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回忆我的大学(大二)
avatar

回忆我的大学(大二)

勤学苦练1975
1楼


大二返校后领取了一次三等奖学金250元。特等奖学金印象中是1500元,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应忍冬和赵文武获奖。一等奖学金印象中是1000元,五人,记忆中包括徐颖、施迅莉、周莉莉、沈黎等女同学。二等奖学金500元,10人。三等奖学金250元,应该在20~30人之间。凡是上学年两次期末考试没有不及格的同学全部获得末等的四等奖学金,150元。在我看来,凡是不能获得三等奖学金及以上的同学实际上都成绩欠佳。电子系90位同学中女同学不到25人,却有接近20名女同学获得三等奖学金及以上,这和她们课堂听课更加认真(几乎都坐在前排座位)和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更多有直接的关系。
大二国庆节期间,在合肥中科大读书的CJ带同校读地球物理专业的男朋友来找XSM玩。时间久远,已经不记得这位男同学的名字了,只记得个子不高,很老实的一个人,和我谈得来。我相信当时的日记中会有他的名字,然而毕业前夕曾经遗失过一个日记本,实为憾事,当时也感到很可惜和郁闷。这位中科大的同学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理科男生,话语不多、思想深刻,对人对事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我和XSM陪他俩一起去了南浦大桥,那是我第一次上南浦大桥,是徒步上下的。我和这位中科大男生在南京西路附近逛的时候,偶然搭识了一位南京西门子公司的总经理秘书叫陈齐美的女孩子,“陈齐美”这一名字已经告诉了我她是南京人。人如其名,齐美穿职业休闲装,背双肩小包,娇小漂亮,外向活泼,走在南京路上也是一道“风景线”。像其他喜欢逛街的女孩子一样,她几乎不放过临街的每一家小店,不时地拿起一件T恤或是毛衣在身上比试着,不停地问:好看吗?这件呢?真的好看吗?我的回答自然都是肯定的。最终她只买了一件粉色的薄毛衣。陈齐美留了一张名片给我,说大四时做好中英文简历大胆投递会有不少机会,还说了一些鼓励的话。对于像我们这样素不相识、临时搭伴逛街的人来说,一路陪小美女走来,有说有笑已很满足。齐美住在静安寺五星级的希尔顿酒店,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高大上的象征。
我和CJ的男朋友因为走在前面只顾着和陈齐美说话,冷落了走在后面的XSM和CJ。SM和CJ忍不住埋怨了几句。我俩忙不迭地赔不是。我们是从静安寺走回华东师大的,年轻真好。
我发现,人和人之间真的是讲缘分的。CJ和男朋友来到我寝室,正巧QB在。QB是极其幽默风趣的,总是能三言两语轻松地把我们逗笑;QB也是精力旺盛的,寝室通常是他最晚一个睡觉,当然,也常看到他白天补觉。QB说话有时也是雄辩且对自己的观点自信外漏的,这样的能力与气场我想也和校辩论队的训练分不开(QB是校辩论队主力队员),也没什么不好。然而,高谈阔论和夸夸其谈也只在一线间。QB说话时不免稍显张扬的个性似乎引起了CJ男朋友的不快。或许在CJ的男朋友看来,说话应该谦逊和低调些吧(这只是我现在的理解,当时我根本搞不清CJ的男朋友为什么不喜欢QB也不想问)。
两人走后,QB说这两个人看上去小家子气,而CJ男朋友则说你寝室那个人很自以为是。我什么都没说。我觉得每一个人都是一本书,总体来说都是复杂多面的,想了解更多就需要认真阅读。凭第一印象和寥寥数语的交流就评论一个人就如同一本书只看了封面就写书评一样。两人相互看不惯我没说一句话,只是觉得一面之交也是缘,双方轻易评价对方都显得草率。
大二上学期《模拟电子线路》进入下册的学习,而刘必虎老师的《大规模数字逻辑电路》是专业课中的主课。《现代控制论》、《通信原理》等专业课也是重要课程。这一学期310寝室的ZL和我组成了一个两人学习小组,晚自习常在一起。当时我们两个专业成绩都是中游水平,本想能有所提升,然而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我们俩的成绩排名都没有提升,反而有所下滑。应忍冬、赵文武、殷信义等成绩拔尖的同学把我(们)落得越来越远。这不足为奇:任何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是基础理论课程、工具课程在前,拓展课程和应用课程在后。如果基础不牢,越到后面越感到困难。
大二整个学年我没有一门功课不及格,但没有任何一门课程在90分以上,85分以上的也几乎没有,大部分课程成绩都在70~80分之间。绩点退回到了B-的水平。
大二下半学期的《C语言》和《线性代数》是我感到很吃力的课程。C语言基础理论尚可,但上机调试却完不成任务也达不到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目的。同在二班住在五舍的范春根同学很喜欢上机调试,并说上机调试是学习C语言的最好方式,这一点我很认同。每次上机课结束,都能从他脸上读到充实和满足。很明显,春根同学做到了理论知识与上机实践的融会贯通。春根为人质朴,学习踏实而认真,高中毕业于松江二中(韩寒的校友)并在全国高中物理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春根课余喜欢打乒乓球、踢足球,跳远也跳得很远让我很惊讶(虽然他个子并不很高),对比之下我决定运动会放弃报跳远而改报长跑,名次依然是中等。再说C语言,我极少感受到上机调试程序的乐趣,上机课后常有一种怅然若失夹杂着解脱的感觉。线性代数这门课我则体会不到任何的用处和乐趣,只是通过机械地背诵公式才勉强及格。事实上,如果不是期末考试老师的命题中有很多是与平时作业重复的题目,线性代数我很可能会不及格。C语言的考试笔试理论我能通过,但如果考察上机,我自知难以通过。
遗传自母亲,我记性很好。然而,四十多岁回忆记录大学时的生活,于我也并不容易。之前在本人微信订阅号中发表回忆我的大学(大一)一文时将“林康运”老师的名字错写成了“林昌运”。在此向林老师的家人和老师、同学们致歉。并已经在天涯的文章中做了更正。
林康运老师是一位身形瘦削、精神饱满的老教师。林老师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曾有过一次病危经历。战胜过死神的林老师,淡薄名利,乐享生活,将精力与时间用在了著书、教学和业余爱好——音乐上。我们使用的教材《模拟电子线路》就是林老师著述的。依然记得林老师在最后一堂课上和同学们一起唱《祝你平安》的情景,依然记得林老师身穿中山装、手戴白手套、紧握指挥柄精神焕发的样子以及铿锵有力、神情庄重地指挥演奏国歌的场景,依然记得林老师略微有些沙哑的嗓音。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