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镇守汉中八年,魏延子午谷奇谋可行?别拿一千四百年后高迎祥说事
avatar

镇守汉中八年,魏延子午谷奇谋可行?别拿一千四百年后高迎祥说事

千秋大业一壶好茶
1楼
魏延的子午谷之谋能否成功,千百年来一直是争论不休的话题。说可行,能说出很多理由,说不可行的,也有一堆道理。历史不能假设,本文从魏延的经历、性格、能力、蜀汉与曹魏当时的军事部署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得出“成功率较大,值得一试”的结论。
首先说,为什么是魏延而不是别人提出子午谷奇谋。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公元227年。此时诸葛亮身边文有马谡、武有赵云,诸葛亮自己也是军事家。魏延能想到的,这三位也能想到。
但是魏延有一个优势,就是自己对汉中地理的熟悉。公元211年,刘备受刘璋邀请入川,魏延就随从左右。公元219年,刘备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到诸葛亮北伐时,魏延已经入川16年之久,担任汉中太守8年。可以说,蜀国上下没有人比魏延更熟悉汉中的地理。无论是北上出川进攻还是防守魏国南下,魏延必然都有相应的对策。
以魏延的经历看,无论是跟随刘备还是后来跟随诸葛亮北伐,他都展现出一个久经沙场的大将应有的风范。相比诸葛亮需要总揽朝政,马谡参谋之身,赵云年事已高。魏延每天思考的就是汉中的攻防态势,收集曹魏关陇地区情报。子午谷奇谋,绝不是魏延一时头脑发热,而是多年驻军汉中,对地理、对敌方部署有一定了解的结果。
天时地利人和,是兵家作战前必须考虑的。如果说魏延长期担任汉中太守,在地利上占先机的话,此时天时与人和也都有利于蜀汉。 先说天时,公元226年曹丕去世,曹睿继位。魏国上下忙于内政,再加上曹操时代留下的功臣宿将陆续凋零,新生代将领还没有足够的经验。虽然由于国力雄厚,对蜀汉和东吴心里上是瞧不起的,但在新主登基的头一两年,战略上必然暂时采取守势。蜀国则不同,刘备去世已经4年,在诸葛亮的治理下,蜀国已经完成了平稳过渡。但是在曹魏看来,蜀国这几年马超去世、赵云老迈,新生代还没成长起来。诸葛亮此时突然北伐,必然出乎曹魏的意料。
根据《魏略》记载:“始,国家以蜀中惟有刘备。备既死,数岁寂然无声,是以略无备预;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陇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时应亮。”看见没,魏国大意的认为刘备已死,其他人不值一提……
说到人和,就要考虑双方的主帅能力水平。蜀汉自不必说,曹魏镇守西线的是驸马夏侯楙。《三国演义》中是这样说的:“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延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夏侯楙若闻某骤至,必然弃城望横门邸阁而走。某却从东方而来,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
这就是魏延的思路,既然诸葛亮想在战略上达到先发制人,攻其不备的效果。那战术上魏延的闪电战正合胃口。诸葛亮北伐之前,魏国关中地区防御力量并不强。前线指挥官夏侯楙,还没有领兵上阵的记录。无非是凭借夏侯渊之子和驸马之尊混了个官当。
有人会问,夏侯楙没本事皇帝会派他镇守西陲吗?我想有三方面原因,第一夏侯楙是曹氏宗族,又是驸马。符合曹丕用人唯亲的思路,曹真、曹休不都被委以重任了嘛。第二夏侯楙有个好爹,当年夏侯渊可号称是“虎步关右”的猛将,子承父业,人头地面都熟。最关键的是曹魏方面确实没有想到蜀汉会忽然发难。真正有经验的曹真和张郃还在襄阳前线防御东吴。历史的发展也证明,这位驸马面对诸葛亮大军时左支右拙,毫无还手之力。在曹真、张郃等人增援部队到达后,就再也没有带兵的记录,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从长沙之战归附刘备起算,魏延戎马将近三十年。他和诸葛亮在敌我双方国力、军力、后勤的实力差距上看法相同。魏强蜀弱,想成功就必须冒险。《孙子兵法》有云:“以正合,以奇胜。”既然想以小搏大,想以弱敌强就必须出奇制胜,所谓“富贵险中求”。子午谷奇谋,说白了就是魏延要集中最精锐的部队,由最有经验的将领——他本人率领,务求速战速决,以直捣黄龙之势一战拿下长安,避免陷入相持局面。因为魏延清楚,一旦双方相持,先熬死的一定是蜀汉。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说一千道一万,如果当时镇守长安的是司马懿、曹真、张郃这些人,魏延绝不会冒险。考虑到魏延从来不说大话,从无莽撞的行为,子午谷奇谋必然筹划多年。至于说子午谷有埋伏怎么办,出子午谷之后5000人马能不能打下长安,打下长安能不能守得住这一系列问题,魏延肯定是有通盘考虑的。否则,他不会向诸葛亮只请兵5000人行动。要知道魏延当汉中太守时,手下兵马起码是几万人。以他镇守汉中多年的经历,收集敌国情报工作是分内之事,蜀国上下没有人比他很清楚长安周边防守态势。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事情也没有百分之百。特别是战场上,从来没有只胜不败的方案。如果前怕狼后怕虎,那就不要行军打仗了,在家安坐即可。
avatar
千秋大业一壶好茶
2楼
@埃斯林亲王 2020-04-10 13:09:52
子午谷奇谋这个事情的争论,由来已久了。个人凭借自己手头掌握的知识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如果完全按照魏延的策略,从兵员物资的准备一直到亲自实施的话,可以断定,这一策略是肯定不会成功的。因为魏延要面对的问题很多。
最简单的一点,从史实角度看,诸葛亮派出了赵云邓芝的疑兵,在并未特别深入的情况下,结果引来的是什么?曹真的7万主力大军。这说明魏军的侦察到位,反应速度一流。而魏延的做法,5000兵力+1万......
-----------------------------
1800年前的事情,咱们就不抠山川河流的细节了。一句话,魏延并非有勇无谋之人,提出子午谷之谋并非头脑发热,所以我觉得补偿是一下有点可惜
avatar
千秋大业一壶好茶
3楼
@多笑笑就好 2020-04-18 16:19:45
从魏延来看,他是欲效仿韩信。但从史书上记载,他对士兵的威信不足,士知其理亏而背之。在诸葛死后,又被马岱所杀。所以以此推论,他比韩信差太多了。这叫自视过高。这一点在刘备用他之时他已出过豪言,若曹举国之兵,我拒之。十万之兵,我吞之。另外,曹魏的局面又非项羽之时,曹魏当时兵多将广,人才济济。他所言未免想当然。就从这些方面,也能看出风险太大。
--------------------------风险肯定有,这个魏延知道,诸葛亮知道,1800年后你我也知道。纯属探讨,以蜀国的国力民力军力,既然要北伐,如果不玩点花活,兵行险招,正面推进有希望吗?战争,本身就是充满危险的,小国主动征伐大国,冒险都没戏,不冒险更没细。
avatar
千秋大业一壶好茶
4楼
@多笑笑就好 2020-04-18 16:19:45
从魏延来看,他是欲效仿韩信。但从史书上记载,他对士兵的威信不足,士知其理亏而背之。在诸葛死后,又被马岱所杀。所以以此推论,他比韩信差太多了。这叫自视过高。这一点在刘备用他之时他已出过豪言,若曹举国之兵,我拒之。十万之兵,我吞之。另外,曹魏的局面又非项羽之时,曹魏当时兵多将广,人才济济。他所言未免想当然。就从这些方面,也能看出风险太大。
-----------------------------
谢谢您的评论,我觉得魏延当时主动请缨,率5000人长途奔袭的策略,是建立在他镇守汉中多年,熟悉地理、熟悉军队的基础上。魏延任汉中太守多年,起码的威信肯定是有的,他直属部队也应该远超5000人的规模。
avatar
千秋大业一壶好茶
5楼
@寒天烈日孤钓翁 2020-04-20 10:40:47
个人觉得,魏延这个计划,应该是有成功的可能的,但是要基于几点:
第一个是,蜀汉自身方面,各项行动开展顺利,各种神操作;第二个就是,曹魏方面各种应对不顺利,均是垃圾操作。
大家都说地理,就和楼主说的一样,这么多年,地理肯定有一定的变化的,在那一片经营多年的魏延对地理应该比你我熟悉,虽说是冒险,但是相信魏延还是能够考虑到各种因素的。而且相信魏延的经验、智商比你我大多数人应该不差的。
然......
-----------------------------
谢谢评论 非常客观 咱们都是历史爱好者 以文会友 各抒己见 大家开心就好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