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粟裕与毛泽东淮海战役战略战术的巨大落差,毛泽东为什么要先打黄百韬?
avatar

粟裕与毛泽东淮海战役战略战术的巨大落差,毛泽东为什么要先打黄百韬?

ty_一道弧线
1楼
粟裕是战术大师,但不是战略大师,这和林彪其实一样。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林彪与粟裕都是打的小战役思维,林彪要坚持打长春,粟裕的小淮海想打的是两淮,两者的共同点都是一样的,要夺的是地区而不是歼敌。
但毛泽东有一个教条,就是得地丧师,地不保全;失地歼敌,人地皆得。所以毛泽东在淮海战役的部署上,第一眼看到的不是战术问题,不是土地得失,不是两淮,而是黄百韬的强大师团。
结合辽沈战役大家可能会说,毛泽东看到的也是城市锦州啊?其实不然。林彪打长春和毛泽东打锦州玩法不同,一个是单纯的打城市,一个是通过占领战略要地封锁敌人的退路,关门打狗,标的是全东北的敌人重兵集团。
所以说在两大战役中毛泽东看到的都是要歼灭敌人的主力。
这就是战略和战术的差异。
本文我们要说的是,为什么毛泽东在淮海战役中,点名要第一个打黄百韬集团?
(以下介绍黄百韬履历部分,转述落莫绚烂依恋 2018-12-28 09:56文章)
在国名党统治后期,政府腐败,欺压百姓,官僚主义盛行。几乎所有的将士都在享乐,无心整顿军队,但是有这么一个人,与这群人不同,即使在众人皆醉的情况下,也要整顿军队,努力向上。这个人叫做黄百韬。
黄百韬
说到黄百韬,他一开始真的是什么都没有。其一,他没入过军校,也没有接受过什么特殊训练。其二,他也没有自己的军队,那个他一开始带的25军,也是经过改编的中央军队,不是他自己的。其三,他也没什么靠山,他的长官本来就不太喜欢他,受不到别人照顾。
但是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九四零年,他去了第三战区当了参谋长之后,整顿军队,把一些无作为的将士全部换掉,每天严查部队纪律,打造了一支强悍的军队,表现非常出色,但还是始终得不到上级信任,甚至又把他分配到了边远战区。黄知道自己没什么靠山,一切只能靠自己打拼来获得上级的赏识。他好像天生就是块打仗的料,无论带什么兵,都可以把他们训练地非常勇猛,他自己也是带头冲锋,几个月时间,立下了无数战功,终于获得了蒋介石的赏识。
蒋介石与黄百韬
一九四八年,发生了豫东战役,黄百韬的军队突袭豫东,而此时粟裕将军带领的军队刚刚经历激烈的战斗,兵力较弱,也没有想到敌人会偷袭,完全没有准备好迎战,并且黄的军队攻势迅猛,最后粟裕将军实在没有办法,只好下令撤退。这也是国名党在内战时期少有的一次胜利,不得不说黄百韬观察力敏锐,善于抓住时机。
毛 早就听说了黄的战绩,知道他和其他国名党的人不一样,带领的军队战斗力非常强,可以说是国名党军队战力核心之一,淮海战役必须先除掉他,这个人留下来后患无穷,若不早点歼灭他的军队,之后必然与他陷入苦战,这次豫东战役也也验证了 的想法。这也可以看出我们的毛 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人。于是我军调集人马,向黄百韬发起总攻。
把黄的军队打退回碾庄。黄已经被包围,寻求救援,但是国名党其他军队为了自保,见死不救。在撤离的路上,黄自知大局已定,自己十分羞愧,饮弹自尽。
(以上介绍黄百韬履历部分,转述落莫绚烂依恋 2018-12-28 09:56文章)
毛泽东为什么淮海战役首要打击的就是黄百韬,就是因为黄百韬的两大优点:
第一,黄百韬英勇善战,集团军极其强大,打蛇要打头;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黄百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很麻烦。
第三,黄百韬没有私心杂念,敢于飞蛾扑火,救援友军有战术有胆略没有私心,对攻方造成极大心理压力。豫东战役为什么虎头蛇尾?就是因为黄百韬奋不顾身的主要功劳。
淮海战役是重兵集团作战,毛泽东的战略战术就是伤其十指不如歼其一指。但在这样的围歼战中,最重要的就是打援。淮海地区两大重兵集团一个是第五军一个就是黄百韬。第五军很难围歼,因为邱清泉确实狡猾而且战斗力很强,更重要的是,他是王牌军,围住他敌人会拼尽全力救援。不像黄百韬卑微,包围了他,敌人指挥机构不会很着急,比如刘猪头,还比如邱清泉也不积极救援,再比如后面的杜聿明,甚至想要放弃救援,把黄百韬当诱饵,吸引华东主力,自己去打弱敌甚至干脆逃之夭夭。
围魏救赵是很好的战术,但就用在黄百韬身上就体现了国军上下对黄百韬出身卑微的轻视。
可以想象,围歼邱清泉,刘猪头和杜聿明都不可能有这样的懈怠或者带着逃字的围魏救赵战术思想。那就是一个字,打;两个字,狠打;三个字:拼命打。一定全力救他出来。
但黄百韬重兵集团兵力庞大,关键是将牛牛一窝啊!如果歼灭他,淮海战役就没有后续转折了。
所以选择黄百韬是最聪明的战术,又成就了大淮海战役的思想体系。
当然有人会说,黄百韬所处的位置决定了要先打他。
可他是粟裕的死敌和畏惧对手,粟裕就没有想到先打他。这说明什么?
avatar
ty_一道弧线
2楼
本文思想很清楚,打邱清泉不仅难打而且救援得力,黄百韬就会死命相救。反之打黄百韬就不同,他救别人拼命,但是人家也会拼命救你吗?相信这就是两颗硬核桃中弱的那个。不仅是他自身杂牌军,而且援军态度不同,落定了他的弱势一面。所以打他既消灭一个主力,特别是消灭了一个主要的强势的救火队,还不回引起其他国军的拼命。
avatar
ty_一道弧线
3楼
@张海祥 2018-12-30 17:15:47
战局是随时变化中的,粟裕提建议时的战局与毛泽东回复时的战局根本不一样,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意外,蒋军在陇海路一线摆出了一个长蛇阵,毛泽东看到了,马上命令拦腰、截击,也就是先打黄伯韬。
而在粟裕提建议的时候,蒋军可没摆出这个蠢阵式。
-----------------------------
条件是相同的,粟裕作为战场第一线指挥,比毛泽东更早知道一字长蛇阵,他为啥还是没有说要打黄百韬?
avatar
ty_一道弧线
4楼
9.25日粟裕建议打两淮,所以称为淮海战役。占地盘为主而不是打黄百韬,尽管后来国军调整部署,黄百韬回到驻地,但粟裕没有再修改方案,没有提出打黄百韬。我认为主要原始有二:第一是刚在豫东战役输给了黄百韬,不会想到再次去打他;第二就是没有想到打大战,这就是根本原因。粟裕习惯的是打战役,打完一战休息修整再来,所以不会想到打一个辽沈战役那样的大战役。
十月十一日,毛泽东提出了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要求华东野战军,第一步集中兵力,歼灭第7兵团,完成中间突破;再然后考虑打淮海。只是一个顺序的颠倒,或者第一目标的确定,矛头直指黄百韬。这就是逼迫国共双方不得不同时进入大决战。
只有毛泽东才会这样逼迫双方将领同时进入大决战,加快战争进程。
林彪、粟裕,刘猪,杜聿明直到蒋介石,都被毛泽东的一步棋左右,进入到他们没有思想准备的大决战中。但毛泽东是唯一一个具有主导权、拥有大决战主权思想的人,所以他能掌控局势,游刃有余。
这就是两党大决战必然结果的根由。
这是将帅的巨大落差导致的必然结果。
avatar
ty_一道弧线
5楼
还因为毛泽东打黄百韬的建议导致战争由小战役向大决战方向转移,也启发了粟裕,所以后来粟裕也提出不再打两淮,这个和毛泽东几乎是同时想到的,这就是毛泽东思想的引导。就和林彪不想打锦州,随后在么有毛泽东下一份电报前自己又转向,还是接受打锦州的战略一样,都是在一个大的决战思想指导下形成了自己的战术布局,主动走向毛泽东思想。
avatar
ty_一道弧线
6楼
@A心依旧 2018-12-30 20:42:53
粟以一个团长的资历,想的却是司令的战略,行的又是军长的职责。好不容易说服了司令,但在执行中很多师长旅长拖泥带水,因此总要有强人为粟站台压阵才行。既不争强,也不好胜,更无拉山头、找靠山、谋私利的欲望。是共军中少有的纯粹军人,这就是粟的致命弱点。
-----------------------------
他确实,是一个职业军人。想彭德怀都是政治军事都想管,所以出事。
avatar
ty_一道弧线
7楼
9月24日粟裕的建议,9月25日中央军委的指示,只隔一天时间,战役和战略的思路完全不同。之所以推迟一个月才开始,差点让黄百韬跑掉,就是因为华野转不过弯了,内部调整一个月,扭转思想。战役性质有着根本性转变,这个和林彪打锦州完全类似,都是需要很长时间转弯的。
avatar
ty_一道弧线
8楼
@总机叫汉阳 2018-12-31 20:05:02
打黄百韬兵团势必引发徐州决战
在9月底这个节点,三野不具备这个实力
需要对济南俘虏溶化改造,招降纳叛
需要二野全力配合
这都需要时间来做事
所以在9月底就是计划用济南战役没有参战的三野60%兵力,打个中等战役,随便干一票
-----------------------------
是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思想没有转变。
avatar
ty_一道弧线
9楼
@刘杰图 2019-01-01 10:02:36
华野不打邱兵团先打黄兵团, 明显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 位置; 2, 强弱敌情; 3, 后续可能的战略演变
下面作逐一分析:
1, 位置关系:
战役开始前, 黄兵团驻徐东新安镇, 距徐州和海州路途相当, 大致在两地的中间 ( 距海州稍近一些 ), 面对的是华野1、6、9和鲁中南四个纵队和南面宿迁随时可能北上的11纵; 邱兵团驻徐西砀山、黄口、虞城, 距徐州的距离是黄兵团到徐州的一半, 相对离徐较近, 它面对的是华野3纵和......
-----------------------------
这个位置关系我觉得你是不是被迷惑了?我觉得很多人在这里都被迷惑了。打仗,大战役大战略中,那有什么“位置”能完全挡住大军进发?新安镇是横亘在华野去路上,但她一直在那里,粟裕就没有把他当做要搬掉的石头啊!本来就可一迂回作战的嘛。而且要说明的是,这个位置一直就是黄百韬不对的驻地,迟早要返回的。粟裕还要打小淮海而没有提及黄百韬,这说明粟裕一直就没有把黄百韬作为攻击对象。他肯定是要绕开黄百韬的。
第二,9月24日早晨,在济南巷战激烈的枪声伴奏下,粟裕给军委草拟了一份电报,同时发给华东局、中原局,“建议即进行淮海战役”。
25日上午9时,毛泽东致电饶漱石、粟裕,指示饶漱石到华野司令部召开会议,讨论下一步行动问题,把最后商定的意见上报军委。
当天下午4时,毛泽东再次致电粟裕,要他把下一步作战地域的敌情详报上来。
还是在25日这天,傍晚7时,毛泽东为军委起草第三份电报,明确认定“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还预设了战役的三个阶段:歼灭黄百韬兵团于新安、运河之线,是为第一期作战;歼灭两淮、高邮、宝应之敌,是为第二期作战;歼灭海州、连云港、灌云地区之敌,是为第三期作战。(页末注:《毛泽东军事文选》第五卷,十九页,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以上一段可以看出,粟裕和毛泽东的电报涉及到的战略部署,只差一天,黄百韬或者就在新安镇,或者还没有返回,这个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不管黄百韬当时在不在新安镇,粟裕都没有攻击他的打算。而不管黄百韬当时在不在新安镇,毛泽东则将第一目标直指黄百韬。
这是同一时间做出的截然不同的战略部署。粟裕和毛泽东的战略战术部署天壤之别。位置感并没有主导毛泽东的思维。同样,粟裕绕开黄百韬打小淮海的战术思想也很清楚。
第三,在黄百韬被攻击之前,在毛泽东建议打黄百韬的时候,他的前面有44军挡箭牌,其后是李弥兵团兜底,当时李弥兵团还没有接到撤退命令,实际行动上,他也在返回驻地途中。仅就这一线而言,黄百韬的位置是最好的,最安全的。所以毛泽东选择的一字长蛇阵挖中间的强敌。这个和打锦州完全类似。
avatar
ty_一道弧线
10楼
@刘杰图 2019-01-01 10:03:48
3, 后续可能的战略演变:
战前客观的态势就是邱强黄弱, 且邱离徐近而黄远, 共军在周边的兵力布署也是围黄者众而围邱者寡, 这3个条件就已经决定了打黄是第一选择.
如先打邱, 有舍近求远之嫌. 实际上邱兵团撤退比黄迅速, 可以说已在徐州生根, 且邱极狡猾, 部队前出的再远, 屁股始终不离徐州, 很难捕捉后割歼. 即使侥幸围住, 依邱兵团的战力, 一时难于解决, 就算吃进也不易“消化”, 易形成僵局不下且不能脱身之局, 一旦......
-----------------------------
要命的是,“战前客观的态势就是邱强黄弱, 且邱离徐近而黄远, 共军在周边的兵力布署也是围黄者众而围邱者寡, 这3个条件就已经决定了打黄是第一选择。”但属于恰好没有选择打黄百韬。而是毛泽东的选择。
avatar
ty_一道弧线
11楼
@势事如棋局局新 2019-01-01 22:08:57
粟裕的小淮海想打的是两淮,两者的共同点都是一样的,要夺的是地区而不是歼敌?是粟裕首先提出的小淮海的。大打了是由于国军出现错误,如果按杜聿明打法,在解放军围攻黄百韬时,转身先打二野的话,起码保存其他兵团。那里只能按是粟裕首先提出的小淮海的结果了。在战争初期,中央提出外线出击计划是错误的,导致严重失败,是七战七捷内线歼敌,使中央改变了。回到内线歼敌,这个正确路线上。还有中央提出要粟裕带10万人,大......
-----------------------------
“战争初期,中央提出外线出击计划是错误的,导致严重失败。”?????
战争初期,哪个战场因为转外线作战失败了?
avatar
ty_一道弧线
12楼
@zhaoyu10271 2019-01-02 21:27:15
跟1947年先要歼灭7整编74师一样,凡是舍生忘死的国民党部队,必须优秀歼灭。
-----------------------------
就是这个打法。过去是先打弱敌,后来变脸,先打强敌。而国军没有变化,甚至先打谁都没有战略。
avatar
ty_一道弧线
13楼
@风天月稀人 2019-01-02 20:57:13
肯定是打黄百韬兵团,难道打邱清泉兵团吗。
-----------------------------
毛泽东给粟裕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先打邱清泉,后来小淮海才改为黄百韬。
avatar
ty_一道弧线
14楼
@总机叫汉阳 2019-01-02 20:48:20
张海祥: 2019-01-02 18:28:12 评论
确实,如果毛厉害一些,三大战役47年就可以打了,甚至46年就可以打,一年或者二年打败蒋介石。 蒋介石的军事水平跟白痴差不多,三年才打败他,太难看了。
==================
全军都按照粟裕七战七捷的歼敌比例作战,4万人面对12万国军,歼灭其中5万
1947年解放中国并不是梦想
-----------------------------
呵呵,连粟裕本人也做不到连续歼敌这个数啊。
avatar
ty_一道弧线
15楼
@刘杰图 2019-01-01 10:03:48
3, 后续可能的战略演变:
战前客观的态势就是邱强黄弱, 且邱离徐近而黄远, 共军在周边的兵力布署也是围黄者众而围邱者寡, 这3个条件就已经决定了打黄是第一选择.
如先打邱, 有舍近求远之嫌. 实际上邱兵团撤退比黄迅速, 可以说已在徐州生根, 且邱极狡猾, 部队前出的再远, 屁股始终不离徐州, 很难捕捉后割歼. 即使侥幸围住, 依邱兵团的战力, 一时难于解决, 就算吃进也不易“消化”, 易形成僵局不下且不能脱身之局, 一旦......
-----------------------------
@刘杰图 2019-01-02 20:23:00
@ty_一道弧线 2019-01-01 22:02:17
要命的是,“战前客观的态势就是邱强黄弱, 且邱离徐近而黄远, 共军在周边的兵力布署也是围黄者众而围邱者寡, 这3个条件就已经决定了打黄是第一选择。”但属于恰好没有选择打黄百韬。而是毛泽东的选择。
\\\\\\\\\\\\
在华野10月上旬的第一次作战会议上, 当时黄兵团因北上增援济南不及, 已返回原防地新安镇, 如一块绊脚石已经挡在了华野南下的路上, 这个是客观事实, 不......
-----------------------------
再说一次,9.24日、9.25日,毛泽东和粟裕几乎就是同一时间做出的目标,一个是两淮,一个是黄百韬。当时黄百韬根本没有回来。但在毛泽东的脑海里就一直有这个假想敌在原地。就是要打他。
avatar
ty_一道弧线
16楼
换句话说,粟裕不得不打黄百韬,一个是因为毛泽东的指导,一个是因为客观事实发生了改变。这更加说明粟裕的战术视野还是狭小。但9.25日毛泽东就提出打黄百韬,那个时候,黄百韬还没有回到原驻地呢。9.24日、9.25日,毛泽东和粟裕几乎就是同一时间做出的目标,一个是两淮,一个是黄百韬。当时黄百韬根本没有回来。但在毛泽东的脑海里就一直有这个假想敌在原地。就是要打他。
avatar
ty_一道弧线
17楼
@密码308 2019-01-02 14:11:41
你一个野战军司令员,是不可能调动其他野战军参战,所以战略构思有局限。正常打法都是先易后难
-----------------------------
这个说法有道理,不过要知道当时粟裕已经可以指挥30多万的大军,而且共军一贯有协同作战的思想。粟裕也有习惯性逼迫友军协调协同作战的做法。过去就胁迫陈毅协同他作战。所以他不会因为这个问题捆住手脚的。
avatar
ty_一道弧线
18楼
@刘杰图 2019-01-02 23:05:59
毛是胃口大,总想搞个大的,成天盘算的就是怎样收拾5军、18军这样的一锤子买卖。他曾经怂恿过刘伯承打18军, 结果章风集一役,差点没把刘伯承的"牙齿"崩掉。
济南战役也是如此,战事还没结束,就想着利用围点打援诱歼可能出援的5军,但邱疯子没来,让毛和西米大失所望。
但淮海战前形势不一样了,邱疯子早早溜进了徐州,毛想搞它搞不到了,于是转回头来想搞一个小点的,但是这步棋西米也看到了,并不是毛决定了才想......
-----------------------------
十月份?你都说的太晚了,尽管你想替粟裕争取时间。你知道毛泽东是在9.25日就提出打黄百韬。我在前面早就和你说过了很多次,你却故意无视,是因为你无法正视。再给你一次:
9月24日粟裕的建议打小淮海,9月25日中央军委的指示打黄百韬,只隔一天时间,战役和战略的思路完全不同。之所以推迟一个月才开始,差点让黄百韬跑掉,就是因为华野转不过弯了,内部调整一个月,扭转思想。战役性质有着根本性转变,这个和林彪打锦州完全类似,都是需要很长时间转弯的。
avatar
ty_一道弧线
19楼
@刘杰图 2019-01-01 10:03:48
3, 后续可能的战略演变:
战前客观的态势就是邱强黄弱, 且邱离徐近而黄远, 共军在周边的兵力布署也是围黄者众而围邱者寡, 这3个条件就已经决定了打黄是第一选择.
如先打邱, 有舍近求远之嫌. 实际上邱兵团撤退比黄迅速, 可以说已在徐州生根, 且邱极狡猾, 部队前出的再远, 屁股始终不离徐州, 很难捕捉后割歼. 即使侥幸围住, 依邱兵团的战力, 一时难于解决, 就算吃进也不易“消化”, 易形成僵局不下且不能脱身之局, 一旦......
-----------------------------
@刘杰图 2019-01-02 20:23:00
@ty_一道弧线 2019-01-01 22:02:17
要命的是,“战前客观的态势就是邱强黄弱, 且邱离徐近而黄远, 共军在周边的兵力布署也是围黄者众而围邱者寡, 这3个条件就已经决定了打黄是第一选择。”但属于恰好没有选择打黄百韬。而是毛泽东的选择。
\\\\\\\\\\\\
在华野10月上旬的第一次作战会议上, 当时黄兵团因北上增援济南不及, 已返回原防地新安镇, 如一块绊脚石已经挡在了华野南下的路上, 这个是客观事实, 不......
-----------------------------
在华野10月上旬的第一次作战会议上, 当时黄兵团因北上增援济南不及, 已返回原防地新安镇, 如一块绊脚石已经挡在了华野南下的路上, 这个是客观事实, 不是西米想不到打黄兵团! 因为原定的首先夺取两淮, 歼击增援之敌后再打新浦、海州和连云港的方案客观上已很难实现, 只能变通! 那么, 下一步打黄伯韬是必然的战术选择
这是你的说法吧?
十月份是你的时间吧?
我给你三个时间,9.24日,粟裕提议打小淮海,9.25日毛泽东要打大淮海黄百韬,11月11日华野确立打黄百韬。
avatar
ty_一道弧线
20楼
@机关炮Y 2019-01-04 21:59:48
我现在处于最困难的时期,有点钱,没买房。没买车工作也开始不顺利。还没对象。楼主有什么建议么
-----------------------------
买股票,五年内翻翻
avatar
ty_一道弧线
21楼
@czzkx2017 2019-01-05 11:02:52
老毛没那么神!
第三绥靖区副司令长官张克侠、何基沣(均为中共地下党员)率国民党第五十九军及七十七军一部共2.3万余人,在贾汪、台儿庄前线宣布起义,使徐州北大门洞开/
这个才是黄百韬被围歼的因由!黑子突然被红了,死不死?:)
-----------------------------
不打黄百韬,三绥靖区怎么会起义呢?因果关系你要搞清楚。
avatar
ty_一道弧线
22楼
“ 10月12号华野才收到中共中央军委的《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电示, 是头一天即10月11号才拟定的,在10月12号中央军委这份电令里, 才明确指示华野集中兵力歼灭黄伯韬兵团,不信我可以切图。”
——————————————————————————————
毛泽东对战争很明锐,打仗如救火,一般前线将领来电,他都会及时回复并给出自己的建议,所以9.24日粟裕来电要打小淮海,他及时在第二天就回电粟裕要打黄百韬,这是历史,难道你要否认?
当时毛给粟裕去电:“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伯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这种战法,体现了毛 一贯的用兵原则。”军事科学院百科研究部原副部长王辅一少将认为,就是“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以及“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原则。
avatar
ty_一道弧线
23楼
@刘杰图 2019-01-06 12:49:04
@ty_一道弧线 2019-01-06 00:10:06
“ 10月12号华野才收到中共中央军委的《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电示, 是头一天即10月11号才拟定的,在10月12号中央军委这份电令里, 才明确指示华野集中兵力歼灭黄伯韬兵团,不信我可以切图。”
——————————————————————————————
毛泽东对战争很明锐,打仗如救火,一般前线将领来电,他都会及时回复并给出自己的建议,所以9.24日粟裕来电......
-----------------------------
你这个引用都是错误的,或者是再次重申,说明华野当时还是没有下决心,所以毛泽东再次重申。
avatar
ty_一道弧线
24楼
@雨竹羹 2019-01-29 16:24:21
楼主纯粹是胡说八道。因为不懂实情,而编造一通屁话。
粟提出举行淮海战役时,黄百韬还在商丘,而粟裕计划进攻的是两淮地区,如何考虑打黄? 但进攻两淮地区就要攻打后来黄兵团要去的新安镇地区。
而中央提出打黄兵团时,是通过情报得知黄兵团要调去新安镇地区。
-----------------------------
所以这才是反映出两个人的战略差距啊!一个是想打小淮海,一个就是要打大战役。结合东北战场逼着林彪打锦州大决战打前所未有的大决战的思想,这合淮海打黄百韬,提升战役水准到战略高度就是一脉相承的,懂吗?
avatar
ty_一道弧线
25楼
黄正问黄永胜:“谁是你最好的上级?”黄永胜回答说:“如果不算毛泽东,那就是罗帅了。还有一个是陶铸,在广东我们配合很好,我很尊敬他。”(页538——笔者注,以下引用《军人永胜》部分一律只标出页码)林彪在黄永胜看来,是排在毛泽东、罗荣桓之后的。
作为自秋收起义就跟随毛泽东的黄永胜认为,毛泽东指挥打仗他就服,其他人指挥就不行。共产党内最能打仗的也是毛泽东,其他人能打也是毛泽东全局指挥的好。
avatar
ty_一道弧线
26楼
@西湖风光好1 2019-03-14 14:33:54
到底是黄伯韬还是黄百韬?
记得以前历史课本里写的是黄伯韬,电影《淮海战役》里也是黄伯韬。
怎么现在网上不约而同给他改名黄百韬了?
-----------------------------
呵呵!还是你细心。
avatar
ty_一道弧线
27楼
粟裕在济南战役胜利在望的时候,即着手部署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由于攻济战局发展十分顺利,粟裕估计国民党政府军徐州北援部队事
实上已不可能继续北进,华野打援兵团也就不需要投入打援战斗,因
而可以不必休整,继续作战,而攻济部队伤亡也有限,稍加休整后也
可以连续作战。为了扩张战果,为以后南下作战创造条件,他即于9月
24日向中共中央军委建议举行淮海战役,战役目标为攻占淮阴、淮安
(两淮)及海州、连云港,所以称为淮海战役。他建议举行淮海战役
以后全军再转入休整。显然,由于济南战役原设想的作战规模大大缩
小了,华野战力有余。但两淮、海连并无国民党的精锐兵团,这一作
战计划的战斗规模有限,选择的是国民党政府军的薄弱环节,以扩张
占领区域。由于华野战力强大,可以不必休整,即能完成淮海战役的
任务。粟裕向中央军委的建议有四个可供选择方案,而淮海战役计划
是建议中作战规模最大的方案。
——引用
avatar
ty_一道弧线
28楼
军委接到建议后,对淮海
战役的作战方向表示赞成,但对战役目标仍感到不能满足。
avatar
ty_一道弧线
29楼
毛泽东作为统帅,更关心全局,不使部队有任何松懈的情绪。由
毛泽东起草的军委对粟裕建议的复电,肯定了粟裕在淮海战役后再进
行休整的计划,但显然考虑到部队战斗力并未充分发挥的事实,因此,
除粟裕提出的两淮、海连战役目标之外,增加了一个超越粟裕设想目
标之外的严重任务,即“你们第一个作战,应以歼灭黄兵团于新安、
运河之线为目标”。
avatar
ty_一道弧线
30楼
粟裕自己提出的是一个一般
性的、为以后的大战作准备的战斗任务,而毛泽东给他的确是一个战
略性的严重的硬任务,毛泽东把粟裕的攻城略地的战斗改变成歼灭敌
有生力量的战斗,把淮海战役在事实上改变成了“歼黄”战役。
avatar
ty_一道弧线
31楼
这一变化符合毛泽东的思想
avatar
ty_一道弧线
32楼
毛坐天下也是很牛的。那么多军阀,建国后各自为政,力争我夺,彭与粟,刘、林,陈光,等等,都是强手高手,他们一直在闹腾吧?
不是毛早就完蛋了。能够有今天统一和平稳定的局面,不是老毛还真不行。
avatar
ty_一道弧线
33楼
@公有制七十年 2019-11-15 13:46:26
毛氏是小淮海,搞大淮海战役就是粟裕提出来的,
-----------------------------
你完全说反了。
avatar
ty_一道弧线
34楼
@发到我偶尔ow 2019-06-22 11:35:03
-  凡是舍生忘死的国民党军队,必须优先歼灭。  楼主似懂非懂,或者试图黑粟
-----------------------------
先打弱小之敌,这个理论是谁提出来的知道吗?好像和你说的意思完全相反吧?不过到了解放战争就不一样了,毛要决战,包括刘进大别山和三大战役,都是毛的大决策。就要敢打强敌。
林和粟裕都是高手,我都很敬佩,不是黑谁,就是写一下自己的看法。
avatar
ty_一道弧线
35楼
粟裕要打的淮海战役是小淮海,是毛泽东点名先打黄百韬,才打成了大淮海,这即是战略。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