贱”,孔子的意思是:“不用符合正道的方法得到去贫贱,就宁愿不去贫贱。”
杨师说:“君子抛弃了仁德,怎样去成就他的声名呢?”君子不抛弃仁德,难道是为了成就他的声名吗?——应该是成就他内在素质的修养才是吧。
对这一章,一般人只是从字面上泛泛而谈,没有彰显孔子坚定行道的决心和勇气。
其实,这一章包涵着更深刻的内容。
孔子曾经说过:“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知是智慧,愠是蒙昧,这句话意思是说:“通过教化,使蒙昧的人成为有智慧的人,不也是君子的使命吗?”
今天讲的这一章,其实就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具体化和升级版。
在“人不知”的社会里,主要表现为“相”。“相”就是人的“富贵贫贱”,“富贵贫贱”包括人的财富多少,地位高低、权力大小、学识深浅、能力强弱等等。这些“相”实际上就是客观上的不平等。
富贵贫贱自然相,不以此相之谓公平。
由于在“人不知”的社会里,人们习惯于以“相”相之,即以人的“富贵贫贱”的“相”来作为选择交往、录用的标准——先敬罗衣后敬人,以貌取人,由物质的不平等变成了人格的不平等,势必造成社会分裂和矛盾激化。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富:富裕;与:和;贵:高贵;欲:欲望,追求;以:用,从;其:代指正确的;其道:正道;得:得到;之:代指富与贵;处:处置,享用,享受。
——富裕和高贵,是人人都追求的啊;但是不从正道得到的富贵,是不能享用的啊。(喻指貪官没有好下场)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贫,经济贫穷;贱,【政】治地位低下;恶,讨厌;得之的之,根据后文的“去”。去:去掉贫贱,代指脱去贫贱。
——贫穷和卑贱,是人人都讨厌的啊;然而不用符合正道的方法得到脱去贫贱,就宁愿不去掉贫贱啊。(喻指強盜必將受到懲處)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去:去掉,没有;仁:仁德;恶乎:怎么;成:成为,算是;名:君子之名,不是名声,而是代指君子。
——君子没有仁德,怎么还算君子呢?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无:不会;终食之间:吃完一顿饭的时间;违:违背;仁:仁德正道;造次:紧迫时刻;必:一定;于:在;是:代指仁德正道;颠沛:落难,指遭遇危险,甚至面临死亡之际;
——君子在一顿饭这么短暂的时间里也不会违背仁德正道,在紧迫时刻必定在守仁德行正道,在落难流浪,遭遇危险,甚至面临死亡之际,也一定在守仁德行正道。
这一章,孔子论述了君子对待贫富贵贱的态度,强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同时指出,君子无论富贵还是贫贱,都要依道而行。正如《易经》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道当自强。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白话文:
孔子说:“富裕和高贵,是人人都追求的啊,但是不从正道得到的富贵,是不能享用的啊。贫穷和卑贱,是人人都讨厌的啊,然而不用符合正道的方法得到脱贫去贱,就宁愿不脱去贫贱啊。君子没有仁德,怎么还算君子呢?君子在一顿饭这么短暂的时间里也不会违背仁德正道,在紧迫时刻必定在守仁德行正道,在落难流浪,遭遇危险,甚至面临死亡之际,也一定在守仁德行正道。”
avatar
侯衍锋
38楼
1.27道正贫富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宪问14.10》)
杨伯峻:孔子说:“贫穷却没有怨恨,很难;富贵却不骄傲,倒容易做到”
钱穆:先生說:“在貧困中能無怨,是難的。在富厚中能不驕,這比較的易了。”
详解:
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6.11》)
——孔子在这里说到面对贫富的不相问题,是从安贫而乐道这个角度说的。但应该明确的是,并不是说贫穷就是好的,富就是不好的。
曾经有过一个30年时 期,认为越穷越光荣,现在听来是笑谈。
其实贫富都是相,是自然现象。好与不好不在现象,而在本质。
对于行圣人之道的君子来说,对贫富只存在一个如何面对的问题,而不存在好和不好的问题。
贫和富,都不影响行圣人之道。
圣人之道是大道,不是某类人的专利。在道面前,无论穷人还是富人,一律平等,没有哪类人有优先权。
贫和富,在任何现实社会中都会存在的,而且关系到每一个人,特别在财富分配不公的社会,这问题就更加突出。
但这里相应的理解,贫富不能光局限在财富上。
贫富意味着多寡,在学识上也有贫富问题,在名誉、地位、权力、权利上同样有类似的问题。
任何一个由现实的人构成的现实社会,都不可能在所有方面绝对的平等。十个指头有长短。只要不平等,必然面临着贫富问题。
无论是在财富、学识、名誉、地位,还是权力、权利等方面,这个问题都是无可逃避的。
有的不平等来自天赋,如个人能力;有的不平等来自后天的努力,如付出不一样;有的不平等来自出身;如管二代富二代穷二代;所以平等只是人格意义上的平等。
——这就是孔子“有教无类”的意义所在。
这一章,自古以来都把其中的难当成平声,解释为困难,相应的断句就成了“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大儒朱熹就是这样把难当成难易的难。朱熹在《论语集注》里说:“处贫难,处富易,人之常情。”
这样低劣的注解,居然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这就是大儒被【帝】王招安的证据。
这句话的意思就成了“贫穷而不怨恨是困难的,富贵而不骄横是容易的。”这种说法就是相,相就是歧视。孔子的目的是要对其不相,才有这一章的出现。
孔子是站在全局的立场上,对整体发展趋势而言的,希望执【政】者有所觉察。
杨钱二师的解释是局部的,局限于贫富之相,就会引向短视,忘记了发展的目标,显然不符合孔子本意。
腐儒的曲解是非常巧妙的,忽悠能力忒强,再加上【帝】王钦定其为标准答案,因而能够广为流传。
在大儒垄断解释权以后,自古以来的断句、解释大多是错误的,这一章也不例外。
正确的断句应该是: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这里的关键在于难和易。
——怨:程度浅的是埋怨;程度深的是怨恨,被怨的就成了仇人了。这个怨,在古代就包含了埋怨、怨恨、仇人等意思。
——因怨就会生难:敌对、造反、作难、灾难就来了。
——难(nan4):造反作难、灾难;
——骄:本义是健壮的意思。富人,自以为健壮,因此骄傲,进而为富不仁,最后达到强烈的程度,于是矛盾就激化了。这个骄,在古代就包含了健壮、骄傲、怠慢、骄横、强烈等意思。
——易:本义是轻视的意思。富人,自以为自己的命好,因而对穷人轻视、怠慢,甚至压迫,形成贫富对立,最终对立矛盾在社会上蔓延。
——君子行圣人之道,就是要把人不知(没有智慧)的世界变成人不愠(不蒙昧)的世界。而人不愠的前提是人不相(不以表相作选择)。
——在具体的社会存在中,贫富包括财富、学识、名誉、地位、权力、权利等方面的广义贫富,是社会中最大的相。而这个贫富之相在任何人不知的社会中,都体现为贫而怨难(因怨恨造成灾难);富而骄易(因骄横造成歧视)。
——君子行圣人之道,把人不知的世界变成人不愠的世界,首要面对的就是如何把这个贫富之相不相之,由贫而怨难变为贫而无怨难,由富而骄易变为富而无骄易。
——这是以发展的眼光,从未来趋势上看问题,而朱熹的曲解就相当于将孔子的远见卓识贬低为老太婆在谈论张家长李家短。
要让贫而无怨难(贫穷而没有怨恨灾难,“怨难”可看作一个词,作怨恨灾难解);富而无骄易(富贵而没有骄横歧视,“骄易”可看作一个词,作骄横歧视解),不是让一个权威人士发一个倡议或者教主来一段福音就可以完成的。
更不是用强制或诱惑的手段把人改造成具有“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思想的新人来装门面的。
而是在贫富存在的现实中,用各种现实可行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礼乐等手段来改良实现的。
对于《论语》、对于孔学来说,不相是从人不知到人不愠的中间环节,也是必经之路。
首先不能否认相的存在。正因为有相的存在,才需要不相。例如,对于贫富之相来说,其存在是客观的,否认这种存在只能是掩耳盗铃、睁眼说瞎话——这不是不相,而是更严重地相了。
历来乌托邦们都在力图消除社会贫富之相,去剥夺富人分给穷人,这种行为本身就是相——这是在制造新的贫富差距。
真正的不相,是直面这贫富之相的存在,在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礼乐等方面,不要轻贫重富。对特别严重的贫困,就要脚踏实地往贫穷方面倾斜,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与此同时,打击贪官污吏,对富人要征收较多的税金,用于社会福利,缓和贫富矛盾,实现国泰民安。
必须再次说明的,这里的贫富,不单单指财富上的贫富,还有权力上的贫富,政治地位的贫富,学识和能力上的贫富。因此必须在广义的贫富上最终成就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的不相,才能真正地不相,这里关键在上头。
上头通了,一通百通,否则只能是“城头变换大王旗”,换汤不换药而已矣。
这一章,孔子阐明对贫富的正确态度是以道正贫富:贫和富都要纳入正确的轨道,通过脱贫致富和福利政策的方式缩小贫富差距,实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道正贫富,体现了孔子对劳苦大众充满仁爱的人文关怀。
白话文:
孔子说:“社会上贫与富的差别是事实存在的:贫穷会产生怨恨甚至酿成灾难;富贵使人骄横而产生歧视和欺凌,因而执 政者要通过发展生产,在扶贫、税 收等政 策对资源以及贫富差异作出合理的调配,最终实现贫困而没有怨恨和灾难,富贵而没有骄横和压迫。”
avatar
侯衍锋
39楼
1.28道尚修持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原《论语•学而1.15》)
详解:
上一章《道正贫富》说明了必须通过对贫富的不相,达到“贫而无怨难(贫穷而没有怨恨和灾难);富而无骄易(富贵而没有骄横和欺霸)”这样一个人不相(不以表相作为选择依据)的社会。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贡:孔子的学生。子贡以为人不相就是人类社会最高的境界了,所以问道:“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这个“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就类似于上章《道正贫富》所说的“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也就是说,人不相的社会状态,虽然比人不知的状态进了一步,但是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三步曲“人不知——人不相——人不愠”来说,还差一步。
——孔子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给予的回答是:“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也就是说,这种“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人不相社会是可以的,已经不错了,但还不是最理想的状态。
——对于孔学来说,最理想的社会就是贫而乐(贫者有平和乐观上进心态),富而好礼(富者有乐善好施以仁为本以礼处世的心态)的人不愠的大同社會。
——由于受通常观念的干扰,一般人都习惯于只在财富的角度看待贫富,但在上一章的解释里已经反复强调:贫富就是差异。《论语》里的贫富不单单指财富方面,只要人与人之间有产生差异的地方,无论是学识、智力、财富,还是政 治地位、社會角色等等,都会出现贫富。
——而人不愠的大同社會并不是要消灭一切差异的绝对平均的生而平等的社會,因为这种可能性根本不存在。
——人与人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探讨在一切方面绝对平均的社會,只能是乌托邦,毫无意义,对这一点孔子是非常明确的。
——孔子最高明的地方就在于,根本不去假设这种毫无意义的空想社會存在,而是在承认人与人差异的必然性前提下,探讨可能出现的理想社會,其结论就是人不愠的大同社會。
——用贫富对社會形态进行分类,就可以得出三种基本的社會形态:
(1)贫而谄,富而骄;
(2)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3)贫而乐,富而好礼;
——分别对应着(一)人不知,(二)人不相,(三)人不愠的社會。
——而行圣人之道,就是要把人不知的社會,通过人不相的中间环节,最终达到人不愠的大同社會。
三步曲表达方式有三种:
从人的文明角度:(1)人不知,(2)人不相,(3)人不愠;
从政 治经济角度:(1)庶,(2)富,(3)教;
从伦理福利角度:(1)贫而谄,富而骄,(2)贫而无谄,富而无骄,(3)贫而乐,富而好礼。
——以上(1)侧重智慧和人文,(2)侧重经济和政治,(3)侧重贫富和伦理。
——谄:奉承,不光指语言,还包括一切行为。
——为什么要奉承?因为是弱者而有所求。在贫而谄,富而骄的人不知社会,这种贫而谄现象无所不在。例如,下级对上级,打工仔对老板,研究生对教授,FANS对偶像,小國对大國等等。
——至于富而骄就更不用说了。骄:因强大而骄横。如前苏 联,曾因有强大阵营而要称霸世界。
——贫而谄依然贫,最终就会发展成为贫而怨难。因怨生仇进而敌对甚至造 反,社會就会动乱,百姓就要遭 殃。
——贫:弱势者,贫穷;而:转折意;无谄:没有巴结奉承;富:富裕强势者,富有;无骄:没有傲慢自大;何如:这样可以吗?
——子贡说:"人虽然贫穷,却不去巴结奉承;人虽然富有,却不傲慢自大,这样可以吗?"
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可也:还可以;未若:还不如;乐:yue,歌舞升平。如果连贫者弱者都能歌舞升平,说明社会已经达到不愠状态,只有不愠才可能做到歌舞升平;如果连贫者都能不愠,这才是真正的人不愠,这才是大同。乐又指贫者得到上级的关怀和照顾,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体现社會的人文关怀。
——好礼:崇尚礼节,以仁德待人;者:代指做到“贫而乐,富而好礼”;这里,礼乐并举,并不是说礼归富者,乐归贫者,而是互文的修辞手法:
——无论贫富,都乐且好礼。
——子贡的心得很了不起,但孔子并没有打高分,只是说:“还可以,但比不上无论贫富,都能乐于道德的自我完善,常有仁慈愉悦之心而且崇尚礼节的了。”
——子贡听了孔子的话后,有所启发,就联想到《诗经》上的诗句: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加工玉石等首饰反复地切磋,琢磨,正如君子的自我修养一样,需要长期艰苦的磨炼。
其斯之谓与
——其:代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斯:代指“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之谓与:是这样的意思吗?
——子贡有所启发,说:“《诗经》上说:‘加工玉石等首饰,反复地切磋,琢磨’,正如君子的自我修养一样,需要长期艰苦的磨炼,才能礼乐并举,就是这个意思吗?”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孔子非常赞赏子贡这种举一反三的能力。
——赐也:叫子贡的名字;始:这样才;可:可以;与:和;言:谈论;《诗》:《诗经》;已矣,了;告:告诉;诸:之于;往:以前,过往;而:转折意;知:知道;来者:将要来的;告诸往而知来者:比喻举一反三。
——孔子说:“赐啊,告诉你来龙,就能知去脉,举一可反三,那么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
在本章,孔子阐明了人类社會发展的三个阶段:(一)人不知、(二)人不相、(三)人不愠的大同世界,而要实现这些步骤,就要靠艰苦磨炼——道尚修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白话文:
子贡说:“人虽然贫穷,却不去巴结奉承,虽然富有,却不傲慢自大,这样可以吗?”
子贡的心得很了不起,但孔子并没有打高分,只是说:“还可以,但比不上无论贫富,都能乐于道德的自我完善,常有仁慈愉悦之心而且崇尚礼节的了。”
子贡有所启发,说:“《诗经》上说:‘加工玉石首饰,反复地切磋,琢磨’,正如君子的自我修养一样,需要长期艰苦的磨炼,才能礼乐并举,就是这个意思吗?”
孔子说:“赐啊,告诉你去脉,就能知来龙,举一可反三,那么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
avatar
侯衍锋
40楼
1.29君子守道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15.2》)
杨伯峻:孔子在陈国断绝了粮食,跟随的人都饿病了,爬不起床来。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道:“君子也有穷得毫无办法的时候吗?”孔子道:“君子虽然穷,还是坚持着;小人一穷便无所不为了。”
钱穆:在陈绝了粮食,从行的弟子们都饿病了,起不来。子路心怀不悦,来见孔子,道:“君子也有如此般穷的吗?”先生说:“是呀。君子固亦有穷时。但小人穷,便放滥横行了。”
详解:
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朱熹坐在【帝】王给他的板凳上,他能不为【帝】王着想吗?
立场决定了朱熹,使他不敢说真话,而且必须故意说假话。使得谬种流传。朱熹这种看领导脸色办事的无原则的作风贻害至今。
有人说朱熹是【帝】师,如果是真正的【帝】师,就应该将《论语》中孔子的原意讲给【帝】王听,使【帝】王依道而行,但他却故意阉割和篡改孔学的精华——道,使【帝】成为无道之君,害国害民近千年,这样的人只能叫做【帝】奴。
这一章,承接上一章《道尚修持》里贫而乐,富而好礼的精神,进一步展开孔子与学生同甘共苦的优秀品质,特别是记录了学生中产生不良情绪时,孔子善于以身作则来作思想工作的高度智慧和耐心细致的态度。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陈:陈国;绝粮:粮食没有了。从者:跟从的人;病:被饿病了;莫能兴:起不了床。
——孔子和学生们被围困在陈国,粮食吃完了,不少学生饿坏了,很多人病倒了,躺在床上爬不起来。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
——子路:孔子学生,好勇,脾气刚烈;愠见曰:怒气冲冲地来见孔子说;君子:有贤德有修养的成功人士;亦有:也有;穷:穷途末路;乎:吗。
——子路怒气冲冲地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穷途末路的时候吗?”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曰:孔子说;固:坚守,坚守对道的信念;穷:艰难困苦,孔子说的穷,不是穷途末路,而是艰难困苦;小人:意志比较薄弱的人;斯:代指在艰难困苦这种状况下;滥:泛滥开来,引申为不能守住底线。
——孔子说:“君子也有遇到艰难困苦的时候,但是能够守住心中的道德,小人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失去底线,无所不为。”
——小人就是普通群众,孔子在这里不是攻击小人,而是而是鼓励子路不要忘记自己君子身份,不能混同于普通群众。
这一章记述了孔子和学生在陈国被围困时,粮食吃完,学生病倒,子路闹情绪等等复杂情况下,孔子能够不慌不乱,不急不忙,有条不紊地一边宣讲君子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要经受得起考验,依然守住心中对道信念的精神——君子守道,一边告诫大家要保持君子身份,不要混同于普通民众。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白话文:
孔子和学生们被围困在陈国,粮食吃完了,不少学生饿坏了,很多人病倒了,躺在床上爬不起来。
子路怒气冲冲地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穷途末路的时候吗?”
孔子说:“君子也有遇到艰难困苦的时候,但是能够守住心中对道的信念;小人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失去底线而犯错误。”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