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念念不忘,我的电影情结
avatar

念念不忘,我的电影情结

傻到以前用真名
1楼

欣闻电影院陆续可以开门纳客,这对我来说,绝对是个大喜事。
不记得今年1月疫情全面爆发前有没有看电影,否则这大半年来的观影记录着实不大好看,虽然客观因素,心里还是空落落的,那种感觉怎么形容呢,就好比明明有了媳妇在旁边,但就是不给你亲不给你碰,你说难受不?
为响应国家疫情防控的号召,影院还不能追求上座率,好像一场不能超过百分之三十。卖票都得隔一个卖一个,于是看到有的影院很是贴心,在中间空的座位放上一个玩偶,有人觉得瘆得慌,不敢去。我觉得挺好,跟新闻图片里的海底捞一样,见你一个人吃火锅孤单,还给你放个大布娃娃搁对座上,多人性化啊。换做是我,布娃娃就别放了,搁个充气的那种可能还更有情调。
人在重庆,火锅和电影,你若非得让我二选一的话,我可能还是选电影。不是非装高雅,的确是对电影的热爱超出寻常,火锅没得吃,还有串串和麻辣烫,都差不多。但没电影的话,电视是没法替代的。我现在家里很少看那玩意儿,偶尔开一回也是怕把新买的电视放坏了。估计后面电视也早晚被手机淘汰,不过是个客厅的装饰罢了。
喜欢看电影源自读书学校的美好记忆。我最早的关于电影的画面是当年一部叫《黑蝴蝶》的武侠片,现在网上还能看得到,然后是《侠女十三妹》《焦裕禄》《妈妈,再爱我一次》《大决战》,最后一部在学校包场看的电影是《离开雷锋的日子》。上了初中就没怎么得看免费电影,印象有一次,家在街上条件不错的女生相约去看《红樱桃》,回来说很好看,我就特别羡慕她们,想看电影就能去看,我要是回去跟父母要钱看电影,基本等于找骂,肚子能填饱有钱交学费就不错了。
我家跟电影院在县城的两端,走路最快也要四十分钟。小学一个学期至少能看一场电影,有时两场,也不定。这个时候自然是我们最开心的日子。如果不是学校组织排队去,就约上小伙伴一起。那时影院不像现在这样高大上,电影票也是小小窄窄的一张纸,上面除了几排几号,啥都没有,单数双数分开两边,1号自然是最中间,数字越小位置越佳。座位也不是现在的软座甚至沙发,最普通的会场那种硬硬滑滑的连排座椅,谈不上舒服不舒服,反正要是像说相声的孙越那样的大胖子肯定不舒服。
那时影院还兴候场和清场,你要是去早了,只能乖乖在放映厅外面等着,能听到影院里面的声音,想着等下就能看,也不着急,外面的墙壁一般是各式放过的和还没放过的电影海报,也不像现在这般花里胡哨,看着也很赏心悦目,跟我们当时看的小人书连环画有的一比。等着放映厅门一打开,潮水般的人流涌了出来,从出口直达街上,我们跟他们中间隔着一道绞丝门,等到人都走光了,才吱吱呀呀打开放我们进去。我们前后跑着找座位都是一种乐趣,爆米花是没有的,好的话有点瓜子花生就是大户人家。正式开演前也是没广告的,基本是一些即将上映的预告片,然后熄灯进入正题。后面墙壁一个小窗口,一束还是两束光线直射出来,弄不好有时还会中断,重新续上。画面没有现在数字的清晰,不是3D但有质感,可能有的看就没那么挑剔,感觉人也是活生生的。
县城电影的落寞很大程度跟后来的录像厅有关系,适逢香港TVB和电影的黄金时期,录像厅根本不愁片源,武侠连续剧和黑帮片给你看个够,其他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更不在话下,只要你有钱有时间。我最后一次在县城看的电影是成龙的《义胆厨星》,也叫《一个好人》,此后不知哪天再经过,居然倒闭了。到前好几年才恢复,摇身一变成了保利影院,位置变得更方便,屏幕也变小了,以前是只有一个大厅,一次只能放一部,现在是分成几个小厅,感觉反而不大好,除非有自己很喜欢的片子,刚好又在老家,才迫不及待,一般情况还是去的少。
关于电影之前写过不少,就算现在马上凌晨一点,我还可以继续写很多,都已经不只是一个兴趣爱好那么简单,几乎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习惯,跟写字差不多。特别是周五下班过后,例行一场电影必不可少,这是让我打发时间排解寂寞的最佳方式,写字都没那个功效。电影,短短两个字,承载了我生命中太过的东西,有父亲当年送我去电影院误点迟到没看成的遗憾埋怨,有挨着喜欢的女同学一起看电影时的心猿意马,有现在一个人看电影的潇洒从容,还有从那一块巨大白布上看到的一出出的故事剧目,跟着上面的人同辈共喜,自己或平淡无奇,或不无坎坷的人生,跟着电影或丰富了许多,或引发了共鸣。一个喜欢看电影的人,一个还能一个人看电影的人,哪怕面上他给人感觉冷漠寡淡,但实际上多半是一个看似矫情实则纯情,看似恣情实则痴情的人。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