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周汝昌现象
avatar

周汝昌现象

zhongguoxuezhe
1楼
周汝昌现象
毛住席的革命路线,就是扶植周汝昌,利用周汝昌的那张贱嘴,辱骂高鹗,并把后40回的版权,硬判给高鹗,达到诋毁后40回的目的。不择手段。比如,不顾基本人权,人权指标,把刘少崎整死。这都属于违规,不择手段。诋毁后40回,也用类似方法。不择手段。只要能诋毁后40回,把120回给拆散,就算达到目的。不计手段。
比如,“泰斗”宣称,“政治阴谋”云云。不去认真核实。撒谎撂屁,形成风气。学术道德规范,规则,荡然无存。
不把后40回搞臭,硬判给高鹗,就显得红楼梦120回不够伟大。阶级斗争观念,就显得不够彻底,不够先进。因为后40回,贾家又蒙恩泽了,又复兴了。这是不符合阶级斗争观念的。就像水浒传,宋江带领弟兄们,招安了。也就是投降了。所以,必须批判水浒。是一本坏书。
俞平伯晚年,反悔了。换言之,把队友们,都出卖了。蔡义江晚年,也反悔了。直接揭发队友。揭发“泰斗”的丑行。暴露红学内幕。胡文彬,也反悔了。李希凡宁死不屈。周汝昌也宁死不屈。
那么,李希凡为何宁死不屈,立场这么坚定呢?因为李希凡受到毛住席的关怀。栽培。受到四人梆的栽培。因此,晚年表示,决不能对不起毛住席。参见百度百科资料。一如既往忠于毛住席。韩信不忘一饭之恩。这是对的。应该给予谅解。
avatar
zhongguoxuezhe
2楼
此帖标题,可改为:后四十回的版权问题。
avatar
zhongguoxuezhe
3楼
修正:
周汝昌现象
后40回的版权问题
毛住席的革命路线,就是扶植周汝昌,利用周汝昌的那张贱嘴,辱骂高鹗,并把后40回的版权,硬判给高鹗,达到诋毁后40回的目的。不择手段。比如,不顾基本人权,人权指标,把刘少崎整死。这都属于违规,不择手段。诋毁后40回,也用类似方法。不择手段。只要能诋毁后40回,把120回给拆散,就算达到目的。不计手段。
比如,“泰斗”宣称,“政治阴谋”云云。不去认真核实。撒谎撂屁,形成风气。学术道德规范,规则,荡然无存。
不把后40回搞臭,硬判给高鹗,就显得红楼梦120回不够伟大。阶级斗争观念,就显得不够彻底,不够先进。因为后40回,贾家又蒙恩泽了,又复兴了。这是不符合阶级斗争观念的。就像水浒传,宋江带领弟兄们,招安了。也就是投降了。所以,必须批判水浒。是一本坏书。
俞平伯晚年,反悔了。换言之,把队友们,都出卖了。蔡义江晚年,也反悔了。直接揭发队友。揭发“泰斗”的丑行。暴露红学内幕。胡文彬,也反悔了。李希凡晚年,宁死不屈。周汝昌晚年,也宁死不屈。
那么,李希凡晚年,为何宁死不屈,立场这么坚定呢?因为李希凡受到毛住席的关怀。栽培。受到四人梆的栽培。因此,晚年表示,决不能对不起毛住席。参见百度百科资料。一如既往忠于毛住席。韩信不忘一饭之恩。这是对的。应该给予谅解。
那么,周汝昌晚年,为何宁死不屈,立场这么坚定呢?大概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他取得的学术成果,太大了,成为“泰斗”了。尾大不掉,无法回头了。没有反悔的余地了。必须一条道走到黑了。若晚年反悔了,脸皮往哪放?另一个就是,毛住席,四人梆,扶植他,栽培他,对得起他,他若晚年反悔了,那么,对不毛住席,对不起四人梆。于是,他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宁死不屈,立场异常坚定。一本正经。装“红学泰斗”。骑虎难下。上山容易,下山难。
avatar
zhongguoxuezhe
4楼
@wangmingtao2012 2016-08-27 10:11:25
真TM的能扯犊子,这是哪跟哪?
-----------------------------
贴标签,“扯犊子”,没有说服力。
avatar
zhongguoxuezhe
5楼
曹雪芹是“闲散人员” (2007-11-13 03:26:26)转载▼
标签: 人文/历史 红楼梦 曹雪芹 闲散人员 八旗 分类: 历史
作者:刘仰
前几天有报道说,北大不允许社会闲散人员旁听,引起一片议论。我不想参与这个讨论,只想说说,究竟什么是闲散人员。举例来说,曹雪芹就是闲散人员。我们现在所说的“闲散人员”,一般是指没事干的、没单位的人。在今天,“闲散人员”这个词,多少带有一点贬意。但是,这个词最早作为专用名词出现的时候,并没什么贬意,反而令人比较陶醉和向往。
闲散人员作为专用名词,是在清朝出现的,它是八旗制度中的一个专门称呼。清朝初期,其军队制度有点类似现在的瑞士,没有正规军,但是全民皆兵。清朝皇帝皇太极曾经说:“南朝(指明朝)兵民为二。民有常业,兵有长粮。我国兵民为一:出则备战,入则务农,兼以收拾兵器”,这就是清朝最早的“八旗制度”,可以称为“全民皆兵”。但是,皇太极说这番话是入关之前。清兵入关后,明朝灭亡,八旗制度继续保留。但是,进入关内的旗人只拥有军籍,再也不用从事生产了,“闲散人员”由此产生。
关内八旗中的旗人,按照规定,不能务农,不能经商,却能按不同级别,每月领取银两做生活费,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有终身社会保障。银两虽然不多,但是,住房不要钱,统一分配,基本生活水准没有问题。作为旗人,平时要练兵,射箭骑马之类,其他时候便无所事事。他们也有可发展的前途,一是做官,被朝廷派到某地当领导。一旦因犯错误或其它原因被革职,如果没有治罪或砍头,就依然回到旗内,当一名普通士兵。还有一种就是给皇宫当差,或者派到外地办事。例如传说中曹雪芹的祖先,就被皇帝派到江南,专门负责采购皇宫需要的纺织品,兼作文化特务和密探、包打听,事无巨细地给皇帝打小报告,连当地官员也在他们监视之列。除去这两项,旗人基本上没什么事可干,如果身体又不好,练武又不行,或者年纪大了,就变成只领钱不干事的人,在八旗中,此类人的专用术语就叫“闲散”。
上面说的都是八旗中的男人,女人则不同。八旗中的女人也有两条出路,一是与旗人结婚,二是被征入宫中。当然,征入宫中会有各种角色,烧饭、做菜、打扫卫生是一类,陪皇上睡觉是另一类。因此,八旗中的女人,年轻时都不能向父母磕头,因为,谁知道该女孩未来会不会成为皇帝的人?如果是那样,只有父母向女儿磕头的份。如果女孩过了年龄没有被征入宫中,又确实结婚后,才能向父母磕头。
说回旗人中的“闲散”。没有做官,没有给皇宫当差,又不需要练武的人,便称之为“闲散”。这种“闲散”比今天的“闲散人员”可要强多了。首先,他们是旗人,在社会上高人一等;其次,他们不干任何事,也能有稳定的收入,不用为生计发愁。但是,也有一定的限制,例如,不能乱跑,不能选择居住地,离开居住地还要请假批准,要保证随叫随到,否则将被治罪。对那些到外地当官或当差的旗人,如果被革职,或差事完成,返回旗籍的日程都有规定,如果不能按期回旗报到,也将被治罪。可见既有权利也有义务。八旗的管理型态有点类似今天的军队,但又不是职业正规军,于是便出现了一批“闲散”人员。
据红学家考证,传说中的曹雪芹实实在在就是“闲散”人员。他没做官,也没当差,每月领着4两白银,小日子过得不错。当然,有些相信曹雪芹具有“反封建”意识的人认为,曹雪芹是不愿为皇帝服务,不愿为“封建社会”效劳,所以宁愿做一个闲散人员。我很好奇,如果曹雪芹“反封建”,为何不反每月的4两银子?4两白银在八旗算是中等水平,不要买房,不要付房租,如果死了,还有抚恤金、丧葬费,生活相当不错。要是没有“封建社会”解除他的后顾之忧,他哪有可能成天画画、写小说?写的还是“反封建”的小说?如今那些热爱“红楼附会学”的人们,应该感谢“封建”才对。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封建社会”和“封建制度”,便没有《红楼梦》,便没有他们今天有滋有味、红红彤彤的饭碗。
当然,也有人说,曹雪芹很穷,穷得只能喝粥,靠卖画为生,所以他才会坚决地“反封建”。不管哪种情况,都是“红学家”们说的,后面一种情况,好像“反封建”会更加彻底一点,但至少还免费住着“封建制度”的房子。反正,红学家们想让曹雪芹“反封建”,他就会反,不想让他“反封建”,他就不反。曹雪芹很听“红学家”的话,我们却被听糊涂了。但是,不管反不反封建,曹雪芹确确实实是一个社会“闲散”人员。所以,如果那时有北大,曹雪芹是没资格到北大旁听的,只能自学成才了。也许,北大不让“闲散人员”旁听,也会成为曹雪芹“反封建”的另一个诱因:居然看不起俺“闲散”人员!反了!
avatar
zhongguoxuezhe
6楼
文革时期学术冤假错案的平反。
闻高鹗被解脱有感
2010年10月
新民晚报?
黄裳
近来媒体盛传,《红楼梦》百二十回本的作者署名,将从曹雪芹、高鹗合著改为曹雪芹与“无名氏”同撰,新闻简略,据闻有详细考证,论定原先后四十回出高鹗手为站不住的传说,详情尚不得知。此事虽说不上惊世骇俗,在《红楼梦》的读者和“红学”研究者看来,则并非小事一桩。可断言也。
慨自“红学”生成以来,对后四十回及其作者的认定与评论,大体可分两派。其肯定后四十回为高续并加否定评论者,自鲁迅、胡适、俞平伯、周汝昌以降,实繁有徒,其否定高续者,到张爱玲而臻极致。其肯定高续并力挺其文学价值者,可以林语堂为代表,舒芜亦挺高的健者。双方论点鲜明对峙,如扩而大之,读者群中因黛玉之死而下泪者,如越剧《红楼梦》、新面世以忠于百二十回原著的电影的部分观者皆是。双方鼎峙,难分高下,而他们都是承认后四十回著者为高鹗,则是一致的。尽管从文学艺术观点上,如水笼之不相容,也是公认的事实。
高鹗之所以被认定为后四十回的续作者,主要由于张问陶的一句诗,“艳情人自说红楼”及诗注,俞曲园因而作说,遂成定论。又因发现了一部旧抄《红楼梦稿》(百二十回本),中有大字题云:“兰墅阅过”,而此说更得一证。这是旧说形成的主要理由。
按我国章回小说的作者,每不易认定。原因是习惯看法,小说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更加政治上的避忌,更不愿以真名姓示人。如《水浒传》本是说书人的话本,积久打磨而成今本,属名施耐庵,多年来无有异议;《西游记》作者为吴承恩,一直存在异议,但大家也都承认。《金瓶梅词话》的作者,以笔名“兰陵笑笑生”面世,合理而大方,不曾想其真实作者,经多人考定论证,竟有近十名之多,出人意料。其实小说作者的考定,是一件特别烦难之事。《红楼梦》作者之为曹雪芹,也几乎被否定,有说为其叔者……不一而足。其实真正认真地辩论起来,雪芹在书中自述核定增删,“十年辛苦”,说到底,不过是一位认真的“责任编辑”而已,是不是也应在作者署名上,加以斟酌呢。自然,这是一句笑话,不值红学专家一嘘的。
总而言之,在古典名作小说的作者问题上,一般说,应取“宜粗不宜细”态度。不至徒费精力,在这种深邃的死胡同里开拓、前进。虽然,在高鹗说来,他的被解脱,能脱身于众口交责的尴尬境地,确是巴不得的“好事”。
avatar
zhongguoxuezhe
7楼
为高鹗洗刷百年冤情_刘仰_新浪博客
2007年12月11日 - 此外,台湾某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一本书中,有清朝时期高鹗的完整履历。这个履历不光推翻了某些红学家编订的高鹗年谱,解脱了根据这一想当然的年谱而给高...
blog.sina.com.cn/s/blo... - 百度快照 - 3893条评价
avatar
zhongguoxuezhe
8楼
红楼后40回续者 缘何改为无名氏(转载)
楼主:团风县山人 时间:2016-08-29 22:20:27 点击:44 回复:1 脱水模式给他打赏只看楼主阅读设置
红楼后40回续者 缘何改为无名氏
2010-07-05 中国经济网
童力群2016年8月29日星期一转载
虽然后四十回《红楼梦》一向被认为在艺术水准上远不及前八十回,但高鄂的名字却“尾随”曹雪芹之后给人们留下了印象。近日,新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在沪上热播,有细心的观众却发现字幕上“后四十回”作者变成了“无名氏”。7月4日,在亚运村图书大厦举行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版《红楼梦》校注本发行400万套庆典活动上,人民文学出版社首次对作者之变作出了正式回应。该社古典部主任周绚隆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没有可靠的材料证实高鄂就是后四十回的续者,因而吸取冯其庸等红楼梦研究学家的意见,把作者改为无名氏。”
其实,这一改动发生在3年前,2007年第三次修订后推出的《红楼梦》校注版就已经是“曹雪芹著无名氏续,下面还有两行字:程伟元、高鄂整理。”只是由于李少红导演的新版《红楼梦》电视剧的片尾字幕完全依照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三次修订后的校本,使更多人注意到了这一新的重大变化。
高鄂也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新出版的人文版《红楼梦》扉页上,在“无名氏续”下面还有两行字:程伟元、高鄂整理。周绚隆认为,这才是还高鄂在《红楼梦》一书成形与传播中的本来功绩:“上世纪初,胡适先生在做《红楼梦》考证时,根据俞樾《小浮梅闲话》所引张问陶《船山诗草》中有一首诗《赠高兰墅鹗同年》的注云‘《红楼梦》后四十回以后,俱高鹗所补’,推断后四十回实为高鄂续作。”“当时高鄂确实是有个《红楼梦》续稿底本的,但作者是不是他?没有更多更可靠的材料来证明或符合这一点。这个‘补’字恐怕应该是补订而不是续补的意思。所以我们采取这样一个态度:对学术史上无定论的作者问题,与其无谓地争论,不如悬置起来,以无名氏代称。”
周绚隆说,这种做法也得到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和红楼梦研究所大多数参与本书校注工作的研究者的认同。
在程高本序中,另一位“整理”者程伟元曾以“一日偶于鼓担上得十余卷”来叙说《红楼梦》后四十回的来历,很多人认为这是搪塞的借口,但冯其庸认为:要否定这段话,没有确凿的、充分的证据是不行的。他在文章中写到:“这后四十回的作者是谁,它的来历如何呢?在没有其他可靠的证据之前,我认为仍然应该重视程伟元的话。”
虽说只是几个字的变动,却并不容易。
变更后,出版社也接到了一些“抱怨”:语文常识考试要是出到这道题,学生该怎么回答?业内也有一些人士建议“对经典畅销书中这样重大的地方‘轻易不要动’。”对此,周绚隆则认为,从作者名字的改动,到2007年版序言中对校注成果所有权的澄清,都体现了主流红学界做事顶真的作风。 (来源:文汇报)
http://bbs.tianya.cn/post-106-551583-1.shtml
avatar
zhongguoxuezhe
9楼
相关推荐
周汝昌现象
周汝昌是怎么露馅的
顾随的赞词与周汝昌的功底(梅节)(转载)
周汝昌:我已不是红学界的人了(转载)
解味道人的途穷(再驳周汝昌)——悠哉侃艺录29
周汝昌附骥作伪与冯其庸非法鉴定
周汝昌:新红学的巅峰 陈 维 昭(转载)
红楼之味终未解,赢得走火入魔名(驳周汝昌)
陈文新教授写书炮轰胡适,周汝昌,刘心武等红学家
给周汝昌定位
avatar
zhongguoxuezhe
10楼
江青死后拍摄的样板戏。
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
江青的鬼魂导演。
avatar
zhongguoxuezhe
11楼
文革时期学术冤假错案的平反。
平反,往往不能一步到位。因为平反,意味着认错。认错,往往是值得羞愧的。属于丑事。糗事。所以,认错,往往羞羞答答。逼一步,走一步。给自己留一点面子。
avatar
zhongguoxuezhe
12楼
为高鹗洗刷百年冤情 (2007-12-11 00:12:19)转载▼
标签: 人文/历史 红楼附会学 曹雪芹 高鹗 后四十回 妹夫 分类: 历史
作者:刘仰
自胡适以后,《红楼梦》后四十回是高鹗续作,几乎已成为铁定的事实,小说《红楼梦》封面都印着两个作者的名字:曹雪芹、高鹗。很多喜欢《红楼梦》的读者因此常常痛骂高鹗,“狗尾续貂”这个词经常在这里被使用。胡适的关门弟子,著名红学家周汝昌更是对高鹗显示出刻骨仇恨。他痛骂高鹗“卑鄙”、“败类”,还提出“要把他(高鹗)的伪四十回赶快从《红楼梦》里割下来扔进纸篓里去,不许他附骥流传,把他的罪状向普天下读者控诉,为蒙冤一百数十年的第一天才写实作家曹雪芹报仇雪恨!”后来周汝昌还发展了他的观点,他认为程伟元、高鹗作了朝廷的鹰犬,秉承乾隆的旨意,篡改了《红楼梦》。
中央电视台第一次拍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时候,在周汝昌等某些红学家的大力倡导下,电视剧的结尾没有按照程高本120回的小说情节拍摄,而是按照红学家们考证的,所谓曹雪芹原先可能构思的情节拍摄,其实只是某些红学家的附会,当时也曾经引起一片议论。不知道新拍的《红楼梦》在这个问题上会如何处理。
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后四十回到底是谁写的?《红楼梦》诞生250年左右,前150多年,很少有人对这个问题产生疑问、发生兴趣。偏偏近100年来,远离创作时代的后人,自胡适以后,产生了一个流行观点,认为后四十回是高鹗续的。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呢?清朝嘉庆年间有一个文人,名叫张问陶,也叫张船山。他写过一首诗,题目叫《赠高兰墅同年》,该诗有一小注:“传奇《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俱兰墅所补”。高鹗字云士,号秋甫,别号兰墅,因此,这条“小注”便被用来证明《红楼梦》后四十回是高鹗续作。
首先,对于张问陶“小注”中的“补”字,可以有很多理解。遗失了,又找到了,可以叫做“补”;缺字缺页,填齐贯通,也可以叫做“补”;这里“补”的意思都类似于“打补丁”。如果说原作者根本没写后四十回,而是高鹗创作的,用“补”字似乎不妥,用“续”更合适。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多人说了,此处不详述。关键是,张问陶的这个“小注”是否可靠?也许张问陶只是道听途说?
“同年”一词在明清时期一般是指同时考上科举,同登题名榜。据考证,张问陶和高鹗都是1788年乡试时中的举人,因此,称为“同年”是有道理的。但是,即便是“同年”,并不表示他们很熟悉,就好比现在有人同年考上大学,哪怕是同一所大学,甚至同一个系,也完全有可能不认识。何况张、高两人,一个原籍四川,一个原籍辽宁。有人说,张问陶与高鹗做官时,曾经共事,似乎应该很熟。但是,在张问陶的那首《赠高兰墅同年》的诗中,有两句写道:“逶迟把臂如今雨,得失关心此旧游”。当年顾颉刚先生就曾经指出:“可见他两人向不认识”。就好比今天有两个陌生人遇到一起,问起来之后恍然:原来我们俩是同一年进清华的!其实在此之前,互相根本不知道对方的存在。
如果事情是这样,张问陶说高兰墅“补”《红楼梦》后四十回,就很值得怀疑,至少对“补”的含义应该更加慎重。但是,红学家们又找到一条证据,不仅证明张问陶与高鹗很熟悉,而且还是亲戚。张问陶在另一首悼念妹妹的诗中,也有一个“小注”:“妹适汉军高氏”,意思是说,他妹妹生前嫁给了一个姓高的“汉军”。这条“小注”被胡适以后的红学家们认定,高鹗是张问陶的妹夫,因此,张问陶关于高鹗的话肯定是值得信任的。然而,姓高的“汉军”难道只有高鹗一人吗?
2000年10月11日,四川省莲溪县政协工作人员胡传淮在《中华读书报》上发表文章《张问陶的妹夫不是高鹗》,此文后登于2001年《红楼梦学刊》第三辑。文章考证后指出,张问陶的妹夫名叫高扬曾,决不是高鹗,考证的依据是张问陶的家谱。此外,台湾某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一本书中,有清朝时期高鹗的完整履历。这个履历不光推翻了某些红学家编订的高鹗年谱,解脱了根据这一想当然的年谱而给高鹗扣上的污蔑之词,而且还明明白白写着高鹗妻子的姓氏:卢氏,根本不姓张。某些红学家近100年的想当然、乱点鸳鸯谱的行为,终于可以结束了。胡适等人考证高鹗续写《红楼梦》后四十回的结论,开始彻底动摇。
在“红楼附会学”近100年的历史中,类似情况并不少见。正如胡适所言,先“大胆做一个假设”,然后再小心求证。而事实上,俞平伯后来说,假设确实很大胆,求证一点不小心。为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将历史资料不分青红皂白地曲解使用,事后被证明漏洞、错误百出,此种现象屡见不鲜。例如我曾经提到的周汝昌关于曹雪芹家谱的“考证”。
关于《红楼梦》的后四十回,我接受近年来很多学者的主张:决不是高鹗所续。我认为,在没有其他证据的情况下,只能认定后四十回是曹雪芹的原著,一百二十回《红楼梦》的著作版权属于同一个人,没有其他人分享。现在出版的小说《红楼梦》版权页上,应该只有一个人的名字,对高鹗的责骂应该结束了。由此,我们才能理解俞平伯晚年说:胡适、俞平伯是腰斩《红楼梦》的,有罪!程伟元、高鹗对《红楼梦》是有功的!由此,众多“红楼附会学”,尤其是所谓后四十回的“探佚学”,可以休矣。至于脂砚斋说曹雪芹只写了八十回就去世了,这是一个更大的谎言,以后再说。
avatar
zhongguoxuezhe
13楼
周汝昌的寡廉鲜耻。
给曹雪芹找一串祖宗 (2007-11-18 00:10:01)转载▼
标签: 人文/历史 红楼梦 红楼附会学 曹雪芹 分类: 历史
作者:刘仰
在某些“红楼附会学”大师、中师、小师那里,曹雪芹的伟大是无与伦比的,他们的敬仰之心,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用尽所有美好语言都难以表达。于是,大师凭借历史上的只言片语,拼凑出一个“曹雪芹氏族家世简表”,给曹雪芹凭空安上了一大串伟大的祖宗,其牵强附会的程度,令人瞠目结舌。
在周汝昌大师制定的这份曹雪芹“家世表”中,曹雪芹的最远古祖宗远远超过了伟大的孔夫子。周汝昌指出,曹雪芹最远的祖宗,是周武王的弟弟振铎,被封在了现在山东地区的曹国。周汝昌大师接着指出,曹叔振铎之后,曹雪芹另一个后来的祖宗名叫曹恤(电脑字库没有这个字,同音字代替一下),他是孔夫子门下七十二贤之一,后封上蔡侯。再往下到了汉朝,曹雪芹的祖宗是西汉丞相曹参,再往后是曹操,再往后是宋朝大将曹彬。再往后好像历史上曹姓名人不多了,经过明代默默无闻的曹姓传人,到了清代便养育了一个曹雪芹。(周汝昌著《红楼家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2版)。
将历史上这么多称王称霸的曹姓名人,都安放到曹雪芹的头上,无非是要说明曹雪芹来历不凡,天赋异禀,出身高贵,即便后来做了清朝的奴隶,也依然沿袭了中华几千年文化的高贵传统。这个出发点先不去说它,要将曹雪芹这个祖宗链条统统光滑接上,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牵强附会地编造很多历史。比方说,曹雪芹的祖宗是宋朝的曹彬,只有一条孤证,其实还算不上“证据”,只是清朝曹家某人在一首诗中自夸了一下而已。说曹操是曹雪芹的祖宗,也只有一条“孤证”,实际上也算不了“证据”,只是清朝某人在一首诗里提到了一句。
这两条“证据”的性质就好比余秋雨在自己的书中说,他祖母姓毛,有姓无名,但很可能与蒋介石的原配夫人毛福梅,以及毛泽东的祖先同宗一样。后人如果因为余秋雨的“伟大”,而考证出余秋雨是毛泽东、蒋介石的亲戚,人们该信还是不信?
周汝昌先生是考据大师,考据学的一个规则他应该是知道的。梁启超先生总结考据学的十条规则中,有一条就是“孤证不为定说”,显然周汝昌大师不愿接受这一条规则。从严格的考据学角度来说,曹雪芹祖宗是曹彬和曹操这两条疑似“证据”,很可能还是互相矛盾的。因为,历史上并没有充分的证据,确认曹彬是曹操的后人。因此,如果曹彬不是曹操的后人,关于曹雪芹祖先的这两条证据就是互相矛盾的。但是,周汝昌大师不管这些,硬是将他们接到了一起,成为津津乐道的曹雪芹家族光辉史的一部分。
这个链条再往上推,说曹操是曹参的后代,已经被大多数历史学家否定。一般认为,曹操原姓夏侯,过继之后改姓曹,为了给自己贴金,曹操谎称自己是曹参的后代。于是,周汝昌大师给曹雪芹编造的这个家族光辉史,又出现一个牛头不对马嘴的接口。至于再往上,关于孔子的学生和周武王的弟弟与后来曹姓的关系,都只是想象而已。曹雪芹的这个光辉伟大的祖宗系列传承,就是这样被胡乱拼凑起来的。要让人们相信它,恐怕难于上青天。所以台湾作家高阳才会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穿凿附会的文章”,“绝难取信于人”。
历史上,中国的曹姓有很多来源。除了中原地区早期的不同来源外,隋朝时,一部分突厥人后来改为曹姓;唐朝时,西域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地区,也有曹姓,后来有一部分定居中原。这些少数民族改姓后的曹姓,大多居住在北方地区,曹雪芹的祖先为何不可能是这些人?
除了曹雪芹家族光荣榜往上追溯历史的种种荒唐,往下也同样疑点重重。说曹雪芹是曹寅的后代,清朝时期只有两三条记载,而且,这几条记载还彼此矛盾,有的说曹雪芹是曹寅的儿子(现在公认是孙子),有的说曹雪芹“其祖”是江南织造(曹寅的职务)。而真正具有确凿史料价值的“八旗旗谱”中,没有曹雪芹的名字;曹氏家族的族谱中,同样没有曹雪芹的名字。当然,这个难题已经“解决”了,大师们说,因为曹雪芹“反封建”,结果被封建统治阶级排除在外。
历史上记载说曹寅的祖籍在辽宁,周汝昌大师根据小说《红楼梦》中的内容“考证”说,《红楼梦》作者的祖籍也在辽宁,于是,作者与曹寅便对上号了。这种把小说当历史的考证方法有多大的可信程度,实在令人怀疑。周汝昌考证《红楼梦》作者祖籍辽宁,来自小说中的一小段文字。秦可卿死后,薛宝钗的哥哥薛蟠提供了一口棺木,小说中说这个棺木来自“潢海铁网山”。于是周汝昌考证说,辽河古名“潢水”,“潢海”就是“辽海”,“铁网山”就是“铁岭”。此外,小说中冯紫英到铁网山打猎,也被作为周汝昌考证的一条旁证。于是,曹雪芹祖籍辽宁铁岭就变成确切无疑的了。在我看来,退一万步,即便小说可以作为史料,即便周汝昌的考证是对的,结论也只能说,小说《红楼梦》的作者对辽宁铁岭比较了解,而不能得出作者祖籍就是辽宁铁岭的结论。
人们说“红楼附会学”令人晕头转向,确实如此。周汝昌是“红楼附会学”的大师,还有很多坚信“红楼附会学”的中师、小师。我看到另一个对曹雪芹无比崇敬的考证家有另一番考证。他考证后认为,冯紫英到铁网山打猎,其实是说到同性恋“鸭场(兔馆)”嫖“鸭”,因此,“铁网山”并不是铁岭,而是同性恋美少男“养鸭场”的隐喻。把周汝昌的“铁网山是铁岭”说,与“铁网山是养鸭场”这两种说法放在一起,读者听谁的?是否因为周汝昌是大师,就该听他的?
小说《红楼梦》确实是一部很优秀的小说,但是,因为小说优秀,就生搬硬套地给小说作者胡乱安上一大串莫须有的伟大祖宗,有这个必要吗?如果这不是“牵强附会”,还有什么可以叫做“牵强附会”?
在我写了几篇关于“红楼附会学”的文章后,有人很不高兴,抬出很多“大师”的身份来批评我。本来不太想与“大师”们明显过不去,但是,面对“红附粉”的愤怒,只好拿大师们说说事,有得罪之处,请多包涵。应该说,周汝昌大师是花了很多功夫的,历史资料的掌握确实很充分。但是,先入为主的观念,使得周汝昌大师的很多结论都不可信。偏偏这些结论又成为泱泱“红楼附会学”的立足基础,可见“红楼附会学”很多都是建立在沙堆上的庞然大物。
avatar
zhongguoxuezhe
14楼
“红楼附会学”的时代烙印 (2007-11-16 00:04:13)转载▼
标签: 人文/历史 红楼梦 红楼附会学 时代烙印 分类: 历史
作者:刘仰
前文曾经说到,1949年以后,曹雪芹被定义为具有民主意识的反封建斗士,《红楼梦》也成为“反封建”的小说。由此我们看到“红楼附会学”的时代烙印特征,它并没有稳定的附会主题,只有随着时代背景而变化的附会转换。
在清朝时期,由于《红楼梦》只是一本传统的小说,其附会方式也没脱开以往话本小说的附会方法,就是用历史上的真实事件,附会小说的内容。在那一时期,还有一个附会比较有意思,有人把《红楼梦》附会成《易经》,就好比后来有人把《西游记》附会成锻炼气功的不同境界。到了民国初期,西方思想大量涌入,小说创作理论往往要到作者的身世和心理结构去寻找源头,于是,《红楼梦》被附会成作者的个人历史和家族史。1949年以后,“红楼附会学”曾经消停过一段时间,但是,进入80年代后,“红楼附会学”各种流派汇合到一起,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在“反封建”基础上出现的大批新附会。
在清朝,由于没有“反封建”的理论,因此,不管怎么附会,都不会引到“造反”、“轼君”的轨道上。因为,在清朝一旦发生这种附会,除非向朝廷举报,否则后果可想而知。民国时期,“反封建”思想刚刚形成,还没有成熟,与之相关的“红楼附会学”还没来得及发芽。那一阶段的“红楼附会学”结合满清灭亡的时代特征,以“反清复明说”最为著名。但是,1949年后,经过几十年的熏陶,“反封建”思想已深入人心,因此,80年代后,最耸人听闻的“红楼附会学”便堂而皇之地诞生了。
前文曾经提到,有人认为《红楼梦》实际上是描写了曹雪芹和情人毒杀雍正皇帝的隐秘故事。这种附会的思想基础就是把曹雪芹放在“反封建”的进步行列中,由于有了“反封建”的理论依托,谋杀清朝皇帝不会有任何心理压力,也不会有任何被怀疑的成分,反而突出了曹雪芹勇敢斗争的高大形象。此外,刘心武的附会,也把曹雪芹和曹家放在谋反、篡位的位置,其根源同样是“反封建”的理论支撑。我们试想,如果没有了“反封建”的政治色彩,上述“红楼附会学”是否还有生根的基础?
滑稽的是,上述两个含有时代政治色彩的“红楼附会”系统,其师承关系,都来自周汝昌牵强附会的曹家家族史理论。但是,周汝昌与这些附会者最大的不同是,周汝昌认为封建统治者的代表乾隆皇帝很喜欢小说《红楼梦》,乾隆密谋,委托高鹗修改了《红楼梦》中明显的隐射成分,使得《红楼梦》能够刊行于世。由此我们看到,在“反封建”基础上产生的“红楼附会学”,陷入了严重的自相矛盾。如果周汝昌和刘心武都正确,唯一的解释也许是,乾隆暗中联合曹雪芹一起反封建。
再比如,有人对《石头记》这一名称的解释,也用“反封建”理论将其合理化。这种牵强附会的解释认为,乾隆皇帝喜欢到处题字,很多题字都刻在石头、石碑上,因此,乾隆的石刻题字形成了一部封建社会虚假繁荣的“石头记”。曹雪芹为了反封建,便写了一部文字的《石头记》,嘲笑乾隆的“石头记”,预告了封建社会最终将落得“白茫茫、真干净”的失败结局。这种解释与“乾隆喜欢《红楼梦》”的说法放在一起,就会发现,乾隆简直就是个傻子,被人骂了还挺高兴。
在80年代以后产生的大批新“红楼附会学”中,凡是将小说附会成政治历史的,大都以“反封建”为前提立场。甚至有人更加彻底地认为,《红楼梦》及其作者曹雪芹是反对孔孟儒家学说的,他体现了民主思想的“萌芽”,宝黛的爱情是进步的、纯洁的、未来的爱情观等等。同时,曹雪芹还是一个无神论者,嘲讽一切宗教。说到这里大家就会发现,一旦曹雪芹“反封建”的政治定义被放弃或怀疑,上述所有附会,便失去了基础,都将成为时代观念变化后的废弃物。而现在,这种变化的确发生了。
随着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出现,曹雪芹“反封建”的立场似乎也变得不那么“坚定”了。人们从《红楼梦》中发掘出大量传统文化的成分,曹雪芹和《红楼梦》似乎又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红楼附会学”总是会滞后于时代观念,这个滞后周期与新附会的产生需要一段时间有关。在目前这个过渡期中,以往的各种“红楼附会学”几乎同时获得新生,清朝时期的、民国时期的、改革开放之后的,各种原本互相否定的“红楼附会学”,现在开始出现大联合。随心所欲的红楼附会大串联,已经把读者搞得晕头转向。而各种附会者,并不介意彼此的互相矛盾和否定,而是相安无事地卖书、演讲、赚钱。
鉴于传统文化热度的提高,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新“红楼附会学”可能会放弃或淡化“反封建”的政治立场,变成弘扬传统文化的附属品。如果未来有一天,有人将曹雪芹附会成孔子的继承人,大家也不必惊讶奇怪。我不是说将《红楼梦》附会成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就是正确的附会,而是说,变来变去的附会只能说明,任何附会都没有意义,《红楼梦》只是一本小说。
看看“红楼附会学”的历史:时代一变,满清灭亡,“反清复明说”立即取代各种旧附会;时代再一变,西方文艺创作理论一时髦,自叙说、家史说立即取代“反清复明说”;时代一变再变,历史阶梯理论成为正统,“反封建”立即取代“自叙说”。未来时代观念再变,例如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红楼附会学”肯定还会随着变。那么,200多年来,它们的附会究竟哪个是真的?
“红楼附会学”如一条变色龙,寄生在历史的表面,拿每一个时代的当代人耍着玩。跳开一点,远远地看,就会发现,“红楼附会学”充当了时代观念及时代政治的婢女,它们拙劣地图解着时代观念,使得自己的饭碗里能够分享时代变迁的残羹剩饭。
avatar
zhongguoxuezhe
15楼
作者:zhongguoxuezhe 时间:2016-01-03 09:58:25
榜上有名
修正:
红楼梦读者性别特征研究
(统计数据)
120回读者名单:
程伟元,高鹗,张新之,蔡元培,王国维,鲁迅,容庚,陈寅恪,林语堂,牟宗三,李长之,宋孔显,俞平伯,钱钟书,徐迟,朱眉叔,王蒙,白先勇。
王希廉,姚燮,苏雪林(女),王佩璋(女),三毛(女),周绍良,朱南铣,王昌定,宋浩庆,吴晓南,李贤平,刘梦溪,陈炳藻,吴国柱,欧阳健,曲沐,陶光,陈林,张庆善,胡文彬,刘绍洲,蒲正兴,李华瑞,梦中老农,科苑360,祁生2015,中国批发商,王巧林,刘金恒,浮生何所寄,克非,余英时,郑铁生,张兴德,杜春耕,卢祥云,梅节,从从不乱,冯守卫,周策纵,马国权,冯其庸,沈治钧,茅盾,彭飞,老宋同学,胥惠民,杨启樵,王利器,陈文新,黄守愚,二月河,宗璞(女),朱楼梦剑,林同华,唐德刚,高阳,杜福华,卓守忠,白盾,张国光,刘上生。
从这个名单来看,女性数量较少。
80回本读者名单:
胡适,周汝昌,蔡义江,李希凡,顾随,吴组缃,张爱玲(女),吕启祥(女),顾文嫣(女),萝卜花(女),邯郸夏,洞烛(或男或女),偶像的清晨(女),月牙如柳叶(女),河流归汉,正老爷,帘卷荷香(女),litie(李铁)(女),明氏物语ABC,郑午然,枫叶能红多久,清扬婉兮阿湄(女),梨花香yyy(女),冰大头(女),芹圃画石,绝对不主流,张恨水,刘心武,邓遂夫,梁归智,科学红学,吴小如,周思源,赵建忠,温皓然(女),霍国玲(女),霍国玲姐妹丈夫,李泽厚,赵冈,吴世昌,何其芳,韩进廉,孙慈忠,林锦鸿,颜钊,李广柏,蓝翎。
其中,态度最坚决者:周汝昌,蔡义江,张爱玲,邯郸夏,科学红学。
态度暧昧,模棱两可者:张恨水,吕启祥(女),朱光潜。(还应该包括启功,孔庆东。)
周春。80回本,120回本。
裕瑞枣窗闲笔,有争议。
刘再复高度赞扬王国维的成就。对周汝昌既有肯定,也有否定。
左倾:俞樾,吴世昌,清人潘得舆,何其芳,韩进廉,孙慈忠,林锦鸿,颜钊,李广柏。
右倾:夏荷,李贤平,周慧,李希凡,蓝翎。
从这个名单来看,女性数量较多。
左倾,指积极分子;右倾,指消极分子。
举报 | 2楼 | 打赏 | 回复 | 评论(1)
http://bbs.tianya.cn/post-books-550938-1.shtml#2
avatar
zhongguoxuezhe
16楼
刘仰:给曹雪芹找一串祖宗。
周汝昌的寡廉鲜耻。
给曹雪芹找一串祖宗 (2007-11-18 00:10:01)转载▼
标签: 人文/历史 红楼梦 红楼附会学 曹雪芹 分类: 历史
作者:刘仰
文革,恬不知耻。无耻之尤。
刺世嫉邪赋
汉赵壹
伊五帝之不同礼⑴,三王亦又不同乐。数极自然变化,非是故相反驳。德政不能救世溷乱⑵,赏罚岂足惩时清浊?春秋时祸败之始,战国逾复增其荼毒。秦汉无以相逾越,乃更加其怨酷。宁计生民之命?唯利己而自足。
于兹迄今,情伪万方。佞诌日炽,刚克消亡。舐痔结驷,正色徒行。妪竬名势,抚拍豪强。偃蹇反俗,立致咎殃。捷慑逐物⑶,日富月昌。浑然同惑,孰温孰凉?邪夫显进,直士幽藏。
原斯瘼之所兴⑷,实执政之匪贤。女谒掩其视听兮,近习秉其威权。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虽欲竭诚而尽忠,路绝险而靡缘。九重既不可启,又群吠之狺狺⑸。安危亡于旦夕,肆嗜欲于目前。奚异涉海之失柂⑹,积薪而待燃?荣纳由于闪榆,孰知辨其蚩妍?故法禁屈桡于势族,恩泽不逮于单门。宁饥寒于尧舜之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乘理虽死而非亡,违义虽生而匪存。
有秦客者,乃为诗曰:河清不可俟⑺,人命不可延。顺风激靡草⑻,富贵者称贤。文籍虽满腹⑼,不如一囊钱。伊优北堂上⑽,抗脏倚门边⑾。
鲁生闻此辞,系而作歌曰:势家多所宜⑿,咳唾自成珠;被褐怀金玉⒀,兰蕙化为刍⒁。贤者虽独悟⒂,所困在群愚。且各守尔分⒃,勿复空驰驱⒄。哀哉复哀哉,此是命矣夫![1]
avatar
zhongguoxuezhe
17楼
汉赵壹: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
建议邓遂夫:给秦桧找祖宗。
avatar
zhongguoxuezhe
18楼
什么是周汝昌先生的”悟”?
楼主:雪森168 时间:2016-09-06 15:40:08 点击:35 回复:13 脱水模式给他打赏只看楼主阅读设置
周汝昌老先生在中年以后,逐渐耳失聪,目失明.也就是说,他在创作方面,后半生是没有大量的广泛的查考资料的足够能力.可是,他在九十五岁逝世之前的几年间,大量创作出版的那么多书,是不是完全由他”悟”出来的!?
一,
“悟”者,觉悟也,醒悟也,也可说是修仙悟道之”悟”.但是,周汝昌2012年逝世之前几年出那么的书,一下子”悟”出那么多东西来,能否觉得奇怪?是不是像他某位弟子所称的”世界奇迹”?我看恐怕未必!
仅在2005年一年之内出版的,也几乎全是这年新著的;自1月至8月份就出版六本新著,总字数约一百二十万字。总印数93000册。邓遂夫在博文中说“周先生创造的世界奇迹”?
一个年纪九十来岁的老人,几年之内创作出版那样多的书籍,如果没有占用大量的资料作为查考基础,那可能呢?,然而这时,他已经丧失了查考资料的能力,即使他的某徒夸为“周先生创造的世界奇迹”?那能光靠这个”悟”就做得到?,难道不使人蚩笑吗!?其实,这就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大推演!不过,全靠唯心推演那多的出版物,也是值得质疑的!
二,
西方有个”唯我论”者, 〈新知识词典〉说;“唯我论,又称独在论,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唯我论者,认为只有我和我的意识才是存在的,除此以外的整个世界,包括所有的人在内,它们只是我的意识和想像创造出来的”这种”唯我论”的代表人物就是英国人贝莱克.是一种货真价实的主观唯心论.
周老先生并不是什么”悟”,而恰恰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的推演大师!他在临死之前这样做,是要茯取最后一笔经济利益,不管他”悟”出来的东西对社会危害多大,他硬是要这样做,足见这位老先生如此的思想品德,有人给他捧上”红学泰斗”的桂冠!如此互相的吹捧,也是现今红学中的乩象之一.
三,
所谓“泰斗”及其某些门徒,本来就是现今红学中制造乩象的一个小团伙,惯用歪曲历史的手法来散播他们那些不实的谎言。
正如郑铁生先生所说:“ 红学危机”是当前《红楼梦》研究暴露出的突出现象,一些索隐红学、龙门红学、娱乐红学,什么《红楼梦》揭秘、探佚、戏说等误导的东西,登堂入室,招摇过市。究其原因,一方面,虽然一个标志性的人物红学家周汝昌走了,他所延续的新红学最后的学术生命解体了,考证、索隐、探佚在浮躁、喧闹中罩上的光环也失去了。但他所倡导的“探佚”研究方法,以及他把新红学留下的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仍旧困惑着人们。”
这是因为他的几个门徒,是靠着他的分支而弄红学饭吃的,只有把他那些错误百出的东西承传并发扬下去,那当然还会困惑着人们。但必须指出;被他的们徒捧为宗旨的《红楼梦新证》,本来就被王利器先生所著文中指出了十大错误,还有杨启樵先生对周汝昌著作的全面批判,以及胥惠民教授对周汝昌一系列批判文章等等,都有实有据,就可以把几下做做对照,过硬和不过硬的就明显知道了。
所以,周汝昌晚年“悟”出来的那多东西,加上他的们徒吹捧,也是进一步制造和影响现今红学乱象之根源。
http://bbs.tianya.cn/post-106-551642-1.shtml
avatar
zhongguoxuezhe
19楼
周汝昌的名号斋号
资料:
周汝昌 编辑
周汝昌(1918年4月14日——2012年5月31日),生于天津。字禹言、号敏庵,后改字玉言,别署解味道人,曾用笔名念述、苍禹、雪羲、顾研、玉工、石武、玉青、师言、茶客等。[1]
很多艺人,都有艺名。比如,曹云金,是郭德纲的徒弟。原来,不叫这个名字。应该是后改的名字。比如,李天一,后来,改叫李一。据说,刘德华,原来的名字,很俗气。后来,改成这个名了。
周汝昌,改叫解味道人,这个应该是号。这个号,名不副实。能迷惑广大“女人”。假作真时真亦假。因此,应该给予戳穿。
周汝昌真是解味道人吗?曰:冒充的。假的。比如,聂绀弩,没相信他的鬼话。曰:周汝昌根本不懂得红楼梦。
把自己打扮成曹雪芹的知己,起名号叫解味道人。招摇撞骗。欺世盗名。滥竽充数。蒙骗广大“女人”。瞎扯“情教”。俗不可耐。广大“女人”信服。
周汝昌的队友,先后背叛。比如,俞平伯晚年,反悔。比如,蔡义江晚年,也反悔。“清污消毒”。没把他当解味道人。广大“女人”,不醒悟。
周汝昌的斋号叫“脂雪斋”。自称,走火入魔。这样,就更像是解味道人了,更像是曹雪芹的知己了。
把自己打扮成曹雪芹的知己,就便于蒙骗广大“女人”了。
avatar
zhongguoxuezhe
20楼
或曰:我的观点是读书学问跟性别没关系。能被蒙骗的人应该从他们的情商智力性格上分析,而不是男的女的。
答曰:从统计数据看,周汝昌的队友,“女人”居多数。这怎么解释?比如说,给周汝昌戴上一顶“泰斗”的大帽子,或贴上“泰斗”的标签,男人和女人,谁更容易上当?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