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党的二十大后首次国内考察,习近平为什么来到这两个地方?

党的二十大后首次国内考察,习近平为什么来到这两个地方?

公众号新闻

10月26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延安、河南安阳两地考察,这是党的二十大后他的首次国内考察。这次跨省考察,总书记为何选择延安和安阳这两个地方,他看了些什么,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


△联播视频丨习近平在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考察


01

一颗苹果 一根“金扁担”


10月的延安,正值金秋。山山峁峁,层林尽染。


△延安南沟村,树树皆秋色。(总台记者刘海涛拍摄)


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来到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今年苹果大丰收,总书记走进果园了解今年苹果收成情况,并采摘了一颗红红的大苹果。


△缀满枝头的大红苹果,极具视觉冲击力。(总台央视记者李晓周拍摄)


一颗苹果,催生出了一项富民产业。

陕北拥有气候、光照、纬度、海拔等地理优势,非常适宜种植苹果。2016年,南沟村因地制宜,建成高标准矮化密植果园,并进行股权量化。村民既享受利润分红,又获得就近务工机会。


△南沟村果园,苹果树顶是一层防雹网。(总台记者刘海涛、钱金库拍摄)


考察当天,得知南沟村滴灌技术、矮化种植技术、选果生产线不断发展,而且苹果不愁销路,总书记称赞大力发展苹果种植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这是最好的、最合适的产业,大有前途”。


△村民刚刚采摘装箱的红苹果。(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陕北的大红苹果,牵系着总书记对革命老区、对三农问题“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

在南沟村,总书记再度回忆起陕北七年的知青岁月,“当年看到老乡们生活很艰苦,心里就想着怎么样让大家生活好起来”。


△南沟村,苹果洗选车间。(总台央视记者李辉拍摄)


因为有了陕北黄土地上的贫苦日子和青葱岁月,也就不难理解总书记说的这句话——“我们这代人有一份情结,扶一把老百姓特别是农民”

如今,看到硕果累累的景象,目睹翻天覆地的变化,总书记说,“从陕北的变化就可以看到中国的变化”。


△“延安苹果”品牌已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总台央视记者李辉拍摄)


当年,陕北乡亲向知青习近平这样表达温饱之后的心愿:“将来干活挑着金扁担!”

在2020年全国两会上,总书记回忆起这番对话。他说,“‘金扁担’,我把它理解为农业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发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员令。在这次考察中,总书记说,要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


△南沟村展示的苹果深加工产品。(总台央视记者李辉拍摄)


02

一所学校 一脉传承


离开南沟村,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延安中学枣园校区。

在学校教育史馆,总书记了解学校总体办学情况,希望延安中学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弘扬革命传统,培育时代新人。


△延安中学枣园校区。(总台记者钱金库拍摄)


殷殷期许,源自光荣传统。

延安中学,原名边区中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中学。


△学校教育史馆展出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老校牌。(总台央视记者郭晓龙拍摄)


1938年6月,为培养“有民族观念、有民主思想、有抗战建国知能的新青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成立边区中学。同年8月,首任校长蔡子伟在开学典礼上说:“要把边区中学办成真正的国防教育模范。”


△蔡子伟校长的雕像。(总台央视记者钟锐拍摄)


此后,边区中学历经14次搬迁校址、15次易名,1978年正式命名为延安中学。


△毛主席曾为延安中学题词“光明在前”。(总台央广记者潘毅拍摄)


时代风云变幻,但延安中学办学历程从未间断,精神始终传承。如同校歌所唱:“我们学习、学习,为了解放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祖国,为了建造自由幸福的新世界。”


△延安中学校歌。(总台央视记者卢心雨拍摄)


总书记到访学校时,高一(2)班学生正在学习“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程。总书记走进教室,同师生亲切交流,勉励同学们立志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高一(2)班课堂。(总台央视记者郭晓龙拍摄)


值得关注的是,2015年、2020年和去年三次到陕西考察,总书记分别考察了延安市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中心小学、绥德实验中学三所学校,体现了总书记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高度重视。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是高一(2)班的班训。(总台央视记者王哈男拍摄)


03

一处基地 一代精神


红旗渠,是闻名全国的红色教育基地。


△俯瞰红旗渠。(总台央视记者程铖拍摄)


2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河南安阳林州市的红旗渠。他参观了红旗渠纪念馆,实地察看红旗渠分水闸运行情况,并来到输水隧洞——青年洞。


△红旗渠纪念馆。(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


20世纪60年代,林州10万开山者历时10年,削平山头1250座,开凿隧洞211个,架设渡槽152座,在地势险恶的太行山腰修建水利工程——红旗渠,引漳河水入林州,解决了50多万人口的饮水问题。


△纪念馆内再现修建场景。(总台央视记者姚瑶拍摄)


震撼人心的修建场景,被称为“十万大军战太行”。这里也孕育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纪念馆内展出“红旗渠通水庆典”老照片。(总台央视记者范一鸣拍摄)


总书记考察时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


△红旗渠引入的漳河水。(总台央视记者石伟明拍摄)


在以青年突击队凿通岩壁而得名的青年洞,总书记强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当年,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经过1年5个月的奋战,将石质坚硬的岩壁凿通,这个输水隧洞被命名为青年洞。(总台央视记者程铖拍摄)


2014年和2019年两次到河南,总书记都曾谈到红旗渠精神,并把它同焦裕禄精神等伟大精神并列。总书记说,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有这样的精神构成其强大精神力量,这样的精神无论时代发展到哪一步都不会过时。


△纪念馆内展出的“引漳入林动员令”。(总台央视记者姚瑶拍摄)


从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到瞻仰延安革命旧址时强调“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再到这次考察中强调“发扬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总书记始终高扬精神之旗。

只有珍视宝贵精神财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我们才能赢得新胜利、创造新辉煌。


△红旗渠分水闸。(总台央视记者程铖拍摄)


04

一座遗址 一种自信


这次跨省考察的最后一站,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安阳市西北郊的殷墟遗址。

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


△殷墟遗址面积约30平方公里,是我国考古发掘时间最长、次数最多、面积最大的古代都城遗址。(总台央视记者范一鸣拍摄)


在殷墟博物馆,总书记仔细观摩青铜器、玉器、甲骨文等出土文物,并来到车马坑展厅,察看商代畜力车实物标本和道路遗迹。

总书记指出,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这片在安阳小屯村南地发现的带卜辞的甲骨,是殷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


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1899年,甲骨文在沉睡数千年后被发现。

2014年5月,总书记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看望少年儿童时说,殷墟甲骨文距离现在3000多年,3000多年来,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

2019年11月,总书记在致信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时说,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


△这是殷墟博物馆的另一个镇馆之宝——亚长牛尊,是殷墟唯一一件牛形青铜尊。(总台央视记者范一鸣拍摄)


“殷墟我向往已久。”在殷墟遗址,总书记谈起了专门来此的目的,“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今天的中国,已经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更加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更加需要从中华文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殷墟车马坑展厅。(总台央视记者范一鸣拍摄)

△殷代车马坑,坑内葬1车、2马、1人,1999年发现于刘家庄南地。(总台央视记者王哈男拍摄)


今年5月,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这次踏访殷墟遗址,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殷墟博物馆展出的玉龙。(总台央视记者范一鸣拍摄)


习近平总书记这次出京考察,跨越地理山河,穿透文明古今,立足新的征程,传递鲜明信息:要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监制丨申勇 龚雪辉

主笔丨郁振一

记者丨范一鸣 郭晓龙 范凯 姚瑶 李晓周

视觉丨陈括 张晶

编辑丨王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解读二十大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党的二十大报告诞生记党的二十大主席团举行第三次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议党的二十大主席团举行第二次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议解读二十大丨关于党的二十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权威解读来了!习近平等领导同志亲切会见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特邀代表和列席人员市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全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相关工作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强调五个“牢牢把握”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七台河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 传达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独家视频丨党的二十大主席团举行第三次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议学习二十大丨踔厉奋发新时代 勇毅前行向未来 留学人员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五)习近平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喜庆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91科技集团党支部组织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结束了,就这样疫情结束了习近平: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工农兵大学毛泽东时代工业化时的鞍钢宪法解读党的二十大丨党的二十大报告“统战新语”出炉 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论述!学习二十大丨担当时代大任 共赴创新中国 留学人员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二)一个人的徒步,900公里法国之路+世界尽头:D41~圣路上的明星习近平在出席军队领导干部会议时强调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二十大代表在基层 | 王文力深入七台河市勃利县农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第一观察|读懂习近平总书记二十大后首次出京活动的深意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宣讲团把党的二十大精神送到一线|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大之后习近平会见首位外国领导人,重点谈了什么?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蚌埠学院大学生党员深入社区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巴黎凡尔赛游记 (五)代表热议习近平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的重要讲话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习近平要求在三方面下功夫党的二十大在京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独家视频丨习近平谈二十大后首次来访:充分体现对发展中越两国两党关系的高度重视党的二十大在京闭幕 习近平主持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二十大代表在基层 | 王文力深入江河园区项目现场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二十大丨在奋进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 留学人员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四)习近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加强练兵备战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