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老牟说论语】7.31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avatar

【老牟说论语】7.31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华夏牟氏
1楼

【原文】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译文】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请他再唱一遍,然后应和他。
【解析】本章是讲孔子老师喜欢音乐并善于向别人学习。
反:复也、重也,意思是请人再唱一遍。和:音hè,相应而唱。
朱熹在解析本章时说,“必使复歌者,欲得其详而取其善也。而后和之者,喜得其详而与其善也。此见圣人气象从容,诚意恳至,而其谦逊审密,不掩人善又如此。”对唱得好的歌孔子必使客人再唱一次,希望能更加细致地学习取其善,这个善一定是思无邪的,不是靡靡之音。孔子跟他和这个歌,很高兴已经学到这个歌了,又鼓励客人继续往善的方向努力。可以看出圣人气象从容,真诚恳切,表现出来圣人谦逊周密的品性,就是这样不掩盖别人的善行和长处。
关于唱歌的作用,《礼记》中有“夫歌者,直己而陈德也,动己而天地应焉,四时和焉,星辰理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说:关于唱歌,只有适合自己的感情,能感动自己,才能更好地表达。似乎天地为之响应,四时更加和谐,星辰因此而排列得更加整齐,万物也因此而生长得更加茂盛。
古代的知识分子对艺术和文学的修养非常重视,小的时候读书叫吟诵,读的书都要唱出来,象上音乐课一样。音乐对人有什么好处呢?一是所学知识记得牢,很多人到老年都记得小时候的儿歌;二是开发大脑智慧。我们平时记忆时逻辑思维方面使用的多是左脑,音乐、图形等形象记忆多是用右脑,而右脑的容量是左脑的一百多万倍,而我们现在很多人的右脑都没有得到开发。人一辈子如果没有点文学修养,没有音乐等能陶冶情操的爱好,人在精神上是很痛苦的。特别是象一些公务员、做企业管理和技术工作的,有工作干时感受不到,等退休了,身体不忙了,精神方面空虚,衰老的就很快。为什么?很多人平时不是志于道,没有长远的目标,而是志于欲望、志于钱权,将实现长远目标的手段当做了终极目标,不知道什么是孔颜之乐,平时没有事情做,又没有任何信仰,心胸又不开阔,那余生一定是不在愁中即苦中。所以在物质生活现代化的今天,更需要我们回到两千多年前学习古圣先贤的智慧。
孔子的一生实际上也是学习音乐的一生。孔子整理了《诗经》,《史记》中记载他把《诗经》“三百零五篇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能为三百多首诗谱曲,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一次他在齐国听了《韶》乐,激动得如痴如醉,因此3个月不知肉滋味。孔子认为音乐是一种境界,聆听和体会美妙的音乐能使人达到“内在和谐”的目的。《论语.八佾》篇中他曾对鲁国的一位乐师说:“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敫如也,绎如也,以成。”意思是说音乐是可以解读和理解的,音乐里那种“翕如、纯如、敫如、绎如”的连续性,能够使浮躁的心绪得以纯净,好的音乐能使人达到心境愉悦的目的。直至临终前7天,孔子还流着泪对子贡唱“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孔子是真正的音乐人,十分可惜的是他整理的《乐经》经秦火一炬,《乐经》便从此失传。这直接导致了中国文化的很大变化,本来讲究礼乐相须的文化变成了专讲等级秩序的文化,这是中国文化的很大不幸。
孔子还曾向著名的乐师师襄学弹琴,孔子学习十分认真,师襄多次说学的可以了,但孔子还是继续学习,直至有一天孔子对师襄说:我现在知道这个人长什么样子了,这个乐曲所歌颂的这个人长的瘦瘦的,黑黑的,高高的,眼睛看着远方,好像在牧羊一样,如果不是周文王,那会是谁呢?师襄听到孔子这番话,立刻走下老师的座位,向孔子鞠躬示意,说:我听老师说过,这首曲子是《文王操》啊。你说的就是文王的样子啊!师襄给了孔子一首不具名的曲子让孔子学习,最终孔子通过弹琴了解了乐曲作者的为人、性情、志向等,得出作者就是周文王的结论。这让师襄十分佩服,孔子就是这样认真好学,水平到了极致做到了弹琴识人。
大哉孔子!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