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资治通鉴》中的权与谋
avatar

《资治通鉴》中的权与谋

tdark1314
1楼
第0001篇
【原文】《资治通鉴》周纪一
初,智宣子将以瑶为后。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
【译文】
当初,晋国的智宣子想以智瑶为继承人,族人智果说:“他不如智宵。智瑶有超越他人的五项长处,只有一项短处。美发高大是长处,精于骑射是长处,才艺双全是长处,能写善辩是长处,坚毅果敢是长处。虽然如此却很不仁厚。如果他以五项长处来制服别人而做不仁不义的恶事,谁能和他和睦相处?要是真的立智瑶为继承人,那么智氏宗族一定灭亡。”智宣子置之不理。智果便向晋国太史请求脱离智族姓氏,另立为辅氏。
【背景解读】
解读1: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以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作为开篇,因为这一年,周天子承认并分封晋国三个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国君。历史上这称之为三家分晋。从此晋国,分裂成魏国、赵国、韩国。而不少历史研究学者也以这件事作为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点。
解读2:公元前493年智氏家主、晋国执政官(正卿)智文子智跞去世。赵氏家主赵鞅继任晋国执政官。公元前475年赵鞅去世,智氏家主智瑶(智文子之孙、智宣子之子)继任晋国执政官,史称智襄子或智伯瑶。
解读3:智文子智跞在担任晋国执政官之前,晋平公为加强公族,加强集权,欲废黜智氏卿爵,虽未得逞,但智氏势力大损。经过智文子智跞40余年的低调经营,在公元前501年终于担任晋国执政官,智氏开始复兴,期间与赵鞅矛盾渐深。
解读4:在智文子智跞死后,赵鞅继任晋国执政官。面对势力强大的智氏,赵鞅采取联合韩氏、魏氏的策略,联合打压智氏,此时智氏家主智宣子与智瑶均被其压制。
解读5:故事发生在赵鞅执政期间,此时智氏家主智宣子与智氏出仕家族成员商议智氏下一任家主。在智宣子提出由其子智瑶担任下一任家主时,智氏家族成员智果(智氏智囊)持反对意见。
解读6:当时晋国已经从霸主的位置上退下,而之后的历任晋国执政无不以恢复晋国霸业为己任。
【解析】
智果知道智瑶期才干出众,但是为什么以其不仁为由,反对立其为智氏家主?而智果又有什么算计?智果的理由是否成立?
智果可能有的利益计算:
1.智氏未来的影响力操控
智宣子有两个儿子,智果倾向于支持才能稍弱的智宵上位,而反对智瑶。假如智宵上位,面对自己才华横溢且蛮横要强的兄弟,必然要进行平衡,而智果就是很好的人选。加上智宵其人本身才能不显,必须仰仗作为智囊的智果,而智果则可以通过智宵延伸自己在智氏中的影响力。
2.自身在为智氏中的地位
如果换成智瑶上位,其本身才干出众,对于智果的依赖性将大大降低。智瑶为了树立自己在智氏内的权威地位,作为与智宣子同时期平辈的人物,极有可能会被边缘化。
3.故意不和分家保存家族
古代士大夫家族,为了确保家族的延续,多会采取多头下注的方法。哪怕其他的分支败亡,只要有一支留存,都能确保家族繁衍。三国时期,琅邪诸葛家族,诸葛亮在蜀汉为丞相,诸葛瑾在孙吴为重臣,诸葛诞为曹魏重要将领甚至官至征东大将军。曹操袁绍争霸,颍川郭氏郭嘉在曹、郭图在袁绍,颍川荀氏荀彧荀攸在曹、荀湛在袁绍。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
智果此举使其得罪了未来的智氏家主智瑶,于是顺势分家改姓。最后历史的发展,智瑶败亡,智瑶这一支基本被杀光。而智果这一只改姓为辅,在晋国平安无事,秦汉更有部分族人改姓智姓恢复了智氏延续。从这点来说,智果极有可能是在为家族布局后手。
那么为什么智果认智瑶有才却不仁,不适合做智氏家主呢?仁之一字,含义太广,组成的词语有很多。通常仁泛指一种美好的品德。而不仁就是相对的无德或缺德,简而言之,所谓不仁,可以认为是刻薄、不做好事、心黑手狠,或者说脾气、性格不好也算。
1.底线
智瑶性格蛮横,做事容易过度。一旦过度就会超过底线。作为智氏家主,智瑶不光是代表他自己,更是代表整个智氏。他的那些过线行为,极有可能打破晋国原有的平衡,甚至被其他的士大夫家族视为对现有规则的践踏。而这些规则是经过晋国数百年的沉淀早已成为晋国士大夫家族们之间的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和共同利益。智瑶的越线行为,固然是打破规则创造新的规则,但是在此之前这些士大夫家族必须以捍卫规则为名,清楚掉以智瑶为首的智氏,再去享受智氏打破规则之后的红利。
2.手段
对于智瑶而言,因为他有才干很聪明,但是有无德,为了达成目的,难免会做出一些不择手段的事情来。对于一个不择手段、位高权重、掌握大量资源和势力的晋国执政而言,这种破坏力极大!与智瑶这样的人玩,你有规矩讲究,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但是对智瑶而言,那就没有这么多忌惮了,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对这种人你怎么受到了?虽说可以不按套路来,但是好歹也是在一个规则、大框架之内,但是不能这么不讲究下三滥。对于一个手段卑劣之人,你绝对会时刻防他一手。在这种情况下,智瑶会树敌很多。不是因为他已经树敌,而是因为他这种做法,让别人产生极大的威胁感,遂将其视为潜在大敌。
3.兼容
当时晋国的格局是政出私门,国君被士大夫所架空。晋国更像一个松散的士大夫家族联盟。智瑶有雄心壮志希望恢复晋国霸业,前提必须是整合晋国国内势力,让自己大权在握。这不符合其他晋国士大夫家族的利益,必然会爆发冲突。
既然智瑶不能与其他士大夫家族和谐共存,又广泛树敌侵犯其他士大夫家族的利益。以智瑶为首的智氏家族必然会被群起而攻之。所以,智果提出让一个相对性格温和的智宵作为家主,能够起到调和与其他士大夫家族关系的作用。
【启发】
《周易·系辞下》: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越是身居高位,才干固然重要,自己的德行更要到位。倒不是说不是让别人为自己所用,关键是不给自己树敌,不把别人逼到我们的对立面上。
《资治通鉴》: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有才无德固然能成一番事业,但总归会被段位更高的人打回原形。
avatar
tdark1314
2楼
@郑久长 2020-01-01 23:23:36
德字的解释,自古以来就有点不容易理解。不过说智氏这个真的说得好
-----------------------------
道德 德我自己个人认为是自我修养的提升 而道是对与他人、组织、社会关系处理方式 所以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avatar
tdark1314
3楼
@ty_豆浆丶 2020-01-01 22:35:26
楼主写的真好,赞!
-----------------------------
谢谢支持····等下再发2个
avatar
tdark1314
4楼
预警:此篇为超长文,脑洞大开且有阴谋论,介意的请绕行,大段的译文原文可跳过。
【材料1】《资治通鉴》周纪一
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训戒之辞于二简,以授二子曰:“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
【译文1】
当时是晋国正卿赵简子(赵鞅)的儿子,长子叫伯鲁,幼子叫无恤。赵简子想确定继承人,不知立哪位好,于是把他的日常训诫言词写在两块竹简上,分别交给两个儿子,嘱咐说:“好好记住!”过了三年,赵简子问起两个儿子,大儿子伯鲁说不出竹简上的话;再问他的竹简,已丢失了。又问小儿子无恤,竟然背诵竹简训词很熟习;追问竹简,他便从袖子中取出献上。于是,赵简子认为无恤十分贤德,便立他为继承人。
这段材料说的是赵鞅继承人选择问题,通过一个测试,选择了赵无恤做继承人。
这段材料的解读推荐大家看这篇文章|《资治通鉴》周纪BC403:赵襄子的阴谋上位之道|这是以为叫做敖让的大神写的。这篇文章的观点是姑布子卿推荐赵无恤,赵无恤阴谋上位。对这个观点我持中立态度。
但是随后我结合《韩诗外传》、《史记》交叉阅读,发现事情不是表面这么简单。有人布了一个局,推动赵无恤上位。
【材料2】《韩诗外传》(九)
孔子出卫之东门,逆姑布子卿。曰:“二三子引车避,有人将来,必相我者也,志之。”姑布子卿亦曰:“二三子引车避,有圣人将来。”孔子下,步。姑布子卿迎而视之五十步,从而望之五十步。顾子贡曰:“是何为者也?”子贡曰:“赐之师也,所谓鲁孔丘也。”姑布子卿曰:“是鲁孔丘欤!吾固闻之。”子贡曰:“赐之师何如?”姑布子卿曰:“得尧之颡,舜之目,禹之颈,皋陶之喙。从前视之,盎盎乎似有王者;从后视之,高肩弱脊,此惟不及四圣者也。”子贡吁然。姑布子卿曰:“子何患焉。污面而不恶,葭喙而不藉,远而望之,羸乎若丧家之狗,子何患焉!子何患焉1子贡以告孔子。孔子无所辞,独辞丧家之狗耳,曰:“丘何敢乎?”子贡曰:“污面而不恶,葭喙而不藉,赐以知之矣。不知丧家狗,何足辞也?”
【译文2】:略。
上面的大概意思就是,孔子周游列国和姑布子卿相遇,姑布子卿给孔子相面,说他是圣人,但是却又是丧家之犬。意思就是孔子周游列国如丧家之犬,但是却会成为圣人。
这里有个重要人物,即姑布子卿。他是春秋战国时期非常著名的相师,即给人看相、相面的。他这套东西在当时还是很有市场的。而这段材料,一方面利用姑布子卿相师的身份在合理化孔子的成就,同样也是反过来强化姑布子卿看相很厉害。
【材料3】:原文略,详见《史记》,赵世家。
【译文3】
赵鞅生了病,五天不省人事,大夫们都害怕了。医生扁鹊(并不是扁鹊,应该是扁鹊的师傅或者师祖)看过后走出来,董安于询问病情,扁鹊说:“血脉平和,你们何必惊怪!从前秦穆公也有过这种情况,过了七天才醒过来。醒来的那天,告诉公孙支和子舆说:‘我到了上帝住的地方很快乐。我所以停留的时间久,是由于我正好在受教。上帝告诉我:‘晋国将要大乱,五世不得安宁;他们的后代将称霸,没有年老就死去,称霸者的儿子将要让你们晋国男女混杂。’公孙支写下来并把它藏好,秦国的预言这时就传出来了。献公时的混乱,文公时的称霸,襄公时在殽山大败秦军,回去就纵容yin乱,这些都是您知道的。如今你们君主的病与秦穆公一样,不出三天病一定会好转,好转之后一定有话要讲。”(扁鹊为什么要说秦穆公的故事?而他为什么说赵鞅后面有话要说?)
过了两天半,赵鞅醒过来了。他对大夫们说:“我到了上帝那里非常快乐,和百神在钧天游览。听到了雄伟的乐曲多次演奏,还看到了万舞,不像是夏、商、周三代的音乐,那乐声非常动人。有一头熊要来抓我,上帝让我射它,熊被射中了,死了。又有一只罴过来,我又射它,罴被射中,也死了。上帝非常高兴,赐给我两个竹箱,都配有小箱。我看到一个小孩(问题:小孩代表是谁?)在上帝身边,上帝又托付给我一只翟犬,对我说:‘等你的儿子(注意:此处用的是儿子,原文中是“主君之子”,不是说主君之子孙后代,后面有补充)长大了,把这只犬送给他。’上帝还告诉我:‘晋国将逐渐衰落,再传七代就要灭亡,嬴姓的人将在范魁的西边大败周人,可是你们却不能占有那里。现在我追念虞舜的功勋,到时候我将把舜的后代之女孟姚嫁给你的第七代孙子。’”董安于听了这番话就把它写下来妥为保存(董安于赵氏家臣,建晋阳,后为保全赵氏自尽而亡,是赵鞅的绝对心腹)。他把扁鹊说的话报告给赵鞅(这是董安于把扁鹊说的话告诉给赵鞅,为什么是把扁鹊的话给赵鞅说?),赵鞅赐给扁鹊田地四万亩。(就因为扁鹊说了个秦穆公的故事,就给他赏赐了四万亩土地?)
有一天,赵鞅外出,有人拦路,驱赶他也不离开,随从们很生气,要杀他。拦路人说:“我有事要拜见主君。”随从把他的话禀告赵鞅,赵鞅召见他,一见面就说:“嘻!我曾经清楚地看见过你呀。”拦路人说:“让左右侍从退下,我有事禀告。”赵鞅让人们退下。拦路人说:“您生病的时候,我正在上帝身边。”(就因为看过就放心?还让身边侍从退下?制造与这个不明身份之人独处的机会,万一是刺客怎么办?)
赵鞅说:“对,有这件事。你见到我的时候,我在做什么?”拦路人说:“上帝让您射熊和罴,都被您射死了。”赵鞅说:“对,将会怎么样呢?”拦路人说:“晋国将有大难,您是为首的。上帝让您灭掉两位上卿,熊和罴就是他们的祖先。”赵鞅说:“上帝赐给我两个竹箱,并且都有相配的小箱,这是什么意思?”拦路人说:“您的儿子将在翟攻克两国,他们都是子姓。”
赵鞅说:“我看到一个小孩在上帝身边,上帝给我一只翟犬,并说:‘等你的儿子长大了把这只犬送给他’。把翟犬送给小孩是什么意思?”拦路人说:“小孩就是您的儿子,翟犬是代国的祖先。您的儿子将来必定占有代国。到您的后代(“及主君之后嗣”,这是史记中原文用词,与前面的“主君之子”区别开了),将有政令的变革,并且要穿胡人的服装(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这里司马迁多半有神话之意),在翟吞并两国。”赵鞅问他的姓并且要聘他做官。拦路人说:“我是乡野之人,只是来传达上帝的旨意罢了。”说完就不见了。简子把这些话记载下来保存在秘府里。(上面的话,是赵鞅和神秘人独处时候的对话,问题来了,既然是独处,没有第三方可以印证,最后这些话到底是不是真的对话?还是另有隐情?那么史记中这段话又是怎么流传出来的?那么为什么又要记录下来?)
另一天,姑布子卿拜见赵鞅,赵鞅把儿子们都叫来让他看相。子卿说:“没有能做将军的人。”赵鞅说:“赵氏要完了吗?”子卿说:“我曾在路上看到一个孩子(之前叫来的人没有赵无恤,为什么没有他?),大概是您的儿子吧!”赵鞅又(原文中,上下用了两次“召”,说明第一次没有叫赵无恤)叫来儿子无恤。无恤一到,子卿就站起来说:“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呀!”(是不是很像电视剧里面,算命的看到皇帝微服私访,看了一下手相,然后立马跪下来,口称吾皇万岁?)赵鞅说:“这孩子的母亲卑贱(这点很关键),是从翟来的婢女,怎么说他尊贵呢(这点很关键)?”子卿说:“上天赐给的,即使卑贱也定能显贵。(上天赐给的,这点更关键)”
从此以后赵鞅常把儿子们都叫来谈话,无恤表现最好。赵鞅有一次告诉儿子们说:“我把宝符藏在常山之上,谁先找到了就赏给他。”儿子们赶快跑到常山上去找,结果什么也没找到。无恤回来后说:“已经找到宝符了。”赵鞅说:“你说吧。”无恤说:“从常山上往下看到代国,代国可以夺取过来。”赵鞅这才知道无恤果然(史记中用了个“果”,即果然之意。)是贤才。于是废了太子伯鲁,把无恤立为太子。(这里多了比资治通鉴多了一句话,乃废太子伯鲁。即原本伯鲁就是太子或者说已经确立的赵氏继承人)
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向来都是惜字如金,写上去的每一个字无不都是细细推敲、各个琢磨,不会有一句废话在上面。司马迁花费如此大的笔墨写这一段,其必然有背后的深意。
三段材料看完了,现在梳理一下,一共有7个关键人物。
晋国正卿执政、赵氏家主赵简子赵鞅;
扁鹊的师傅或师祖;
赵氏家臣、赵鞅心腹董安于;
神秘人;
姑布子卿;
赵鞅的嫡长子、赵氏下一任家主伯鲁;
赵鞅的庶出幼子赵无恤。
材料2其实没什么多大关系,只是突出姑布子卿的相师身份。而材料1和材料3相互印证补充。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隐藏了赵鞅废长(伯鲁)立幼(赵无恤)的事实。只是一笔带过说因为赵无恤有才德所以立他为继承人。而司马迁这充分的还原整个事件。
这里总结事件最后的结局,赵鞅废长(伯鲁)立幼(赵无恤),按照谁得利最大谁就是主谋的原则。赵无恤获利最多,从一个庶出变为赵氏继承人。那么是他布了这个局吗?显然,不是。他没有这么大的能量。就算是有姑布子卿帮他说话,赵鞅能够改立吗?显然也不太可能,因为姑布子卿是外人,一个家族的继承人确立,外人意见最多是作为参考,并不能因外人的意见而左右。如果真是如此,那么赵鞅病后那段话是不是就很多余了?
纵观古今都知道,所谓帝王将相梦中见一老者,然后说的什么话,多是在神秘化其人,将其身份、功业成就给合理化。说明天授其权、有天命在身。但是是不是真的有这回事,只有当事人知道。就像太平天国杨秀清经常搞上帝附身,搞的洪秀全很紧张。
那么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赵鞅本身存了废除伯鲁的心思,通过一系列的布局,把伯鲁废掉以及推赵无恤上位合理化,避免内部矛盾发生。现在就开始抽丝剥茧还原赵鞅废长(伯鲁)立幼(赵无恤)这个局是怎么布的。
第一步,借扁鹊之口仿秦穆公故事
赵鞅找到扁鹊的师傅或师祖(真扁鹊出生在公元前407年,而赵鞅在公元前475年就死了,前后相隔60多年,显然给赵鞅看病的不是真扁鹊),与他谋划,要求在给赵鞅看病的时候说出秦穆公的故事,事成后有重酬。
扁鹊的师傅或师祖应允。装作给赵鞅看病,实则演戏做双簧,还说赵鞅新来后必然要说话。材料3中,就有董安于问扁鹊的师傅或师祖赵鞅病情,言下之意就是提醒他,该说话了。这其实就是为赵鞅后面说话提供合理化的理由。
第二步,病后吐言布下诸多谜题
正如扁鹊的师傅或师祖所言,赵鞅醒来后说了那番话。加上扁鹊之前说的话,众人信以为真。但是留下诸多谜题尚未解答。让众人心生疑窦。
事后,董安于将扁鹊的师傅或师祖说的话汇报给赵鞅,确认是否履行约定,如果有问题,赵鞅多半要杀人灭口。确认无误后,赵鞅给与4万亩土地作为报酬。
第三步,神秘人出现解谜题
神秘人出现,与赵鞅相遇,赵鞅毫不惊讶,反而还制造与其单独详谈的机会。在病退左右之后,神秘人说出了那番话。但是问题是,屏退左右无人能够听到,是不是神秘人说什么都无人可以印证,甚至可以这么认为,其实神秘人未必说了什么,而是赵鞅借神秘人之口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而这些话进一步揭开了之前布下的谜题。
这一段的可能就是,神秘人的确是赵鞅安排的,但是他并不知道赵鞅病后说的那番话。赵鞅给他的安排就是,在路上拦住赵鞅的车队,装作和赵鞅认识,说要汇报事情。实际上这个事情可有可无,当绝对不会与赵鞅病后说的那番话有关(知道的越多风险越大、越不可控)。而神秘人之后不要官职直接离开,其实就是消灭人证。这样就算有人想追查,线索也没有了,难道还去查赵鞅本人?
到此,部分谜题解释清楚,确认了赵鞅的儿子有大作为。不过大多数人没有深想,赵鞅可不止一个儿子,万一上天指示的不是已经是继承人的嫡长子伯鲁怎么办?
第四步,名相师推赵无恤到台前
这个时候姑布子卿出马了。与赵鞅一番对话,赵鞅叫来自己的儿子们让其给他看相,说出没一个可以做将军的。注意,这个里面没有赵无恤,显然没有没人去叫。然后姑布子卿说有个小孩子是,不过不在这里,这下赵鞅才把赵无恤叫过来。姑布子卿说这个就是未来的将军。
接下来,赵鞅表露了相当的疑惑,一是赵无恤母亲地位卑微,二是赵无恤在赵氏内地位不高。这两点是客观事实,同时也代表了赵氏内大多数人的看法,更是表明了赵无恤如果被立继承人最大的不足的地方甚至被别人攻击的地方。
但是姑布子卿,却说“天所授,虽贱必贵”。这就和赵鞅病后以及神秘人说的话遥相呼应上了。那个上帝身边的小孩子,虽然是赵鞅的儿子,但是并不是伯鲁,而是赵无恤,天命在赵无恤。
赵鞅用更高层次的天命把赵无恤的最大不足的地方给弥补了,瞬间将其拉倒了与伯鲁能够同等竞争的层级上。这感觉就像什么,你985、211名校毕业,身居公司副总,现在老板要退位提拔一个人做老总,但是你的竞争人是一个基层小员工,初中毕业,也没什么功绩。不过这个小员工居然是老板的私生子。你是不是觉得很艹蛋?
姑布子卿的作用在这里充分的体现出来,赵鞅利用他的身份在给赵无恤背书镀金做势。事前赵鞅估计也和姑布子卿有过联络,希望他能够说这番话出来,姑布子卿也答应了。于是上演了这出双簧戏码。这下赵无恤开始从权力的边缘走到了权力的中心。
不过,光有这个还不够!
第五步,几番考校贬伯鲁捧赵无恤
虽然,赵鞅把赵无恤给捧起来了,但是此时赵氏的已定的继承人是赵鞅的长子伯鲁。如果贸然废立,没有合理的借口,势必站不住脚,而且也不利于后来赵无恤继位后对赵氏内部的稳定。所以,想废掉伯鲁还要把找到借口,并且把赵无恤的继位给合理化,让其成为比伯鲁更合适的继承人。
于是赵鞅给自己的嫡长子伯鲁开始各种挖坑。
《史记》用了一个故事,寻找宝符,赵无恤找出来了。别的儿子找不到。
《资治通鉴》用来一个故事,赵鞅考校,赵无恤把赵鞅给的竹简带在身上,回答的很流利。而且司马迁还写了伯鲁,不但说不上来,而且还把竹简搞丢了。
既然赵鞅动了要废伯鲁的心思,这些考校一方面就是贬伯鲁、捧赵无恤而设立的。那么为了把这个戏演下去不至于被揭穿或者搞出大乌龙。所以赵鞅必然要暗中给赵无恤一些消息。比如给赵无恤安排老师,提前泄露一些考校的题目、信息。这里传递消息的中间人,我猜测极有可能就是董安于操作的。
比如《资治通鉴》中的这个故事,赵鞅说3年后考校。三年后什么时候考校?不知道!考校什么不知道?这里不妨阴谋论一下,赵鞅在安排3年后考校后,暗中让人把属于伯鲁那份竹简给偷走了。然后在考校前,安排人告诉赵无恤什么时候考校、考校什么内容、记得要把竹简带在身上。这样一来,考校当日,赵氏内大佬齐聚,赵无恤表现的非常完美,而伯鲁这丢分严重。
这里就完美诠释了《史记》中,司马迁用的“知毋恤果贤”中的那个“果”。显然之前众人对于赵无恤有所怀疑,而通过这一列测试下来,发现果然赵无恤比伯鲁更合适。于是都转变了先前的态度。所以“果”这个字的转变,不是赵鞅,而是赵鞅希望赵氏内部的转变。
第六步,废长立幼水到渠成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伯鲁已经被赵无恤给比下去了。赵鞅提出废掉伯鲁改立赵无恤,赵氏内部的反对意见不会说没有,只不过比起这一顿操作前就算微不足道了。
赵无恤一个庶出的幼子能够上位,固然是伯鲁的确不合适,加上赵无恤本人的确有天资。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赵无恤想要靠自己上位还是很难,关键还是赵鞅的布局,一点点把赵无恤的地位和资本提升,并为他扫清了道路。
为什么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把这段给浓缩了?
其实司马光看出来赵鞅的手段,其实就是故弄玄虚假借天意。他怕以后的皇帝也跟着有样学样,利用上天的意思来推动自己的意思。本来利用上天来约束帝王的权力是士大夫的专属(皇帝被称为天子,天意的解释权不在皇帝,而是在儒生、士大夫手中,那么问题来了,儒生士大夫解释天意的权力又是哪里来的呢?)。如果被皇帝反着学会了,那士大夫还怎么约束皇权?皇权将彻底失去约束。
在汉代时候出现天灾就是宰相、三公的责任,要辞职。但是在后面,出现天灾就成了对天子的示警,要下罪己诏。这个天灾解释权出现了转移。万一以后的皇帝,突然来一招,昨天太祖皇帝给我托梦了,他说XXXXX,我现在想按照太祖皇帝的意思来办。那么这些臣子是答应好还是不答应好?
把视角放到现在。赵无恤的上位简而言之就是职场中的升职问题。
从领导的角度上来说。你想要提拔一个人,不是你想提拔就行了。提拔这件事很简单,但是提拔之后的影响很关键。所以提拔之前,你需要为你的候选人做三件事。
第一,帮他获得你的上级的认可(防止变数,获得最大权限支持)。
第二,帮他扫清其他的竞争者(减少风险为其铺路)。
第三,帮他获得业绩为提拔合理化理由(减少其他人的反对情绪)。
从员工的角度上来说,你想要升职,不是你埋头干事提升自己本事就够了。你还需要做到这三件事。
第一,获得你的领导的支持(扫除竞争者最终决定权不在你,而在于有裁决权之人)。
第二,获得更大领导的支持(最终拍板权、一票否决权)。
第三,有足够的业绩作为领导的提拔你的理由和借口(堵住反对者的嘴)。
什么叫布局?
让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最后发展的都很理所当然,这就是布局!
avatar
tdark1314
5楼
《资治通鉴》中的权与谋第0003篇
材料《资治通鉴》周纪一
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段规曰:“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则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康子曰:“善。”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与。任章曰:“何故弗与?”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与。”任章曰:“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然后可以择交而图智氏矣。奈何独以吾为智氏质乎!”桓子曰:“善。”复与之万家之邑一。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
【译文】
智瑶向韩康子要地,韩康子想不给。段规说:“智瑶贪财好利,又刚愎自用,如果不给,一定讨伐我们,不如姑且给他。他拿到地更加狂妄,一定又会向别人索要;别人不给,他必定向人动武用兵,这样我们就可以免于祸患而伺机行动了。”韩康子说:“好主意。”便派了使臣去送上有万户居民的领地。智瑶大喜,果然又向魏桓子提出索地要求,魏桓子想不给。家相任章问:“为崐什么不给呢?”魏桓子说:“无缘无故来要地,所以不给。”任章说:“智瑶无缘无故强索他人领地,一定会引起其他大夫官员的警惧;我们给智瑶地,他一定会骄傲。他骄傲而轻敌,我们警惧而互相亲善;用精诚团结之兵来对付狂妄轻敌的智瑶,智家的命运一定不会长久了。《周书》说:‘要打败敌人,必须暂时听从他;要夺取敌人利益,必须先给他一些好处。’主公不如先答应智瑶的要求,让他骄傲自大,然后我们可以选择盟友共同图谋,又何必单独以我们作智瑶的靶子呢!”魏桓子说:“对。”也交给智瑶一个有万户的封地。智瑶又向赵襄子要蔡和皋狼的地方。赵襄子拒绝不给。智瑶勃然大怒,率领韩、魏两家甲兵前去攻打赵家。
故事背景:
春秋晋国由六个士大夫家族轮流主政,在智文子智跞主政期间智家势力大涨。在智文子智跞死后,由赵家的赵鞅主政,联合韩魏两家对智家进行打压。而在赵鞅死后,又由智家家主智瑶主政。
1.为什么智瑶要向三家所要领土?
在赵鞅执政期间,韩魏两家作为赵鞅的帮凶联合起来对智家进行打压。这个时候风水轮流转,智家当权,难免有报复的想法。但是无理由吞并站不住脚,所以这个时候,智瑶向三家说要土地。一来是服从性测试,先从韩魏开始,看他们是不是还和赵家站在一起。二来是找理由吞并。如果韩魏赵拒绝,那么智瑶就有理由发兵攻打。三来是弱赵,在赵鞅期间赵家得到很大的发展,而如果要对赵家动手,那么作为赵家的传统盟友,韩魏就是要首先消除的。
2. 韩魏两家面对智瑶所要土地为什么退让了?
这里要注意,智瑶不是同时向韩魏赵所要土地,而是先选择了韩,等韩同意给了之后,再向魏所要,待魏国同意了之后再向赵所要。
首先,如果不答应给,智瑶发兵开战,韩魏任何一方都抵挡不住。其次,这个时候智瑶逐个击破,并没有广泛树敌,其他家族的利益暂时没有收到损害。如果不给,开战之后,韩、魏是独立作战的局面,较难拉拢到其他盟友。最后,韩魏两家都不希望和智家开战打的你死我活而便宜了其他的家族,尤其是赵,因此不约而同的同意了,拉赵下水。
3. 为什么韩魏同意了,而赵不同意?
当时晋国原来的六卿现在只剩下,智、赵、魏、韩四家独大。韩魏退让之后,智瑶向赵所要土地,如果赵退让了,那么短期来看,智瑶没有了战争借口,长期来看,智瑶势必会继续得寸进尺,直到把赵魏韩三家彻底吞并。而之前智瑶向韩魏所要土地,已经损害到了两家的利益,因此如果开战赵家可以拉拢韩魏,形成三打一的局面。所以,为什么智瑶向赵襄子所要土地,赵襄子不给,因为赵襄子其实也在赌,韩魏能够拉拢,而且联合三家能够打败智家。
4. 面对有人欺负到我们头上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
面对有人欺负到我们头上,除非我们有一次性击倒对方的实力,否则不要轻举妄动。可以牺牲当前小利来保全大局,拖延时间空间,引入其他变量。
在具体策略上,通过势弱助涨对方气焰,让其多方树敌。期间或许有其他人因为无法容忍,而与之对抗从而分散我方压力、吸引火力,亦或可以拉拢其他被损伤利益的人组成攻守同盟共同对抗。
avatar
tdark1314
6楼
资治通鉴中的权与谋第0004篇。
【原文】:《资治通鉴》周纪 卷一
絺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何以知之?”絺疵曰:“以人事知之。夫从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人马相食,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是非反而何?”明日,智伯以絺疵之言告二子,二子曰:“此夫谗臣欲为赵氏游说,使主疑于二家而懈于攻赵氏也。不然,夫二家岂不利朝夕分赵氏之田,而欲为危难不可成之事乎?”
【译文】:智家的谋士絺疵对智瑶说:“韩、魏两家肯定会反叛。”智瑶问:“你何以知道?”疵说:“以人之常情而论。我们调集韩、魏两家的军队来围攻赵家,赵家覆亡,下次灾难一定是连及韩、魏两家了。现在我们约定灭掉赵家后三家分割其地,晋阳城仅差三版就被水淹没,城内宰马为食,破城已是指日可待。然而韩康子、魏桓子两人没有高兴的心情,反倒面有忧色,这不是必反又是什么?”第二天,智瑶把絺疵的话告诉了韩、魏二人,二人说:“这一定是离间小人想为赵家游说,让主公您怀疑我们韩、魏两家而放松对赵家的进攻。不然的话,我们两家岂不是放着早晚就分到手的赵家田土不要,而要去干那危险必不可成的事吗?”
背景:春秋时期,晋国执政赵鞅去世,智瑶上位。在向韩魏两家所要土地成功后,向赵家所要土地被拒,遂协韩魏两家发兵攻赵,水淹赵家的晋阳城。智瑶的谋士絺疵看出韩魏两家有反意,于是提醒智瑶。
解析:生活中、职场中,难免会遇到有人说你的坏话。大多数人遇到这个情况,先是愤怒,然后是辩解。但是这么做不但一点用都没有反而会暴露自己更多的问题。在上面的资料中,韩魏两家的被智瑶的谋士说要谋反,这个时候韩魏两家并没有行动,甚至连想都没想。面对这种诬告或者子虚乌有的告状,韩魏两家家主的回复堪称经典,不但给自己洗脱嫌疑,而且还把絺疵给逼走齐国。下面就逐步分析,如果有人说你的坏话,你该怎么做?
1.动机反转
韩魏两家家主在面对告状的时候,第一时间并没有给自己辩解说自己没有。而是说有人在离间韩魏与智家的关系。把告状之人的动机给带偏,让智瑶对告状之人的动机产生怀疑。只要怀疑了,那么对于告状的内容自然也会产生怀疑,这样从根子上彻底斩断这些告状内容的作用。比如,有人在领导面前说你的坏话,那么你直接说,自己和同事关系不好,得罪了谁。这样就算对方说的是真的,领导也会想,是不是那个家伙公报私仇?那么对方的话可行度就打了折扣。
2.利益分析
反转动机产生怀疑还不够,这个时候还没有扭转自己的局面。最多就是一个打蛇而不死,还要继续追击。因此,这个时候要顺着这个东西继续深入下去。因为人的每个行为都带着利益要求,如果说一个动作有么有利益要求,那多半是站不住脚的。韩魏两家家主随后表示,告状之,之所以要离间韩魏和智家,其实就是为了延缓对赵家的攻势,为赵家提供机会。这样动机-利益的链条就说明白了。但是这还不够,继续往下。比如,你被人告状了,你在扭转对方动机之余,还要把对方的动机给私利话,说明对方这么做,不是为了公利,而是为了他自己个人的私利。这样地方话语可行度还会继续打折扣。
3.利益关联
上面的只是把告状之人的利益动机给带偏了,还需给自己证名,强化自己的信任。所以韩魏两家家主对自己进行了利益分析。先说,自己跟着智瑶干能够分到土地能够得到好处。而如果帮了赵家,自己能够到手好处却会没有,怎么做对自己不利的事。言外之意,韩魏两家的利益是跟着智瑶,如果离开了智瑶什么都没有,怎么会反智瑶?
这样一番操作下来,智瑶相信韩魏两家家主。
如果是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怎么做?这里分享一下我自己亲身经历。当年,我管过一段时间采购,有人在领导面前说我私底下吃回扣,把公司的单子给亲戚朋友做。领导找我谈话,我这样对领导说的:
“领导,你知道,我才接管供应没多久,里面好多东西都不了解。但是,我心里面始终记着两条,不能辜负领导的信任、不能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所以有很多人找我行方便,又是给礼物、又是送现金,我都拒绝了,因此也得罪了不少人,挡了不少人的财路(这里就是把对方的动机反转和对方利益分析)。我能有今天,都是领导的信任和栽培,力排众议让我上去的。在这个位置上,我知道自己不能犯错,一方面是为了我自己,另一方面也是不能让信任、栽培我的领导被别人说用人不当。(这里就是强调和领导是一伙的,对方攻击自己其实也是在攻击领导)”
avatar
tdark1314
7楼
资治通鉴中的权与谋第0005篇
【原文】:《资治通鉴》周纪 卷一
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闻脣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而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末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张孟谈曰:“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阴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
【译文】:赵襄子派张孟谈秘密出城来见韩、魏二人,说:“我听说唇亡齿寒。现在智瑶率领韩、魏两家来围攻赵家,赵家灭亡就该轮到韩、魏了。”韩康子、魏崐桓子也说:“我们心里也知道会这样,只怕事情还未办好而计谋先泄露出去,就会马上大祸临头。”张孟谈又说:“计谋出自二位主公之口,进入我一人耳朵,有何伤害呢?”于是两人秘密地与张孟谈商议,约好起事日期后送他回城了。夜里,赵襄子派人杀掉智军守堤官吏,使大水决口反灌智瑶军营。智瑶军队为救水淹而大乱,韩、魏两家军队乘机从两翼夹击,赵襄子率士兵从正面迎头痛击,大败智家军,于是杀死智瑶,又将智家族人尽行诛灭。
背景:晋国执政智瑶联合韩魏两家发动对赵氏的进攻。此时联军水攻赵氏的晋阳城,围城多日,不降。赵氏家主赵襄子派遣家臣张孟谈密谈韩魏两家家主,意图使其反水,反击智瑶制造混乱。
解析:赵襄子意识到,如果想要反败为胜,改变被动局面,需要击败联军。从晋阳被围来看,显然赵氏并不具备对抗三家联军的实力。既然如此,自我实力,无法战胜对手,那就换个思路,分化对手,联合次要矛盾,击破主要矛盾。我们来分析一下张孟怎么说的。
1. 潜在威胁放大
“臣闻脣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而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原来晋国六家执政,中行、范氏被灭,独省智、赵、韩、魏,以智家独大。而赵襄子之父赵鞅期间,赵韩魏联合共同制衡智氏。所以,张孟上来就把局面挑明,韩魏联合起来也对付不了智家。等赵氏被灭之后,韩魏两家被灭不过是时间问题。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韩魏两家联合对抗不了智家的确如此,但是此时智瑶并没有表现出对韩魏两家的吞并意图。韩魏两家是担心智瑶将来可能会这么做,是一种对未来可能性的猜测。而张孟这直接把这种猜测说成可能,让韩魏两家意思到严重性和结果的必然性。
2. 低成本诱导
《资治通鉴》中并没有细说张孟谈如何详细的说服韩魏两家。这里可以大胆的猜测一下。在韩魏两家的态度转变后,张孟趁热打铁。一说,赵韩魏三家多年关系。二说,智瑶这个人有多么不仁无德。三说,问题怎么解决。结合后面的事情来看,所谓的解决问题,无非是韩魏两家返水,反攻智瑶。
怎么解决问题?亦或者说,韩魏两家要做什么?直接反击智瑶?还是立即撤兵?不管怎么做,都会造成智瑶和韩魏两家决裂。如果这个时候赵氏按兵不动,等于就把韩魏两家放到火上烤了。
所以,韩魏两家为了自身的利益和风险,在局势尚未明朗前,不会直接反击智瑶,因为风险太大。因此可以稍微推测,韩魏两家会帮助赵氏提供机会,但是真要参战,还要看赵氏能不能扭转局势。
结合后面三家如何反杀智瑶,我们来反推一下,张孟谈对韩魏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建议。
第一步,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资治通鉴》说的是赵襄子晚上让人把看守大堤的人给杀了,然后放水反灌智瑶。这个水攻晋阳的关键,他赵襄子看得出,智瑶也看的出。能放水淹晋阳,自然也能放水淹没智瑶。因此,智瑶在这里必定会安排重兵,而且还不会让韩魏两家的人看守。
另外,如果赵襄子能够让人做这件事,为什么早不做,现在才做?所以,“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更大的可能是,韩魏两家在里面起了协助作用,利用友军身份,发动突然袭击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这直接促成了,“智伯军救水而乱”。但是这个时候,韩魏两家并没有发动倒戈一击。
第二步,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资治通鉴》中这话读起来,可能会觉得韩魏借机发动进攻已经混乱的智瑶军。但是按照之前分析的,在赵氏没有加入战局,并打开局面之前,韩魏不会履约。因此,这里韩魏的“翼而击之”。更多是造势佯攻。攻谁?攻赵氏。
但是因为赵韩魏三家有协议在,所以,韩魏是做样子,而赵氏则可以不顾韩魏直接猛攻智瑶军,如果智瑶军乱,那么韩魏就损失掩杀。如果智瑶军不乱,那么韩魏就按兵不动。
最后还原,张孟谈和韩魏的谈约内容。
韩魏帮助赵氏派兵夺取堤坝控制权。放水倒灌智瑶后,赵氏出兵进攻智瑶中军,韩魏在赵氏掌握主动权后立即参战反杀智瑶军。
3. 兜底保证
张孟谈的和韩魏的会谈很成功。但是韩魏其实还是有所顾虑。毕竟,这件事风险极大。因此张孟谈特意安慰“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
《周易》云:君不密失其国 臣不密失其身 几事不密则成害。
《鬼谷子》云: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
两者都说明了,做事的保密性至关重要。而张孟谈以这件事很保密来安慰韩魏。只不过从成事的角度,是否保密和这件事是否成功,只能说是一个必要而补充的条件。即就算保密做到为了,也可能失败。而韩魏两家也知道这个道理,因为决定成败的是实力。而张孟谈这番话,不过是给韩魏吃了一颗心理暗示作用的定心丸,让他们觉得事情会成。当然最后事情也成了。
从这段史料中,看到的是赵襄子如何反败为胜,把智瑶及智瑶军杀的全军覆没。通过读这段历史,其实应该不难看出,张孟谈说服韩魏的背后其实有一个说服逻辑。
先夸大一件事的好处或者害处。然后提出一个对对方好的方案(其实自己是方案获利最大方),而且这个方案对对方来说成本很低,就说失败了也没什么。最后打消对方的疑虑,用类似保证、兜底、质押等让对方认同并采纳这个方案。
现在网购大多数商品介绍就是按照这个流程,不行你可以随便到天猫上面找个商品看看,比对一下。
avatar
tdark1314
8楼
资治通鉴中的权与谋第0007篇:想让别人快速相信你,这个方法用一次就够了!
【材料】《资治通鉴》周纪一
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译文】
魏文侯与群臣饮酒,奏乐间,下起了大雨,魏文侯却下令备车前往山野之中。左右侍臣问:“今天饮酒正乐,外面又下着大雨,国君打算到哪里去呢?”魏文侯说:“我与山野村长约好了去打猎,虽然这里很快乐,也不能不遵守约定!”于是前去,亲自告诉停猎。
当我看材料看到这里,我不由感叹,哎这个魏文侯真是个守信之人,不过细想一下发现里面其实魏文侯做了一场秀!
人与人之间相处,什么品质最重要。个人觉得诚信最重要,诚信的根本作用,不是说这个人品质有多高尚,而是说明一种行为结果的可预期。这是降低人与人之间沟通成本的方式。
举个例子,你和一个人谈一笔生意,商定好某个价格和流程,这个时候是否要签合同,你产生了疑虑。如果这个人以前有过不诚信的前科,甚至压根就是不诚信的人,你一定会签合同来约束他。如果这个人向来很诚信,你当然也会签合同,只不过你更放心和这样的人相处。
现代社会有合同约束,或许能够起到一定用处,但是在古代就只有靠个人品质了。那么,你怎么让别人知道有言而有信的品质呢?这里魏文侯就是通过这场秀,让别人知道他魏文侯言而有信。
如果让你来,你会怎么做?估计大多数人可能就是答应别人的事情说道做到。这么做不是不行,只不过是一个长期过程。如何快速让别人相信你,这招就不合适了。
来看看魏文侯怎么做的。
第一,失约成定局,天公不作美
魏文侯和人喝酒,喝到一半下雨了,然后才想起来,原来和一个小村长有约要去打猎。这里突出两个问题,第一,魏文侯失约了,放了小村长鸽子。第二,天气在下雨,造成环境恶化给失约提供理由。
第二,众人给台阶,失约合理化
魏文侯要去履约,众人表示,现在下雨、你又是国君,干嘛去呢?不如留下来饮酒作乐吧。这里突出了三个问题。第一,客观理由环境的恶化。第二魏文侯身份和小村长的巨大差距。第三如果魏文侯失约能够获得利益(精神享受)。这些人这么说,其实就是给魏文侯一个台阶,让他觉得失约没什么。
第三,坚持履承诺,亲自去解释
但是,魏文侯拒绝了,而是说约定好的事情,就算再难说道就要做到,于是就去了。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和他老祖宗司马迁写《史记》都是一个德行,要么不写,要么写了的事情就很有重要很有意思。
【启发】
好,从这里开始,推导出一个让别人相信你的套路和方法。
首先,你要答应别人一个要求,这个要求要有点超常规(看起来有点不是很合理),或者是单向的,亦或者是你和别人做交换让别人先做到。
其次,当别人做到之后,你要履约,这个时候出现了其他环境变化,造成履约的困难。
然后,有人出来说,你可以不履约或者打折履约,并给你例举一堆理由,让你觉得可以不履约。并且对方也理解你履约困难,认为你可以不履约。
最后,你坦然说,既然答应了就要做到,哪怕再难也要做到。而且你还真就做到了。
这样才算一个完整的立信过程。其实商鞅变法的徙木立信也是如此。如果只是平平常常的履约了,那没什么。只有制造你履约过程的曲折,超出别人预期,你的立信才算是成功,别人才会相信你。而有了信任之后,合作起来就容易的多了。所以在《战国策·魏》中,描写魏文侯这段最后有六个字“魏于是乎始强“,即魏国从此开始强盛起来。其中寓意不言自明。
人的立信也是如此!
avatar
tdark1314
9楼
资治通鉴中的权与谋第0008篇:三方博弈背后的利益计算和破局方法
【材料】《资治通鉴》周纪一
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译文】
韩国邀请魏国出兵攻打赵国。魏文侯说:“我与赵国,是兄弟之邦,不敢从命。”赵国也来向魏国借兵讨伐韩国,魏文侯仍然用同样的理由拒绝了。两国使者都怒气冲冲地离去。后来两国得知魏文侯对自己的和睦态度,都前来朝拜魏国。魏国于是开始成为魏、赵、韩三国之首,各诸侯国都不能和它争雄。
【背景】
自赵韩魏三家灭智后,赵韩魏三家各自都在发展。三家之间虽然联手灭智,但是当智氏这个最大的外部隐患没有了之后,三家之间的矛盾就会爆发出彼此的冲突。
从地理上看,三家为了寻找扩张方向势必要把挡在路上的其他人清除,而三家分晋后赵韩魏三家纵横交错的地盘,无疑会给赵韩魏三家的管理集权、资源调动、扩张带来极大的不便。

所以,才有了材料中那一段,赵韩分别邀魏瓜分第三方。
【解析】
不过,读这段材料,有好几个疑点。
先说第一个疑点:为什么两家都要争相邀请魏国,而不是赵韩联合攻魏?
首先这段材料出现在《资治通鉴》中魏文侯伐中山之前,即公元前408前。在公元前424年时晋国执政赵襄子去世(那个杀掉智瑶,用其头颅做酒器的),随后魏文侯为晋国执政。可以说这个时候魏文侯是晋国实际上的老大(晋公不过是傀儡)。
而魏文侯在其间,大力发展魏地内政,任用人才,使得魏实力快速上升。反观赵、韩两家。从《资治通鉴》、《史记》中来看,在三家灭智(公元前451年)到魏文侯伐中山(公元前408年)这43年间可以说是乏善可陈,基本上没干什么值得记录的事情。不过,在三家灭智的过程中,赵获利是最大的。所以,哪怕魏后来经过魏文侯的大力发展,在基本国力上与赵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从实力上来看,三家中赵最强、魏次之、韩最弱。

为什么不是赵韩联合灭魏?从实力来看,老大和老三联合起来灭掉老二,貌似有搞头。但是这里有个明显的问题,赵韩联合灭魏后,韩能否独自抵御赵的进攻?显然韩实力最弱,做不到灭魏后还能独善其身。所以韩的君主只要不是脑袋有病,就不会选择联赵灭魏。
第二,赵韩分别邀魏瓜分第三方,魏文侯为什么拒绝?
首先,从大义角度上来说,魏有实力做到联合一方吞并韩或赵。但是这里有个问题,用什么借口。《资治通鉴》、《史记》虽然对这段历史好事没记多少,同样坏事也么写。纵然魏文侯能够高举大义,但是前提是要能挑出错误来。这是古代战争的一个特点,你总要找点借口理由。就像美国打伊拉克,是因为萨达姆偷了老布什家的高压锅。
其次,再从地理角度,看看上面那个图,你就会发现,无论是联韩攻赵,还是联赵攻韩,魏国最后都无法把东西两块地方给连城一体。
最后,从实力上来说,无论是联韩攻赵,无法一举灭赵,会使得战争陷入僵局。连赵灭韩,答应了魏又要独自面对赵,胜算不高。
所以,个人认为,魏文侯真的不想吞并韩魏吗?并不是,而是条件不允许。与其如此,不如保持当前的关系,争取时间。毕竟在三方博弈中,如果无法确保打破平衡后一致维持优势,那么最好的别动,通过引入时间变量来寻找新的窗口期。
第三,三家之间的战争,难道就因为魏国的态度和睦而停止了?
三家之间的战争不会停止,只会延后爆发。而魏文侯要做的很简单,打好基础,为来日做准备。所以魏文侯做了两手准备。一手是让赵韩知道对方来找过自己联合攻取另一方面。这一招是破坏赵韩联合的可能。另一手,是我看到看到百度百科上面关于魏文侯 “和赵联韩”这一段猜想的。在魏文侯的沟通下,赵韩两家都意识到,三家彼此之间都没有办法消灭对方,如果继续内斗,只会被别人消灭。与其如此,不如把赵韩魏之间的矛盾向外释放,转为对赵韩魏之外的国家进行扩张。于是赵向北和东边扩张,韩向南边的郑国扩张,魏则向西北秦国扩张。
【启发】三方博弈中你应该怎么做?
上面这段材料,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三方博弈,从上面魏文侯的做法来看,其实可以提炼出一下三点,能够作为三方博弈过程中的指导方法。
第一,平衡与分化
在我方没有足够实力的情况下,一方面我方不能主动打破平衡,另一方面要与第三方共同至于想要打破平衡的一反。同时,对于非我反的他方,尽可能的分化对方的关系,避免对方联合起来针对我方。
第二,发展与制约
三方博弈破局的关键在于实力,维持平衡的目的在于避免过早进入斗争期,以及争取更多的发展时间。三方平衡的局面时间给与的发展作用对于三方皆有利,因此需要尽可能消耗对方的实力,让对方自己无法得到累积。彼消我长之下,差距乃现。
第三,外放与内斗
三方博弈,表面平衡,但是矛盾并不会消除,只会越发激烈,根本原因在与利益的分配方式。为了延缓矛盾的爆发,可以通过制造更大的外部矛盾或通过外部利益回馈,可以使得内部矛盾暂时平缓。但凡是需要提前预备,如果外部矛盾、外部利益小时,内部矛盾将会重新爆发。因此在此之前,需要维持与另外两方的关系,并且尽可能挑动另外两方的矛盾,确保另外两方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永远大于其各自与我方的矛盾。
【问题】
如果你是魏文侯的话,你如何打破三家平衡,获取为自己获取最大利益?
avatar
tdark1314
10楼
【材料】《资治通鉴》周纪一
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译文】
魏文侯后派乐羊攻打中山国,灭其国后,将中山国封给自己的儿子魏击。
(过了一段时间)魏文侯问臣:“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君主?”
群臣都说:“您是仁德的君主!”
任座说道:“国君你获得中山国的土地,不封给自己的弟弟,却封给自己的儿子,算什么仁德君主?”
魏文侯大怒,任座见状连忙起身逃跑。
然后,魏文侯又问翟璜:“我是不是仁德的君主?”
翟璜说:“您是仁德的君主?”
魏文侯问:“你又怎么知道的?”
翟璜说:“我听说,如果君主仁德,那他的臣子就敢直言不讳。刚才任座说话很耿直,所以我知道您是仁德的君主!”
魏文侯听后很高兴,让翟璜去把任座叫回来,而且还亲戚去迎接任座,并奉他为上客。
【背景】
在魏文侯把赵韩想要搞内斗的情况平复后,三家开始发展内政或对外扩张(赵韩魏之外)。在公元前408年左右,魏文侯派遣大将灭中山国,魏文侯的儿子,公子击为副将参加了这次作战。从地理上看,中山国在赵的东北方向,并不和魏国接壤。可以说,打下来的中山国是魏国的一块飞地。上面的材料发生是在把中山国打下来之后。众人讨论论功行赏以及对中山国的处置。

中山国的地理位置与三家的地理位置
【解析】
酒会上魏文侯真的是因为任座说他不是仁德之君因而发怒的吗?还是说别有其他因素?如果有魏文侯到底想干什么?这段话又有什么疑点?
我们先来思考,关于中山国处置的三种方式:
1.封外姓大臣。
论功行赏,主将乐羊的功劳最大,堪称灭国之功。如果封赏乐羊,好处是将会起到极好的激励示范作用,让其他的人才流向魏文侯并为他效力。坏处是,因为中山国是飞地,封给乐羊,不过是让中山国换了一个主人,并没有加强魏的实力。假若他日有变,将会独立。
2.封魏文侯的弟弟。
封给魏氏宗亲,都一个姓,肉还是烂在锅里,对于内部稳定有一定好处。但是坏处同样明显,分封给魏文侯的亲戚,这些亲戚壮大后,难保不会调转枪头夺位。尤其是几代之后,关系疏远更是如此。
3.封魏文侯的儿子。
比起封给魏氏宗亲,封给魏文侯的儿子是一个加强版的方案。毕竟是自己而儿子,比起亲戚更亲。而且对于中山国的统治而言,也有稳定的加成效果。
这就像,你的公司收购了一个分公司,你有三个人选,能力水平都差不多,一个是你的得力干将,一个是你家亲戚,一个是你的儿子,你会派哪个去?
为什么不封乐羊,在《史记》和《吕氏春秋》中提到,一是乐羊在打中山国时,中山国君把乐羊的儿子给做成肉汤,而乐羊居然还吃了,让魏文侯心中膈应,觉得他很残忍。二是,乐羊灭中山后持功自傲。三是,乐羊的儿子乐舒曾经杀了相国翟璜的儿子。诸多因素下,乐羊不可能被封,选项1排除,甚至乐羊的功劳都给抹平了(魏文侯敲打乐羊事件)。
为什么魏文侯要发怒?真是任座骂他了?
乍看之下,魏文侯发怒是因为任座说他不是一个仁君。但是,从后面的发展来看,魏文侯发怒,任座逃跑,翟璜解围,把任座叫回来奉为上宾。可是最为关键的,任座的话,是说“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把任座叫回来之后,魏文侯依然没有改变初衷,而是继续把公子击封去了中山国。等于任座说的话白说。
不过可以想象的是,这一通发怒,那些想劝魏文侯改主意的人全部熄火了。
那么,这些想让魏文侯改主意的人有哪些?他们有又什么目的呢?
个人觉得应该有两拨人。
第一拨人,就是魏文侯兄弟的人。虽然史书并没有记载,但是这些人极有可能利用任座来试探,没想到魏文侯的反应这么强烈。
第二拨人,公子击的人。要知道,在公子击作为副将攻打中山国之前,曾经有多次出征的经验,并且拜了田子方为师,可以说是作为继承人来培养。如果真要把公子击封到中山,那就等于在魏争夺继承权这件事情上,公子击被魏文侯踢出局。此时的魏文侯已经是67岁的老人,在那个时候算是高寿了,说不准哪天就死了。万一公子击封到中山,不在国都,魏文侯一死,国都事变,远离中枢的公子击很难做出及时反应。甚至等意识到事情发生,恐怕大义名分已经确定了。这里猜测魏文侯可能已经动了易储之心。
所以,公子击知道这点,所以想通过此举让魏文侯放弃把自己封到中山国。至于是封自己的弟弟还是叔叔,公子击并不是太在乎。所以,任座有可能是公子击的人。
这个猜测有个旁证。
从另外一个古籍《说苑·奉使》(汉代刘向)有一段,说的就是公子击封到中山国,三年,期间魏文侯不与公子击通信。赵仓唐(在中山国辅佐公子击)觉得这样不是个事,于是去魏都城拜见魏文侯,一番沟通之下,才把公子击召回,然后改封公子击的弟弟去中山。
所以从这段可以看出,其是魏文侯的确动了易储的心。
但是这段材料最精彩的看点,其实在翟璜劝魏文侯以及为任座说话解围。无独有偶,在2000多年后的清朝同样发生的类似的时候。
当时,曾国藩上书把咸丰皇帝给骂了,说他是昏君(其实也怪咸丰,让曾国藩一个人兼职5个侍郎位置,成天累的要死,还只给一个人的俸禄)。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想要杀曾国藩,众臣皆不敢言语。这个时候有个叫祁寯藻的大学士说道:“我听说,皇帝圣明就会有臣子直言劝谏。所以,曾国藩的劝谏,恰恰说明,陛下是圣天子在朝。”咸丰皇帝一听怒气全消,就没有收拾曾国藩。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