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古蜀史说
avatar

古蜀史说

cdnwpu2019
1楼
古蜀史说--古蜀成丹
古蜀吟•执愿:
一曲散,两行泪。想来三四月,谁知五六载。屋无七弦古琴,身无八两纹银。九霄犹可摘星辰,十里烟云迹难寻。百般想,千回念,万语千言话惹嫌,百折不回十世愿。
梦魂中,九陌八街华灯上。七间坊,六律五音绚华裳。归去兮,四马三檐尘飞扬。薄衾不暖,叹抚危栏,二更天里喑秋蝉。好难!一盏明月照纠缠。
前言:
先秦时期的古蜀是怎样的情形?与中原是否有关系?战国中后期至秦汉时期成书的《山海经》、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和南宋罗泌的《路史》看似荒诞不经的描述是否有可取之处?为何史书上鲜有关于古蜀的记载,却留下蚕丛、鱼凫与杜鹃的传说?
战国时期《竹书纪年》记载曰:“夷王二年,蜀人、吕人来进献琼玉,祭祀河神,用大圭沉河”。
由秦博士伏生口授伏羲娥翻译晁错笔录的《书•夏书•禹贡》记载曰:“华阳、黑水惟梁州。岷、嶓既艺,沱、潜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厎绩。厥土青黎,厥田惟下上,厥赋下中,三错。厥贡璆、铁、银、镂、砮磬、熊、罴、狐、狸、织皮,西倾因桓是来,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
西汉司马迁承其父司马谈之志和遗作,参考《书》《春秋三传》《五帝系谍》等上古书籍而编纂的《史记》,其中描写古蜀地的文字多为秦汉时期,先秦时代的笔墨极少。
西汉蜀人扬雄《蜀王本纪》原文已佚,现版为明朝郑朴辑录,先秦古蜀的情形描述稍多,多为神话传说。
东汉班固《汉书》的《西南夷传》《货值转》《循吏传》和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西南夷传》基本沿用了《史记•西南夷列传》的叙述,仅增述了西汉之后的蜀地一些简易情形,先秦时期几无考据。
三国时期蜀汉旧臣来敏写的《本蜀论》原文已佚,只能在《水经注》中查阅到部分篇章。
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对先秦时期的古蜀情形叙述稍详,但苦无典籍文字,难逃窠臼。
唐代李白《蜀道难》载曰:“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李白的意思很了然,他也不知古蜀的前世今生,里面“四万八千岁”虚数的感慨却也道尽了古蜀艰难跋涉的历程。
自秦、汉以后,关于古蜀的文字记录寥若晨星,且言语偏颇。然,已出土的三星堆和金沙遗迹不容争辩的向世人表明古蜀存在着辉煌的过去,埋于尘土的珠玉终究还是珠玉。不才拙笔尝试还原先秦时期的古蜀情形,本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态度,既有破也有立的做法,怀揣着对古蜀过去的缅怀和敬意,追本溯源捻丝循迹!
关于史学研究,国学大师王国维曾提出“二重证据法”,即地面之文学典籍与地下之考古遗迹二者相互印证,清者得证,不明者,究之,亦有顾颉刚老先生的“层累地造就古史说”,还有郭沫若老先生提倡的唯物史论等等。本文以时间为轴,空间为穹,零星史料为凭,已出土乃至未出土的考古遗迹为据,结合历史客观条件进行逻辑推导,并将历史著名人物和历史大事件进行合理整合,同时也考校掩藏在神话传说怪诞描述下的可能性和严肃性,将各种历史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无缝对接,形成一个古蜀历史衍化的时空闭合链。所谓大乐必易,大礼必简,大书必真,大道从心,只要我们愿意接受历史的真实,或许真实的过往并非那么难以知悉。
全书共九部分,曰前言、莽荒卷、太古卷、蚕丛卷、柏灌卷、鱼凫卷、蜀帝卷、开明卷、后语。
在此,不才俯首拱手对致力于先秦古蜀历史研究的史学大家和考古大家如蒙文通、邓少琴、任乃强、徐中舒、冯汉骥等先贤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也万分感谢四川省社科院的诸位前辈和古蜀研究同道为考古遗迹和探究古蜀的过往做出的卓越贡献和艰辛努力。
历史乃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述往事,启来者。吾辈享今日之繁华,当念先祖之不易。古蜀的曾经无需正名,三星堆遗迹和金沙遗址已然昭示,我只是陈述古蜀过往与曾经的某种可能,仅为一家之言,或有不妥之处,万望海涵指正!
avatar
cdnwpu2019
2楼
卷一•莽荒卷
苏幕遮•沧海之变
天地开,西海见。沧海桑田,山川湖泽显。盆地徐徐泛人烟。蚕丛柏灌,后为鱼凫僭!
铸神桑,奉神鸟。蜀王蜀帝,钩沉几多遥?冉駹古滇古夜郎。瓯雒扶桑,来路又谁晓?
一古蜀蛮荒时期
四川盆地属扬子陆台的一部分,其结构较稳定,前后经历过两次大规模的海浸。
第一次海浸从公元前5亿多年的寒武纪一直延续到前4亿多年的志留纪,盆地下陷成了早期的海洋盆地,喜马拉雅还在海里安静的躺着,这时的四川盆地和印度洋是完全连通的。在生代早期,盆地周边发生加里东运动,西部的龙门山地槽继续下陷,东部陆台上升为陆地,喜马拉雅山开始茁壮的成长。
约公元前2.99亿年至2.5亿年的二叠纪时期,地壳活动频繁。在此期间,地表生态急剧变化,地球上90%的物种灭绝,其中96%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这期间灭绝的大部分生物都是雌雄同体的,基因的延续和保存的方式单一,遇到外界环境剧烈变化就极易造成大规模灭绝。四川盆地海陆状态交替变化,盆地东部原始森林下沉,遗体经过亿万年的生物物理和化学变化,形成了重庆附近的南桐、松藻、天府等煤矿,盆地西部火山活动频繁,岩浆喷出,峨眉玄武岩逐渐形成。
约公元前2.7亿年前的石炭纪末,四川盆地发生了范围更大的第二次海浸,盆地再次成为汪洋,此时的四川盆地可称为“西海”。
约公元前2.5亿年至2亿年三叠纪的“印支运动”,使得盆地四周边缘逐渐隆起成山脉,原来被海水淹没的地区逐渐上升为陆台,海盆转为湖盆,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在这期间逐渐成型。自此盆地再没有海浸历史,四川盆地内装的全是海水,此时的四川盆地可称为“陆湖”。
接下来一亿多年的中生代时期,盆地内气候温暖湿润,“陆湖”水分逐渐蒸发,渐渐有更多陆地露出水面。此时盆地内原始森林繁茂,到处生长着蕨类、苏铁和裸子等植物,为后来三叠纪和侏罗纪永的荣煤矿形成和东起长寿、垫江,西到江油、邛崃,北抵大巴山麓,南到贵州赤水的天然气富集区奠定了条件。
约公元前2亿年到一亿五千万年的侏罗纪中生代时期,恐龙是这一时期爬行动物的霸主。盆地内恐龙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现代科学认为是因地壳运动、气候变迁、植物变少和恐龙体型等因素,大型恐龙告别了地球生物的舞台,今天自贡地区的恐龙化石博物馆显示了盆地内恐龙时代繁盛的过去。窃以为还有一种可能是灭绝的那部分是雌雄同体的无限制生长的恐龙,而雌雄异体的恐龙经过变异和自然筛选后慢慢进化成了体型更小的生物和同时段的其他雌雄异体生物顽强的生存了下来。
约公元前7000万年的白垩纪末期,盆地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燕山运动”。盆地四周山地继续隆起,同时产生不少大断层,如西部的龙门山大断层和东部的华釜山大断层,这些断层把盆地分成了三个部分:西部高原,中部盆地,东部山地,“陆湖”面积则进一步缩小到二万平方公里左右。水面逐渐缩小,四周高山阻隔,盆地气候变得湿热,沉积物由海相、海陆交替相变为陆相,大量风化、侵蚀、剥蚀的物质在盆地上堆积了上千米厚,由此形成了红色和紫红色的沙、泥、页岩。由于气候的变迁,裸子植物不断衰退,被子植物逐渐增多,“陆湖”里面的海水不断的蒸发和沉积,湖水浓度增大,盐分不断析出形成盐湖。盐湖慢慢被盆地周边高山上的江河带来的泥沙掩埋并保存在地层之下,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了盐岩层,自贡一带的井盐就是这个时期逐渐形成的。
约公元前2000多万年的新第三纪,盆地西部的青藏高原再一次被抬高,喜马拉雅山则慢慢停止长高,稳定在了今天的高度。
盆地前后经历了三个阶段,海盆—湖盆—陆盆的沧海巨变,才有了今天的四川盆地。
约300万年至180万年的第四纪时代,因气候变化,盆地西北山地形成了大量的冰川。随着冰川的消融,大量沉积物由岷江、沱江等携带填满了四川盆地的凹陷区,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成都平原。东部的巫山受两侧水系的冲击和侵蚀,慢慢被浸穿口子,渐渐形成了今天的三峡地貌,巴蛇之称就是这么来的。盆地地势西高东低,盆地内湖水浩浩荡荡的经过三峡东流入海,盆地内高山上的支流水系也渐渐纳入进来,由此形成了举世闻名的母亲河--长江。长江的贯通及支系水流量的增大,带走了大量的盆地湖水,盆地逐渐由封闭的内流盆地变为外流盆地,由沉积物堆积为主变为河流侵蚀为主。
盆地内水系自西向东的有:贯于高山峡谷间自西北向南东的金沙江(山海经中称赤水,之所以称为赤水是因为古时金沙江里有砂金),往东是自北向南的平行状水系雅砻江,安宁河,大渡河,岷江。盆地东部,长江自西向东穿行于平原、丘陵和群山之间,长江北有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山海经中称黑水)、渠江、长江南有乌江、赤水河这些不对称的向心水系一起汇入长江东出三峡。
盆地位置位于我国西南内陆腹地,介于东经97°至110°,北纬26°至34°之间,西依青藏高原,东据长江三峡,北拥秦巴山脉,南临云贵高原,东西绵延1200多公里,南北最宽900多公里,盆地面积约57万平方公里。整个地势西高东低,西部高原平均海拔2000多米,南部是横断山脉,中部是四川盆地。盆地地形自西向东是高原、平原、丘陵、平行岭谷。
盆地气候复杂多样,东西部气候差异明显,川西高原是寒温带至亚寒带气候,昼夜温差大,霜期长,降水量少,日照长,湿度小;东部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昼夜温差不大,霜期短,降水量大,日照短,湿度大。
今天的盆地地形地貌和百万年前差异不大,除了森林覆盖率和水系有些许变化外,其他没多少区别。
avatar
cdnwpu2019
3楼
二 古蜀远古时期
日落月升,斗转星移,远古时期的时间不以年为单位,乃以千年乃至万年为单位!盆地内的时间慢慢从莽荒时期来到了远古时期。
大约一百万到两百万年前,此时盆地内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茂密,草木繁盛,各种动物出没于长林丰草和群山峡谷之间,如巨猿、大小熊猫、鬣狗、乳齿象、双角犀、小貘、野猪、牛、羊、马等等,这样的环境同时也给人类的诞生和存续提供了很好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来源,盆地内因而渐渐也就有了猿人的活动痕迹。人类的进化经历了猿人类、原始人类、智人类、现代人类四个阶段,此时的四川盆地来到了猿人类的时代。古蜀猿人毛发偏少,体毛较短,食物缺乏,大多数时候都住在山洞或树洞里。秋季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此时需要采集和储备食物以度寒冬,再收集一些茅草或杂草铺在石洞里,到了冬天尽量多睡少动以此减少能量的消耗,即便如此,冻死的古蜀猿人远远多于病死饿死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一千年,一万年,又或者是数十万年。
他们艰难觅食和努力学习生存技能,就地取材,就近取食,傍水而居,采集狩猎,自由交合,就这样度过了无数个日升日落的艰辛岁月。幸运的是他们不知疾苦,既没有时间概念也没有爱恨情仇,生命中只有两件事可做:觅食和交合,他们不用思考人生,不用忧愁未来,只要有吃就行,无所谓痛苦。现代人衣食住行样样不缺,吃喝拉撒样样不愁,但要思考今生还得忧虑来世,随时都能听到他们的哀怨情愁,时也命也!在艰苦的岁月里,智能低下身体羸弱的猿人没被淘汰,靠的是什么?强大的繁殖力和超强的耐受力!他们存活的方式极其简单,尽一切可能降低身体耗能,将身体大部分能量优先供给生殖系统,以保证物种的存续。在远古时候交合行为是不以意志为转移的,到点了就会极其自然的从事物种延续的工作。在人类中枢神经还没进化完善的时候自主神经就已经给人类的行为安上了相应的阀门,这就是传说中的“神操作”!此时的男女的交合是极为简单的,不像现在婚嫁聘礼要求这么高,也许几个地瓜就够了。
残酷的生存环境和孱弱的身躯倒逼着猿人对大脑进行开发和运用,此期间他们的额骨慢慢向前凸,眉骨往后收,顶骨枕骨往上挺,大脑容量和体积渐渐增大!大脑的形状和容量的变化又直接影响到了身躯和四肢的变化。当今科学研究表明,高度活跃的大脑耗氧耗能高达身体能量总需求的五分之一。在远古时期的物质条件下,当能量和营养大量供给给大脑时,身躯和四肢能获取的能量比例自然就会降低,身体内的“神”即自主神经会主动降低大脑脑垂体和消化酶、激素等的分泌量,抑制四肢和躯干的肌肉合成,缩短四肢长度以降低能耗,把心脏泵来的血液更多的供给给大脑,促使大脑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当身躯和四肢处在负营养和负能量的状态时,自然也就开始萎缩变矮变短。由此可见,人类大脑的进化与人类身高变矮可能存在着某种反比关系,如今人类身高普遍提高,基因是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远距离的异质基因杂交减少了同质基因的干扰,激活了增高因子,另外更重要的因素是现在的物质条件能同时满足大脑和四肢的能量和营养的需求。在人类中枢神经能自主支配肢体以前,为了适应环境和保持物种的存续,人类的自主神经经过百万年的适应、选择和进化,自发的让人类的身体保持着某种平衡与和谐!自主神经就是玄而又玄的“神”,而基因就是“神密码”。
人类大脑经过几十上百万年的进化,间接影响和改变了古蜀猿人的身高、体型乃至生活习性,进一步促使了他们与猩猩、猿的群体分化。远古时代,有两个天然条件可促使猿人的自由交融汇合和分化。一则,远古时候没有户籍限制更无所谓护照,那时的远古人属于自由体,可以随时随地迁徙,哪里有食物就去哪里,如果体力允许食物充足,甚至可以绕着赤道走一圈;二则,随着人类大脑的不断活跃和认知能力的提升,为了获取生存所需食物和抵御猛兽侵袭而选择的群居行为。随着大脑的不断运用和采集食物能力的提升,猿人渐渐具备了猎食小型动物的能力,大脑灰质细胞从而可获得充足的能量和营养,神经元慢慢被激活,神经递质开始变得丰富,神经信号传导能力逐渐增强,大脑接收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慢慢提升。体型和习性都异于猩猩和猿的古蜀猿人自意识诞生的初期就逐渐与其划清了界限,在漫长的物种分化过程中,他们严格遵循着生物界的铁律:“生殖隔离”。也正是因为这个行为,猿慢慢的向猩猩靠拢最终成为猩猩类,进化失败的猿人则成为了野人,如神农架野人,丧失了成为人的机会,只有不断努力的猿人慢慢进化成为原始人,这才有了今天的人类。
约公元前五十万年,得益于大脑的不断进化、生殖隔离行为的遵循以及采用以血缘为纽带的群居行为,尤其是利用发音和声调转化来表达主观情绪的方式,这些行为大大促进了人类之间的交流、协同与配合。慢慢的,猿人学会了使用粗制石器,开始具备了原始人的初始特点。那个时候盆地内森林覆盖率接近百分之百,阳光明媚,空气清新,山清水秀,但对孱弱的古蜀原始人来说他们是无心欣赏的,因为他们为了生存忙着觅食。觅食是他们一辈子最重要的工作,然而即便辛苦一生,绝大多数直到消亡也没吃饱过。随时都命悬一线的生存危机再次倒逼着他们开发和运用大脑,借用外物如木棍、石器等来弥补身体力量的不足,以获取更多的食物。经过长年累月的尝试,他们倒也积累了不少生存方法,但分辨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依旧付出了太多的时间乃至巨大的代价,食物首选鲜果、坚果类,其次植物根茎类。在不会用火的年代,他们也偶食肉类,为了防止食物中毒,其他动物吃什么他们就会尝试着吃什么,但偶尔也有失手的时候。食物来源少,能量获得少,营养匮乏四肢孱弱,体力和力量严重不足,在如此艰辛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下,想办法活下去成为了他们一生中唯一要努力的事,诸如百万年前三峡地区的巫山人(可能是猿人或猿),五万年前的川东地区的资阳人,宜宾地区的筠连人等等,还有在盆地存在过的其他古蜀原始人,他们像尘埃一样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没留下多少痕迹为后来人知晓。
avatar
cdnwpu2019
4楼
经过几十万年的迁徙、组合、交融和分化,跌跌撞撞的古蜀原始人也来到了长达十几万年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时代,即旧石器时代。母系氏族是祖母制,氏族要么有姓无氏,要么既无姓也无氏,后来的姓只是用来区分一个个以血缘为纽带的原始族丛,此时的交合方式已经进化为血缘关系以外的族外通婚方式。女蜗补天的故事原型就来自于母系氏族时代对祖母的崇拜,目前泸沽湖畔的摩梭族依然保留着祖母制和走婚的习俗。在这期间,远古人(古蜀人)学会了诸如葛、粟、黍等五谷的采集、分类、筛选和储藏;制作各种简易陶器用来烹煮和盛水;制作简易的木器和粗制石器用来狩猎;贝壳、兽骨等的使用和制作;木栅栏、葛藤、茅草、树枝的简易经纬编织法;其中最重要的技能是火的获取、运用和储存。
火的发现和使用应该是在母系氏族时代做到的,其杰出历史代表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族丛)。也有其他远古人类用火石碰撞取火,其代表是九黎部落(杰出代表是蚩尤),九黎部落对火的运用可能比当时中原的炎帝黄帝更早更先进,后来的蚩尤部落曾一度是有熊氏公孙轩辕憎恨和学习的榜样,后表!
从整个人类发展史来看,发现、利用和储存火的意义比任何革命的意义都要重大。火的熟练运用和储存促进了人类脑力的进一步提升,利用火来抵御和捕获大型猎物,用火烹烤食物等使食物更容易消化和吸收,给人类骨骼肌的强壮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也给大脑的发育带来所需的各种脂类。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火促进了人类大脑的快速进化和提升,让人站的更稳跑的更远,从而加速了人类远古文明的形成。随着食物种类的多样化和来源的广泛化,人类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在旧石器时代的四川盆地各处已经有了古蜀人的足迹,如距今几万年的丰都县高家镇遗址、烟墩堡遗址、井水湾遗址;奉节县横路遗址、重庆铜梁县城西张二塘文化遗址,沱江流域四川资阳鲤鱼桥遗址,大渡河流域四川汉源县富林文化遗址等等,无不显示着古蜀人曾经的活动痕迹!
时间恍恍惚惚的来到了约公元前三万年,在母系氏族时期处境尴尬,地位低下的男性终于在火和食物的帮助下挺起了胸膛直起了腰。男性依仗体质的优势和体力的增长,耕种和捕食能力及驯养家禽能力的提升,在氏族内部的话语权逐渐增多。随着部落氏族之间为了争夺优质领地、空间和生存资源,更是凸显了男性的争斗作用。在母系氏族后期,原始经济由原来单一的采集型经济逐渐转化为采集为主捕食为辅,偶尔抢劫他族的混合型经济,男性孔武有力的优势终于充分的体现了出来!
很明显,尴尬和压抑了几十万年的男人要造反了!自此原始社会慢慢从旧石器时代的母系氏族向着新石器时代的父系氏族转变,有姓无氏的祖母制时代逐渐转变为有姓也有氏的祖父制时代。母系氏族时期和父系氏族时期对人类活动和进化的影响,二者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母系氏族时期是按部就班和循序渐进的方式积累着对自然的认知和适应自然环境能力,而父系氏族时期则是更激进更快速的适应乃至改变着自然环境。如诞生于父系氏族时期的夸父逐日的故事就彻彻底底的彰显了男性的伟大!
大约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盆地内的古蜀土著和长江下游、云贵高原迁徙过来的远古人也同样跟上了这样的进化节奏,慢慢进入到新石器的父系氏族时代。新石器顾名思义,就是将粗石器根据采集和狩猎的需求对石器进行有目的的人工打磨。此时的古蜀人包括东部的巫山人、北上的云贵高原人(古彝(夷)人)、还有盆地内部的资阳、犍为、自贡、宜宾人,西部群山中或许也有远古人,但数量实在太少太少,难以论及。
经过了艰辛的几千年繁衍生息,约公元前五千年左右,古蜀人的生产工具慢慢变得越来越丰富,有石斧,矛、砍砸器、刮削器、锛,锄,凿,纺轮,都是打制后再加以人工磨制;粗制陶器的种类和形状也更多,有罐、尊形器、瓶、盆、钵、碗等等;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逐渐增多。此时的古蜀人耕作方式是极粗放的粗耕和游牧,那时的成都平原江河纵横,湖泽遍地,荆棘遍布,根本不适合耕种,古蜀人主要的活动区域在岷江上游的河谷地带(如松茂汶),川东北主要是绵茂达州一带,川东与巴山巫山之间,蜀南部则是与云贵高原交界处,川西南主要在汉源西昌一带。古蜀人粗耕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葛根,稷、大麦、粟、黍等,拥有着简易的捕猎工具和捕猎行为。岷江上游一带以畜牧,主要是放羊,遍地找能吃的,然而大多时候都处在挨饿状态。川南和川西落后的部落住的是树洞或简易的石棚或草棚,穿的是兽皮、葛藤茅草编织的围挡,成人或许有围挡抑或没有,但小孩是肯定没有的。川东川北的部落住的是石洞或石棚,穿的条件要好些,一般以兽皮和葛编织物为主,稍好的还有粗麻布---这得益于后来嫘祖、玄嚣和昌意的南下!!!
四川盆地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布广泛,西起川西北高原,东至长江三峡,北达秦巴山地,南及川西南山区,文化遗址在四川盆地上星罗棋布,不胜枚举!
如距今7500年的奉节县鱼腹浦遗址、距今六七千年的广元中子铺营盘梁遗址;
川西北岷江上游距今5500~6000年的茂县营盘山遗址;
峡江流域的距今5300~6000年的巫山大溪文化、峡江两岸的甘井沟遗址群;
盆地东北部的通江擂鼓寨遗址、盆地北部距今4300~5000年的边堆山遗址;
大渡河上游距今至少3500年的丹巴县中路乡罕额依遗址,
大渡河下游距今3500~4000年的汉源狮子山遗址;
川西南安宁河流域距今3000~4000年的横栏山遗址和礼州遗址;青衣江流域 雅安遗址群等;
成都平原上的距今3700~4500年的宝墩文化和同期的三星堆一期文化,同时期的还有都江堰芒城遗址、温江鱼凫村古城遗址、郫县古城村古城遗址、崇州双河古城遗址和紫竹村古城遗址、大邑盐店古城遗址和高山古城遗址等数座古城遗址,该时期是蚕丛和柏灌时期;
距今3200~3800年的三星堆第二、三期才是三星堆文化,该时期是鱼凫时期;
距今2700年~3200年的三星堆第四期文化即十二桥文化带,该时期是蜀帝时期;
距今2300年~2600年的战国船棺文化,该时期是开明时期;
距今2500~3000年的成都羊子山遗址,该遗址初建于公元前922年的蜀候古蜀阿吉时代,约公元前370年的开明九世杜尚慢慢开始废弃;
举不胜举的盆地古遗址向我们昭示了盆地内的曾经过往,虽艰辛却也创造了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辉煌,这些遗址静静的向我们诉说着一个事实:也许后来人不知道,但他们曾经来过,真真切切的在这块土地上生活过。
四川盆地度过了艰辛漫长的旧石器蛮荒时代,跨过了日新月异的新石器远古时代,来到了充满神话传说的太古时代。时间晃晃悠悠的来到了公元前3500~4000年,四川盆地的土著居民迎来了岷江上游的客人,正是这些客人给四川盆地带来了不一样的历史,究竟来了什么样客人?他们又是怎样影响盆地内部的生态呢?下一章我们接着探讨古蜀即将进入的太古时期!
avatar
cdnwpu2019
5楼
卷二•太古卷
古蜀吟•太古索隐
天上乌飞兔走,人间古往今来。俯首低吟帝王改,怎言是非成败。
古之亭台楼榭,今时灰飞烟灭。蓦然回首化尘埃,唯有青山不改。
一 太古中原
在写古蜀太古卷之前,我们先梳理一下中原的五帝时代,以便对岷江上游的早期客人有一个前期认知。
三皇时期实在太过久远,五帝时代也多是神话传说,皆难以考据,史学界对三皇的主流认知和承认的是燧人氏、伏羲氏和神农氏,我们且以这个为主体线路来做考究。荆越一带的早期九黎部落和古彝(夷)可能是和三皇同时期的部落,他们或许拥有着属于他们的地域文明。
三皇时期、早期的九黎部落和古彝(夷)我们不做具体时间划分,信史上几无记载,划分具体时间对历史进程的意义也不大。大致来说,三皇时期处在旧石器末期到新石器早中期,距今约三万到一万年前,三皇时期主要就三件事:学会取火和保存火;扩大食物来源;对大自然和自身关系的初步认知,这个认知顺序基本符合人类生存的进化规律。在燧人氏及其以前的远古人类仅认识和利用火就花了无数年时间,但自会运用和储存火以后,对火的运用效率必会远远高于识火的阶段,钻木取火也好,火石取火也罢,取火技能的获得给人类不论是取食还是长途迁徙都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从而加速了人类大脑认知能力的提升和制造和使用工具能力的提高,同时也间接使得阑尾逐渐退化,人体阑尾的退化过程或许和人类用火进程是息息相关的!
约公元前5500年,此时游居在长江流域一带的九黎部落,因为气候湿润因素,对火的需求比对生活在气候相对干燥的黄河中上游的燧人氏伏羲氏更为强烈,最最重要的是在鄂西北房县、襄樊一带有极易获得的天然火石,也叫燧石。不论是自然环境的促使还是客观条件的支撑,九黎部落都拥有着得天独厚的用火条件,对火的长时间运用和日积月累的用火经验,能取食取暖能猎兽炼器,这为后来九黎部落四处征伐打下了坚实基础。远古冶铜技艺真正始祖极有可能是九黎部落,因为远古冶铜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易发现易采集的露天铜矿,二是火的运用必须相当熟练。九黎部落对火的运用已经十分熟练,另外就是原材料铜矿,九黎部落所在的荆越一带有露天铜矿吗?现在探明的铜矿资源在我国境内每个省份都有,但对远古人类而言,他们是完全不知道的,就算知道了也挖不出来,他们只能就近就地就易取材,也就是说必须是浅表性易辨识的铜矿资源才能被发现和利用。中国五大铜都有四个在长江流域,第一个是自商朝就开采的安徽铜陵,第二个是最大的露天铜矿江西德兴、第三个是有三千多年青铜冶炼史的湖北大冶和湖北黄石,第四个是三星堆铜矿主要来源地云南东川天南铜都(三星堆和金沙另一个后期来源则是洪雅县瓦屋山,此处也是邓通铸币用铜所在地)。浅表性铜矿正是在荆越的安徽和江西居多,这给九黎部落获取这些比石头更易塑形的材料提供了更好的选择,经过几百甚至上千年的尝试和探索,粗糙的热熔铸铜技艺和粗制铜器在他们手中诞生了。刚开始这些铜制品主要用于祭祀,后来慢慢的制作成防御和攻击性武器,取代了骨棒、木棍和笨重的粗制武器。有了这些铜制装备,九黎部落的狩猎能力大大提高,部落实力越来越强盛,在与周边部落争斗时占尽上风。随着长时间的征伐和狩猎,几无败绩的九黎部落族人形成了一种战天斗地无所不能血性的战斗风格,九黎部落逐渐形成了想要制服猛兽就要像猛兽一样凶猛强悍和无所畏惧!史料表明荆越一带的后人似乎就有着九黎部落的血性特点,从“东方斯巴达”古庸国、到从没臣服过中原周天子的历代楚王、再到亡秦必楚的代表人物项羽,都特色鲜明的展示了这个特质。
约公元前5000年,经过几百年的繁衍生息,九黎部族人口逐渐增多,活动区域不断扩大,慢慢的自长江中下游逐渐向黄河中下游迁徙,因为制式装备的先进和常年争斗的战斗意识给九黎族强硬通过和征服一个个游离部落提供了巨大的优势。九黎部落的繁衍壮大给后世留下了诸多神话故事,山海经诸多素材就取于此,帝俊的原型非一人,乃九黎部落是也。九黎部落由南向北扩张期间,在荆州和武汉一带出现了分流,喜征伐和开疆拓土的一部沿着汉江继续向北,向北这一支中后来出现了被史书记载且统一了大半华夏的战神蚩尤,另外喜和平不好战的一部沿着长流顺流而下,到了九州之一的扬州地界,后驻居宁波一带,与当地的土著一起繁衍生息,诞生了令人惊叹不已的河姆渡文化。此支千百年后又有分支迁徙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和此地先民一起创造了让后人叹为观止的良渚文明(这地界此后分别属成鸠国—吴国—楚国—东吴—东晋)。
avatar
cdnwpu2019
6楼
有理有据,抽丝剥茧,一点点的掀开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十二桥遗址、石棺、船棺的神秘面纱!
avatar
cdnwpu2019
7楼
@yy350414 2019-11-13 15:10:43
人类起源于四川盆地吗?
-----------------------------
不是,而是四川盆地也是原始人类活动的场所之一,人类的起源是满世界跑的猿科生物。
avatar
cdnwpu2019
8楼
@夜郎游侠2018 2019-11-13 16:39:45
很有见地的文章,继续!
早期智人与古猿的本质区别,在于智慧。人有而猿没有。
古猿智慧的产生,一定是某种机缘巧合(灾变、天候),绝不是生物自然演化(注意我说演化而不说进化)的结果。否则,任何哺乳动物都有演化为高智慧生物的可能。
凭您的才智,这方面可以探寻一下。
----------------------------
多谢捧场,我尽量!关于人类的来源,在我完成了《古蜀史说》后,另起一篇详述。
avatar
cdnwpu2019
9楼
且将九黎部落的远古情形暂放,转过头来看看同时期黄河中上游的燧人氏和伏羲氏,此时他们主要活动在黄河上游渭水流域甘陕一带,如天水、陇南和陕南。为什么会集中在这个地带?基于生物趋利避害的本能,远古人一定会选择易于取水,便于觅食,天气温润,没有严重水患和干旱的地方。中华大地的各个角落同样分散着许许多多小部落或小游群,只是受限于地理环境没有成长起来,抑或被其他更强大的部落征服吞并融合罢了。
燧人氏和伏羲氏,一个绵延几百年或更久的太古族群,史书记载的燧人氏部落主要的工作成绩有哪些呢?钻木取火提高了饮食水平,改善了饮食结构,直接促进了人口数量的大幅度增加。时间来到公元前4500~3500年,基于燧人氏对原始部落生存能力的巨大贡献,部落和人口数量渐渐增多。伏羲氏就是众多部落中突出的一支,这支部落继承和发展了燧人氏对自然界认知,同时在原始农业和部族生活、管理方面做了整理,从伏羲氏时代的以下成就就可窥一二:
一、划分部落领地,这为减少部落之间争斗起到了一定作用!
二、织网渔猎,驯养家禽,如驯羊;
三、改变原来男女自由交合,制定原始的婚配制,为氏族的稳定性带来积极作用;
四、制作简易的琴瑟、陶埙,风笛(后称羌笛),原始生活不再那么单调枯燥;
五、制作简易文符,而非文字,用于区分各部落和做简易的事物标记;
六、制河图洛书,这是伏羲氏族人总结前人经验并加上自己对大自然的认知而创立的原始辩证思想,这是远古人类的综合智慧结晶而非一人一时而制。“河图洛书”是伏羲氏集前人认知的集大成者,“伏羲八卦”和“文王八卦”皆是后人继承总结前人精要和创新之所得。先贤的探索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将他们神话也表明后人对他们的崇敬和崇拜。这个时段人类大脑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升,生存能力和认知水平大幅提高。
此时的天水甘南一带尚处于新石器中晚期,生产方式以采集和畜牧为主,粗耕文化也较落后。经过燧人氏和伏羲氏两个时代,人口数量渐渐增多,加之气候变得愈发干燥,沙尘暴和流沙越来越多(山海经的流沙指的就是甘青这个区域),能采集到的食物越来越少,在有限的土地上不足以养活越来越多的人,不少部落和游群不得已外迁。为了寻找更多的食物,渭河一带的部落游群开始沿着黄河流域、汉水(山海经中称青水)东迁、沿着嘉陵江流域(山海经中称黑水)、岷江南下,一部顺着黄河流域往西迁,但是越往西气候也是干燥寒冷,不过适合放牧,也有少许部落游群留了下来。根据有限的文字记载可知伏羲氏后裔沿着黄河流域一直向东到了华北平原,其后支魁隗氏渐渐成长为当时诸多部落中实力最强的一支,魁隗后被推举为众部落的大首领,是为前炎帝。《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前炎帝魁隗时代经历六代:魁隗、炎居、节并、戏器、祝融、共工,记载或真或伪,具体流传几代也无从考究,有一点可以肯定,伏羲氏在迁徙和成长。
正史、野史乃至神话都没有文字记载是什么原因前炎帝共工氏被神农氏取代的,咱们略略考究一下。
如上文所述,伏羲氏和诸多从属部落游群东迁,其中有一支就是神农氏。这个氏族经过几代乃至几十代族人的不懈努力,他们学会了辨析和选择食物,如果实,坚果,根茎,块茎等等,不仅如此,还学会了选择和粗耕这些食物的技能。远古时代,吃是绝对的第一选择,因为有吃的,有许多部落游群一起随着神农氏沿着黄河东迁,大部分部落和神农氏留在了陕西一带,少部分则沿着黄河到了河南一带,比如有熊氏。
在陕西宝鸡一带繁衍栖息的神农氏和其他部落生活以粗耕农业为主,食物来源相对广泛,人口数量越来越多,远古时期人力既是生产力也是硬实力,因此神农氏的实力渐渐赶上并超越了华北平原一带的前炎帝共工氏。此时共工氏面临着一个很严峻的问题,自南而上的蚩尤部落先他们一步到了山东济南一带,且已试图向河北一带挺进。因此前炎帝共工氏和蚩尤就有了地域交集,争斗已不可避免。由于蚩尤部落的制式装备更好和整体战斗力更强,共工氏不出意外的在多次争斗中吃了大亏,以致其实力和部落影响力逐渐下降,前炎帝的从属部落不得已向神农氏求助,既然大家同出一脉,自然要共同御外。因为有神农氏的加入,前炎帝这边人多势众,实力大增,而原始战争是不讲兵法战阵的,简单直接两个字:群殴。群殴拼的就是人多,人力即战力,尽管蚩尤部落有武器优势,在人多面前也是不够看的。因为有了神农氏的加入,与蚩尤部落的争斗渐渐取得上风,时间长了,其他部落毫无悬念的抛弃了前炎帝共工氏,推举神农氏为诸部落之首,神农氏也就接替共工氏成为后炎帝。失势的前炎帝共工氏又岂会甘心,以致后来一直跟神农氏不对付,甚至后面还跟五帝争权夺利,争斗从未停息。
avatar
cdnwpu2019
10楼
据或信史料记载,后炎帝神农时代前后历经约二百五十年,历任八帝,分别是神农、临魁、姜承、姜明、姜宜、姜来、姜克、姜榆罔(或为臆撰不做深究,权做时代代表)。炎帝神农氏姓姜,意指牧羊女,姓是母系社会才有的,说明在神农氏时期可能还处在母系氏族时期,甚至最初的神农氏首领极有可能是一位女性。随着部落之间争斗渐起,男性作用凸显,男性崛起后才进入以男为尊的父系氏族时代。栖息在山东一带的蚩尤部落尽管前面败于共工氏和神农氏的联手,由于后来二者不合,共工氏渐渐淡出部落联盟,蚩尤部趁势卷土重来,掠夺和吞并了不少小部落,其部落人口逐渐增多实力渐强。史书有记载炎帝部落多次和东夷人激战,二者实力在伯仲之间,此东夷大概率就是蚩尤部落。
在后炎帝神农氏和战斗部落蚩尤争斗不休的时候,有一个部落在默默发展实力,这就是有熊氏。关于有熊氏,史书记载有熊氏驭熊罴貔貅貙虎等兽,驯兽这个技能主要是从驯养家禽学来的。最开始燧人氏和伏羲氏两个时代只是放放羊,因为羊温顺容易驯养,后来的包括鸡鸭鹅猪狗牛马,就不那么容易了。家禽鸡鸭鹅是要把飞禽关起来喂养,待其丧失飞翔的意愿和能力后逐渐成为了今天的鸡鸭鹅。家猪来自于野猪,野猪有多凶猛看看西游记降魔篇的猪刚鬣就知道了,野猪是真的很猛,野牛脾气稍好点,但是想往它脖子上挂犁它也不乐意的,马更别提了,野马驯服难度那是极大的!所以从伏羲、前炎帝、后炎帝神农,再到后来的黄帝姬轩辕,驯服飞禽走兽前后花了千余年甚至更长。
有熊氏在河南一带默默发展时,也免不了被蚩尤部落滋扰,不出意外的被抢了不少粮食和牲口。与蚩尤部落多次争斗中,吃一堑长一智的有熊氏开始思考和模仿蚩尤部落的战斗方法,他们发现野蛮的蚩尤部族充满了攻击性,像野兽一样,喜食肉食,手持藤甲、骨棒、木棒乃至金器(粗铜器)。为保护部落,有熊氏选择了以驯服野兽的方式来提升战力,这样即是狩猎又学会了与猛兽搏斗的技能和经验,有熊氏族人的体力和战力因此有了大幅提升。
远古的时间过得好快,一晃就到了姬轩辕崭露头角的时候。《史记》记载姬轩辕是有熊氏少典的儿子,也就是黄帝,至于为什么叫黄帝,不叫姬帝或有熊帝,这是后来史学家乃至阴阳学家的一个考量:姬轩辕居中,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这个称谓承载了无数后人对姬轩辕的崇拜和敬重之情。如《史记•五帝本纪》记载曰: “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古书上的大人物多半一出生便有不凡之像,一看就是要干大事的样子,身为有熊氏的杰出接班人,姬轩辕及其僚属确实干了不少大事:种五谷、制衣裳、建宫室、修舟车、造指南车、编弓弩、兴文字、识音律、作历数、创医学等等,对外先是通过阪泉之争夺得后炎帝神农氏的部落大首领之位,然后再与蚩尤激战于逐鹿,击杀了蚩尤,并了蚩尤部落,收缴其铜铁武器,顺道拿来青铜器的铸造技术,顺势接管了被蚩尤征服的长流中下游流域和黄河下游流域的地盘,史称“一统华夏”。横扫华夏大部的乃是蚩尤部落,蚩尤败给姬轩辕后,非常慷慨的给姬轩辕送了大半个华夏做为见面礼,姬轩辕也就勉强笑纳了。
三皇时间太过久远,文字稀缺考古证据也缺乏,此处不做考究,容我将重心放在五帝时代。五帝的生卒年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不论是西汉司马迁,还是西晋皇甫谧,抑或唐朝司马贞等等,都无法考据,唯见神话传说,年龄但动辄百八十岁。根据有明确历史记载的商朝和周朝君主年龄来看,八十余位君主中,就没有两个君主年龄超过八十的,商周时期的君主不论生活环境和营养供给都远好于五帝时代,五帝时代自然环境再好也不可能逆天生长。造成这样的情况或许是缺乏此时间段的明确帝王更替的文字记录,又或许中间有其他帝王存在但贡献不突出被忽视了,史学家不得已将时差补在有杰出历史贡献的帝王头上的嫌疑,再或许是因为这只是五个时代的代表而不是具体指五个人,等等,此仅为个人浅见。
avatar
cdnwpu2019
11楼
不论如何,黄帝姬轩辕一统华夏,史书能考究到的时间段基本也起自黄帝姬轩辕,现在所有可见的信史乃至别史典籍基本都是以五帝作为中原太古时期的帝王代表,虽然不同史学家对五帝有不同的考究,窃以为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更可采信。因为司马迁祖上一直是望族,且其祖上历任太史令,况其父司马谈在司马迁著《史记》之前就已做了大量的史实考究的具体工作,也就是说司马迁手上的上古史料和能请教到的上古贤达相对其他史学家乃至后世史学家更为丰富且可靠,加之司马迁严谨的治史态度更是增添了《史记》的可靠性和可信性。
在此我将五帝分别视为五人和五个时代来推究年限,资料以《史记》为主,《尚书》、《世本》、《五帝德》、《帝王世纪》、《竹书纪年》等书籍为辅,同时采信集我国200余位专家学者多年心血结晶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作为时间基准,往上回推五帝生卒年大致的时间节点。
一 五帝生卒年的推究
A、先将五帝作为五个人来推究:
帝禹生卒年:约公元前2135年~前2060年 终年75岁 在位10年
《史记•夏本纪》记载曰:“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
《帝王世纪》记载曰:“伯禹夏后氏,姒姓也。其先出颛顼,颛顼生鲧,尧封为崇伯”。
据《史记》和其他史料记载可推算:禹于舜殛鲧后2年,继夏伯位,为舜所举后,治水13年,摄政17年,舜崩后辟舜之子商均并为舜居丧3年,执帝位七年后荐益于天,三年后崩,共执帝位十年。从大禹入中原到崩于会稽前后历经约45年,这个时间段和《竹书纪年》记载曰:“禹立四十五年。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丧毕,天下归启。”相合,禹立四十五年应是禹在中原活动的时间段,而非执帝位45年。
那大禹是在哪里出生的呢?入中原之前又在哪里呢?
《孟子》记载曰:“禹生石纽” 。
《蜀王本纪》(西汉扬雄)记载曰:“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其地名痢儿畔。”
《史记•六国年表》记载曰:“禹兴于西羌”
《蜀本纪》(三国谯周)记载曰:“禹本汶山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
《水经注》(北魏郦道元)广柔县曰:“县有石纽乡,禹所生也”。
《史记索隐•五帝本纪第一》记载曰:“禹母女喜吞意坎而生禹,因姓拟氏。”
…………
几乎现在所有有关大禹的资料都表明大禹出生于汶山、石纽即今四川茂汶和北川所在区域。其父鲧,其母暂以“女喜”称之,姓氏不重要,重要的是其父鲧是怎么与四川的羌女结合的?据《世本》《大戴礼记》等记载:昌意娶蜀山女昌仆后生颛顼,颛顼生鲧曾,鲧曾生鲧祖,鲧祖生鲧父,鲧父生鲧,鲧生禹。其中或有揣测的成分,但大概率的事实是“昌意”、“颛顼”、“鲧”、“禹”和古蜀存在密切的关系,那这种密切关系合乎逻辑吗?我们来一步步的推究一下。关于鲧到古蜀的原因后表,先推究一下大禹入中原是个什么境况。
问题一:禹是怎么被舜任用的?
《史记》记载曰:“鲧治水九年无状被舜诛,其子禹后为舜举”。可见,在禹被舜举用之前,鲧已经治水九年,因治水无状,被定为“四罪之一”(四罪:共工、三苗、鲧、歡兠),其罪不可谓不小。按常理来推断,舜殛鲧后,当用其他人来治水而不应是鲧的后人,舜就不怕被禹报复?舜为什么要用禹?原因有二,一则舜确实无人堪用,二则禹具有高超的治水之能而无可替代。窃以为第二种可能性最大,因为此时的洪水之患是尧、舜最麻烦和头疼的事,舜诛杀鲧后应该还用过其他人,但都治水无功,舜实在是没办法才任用有着高超治水之能的鲧之子禹。这一点《史记》明确记载曰:“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简言之,大禹害怕自己跟其父一样治水无功受诛,辛苦治水十三年,过家门不是不愿入,而是不敢入,原因后表!
问题二:大禹的治水之能怎么来的?
帝尧时,洪水滔天,帝尧无人可用的时候不得已听从了“四岳”的建议任用了他觉得道德上有瑕疵“为人负命毁族”的鲧,可见鲧是具有一定的治水之能。甚至自鲧曾起就应是在苦心研究治水技能,据有关史料记载:颛顼与一样具有治水之能的共工氏争夺大首领位的时候,共工氏落败后“怒触不周山”水淹少昊颛顼地,搞得颛顼是苦不堪言。按常理推测,吃了大亏的颛顼为了不让共工氏把持治水要务(远古时期治水要占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治水有功的领头人大概率成为部落首领),肯定希望自己人能掌握治水之能而不用假手于人,于是派出其子之一的鲧曾去学习治水技能,这样一直延续下来直到大禹,所以大禹子承祖业也应该是主营治水的。重点来了,此时知水治水是绝对的技术活,没有长时间的观察、积累和实践,是万万不可能精通的而且还得有人力支撑。按照远古时期15岁即成年来推算,自小成长在古蜀地的大禹至少得学习积累十几年才有可能掌握这项高技术含量的技能。有史料记载大禹在出蜀之前的年龄应在30岁左右,加上在中原生活了45年,终年应在75岁左右,大禹的年龄和客观历史逻辑都比较契合,可以采信。
avatar
cdnwpu2019
12楼
@小金锋 2019-11-13 23:31:19
顶起
-----------------------------
多谢支持!
avatar
cdnwpu2019
13楼
帝舜生卒年:公元前2162年~前2073年 终年89岁 在位33年
帝禹2070年称帝创立夏朝前,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为帝舜居丧三年,那么帝舜则崩于前2073年。
《尚书》记载曰:“舜生三十登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
《史记》记载曰:“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於苍梧之野。”此记载的践帝位三十九年,应该是从年五十摄行天子事算的,包含居丧三年。
《书•大禹谟》记载曰:“帝曰 :“格,汝禹!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载,耄期倦于勤。汝惟不怠,总朕师 。”此记载为舜执帝位三十三年后找禹谈话,欲让位于禹,未包含居丧三年,此时舜还未崩。
《孟子•万章上》记载曰:“孟子曰:否,不然也。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昔者舜荐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此记载言明舜荐禹于天为帝位接班人后十七年崩,这十七年是禹代为摄政,非执帝位,帝仍是舜。
据现有的可信度最高的史料综合分析,《史记》记载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含居丧三年,《书•大禹谟》记载舜已践帝位三十三年后找禹谈话,加上居丧三年,为三十六年,这与《史记》记载的三十九年有三年差异,我认为,这三年乃舜欲让位于禹后三年崩,后禹继位,释之则合理。
从以上可以得出:帝舜在帝位应为三十六年(不含居丧)(年五十执帝位八年+为尧居丧三年+后执帝位十一年+禹摄政十七年=三十九年),二十岁以孝闻被尧启用并考察,三十岁尧举之外派征庸后开始摄政, 五十岁摄天子事非执帝位,此时仍为帝尧执帝位,执天子事八年后尧崩,后辟位于尧子丹朱,并为尧居丧三年,六十一岁正式执帝位,七十二岁荐禹于天由禹摄政,十七年后崩,享年约八十九岁。则帝舜生于:2073+89=2162年。
avatar
cdnwpu2019
14楼
帝尧生卒年:公元前2182年~前2104年 终年78岁 在位28年
《尚书》记载曰:“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言明帝尧在位就是28年。
《史记》记载曰:“舜摄政八年而尧崩。”“舜年五十摄行天子事。”
则帝尧崩于:2155-50-8=2104年。
《史记》记载曰:“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践朕位?”这里的在位不是尧执帝位70年,而是指尧的年龄70岁。帝尧70岁由舜摄政,八年后而崩!
那尧的年龄应是70+8=78岁,
则帝尧生于2104+78=2182年。
帝挚生卒年:公元前2190年 -前?年 在位9年
《史记》记载曰: “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而帝放勋立,是为帝尧。”
《帝王世纪》记载曰:“帝挚之母,于四人中,班最下。而挚于兄弟最长,得登帝位。封异母弟放勋为唐侯。挚在位九年,政微弱。而唐侯德盛,诸侯归之。挚服其义,乃率群臣造唐而致禅。唐侯自知有天命,乃受禅,乃封挚于高辛”
清人马骕《绎史》卷八《高辛纪》引《纲目前编》曰:“挚荒淫无度,诸侯废之,而推尊尧为天子。”
郭店楚簡《唐虞之道》记载曰:“古者圣人二十而冠,三十而有家,五十而治天下,七十而致政,四肢倦惰,耳目聪明衰,禅天下而授贤,退而养其生。此以知其弗利了。”这里的圣人指的就是唐尧,由此可见唐尧应是在五十岁左右接替帝挚,后执帝位。
《史记》记载曰:“帝喾有四子:长曰鸷(挚),次曰弃,三曰契,四曰尧。”
按每人年龄差在一至两岁,可以推测帝挚年龄应在五十五~五十八岁之间。现在的史料几乎都采信四人年龄差为两岁,以此推算出帝挚于58岁时或崩或禅让帝位于唐尧。我们可暂定帝挚比帝尧大8岁,或许有些许误差,于历史进程而言,这几年影响不大,或可接受!
则帝挚生于:2182-50+58=2190年,帝挚,崩时未定
帝喾生卒年:公元前2211年 -前2141年 在位40年
《史记》记载曰:“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蟜极,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帝喾有四子:长曰鸷(挚),次曰弃,三曰契,四曰尧。”
《帝王世纪》记载曰:“帝喾,高辛氏,姬姓也。其母不觉,生而神异,自言其名曰 。有圣德。年十五而佐颛顼,三十而登帝位。都亳,以木承水。在位七十年,年一百五岁而崩。”此料言明帝喾30岁登帝位,在位70年,可理解为寿70,执帝位40年。
《世本•帝系篇》记载曰:“喾,黄帝之曾孙。”又云:“帝喾年十五岁,佐颛顼有功,封为诸侯, 邑于高辛。”此料言明帝喾15岁辅佐叔父颛顼有功,封为高辛侯。
帝喾生平:15岁辅佐叔父颛顼有功封为“高辛侯”,30岁执帝位,在位40年而崩,其子鸷(挚)继帝位。这个数据或许也有些许误差,但相对合理,结合历史客观条件,可采信。
帝喾崩于:2190-58+9=2141年,生于:2141+30+40=2211年
颛顼生卒年:公元前2259年~前2181年 78岁崩 在位45年
《史记》记载曰:“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
《帝王世纪》记载曰:“帝颛顼高阳氏。
《帝王世纪》又记载曰:颛顼,黄帝之孙,昌意之子,姬姓也。母曰景仆,蜀山氏女,为昌意正妃,谓之女枢。生十年而佐少昊,十二而冠,二十登帝位。以水承金,位在北方,主冬。以水事纪官,始都穷桑。后徙商丘。在位七十八年,年九十八岁。” 颛顼二十登帝位(这是皇甫谧以二十而弱冠做的推测,颛顼登帝位年龄约33岁,见下文详述),颛顼在位78年,应理解为寿78,则执帝位45年。
《帝王世纪》亦曰:“帝喾,高辛氏,姬姓也。年十五而佐颛顼,三十而登帝位。都亳,以木承水”。则可推算颛顼崩时,其侄帝喾继位时年30岁,这个年龄可采信。
《帝王世纪》为西晋皇甫谧的推算,有术数推算和个人揣测的成分,或有不合理之处,但这样推究其逻辑上和客观上相对站得住脚。本文的重心是推究五帝大致的时间节点,具体年月力有不逮,还望理解!
则颛顼崩于:2211-30=2181年
则颛顼生于:2181+78=2259年。
黄帝生卒年:约公元前2324年~前2226年 在位(寿)按98年算
《史记》记载曰:“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即黄帝崩后,颛顼继帝位,史料记载黄帝在位98年,黄帝姬轩辕一统华夏,是华夏文明集大成者,芳泽后世,功莫大焉!我愿意相信黄帝万寿无疆,因此我取信黄帝寿98。
黄帝崩于:2259-33=2226年
黄帝生于:2239+98=2324年
现在流传的黄帝出生于公元前2698年大概是这样算出来的:根据邵雍《皇极经世书》把尧元年称为甲辰年,然后由精通术数之人推算出甲辰年为前2357年,再根据皇甫谧《帝王世纪》记载的:黄帝在位100年,少昊金天氏84年,颛顼78年,帝喾高辛氏70年,帝挚9年,由此推算黄帝元年为公元前2698年。有两个问题:一是五帝缺了尧舜,二是所有数字皆来自术数推出,难有说服力。
以此计算自黄帝至舜在位年限计:98+45+40+9+28+39=259,即使中间有其他未被史料记载的帝王,时间误差前后应在100年左右。
avatar
cdnwpu2019
15楼
更正:黄帝生于:2226+98=2324年
avatar
cdnwpu2019
16楼
二 嫘祖与西陵氏
关于五帝生卒年我废了不少笔墨,无意也无力正本清源,权且一看吧!请允许我把重心放在与古蜀有关的黄帝后裔玄嚣和昌意的出生地和大致生卒年推究上。
在母系氏族时代,子嗣出生地和成长地绝对与母亲所在地有关,到了父系氏族时代,子嗣的出生地也必然和母亲所在地有关,但成长地就不一定了。史书关于西陵氏嫘祖所在的地点没有详细的文字记录,所以我们先考据一下西陵氏嫘祖究竟在哪里?《大戴礼•帝系》记载曰:“黄帝居轩辕之丘,娶西陵氏之女子,谓之嫘祖氏,产青阳及昌意,青阳降居岷水(或江水),昌意降居若水。”《山海经•海内经》记载曰:“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黄帝娶嫘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从亦神亦揣的史料中依稀可以得出结论,嫘祖为西陵氏,大概居朝云之国(范围在天水以南,陇南大部,广元以北的区域)。我们来推导一下:首先可以确定,嫘祖最擅长的是纺织、织布和桑蚕,不管是织布还是桑蚕,它必须得先有原材料葛麻和蚕丝。古时劳动生产必定遵循就地就近取材的原则,那养蚕必须得要有桑树。结合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这几代生活的时间和地域跨度来看,在他们没东迁和南迁之前,西陵氏作为其中一支应该也是生活在天水甘南一带,那这一带有古桑吗?答案是:有,就在陇南徽县一带,至今那里都还有树龄极老的古桑。窃以为嫘祖之西陵氏就在《山海经•海内经》中所言的“朝云之国”(丝绸轻薄柔软,挂在树枝上晾晒的样子加上一点想象力,足与和朝云挂上钩),其国的大抵范围在天水以南广元以北陇南大部。当然中华大地上其他地方也有桑,有桑的地方就有蚕,或许也有“嫘祖二号”或“嫘祖三号”,这个我们不深入探究,我们追求的是历史的连贯性和合理性。这期间因为蚩尤部落不断西进与炎帝神农氏及诸部落相互征伐,有熊氏作为炎帝联盟的一个小部落,必定得相应炎帝号召随着出战,炎帝与有熊氏之间必然有密切的联系,这意味着有熊氏与其他部落也或多或少有交集。
所有的史料都表明姬轩辕是一个非常具有开拓性和创造性的领袖级人物,这样的人物绝不可能就在出生地逗留成长,一定会外出学习和交流。而此时人员最多、生产和手工技术都最兴盛之地自然是炎帝神农氏所在的陕西宝鸡一带,于是年轻有为的姬轩辕领着族人去炎帝所在之地学习耕种、手工及其他技能。衣食住行,衣排第一位,在远古时代,养蚕抽丝编绢这样的技能属于绝对的黑科技,掌握核心科技的西陵氏必然在炎帝诸部落中实力出众,其佼佼者嫘祖也必定名声在外,志向远大的姬轩辕和众多年轻人一样自然会想去结识。可能是姬轩辕英明神武抑或智慧无双,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了嫘祖的芳心,结为连理。于是玄嚣和昌意很自然的就在西陵氏所在地甘肃徽县一带出生了。
结合五帝生卒年和些许文字描述做出如下推究: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曰:“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嘉陵江的四川绵阳一带);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败给川西羌后辗转金沙江和雅砻江交汇的朱提一带)。昌意娶蜀山氏女(居茂县一带时),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司马迁或许手上没有明确的资料考究玄嚣昌意的生卒年,但明确的写明了玄嚣昌意乃嫘祖所生,颛顼乃昌意之子。
avatar
cdnwpu2019
17楼
三 玄嚣和昌意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曰:“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不管是二十五子还是十四子,这都说明一个问题,黄帝的妃子绝对不止嫘祖一个,少则三五个,多则不知道。据别史记载曰:“黄帝二十九年,生昌意。”据《古本竹书纪年》记载曰:“七十七年,昌意降居弱水,产帝乾荒。”暂且采信黄帝二十九岁生昌意,大概二十七岁生了玄嚣,那娶嫘祖的时候应该在二十五岁左右,按照远古人十五岁即成年的说法,部落首领之子可能更早纳妃的惯例做法,在娶嫘祖之前,有熊氏的少主姬轩辕可能已经纳了两三个妃子了,嫘祖的种桑养蚕技艺让她后来居上成为正妃,才为后世所记。
为什么玄嚣降居江水,昌意降居弱水?
从黄帝生昌意到昌意降居若水,这期间发生了两件大事,黄帝四十二年左右与炎帝神农氏阪泉之争,约黄帝六十年左右与蚩尤逐鹿之战。为什么阪泉是之争而逐鹿是之战呢?因为阪泉之争是炎帝部落的内部斗争,而逐鹿之战属于异族矛盾。有熊氏此时属于炎帝联盟里的一个分支,阪泉之争算是联盟里的后起之秀挑战部落大首领的一个内部斗争问题,这需要有熊氏的整体实力赶上或超过炎帝神农氏才有挑战的资格。有熊氏为了发展部族,将年轻有为的子嗣以 “杜鹃养子”的方式外放发展繁衍,黄帝为了部族的壮大也严格的执行了这个策略。之所以玄嚣降居江水,昌意后来降居弱水,还是因为其母亲嫘祖所在的西陵氏朝云之国在嘉陵江(黑水)上游,这样把自己的儿子放在自己能够照看的地方也是为人母最基本的出发点。纠正一点,昌意最开始并非就到了弱水,最开始是到的岷江中上游的茂县一带,后来在叠溪生活了很多年,还进行了部落联姻,娶蜀山氏女。后来败于川西羌人联盟,不得已南下到弱水(朱提一带),觉得这个地方很不错,禀报黄帝后,才有史书记载的降居弱水一说,见《蚕丛卷》详述。
阪泉之争,阪泉之战?
伴随着神农氏的内忧外患不断加剧,主动让出大首领位置肯定心有不甘的,所以有阪泉之争而不是阪泉战争。炎帝神农氏和有熊氏各自领着自己部从,找块地儿双方进行斯文的文斗,拼谁的粮食多,谁的人多,谁在联盟内更有号召力,即使有不服要武斗的,参与的人数也是比较少的。通过阪泉之争,黄帝取得部落大首领的位置,需要一段时间来整合联盟内部和巩固首领权力,不可能贸然发动与蚩尤的大决战,在发生逐鹿之战前双方已有不少小规模的冲突或战争,黄帝也需要一个时间差来做联盟整合和大决战的筹备工作。
昌意生卒年:公元前2295年~约前2223年 73岁崩
史料记载黄帝二十九年,生昌意。可理解为29岁生昌意,那昌意出生年约为公元前2295年。昌意十七岁左右到了茂汶一带,二十岁左右于茂汶叠溪一带娶蜀山(岷山)氏昌仆,三年后,昌仆生颛顼(后到山东曲阜跟随辅佐其叔父玄嚣少昊),后南迁到攀枝花昭通曲靖一带。黄帝六十年左右,因黄帝召回,昌意领着部分族人经岷江、嘉陵江(黑水)汉水(青水)入中原参加了逐鹿之战。逐鹿之战后再次回到茂汶一带栖息,后与羌人发生大规模争执(羌人释比流传的羌戈之战),最后不得已南下昭曲。黄帝七十七年,轩辕黄帝让其深耕昭曲即朱提(史载降居若水),而后东进,卒于六盘水。
玄嚣生卒年:公元前2297年~约前 2232年 65岁崩
史载玄嚣与昌意同为嫘祖之子,玄嚣为大,根据女子生育规律和当时生存环境,估计玄嚣比昌意大两岁,玄嚣出生时间约为公元前2297年。在黄帝六十年左右召回参与逐鹿之战。在黄帝接管蚩尤的地界后,便留在了曾经的蚩尤地界山东一带,因为山东的蚩尤部落善冶青铜器,由此便有了“金天氏”之称。黄帝年迈,玄嚣四十岁左右摄天子位,因黄帝一直没辟位,玄嚣也就没正式执帝位,因此史称其“少昊”,即有颂扬玄嚣功绩之意,也说明他摄帝位时上有黄帝。
avatar
cdnwpu2019
18楼
《古蜀史说》是一本严肃而认真的介绍先秦时期的古蜀史,后文会慢慢叙述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的来龙去脉,历史上三星堆究竟是怎样一副光景?三星堆里面叹为观止的青铜器是怎么铸造的?原材料哪里来,生产工艺,怎么生产,怎么运输等等,各种青铜器究竟代表了什么意思,有什么用途和意指都会有解释和叙述。历史或许不是你们想象的那么天马行空,都是实实在在的,古蜀先民用血和泪磨出来的,就看你们敢不敢相信和接受了!
avatar
cdnwpu2019
19楼
四、古羌族入蜀
下文正式进入古蜀的远古演变历程的叙述和推究。
古蜀来客人没有?已经来了,只是未被我们注意到罢了,他们就是被后世称为古羌族的伏羲氏部落南下的一个分支。古羌前后大概有两次大规模南迁行为,第一次是伏羲氏时代甘青一带因气候变得干旱,土地沙化,水草不丰,迫不得已陆陆续续东迁、南迁和西迁;第二次是舜逐四凶时把三苗给逐到了甘青一带。彼时四凶之一的三苗各方面对古羌来说都是先进的,被驱逐到苦寒之地,千里迢迢,为了生存,压力大脾气多半不好,为了领地和资源跟古羌土著争斗不息。长时间的纷争后一小部分古羌人融并于三苗,另一大部古羌人被迫东迁、南迁和西迁。前后两次迁徙的路线都差不多,只是两次线路上人数稍有差异而已。第一次东迁的古羌人多,第二次南迁的古羌人多。
约公元前4500~4000年间,古蜀土著的第一批次客人!第一次的古羌人从天水秦安县一带出发先沿着汉水(青水)南下经过礼县,有一部分部族滞留在宕昌县一带,其余部族种的一部继续往南到了陇南,另一部往西到了九寨沟文县一带。随着时间推移九寨沟文县这一支继续分流,一部沿着白龙江往南到了绵茂一带栖息,另一部到了若尔盖平原和松潘一带栖息。“羌”是会意字,意为放羊人。事实也确实是这样,古羌人的经济行为极为单一,就是放羊,放羊,一年又一年的放羊。驯化牦牛后,就有多了一个放牧品种,放牦牛,驯化野马后,就骑着马放羊和放牦牛。古羌活动区域最早是在甘南的礼县、文县到九寨诺尔盖一带,后来慢慢南移到岷江上游的松潘茂县一带,古羌人主要以畜牧为主,粗耕很少,吃的是大麦和粟,用的是灰陶器和灰褐陶器,穿的是羊皮袄,住的是简易毡房。这样骑马放羊放牛的游牧生活从公元前4000年一直延续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样生活的好处是人少地广,有丰茂的草原可供放牧,部落之间冲突较少,生活方式相对简单,不好的是与外界接触很少,以致西边古羌部落文明的进步速度远落后于东迁部落,当东边炎、黄部落和蚩尤部落打死打活的时候,西边走半天都看不着一个人一只羊,除了盯着自家牛羊,仰望星空感应天人合一外,似乎也找不到其他事情可做!因为缺乏语言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和少有肢体冲突和斗争而致生存危机感缺乏,没有危机感的闲适严重阻碍了西羌文明的进步。不需要打死打活的古羌人没有方向感也没有目标感,不知道打哪来也不知该往哪去,就这么懵懵懂懂的放羊,放羊,放羊!!!这期间岷江流域的古羌人沿着岷江的河谷地带断断续续南下放牧,从诺尔盖到松潘,期间栖息一二百年又或者更久,无所谓了,时间对古羌人而言除了仰望星空数星星之外似乎也没多大用处。
约公元前4000~3500年,这几百年来,虽然古西羌文明没有明显进步,但也有白天放牧晚上观星象的古羌先贤在不断的思考自然与人的关系,如认知山川、河流、高山、平原、飞鸟、禽兽、大树、巨石等等,由此渐渐形成了古西羌岷江分支独有的天文地理和山川人文的认知方法。这部分古西羌先贤就是现在羌族中最具权威的文化人和知识传承者的“释比”的前身,古西羌的游群历史都是由这些“释比”以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随着认知水平和驯养牛羊能力的提高,古羌人的数量缓慢的增长着,和人类历史上其他族群一样,人多了自然就要外迁,其中一部分族群继续沿着岷江南下到茂县和汶川一带,这里的植被比较丰茂,可采集的食物更多,河谷地带更适合放牧,于是古西羌人在这里呆的时间更长一些,也留下了更多的痕迹为后人知晓。
在漫长的时间之河中,古西羌族人走一路散一路。往西的部族一部沿着今天白河流域到了红原一带,一部继续南下到了大渡河流域的马尔康金川县一带,往南的则沿岷江而下到青衣江流域雅安天全一带,其中一小部到了今天汉源石棉一带。这些古西羌部族与当时四川盆地的土著居民偶有交集,由于盆地面积足够大,古蜀人和古羌人数实在太少太少,所以有足够的地带供他们形成地域隔离性质的“和平相处”。
盆地西北部高原的古西羌人,没有固定的住所,随着水草丰衰而迁徙。这里土地刚卤,难种五谷,主要是放羊放牦牛。部族名称也比较随意,有用父亲的名字也有用母亲的名字作为部族称号,有的干脆以山川河流飞禽走兽的名字命名,命名完全没有套路,两个字:任性!氏族之间相互通婚,父亲死后子娶后母为妻,哥哥死后弟娶寡嫂为妻,这个习俗在后世的匈奴,西羌,鲜卑乃至日本先民等都普遍存在,此习俗非陋俗也,实则是部族生存的客观需要,也正因为这样,羌族内很少有鳏夫和寡妇,氏族稳定,人口繁殖速度较快。
现代人对已逝去岁月的感知似乎都是弹指一挥间,古西羌人在高原闲适的生活了几百年,因为地域宽广,人口分散,无所谓首领,更无所谓家国。部落强弱直接由氏族人的多少分出,人多的就成为酋豪,势力弱小的就沦为他族的附属。远古时期,不论在哪个角落,抢你是本分,不抢你是情分,但在严峻的生存环境下,讲情分的少守本分多。东边在打死打活的时候,西边也偶尔守守本分,比如看哪个部落的牛羊多眼红了,或者实在活不下去了,也有发生明抢暗偷你争我夺的情况!
川西高原的昼夜温差大,一年中冰霜期时间长,客观的气候条件让他们养成了忍受苦寒风霜的坚韧性格,寒冬腊月妇女生孩子都不避风雪!古羌人行为粗犷,行事由性。氏族内主要由族长约束,氏族之间关系主要由释比来协调。
avatar
cdnwpu2019
20楼
五 昌意玄嚣入盆地
远古时代的四川盆地气候温润,灌木参天,植被丰茂,乃飞禽之洞天走兽之福地。望层峦叠嶂江河滔滔,湖泊遍布沼泽星罗;观齿象成群角犀出没,猿猴攀山熊猫啃竹;视熊罴直立貘駹悠行,貘豕拱地獒犬围食;听百鸟啼鸣雉鸡争鸣,凫鹜欢声虫豸低语;烟云缭绕云雾蒸腾,鸟语花香沁人心脾;景色何其优美,仙境也就这样了吧!然而此等洞天福地,此时却不太适合人类生活,盆地内江河纵横,湖泽遍地,四面环山道路不通,行止艰难劳作艰辛,生存是个极为严峻的问题。
春去秋来、雨落花开的时间过去不知凡几,盆地内除了岷江偶发脾气把成都平原淹成一片汪洋外,盆地亘古不变的模样随着一群中原人的到来而慢慢变得不同了。古蜀土著和古西羌人的第二批客人来了,他们就是轩辕黄帝与嫘祖的两个儿子:玄嚣和昌意,玄嚣比昌意先两年入盆地,沿着嘉陵江南下,在绵阳一带落脚。
黄帝四十二年,黄帝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赢得了阪泉之争,黄帝成为中原部落大首领,并整合统一了中原众部族。因蚩尤部落时有西进骚扰,黄帝决定发动与蚩尤部落的大决战,一统中原华夏,因制式装备的不足,唯有在人数上做文章了,于是黄帝以“杜鹃养子”的方式把自己的二十多个儿子纷纷外派发展,要么管理和笼络新收编的部族,要么就外派去发展新的领地,以此来扩充实力,因此才有了玄嚣和昌意的南下入蜀。在玄嚣和昌意陆续南下入盆地后,嫘祖就随黄帝到了冀豫一带,主要活动地区在豫,也是做的她的老本行:纺织业,以蚕桑为主,最后在安阳市以南和郑州以北一带,作了黄帝的纺织生产基地。后来被周武王命新慌伐的“蜀”,就是这个地方,可称这个地方为“豫蜀”。
约黄帝四十三年,为避免与川西羌人正面接触,从小聪慧敏捷的玄嚣在黄帝的示意下,带领族人经徽县成县略阳越秦岭经阳平关到广元(古祁山道),越过潘冢山,后在绵阳一带栖息。这条道后来北接西和县、礼县,折道向东即可到陈仓(宝鸡),两千年后成了诸葛亮北伐固执的走了多次的祁山道。
约黄帝四十五年,昌意也在黄帝示意下,带领族人进了四川盆地,先到了绵阳北川一带,后越过岷山(湔山)到得茂汶一带,主要活动在今天叠溪大部,昌意部因此和古西羌人时有接触和争执。
玄嚣比昌意先入盆地两三年,已经领略了盆地的高山流水灌木荆棘。因为川北地形是山地和林地,土地刚卤板结,灌木荆棘丛生,从黄帝部落带过来的生产工具和种子派不上多大用场,此时的生产工具不是木制的就是石制的,在平原地区还好,但在山林地,想开垦一块地,那是特别特别的困难。在那个除了死其他都不是事儿的年代,玄嚣会因盆地创业艰难就跟黄帝诉苦吗?不,不会,即使诉苦黄帝不会接受任何解释,除了发挥愚公移山的精神,没有第二选择,所以在两三年后昌意也被黄帝下放到盆地和玄嚣一起创业。
昌意入蜀带来百八十个又或者更多的族人,也带来了一些生产工具和种子,比如石斧,石锛,石锄,耒耜等等,这些家当和人是黄帝给他们配置的?不是的,黄帝哪有那么多物资和人给你,黄帝主要负责安排工作,其余都是自己想办法,黄帝25个儿子,有名有姓的14个,多少女儿史书还没提,每个外派的子嗣都要黄帝配置家当随从,黄帝能有多少家当,有多少仆从?这些人和生产工具都是西陵氏嫘祖从自己西陵氏族内给他们兄弟两争取到的。在彼时的四川盆地,吃的要是没有了可以满山遍野的找,可要是没穿的,靠兽皮葛藤勉强可以对付夏秋,可冬春怎么办?盆地内冬春的湿冷那是极为难受的。时至今日,盆地内老人都有一句感叹,今年年关可能过不了。事实也确实如此,盆地内大多数身体不好的老人都是快到年关就仙逝了,缺衣少食的古蜀人情形可能更为的严重,所以此时的古蜀人对衣物的需求那是极强烈的!
约黄帝四十七年,获悉盆地内自己儿子创业的艰辛和不易,身为母亲的嫘祖毅然决然的带着家族内善编织和养蚕的族人入了四川盆地。彼时掌握了抽丝编绢核心技术的嫘祖,不论是在朝云之国还是在黄帝部落里,都是毫无悬念的一姐,其技术甚至放眼整个大中华地区都算的是绝对的领先。自嫘祖入蜀地传授抽丝编绢的技术,玄嚣和昌意在与周边部落交换物品时,获得了更多优势,因此可以换取到更多的生活用品和物资。经过多年的努力,玄嚣一支在绵阳绵竹一带落脚扎根,昌意一支也在茂汶一带扎根。
因嫘祖入蜀带来了桑蚕技术,使得玄嚣和昌意的部族快速成长了起来,为了更好的与古蜀土著联合和站稳脚跟,在茂县落脚二十岁左右的昌意娶了盆地里的蜀山氏女昌仆(准确的说是岷山氏),次年生子安,这样算起来,昌意算是四川盆地的女婿了。
avatar
cdnwpu2019
21楼
六 玄嚣昌意回中原
约黄帝五十九年,黄帝向自己外派在中华大地上的子嗣发出大首领召回令,这个召回令是通过一种部落或者族氏信物来实现的,信物分一阴一阳,族长或大首领持阳面,其子嗣后裔持阴面,召回的部族核对信物后即可确认身份,后来这样的信物演变成了后来的虎符!玄嚣和昌意收到大首领紧急召回令后,立即召集族人马不停蹄的往中原赶。为了赶时间,他们经广元略阳回到甘肃徽县后,逆嘉陵江(黑水)而上,取道陕西凤县到陈仓(宝鸡),这条道后来被开发成古陈仓道,然后折道向东到达新郑。注:西汉时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里修的是古褒斜道,度的是古陈仓道。
约黄帝六十年,逐鹿生死之战爆发,黄帝以风后为中军大将,力牧为冲锋大将,常先号令大将,大鸿为军阵大将与蚩尤部落决战于逐鹿之野。此战从早打到晚,打的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最终蚩尤兵败败走。没过多久蚩尤又卷土重来,这样在逐鹿一带双方前前后后打了多次,蚩尤最终兵败被诛,蚩尤部落要么败逃,要么被黄帝收编。而后黄帝经过多年对蚩尤部落征伐,蚩尤部一部分滞留在了中原,一部散至东夷北夷区与当地土著融合成新的部族,一部回退到荆越九黎起家之地,这三部蚩尤后裔史称“三苗”。三苗指像稻草一样生生不息蛮荒疏礼的部落,其不服中原约束,后被舜定为四凶之一,被逐的“三苗”是滞留在中原的一部。
黄帝胜蚩尤后,理所当然的是要庆祝和祭天拜神的,待所有程序都完成后,各个子嗣还得打哪来回哪去,以此增强黄帝部落的势力和加强对其他地区的辖制。此时黄帝显然不用这么抠搜了,因为黄帝接收了蚩尤部落当时相当于大半个华夏的地盘和人力,从蚩尤部落缴获了大量的粮食和物资,包括当时先进的铜铁制品,此时的黄帝可是富得流油。
经逐鹿一战,黄帝一统华夏坐稳部落大首领之位,但年龄大了,接班人的问题肯定是要考虑的,史书都说五帝时代是“禅让”制,我对此说法持保留态度。嫘祖身为元妃,在外是黄帝说了算,但在族内还是有很大发言权的。华夏已经初步统一,以后部落大首领总还是要人来做,别人做是做,自己人做还是做,为何不培养自己的子嗣呢?相比其他子嗣,玄嚣在逐鹿之战中有勇有谋表现卓越,在嫘祖的要求下,黄帝也就把玄嚣留在了身边作为接班人培养。大儿子留在了中原相对富庶的中原作为接班人培养,自己的二儿子还得回到此时“贫瘠”的四川盆地,物资奇缺条件艰辛,嫘祖心有不忍,强烈要求黄帝把一些优质的铜铁武器和物资用度稍稍倾向于昌意一部,由此可见有一个好妈妈是多么的幸福。此后玄嚣被黄帝安排到原来的蚩尤部落所在的地山东日照一带历练和管理,正式进入大首领接班人的考察和培养流程。玄嚣也确实表现出了卓越的管理才能,把齐鲁地区管理的有声有色,黄帝甚是满意,诸部落首领也认可了玄嚣的能力,在加持了黄帝的无上帝威后,玄嚣50岁左右始摄帝位,但直到玄嚣崩时黄帝也没崩,于是玄嚣最后成了“少昊”。
avatar
cdnwpu2019
22楼
七 昌意重返古蜀
玄嚣的情形暂略过不表,我们且看看昌意在领到物资后,又是怎么个光景?
要去偏远和荒凉之地的昌意会面露苦涩感到压力山大吗?黄帝会谆谆教导循循善诱吗?嫘祖会有慈母手中线临行密密缝的依依不舍?兄弟之间把酒高歌难舍难分?想多了!事实都没有,在黄帝那个年代,情感多少是有的,但绝对没有现代人这么情深深雨蒙蒙的多愁善感。昌意在领到物资后,第一反应是:哈哈,我终于有家伙事儿了,到了山南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看那尕怂还敢与我争抢。吃不吃惊意不意外?昌意在黄帝那里拿了信物,领着比原来更多的族人和更丰富的物资、种子,从新郑出发,披星戴月星夜兼程的经祁山道南下回到了茂汶一带。当回到原来的驻地一看,怎一个凄凉了得!由于玄嚣部和昌意部留下的族人不多,都是老弱居多,大多饿得前胸贴后背了,而且还屡遭古西羌人的劫掠,生活苦不堪言。没有时间给昌意感伤,有了丰沛的物资和精锐的器械,说干就干。就这样,昌意领着部从在茂汶一带不断的烧山,耕种,烧山,耕种。问题来了?早几百年来这一带的古羌人数量比较少,居住也比较分散,原来昌意在茂汶一带劳作和栖息并没有引起古西羌人的不适,偶有争执倒不至于大打出手,但现在昌意腰杆子硬了,动作幅度愈发的大。随着南下的古羌人越来越多,他们已将岷江流域肥美的河谷地带视为他们的领地,很自然的,他们就跟动作幅度不小的昌意杠上了。今天你毁我一块地,明天我偷你一只羊,一来二去,梁子就算结下了。由于昌意有从蚩尤部缴获来的铜铁戈戟这样的制式装备,且打过逐鹿之战,战斗力自然不弱,古羌人岂能讨着好。此时持枪持戟的昌意部被川西羌人称为“戈基人”,实应称“戈戟人”,即执戈掌戟的人。
一切都为了地盘,那个时代不存在土地产权什么的,谁抢得过那就算谁的,地盘归属决定于谁的拳头硬,毫无意外的,昌意部开始时占尽了上风。一次次的口舌争执和肢体交流中,也许古羌人是善意的希望昌意教他们耕种,又或者昌意跟他们示好说这里这么宽阔我们可以一起开发一起生活等等,无奈彼此之间言语不通,搞不懂对方说什么,误解也好,敌对也罢,为了各自的生存空间和生存资源,唯有拳头里面见真章了。
古西羌人本就民风彪悍,摄于昌意部兵器的威势,实在没辙,心里那个憋屈。彼此之间几十人的小规模争斗已经不能宣泄与日剧增的不满情绪了,进而发展为百八十人的中等规模群殴。然而古西羌人再怎么发狠和玩儿命也斗不过见过大场面的昌意部族,毕竟是打过大仗的,岂能怕古羌人的乱打一通。于是前面好多个回合中,古西羌人不出意外的被揍的鼻青脸肿灰头土脸!经历了多次的失败和教训后,古西羌人发现一个问题,对方身材更高体力更强,武器好像比他们还好许多。这是肯定的,昌意从皇帝那里分配的物资不仅有木质生产工具,还是制式装备,比如石制武器,铜铁武器,木盾或者藤条盾,还有简易的弓矢(尖头是石头)等等。这样搞下去,自己除了一次又一次被揍得鼻青脸肿,地还抢不到!怎么办?痛定思痛,古西羌人先贤根据敌我双方形势做了仔细分析,身高和体力一时半会儿是无法提高的,那唯有在武器和人力上下功夫了,看看对方的铜铁制式武器,再转过头看看手上的木棒石棍和身上的伤口,怎么都感觉是挨揍的份儿。于是决定在武器上做文章,对方的戈和戟都是绑在木棍末端的,在哪里去找那些响当当的玩意儿呢,真伤脑筋。就地取材永远都是远古先人的第一选择,羌人发现打猎用的石头棍似乎可以改进改进,于是发动族人去找石头片,模仿对方的“当当响”。
经过多次试验对比,最后选择了白石英这种材料,这种石材本身十分坚硬且形状不规则,断面锋锐,将其捆绑在木棍上,改进多次后,杀伤力剧增。有了这样的新式“武器”,古西羌人有了些许底气,决定对昌意部发动一次决战。双方派出人叽里呱啦说了一通,虽然搞不懂对方说什么,但是连比带划的,最终还是搞懂了对方的意思,用一场群殴决斗定胜负,赢的人留下,输的人走。古西羌人输了,他们得退回到松潘若尔盖一带的苦寒之地;要是昌意部输了,他们得回到艰辛的山林地且得放弃自己好不容易开发出来的地盘。输了的后果双方谁都不能乐意,于是双方回去各自召集部从准备大干一场。
黄帝六十三年,双方在茂县叠溪镇一带的开阔地,拉开架势,准备开打!古西羌人为了弥补制式装备的差异,羌族内也是摒弃前嫌空前的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临时大首领联合了他们在岷江流域的绝大部分羌族力量,在数量上对昌意部形成了压倒性优势。这一战没有像黄帝战蚩尤那样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双方拉开架势,根本没废什么话,吼一嗓子就冲了上去,下手是真狠啊!点到为止?不存在的,双方都憋着一股气,不把对方彻底打服是不会收手的。脑补一下,当一个人打出了三昧真火的时候什么状态,当时就是那种状态。古西羌人最后凭借人数优势和“新式武器”的使用取得了这场决斗的胜利。战斗结束后羌人的释比对昌意及其部族说了一句他们听不懂的话,大概的意思是:看在从前邻居的份上,你们沿着河走吧,走到河的尽头,那里有土地可种,以后有吃有穿,好好地活下去。别管听不听得懂,也甭管是不是善意,总之这场决斗失败了,那就只有让出这个地界,遍体鳞伤的昌意带着垂头丧气的部从回到了玄嚣原来部从所在的绵阳什邡彭州一带。羌人大获全胜,皆是仰仗了白石英这种石材的使用,才抢到了茂汶一带的肥沃地盘,不然就得回到松潘若尔盖这样的苦寒之地了,羌人的“白石崇拜”就从这里正式开始。
此时已过而立之年的昌意内心是极难过的,如果继续待在川北这一带,不仅以后发展进度慢,最主要耕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吃饭都是个问题,遥想中原的兄长发展的如火如荼,自己这边又刚吃了败仗,两相对比之下,那叫一个憋屈和难受。
avatar
cdnwpu2019
23楼
八 昌意下朱提
时间一天天过去,土地的开垦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为了活下去,身负发展部族使命的昌意没有太多时间去低落,收拾好低落心情后继续带着族人重新考察盆地周边的地形。盆地四周风景独好,全是山,山,山!水,水,水,但江河纵横荆棘丛生,开垦的难度极大啊!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昌意心一狠,必须闯出去寻找新地界。往哪里去呢?仔细考察过四川盆地周边的地形后,和部从们商量后决定沿着岷江南下。说干就干,在留下大部族人在绵阳绵竹一带继续经营后,昌意领着小部分精壮随从经彭州郫县温江,过新津眉山乐山,到得岷江和金沙江交汇的宜宾一带,昌意和部从们有些踌躇,因此在这里滞留了些许时间。这条道异常艰辛,以致后来成都平原南下朱提很少选择这条道,走的是崇州大邑沿着雅安汉源经邛都到朱提的古西南丝绸之路,此处略过不表。
他们面临一个大难题,是继续沿着长江顺流往下往东走,还是沿着金沙江逆流而上往西走。此时在宜宾一带已有僰人和僚人等百濮在活动和栖息。这些氏族不如古羌人那么好斗,性格相对温和一些,虽然彼此语言不通,好歹会打手势比划交流一下,不至于一言不合就动手。两大支流岷江和金沙江交汇形成的长江奔腾咆哮,气势雄壮,势不可挡。见到这样的的江水,昌意根据经验判断如果沿着这么大的江往下游走,多半有水患危险,到处灌木参天荆棘密布,不太适宜耕种;二来当时在长江流域已有百濮生活,再往东的百越昌意是不知道的。加之刚跟古羌人争地界输了,昌意和部从们都心有戚戚,不愿再与其他异族发生争执,于是决定和原来沿着岷江北上一样沿着金沙江逆流往上西进,到高处去。
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的长途迁徙是极其艰辛的,昌意沿着金沙江一直行到昭通曲靖和攀枝花的三角地带方才稍稍停歇。见到眼前的光景,昌意阴沉的内心终于重见光明,这里何止阳光明媚,空气清新,简直就是理想的农耕放牧的天堂啊!昭曲属亚热带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地势相对平坦,易于开垦,这里的土著古彝(或夷)人貌似对外来人好像不是很排斥,居然还愿意教授他们稻谷的种植和牲畜的饲养。欣喜若狂的昌意与部从商议后,决定在这个地带好好发展。经过考察和与古彝连比划带猜的“商议”后,最终选定在巧家县、会泽县、会东县这个区域驻扎、开荒。从盆地西北部一路走到昭通曲靖一带,时间过去了整整一年,略显疲惫的昌意望着蓝天白云,看着眼前的开阔地和滔滔的金沙江水,心里莫名的沉静,对,就是这里!我要在这里扎下根来,把部族壮大,做出和兄长一样的成绩。随后昌意派部族人员辗转回到川西北的绵阳一带告知他们此处的信息,让他们迁徙部分族人过来一起开发这里的丰茂之地,川西南古丝绸之路最开始就是他们踩出来的。另外再派出族人回中原向黄帝陈述自己的情况,并告知自己准备在昭通曲靖一带好好发展,黄帝自无不允。在这段时间里,不仅昌意部丛不断和当地的古彝族通婚、融合,昌意也在朱提娶了古彝的阿诗玛女枢。
黄帝六十五年,昌意的小儿子乾荒即颛顼出生,其母亲是古彝的阿诗玛女枢。
时间一天天,一年年的过去,自昌意到得昭通曲靖攀一带,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几年,昌意领着部从们勤勤恳恳的开荒种田,耕织渔猎,慢慢在昭曲攀一带落地扎根,部族人员越来越多,势力也越来越强。每隔三五年,昌意是需要向皇帝汇报工作进度的,黄帝在获悉昌意取得的成绩后,也是颇为满意。
黄帝七十七年,雄心不减的黄帝下令昌意在昭曲攀一带落地扎根,与古彝族搞好关系,以此扩大华夏版图。嫘祖见黄帝如此决定自是没法干涉,既然自己的小儿子已远在千里之外见之不易,心有不忍的嫘祖强烈要求黄帝把昌意的小儿子颛顼接回中原好好培养,黄帝最终也是同意了嫘祖的要求。颛顼自小天资聪颖,昌意自是溺爱非常,但昌意更明白颛顼留在身边最多成为一族之长,如果送到中原好好培养,指不定会有一番作为,于是昌意依依不舍的把自己年仅十二岁的小颛顼送去了中原。小颛顼到了中原后,在黄帝嫘祖身边呆了两三年,年满十五岁就算成年了,需要学习和历练。年迈的黄帝仔细考量后,决定把小颛顼放在颛顼的叔父玄鴞处,一则方便照顾,二则玄鴞是未来的大首领接班人,各方资源比较集中,三则此时齐鲁地区在玄嚣的管理下,发展的极好,小颛顼去了能学到更多的本领。此时玄嚣已到知天命之年,刚摄天子事,事务颇为繁杂,没有时间亲自教导颛顼,于是找来柏皇后裔柏亮给颛顼当老师,柏亮也称柏夷亮父(夷为氏,父为颛顼对柏亮的尊称,如亚父,仲父)。
avatar
cdnwpu2019
24楼
九 玄嚣部和颛顼部族入古蜀
从黄帝六十三年到黄帝七十七年,盆地内的开发进度却是极为缓慢,昌意部和玄嚣部遗留的人力非常有限,而昌意根本没办法做到盆地和朱提两头兼顾。在原来考察成都平原的一两年时间里,昌意发现成都平原也有好些地方可以开发和利用的,于是派族人向父亲黄帝和兄长玄嚣做了盆地的情况说明。玄嚣在盆地内待过的,自然知道盆地一些情况,于是找了个时间把盆地情况当面向黄帝做了说明,此时已近耄耋之年的黄帝人老志不老,依旧充满了雄心壮志,要力拓华夏版图。黄帝决意不放弃四川盆地,既然人手不够就从中原派人过去。然而派谁过去呢?当时齐鲁豫一带生活水平已经提高了许多许多,派其他的部落过去,谁乐意去那偏远苦寒之地?思前想后,看来也只有派自己的子嗣过去,黄帝的妻妾里面就嫘祖是西边的,其他多是中原一带,找谁都不乐意。最后实在没辙,玄嚣建言曰:“自吾地择人前往西海,以观后效!”黄帝颔首允诺,这就是古蜀地后来的“玄嚣部”。
黄帝七十八年,盆地内迎来了第三批来自齐鲁的客人。他们随着向导,沿着黄河流域逆流而上到了西安入宝鸡取道嘉陵江(黑水),沿着古陈仓道一路南下,过略阳到广元下绵阳。在绵竹和什邡一带和昌意和玄嚣遗留的部丛汇合后,没过多久就继续南下,向西跨过了金马河,在今天崇州西河以西的大邑高地区域驻扎了下来。这是第一批次来自齐鲁一带的中原人,自然保留齐鲁一带的生活习性和习俗,以致后来大邑高山古城有着些许齐鲁人习俗的遗留,他们主要的活动区域是岷江西南的大邑、崇州、新津、邛崃和浦江大部。
黄帝八十五年,此时的黄帝确已有心无力执掌政事,于是把政事全权交给玄嚣即少昊以后,把心思转到了后续人才的培养上,黄帝派专人到各个子嗣分支中考察,择取天赋良好的后辈专门培养,此时天资聪颖和备受嫘祖关爱的颛顼脱颖而出,此时的颛顼已在叔父玄鴞辅助处理政事。很明显,黄帝是要把颛顼作为接班人着力培养。
黄帝九十二年,六十五岁的少昊玄嚣积劳成疾,卒。六年后黄帝崩,颛顼继任帝位。从黄帝九十二年到黄帝九十八年,颛顼和共工氏为争夺大首领位,大打出手,黄帝虽老但余威尚存,最终共工氏不敌决黄河堤淹颛顼地,搞得颛顼苦不堪言,这就是神话传说共工氏“怒触不周山”的由来,此处略过不表。
颛顼执帝位后,也断断续续的派出了许多部从和族人到盆地内协助开拓,其中就有望族柏皇氏的后裔。这就是古蜀地后来的“颛顼部”。
“玄嚣部”和“颛顼部”到了盆地后和与古蜀土著一起生活栖息,留下了今天我们所知的宝墩文化。宝墩文化起自公元前2300年~前2500年的古蜀土著的手笔,“玄嚣部”和“颛顼部”到来之后,则加速了宝墩文化的形成。宝墩文化应有着古蜀早期和此时段齐鲁地区的双重特点,这也是古蜀文化和中原文化的早期交集。因川北地理因素的原因,居住和活动区域很分散,古蜀早期文化保存不明显不集中,直到后来昌意和古羌融合后的羌汉后裔蚕丛氏诞生后才慢慢有了比较明显的遗址留存。
此期间四川盆地的格局逐渐清晰,成都平原西部今郫都区西部和都江堰小部分,地势平坦有少许人活动外,成都平原中部是飞禽走兽的天堂,人类活动足迹极少的;盆地东边以龙泉山为界,龙泉山以东是巫山巴山人,以西是资阳内江人;盆地南部宜宾一带长江流域主要是百濮(不是一个民族,而是各种游离的小型部落的统称),还有朱提的昌意及其部从;盆地西边以岷江和湔山为界,西面和西南面是川西古羌人活动地界;平原西北和北部,主要是昌意族裔和玄嚣族裔,平原西南部渐渐有来自齐鲁和中原地区的玄嚣和颛顼的部从族人。
从公元前2300年到前2150年,前后约150年,四川盆地内没有什么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没有什么惊世艳艳的天才横空出世,更没有什么异地文化入侵然后不带一片云彩的离开,没有,什么都没有。只有默默放牧的古羌人、茹毛饮血的古蜀土著和在成都平原周边苦苦垦荒的昌意玄嚣颛顼族裔。
avatar
cdnwpu2019
25楼
十 中原与古蜀的光景
约公元前2100年,盆地内陆陆续续迎来第四批客人,这又是怎么个说道呢?
自后炎帝神农氏取代前炎帝共工氏之后,前炎帝共工氏从未甘心,一直在图谋重新成为联盟大首领从未消停。黄帝年迈都没让出帝位,不是不想让出帝位而是不敢轻易让出。黄帝在打败和击杀蚩尤后,蚩尤后裔对黄帝是刻骨的仇恨,其行事野蛮完全不服管束,只要一有机会就给黄帝添乱找茬,弄得黄帝很是被动。因为齐鲁一带是蚩尤部落的大本营,黄帝这才专门派玄嚣到齐鲁一带接管和辖制。玄嚣到了齐鲁一带后,与蚩尤和东夷族长时间的接触后,发现他们愚昧不化毫无礼教,甚是头疼。从中原迁徙过来的华夏部落后裔为了表明自己和愚昧无知的蛮夷区分开来的决心,慢慢形成了把突出的犬牙(獠牙)敲掉的习俗,为什么要敲犬牙?因为这就是蚩尤部落和东夷族战斗和生气时典型的发狠表现,露獠牙!!!有外忧,也有内患,内部的共工氏也面服心不服,有的时候甚至勾结异族给黄帝添堵,为镇压宵小和维护统一,黄帝不得不久执帝位。
黄帝九十二年,不死心的共工氏趁着黄帝年迈,少昊玄嚣崩逝,颛顼立足未稳,再次与颛顼争夺联盟大首领之位。黄帝终究是黄帝,在共工氏乱政之前,黄帝已立四岳以制衡,四岳非一个人,而是黄帝的四臣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的后裔慢慢发展成为的四个强大部落,分管中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共工氏刚开始动乱,四岳即以天子之名,驾帝师,伐有害,经过激烈的争斗,最终降服共工氏。失败后的共工氏心有不忿而“怒触不周山”(实为黄河下游的一处堤口,具体位置已不可考),泄堤放水淹了少昊颛顼管理区域内大部分良田,搞得齐冀一带是苦不堪言。黄帝鉴于共工氏乃炎帝之后,加之共工氏势众,且善水,未诛,乃分之!也正因为如此,颛顼后来才特地派自己的儿子之一鲧曾(后来的鲧氏,崇伯)专门去学习治水之能,以摆脱共工氏把持治水要务的局面!颛顼、帝喾、帝尧三代都拿共工氏没办法,直到情商和智商双高的舜摄政之后才将其放逐。所有的史料都表明舜是个天生的政治家,经过多年的全面谋划和恬退隐忍,在其耳顺之年执掌帝位后逐四凶:饕餮、浑沌、穷奇、梼杌(这四位都是帝胄之后,因品性恶劣行为乖张被逐,未诛)和放四罪:共工(放)、三苗(逐)、鲧(殛)、歡兠(诛)。
自公元前2100年起,古蜀陆陆续续迎来第四批客人,正是这些人的到来与盆地土著和昌意玄嚣族裔融合才演变出了古蜀地的初期文化。中原的三苗部被驱逐到了甘青一带的苦寒之地,本来该地已经因为气候变化和原始放牧方式而变得越来越贫瘠,能养活的人口越来越少。现在三苗被驱逐过来,人口一下子增多,有限的空间和贫瘠的生存资源,让此地不堪重负。期间大批天水和陇南的古羌人被排挤,不得不选择了南下,其中一部分走的是天水陇南文县到松潘,然后沿着岷江流域分布,另一部分走的是古祁山道,从天水礼县西和县成县,南下略阳到广元入盆地,这部分羌人入了盆地后,直面的是昌意部族裔(绵阳一带的玄嚣部和湔山一带的昌意部合二为一后文简称昌意部),此时的昌意部经过一百五十多年的繁衍生息,人口颇多,实力不弱。这部分羌人来了没几十年就被昌意部融合同化成为了他们的生力军,愈发壮大的昌意部在盆地平原北部稳稳的站牢了脚跟,并逐渐成为成都平原上颇有影响力的大氏族。
蚕丛氏的时代即将来临,下一章正式进入古蜀地有文字记载的蚕丛时代,且看蚕丛时代光景几何!
avatar
cdnwpu2019
26楼
卷三•蚕丛卷
古蜀吟•蜀魂归去来
滔滔岷江声声诉,摘浪花洗铅华。功过成败难言咎,江河淌不息,青山翠依旧!
青衫淡伫堤岸上,凉寒烟冷春秋。举杯邀月对影饮,蜀魂归何处?蜀话向谁述?
四川盆地如其形,落地成盆,纳千山百川,包容性极强。随着南下的古羌人和北上的古彝人、僚僰等外来部落游群的不断迁入,一起耕种、畜牧、交融、繁衍,盆地内人口数量渐增,尽管数量稀少好歹有了不少生气。农林物资,手工产品渐多,部族间的物品交换开始兴起,昌意部因善农耕桑蚕,抽丝编绢,一度被盆地周边部族称为“蚕虫王”,后世称“蚕丛王”。窃以为蚕丛时代,不可以封建王朝的认知来理解,蚕丛部只是大型的部落抑或游群而已,连酋邦都不算,以下称的“蚕丛部”是盆地昌意部和绵阳玄嚣部的统称。
《蜀王本纪》记载曰:“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灌,后者名鱼凫。”
《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曰:“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颛顼;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有周之世,限以秦、巴,虽奉王职,不得与春秋盟会,君长莫同书轨。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有棺无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
有关“蚕丛”的史料典籍十分有限,多是一笔带过语焉不详,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属正常,因为古人手上也没有古蜀的文字记载,唯有民间流传和神话传说。在玄嚣昌意嫘祖入蜀前,盆地内早已有了古蜀土著,若彼时蜀内已有成熟的种桑养蚕抽丝编绢之法,玄嚣昌意入蜀后何以立足,遑论发展壮大。养蚕顾名思义得有蚕,养蚕得先有桑,四川盆地内有史料记载和现存古桑的地方大都在绵阳地区,茂县汶川一带的高原气候并不太适合桑树的大面积生长。由此可以推测,在昌意玄嚣和嫘祖入蜀前,盆地内即使有桑树,也难说有桑养蚕抽丝编绢的做法,甚至连说法都没有,因此“蚕丛时代”从昌意及其后裔算起较为合理,至于昌意后裔的蚕丛部落栖居石室乃是盆地气候因素和客观自然条件的合理选择,蚕丛氏世居石室和葬于无椁石棺也是就地取材的合理选择。
经过近二百年的繁衍生息和发展,蚕丛部在盆地内的实力已是首屈一指,部落大都居住在湔江和涪江上游的半山里,吃的是野果杂粮,穿的是粗布青衫,这段时间的服饰和着装与中原差异不大。或许是对江水泛滥天生的畏惧,又或许是成都平原湖泊沼泽荆棘遍地不利于农耕,蚕丛部在半山上生活了很长的时间。
关于“绵阳”、“湔山”二词的释义,“绵阳”是后来词,古称“涪城”或“绵州”,“ 绵”是个会意字,意为丝帛,指盛产丝帛绸缎之地,阳:指这个地方阳光明媚,可见绵阳一带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地理生态都比较适合远古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早期蚕丛部生息繁衍,有限的文字记载乃至神话传说和客观历史地理环境皆表明“蚕丛王”最开始活动在绵阳一带。《华阳国志》里提到的“湔山”不是具体指哪一座山,而是指自广元至都江堰的龙门山脉,常璩也不清楚蚕丛部具体住在哪里。蚕丛中后期则迁到了湔江流域,湔江发源于彭州市龙门山脉太子城峰西南,向东流经一百三十九公里后汇入沱江,广汉市境内名鸭子河,随着成都平原的逐渐开拓,蚕丛部逐渐沿着湔江东南迁。
约公元前220到公元前2100年,平原之北的蚕丛部和后来迁入大邑崇州后扩散至双流新津一带的玄嚣颛顼部渐渐融合,逐渐成为传说中的蚕丛部落。实际上,蚕丛部分南北两部,北部在绵阳一带,以织为主耕为辅,南部在成都平原西南,以耕为主织为辅,各自独立繁衍生息,并互通有无。为便于后文表述,我们将其分而论之,平原之北为蚕丛部、平原西南有玄嚣部和颛顼部、平原周边有古蜀土著、盆地西部有古羌、东部有资阳人内江人等等,我们将其统称为古蜀人,南部的百濮和东边的巫山人则不宜称为古蜀人。此时古蜀人的生存能力和认知水平处在很低的阶段,觅食、避难和交合是他们生存繁衍的永恒主题。
关于蚕丛时代划分的说明,从公元前2280年玄嚣昌意先后入盆地,到公元前2040年蚕丛部为柏氏所取代,蚕丛部作为四川盆地内突出的时代代表前后历经二百四十年。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远古时代的男性平均年龄约三十岁,女性平均年龄约三十五岁(远古的夭折率和死亡率很高),远古人十五岁甚至更早就已经算是成年,结合远古的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来看,寿命动辄百岁以上不合理的。据史料记载,周朝时男子二十而弱冠,周朝千年以前的蚕丛时代(五帝时代)十五岁就已算成年。庶民可挣扎的活到五十岁左右,大家族条件稍好,大致可活到六十岁左右,按平均三十岁继任族长,执族长位平均二十年计,执掌族长之位或长或短,二百余年间,蚕丛氏经历十一代族长,不排除些许误差。
蚕丛十一代族长分别是:昌意--安--芒康--畅葵--荒--季干--洪苗--次蛰--昌螽--槐桑--杜仲。
关于历代族长称呼的说明,除昌意、安在史书上可见外(也极可能是后世史学家给取的名),其他的几无可见,远古时期的大部落在母系时代有姓无氏,父系时代或姓或氏,小部落或小游群则几无姓氏。一个时代也好,一个王朝也罢,王朝的国号或帝王的谥号不是那个时代的国王或首领自己取的,要么是同时代其他国或部族对其的称呼,要么是后世史学家为了记录帝王功过给命的名或做的评价,如《逸周书•谥法解》就是专门给帝王谥号做评价的,举个例:周朝的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文王,武王这两个称呼就是后世史学家根据二者相应的历史贡献而做的评价。
鄙人可以肯定四川盆地内一定存在过蚕丛氏这样的古蜀先人,只是苦于无文字记载罢了。姓氏乃一个人的称谓,国号乃一国的代号,为了直观理解那个时代的人和发生的事,不才根据有限的史料文字记载,如《山海经》《搜神记》《路史》《蜀王本纪》《华阳国志》等神话传说和有限的史料记载,同时结合四川盆地客观历史条件、自然环境和远古劳作特点,拟定这些族长的称呼,以便叙述蚕丛氏的始末和描述四川盆地的远古变迁。
avatar
cdnwpu2019
27楼
远古华夏文明按区域大致分三大块:中原文明,古蜀文明(西南文明),东部文明,三大文明区域在地理上是无缝接壤的,也就是说这些文明在漫漫的时间长河中是完全有可能靠两条腿跨越地理障碍发生交集的,相互影响,各具特色。古蜀文明是华夏文明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古蜀文明有其特有的属性、灿烂与辉煌,我们不必过度解读,把争先后暂时先放一放。
三星堆文明和金沙遗址文明不是域外文化的遗留,更不是天外飞仙的外星文明,这两个文明都是古蜀先民的血和汗一点点积累出来的,咱们就不要整什么三星堆之鬼吹灯版了,拜托啦?
《古蜀史说》的前篇 莽荒卷和太古卷已大致描述完毕,现在正式介入先秦古蜀文明的抽丝剥茧的流程。如果本篇著述有幸被你看到还请保持耐心,定不会让你失望。本篇著述不仅仅会解释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的相关问题,还有冉駹古滇古夜郎乃至瓯雒扶桑的相关事项都会涉及到,乃至史上含糊不清的某些事项都会涉及,且看且证吧!
avatar
cdnwpu2019
28楼
蚕丛是羌汉后裔,以羌人为主,后来保存的更多的是羌人习性,古蜀史是一部励志史和艰辛史,三星堆的由来是有客观历史背景的,且看且证
avatar
cdnwpu2019
29楼
现在有很多把消失的古蜀文明往消失的夏文明理解,我在此立贴给自己挖个坑,斗胆说一句:古蜀文明确实是和夏文明有交集,但是夏文明完全不是古蜀文明的主导者,古蜀文明更不是夏文明的遗存。如果真要给古蜀文明定位的话:古蜀文明影响乃至一定程度上主导了西南川滇黔乃至南亚这些地方的文明。
avatar
cdnwpu2019
30楼
昌意篇
生卒年 公元前2295年~前2223年
黄帝二十九年,昌意生于朝阳之国的西陵氏。
黄帝四十五年,昌意入四川盆地居于茂汶一带,先娶昌仆,后娶昌若。
黄帝五十四年,逐鹿之战后回到盆地,活动于今茂汶叠溪镇一带。
黄帝六十二年,与古羌人为了地界发生激烈争斗,古羌史称“羌戈之战”。战败后退至平原以西,活动于绵阳什邡以西的山林里。
黄帝六十三年,昌意为寻耕种新地,留下大部族人于平原之北,带领部分精壮部从沿岷江流域南下到宜宾,后向西逆金沙江流域往上到了朱提(今昭通曲靖)一带,遇到了不排外的古彝(夷)人,且愿教授他们开荒种地,选种筛种,学会了稻的栽培,昌意慢慢的在昭曲乃至滇黔一带站稳了脚跟。
后娶阿诗玛(女枢)生颛顼(乾荒),昌意部族多与古彝通婚融合,昌意部渐渐成长为昭曲攀一带形成颇有影响力的族群。现在的昌意部说是中原人可能比较勉强了,因为族人乃至后裔大多都是彝人的语言、生活方式和劳作特点,此时权且称作汉彝,再过百八十年就是彻底的彝人了。
黄帝七十七年,黄帝下令在若水一带定居。昌意为图进一步发展,后开拓至贵州六盘水一带,七十二岁卒于六盘水水城县。
此处做个假想,昌意有没有可能是彝族后世尊为始祖的“希慕遮”?“ 昌意”:汉文意指繁荣昌盛之意,“希慕遮”是彝语,他的汉语意思是:像大地一样宽阔像大树一样枝繁叶茂! 从字面意思来看,二者异曲同工!从历史地理条件和 “无意”抑或“有意”的传说来看,昌意是希慕遮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avatar
cdnwpu2019
31楼
安 篇
生卒年 公元前2273年~前2215年
黄帝五十一年,安生于湔山石室,昌意和昌仆大儿子,颛顼的大哥。安自小一直在平原北部长大,十五岁成年后随族人南下到朱提一带跟随其父学习稻的耕种之法和手工陶器等的制作。
黄帝七十七年,在昌意降居若水(朱提)后,二十六岁的安带着一些优良的稻种领着部分族人回到成都平原,并接任了族长之位。自安回到盆地后,立即召集族人开荒拓地,种稻撒秧。此时的播种之法还比较粗糙,皆为粗耕散种,稻、稗和野草几乎同生同长。尽管如此,因为旱稻的入蜀和耕种面积的逐渐扩大,虽然盆地内原来也有少许野生稻,但不懂培育耕种之法,未曾大面积耕种。自安开始,盆地内才多了一种谷物:旱稻,其品种为籼稻。籼稻比粟、黍更容易消化和吸收,能快速提高人体内的血糖水平,为人体快速供能,对维持和增强体能有极大的帮助。
然而山地实在是不利于开展农耕,安自中年以后就试图让蚕丛部南移到开阔地,并召集族人对涪江流域和安昌河流域进行长时间的考察,看哪里适合耕种,由于人手不够,勘察和开拓的进度十分缓慢。耕地垦荒是一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开垦坊市也很粗犷都是刀耕火种,不过种桑养蚕进行的倒是十分的顺利。
随着活动区域的迁徙和变化,种植桑蚕最后集中在了梓江流域的盐亭县一带。嫘祖开创的抽丝编绢技术也是由她的后人不断的优化和发展,不论编织器械还是编织技法都进展明显。
55岁左右的安由于身体渐衰,无力继续做族长,遂将其位传给其子芒康。三年后卒于湔山石室。
avatar
cdnwpu2019
32楼
芒康 篇
生卒年 公元前2248年~前2183年
黄帝七十六年,芒康,生于湔山石室,其母为羌女尕玛, 昌意和昌若的孙子,昌意二儿子转流之子。其性随和,思想开明。
颛顼五年,芒康任蚕丛部族长,时年二十七岁,自芒康始,蚕丛部就渐渐与古蜀地羌人融合,玄嚣部和颛顼部族人也慢慢和羌人开始通婚融合。这期间蚕丛部活动领域西进到茂汶一带,把古蜀的耕种技术和新的谷种传到川西羌族,同时川西羌族也从茂汶经古羌道(即后来的冉駹山道)入平原,带来不少畜牧产品,古蜀和羌族自此联系逐渐紧密。昌意部本来就和川西羌人有历史交集,因为地界之争发生了“羌戈之战”。过得三五十年,因为物品交换和慢慢沟通,已经没有了多少嫌隙,遑论现在昌意后裔很多都是羌人和彝人。
芒康执蚕丛族长二十余年,对盆地最大的贡献不是耕种技术提高了多少,拓了多少荒地,而是推动和改善了蚕丛部和川西羌族的关系,尤其是羌汉联姻,这对成都平原后期的开拓起到了非常积极作用。大量的川西羌人来到成都平原上和蚕丛部一起劳作和生息,也带来了他们的习俗和文化。
颛顼二十八年,也许是对成都平原上阴雨绵绵难见日月气候的不喜,抑或不想老住在山洞石室里,进出不便,芒康将族长位传给其子畅葵后就去了茂汶一带。没去多久,川东华釜山地震带就发生了大地震,难道芒康接收到了天神的指引?或许吧。
avatar
cdnwpu2019
33楼
畅葵 篇
生卒年 公元前2224年~前2172年
颛顼二年,畅葵,芒康二子,生于古蜀,长于古蜀,因为人憨厚性情直爽,勤于耕种。
颛顼二十八年,其父芒康当了甩手掌柜后,二十六岁的畅葵接过父亲的班成为族长。为了让族人们能吃饱饭,畅葵带领大量的族人对今天绵阳境内的涪江、安昌河、干河子等河流及其支流,湖泊沼泽进行大面积的勘察和标记。将涪江和干河子流域的两侧及贯通安昌河作为主要的耕种区域,组织大量人手进行烧山伐林,排沟挖渠,干的是热火朝天。远古时期开垦用具大都为木制和石制,此时蚕丛部早已卷刃的铜铁式武器也都被改造成为工具和农具,尽管如此数量也极少且锈蚀的很厉害。畅葵领着族人们以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也没有医院的干劲,以身作则夜以继日的垦荒劳作,一切都是为了能吃饱饭。
颛顼四十一年,高强度的劳作和缺衣少食,不到四十岁的畅葵就病倒了。但在那个除了死,其他都不是事儿的年代,没有休息几天的畅葵,拖着病恹恹的身体到处巡查已开垦的地界,看着多年努力的成果,畅葵百感交集,族人们充满希望和肯定的眼神给了他莫大的鼓励。也许是不服输的心态,也许是不灭的斗志,也许是对族人殷殷期望的一种责任感,畅葵颤巍巍的又拿起了石锄……
帝喾九年,一生劳作不休的畅葵终于不用再这么辛苦了,因为他倒在了安昌河边的新开垦的土地上再也没有起来,终年四十九岁,连新族长都没来得及指定,就离开了他眷恋的土地。
公元前2226年,黄帝崩,身处齐鲁之地的颛顼继位中原部落大首领之位,但颛顼部后来和共工氏仍旧时有争斗。颛顼苦于手下无善水之人,于是派自己儿子之一的鲧曾去中原学习治水之法,后鲧曾驻居在嵩山南麓,即《古本竹书纪年》记载的“三十年,帝产伯鲧,居天穆之阳”,天穆经考证为嵩山南麓也就是后来的崇山,故鲧氏也称有崇氏,爵位为崇伯,专司治水。鲧曾后接颛顼令,派其子鲧祖去协助盆地同族人开发古蜀地,同时摸索和学习古蜀先人的治水之法。颛顼在位期间派出了很多族人和部从入蜀地支援开拓,这些人到了蜀地后主要活动在崇州大邑双流新津一带。和蚕丛部一样,加强和川西古羌人的联姻和融合,鲧父就是鲧祖与羌女所出,鲧,大禹亦是如此。可以说鲧父、鲧和大禹是地地道道的羌人。
鲧祖是带着祖父的任务入蜀的,其经常和畅葵一起探讨农耕之法和观察岷江及其支流水文情况,总结水文经验。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和交流中,鲧祖对水文特点愈发了解,同时也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悉水知水的方法,如枯水期,疏通河道,筑堤改水道,深挖支流河渠,加强支流泄洪能力,设立石头标记水位以便观察等等。
avatar
cdnwpu2019
34楼
@蜀中自有美景 2019-11-18 13:45:16
建议你先把“蜀都”弄明白。有蜀国就有蜀都。西汉扬雄的《蜀都赋》记载“蜀都之地,古曰梁州”。也就是整个梁州叫蜀都。所以古蜀不是小国,古蜀就是指古九州。

人皇伏羲(也叫蚕丛)的古九州应该比禹贡九州还要大。
-----------------------------
非常感谢你的回复和疑问,1,我理解的“蜀都”,首先说蜀是怎么来的,蜀的称呼是从商周才对四川盆地的称呼,商之前,在“五帝时代”叫华阳,这里的华山指的是秦岭,不是后来论剑的华山,阳指山之南,所以四川盆地才有华阳的称呼,这个称呼可见于常璩的《华阳国志》,夏时代四川盆地属“梁州”,四川盆地不是梁州,仅仅是属于梁州的一部分,在《尚书》和《史记》里都有这个说法,请查证。蜀的来源大概率是蚕丛在四川盆地形成大势力代表后,中原对四川盆地的称呼,此说可以接受“卜辞”和正史的检验
avatar
cdnwpu2019
35楼
@蜀中自有美景 2019-11-18 13:45:16
建议你先把“蜀都”弄明白。有蜀国就有蜀都。西汉扬雄的《蜀都赋》记载“蜀都之地,古曰梁州”。也就是整个梁州叫蜀都。所以古蜀不是小国,古蜀就是指古九州。

人皇伏羲(也叫蚕丛)的古九州应该比禹贡九州还要大。
-----------------------------
第二个问题,你说的西汉扬雄的《蜀都赋》,古曰梁州,窃以为这个梁州的梁应该是这个“粱”。这个先不论,说说出生于公元前53年的扬雄写的《蜀都赋》他的写作背景是扬雄在40岁左右到京师之后,经蜀人杨庄,上奏了《甘泉赋》《羽猎赋》后,仍然不得重用后,在京师闲暇做的赋,整篇赋描述的都是秦汉以后四川盆地的地理地貌和风土产出等。整片赋都只有开篇的八个字道明了蜀都由来即“蜀都之地,古曰梁州”。蜀都是扬雄对自己故地相对京师的称呼,这与你后面说的古九州真没什么关系。不才对扬雄还算有些了解,拜读过他的《法言》和《太玄》以及他写的一些赋,刚好《蜀都赋》还算比较熟悉。如果你有兴趣我们可以探讨一下下。
avatar
cdnwpu2019
36楼
@蜀中自有美景 2019-11-18 13:45:16
建议你先把“蜀都”弄明白。有蜀国就有蜀都。西汉扬雄的《蜀都赋》记载“蜀都之地,古曰梁州”。也就是整个梁州叫蜀都。所以古蜀不是小国,古蜀就是指古九州。

人皇伏羲(也叫蚕丛)的古九州应该比禹贡九州还要大。
-----------------------------
第三个问题,你说的人皇伏羲(也叫蚕丛),恕我孤陋寡闻,在24正史和25别史中,我还真没看过这个说法,可否告知我一下说人皇伏羲是蚕丛的材料出处?我学习一下。真心感谢你的回复,我写《古蜀史说》的依据是时间和空间的闭合,文字典籍和考古遗迹,然后就是历史发展逻辑写的。先秦时期的古蜀地不论正史、别史乃至野史都没有什么文字记录到,所以给了我们遐想的空间,但是历史是出不了时空限制的。我郑重声明,也可以说给自己挖坑:古蜀文明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是独立于中原文明和东部文明的特有文化,他影响甚至主导了冉駹青衣,古滇古哀牢,古夜郎文郎等国的文化。
avatar
cdnwpu2019
37楼
荒 篇
生卒年 公元前2204年~前2161年
颛顼二十二年,荒 芒康大儿子脩的次子,性耿而直。荒一直跟随着自己的叔父畅葵奋战在开拓荒地的一线上,当叔父畅葵倒在他身边的时候,他32岁,虽已年长,但仍旧没有抑制住泪水,抱着叔父哽咽难语,难过的同时也充满了对叔父奋斗不息精神的崇敬。因为畅葵的突然离世,族内一片哀恸,然族内总是需要一个新的族长,这样才能稳住大家的慌乱,带着族人继续往前走!
帝喾九年,经过族内商议,一致推举荒为新任族长。荒似乎也是有着战天斗地永不服输的精神,又或许是叔父畅葵的精神激励了他。荒继任族长后,是没有多少时间悲伤的。此时平原北部因地形原因开拓的十分缓慢,荒于是带领着部从来到成都平原西南部,大邑崇州一带,勘察地形和了解情况。玄嚣部和颛顼部在这里已经生活了几十年,对周边的地形,气候,水文情况都有比较详细的了解,他们发现岷江汛期的时候水会往两边漫灌,漫灌区域往东北到温江的江安河,往西南到崇州的西河。在西河与斜江河之间,有些高台湿地,除非发生特大洪水,不然不会被淹没。综合权衡之后,荒、鲧祖及族人们将西河以西和斜江河两侧做为主要区域进行拓荒,鲧祖负责筑堤修坝,导水治水,荒则全力开垦荒地。此时的耕种方式渐渐的由粗耕向精耕发展,撒种的旱稻朝着蓄水围田的水稻改变。
玄嚣部和颛顼部的族人大多来自齐鲁和中原,此时他们主要居住在高台和半山位置,生活习惯、生活用品、劳作器械,大都还保留着原来的样子,生火方式用的是从山东带过来的打火石。打火石这个在当时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蚕丛部偶尔回中原,打火石是他们重要的采购物品。南北之间虽说同宗有交集和往来,但受限于平原的地理环境,更多的是独立发展。
帝喾十三年,拿着原始的工具带着战天斗地的精神,荒和玄嚣部和颛顼部的族长商议后,真的要开始拓荒了。从大邑崇州一直往下到南河一带,在今新津周边搭建了驻扎点,介于西河和斜江河之间有岷江漫灌带来的大片滩涂和平地,土地肥沃,非常适合农耕。荒选取了相对高企的地带,烧林伐薪开始耕种。每年岷江的汛期都是他们最心惊胆战的时候,好在那些年岷江水都在正常水位,并没有淹没他们开垦之地。就这样 荒 把他大部分时间放在了南边的战线上,排沟挖渠引水,开荒种地,修整河道,荒和鲧祖一起总结了不少岷江水文的特点和导水引水的方法,甚至还观察到了虹吸现象。不过这个现象对当时的荒 他们来说,那绝对是神灵才能做到的,于是对大自然和岷江崇拜的无以复加。
帝喾二十年,芒种刚过不久,田地里已经种上水稻秧苗,每年播种都寄托了荒和族人们无限的期望。时间匆匆,没多久便到了夏至,今年的夏天好像特别的热,岷江的汛期也该到了。荒、鲧祖和族人们为了保护田地,防岷江的漫灌,在西河流域一带提前就筑起了简易的堤坝和挖渠排沟做好了分流准备,做的这些措施照理说足以应对正常的岷江发水。不过今年的岷江脾气好像不太好,水势颇盛。自发大水开始,雨势不减连绵不绝下了一个来月,堤坝被冲毁了,沟渠也排水不及,水快漫到斜江河,大部分的稻田被淹了。荒和族人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荒趁着雨停间隙赶紧组织族人加固堤坝,深挖沟渠,他身先士卒,和他的叔父畅葵一样夜以继日的驻守在未溃的堤坝之上。危险总是不可预知,就在荒巡查堤坝的时候,溃堤了,滔滔洪水带走了堤坝也带走了他,洪水中的荒最后两个字喊的不是救命,而是 “活,活……”,话没说完就被滔滔洪水卷走了。
所谓生活,就是生下来,再活下去。在这个人命由天不由人的时代,绝大多数远古人的一生都是身不由己的来,再了无牵挂的走!!!
鲧祖和蚕丛族族人一样,刚开始愣了神,没过多久就开始嚎啕大哭,泪水夹杂这雨水,哭声哀恸,声声泣血。不过岷江是没有什么怜悯心的,你们要是不干紧跑,连你们也一起带走!荒和他的叔父一样,静静的消失在了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他们是什么样?做过什么?又留下什么???他们太普通,太平凡了,像尘埃一样逝去,带不走半片云彩。
鲧祖这段时间在耕种之法和治水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于帝喾二十二年回中原复命,和鲧曾一起为帝喾所用,治黄河水颇有建树,被封为有崇氏,继崇伯位。鲧祖回中原复命,鲧父则继续在盆地内生活,鲧父自此生活在四川盆地再未回中原,承其父鲧祖之志,一直在勘察盆地的地形和水文,进一步总结知水悉水的经验,走遍了盆地以北和以西的各个角落。
帝喾二十三年,鲧父在绵茂一带娶羌女,并生鲧(前2158年),鲧是地地道道的,根正苗红的羌人。
鲧从小生活在茂汶一带,具有典型的羌人风格,个性刚直而不拘,性机敏而口疾,行事颇有主见。鲧随其父鲧父,在盆地内考察水文和气候,心思机敏颇有心得。鲧父已年老体迈,将治水之毕生心得告知鲧,如依地势高低筑堤改道之法,同时告知其适时回中原家族复命。鲧感念其父心志,悉心学习,后表。
avatar
cdnwpu2019
38楼
@蜀中自有美景 2019-11-18 14:59:04
蚕丛这个人物称呼,最早出现在西汉扬雄的文章中。
按《华阳国志》记载“蜀之为国,肇于人皇”,这就说明“蜀”是人皇建立的王朝,也就是人皇是蜀国的开国之君。又载“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那么开国之君和始称王其实就是一个意思。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古蜀没有留下书籍。所以到汉代扬雄的文章有很大的可信度,而《华阳国志》是由东晋时期成汉的常璩所做,他收集了更多关于古蜀的资料汇编,但是没有把前后......
-----------------------------
谢谢您的回复,你说的问题,我们一个个探讨一下嘛!
1, 公元前53年的扬雄,他的恩师是庄遵,也叫严君平。严君平主要研究《老子》的,写过《老子指归》这样的文章。由此可见,扬雄从小受到的教育和玄学有极大关联,玄学后世也叫图谶学,略过不表。扬雄家门五代单传,大概在他祖父时才到得古蜀地,他关于古蜀的认识和间接大概率是来自神话和传说,蚕丛这个叫法和说法应该是停留在口头发音上的直译,后来扬雄也写了《方言》这样的著述,但是关于古蜀地的方言也仅仅只有二十几个字,所以咱们从文字上入手来理解,可能方向没对,你看呢?
avatar
cdnwpu2019
39楼
@蜀中自有美景 2019-11-18 14:59:04
蚕丛这个人物称呼,最早出现在西汉扬雄的文章中。
按《华阳国志》记载“蜀之为国,肇于人皇”,这就说明“蜀”是人皇建立的王朝,也就是人皇是蜀国的开国之君。又载“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那么开国之君和始称王其实就是一个意思。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古蜀没有留下书籍。所以到汉代扬雄的文章有很大的可信度,而《华阳国志》是由东晋时期成汉的常璩所做,他收集了更多关于古蜀的资料汇编,但是没有把前后......
-----------------------------
第二,关于两晋时代常璩的《华阳国志》,常璩原来是西晋末期成汉政权李雄手下的散骑常侍,简言之是黄帝顾问,也算当时的大儒了。后来劝李雄降了东晋桓温后,到了江东,但一直被轻视乃至排挤,郁郁不得志才写的《华阳国志》。正如你所说,常璩的自序里面明确的写明了他也不知道先秦时代古蜀地的情形,他能获悉的神话传说不会比扬雄多。所以常璩所说的先秦时代的古蜀史才会出现时间上前后不一致的情形,你说呢?
avatar
cdnwpu2019
40楼
@蜀中自有美景 2019-11-18 14:59:04
蚕丛这个人物称呼,最早出现在西汉扬雄的文章中。
按《华阳国志》记载“蜀之为国,肇于人皇”,这就说明“蜀”是人皇建立的王朝,也就是人皇是蜀国的开国之君。又载“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那么开国之君和始称王其实就是一个意思。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古蜀没有留下书籍。所以到汉代扬雄的文章有很大的可信度,而《华阳国志》是由东晋时期成汉的常璩所做,他收集了更多关于古蜀的资料汇编,但是没有把前后......
-----------------------------
第三关于古蜀的著述除了你所说的汉扬雄写的,明朝郑朴辑录《蜀王本纪》,原名叫《蜀纪》或《蜀本纪》没有“王”这个字。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其实还有三国时期来敏的《本蜀论》和东汉蜀人李膺的《益州记》,但大都散佚。这两本著作关于先秦时代的古蜀描述仍旧寥寥。至于北魏郦道元的地理书籍《水经注》和宋朝的百科全书《太平御览》能引述的内容很难超过几百年前的书。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