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宁波、天津、上海
多地学校因甲流病毒感染
发布停课通知。
春季是多种传染病高发的季节,
家长注意!
近期,小心孩子得这四种疾病。
据宁波晚报消息,记者从宁波一小学了解到,近期有个别班级因学生健康问题出现停课的情况,但学生停课是因为流感,而非新冠。目前,学校已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做好后续安排,开学后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制度等,师生入校时需测量体温,佩戴口罩,发现发热等症状师生及时采取留观等措施。据天津日报消息,天津北辰区某学校小学部和中学部也有个别班级因学生发烧而暂停线下教学,停课时间为2月20日和21日。目前,学校已经对所有患病学生进行了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证实发烧是因甲型流感引起。据新民晚报2月21日报道,上海青浦一小学某班级确诊4例流感,多名学生发热,有流感症状。自2月20日至23日停课4天,改为线上教学。青浦区教育局表示,学生们患的是甲流,并非新冠。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4型,人流感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甲型和乙型流感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易引起大流行。
据介绍,甲流和新冠病毒感染的首发症状较为相似,均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需要通过核酸或抗原检测的方法才能区分,这两种传染病均是在确诊以后需要居家隔离。
安徽疾控提醒,根据全省流感监测结果显示,近期安徽省流感病毒活动水平明显增强,以甲型H1N1流感为主,并在中小学和托幼机构引发多起暴发疫情。
北京市疾控中心2月22日通报,北京目前未监测到新冠聚集性疫情,2月份以来,北京市局部发生的聚集性疫情,均为季节性流感引起的集中发热或诺如等腹泻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大多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
视频来源:央视网
现在不少家长看到“停课”两个字就多少有点担心,怕影响到孩子正常的学习生活,其实,这大可不必。南方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及应急管理学院流行病学教授魏晟表示:“因麻疹、水痘、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导致的停课是很常见的疫情应对方式,当学校内出现一定数量的病例后,为避免校园内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学校会采取小范围停课的方式来应对,大众不必因为‘停课’二字而过度恐慌。”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赵卫介绍,不同的传染病、不同的地区停课标准有一定的差异,如有的地区规定,对于手足口病,一周内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可建议班级停课,有3个班级分别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可建议全校停课。总之,学校要在及时上报疫情的同时根据专业防疫人员的建议做决定。
春季开学以后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
在学校及托幼机构
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也升高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病,0-5岁儿童易感染。手足口病以发热、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绝大多数患者的症状较轻,少数患者会出现神经系统或心肺系统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患者年龄越小,发生重症的可能性越大,因此需要家长关注患儿病情并及时就医。疱疹性咽峡炎是手足口病的“小兄弟”,也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以发热、口腔黏膜和咽峡部疱疹为主,病情轻微,极少出现重症患者。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途径较多,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等,接触被其污染的玩具、水杯等物品或环境也可能被感染。
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培养孩子在使用公共物品后和饭前便后正确洗手的卫生习惯。
使用公共物品前应先消毒;孩子常接触的物品、使用的玩具、餐具等应定期消毒。
做好家庭日常用品的清洁和消毒。
如果孩子出现发烧或发生皮疹的情况,应及时就医,手足口病传染性强,确诊的患儿不要送至幼儿园或学校等公共场所,待患儿的症状完全消失后7天才可复课。
对学校和幼托机构工作人员的建议:
加强对教室、图书馆、学生宿舍等生活、学习场所的消毒,勤开窗通风。
诺如病毒胃肠炎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发病后症状轻,无需治疗,休息2-3天即可康复,可口服糖盐水或口服补液盐补充呕吐和腹泻消耗的水分。
对于婴幼儿、老人,特别是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如因频繁呕吐或腹泻,出现脱水等较严重的症状时,应及时治疗。
常用消毒剂—75%酒精对诺如病毒的杀灭作用微乎其微,那么我们该如何科学预防呢?
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
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喝开水、吃熟食,不食不洁、无证食品;
在高发期尽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多吃新鲜蔬果,多元化饮食;增强锻炼,改善体质。
儿童感染诺如病毒后应居家隔离休息,做好个人卫生,选择清淡饮食。做好对症处理,当儿童出现发热,可进行退烧对症处理。
当身体出现比较频繁的呕吐症状时,可暂停4—6小时进食,但需要及时补充液体。当儿童精神状态不好、持续发热、呕吐或腹泻症状严重时应及时就医。
本文转自 | 新华网、央视网、健康时报、新民晚报等
责任编辑 | 杜润楠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中国教育报APP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