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中美之美我者历史2022-12-08 04:12当下乌克兰战场面临的困境,往根本说是战场形势导致的。根据11月23日英美媒体的报道,英国前首相约翰逊透露,在俄乌冲突发生前,欧洲国家间态度各异,其中德国政府甚至希望可能爆发的战争早些结束,乌克兰政府届时能够尽快垮台。虽然德国方面迅速反驳了约翰逊的说法,但其实大家都懂,任何国家或个人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都会做多个预案——Plan A-如果俄军势如破竹我方该怎么办,Plan B-如果俄军陷入泥潭我方该怎么办,看形势下菜碟。现在回想起来,战事爆发之初美国劝说泽连斯基撤离基辅,很可能是因为在华盛顿的A版预案中,计划着以乌西地区为基地与俄罗斯打一场漫长的游击战,用泽连斯基政府的名义组织乌军来消耗俄军,类似八十年代阿富汗模式。只不过泽连斯基不撤,而且基辅竟然守住了,于是华盛顿迅速改变策略以适应战场局面的变化。德国、法国等欧盟国家同样如此,犹记得开战之初,德国送给乌克兰的援助都是一些军用头盔、防弹衣之类的玩意儿,跟现在的各种防空导弹系统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实力是贯彻意志的基础,这样分析下来,莫斯科方面最致命的问题就是错判了自己的实力,怨不得别人。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放在了知彼的前面。俄罗斯决策层和俄罗斯民众为什么会对自身实力估计产生偏差呢?相信这跟长期以来各界的捧杀有一定关系。在2022年之前的历次国家军力排名中,俄罗斯始终是公认的第二军事强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核武库。不过军力排行榜这种东西大家看看就好,那多是媒体安排几个小编(或咨询机构安排几名资料员)去扒拉了一下各种公开数据,把核武器数量、坦克数量、飞机数量等做一番统计,然后给每个武器装备赋个权重值,最终算出来一个数。类似的信息跟大学排名差不多,主要是给吃瓜群众看的,官方人士可不能随便相信媒体的报道。实际上,大家吹捧俄罗斯的军事实力都存在特殊目的。美国是为了虚构一个对手来吓唬欧洲,从而加深欧洲对美国的依赖;中国则是希望将俄罗斯塑造成当初苏联的形象,摆在身前来缓冲西方的压力;还有一些中亚、中东国家,他们吹捧俄罗斯同样是出于自身利益考量。套用一句古文: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对于清醒的决策者来说,别人的评价终究是别人的评价,自己要对自己的实力有清晰认知。通过对外塑造强势形象来为国家争取利益无可厚非,但兵者国之大事,真正动手之前需要仔仔细细做最保守的评估,是为“底线思维”。其实纵观大半年以来的乌克兰战争,无论是美国、法国、德国还是其他国家,军事层面对于俄罗斯并没有做太多出格的事情,基本都在舆论预期之内。拜登政府在开战之初立即表态不会派美军介入,各种重型武器也是小心拿捏着提供,还要求乌军不得用来攻击俄罗斯本土。前段时间波兰闹出沸沸扬扬的俄罗斯巡航导弹误打波兰境内目标事件,正在出席G20峰会的拜登紧急表态降温:“从发射轨迹来看,导弹不太可能是从俄罗斯发射到波兰的。”可见美国并没有想一鼓作气将俄罗斯逼到墙角,而是希望对其慢慢放血,放到没有实质性威胁为止。近日,美国前陆军副参谋长基恩在接受采访时更是毫不避讳的表示:“美国仅用660亿美元就得到一个与俄罗斯开战的乌克兰,因而重创俄罗斯,重振北约组织,是值得的投资”。过去的十几年间,俄罗斯和普京在各种局部地缘冲突中一直在赢。2008年俄格战争,拿下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两个小“国家”。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兵不血刃拿下宝地克里米亚半岛和乌东部分地区。2015~2017年间强势介入叙利亚内战,海陆空三军齐出,耗费数百亿美元挽巴沙尔政权于既倒。2022年初,空降兵火速赴哈萨克斯坦平息骚乱。有时一直赢、太过顺利,并不一定是件好事,这很容易让克里姆林宫上下滋生盲目乐观的情绪。历史上,像1979年阿富汗战争,就是勃列日涅夫在苏联形势一片大好的聒噪中发动的。因此,有时遭遇一点前进道路上的波折,对领导层和全社会来说未必全是坏事。如履薄冰,善莫大焉。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