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见证 成都1年1张
【留美学子】第2877期
9年国际视角精选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陈屹视线】教育·人文·名家文摘
【春节特刊】前期
时光
模糊了城市的一些印记
又给这座城留下新的烙印
1949年——2019年
70年光阴
1年1张珍贵照片
70年成都沧桑巨变的缩影
翻开历史的相册
所有人都为之震撼
▲ 1949年,人民群众夹道欢迎解放军进入成都市。(漆奇/图)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2月29日,解放军在成都举行隆重的“入城式”。至今许多老成都人说: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成都“补办”的第一个国庆节盛大庆典。
▲ 1950年10月1日国庆节,群众队伍中的“和平女神”,五角星上有“和平”二字。郑光路/图
1950年10月1日,成都北较场举行第一次庆祝国庆的大型活动。历经动荡战乱的中国人,渴望安宁生活。成都市民郑光路收藏了一张1950年国庆节成都北较场上,群众队伍中“和平女神”造型的珍贵老照片,反映了这种“渴望和平”的时代信息。
▲ 1951年,青年工人在成渝铁路铺设轨道
成渝铁路——新中国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全长505公里,西起成都,向东南行进,迈出成都平原,穿越龙泉山,沿沱江右岸经简阳、资阳、资中到内江,横跨沱江,经隆昌、荣昌、大足、永川到朱杨溪,沿长江经巴县(今巴南区),抵达重庆。1952年6月13日,成渝铁路正式贯通,比预期提前3个月。
▲ 1952年7月1日,成都公共汽车开始运行,16辆披红挂彩的公交车在市民的簇拥中,由盐市口缓缓驶向梁家巷。
1952年7月1日,成都的公交车登上历史舞台,16辆旧货车改成的公交车开通了从梁家巷到盐市口的第一条公交线路。刚一开通,公交车就立刻火了起来,每月载客25万人次。因为太火爆,后来又开通了第二条、第三条线路。这三条线路,总长是18.9公里。“那时候公交是个新鲜事物,票价4分钱,当时可以买一个锅盔了。”
▲ 1953年8月27日,成都改建御河工程结束,全长2076米,河面和岸道总宽22米。形成河水流动、波光粼粼的新御河。
老成都的“皇城”周围有一条人工河叫御河,早前碧波荡漾可行船,后来失修变成了臭水沟,成都解放后进行大改建,御河水又变宽变清了。
▲1954年,成都东城街。
▲1955年,川大运动场。
▲ 成都七中门前的女学生(大约摄于1956年)
▲ 1957年,成都市川剧团演出的《拉郎配》
▲1958年3月,中央成都会议在成都金牛宾馆召开。图为1958年成都会议合影
1958年的阳春3月,毛主席来到成都,住在外西金牛坝省委招待所(现金牛宾馆),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的工作会议。
▲ 1959年,成都,正在读连环画的少年。值得一提的是,蜀人仍戴有的旧时头帕。
▲ 1960年人民南路原新华书店。(冯水木/收藏)
▲1961年,成都工学院毕业照。
▲ 1965年 北京—成都—拉萨航线正式通航
▲ 1966年,成都市邮电局小交换机训练班师生合影
▲ 1967年,成都人民公园的留影
▲ 1969年,望江楼公园前,壮志满满。(望江楼公园管理处/图)
▲ 1970年,一个普通家庭在杜甫草堂的留影。
▲ 1971年开始,成都歌舞剧团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总共演出近300场,每场演出几乎都万人空巷,一票难求。
▲ 1977年,成都人张炜参加高考的准考证。泛黄的准考证上,只有简单的编号、姓名和考试地点,除了编号“01565”以外,其他都是钢笔手写。(成都商报/图)
1977年,教育部决定恢复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中断10年的高考制度,首次恢复。当年12月10日,工人、农民、知青、复员军人、应届高中毕业生等570多万考生进入考场。凭借这张巴掌大的纸,无数人得以改变命运。
▲ 1978年,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恋人。(王文澜/摄)
▲ 成都市1979年上演的《王熙凤》。萧开荣饰王熙凤(左二)、刘克莉饰贾母(右二)、王树基饰贾琏(左一)。
▲ 1980年,法国摄影师Bruno Barbey 在四川成都拍摄了一组老照片。图为天府广场上的交通岗亭,那个时候的警服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1981年“81.7”洪水,成都市东门的大多数街道都进了水
1981年7月中旬四川省发生了一场特大暴雨洪水,简称“81.7”洪水。成都是“81.7”洪水的重灾区。当时,望江楼水文站洪峰流量1050立方米/秒、重现期为70年,比1947年洪峰流量1120立方米/秒略小。这次洪水中,新建成仅3年的安顺桥重遭垮塌。
▲ 1982年,改扩建前的成都一环路。(周筱华/摄)
一环路是成都市最早建成的环线主干道,1986年完成改扩建工程后,至今已伴随了成都市民33年。
▲ 1983年,一个礼拜天的下午,人民公园的茶馆里坐满了茶客。男女老少,各色人等,喝盖碗茶,坐竹靠椅。(周筱华/摄)
▲ 1984年,法国摄影师Guy Le Querrec拍下一家成都的川菜馆
▲ 1985年9月6日,成都一幢大栋前挂着实行居民身份证制度宣传横幅。
▲ 1986年,春节,最后一次回到四川的邓小平与家人在成都杜甫草堂留影。
▲ 1987年,50万成都青少年和市民捐出五毛一块,“众筹”31.6万建了这座未来号天桥。
1987年9月27日,成都“未来号”天桥竣工通行。竣工典礼上,成都市市长和东城根街小学欧阳凌燕同学一起为天桥剪彩。16年后,“未来号”天桥成了城市交通发展瓶颈,不得不拆除。“未来号”废旧钢材卖得21.9万元,建起一所希望小学。
▲ 1988年2月13日,成都春熙路,排队购买紧缺商品。当年8、9月份,全国刮起抢购风潮。(三十而坐/摄)
▲ 1989年,四川省体育馆拔地而起,成为成都体育的见证。
▲ 1990年,三毛来到成都,盘腿坐在三轮车上,用流利的四川话和车夫砍价。成都是三毛漂泊世界的最后一站。第二年,三毛在台湾离世。(肖全/摄)
▲ 1991年3月成都高新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
▲ 1992年3月成都糖酒会期间,一辆老解放牌车载着敲锣打鼓的促销人员从西御街经过。
▲ 1993年,成都太升路,自发形成了通讯一条街。至今,这条街仍然是成都人买通讯设备时脑海里浮出的第一反应。
▲ 1994年,成都火车北站广场,黑压压一片尽是外出打工的人们。(刘陈平/摄)
▲ 1995年11月19日下午,四川全兴队在联赛中上演了三场动人心魄的保级大战,史称“成都保卫战”。
1995年11月19日下午,四川全兴队在联赛中上演了三场动人心魄的保级大战,史称“成都保卫战”。这一夜因为足球而出现的热闹场面和轰动程度,是此后许多年中国足球都无法企及的。当天晚上,成都市体育中心一下涌进了6万多人。当终场前十分钟北京汉子翟彪的头球一剑封喉时,整个成都市区一片沸腾,而这粒进球也永久的被记录到了四川足球的史册当中。
▲ 1996年,成都市中心街景。
▲ 1998年5月,成都,合江亭。李豫龙/图
▲ 2000年,成都,西南影都外景。
▲ 2001年4月24日,春熙路商业步行街改扩建工程全面启动。春熙路夜市,这条成都最繁华商业街喧嚣了整整10年的夜市因而停止。图为春熙路夜市最后一晚。(谭曦/摄)
▲ 2002年11月7日,成都,改造前的天府广场。(李豫龙/图)
▲ 2003年,退休老人在打麻将。(王笛/图)
▲ 2004年,金庸游览草堂的情景,当时,随行工作人员邀请金庸题诗留念,他谢绝说:“这是诗圣杜甫的故乡,我怎敢题诗。”
▲ 2005年10月,《超级女声》总冠军李宇春登上《时代周刊》封面。她出生在一个成都的普通家庭,成名后,父母还不断打电话叮嘱:一定要参加家乡的公益活动。
▲ 2006年12月29日8时25分,攀成钢成都厂区最后一根烟囱爆破倒下,圆满的结束了它48年的历史使命。许多来观看拍照留恋的老工人见此场景,止不住的热泪盈眶。
▲ 2007年,成都东郊的420厂降旗,老员工们含泪告别。这里曾经出产过成都人最熟悉的“双燕”洗衣机和电冰箱。半个世纪的工业繁华,变成了如今的记忆。(谭曦/摄)
▲ 2008年5月19日,成都天府广场。成千上万群众祭奠“5·12”汶川特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人们手手相握,高喊“四川雄起”!(四川日报/图)
▲ 2009年,成都欢乐谷正式开园营业。(蓬州闲士/图)
▲2010年,成都史上第一条地铁1号线开通。
▲ 2011年,小关庙,成都人冬至吃羊肉汤的盛况。(刘陈平/图)
▲ 2012,成都饭店爆破。(华西都市报/图)
2012年12月25日上午10点50分,30岁的成都大饭店实施爆破,这是中国西部地区第一家四星级饭店,成为了老成都人心中的“城市名片”。在二十年前,到成都饭店吃上一顿饭,不仅会成为人们的谈资,还被看成一种身份的象征。
▲ 2013年,运行中的双层观光敞篷公交车。从2006年开始,这种特殊的交通工具运行9年,最终成为成都人的记忆。(华西都市报/图)
▲ 2014年,成都远洋太古里于2014年分阶段开业,汇集了GUCCI古驰、Cartier卡地亚等一系列顶级时尚生活品牌。与旁边的大慈寺,一动一静,古典与时尚,共同调节着成都的呼吸。
▲ 2016年,电视塔,成都地标之一
▲ 2019年2月19日,晚7时许,一场名为“花开高塔·最美成都”的光电烟花秀于西部第一高塔339(天府熊猫塔)激情上演,成为全城关注的轰动事件。(王晓礼/图)
悠悠岁月,如梦如歌
凝固的瞬间里
有百姓的平常生活
有城市的雕梁画栋
有时代奔流的大江大河
老照片会泛黄褪色
可记忆永不会消散
你出生的那一年,成都发生了什么?
【留美学子】转载微成都且无任何商业链接
近期发表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