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没有特效药,国产药脚步已近
辉瑞“特效药”到底如何
新冠口服药被视为在新冠疫苗、中和抗体治疗以外,对抗新冠病毒的“最后一块拼图”。目前新冠口服药国内得到批准的只有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片和辉瑞的Paxlovid。比起阿兹夫定片偏低的临床数据,许多人更愿意相信在国外已经几百万人服用的Paxlovid。
但被冠以新冠“特效药”的Paxlovid真的那么厉害吗?是否人人都需要购买?
首先要澄清一点,辉瑞Paxlovid严格来说不是特效药,不能直接消灭新冠病毒,也不能直接预防新冠病毒感染,而是一款抑制病毒快速扩散的药。如果厂商直接宣传辉瑞Paxlovid为“可以治愈新冠病毒感染的特效药”,就违反了广告法,是要受到严厉处罚的。
其次辉瑞自己说的很清楚,辉瑞说这款药是美国药监局FDA紧急授权使用的,换句话说,针对它的临床研究时间并不充裕,结果也并不充分。
当然Paxlovid的临床数据相对于之前“人民的希望”瑞德西韦更扎实也更成功。2021年做了一个实验——EPIC-HR,即Evaluation of Protease Inhibition for COVID-19 in High-Risk Patients。这个实验选取了2245位18岁以上的成年人作为实验对象,这些人群具备一些可能会造成新冠重症的因素,例如:患有基础疾病、没有接种疫苗、首次感染、高龄等。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在697名使用Paxlovid的患者中,28天内有5人住院(0.7%),死亡0人,而另外一组使用安慰剂的患者中,28天内有44人住院(6.5%),死亡9人。通过这个实验,辉瑞证明了Paxlovid能降低89%(0.7%—6.5%)的死亡风险与住院风险。
来自香港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真实数据表明,2月26日至6月26日期间,共有11800余人在社区门诊使用了新冠口服药molnupiravir或Paxlovid,这些患者大多年龄超过60岁,且为未完成疫苗接种的高危人群。molnupiravir是全球首款获批的新冠小分子口服药,由美国药企默克研发,但研究显示,在降低住院风险和死亡风险上,Paxlovid比molnupiravir的效果更好。molnupiravir治疗组的全因死亡率相比对照组降低24%,Paxlovid降低了66%,且住院率降低了约24%。
但是,凡事都怕但是,Paxlovid只适合可能由轻症转重症的高危患者,而且是处方药。Paxlovid存在较多的药物服用冲突问题,因此必须要由医学专业人士判断感染者是否能使用该药,才能保障安全用药。可是如果仅有医生可开处方,很多感染者感染后未必会及时去医院或诊所求医。但如果放开线上销售获取是方便了,但也很难避免乱用药的问题。
其次,Paxlovid并不适合普通人群。根据以色列的一项大型研究,辉瑞研发的新冠药物 Paxlovid 似乎对 40-65 岁人群几乎不起作用,不过仍然能降低 65 岁以上老年人因新冠住院和死亡的风险。该研究于 8 月 24 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来自以色列的研究员对10万名以上的新冠感染者进行研究后得出了以上结论。
辉瑞今年 6 月公布的研究结果也显示,Paxlovid 在已接种和未接种疫苗的健康成年人身上均未显示出显著的疗效。所以不是所有人都要抢购Paxlovid,目前只适合老龄高危人群由轻症转重症这一过程。最好是在医生的观察建议下服药。
美国FDA给出了具体的Paxlovid禁忌同时用药的清单。
清单中,包含了抗凝药、抗痛风药物、抗癫痫药物、治疗心律不齐、高血压和高血脂症的药物、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艾滋病治疗药物和勃起功能障碍药物。
FDA同时警告:Paxlovid和上面几大类药物的任何一种药物一起用,可能会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副作用。
这几乎形成了一种悖论,感染新冠的高危患者,往往更需要用药,但如果正在服用这十大类用药之一,就需要停用Paxlovid。然而,适用于Paxlovid的人群,大部分可能都正在服用上述药物。所以能不能用Paxlovid,其他药要不要停最好听从医生的判断,不要自己擅自判断。
还有人问为什么辉瑞Paxlovid在国内卖得这么贵,是不是割韭菜。笔者也一并回答一下。一盒辉瑞Paxlovid售价2980元,许多中国人觉得贵。其实,从全球来看,中国售价不便宜,但也不能说过于昂贵。辉瑞Paxlovid在美国的售价折合人民币约3688元/盒、欧盟约4200-4800人民币/盒、澳大利亚约5473元/盒。
目前医保采购价是1890元,患者自费只需要两百多并不算昂贵。那么辉瑞怎么就敢给中国便宜呢?其实主要是中国人口基础大,医保采购多,自然会有议价权,这个并没有可阴谋的空间。
总的来说,辉瑞Paxlovid并不能说是严格意义上的特效药,人人抢购大可不必,普通人群还是要把药让给需要的高危人群。此外Paxlovid有很多用药禁忌,而且有一定概率复阳。辉瑞Paxlovid并不像奥司他韦、帕拉米韦、扎那米韦等流感普适特效药那么有效,这是医学界目前的共识。
至于国产药阿兹夫定片,阿兹夫定为一种核苷类广谱抗病毒药物,最早是用来治疗艾滋病的,后来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可以作为广谱RNA病毒抑制剂,对于新冠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阿兹夫定片可以缩短患者带病毒时间,降低载量。相比辉瑞的Paxlovid来说,临床研究确实不够,充分有效性也不如辉瑞药,但是阿兹夫定片也有他的优点,比如辉瑞Paxlovid对高血压高血脂人群不太适用,但阿兹夫定片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两个药到底应该选哪个,应该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由专业医生做判断,副作用先不说,吃错药也是非常危险的。
新药研发市场反应冷淡
国外有“特效药”,那国内就没有吗?有,而且在研的还不少。在新冠口服药的开发中,3CL蛋白酶抑制剂是在研品种最多、且被业内最为看好的小分子药物。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基于3CL蛋白酶靶点开发的新冠药物约有44款,仅有辉瑞的Paxlovid获批上市,日本盐野义的Ensitrelvir递交上市申请。
国内进展最快的是先声药业,12月18日,先声药业发布公告,新冠病毒口服药SIM0417项目已完成全部1208例患者入组,但是具体的临床指标暂未披露。进度处于国内3CL蛋白酶抑制剂第一位,预计最快于2023年2月份上市。
此外,继今年4月开展评估VV116对比Paxlovid(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早期治疗轻中度新冠肺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III期临床后,君实生物于12月19日又登记开展一项评价VV116对比Paxlovid治疗轻-中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毒反弹率的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III期临床研究。
虽然先声药业SIM0417进度快,但是并没有像君实生物一样披露VV116临床研究的详细数据,所以这里也就不展开讨论。
12月29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一项中国非劣效性3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其结果表明,对于有高危因素的轻中度Covid-19成人患者,在至持续临床康复时间方面,国产VV116非劣于Paxlovid(4天 vs. 5天;风险比,1.17;95%置信区间,1.02~1.36),且不良事件更少。
VV116是我国首个自研靶向新冠病毒RdRp小分子抑制剂,最初由上海药物研究所沈敬山团队根据美国吉利德公司抗病毒药物Remdesivir(瑞德西韦)改造而来,是Remdesivir体内活性代谢物——GS-441524的结构修饰物。这是NEJM发表的首个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冠创新药临床试验,其在3~5月的上海极度困难时期高质量完成,尤为难能可贵。
今年7月,美国媒体“Quartz”发文,称中国开发VV116的故事是美国错失的机会之一。报道认为,吉利德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尽快将GS-441524用于正式的临床试验,相反选择了押宝Remdesivir。
“无论如何,中国做了吉利德不会做的事,押注于GS-441524的功效。围绕吉利德的专利,中国科学家找到了一种创造性的方法,对GS-441524进行结构修饰,并于2020年4月为VV116 提交了专利申请。结构修饰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GS-441524 的治疗特性,但差异足以避开吉利德的专利范围。”报道称。
当然VV116也有他的问题,比如说原来设计多终点同时针对重症和轻重度,现在取消了重症这个方向,确实是有点遗憾。有些专家认为VV116尚需回答一些问题,研究没有报告VV116降低重症/病死的有效性;研究没有报道病毒载量数据;研究没有根据受试者的疫苗接种状况分层分析。我们相信君实生物可以在后续报告中解释说明。
据“21财经”报道,《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文后,君实生物A股、H股均涨超10%,君实生物投资关系部门相关人士称,目前VV116还未提交上市申请,跟药监部门保持持续沟通。“目前监管部门认为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持,所以还不支持我们用这个三期临床研究去提交上市申请。”该人士表示。
所以VV116上市可能尚需一段时间,比起这个有些媒体的宣传真的过分了,论文明明说的是有些数据非劣于Paxlovid,但在他们嘴里变成了吊打,这就完全变了味。非劣于的本意更像是同班几分的差距名次稍好一点,并不是远远拉开。本来VV116敢发权威期刊就是想着经受市场检验和议论,要是直接捧上神坛反而是迫害。
比起媒体的关注和热炒,市场反应就冷淡很多了。令人颇为意外的是,宣布研发进度好消息后,先声药业在12月19日却股价大跌7.91%,报收每股9.32港元。
同一天,君实生物(688180.SH)同样股价下跌,跌幅19.44%,收报54.45元。值得注意的是,12月16日君实生物刚刚新增“新冠特效药”概念介绍。
12月8日刚刚在抗新冠病毒的在研新药雾化吸入用FB2001项目上达成战略合作意向的前沿生物(688221.SH)与鱼跃医疗(002223.SZ)股价在这一天也双双下跌。
本该是好消息应该刺激上升才对,怎么反而下跌了呢?有分析认为既然“新冠特效药”主要针对于轻症和重症患者,降低死亡风险,那么其投资价值则取决于轻症重症患者人数。如果这些药的上市赶不上感染高峰,很可能短期内难以收回成本。
其次布局“新冠特效药”的药企中,不乏业绩低迷者存在。
先声药业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7.00亿元,同比增长27.3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378.40万元,同比下降88.57%。
君实生物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18亿元,同比下滑55.18%;净利润-15.95亿元,而2021年同期为-3.92亿元,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
前沿生物同样处在亏损状态,2022年前三季度,其实现营业收入5766万元,同比增长66.4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约2.27亿元。
简单说就是这些企业存在经营不善过于押注“特效药”的问题,什么时候能完成临床试验,什么时候能批准上市还存在一定未知数。投资者摇摆不热衷倒也不能指责太多。
国产药也值得我们期待
不管是辉瑞Paxlovid还是阿兹夫定片,或者还未上市的那些“特效药”,大家选择哪一种是大家的自由,只要充分了解风险和禁忌怎么选都行。对于外国辉瑞药以及刚刚审批通过的默沙东的莫诺拉韦,本质上是为了缓解目前紧张的用药需求,给患者多一些选择。这个时候去抵制外国药实在不明智也不应该。
我们都希望国产药尽快上市,但是最好也要严格按照三期临床要求来,要确保有效性也要确保安全性,副作用小。国产药上市更能有效填补市场空白,没有专利限制能够更快大批量生产,不仅要供应大城市也要把药送到广大的农村乡镇,早点吃上药才能有效减少重症。
辉瑞药目前看虽好但是一两千的价格,国际医保采购长期下来同样会有很大的压力。国产药研发生产基本都在国内,通过国家集采能够有效降低价格,帮助大家买到能够负担的起的平价药。其次多家新冠“特效药”争相上市,才能真正降低价格,缓解市场供应不足的局面。就算是有些药企在蹭热度,我们只希望蹭热点的企业越来越多,市场能够给予更多的关注,让更多有效的普适药快点出来。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看体量成了实力的代名词。这些或许在某些行业适用,但在医药行业并不太适用。不是只有千亿市值的药企才有资格去研发新冠药。先声、君实、前沿这些相对辉瑞确实是小企业,但是不代表他们没有研发的实力。
医药行业规模第一的概念早已过时了,整个制药行业都开始面对一个新难题:德勤2018年12月的研究显示,2010年以来,生物制药公司的研发回报率节节下滑,2018年头部12家药企的回报率降低到只有1.9%。
研发回报率有可能还会进一步下滑,依赖专利保护期的过往商业模式,越来越难撑起庞大的成本。临床研究的不确定性一直存在,也是这个行业有别于其他领域的特殊之处。
参照小型药企近年来的成功经验,药企似乎已经不再适合以“规模”为重。提高规模对研发的贡献已经不太明显,反而带来更多的维护压力;更专业化、规模更小的公司,生产率却比大公司更加高效。所以先声这些企业也不必妄自菲薄,以其专精特新一样能打开一片天地。
让我们祝福这些药企能够尽快提高研发进度,早日上市造福国内患者,减少他们的痛苦和不安。
参考资料:
VV116临床试验获得成功,但急需回答这三个问题 来源:Hanson临床科研
当“新冠特效药”的光环褪去 来源:药智网
“新冠特效药”上演过山车行情 来源:财健道
谁在买辉瑞特效药 来源:真故研究室
国产“特效药”研发成功,意味着什么?来源:牲产队
全球最大药企辉瑞170年简史 来源:华尔街见闻
辉瑞新冠特效药并不特效 来源:华誉学术
新冠特效药背后的生意 来源:BT财经
最新话题:世界杯落幕了,但亚洲崛起了!
欢迎关注“首席商业评论”视频号留言讨论!
广告及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