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东方小笆篱子观影记:略说近两月所见监狱电影
avatar

东方小笆篱子观影记:略说近两月所见监狱电影

肖毛
1楼
1
avatar
肖毛
2楼
东方小笆篱子观影记:略说近两月所见监狱电影
题解
庚子鼠月,疯起江城。全民攘外,滨江纳迎。各地渐安,冰城转惊。芳菲四月,方准出行。欢声乍起,哈滨复疯。小区戴枷,出入凭证。扫码乘车,耄耋难登。五月六出,天若有情。冰雹骤雨,晻晻日暝。今夕何夕,见此奇景。曙光不至,韩某入境。一传八十,南北皆惊。堂食遭禁,店铺再封。太息掩涕,民生愈窘。舒兰丹江,难弟难兄。受困家中,愁绪怎平。解忧之道,惟有观影。囹圄题材,尤其应景。随看随写,今乃集成。东方巴黎,小字当中。哈市别名,不胫而行。笆篱加子,监牢俗称。源自俄语,民间传承。疯日四八,宛若囚城。初时拟题,扃城观影。改为今名,以证现境。题解至此,全城犹扃。
一、《大幻影》(La grande illusion,1937,4月12日看完)
《大幻影》(又名《幻灭》)是让·雷诺阿(即大画家雷诺阿的次子)导演的最佳作品,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因为“反犹太主义”获奖,在纳粹德国却因为“亲犹太主义”而禁映,由此可见该片导演的独特视角与电影的多重内涵,但欣赏电影的前提是要大致看懂,而网上流传的中文字幕有许多翻译错误,让我改不胜改,最后只得作罢。
这部电影的剧本,是让·雷诺阿与查利·斯派克合作完成的,中国电影出版社早在1963年就出版了林秀清译本,题为《幻想的破灭》,其内容与电影不太一样,后者增加了更多的对话。此外,剧本的译文有不太准确的地方,比如其中的“我很想看看荷兰,因为那儿有马兰花”与“我真想做点猪油凉拌蒲公英来吃一顿”,其实应该是“我很想看看荷兰,因为那儿有郁金香”和“我真想做点猪油蒲公英沙拉来吃一顿”。
用了几个晚上的时间,总算看完了近两个钟头的《大幻影》,感觉砍成70分钟最好,其后的50分钟的内容基本可以删去。虽然被部分网友看成越狱电影的鼻祖,《大幻影》想要表现的其实并非越狱,而是欧洲各阶级之间的冲突与理解。对于德国军人和平民,电影无疑采取了宽容甚至有些赞赏的态度,把他们修饰得好像仅仅是战争和责任的受害者一样。
所以在这部电影中看到的不是《辛德勒的名单》等揭露纳粹暴行的电影里的常见情节,而是种种美好得令人不可思议的情况。德国军官劳凡斯坦驾机击落法国波尔狄安上尉与驾驶员马雷夏尔中尉乘坐的飞机之后,听说他们是军官,就请他们过来吃饭,对波尔狄安十分敬重,对马雷夏尔却不屑一顾,因为前者出身于高贵的军人世家,后者只不过是工人阶级的一员。当贵族气质爆棚的波尔狄安与毫无艺术修养的马雷夏尔进入军官监狱时,我们发现,就连德国的囚犯也是分成不同等级的,军衔越高,人种越尊贵,待遇也就越高。所以伊利安人属于上层,犹太人则属于底层。在各国战俘中,法国战俘地位最高,其次是英、美和俄国战俘。那么法国战俘的地位究竟有多高呢?首先,他们可以收到法国亲人寄来的包裹,里面装着各种美食和日用品,这就使他们不屑于去吃监狱的饭菜,天天在牢房里喝高级酒,吃鱼子酱,而俄国战俘只能吃到菜根,看守他们的德国士兵的吃食也不比俄国战俘强多少,只能羡慕法国战俘。其次,法国战俘的日常生活无比惬意,可以看书作画,可以吹拉弹唱,还可以排练歌舞剧,请德国官兵一起来看演出。演出快要结束时,马雷夏尔突然跑到舞台上宣布,法国收回了一座刚刚被德国占领的城市,于是化妆成舞女的士兵们摘下假发,激动地齐唱《马赛曲》,德国人感觉很没面子,把马雷夏尔抓进单人牢房,而这就算最严厉的惩罚了。
几天之后,马雷夏尔变得憔悴不堪,却仅仅是由于无法忍受孤独。一个德国老兵看他可怜,掏出一把香烟递过去,他却连看都不看。德国老兵想了想,从怀里掏出一把口琴,扔到床上。德国老兵刚刚离开牢房,就听到了马雷夏尔的口琴声,高兴得好像孩子一样,却还要忍住欣喜。这个细节好像童话,但却充满人味,给你意外的惊喜。
自从入狱以来,波尔狄安与马雷夏尔就参与了同牢战友的越狱行动,即每天在牢房内部挖地道,再把挖出来的泥土装在袋子或者衣兜里,第二天放风的时候偷偷倒出去——不错,《肖申克的救赎》里的类似情节就源自这部电影。马雷夏尔从单人牢房里返回时,地道已经挖好,他们正在准备第二天越狱,德国人却通知说,明天要把他们搬到别的牢房去。此后,波尔狄安等人不停地越狱,却一次次地被抓回来,一次次地更换牢房,最终被带到一座用十二世纪的城堡改成的监狱里面,监狱长恰恰是当初把他的飞机打下来的劳凡斯坦。此时的劳凡斯坦僵硬得仿佛《绿野仙踪》里的铁皮人,因为他在上次飞行作战时受伤,身上几处地方都有手术后留下的金属片,更要时刻带脖套,看起来好像水边的缩脖子老等,却依然不可救药地坚持他的种族歧视,就连同事也不理解他。
从新来的犯人名单里,劳凡斯坦看到了波尔狄安的名字,不由得大喜,因为他现在觉得,惟有与他出身相同的波尔狄安才是他的真正知己。于是,劳凡斯坦亲自去见波尔狄安、马雷夏尔与另一个与他们同来的战俘,带着他们参观古堡,那个同来的战俘显然是有文化的,不停地赞叹城堡的古老,口里发出“十二世纪的”、“十三世纪的”之类的惊呼,马雷夏尔却无动于衷,波尔狄安则照例一声不吭,因为他的教育程度极高,什么都见识过。把他们送回牢房之后,劳凡斯坦还曾单独找波尔狄安去办公室聊天,波尔狄安发现窗前的那盆天竺葵养得不错,顺便称赞了一句,劳凡斯坦十分感激,暗暗把这盆花看作他们之间的友谊象征。
劳凡斯坦与马雷夏尔在牢房里遇到了当初与之同牢的富有的犹太人罗森塔尔上尉,于是他们又开始筹划越狱。与原先一样,罗森塔尔上尉继续源源不断地收到包裹,请同伴大吃大喝,有时还接济那些可怜的俄国战俘。一天,有个俄国战俘对罗森塔尔等人说:“请你们过来跟我们一起吃鱼子酱,喝伏特加吧!也该轮到我们报答你们了。我们的女王陛下刚刚为我们邮寄了一个那么大的木箱子,里面不定有多少好吃的呢!”
罗森塔尔等来到俄国战俘的牢房里,俄国战俘兴冲冲地打开箱子,发现里面全是书籍,却什么吃的都没有,顿时怒火万丈,罗森塔尔等见势不好,悄悄溜回自己的牢房。不久,德国士兵纷纷出动,去俄国战俘的牢房灭火,因为那些战俘一气之下,把女王的箱子点着了。这场骚乱让罗森塔尔等人意识到,只要再来这么一次,他们就能趁机逃出去,但波尔狄安认为,这个计划只适合两个人越狱,所以他决定留下来,转移敌人的视线。按照波尔狄安的策划,罗森塔尔将采购大量的笛子,分给每个狱友,要求大家在特定的时候一起吹笛子,制造几分钟的混乱,以便他们两个逃走。约定的时间到来之前,波尔狄安戴上白手套,准备行动。马雷夏尔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干这种事也需要戴白手套,但是他又不能挖苦波尔狄安,因为波尔狄安很可能会为他们牺牲生命。于是马雷夏尔一边帮助波尔狄安洗手套,一边试图说些感谢的话,波尔狄安的贵族举止与腔调,却使马雷夏尔的感谢话怎么也说不出,而他最后说出的竟然是:“不管我怎么努力,你就是与我们格格不入!”而马雷夏尔没有说错,他们两个的出身和教育程度差别太大,又怎么能够有共同语言呢?尽管可以相互欣赏,并肩战斗,他们之间却是不会有共同语言的。
马雷夏尔和罗森塔尔准备越狱的那一天,犯人们又是吹笛子又是敲锅,把德国士兵忙得团团转,马雷夏尔等二人趁机登上城堡,准备用绳子爬出去。为了转移敌人注意力,波尔狄安戴着白手套,拿着笛子,来到城堡的另一头,边吹边走,德国士兵转而去追赶他。劳凡斯坦亲自带队,要求波尔狄安下来,波尔狄安却只是跟他们捉迷藏。最后,劳凡斯坦来到波尔狄安身下的城堡地面上,用英语恳求他下来,不然他就不得不开枪了。波尔狄安还是坚决地往前走,劳凡斯坦瞄准他的腿打了一枪,却因身体不如从前而打偏,正中波尔狄安的胃部。中弹之时,波尔狄安依然贵族范儿十足,高傲地看了看手表,认为已经为战友争取了足够的时间,这才放心地倒下去。
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波尔狄安依然贵族气质爆棚,告诉痛心不已的劳凡斯坦说,不必向我道歉,开枪只不过是你的责任,死在战争中恰恰是我的使命,而你的使命还没有完成,所以更不幸的其实是你。不久,波尔狄安静静地死去了。劳凡斯坦走到窗前,望着被波尔狄安称赞过的天竺葵,毫不犹豫地举起剪刀,剪去了它的全部花朵。这个镜头是令人震撼的,中国观众看到这里,很容易联想到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既然波尔狄安已经去世,那簇天竺葵花又有什么保留的意义呢?惟有把它献给波尔狄安。
至于马雷夏尔和罗森塔尔的出逃,以及他们两个的争吵和被德国寡妇收留,最终逃往瑞士等等情节,差不多能有四十分钟,而全片的败笔就在这里,假如能把这段情节压缩成十分钟就好了。
除了细节,《大幻影》里的对话也是精彩纷呈,金句迭出,尤其是波尔狄安的那一句:“监狱就是用来越狱的。”
最后说说片中多次出现的波尔狄安和劳凡斯坦等戴单片眼镜的细节。起初我以为早期的无框单片眼镜都是系着绳子举到眼前使用的,波尔狄安他们的却可以直接夹到眼眶上,这是怎么回事呢?据查,由于高鼻深目,欧洲人可以利用眼眶和眼球之间的眼窝,把这种镜片固定在眼睛之上。在二十世纪初,这种镜片渐渐成为社会身份的象征,艺术家和德国高级军官都喜欢佩戴,许多二战电影里的德国军官也是如此,因为这样更有助于表现出他们的冷酷形象。而《大幻影》是以一战为背景的,波尔狄安和劳凡斯坦的单片眼镜则可以体现他们两个的贵族身份。
avatar
肖毛
3楼
二、《死囚越狱》(1956)与《血溅虎头门》(Brute Force,1947,4月6日看完)
总觉得越狱电影的发源地应该是在法国。早在1937年,法国就拍摄了最早的越狱电影之一《大幻影》,而1960年的法国越狱电影《洞》,更是广受好评。尽管如此,不是所有的法国越狱电影都是那么好看。比如1956年的黑白电影《死囚越狱》,我就一点也不喜欢。这部电影以二战为背景,讲的是一个法国中尉如何从纳粹监狱里出逃的故事,听起来激动人心,看起来却令人昏昏欲睡,简直跟看现场直播差不多,虽然电影画面很有质感,演员表演也不能说坏。
美国的《血溅虎头门》也是黑白电影,画面更有质感,每一帧都仿佛艺术品。这部电影不是以二战为背景的,因为导演想要反映的是当下的美国现实。与《巴比龙》定下的影响了《肖申克的救赎》等无数越狱电影的双人越狱模式不同,《血溅虎头门》讲的是R17号牢房的乔·柯林斯与同牢的囚徒集体越狱。为了让观众明白他们为何非要越狱,电影通过闪回片段展现了几个人对于所爱的女人的回忆,有人说这让些剧情显然拖沓,我倒觉得反而令人物形象变得丰满了。由于是群体戏,片中人物几乎个个出彩,就算那个爱唱歌的黑人囚犯和善良但贪杯的医生,也都令人过目不忘。本片的男主角是伯特·兰卡斯特(Burt Lancaster,1913~1994),在1962年主演过《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Birdman of Alcatraz),在1976年版的《卡桑德拉大桥》里扮演决定把火车引向绝路的美国陆军情报部官员。
关于《血溅虎头门》的主题思想、社会隐喻和象征意义等等,有人已经挖掘得比较详尽,我就不再多说了,只除了一点:我感觉,这是一部特别有刚性的社会主义电影,表现的是下层民众与有产阶级的根本对立。一方是只能通过极端手段才能改善生活品质,但结果被当作罪犯;一方是生来就有种种特权的有产阶级,越是欺凌弱者就越有成就。当两者相遇,这边是不自由毋宁死,那边是不害人何必生,结果自然要发生最惨烈的碰撞。于是R17号牢房最终空无一人,因为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从来都不肯为穷苦人的梦想妥协。所以有人把这电影的中文名写作《血溅虎头门》,因为中国的死囚牢门上画有被讹传为老虎的狴犴,故称虎头牢,而“血溅虎头门”则可以暗示,R17号牢房里的囚徒最终全部牺牲。其实这电影的本名是“暴力”,指的是时刻想着迫害囚徒的狱警芒斯上尉。他们所在的监狱则叫做西门监狱(Westgate Penitentiary),电影一开始就让观众看到了这个名字,中文版字幕却译为“梅龙镇监狱”,真不明白他们是怎么译出来的。
avatar
肖毛
4楼
三、《战地军魂》(Stalag 17,1953,复疯三日即4月20日看完)
一气看完了1953年的美国越狱电影《战地军魂》。看的时候,只觉得这是与战争甚至越狱都没有什么关系的恶搞电影,然后才渐渐寻思过味来:电影的种种爆笑场面之后,其实是藏了东西的。与《大幻影》一样,《战地军魂》也是借着战争在牢房里说事的,两者同属越狱电影的另类,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但《战地军魂》走得更远,更加美国本土化,把它说成黑色幽默电影或许更合适。
《血溅虎头门》的故事发生在17号牢房里,《战地军魂》的故事则发生在17号战俘营内,里面的囚徒足有十几个,群戏更为热闹。电影的一开始就令人惊奇,因为我们看到的竟然是两个狱友深夜越狱的情景,难道这不应该是结尾吗?令人愈加惊奇的是,两个狱友走后,塞夫顿(Sefton)却发起赌博行动,问大家是否愿意用香烟来赌他们两个的越狱必然失败。大家指责塞夫顿冷血,却忍不住赌博的诱惑,因为他们都是美国人,于是纷纷下注。不久,清脆的枪声宣布,塞夫顿是这场赌博的大赢家。
“你怎么知道他们会失败?你是不是德国人安排到我们当中的内奸?”狱友们气愤地质问塞夫顿,因为他们实在嫉妒他,总想找个理由扁他一顿。塞夫顿为什么会成为万人恨呢?他是最精明的生意人,总是能够赚取好处。他经常组织赛马,尽管他的“马”不过是几只老鼠,却不妨碍他赚到大钱。他利用土豆皮酿酒,成杯卖出,难喝但聊胜于无,所以总是不愁没有顾客上门。听说对面营房里来了一批苏联女战俘,德国人准备让她们轮流进浴室消毒,他就弄来一架望远镜,以便大家在窗口偷窥,每次限时20秒钟,想继续看就得再掏钱。除了狱友,德国人也纷纷与他做生意,所以他的地位越来越高,赚的钱也越来越多,怎能不让人眼红呢?
但别人基本是工人阶级出身的大老粗,没有塞夫顿那样精明的资本家头脑,最终也只能眼红而已。当富有的美国中尉邓巴(Dunbar)住进他们的牢房,谈起如何炸毁德国军火车,却很快被德国人抓去审问,大家一致认定塞夫顿是奸细,集体殴打了他一顿。塞夫顿当然不是什么高尚的爱国英雄,如果确实有证据表明,他就是奸细,那么揍他一顿倒也可以,但众人只不过是集体怀疑他而已,这就暴露出一个与越狱和战争无关的社会问题:少数人不该欺凌多数人,但多数人也不该欺凌少数人。当然,他们也不是有意要集体欺凌塞夫顿的,只因他们觉得塞夫顿是奸细,所以越看他越像,就像怀疑塞夫顿偷了他们的斧子似的。
塞夫顿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任何申诉都没有用处,除非他自己查出内奸。当塞夫顿查出内奸,却没有声张,因为他要选择一个对自己有利的时机。不久,德国人想把邓巴押走,大家准备把邓巴救出,藏在秘密地方,却不许塞夫顿参与行动。塞夫顿趁机说,如果你们怕我逃出牢房,向德国人告密,就该派一个人留下来看守我。在塞夫顿的建议下,大家把那个内奸留在屋里,而这就是他们后来的行动得以成功的缘故。德国人疯狂寻找邓巴的下落,却怎么也找不到。当晚,塞夫顿站出来揭露内奸,又制订越狱计划,主动提出带邓巴越狱,最终成功逃脱。表面看来,这次塞夫顿做的只是赔本买卖,但第一,内奸死掉之后,塞夫顿如果留下来,必定凶多吉少;第二,邓巴的老妈有的是钱,塞夫顿准备向她索取一万美元的援救费;第三,有了邓巴这样的人脉,塞夫顿不愁赚不到大钱。
以上所言,不过是《战地军魂》的故事主线。至于囚犯们与那个堪称一流段子手且满口英文的德国军官斗嘴、哈利男扮女装与外号野兽的狱友跳舞、傻乎乎的德国士兵与囚犯一起打球、哈利用刷子刷白德国兵的眼镜并且逃跑、囚犯们集体粘上小胡子模仿希特勒、红十字会的人前来调查囚犯生活情况等等场面,也都是爆笑且耐人寻味的,背后同样潜藏着对于社会和现实的讽刺与反思。
所以《战地军魂》不仅仅带有侦探和喜剧色彩,而且具有浓郁的黑色幽默色彩,远胜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改编的美国同名电影。严格地说,《战地军魂》甚至都不能算是越狱电影,它与《大幻影》都是导演借越狱而大浇胸中块垒的杰作。如果把它们都归入越狱电影的话,那么目前看来,思想深刻同时又最好看的越狱电影,应该是《战地军魂》,其次是《大幻影》。而最正宗同时又最好看的越狱电影,应该是不可超越的1973年版《巴比龙》。
《战地军魂》的主要演员,可以说各有特色,但我尤其喜欢扮演那两个德国军官还有哈利与野兽的演员。至于扮演塞夫顿的威廉·霍尔登(William Holden),虽然因此片而获得1954年第2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的荣誉,我却觉得他的表演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最后说说《战地军魂》的配乐与插曲。片中的那些老歌,听起来熟悉而又温馨,电影的最后,故事的叙述者在床上吹的口哨歌,以前却没有听过,曲调欢快,好像《约翰布朗的尸体》,另外却有一股爱尔兰味,这是什么歌呢?上网一查,它果然是爱尔兰民歌,在美国内战期间被爱尔兰裔美国人帕特里克萨斯·菲尔德·吉尔摩(Patrick Sarsfield Gilmore)重新填词,成为反战歌曲,歌名叫做《当约翰尼迈步回家》(When Johnny Comes Marching Home 或 When Johnny Comes Marching Home Again):“When Johnny comes marching home again, Hurrah! Hurrah! / We'll give him a hearty welcome then, Hurrah! Hurrah! / The men will cheer, the boys will shout / The ladies they will all turn out / And we'll all feel gay / When Johnny comes marching home.…… 当约翰尼再次迈步回家 / 万岁!万岁!/ 我们将会热烈欢迎他,/ 万岁!万岁!/ 男人将会欢呼,男孩将会大喊 / 女人将会全体出迎 / 我们都将满心欢喜 / 当约翰尼迈步回家)”。
avatar
肖毛
5楼
四、《洞》(Le Trou,1960,复疯首日即4月18日看完)
看罢法国著名导演雅克·贝克生前执导的最后一部影片《洞》(1960),不由得联想到另一部法国越狱电影《死囚越狱》(1956),因为这两部同题材电影足以让你相信,法国电影竟然矛盾得好像那个英国兽医詹姆斯·赫利厄特的一部书的名字:《众生既伟大又渺小》。渺小的当然是《死囚越狱》,而《洞》虽然还是不如《巴比龙》因而不能说是最好的越狱电影,却达到了文艺作品的最高境界之一,即几乎不含叙述者的个人情感。
《洞》的情节类似1947的美国越狱电影《血溅虎头门》,也是讲同牢房的难友筹划越狱但功亏一篑,但两者的相似仅限于此,因为《洞》的叙述是几乎不含个人情感的。《肖申克的救赎》《空中监狱》等同类影片,一开始就迫不及待地告诉你,男主角有那么无辜,却受到了多么不公的待遇,所以更容易激起观众的共鸣。《洞》则不然。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从头看到尾,你也回答不出这两个问题。
在《洞》里面,同牢的罗兰德、阁下、吉奥和马努正在筹划越狱,年轻柔弱的小白脸盖斯帕德被转入他们牢房,他们邀请盖斯帕德加入,盖斯帕德则欣然同意。他们四个之所以想越狱,是因为将来会被判重刑,盖斯帕德则要面对一级谋杀的指控,估计刑罚也不会轻,这就是他答应加入的缘故。他们凿开地板,潜入下水道,用几天的时间砸开一个洞,其中的两个甚至由此跑到街口,却没有自己逃走,而是返回牢房,准备当晚大家一起行动。就在这天,盖斯帕德突然被狱警带走,两个小时以后才回来。而在大家将要出逃之际,大批狱警突然出现,抓走了其中的四个人。谁是告密者?为什么告密?答案不言而喻。
当罗兰德扭过头,轻蔑地看着告密者说:“可怜的盖斯帕德!”我们甚至也觉得盖斯帕德有些可怜,因为他的下场并不见得更好,从此既不能出狱,又要单独受到监禁。如果仔细琢磨那个爱上富婆妻子的钱财又与小姨子鬼混的盖斯帕德入狱之后所做的一切,我们又觉得他活该被阴险狡诈的监狱长戏耍,一点儿令人可怜的地方都没有。可是,如果把我们自己代入盖斯帕德的处境,我们又觉得他也确实有为难之处,不是丝毫不值得同情的。
在殴打两个偷东西的水管工时,我们可以发现罗兰德、阁下、吉奥和马努的性格不同,比如有的喜欢暴力,有的面善心狠,等等,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四个的同心协力。有时候,你甚至可以用义薄云天来形容他们,可是你又隐隐地感觉到,善良正直之类的好词,确实不该用在他们四个的身上。
以上分析的就是《洞》比大多数越狱电影高明的地方,因为导演只是冷静地把一切交给观众,没有去做主观评价,更没有把观众当成弱智。除此之外,电影里的好些细节都是真实而又绝妙的,比如狱警检查犯人包裹时,连奶油、香肠什么的也要从不同角度切开,而且是切成N断,以免其中夹带违禁品;为了计算挖洞时间,他们从药房偷来两个药瓶,又偷拿几把沙子,用这些东西做成沙漏。但最奇特的细节是一个狱警把抓到的甲虫扔给蜘蛛的情景,它与电影情节并无关系,却有着明显的象征意义,其中的蜘蛛代表监狱,甲虫则代表囚徒。
可是也许雅克·贝克或者说许多法国艺术家太注重写实了,《洞》里的凿洞之类的细节表现过多过长,那些震耳欲聋的敲击声实在刺激神经,所以都被我快进过去,不想细看。
总的来说,雷诺阿次子导演的《大幻影》已经算是冷静,但雅克·贝克的《洞》甚至冷静得有些过火,接近为艺术而艺术的极端,而人既然有血有肉,总归是情感动物,不能什么都模棱两可,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毫无人间烟火气。在关键时刻,在某些方面,你必须展现出自己的立场,哪怕是隐晦地展现,否则就够不上人字的那两撇。那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全球流行娘希屁时的表现就是这样,看似不偏不倚,公正得跟阿努比斯的天平似的,却恰恰暴露了他们早已没有心灵的事实。
avatar
肖毛
6楼
五、《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Birdman of Alcatraz,1962,复疯二日即4月19日看完)
《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的男主角是曾在1947年主演《血溅虎头门》的伯特·兰卡斯特,但他这一次扮演的罗伯特·斯特劳德却从来没有越过狱,甚至都不曾这样想过。现实中的罗伯特·斯特劳德(Robert Stroud,1890~1963)因谋杀在1909年被判刑,1916年因杀死一个狱卒被判无期,后被美国第28任总统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特赦,改为终身监禁,1942年因秘密制造酒精而被转入阿尔卡特兹岛监狱,1959年转入联邦囚犯医疗中心关押,直至《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公映的次年即1963年去世。
阿尔卡特兹岛(Alcatraz Island),位于加州旧金山海湾内,简称Alcatraz,又名The Rock,所以尼古拉斯·凯奇和肖恩·康纳利1996年主演的那部动作片就叫做《The Rock》,因为故事就发生在那个岛上,只是电影的中文名被写成了《勇闯夺命岛》。美国历史上,阿尔卡特兹岛监狱里关押过许多著名的囚犯,除了因研究鸟类出名的“鸟人”伯特·兰卡斯特之外,还有“机关枪杀手凯利”,他在那里被终身监禁,直至1956年死亡,美国曾经在1958年拍摄过根据他的经历改编的电影《机关枪杀手凯利》(Machine-Gun Kelly),由著名动作片明星查尔斯·布朗森主演,我还没有腾出时间去看,但大家对它的评价不算太高。
与史蒂夫·麦奎因在《巴比龙》里扮演的男主角一样,伯特·兰卡斯特在《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里扮演的男主角也经历了从壮年到暮年的过渡,而且过渡得同样真实自然。虽然因被《杀死一只知更鸟》的男主演格里高利·派克打败,没有获得1963年第35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男主角奖,但我感觉,伯特·兰卡斯特比格里高利·派克更有资格获得那一届的奥斯卡,因为他在《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里面的表演,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曾经与电影中的伯特·兰卡斯特争抢金丝雀宝宝的光头囚犯,想必每个观众都不会忘记,尽管他的戏份不多,却是令人过目不忘,但遗憾的是,他仅仅获得了那一年的最佳男配角提名。
有人认为,《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表明,犯罪分子终究要进了监狱才能得以改造,但我觉得不是这样。从这部电影本身来看,伯特·兰卡斯特其实是自我改造的。起初他不过是个傲慢自私的家伙,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肯定算不上好人,但也绝非最大恶极,否则不可能得到改造,所谓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不过是忽悠而已。一直以来,伯特·兰卡斯特都不明白什么叫爱,母亲对他的“爱”,其实不过是自私的占有,而这深深地影响了他,他的第一次杀人入狱,其实也是由于这个缘故。当他在风雨中捡起那只小麻雀,他的爱心才算得以复活。当他被狱卒的当头棒惊醒,他的自我改造正式开始。凭着爱,他深入到一个个他所喜爱并熟悉的领域,迅速自学成一个卓越的鸟类学家,发明出治疗鸟类疾病的各种妙药。凭着爱,他获得了狱卒的友谊,隔壁狱友的信任,还有一直仇视他的监狱长的敬重。于是,曾经桀骜的他,渐渐沉静下来,是否能够出狱,已经不再重要,因为他如今是一个“鸟人”,拥有一颗随时可以起飞的心。
这部电影的最精彩部分,是那只小麻雀从吃食到学飞和那些小鸟恋爱生子以及小鸟出壳的情景。小麻雀长大以后,伯特·兰卡斯特把它放归自然,但它早已习惯了囚禁生活,在自由世界里反而不知所措,所以最终飞回牢房,悄然而死。这个令人心碎的情节,后来被《肖申克的救赎》加以改编,片中的那个得知可以出狱时上吊的囚犯,其实就等于《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里的宁愿回牢房而死的麻雀。当第一只金丝雀艰难地从蛋壳里挣扎而出,伯特·兰卡斯特告诉隔壁的狱友:“你已经当上教父了!”听到此言,狱友的脸上写满了欢喜,简直就要喜极而泣了,而我们何尝不是有着与他同样的感受呢?生命来之不易,所以一定要用有限的生命去做有意义的事情,绝不能让有形或无形的囚牢禁锢你的一生,否则的话,即使给你再多的自由,你这一生也是等于白白浪费的。这就是《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也是我要把该片评为全世界最有思想深度的监狱电影的缘故。
avatar
肖毛
7楼
六、《大逃亡》(The Great Escape,1963,复疯十一日即4月28日看完)
1963年的美国越狱电影《大逃亡》大概是越狱电影里面最长的,将近三个钟头,内容则以二战为背景,讲的是英国军官罗杰如何率领上百个英美战俘从德国监狱里逃跑,以及逃跑之后如何被抓和被杀。电影的前半部分,有些细节好像《战地军魂》,比如去院子里倒泥土、用土豆酿酒(《战地军魂》里用的是土豆皮)等等,但基本以写实为主,幽默段子不多,主要展现的是挖地道的情景;电影的后半部分,则是以前看过的越狱电影从未涉及或者只肯匆匆交待的内容,即囚犯逃出以后的情景。
《大幻影》的最后,用了五十多分钟的时间,却只是告诉我们,两个人逃出以后,如何遇到德国寡妇,如何得到她的照顾,如何成功地逃到瑞士。《大逃亡》的最后差不多也使用了同样的时间,却有条不紊地交待了那六十多个逃亡者的不同遭遇,内容精彩得多,更加扣人心弦。其中有两个令我印象最深的细节,一是两个出逃的美国人在上公交车前遇到盖世太保,自称法国人,盖世太保用法语盘问了他们几句,没发现什么破绽,就让他们上车,然后故意说了一句英语“Good Luck!”一个美国人下意识地回答:“Thank you!”于是暴露身份,与同伴一起被抓,最后惨遭杀害。另一个细节是史蒂夫·麦奎因(Steve McQueen)扮演的屡次越狱不成的美国人希尔,开着从德国人那里抢来的摩托车接近瑞士,中途不幸被发现,无数德国士兵骑着摩托开着汽车穷追不舍,希尔仍然拼尽全力,甩掉一个又一个敌人,甚至单骑飞越十八米高的栅栏,最终因中弹而倒,却亲切地拍拍摩托车,好像在说:“这不是你的错!”
尽管几个主要人物的表演都很出彩,《大逃亡》里面最为耀眼的明星却是史蒂夫·麦奎因,他扮演的希尔好像独行侠,一出场就鹤立鸡群,桀骜自信,他戴上一只棒球手套去紧闭室玩棒球的情景,为庆祝美国国庆节而秘密组织狱友用土豆酿酒的情景,为避免朋友被枪杀而打倒德国兵的情景,还有片尾的单骑飞越的情景,向我们立体地展示了这位大英雄的方方面面。也许是由于在《大逃亡》里面越狱最终失败而感到遗憾,十年之后,史蒂夫·麦奎因在法国电影《巴比龙》里面再次扮演一个屡次越狱不成的囚犯,最终完成了人类越狱电影史上最为完美的一跃。
除了史蒂夫·麦奎因,《大逃亡》里面的另一颗明星是查尔斯·布朗森,虽然他的戏份不多,却能够把一个有幽闭症的美国人丹尼演绎得宛如眼前。印象中的中国电影里面,英雄总是高大全,脸上连个痦子都没有,查尔斯·布朗森在《大逃亡》里面扮演的英雄丹尼却是从小怕黑,不敢前往封闭场所,而这反而让他显得更加可敬。为了越狱,丹尼咬牙坚持,硬是在集中营里挖过十几次地道。临到最后的逃亡时刻,他却由于怕黑而离开地道,在朋友的劝说下,总算恢复勇气,逃了出去,成功搭上一艘船,离开德国。另一个成功逃离的战俘是由长相酷似李·马文(Lee Marvin)的詹姆斯·柯本(James Coburn)扮演的,他们两个后来都曾与查尔斯·布朗森演过对手戏。
遗憾的是,《大逃亡》里面的逃亡者,最终取得成功的只有他们三个,其余的多半都被德国人枪杀了,其中尤其令人难过的是善于伪造证件的科林中尉,他为大家累得双目失明,只能在同伴的看护下逃跑,他们两个偷了德国人的飞机,就在即将飞向瑞士时坠落。他们走出飞机不久,德国人就来了,直到中弹的那一刻,他才明白是怎么回事。据说那个中尉的原型其实成功地逃了出去,而且并未失明。
avatar
肖毛
8楼
七、《战俘列车》(Von Ryan's Express,1965,4月23日即复疯六日看完)
也有人把美国越狱电影《战俘列车》译为《大逃亡》,而真正的《大逃亡》(The Great Escape)其实是1963年拍摄的。《战俘列车》讲的是二战期间在意大利被俘的美国军官莱恩上校率领美英战俘从意大利一路逃往瑞士的故事,场面宏伟,轰轰烈烈,片尾激战,扣人心弦,最终大家成功坐火车逃走,莱恩上校却只差几步没有赶上火车,被德国人打死。
总的来说,这电影不能说不好看,虽然有些情节不一定真实,但看过之后,值得你回味的地方却没有多少,因为它终究不过是政治正确的好莱坞娱乐片而已,其中的人物基本是脸谱化的:善良正直,英勇无畏,那是美国军官莱恩上校;脾气暴躁,嗜杀顽固,那是英国官兵;窝窝囊囊,甘当走狗,那是意大利官兵。至于内容,虽然比较丰富,各个段落却缺乏必要的衔接,显得支离破碎。说到演员的表演,更是乏善可陈,也就牧师装扮德国军官和盖世太保上车推销私货这两处具有令人捧腹的效果。
《战俘列车》的主演是大名鼎鼎的美国歌手弗兰克·辛纳特拉(Frank Sinatra),不论流行歌曲、乡村歌曲还是爵士风格的歌曲都可以演唱,他在本片中扮演的是莱恩上校,因为不愿随便杀人被英国战俘讽刺地称为冯·莱恩(Von Ryan),冯代表德国贵族或贵族的后裔,所以冯·莱恩则暗示他与德国人是一伙的,而这部电影则被称为《冯·莱恩的列车》,只是中文名被改成了《战俘列车》。在这部电影里面,弗兰克·辛纳特拉的表演,只能用生硬来形容。除本片外,他还演过好多电影,比如1960年的《十一罗汉》。
avatar
肖毛
9楼
八、《铁窗喋血》(Cool Hand Luke,1967,复疯十二日即4月29日看完)
《第一滴血》《肖申克的救赎》《空中监狱》等电影在开头就交待了男主角的入狱缘故,《铁窗喋血》也是如此,但你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保罗·纽曼(Paul Newman)扮演的越战退伍兵卢卡斯(Lucas Jackson)之所以被警察抓走,竟然是因为酒后无聊,成批地拆掉了路边的咪表。
卢卡斯要受两年的监禁,但他并不在乎。事实上,他什么都不在乎,刚刚入狱就顶撞看守,又与乔治·肯尼迪(George Kennedy)扮演的狱中老大“索斗铲”(Dragline)进行不可能取胜成功的对决。卢卡斯一次次地被公牛般的对手打倒,却又一次次地站起来,最终赢得了“索斗铲”乃至大家的敬重。不久,在狱中进行扑克赌博时,卢卡斯大胜对手,观战的“索斗铲”称赞他是“酷手”,并且送给他一个“酷手卢克”的外号,这就是这部电影的名字的由来,只是我们把它改成“铁窗喋血”了。
无聊的狱外苦工,每天都在继续——《铁窗喋血》的前半部多半是卢卡斯和狱友在路边割草的情景,看得我昏昏欲睡,我认为,这是这部电影的最大败笔。假如你能坚持下去,就会看到全片最精彩的段落之一:卢卡斯吃鸡蛋,要吃五十个,一个钟头之内。没有人强迫他这样做,但他偏要试一试。于是,激动人心的赌博开始了。“索斗铲”当然赌卢卡斯赢,因为他们已经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经过种种努力,卢卡斯总算在最后一秒钟吃下了第五十个鸡蛋,摊开手脚独自躺在桌子上,看来好像那个在许久以前被钉上十字架上的人。
对卢卡斯来说,这样的胜利毫无意义,但此外他也没有别的事好做。他不信宗教,不信体制,不信社会,所以什么都不在乎,除了母亲(扮演卢卡斯母亲的演员可能是二十世纪最差的女配角,简直像个挤眉弄眼的老雉鸡,一点母亲的样子都没有)。当监狱长听说卢卡斯的母亲已死时,却下令把卢卡斯关进小黑屋,以免他越狱出席葬礼。于是卢卡斯一次次地越狱,又一次次地被抓回来。为了惩罚卢卡斯,狱卒要他不停地挖沟再把泥土填回去。当这个西西弗斯的苦工持续到夜里,卢卡斯竟然崩溃了,哭着乞求狱卒饶恕他,答应往后做个乖宝宝,旁观的狱友全都对卢卡斯感到齿冷,再也不拿他当英雄。
没有人知道,卢卡斯的归顺只不过是计策而已。当卢卡斯与狱友再次去路边割草时,看似摇尾乞怜的卢卡斯找到机会,开着监狱的卡车出逃,“索斗铲”也跟着上了车。夜里,他们逃到一座教堂附近,决定分头逃跑。可是,这一次能够成功吗?就算成功了又能如何?国家曾经以冠冕堂皇的理由,派他去越南战场当炮灰,等到他幸运地全身而回,却发现整个国家都不一样了:一切都由富人阶层把持着,他和他所属的无产者阶层时刻都在遭受欺压,他这样的老兵更是如此,不管走到哪里会被看作“会武术的流氓”,得不到工作机会。
所以卢卡斯不管怎么越狱都不会成功,因为他再也无法融入社会,《第一滴血》里的兰博就是如此。当卢卡斯被关进小黑屋时,狱卒对他说:“这是我的工作,你应该理解。”而卢卡斯回答说:“你认为你是在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做得对。”既然受到了利用又被抛弃的无产者与想要占尽便宜的有产者之间的矛盾已经激化到无法相互理解甚至你死我活的地步,兰博当然要越狱,要反抗,要对这个病态的体制及其维护者说不——卢卡斯也一样。
兰博之所以能够最终获救,只因《第一滴血》是娱乐片,卢卡斯则逃不掉悲剧的命运,因为《铁窗喋血》是艺术片,两者的区别就好像通俗小说与纯文学作品一样。与“索斗铲”分手之后,卢卡斯不知不觉地走进空荡荡的教堂,发出了悲愤的天问,上苍却怯懦地沉默着,不敢做出回答。就在这时,“索斗铲”跑过来说,要卢卡斯跟他一起投降,因为他们已被包围。卢卡斯来到窗前,轻蔑地对他们说出一句经典对白:“我们的问题是沟通的失败。”早已对他无可奈何甚至感到畏惧的狱卒举起枪,击中了卢卡斯。“索斗铲”搀扶着卢卡斯,回到警车里,他们却再也不能够欺凌卢卡斯,因为他正在默默地死去,脸上挂着胜利的微笑。
电影的最后,“索斗铲”讲完卢卡斯的最后时刻和他的笑容,大家一起收工,公路上变得空无一人,然后镜头渐渐向后拉去,展现出一个荒凉的十字架形路口,而其中的寓意不仅仅是宗教性的,因为导演显然是希望我们都来想一想:在时代的十字路口,每个人与每个阶级,究竟应该何去何从?
保罗·纽曼的魅力是毋容置疑的,但他在《铁窗喋血》里面的表演还不能说完美,没有像《巴比龙》里面的史蒂夫·麦奎因那样,完全与角色融合在一起。乔治·肯尼迪扮演的“索斗铲”,却可以从一开始便攫住观众的心,而这大概是乔治·肯尼迪因为《铁窗喋血》而获得1968年第4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的缘故,也是保罗·纽曼仅仅获得同年的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的缘故。对于熟悉香港越狱电影的人来说,成奎安在许多影片中扮演的“大傻”,似乎就是向乔治·肯尼迪学习的结果。
《铁窗喋血》里面另一位值得注意的男配角是哈利·戴恩·斯坦通(Harry Dean Stanton,1926~2017)扮演的囚犯“流浪汉”(Tramp),他的戏不多,他那深邃的眼睛却是令人难忘。一般的观众可能不熟悉哈利,其实他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老戏骨,主演近百部影片,著名的《德州巴黎》(Paris, Texas,1984)是他的代表作,《老幸运》(Lucky,2017)是他去世前的最后一部作品,我们熟悉的《教父2》《异形》《绿里奇迹》等影片里都有他的出演,他还曾在《复仇者联盟1》里面扮演仓库保安,只不过那个片段最终被删减了。
在《铁窗喋血》里面,有许多动听的插曲,其中的好多都是由哈利扮演的“流浪汉”自弹自唱的,因为他本人也是歌手。有一部史蒂文·席格(Steven Seagal)主演的美国电影《烈火战将》(Fire Down Below,1997),虽然跟烂片没啥差别,我却连着看了好几遍,只因导演特意请来了Randy Travis等大牌乡村歌手客串演出,让我听到了许多美妙的乡村歌曲。在《烈火战将》的最后,一个穿着连体牛仔裤的老头从屋里走到门廊上,试了试台阶是否修好,跳了一段舞,然后就坐下来,抱着吉他弹唱——当时我还以为那个演员是某个不太出名的乡村歌手,很久以后才意识到,他就是曾经出演的《铁窗喋血》的哈利。
至于《铁窗喋血》的插曲,除了卢卡斯在得知母亲死讯之后自唱的那一首,最令我动容的是那首约翰尼·卡什(Johnny Cash,1932~2003)演唱过的《没有坟墓》(Ain't No Grave):“任何坟墓都容不得我的身躯 / 任何坟墓都容不得我的身躯 / 当我听到天堂的号角 / 我将飞离此地(When I hear that trumpet sound I'm gonna rise right out of the ground There ain't no grave can hold my body down)……”我想,在解脱之前,卢卡斯在心中唱的正是这首歌。可是哈尔滨要到什么时候才能解脱呢?这个城市如今已经悄悄复疯N日了,我所看到的仍然不是希望。
avatar
肖毛
10楼
九、《巴比龙》(Papillon,1973,4月1日看完)
看了长达两个半钟头的《巴比龙》,第一次感受到史诗电影的魅力,有人说它是“影史上最伟大的逃狱电影”,而我觉得,把它说成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电影之一也不嫌过分。
以前总觉得《肖申克的救赎》是最好的越狱电影,但与《巴比龙》相比,前者的光环立刻黯淡下来,尽管它更加精致,也更有深度,但总嫌太过讨巧。这部1973年版的《巴比龙》却好比风清扬的独孤九剑,只攻不守,有进无退,足以击败天下任何武功,因为它的目的不是为了打败对手,而是为了突破人性的藩篱。与其说巴比龙的一次次越狱是为了自由,倒不如说是为了信念的坚持,为了人格的挺立,而这两样恰恰是多数人最不容易意识到因而也最缺乏的。如今的人们常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而对巴比龙来说,骨感的不是现实,而是理想。为了骨感的理想,他宁可不断地与丰满的丑恶抗衡,不管它的化身是医生、狱卒还是貌似高尚实则为了几粒珍珠即可出卖灵魂的女修道院院长。
但是,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若想让丧钟为丑恶而鸣,你还要有一个与子同袍的,而那个人就是瘦弱但聪明的戴格(Dega)。老子说过,“天下至柔,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如果说巴比龙是山,戴格就是水,山水相连,刚柔并济,必将无坚不摧。表面上看,巴比龙只是在一次次的胜利中失败着,但他从来也不曾放弃过,因为他比《老人与海》里的老渔夫还要坚强十倍。当他与戴格被送到恶魔岛上,戴格早已决定接受命运,于此终老,巴比龙却在酝酿着最大的一次抗争——这就是革命者与知识分子的最大区别。
当巴比龙和戴格各自拖着一袋椰子壳来到悬崖上,白发苍苍的巴比龙仿佛初生赤子,更加年轻的戴格却显得格外苍老,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惟有信念才可以让人永葆青春。最后的时刻,戴格刚一开口,巴比龙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深情拥抱之后,巴比龙把一袋椰子壳扔进大海,回头对戴格笑了笑。就在戴格以为这位战友已经回心转意之时,巴比龙奋然一跃,坠入波浪滔天的大海——我相信,这是人类电影史上最令人血脉贲张的一跳,通过这完美的一跳,巴比龙的扮演者和这部1973年版的《巴比龙》注定会成为电影史上的不朽。
谁也没有料到的是,精彩还在继续着。当巴比龙游向那袋椰子壳,仰卧其上,飘向自由,他畅快地向天高呼起来:“Hey you bastards, I'm still here.(嘿,你们这些混蛋,我还在这儿呢)”这是巴比龙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说出这样的话,第一次是在他被关进黑牢几乎被折磨至死的时候,但他终于熬了过来并且用这句话向狱卒发出挑战,这一次则是他终于实现了理想并且向整个社会发出挑战,于是我们知道,巴比龙确实在这儿,始终都在这儿,即使现在已经是2020年,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只要还有人类,对于理想的追求就永远也不会停止,尽管只有极少数人才会一直坚持下去。
1973年版的《巴比龙》虽然是美国电影,却是根据法国人的传记小说改编的,它的导演是因《巴顿将军》而荣获第4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的法兰克林·沙夫纳(Franklin James Schaffner),而扮演巴比龙的则是当时的动作片明星史蒂夫·麦奎因(Steve McQueen,1930~1980),他在片中的表演无懈可击,演技甚至胜过了扮演戴格的达斯汀·霍夫曼。此前,达斯汀·霍夫曼因1967年的电影《毕业生》而一举成名,但与那部电影相比,《巴比龙》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尽管如此,达斯汀·霍夫曼却用实际行动证明,他确实具有影帝的潜质,完全可以达到演谁就是谁的无上境界,他与史蒂夫·麦奎因的合作,简直可以说是相得益彰——假如换上两个其他演员,1973年版的《巴比龙》恐怕就不会这么伟大了。
或许是偏偏不信邪的缘故,有人竟然在2017年翻拍了《巴比龙》,由查理·汉纳姆(Charlie Hunnam)扮演巴比龙,拉米·马雷克(Rami Said Malek)扮演戴格,电影时长则缩短为两个钟头多一点。出于好奇,看过1973年版的《巴比龙》之后,立刻开始看这个2017年翻拍版,但一看影片的色调就觉得不对头。1973年版的《巴比龙》,导演有意让画面略显昏暗,以便影片具有悲壮的史诗感与现实的压抑感,少有明亮的地方,2017年版的却太清楚太明快了,画面气氛与影片内容全然脱节。查理·汉纳姆扮演的巴比龙一出场就太娘,可是拉米·马雷克扮演的戴格很快让我知道什么叫更娘,难道他是在为《波西米亚狂想曲》进行预演吗?更奇怪的是,导演唯恐观众误会不深,特意给他们两个添加了一些1973年版里没有的充满暗示的对话,结果在开头的十几分钟就把一部原本激情四射的电影改得基情四射,真让我忍无可忍。
另一个让我忍无可忍的地方是,1973年版的《巴比龙》里面,巴比龙的胸口纹有一只硕大的蓝蝴蝶,纹得逼真而又细致,因为巴比龙的原文是Papillon(法语),意为蝴蝶,而蝴蝶可以象征自由,所以这个纹身具有无比重要意义,绝不能弄得马马虎虎。巴比龙后来在荒岛为部落酋长的胸口纹上蝴蝶时,更是表明了他对蝴蝶或者说自由的态度,所以他才会一丝不苟地为酋长纹出了一只美丽的红蝴蝶。可是2017年版《巴比龙》里面的蝴蝶纹身也太能糊弄了,连山寨版的都不如,随随便便画那么几条线,看起来都不如菜粉蝶高贵,尽管巴比龙的原型纹的蝴蝶确实是这样的,但也没有如此敷衍了事。至于2017年版的乱改和乱添细节,这里就不多说了。总之,我看到第一个小时即将结束,也没发现这个2017年版有任何好看的地方,除了片尾出现的巴比龙原型照片和几张监狱的老照片。
顺便说一句,1973年版的《巴比龙》开头,那些囚徒在接受典狱长训话时什么都没穿,所以典狱长最后说“你们可以穿衣服了”,导演则让摄影师用远拍化解了画面的尴尬问题;在2017年版的开头,也有同样的情节,摄影师却使用了近镜头,而画面上的囚徒都是穿着线裤的,那又何必再穿上衣呢,因为那里本是个炎热的地方。单从这个细节,也能看出新版的篡改有多么离谱。
avatar
肖毛
11楼
十、《逃出亚卡拉》(Escape from Alcatraz,1979,复疯十五日即5月2日看完)
与许多越狱电影一样,美国1979年拍摄的越狱电影《逃出亚卡拉》也是根据真事改编,而其中讲到的越狱事件,就发生在大名鼎鼎的阿尔卡特兹岛监狱(Alcatraz)里,正如《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1962)、《机关枪杀手凯利》(1958)、《勇闯夺命岛》(1996)等电影一样,所以“逃出亚卡拉”的译名是不够准确的,“逃出阿尔卡特兹”才更加合适。
1962年,弗兰克·莫瑞斯(Frank Lee Morris,1926~1962)与两个狱友逃出了戒备森严的阿尔卡特兹岛监狱,据说他们出逃以后并未生还,但电影里并不这样认为。弗兰克是个是十一岁即被父母遗弃的孤儿,在寄养家庭里长大,13岁开始犯罪,后来成为监狱里的常客。因抢劫银行,弗兰克获刑十年,但一年后越狱,在1960年1月20日被抓,送往阿尔卡特兹岛监狱,两年后再次越狱。
在《逃出亚卡拉》里面扮演弗兰克的是大明星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他在片中的表演十分精彩,但片中的几个主要配角甚至比他还要出彩。首先要说的是胖老头茵托斯(Limtus),他看似冷漠,其实特有人情味,此人的最大爱好是吃甜点,不管到哪儿都随身携带着一只聪明的小老鼠。老头子有些爱吹牛,当新来的问他是谁,他自称阿尔·卡彭(Al Capone,1899~1947,美国著名的黑手党领导人),新来的居然还就信了。其实阿尔·卡彭早在1947年就已死去,虽然他确实曾经在此关押过,1939年获释。
其次是以绘画为生命的“博士”(Doc),外表柔顺,内心刚烈,宁折不弯。当监狱长看到“博士”给他画的肖像,顿时大怒,派人通知他,以后永远不许作画。“博士”见抗议无用,遂以干木工活为理由,来到监狱木工房,偷偷把一朵菊花塞到弗兰克的衣兜里,表示希望他早日逃出去,因为菊花象征着自由与独立。然后,“博士”拿过斧头,走到木工桌前,奋力砍断手指,把狱卒当场吓倒。为纪念“博士”,弗兰克在与胖老头茵托斯等狱友吃饭时,把一朵菊花插进杯子里,却被监狱长看见,抢过菊花,揉得粉碎。茵托斯愤怒不已,想要跟监狱长理论,却突然发病而死。弗兰克与两个狱友成功出逃以后,监狱长带人去海边追捕,但一无所获,就以为他们都已淹死,却在无意中发现,海滩上有一朵他最痛恨的菊花,象征着自由与独立的菊花。
那个明明是正当防卫却因为黑人身份而必须永远留在狱中的图书管理员English,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尤其在他最后与弗兰克道别的时候。
由于拍摄时间并不算早,《逃出亚卡拉》可以借鉴或者说袭用之前的越狱电影中的精彩细节。电影的开头部分,监狱长曾经对弗兰克说:“建造阿尔卡特兹,就是为了把所有的坏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这句话是从《大逃亡》(1963)里面的德国监狱长那儿抄来的,只不过稍加改装而已。《逃出亚卡拉》里的把挖出的泥土装进衣兜洒到外面的细节,最初源自《大幻影》,之后便一再被袭用。《逃出亚卡拉》里还有用小镜子在牢房里察看狱卒情况的细节,而这个细节源自1960年的法国越狱电影《洞》。
《逃出亚卡拉》的更多精彩部分却都是原创,而《肖申克的救赎》无疑从中借鉴了不少。比如说,《肖申克的救赎》里面也有图书管理员,也有饲养小动物的老囚徒,也把用来挖洞的工具藏在《圣经》里(弗兰克藏的是指甲钳),等等。尽管如此,《肖申克的救赎》还是比《逃出亚卡拉》更好,因为后者只不过是单纯的越狱电影而已,没有那么丰富的内涵。可是如果没有《逃出亚卡拉》,《肖申克的救赎》的精彩程度必将大打折扣。
avatar
肖毛
12楼
十一、《胜利大逃亡》(Escape to Victory,1981,复疯十九日即5月6日看完)
美英1981年合拍的《胜利大逃亡》是由迈克尔·凯恩、史泰龙、球王贝利和其他球星主演的,讲的是盟军战俘足球队在巴黎与纳粹德国足球队比赛然后在全体观众掩护下逃走的故事,但据说真实情况不是这样的:战胜纳粹的足球队并非由盟军战俘组成,而他们在胜利后多半被纳粹抓走并且杀害了。
这部电影当年在中国公映过,许多人都熟悉,这里也就不作详细介绍了。
以前自然看过好几次《胜利大逃亡》,这次重看,依然感到激动,如果把它说成最好的越狱电影,那就太夸张了,但是我至少可以说,这是越狱电影里的最好的体育题材电影。此外,我在这次重看时注意到两个细节。一是盟军战俘营真的好大,大得令我羡慕得不行——要是我家的小区之内也能有这么大的空间就好了,哈尔滨被疯以后,就算来到楼下也不能进出小区或者坐车(除非有证有码),只能在狭小的空间散步,还不如那些战俘自由呢。
二是史泰龙扮演的哈奇(Hatch)明明越狱成功,却不得不假装被德国人发现,抓回战俘营,以便把逃跑计划告诉大家。可是怎么才能让大家知道,他有口信需要传达呢?在被押回营地的路上,哈奇显然琢磨过这个问题。于是他一下车就好像大明星会见粉丝一样,向着旁边的狱友大送飞吻,又趁着德国人没注意,把两只手放到脑袋上,来回摇晃。这是什么意思呢?一个英国军官立刻心领神会地说:“那么说,我们的哈奇还挺熟悉神话呢。”旁边的军官问这是什么意思,他不耐烦地回答说:“墨丘利,众神的使者。”
以前我从没有注意过这个细节,现在却对导演或者说编剧的构思感到佩服。我们知道,罗马神话里的墨丘利(Mercury,即希腊神话里的赫尔墨斯)是萨图恩(Saturn)之子(希腊神话里的赫尔墨斯却是宙斯之子),行动如飞,经常为萨图恩传送消息,也是众神的使者,所以总是穿着飞行鞋,戴着有两个翅膀的绿帽子。而哈奇在脑袋上摇晃双手,即是用双手代表墨丘利的飞行帽上的翅膀,于是那个同样熟悉西方神话的英国军官知道,哈奇正在扮演墨丘利,所以他必然有信息要向大家传递。我看到的双语版字幕里面,那个英国军官所说的“mythology”被译为“希腊神话”而非“神话”,他后来说的“Mercury”则被译为“水星”而非“墨丘利”,可见字幕中译者对希腊罗马神话全不熟悉,所以才会译得一错再错。
avatar
肖毛
13楼
十二、《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1994,复疯四十六日即6月2日看完)
关于《肖申克的救赎》的内涵和表演等等,大家已经说得够多,所以这里只说说电影里的部分细节的来源。
每次假释都被否决的瑞德,喜欢戴着棒球手套跟狱友玩球,而史蒂夫·麦奎因在《大逃亡》(1963)里扮演的希尔,也喜欢戴着棒球手套玩球。
图书管理员老头养了一只小鸟,《逃出亚卡拉》(1979)里也有个图书管理员,另外有个老头养了一只老鼠。
安迪被“三姐妹”折磨了两年,《逃出亚卡拉》的男主角也曾遇到想占他便宜的囚犯,但当场就把他打倒了。
肖申克监狱的内部结构,与《逃出亚卡拉》里面的监狱差不多。
安迪倾倒泥土的方式,最初源自《战地军魂》(1953),《逃出亚卡拉》里面也使用过。
安迪把锤子放在“好书”里,而《逃出亚卡拉》的男主角曾经把指甲钳放在“好书”里。
安迪在牢房里挖洞,越狱时,特意在雷声响起时用石头砸管子,而这两个细节源自《洞》(1960)。
安迪与瑞德是相互支持的好友,没有瑞德的帮助就不能越狱,而这种双人越狱的模式,显然源自《巴比龙》(1973)。
avatar
肖毛
14楼
十三、《空中监狱》(Con Air,1997,复疯四十日即5月27日看完)
与《肖申克的救赎》一样,《空中监狱》(Con Air,1997)也是中国观众特别熟悉的老电影,以前不知看过多少次,这一次却很看得很慢,用了好几个晚上的时间,因为我想好好瞧瞧那些好玩的细节。
感觉电影里的对话有时比较难懂。比如尼古拉斯·凯奇扮演的卡麦隆在车上与女警聊天时,女警曾经对她说:“What you got here is a walking,talking reason to rehabilitate.”中文字幕翻译为:“她是你改过自新的理由。”这个译文显然是既不确切又不全面的,但原文中的“What you got here”和“a walking,talking reason”指的究竟是什么呢?起初怎么也没琢磨明白,直到发现女警说话之前,正在看着卡麦隆递给她的女儿照片。那么“What you got here”与“a walking,talking reason”显然意思相同,而后者可以理解为“活生生的人”,即他的女儿。所以这句话应该这么翻译:“你之所以能够改过,正是由于这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子。”
当卡麦隆发现黑人朋友需要照顾时,谎称他想去享受美好生活,不愿意离开飞机,以免“blow my one shot”。这里的blow,意思是“浪费机会”,“blow my one shot”,就是“浪费我的一次机会”之意。
电影里有个重刑犯,看起来好像精神病,却因遇到小女孩而得到净化,而小女孩曾经与他合唱一首灵歌,歌名叫《He's Got the Whole World in His Hand》,歌词如同题目,就是那么两句,但第二句把Hand换成了head。在那之前,他们准备处决人质时,也唱了一首灵歌,但只唱出前两句,那是更加古老的《Swing Low, Sweet Chariot》。
至于最好听的插曲,当然是片头与片尾都曾出现的那首《How Do I Live》,原本为LeAnn Rimes订作,却改由Trisha Yearwood演唱,简直好听得不行,当年因此去买了一张Trisha Yearwood的CD,然后遗憾地发现,其中就那么一首好听的歌。
这部电影的原名Con Air,其实是Convict Air的缩写,意思是空中囚犯。
片中的幽默对话实在太多,越到紧张时刻,越有笑料,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avatar
肖毛
15楼
十四、《最后的城堡》(The Last Castle,2001,复疯三十日即5月17日看完)
2001年的美国监狱题材电影《最后的城堡》,其实是一部美国的主旋律电影,但依然激动人心。陆军将军埃尔文因违抗总统命令而进入军事监狱,发现监狱长温特虐待犯人,于是率领大家暴动,最终使温特被免职,但埃尔文也被温特枪杀。
陆军将军埃尔文的扮演者是罗伯特·雷德福(Robert Redford),曾经主演过《走出非洲》,还曾出演《美国队长2》和《复仇者联盟4》。另一位将军的扮演者是戴尔里·林多(Delroy Lindo),目前正在美剧《傲骨之战》里扮演黑人律师。监狱长的扮演者是詹姆斯·甘多菲尼,因在美剧《黑道家族》里扮演男主角而出名。《最后的城堡》里面最重要的配角是马克·鲁法洛(Mark Alan Ruffalo),而他后来在漫威电影里面扮演绿巨人。
avatar
肖毛
16楼
十五、《囚室211》(Celda 211,2009,复疯二十三日即5月10日看完)
2009的西班牙监狱题材电影《囚室211》仿佛昔日的香港监狱片,但与之相同的不过是血腥程度,它的立意与思想深度却是香港监狱片不能比肩的。
电影的开头,新任狱卒胡安提前一天到岗,想要熟悉工作,却被从天而降的石块砸得昏迷不醒,两个同事刚刚把他搀到空着的211囚室,监狱里的老大“恶母”就发起暴动,胡安的同事只顾自己,匆匆逃命。胡安醒来,撕毁身上证件,伪装成新入狱的囚徒,很快取得“恶母”的信任并且弄清了情况。原来囚徒的暴动竟然不是为了越狱,而是抗议他们受到的不公正虐待。头一天晚上,三个被终身监禁的埃塔组织成员转入狱中单独关押,准备第二天下午转移,“恶母”得知这个消息,就把他们三个扣押起来当成人质,因为政府与埃塔组织有协议,不能杀掉那三个人。所以监狱方虽然迅速组织了突击队,却不敢贸然进攻。
看到监狱出事的新闻,胡安的怀孕的妻子来到监狱门口,请求进入,却被绰号“老婊子”的残暴狱卒打成重伤,一尸两命。知道妻儿死讯,胡安痛不欲生。“恶母”指定“老婊子”进监狱交涉,大家痛打“老婊子”,于是他大喊胡安是狱卒而不是囚犯,为了自保也是为妻儿报仇,胡安杀掉“老婊子”,然后上吊自杀,却因绳子断掉而没有成功。在胡安的帮助下,他们与政府的谈判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官方不得不宣布取消虐待囚徒的政策。但在“老婊子”被杀后,监狱方决定唆使“恶母”杀掉胡安,再利用警察在狱中的卧底杀掉“恶母”,以便保护埃塔组织成员安全。于是监狱方通过对讲机告诉“恶母”胡安究竟是谁,还把他的档案扔进牢房,但“恶母”早已对智勇双全的胡安从猜疑转为钦佩,根本不肯动手。
最后,突击队往监狱里发射催泪弹,正式展开进攻,警察的狱中卧底用自制武器射中胡安,情深义重的“恶母”不愿独自逃走,抱起胡安,不停地安慰,希望能跟他一起逃。就在这时,卧底的罪恶之箭趁机射中了“恶母”,一次又一次……一切骚动平息之后,警察和狱卒们进来,清点死难者尸体,胡安也在其中。为了不暴露卧底身份,监狱的人自然也要把他抓起来,但就在那个卧底得意洋洋地准备戴上手铐时,被抬上担架的“恶母”缓缓地睁开眼睛,怒不可遏地盯着他,因为“恶母”在昏迷之前已经看清了敌人的真面目。
有人认为胡安和他的妻子都没有死,因为电影里始终没有出现他们确实已经死去的画面,但他们是否死去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恶母”确实没有死,而他必将为胡安复仇,那个卧底虽然活着,以后却是必死无疑——这是这部电影留给观众的唯一光亮。
回顾整部电影的内容,你的心情会越来越沉重。有人把胡安比作林冲,把“恶母”比作鲁智深或李逵,但我觉得这样比较不太合适。我只能说,每个人都有基本的生存权利与人格尊严,即使是被关在牢里的,被封闭在小区之内的,或者是因为没有智能手机不能扫码坐车的。一旦这一方的人突破底线,那一方的人必然要抗争,不管他的名字是胡安还是林冲,是“恶母”还是鲁智深。与其说胡安渐渐背叛了自己的阶层,倒不如说胡安渐渐看清了他们的嘴脸,这就是“恶母”与“恶母”惺惺相惜乃至同仇敌忾的原因之一。
《囚室211》里面还有好些值得回味的细节,这里就不展开说了。总之,这确实是一部非同凡响的西班牙电影,所以才会在2009年西班牙戈雅奖中一口气拿到最佳电影、导演、男主角等八个大奖。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