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上古先汉民族史》,讲述一个全新的汉族祖先上古史
avatar

《上古先汉民族史》,讲述一个全新的汉族祖先上古史

松坡敬亭
1楼
什么是先汉民族?
——《上古先汉民族史》之前言
看标题就知道了,这本书应该写的是关于汉族的历史,而且是比较早的上古历史。
何为上古历史?
站在历史学的角度来看,欧洲对上古史的划分,是从人类出现,到西罗马帝国灭亡,依据的标准,是人类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兴亡。
中国对上古史的划分,是从人类出现,到秦统一中国,依据的标准,是人类部落社会、封建社会的兴亡。
标准不一样,但目的是一样的,中、欧都是为了把人类的漫长历史中,比较早期的那一部分划出来,以方便解读。
各自的标准,因为各自历史的差异,难以统一。但既然是解读汉民族的上古史,那就暂且按照汉民族的划分标准,把秦统一中国之前,称为上古。
上古历史好理解了,但是先汉民族,这个新名词,又是什么概念呢?
汉民族,指的是中央之国的主体民族,族名来自于汉朝,第一个长期统一中央之国的王朝。秦朝虽是第一个统一王朝,但寿命太短,对族名没有影响。
在汉朝之前,汉民族自然不能叫汉人。实际上,大部分民族都有不止一个名字,比如,因纽特人还有一个名称叫爱斯基摩人。因纽特是自称,意思是真正的人,而爱斯基摩,是北美印第安人对因纽特人的称呼,意思是吃生肉的人。
汉人同样也有另外一个名字,华夏,这几乎是大部分汉人的常识。与因纽特人的族名类似,汉人的这两个族名,也是一个自称,一个他称。
华夏是汉人的自称,而汉人一词,最早源于匈奴人对汉人士兵的称呼。后来「汉人」不仅仅取代「华夏」的称号,汉还演变出了「人」的含义,比如「好汉」「老汉」「汉子」这些词。
汉朝之前,汉民族的名称,自然就是华夏了。但是为何书名不选择「华夏」这个词,而偏偏要要生造出「先汉民族」这个新名词呢?
原因就在于,「先汉」不等于「华夏」。
虽然以汉朝为界线,以前叫华夏,以后叫汉人,但不仅仅只是换个名字这么简单。与名字一起更换的,还有汉人的民族成份。
华夏的主体,来源于商、周两大体系所代表的东羌、东夷。而汉人,除了东羌、东夷两大集团外,在南北朝之前,还融入了南方原住民,巴、蜀、苗蛮、百越、百濮,等等。在南北朝之后,又进一步融入了北方入侵者,匈奴、鲜卑、契丹、女真,等等。
因此,「先汉」除了包括华夏以外,还包括华夏人周边,那些融入汉族的原住民的祖先。
所以这本书,不单单是解读华夏祖先,东夷、东羌的历史,还要解读,那些融入汉族的其他原住民,他们祖先的历史。
汉民族的体量十分庞大。除了中国境内的12.88亿汉人以外,还有2000多万汉人,散布在其他国家,总人口13亿左右「2016年数据」,占世界人口的19%左右,占黄种人人口的一半以上。
如此庞大的人口,加上汉人的族源十分庞杂,较起真来,可以说黄种人的大部分族群,都有融入过汉族的历史。
换句话说,汉族人的基因类型,无论是父系还是母系,几乎可以涵盖整个黄种人的基因类型。探究「先汉」民族的历史,从一定程度来说,就成了探究黄种人的历史了。
那么,黄种人,究竟是哪来的呢?我们下一节再继续解读。
avatar
松坡敬亭
2楼
2.东亚直立人是中国人的祖先吗?
——大冰期与化石断层
早期的人类学,按照肤色等外貌特点,把人类分为四大人种,高加索人、尼格罗人、蒙古利亚人、澳大利亚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白、黑、黄、棕四色人种。四大人种各自分布在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从直立人时代开始,就各自进化,形成现在的四大人种。
这一学说在中国教科书中存在至今,相信大多学过初中历史的人,都能记起来,第一节课的内容,讲述的就是中国境内出现过的古人类遗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同在北京周口店,就发现了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遗址,和3万年前的山顶洞人遗址。
在北京猿人的年代之前,还有云南禄丰的腊玛古猿(800万年)、重庆巫山的巫山人(200万年)、云南元谋的元谋人(170万年)、陕西蓝田的蓝田人(超过50万年)。
在北京猿人的年代之后,还有辽宁金牛山人化石(28万年)、渭南大荔人化石(20万年)、湖北长阳人化石(19.5万年)、广东韶关马坝人化石(12.6万年)、山西丁村人化石(10万年)。
这样一系列连续的化石遗址,更是让人相信,距今3万年的,接近现代黄种人面貌的「山顶洞人」,是由之前那一系列古人类进化而来的。
这个早期学说,就称作「人类多地区进化说」。中国古人类学家吴新智就曾经是这个学说的支持者。
不过,「多地区进化说」存在两方面的漏洞。
第一方面,化石证据不足以证明「多地区进化说」。
地质学上,把6400万年至今,称作新生代。新生代之内再分成3个纪,每个纪之内再分成几个世,具体分类如下:
新生代6400万年前~今
古近纪/早第三纪
古新世 距今6550万-5580万年
始新世 距今5580万-3390万年
渐新世 距今3390万-2300万年
新近纪/晚第三纪
中新世 距今2300万-530万年
上新世 距今530万-258.8万年
第四纪
更新世 距今258.8万-1.14万年
全新世 1.14万年前-今
古人类化石年代,大部分都属于第四纪的更新世,也就是258万年到1万年前之间,因而更新世又被称作人类进化的时代。
恰恰这个时代,又是一个气候寒冷的冰期。从第三纪末期,300万年前左右开始,地球气候转冷,间冰期(温暖期)结束,大冰期到来。这个冰期持续到1万年前左右,恰好完整的覆盖了第四纪的更新世,因此又被称作「第四纪大冰期」。
「第四纪大冰期」并不是一直持续的严寒,而是气温反复,因而出现了好几个寒冷期和温暖期,称作「亚冰期」和「亚间冰期」。
目前地质学已经推测出来的亚冰期有5个,分别是
(欧)多脑亚冰期,距今170万-138万年
(欧)群智亚冰期/(中)鄱阳湖亚冰期,距今113万-91万年
(欧)民德亚冰期/(中)大姑亚冰期,距今80万-68万年
(欧)里斯亚冰期/(中)庐山亚冰期,距今37万-24万年
(欧)玉木亚冰期/(中)大理亚冰期,距今7-1万年(或11~1万年)
对照这个时间段,可以发现,巫山人、元谋人处在多脑亚冰期之前的温暖期,蓝田人、北京人处在鄱阳湖亚冰期和庐山亚冰期之间的温暖期,金牛山人、大荔人、长阳人、马坝人、丁村人处在庐山亚冰期与大理亚冰期之间的温暖期。
很巧合的是,在几个亚冰期时段,没有发现古人类的化石遗址。同样,在最后一个亚冰期,也就是大理亚冰期的早期,也没有发现古人类化石遗址。这个化石空缺的时间段,大约从10万年前持续到5万年前。
到5万年前开始,中国境内再次频繁出现人类化石遗址,比如河套人、山顶洞人、柳江人、左镇人、榆树人、下草湾人、资阳人、白莲洞人,等等。
再次出现的人类化石表明,他们已经是晚期智人,也就是现代人类。而10万年前的古人类,还处在早期智人的阶段,更早的北京猿人、蓝田人,还处在直立人的阶段。他们是相互不同的物种。
几万年化石的缺失,以及物种的更换,可能传出一个信息,中国境内的直立人、早期智人,在末次冰期(大理亚冰期)到来后,因为无法适应寒冷的气候而灭绝了。
但化石的断层并不能完全否定「人类多地区进化说」。首先,直立人人口稀少,而且化石并非那么容易形成。最主要的是,没有挖到化石,并不代表不存在,如果中国境内将来能够挖到8万-5万年前之间的古人类化石,就会推翻化石断层这一说法。
那么,中国境内的智人,究竟是不是本土更早的古人类进化而来的,反驳「人类多地区进化说」更有力的证据,到底有没有呢?我们稍后再解读。
avatar
松坡敬亭
3楼
「人类多地区进化说」之所以难以成立,除了古人类化石存在断层以外,更主要的原因在于,这一说法,不符合基因遗传学的常识。
接触过最基础生物学科的人,应该都知道,大自然各种生物划分类别,最小的类别就是物种。区分物种的标准,就是相互之间有没有生殖隔离。
所谓生殖隔离,就是两个物种之间无法交配产生后代,或者即便交配产生了后代,这个后代也无法再生育。
典型的例子,就是驴和马,两者可以交配生出骡子,但是骡子却无法生育。再比如狮子和老虎,可以生出狮虎兽,但是狮虎兽却和骡子一样,无法生育后代。
驴和马的混血儿,骡子


至于狮子和豹子、人类与猩猩、猫和狗,诸如此类,更直接是无法产生后代。
之所以会出现生殖隔离,在于两个物种之间的基因出现突变、重组等等。简单来说,就是基因出现大的分化,分化到两类基因之间无法配对。甚至分化到两类基因之间,无法产生配对的机会。
说了这么多的生物学名词,可能没有生物学基础的人,已经看晕了。
简单来说,生物之所以出现千奇百怪的样貌,全都是由细胞内的基因来决定的,比较洋气的名字,叫做DNA。基因的本质是一个个遗传片段组成的双螺旋序列(物质基础是脱氧核糖核酸),序列再组合成一对对染色体,一对对染色体,再组合成基因。
DNA的双螺旋序列


DNA序列组成的染色体,状如字母X


除了单细胞生物外,很多生物都是有性繁殖。简单来说,就是两个个体,各自拿出一半的基因,组合到一起,形成新的完整基因,也就是一个新的个体。
比如植物拿出的一半基因,叫做花粉。动物们拿出的一半基因,叫做精子或卵子。
完整基因的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半数基因的生殖细胞


只有当两半基因非常相似时,才有可能配对成新的基因。比如,染色体的数量起码要一样,数量不一样,根本不可能配对成功。人类基因染色体有23对,黑猩猩基因染色体有24对,两者各拿出一半,23条染色体和24条染色体,你说怎么配对?
也有染色体数量不一样,但配对成功的,比如驴是31对,马是32对,两者结合成的骡子,染色体是31对零1个,63个。但是等骡子再生育时,63个染色体,无法拆分成一半了,自然也就无法生育了。
有很多物种,相互之间生殖隔离,分属两个物种,但在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年前,却拥有共同的祖先。时间和地理分隔,可以让基因染色体发生巨大的改变,无论是数量还是状态,最终导致两者之间分道扬镳。
如果按照「人类多地区进化说」,黄种人是亚洲本土猿人进化而来的,黑种人是非洲猿人进化而来的,那么两者之间的地理分割,至少也有几百万年的时间。就算按照直立人来算,直立人诞生也有180多万年。这么长时间的分隔,还会让他们相互之间,没有产生生殖隔离?以至于今天全世界的人类,都还可以互相混血,没有分化成不同的物种?
但是,物种分化的时间没有统一的标准。最短的,可以一千多年,长的,也可以达到几十万年以上。
单凭时间,并不能肯定,智人与直立人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只能说分隔100多万年的时间,生殖隔离的可能性极大,而生殖不隔离的可能性,极小。
那么既然凭借时间,无法判定智人与直立人之间存在生殖隔离,那又凭什么说,黄种人不是本土独立起源的呢?
一个与生殖隔离有关,和人类基因更有关的学科,能够解决这类问题。
这门学科,就叫做分子人类学。
简单说,分子人类学,就是通过检测现有人群的基因,来判断哪些人群相互之间血缘的远近。
说到人类基因,就需要谈谈人类基因的特点。
人类基因有23对染色体,这个在前文也提到过。这23对染色体中,有22对是常染色体,负责决定人的骨骼形状、样貌,以及其他各种生理特征。甚至人的先天性格,也是由这22对常染色体中的某些部分决定的。(这难道就是物质决定意识的最佳证明吗?)
剩余的一对染色体,是性染色体,其一为Y染色体,其二为X染色体。之所以叫性染色体,是因为人的男女性别特征,就是靠这对染色体来决定的。
当一个人的性染色体是YX组合,那就是男性,是XX组合,那就是女性。
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相比,它的遗传比较稳定。尤其是Y染色体,很固定的由父亲传给儿子,再传给孙子,一代又一代,除非没有男丁出生,否则绝对不会缺席。
Y染色体固定按照父系传承


这一点上,女性的X染色体就要稍微逊色一点了。因为女性需要两个XX染色体,这其中一个来自于父亲,一个来自于母亲。而当她继续繁衍后代时,只能把其中一个X传给自己的儿子或者女儿。
这也就意味着(中间推导过程略微复杂,就不需要读者费心了解了),一个男孩的X染色体,有可能来自于自己的外公,也有可能来自于自己的外婆。而一个女孩的X染色体,那来源就更复杂了,既有可能来自于自己的外公、外婆,也有可能来自于自己的奶奶。
相比Y染色体固定的父系传承,X染色体的传承是既不父系也不母系,比较复杂。而其余的22对常染色体,就更复杂了,它可以随机的把基因的一半遗传给自己的后代。
(以下推导过程略微复杂,没有兴趣者可以略过不看)无论是父亲母亲,她都会从祖父祖母(或外公外婆)双方那里各自遗传到1/2的基因。但是当父母再传遗传给后代时,因为是随机取半,所以并非是把1/4的祖父(外祖父)基因和1/4的祖母(外祖母)基因传给孙辈。孙辈遗传到的祖父基因可能会比1/4多,也有可能会比1/4少,祖母基因、外公基因、外婆基因,也是一样。
也就是说,常染色体遗传更加不固定。那么,类似于Y染色体固定在父系中传承那样,固定在母系中传承的基因,到底有没有呢?
还是有的。除了细胞核基因,细胞质中的线粒体也含有基因,叫线粒体基因,洋气一点,叫做线粒体DNA,再洋气一点,叫做mtDNA。
线粒体会通过女性的卵细胞传递给后代,男性的精子却并不携带线粒体,自然也就不携带线粒体DNA。
因此,女性的线粒体DNA会按照母系一直遗传下去,而男性的的线粒体DNA来自母亲,但不能遗传给后代。
一个是严格按照父系传承的Y染色体DNA,一个是严格按照母系传承的线粒体DNA,不妨把它们称为父系基因和母系基因。
有了父系基因、母系基因,接下来的工作就交给分子人类学。
分子人类学分析人类基因,采取的方法,叫做STR基因位点分型检测法。
又是一个拗口的专业名词,其实含义很简单。基因是由染色体组成,而染色体又是一个个基因片段排列成的双螺旋序列,那一个个片段,就叫做基因位点。
基因编辑即是对基因位点进行编辑,是福还是祸?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染色体就像自行车链条,基因片段就像链条上一个连一个的链条节片。基因上的链条节片,就是控制人类生理特征的关键。
而单个基因片段上,会出现2~6个碱基组成的序列,又叫碱基序列、核心序列。碱基序列会串联起来,在基因片段上重复排列,形成宽窄不一的条码,与日常可见的商品条形码类似。
状如条形码的基因位点分析图


这就相当于,基因链条分为一个个链条节片,而每个链条节片上,都有碱基序列排成条形码形状。这个条形码,就叫做STR基因位点,在这里,也可以戏称为基因条形码。
染色体(基因序列)——自行车链条
基因片段(基因位点)——链条节片
STR基因点位(基因条形码)——链条节片上的条形码
一个人体内所有的基因,在同一个片段,条形码是一样的。但是不同的人,在同一个片段,基因条形码的形状可能一样,也可能会不一样。单凭一个片段,无法判断出两个人之间是否有亲缘关系。
但如果把两个人各自基因中,相同的16个基因片段拿出来对比,就可以通过条形码,判断出这两个人血缘的亲疏,据说判断父子关系的准备率高达99.99%,接近百分之百。
亲子鉴定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同样研究人类族群基因关系的分子人类学,一样用的是这种方法。只不过,分子人类学侧重于检测父系基因和母系基因。
检测父系亲属之间的基因(所有染色体)条形码,就会发现,兄弟之间有相同的部分,父子之间也有相同的部分,祖孙之间也有相同的部分。兄弟之间相同的部分,包含父子之间相同的部分,父子之间相同的部分,又包含祖孙之间相同的部分。
打个比方。我们把基因条形码编号从A到Z,祖父的基因条形码传给了父亲,父亲在B点发生了基因突变。父亲再传给两个儿子,大儿子在C1点发生了基因突变,二儿子在C2点发生了基因突变。
不管怎么突变,两个儿子和父亲都含有共同的AB段条形码,而祖父、父亲和两个儿子,都含有共同的A段条形码,只要往上追溯,都能够找到更早的共同的祖先。
以上所讲的情况,包括了Y染色体和常染色体,而实际上,单纯的Y染色体,突变的概率要小的多,突变需要的时间也要长得多,大概需要几千年才会突变一次。
也就是说,只看常染色体,即便是双胞胎兄弟,相互之间的基因也会不一样。但是只看父系基因(Y染色体),可能连续几十代的父系祖孙,他们的基因都是完全一样的。如此一来,就能推导出更早类型的父系基因出现的年代。
200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昂德希尔就利用这种分析法,发现人类男性的父系基因,全部遗传自6~9万年前非洲的同一个祖先。这位祖先的Y染色体被称作「染色体亚当」。
当然,作为汉人,你把他称作「染色体伏羲」,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不过最新的一些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染色体亚当/伏羲的时间,可能要比9万年更早,大约在18~20万年前。
母系基因的分析方法,也是一样,而且发现的更早。
1987年,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瑞贝卡·卡恩和艾伦·威尔逊,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的研究结果表明,全球人类母系基因具有高度相似性,平均差异率只有0.32%左右,而且全部遗传自15~20万年前非洲的一个共同祖先。
这位祖先也不例外,她的线粒体基因,被称作「线粒体夏娃」,当然,你也可以叫她「线粒体女娲」。
同样,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大卫·波兹尼克和他的小组又有新的研究发现,他们分析计算出,父系共祖出现的时间,又变成了12万~15.6万年前,母系共祖出现的时间,变成了9.9~14.8万年前。
现代人类父系母系的共祖已经确定,「人类多地区进化说」也不攻自破。
不过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父系与母系共祖的时间并不是完全确定,两者都是在前后几万年的范畴内,甚至不同的研究之间,父系共祖与母系共祖出现的时间相差几万年。
如果真的相差了几万年,人类又怎么会是这两个祖先的后裔呢?
下节继续。
avatar
松坡敬亭
4楼
NO.4 尼安德特人是怎么进化出来的?
文|寒山忆雪
图|寒山忆雪 辑|寒山忆雪
分子人类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的父系共祖,可以追溯到6~9万年前(或18~20万年前)的非洲,人类母系的共祖,也可以追溯到12~15.6万年前(或9~14.8万年前)的非洲。
父系母系的共祖都在非洲,这个当然很好理解,难以理解的是,父系母系共祖的年代相差很大,很有可能相差几万年。
那么这样的两位祖先,又如何繁衍出70亿人的后代呢?
我们通常以为,这两位祖先,就是人类的最早的始祖,但实际上,智人从海德堡人中进化出来,也是经历漫长的基因变异过程的。
海德堡人是直立人的晚期形态,大约60万年前开始出现,外貌特征离猿又远了一些,离人类又近了一些。前文中提到的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和蓝田猿人,就属于海德堡人。
我们可以通过北京猿人的头骨化石,和头像复原的雕塑,来追溯海德堡人的面貌。他们的头骨偏扁,眉骨非常的粗大,上下颚骨往前突出,也就是嘴巴前突,还有着明显的猿类外貌痕迹。
拥有粗大眉骨的海德堡人

但是,海德堡人的大脑容量已经比早期直立人更多。早期直立人的脑容量有800~1000毫升,海德堡人的脑容量达到了1000~1400毫升不等,智人的脑容量平均值是1340毫升。可以说,海德堡人已经基本接近了智人的脑容量。
此外,海德堡人的身高和体重,也基本上与智人接近。比如现有出土的化石显示,海德堡人男性的平均身高在1.72米,体重在62公斤。
海德堡人面貌复原图

按照常染色体基因一代一变的速度,以及父系母系染色体几千年一变的规律,可能每隔一段时间,海德堡人的某个家族中,就会出现一个外貌、智商与众不同的个体。
但是这个突变,不一定是朝着进化的方向,也有可能朝着退化的方向去突变。既有可能突变出外貌更美(符合智人审美)、体毛更少的人,也有可能突变出更像猿类的人。既有可能突变出更聪明的人,也有可能突变出更傻更蠢的人。
此外,就算偶然突变出类似于智人的祖先,但如果仅仅是男性,或者仅仅是女性,他/她就无法把自己突变出来的优秀基因传给后代。相反,优秀的基因只会在一代又一代的繁衍中慢慢稀释。
即便再偶然巧合的出现男女两个个体,他们结合生育的几率也非常小。而且即便繁衍出后代,优秀基因传递下去了,这些后代也有可能竞争不过原先的海德堡人,而被屠戮殆尽。
正因如此,从海德堡人出现的60万年前,到智人出现的20万年前,中间漫长的40万年的时间,只有一个突变成功并繁衍壮大的例子,那就是20多万年前早期智人。
与智人相比,早期智人身高略高,平均达到一米八以上,面部特征还保留了一些直立人的痕迹,眉骨略粗,嘴巴依旧略微前突。但是脑容量却高于智人,最高可以达到1600毫升,可以超过智人200毫升,这意味着早期智人可能会更聪明(只是可能,智商与脑容量并不完全必然相关,比如蓝鲸的脑容量显然是人类的几十倍)。
比智人头骨更大的尼安德特人头骨,眉骨依然很粗

早期智人是如何从海德堡人中进化出来的,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推想。
25~30万年前左右,某个海德堡人的小族群中偶然突变出一个早期智人祖先,更像智人,也更聪明,更主要的是,他/她携带的突变基因比较强势,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显性基因(这个偶然事件,前几十万年已经发生过无数次,但都没有繁衍成功)。
这个祖先可能是男性,也有可能是女性。他/她与没有突变的同类生育出新的后代,这些后代虽然没有完全继承这个先祖的外貌和智商,但却带上了祖先的优秀基因。
早期智人-尼安德特人面貌复原图

因为生活地域比较狭小,仅限于他们小家族的狩猎地,他们只会与相邻氏族固定通婚,这导致优秀的突变基因仅仅在几个小家族里代代传承,而没有被无限稀释。
而且由于优秀基因对智商和体格的影响,携带优秀基因的个体有生存优势,可以捕捉到更多的猎物,以及繁衍更多的后代,这导致这一优秀基因在这几个小家族中越来越占优势。先前的海德堡基因,反而越来越不占优势。
由于祖先的那一次突变基因的影响,这几个小家族再一次出现新的突变,出现和他们祖先一样的体貌和智商的个体,而且不止一个人,甚至男性女性同时出现,这样的概率就非常高了。
如果走到这一步,几代下来,这个几个小家族的基因基本上就会被完全更新换代,形成全新的人种,早期智人。
但是,仅仅走到这一步,还不足够。如果接下来,这几个小家族,被周边的海德堡人攻灭的话,那么早期智人的进化之路,就会又一次夭折。
不过很幸运,也很偶然的是,这几个小家族成功的竞争过海德堡人,族群扩大,人口增加,形成早期智人种群。而且,他们不断的扩张,消灭海德堡人,从原先的几个小家族,扩大到整个亚欧大陆。
扩张的波澜壮阔,但形成却是异常的偶然和艰难。
到距今10万年前左右,末次冰期到来,冰川再一次从南北两极往温带扩张,从高山顶部往半山腰下降。欧亚大陆的大部分温带地区变得不再宜居,东亚的早期智人要么灭绝,要么往温暖的热带地区迁徙,与同类争夺狩猎的领地,他们在东南亚和印度,形成了丹尼索瓦人。
也有一些早期智人适应了冰川覆盖的亚寒带气候,比如留在了欧洲的早期智人,他们与东方的同类长期隔绝,被我们称为尼安德特人。
那么,我们的父系母系两位共祖,与早期智人有没有什么关系呢?下次再继续解读。
-END-
本文为寒山喷史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及原作者。
看更多历史文章,请关注公众号 寒山喷史
avatar
松坡敬亭
5楼
5.智人是怎么进化出来的?
智人出现的时间地点,众说纷纭。根据基因检测倒推年代,还有出土化石的检测,大概可以推算出,智人最早出现在20万年前左右的非洲。
20万年前,早期智人早就从海德堡人中进化出来,并在欧亚大陆生存了将近十万年。
但早期智人并没有扩张到非洲,20万年前,非洲的古人类依然还是海德堡人。可以推测,早期智人的进化出现,不是在非洲完成的。
智人、尼人、丹人分布区域

与早期智人出现的过程类似,非洲海德堡人在几十万年的漫长过程中,也经历了无数个偶然的基因突变。
最终20万年前左右的一个突变的个体,成了幸运儿。
这位祖先拥有一张全新的面孔,不再像海德堡人那样眉骨粗大、嘴巴前突、脑门低平,而是变得眉骨纤细、嘴巴收缩、脑门高而圆润。更关键的是,这位祖先的脑容量比小族群里的其他亲人要大的多,而且要更聪明。
新奇但不丑陋的外貌,更容易获得周边小族群异性的青睐。如果这位祖先是一位男性,那么这几个小族群的下一代中,会有很多人是这位祖先的后裔,同时也就携带上了这位男性祖先的基因。
如果这位祖先是一位女性,而女性的基因对后代生理特征影响更大,那么这位女性会让自己的子女,更多的保留自己突变来的外貌和智商。
无论这位突变来的祖先是男是女,都意味着,第二代中将会出现更多携带智人基因的人,而且男女成员都有。
除了新奇但不丑陋的外貌以外,更聪明的大脑能让这位祖先在族群里获得更高的地位。比如,聪明的他/她会更懂得去联络族群成员之间的感情,更懂得设置陷阱来抓捕猎物,或者更懂得在部落战争中,耍点小手段让敌对部落战败。
更高的族群地位,同样能带来更大的繁衍优势。如果是男性,繁衍优势在自己身上就会出现,如果是女性,那也不要紧,繁衍优势在下一代的男性身上就会出现。
如果说,第一代突变的个体只有一个人,生育对象没得选择的话,那么到第二代第三代开始,携带智人基因的人,就更倾向于与携带智人基因的人婚配生育。
最简单的,有智人外貌特征的男性,当然更倾向于选择有智人外貌的女性,审美倾向决定。而有智人外貌特征的女性,自然会去选择有更强生存能力,更高社会地位的智人男性。
如此下去,几代或十几代,甚至更多代之后,这个小族群的海德堡基因就会被彻底更新换代,整个族群形成了新的人种,智人。
新出现的智人家族,很快扩张到整个非洲,淘汰掉原本的海德堡人。这个过程花了几千年还是几万年,谁也不知道,不过可以确信的是,最晚在17万年前左右,全新的智人群体,已经扩张到非洲北部,进入亚洲边缘了。
欧亚非三洲分布图

在今天以色列的米斯利亚洞穴中,出土了一块带有牙齿的人类上颌骨化石,根据牙齿的形状判断,这个颌骨的主人已经是全新的智人。化石的年代检测结果,距今17.7-19.4万年。
在这之前,以色列同样出土了一系列智人化石,包括完整的头骨。这让之前的说法认为,智人最晚在12万年前,就已经扩张到亚洲边缘,但洞穴智人牙齿的发现,让这个时间提前了5万年。
但是,在亚洲其他地区,发现最早的智人化石,年代也不会超过7万年。也就是说,从17万年前一直到7万年前,10万年的时间,智人都局限在非洲,没有再往亚洲深入扩张。
按照智人后来取代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的势头,智人第一次走出非洲,不应该仅仅只到以色列就止步不前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智人在亚洲和非洲的交界处停留了10万年之久呢?
下节继续。
avatar
松坡敬亭
6楼
6 最古老的人种
智人在非洲停留了10万年左右,无法扩张到亚洲,直接原因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生活在亚洲的早期智人,挡住了智人的扩张。
早期智人能挡住智人扩张,原因有两方面,一个是人,一个是气候。
17万年前,有可能是智人与早期智人第一次遭遇时,早期智人已经在欧亚大陆生活了十几万年了(早期智人诞生于30万年前左右)。
这十几万年,早期智人也在不断的演化,最早的早期智人身材矮小(1.5米-1.6米),但是尼安德特人的身材却十分高大,普遍在1.7米以上。就像智人十几万年的进化史,有身材高大的欧洲白人,也有身材矮小的南非科伊桑人一样。
尼人(左)、现代欧洲人(右)骨架对比

智人第一次出非洲遭遇到的早期智人,就是身材高大的尼安德特人。
而此时我们的祖先是什么样的体格呢?
根据父系、母系基因类型,反推古老基因的出现年代显示,17万年前的智人,与现在非洲南部的科伊桑人、布须曼人的基因最为接近。为了方便理解,我们把这两个族群统一称为「桑人」。
桑人的身材普遍很矮小,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仅有1.45米-1.5米,面貌、肤色与我们通常知道的非洲黑人差别比较大,反而与黄种人更接近一些。比如桑人的黄褐色的皮肤,扁平的面部和偏细小而且带内褶的眼睛。
科伊桑人女性

桑人现在人口稀少,仅有30多万,而且只分布在南非部分地方,以及东非大草原庞大的黑人部落中,也有一些固守游猎生活的桑人,但是分布的非常零星。
科伊桑人分布区域(绿色)

不过仅仅是300多年前,整个南非都还是桑人的世界。当17世纪,荷兰人和英国人在南非殖民时,他们所接触到的,还都是这些黄褐色皮肤的桑人。
科伊桑人男性

他们的口舌发育还不是特别完美,所以说话略显结巴,保留了17万年前祖先智人的说话特点,荷兰人把他们称作「霍屯督人」,意思就是说话结巴的人。科伊桑则是桑人对自己的称呼,意思是「真正的人」,如同因纽特人也是自称,意思也是「真正的人」一样。
如今在南非当家做主的黑人,是英荷殖民南非之后,逐渐从非洲中部扩张到南非的,著名的「祖鲁人」,就是这些南迁的黑人大军中最有名的一支。
祖鲁人

而时间越往前,桑人的分布范围越大,曾经的整个非洲热带草原,都是桑人的领地。
桑人如今也大部分保留着17万年前的生活。他们制作原始石器和长矛,男女分工,男性负责狩猎,女性负责采集,过着最原始的渔猎采集生活。
狩猎中的桑人

动物世界中有一集,一群狮子在大口吞噬着刚捕杀的水牛,三个非洲猎人端着石矛,很霸气的走到狮群附近。狮群发现这三个猎人后,露出惊恐的眼神,随机四散跑开,猎人们从容的从狮子啃咬过的水牛身上,割下来一大块肉,扛在肩膀上背走,狮群在猎人远离后,才慢慢回到水牛旁边。这时候,我们熟知的赵老师那极有磁性的画外音响起,「狮子们清楚的知道,谁才是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
谁才是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呢,就是以那三个猎人为代表的含有桑人血统的马赛人。
桑人古老的基因,综合各大人种的外貌特征、万年不变的原始生活方式,是研究最古老的智人最大的帮助。
桑人的父系基因,被称作A类型(yDNA-A),母系基因被称作L类型(mtDNA-L)。父系桑人基因,在桑人族群中占绝对优势的比例,在黑人中也占少量的比例。而母系桑人基因,分布在整个非洲,无论是桑人还是黑人,还是北非的阿拉伯人,他们的母系中都含有桑人母系基因,不过越是往南,比例越高,越是往北,比例越低。
研究显示,桑人父系基因与其他类型基因的分化时间,在18.8万年前-11.2万年前之间,母系基因的分化时间,也在17万年前左右。
这也就意味着,现代人类的始祖智人,很有可能就是桑人,或者各方面生理特征,都与桑人极为接近。可以把始祖智人,称作「先桑人」。
在这种情况下,17万年前左右,身材矮小但头脑聪明的先桑人部落,逐渐扩张到了非洲北部,与身材高大、头脑也有可能很聪明的尼安德特人相遇了。
他们的相遇,会发生怎么样的故事呢?下节继续。
avatar
松坡敬亭
7楼
7 智人第一次扩张亚洲
17万年前,先桑人与尼安德特人在亚非边界相遇,接触的过程不清楚,但结果都知道了,先桑人就此顿足于北非,无法再往亚洲继续扩张。
前文用了一节内容去还原先桑人的体格外貌和生活方式,结果已经不言自明了。身材矮小的先桑人,体力上不是尼人的对手,所以无法击败尼人,自然也就无法向亚洲继续扩张。
但10万年后智人再次向亚洲扩张时,身材依然比尼人矮小,为什么就可以灭绝尼人呢?
人的因素固然重要,但有时候,自然环境和地缘的因素更加重要。
17万年前,正值「庐山亚冰期」和「末次亚冰期」之间的温暖期,气候温度可能与现在相当,也有可能比现在更加温暖。
气候更温暖,就意味着,两极和高山的冰川退化,海平面更高。气温更高,液态水更多,也就意味着,当时的地球,有可能比现在更加湿润多雨一些。
在这种气候略微差异的情况下,我们还要结合非洲以及亚洲交界处的地理环境,来分析先桑人的扩张情况。
非洲大陆的形状,只要看过世界地图的人,都会有一个基本的印象。
非洲大陆的形状,有点像一把手枪的形状,枪头朝下,枪托朝西,也就是北部宽,南部窄。
非洲大陆形状

而赤道正好穿过这把手枪的中间,手枪扳机的部位。所以非洲的中部,手枪扳机一带,自然就是终年湿润多雨、气温恒热的热带雨林气候了。这一地区,称作中非雨林。
非洲气候分布图
绿色的热带雨林区域即是中非雨林

但是因为同纬度的东非,地势比较高,海拔平均超过2000米,气温较低,降水少于中非雨林区,所以没有形成热带雨林,而是和手枪扳机南北两侧类似,形成热带草原气候。也就是东非草原,或者东非高原。
东非高原位置

热带草原旱雨两季气候形成的原因,和风向有关。比如热带雨林北侧,夏季时,太阳直射北半球,风带向北移动,东南信风就会向北越过赤道,带来充分的湿气。于是雨林北侧的草原就迎来雨季,雨水充沛,草木复苏,各种动物都会汇集而来。
如果是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风带向南移动,东北信风就会向南越过赤道,给雨林北侧草原带来的是干冷的北半球空气,与此同时,把赤道的湿气带到雨林南侧的草原。这样,雨林北侧的草原就迎来旱季,南侧的草原反而迎来雨季。
如果是旱季,看过动物世界的多少都会有印象。河水断流,池塘干涸,树木干枯,花草枯萎,大群体的食草动物迁徙殆尽,留下饥肠辘辘的各种肉食动物。
中非雨林北侧的这片草原带,称为西非草原,雨林南侧称作中南非草原。东北高原北侧的草原,称为东北非草原,或者埃塞俄比亚高原。
西非草原、中南非草原、东北非草原位置

如果再从两个热带草原往南北两侧去,就会是热带沙漠气候。以北部沙漠为例,即便是夏天,南方的信风也无法把赤道的水汽送到这里,北方的信风依旧能把北方干冷的空气送过来,没有上升气流也没有湿气,降水量很低,所以就形成了终年少雨的沙漠气候。南半球正好反过来一样。
如果看非洲版图,热带沙漠正好就分布在热带草原的南北两侧,北侧因为是手枪的枪托,面积比较大,所以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沙漠群,撒哈拉大沙漠。而南部枪头面积比较小,所以南非西北内陆一带形成的南非沙漠,并不十分有名。
撒哈拉沙漠、南非沙漠位置

再往沙漠南北去,到南北纬30°到40°的范围内,就是地中海气候了。地中海的形成原因,与风向南北移动一样有关。以北非边缘为例,夏季时,北信风北移,这一地区就处在干冷的信风吹拂下,降水稀少。
冬季时,北信风南移去祸害北热带草原,这一地区反而可以受到南移的西风影响,西风带来大西洋湿润的水汽,于是降水变多。这便形成了冬季温暖而湿润,夏季炎热而干燥的地中海气候。
非洲西北角和南非南部,就是这样的地中海气候,这就又形成了两个独立的区域,西北非和南非阔叶林区。
南北两个地中海气候区位置

但正因为西风是从西南刮来的,而不是东南,所以如果与地中海气候区同一纬度的大陆东侧,就享受不到冬季西风的滋润了。亚非交界的阿拉伯半岛,就处在这样一个尴尬的角色中。
阿拉伯半岛位置

阿拉伯半岛的西侧,面临地中海,冬季时,西风可以把地中海的湿气送到西部沿海,比如今天下以色列、黎巴嫩、叙利亚等国家,也就是俗称新月沃土的西半截。
阿拉伯半岛的东部,南侧纬度较低,处在热带沙漠气候区,北侧与地中海气候同一纬度,但是距离西海岸很远,而且西海岸还多山,西亚大裂谷两侧的一系列山脉,拦截了大部分水汽,导致山脉东侧,就是叙利亚沙漠。
大阿拉伯半岛各个气候区

整体偏干旱的大阿拉伯半岛,宜居的地带仅仅是西海岸和两河流域。而末次冰期前的温暖期,又使得海平面和现在差不多,甚至还要更高,这使得红海和今天一样,把非洲的东北角与阿拉伯半岛分割开来。非洲与亚洲唯一链接的地方,就是现在埃及东北部的西奈半岛。
先桑人最初生活在东非高原,现在的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一带,距离东北非高原(今埃塞俄比亚、索马里一带)很近,所以很早就扩张到这里,与阿拉伯半岛隔红海相望。
先桑人并没有掌握制造独木舟的技术,因此也无法渡海。就算偶然抱木渡海,对岸气候干旱土地贫瘠,仅靠狩猎和采集也难以为生。
先桑人想要继续向北扩张,就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沿着东北非的海岸线,向北抵达尼罗河口。另一条是沿着尼罗河顺流而下,向北抵达尼罗河口。
相比而言,走海岸线要艰难的多。红海两岸都是非常干旱的荒漠,缺少淡水河流,先桑人走海岸线,虽然可以靠海滩上的贝类充饥,但却无法获得淡水。所以先桑人唯一的北上路线,就是尼罗河。
先桑人北上两大路线

与今天灌溉系统发达,土地肥沃的尼罗河三角洲不一样的是,17万年前的尼罗河三角洲,是一片完全没有农业开发的土地。尼罗河在三角洲肆意漫流,形成大量的沼泽地。虽然湿地可以带来大量的野生动物,但也给先桑人带来捕猎的不便。因此,尼罗河三角洲所能承载的先桑人人口并不多。
与此不同的是,大阿拉伯半岛西海岸,也就是以色列叙利亚一线,雨水充沛,山脉流出的无数短小河流既可以提供充足的淡水,又可以养活足够的动植物。生活在这里的尼安德特人,数量要比尼罗河流域庞大的多。
尼罗河三角洲与西亚裂谷带

充足的资源,让尼安德特人可以维持较多的人口,加上尼安德特人高大壮实的体格,足可以抵挡来自尼罗河流域少量的先桑人。
偏偏先桑人要想进入亚洲,只有埃及到以色列这一条路,没有别的路可选,所以只能被尼人阻挡在以色列,甚至逼回尼罗河三角洲了。
那么,同样是智人,10万年后的智人,为什么就可以击败尼人,深入到亚洲腹地呢?下节继续。
avatar
松坡敬亭
8楼
8 亚当与夏娃
往亚洲扩张的先桑人,在亚洲与非洲的交界处陷入瓶颈。先桑和早期智人似乎形成了某种均势,此后十万年,早期智人继续占据欧亚大陆,先桑人则继续生活于非洲,并且开始了智人内部的自我演化。
先桑人(智人)与尼人(早期智人)分布图
大约就在17万年前左右,先桑人某个氏族中,诞生了一个新生儿。与家族其他成员不同的是,这个新生儿的母系基因中,某个片段发生了一个小突变。
这个小突变不一定改变生理特征,但可以作为母系血缘传承的标志。这个母系基因,就是前文所说的,现今母系基因的共祖,「线粒体夏娃」。
所以我们的母系祖先,始祖外婆,很可能就是一位长着桑人女性外貌的先桑人。
桑人女性形象

始祖外婆的原基因类型,并没有延续到今天,但她的后代,突变出来6个新的基因类型L0-L6,几乎遍布非洲。
也就是说,始祖外婆的后代,完全取代了其他女性。这个取代的过程和原因,没有办法知道。只能猜测,是一系列偶然的因素,比如占据了一块适合繁衍众多人口的好地方,或者在部落战争中坚持下来没有被灭族,再或者非始祖外婆后裔的部落偶然遭遇了大的饥荒。
不管怎么原因,最终结果是,在非洲大陆坚持繁衍下来的,全部都是始祖外婆的后代。
类似的原因,父系基因共祖也是这样出现的。
有可能比始祖外婆出生的早,也有可能比始祖外婆出生的迟,某个先桑人的氏族中,也诞生了一个男性新生儿,也就是父系基因的共祖,「染色体亚当」,作为一个人的角色,也可以称作始祖太爷。
始祖太爷可能的外貌

始祖太爷的原基因类型,也一样没有延续到今天,而他的后代突变出来的其他类型,几乎遍布非洲。
前文中提到过一个问题,那就是,始祖太爷和始祖外婆出现的时间如果不同时的话,那如今的70亿智人,怎么会都是他们的后代呢?
道理很简单。我们假设始祖外婆出现的早一点,等始祖太爷出生后,与他同辈的已经是始祖外婆之后的好几代子孙了。
这个时候,除了始祖太爷,其他男性携带的父系基因,都不是「染色体亚当」,但女性携带的母系基因,却是始祖外婆传下来的「线粒体夏娃」。
所以,只要始祖外婆的某个女性后裔和始祖太爷结合生育,出生后代中的男性,就会和如今的男性人类一样,同时携带始祖太爷和始祖外婆的基因类型了。
也就是说,始祖外婆很有可能是始祖太爷的丈母娘往上的第n代外婆。考虑到原始氏族相互之间固定通婚,始祖太爷的媳妇,很可能是始祖太爷的表姐妹,那也就意味着,始祖太爷的丈母娘,很可能是他的姑妈或姨妈……过于详细的续亲咱们就略过了,总之,始祖外婆,很有可能就是始祖太爷的某一辈太奶奶。
如果反过来,始祖太爷,也有可能是始祖外婆的某一辈太爷爷。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只有携带始祖外婆基因的女性,和同时携带始祖外婆、始祖太爷基因的男性,在非洲繁衍了下来。
没有携带这两个祖先基因的先桑人,都在原始部落的生存竞争中被逐渐淘汰,消失在史前历史长河中,甚至都没有激起一点水花。
而两位始祖的后裔们,在长达10万年的时间内,又将在非洲大陆上演什么样的故事呢?下节继续。
avatar
松坡敬亭
9楼
NO.9 雨林中的矮黑人
漫长的10万年,从17万年前到7万年前,先桑人在非洲的大草原和雨林中,一代又一代重复着同样的生活,住着简单的窝棚,用着原始的石器和矛,采集和渔猎。
在这期间,先桑人逐渐分化出不同的基因类型。
首先分化出来的,就是桑人。桑人的父系基因被标记为A,母系被标记为L0,他们从东非高原往南扩张,一直分散到非洲的最南端(前文《最古老的人种》已解读过)。
桑人狩猎场景

稍晚一点分化出来的,叫做俾格米人。俾格米人的父系基因被标记为B,和桑人母系基因比较单一的情况不同,俾格米人的母系基因,既有L0,也有L1。
俾格米人的各个氏族从东非高原往西扩张,最终遍布整个非洲中部的热带雨林,以及热带雨林北侧的西非草原上。
俾格米人分布图

俾格米人的五官特征与黑人差别不明显,肤色比黑人稍浅,比桑人略深,头发没有黑人卷曲的厉害。但这些都不是俾格米人的典型特征,他们的典型特征,一个是身材,一个是肚子,一个是性特征。
俾格米人的身材比桑人还要矮小,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在1.4米左右,可以说是智人中身材最为矮小的一类人。俾格米一词源于希腊,本意就是身高低于5英尺(1.524米)的侏儒。
俾格米人身高

俾格米人的第二个典型特征,是他们无论男女,即便身体其他部位长得再瘦,他们的小肚子都会长得比较鼓,肚脐也会鼓出来,形成鸡蛋大小的包。
第三个特征,就是性早熟。俾格米人一般长到八岁就已经发育成熟,开始过性生活并生儿育女。
和桑人一样,俾格米人社会的最小单元,也是几个到十几个亲缘家庭组成的氏族,每个家庭都是比较稳定的一夫一妻小家庭。他们的住所就地取材,几根树枝和热带雨林里的大树叶就可以搭建起简单的茅屋。
从15万年前开始直到现在,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没有变化,依旧在雨林里过着采集渔猎的生活。比较有名的是,他们喜欢吃白蚁,围猎非洲森林象。
俾格米人最初从先桑人中分化出来时,体格和样貌未必是现在的模样,正因为他们进入热带雨林,与东非高原上的亲族长期隔绝,体貌才逐渐变化,以适应雨林的生活。
最初向西扩散的俾格米人,并不仅仅只生活在热带雨林里,热带雨林北部边缘的中西非草原,也是俾格米人的生活范围。黑人崛起后,草原上的俾格米人被黑人排挤而边缘化。
黑人分化出来,是在俾格米人之后。
俾格米人大约15万年前分化出来之后,又过了三四万年,留在东非高原上的原族群,母系中突变出来两个新类型,L5(12万年前)、L6(10.5万年前)。
L5发展比较缓慢,至今仍然分布在东非高原上,是黑人母系基因的一种,但占比比较小。L6发展的就比较好,人数远超前者,主要分布在东非的北部,埃塞俄比亚,还跑到了红海对岸的阿拉伯半岛南部,今天的也门一带。
到9万年前左右,还是在东非高原,母系基因又突变出L2和L4。其中,L4至今还分布在东非和东北非,和L6的分布地域重合。母系L2则比较威猛,从东非高原扩张到了整个非洲,成为黑人最主要的母系基因。
母系L类基因各类型分布图

很显然,母系L2基因是伴随着黑人父系基因同时扩张的。也就是说,L2诞生于9万年前,但一直都生活在东非高原,直到父系黑人基因出现,才开始往全非洲扩张。
那么,黑人父系基因是什么时候出现,出现之前,又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下节继续。
avatar
松坡敬亭
10楼
10 黑人父系基因、全球气候剧变
父系E基因

桑人和俾格米人父系基因从先桑人中分化出去之后,先桑人父系的共祖基因(即染色体亚当),也逐渐边缘化,更新换代的基因类型,是染色体亚当的分支,字母标记为BT。
父系BT类型的族群,从15万年前开始,在东非高原继续生存了5万年左右,大约10.5万年前,出现了一个字母标记为CT的突变基因。
父系CT族群用了3万年的时间,发展成了东非高原上的大族群,并且混杂着桑人俾格米人的父系,搭配着母系L2、L4、L6,向北发展到埃塞俄比亚高原,隔红海与阿拉伯半岛相望。
母系L基因分布图

无论是BT还是CT,在今天非洲父系基因中都占比极少,只能根据母系基因,以及桑人、俾格米人的体貌来推测,这两个类型的祖先,体貌可能介于黑人和桑人之间。
8万年前左右,埃塞俄比亚高原地区的母系基因,突变出L3类型,成为母系L2-L6中的一份子。这一类型在东北非L系列中并不突出,但随后父系出现的突变基因,将极大改变母系L3的命运。
7.5万年前左右,埃塞俄比亚高原族群的父系CT基因,开始了爆发性的突变。先是突变出DE和CF两个新类型,短短千年的时间,DE又突变出子类型E。
如果不是有分子人类学基础的人,看到这么多字母,可能已经看晕了。没关系,我们用一段简单的比喻就好理解了。
把CT类比成一个人,这个人生了俩儿子,大儿子(CF)、二儿子(DE)。其中,二儿子(DE)生了一个深肤色的孙子(E),是非洲黑人的祖先。
父系基因分化图

当然,实际情况是,两个「儿子」一个「孙子」出现的时间,可能隔了好几代人,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也可能隔了好几辈了。而且,那些基因没有突变的人,他们的后代依然生活在非洲的东北角。
所以在7.5万年前左右,非洲东北角的居民,基因最为庞杂。父系既有祖辈A、B、CT,又有父辈DE和CF,还有子辈E类型。母系则有祖母辈L2、母辈L6,又有子辈L3,在1万年后,还会诞生孙辈的M和N。
母系基因分化图

全球气候剧变

母辈基因一万年后出现的新成员,我们以后再分析。回到7.5万年前左右,除了非洲东北角的智人基因类型变多以外,地球的气候也开始发生了大的改变。
前文解读过,37万-24万年前是庐山亚冰期,全球气候寒冷,冰川面积广大。随后进入到24万年之内,温暖期到来,无论是非洲的海德堡人,还是欧亚的早期智人,都开始享受温暖舒适的气候。
也正是在这个温暖期内,智人在非洲出现,并慢慢的扩张到整个非洲,并且被大阿拉伯半岛的早期智人拦截在埃及,无法扩张到亚洲。
但到了8万年前左右,全球气温逐步下降,到7.5万年前左右,全球平均气温从15度下降到了12度。到7万年前左右,降到了11度,末次冰期(大理亚冰期)正式开始。
15万年来全球气候变化

不要小看这4度的降幅,全球平均降温4度,也就意味着,热带降温幅度不大,但寒带和温带,降温幅度非常大,平均气温下降十几度都是有可能的。
末次冰期内,冰川从南北极往温带扩张,从高山往山腰扩张。
以东亚为例,现在东亚的冰川几乎都在超过4000米海拔的山顶上,平地没有冰川,除青藏高原外也没有冻土地区。冬季零度线基本维持在秦岭淮河一线。
但在末次冰期内,中国云南地区的冰川最低处下移到海拔3000米左右,也就意味着,夏季最高温时,地面(零海拔)温度只有18度(对流层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度)。现在长江流域夏季7月的平均温度在28度左右,低海拔的长江下游达到30度以上,只有中国极北—东北黑龙江的漠河,7月平均气温才有18度之低。
也就是说,末次冰期内长江流域的气候,和现在东北最北部的气候几乎一样,温度下降的幅度,想想都可怕。
亚热带阔叶森林的南方山区
在末次并期内变身林海雪原
右侧火车道请自动忽略

在这种气候下,北半球的平均气温(春秋时节)零度线,比现在要南移一千到两千公里。
如果我们手边有一份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的话,稍稍推测就可以知道,欧亚大陆上,欧洲北部包括英伦三岛、西伯利亚,变成了寒带荒漠,或者常年冰川覆盖的寒带冰原;
寒带与高山冰原、荒漠分布区域

阿尔卑斯山以北的中欧、东欧平原,以及中亚大草原、蒙古高原、东北亚,变成了长冬无夏的寒带苔原;
寒带苔原分布区域

地中海与黑海周边的南欧、东南欧、西北非、西亚新月沃土,以及土耳其半岛、伊朗高原、印度河恒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以及日本,变成了半干旱的温带稀树草原,或者寒温带针阔混交林;
温带稀树草原、针叶林分布区域

热带季风气候的印度中南部、中南半岛,温度的降幅不大,但因为全球大气水分减少,雨林的分布也会萎缩,可能会变成亚热带草原与耐旱林混杂的地貌。
气候的剧变,导致原本生活在欧亚大陆温带的早期智人,因为缺乏食物和无法抵御严寒而死亡,剩余的人口往宜居的地方迁徙。欧洲北部往南欧迁徙,中亚往印度和中东迁徙,东亚往东南亚迁徙。
这些宜居地带原本就有早期智人居住,北方智人纷纷迁徙而来,导致人口激增,再加上气候剧变导致宜居地带食物资源减少,为了争夺资源,早期智人之间展开了上万年的战争。到7万年前,欧亚大陆早期智人的数量已经大大萎缩。
末次冰期除了改变气候物种的分布,减少了早期智人的数量以外,还极大的改变了大陆的形状。
气温下降导致冰川面积扩大,海平面却因此降低了。据地质学推测,末次冰期最冷的2万年前左右,海平面下降了140米到150米。七万年前的气温也是末次冰期的低谷之一,全球均温仅仅比2万年前左右高一度左右,当时的海平面,也比现在下降了100多米。
剧变的气候和海平面的下降,给东北非的智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下节继续。
avatar
松坡敬亭
11楼
11 黑人是怎样形成的
末次冰期对热带的气温影响不大,但对空气的干湿度影响很大。
因全球气温降低,能够蒸发到大气中的水汽也积聚减少,空气变得干燥,降雨量也随之减少。温度较低的「寒带」(原寒带与温带),蒸发量比较少,所以降雨量减少后,干旱尚不明显。
但在热带,气温下降的没有「寒带」多,蒸发量不比温暖期少,下的雨没有蒸发的水汽多,气候就变得更加干旱。
在非洲,中非的热带雨林向赤道附近萎缩,热带稀树草原的面积从雨林两侧和东非高原,往赤道和低地扩张。草原的植被种类无法与雨林相提并论,但草原能承载的食草动物数量却比热带雨林更多。
草原扩大后的非洲
中非雨林区退化为中非草原▼

在农业没有出现的史前时代,人类并无法把森林开发成农田,也就无法承载很多人口。草原可以比雨林承载更多的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自然也就可以承载更多以狩猎为生的史前人类。
比如野牛成群的北美大草原地区的印第安人,人口密度并不低于东部居住在森林里的印第安人。再比如游猎于南非草原的桑人人口,并不少于游猎于热带雨林中的俾格米人。
非洲草原成群的野生水牛▼

美洲草原成群的美洲野牛▼

冰期导致雨林萎缩、草原扩大,也就为东非高原的智人提供了更大的生存空间,也许桑人和俾格米人虽然是在15万年前分化出来的,但真正往南非和西非大规模扩张的时间,有可能是冰期降临的7万年前左右。
中部非洲草原扩大带来的福利,生活在东北非的智人并没有享受到。与此同时,气候剧变让埃塞俄比亚高原变得干冷,食物减少,东北非智人的生活日益艰难,饥荒开始出现。
末次冰期内干冷的埃塞俄比亚草原(类似图景)▼

亚欧大陆温带的饥荒带来早期智人的大迁徙,东北非的饥荒一样也带来智人的大迁徙。
比东北非人早十万年,他们的祖先就已经尝试过沿着尼罗河到埃及,从西亚裂谷带(以色列、叙利亚)往亚洲扩张,但被早期智人阻挡。现在,他们似乎可以再走一次祖先走过的路。但仅仅是似乎而已。
冰期导致尼罗河的径流量急剧减少,甚至常常断流,撒哈拉大沙漠也变得更加干旱。顺着尼罗河穿越撒哈拉,几乎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事情。
干涸的尼罗河河床(类似图景)▼

那就只能往回走,回到东非高原。实际上,对于已经迁徙到东北非生活了几万年的人们来说,这里才是他们的家园,往西南迁徙,并不是返回,而是开拓新的领地。
往西南迁徙的氏族,很偶然的是父系E基因的男性和母系L2基因的女性组成的部落。他们往西南方向迁徙的第一站,就是苏丹南部的热带草原。这些部落占领了苏丹草原,在这里生存了几代之后,形成了肤色最深的人种黑人。
在未来的几万年里,他们还将不断的繁衍扩张,往西填充整个西非草原,把俾格米人赶到赤道雨林。往南填充整个东非高原和中南非草原,把桑人赶到了南非荒漠。
东北非黑人部落迁徙扩张路线▼

在向西扩张的同时,黑人部落还不断的抢夺俾格米女性,导致今天赤道以北的黑人母系中,L0和L1基因也占有一定比例。由于俾格米人肤色比原始黑人浅一些,所以今天西非草原的黑人,也比苏丹草原的黑人肤色偏浅,他们被称作「苏丹黑人」。
活动于西非草原的苏丹型黑人(图片来自转载)▼

而留在苏丹草原,也就是今天南苏丹、乌干达、肯尼亚一带的黑人,保留了最深色的皮肤,他们被称作「尼罗特人」。
活动于南苏丹草原周边的尼罗特黑人(图片来自转载)▼

向南扩张的黑人部落,一样抢夺当地的部落女子,今天赤道以南的黑人母系中,几乎拥有母系L系列的所有类型基因。因为他们遇到的是肤色更浅的桑人以及与桑人体貌类似的其他族群,他们的肤色也被桑人漂浅,比赤道以北的苏丹黑人还要浅一些,称作「班图人」。
活动于中南非草原的班图黑人(图片来自转载)▼

黑桑混血的班图人再继续与桑人混血,形成了一个小的分支「科萨人」,他们的肤色更浅,相貌形如黑白黄三大人种的混血。
科萨人平均脸(图片来自转载)▼

当然了,按照体貌划分的黑人族群绝不仅仅只有这四种,另外还有其他各种分支,但不是我们的解读重点,不再一一赘述。
黑人族群往南迁徙了,剩下的还有CT老祖父的两个儿子DE与CF,他们既不能越过撒哈拉沙漠,南方又被黑人抢先一步了,难道就只能困守埃塞俄比亚高原了么?
何去何从,下节继续分解。
avatar
松坡敬亭
12楼
12.非洲智人从哪条路线迁徙到亚洲?
文|寒山忆雪
埃塞俄比亚东北部,也就是非洲东北角的智人族群中,黑人族群往南迁徙了,剩下的还有CT老祖父的两个儿子DE与CF,他们可以选择往亚洲迁徙。
现在来看,非洲通往亚洲的陆地之路只有一条,那就是从埃及进入西奈半岛,进而进入西亚裂谷带,现在的以色列、叙利亚一带。
但撒哈拉沙漠以南的智人要先抵达埃及,就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个是沿着尼罗河进入埃及,一个是沿着红海西海岸往北进入埃及。
在末次冰期内,这两条路线都变得无法穿越。
从东非草原进入埃及的两条路线▼

冰期导致尼罗河的径流量急剧减少,甚至常常断流,撒哈拉大沙漠也变得更加干旱。顺着尼罗河和红海西海岸穿越撒哈拉大沙漠,几乎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事情。
干涸的尼罗河河床(类似图景)▼

虽然没有机会往尼罗河下游和东非草原迁徙,但冰期却给非洲之角的智人族群带来另一个意外的收获。
七万年前左右,海平面下降了100多米,原本把东北非和阿拉伯半岛分割开的红海,大部分露出了海面,变成陆地。
红海呈西北东南走向的长条形,北部直通埃及,南部直通印度洋,中北部的平均宽度在230公里左右。红海南部与印度洋亚丁湾(索马里海盗频繁出没的地区)交接的地方,海面突然收窄,形成一个瓶颈,也就是曼德海峡,海峡的最窄处只有28公里。
红海及曼德海峡所在位置▼

28公里的海面足以阻止智人往对岸迁徙,因为他们看不到对岸。但末次冰期来临,海平面下降100多米后,2500米深的红海虽然不会完全变成陆地,但轮廓会变得更狭窄。尤其是南端瓶颈的曼德海峡,缩窄到只有十公里左右,足以看到对岸。
海峡西南岸的智人各个部落,在缺乏食物面临饥荒的情况下,逐渐尝试制造最简陋的木筏,横渡海峡到对岸,也就是阿拉伯半岛的最南端,今天的也门沿海一带。
这一带整体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但比内陆的撒哈拉沙漠、阿拉伯沙漠条件要好得多。这一带有海拔比较高的山区和高原,基本超过1000米,而且就沿着海岸线分布。
也门高原的位置、地形状况▼

较高的海拔意味着温度比较低,蒸发量就会比较少,不至于特别干燥。同时,高海拔的山脉还可以拦截海上吹来的湿气,形成降雨。温暖期的今天,也门高原地区的降雨可以达到1000毫米,可以与中国东南地区媲美。所以面积只有新疆三分之一不到的也门,承载的人口却已经超过了整个新疆。
在7万年前的冰期内,也门高原地区的降水虽然不及现在,但也会比内陆沙漠湿润的多。
如此一来,也门高原也就形成了热带草原的风貌,与埃塞俄比亚高原类似。但也门高原的纬度比埃塞俄比亚要高,也就意味着,温度和蒸发量比埃塞俄比亚要低,因此也就相对更湿润一些。
也门高原的热带稀树草原景貌▼

所以在也门高原上,东北非移民们可以捕猎足够的野山羊等食草动物,来维持他们的生存。
生活在也门高原的野山羊▼

这么好的一块地方,不用等智人移民,欧亚大陆的早期智人早就生活在这里了。所以现在智人移民们遇到的情况,与十万年前的祖先类似,在他们面前的土地并不是无主之地,如果要继续前行,就要打败早期智人,也就是冰期来临后形成的尼安德特人(后文将简称尼人)。
与十万年前的情况有所不同,十万年前,非洲气候温暖湿润,有足够的资源供智人繁衍,智人没有动力往干旱的热带沙漠扩张,而那时的红海又比较难以渡过。所以只有华山一条路的尼罗河,承载的少量智人,既没有动力抢占以色列,又没有足够的饥荒移民对早期智人形成一波又一波冲击。
而现在,红海的曼德海峡变窄,让也门高原雨埃塞俄比亚高原几乎连成一片,方便通过。而气候的剧变又让东北非过多的人口不得不因为饥荒而向外扩张,因此,在非洲的东北角,形成了一波强大的移民潮。
一波又一波的非洲智人,渡过曼德海峡进入也门高原。对于也门高原上的尼人来说,他们所面临的局面,就如同几万年后东亚每每遭遇寒冷期时,汉人们面对游牧民族一波又一波南下的局面一样。
所以,即便智人体格相对矮小,但是饥饿让他们形成强大的战斗力,一波又一波的对也门高原上的尼人发起冲击。最终的结果是,也许几十年,也许几百年,智人群体战胜了尼人,成功霸占了也门高原。
那么,也门高原上的尼人,又到了哪里去了呢?下节继续。
avatar
松坡敬亭
13楼
13 神奇的百分之五基因
文|寒山忆雪
图|寒山忆雪 辑|寒山忆雪
智人迁徙出非洲前,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后文将简称丹人),分别生活在欧亚大陆的西部和东部。但智人迁徙出非洲后直到到现在,尼人和丹人已经灭绝。
尼人与丹人在亚洲的分布

他们是无法适应环境而灭绝,还是被智人屠杀而消亡呢?
分子人类学最新研究表明,欧洲和西亚地区的现代人基因中,有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五等不同比例的基因,和西欧出土的尼人化石中提取的基因片段重合。
简单来说,就是西亚与欧洲人类基因里,有不到百分之五的基因是尼人的基因。
同样的发现在亚洲东部也有,亚洲东部的人类基因中,有百分之五以内的尼人基因和丹人基因。
丹人基因在亚洲的分布
越接近红色比列越高

这些基因全部分布在现代人的常染色体上,无一分布在父系基因和母系基因上。
也就是说,非洲以外现代人的祖先,肯定与尼人、丹人发生了混血,否则不可能留下他们的基因。但是,智人父系和母系的祖先,没有一个尼人和丹人。
这就很奇怪了,如果没有母系或者父系的传承,尼人、丹人的基因,是如何随着智人繁衍下来的呢?
前文也说过,父系母系的基因,只能追溯祖父的祖父的祖父这一系,和外婆的外婆的外婆这一系,无法追溯祖母这一系和外公这一系的基因。
也就是说,智人和尼人混血的男性,恰好都与智人女性生育出女性,而没有男性后代。或者智人和尼人混血的女性,恰好都与智人男性生育出男性,而没有女性后代。
如果不是这个原因,尼人的父系基因和母系基因,必然会世代传承下来。但这个原因出现的概率,几乎为零。
那就只能是另外一种情况,尼人和智人的基因分化比较严重,两者之间的部分染色体互相排斥。
比如,尼人的父系基因(Y染色体基因),无法与智人女性的基因共融,互相排斥,这样便无法生育出男性后代,混血后代就不可能携带尼人的父系基因。
再比如,尼人的线粒体基因和X染色体,虽然可以与智人的基因共存,但融合存在问题,使得后代有天生的生理缺陷。比如抵抗力低下,容易流产,甚至二代混血的后代会无法生育,等等可能存在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第一代混血尚且可以携带尼人的线粒体基因和X染色体基因,但第二代必须是智人染色体配对才能出生或者生育。
比如,女智男尼生出了一个混血女儿。这个混血女性,线粒体基因是智人线粒体基因,不存在问题。而染色体是一个智人X染色体和一个尼人X染色体,她的后代必须是智人X染色体和智人的染色体配对,才能出生。如果是她携带的尼人X染色体,与配偶携带的尼人X染色体配对,那么胎儿很可能流产,或者即便出生了,也容易夭折和不育。
那么两代下来,混血儿身上携带的尼人X染色体基因和尼人线粒体基因,就会被淘汰掉,但常染色体中携带的基因,却能够保留下来。
这个过程也必须是两三代之内完成,否则遗传太多代的话,尼人的常染色体占据的比例就会比较大,不会仅仅只占据现代人个体基因的百分之五以下了。
上面的推导过程可能比较枯燥,没关系,不感兴趣的可以跳过不看,只看结果。
智人迁徙到也门高原之后,与尼人爆发部落战争,长期仇杀之后,部分部落之间尝试和平相处。这就跟欧洲殖民者最初进入北美,除了和一些印第安部落掐架以外,还和部分印第安部落和平共处,并且通婚。
在原始时代,和平共处的重要保证,就是两者联姻。
于是联姻的结果是:尼人娶了智人媳妇,生不出儿子;生出的女儿再和尼人结婚的话,便无法生育,或者生育出来的第二代混血儿,无法生育。
智人娶了尼人媳妇,生出来第一代混血儿,勉强可以长大,但再与尼人婚配,就一样无法生育,或者容易流产,或者生育出的下一代无法生育。
如果双方的第一代混血儿再与智人婚配,那么会出现有的后代可以正常生育,有的后代容易夭折和不育的情况。
那些可以正常生育繁衍的第二代混血儿,就已经不再携带尼人的母系基因和X染色体基因了,只携带了四分之一以下的尼人常染色体基因。
这些健康的混血儿,再继续与智人婚配,几代下去,携带的尼人常染基因就会慢慢稀释。
不过因为也门高原上,智人与尼人的混血是普遍的,再加上智人继续往欧亚腹地扩张,还将继续与尼人混血,所以尼人的基因就没有被稀释到无限小,而是逐渐稳定在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五左右。
但是这只能解释,尼人为啥只有常染色体基因出现在智人基因中,却不能解释尼人自己为啥消失了。如果尼人的部落自相通婚,不是还可以继续延续下去吗?
那么尼人的消失,是否另有原因呢?下节继续。
avatar
松坡敬亭
14楼
14 尼人为什么打不过智人
——虎与狼的战争
文|寒山忆雪
图|寒山忆雪 辑|寒山忆雪
如果尼人(或丹人)自相嫁娶,不与智人混血,那么他们还是可以延续下去的,但尼人和丹人最终却消失了。
可能的原因有很多,最普遍的猜想,就是智人的扩张挤压了尼人的生存空间,尼人因为缺乏领地和食物,群体逐渐萎缩,最终消失。
这个猜想乍一听也许不会让人心生波澜,但细思极恐,扩张和挤压的过程,就是暴力仇杀的部落战争。当一些尼人部落和智人部落通婚联姻后,混血后代流产、不育等现象不断发生时,远古的人们自然会首先想到,这是万物有灵的大自然对他们的惩罚。
加上其他原因的催化,智人和尼人群体,最终还是战争多于和平。
那么凭什么智人就能在战争中战胜尼人呢?
前文所说的饥荒与强大的移民后援,只是可能的条件。比如几万年后的文明时代,寒冷期时,草原上缺乏食物的牧民,可以一波一波涌进中原,打败不缺乏食物的汉人。
但是,也有寒冷期时,中原饥饿的几百万汉人流民,被不缺乏食物的女真八旗按在地上摩擦。
所以,饥饿和大迁徙,只是智人战胜尼人的一个有利的天时,真正让智人取胜的,是地利与人和。
所谓地利,就是自然环境。从智人诞生到移民也门高原,智人在热带草原上生存了十几万年了,而也门高原恰好也是草原环境,智人无非是换个地方,继续用他们熟悉的方式生存。
也门高原的稀树草原地貌

而尼人和丹人,最初是在温暖期的温带森林里生活,气候剧变之后,迁徙到宜居地带,而这些宜居地带,也退化成了稀树的草原,所以尼人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生存环境。
打个比方,丛林退化成了草原,智人就像旧草原上的狮群(或者土狼群)扩张到了新草原,而尼人就像是旧丛林里留下来的,重新在草原上生活的老虎。谁更能适应草原,谁更容易捕猎,可想而知了。
草原上成群结队的狮群
森林中独来独往的老虎

再细化了讲,智人在也门高原上捕猎野山羊,就和在非洲草原上捕猎羚羊一样,野草低矮,搞偷袭是不可能的,几个人一起端个长矛追上十几公里,活活把山羊/羚羊累垮,才是正招。
而尼人原本是在森林里捕猎小型野猪和森林鹿,体格高大健壮,丛林遮挡物众多,单枪匹马搞偷袭,一招制敌,才是正招。可偏偏用了几万年的正招,到了末次冰期,森林退化成草原,这就不好使了。
谁能获得更多的食物,谁就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智人与尼人相比,又输了一招。
除了地利,还有人和。
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表明,尼人的脑容量虽然比智人多,但不一定比智人聪明。尼人的后脑比较发达,也就意味着行动敏捷,单挑能力强大。此外,动手能力很强,尼人制造石器的技术非常了不起,石叶文化也正是尼人创造的。
尼人创造的石叶石器
原始长矛,锋利如刀

智人的前脑比较发达,这是一块负责艺术抽象思维的区域。所以智人的协作配合能力比较强,原始宗教信仰也比尼人发达。智人依靠原始宗教和血缘关系,可以维持非常庞大的氏族,人口达到几百人。
智人氏族的大型聚落(类似图)
部落规模远超尼人

这在今天不算什么,但在当时,全球人口仅仅只有几十万人的情况下(包括智人与早期智人),一个氏族能维持几百号人,就相当于一个小型国家了。而当时,尼人的氏族,往往只能维持几十号人。
单挑厉害,架不住人多,更架不住人多还配合得好。所以尼人与智人之战,用一句话形容非常贴切,「虎落平阳被犬(狼)欺」。
虎(狮)落平阳被犬(鬣狗)欺负

但是,即便智人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可以打败尼人,夺取尼人的领地,但架不住世界之大,总有尼人躲避的地方。猩猩可以在丛林里残存,老虎可以在深山里独居,为什么尼人就没有留下任何足迹呢?
除了智人的追杀,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呢?请看下节继续解读。
avatar
松坡敬亭
15楼
15 尼人为什么灭绝
文|寒山忆雪
图|寒山忆雪 辑|寒山忆雪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
俗话还说,不攻自破。
尼人在智人的挤压下,不断丧失领地,只能往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带迁徙。他们最终没能像猩猩那样,残存于人迹罕至的森林,最根本的原因,是尼人基因中的一些缺陷。
现代人体内不到百分之五的尼人基因,与一些常见的疾病很有关联,比如帕金森、抑郁症、烟瘾、日晒导致皮肤损伤、新陈代谢较慢、易凝血导致心脏病中风、容易过敏、糖尿病,等等。
对于现代人类来说,这些特征的基因绝对算是「坏基因」,但在远古时期,有一些却算是好的基因。
比如日晒容易导致皮肤损伤,这个基因特征,是与欧洲中北部在末次冰期前温暖的气候有关。欧洲中北部在现在依然是日照并不强烈,尤其是阴雨雾天气居多的英伦三岛,以及冬季夜间超长的北欧地区。
日照很弱的中北欧地区(末次冰期内)

在这种气候环境下,只有肤色变得更浅更白,才可以更容易让阳光照射来促成某些维生素的合成。深皮肤的尼人自然就被淘汰,而浅肤色的尼人成为主流。
但这种皮肤,如果到了气候偏干,日照强烈的地区,就会容易导致日晒型皮肤损伤,甚至容易癌变。
末次冰期来临后,欧亚大陆中北部常年被冰川覆盖,尼人不得不从中北欧迁徙到更宜居的南方,比如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葡萄牙)、亚平宁半岛(意大利)、巴尔干半岛(希腊)、小亚细亚半岛(土耳其)等等。
末次冰期内欧洲气候带分布

这些地方现在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潮湿多雨。而在末次冰期,气温下降,气候变干,地中海气候区的冬季,降雨也有所减少。这就导致,尼人的避难地,日照比现在更加强烈,尼人的皮肤就更容易晒伤甚至致癌。
再比如与糖尿病相关的基因,这个特征,也与远古尼人的生存环境相关。
末次冰期前的温暖期,欧亚大陆温暖湿润,森林与湿草原分布广泛,食草动物数量繁多。在这种气候环境下,尼人的主食是食草动物的肉类,他们的基因,自然也就更适合消化高蛋白的肉类。
而末次冰期来临后,欧亚大陆变得寒冷而干旱,动物数量减少,尼人的食谱不得不扩大到植物上来。比如智人在偏干旱的热带草原上常吃的各种淀粉类的块茎和果实,也被尼人纳入食谱。
这些食物的特点是高淀粉,也就是高糖,尼人的基因自然无法适应。长期吃高糖食物的结果是,尼人在末次冰期,就开始出现很多糖尿病人了。
此外,最新的研究还发现,尼人和丹人的基因里缺少ARH基因突变。这个基因突变可以让人对烟雾有抵抗力,使得现代智人里可以出现八九十岁的老烟民。
但是缺少这个基因突变的尼人,就很容易对烟雾过敏,并且容易癌变。
末次冰期来临后,气候偏干,森林大火或者草原大火变得频繁,燃烧产生的烟雾,很容易导致尼人的死亡。
不过森林大火产生的烟雾倒是次要的,最主要的还是尼人生活用火产生的烟雾。
温暖期肉类食物充足时,尼人不需要依赖火来加热肉类,就如同因纽特人可以吃生肉而不需要生火加热一样。尼人易过敏的体质,恰恰是习惯吃生肉形成的基因特征,易过敏就意味着更敏感的免疫机制,可以减少寄生虫的危害。
不过进入末次冰期,前文也解读过,肉类食物减少,尼人需要增加淀粉类的食物。生的淀粉是极难消化的,而且还对肠胃造成伤害,所以必须加热才能食用。
这就迫使尼人必须频繁的生火加热食物,也就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烟雾,致病的概率几乎可以扩散到绝大部分尼人。
气候的剧变,让尼人皮肤容易晒伤,容易得皮肤癌,容易得糖尿病,容易因烟雾而病倒直至死亡。这对尼人来说,绝对是悲剧中的悲剧。
长此以往,就算没有智人的竞争,尼人的族群也会慢慢萎缩。
不过,如果没有智人竞争的话,起码尼人有充足的领地,来减缓人口衰亡的速度,给新的基因突变的出现提供机会。
但屋漏偏逢连夜雨,智人加入竞争,尼人的人口迅速减少。从7万年前智人进入亚洲的边缘,到三四万年前左右,尼人已经基本从欧洲消失了,仅仅局限分布在西班牙南部的稀树草原上和北欧北部的冰川山谷中。
极少的人口,极少的族群,让尼人陷入了长期近亲繁衍的境地。人类学家从西班牙的尼人遗骸中提取基因发现,这些尼人的父亲和母亲,有的是同父异母的兄妹,有的是有血亲关系的叔侄女。
长期的近亲繁殖,不仅仅让旧有的有害基因得到强化,还因此出现了更多的新有害基因,甚至出现了生育退化的情况。
最终,尼人消失了。
同为尼人的亚洲分支——丹人,也消失了。
不过,他们曾经与智人混血过,把一些基因留在了智人的体内。也可以说,尼人没有消失,几十亿现代人类也是他们的旁系后代。
尼人和丹人最终消亡大约是3万年前左右的事情了,回到7万年前,刚刚在也门高原立足的智人移民们,又将开创什么样的历史呢?
下节继续。
avatar
松坡敬亭
16楼
16 从也门高原如何进入两河流域
文|寒山忆雪
图|寒山忆雪 辑|寒山忆雪
智人移民们成功占领也门高原,并在那里生活了几代人之后,他们又要面临新的问题。
食物紧张。
也门高原的面积,比埃塞俄比亚高原要小得多,前者仅有后者的四分之一不到。虽然气候稍好,但有限的面积,并无法承载过多的人口。
埃塞俄比亚高原、也门高原

与此同时,海峡西南岸仍然不断有移民迁徙过来。老移民人口过剩,新移民不断加入,新旧移民之间的族群矛盾开始明显。
于是,也门高原最终变成了第二个埃塞俄比亚高原,智人们以也门高原为根据,开始往新的地方扩张。
也门高原处在阿拉伯半岛的西南角,并向西北和东北两个方向延伸。
往西北方向顺着红海东北岸,一直延伸到阿拉伯半岛中部,又称作塞拉特山脉。
塞拉特山脉海拔高于两侧的低地,可以拦截少量的水汽形成降雨。但因远离印度洋海岸线,降雨十分稀少。不过和山脉东北侧的大阿拉伯沙漠和同纬度红海对岸的撒哈拉沙漠相比,这个山区已经算是阿拉伯半岛的又一个宝地了。著名的伊斯兰圣城麦加、麦地那,都位于这个山脉当中。
也门高原的智人当然也可以往这个方向扩张,但只能承载过剩人口中的一小部分。再继续往山脉西北部前进,气候就越发干旱,越发不宜人类居住。
如果智人有足够的穿越沙漠的能力,那么只要越过塞拉特山西北部的沙漠,就能抵达比较富饶的以色列迦南之地。或者只要越过山脉北部的沙漠,就能抵达富饶的两河流域。
塞拉特山脉、迦南、两河
伊斯兰圣城所在地

不过当时的智人,并没有足够的技术可以长途穿越沙漠,所以塞拉特山脉的中北段,就是智人移民们扩张的一个终点了。
还有另一个方向,也门高原往东北方向的延伸。
从曼德海峡开始,也门高原往东北方向延伸了1200公里左右。这一部分和西北方向的塞拉特山脉连成一体,依然被称作塞拉特山脉。为了和西北段山脉区别开,这段东北段山脉,称为东塞拉特海岸山脉。
东塞拉特山越是向东北,海拔就越低,直到最终降为平地。海拔的逐渐降低,意味着可以拦截到的水汽就越少,也就越干旱。这条路看似和西塞拉特山脉的情况类似,是一条死胡同。
但与西线不同的是,东线就在印度洋海岸线上。夏季时,从澳洲大陆吹来的东南信风,从印度洋上携带大量的水汽,从阿拉伯半岛的东侧转向印度,变成西南季风。阿拉伯半岛的东南部海岸,有幸偶尔享受到西南季风的边缘带来的降雨,甚至还可以享受到印度洋热带风暴带来的洪水。
所以智人们很快沿着东塞拉特的海岸山脉,扩张到现在的阿曼境内。
现在位于阿曼南部的海港小城塞拉莱,就是东塞拉特山脉的最东北段。从这里沿着海岸线继续往北,便是平坦的沙漠。
东塞拉特山脉区位图

在今天,这里固然是热带沙漠,气候干旱,但在末次冰期,纬度和东亚的海南岛接近的这里,温度要比现在低很多。蒸发量减少的当时,加上印度洋季风可能带来的影响,7万年前的阿曼沙漠,很可能是半干旱的干草原。
虽然比不上也门高原湿润多雨,也或者承载的食草动物太少,难以成为智人部落长期游猎的领地,但是作为智人们迁徙穿越的通道,是已经足够了。
纵然阿曼沙漠没有在末次冰期中变得更加湿润,智人们也有能力穿越。因为从东塞拉特山的北端,沿着海岸线继续往东北行走700公里,就可以到达一个新的宝地。
700公里的沙地草原,又沿着海岸线,智人移民们可以用充足的海鱼海贝作为食物来源。他们只需要用鸵鸟蛋灌满足够十来天饮用的淡水,就可以很容易的抵达那片新的宝地。
那片新的宝地,又是哪里呢?下节继续解读。
avatar
松坡敬亭
17楼
17 消失的波斯湾
文|寒山忆雪
图|寒山忆雪 辑|寒山忆雪
从东塞拉特山脉北端,往东北方向700公里,就已经抵达了现在阿拉伯半岛的东南角。这里分布着现在阿曼境内的最高山脉,哈贾尔山。
哈贾尔山位置

在沙漠地区,高山往往意味着降水,哈贾尔山也不例外。哈贾尔山最高峰海拔3300多米,除了能够拦截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边缘的少量水汽以外,高山本身的海拔就能够在末次冰期内出现冰川,在夏季融化为雪水,滋润山脉的两侧。
哈贾尔山景貌

不过哈贾尔山本身面积有限,只能作为智人迁徙的中转站,而不是一个很好的定居地。
在哈贾尔山的北侧,就是著名的波斯湾。
与红海、亚丁湾类似,波斯湾和阿曼海也呈西北-东南向排列,把阿拉伯半岛与亚洲大陆的伊朗高原分割开来。
波斯湾的平均宽度与红海接近,都在230公里左右。在波斯湾的东南端,海面忽然收窄,形成一个瓶颈,宽度只有50公里,称作霍尔木兹海峡。
波斯湾位置

与红海最深达到1000多米不同,波斯湾的平均深度只有几十米,最深处只有104米。也就是说,在末次冰期刚来到的7万年前左右,海平面下降100多米的情况下,波斯湾的海水完全退去,完整的陆地呈现出来,把阿拉伯半岛和伊朗高原连成了一片。
这里的纬度已经和长江流域接近。末次冰期时,长江流域的气候与现在的东北漠河相似,夏季的平均温度只有不到20度,3000米以上的高山,终年覆盖冰川。
黑龙江流域冬季景貌

同样的是,伊朗高原超过3000米的高山,也会终年覆盖冰川。那么有没有这样的高山呢?
就在波斯湾东北侧,也就是7万年前的波斯湾低地平原东北侧(海平面下降100多米),现在伊朗国境线的西南部,呈西北东南向分布着一条长达1200公里的山脉,名曰「扎格罗斯山脉」。
扎格罗斯山脉平均海拔达到3000米,宽度达到240公里以上,是一条不仅高而且胖的山脉。这就意味着,这条山脉覆盖的冰川面积,不是一般的庞大。
扎格罗斯山冰川

冰川广布的大山脉,可以给两侧的低地带来充沛的冰川雪水。
山脉的西南侧,是现在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即两河平原)和波斯湾,但在末次冰期内,波斯湾变为陆地,两河一直向东南流到现在的霍尔木兹海峡附近,才注入大海。
也就是说,末次冰期内,整个波斯湾加两河平原,是一个完整的加长版的两河平原。
末次冰期内波斯湾消失后的地缘格局

加长版的两河平原,不仅接受从西北方向的安纳托利亚高原(土耳其)流出来的两河的滋润,还直接接受东北侧的扎格罗斯山脉融化的雪水的滋润,形成了一个超大的绿洲,可以说是水草丰茂,风吹草低见牛羊(野生的)。
大两河流域绿洲景貌(类似图)

这个超大绿洲的面积,可以达到40多万平方公里,是也门高原的三倍以上,比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面积稍小,容纳从西南迁徙而来的智人人口绰绰有余。
智人们很快扩张填充了整个大两河平原,如果7万年前的智人已经掌握了农业技术,那么这片有大河流过的绿洲,完全可以承载庞大而且密集的人口。
但是对采集渔猎为生的原始族群来说,平原绿洲能承载的人口密度,并不高于同样湿润的高原和山地。几百年的时间,足够智人移民们繁衍出众多人口,让大两河平原难以承载。
以大两河平原为根据,智人们可以扩张的方向,就比也门高原多了。
沿着两河溯流而上,就可以抵达两河上游,安纳托利亚高原南部边缘。这一带,属于今天的伊拉克西北部、叙利亚东北部,土耳其东南部,而且很巧合的是,与库尔德人的分布范围基本重合。
这里海拔升高,而且更接近地中海,容易受到冬季的西风暖湿气流的滋润,降水比两河中下游要多。
因此,在末次冰期内,这里形成了温带干草原地貌,除了温度比埃塞俄比亚低,而且有了明显的四季变换外,其他的倒也类似。智人们依然可以很快适应这里的狩猎生活。
如果是现在的气候,智人移民们还可以继续往北扩张,进入安纳托利亚高原、亚美尼亚高原(今土耳其中东部),把这片覆盖绿色的温带草原占据为新的领地。但在7万年前的末次冰期内,这一想法显然不太现实。
安纳托利亚高原的纬度,和北京处在同一纬度。末次冰期内,江南如同东北,北京所在的华北最北端,气候之冷,类似于西伯利亚针叶林。
安纳托利亚高原的平均温度,与北京类似,因而可以推测在末次冰期的初始阶段,安塔利亚高原的气候,也和今天的西伯利亚针叶林类似。
与华北平原不同的是,安纳托利亚高原的海拔基本超过1000米,将近一半地区海拔超过2000米。这也就意味着,安纳托利亚将近一半的地区,常年覆盖着冰川。没有冰川覆盖的地区,也只是高山苔原和针叶林。
这种气候之下,不可能承载很多智人人口,而且从热带迁徙而来的智人移民,在很短的时间内,还很难适应高原亚寒带气候。
因此,迁徙到两河上游的移民,再度扩张时,只能往西南方向,沿着西亚裂谷(叙利亚、黎巴嫩),扩张到以色列的迦南之地,并进而扩张到尼罗河三角洲。
再往尼罗河三角洲以西,就是浩瀚的撒哈拉大沙漠了。极端干燥的末次冰期,智人再想从埃及往西北非扩张,绝非容易的事情。智人占领西北非,那得等到几万年之后气温回升时期。
从两河平原西迁路线

而当时,大两河流域的智人,向西扩张只能止步于尼罗河三角洲(埃及)和西亚裂谷带,向西北扩张只能止步于安纳托利亚高原的南部边缘,那么向北和向东,有没有更大的扩张空间呢?
下节继续。
avatar
松坡敬亭
18楼






avatar
松坡敬亭
19楼
18 智人为何迁入伊朗高原
文|寒山忆雪
图|寒山忆雪 辑|寒山忆雪
扎格罗斯山间盆地

扎格罗斯山脉虽然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远高于中国的太行山,与秦岭相当,但山脉两侧的隔绝程度远远比不上太行山与秦岭。
绵延千里的太行山,只有八条著名的山谷通道,秦岭更是有五条山谷通道。而扎格罗斯山脉则要破碎的多,山脉上随处可见狭长的山峰和山间谷地。
这些山峰呈西北-东南向平行排列,狭长的山谷也分布其间,这种特殊的地貌,叫做平行岭谷。
平行岭谷最有名的地区,就是中国四川盆地的东部,重庆一带。这里的多条狭长的山岭呈西南-东北向排列,狭长的山谷分布其间。
川东平行岭谷地貌

与扎格罗斯山脉不同,重庆的平行岭谷,每条狭长的山岭都很连贯,大部分都可以绵延二百多公里。而扎格罗斯山脉的狭长山岭,长度往往只有几十公里,山岭与山岭之间,是宽阔的山口和盆地。
扎格罗斯山平行岭谷

这些宽阔的山谷盆地,海拔大多在1500米到1800米之间,纬度又正好与长江流域一样。在末次冰期内,这里的气温比现在要低得多,蒸发量的减少,加上高山冰川在夏季融化为雪水,这里的气候比现在要寒冷而且湿润的多。
那时候,覆盖在扎格罗斯山间盆地的,是温带稀树草原,山岭的冰川以下,还覆盖着针阔混交林和高山草甸。半湿润的环境加上多样化的植被,可以养活大量的野生动物,高山雪山形成无数条山间短小河流,鱼类资源也很丰富。
温带稀树草原(类似图)

这样的环境,非常适合原始智人的渔猎生活。
当大两河平原(今两河平原、波斯湾低地平原)无法承载过多的智人移民时,移民们除了往两河上游和西亚裂谷带扩张以外,平原东北侧的山区,是他们更加主要的选择。
除了两河上游、西亚裂谷带距离更远,扎格罗斯山区距离更近以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往西扩张,只有两河平原中游的一些部落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而往平原东北侧的山区扩张,则是整个两河平原的智人部落,都可以做到的。毕竟绵延1200公里的扎格罗斯山脉西南侧,有1200公里与大两河平原相邻。
两河平原与扎格罗斯山脉格局

扎格罗斯山脉虽然环境良好,但毕竟可以生存的地盘比较破碎,零零碎碎的山间盆地,能承载的人口远远小于两河平原。对于智人移民来说,山区只能承受三四代人的繁衍,在那之后,他们还必须要继续迁徙,寻找新的领地。
幸运的是,扎格罗斯山脉东北侧,还有一片新天地。
米底-波斯高原

在扎格罗斯山脉东北侧,还有一条稍矮的山脉,库赫鲁德山脉。这条山脉与扎格罗斯山脉平行,长度也有1000多公里,北起里海南岸的厄尔布尔士山脉西端,东南端与扎格罗斯山脉合围。
西伊朗高原地形格局

在这两条平行山脉中间,形成了一条西北东南走向,与两侧山脉平行的狭长高原。这条高原平均宽度约150公里,南北绵延1000多公里,面积不亚于大两河平原。
这条高原中间略窄,两端略宽,形成了明显的南北两部分。南部与两河平原下游(即末次冰期内波斯湾低地平原)对应,北部与两河平原中游(即今两河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对应。
这片高原的海拔与扎格罗斯山间盆地接近,基本上在1500米-1800米之间,虽然更远离地中海气候区,降雨减少,但依然可以接受扎格罗斯山脉雪水的滋润。因纬度的差异,高原北部气温偏低,蒸发量偏低,形成稀树草原地貌,高原南部气温偏高,蒸发量也增加,形成草原地貌。
温带稀树草原(类似图)

末次冰期结束后,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加的同时,全球气候也变得湿润,扎格罗斯山脉和东侧的这片高原,植被类型依然与末次冰期内相似。因而,这片地区也成为了伊朗境内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在后世文明时代,扎格罗斯山脉与高原的南部,形成了波斯王国,因此可以把高原南部称作波斯小高原。扎格罗斯山脉与高原的北部,则形成了米底王国,因此可以把高原北部称作米底小高原。
此外,两河平原下游(即冰期内波斯湾低地平原)在冰期结束后被海水淹没,但也残存了西北一角,现在两河最下游的支流——卡伦河、卡尔黑河流域,形成了埃兰文明。
先不论后世,单说7万年前。扎格罗斯山区的智人移民们很快发现山脉东侧的这片肥美之地,经过数百年的扩张繁衍之后,完全填充了米底-波斯高原。
移民潮再一次出现,这一次,东方和北方还有新的天地吗?下节继续。
avatar
松坡敬亭
20楼





avatar
松坡敬亭
21楼
19 智人如何进入高加索盆地
文|寒山忆雪
图|寒山忆雪 辑|寒山忆雪
米底-波斯高原的智人移民人口超载后,部落战争开始出现并变得日益频繁,迫使一部分部落放弃在高原的领地,往其他地方迁徙。
有的部落向西南迁回扎格罗斯山区和大两河平原。但这里不是无主之地,他们的祖先就是从这里迁徙出来的。如果要再次回到这里,只能用武力抢夺一块领地。成功了,还将继续面临部落战争的考验,输了,可能遭遇的就是整个部落的灭绝。
扎格罗斯山脉与两河平原

有的部落,则继续往未知的世界进行探索,也就是陌生的东方和北方。
米底高原以北,是亚美尼亚高原和厄尔布尔士山脉。
伊朗高原山脉分布图

亚美尼亚高原在厄尔布尔士山脉之西,前文提到的安纳托利亚高原以东,也就是今天土耳其国土的东部、伊朗国土的西北角,面积大约40万平方公里。
亚美尼亚高原与高加索盆地位置

亚美尼亚高原的纬度、海拔都与安纳托利亚高原相似,在末次冰期的气候下,高海拔、高纬度,都意味着气温很低,年均温度只有零度左右。这里离地中海距离更近,冬季西风带携带的湿气都被高山拦截形成降雪,因而亚美尼亚高原一半左右的面积都被冰川覆盖。冰川没有覆盖的地区,形成了苔原和亚寒带针叶林。
末次冰期内的亚美尼亚高原(类似图)

这样的环境,无法承载大量的人口,差不多只能容纳十几个部落,几万以渔猎为生的原始智人。
末次冰期结束后,亚美尼亚高原气温升高,寒带植被演变为温带植被,可以承载的人口会大幅度提升。农业出现后,这里可以承载的人口更会大幅度增加。与此同时,也会伴随着新老移民的迁出迁入,共同形成今天的亚美尼亚民族。
亚美尼亚的亚寒带针叶林虽无法承载大量人口,但对移民过境来说已经足够了。
从米底高原北境出发,通过亚美尼亚高原的东部往北穿行,只要300多公里,就可以抵达大高加索山脉南侧的高加索盆地。
高加索盆地西临黑海,东临里海,除了北侧依靠大高加索山脉以外,南侧还依靠小高加索山脉。东西长约700公里,南北宽最大150公里,最窄20公里。
最窄的20公里处,位于盆地的中部偏西,地势也比较高,把盆地分成东西两个部分,各自向东西方敞开,呈喇叭的形状。连起来的话,也可以说是X形状。
西部的盆地面积比较小,属于现在格鲁吉亚的领土内,因为喇叭口朝西,两侧高大的山脉可以截取西风带携带的大西洋水汽,形成大量的降雨,因而环境偏湿润。
高加索盆地景貌

东部的盆地面积比较大,大部分属于现在阿塞拜疆的领土。因为处于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较少,但也比米底高原要高的多。
整个高加索盆地的海拔比较低,大部分地区低于600米。比米底高原低将近1000米,也就意味着,这个地区的温度可能比米底高原高6度左右。但因为高加索的纬度比米底高原更高,两相对比的最终结果是,高加索盆地的气温与米底高原类似,降水量则要高很多。
这对于从米底高原北迁的部落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他们只要穿过亚美尼亚高原东部,就可以抵达高加索盆地,这里所能承载的人口,可以与米底高原媲美。
考古发现,高加索盆地智人的最早遗迹,只有4万年。4万年前,全球气温比7万年前略有升高,高加索的气候会与现在接近,智人扩张到这里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如果结合气候环境,6万-7万年前,智人就扩张到这里,也是符合逻辑的事情。
但在7万年,高加索盆地的智人移民们,如果还想再继续往北扩张的话,那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盆地北侧的大高加索山脉,海拔大多都在3000-4000米以上,在温暖期的现在,高加索山脉也是著名的雪山山脉,更何况寒冷的末次冰期。
覆盖冰川的高加索山脉,让智人移民们难以翻越。即便从山脉两端的沿海低地穿过,抵达山脉北端的南俄平原,也几乎无法在这里生活。
由于高加索山脉的阻隔,冷空气无法南下进入高加索盆地,使得那里的冬季不会特别寒冷。但同时,高加索山脉也会把暖空气阻挡在山脉南侧,使得山北的南俄平原比山南寒冷很多。在末次冰期内,高加索山南麓尚且还是寒温带针叶林地貌,而北麓已经是寒带苔原干草原地貌了。
这种山脉南北气候的差异,中国也有一个非常类似的案例,那就是秦岭隔绝的汉中盆地和关中盆地。汉中盆地在冬季均温高于零度,关中在冬季却非常寒冷。
寒带苔原的南俄平原上,生活着成群的驯鹿、猛犸象,以及遍地的北极兔,棕熊和北极狼、北极狐也在夏季十分活跃。
苔原冬季成群的驯鹿

这样的环境似乎可以允许智人在这里生存,但仅仅是夏季。一旦冬季来临,长达四五个月的大雪覆盖,不仅捕猎动物出现困难,对于从热带迁徙而来的智人来说,仅仅几千年的时间,还不足以进化出适应寒带苔原气候的体质。
再加上,尼安德特人还生活在这里,他们早就在欧亚大陆经历过十几万年的四季变换、和冬季的严寒,天时与地利都在尼人这边,智人在高加索山脉以北更加难以立足。
所以,从米底高原往北扩张,只能暂时止步于高加索山脉南麓。那么往东方探索,又会是怎样的结果呢?下节继续。
avatar
松坡敬亭
22楼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