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元妃染恙宝玉提亲贾政升官,妙玉听琴辨猗兰..
avatar

元妃染恙宝玉提亲贾政升官,妙玉听琴辨猗兰..

柳明兰
1楼
元妃染恙宝玉提亲贾政升官,妙玉听琴辨猗兰
程高本红楼梦后四十回的文本内容,结构散乱,故事情节东拉西扯,全没有前八十回的如行云流水般的酣畅淋漓,读之令人昏昏入睡。很多人认为续作作者因为没有什么新鲜内容可写,就常常翻八十回前的旧账,而且动不动就是“触物伤情”,所“伤”之“情”不但空泛,有时还与所“触”之“物”不大相干。
例如,第八十七回,写黛见帕伤感时有一句:失意人逢失意事,新啼痕间旧啼痕。黛玉在毡包中拣衣服,见从前宝玉送她的两块旧手帕,上边有自己的题诗,于是便“触物伤情,感怀旧事”,对句是形容她淌眼泪的。紫鹃则说:“那都是那几年宝二爷和姑娘小时,一时好了,一时恼了,闹出来的笑话儿。要像如今这样斯抬斯敬的,那里能把这些东西白糟蹋了呢?”当时宝玉挨打,黛玉怜惜知己,为之而痛苦流泪,宝玉赠帕以示心意,黛玉感知已之用心,激动流泪,题诗寄情,这究竟跟“斯抬斯敬”有什么关系呢?能把这当作“笑话儿”吗?黛玉看到手帕,想起往事,又怎么能说是“失意人连失意事”呢?所以认为续作者根本不懂曹雪芹写那个情节的用意,所以只好瞎说一通。
但我不这么看,我不认为这些内容全都是凭空瞎写的,后四十回的很多内容之所以显得杂乱无章,一些事情很像突然冒出来,显得十分突兀而且孤立。是因为续作者应该是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的删改,有些关键的内容删没了,才会看上去没头没脑,如果我们把一些关键内容补上去,仍然能发现后四十回的内容一样结构紧密,故事情节完整连贯。
(一) 宝玉提亲贾政升官
下面,我从第八十一回开始,简单梳理一下从迎春被虐,原妃染恙,宝玉提亲,北靖王生日,贾政升官,妙玉听琴这一系列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一下这部作品后四十回也曾有过十分精密的结构,形式内容的高度连续完整性。
第八十一回,贾迎春嫁给孙绍祖后遭到虐待,贾宝玉为此非常悲伤。传递来的信息是很意味深长的。看看之前二十九回时贾府的气派,贾母去一趟清虚观打醮,看看王孙公子世家相与听到消息后闻风而动,前来巴结讨好不遗余力,这显示了贾府极盛时期的那场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富贵。
//原来冯紫英家听见贾府在庙里打醮,连忙预备了猪羊香烛茶银之类的东西送礼。凤姐儿听了,忙赶过正楼来,拍手笑道:“嗳呀!我就不防这个。只说咱们娘儿们来闲逛逛,人家只当咱们大摆斋坛的来送礼。都是老太太闹的。这又不得不预备赏封儿。”刚说了,只见冯家的两个管家娘子上楼来了。冯家两个未去,接着赵侍郎也有礼来了。于是接二连三,都听见贾府打醮,女眷都在庙里,凡一应远亲近友,世家相与都来送礼。贾母才后悔起来,说:“又不是什么正经斋事,我们不过闲逛逛,就想不到这礼上,没的惊动了人。”//
但是到了第七十九回,迎春出嫁后,任一个小小军职的世家子弟孙绍祖却为何有这么大的胆子变态虐待刚娶过来的贾府二小姐?说明贾府的盛势正在消退,贾府的靠山贾元春与王子腾,都正在失去其影响力。
第八十三回,皇宫里传了一个太医院御医,贾府就怀疑可能是元妃病了,说明元妃此时失宠,很久没有与贾府互通信息,贾府此时已成惊弓之鸟。
//贾赦道:“方才风闻宫里头传了一个太医院御医,两个吏目去看病,想来不是宫女儿下人了。这几天娘娘宫里有什么信儿没有?”贾琏道:“没有。”贾赦道:“你去问问二老爷和你珍大哥。不然,还该叫人去到太医院里打听打听才是。”贾琏答应了,一面吩咐人往太医院去,一面连忙去见贾政贾珍。贾政听了这话,因问道:“是那里来的风声?”贾琏道:“是大老爷才说的。”贾政道:“你索性和你珍大哥到里头打听打听。”贾琏道:“我已经打发人往太医院打听去了。”一面说著,一面退出来,去找贾珍。只见贾珍迎面来了,贾琏忙告诉贾珍。贾珍道:“我正为也听见这话,来回大老爷二老爷去的。”于是两个人同著来见贾政。贾政道:“如系元妃,少不得终有信的。”说著,贾赦也过来了。到了晌午,打听的人尚未回来。//
然后终于有太监前来通报元妃的病情,容许探视,联想到之前老太妃被亲人探病不久便薨逝,皇宫里妃子的病情需要通报娘家亲人的时候了,说明元妃此时的病势已经非常沉重。
//门上人进来,回说:“有两个内相在外要见二位老爷呢。”贾赦道:“请进来。”门上的人领了老公进来。贾赦贾政迎至二门外,先请了娘娘的安,一面同著进来,走至厅上让了坐。老公道:“前日这里贵妃娘娘有些欠安。昨日奉过旨意,宣召亲丁四人进里头探问。许各带丫头一人,余皆不用。亲丁男人只许在宫门外递个职名,请安听信,不得擅入。准于明日辰巳时进去,申酉时出来。”贾政贾赦等站着听了旨意,复又坐下,让老公吃茶毕,老公辞了出去。//
元妃病重,贾母众人宫闱探望。元妃卧病在床,却特别提及贾宝玉。很可能是对宝玉的婚姻作出了重要的指示,元妃病成这样还要惦记这个事情,说明安排宝玉的婚姻已经非常急迫,要利用宝玉的婚姻寻找靠山,就是娶妙玉。
因为尽管此时妙玉的外祖母老太妃已经去世,但她是北静王的表妹,北静王为完成老太妃的遗愿,他也会积极促成宝玉娶妙玉。
//走至元妃寝宫,只见奎壁辉煌,琉璃照耀。……那元妃看了职名,眼圈儿一红,止不住流下泪来。宫女儿递过绢子,元妃一面拭泪,一面传谕道:“今日稍安,令他们外面暂歇。”贾母等站起来,又谢了恩。元妃含泪道:“父女弟兄,反不如小家子得以常常亲近。”贾母等都忍着泪道:“娘娘不用悲伤,家中已托著娘娘的福多了。”元妃又问:“宝玉近来若何?”贾母道:“近来颇肯念书。因他父亲逼得严紧,如今文字也都做上来了。”元妃道:“这样才好。”//
第八十四回:在宫里的时候耳目众多,有些话不敢当面说,所以元妃又派亲信以赏赐为名,向贾赦贾政传达元妃的旨意。
//且说元妃疾愈之后,家中俱各喜欢。过了几日,有几个老公走来,带着东西银两,宣贵妃娘娘之命,因家中省问勤劳,俱有赏赐。把物件银两一一交代清楚。贾赦贾政等禀明了贾母,一齐谢恩毕,太监吃了茶去了。大家回到贾母房中,说笑了一回。外面老婆子传进来说:“小厮们来回道,那边有人请大老爷说要紧的话呢。”贾母便向贾赦道:“你去罢。”贾赦答应着,退出来自去了。 //
然后贾母贾政们就开始议论宝玉的婚事:
//这里贾母忽然想起,和贾政笑道:“娘娘心里却甚实惦记着宝玉,前儿还特特的问他来着呢。贾政陪笑道:“他近日文章都做上来了。”贾政笑道:“那里能象老太太的话呢。”贾母道:“你们时常叫他出去作诗作文,难道他都没作上来么。小孩子家慢慢的教导他,可是人家说的,‘胖子也不是一口儿吃的’。”贾政听了这话,忙陪笑道:“老太太说的是。”贾母又道:“提起宝玉,我还有一件事和你商量。如今他也大了,你们也该留神看一个好孩子给他定下。这也是他终身的大事。”//
第八十五回:北静王生日,贾赦贾政贾珍,贾琏,宝玉去与北静王拜寿,北静王对宝玉特别亲切。
//只见北静郡王穿着礼服,已迎到殿门廊下。贾赦贾政先上来请安,挨次便是珍,琏,宝玉请安。那北静郡王单拉着宝玉道:“我久不见你,很惦记你。”因又笑问道:“你那块玉儿好?”宝玉躬著身打着一半千儿回道:“蒙王爷福庇,都好。”北静王道:“今日你来,没有什么好东西给你吃的,倒是大家说说话儿罢。”说著,几个老公打起帘子,北静王说“请”,自己却先进去,然后贾赦等都躬著身跟进去。先是贾赦请北静王受礼,北静王也说了两句谦辞,那贾赦早已跪下,次及贾政等挨次行礼,自不必说。 //
北静王还单独留宝玉说话,直接告知自己给了贾府的好处,就是让贾政升官了。显然此时宝玉妙玉的婚事已经谈得差不多了。北静王要让宝玉明白,接受这样的婚姻,对保障家族利益所起的作用有多大。
//那贾赦等复肃敬退出。北静王吩咐太监等让在众戚旧一处好生款待,却单留宝玉在这里说话儿,又赏了坐。宝玉又磕头谢了恩,在挨门边绣墩上侧坐,说了一回读书作文诸事。北静王甚加爱惜,又赏了茶,因说道:“昨儿巡抚吴大人来陛见,说起令尊翁前任学政时,秉公办事,凡属生童,俱心服之至。他陛见时,万岁爷也曾问过,他也十分保举,可知是令尊翁的喜兆。”宝玉连忙站起,听毕这一段话,才回启道:“此是王爷的恩典,吴大人的盛情。”正说著,小太监进来回道:“外面诸位大人老爷都在前殿谢王爷赏宴。”说著,呈上谢宴并请午安的帖子来。北静王略看了一看,仍递给小太监,笑了一笑说道:“知道了,劳动他们。”//
最后北静王还赏赐了一块与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几乎一模一样的玉给贾宝玉,当然是块假玉。根据后四十回线索,这块假玉后来是要以假混真的,其实预示着北静王也将用穆妙玉把林黛玉换过来。说明北静王求娶林黛玉的事情,此时似乎也谈得差不多了。
//那小太监又回道:“这贾宝玉王爷单赏的饭预备了。”北静王便命那太监带了宝玉到一所极小巧精致的院里,派人陪着吃了饭,又过来谢了恩。北静王又说了些好话儿,忽然笑说道:“我前次见你那块玉倒有趣儿,回来说了个式样,叫他们也作了一块来。今日你来得正好,就给你带回去顽罢。”因命小太监取来,亲手递给宝玉。宝玉接过来捧著,又谢了,然后退出。北静王又命两个小太监跟出来,才同著贾赦等回来了。//
贾宝玉出来后,又乖巧地将贾政即将升官的这些信息告知贾政。然后林之孝果然前来汇报北静王提到过的那个巡抚来拜访过,证实巡抚对贾政的保举出于北静王的关系。
//这里贾政带着他三人回来见过贾母,请过了安,说了一回府里遇见的人。宝玉又回了贾政吴大人陛见保举的话。贾政道:“这吴大人本来咱们相好,也是我辈中人,还倒是有骨气的。”又说了几句闲话儿,贾母便叫”歇著去罢。”贾政退出,珍,琏,宝玉都跟到门口。贾政道:“你们都回去陪老太太坐着去罢。”说著,便回房去。刚坐了一坐,只见一个小丫头回道:“外面林之孝请老爷回话。”说著,递上个红单帖来,写着吴巡抚的名字。贾政知是来拜,便叫小丫头叫林之孝进来。贾政出至廊檐下。林之孝进来回道:“今日巡抚吴大人来拜,奴才回了去了。再奴才还听见说,现今工部出了一个郎中缺,外头人和部里都吵嚷是老爷拟正呢。”贾政道:“瞧罢咧。”林之孝又回了几句话,才出去了。 //
贾宝玉回家跟家里人谈起北静王送玉之事,紧接着,众人告知宝玉也有喜事。
//且说珍,琏,宝玉三人回去,独有宝玉到贾母那边,一面述说北静王待他的光景,并拿出那块玉来。大家看着笑了一回。贾母因命人:“给他收起去罢,别丢了。”因问:“你那块玉好生带着罢?别闹混了。”宝玉在项上摘了下来,说:“这不是我那一块玉,那里就掉了呢。比起来,两块玉差远着呢,那里混得过。我正要告诉老太太,前儿晚上我睡的时候把玉摘下来挂在帐子里,他竟放起光来了,满帐子都是红的。”贾母说道:“又胡说了,帐子的檐子是红的,火光照着,自然红是有的。”宝玉道:“不是。那时候灯已灭了,屋里都漆黑的了,还看得见他呢。”邢王二夫人抿著嘴笑。凤姐道:“这是喜信发动了。”宝玉道:“什么喜信?”贾母道:“你不懂得。今儿个闹了一天,你去歇歇儿去罢,别在这里说呆话了。” //
宝玉没听明白自己有什么喜事,又去问袭人。袭人并不告诉他,只是关心凤姐王夫人说这事时林姑娘有没有在身边。说明宝玉向妙玉提亲,不仅瞒着宝玉,也瞒着林黛玉。
//不说贾母处谈论亲事,且说宝玉回到自己房中,告诉袭人道:“老太太与凤姐姐方才说话含含糊糊,不知是什么意思。”袭人想了想,笑了一笑道:“这个我也猜不著。但只刚才说这些话时,林姑娘在跟前没有?”宝玉道:“林姑娘才病起来,这些时何曾到老太太那边去呢。” //
接着,贾芸送个帖子来,宝玉看了,居然惹得流泪伤心起来。帖子的内容,应该是与宝玉的婚讯有关。结婚本是喜事,宝玉为何要流泪?因为新娘不是自己的爱人林黛玉啊。贾宝玉最后还把这个帖子烧了。
//宝玉只顾拆开看那字儿,也不理会袭人这些话。袭人见他看那帖儿,皱一回眉,又笑一笑儿,又摇摇头儿,后来光景竟大不耐烦起来。袭人等他看完了,问道:“是什么事情?”宝玉也不答言,把那帖子已经撕作几段,袭人见这般光景,也不便再问,便问宝玉吃了饭还看书不看。宝玉道:“可笑芸儿这孩子竟这样的混帐。”袭人见他所答非所问,便微微的笑着问道:“到底是什么事?”宝玉道:“问他作什么,咱们吃饭罢。吃了饭歇著罢,心里闹的怪烦的。”说著叫小丫头子点了一个火儿来,把那撕的帖儿烧了。//
第二天,通过贾芸之口,再次道出,宝玉的喜事是他的亲事。
//刚往外走着,只见贾芸慌慌张张往里来,看见宝玉连忙请安,说:“叔叔大喜了。”那宝玉估量著是昨日那件事,便说道:“你也太冒失了,不管人心里有事没事,只管来搅。”贾芸陪笑道:“叔叔不信只管瞧去,人都来了,在咱们大门口呢。”宝玉越发急了,说:“这是那里的话!”正说著,只听外边一片声嚷起来。贾芸道:“叔叔听这不是?”宝玉越发心里狐疑起来,只听一个人嚷道:“你们这些人好没规矩,这是什么地方,你们在这里混嚷。”那人答道:“谁叫老爷升了官呢,怎么不叫我们来吵喜呢。别人家盼著吵还不能呢。”宝玉听了,才知道是贾政升了郎中了,人来报喜的。心中自是甚喜。连忙要走时,贾芸赶著说道:“叔叔乐不乐?叔叔的亲事要再成了,不用说是两层喜了。”//
诡异的是,宝玉的喜事临近,黛玉的喜事也临近了,我判断这个黛玉的喜事应该是林黛玉嫁北静王的订婚,但是大家却被告知是黛玉的生日,可见黛玉订婚这个事情都是瞒着黛玉,也瞒着众人的。
//这里贾母因问凤姐谁说送戏的话,凤姐道:“说是舅太爷那边说,后儿日子好,送一班新出的小戏儿给老太太,老爷,太太贺喜。”因又笑着说道:“不但日子好,还是好日子呢。”说著这话,却瞅著黛玉笑。黛玉也微笑。王夫人因道:“可是呢,后日还是外甥女儿的好日子呢。”贾母想了一想,也笑道:“可见我如今老了,什么事都糊涂了。亏了有我这凤丫头是我个‘给事中’。既这么著,很好,他舅舅家给他们贺喜,你舅舅家就给你做生日,岂不好呢。”说的大家都笑起来,说道:“老祖宗说句话儿都是上篇上论的,怎么怨得有这么大福气呢。”说著,宝玉进来,听见这些话,越发乐的手舞足蹈了。 //
//如此两日,已是庆贺之期。这日一早,王子腾和亲戚家已送过一班戏来,就在贾母正厅前搭起行台。外头爷们都穿着公服陪侍,亲戚来贺的约有十余桌酒。里面为著是新戏,又见贾母高兴,便将琉璃戏屏隔在后厦,里面也摆下酒席。上首薛姨妈一桌,是王夫人宝琴陪着,对面老太太一桌,是邢夫人岫烟陪着,下面尚空两桌,贾母叫他们快来,一会儿,只见凤姐领着众丫头,都簇拥著林黛玉来了。黛玉略换了几件新鲜衣服,打扮得宛如嫦娥下界,含羞带笑的出来见了众人。湘云,李纹,李纨都让他上首座,黛玉只是不肯。贾母笑道:“今日你坐了罢。” //
(二) 黛玉作猗兰与思贤,宝玉妙玉听琴
第八十七回,宝钗突然寄给林黛玉一封信。内容:
//妹生辰不偶,家运多艰,姊妹伶仃,萱亲衰迈。兼之声狺语,旦暮无休。更遭惨祸飞灾,不啻惊风密雨。夜深辗侧,愁绪何堪。属在同心,能不为之愍恻乎?回忆海棠结社,序属清秋,对菊持螯,同盟欢洽。犹记”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之句,未尝不叹冷节遗芳,如吾两人也。感怀触绪,聊赋四章,匪曰无故呻吟,亦长歌当哭之意耳。//
//悲时序之递嬗兮,又属清秋。感遭家之不造兮,独处离愁。北堂有萱兮,何以忘忧?无以解忧兮,我心咻咻。一解。云凭凭兮秋风酸,步中庭兮霜叶干。何去何从兮,失我故欢。静言思之兮恻肺肝!二解。惟鲔有潭兮,惟鹤有梁。鳞甲潜伏兮,羽毛何长!搔首问兮茫茫,高天厚地兮,谁知余之永伤。三解。银河耿耿兮寒气侵,月色横斜兮玉漏沉。忧心炳炳兮发我哀吟,吟复吟兮寄我知音。四解。//
分析宝钗的信与诗,薛蟠酒店行凶,打死张三,经贿赂官场得翻案灭罪。宝钗的书和诗是在等待结案期间所写。薛蟠行凶打死张三受官场庇护,而宝钗在信中歪曲事实混淆视听:明明是张三家被弄得家破人亡而凶手安然无事,宝钗的信中却偏说自己“更遭惨祸飞灾”;被害家属喊冤叫屈,官府老吏虚张声势,宝钗就危言耸听地说是“猇声狺语,旦暮无休”;还“长歌当哭”,“寄我知音”,完全颠倒了黑白。
但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薛家确实摊上事了,他们家现在有很多麻烦,宝钗有很多烦恼。更严峻的现实是,薛宝琴会被梅家退婚,而她薛宝钗的名声也会受到连累,不会被人看重,命运难测。
第七十一回南安太妃去贾府看姑娘,很可能看中薛宝钗,曾为她儿子南安郡王求娶宝钗为继室,但由于受薛蟠这事的连累,婚事没谈成,南安王最终娶了傅秋芳。第七十八回贾府抄捡大观园,薛宝钗为避嫌搬离大观园,就是因为怕自己的名声受到连累,妨碍其直上青云成为南安王妃。
宝钗平时乐观积极,不会作这么悲观的文字。如果仅仅是薛蟠再犯命案,家里遭遇官司,宝钗断不至于写出“惟鲔有潭兮,惟鹤有梁。鳞甲潜伏兮,羽毛何长!搔首问兮茫茫,高天厚地兮,谁知余之永伤。”这样的文字,必然是事关自己前途命运,遇到了重大挫折。
而且就算她有这么多忧愁,她倾诉苦恼的对象应该首选史湘云和探春等,而不是黛玉。必然是听到了宝玉与妙玉的婚讯,才第一时间给黛玉写信。仔细分析信的内容,似有同病相怜,借此鼓励黛玉勇敢积极面对现实的意思。
紧接着,大观园众姐妹都来看望黛玉。
//早见几个人进来,却是探春,湘云,李纹,李绮。彼此问了好,雪雁倒上茶来,大家喝了,说些闲话。……停了一回儿,又透过一阵清香来。众人闻着,都说道:“这是何处来的香风?这象什么香?”黛玉道:“好象木樨香。”探春笑道:“林姐姐终不脱南边人的话,这大九月里的,那里还有桂花呢。”黛玉笑道:“原是啊,不然怎么不竟说是桂花香只说似乎象呢。”湘云道:“三姐姐,你也别说。你可记得‘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在南边,正是晚桂开的时候了。你只没有见过罢了,等你明日到南边去的时候,你自然也就知道了。”探春笑道:“我有什么事到南边去?况且这个也是我早知道的,不用你们说嘴。”李纹李绮只抿著嘴儿笑。黛玉道:“妹妹,这可说不齐。俗语说,‘人是地行仙’,今日在这里,明日就不知在那里。譬如我,原是南边人,怎么到了这里呢?” …… //
为什么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来看望黛玉呢?就是贾府为宝玉提亲,对象是妙玉,谜底已经在所有人中揭开,当时舆论都还是站在林黛玉这边的,同情林黛玉。看看宝钗探春这些人,是第一时间表达了对黛玉的支持。此时的妙玉是孤立的。
八十七回://这黛玉不看则已,看了时也不说穿那一件衣服,手里只拿着那两方手帕,呆呆的看那旧诗。看了一回,不觉的簌簌泪下。紫鹃刚从外间进来,只见雪雁正捧著一毡包衣裳在旁边呆立,小几上却搁著剪破的香囊,两三截儿扇袋和那铰折了的穗子,黛玉手中自拿着两方旧帕,上边写着字迹,在那里对着滴泪。正是: 失意人逢失意事,新啼痕间旧啼痕。 //
黛玉在毡包中拣衣服,见到从前宝玉送她的两块旧手帕,于是“触物伤情,感怀旧事”。此情节在程高本中突然出现,显得十分突兀,如果放在林黛玉突然知道了宝玉妙玉正在议婚的背景下,便显得十分合情合理了。
第八十七回,黛玉作悲秋词四首,并将其谱成琴曲,原来是为了答复薛宝钗的《与黛玉书并诗四章》。
//回头看见案上宝钗的诗启尚未收好,又拿出来瞧了两遍,叹道:“境遇不同,伤心则一。不免也赋四章,翻入琴谱,可弹可歌,明日写出来寄去,以当和作。”便叫雪雁将外边桌上笔砚拿来,濡墨挥毫,赋成四叠。又将琴谱翻出,借他《猗兰》《思贤》两操,合成音韵,与自己做的配齐了,然后写出,以备送与宝钗。又即叫雪雁向箱中将自己带来的短琴拿出,调上弦,又操演了指法。黛玉本是个绝顶聪明人,又在南边学过几时,虽是手生,到底一理就熟。//
第八十七回林黛玉弹琴时,吟咏《悲秋词》的内容:
//风萧萧兮秋气深,美人千里兮独沉吟。望故乡兮何处, 倚栏杆兮涕沾襟。
山迢迢兮水长,照轩窗兮明月光。耿耿不寐兮银河渺茫,罗衫怯怯兮风露凉。
子之遭兮不自由,予之遇兮多烦忧。之子与我兮心焉相投,思古人兮俾无尤。
人生斯世兮如轻尘,天上人间兮感夙因。感夙因兮不可惙,素心如何天上月。//
当时听琴的是宝玉与妙玉,这首曲子就是弹奏给宝玉妙玉听的。本来是答复宝钗的文字,实际上写的却是妙玉,这里的转换非常巧妙,与宝玉为晴雯作芙蓉誄实誄黛玉颇有点异曲同工之妙。必然是宝玉与妙玉的婚讯已传入黛玉耳中,她弹奏此曲是想向宝玉和妙玉表明,自己愿意接受这个结果。但终究不甘心不情愿,结果把琴弦弹断了。这个曲子妙玉听懂了,但是宝玉没听懂。所以妙玉其实是黛玉的知音。
然后第八十九回,宝玉又来窜访潇湘馆:
//说著,一面看见中间挂著一幅单条,上面画著一个嫦娥,带着一个侍者,又一个女仙,也有一个侍者,捧著一个长长儿的衣囊似的,二人身边略有些云护,别无点缀,全仿李龙眠白描笔意,上有”斗寒图”三字,用八分书写着。宝玉道:“妹妹这幅《斗寒图》可是新挂上的?”黛玉道:“可不是。昨日他们收拾屋子,我想起来,拿出来叫他们挂上的。”宝玉道:“是什么出处?”黛玉笑道:“眼前熟的很的,还要问人。”宝玉笑道:“我一时想不起,妹妹告诉我罢。”黛玉道:“岂不闻‘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宝玉道:“是啊。这个实在新奇雅致,却好此时拿出来挂。”说著,又东瞧瞧,西走走。 //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这是李商隐的诗,黛玉之前在第四十回曾经宣称自己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但这个时候居然将反映李商隐诗意境的《斗寒图》挂了出来,明显是想告诉贾宝玉,自己能接受与妙玉二女同侍一夫的结果。贾宝玉其实不傻,应该是看懂了,但是他还是要装傻,故意支支吾吾。
//宝玉道:“我那一天从蓼风轩来听见的,又恐怕打断你的清韵,所以静听了一会就走了。我正要问你:前路是平韵,到末了儿忽转了仄韵,是个什么意思?”黛玉道:“这是人心自然之音,做到那里就到那里,原没有一定的。”宝玉道:“原来如此。可惜我不知音,枉听了一会子。”黛玉道:“古来知音人能有几个?”宝玉听了。又觉得出言冒失了,又怕寒了黛玉的心,坐了一坐,心里象有许多话,却再无可讲的。黛玉因方才的话也是冲口而出,此时回想,觉得太冷淡些,也就无话。”//
宝玉与妙玉议婚,宝黛关系微妙,面对北静王给予贾府的系列好处,例如贾政升官等,可以说是贾府新的靠山,宝玉是很难拒绝这场婚姻的。聪明的黛玉在用一些非常含蓄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与底线,且不停的试探宝玉的态度。而宝玉必须装傻,打哈哈到底。所以黛玉直接说出“古来知音人能有几个”这样的话,可想而知能戳到宝玉的软勒。
这里,请注意,小说文本里此时对黛玉的容貌描写:
//但见黛玉身上穿着月白绣花小毛皮袄,加上银鼠坎肩,头上挽著随常云髻,簪上一枝赤金匾簪,别无花朵,腰下系著杨妃色绣花绵裙。真比如:亭亭玉树临风立,冉冉香莲带露开。//
黛玉的美貌与聪慧,所谓心较比干多一窍。这才是贾宝玉对她迷恋得不能自拔的原因,小说这样的铺垫,是为下一章林黛玉拒婚北静王,宝玉会不顾一切地站出来护卫林黛玉,不惜血溅礼堂埋下的伏笔。
按程高本对故事情节的设定,此时的黛玉已经身染沉疴,患上痨病,成天痰盂不离身,命将不久于人世了。怎么小说里居然用“亭亭玉树临风立,冉冉香莲带露开。”这样的句子来形容黛玉的绝世风采,岂不分裂?
可见,八十九回,很多内容绝对是从原著中辑录出来的,高鄂篡改这些内容时,没有将其删干净,但也许是因为实在爱这些文字,不舍得删。
我向来认为,高鄂续书时是有曹雪芹原稿的,但按原稿付印必遭禁,为了让书能顺利刋印卖钱,只好忍痛篡改部分内容。 因为完整脂本必有很多犯禁的问题,严重妨碍其面世,不改不行。正是因为后四十回是在原著基础上进行的删改,才使得故事情节前后脱节,很多内容无法理顺,不能自圆其说了。如果真是续作者凭空编写,他们完全可以让故事在连续性完整性上取得比这个好得多的效果。
所以,我认为续补红楼梦,高鄂后四十回内容,还是应该尽量利用其文本,能不动的就不动,只在关键的地方插入一些内容,必然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avatar
柳明兰
2楼
@宝刀未老11 2019-10-26 22:15:13
妇女们,横冲直撞,无效。
王国维,比你傻?
林语堂,比你傻?
张新之,比你傻?
朱眉叔,比你傻?
宋孔显,比你傻?
容庚,比你傻?
牟宗三,比你傻?
白先勇,比你傻?
高阳,比你傻?
徐迟,比你傻?
夏志清,比你傻?
-----------------------------
你说对了,我周明兰,就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avatar
柳明兰
3楼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