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朱鲁子:“我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 【完善版】
avatar

朱鲁子:“我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 【完善版】

朱鲁子
1楼
【此文把图片省略了】
朱鲁子:“我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
题记:“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14:6】)
————————————
基督教之耶稣基督“道成肉身”的说法蕴含着极为深刻的道理,其意义无限丰富。但它却很难为没有宗教信仰的一般人所理解,也常常为大多数宗教信徒神秘化。其实,“道成肉身”并不神秘,它与我们所熟悉的儒家经典《大学》所说的通过“知至”而实现的“身修”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个道理讲清楚,其意义当不可估量。
其实,道成肉身的直接意思,无非是说,道,与人合二为一,人即道,道即人。说白了就是耶稣所说的——“我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但这样说,对门外人来说,等于什么也没有说。我们必须另辟蹊径。
实际上,道成肉身的思想,在儒、道、佛等文明形态那里,同样存在。特别是在儒家关于“修身”的理论之中。
——让我们以儒家经典《大学》之“修身”理论来例证之。
我们首先学习一下《大学》:
《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静,静而後能安,安而後能虑,虑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後,则近道矣。
《大学》次第分明: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诚,意诚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齐,家齐而後国治,国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有人“皆以修身为本”!!!
一、“修身”是实现人生理想的手段
儒家之“修身”,不是目的,仅仅是其实现齐家、治国而平天下的手段。在儒家看来,身不修,一切都是空谈。而修身的前提是“心正”,心正的前提是“意诚”,意诚的前提是“知至”。怎样才能“知至”?《大学》说,“格物”。
问题很清楚,只要通过“格物”而“知至”,那么,顺理成章,“修身”而达“身修”就不是问题。——这里有一个隐藏的前提我们不能不追问:为什么要“修身”?答案只能是,人的先天的身心平衡被打破了,身心分裂了。这就是人类所有问题的根源,是基督教所谓的“原罪”。因为,人的先天的平衡被破坏或身心分裂,始于自然赋予人的“生理青春期”的到来,但其心理的“精神青春期”却并没有自然地同步地到来。此时开始,人的身与心的发展脱节了,即现代人生哲学所说的“身先于心”。故而可知,所谓“修身”,无非就是使失去平衡的身心重新弥合,即身心合一罢了。欲实现这个目的,根据“身先于心”命题所揭示的真理,就应该让落伍的、不成熟的“心”追赶上已经长大成人可以复制(生儿育女)自己的“身”。而这个过程,无非就是把“心”从“身”的压迫和奴役中解放出来、剥离出来,还人一颗透明的皎洁的赤子之心罢了……
那么,何谓“格物”?是不是像王阳明那样去“格竹子”或者如某些人所说的去研究万事万物的道理就是“格物”?当然不是。朱熹和王阳明对“格”的理解应该没有问题,但对“物”的理解可能并不究竟:朱熹在《大学章句》中说:“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朱熹把“格”解释为穷究,把“物”解释为事。认为格物致知是通过穷尽事物的理,而后使心有所知。他格的是心外之物。王阳明在《大学问》中说:“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王阳明把“格”解释为正,是纠正、端正之意。把“物”解释为意念活动的对象,认为“格物”是去除心中不正之念,从而可以致良知。他要格的是心中之物。相较来说,王阳明比朱熹更胜一筹。
其实,所谓“格”,就是理性的逻辑推理,就是切磋琢磨研究分析。那到哪里去“格物”呢?当然,不是到外面世界,而是要到圣贤书里。因为,所有圣贤的经典著作,必是合乎理性的、合乎逻辑的,即是“讲道理”的。即,真理、真知,都蕴藏在圣贤的经典里。所谓“知至”,就是找到了圣贤所讲的这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真理”、“真知”。故,《大学》其实已经告诉我们了:真理、真知,就在“纸里”。
可知,通过“格物”而获得的真理、真知,是“纸上得来”的,是理性推理获得的理性知识,它仅仅是一种浅层次的“理悟”。——达成“理悟”的人,就是初级意义上的“得道者”。
——上述思想,具体到个体身上,我们可以这样来表达:一个人,通过教育的灌输(如早期的“读经”),如果已经被圣贤的经典知识所充满,自己满腹经纶,可以侃侃而谈(如古代儒生),那么,他就会对圣贤的说法毫不怀疑,开口闭口不离圣贤,从而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精神结构或意识形态即“世界观”。因为这个“世界观”是建立在圣贤的经典基础上的,而在他根深蒂固的观念里,圣贤的经典是不会错的,是千真万确的真理,故,他就会执着于这个“世界观”并以圣贤和真理的代言人自居而自以为是、目空一切、冥顽不化。其实,《大学》所说的“格物”,无非就是“格”这个由圣贤经典(——对一般人来说,这个“世界观”主要是由“常识”和个人经验构成。由于经验和常识是靠不住的,故,一般人的“世界观”并不牢固,也就是说,一般人很难形成自己的“世界观”。这就是说,芸芸众生往往是一群人云亦云的“墙头草”、乌合之众)所构成的“世界观”罢了。
个体从小到大建构自己的“世界观”的过程,就是“为学日益”的过程,而“格”这个“世界观”的过程,就是“为道日损”的过程。
不经过“格”的“世界观”,只是一堆死的书本知识。对个体而言,这些知识,就构成他自己意识不到的“知障”,即“无明”,即“黑暗”,即“愚痴”。通过一个“为道日损”的“格”的过程,在某一刻——临界点上,个体就会突然间产生一种大梦初醒、醍醐灌顶的通透感,获得一种如宗教所说的“重生”和“复活”般的体验,这就是“开悟”。一旦“开悟”,知障、无明、黑暗、愚痴尽除。此时,个体当然就理解了苏格拉底所说的“我知道自己无知”了,当然会深刻地认同孔子所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了,对释迦牟尼的佛法也会了然于胸,面对耶稣的“十字架”会不由地洒下热泪……一句话,此时的人,“一通百通”。
“为学”,是个漫长的知识积累过程,而“为道”,则是一个化除板结的“意识形态”,打开死不改悔的“精神结构”的过程,它可能很快地完成。打个比喻:“为学”,是一个太阳落山后整个黑夜的形成过程,直至黎明前(大约需要12小时);而“为道”,则是太阳从地平线逐渐升起直到彻底离开地平线的过程(可能仅需要一刻钟)。
人们不免疑惑:既然“为道”是如此快捷、如此简单,那么,人们怎么会普遍地不“开悟”呢?
其实,答案已经明了:
一、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们普遍地形成不了那个能够经得起“格”的“世界观”啊!此正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我则说“若非伸手不见五指,哪有醍醐灌顶之时!”
二、自轴心时代以来,两千多年间,人们根本不知道《大学》的精髓——“格物”的真正含义!即,人们没有一个“格物”的正确的、科学的方法。
——此之谓执与悟的辩证法:无执不悟、不执不悟;然,执未必悟!
对“格物”达成如是之理解,可谓“知至”……
毫无疑问,如果不把这个“纸上得来”的“浅”的真理、真知(“道”)落实到实处——“身”上,那对个人的生命来说就毫无意义。
因此,我们就必须从这种意义上的“知至”、“得道”开始,往回回溯到“修身”。
而从“知至”到“修身”的过程,无非就是佛、道、瑜伽等所谓的“修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实践”、活动——在理论指导之下的。
从《大学》的逻辑来说,只要“知至”(“得道”),则必“意诚”(无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只要“意诚”,则必“心正”(不偏不倚、正大光明、坦坦荡荡、光明磊落);只要“心正”,则必“身修”。
这里的问题是,何以说唯有“知至”才能“诚意”或“意诚”?——回答是:没有“知至”的“诚意”或“意诚”,只能是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望;而事实上从愿望出发,往往会事与愿违。故,只有建立在“知至”基础上的“诚意”或“意诚”,才是真实可靠的。因为,“知至”是明辨是非的必要条件。
经过如此一个循序渐进合乎逻辑理性的修行、实践过程所成就的“身”,无疑是个纯净无染的圣洁之身(生命)、内含赤子之心的身。人一旦有了这样的“身”,那么,齐家、治国以至平天下,当不在话下。
二、“身修”即“道成肉身”
我要说的是,由“知至”(“得道”)而达成的“身修”,就是把“纸上得来”、“理悟”的真理、真知,具体化、物化、内化到这个具体的人身上,使他的整个“身”充满真理之光,与道合二为一。换言之,此时,宇宙人生的真理、真知即“道”,是经过了他的亲证的,是“如人饮水”的,是通过身体力行“证悟”了的“道”。——这个过程,是“知先行后”,而后才自觉地“知行合一”的。
自觉地、有意识地“知行合一”经过一个量变的过程后,就会达成“无为而无不为”的“知行合一”。此时,个体就由此前的身心分裂状态重新达成了“身心合一”或灵与肉的辩证统一。实现了知行合一、身心合一的人,与基督教所说的“道成肉身”大同小异。——根据《圣经》的说法,耶稣基督之“道成肉身”,当然不同于上面所说的普通人通过“知至”(“得道”)而“修身”、“身修”所达到的“道成肉身”。其区别或许在于,耶稣基督,不是通过一个“行先知后”而又“知先行后”最终“知行合一”的过程才“道成肉身”的,而是从一开始(诞生)就是“知行合一”的,即他的“道成肉身”,是先天命定的,是“上帝”给他的。(我们不再做其他理解)
不难看出,“格物”而“致知”的过程,实际上是“行先知后”。这个“行”,是没有“知”指导的,具有盲目性,不是自觉的“修行”,不是“实践”。——这个“行”的结果——“知”,仅仅是一种“理悟”。而“知至”之后开启的“修身”过程,是“知先行后”的。这个“行”,是真正意义上的“修行”,是“实践”,而不是瞎修盲练。——这个“行”的结果——“知”,是一种“证悟”。此时,人的身心重新合一,即“道成肉身”。
其实,历史上所有的先知圣人——不独是耶稣基督,都是“道成肉身”的。因为,在先知圣人之前,是没有“道”的——“道”是隐而不显的,所有的“道”,都是他们拼了老命“一步一泣血”(朱鲁子:《一步一泣血的现代人生哲学》)地开辟、探寻出来的。可以说,“求道难,难于上青山”。故而,孔子才会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三、不借助于“道成肉身”者,人不得“进天国”
现实社会纷繁复杂,没有领航的灯塔,应该是无人可以幸免于触礁搁浅。这就是耶稣基督所说的 “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14:6】)的真理之所在。
——现代人生哲学揭秘的“斯芬克斯之谜”告诉我们:不认识你自己的人,即不能识破“斯芬克斯”的真相为集“诱惑”与“恐吓”为一体的“现实社会”的人,必被“斯芬克斯”所吞噬。事实正是这样:凡是没有“认识你自己”即“得道”的世人,无不败在现实社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诱惑与恐吓之下。
所有的“道成肉身”者,都是“道路、真理和生命”。借助于他(们),我们才能够“得道”而“进天国”,而凡不借助于他(们)的,都不得“进天国”。换言之,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的个体人生,注定是悲剧。
大哉耶稣基督!
大哉释迦牟尼!
大哉苏格拉底!
大哉孔老孟庄!
四、《大学》的奥秘是“倒果为因”
《大学》所传递给我们的最大奥秘,无非是“倒果为因”。所谓倒果为因,就是让我们一开始就站在圣贤的制高点上,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修行)。这里的殊胜之处在于,一旦我们“知至”即初级“得道”后,就会源源不断地、轻而易举地获得圣贤的大智慧和生命能量的加持和助力,使我们的实践、修行事半而功倍。这其中的奥秘可能是,一旦“知至”即“得道”,那么,个体与圣贤之间就在灵魂、精神的层面上相通了,凡圣之间精神上的鸿沟就不存在了。这就是儒释道瑜伽所谓的“心心相印”、“薪火相传”。用比喻来说就是,圣贤的精神种子,种在了弟子(如妇人)的心中。此后,这些种子就会自己自动地生长,直到开花结果。这颗圣贤的种子一旦在某个弟子身上开花结果,那么,这个弟子就担负起了“为往圣继绝学”的使命。
诚斯言:“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南海北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陆九渊集》)
哪里有什么神秘可言啊!
2018,12,9-10-11-12-22
avatar
朱鲁子
2楼
此文表明,我是2000多年来,第一个读懂了《大学》之“格物”思想的人。
此次修改的部分,相当重要。以前看过前面文章的可以主要看那个补充的内容。
avatar
朱鲁子
3楼
格物,是大学最要害的一步。不懂得格物,不一切免谈。
avatar
朱鲁子
4楼
圣诞节。耶稣,道成肉身的典范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