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我看《孙子兵法》
avatar

我看《孙子兵法》

周继纲
1楼
我看《孙子兵法》
(在部队工作25年,现为公务员。酷爱《孙子兵法》,试图将长期背诵、研读以及结合实际思考的结果介绍给大家)
《孙子兵法》是诞生于2500年前的伟大兵书,其思想理论和实用价值不仅适用于军事斗争,也适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古今中外都备受推崇。历代以来,对其注释和解读的书籍文章可谓汗牛充栋。在今天这个随处都能找到有关这部书信息的网络时代,我还要来涉足这部书,是什么意思?没错,我认为我有一些新的、独到的见解,值得拿出来介绍给感兴趣的朋友。
的确,我也扪心自问过,相较于历史上以曹操为代表的注解孙子的十一位名家,相较于其他无数的研读这部书的专家学者,我一介草民,凭什么会有拿得出手的独到之处?或许正是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吧,我正因为没有以上那些人物的来头,也可以看成是一种轻松。作为一个在军队工作20多年的人,纯粹以一种业余爱好的姿态,通过几十年来的背诵、研读,特别是结合现实生活的思考,是有可能有新认识的!
当然,我这么个来路,若没有大人物的推荐,是难以登山大雅之堂的。而我想大人物恐怕是不会轻易接受我的看法的,所以只能借助自媒体来抛砖引玉了。
我的最大感悟在“形”、“势”二字特别是“势”字上。在《孙子兵法》中,这两个字显得非常特别。两个字都独立成篇,都在篇末被认定为致胜的原因。然而对如此重要的两个字,却是“兵家必争之地”,历代注家竟说法不一,迄今没有共识!基于这一点,我先推出集中论“形”、“势”二字的内容。企望能引起大家的注意,然后再回过头来逐篇依次解读。
这部分有可能会被诟病失之于晦涩难懂。其原因在于这部分的主要目的是抛出我的新观点,为了控制篇幅而没有全面地解读原文。只要稍稍了解一下原文就容易理解我的观点了。而要了解《孙子兵法》原文,从网上或其它书上都不难做到,就不需要我再重复啰嗦了。到后面专门讲到《形篇》、《势篇》的时候再进一步展开来解读。
论《孙子兵法》中的“形”与“势”
一、“形”指有形的军事实力
对“形”的认识歧义少一些,认为指军事实力已是当今学界的主流。但我认为还是有必要从孙子原文出发做进一步的剖析。
本篇虽名为《形篇》,却只在结尾提到一次“形”字。前边大部分都在描述善用兵者的最高境界,简单地说就是守必固、攻必克,胜利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
从“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开始,是本篇的重点部分,讲怎样达成前述善用兵者的最高境界。紧扣“称”,从三个层面讲怎么才能胜利。这部分也是解读“形”的关键所在。“称”的本义是称量,在这里引申为对比。
第一个层面讲“数生称,称生胜”,认为胜利是称“数”称出来的。“数”出自“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是国家的幅员推算的物产资源所决定的。当今的说法是综合国力所决定的。显然这个“数”指的是兵员数量,即军事实力。用兵员数量形容军事实力是从古到今的通例,说哪支军队实力强弱一般都说有多少人马。但严格地讲光是兵员数量又不足以确切描述军事实力。因为武器装备不同战斗力就大不一样,后勤保障是否到位也决定着实力,还可以举出很多。孙子在《虚实篇》中也说“敌虽众,可使无斗”。这样看来,更为贴切的是把“数”理解为以兵员数量、武器装备、后勤保障等实体为主的有形的军事实力。“数生称,称生胜”,孙子认为这种有形的军事实力的对比,决定作战胜负。
第二层面进一步强调胜利一方这种有形的军事实力要强大得多。镒和铢是形象化的比喻,形容差距很大。
第三层面讲胜利的情形就像“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谿者”般所向披靡,其原因在于“形”。前两个层面已明确清晰地讲了致胜的原因在于有形的军事实力,这里又说是“形”,那么这个突兀推出的“形”与前述有形的军事实力就只能是同一所指。
归纳这三个层面的结论就是:由综合国力所决定的以兵员数量、武器装备、后勤保障等实体为主的有形的军事实力,就是“形”,决定作战胜负。当今的说法叫做硬实力。从“形”字的词义来看,有“器物、实体”之义,也可以用来表达有形的军事实力。
形字本身有多种词义,还可以指外形外貌、形态、形体、形象、形迹、地形等等。在书中其它很多地方确实是这些意思,比如“形人而我无形”。但放在《形篇》则讲不通,因为仅凭外形外貌或者地形等因素根本不可能决定胜负。对“形”字的各种解读各有道理,究竟怎么解读要看具体用在什么地方。为便于区别,我们把形容军事实力的“形”字都加上了引号。
这样认识“形”之后,再回过头来看前边描述善用兵者的最高境界就好理解了。在具体的战局中,只要“形”的优势很大,所打的仗必然就是攻必克、守必固,胜利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
“形”解读到这里,需要面对以下几个问题:
(一)孙子为什么要刻意推出“形”字?有形的军事实力是综合性的概念,需要有个简约的专用词来代指。这个“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形字,是有其特定含义的,是不能离开《孙子兵法》来理解的。
(二)《形篇》讲的道理是否太过简单?“形”强的打赢弱的,也就是大欺小、强胜弱、多胜少的道理妇孺皆知,还需要伟大的孙老师用专篇来说吗?没错,道理是很简单,但战争是复杂的,在紧张的战局中,因为利益、名誉、情绪、仁义或欺诈等等复杂因素,为了顾全大局而自我牺牲,或者遭人暗算而落入圈套,导致以弱击强、自投死路的战例有很多。
(三)既然“形”直接决定胜负,那还讲什么兵法?直接做个大磅秤一称不就完事了?确实有这种情况,比如“不战而屈人之兵”,比如有一方投降了。但绝大多数情况还是不论实力如何,都是通过你死我活的血拼才决出胜负的,甚至整体“形”弱的一方还是最后的胜者。这个问题暂且搁置,等到后面把“形”与“势”结合起来看就简单了。
二、“势”指营造战场态势
和“形”相比较,对“势”的认识歧义更多;如果说我对“形”有新的认识,对“势”则有几乎全新的认识。
“势”,通常指一种客观状况,指特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交战双方的既有态势。以下简称“既有态势”。但孙子用了一个专篇来讲的“势”显然不会就这么简单,更不至于造成争论不休。我认为问题的关键,是孙子在通常把“势”理解为名词性的态势的同时,还特别赋予了“势”以动词性的词义——营造战场态势。其理由如下:
(一)书中直接这么讲的。在《计篇》中说“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即根据利害关系而灵活采取相应行动,直白地说明“势”就是动词意义的营造态势。另外,孙子两次提到“任势”,“任”字有使用、运用的词义,这也是直接地说营造态势。
(二)从古汉语名词活用的规律来看,“势”在多处活用为动词性的营造态势。在古汉语中,名词活用为动词比较常见。一个名词是否作动词用,是由上下文来决定的。当有的名词用它原来的词义解释不通,而换上一个与这个名词有关的动词(饭——吃饭)就可以解释通的时候,这个名词就是作动词用了。突出的有以下几个地方:
1、“战势不过奇正,”如果按名词性词组译为战场的“既有态势”只有奇正两种则讲不通,只能按动词性词组译为营造战场态势(的方法)只有奇正两种才讲得通。
2、“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旷弩,节如发机。”孙子在《形篇》刚说了“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把这两个“势”理解为危险的、像弩机张满待发般紧张的“既有态势”,两者就显得格格不入。而营造态势的过程需要捕捉战机、险中求胜,则难免危险而紧张。所以这两个“势”字只能理解为动词性的营造态势。
3、“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求之于“既有态势”根本讲不通,只能求之于通过主观努力去营造态势。
4、最后一句总结,讲善战人的战场态势就像转动圆石从千仞之山砸下去一样,其原因在于“势”。前面的是名词性的“既有态势”没有问题,后一个不可能再简单重复,也只能理解为营造态势。
(三)作为动词性理解才能与孙子对“势”的特殊重视相吻合。名词性的“既有态势”仅指一种既成事实的客观状况,从兵法来讲没有什么发挥空间;只有动词性的“势”,才蕴含着丰富的运筹帷幄的发挥空间,才能与孙子所赋予“势”字的特殊重视相吻合。
可见“势”字也和“形”字一样,不光是一般意义上的势字,也是孙子为了表达其兵法思想而赋予了其特定含义的,也是不能离开《孙子兵法》来理解的。同样,我们也把这种作动词用,指通过主观努力去营造战场态势的“势”字都加上了引号。
三、“形”与“势”结合的效力
这样理解“形”与“势”,就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看。“势”没有“形”的支撑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形”离开了“势”则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两者结合起来才有效力。这种结合可以描述为:通过“势”达成强“形”对弱“形”,从而取得胜利。
实现这种结合的方式方法、手段技巧,从古至今表现得纷繁复杂,包括政治、经济、外交、谋略、诡诈、谍报、地形、火烧、水淹等等数不胜数,将来还会不断创新下去,其中有着无穷无尽的变幻空间。显然,这就是作战指挥和兵法研究的主题,也是衡量指挥官能力水平的标尺。当今的说法叫做软实力。
这样,《孙子兵法》的整体结构可以梳理为:胜利来自“形”的对比,“形”的对比来自“势”,“势”来自各篇所述的方式方法、手段技巧;或者说胜利是目的,“形”是阶段性目的,“势”是途径,其它各篇是方式方法、手段技巧。
纵览战史,总体“形”强的一方如果能通过“势”来保持住,避免被一口一口地吃掉,一般能赢得最后胜利。而前面搁置的整体“形”弱的一方成为最后胜者的问题,就是可以通过“势”,在局部达成强“形”对弱“形”来取得胜利。这样积小胜为大胜,从量变到质变,最后赢得胜利。另外,“势”发挥得好,软实力的大部分要素都可以折算为“形”。政治思想、地形地貌、火烧水淹之类的,都可以直接体现为“形”的消长,甚至能够使“形”成倍地强化或者弱化。比如正规军较之散兵游勇一人能抵多人,地形利用得好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也符合“势”决定“形”的对比,“形”的对比决定胜利的道理,只是表现方式略有不同。
avatar
周继纲
2楼
发帖的当天告知我审核没有通过,今天才偶然发现挂出来了,并得到大家一定程度的好评,谢谢!大家的说法应该说各有其理,但大多是从《孙子兵法》的总体来说事,而我这一篇是着重在强调“形”、“势”二字。关于各位的说法,我会抽时间一一回复讨论。这本身也是一种探讨提高的乐趣所在。
avatar
周继纲
3楼
@刈尘 2020-06-13 16:33:49
孙子兵法讲的就是超限战!兵者,诡道也。
何为诡道?说白了就是一切都可以为兵所用,这就是超限战。孙子兵法除了将诡道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核心的如何看待胜负。明白了这两点,孙子兵法就比较容易看懂了。胜负的判断是双方对抗的目的,因此取胜的关键因素不是武器、军队数量、打击手段,这些因素都是短期取胜的因素,速战速决的有利条件。所以拥有这些条件的一方一般采取主动的态势,也只有建立这种优势战争才能开始,......
-----------------------------
谢谢!您的精心回复应该说是无可挑剔,如果有机会面谈肯定会很有裨益。但我本篇是在着重强调“形”、“势”二字。关于超限战、诡道等手段技巧,如果大家继续捧场,我会推出若干续篇来讨论。
avatar
周继纲
4楼
我看《孙子兵法》续一:孟良崮战役
谈兵法,必然要谈到战例。过多的战例,会令人不堪其繁。为此我特意选取了一个经典战例——孟良崮战役。该战役中所使用的战略战术和手段技巧,与《孙子兵法》惊人地吻合。两相对照起来看,对于理解《孙子兵法》会很有帮助。
孟良崮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以下华野)于1947年5月13日至16日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东南孟良崮地区对国民党军(以下简称敌军)进行的歼灭战。
1947年3月下旬,敌军集中45万兵力,对山东华野发起重点进攻。总体战略是“密集靠拢、加强维系、稳扎稳打,逐步推进” ,寻找华野主力决战。可以形象地比喻为握紧拳头打人。
华野总兵力约27万,难以和敌军正面决战,只能避其锋芒,诱敌深入,以机动灵活的运动战去调动、分散敌军,创造各个歼敌的战机。可以形象地比喻为诱使敌军松开拳头,然后集中兵力断其一指,即可扭转战局。
4月份,双方你来我往,各有胜负,但均未达成总的战略意图。到5月上旬,敌军误判华野攻势疲惫,开始放胆进攻。相当于拳头松开了。敌军整编第74师作为进攻的骨干部队之一,其位置已经凸显。华野首长敏锐地注意到这个情况,决定集中兵力拿这个74师开刀。这个74师在国民党军中是顶尖级的精锐部队,被称为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其前身74军,是抗战时期国民党军战绩最辉煌的部队。内战爆发后,该师和我军已有过多次交手,我军都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师长张灵甫在敌军将领中也算是一流的。拿下74师,势必一举扭转山东战局。
5月13日晚开始,华野部队从74师的东、西侧翼穿插迂回,割裂了其与友邻部队的联系;北面以攻对攻,扼制其进攻;南面隐蔽部队迅速北上,截断了其退路。于15日拂晓在芦山、孟良崮地区形成了对74师的四面包围。华野一共9个纵队,用了5个纵队围攻74师,4个纵队阻击援敌,对74师的兵力优势达到了5:1。在这个过程中,以74师师长张灵甫的能力,他不会看不到有可能被围歼的后果,他是有机会寻找华野穿插围攻的薄弱处,呼应友邻部队接应,突破包围圈,重新缩回到重兵集团中去的。之所以没有这么做,是敌军统帅部也把这种局面看成是实现其与华野主力决战战略意图的机会,要求74师停止后撤,原地固守待援作为诱饵,牵制住华野主力;另调集10整编师快速集中,来个里应外合、中心开花,歼灭华野主力。敌军这10个整编师多数已距孟良崮仅一至两天路程,有的只有十几公里。双方的这种战略决策,应该说本身并没有大的漏洞。那么胜败的关键,就在于接下来实施中的执行力,在于双方部队能否有效地落实其上级的指令。具体来说,华野方面,在于能否有效地阻击来援之敌,确保外围敌军合拢之前快速歼灭74师;敌军方面,决定于外围援军能不能勠力同心,倾力驰援,孟良崮上的74师能否坚持到外围援军赶到的时候。
华野于15日13时发起总攻,各部队不惜代价从四面八方多路猛攻,外围华野阻援部队坚决阻击。敌军方面74师竭力顽抗,表现出了强悍的一面,坚持到了16日下午。而敌军救援部队则由于其内部派系林立,各部队同床异梦,各怀鬼胎,军令不畅通,救援不得力。其中东南部李天霞的83师距离最近,却最不卖力;西北部黄百韬的25师最为积极,在遭到重大伤亡后,已进攻到华野最后一道阵地,险些成功。最终结果是74师3万多人被全歼,敌军各救援部队失去作战目标,战役结束,华野完胜。可以形象地比喻为斩断了敌军的一根大拇指,挫败了其对山东的重点进攻。
avatar
周继纲
5楼
@刈尘 2020-06-13 16:33:49
孙子兵法讲的就是超限战!兵者,诡道也。
何为诡道?说白了就是一切都可以为兵所用,这就是超限战。孙子兵法除了将诡道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核心的如何看待胜负。明白了这两点,孙子兵法就比较容易看懂了。胜负的判断是双方对抗的目的,因此取胜的关键因素不是武器、军队数量、打击手段,这些因素都是短期取胜的因素,速战速决的有利条件。所以拥有这些条件的一方一般采取主动的态势,也只有建立这种优势战争才能开始,......
-----------------------------
@周继纲 2020-06-17 10:47:12
谢谢!您的精心回复应该说是无可挑剔,如果有机会面谈肯定会很有裨益。但我本篇是在着重强调“形”、“势”二字。关于超限战、诡道等手段技巧,如果大家继续捧场,我会推出若干续篇来讨论。
-----------------------------
@刈尘 2020-06-18 11:31:26
不好意思,我也是随便瞎聊而已。孙子兵法对于战争的研究就像金刚经对于“是”的论述,把“诡道”分门别类的进行分析。我个人觉得字面的解释不能完全覆盖这里面的奥妙,比如战争发展中指挥团队的形与势,也就是心理状态的不停变化也应该纳进形与势的范围。现在打击手段特别是远程高精度武器的存在,真是千里奔袭取上将人头都成为可能。古代战争对于刺客的使用也是为了达到破坏对方形与势的目的,孙子兵法不知道有没有对于刺......
-----------------------------
同您交谈很有乐趣,谢谢!
关于心理战,孙子在第十一篇九地篇中有集中论述,我们可以在续篇中再讨论。
孙子没有专门论及刺客的使用。死间的是使用有相似之处吧。
乍一看,兵法的确更像是给弱势的一方写的。因为强势的一方就像大人打小孩一样,取胜是应该的。而弱势的一方则必须运用好兵法才能险中求胜。这样也能解释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结果。至于诸葛亮的出师未捷身先死,我比较认可的说法是其“道”出了问题,所以纵有经天纬地之才,六出祁山的结果却只是耗尽国力。
《孙子兵法》在兵法中的巅峰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能与之比肩的大概只有克劳塞威茨的鸿篇巨制《战争论》。您说其中含有哲学思想也是很有见地的。但要说孙子没有经历过实战则未必。《史记》的记载是:孙子是齐国人,在吴王阖廬的手下干。因在吴王面前小试兵法而杀了其2个爱姬。 “然后阖廬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彊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确实历史上解读此书的歧义很多,所以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avatar
周继纲
6楼
我看《孙子兵法》 续二:计篇
开篇第一句强调:战争是天大的事情,必须认真对待。
一、前半部分
我把本篇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战前的运筹谋划,这也是包括打仗在内的任何事情的必备程序。主要讲“计”,就是算计。是指在开战之前,在庙堂之上、在司令部办公桌上,围绕 “五事七计”,研判这个仗该不该打、怎么打?
“五事”:一是道,看你是正义还是非正义,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二、三是天时地利。四是选将。五是军队的编制、体制及保障。“七计”:把五事进一步细化,得出七个进行比较分析的要素,一是道义如何?二是主将是否有能力水平?三是天时地利是否占优?四是规章制度和纪律是否执行得好?五是部队战斗力是否强?六是士兵是否训练有素?七是赏罚是否严明?通过分析比较交战双方这七个要素,就能够得出胜负的结论。
来看孟良崮战役,华野多个要素明显占优:主孰有道方面,通过斗地主分田地,赢得了民心;将孰有能方面,单论能力水平或许难分伯仲,而敌方的张灵甫则明显失之于骄横跋扈,与友邻部队存在不和;天地孰得方面,时间地点基本上是华野选的,也能占优;法令孰行方面,华野部队不成问题,而敌军则是同床异梦,各怀鬼胎,军令不畅通,李天霞的83师可以说是完全不服从命令,距离最近,却最不卖力;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方面,敌军中只有被围的74师、外围黄百韬的25师相对比较强,而华野则都很厉害。这样一分析下来,胜负的结果也就不意外了。
启示录:
1、这种事前运筹谋划的思路,以及其所圈定的 “五事七计”,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可以用来研判各种事务。对任何一个团体,包括国家、军队、城市、政府机关、企业、公司乃至个人都是适用的,分析结果一出来,就可以研判出其前途和命运。譬如强势的大国主要胜在主孰有道、法令孰行;而一些交通要道、石油大国等资源型富国则胜在天地孰得方面。
换个角度看问题,要想朝好的方向发展,也可以围绕这些要素来下功夫。
2、无论是 “五事”还是 “七计”,一方面有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从而综合性地决定胜败的特性,同时也能单独地发挥作用影响全局。如果某一点差太远,类似于木桶原理,也足以致命。不过反之则不然,某一点再怎么超强大,也不足以完全决定胜败。所以,一般来讲,做事做人,补强自己的短板很重要,应该比拔高自己的强项更重要。譬如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作为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就毁在一个密封接缝的O型环上。
3、这部分还堪称求职报告的典范:明确告知用人单位的主管,接受我的“五事七计”我就在这儿干;不接受我立即走人。
二、后半部分
后半部分主要讲“势”。如果“计”了之后的结论是可以打(原文:计利以听),接下来自然就是该怎么打。怎么打?就一个字:“势”(原文:乃为之势)。结合《势篇》来理解,就是营造能够战而胜之的胜势。
以下围绕营造胜势讲了四层意思。一是造“势”的关键核心在根据千变万化的实际情况,因时、因事、因地、因人制宜,随机应变(因利而制权)。二是造“势”要讲究“诡道”,类似于反向操作,隐真示假,迷惑敌人,诱使其犯错误。三是列举了8种“因利制权”以造“势”的具体情况。四是强调造“势”的上乘境界是“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而达成这种境界还需要指挥官根据变幻莫测的战场实况去随机应变,是不可能事前都完全研判清楚的。
启示录:
1、做好一件事情的过程,就是一个造“势”的过程。要善于调动各种资源和手段,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局部,都造成可控的必赢态势,最后事情没有不成的!
2、造势的要领首推“因利制权”。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紧密结合实际,任何脱离实际的机械教条都是要不得的。孟良崮战役中,外围敌军25师已攻到天马山华野的最后一道阵地,防守该地的华野一纵眼看就顶不住了。关键时刻,华野四纵的1个营恰巧经过这里,立即“因利制权”,改变原作战计划投入阻击战斗,顶住了强弩之末的敌军,锁定了胜局。
3、“诡道”是造势的主要手段。无论是战争,还是竞争、斗争以及其它什么争,只要沾上这个“争”字,其本性就是残酷无情的,在这里一厢情愿地去讲狭隘的仁义道德是不行的,适当的“诡道”是必须的,整赢才是硬道理。历代的名将,其实也就是玩诡诈的高手。
这后半部分跑题了?你题目叫《计篇》,却用了这么大的篇幅来讲“势”,乍看确实是这样。我的理解:
第一,本篇作为第一篇,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讲“计”是必然的,但“势” 又是不可分割的,于是就有了“计”与“势”的并列。高人的表达往往不拘格式,以达意为上,至于“计篇”这个题目,勉强就勉强一点吧。
第二,“势”既然是本书的理论基点,那么“计”与“势”必然存在一种内在联系,在逻辑上构成密不可分的整体。“计”得再精确,只是一个好的开端。战事毕竟不是掷骰子,直接开了比大小就搞定。战事“计”完了之后,还需要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以造“势”为主要内容的运作过程。“计”与“势”构成战争的两大要素,相当于计划与实施,是不能分割开来说的。
第三,为书呆子将领敲警钟。“计”固然重要,但在实施计划过程中“因利制权”地去制造胜势则更重要。战事的过程,充满很多复杂的变数、不确定因素,古今中外,没有任何一场战事是完全按计划打下来的!所以在讲了“计”之后,必须要紧跟着强调“因利制权”,随机应变,警告不能机械地、教条地、墨守成规地去执行作战计划、命令。
avatar
周继纲
7楼
@夜孤城5617 2020-06-09 13:13:51
实际上,孙武并没有指挥过什么大的决战,反倒是白起打的胜仗很多经验很丰富,可惜白起没留下什么兵书,一直想不明白,孙武打仗少,按说战场经验并不多,他是怎么总结成书的呢?
-----------------------------
@zhenyi321 2020-06-10 16:05:19
简单,多读别人的书,也就是前辈们的战争经验总结。
-----------------------------
孙武应该是打过仗的。《史记》的记载是:孙子是齐国人,在吴王阖廬的手下干。因在吴王面前小试兵法而杀了其2个爱姬。 “然后阖廬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彊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从历史上看,一般来说特别能打的都不太会写,可能是忙于征战去了吧。比如包括白起在内的战国四大名将都没有留下什么东西。吴起是个超级例外:在政治、军事上都是顶尖级的角色。一生指挥几十场战事,好像只有几场打平了,其它都胜了,竟无一场败绩!最后还留下个《吴子兵法》!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