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论语,一本关乎心灵与智慧的书(长篇连载,每日更新)
avatar

论语,一本关乎心灵与智慧的书(长篇连载,每日更新)

昆X
1楼
● 写在前面:
第一次在天涯发帖,总觉得应该先说点什么。那好,就简单说说自己心目中的《论语》吧。
在我看来,《论语》并无糟粕,因为它与封建学说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论语》也并非如黑格尔先生所说“没有一点思辨的东西,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而孔子亦只是“一位实际的世间智者”。相反,《论语》中不仅有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兼有心理学,是一本充满哲理且不失情趣的精品佳作,是一本关乎心灵和智慧的书。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以“译注体”的形式,和大家一起分享《论语》中点点知识和滴滴智慧。由于不少篇章的解说会与传统注解不大一样,为了不至于被我这位“新司机”带偏,在每一章的最后,均会附有杨伯峻先生的译文。
弱弱地声明下,自己因为小脑偏瘫的缘故,手脚不甚利索,至今使用“一指禅”,码字实在不快,加之工作和社交等因素,更新速度可能会慢;不过,会尽量做到一日一更,甚至一日几更。另外,本文的所有内容均将首发于华声论坛。不过,在华声,是分篇发表的;在天涯,则准备长篇连载。对于我来说,长篇连载更能会更具有归宿感吧。欢迎大家多多吐槽,多提宝贵意见,千万不要因为我自己乃一名80后的脑瘫君,就笔下留情。
最后,顺便简单地介绍下孔子,下一贴则正式开拔。
● 被追封的孔子
avatar
昆X
2楼
0101 孔子为何会为“人不知而不愠”者打call?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习”在古书中,有“实习”“践习”的意思,《礼记·射义》中便有“习礼乐”“习射”;《史记·孔子世家》中亦“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等。“时习”便是经常温习,以求巩固,以备实践;当然,领悟能力强的学者,亦可通过“时习”来“知新”,所谓“温故而知新”。“说”则是通假字,通“悦”,高兴、愉悦。至于“学”,则可从鲁哀公和孔子的对话中,初见端倪。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颜回无疑是孔子心目中最为好学的学生之一,而其好学的重要表现便是“不迁怒,不贰过”,既不迁怒于人,亦不重犯同一过失。由此,小编推断,孔子眼中的“学”,主要并非知识技艺,而是为人处世;并可从“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等处,得以证实。
不然理解,孔子为何会认为学习是快乐的,而非苦逼的;主要是因为经常温习这些为人处世方面的学问,并学以致用,对促进和维护人与人之间甚至是人与大自然间的和谐关系,大有裨益。这种“你好我好大家好”之事,确实能够令人愉悦。
avatar
昆X
3楼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朋”,可有两种说法,即:一、有朋友;二、通“友朋”,即朋友。汉代学者认为“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按其说法,取第二说,似乎更妥。不过,在小编看来,这两种说法的差异不大,也就不去展开了。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能够和那些自己志同道合的远方朋友相聚,确实是件很惬意的事情。不过,对于一般人家来说,倘若经常有朋友从远方来,恐怕也不见得承受得起,因为开销不够;总不能为了“不亦乐乎”,便去打脸充胖子。况且,“近朋”又当咋办,总不能厚此薄彼吧?因此,小编认为本句所要表达的并非是单纯的待客之道,而是做学问应耐得住寂寞。
愚公移山时,以智叟为代表的四邻八舍,纷纷讥笑其傻,但愚公并未因此退缩,依旧矢志不渝,最终感动上天,移走大山。孔子本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他的学问,直到五百年以后的汉武帝时候才开始渐渐地流行开来,司马迁撰《史记》,便高度赞扬了孔子,给予其“世家”的殊荣。因此,小编觉得,做学问不妨亦要像愚公、孔子那般,能够矢志不渝,能够“守死善道”;这样,即便周遭之人均不理解,亦会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哪怕此人来自远方,身处将来。
avatar
昆X
4楼
●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君子”,历来有两种划分标准:一是以身份地位来划分,“君子”即指具有高贵身份、显赫地位的人;一是以学问来划分,“君子”即指具有高深学问的人。《论语》亦不例外,只是多与学问有关,而很少涉及身份地位,如“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等;故,小编以为本句中的“君子”,亦是指具有高深学问的人。
那么为何“人不知而不愠”,便能算是君子呢?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的开篇便提到“文人相轻,自古而然”;直至今日,文人间相互谩骂甚至相互殴打的事,恐怕亦非绝耳。而之所以文人会相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担心自己被轻视、被不知。当然,这种担心的背后,恐怕主要还是担心自己的面子、名誉、地位、甚至财富等各种利益受损。故,孔子说“放于利而行,多怨”;一个真正“义以为质”的君子,则“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又何来愠之有。况且,小编认为,一个人倘若在“不知而不愠”的心境下,亦能做出学问来,多半不会归于虚浮,的确算得上是当之无愧的君子。
avatar
昆X
5楼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杨伯峻先生所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本人所译:孔子说:“学并能经常温习,以备实用,这难道不令人感到愉悦吗?即使自己的所学不被身边所接受,但总会有能与自己惺惺相惜的人,即便他远在天边,远在未来,这难道不令人感到快乐吗?没人理解,自己亦不恼怒,这难道不是君子吗?”
avatar
昆X
6楼
0102(上)老子抑或孔子,谁的“道”更具吸引力?
按照顺序,本该解读《论语》的第二章:“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不过,该章出现的“道”和“仁”,乃《论语》中颇为重要的两个概念;故,自己想先发两个号外,漫说一下不可不知是“道”和颇为神秘的“仁”。
● 老子眼中的“道”
老子在定义“道”时,曾如是说:“有物,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其大意是: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
不过,在我看来,“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用今天的话语来说,更像是指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太初状态;“混成”,意味着该物极具密度,“周行而不殆”,则是指该物极具能量,但是否指温度极高,便无从得知。不过,个人认为,老子在两千多年前便有这样的认识,实在是大大地了不起;因为在西方,直到1927年,宇宙大爆炸的假说,才由比利时天文学家和宇宙学家勒梅特首次提出。
况且,老子非常坦诚,不知道该混成之物的称谓,只好勉强为其取了名字:该物名“大”字“道”;“大”是其“名”,“道”是其“字”。同时,简单交代了,取名为“大”的理由:“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反”是否便是指今天所称的“暗物质”,自己同样无从可知;不过,有一点是可知的,即:老子眼中的“道”是物质的而非意识的,且“道”的上面还有更高级别的物质:自然。
avatar
昆X
7楼
● 孔子眼中的“道”
与老子相比,孔子眼中的“道”,可能更为简单且形象些:“道”,即“路”也。不过,较之“路”,“道”不仅可指有形之路,而且可指无形之路。大家知道,“路”的作用,便是往来通行,人们通过“路”,便可以比较顺畅地从甲地到达乙地;而“道”亦是如此,人们通过“道”,便可从一种状态到达另一种状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贫到富。
当然,在孔子看来,并非所有的路径,都能称之为“道”;“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假如一个“贫且贱”的人,通过种种为非作歹、不义之路径,变得“富且贵”;那么孔子不但不会以为“荣”,反而以为“耻”。
因此,只有那些正确的、能被大众广泛通行的路径与导向,才能被孔子称作“道”,正所谓“就有道而正焉”。此外,在《论语》中,“道”除了作名词词性,还可作动词词性,如“道千乘之国”“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便有“引导”之义。
avatar
昆X
8楼
0102(中) 如果“仁”被定义为良好的心境,你会接受吗?
● “仁”并非孔子的首创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个仁”,是歌手卜学亮所唱《子曰》中的一句歌词,而王蒙先生在解读《论语》时,亦将“天下归仁”提到书名的醒目位置。然而,孔子的中心思想真的是个“仁”吗?这个这里暂且不作正面评论,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小编可以肯定的是,“仁”,并非孔子首创。
比如《道德经》和《诗经》中都出现过“仁”:“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等,即便是上段提到的、耳熟能详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亦非是孔子说的,而是出自于《周易·系辞》。不过,话又说回来,“仁”的学说,确实因孔子而发扬光大。
avatar
昆X
9楼
● 何谓孔子心目中的“仁”
360百科给出的解说是:“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不过,这个解说,孔子本人是否能够接受,则有待商榷。因为在孔子看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的实现,要依据于“德”和“仁”。换而言之,“德”和“仁”是实现“道”的左膀右臂,是独立并列的;可见,孔子不会将“仁”与“道”“德”视为同种概念。不然,他老人家的这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就只是简单地重复了。
那么何谓孔子心目中的“仁”?由于孔子本人没有明确而统一地定义过,以至不同人问孔子,得到的答案并不一致,即使是同一人在不同的场合下问“仁”,所得回答亦不相同。如樊迟三次问“仁”,得到的答案分别是“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爱人”和“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因此,“仁”似乎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尤其是当原宪问“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孔子答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南怀瑾先生便直言“中国文化所标榜的仁的道体,就像道家、佛家所谓‘得道’那样,不可知、不可测,是非常高,不可思议的一个境界”。
然而,“仁”真的有这么高深莫测、遥不可及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因为,在孔子的眼里,“仁”并不神秘,亦不遥远,“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仿若“仁”就在身边,只要愿意,便可拥有。有人或许觉得,是不是因为孔子是圣人,学问高且深,所以能够欲仁得仁?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岂能如此轻松的做到?
事实上,即便如我这样普通的大众,只需努努力,同样可以做到“欲仁”则“斯仁至矣”。因为“仁”说穿了,便是指良好的心态。不过,自己更乐意用“心境”一词来代替“心态”一词。因为另一位前辈孟子说过:“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安宅”虽然无法安人身,但可以安人心,况且“安宅”是一个立体的概念。因此,唯有将“仁”定义为人的良好心境,心之“净土与乐园”,才能充分地向孟子老前辈致敬。也只有将“仁”定义为良好的心境,才能对“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孝道,仁之本与”“巧言令色,鲜矣仁”“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等章句,作出更为合理解释。
avatar
昆X
10楼
0102(下)齐桓公告诉你孝弟并非封建学说
下面正式进入《论语》的第二章:
● 貌似孔子的有若
有若,字子有,孔子的学生,被尊称为有子。有若勤奋好学,能比较全面深刻地理解孔子的学说,尤其重视孝道,且主张藏富于民。因其品学兼优,且“状似孔子”,孔子死后,曾一度被孔门弟子推举为“师”。
● 孝弟的实质
“孝”,即孝敬父母;“弟”,则通“悌”,敬重兄长。“孝”和“弟”的实质在于“敬”。以“孝”为例,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如果只是养而不敬,即便是富养,亦算不得孝。对于兄长,亦是如此。
一天,孔融的父亲拿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这便是著名的“孔融让梨”,之所以能成为千古佳话,是因为人们在这个故事中看重的不是梨,而是梨背后的“让”,而这种发自内心“让”,便是一种“敬”、一种“悌”。
avatar
昆X
11楼
● 犯上作乱
有一个叫“土地公打玉皇”歇后语,说的便是“犯上作乱”。在封建社会,统治者最害怕的就是被统治者犯上作乱,而被统治者似乎也怕自己被定性为“犯上作乱”,如郭沫若先生在《少年时代·反正前后》中便这样写道:“在封建社会的教条之下束缚久了的人,最怕的是‘犯上作乱’‘不忠不义’的罪名”。
不过,在孔子看来,似乎正义的反抗,是算不得“犯上作乱”的,否则孔子他老人家也不会说:“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因此,小编觉得,有若所说的“犯上作乱”也不一定就是指人民的反抗、起义。只有为谋私利而以不敬之心触犯甚至谋逆上级、长辈,这样可能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犯上作乱”。如此定义,或许也更符合有若的本意些。只是不知大家以为如何哦?
● 本立而道生
“务本”便是指致力于分内之事。俗话说:“务外非君子,守中乃丈夫”。有些人之所以热衷于务外,既有物质方面的原因: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亦有精神方面的原因:显摆。“道”,则上文所提到:孔子眼中的“道”,即正确路径与导向。小编觉得,孔子眼中的“道”,有点类似于西方哲学中的世界观,不过比世界观更为科学的是,“道”自带正方向。
如果大家都去务本而不务外的话,那么个人乃至社会自然也就有道了。这便如孔子所说的“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世上本就有道,只是走的人少了,道也就渐渐的荒废了。这或许就是孔子周游列国的原因:想说服各诸侯重新立道,引导民众回归正道。下面,重点来了。
avatar
昆X
12楼
●  孝弟确乃仁之本
“仁”,上文亦有提到:“仁”,即良好的心境;不过,正如孔子所认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仁”的培养是由近及远、由己及人的。试想,一个人如果连身边的至亲都不能做到自然地热爱,又怎么能自然地去热爱他人呢?即便是热爱,爱的恐怕亦非其人而是其背后所拥有的物。换而言之,即物比人更重要。
《史记·齐太公世家》便记载有“管仲病,桓公问曰:‘群臣谁可相者?’管仲曰:‘知臣莫如君。’公曰:‘易牙如何?’对曰:‘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公曰:‘开方如何?’对曰:‘倍亲以适君,非人情,难近。’公曰:“竖刀如何?”对曰:‘自宫以适君,非人情,难亲。’管仲死,而桓公不用管仲言,卒近用三子,三子专权”。
易牙、竖刁和开方三人均为齐桓公的宠臣,都曾做过让齐桓公很感动的事。易牙,为了桓公想尝人肉的戏言,便把自己的儿子杀了,做成肉菜,献给桓公尝鲜;竖刁,为了留在桓公身边伺候,竟然挥刀自宫;而公子开方,为了跟随桓公而放弃了卫国公子的位置,甚至连父母双亡亦不回去奔丧。因此,桓公认为这三人都是真正敬爱自己的人,想对他们委以重用。管仲却抱有不同的看法,认为此三人均“非人情”,“不可”“难近”“难亲”,不能委以重用,而桓公不听,结果两年后,在三宠地介入下,“五公子各树党争立”,而且不给桓公饭菜,任其困厄哀呼。至桓公卒,三宠赶走太子,“太子昭奔宋”而其余四公子互相攻击,“以故宫中空,莫敢棺。桓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虫出于户”,惨不忍睹,最后还是太子借助宋国的力量登上王位,桓公才得以安葬。
之所以会提到这样一段史实,小编主要是想告诉大家:虽然如杨伯峻先生语“封建时代也把‘孝弟’作为维持它那时候的社会制度、社会秩序的一种基本道德力量”,但并非便如有的注家所称“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而是真地如有若所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培养一个人的仁境,确实得从自然、真心地热爱身边人做起。
avatar
昆X
13楼
【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
杨伯峻先生的:
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
昆X的:
有子说:“一个人孝敬父母、敬爱兄长而喜欢冒犯上级的,少有;不喜欢冒犯上级而喜欢谋逆的,更是没有。君子致力于分内而非务外,那么便能道法自然,自然有道;而务内又得从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开始,故孝悌乃‘仁’之根本!”
avatar
昆X
14楼
——————————————————分割线——————————————————
欢迎大家提问或者拍砖。
——————————————————分割线——————————————————
avatar
昆X
15楼
今天继续和大家一起分享论语的1·3章和1·4章,同时也希望大家多提些诸如“一以贯之”的“一”是什么东东,孔子和南子有无微妙关系,孔子是否为君讳这类比较“古怪”的问题。共同探讨哦。好了,正式开拔。
avatar
昆X
16楼
0103 “巧言令色”并非语言技巧
有人说,“巧言令色”是门语言技巧,而且越来越有市场。确实,21世纪的人们,的确更加注重语言艺术,但在我这位脑瘫君看来,“巧言令色”并非语言技巧,因为它不同于由衷的赞美与真挚的笑容。
● 巧言、令色:
生活需要赞美与笑容。由衷的赞美和真挚的笑容,能够开启对方的心扉,拉近彼此的距离;但若非发自肺腑而是刻意讨好,这样的赞美与笑容,便是“巧言”“令色”。“巧言”“令色”和“足恭”一起,便可勾勒出一幅活脱脱的奴才相。如1·2章才提到的易牙、竖刁、开方,即为典型的“巧言令色”之徒。
avatar
昆X
17楼
● 鲜矣仁:
相由心生。由于“巧言”“令色”并非自然而是刻意,非但不是由衷地敬佩,而且很可能是“匿怨而友其人”(5·25);这便意味着“巧言”“令色”的状态难以长久持继,一旦被讨好的对象失去了被讨好的价值,讨好者便有可能立即停止对其的“巧言”与“令色”,甚至有可能还会落井下石、背后一枪。同时喜欢“巧言”“令色”的人,往往容易迁怒于人,即:在讨好甲的同时,亦希望为乙讨好;在被甲奴隶的同时,亦喜欢奴隶乙。在这种情形下,心境被太多的外部因素所左右,又怎么能真正地做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2·1)。
不知大家以为呢?
avatar
昆X
18楼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杨伯峻先生的:
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昆X的:
孔子说:“花言巧语、面目伪善,近乎奴才般地恭维与献媚,这类人很少能够行仁的。”
好像两者的差别并不大,伯峻先生将“仁”与“德”连在一块,将“仁”看成是“德”的一种,而我主张“仁”与“德”是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仁”指的是良好的心境,心之乐园与净土;而“德”呢?这个留待1·9章再说去。这也没办法,谁让我是火星处女,喜欢按顺序办事;而太阳射手又向往自然而非刻意。
调皮
avatar
昆X
19楼
对了,孔子的生日好像是9月28日;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应是10月13日,但不管怎样,孔子应是天秤男一枚。这对研究孔子的思想、行为或许会有一定的帮助。毕竟,星座也算门与概率有关的学问吧。大家以为呢?
现在,继续。
avatar
昆X
20楼
0104 “正女不从二夫”便是忠吗?
这一章是曾子之言,那么就从认识曾子开始吧。
● 曾子:
名参,小孔子四十六岁,十六岁拜孔子为师,勤奋好学,一生积极实践和推行以仁孝为核心的孔学主张,他的修齐治平的为政观,尤其是省身、慎独方面,颇得孔子真传,据传著有《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孔子之孙子思便师从于他,又由子思传授给孟子。
● 三省:
《麻雀》中有个反派便起名叫苏三省,坏得透顶,实在有违“三省”的初衷。那么什么是“三省”呢?它可有三种说法。一、三次省察;二、从三个方面省察;三,多次省察。
《论语》中有不少章节出现“三”,如“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6·5)、“三月不知肉味”(7·13)、“三年学,不至于谷”(8·12)等,这些章节中“三”并非特指数量三,而是泛指多且久。因此,本章中,多数注家取第三说,即多次省察。然而,如取该说,便意味着一日之中要进行多次省察,且不设上限;这样不免精力疲惫,哪里还会有工夫去专心做事呢?“思而不学则殆”(2·15),我想,曾子不会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吧。故不从之,取第二说。
至于“省身”,实际便是省心吧,所谓“内自讼”(5·27)。
avatar
昆X
21楼
● 冯道与管仲
同样是诚恳厚道,尽心做事,但后世对管仲和冯道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究其原因,或许管仲身后有孔子,而冯道身后只有欧阳修与司马光。更确切地说,孔子及其弟子眼中的“忠”与后世封建社会所提倡的“忠”有所不同。
孔子及其弟子提倡的“忠”是“忠”的本义:心态中正、诚恳厚道、尽力做事、以敬己心。封建社会所提倡的“忠”则是“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荀子·《劝学》)、“正女不从二夫,忠臣不事二君”“君有过则强谏力争,国败亡则竭节致死”(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九十一)。
触发司马光有此感概的人,是冯道。他早年曾效力于燕王刘守光,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先后效力于后唐庄宗等十位皇帝,期间还向辽太宗称臣,始终担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冯道在任期间,为人清静俭朴,宽容大度,事亲济民、提携贤良,并创官刻书籍之始;在五代时期有“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的声望。然而,仅仅因为他历仕四朝,便被司马光斥为“奸臣之尤”,而欧阳修更骂其“不知廉耻”,不如断臂守节的妇人。
我想,如果按荀子的“事两君者不容”的标准来评价孔子,那么其品行恐怕还不如冯道。冯道历仕四朝尚有客观原因;孔子周游列国,则大多系主观所为,如:“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18·3)、“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15·1)。况且,当子路和子贡问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管仲是不是“未仁乎”“非仁者与”?孔子给予了肯定回答,“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14·17)。
avatar
昆X
22楼
● 信:
诚实守信。“信”和“忠”一样,亦需尽心竭力地做事,要么不许诺,一许诺,除不可抗因素外,说到就得做到,且保质保量,不敷衍了事、华而不实。所不同的是,“忠”的对象,是人家所托之事;“信”的对象,则是自己许诺之事。
因此,我个人认为,“忠”“信”本身就含谨慎的成分,做出应承和许诺前,一定需慎重:一方面,既要考虑这件事是否违义、乱德、害仁;另一方面,又要考虑这件事自己是否有能力做得到、做得好。
● 传:
“传不习乎”,可有两种说法。一、老师传于自己的学问;二、自己将学问传于他人。
鉴于曾子不可能每天都在传道授业,但可以每天都会温习老师教授的东西,即便老师去世,亦可对照老师的教诲,反省自己的言行;故,取第一说。
avatar
昆X
23楼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伯峻先生: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昆X: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从三方面来反省自己。为他人做事,是否已尽心竭力;与朋友交往,是否做到诚实守信;老师教授的东西,是否得到温习践行。”
看来本章主要是“三”上有所分歧。
avatar
昆X
24楼
年终事多,尤其办公室。刚下班,晚上散散步好了。明天在更新去。
avatar
昆X
25楼
@大米大大米米大面 2018-02-08 00:24:22
老外吗
说的比较中肯
孔子不实际,不好好做文章也不是孔子了,对吧
但是,这里的这个智,好像翻译上不太对
你比如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个就不是纯文学
可以三十六维的用
站着说说能说,走着说说能说
自己说说,会客说说
活着说,死了也能说,对吧
哪里都能拿来说说
当然了,这个我看功就不在孔子了
因为太大,这个要是穿越了接接,人家也不是个贪得无厌的......
-----------------------------
小时候,我看论语,也是大失所望,看了译注,有些不是废话吗?直到一些机缘巧合,开始深入了解它,才发现它的好处。我的性格平时比较平静,就怕人家有所误会,记得6岁那年,我和邻家小孩在楼下玩沙子。不知何故,他哭了,他妈到阳台来看,他就说是我打的。我解释,他妈就是不听,或许也是自己脑瘫的缘故,吐词不清吧,总之多次解释后,他妈都不相信我。我的脾气一下爆发,当的他妈的面,就是啪的一耳光。从那以后,这个突然爆发的毛病想改却改不了。直到阅读论语,慢慢让心归于平静,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还有一句,同样喜欢,不迁怒,不贰过。所以对于孔子,对于论语,有种说不出的感激吧。论语,在我看来,确实是一本可以平和心灵、提升智慧的书。当然,并非自己有意拔高。
avatar
昆X
26楼
今天继续,不过明天还得扶贫,不能睡得太晚,争取更新两章好了。
avatar
昆X
27楼
0105 节用而爱人:孔子是为万众代言,还是仅为官员代言?
● 道千乘之国:
道:这里作动词解,引导、治理。
乘:辆,指战车。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三人,车下步卒七十二人,后勤人员二十五人,共计一千人。
“千乘之国”,便是指拥有一千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礼制大致这样:天子六军,每军千乘,共六千乘;大国三军;中国两军;小国一军。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一般为中等规模的诸侯国。
● 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
敬事:认真、谨慎地处理国家事务。
信:诚信无欺,具有公信力。
节用:节约用度;往往意味着一个国家的税率处在一个较为合理的区间,至少不会与民争利。
人:可有三种说法。一、如杨伯峻先生所说,“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可见其用法为狭义”;二、如《论语诠解》,“诠释”部分的“人”是指士大夫以上阶层的人,“解读”部分的“人”则是指百姓;三、如李泽厚先生所说,泛指“人民”。
钱穆先生说“爱人”,即“以爱人为念”,良是。因为“以爱人为念”可以道出孔子深切的人文情怀:以人为本、物比人轻。“厩焚,子退朝日:‘伤人乎?’不问马”(10·15),在孔子所处的时代,马比马倌珍贵、地位要高,“爱物胜于爱人”的现象相当普遍,奴隶甚至仍可用来殉葬。故,取第三说。
那么何谓“爱物胜于爱人”呢?正如《西游记》中的玉皇大帝,只因卷帘大将打坏了御用的琉璃盏、西海龙王三太子烧坏了御赐的夜明珠、凤仙郡太守打翻了贡品,便将他们贬妖的贬妖、受刑的受刑;这便是典型“爱物胜于爱人”。《西游记》虽是小说,然而亦是现实的写照;早在两千年前的孔子,却已提出“爱人”的思想,实在是了不起。
● 使民以时:
征用民力应选择农闲的时候,以不违农时、不夺农时。
确保粮食安全,现代仍是国家的第一号战略,就在前几天,农业部余欣荣副部长在春耕春产视频会议,便好几次提到粮食安全问题;在古代农业社会里,“使民以时”,保证粮食安全,便显得更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国之命脉。
当然,“使民以时”,亦暗含有轻徭役的主张。因为如果徭役重的话,管他闲时还是农时,照征不误。
avatar
昆X
28楼
【原文】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
伯峻先生的:
孔子说:“治理具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工作,
信实无欺,节约费用,爱护官吏,役使老百姓要在农闲时间。”
昆X的:
孔子说:“引导千乘之国,应当认真谨慎地处理国家事务,诚信无欺,具有公信力;节约用度,并以爱人为念;征用民力时,则应选择农闲的时候,以不违农时。”
本章分歧之处便是“节用而爱人”。“人”到底指大众,还是仅指官员?大家怎么看哦。期待您的讨论。
avatar
昆X
29楼
0106 为“先行后文”的教育理念点赞
孔子其实并不那么看重“文”,至少不似部分人想象中那样看重“文”。这点,可从1·6章中,管窥一豹。本章主要讲的是个人的修身之道。
●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弟子”,可有两种说法。一、学生;二、为人弟者与为人子者,泛指年轻人。在下取第二说,自然亦包括孔子的弟子。杨伯峻先生据杨遇夫先生的《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卷一,将“谨”解说为“寡言”,我则根据《说文》:“谨,慎也”,作“谨慎恭敬”解。
“亲仁”,同样可有两种说法。一、亲近有仁德的人;二、亲近于仁,使自己拥有“仁”的心境。鉴于“泛爱众”,其“众”便已包括有仁德的人。况且,“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2·1),行仁靠自己、而非他人;也就是说,孔子并不认为亲近有仁德的人,便一定能够行仁。故,自己取第二说。
avatar
昆X
30楼
●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文”,可作“文艺”解。古时推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文”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点缀人的生活;故,孔子说“游于艺”(7·6)。在孔子心目中,“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等“行”是排在“礼”“乐”“射”“御”“书”“数”等“文”之前的;也就是说,“行”重于“文”:如果“行”不及格,那么即使“文”学得再好,亦是要不得的,属本末倒置。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六艺”的科目虽少,但亦算比较全面、均衡。在下试着将“六艺”粗略地分类了下,便大致可归为三类,即:“文事”类(书、数)、“武事”类(射、御)和“公共”类(礼、乐)。
avatar
昆X
31楼
【原文】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
伯峻先生:
孔子说:“后生小子,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离开自己房子,便敬爱兄长;寡言少语,说则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力量,就再去学习文献。”
昆X:
孔子说:“年轻人在父母面前,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要敬重兄长,谨慎恭敬且诚实守信,广泛地友爱众人,这样便可亲近于仁。做到这些后,如仍有余力的话,再去学习“礼”“乐”“射”等文艺知识。”
两者有些小歧义吧:如对“仁”的解释,另外就是“而”,伯峻先生认为“而”是并列关系;自己则认为“而”乃因果关系。也不知谁给出的译文会更接近孔子的意思些?
avatar
昆X
32楼
@大米大大米米大面 2018-02-08 00:24:22
老外吗
说的比较中肯
孔子不实际,不好好做文章也不是孔子了,对吧
但是,这里的这个智,好像翻译上不太对
你比如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个就不是纯文学
可以三十六维的用
站着说说能说,走着说说能说
自己说说,会客说说
活着说,死了也能说,对吧
哪里都能拿来说说
当然了,这个我看功就不在孔子了
因为太大,这个要是穿越了接接,人家也不是个贪得无厌的......
-----------------------------
@昆X 2018-02-09 21:55:00
小时候,我看论语,也是大失所望,看了译注,有些不是废话吗?直到一些机缘巧合,开始深入了解它,才发现它的好处。我的性格平时比较平静,就怕人家有所误会,记得6岁那年,我和邻家小孩在楼下玩沙子。不知何故,他哭了,他妈到阳台来看,他就说是我打的。我解释,他妈就是不听,或许也是自己脑瘫的缘故,吐词不清吧,总之多次解释后,他妈都不相信我。我的脾气一下爆发,当的他妈的面,就是啪的一耳光。从那以后,这个突然......
-----------------------------
@大米大大米米大面 2018-02-10 19:59:43
听来啊,是这个,呵呵
我这种对于孔子却好像跟风了
不过呢
可能关于孔子的学术氛围还是差了些
好比说,我一个普通民众
最关心的还真不是孔子
倒是,论语故事的感应力
我感觉,很新颖
并不是教育系统给予我们的那种古代的感觉
你觉得呢
但是,没白话
似乎,这个体系,也不敢保证孔子的故事是否就是一个独立的单元
当然了,文革洗了洗
还是将个课题,留了......
-----------------------------
其实在论语中,孔子也讨论过类似的课题:“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李零先生解读该句时,认为“反对时髦是孔子的特点”。因为“紫色”是时髦的颜色,“郑声”是时髦的音乐,而“利口”则是时髦的政治;然而,就实质而言,便会发现孔子所恶的三事,乃是在折射文化领域里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该种文化现象至今仍有存在。如:不少优秀的严肃文学作家其人气抵不过网络作家、鸡汤作家,高评分的文艺片其票房收入往往不如差口碑的商业烂片。
好在作学问不是为人而是为已,聊以自慰吧。
avatar
昆X
33楼
0107 重学力而非学历的子夏
“贤贤易色”,一般的解释是:“用尊贵优秀品德的心来交换(或者改变)爱好美色的心。”照这种解释,这句话的意义就比较空泛。陈祖范的《经咫》、宋翔凤的《朴学斋札记》等书却说,以下三句,事父母、事君、交朋友,各指一定的人事关系;那么,“贤贤易色”也应该是指某一种人事关系而言,不能是一般的泛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把夫妻间关系看得极重,认为是“人伦之始”和“王化之基”,这里开始便谈到它,是不足为奇的。
然而,伯峻先生的这种解读,当真是对的吗?在下试着作出自己的分析,以供抛砖引玉。不过在分析之前,请允许在下简要地介绍下子夏。
avatar
昆X
34楼
子夏:
姓卜名商,孔子的学生,小孔子四十四岁。子夏少时家贫,苦学而入仕,曾作过鲁国太宰。孔子死后,他来到魏国的西河(今山西河津)讲学。授徒三百,当时的名流李克、吴起、田子方、李悝、段干木、公羊高等都是他的学生,连魏文侯亦“问乐于子夏”,尊他为师,史称“西河设教”。子夏修习经典,擅长发掘经文的微言大义,曾作《诗大序》;擅长易理,今传孔子《易传》很可能便出于子夏的传述,即《子夏易传》,并撰有《丧服传》。
贤贤易色:
“贤贤”,可有三种说法。一、见到贤人,脸上显示出恭敬的神色;二、用好色之心好贤;三、注重内在美而非外在美。在下取第三说。“色”,可有两种说法。一、专指女色;二、泛指各种外在美。伯峻先生自然是取第一说,甚至认为此“色”特指妻色。然而,在下认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何取克服这种“爱美”的天性,不以颜值取人而是以贤取人,便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因此,这里从众,取第二说,即:泛指各种外在美,如皮肤好、五官漂亮、身材苗条、装扮靓丽及显赫的家世背景等。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君”,据《说文》“君,尊也”,可以推断,“君”是对他人的尊称,而不一定特指君主。不过,据传统注解,“君”即特指国君或者君上;“致其身”亦被理解成牺牲生命(伯峻先生认为“致”有“委弃”、“献纳”等意义,故用“豁出生命”来译它)。
这便意味着当忠孝不能两全时,需选其“忠”而舍其“孝”。因为“事父母”只要“竭其力”、尽力就好,“事君”则要“致其身”、牺牲生命。既然连生命都可牺牲,那么“孝”自然要让位于“忠”。然而,孔子说:“邦无道”则“免于刑戮”(5·2)、“隐”(8·13)、“卷而怀之”(15·7);由此可见,在孔子的观念里,即便对于君主,亦无需绝对效忠和服从。因此,子夏所讲的“致其身”亦不一定便是指要牺牲生命,而是同“竭其力”,能够尽心竭力即好。故,在下认为,“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很可能为互文修辞。
此外,父母和君是长辈、尊者,贵在尽心竭力;朋友是平级,则贵在言而有信,言行诚实守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此句不难理解,即:这样的人即使没有学习过,我亦一定会说他已经学习过。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子夏的这种“轻学历、重学力”观念,本身便是“贤贤易色”,重内涵而轻表象。
avatar
昆X
35楼
【原文】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
伯峻先生:
子夏说:“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爹娘,能尽心竭力;服事君上,能豁出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这种人,虽说没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昆X:
子夏说:“能够看重他人的内在美而非外在美;能够尽心竭力服事父母和尊者;与朋友交往,言行能够诚实守信。这样的人,即使没有学习过,我亦一定会说他已经学习过。”
avatar
昆X
36楼
0108 孔子是鲁迅先生口中的“势利眼”么?
● 君子不重则不威:
此句比较好理解:“重”,自重,指的是谨言慎行,重视自己的人格;“威”,即威严。确实如此。试想,一位君子,如果连自己都不自重,不重视自己的人格,又怎么指望可以获得他人的真心尊重,自然也就无法在他人面前树立威严。
● 学则不固:
此句中,“固”比较有争议,可有三种说法:一、稳固,牢固;二、固陋;三、固执。在下认为,第二说,学了自然便会不固陋、不寡闻;不过如此浅显的道理,孔子又何必要特意强调。第三说,不固执已见,若用来指学术要博采众长而非一家之言,倒也说得通;然而,《论语》中“学”并非指狭义上的学术,而指广义上的学问,兼具“行”与“文”,且“行”优于“文”,如此理解恐怕亦不妥之。
故,在下主张取第一说。这样,既可在逻辑上讲得通:君子如果不自重,则心浮气躁,在这种心态下,很难做出来真正稳固的学问;同时亦能符合孔子的观点:“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7·26)、“守死善道”(8·13)、“唯上知和下愚不移”(17·3),“恒”“守死”“不移”均有“稳固”之意。
avatar
昆X
37楼
● 主忠信:
“主”亦可有两种说法:一、“以……为主”;二、如何新先生所译“守持”。鉴于“守持”比“以……为主”在翻译12·10章“主忠信、徙义,崇德也”时,无论从训诂而言还是语意来讲上,均胜一筹;且既然“以忠信为主”,则意味着可以有“不以忠信为主”的时候。那么什么时候该忠信,什么时候又不该忠信呢?当然,伯峻先生将此句译为“要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这自然可备一说。不过,在下觉得,取第二说,至少从语法上,会更胜一筹,即:“主忠信”与“徙义”均为动宾结构,
avatar
昆X
38楼
● 无友不如己者:
本句历来众说纷纭,最主流的有两种说法。
◆ 第一说: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鲁迅先生在其《杂忆》中写到:“孔老先生说过‘毋友不如己者。’其实这样的势利眼睛,现在的世界上还多得很。”势不势利,姑且不说,只不过在下以为,《论语》中才说要“泛爱众”(1·6)、友爱众人,现在却又说要“无友不如己者”、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孔子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友”作动词时,无“爱、亲近”之义,又或者所谓“众”便是指全部的胜己者?况且,鲁迅先生分析得没错,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的确有那么点势利。
李零先生在《丧家狗--我读论语》一书中却坚持认为:“不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就是孔子的意思,很清楚,用不着拐弯抹角”“如果不如己者不配交朋友,那胜己者也不应该和你交朋友,顺推行,逆推不行”“交友也讲经济学”。
在下不看还好,一看更懵:凭什么自己可以拒绝与“不如己”的人的交朋友,以免吃亏受累;胜已者,则不可以拒绝与自己交朋友,难道人家就不怕吃亏受累?假若有一天,曾经的强己者,沦为不如己者,那么该继续交往,还是该果然断交呢?况且,孔子亦不像是那种怕吃亏受累的人,“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7·29)。
因此,为了避免让孔子患上势利眼,不少注家,如傅佩荣先生,便将“如”理解成“同什么一样”,译为“不与志趣不相似的人交往”。这自然可备一说,因为孔子的确说过“道不同,不相为谋”(15·40);然而,孔子亦说过“君子和而不同”(13·21)。再则,如何证明“不如己”者便是“道不同”者,尚缺乏足够的信服力。
avatar
昆X
39楼
● 第二说: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
该说,言下之意,即: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不要认为任何一个人不如自己。如此,在下觉得,固然亦能让孔子远离势利眼;但是从训诂的角度来讲,有些牵强。以南怀瑾先生的解说为例,他说:“我如何来证明这个‘无友不如己者’是这样解释呢?很自然的,还是根据《论语》。如果孔子把‘无’作动词,便不用这个‘无’。比如说,下面的‘毋意’‘毋我’等等,都用这个‘毋’字。”然而,《论语》中,有不少地方,“无”同“毋”,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1·14),此处“无”字便明显同“毋”。
故,以上两种说法,均不从之。
● 打铁还需自身硬
那么本句该如何理解呢?在下以为,只要不将本句看作是孔子的交友观便可,即:不去友爱不如自己的行为,而非不去友爱不如自己的人。理由有二。
其一,“者”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后面,既可指代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亦可指代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事物、行为。《论语》中便有,如“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4·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20),这两处的“者”均是指代其行为而非其人;故,本句中的“者”亦可认为是指代“不如己的行为”而非指代“不如己的人”。
其二,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主要是“省人”,强调的是自己不变坏、不从恶的外因;不要友爱、亲近不如己的行为,则主要是“省己”,强调的是自己不变坏、不从恶的内因。孔子自然更看重“省己”而非“省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17)、“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5·27)、“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2·1)。“打铁还需自身硬”,特别是当“不如己的行为”,成为一种潜规则时,更得通过自律,才能抵挡住“不吃亏”的诱惑。正所谓“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17),这便恐非简单地“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就能做到的。
avatar
昆X
40楼
● “性恶”与“化性起伪”
既如此,那么李零先生为何仍会坚持:“不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就是孔子的意思,很清楚,用不着拐弯抹角”呢?他列举了汉代的一种传说,即《说苑·杂言》中所说:“丘死之后,商也日益,赐也日损。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说(悦)不若己者”。这番言论,其实在《孔子家语·六本》中亦有记载,且《六本》进一步指出:“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这其实便是荀子所倡导“化性起伪”,即: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改造人的自然本性。而荀子之所以要提倡“化性起伪”,是因为他认为,人一生下来,性便是恶的,缺乏自我改造的能力,必须借助良好的外部环境,才能茁壮成长。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人亦如此,“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荀子·劝学》)。
不错,环境对个人的成长确实会有一定的影响,但若如荀子这样,“化性起伪”,将环境视为个人成长的决定性因素,便有些过了;可谓“过犹不及”(11·16)。这就好比,一个人生下来,便布满癌细胞,且缺乏免疫能力,需要终生依赖药物。
当然,荀子之所以会兜售“性恶”“化性起伪”这样的理论,在下认为,其终极目的,还是在于推销他的“尊贤隆礼”的政治主张,以专制思想、维护统治:“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劝学》)。这便如同,那些患了癌症的病人,必须须由医生尤其是名医诊治,癌细胞才能得以控制;且不得擅自配药,如没有名医的出具的诊断书,即便癌细胞被控制地再好,仍会视为治愈无效的高危病人。同样,如果得不到名师的调教与认可,那么自己即便自学得再好、学问再高,穷极毕生,亦是不能成才,陋儒而已。这
所以,相较之下,在下更喜欢,子夏所言的“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1·7),觉得它要温馨和可爱许多。只是不知道大家的看法呢?另外,在下如有不当或者不妥之处,还请不吝赐教才好哦,这里便先谢过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