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汉字这么美,它整了几回容?最有趣的汉字/书法史
avatar

汉字这么美,它整了几回容?最有趣的汉字/书法史

asmilemouse
1楼
前言
丑书横行,原因出在根子上
最近,射墨书法、闭眼书法等又火了起来。
其实,这不是个案。近年来,书法界丑书大行其道,大有成为主流之势。
看看这些作品,你能想像这是2018年全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的获奖作品吗?




把这些摆出来,“大师”们会高傲的告诉你:“你欣赏不了,是因为你不懂。”
然后说上几个你听都没听说过的碑帖,再来上一大串形容词,让你云里雾里。
其实,这还真就是欺负你不懂。
一般人都知道:汉字有甲骨文,篆书,楷书、草书、行书、隶书等种类,
也能说的上欧阳询、苏轼等书法大家人名,
甚至还知道《兰亭集序》是“天下第一行书”、“颜筋柳骨”等。
然并卵。
至于每一种书体是怎么来的?有哪些代表作?各自的特点又是什么?……
这些,很多人就知之不全,未必能了解得那么深入了。
所以,如果你能了解一点书法历史和知识,你就能准确的甄别“大师”的真伪,书法作品的好坏。
——他们不是说学习什么什么年代什么什么文吗?
那我们就把他们的师傅扒出来看一看,看看他们学习的对象,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有句话说的好:“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
如果他们师傅本身就写得不好,那你能指望学他们的能高明到哪里去?
除此之外,随着电脑的广泛运用,提笔忘字、错误用字的现象越来越多。
汉字的书写,好像成了一种展现个人素养的装饰性的技艺了。
难道一个活了5000多年的汉字,就要消亡在我们下一代的手中吗?
我们知道,
文字是承载文明的重要工具。
但你可曾想过,
在人类历史中曾经有过多少文字,
而流传至今的却只有多少?
我们中国人用的文字叫汉字。
汉字方方正正,
横平竖直,
点如水滴挑如锥,
撇似弯刀捺似舟。
但你可知道,
这汉字是如何蜕变成如今的模样?
为什么汉字没有像英文一样用字母来表示?
为什么汉字的书写能升华成书法?
为什么汉字能存活至今?
未来我们还需要汉字吗?
……
汉字不应该是字库里面冷冰冰的字符,
书法也不应该是哗众取宠的行为艺术,
所以我们有必要,去认识书法,去了解汉字。
可惜的是,
市面上,说到汉字的演变和书法历史的书籍,大部分都是类似教科书一样,
内容丰富,考据扎实,行文严谨,逻辑严密,
但就是让人没有读下去的欲望。
所以,今天一笑不自量力,
希望以浅薄的见识,
用轻松有趣的语言,
带您走进汉字的前世今生。
了解中华文化,
首先就从了解这文化的载体——汉字入手吧。


——————————————————————————————————————
PS:未完待续,请保持关注,我将持续更新。
avatar
asmilemouse
2楼

汉字是怎么产生的?这有个很酷的传说——
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

话说咱们华夏族的老祖先黄帝曾与蚩尤交战。
蚩尤一族铜头铁臂、骁勇无比,
从武力值上来说妥妥的压制黄帝一族。
但黄帝走的是技术流,尤其是科技树满点。
比如为了应付战场的雾霾发明了指南车,
为了远程攻击发明了弓箭,
为了弥补单人作战能力不足创造了阵法
……
阵法都出现了,那怎么调度和指挥就是个大问题了。
当时流行的是结绳记事、刻木为号,
可两军交战之时,指挥部还在忙着绑绳子、刻木头怎么来得及?
于是黄帝就把部落里最有文化的仓颉给叫来了,问他怎么办。
仓颉想了想,说:“最好是制订一套简洁的符号,让所有人一看就能明白是什么意思,那就方便了。”
黄帝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便说:“好吧,今后这事儿就交给你吧!”
领导一句话,下属累成狗。
方向是定了,但制订一套能让人一看就明白的符号哪那么容易?
仓颉被这事难住了,时间一天天过去,眼看已到冬天,仓颉还没有想出办法来。
一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雪。
仓颉为了换换脑子,也为了补充能量,一早起来到山上去打猎。
突然从树林里窜出来两只山鸡,在雪地上留下了两行长长的爪印。
接着,又有两只小鹿也窜出树林,雪地上又留下了小鹿的蹄印。
仓颉把山鸡的爪印和小鹿的蹄印一对比,发现形状不一样。
于是他想:把鸡爪印画出来就叫鸡,把鹿蹄印画出来就叫鹿……
这样任何东西,只要把它的形状概括一下,形成标准再画出来不就成了吗?
想到这里,仓颉心花怒放,立马回去把这个想法向黄帝报告。
黄帝听后笑看说:“你这想法不错!你就把世间万物都概括成符号,再规定好含义,我来颁布天下。”
从这以后,仓颉不舍昼夜,
仰望天空星宿的分布、俯瞰大地山川的脉络,
观察鸟兽虫鱼的痕迹、描摹草木器具的形状,
概括出种种不同的符号,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他还尝试着把一些符号组合起来,表示新的含义。
仓颉把这些符号拿出去略作解说,别人一听一看便明白了,
再也不用繁琐的结绳和刻木了,这些符号随手拿个木炭就能描画出来了。
仓颉把这种符号命名为"文",后来又有了专门指代它的“字”,合称“文字”。
仓颉造字成功的那一天,发生了怪事——
白天,无数粟米就像下雨一样,从天而降;
晚上,无数鬼魂就像遭灾一般,嚎啕大哭。
天雨粟,是上天庆贺人类终于可以用文字来表达意思、记载事务,将文化和知识流传下去;
鬼夜哭,是先祖有感,忧虑有了文字后民智渐开,欺伪狡诈也由此而生,天下从此永无太平日子,连鬼也不得安宁。

——世界上关于文字创造的故事有很多,但赋予如此高深意义的,唯我中华一家。
在古代,写过字的纸都不能随便乱扔,由专人收集,再在专门的砖炉里焚化,烧完后再倒入溪流河海等洁净的活水中回归天地——这就是“敬惜字纸”的传统风俗。
余秋雨在《笔墨历史》中记载:“哪一季节,如果发心要到远海打鱼,船主一定会步行几里地,找到一个读书人,用一篮鸡蛋、一捆鱼干,换得一叠字纸。他们相信,天下最重的,是这些黑森森的毛笔字。只有把一叠字纸压在船舱中间底部,才敢破浪远航。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不识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们崇拜从未谋面的神明,是为世间之礼、天地之敬。”
尊重文字,能深刻认识到文字的作用,能看到它所承载的意义。
这,也许就是中华文化、汉字能够延绵不绝的原因之一吧!
(未完待续)
avatar
asmilemouse
3楼

上回我们讲述了“仓颉造字”的传说。
但那毕竟只是传说。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真实的、靠谱的史籍记载中的“仓颉造字”是咋回事。
先来介绍下仓颉这个人。
仓颉又称苍颉,复姓侯刚,号史皇氏,
为黄帝左史官。
仓颉长得很奇怪,生有“双瞳四目”,
也就是一只眼睛里有两个瞳孔,脸上一共长了四只眼睛(见下图),
乍一看能让你头晕目眩的这种。
——反正古代有点能耐的人都会长得有些与众不同,大家就不要计较这些细节了。

仓颉造字的传说最早出现在《荀子》中,原文为:“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
荀子还算实事求是,到了《淮南子·本经》就变得很神奇了:“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由此,仓颉就被一步步神化了。
道教把仓颉设为文字之神,俗称仓颉先师 、制字先师、仓颉至圣等,在民间则被尊奉为“文祖仓颉”,也就是中华文字始祖。
实际上,仓颉是远古时代史官、巫祝、酋长之类的代表。
他们搜集民间的图画文字加以整理,创造了有系统的象形文字。
传说仓颉是在陕西洛南造字的,现在陕西省洛南县城关镇阳虚山还建了个仓颉造字遗址公园。
附带说下:
由于传说仓颉得到了洛书,掌握了阴阳五行术数,所以阳虚山也被传为是周易八卦的源头。
仓颉造字虽然意义重大,动静也很大,但数量就一般了。
有多少呢?
仓颉一共造了28个字(见下图),是不是很失望?

但据仓颉故里明代万历年间《白水县志》记载:仓颉造书两卷,隋乱时失于兵火,现存只有28字。
不过,这是明代的记载,大家主要还是采用了宋代流传下来的28字的说法,并破译为:“戊己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名,左互乂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
据说,“戊己”代表黄帝,“甲乙”代表炎帝。
“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名”则是记述炎黄二帝同为部落首领,他们的所做所为均是天下各个小部落的楷模。
“左互乂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就是说黄帝和炎帝平定蚩尤之乱,让天下重新恢复安宁,百姓安居乐业,黄帝成为天下之尊。
接下来附赠漫画一则,戏说“仓颉造字”。

(本文为《趣谈汉字书法史》连载中的一部分,未完待续)
avatar
asmilemouse
4楼
人类文字起源
上回说了,仓颉造字是个神话传说。
实际上,全世界的原始人类最开始都是使用绳子打结(结绳)、在墙上刻划痕(刻契)、画图等方法记事的。

结绳记事

刻画符号
后来人们发现结绳、刻契表达不了丰富的信息,画图又太费时费力,
于是就采用简化的符号来取代图画。
当图形符号简化到一定程度,并能跟语言一一对应时,原始文字就形成了。
人类最早的文字到底起源于何时?
这到现在还存在争论。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认为:公元前35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乌鲁克(也就是今天的伊拉克那边)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也是后来楔形文字的起源。
——这是目前世界公认的说法。

这个史料还被方文山写到了歌词里,就是周杰伦的《爱在西元前》: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远,那已风化千年的誓言,一切又重演。”
——有没有发现流行歌曲也涨知识啊?

乌鲁克象形文字到楔形文字的演变
19世纪法国学者让-弗朗索瓦·商博良(Jean François Champollion)是第一位破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结构并破译罗塞塔石碑的学者,他认为出现于5500年前的古埃及象形文字才是最早的文字。

古埃及象形文字

古埃及象形文字解读
——要比历史?咱中国怕过谁?
著名学者郭沫若认为,在我国仰韶文化的半坡村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符号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如果按此一说,那么这些文字就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因为它们距今已有6500年了。

仰韶文化符号
对于“人类最早的文字”的争论估计永远不会停止。
对世界古文字的介绍咱们后面再细说。
总之,早期文字就是一种图画性的符号,大多用于占卜、誓约或记账。
这种表意的象形文字在巴比伦、苏美尔、埃及、墨西哥和中国都有出现,都代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实际上,目前已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自现在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舞阳贾湖刻划符号
而从考古发掘的资料来看,公认的汉字体系于商代就在中原地区正式形成了,这也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甲骨文。

甲骨文
(未完待续)
avatar
asmilemouse
5楼
甲骨文与今天的汉字一脉相承。
不仅具有象形、指事、会意等早期基本造字方法,还初具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要旨,孕育着书法艺术的美。
郭沫若在《殷契粹编》中就提出:
“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文字作风且因人因世而异,大抵武丁之世,字多雄浑,帝乙之世,文咸秀丽。而行之疏密,字之结构,回环照应,井井有条……足知现存契文,实一代法书,而书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钟王颜柳也。”
甲骨学家、古史学家董作宾将甲骨文大致分为5期,分别是:
一、雄伟期
自盘庚至武丁,书法风格宏放雄伟,为甲骨书法之极致,大体而言,起笔多圆,收笔多尖,且曲直相错,富有变化,不论肥瘦,皆极雄劲。
二、谨饬期
自祖庚至祖甲,这一时期的书法谨饬,大抵承袭前期之风,恪守成规,新创极少,但已不如前期雄劲豪放之气。
三、颓靡期
自廪辛至康丁,殷代文风凋敝之秋,虽然还有不少工整的书体,但篇段错落参差,有些幼稚、错乱,再加上错字数见不鲜。
四、劲峭期
自武乙至文武丁,书法风格转为劲峭有力,呈现中兴之气象,在较纤细的笔画中,带有十分刚劲的风格。
五、严整期
自帝乙至帝辛,书法风格趋于严谨,与第二期略近;篇幅加长,谨严过之,无颓废之病,亦乏雄劲之姿。
从王懿荣开始,便以商周甲骨文字体结构、书法特征为宗,摹写、改写成书法作品。
为啥说是摹写、改写呢?
因为好多字甲骨文里都没有,那就按照甲骨文的构字方法自个儿拼,或者干脆自造一个呗,咱们中国书法讲究的是“以意为之”不是?
嗯,没毛病!
这样干的代表有罗振玉、王国维、潘天寿、董作宾、潘主兰等。
不过这些人本身是研究甲骨文的学者,所以他们所写的甲骨文都有据可查,即便有自造字,也是根据甲骨文的造字规律或者参考商周时期的金文等同时期文字所造,作品均衡、端庄、严谨、规范。




到了现代,以写甲骨文为主的就更多了,其中就难免鱼龙混杂,有投机取巧之徒。
一些人只是取了甲骨文的一些特征,并不严格按甲骨文的规则去写,而是自行创作,甚至还把几个字拆开自由组合,或是将简笔画作字,还美其名曰:“运用象形甲骨文的字画同源之理,在保持甲骨文字基本字形的基础上,赋予其更多画的意境。”
例如下面这些,只要你肯花3分钟翻下《甲骨文字典》,找到你要的偏旁部首,就可以自由发挥了。
写的时候如果还能带点墨色浓淡、字号大小变化,有枯笔有牵丝,再花点钱请个名人说点好话,你就是新晋甲骨文书法家了。
——你还别说,这还真是个成名的好机会啊!
再不济我也可以去开培训班啊。
连广告词我都想好了:“只要会拿笔,3分钟速成书法家”,你看怎么样?
——反正普通人也不认识、看不懂不是?



(未完待续)
avatar
asmilemouse
6楼
在龟甲、兽骨上刻字有多难你知道吗?
自己拿把小刀,找块猪骨头试下。
试过以后,你一定会对卜筮师们肃然起敬——这不但是个力气活,还需要极其精准的控制力。
他们那时候还没有铁器啊!
靠着石头尖尖一笔一划在甲骨上能刻成字形已经相当不错了,哪还管得了大小粗细呢?
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青铜的熔铸方法,制造出了很多青铜器。
他们发现可以通过泥做的模具,在青铜器上铸出花纹,也可以直接在接近凝固的青铜器上进行雕刻。
所以,商周时期,出现了铸造、刻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商周时期以铜为金,因此这种文字被称为金文或吉金文字。
又因为这种字大多出现在钟鼎上,所以也叫钟鼎文。

《钟鼎字源》清朝汪立名著
这里有个小知识:
钟鼎文不是分凹下去和凸出来的两种么?
凹下去的叫款(阴刻),凸出来的叫识(阳刻),这就是款识一词的来源,钟鼎文也因此可叫做钟鼎款识。

宋王复斋钟鼎款识
古人把钟鼎看得很重要。
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
钟鼎象征着富贵荣华,鼎更代表着国家权力。
传说夏禹曾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山川河流、珍禽异兽、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据说《山海经》就是源于此)。
此九鼎,为传国重器。
有个成语叫“问鼎中原”,意思就是企图一统天下。
所以,刻在钟鼎等青铜器上的金文很重要,
其内容一般是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相当于国家大事记。
因此,和甲骨文相比,金文更加庄重典雅,更富装饰性。
也可以这么理解:甲骨文是日常文字,金文是官方专体。


一般认为,金文晚于甲骨文。
金文按照年代可分为四种,即:
殷金文(公元前1300年左右~前1046年左右)和甲骨文相近。
西周金文(公元前1046年左右至前771年)渐趋整齐雄伟。
东周金文(公元前770年~前222年)有了地域风格变化,出现了龙、凤、鸟、虫、蝌蚪文——这也算早期的美术字了。
秦汉金文(公元前221年~219年)则和小篆类似。
总的来说,殷亡甲骨灭,金文以代之,周朝金文是主流。

矢量青铜纹、大篆、鸟虫书

鸟书寿字
大家知道,周朝是十分讲究礼仪的,孔子“克己复礼”要复的就是周礼。
周礼强调次序、规范,所以周朝的金文也是规规矩矩、整整齐齐的。
相比之下,殷商的甲骨文大小、粗细、肥瘦、高矮等等就有些随心所欲了,
到了周朝,刻金文都要先打格子,
在格子之中,小字被拉长放大,大字被挤压,都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使字形整齐划一。
所谓方块字,就是在这个时候真正确立起来的。
我们的汉字,这时做了历史上第一次“整容”(正规化改造)。

别以为规范了,金文就好认了。
据统计,流传至今的金文约有3005字,
认出来的仅有1804字,同志还需努力啊!
商代的金文就不说了,它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产生的,还不算很成熟。
目前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周朝金文,来自武王征商簋(guǐ,又称利簋),
器内底铸铭文4行33字,记载了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开创了西周金文书法的先例。
但它更多的是资格老地位高,跟公司创始团队成员一样的。

武王征商簋
真要说到金文书法精品,最出名的还是接下来要为各位介绍的这3个——
(未完待续)
avatar
asmilemouse
7楼
请不要被标题误导,我这不是财经专栏,而是有趣的文化历史知识。
但这也不算标题党。
一般说合同值多少钱,就是指的合同里面涉及到的金额,合同本身的价值其实都不高——一般的合同其实就是几张打印好的纸,其本身价值也不到一块钱。
但一笑今天要说的这份合同,其本身价值在清朝时就算得上无价之宝。
这份合同的名字叫散氏盘。
散氏盘是西周晚期青铜器,
清乾隆年间出土于陕西凤翔。
高20.6厘米,径54.6厘米。
圆形,浅腹,双附耳,高圈足。
腹饰夔(kuí)纹,圈足饰兽面纹。
盘上刻有13行金文,共350字。
内容是夨(cè)人将田地转让给散氏的契约,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份土地转让合同,地契。

散氏盘图1

散氏盘图2
散氏盘最初是收藏在民间。
嘉庆皇帝50岁生日时,湖南巡抚阿林保从盐商手中购得此盘,将其敬献给皇上做寿礼。
经由内务府著名金石学家阮元鉴定,此盘为西周时期物品。
2000多年前的东西还能保存着这么完好,这可就难得了!
皇上一高兴,就赏了个两江总督给阿林保。
——瞧瞧这投资回报率,散氏盘可算得上史上最值钱的地契了!
这宝贝就像美女一样,新鲜劲儿一过,皇上就置之不理了。
就这样,散氏盘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六朝,渐渐变得无人知晓。
甚至在火烧圆明园后,还有传言说散氏盘被烧毁了,只剩仿铸品了。
可没想到1924年3月,在内务府核查养心殿陈设物品时,散氏盘意外地被发现了!
经后来的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鉴定,这货特么还是真品!
由于散氏盘为晚清四大国宝之一*,
1949年,国民政府迁台,抢运国宝,
散氏盘遂运抵台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从此乡关不见,故土难回!
散氏盘的珍贵,不仅在于它为研究西周的土地制度以及西周后期的社会状况,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还在于其与《大盂鼎》《毛公鼎》一类西周青铜器铭文不同,
别的都是取纵势,字体偏长,而它偏取横式,字体方正。
字迹豪放而质朴,凝重而流畅,占尽了一个“拙”字,
拙朴、拙实、拙厚,线条厚实,浑然天成。
它不但有金文之凝重,也有草书之流畅,被认为是“草篆”(以草书笔法写篆字)的开端之作,在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散氏盘文字拓本

散氏盘形拓本

散氏盘金文局部
*晚清四大国宝:散氏盘、大盂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盘。
(未完待续,下回再介绍一个具有传奇经历的金文代表作)
avatar
asmilemouse
8楼
写历史,主要是查资料费时间,尤其是一些冷门的,百度都搜不到。由于鄙人并非美术史专业(尽管差一点进了),所以错漏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得到各位的指正。
avatar
asmilemouse
9楼
今天要讲的毛公鼎也是西周晚期青铜器,因主持制作者为毛公而得名。
鼎高 53.8厘米,口径 47.9厘米。
圆形,二立耳,深腹外鼓,三蹄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
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岐山。
它出土后的经历曲折离奇,足够写成50集的电视剧还不带灌水的,一笑在这就只能说个梗概:

毛公鼎精拓本
最初就是一个农民董春生,在村西地里刨土的时候无意间挖出来这个大宝贝。
由于陕西岐山这一带常有古董出土,所以有眼线的古董商人闻讯赶来,以白银300两购入。
正当打包运鼎之际,被眼红的村民董治官拦下来了。
古董商人就买通知县,以私藏国宝的罪名将董治官逮捕下狱。
可知县大人也不是善茬,一见此鼎便两眼发光,找了个理由便将宝鼎据为己有。
知县大人并非为了收藏,又转手卖给古董商人苏亿年。
据说苏亿年为了凑足银两,连自己的毛驴都给卖了,在当地留下了“毛驴换毛公”的传说。
苏亿年将此鼎运到北京,接着就卖给了翰林院编修陈介祺(字寿卿)。
陈介祺购得此鼎后,对鼎的铭文作了研究,写成了《毛公鼎释文》。
越研究陈介祺越了解毛公鼎的价值,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为了保密,陈介祺索性连最好的朋友索要拓片也不给,以至于当时的收藏家和学者一致认为他收藏的毛公鼎是赝品。
暗地里,陈介祺派人将鼎送回山东老家秘藏,并嘱家人严守秘密。

瞒天过海之计只能用于一时。
陈介祺病故后,其次子陈陔向老乡陈芙珩泄露了家藏毛公鼎的秘密。
陈芙珩虽不出名,但他背靠一棵大树——历史上的名人,两江总督端方。
端方授意陈芙珩花白银万两购买宝鼎,又许诺陈陔到湖北省银元局任职。
于是陈陔不顾家人反对,在1910年将毛公鼎售予端方。
第二年,端方受命镇压四川保路运动(这个中学历史书上有的)被杀,其后人纨绔败家,将毛公鼎典押给天津俄国人开办的华俄道盛银行。
典押到期后,主人无力赎还,英国记者辛浦森得知后,愿出5万美金购买,但端家嫌钱太少,不肯割爱。
此事传出,舆论大哗,爱国人士极力呼吁要保护国宝。

叶恭绰
北洋时期曾任财政总长、交通总长的叶恭绰决意设法将宝鼎留在国内,他变卖家产,又找到冯公度和郑洪年,三人合资5万元,将宝鼎从银行取出,秘藏于上海。
不料,仅仅4个月后,日军又占领了上海,叶恭绰只得避走香港。走之前,叶恭绰将自己收集的文物寄存在英租界。
未曾想,他留在上海的姨太太潘氏为图家产,与虎谋皮向日本宪兵队告密,把叶恭绰派来保护文物的侄儿叶公超给抓了。
叶公超当时是西南联大外文系主任,也是一名铁骨铮铮的爱国文人,他在日本宪兵队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下,誓不承认知道宝鼎下落。
叶恭绰为了救侄子性命,铸造了一方假鼎,上交给日本宪兵队。
幸好毛公鼎见过的人不多,当时也没有啥高科技的高级鉴定手段,所以日本人信以为真。加上叶家有门路又肯花钱,这才把叶公超救了出来。
1年后,也就是1941年,叶公超摆脱监视,携毛公鼎逃往香港。
才安稳不久,同年12月,香港沦陷,叶家托德国友人将毛公鼎辗转带回上海。
后来,因叶恭绰坚持不肯出任伪职,生活日渐困顿,不得已将鼎典押给银行。

叶公超
巨商陈永仁得悉,出资赎出毛公鼎。
为了打通关系,实现自己从政的梦想,陈永仁又将毛公鼎送给了军统头子戴笠。
可惜所托非人,戴笠对古董向来没有研究,也不打算研究,
毛公鼎这就么丢在军统办公室里,被特务们当成了销毁文件的香炉——连特务都这么没文化,难怪军统不成器。
戴笠死后,毛公鼎划归为中央博物院收藏。
1948年,国民党将大量珍贵文物南迁至台北,毛公鼎也在其中。
1965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正式建成,毛公鼎就放在商周青铜展厅最醒目的位置,被定为永不更换的展品,成为台北故宫镇馆三宝之一。

毛公鼎的珍贵,在于它拥有现存青铜器中最长的铭文。
铭文铸在鼎内壁,有32行,近500字。
铸鼎之时正值西周末年,天下大乱。无奈之下,周王只得将朝廷的内外事务交给重臣毛公,并嘱托毛公要勤政爱民,修身养德。
毛公为表忠心,特铸成此鼎,以此表明自己及子孙会世代铭记教诲。
铭文内容叙事完整,记载详实,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毛公鼎邮票
毛公鼎铭文的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
笔意圆劲茂隽,结体方长,比散氏盘更为端正。
线条饱满遒劲,体势庄重,布局规整疏密有致。
仔细观察,每个字之间都有方格相隔——这是先在鼎上刻画出格子,再写文字的。
即便如此,在一个凹进去的弧形内壁上写字,还得写的大小一致、规规整整,确实很不容易。
这也是象形文字演变到规整的“方块字”的确证。
整体来看,铭文气势宏伟、笔法端庄、字体圆润,算得上是周代篆文的正宗,金文的瑰宝。
所以,清代教育家李瑞清题跋此鼎时说:
“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

毛公鼎文字拓本1

毛公鼎文字拓本2

毛公鼎文字拓本3
(未完待续,下一期介绍另一个金文代表作品,也是一件了不得的国宝)
avatar
asmilemouse
10楼
今天要讲的这件金文代表作,同样有着动人心弦的故事。
不过在说故事之前,我们先来揭晓它的名字。
它叫大盂(yú,看清楚是盂不是孟)鼎,
是西周第3个帝王康王当政时造的,属于西周早期青铜器,因作器者是大臣名盂者而得名。
为啥不就叫盂鼎呢?
因为还有个小盂鼎,在民国战乱时期散失,迄今不知下落。
至于等盂鼎中盂鼎之类的……纯属开玩笑。
大盂鼎同样是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岐山,
它出土后的经历也是曲折离奇,足够写成40集的电视剧还不带灌水的,
为啥比毛公鼎少10集?
主要是少了很多戏剧冲突,一笑大概说下你就明白了:

吴湖帆题《大盂鼎未剔本》并朱梅邨绘大盂鼎全形
大盂鼎出土后就被卖到了文物市场,被当地首富宋金鉴买下。
岐山县令周庚盛得知后,亲自动手巧取豪夺,后又被辗转卖至北京琉璃厂。
1850年,宋金鉴进京科考得中,又访得大盂鼎下落,遂以3000两白银购回此鼎。
如今宋家手里有钱、朝中有人,似乎再也不虞宝物被夺了。
可惜花无百日红,宋金鉴过世后,宋家败落,宋氏后人允寿将大盂鼎作价700两白银,“转让”给了陕甘总督左宗棠的僚属袁保恒。
袁保恒为了讨好上司,转手便把宝鼎献给了左宗棠。
后来左宗棠被人中伤,遭朝廷议罪,幸得时任侍读学士的潘祖荫援手才得以幸免。
左宗棠为报恩,就将大盂鼎赠与潘祖荫。
潘祖荫是金石收藏大家,得此大礼,喜不自胜,时时赏玩。
他很快弄清了大盂鼎腹内铭文的内容,并将这件宝鼎定名为大盂鼎,还请名家刻了一方“伯寅宝藏第一”的巨印。

潘祖荫画像
潘祖荫死后,其弟潘祖年将大盂鼎运回苏州老家,作为传家之宝,从不轻易示人。
日军侵华期间,也曾垂涎这个宝物。
潘家后人将大盂鼎深埋地下,然后举家迁往上海避乱。
日军几次搜查潘宅均一无所获,见潘家人也不在,只得空手而归。
解放后,潘家人受新中国新气象的感召,全家商议后,由潘祖荫的孙媳潘达于执笔,于1951年7月6日写信给华东文化部,将大盂鼎以及另一重宝大克鼎捐献给国家_——“海内三宝”*,潘家人捐出其二。
(*海内三宝:大盂鼎、毛公鼎、大克鼎。)
信中说:“近悉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正积极筹备大规模之博物馆,保存民族文化遗产,发扬新爱国主义教育,惟是上海为华东重要地区,全国人民往来辐辏,诚愿将两大鼎呈献大部,并请转交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筹备之博物馆珍藏展览,俾全国性之文物得于全国重要区域内,供广大观众之观瞻及研究,藉以彰先人津逮来学之初衷。”
其实,捐鼎时,潘家经济已不宽裕。
对着人民政府奖励的2000万元奖金,潘达于却没有收下,而是把这笔钱捐给了抗美援朝,只留下文化部特颁褒奖状,在自己的卧室里挂了50年。
1952年,大盂鼎依照潘家人的心愿,藏入新落成的上海博物馆。
1959年,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开馆,上博以大盂鼎等125件馆藏珍品支援。从此,大盂鼎就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落户了。
在捐出盂、克二鼎后的几年里,潘达于又数次捐出了家族中收藏的所有珍贵文物。而她自己,则走进了里弄生产组,当了一名普通劳动者。

潘达于

潘达于老人和捐赠的大盂鼎(左)和大克鼎(右)

易烊千玺在《国家宝藏》上成为大克鼎的守护人
讲到这里一笑要唠叨几句:
老人的义举在今天某些人看来是傻。
可不止潘家,当年还有很多人都把私藏的文物交给了国家。
作为从战乱年代挣扎过来的人来说,新中国的成立真的无异于一个天翻地覆般的改变。他们比我们更懂得“有国才有家”的道理。
我们应该对这种舍己为国的精神保持敬意——正因为有了潘达于这样的人,我们才能在博物馆里看到如此多的文物。
受人恩泽,勿以私心度之。哪怕我们理解不了、自己做不到,也不要去质疑人家的用心。不然,我们就和那些跌倒了反而污蔑帮扶自己的人一样了。

大盂鼎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公斤。
鼎身为立耳、圆腹、三柱足,腹下略鼓,口沿下饰饕餮纹带,三足上饰以兽面纹,下部饰两周凸弦纹,整个造型雄伟凝重。
鼎内有铭文19行,共291字,记载了周康王对贵族盂的训诰和赏赐。
大盂鼎铭文是西周前期金文的代表作。
如“王”、“正”、“土”等字中有许多团块,象形意味仍较浓。而“有”、“厥”、“又”等字又波磔分明,体现了用笔的提、按痕迹。
整篇字体端庄美观,布局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
方者凝重,圆者遒劲,雄壮而不失秀美。
字随大小变化纵横交错,相互揖让俯仰,再加上不时伴有装饰的“肥笔”加以点缀,既井然有序,又参差错落,宛如贵族少女,典雅中透出活泼。这在金文中实属少见。

大盂鼎铭文拓本
(未完待续。金文就先讲到这里,接下来再聊聊大篆。点关注可以看过往文章以及及时收到更新。)
avatar
asmilemouse
11楼

最近穿越剧挺火的,给人一种错觉,好像现代人穿越到古代就能凭现代科学知识轻松碾压古人。而是越是往前穿,优势越大。
真的是这样吗?
不说别的,光文字你都不见得认识!
别不服气,咱们先从汉字的分类说起。
汉字的分类很尴尬。
由于学术界的不统一,造成了很多让人头晕脑胀的类别和说法。
大篆就是如此。
本来从象形符号——甲骨文——金文排得好好的,突然又插队进来一个大篆。
广义的大篆指小篆之前的文字,这就包括了金文还有甲骨文。
也就是说大篆是老大,带着金文和甲骨文两小弟。
可后面又发现除了金文和甲骨文以外,还有一种籀(zhòu)文。
原本籀文是周朝为了显示国威,将原本的金文,繁化而成的文字。
于是有些学者就把它单独拉出来当做大篆(大篆的狭义定义)。
也就是说,大篆=籀文。
——这样,大篆就由大哥变成了与金文和甲骨文同起同坐的平辈了。
那籀文又是个啥样子?
一笑先解释一下。
籀文,因它是收录在《史籀篇》而得名。
别看现在的人连“籀”字怎么读都搞不清楚,但在秦朝以前,《史籀篇》是用来教学童识字的蒙学教材,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语文课本。
原书四字一句,编成韵语,跟《千字文》一样,也是我国古代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字书之一。
《艺文志》记载:“史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
——可见,重视基础教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史悠久。
所以,天真的少年啊,别以为穿越到秦朝以前就不用上学了,这识字的任务反而更艰巨了……
这满眼的籀文你能认识几个?
别说你了,大学者王国维认识的籀文也不超过两百个!

王国维

《史籀篇疏证》王国维著
言归正传,《史籀篇》相传是周宣王时“太史籀”所作。
秦始皇统一文字时,李斯的《仓颉篇》、赵高的《爰历篇》等都是根据《史籀篇》写作而成的,只可惜我们现在已无缘得见。
从《说文解字》中的籀文来看,其字体确实比小篆要繁复,但整个字呈正方形,规规整整,笔划优美。
直到汉代,籀文还是考国家公务员必备的项目。萧何起草的《尉律》规定:公务员考试内容首先就得认识“籀书九千字”。
到了西汉末年,王莽代汉,引起社会动荡,战火之中,《史籀篇》随其它典籍一起散失。
到了东汉光武帝搜寻图书时,《史籀篇》只剩下9篇。
许慎依据这残存的9篇《史籀篇》,在《说文解字》中录入了225个籀文。
幸好许慎还留了这么一手,到了西晋《史籀篇》就完全散失了。《说文解字》中收录的籀文,就成了我们今天研究大篆的主要资料。

《说文解字》中收录的籀文

流传下来的《史籀书》片断
(未完待续)
avatar
asmilemouse
12楼
《国家宝藏》给大众揭开了国宝级文物的神秘面纱。
一笑要讲的汉字书法史也和一些国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只可惜我发文章发晚了,没蹭上热度。
其实我今天要讲的,就是在《国家宝藏》中展示过的石鼓。
不过,一笑的内容比电视上的更加丰富一点。

上期不是讲到了籀文么?
《说文解字》中的籀文是摹写的,而籀文的真迹,就得看“石鼓文”了。
唐初,在天兴县陈仓(今陕西宝鸡)南之畴原出土了十个像鼓一样的石墩子。
石墩径约三尺,上小下大,顶圆底平。上面刻着十首四言诗,是我国最早的刻石文字。
唐朝诗人韦应物认为石墩的形状象鼓,为这上面的文字改名为“石鼓文”,被后人视为籀文,也就是大篆的代表。
石鼓文刻的年代迄今还没有定论,大致推断是在秦朝之前,记述秦王(不一定是秦始皇,秦始皇他爷爷、祖父等都有可能——反正史学界为此还没争论完呢)游猎之事,也被叫做“猎碣“或”雍邑刻石”。

石鼓文的历史可谓曲折离奇。
石鼓是贞观年间被发现的,上刻的文字笔法奇异,无人能识。于是,流言四散,乡民把它当做天赐神物,焚香跪拜。
一直以来,石鼓就在荒郊野外遭受日晒雨淋。
韩愈曾经上书主张将石鼓妥善保管,但无人理会。为此,韩愈还写了一首《石鼓歌》,入选了《唐诗三百首》。
中唐时,宰相郑馀庆把它们放到了凤翔的孔庙,后来丢了一个,剩下9个。
北宋初年,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任凤翔知府,把它们放在府学廊屋下。只是司马池为了面子和政绩,假造了一个唐朝时丢失的“作原石鼓”——为此,司马池还因造伪欺君而获罪(《国家宝藏》里面就请影帝梁家辉演绎了这段故事)。

1052年,北宋金石收藏家向传师为了追查石鼓来到关中,当晚他在一家屠户借宿。第二天一早主人要磨刀杀猪,早起的向传师看到那磨刀石顿时惊呆了——这特么居然就是他苦苦追寻的作原石鼓,真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只不过这石鼓已经被乡民凿成舂米的石臼,石鼓被磨去了大半,损毁严重,仅余下半部的4行字。

作原石鼓
1110年,10面石鼓运抵京城,宋徽宗把它们搬进了保和殿。
宋徽宗是个唯美派,他觉得石鼓土不拉几有失典雅,所以命人在10面石鼓上的文字槽缝之间填注黄金,为其装了金身。
没想到这一做法反而害了石鼓。
靖康之变后,金兵将掠得的石鼓上的金子尽数剔去,饱经沧桑的石鼓又受了一次摧残。
不了解中原文化的金人并未发现石鼓的真正价值,将它们丢弃荒野。至此,石鼓第三次因战祸而遗失。
1234年,南宋和蒙古的联军攻破燕京,随军而至的御史大夫王楫于机缘巧合之下发现了掩藏在废墟之中的10面石鼓。
王楫将其保存于孔庙之中,并请专人看护。
自此而后的元、明、清3代,石鼓一直没离开过北京。
日本侵华期间,石鼓又一次面临噩运。
日本人就像饿狼一样,什么中国的好东西都想抢回去。
民国政府先是将石鼓偷运到上海保存,后来随着战事蔓延,又运到了四川的峨嵋山。
抗战胜利后,石鼓被运往南京,后又返回北平,游历了大半个中国。
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见大势已去,抢运国宝文物到台湾。
幸亏石鼓很重,放上去飞机严重超载,无法保证安全。所以10面石鼓终得留在故土,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阮元刻天一阁本石鼓文
石鼓文,是中国最早的石刻诗文,被誉为篆书之祖。
其笔法近似于西周金文,却远比金文更加规范、严正。
康有为在其著名书论《广艺舟双楫》说:“石鼓既为中国第一古物,亦当为书家第一法则也。”
唐宋以来,凡擅长篆书的书法家无不向石鼓文取法。
著名篆书家杨沂孙、吴昌硕、邓散木等,皆得力于石鼓文而形成自家风格。
不过,现存的这10个石鼓由于不断地遭到天灾人祸,加以漫长时间的消磨和不断的拓印,原刻的700多字,到今天能见的只有240多字了。
而且最早的唐人拓片至今未见到,宋人拓片也是非常珍贵、稀有,自明清以来,一字抵万金。
2013年,《国家人文历史》杂志将“秦石鼓文”评为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
石鼓的珍贵,不仅在于它是仅存的大篆原迹、大量《石鼓歌》诵咏的对象,还在于命途多舛的它,是多灾多难的中国历史的实物见证!



(未完待续,加关注可看过往文章,及时收到更新)
avatar
asmilemouse
13楼
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产生了两个特点:
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
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因此,一些书法家认为要学书法,“学书先学篆”为佳。
《书法正传》里说:“古人以书名者,必通篆籒,篆籒所以为诸体之本。”
王羲之曾经一再告诫其子王献之,“勿播于外,缄之秘之”的家传学书诀窍是:“穷篆籀,工省而易成”。*
弘一法师也说:“我关于发心学字的人,老是劝他们先由篆字学起。”
对此,一笑自然没什么资格发言,只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各喜各爱罢了。
因为王献之练字的时候,楷书才刚定型不久,他老爸还在忙着改善呢。
再往上推,也就篆书、隶书可选了。
弘一法师的书法在近现代虽然出名,但也不过一家之言。
所以,一笑觉得,各位如果是初入门,不妨到书店书法专柜去翻翻,自己觉得哪本合了自己的眼缘就选哪本——毕竟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此语出自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原文为:今书《乐毅论》一本及《笔势论》一篇,贻尔藏之,勿播于外,缄之秘 之,不可示知诸友。穷研篆籀,功省而易成,纂集精专,形彰而势显。存意学者,两月可见其功;无灵性者,百日亦知其本。
另外要附带提一下的是:
1975年《睡虎地秦简》出土后,一些学者也把它列入了大篆。
其实,《睡虎地秦简》的书法更趋向于自然演进的秦隶一类。
虽然此简文字中有相当数量的字形在减少了盘曲之后,同小篆的写法大同小异,但已初具蚕头燕尾的隶书笔意。
为了给大篆增添力量,这么硬拉凑对好吗?



(未完待续)
avatar
asmilemouse
14楼
PS:在看创意之前,我们先要有一些基础知识,就像看戏先了解背景一样,如果没有相应的知识,哪怕是《星球大战》这样火爆的大片,你也会看得索然无味。所以,请耐心读下去。
从甲骨文到大篆,汉字正一步步走向规范。
我们的先祖们,也在一步步积累、总结造字的方法和规律。
造字和画符号肯定不一样,
不然随便阿猫阿狗画个图,就把它定为一个字,这不就乱套了吗?
还记得一笑前面提到过的文字与图形符号的区别吗?
简单的来说,造字是有规则的,字的音形义要能对应。
古人在造字时就有意无意的遵循了一定的规则,
但这些规则,直到了东汉时期才归纳起来形成理论。
这理论就叫“六书”。
“六书”很多人都知道,毕竟它是出现在小学语文课本里,还是必考内容。
只要接受过义务教育的,应该都对它有基本的了解。
那么一笑今天就来讲点教材里面没说,或者说得不够详细的。

“六书”之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
但就出了个名字,没任何解释和说明。
东汉时兴起研究古文的热潮,郑玄、班固、许慎等一班大学者都对“六书”做出了诠释。
其中讲得最详细的是许慎,
他不仅解释了“六书”,还出了中国第一部字典兼文字学专著《说文解字》。
这本书被视为科学文字学和文献语言学的奠基之作,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许慎画像
还是说回“六书”。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说: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在许慎的基础上,后来的学者又陆续修正完善了“六书”的定义和内容。
咱们现在当然以部编本(也就是俗称的人教版)语文课本为准。
一笑就不多说了,只是举几个例子,帮各位复习一下:
象形(Pictographic characters)
这个一看就懂,就是用线条或笔画,抓住事物的外形特征,把它给概括、勾画出来。
例如日就是画个太阳,目就是一只眼睛的样子。

指事(Self-explanatory characters)
跟象形很像,不同之处就在于有指示性的标记或笔画。
例如刃是刀上面一点,表示刀刃,本是木下一横,示意为树木的根本。

形声(Echoism)
由表示意思或类属的形+表示读音的声旁组成的字。
例如樱,形旁是“木”,表示它属于树木,声旁“婴”表示其发音与“婴”字一样。
会意(Knowing)
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
例如人和人组合为“从”,跟从的意思;“歪”字就是“不”、“正”。
转注(Extended meaning)
有“形转”“音转”“义转”三种,意义上相同或相近的字相互转化。
但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语焉不详,没给出多少例子,只说了“考”和“老”,所以后世对转注的确切定义莫衷一是,至今尚无定论。
假借(Rebus)
有些能说出来的词,但在书面上没有相应的文字对应。于是就找一个和它发音相同的同音字来表示它的含义,这就是假借。
例如“自”本来是“鼻”的象形字,后来用作“自己”的“自”;“长”本指长头发,借为长久之长。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转注”和“假借”只是表明了汉字与汉字之间的关系,它们并没有造出新字,所以现在一般不把“转注”和“假借”当成造字的方法,而是用字的方法。

要再次强调的是:
并不是先有六书才造汉字。
汉字在商朝甲骨文时,已经发展得相当系统,那时还没有关于六书的说法呢。
六书只是后来的人把汉字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理论。
当然,有了“六书”后,再造新字就有了凭据和规则。
像武则天造“曌”,就是用的“会意”;化学元素周期表上面一大堆“钠“”镁“”铝“”氢"“”氧“”硅“”磷”神马的都是“形声”……
也正是有了“六书”,咱们才能以区区3千多个常用字就能通读各种书刊典籍(要出国留学考托福至少得8000的单词量),
没学过繁体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望文能知意,见形可知音(大部分是这样,不保证百试百灵)。
一个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国人,也能通读两三千年前的古籍(你换个同等学历的外国人试试)。
就算再多新事物,造字命名也没压力!(2016年发现4种新元素,英文名是 nihonium、moscovium、tennessine、oganesson,多难记。换成中文就容易多了,见下图)

这是从实用的角度来讲,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汉字也有许多独到之处。
将汉字、书法直接放在设计之中,那是常规操作。



再进一步,作为以“象形”为造字规则之一的汉字,对于图形化表示毫无压力。哪怕不懂汉字的人,也能从图像上理解汉字所表达的意思,同时获得美的感受。




尤其是在LOGO设计上,更可谓相得益彰。



由于汉字字形的稳定。在设计中,缺笔、变形也不会影响理解(换个英文、法文、德文、俄文……缺了个字母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有时候连笔、叠加反而更有利于意思的表达——这也算是“会意”的另外一种应用。




甚至还可以活用“指事”,用汉字一部分,例如笔画、偏旁来做出创意,表达信息。



这些,都体现了汉字独特的魅力,
这就是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国风”!
(未完待续)
avatar
asmilemouse
15楼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政府管理上出现了一个大问题——
原先各个诸侯国不但语言发音不一样,连文字也写得不一样。
一个字有四五种写法是常事,比如“羊”就有二十多种写法,
中央派人下到地方连碗羊肉汤都点不了,更别提传信息、发通知、下命令、记事情……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秦始皇就命令丞相李斯整理出一种全国通用的字体,史称“书同文”。

李斯
李斯接了这活儿,又拉了赵高、太史令胡毋敬等人,以统一前秦国通行的篆书为基础,取各国文字之优点,并将《史籀篇》的籀文删繁就简,废除与秦文不一致的“异体”,修订、规范了秦篆。
——对,你没看错。秦篆的修订者还有著名的太监,指鹿为马的那个赵高。唐代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张怀瓘在《书断》中记载:“秦赵高善篆,教始皇少子胡亥书。”赵高还是秦二世胡亥的习字老师,难怪日后胡亥那么信任他。
至于胡毋敬,人家姓胡毋(wú)不是姓胡,以前是秦国栎阳(Yuè yáng)的狱吏,博识古今文字,后为太史令。
其中,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作为范本通行全国(这些作品现在都找不到了)。

赵高
为了区别于大篆,秦篆又被称为小篆。
小篆的制定是中国第一次有系统的将文字的书体标准化的过程。
比起大篆,小篆更趋简化,线条圆润匀称,字呈竖势。
小篆是我国汉字的一大进步,也是汉字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里程碑,为后来楷、隶、行、草诸书的变革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篆书的影响还不止如此。
周代时兴起的印章,在秦代大行其道。
官府用印,私人也配印。
随身带着个小印章,要签名的时候就这么一盖,比手写方便多了。
当时小篆是官方指定规范用字,因此印章也统一用小篆。
这个习惯一直就保留了下来,即便到了现在,大家看到的书法作品上的印章,大多数也是刻的小篆,形成了一门我国独有的艺术形式——篆刻。
篆刻咱们以后再另外开一章详说。

现存的秦代的小篆并不多,主要是刻石为主。
代表作有《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等。
由于其笔划较细 ,两头肥瘦均匀,末不出锋,像中国传统的筷子(一头尖的是日式筷子),所以也有“玉箸(筯zhù,千万别认成了“筋”字)篆”之称。
另外,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秦代的标准计量器(类似于我们现在市场里的公平秤,官方用来统一度量衡的标注工具)——权量上面(秦代权量诏铭)、竹简之中(秦简),也发现了秦代小篆。只不过它们没有刻石那么精致、优美、规范。但也不失为了解小篆、学习小篆的参考资料。

秦代权量诏铭
小篆,第一套官宣标准字体,衍生出中国独有的篆刻艺术。

秦代权量诏铭篆书拓本
前面所提到的《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由于它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又是律法官吏所记,自然用的是官方颁布的标准文字(虽然写的时候为了追求速度有些隶书化),其实更适合归到小篆一类。
除了《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建国后还陆续发现了《里耶秦简》、《王家台秦简》、《岳麓秦简》、《北大秦简》等,虽然有些还没公开披露,但一笑相信,随着它们的面纱揭开,我们对小篆的认识必将再进一步。不知道到时又会有多少“篆书大师”会横空出世?又有几人能真正留名青史。

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

里耶秦简

岳麓秦简

北大秦简
(未完待续,下一篇带你领略秦代刻石之美,请关注)
avatar
asmilemouse
16楼
李斯是政治家,也是著名的书法家。
他的书法艺术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李嗣真《书后品》评李斯说:“小篆之精,古今妙绝”。
泰山刻石也称封泰山碑,正是李斯的代表作品。

李斯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纪念这一丰功伟绩,也为了震慑六国宵小,他决定封禅泰山。
所谓封禅,封为“祭天”,禅为“祭地”,古人认为群山中泰山最高,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间帝王到最高的泰山去拜祭天帝,以示受命于天。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率群臣来到泰山封禅。

完事以后,秦始皇在山顶找了个石柱,命李斯书写记功刻石。
总共144字的刻辞全文被记录在《史记·始皇本纪》中,原文我就不收录了,免得被说是“灌水”。
反正大概内容就是秦始皇自我表扬了他统一天下的功绩,表示自己为了百姓起早贪黑的处理政务,很辛苦,很伟大。(这自恋的感觉堪比特朗普啊!)
秦始皇的这篇刻辞占了石柱的三面。
到了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东封泰山,也叫李斯把剩下的一面刻上了自己78字的诏书,终于把石柱子都刻满了。
刻石立于山顶野外,风吹雨淋,不断风化,再加上不断有人来做拓片,字迹磨损的越来越多。
现存宋朝的拓本还能见到165字,但到明代嘉靖以后,泰山刻石就仅存秦二世诏书中的29字了。
1599年,人们把刻石残碣移置碧霞祠。
1740年,碧霞祠毁于大火,泰山刻石也跟着不知所踪了。
1815年,泰安知县汪汝弼在玉女池内觅得残石两块,上刻“臣斯臣去疾昧死请矣臣”,而且其中还有一个残字,因此只能算9个半字。
1832年,山洪暴发,泰安知县徐宗干在瓦砾中找到泰山刻石残石,命道士刘传业移至山下岱庙中保存。
如今,岱庙东御座院内大殿前有一座砖砌碑亭,一块并不起眼的石碑被密封于玻璃罩中。各位有机会去泰山游玩的话,千万别错过这块碑——这就是泰山刻石,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泰山年代最为久远的一块刻石,也是我国古代第一块石刻诏书,是泰山众多碑刻中最为珍贵的一块。

泰山刻石
泰山刻石的小篆书体,线条横平竖直,工整匀称,粗细一致,这是用笔上的一个变革。
对于原先汉字笔画有长有短的问题,泰山刻石在许多地方把短笔变长。比如“帝”字和“山”字。
从现代美学来分析的话,你会发现泰山刻石字形长宽比与黄金分割的比例相同,这也是《泰山刻石》文字充满美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此可见,李斯在字形结构、笔法及文字外形都做了艺术化的处理,提升了汉字的书写技法,并对后来的书法艺术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唐张怀瓘《书断》赞泰山刻石为“传国之伟宝,百代之法式”。
元郝经赞道:“拳如钗股直如筯,曲铁碾玉秀且奇。千年瘦劲益飞动,回视诸家肥更痴。”
泰山刻石虽然仅存十字,但它艺术价值却难于估量。正如清代王家溶所言:
“零星两片石,卓越两千年。”

泰山刻石拓本(节选)
(未完待续,下期介绍一个字数更多的小篆精品)
avatar
asmilemouse
17楼
这么快就沉下去了?
我发点图片顶一下。









avatar
asmilemouse
18楼
如果你嫌泰山刻石太不清楚的话,一笑为你推荐李斯的另一代表作品——峄(yì)山刻石。
峄山,位于今山东省邹城市东南,与泰山南北对峙,原为中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但现在的人都不是很了解了。
不过“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句话该听说过吧?这里面所说的“东山”就是峄山。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外出巡视到了峄山。
按惯例都要祭拜一番,再在石头上刻篇文章纪念一下。
李斯字写得好,又是小篆的创造者,让他来写吧。
于是,李斯又为后世留下了一篇杰作。
原来的秦峄山刻石立于峄山书门。
碑高1.9米,宽0.48米,四面刻字。
正面和左侧面镌刻颂扬秦始皇功绩的文字,背面则是后来补刻的秦二世诏书。
原文抄录如下,各位对照拓本看下吧: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廿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既献泰成,乃降专惠,亲巡远方。登于绎山,群臣从者,咸思攸长。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世无万数,陀及五帝,莫能禁止。乃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箸经纪。
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
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
臣昧死请。制曰:“可。”


据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记载,该刻石曾被魏太武帝登峄山时推倒了(“后魏大武帝登山,使人排倒之。”)
——问题是中国历史上有两个魏太武帝,一个是三国曹魏太武帝曹操,一个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这缺德事儿到底是谁干的,迄今也找到正主。
石刻倒了,反而更方便拓印了。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慕名前来摹拓。
普通文人来了倒也罢了,但很多附庸风雅的达官贵人来了,当地官民就不得不恭迎礼送,久而久之这宝物反倒成了一个大麻烦。
所以当地人一怒之下,趁晚上放了一把大火,把刻石给焚毁了。
——还是古人死脑筋啊,放今天大把人愿意把刻石挖出来,再盖个房子就可以收门票了,还可以自己复制拓片做独家生意啊!
这下倒好,刻石没了,外人(游客)也不来了,自个儿把金饭碗给砸了。
唐代大诗人杜甫还专门写了首诗记述此事:““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苦县光和尚骨立,书贵瘦硬方通神。”(《李潮八分小篆歌》)
宋代文豪苏东坡却对此却有不同意见,他在《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中说:“峄山传刻典型在,千载笔法留阳冰。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瘠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文人打嘴仗咱管不了,一笑只管普及知识。
接着就有一个问题了:既然原刻已毁,那一笑还给你推荐个啥呢?
别急!
幸好南唐大书法家徐铉擅长写李斯风格的小篆,他依据原刻拓本,对峄山刻石进行了精到的临摹。
993年,徐铉弟子郑文宝在寻找峄山刻石原碑未果之后,只能根据老师徐铉的摹本,重新刻石于长安国子学,史称“长安本”。
由于是宋代重刻,所以保存较好。
现在我们看到的清晰版的峄山刻石拓本,大部分是长安本。
按照专家的说法,虽然长安本已失秦篆古厚之笔势,但笔意仍有接近之处,还是可以当做李斯的作品来看待的。
就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样,虽然留下的只是摹本,但仍有借鉴价值。
元代篆书家吾丘衍在《学古编》中指出:“李斯《峄山碑》……有徐氏门人郑文宝依真本或长刊者,法度全备,可近于真。”
清代金石学家杨守敬也在“长安本”后题跋说:“笔画圆劲,古意毕臻。”“以《泰山》二十九字及《琅玡台碑》校之,形神俱肖,所下真迹一等。”
所以,长安本峄山刻石就临习取法而言,仍不失为退而求其次的方法。
现在,长安本峄山刻石存于西安碑林。

另外,在邹城市博物馆还保留了一个元代摹刻版——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未完待续)
avatar
asmilemouse
19楼
说起《琅琊榜》,大家都很熟悉了。
但琅琊台刻石估计就没有多少人知道了。
《琅琊榜》和琅琊台刻石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据一笑考证,二者除了都叫“琅琊”外,再无半毛钱关系。
其实说起来,琅琊台刻石在历史上的名声远比《琅琊榜》高——再过几年谁还记得《琅琊榜》?

琅琊山秦始皇巡游雕像
但琅琊台刻石可是小篆代表作之一,也是秦代传世最可信的石刻之一,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为研究篆书、篆刻学和学习小篆的人必学之作。
琅琊台刻石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二次巡游,登临琅琊山时,命李斯所书,所以也算是李斯的真迹。
其内容主要是记述秦始皇“器械一量,同书文字”与“功盖五帝,泽及牛马”的功劳。
后来秦二世又加刻了一份诏书,再次强调了他爹秦始皇的英明伟大,还是请李斯代笔。
可惜的是,到了宋代,刻石就只剩下秦二世的诏书了。
附上刻石铭文原文,方便大家对照拓本看(当然拓本没这么完整了):
维二十八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圣智仁义,显白道理。东抚东土,以省卒士。事已大毕,乃临于海。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应时动事,是维皇帝。匡饬异俗,陵水经地。忧恤黔首,朝夕不懈。除疑定法,咸知所辟。方伯分职,诸治经易。举错必当,莫不如画。皇帝之明,临察四方。尊卑贵贱,不逾次行。奸邪不容,皆务贞良。细大尽力,莫敢怠荒。远迩辟隐,专务肃庄。端直敦忠,事业有常。皇帝之德,存定四极。诛乱除害,兴利致福。节事以时,诸产繁殖。黔首安宁,不用兵革。六亲相保,终无寇贼。驩欣奉教,尽知法式。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
苏轼任密州太守时,作《书琅琊台篆后》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初并天下,二十八年亲巡东方海上,登琅琊台观日出,乐之往返,徙黔首三万家台下,刻石颂秦德焉。二世元年,复刻诏书具在”。
著名女文学家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写的《金石录》也记录着:“秦琅琊台刻石,在今密州。其颂诗亡矣,独从臣姓名及二世诏书尚存,然亦残缺。”
1598年,山东诸城知县颜悦道在琅琊台上建海神庙,并修整琅琊台刻石,切下残存的后半部分嵌于碑上。
1763年,诸城知县宫懋让见刻石裂开,溶铁束之。
只是当时冶炼技术不过关,到了清道光间铁束就被锈蚀得断裂散开,导致刻石崩碎。当时的诸城知县毛澄只能建个亭子,为残石遮风挡雨。
没想到建亭忘了设避雷针。1900年,碑石遭雷击,再次散失。
1922年,诸城负责巡视学务的视学王培裕寻得刻石,虽然已是一些散碎石块,但拼合起来后,发现伤损还算不多,被藏于县衙之内。
解放后,1950年,琅琊台刻石先是藏于山东省博物馆,后于1959年调拨给中国历史搏物馆(现改名为国家博物馆),成为国博的镇馆之宝。

琅琊台刻石
琅琊台刻石高129厘米,宽76.5厘米,厚37厘米。
现在流传最广的拓本是明拓本,存篆书13行,每行8字。
虽然字迹剥蚀模糊,但还是可以看出其笔划接近《石鼓文》,用笔既雄浑又秀丽,结体的圆转部分又比《泰山刻石》圆活——毕竟是少有的秦篆原本,所以仍可于此揣摩到秦篆的笔意。
清杨守敬跋《琅琊台刻石》说:“嬴秦之迹,惟此巍然,虽磨泐最甚,而古厚之气自在,信为无上神品。”
康有为也在《广艺舟双揖》中说:“秦分裁为整齐,形体增长,盖始变古矣。然《琅琊》秦书,茂密苍深,当为极则。”
虽然秦始皇巡游时到处刻石,但随着秦朝的覆灭,大多数的刻石或被人为损毁,或被自然侵蚀,至今仍较完整遗存的只有琅琊台一石。
琅琊台刻石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刻石之一,秦刻石存字最多者,完整的保留了秦篆开创者李斯的真迹,实为中国书法传世之精品。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数次出巡各地,留下了七处刻石。
除了前面介绍过的泰山刻石、峄山刻石和本节的琅琊刻石以外,还有之罘(fú )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以及会稽刻石,又称“秦七碑”,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未完待续,下一章讲隶书)
avatar
asmilemouse
20楼
小篆很好看,但写起来着实麻烦。
在日常工作中,那容得你慢慢的曲里拐弯的写?
要是用泰山刻石的字体写文书,领导还不急死?
于是,隶书就出现了。
可奇怪的是,隶书和篆书的形状差别实在太大了。
篆书尚圆,隶书尚方;篆书竖长,隶书扁方;
篆书笔画粗细如一像铁丝,隶书一波三折如雁尾。
这种改变几乎是颠覆性的,普通人甚至看不出两种字体之间的联系。

所以,有人就把隶书的创造,归结到一个天才的身上。
这个天才就是程邈,字元岑,内史下邽(今陕西渭南)人。从此,程邈就做起了改进文字的研究来。
只是没想到这份工作没有像想象的那么轻松。
十年过去了,程邈才完成了这份艰巨的工作。(估计离刑满释放也差不多了)
他整整研究出3000个新体字,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常用字。
秦始皇正为行政效率低下而头疼呢,程邈进献的新字正好能解决低效的大问题。
秦始皇看后龙颜大悦,立即赦免了程邈,还任命他为御史,让他负责推广、规范文字。

程邈造隶书的这个传说最初来自许慎的《说文解字·序》:“秦烧灭经典,涤除旧典,大发吏卒兴戍役,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趋约易……秦始皇使下邽人程邈所造也。”
唐代张怀瓘在《书断》里说得更详细了:“程貌,隶书之祖也。相传邈善大篆,初为县之狱吏,得罪始皇,系云阳狱中,覃思十年,损益大、小篆方圆之笔法,成隶书三千字。始皇善之,用为御史,以其书便于官狱隶人佐书,故曰隶书。”
——这不但把程邈造隶书的过程讲的清清楚楚,还提到了隶书名称的来源:
程邈创造的新体字方便于官狱隶人(文书官吏)使用,,所以叫隶书,后世又称之为佐书、吏书。
实际上,这种说法也一直受到质疑。
宋代《宣和书谱·隶书·叙论》中就曾举例反问:“后人发临淄冢,得齐太公六世孙胡公之棺,棺上有文隐起,字同今隶。按胡公先始皇已四百年,何为已有隶法?……若邈者,既知此体,乃自作一家法而上于秦,特以解云阳之难耳?不然,何胡公之棺有是耶?”
——这就是考古工作的价值了,它让我们不至于被古籍误导,而是用实际的证据来考究、验证。
所以,下一节,一笑就从考古发掘的证据出发,为各位讲述真正的篆书与隶书之间演变的过程。
不过,一笑从这个传说中看到了熟悉的味道:
在这个传说中,程邈最初不过是一介小吏,放到现在就是一个普通的行政文员。
可他通过专研业务,不但得到了职务上飞跃式的提升,还名留青史,成为一代文字宗师。
总结一下中心思想,这正好证明:
哪怕再平凡低微的职务,只要你用心,也能大有作为!
这,不就是草根逆袭的经典例子么?
这,不就是激人奋进的心灵鸡汤么?
——这么正能量的事儿,各位看官,你们不点个赞么?
程邈造隶书,这是一个草根逆袭、文员做成大宗师的励志鸡汤啊!

(未完待续)
avatar
asmilemouse
21楼
“程邈造隶书”的说法在书法史上延续了几千年,直到近现代考古发现秦简、汉帛、汉简,才让人真正见识到了湮没了二千多年的秦隶真容。
在这里,一笑又要在一次提起1975年底出土的湖北云梦睡虎地竹简,虽然还是小篆的结构,但在笔画上有了明显的起伏变化,尤其是其中横画的波浪状起伏以及捺笔向上挑出的尖尾,已初步具备隶书的特征。

湖北云梦睡虎地竹简
事实上,除了睡虎地竹简,从上世纪初起,还陆续出土了战国、秦、汉等时期的竹木简、木牍、帛书等,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所谓程邈创造的新书体,其实早在战国时就在各国民间流行使用。
1942年,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中出土了现存最早的,春秋战国时代唯一的完整帛书。整个帛书共900多字,被称为楚帛书。楚帛书字体扁平,内圆外方,介于篆隶之间。郭沫若在《古代文字之辨证的发展》中说它"体式简略,形态平扁,接近于后世的隶书"。

楚帛书文字

楚帛书
1980年,在四川省青川县城郊郝家坪发掘出了2件木牍,它们被鉴定为公元前309年(战国后期秦武王二年)的手迹,比睡虎地竹简还早80年左右。
青川木牍上的字体,与同时期钟鼎上所铸金文相比较,减少了盘曲,变圆为方,由狭长渐变为方扁形,用笔有了起止时回锋和出锋的变化,向右方向的末笔也呈现出往上挑出尖之势,因此很多专家认为它是我国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隶书。

青川木牍
1986年,甘肃天水麦积山放马滩出土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木板地图、竹简、纸地图等一大批重要文物。
放马滩因秦始皇先祖赢非子在此地为周王室牧马而得名,是秦人早期的聚居地。
放马滩秦简简文虽写法草率,笔画简省,但还是能看出来字体以小篆为主,间杂隶意,反映了当时由篆向隶转变阶段的情况。

放马滩秦简
实际上,当我们回头看之前的小篆部分提到的秦简,同样可以看到不少隶书的笔法。
这些大量的出土文物为我们弥补了篆书和隶书发展史上的断层。
我们终于可以认识到:
秦朝时既有篆书这样正式规范的官方文书字体,也有带有隶书特点的、非官方的、方便日常书写的简化字体。
隶者,篆之捷。依靠快写、省略、假借、合并部首等快写手段,改变了原有的汉字结构和用笔方式,并在变化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规律,从而促成了一种新的字体的诞生。
“程邈造秦隶”说明程邈可能对当时已经存在的这些非官方的带“隶味”的文字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收集和系统的整理加工,做了进一步的规范。
不过即便如此,程邈的功绩也不可磨灭。
秦隶的出现,是我国文字史乃至书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由于其便利性,后来隶书的运用日渐广泛,到了汉代,更“转正”成为了占统治地位的官方书体。
从此,我国文字告别了延续三千多年的古文字,开启了今文字的时代。
今文字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
在造字原则上则从表形、表意到形声,字体结构也不再有古文字那种象形的含义,而完全符号化了。
在史学界,为这一伟大的变化专门起了个名字,叫做“隶变”。
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古汉字演变成现代汉字的起点。
完全可以说,有隶变,才有了今天的汉字。
(未完待续,本文为《趣说汉字书法史》系列文章,每天1分钟,通晓书法史。)
avatar
asmilemouse
22楼
上回讲到在小篆推行的同时就有了“隶变”,有了秦隶。
实际上,西汉初期人们写字仍然沿用秦隶的风格。
最典型的表现就是马王堆帛书。
马王堆帛书用了篆、隶两种字体,其中隶书部分推断为汉文帝时期所写。
马王堆帛书的隶书在构形上已比较规范,已摆脱了篆书圆转的态势,字形扁方,笔画以方折为主,横画方入尖收或蚕头雁尾并用,左波右磔对比强烈,跟我们熟知的汉隶已经很相似了。

马王堆帛书
说到这里就有必要填下坑了。
之前在讲篆书转变到隶书时提到“横画的波浪状起伏以及捺笔向上挑出的尖尾,已初步具备隶书的特征”,其实这个用专业的术语来讲就是“波磔(zhe)”。
何谓“波磔”?
这是个专有名词。
词典上说是“指右下捺笔”,还说“左撇曰波,右捺曰磔”,网络百科也照抄这一说法。
但如果按照这个说法,只要有撇有捺的就有波磔了?
那书法上说“隶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笔画上具有波磔之美”又从何谈起?
所以,一笑认为:
所谓"波",指起笔向左逆行,堆出"蚕头",然后行笔至中间拱起,如同波浪翻卷起伏;
所谓"磔",指收尾时笔锋先向下顿,然后上挑出捺笔,末端尖尖形成"燕尾"。
这样,一笔之中,一波三折, 是为“波磔”。
一笑也不是瞎说,王羲之《笔法诀》中就说:“为波必磔,贵三折而遣毫。”“磔须战笔外发,得意徐乃出之。”——《晋书·王羲之传》记载:王羲之“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他所在的年代,也距隶书兴盛的东汉不远,所以他对“波磔”的说法,还是靠谱的。

隶书的波磔还有规矩:
凡字有数笔横画而无撇、捺、走之旁者,必有一波磔笔,成为该字突出的笔画。
波磔笔在一个字中只有一笔,即使有许多横画的字,也只能有一笔,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燕无双飞”。
除了波磔,隶书还有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等特点。
这样的特点也不是书法家们自遍自造的,也是被书写工具逼的。
没错,就是被逼的!
当时大多都是用毛笔在竹简上写字,但横向的笔画遇到竹简纵向的纤维阻碍,就不得不用力,笔势越到尾端也会越重,这样就形成了顿笔,提笔时自然带出“磔”。
同样由于纵向纤维不是很规则,毛笔写竖直线条被纤维干扰不容易表现,所以隶书就“横向发展”,变得又宽又扁、横长竖短。
甚至还有些汉简隶书里的“竖直”线条刻意写成弯曲状态,以避免竹简垂直纤维的破坏。
这样的写法慢慢形成惯例,反而成了特点。
到了后来,哪怕是写在丝帛和纸上,摆脱了纤维限制,隶书作为一种书体,也保持了这一特征。
至于众多的隶书的风格,只不过是书法家们在规则下的个性发挥了。

隶书在汉代迈入成熟期。
为了区别秦隶,书法界把所有汉代的隶书都称之为汉隶,又叫今隶。
相对应的,秦隶又被称为古隶。
实际上,西汉中期以来,隶书脱去篆体(包括结构、笔画的写法)而独立的形式,已经完全形成。
但人们最熟悉的、影响最广的、学书法最常练习的还是东汉时期的隶书。
不说别的,隶书最出名的作品,几乎都是出自东汉。
《曹全碑》、《张迁碑》、《史晨碑》、《礼器碑》、《乙瑛碑》、《熹平石经》、《石门颂》等均为东汉时所作。
当然,咱也不排除有人为了追求艺术风格去学西汉隶书甚至秦隶,萝卜青菜,各喜各爱嘛。
不过作为普及读物,一笑在这里只把主流介绍一下,“非主流”就劳驾您自个儿去摸索发挥了。
(未完待续)
avatar
asmilemouse
23楼
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隶书经典是《曹全碑》。
《曹全碑》,全称《汉郃(hé)阳令曹全碑》,立于公元185年。
碑高约1.7米,宽约0.86米。
碑身两面均刻有隶书铭文,内容为记叙东汉末年官员曹全的生平事迹。

曹全碑
1572年(明朝万历皇帝刚登基的那一年),在陕西郃阳旧城莘村掘得此碑,出土时全碑字划完好,一字不缺。
当时就有有心人拓出数张拓片,称为“初拓本”或“城外本”,现藏于日本大阪汉和堂。
但人们将碑移至郃阳城内时,不慎损坏了首行末“因”字之右半。后来,经过清洗后又做了精拓本,称为“城内本”,现为故宫博物院所藏。
1672年,碑身出现裂痕,不过字迹保存的还算完好。
到了抗日战争期间,郃阳因靠近西安,不时遭到日本敌机轰炸。郃阳县拓印碑石的工人行知省等人按照县政府命令,筑窑洞埋藏《曹全碑》,并严守秘密,终于护得国宝周全。
1956年,西安碑林博物馆将《曹全碑》挖出,现保存在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第三展室。

曹全碑拓本
大部分学隶书的人,入门首选《曹全碑》。
汉隶那么多,为啥它能成首选?
1、《曹全碑》碑文保持极为完整,极少残缺,拓本清晰。
要知道临帖最重要的是要“原汁原味”,但古时书法作品,写在竹简、丝帛上的往往难于保存,出土即朽。而刻于山岩、石碑上的,不是被自然风化剥蚀,就是被人为损坏。像《曹全碑》这样清晰完整的实属罕见。更何况《曹全碑》字数也比较多,更适合看清结构笔画、摸清规律、体会原作的神韵。
2、《曹全碑》是汉隶成熟期的代表作品,风格秀逸多姿、结体匀整。
《曹全碑》是晋王敞等纪念曹全功绩而立,所以书写及刻碑者都态度端正、竭心尽力,拿出了当时最好的状态,成就了典范。
《曹全碑》在隶书的诸多风格品类中,是典雅秀美一路,在技法上以精到工整为胜。初学者笔力未逮,正值蹒跚学步之时,所以选择秀逸工整的范本更为适合。
3、《曹全碑》,笔画粗细均匀,行笔温润,软笔、硬笔书法均可学习,两全其美。
《曹全碑》书体以圆笔为主,其圆笔含蓄温婉,方笔则刚健坚实。
多以中锋行笔,落笔蓄势敛锋,笔画平实不滑,没有过度的起伏。即便是硬笔,也能通过施加的力道轻重,写出波挑效果。


《曹全碑》是汉代隶书的重要代表作品,以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于世,因此历来为书家所重。
明孙承泽评《曹全碑》:“字法遒秀逸致……汉石中至宝也。”
清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称:“而萧散自适,别具风格,非后人所能仿佛于万一。此盖汉人真面目,壁坼、屋漏,尽在是矣。”
清代学者万经则赞其:“秀美飞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
甚至还有人因《曹全碑》寓神峻于清秀之间的风格近似王羲之的《兰亭序》,把它推崇为“隶书之《兰亭》”。



avatar
asmilemouse
24楼
隶书到底是“燕尾”还是“雁尾”?
说“燕尾”错了的,主要是根据燕子尾巴是分叉的,不像磔笔的日常印象而得出的结论。
实际上,你看看燕子在不飞行时,尤其是站立时侧面看过去的尾巴,再对比一下大雁的尾巴,你就会发现,同样是站立时,侧面看燕子尾巴上翘很像磔笔,反而大雁的尾巴末端是下垂的。再在飞行时,大雁的尾巴呈扇形,那也不像磔笔。


更有力的证据是,“蚕头燕尾”一词来自于宋徽宗赵佶《宣和画谱·颜真卿》,原文为:“惟其忠贯白日,识高天下,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后之俗学,乃求其形似之末,以谓蚕头燕尾,仅乃得之。”颜真卿捺的写法借鉴了隶书横画的写法,所以后人就把这词用在了对隶书的形容上。
avatar
asmilemouse
25楼
如果您不喜欢《曹全碑》的阴柔之美,那我就向您推荐一款充满了阳刚之气的《张迁碑》。
《张迁碑》全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亦称《张迁表颂》 。
碑高290厘米,宽107厘米。
内容为记载张迁及其祖先张仲、张良(就是“汉初三杰”,给刘邦出谋划策的那位)、张释和张骞(就是开拓“丝绸之路”,通西域的那位)的功绩。
此碑186年刻立,明初出土,自发现之后,一直保存在东平州儒学(今东平县城东北隅大学街文庙旧址)明伦堂前。
1965年,《张迁碑》运到山东泰安岱庙,现藏于天贶殿历代碑刻展室内。

张迁碑
《张迁碑》古朴淳厚,雄强大气,用笔以方为主,许多笔画棱角分明,笔笔饱满,厚重感、体积感较之其他汉碑尤为明显。
同样是隶书,为啥《张迁碑》和《曹全碑》差别就那么大呢?
这跟碑的创作者有很大的关系。
《张迁碑》是张迁的下属为了追念其功德而立。张迁本人不过是一介县令(荡阴令,管辖范围大致为今河南汤阴县一带),所以撰文者和刻碑者都是民间人士,和《曹全碑》的创作者层次差别很大。这就导致《张迁碑》的风格非常“接地气”,随性挥笔,不规整、不精细,甚至还有写完后再补的笔画,显得纯朴自然,有一种“拙”味。
其次,《张迁碑》的字形中,有意的掺入了大量的篆体结构,导致字形介于篆隶之间,再加上其主要是用方笔,更给人以青铜器上的金文的感觉,颇有古意。
另外,《张迁碑》横画竖画两端见方,撇画捺画也多顿挫,字形方正厚重,极显力度。当然,这一力量感的呈现主要得益于雕刻此碑的刀工,每一笔刻槽都很深,粗糙有质感,虽然有点“卖傻力气”,但也正好切合了大汉朝的豪迈气魄。
也正因为《张迁碑》的“拙”与“力”,较难以毛笔呈现,因此它更适合书法进阶,作治疗笔弱之病的良方。

张迁碑拓本
明代才子王世贞评价《张迁碑》说:“其书不能工,而典雅饶古意,终非永嘉以后所可及也。”
现代书法家费声骞先生在《古代碑帖鉴赏》中也提醒道:“《张迁碑》字迹看似规正古拙,实则结字巧丽,临写时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注意点画之间的笔势往来,谨防古板僵木。”
《张迁碑》上承西周《大盂鼎》铭文书风,下启北魏《张猛龙碑》、《龙门二十品》等方正书法先河。
包括后来的《郑文公碑》、《始平公造像记》等魏碑,都与《张迁碑》一脉相承,可谓汉碑继往开来之作。



(未完待续)
avatar
asmilemouse
26楼
如果把《曹全碑》比作一位大家闺秀的话,那《张迁碑》就是一个乡野壮汉,而《史晨碑》则是一名青年文士。
《史晨碑》字体方整,笔势中敛,波挑左右开张,行笔圆浑淳厚。
清秀俊雅而不柔媚,端正规整之中,又舒张飘逸——谨守规矩又带出尘气质,这不正是书生的样子么?
清代书画家方朔评价其为:”书法则肃括宏深,沈古遒厚,结构与意度皆备,洵为庙堂之品,八分正宗也。“
这里面说的八分,就是指带有明显波磔特征的隶书,通称为“八分书”,亦称“分书”或“分隶”。
这个“八分”可不是八成、80%的意思,是因其“字方八分”,又似“八字八分(取其形似)”而得名。国学大师胡小石《书艺略论》里面说得非常清楚:“言八分者,切不可为后来《宣和书谱》所引蔡文姬‘八分篆,二分隶’之伪证所误。八分之八,在此不可读为八九之八,乃以八之相背,状书之势者。”
所以,以后大家遇到所谓的隶书大师,可以称赞他一句:“有八分精髓”或者是“八分正宗”,如果是真大师会对你刮目相看,如果是假大师……那你就自求多福吧,鄙人对可能产生的后果概不负责。(此处应有狗头)

《史晨碑》刻于公元168-169年。
之所以刻了两年,是因为同一块碑上正反两面刻了两次,分为前后碑。
有趣的是,《史晨前碑》刻得晚(169年),《史晨后碑》反而刻得早(168年)。
前碑全称《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记载史晨拜访孔子宅、孔庙的情况;后碑全称《鲁相史晨飨(xiǎng)孔子庙碑》,叙述飨礼的盛况。
此碑迄今仍收藏在山东曲阜孔庙,与《礼器碑》、《乙瑛碑》并称为孔庙三大名碑。
《史晨碑》前、后碑的书法风格一致,应当是同一位书家手笔。
由于《史晨碑》立于汉灵帝时期,人们很自然的想到了当时的大书法家蔡邕(yōng)。
蔡邕,字伯喈, 才女蔡文姬之父。
他博学多识,才华横溢。通经史,好天文,妙操音律,善琴鼓、绘画,擅长辞章,精工篆隶,尤以隶书著称。
《史晨碑》的作者并没有署名,把它记在蔡邕名下,也是名人效应的结果了。
实际上康有为就曾质疑过:“后人以中郎能书,凡桓、灵间碑必归之。吾谓中郎笔迹,惟《石经》稍有依据。”——蔡邕流传下来的真迹,也就《熹平石经》比较靠谱,这个之后会有专门介绍。

史晨碑

史晨碑拓本
不过《史晨碑》结字工整精细,波挑分明,笔致古朴,确实够得上是汉隶成熟期方整平正一路书法的典型。
明代书法家郭宗昌称《史晨碑》“分法复尔雅超逸,可为百代模楷,亦非后世可及”。
现代书法家费声骞评《史晨碑》:“此碑笔姿古厚朴实,端庄遒美,历来评定为汉碑之逸品。……总体而言,《史晨前后碑》的字体规正,属汉隶中普通平正的书法,是当时官文书体的典型,宜于初学入门。”


(未完待续)
avatar
asmilemouse
27楼
最近热播的玄幻剧《将夜》里面有个情节:男主角宁缺依靠小师叔留下的字迹,学会了浩然剑气。
在金庸的《侠客行》里面也有同样的桥段:石破天光靠看字形就领悟了绝世武功,成为武林第一。
这样的情节在武侠小说、玄幻小说中比比皆是,那么,这种情况是否真有依据呢?


说实话武学我是不懂,但据练武之人说武功和书法都有心法,心法可以相通,书法的用笔也能被武功招数借鉴运用,达到圆转如意的境界。
好吧,姑妄听之吧。不过书法倒是真的有实际事例证明可以由武入书,最出名的莫过于张旭看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并因此而得草书之神。
除此之外,三国大书法家钟繇曾说过:“每见万物,皆书象之”。汉代蔡邕在《九势》中也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即立,阴阳生焉;阴阳即生,形势出矣”。清朝刘熙载更是强调师法自然,“与天为徒”。
所以,书法取法自然这一点倒是确实存在的,但至于是否能像小说中说的那样,在书法中蕴含武功,做反向输出——可能一笑是孤陋寡闻,还没见到实证。
avatar
asmilemouse
28楼
今天一笑带来了一幅据说带有剑意的碑刻,看看能否有人领悟。
这个碑刻如果继续之前用人来比拟的话,它就像是一名剑客,还是那种饱经沧桑、身形消瘦但锐气逼人的那种。
它,就是汉隶精品《礼器碑》。

礼器碑

《礼器碑》四面拓本
观其原文,瘦劲宽绰,笔画刚健,用笔力注笔端,如干将莫邪,锋利无比。
清代书法家王澍在《虚舟题跋》中评此碑说:“隶法以汉为极,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而此碑最为奇绝,瘦劲如铁,变化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
这些特点在长笔划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百、下的长横,雁尾下顿后并不急于收笔,继续向右延伸出锋很长。左右开张,绵延不绝。

《礼器碑》也并非一味生硬。而是刚柔相济,曲直相辅。如四、自、曰等字左起一竖划呈“S”曲线,避免了方框字书写的呆板。


《礼器碑》全称《汉鲁相韩勑造孔庙礼器碑》,又称《韩明府孔子庙碑》、《韩勑碑》等,主要是颂扬韩敕带头修饰孔庙之事,碑侧及碑阴还刻着捐资立石的官吏姓名及钱数——这跟现在的光荣墙差不多,只不过人家的不会经常换。
此碑在宋代就很受追捧,欧阳修的《集古录》、赵明诚的《金石录》均有收录。
到了明代,书法家郭宗昌就吹得更厉害了。
他在《金石史》中评价:“汉隶当以《孔庙礼器碑》为第一”。
还说“其字画之妙,非笔非手,古雅无前,若得之神功,非由人造,所谓‘星流电转,纤逾植发’尚未足形容也。汉诸碑结体命意,皆可仿佛,独此碑如河汉,可望不可即也。”
实际上,《礼器碑》与前面所提的其它名碑的差距并没那么大。
只不过《礼器碑》中正典雅,法度森严,方正中寓险绝,平静中伏变化,通篇骨力通达,神完气足,确实算得上是汉隶之极则。


PS:关于以书法入武功,一笑年少中二时试过,个人经历得出的结论是:书法有助于平心静气、灵活手腕,但如果用于克敌制胜、打架搏斗还是算了吧(一个字没写完就已经被人打倒在地了——也许是功力还没到家……)。至于我前面写的笔画如刀剑之类的,那是比喻、比喻、比喻……
(未完待续)
avatar
asmilemouse
29楼
讲了《史晨碑》、《礼器碑》,怎么能不讲《乙瑛碑》呢?这三个碑可是并称“孔庙三碑”,都是汉隶的精品,犹如刘关张三兄弟,缺一不可啊!
没听说过“孔庙三碑”的可能不以为然,实际上山东曲阜孔庙一共有各代碑石2000多块,上至两汉、下迄民国,真草隶篆,各家书法具备,位居中国八大碑林*之二。其中有西汉石刻6块,汉魏碑22块,汉碑数量居全国之首。
*中国八大碑林:西安碑林、孔庙碑林、龙门石窟碑林、涪陵碑林、浯溪碑林、焦山碑林、药王山碑林、地震碑林。

孔庙碑林
《乙瑛碑》高260厘米、宽128厘米,立于公元153年,是“孔庙三碑”中最早的一块。
它全称为《汉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又名《孔龢碑》。
这又是“乙瑛”又是“孔龢”的是干嘛呢?
这就得了解一下背景知识了:
东汉时期,由于经历了绿林、赤眉起义,统治阶级越发重视从思想上控制人民,儒家就是他们找到的最好的教化工具。
因此,东汉朝廷掀起了尊孔倡儒的热潮,神话孔子,厚待孔氏家族。孔家也顺杆爬,竭力依附朝廷。
153年,因孔庙的礼器和春秋祭祀没人管,孔子十九世孙孔麟廉托鲁相乙瑛将此事上奏东汉桓帝,申请设置百石卒史一人掌管此事。皇上批示由鲁相挑选适合人选,最终选定孔子后人孔龢就职。——《乙瑛碑》就是记载这件事的。
从这块碑中,孔府展示出高超的职场生存之道:
一、事无巨细均早请示晚汇报,不但可以在皇上(上级领导)面前刷存在感,还给人以相当尊重皇上(上级领导)的感觉;
二、皇上(上级领导)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哪怕就一个批示,也是皇恩浩荡,专门在孔庙立个碑,既显示了皇上(上级领导)对此事的重视,也可以借此向世人宣告“我们背后的关系很硬”。(时至今日,很多人和单位还在用这些做法。)
——这么有眼色,难怪圣人门阀万世不倒。

乙瑛碑

乙瑛碑拓本
虽然碑上记的是件小事,但碑上的字还确实不错。
中国历史上著名书法论文《分隶偶存》称《乙瑛碑》“字特雄伟,如冠裳佩玉,令人起敬。”
清方朔《枕经金石跋》云:“《乙瑛》立于永兴元年,在三碑《礼器》、《史晨》为最先,而字之方正沉厚,亦足以称宗庙之美、百宫之富。”
清代书法家何绍基评论此碑“朴翔捷出,开后来隽丽一门,然肃穆之气自在。”
此碑结体方整,骨肉停匀,法度严谨,用笔方圆兼备,平正中有秀逸之气,是汉隶成熟期的典型作品。
尽管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看,《乙瑛碑》显得过于工整和拘谨。
但初学者由此入手,对于掌握隶书的结构、用笔技巧是比较合适和方便的。因此,人们普遍认为《乙瑛碑》是“汉隶之最可师法者”(清代书法家翁方纲语)。



avatar
asmilemouse
30楼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儒家的著作就成了读书人的主流教材了。
可经过秦始皇“焚书坑儒”后,留存到汉代的儒家著作就很混乱了——有的是偷偷摸摸抄录的,又慌又忙之下,错漏之处肯定不少;还有的是私藏的秦统一之前的文本,都是用抄写者所在的国家的文字抄的,字体都不同(还记得我在篆书部分讲过的内容吗?一个字有四五种写法是常事,比如“羊”就有二十多种写法)。
所以,议郎蔡邕(yōng,下一章再专门介绍他)向汉灵帝提出校正经书,并将校好的版本刊刻于石,以便给天下人提供一份标准范本,以作为评定正误的依据。
汉灵帝一听,这是件大好事啊。正好蔡邕你的字也写得好,一事不烦二主,干脆就请蔡爱卿你整理誊写吧!
于是,蔡邕就组织人手,把儒家七经(《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刻成石书。
8年之后,46块石碑刻成,因其始刻为东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故名《熹平石经》。
又因为该石刻都是由蔡邕统一用规范的隶书所写,所以又名《一字石经》。


《熹平石经》每块石碑高3米多,宽1米多。
全部碑文约20万字,立于当时国立最高的学府——洛阳太学(遗址在今河南偃师朱家圪墙村)的门外。
据说石经刚刚立起来的时候,就轰动全国。从各地赶来临摹观赏的人非常多,络绎不绝,每天光来的车辆就有上千辆,甚至把街道都给堵塞了。
《熹平石经》作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儒家经典石刻本,为人们校对版本、规范文字提供了准确的范本。
自它以后,又有曹魏的《三体石经》、唐代的《开成石经》以及各种宗教所刻石经,还形成了我国独有的石刻经书文化。
《熹平石经》还启发了拓印方法的发明——我们到现在还能看到那么多古代的书法作品,拓印功不可没(当然也拓坏了不少碑刻,总的来说利大于弊)。
而且,拓印就是雕版印刷术的前身——可以说,《熹平石经》的出现,就是“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的起源。(下面的图就是《熹平石经》的拓本)

《熹平石经》拓本



《熹平石经》残石
为什么一笑给出的《熹平石经》图片都是残石呢?
石经命运多舛,一言难尽啊!
东汉末年,董卓进京后,太学荒废,石经遭到破坏。
北齐高澄下令迁移石经到邺都,但运送时中不慎掉入黄河,损失过半。
隋朝营造司有眼不识金镶玉,又挪用石经做宫殿柱子的基石。
等到唐贞观年间,魏征去收集残存石经时,都几乎毁坏殆尽了。
自宋朝之后,不断有残石出土。
随着历代的收集,到现在勉强集存了8000余字,
残石分别收藏于西安碑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图书馆、日本中村不折氏书道博物馆等地。




《熹平石经》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个碑刻书法的鸿篇巨制。
它是东汉朝廷官方认证的读书习字范本,其权威性、标准化完全相当于现在的人教版教材。
尽管有人嫌弃它过于规整、平实,但这不正是入门筑基所需要的吗?

avatar
asmilemouse
31楼
既然说到了《熹平石经》,那就不能不介绍一下蔡邕(yōng)。

蔡邕像
蔡邕,字伯喈(jiē)。陈留郡圉(yǔ ) 县(今河南省开封市圉镇)人。
他算得上是东汉时期的旷世奇才,只不过他的才华主要是体现在艺术上。
他在艺术上的成就有多大?
“曲有误,周郎顾”,周瑜的音乐鉴赏水平算不错吧?但和蔡邕相比虽说不是青铜比王者,但也是白银比黄金,至少差了一个层级。
周瑜还只能听出别人弹错了的地方,但蔡邕能从别人的琴声中听出杀气,及时躲开;而且他听木材燃烧的声音就能辨别材质好坏,从灶下抢救出一段良材,制成了绝世名琴“焦尾琴”;他还从风吹过竹亭的声音中,找出亭子中最好的竹竿,做成了名笛“柯亭笛”。

在文学上,蔡邕被誉为汉代最后一位辞赋大家,曾著诗、赋、碑、诔、铭等共104篇。其中代表作品《述行赋》是汉末抒情小赋的力作,《青衣赋》引领了汉赋的诗化。
在绘画上,蔡邕也名列当时名画家之列,有《讲学图》、《小列女图》记于画史。
在书法上,那就是今天要重点介绍的了。
蔡邕本身就是书法大师,尤以隶书造诣最深。
蔡邕写的隶书就是“八分书”,波磔特征十分明显,又称“今隶”。
他年轻的时候,常常不带钱到酒家饮酒。喝爽了就找店家要来笔墨在酒店墙壁上书写,吸引大批观众,店家借此就能多卖酒抵消他的酒钱,跟现在的“网红经济”差不多,堪称“双赢”。
更绝的是,每次写完后,蔡邕就将字迹毁掉,下次再来喝酒时再写。
即便如此,来看蔡邕写字的人仍然络绎不绝,可见蔡邕书法之妙。(也有人说这段故事的主人公是另一位汉代书法家师宜官)
到了写《熹平石经》的时候,蔡邕的书法更趋成熟,其结构严整,点画俯仰,变化自如,有“体法百变,穷灵尽炒,独步古今”之誉。

蔡邕在写《熹平石经》时,还抽空创造了一种新字体。
有一天蔡邕下班(下朝)回家时,看到工匠正在用蘸着石灰水的扫帚刷墙。
由于扫帚比较稀疏,一刷之下,墙面水痕稀稀疏疏,露出一丝丝未被打湿的墙皮。
蔡邕见此,灵感迸发。他赶紧回家,将竹子劈成细条绑在一起,做成类似扫帚的扁形竹笔,然后饱蘸浓墨,下笔疾书。
经过多次尝试,蔡邕终于创造出一种笔画带着丝丝露出纸帛白底的书体——“飞白书”,看起来比普通毛笔写出来的字更加生动自然,富有意趣。
飞白书并不是简单的蘸墨少,让墨干涸形成露白的笔画就行了,它在墨法上要求黑、白相间,以体现“白”的特点,在形体上要求用波磔的飞扬体势,以体现“飞”。而且部分笔画还需要似鸟头燕尾,或似鸟头凤尾,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这种书体一度极为流行,尤其是当时的一些宫门的匾额题字都是用“飞白书”。
蔡邕的“飞白书”真迹虽然没有流传下来,但据说“草圣”张芝也得此启发,创出“一笔飞白”,开书法新天地。
“书圣”王羲之以及他儿子王献之也擅长飞白书。
它还受到受到唐、宋历代皇帝的喜爱和推崇,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宋太宗等多位皇帝曾研习过飞白书,还写飞白书赐给臣下当做礼物。宋代文学家晏殊在《飞白书赋》中记载:“伊唐二叶,迨及高宗。威所留意,亦云尽工。分赐宰弼,涣扬古风。”
飞白书的代表作有《晋祠铭》(唐太宗李世民亲笔)、《升仙太子碑》(一代女皇武则天亲笔)、《大唐中兴颂》等。

升仙太子碑

晋祠铭
由于帝皇所好,下必盛焉。于是有人就为了追求效果,把扫帚、棕刷、藤笔、毡卷等作为书写工具,跟风创作。
这么一窝蜂的追逐流行,忽视了书法的意境和神韵,没了内涵的飞白书慢慢的就跟现在的很多网红店一样,在北宋以后就沦为文人墨戏,有名的书法家均不屑于此。
到了现代,飞白书虽然还没有消亡,但也沦落到了走江湖卖艺的地步了。我们在街头看到的“花鸟字”,其实就是飞白书的遗存。——蔡邕若是泉下有知,只怕也只能苦笑一声了吧!

花鸟字
除了《熹平石经》与飞白书,蔡邕的代表作据说还有《张寿碑》、《华山庙碑》、《郭有道碑》等,但都没有确证。
蔡邕除了写得好以外,还对书法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的传世书论有《篆势》、 《笔赋》、《笔论》、《九势》等。
《笔论》揭示了书法和书写折精神状态之间的联系,提出取法自然的创作理念;《九势》则总结了运笔的规律,为学书者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笔论》和《九势》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论述书法的专文,被收入宋代陈思的《书苑菁华》一书,才得以保存至今。
完全可以说,蔡邕,既是汉代书法理论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书法理论的先驱者。
为了得到他的书法理论著作,书法大家钟繇还差点送了性命——这个段子一笑以后再说。
正因为蔡邕如此多才多艺,董卓才不顾一切,以灭门为威胁,迫使蔡邕做官。
也正因为蔡邕文名在外,刚入仕途,还只是黄门郎的曹操才拜在蔡邕门下,尊其为师。多年以后,曹操还以重金赎回了被匈奴抢走的蔡邕的女儿蔡文姬,也算是报答师恩了。
只可惜蔡邕政治上就没有他在艺术上这么有才了,所以被王允(就是献貂蝉耍美人计的那位)给杀了,不然的话,蔡邕应该还会给后人留下更多艺术上的财富。
(未完待续)
avatar
asmilemouse
32楼
大部分汉隶精品都是碑文,但也有一些比较奇葩的选手以其过硬的实力混了进来。
例如《石门颂》,它虽然也是刻的,但人家是刻在悬崖峭壁之上,属于摩崖石刻(“到此一游”之类的不算)。
稍微解释一下:摩崖石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书法、造像或者岩画。《凡将斋金石丛稿·中国金石学概要》中说:“刻石之特立者谓之碣,天然者谓之摩崖。”碑碣与摩崖的区别就在于刻的载体不同,天然石壁上刻的才叫摩崖。
下面这个,就是摩崖石刻中我们最熟悉的一个(不过可能有些00后不认识):

南天一柱摩崖石刻2元人民币图样
《石门颂》为啥要刻在岩壁之上呢?
主要是因为它是为了表彰司隶校尉杨涣修复山道的光荣事迹。
杨涣修复的这条山道可不简单,它南起褒谷口(汉中市大钟寺附近),北至斜谷口(眉县斜峪关口),被称为褒斜道,为古代巴蜀通往中原的主干道,全程249公里。秦国张仪、司马错伐蜀,大军即经此道。
不过到了东汉,褒斜道穿越七盘山的石门隧道因动乱破坏而断绝。公元107年,时任司隶校尉杨涣数次奏请顺帝重新打通并拓宽褒斜道。
也不知道是杨涣的诚意打动了皇帝,还是朝廷看到了这条隧道的重要性,奏请终于得到了批准。
于是,杨涣发动民夫,火烧水激,重开石门,加宽延伸穿山通道六丈有余。
——想想当时的工程技术水平和恶劣的地理环境,完成这件事可真是无比艰辛,也真是功德无量。
顺便再说一句,这也证明了我们“基建狂魔”的称号不是突然爆发而来的,而是有着悠久而优良的基因传承的!
148年,汉中太守王升视察石门,感念杨涣功绩,亲自撰文颂扬,并命人刻石于石门隧道西壁,史称《石门颂》。




石门栈道

褒斜道
与其他汉隶碑帖相比,《石门颂》胜在古拙自然,富于变化。
由于它是刻在石壁上的缘故,不可能精雕细刻,只能依着岩面的起伏随势而为,因此用笔不拘一格,不作修琢,反而有自然豪放之趣。
观其字划,瘦硬疏朗,字的结体与竹木简犊的小字很相近。
尤其竖笔拉长的“命”、“升”等字保留了汉代简书的遗韵,在全国现存的汉代石刻中绝无仅有。
《石门颂》虽是隶书,但隶中带篆、带草,通篇字势挥洒自如,奇趣逸宕,被书家称为“隶中之草”,开创了草隶一脉。

石门颂拓本



石门颂拓本局部
值得一提的是,石门隧道是世界第一条人工开凿的人车通行的山体隧道,距今天已近2000年的历史。
在石门这段路上,由汉及宋,摩崖石刻多达40余种,其中精品有13种,被称为石门十三品,而《石门颂》为第五品,是精品中的精品,被尊为摩崖石刻的杰出代表。
伟大的工程配上精美的石刻艺术,可谓相得益彰。
1967年,为了修建石门水库,文物部门将这批石刻分凿切割下来,粘合成原状后,陈列于陕西省汉中市的汉中博物馆。

汉中博物馆

切割下来的摩崖石刻

汉中博物馆刻石陈列室
清代书法家张祖翼评说:“三百年来习汉碑者不知凡几,竟无人学《石门颂》者,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力弱者不能学也。”
据说康有为曾在石门洞中研习书法并生活达七日之久,还为它写了一首《论书绝句》:“餐霞冲采绝人烟,古今谯可称书仙?石门崖下遗摩碣,跨鹤骖鸾欲上天。”
就连我国最大的综合性辞书《辞海》(旧版)封面“辞海”两字,都是取自《石门颂》。

旧版《辞海》
(未完待续,本文为《趣说汉字书法史》系列文章。每天1分钟,通晓书法史。)
avatar
asmilemouse
33楼
虽然在程邈等人的努力下,用隶书简化了篆书。
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是架不住事儿多,上级、客户催得紧,隶书写起来还是慢了!
在催促声中,人们不得不加快了书写隶书的速度。
这人一急起来,啥断笔、中锋、蚕头燕尾神马的也顾不上了。
笔画之间出现了很多连笔和省略,一竖列字下来一气呵成。
久而久之,这些简化的笔画、结构形成了固定的写法,这样,一种新的书体——草书就出现了。

草书,千万别认作学虫
说到草书,一笑我忍不住要吐槽了。
据2017年的统计,中国书法家协会有会员8000多人,全国各省市级书法协会会员人数加起来有数万人;开了书法专业的大学有100多所,其中能培养博士的有11所。
但这么多搞书法的专业人士,迄今也没对草书做一个标准化的界定,搞得我这个写书的也很为难。
有人就说了:“草书有明确的定义啊,是你没看书吧?”
——不是一笑不看书,而是越看越糊涂。
草书还像相对论一样,搞了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
广义的草书就是写得潦草的字。
这样一来草书的起源得追溯到甲骨文时代,而且医生处方上的字、我家小女在墙上的杰作等都算草书了?人人皆可成为草书书法家?
这样的话,“草书”这章就没法写了,还有完没完了?
所以,有人提出了狭义的草书定义,按照百度百科上面的是:
狭义的,即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而最新修订的《辞海》对“草书”的定义是:书体名。为书写方便、快速而产生的字体,大约起于汉代。
为什么要加个“大约”,这是因为以前都是靠文献,到了现代大量秦汉甚至春秋战国时期的竹简、木牍、帛书等文物出土后,大家突然发现篆书和隶书之间存在大量的、文献未曾记载的、介于篆隶之间的字体。
这下书法界就热闹了。
对于这些字体的归属公说公有有理、婆说婆有理,总之谁也不服谁,导致这么多专业搞书法的人,到现在也不能说清草书的确切起源。
目前较为权威的文献界定,来自许慎的《说文解字》,里面记载“汉兴有草书”。
萌芽期的草书统称为早期草书(这名字也忒随意了),接下来是章草,再到今草定型,到唐代进一步出现狂草,沿用至今。

对于早期草书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
现在我们能确定的最早的草书墨迹,是西汉敦煌简牍草书。
1979年,在敦煌西北95公里的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发掘出土了1217枚简牍。
这批简牍最早者为汉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最晚的是王莽始建国地皇二年(公元21年)。
简牍上面的字迹很多都是匆匆写就,虽以隶法行书,但笔画更为率性自由,有明显的连笔和减笔,有了草书的雏形。

敦煌简牍
在此之前,1930年,瑞典学者F.贝格曼(Folke Bergman)在居延城(现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汉代烽燧遗址挖掘出简牍一万余支。
其内容绝大部分为汉代边塞上的屯戌档案,一小部分是书籍、功谱和私人信件等。
这批简牍统称为居延汉简,是20世纪中国档案界的“四大发现”*之一。
*20世纪中国档案界的“四大发现”:北京故宫内阁大库档案、河南安阳甲骨档案、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经卷档案和居延汉简。
不过,它所在的时代比敦煌汉简(多为东汉初)晚了20-30年。

居延汉简
敦煌汉简、居延汉简等实物的出土,为早期草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这些带着篆书味道的隶书快写体开启了草书的时代。
一些学者把这样的字体称为隶草(不是《石门颂》那种草隶哦,别搞混了),将它与正规的隶书区别开来。
但由于这些简牍大多出自戍边将士、文吏、工匠、商贩之手,而且又是随意、匆忙之中所写,所以只能说它率真朴茂,自然天成,是一种原生态民间书法。
其实汉简中也不乏质量上乘的精品。
已发现的汉简可以根据出土情况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像敦煌汉简、居延汉简一样,在汉代西北边塞地区遗址里发现的,统称为边塞汉简。

边塞汉简之楼兰汉简
另一类是在汉墓里发现的,统称为墓葬汉简。

墓葬汉简之武威汉简
普遍说来,墓葬汉简书写质量要比边塞汉简好。
很简单,墓葬汉简的书写者一是文化程度要比戍边的人要高,二是没那么急,大部分随葬的都是之前日常写好的,或是墓主死后专门请人写的,书写时恭敬、认真,自然水平要高。
但这样一来,也失去了草书的韵味。
所以,一般研究早期草书,还是以边塞汉简为主。
有意思的是,尽管对早期草书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但这并不妨碍一些当代书法家借“学习”“借鉴”汉简之名,大肆创造所谓的新书体。
对于这样的追捧,如果汉简有灵,想必也是很无奈吧。
avatar
asmilemouse
34楼
你以为早期草书写成那个鬼样没人管吗?
最先看不下去的就是朝廷了。
你呈上来的公文都是“自由发挥”,好看不好看倒在其次,上司看不懂你的字或者理会错意思了咋办?
所以就有必要对早期草书进行规范。
正如篆书有李斯、隶书有程邈,对早期草书的规范也出了一个代表性人物,叫史游。他所规范的草书,叫章草。
这里要插一句:从学术上来说,章草和早期草书的区隔并不明显。
《章草大典》中还把章草划为7种类型:原始型、简章型、标准型、章今型、今章型、正章型以及章篆型。其中原始型就囊括了早期草书的汉简。
《历代章草精选》、《章草全集》等书籍里面,也把居延汉简等早期草书作品选入收录。
——好吧,你们开心就好。
实际上,当我们沉下心来,仔细追溯章草的名称来源,就会发现章草的起源时间还是挺清楚的。
“史游作《急就章》成章草”就是诸多说法中,把章草起源年代定得最早的一种。

《章草大典》
史游,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也找不到多少史料记载,只知道他做过汉元帝的黄门令(类似大内管事),约在公元前40年作了《急就章》。
《急就章》就是汉代儿童学习文化常识的教材,类似以后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把儿童需要了解的姓氏人名、衣食住行、植物动物、器物建筑、医药丧葬、官职法律等,编成三字、四字或七字一句,句句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感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
不过,由于是西汉教材,所以很多字按照现在的读音并不押韵了,而且好多内容,尤其是一些专有名词,普通人估计也很难看懂。不信试看几句:
郁金半见缃白䋤,缥綟绿纨皂紫硟。烝栗绢绀缙红繎,青绮绫縠靡润鲜。
——汉代的娃娃也不容易啊!
因为这本教材是为了让孩子们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必要的知识,所以命名为“急就”,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的“速成”。
同时《急就章》还要起到书法教程的作用,而且这种书法要求在日常使用,所以史游没有采用写起来较慢的篆书、隶书,而是能快速书写的章草。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所谓章书者,正因游作是书,以所变草法之,后人以其出于急就章,遂名章草者。”
——这里一笑再插一句:别以为做宦官很容易,光秦汉时期就在宦官中出了两位书法家,除了这儿说的史游,之前的赵高你还记得么?人家也是出了书法教材的!

急就,认识吗?
再说回章草,它是从汉隶变化而来,简化了隶书结构,笔画中为了速度还出现了连笔。
不过它还没像后来的草书那样字字相连,每个字还是相对独立,还存在明显的波挑,字形也是以扁方为主。
可惜的是,史游的《急就章》只留下了文字内容,墨迹已无处可寻。
幸好《急就章》是普及性的教材,所以之后有名的书法家都临习过,像吴国皇象、魏国钟繇、晋代卫夫人、王羲之、索靖等人都有写本,其中最接近史游《急就章》的,当属皇象写的版本。

皇象的《急就章》用楷、章草两种字体写就,楷书端正沉稳,章草灵动规范、暗含隶意。
其中世人临习得更多的是章草部分。
别看皇象这人在三国游戏和文学作品中存在感很弱,但他在三国时期的书法史上却如同庞统、荀攸一样耀眼。
他的章草与曹不兴的绘画,严武的围棋,菰城郑妪的算相,吴范的善候风气,赵达的算术,宋寿的解梦,刘敦的天文并称“八绝”。
晋代葛洪在《抱朴子》里把皇象誉为“一代绝手”。
唐代张怀瓘《书断》评皇象的章草为神品,并把他与王羲之相提并论,称“右军隶书,以一形而众相,万字皆别;休明(皇象字休明)章草,相众而形一,万字皆同。各造其极。”
皇象《急就章》目前也只剩了刻本,而且这个刻本还是根据宋人的摹本刻的,又是一个翻版的翻版,不过还是能体现汉代章草的特点的。



皇象《急就章》拓本
皇象除了《急就章》,留到今天的作品还有章草《文武帖》、《顽暗帖》以及很像藏文的悬针篆《天发神谶碑》。

天发神谶碑
总的说来,章草只是隶书尚未定型时的一种过渡性字体,仅兴盛于汉魏时期。晋代以后,练习章草的人就少了。
除了皇象的《急就章》,目前我们能看到的章草精品还有西晋索靖的《出师颂》、《月仪帖》、陆机的《平复帖》、王羲之《豹奴帖》、王献之《江东帖》以及明代宋克的《急就章》等。
到了现代,章草大家更是寥寥无几(请注意我说的是“大家”),数来数去也只有沈从文(写《边城》的)、kang生(搞文G的)、王蘧常等几位。
也正是因为练的人少,所以这次一笑破例一篇把章草部分讲完,作为入门基础知识,大家了解这么多也就够了。
avatar
asmilemouse
35楼

西晋索靖《出师颂》

西晋索靖《月仪帖》

陆机《平复帖》

王羲之《豹奴帖》

王献之《江东帖》

明代宋克《急就章》
avatar
asmilemouse
36楼
在说钟繇之前,我们先聊聊楷书。
楷书由隶书演变而来,也叫正楷、真书、正书,因其“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而得名。
——这些大家都知道,那一笑今天就和各位说点你不知道的。
中国的书法史不好写,不单是史料少,说法杂,还有各种谬误、错漏,简直处处是坑。
比如楷书的起源,就曾经有过一段乌龙历史。
西晋书法家卫恒写了一本《四体书势》,是存世最早书法理论著作之一。
这本书里保存了当时各种书体、书史的演变,以及一些书法家的情况资料,被视为我国书法理论的重要文献。
就在这么一本权威著作中记载了一句“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于是很多人就理解为“王次仲创造了楷书”。

《四体书势》
王次仲是谁?
王次仲,名王仲,字次仲,上谷郡沮阳县(今河北省怀来县大古城附近)人。
他生于何年死于何时,一笑查遍了资资料,统统“不详”,只告诉我“东汉书法家(一说秦书法家)”,还有个传说是这样的:
据说王次仲少年聪慧、博览群书,十多岁时学识就已经很渊博了。
他在日常的学习中,深感秦代篆书的不便,所以创造了一套简便的新字体。
秦始皇知道后,征召王次仲到咸阳为官,负责书写篇章和法令。
王次仲一听,自己造字造成了抄写员,不就跟租房租成房东、泡妞泡成老公一样么?于是拒绝了征召,而且还一连三次拒接诏书。
秦始皇是何等样人?请了三次你都不来?敬酒不吃吃罚酒?于是干脆派兵带了囚车去抓王仲次。
王次仲知道自己篓子捅大了,在官兵来之前就变成大鸟飞走了。
据说他变鸟飞走时还掉了两根羽毛在山上,两座山峰还由此得名大翮(hé,鸟翎的茎,翎管)山、小翮山(今河北赤城海陀山)。
——这个故事记载在《太平广记》的《神仙五》里面,你说靠不靠谱?

王次仲
以讹传讹之下,到了宋《宣和书谱》就断言:“字法之变,至隶极矣。然犹有古焉,至楷法则无古矣,东汉章帝建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书作楷法,所谓楷法者,今日之正书是也。”
实际上,《四体书势》中说的“楷法”并非“楷书之法”,而应该理解为“楷模之法”。
卫恒是说王次仲是把字体做了规范,创出了可作为楷式、模范的书法。
这点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在他的著作《书断》中说得很清楚:“次仲始以古书方广,少波势,建中初,以隶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楷模。”
也就是说,王次仲做的是和程邈一样的工作,只不过王次仲整理的是隶书,把隶书变得更规范了。
这里面提到的“八分”,就是我之前讲过的“八分书”。(不记得的童鞋回去翻我过往文章)
那么,到底是谁创造了楷书呢?
其实一种书体的出现,最初总是起于民间,而且要经过许多代人的努力,不可能是哪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完成的。
不过在这期间,确实还是有一些人起的作用特别大,所以才有了“某某创XX”的说法。
楷书当然也是如此。
(未完待续)
avatar
asmilemouse
37楼
在书法史上,有一个人被称为“楷书之祖”。
这个人就是三国时期的大书法家——钟繇(yáo)。
钟繇,字元常,生于151年,卒于230年。
颖川人,跟郭嘉、荀攸等人是同乡。
别看他在历史上没有郭嘉、荀攸出名,但他在书法界地位却高的吓人。
他与“草圣”张芝并称为“钟张”;与“书圣”王羲之并称为“钟王”。
南朝庾肩吾将钟繇的书法列为“上品之上”。
唐张怀瓘在《书断》中则把钟繇的书法评为“神品”。

钟繇像
钟繇凭啥这么牛?
就凭人家从小就刻苦用功,一生痴迷书法,“精思学书三十年”。
钟繇练字有多疯狂?
《书苑菁华》记载:
钟繇少时曾在抱犊山学书三年,将山上的石头和树木都写成了黑色。
他不分时间地点,有空即练。
与人一起时在地上练,晚上睡觉时在被子上练,时间一久连被子也被划出一个大窟窿。
尤其是见到花草树木、虫鱼鸟兽,他都会自动想到笔法,将自然意趣转化为书法之美。
在他家乡长葛县的县志也有记载“钟繇台在县治前,繇尝学书其上,洗砚于池,池水尽黑。”(这传说也套用在王羲之身上)迄今这“洗砚池”遗址还保存在河南许昌长葛老城镇内,有机会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钟繇洗砚池
无论什么事,自己这么努力都能做得很不错了,更可怕的是钟繇出身世家,他有的是条件和机会找名家为师。
据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笔法传授人名》记载:“蔡邕受于神人,而传之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
也就是说,按辈分,钟繇是“书圣”王羲之的师祖。

游戏《三国杀》中的钟繇
钟繇对于学习名家书法,那是“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东晋虞喜在《志林》里面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这也是填我之前讲蔡邕时挖的坑):
钟繇不是在曹操手下做事么?
曹操手下有个叫韦诞的收藏了东汉大书法家蔡邕的《笔论》,这事不知怎么就被钟繇知道了。
钟繇很想借来看看,可韦诞也清楚钟繇的德行,这本书借给钟繇就跟肉包子打狗一样,有去无回。所以韦诞死活不借。
情急之下,钟繇就在众人相聚的酒席间捶胸顿足,以拳自残相逼。
可韦诞依旧不卖帐,冷眼旁观,无动于衷。
钟繇回到家后,想起这事就用小拳拳捶胸,一直捶了三天,捶得自己吐血不止。
这事传到曹操处,吓得一代枭雄都大惊失色,赶紧赐了五灵丹,这才把重臣钟繇救下。
钟繇、韦诞都是心爱的部下,手心手背都是肉。
曹操不好多管,韦诞也一直不肯把《笔论》拿出来。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韦诞临终的时候留下遗嘱,要家人一定要将《笔论》与自己合葬,以断外人念想。
没想到钟繇做得更绝,韦诞去世后,钟繇居然盗墓取书,将《笔论》据为己有。
作为盗墓派大宗师的曹操对此也是无可奈何。
——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

影视剧中的钟繇
事实上,据史料记载韦诞的卒年是253年,而钟繇逝世时是230年。
也就是说,韦诞死时,钟繇早已作古23年之久。先死的钟繇如何盗得后死的韦诞墓?
不过这谣传流传了2千多年还有大把人信,钟繇“爱书(法)成痴”的形象也是根深蒂固了。
不过,钟繇的墓倒是真的在晋代被盗了,被偷的也是书法理论名作《笔势论》——案犯变成了苦主,这真相的反转真是出人意料。

钟繇雕像
钟繇擅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
但他的书法真迹到东晋时已经全部亡佚。
今天我们能见到的钟繇的作品,要么为临摹本,要么就是假的。
相传为钟繇作品的,主要有“五表”、“六帖”、“三碑”。
五表是《宣示表》、《荐季直表》、《贺捷表》(又名《戎路表》)、《调元表》、《力命表》。
六帖是《墓田丙台》(简称《丙舍帖》)、《昨疏还示帖》(简称《还示帖》)、《白骑帖》、《常患帖》、《雪寒帖》、《长风帖》(其后半部分又名《安厝帖》)。
三碑则是《汉乙瑛置百石率史碑》(简称《乙瑛碑》)、《魏上尊号碑》、《受禅碑》。
这里面最不靠谱的是《乙瑛碑》,因为此碑立于公元153年,而这时候的钟繇才3岁,你说可不可能嘛。
而其中比较靠谱的,以《宣示表》、《荐季直表》、《贺捷表》艺术价值最高——这几表都是楷书。
这主要是钟繇在研究书法时,觉得隶书还不够方正,也总少了些力度。
所以,他经过仔细斟酌,反复实验,去掉了隶书的蚕头燕尾,增加了转折顿挫,终于创造出了一种新的字体——楷书。
钟繇的楷书到底写得怎样,咱们下回再说。
avatar
asmilemouse
38楼
前面提到了钟繇的代表作以《宣示表》、《荐季直表》、《贺捷表》艺术价值最高,那么我们今天就先来聊聊《宣示表》。
《宣示表》的主要内容是钟繇劝说曹丕接受孙权的降书。
当时张达、范强(《三国演义》中误写为范疆)杀了张飞,投奔东吴。这样一来,桃园结义的三兄弟算起来两个都死在东吴手上,刘备怎么可能善罢甘休?所以倾国之力伐吴。孙权觉得自己打不过刘备,就主动向刚上位的曹丕递了降书。魏国这边得了消息,对于是否接纳孙权的降书争议不断,钟繇作为魏国重臣,自然要发表意见,所以就上了这封《宣示表》。

《宣示表》言简意赅,全帖18行,295个字。
想想就知道,作为一份给皇帝看的表章,自然会写得工整端庄。
只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宣示表》是个临摹本的刻本的拓本。
——为什么说得这么拗口?
因为一笑很严谨。
据南朝齐王僧虔《论书》记载:
东晋时期,钟繇《宣示表》真迹流传到王导家。
西晋末年,中原大乱,王导把《宣示表》藏在衣袖中,从江北渡江到江南避乱。
后来,王导看到侄儿王羲之在书法上颇有天赋,就将《宣示表》送给王羲之,嘱咐他认真临习把玩。
王羲之临完后,将原件借给了好友王修。
王修也是一位热爱书法之人,得此视之如命。
可惜的是,王修只活了24岁。
他死后,他母亲见到儿子生前非常喜爱这些墨宝,于是将《宣示表》放进王修的棺中,作为陪葬品埋入地下,从此《宣示表》真迹不见天日。
——啊呦喂,这是你儿子借的好不好?你一声不吭就埋了,这是几个意思?
幸好王羲之大度,不计较。换了传说中的钟繇,说不定会盗了你儿子的墓,让你儿子尸骨都不得安生!
也幸好王羲之还有摹本。
王羲之的书法造诣就不用说了,摹本也保存了钟繇楷书的大致风貌。

南宋末年,宰相贾似道权倾朝野。
他得知《宣示表》王羲之摹本藏在内府之中,便想尽办法巧取豪夺,将其据为己有。
得到《宣示表》后,贾似道为了炫耀,请来高手匠人,将其勒刻于石——连皇家的东西也敢拿出来显摆,气焰之嚣张,可见一斑。
这么嚣张的人往往不得善报。
贾似道死后,家产被抄,王羲之临写的《宣示表》在查抄中不知下落(看过《鹿鼎记》韦小宝查抄鳌拜一节的都懂的)。
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的,只是“贾似道刻本”的宋拓本而已。
不过,金石界素有“汉碑宋帖”之说,汉碑、宋帖分别代表了书法的一个顶峰时代。而宋帖,便以《淳化阁帖》和贾似道刻《宣示表》为代表。
所以,即便是临摹本的刻本的拓本,也弥足珍贵。

《宣示表》贾似道刻本宋拓本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宋代刻帖原石,因被深埋于杭州贾似道旧宅的地下,得以保存。
2009年秋,在北京翰海秋季拍卖会上,《宣示表》原石重现人间。
要知道,宋代刻帖原石传世极少,基本上都是国家重点文物,这还是首次在民间出现。
最后还是北京市政府拨了两千多万巨款买下,入藏首都博物馆。

宋代《宣示表》单刻帖刻石
《宣示表》是按官样书式所写的奏表,足以代表钟繇的楷书风采。
虽篇幅不大,但整幅字气脉连贯顺畅,笔法质朴浑厚,雍容自然,字体宽博而多扁方,显出一种较为成熟的楷书体态和气息。
更具历史意义的是,此帖所具备的点画法则、结体规律等影响和促进了楷书高峰——唐楷的到来。
因此,钟繇的这篇《宣示表》,可以说是楷书开山引路之作。
2007年,我国发行《楷书》邮票,开头第一张,就是钟繇《宣示表》。

《楷书》邮票

《宣示表》部分
avatar
asmilemouse
39楼
说完《宣示表》,就该轮到《荐季直表》了。
《荐季直表》也是命运多舛,且听一笑我慢慢道来。
《荐季直表》为钟繇向魏文帝曹丕推荐关内侯季直的表奏。
这位季直《三国演义》里面没提到过,估计大家不熟。他在建安年间曾为曹操效力,但后来被罢了官。这一罢就被忘了(这哥们也是时运不济啊),直到钟繇见到他生活困顿,这才向曹丕提起,才有了这份《荐季直表》。

《荐季直表》原件早已不存,曾经流传于世的《荐季直表》据传为唐人摹本。
这个摹本为纸本,内芯12.6厘米,长44厘米,19行,共214字。
但因为它点画古朴,多存隶法,笔画、结字都极其自然,章法错落,很好的再现了钟繇书法“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的特征,所以还是得到了书法界的高度评价。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所谓“云鹄游天,群鸿戏海”是指《荐季直表》之字结体宽扁,大小不一,既有韵律美和节奏感,又保持了行列的整齐一致。就像高飞的鸿鹄,姿态舒展,随着翅膀的拍打,远看显得忽大忽小,但整个鸟群队列不乱。
正由于它字法奇古,用笔非常灵活多变,笔墨间没有一点晋代以后人习气,甚至有不少人认为它就是钟繇真迹。
元代陆行直评价它:“繇《荐季直表》高古纯朴,超妙入神,无晋唐插花美女之态。”为“无上太古法书,天下第一妙迹”。
明代学者王世贞认为,在此帖显世之后,“天下之学钟者,不再知有《淳化阁》”(指《淳化阁》所载钟繇诸刻帖)。
《荐季直表》的这个摹本曾收入清内府,乾隆刻《三希堂法帖》时将其列为卷首。
不过刻《三希堂法帖》时,为了适应石块规格,将《荐季直表》的字列进行了重新排列,将19行改为11行。
这样一来,钟繇书法的特点之一——“行间茂密”就改变了模样,
虽然点画描摹精致准确,然而失去真意,格调上就差了一等。

《荐季直表》三希堂版本
看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我在前面说“《荐季直表》据传为唐人摹本”时,加了个定语“曾经流传于世的”?
你们看的随意轻松,可我写的并不随意轻松。这几个字的定语不是来灌水凑字数的(这几句话才是:P)——
1860年,英法联军在圆明园大肆劫掠,《荐季直表》摹本被英兵抢得。
1861年,英国兵船满载劫获自天津南下,泊于广州白鹅潭,就地拍卖他们的“战利品”。住在广东南海的收藏家孔广陶听说此事,急忙赶来。他怕沟通不畅,就拿着几卷字画问英兵有没有类似的东西,英兵一看赶紧说有,就拿出了包括《荐季直表》在内的一大堆字画,卖给了收藏家孔广陶。
——把从别的国家抢到的东西又堂而皇之卖回给那个国家的人,这事儿西方人迄今还在干(例如圆明园兽首的拍卖),看样子都已经成了祖传技艺了。

尽管和本文内容关系不大可我还是要放这张图
你以为在收藏家手里就安全了吗?
所谓祸不单行,《荐季直表》的劫难还没结束。
不久,《荐季直表》被小偷偷走。
由于《荐季直表》太过珍贵,追索甚急。小偷就将此宝像埋银子一样埋入地下。
小偷是胡乱埋的,包装得并不严密。可纸张如何受得了地底的湿气、细菌腐蚀?等到抓获小偷,挖出时宝物时,《荐季直表》已经腐烂不堪,再也无法修复。
——一代国宝,没毁于外敌之手,反而亡于无知家贼,这是最令人痛心的结果!
幸好《荐季直表》的收藏者还为它留下了一张照片。
1984年《书法》杂志将此照片影印发表,世人才得以看到这一珍贵墨迹的庐山真面目。

《书法》杂志翻拍《荐季直表》年历
现在市面上的《荐季直表》版本众多,除了上面讲到的《三希堂法帖》刻本、《书法》杂志照片以外,最出名的,还有《真赏斋帖》刻本。
《真赏斋帖》是明代嘉靖年间(1522年)无锡收藏家华夏(人家就姓华,《唐伯虎点秋香》中华府的华,这个名字霸气吧?),将家中“真赏斋”收藏的魏晋法帖,请挚友文徵明(人家和唐伯虎都名列吴门四大才子哦)、文彭(文徵明长子)钩摹,由名刻手章简甫刻石,刻石后再墨拓成帖。
这个版本点画字形逼真,气度神韵尤存,精妙地传达了古人笔法,得到行家的一致称赞。
现代收藏家、书法家容庚在《丛帖目》中说:“其所摹刻华氏《真赏斋帖》、陆氏《怀素自叙》、孙氏《太清楼右军十七帖》,能夺古人精魄,如生动楷法,绝类待诏。”




《荐季直表》真赏斋刻本
PS:经过一笑查证,网上流传的黄底版《荐季直表》墨迹本,是根据《三希堂法帖》刻本,用现代技术把刻成碑的空心字还原为墨迹的,又叫翻墨本,很多人都以为是原墨迹本或者幸存的那张照片,其实都搞错了。
《荐季直表》翻墨本

avatar
asmilemouse
40楼

前面提到钟繇被人黑了两千多年。
不得不说,钟繇确实有“招黑”体质。
他写的《贺捷表》(又名《戎路表》、《戎辂表》、《贺克捷表》)在很长时间内都不招人待见,知道《贺捷表》的人比知道《宣示表》的人还少。
为啥会这样?
首先你得明白,《贺捷表》贺的,是关羽被杀。
按道理说,钟繇是曹魏一方的重臣,两人是敌对关系,关羽死了,作为敌人钟繇庆贺一下也没什么。
但人家关羽在民间的地位高、形象超好啊!
从宋徽宗开始,为了激励人民的忠义之心以及抗击金军的信心,把关羽封为“义勇武安王”并开始修建关帝庙,开始让关羽上了神坛。
到了元代,为了让老百姓别老是造反,元文宗又封关羽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在全国大建关庙,导致“义勇武安王祠遍天下”。
到了明代,随着罗贯中《三国演义》的传播,“扬刘抑曹”之风迅速在社会上漫延。关羽,也被明神宗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成了“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了。
这样一位忠义的代表,连黑社会都要上香的大神,你钟繇居然还庆贺他的战败被杀,还在《贺捷表》中写出“应期克捷,馘灭凶逆。贼帅关羽,已被失刃”等字句,这太伤老百姓对关羽的感情了,这是有多不招人待见啊?
尽管站在钟繇的立场,贺捷“政治正确”,但你冒犯了世人的精神偶像,难怪你写的《贺捷表》没多少人愿意看。
据说明末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为了讨好情郎冒辟疆学写钟繇书法。等她临到《贺捷表》时,见到“贼帅关羽”字样,便气得把笔一扔——本姑娘从此不学钟繇这个坏银的字了!

实际上,《贺捷表》的艺术价值还是挺高的。
写《贺捷表》时钟繇六十八岁,他的书法此时已自成一派,行间茂密,点画厚重,自然质朴。
虽然帖中还保留较浓的隶书笔意,但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已经算是比较标准的楷书了。
《宣和书谱》说:“楷法今之正书也,钟繇《贺克捷表》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
要知道,楷书又被称为正楷、真书、正书,“正书之祖”这是一个多么牛叉的头衔啊,就落在《贺捷表》上了!

贺捷表
纵观秦汉书法,在钟繇以前,尽管有些碑版已具有楷意,但相比之下,钟繇的作品更能让人感觉到从隶书到楷书的转变。
唐张怀瓘《书断》说:“若真书古雅,道会神明,则元常第一”。
宋姜夔《续书谱》评价:“古今真书之神妙,无出钟元常,其次则王逸少”。
钟繇还利用他的地位和影响力,大力推动楷书的应用。
所以把他尊为“楷书之祖”尽管有些夸张,但总的来说还是并不为过。
哪怕到了现在,哪怕你用的是钢笔、铅笔、中性笔之类的硬笔,在学习楷书,尤其是小楷的时候,钟繇的作品仍然是很好的法帖。
(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