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有谁看过甘肃出版的读者文摘?
avatar

有谁看过甘肃出版的读者文摘?

西河1971
1楼
是读者文摘不是读者,暴露年龄的话题哦~
avatar
西河1971
2楼
90年前后,我是读者文摘的铁粉。改名后我就很少看了。倒不是因为改名。可能是我过了那个年纪了。
avatar
西河1971
3楼
现在的人们一提起鸡汤文,都是满脸的鄙夷和不屑。即便嘴上不说,心里也会想:少拿这些小儿科的东西来忽悠我。
或许是时代变了,或许是现在的人们双商都大大的提高了。反正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是视读者文摘如红宝书般珍贵的。
avatar
西河1971
4楼
曾经,读者体被称作心灵鸡汤。我理解,心灵鸡汤这四个字是个正面评价,至少最初是这样。至于鸡汤文,我理解约等于垃圾吧。
导致这种大相径庭的评价,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时代变了,人们的观念变了。二是传播媒介的发达,导致鸡汤文充斥,人们产生了逆反心理。
avatar
西河1971
5楼
信马由缰的扯~
曾经,我们这个社会是惧怕金钱,鄙视享受的。不管你心里怎么想,你一定要做出这样的姿态。因为只有这样,才会被认为是正确的。
对金钱和享受的渴求是人类的普遍本性。一个社会齐刷刷的惧怕金钱鄙视享受,必然是病态的。然而,没办法。“社会共识”掌握着唯一的正确答案。
avatar
西河1971
6楼
现如今,人们言必称利。如果有人胆敢声称自己的言行没有利益的动机,那很可能被扣上欺世盗名的帽子。于是,人们纷纷忙不迭的躲避崇高。仿佛只有非利勿言,非利勿为的人,才是真实的,可信的。
根据某种学说,当人们满足了物质需求后,追求精神满足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我们应该接受高尚者的存在。他们通过向他人提供帮助,获得了自己的精神满足,这是双赢。
avatar
西河1971
7楼
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文章,在手机上没搜到。
大致是:某个部落的老酋长要在三个年轻人中选一个继承人。能够登上山顶者,将会是新酋长。
三个年轻人同时出发了。不几日,第一个年轻人回来了,只见他神采奕奕,衣着整齐。老酋长问他:你看到了什么?
年轻人答道:我看到了鲜花遍地绿树成荫。
老酋长说:孩子,那只是山脚。你回家吧。
又过了几日,第二个年轻人回来了。他神情疲惫,衣衫破烂。
老酋长问他: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年轻人答道:我看到了山石嶙峋,飞鸟盘旋。
老酋长说:那是山腰。你也是不容易了,回家吧。
avatar
西河1971
8楼
又过了好久,也不见第三个年轻人回来。就在人们都在担心的时候,他终于拖着疲惫的身躯,艰难的迈着步子,回来了。
他形容枯槁,衣不蔽体,只有眼神还是一如既往的坚毅。
老酋长问他:你看到了什么?
年轻人答道:我什么都没看到。我只感受到人在茫茫天地间的渺小。
老酋长说:孩子,你真正到了山顶。你将是新酋长。
avatar
西河1971
9楼
找到这篇文章了,标题是“高处何所有”。
还好,虽然时隔三十年,我的记忆没有太大的偏差。只是细节有偏差。
avatar
西河1971
10楼
接着信马由缰的扯。
说说余华的活着。我最早是在一本严肃文学期刊上看到的这部小说。是收获还是十月?或是其他,我记不清了。我只记得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这部小说。
概括一下这部小说给我的印象:主人公福贵就像荒野中的小草,平凡卑微,历经苦难。严寒酷暑,风霜雨雪,它一次次的“死去”,又一次次的活过来。
似乎他生命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在接连的噩运中,仍顽强的活着。活着就是全部。这是卑微者的伟大。这是卑微者用炼狱般的痛苦成就的伟大。
avatar
西河1971
11楼
搬几个书评。
《时代》周刊:中国过去六十年所发生的一切灾难,都一一发生在福贵和他的家庭身上。接踵而至的打击或许令读者无从同情,但余华至真至诚的笔墨,已将福贵塑造成了一个存在的英雄。当这部沉重的小说结束时,活着的意志,是福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走的东西。
avatar
西河1971
12楼
华盛顿邮报》:《活着》是不失朴素粗粝的史诗,斗争与生存的故事,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残忍与善良的形象,在余华的笔下,人物在动物本能和人性之间的苦苦挣扎。余华加诸于叙述的那种冷酷的意志,使小说超出了常轨。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