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唐殇(三十二):财税专家杨炎之死
avatar

唐殇(三十二):财税专家杨炎之死

流水星晨
1楼
唐德宗李适登基后,提拔的第一位宰相是崔祐甫(见前帖)。崔祐甫能力还不错,但身体不好,担任宰相时已经五十八岁,宰相只做了一年多时间。所以,唐德宗一直寻思着再提拔两名宰相。大历十四年(779年)八月,两名宰相确定了,他们是道州司马杨炎和怀州刺史乔琳。
乔琳除了说话诙谐外别无所长,他能拜相只是因为他是唐德宗老师张涉的朋友。满朝文武又被唐德宗不拘一格用人才的魄力而惊倒了一回。乔琳宰相只做了三个月,尸位素餐,对他我们就不多说了。
杨炎与元载同乡,是元家的外甥,元载一直把他当接班人培养。元载垮台,杨炎被贬为道州司马。唐德宗与崔祐甫商量宰相人选,崔祐甫推荐了杨炎。
应当说,崔祐甫这次推荐完全是出于公心。杨炎有三大优点:一、长得帅,风度翩翩;二、文章写得好。他撰写的《李楷洛碑》深受唐德宗的喜爱。唐德宗把它挂在墙上,天天欣赏;三、擅长理财。除此之外,杨炎还有一个特点,对官员来说,可以说是缺点,那就是恩怨分明,有仇必报。
杨炎曾被一个叫李大简的县令酒后污辱。杨炎出任河西节度使书记官时,李大简正好归河西节度使管辖。杨炎带了几个人,把李大简反绑起来,打了二百余棍,差点把李大简打死。因为杨炎有才,当时的河西节度使对他这种公报私仇的行为竟然装作没看见。

在宰相任上,杨炎做了两件大事。由于这两件事,他一度被人称作贤相。
第一件事是解决国库空虚问题。唐朝的国库主要指左藏库。左藏库贮藏钱币、绸缎等天下正税。行政费用、官员俸禄和军费开支都是从左藏库支出。有左藏库,当然就有右藏库。右藏库贮藏各地进贡的金银珠宝等特产。
除了左藏库和右藏库外,皇帝还有一个自己的小金库,叫大盈库。开国伊始,唐王朝就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财政管理制度。每年,负责管辖国库的太常寺会对各地上缴的钱帛分批点验,悉数存入左藏库,然后拨一部分进入大盈库,归皇帝支配。
所以左藏库和大盈库,一个是国家公藏,由太常寺主管;另一个是皇帝私藏,由官官主管,两者泾渭分明。
但安史之乱后,一切都乱了。
居功自傲、手握重兵的武将们自恃对国家有功,不断向朝廷索取各项费用,毫无节制。当时主管财政的大臣第五琦应付不了武将们的巧取豪夺,干脆建议将左藏库的钱帛存于大盈库,由宦官掌管。如此一来,固然阻止了悍将们的贪婪索取,但又带来了另外一个恶果。那就是皇帝用起钱来方便多了,而官员们,包括宰相连国库里有多少钱都不知道。
这种情形持续了二十多年,主管大盈库的宦官增加到三百多人。利益所在,他们中饱私囊,相互袒护,盘根错节,形成了一个坚固的利益团体,不可动摇。历任宰相深知其弊,可谁也不敢说。
杨炎任宰相后,决心解决这个难题。大历十四年(779年)十二月的一天,他跪在唐德宗李适面前,说:“财赋,国家根本,民生命脉。社稷兴亡、朝廷安危,莫不与它有关。历朝历代都由重臣掌管国家财赋,仍然无法避免无谓的消耗和帐目不清。如今国库由宦官管理,收入多少,支出几何,是盈余还是亏损,大臣们一贯不知道。为政之弊,莫甚于此。臣请求把公赋从宫中迁出,交有关部门主管。宫中所需,请估计一个数目,国库如数拨给,不敢缺少。只有这样,朝廷才能施政。”
唐德宗正励精图治,听杨炎一番话后,二话不说,下令将天下财赋全部移入左藏库,遵照过去的规定管理。每年只需精选三五千匹上好绸缎,作为宫廷用度送交大盈库。

杨炎一席话就恢复了唐朝的财物管理制度。接下来,他要做第二件大事了。
建中元年(780年)正月,在杨炎的推动下,唐德宗下诏,实行“两税法”。
这是中国赋税制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标志着我国古代赋税开始从“以人口税为主”向“以资产税为主”进行转变,对唐朝以后历代税制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朝前期赋税实行“租庸调”制。“租庸调 ”制以土地的均田制为基础,即政府向农民分配一定的土地后,农民要向政府交租、纳调(一定数量的绢布)、承担力役(庸)。“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表面上看,“租庸调”与土地联系在一起,似乎是一种资产税,实在不然。“租庸调”以人丁为本,不论政府有没有向农民分配足够的土地,也不论农民财产多少,每个地方的每个男丁都需交纳同等数量的绢、粟,承担同样的力役。
随着人口增长和土地兼并日趋严重,政府渐渐无法按规定向农民提供土地。没有土地的农民无力承受繁重的赋役,于是开始逃亡。大概从唐高宗后期开始,逃户现象已经很严重了。虽然朝廷多次括户,但只能治标不治本,因为均田制遭破坏的趋势已经无法改变。
安史之乱后,均田制彻底瓦解,战乱频仍,农民流离失所,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租庸调”制也随之崩溃。为了解决财政来源问题,各级政府巧立名目、加重摊派,对百姓横征暴敛。面对这一状况,富人还可以通过捐官、当假和尚等手段逃避赋税,而穷人避无所避,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逃亡。
穷人逃了,富人又不纳税,如果继续实行“租庸调”制,各级官府的大老爷们估计很快就得喝西北风了。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形下,杨炎开始了他的税制改革。
两税法因赋税分夏、秋两季征收而得名,它的主要内容是:
一、税收原则:量出制入,也就是朝廷每年先估算出各州各县所需费用,以及他们应上缴朝廷的税额,以此来确定各州各县应征缴的税收总额。这个原则打破了自西周以来“量入为出”的传统经济思想,开创了中国财政预算制度之先河。
二、纳税人:“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两税法不再将百姓区分为土著和客户,凡是居住地的人口都必须纳税。
三、征税对象:“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两税法是按土地和资产的多寡征税,这对无地少地的农民比较有利。对孤独鳏寡、生活困难的百姓实行免税。对于商人,按收入的三十分之一纳税。
四、征收物品:“租庸调”法以征收实物为主,铜钱为补充。两税法包含户税和地税,户税按资产等级纳钱;地税纳粮,以大历十四年的垦田数为准,均平征收。
五、交税时间:夏税不超过六月,秋税不超过十一月。
两税法实行后,“租庸调”制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穷人负担减轻了,国家税收反而增加了。随后,朝廷又制定了税收的分配办法,将税收分为上供、送使、留州三部分,即一部分归朝廷,一部分送节度使或观察使,还有一部分留州县自用。
两税法让杨炎获得了广泛赞誉。恰好在这个时候,崔祐甫患病,基本不理政事,杨炎大权在握。他恩怨分明、有仇必报的性格特点暴露出来了。

有多少人对杨炎有恩呢?我们不知道,但元载肯定是一个。元载对杨炎有知遇之恩。
有多少人跟杨炎有仇呢?我们也无从得知。刘晏是其中的一个。刘晏是元载案的主审官,元载被杀,他脱不了关系。还有,刘晏任吏部尚书时,杨炎是吏部侍郎,两人关系不好。
所以,杨炎现在要拿刘晏开刀。这样既报了恩,又报了仇。
现在的刘晏官至尚书左仆射,掌管天下财权十几年,可以说位高权重,要扳倒他绝非易事。但正由于他长久把持财权,引起了不少人的嫉妒,有人甚至风言说刘晏当初曾经劝唐代宗立独孤氏为皇后。
独孤氏是唐代宗李豫最宠爱的妃子,她死后,李豫伤心不已,把她的灵柩停在内殿差不多三年。因为受皇帝宠爱,所以独孤氏生前有一帮趋炎附势之徒一直怂恿唐代宗立她为皇后。这帮人以京兆尹黎干和宦官刘忠翼为首。
如果独孤氏被立为皇后,那她的儿子李迥就成了嫡子,唐德宗李适的太子之位就危险了。
所幸的是,黎干和刘忠翼的阴谋没有得逞。唐德宗即位后,将他们赐死,但这件事始终是他心里的一根刺,扎得他的心隐隐作痛。
在一次政事谈论完毕之后,杨炎谈起了外面的风言风语,突然痛哭流涕,对唐德宗说:“刘晏与黎干、刘忠翼同谋,臣作为宰相不能讨逆,罪该万死。”
崔祐甫当时在场,赶紧说:“这件事暧昧不清,陛下已经下令大赦,不应当再追究这种风言风语。”
崔祐甫话音刚落,杨炎就知道没有确凿的证据,仅凭外面的流言是不可能一下子打倒刘晏的。于是他话风一转,说:“尚书省是国家的政治中枢,近些年设置了很多使职,大大地分割了尚书省的权力。臣建议还是恢复原来的体制。”
杨炎的这个建议显然是针对刘晏来的。尚书左仆射只是一个虚职,刘晏有权,是因为他兼任了转运使、盐铁使、租庸使、青苗使等多项使职。把这些使职撤了,刘晏就什么权力都没有了。
杨炎前面的话已经拨动了唐德宗心里的那根刺。虽然流言无法证实,不能仅凭此定刘晏的罪,但也没有证伪,完全不理会不是唐德宗的风格。他没有那个度量。

建中元年(780年)正月底,唐德宗下诏,将全国的钱粮工作收归户部下属的金部、仓部,罢免刘晏兼任的各项使职。
金部和仓部的工作停废得太久,资讯缺少,人才不足,接手全国钱粮工作后,无从着手。所以两个月后,唐德宗又下令恢复了转运使、盐铁使等使职。只是兼任各项使职的不再是刘晏,而是换成了其他人。
刘晏在当年的二月已经被杨炎找了个借口,贬为忠州(今重庆市忠县)刺史。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