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一些资本大佬在割普通人家孩子的韭菜

一些资本大佬在割普通人家孩子的韭菜

育儿


“这是一种奴隶制度,但由于消费和娱乐,奴隶们很喜欢自己的奴隶身份。”


一人一部手机的县城小孩


春节期间,队友回老家参加了一场酒席,我因为带毛豆路途太远没去。据他说,看到了令他非常震惊的一幕——


除了还得大人抱在怀里的小宝宝,在场的所有孩子,几乎都捧着手机看得如痴如醉。

 

△ 网络图片,他说看到的情况跟这差不多。


两三岁的孩子,父母忙着吃饭聊天,怕他们吵闹,就打开手机给他们播放动画片,孩子开心得眼睛放光,盯着窄窄的手机屏幕眨都不眨;


四五六七岁的孩子,花样就多了去了。


有的在刷抖音上的搞笑视频和动画短片,胖乎乎的手指在屏幕上划来划去,灵活得超乎大人的想象。


有的在哔哩哔哩上看游戏解说视频,对里面出现的各种武器和装备名称如数家珍。


打游戏的就不多说了——有玩微信小程序游戏的,有玩王者荣耀的,有玩什么“吃鸡游戏”的,咱也看不明白。


再大一点儿,十多岁的孩子,又比较“单纯”了。


男孩子都在玩游戏,女孩子看综艺、明星八卦、美妆视频。时不时地,还冒出一句粗口或是一阵欢快的笑声。

 

该怎么形容队友当时的震惊呢?


这些一脸稚嫩的孩子,你让他背诵语文课本儿上一篇百十来字的文章、英文课本上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日常对话,他们恐怕都磕磕巴巴、背不利索。


然而,面对各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网络流行梗、游戏里拗口晦涩的装备名称、颜色大同小异名字千差万别的口红色号,他们却能够信手拈来。


听到这些全身心沉浸在一方小小屏幕里的孩子,我忽然想到之前看过的一本书,《制造白痴》。

 

这本书系统讲了,短视频资本大佬是如何割普通人家孩子的韭菜的。


这些普通家庭出身,父母既没卓越见识、也不具备对社会发展敏感度的孩子,正是电子时代的利益推手眼中的“韭菜”。


他们在互联网上精心设计了一个又一个陷阱,汲取孩子宝贵的精力和注意力,从中赚得盆满钵满,而被吸光了的孩子,则变成了一个个“白痴”。


与此同时,在我们看不见的硅谷精英的湾区豪宅里,他们的孩子,正在如饥似渴地阅读,全心全意地学习课本上的知识。


手机?平板?父母根本不会让他们接触这些东西!


脸书总裁:绝不让孩子碰手机


这本《制造白痴》中介绍了一位Sean Parker,他曾经担任脸书总裁,他是这么描述自家产品的——


社交网络的设计,说白了,就是“利用人类心理的弱点”。


比如Facebook,员工的日常就是想方设法让用户多逛一会儿,最好,让他们除了睡觉以外的时间都花在刷脸书上。


“为了让用户频繁释放多巴胺,你们的照片和动态会收到他人的赞或评论……这会促使你们发送越来越多的动态,以获得越来越多的评论和赞。”


他表示,公司的经营思路就是如此,他无法控制。


但他可以控制自己和自己的孩子——


“我绝不会使用那玩意儿,也不允许我的孩子使用那玩意儿。”

 

不止他,苹果公司的传奇前任老板史蒂夫·乔布斯,还有硅谷许许多多的科技大佬,都严格限制自家小孩接触自己售卖的各种“数字化工具”。


所以,社会上出现了两种互相矛盾又发人深省的现象——


普通人放任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并为孩子表现出的熟练沾沾自喜;


而电子产品的制造者却千方百计地鼓励子女畅游在书籍的海洋。


科技大佬们之所以这样做,原因无他——


“我们亲眼看见了科技的危险,我曾亲身体会过,不想看到这种情况发生在我的孩子身上。”

 

科技?危险?


很多人一时间可能没法把这两个词汇联系到一起。不过没关系,看完下面这几组数据你就明白了。


现在的孩子,每天有多长时间在玩电子产品?


家长可能从来没留意过具体的时间,但西方国家的一项研究显示:


2岁以下的孩子平均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约50分钟;


2至8岁的孩子增加到2小时45分钟;


8至12岁孩子则达到了4小时45分钟;


13只18岁的青少年,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则超过了7小时15分钟。


如果换种方式,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这意味着——


幼儿园的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超过了1000小时,即1.4个月,占他们清醒时间的20%;


五至六年级的小学生超过了1700小时,也就是2.4个月,相当于他们清醒时间的32%;


高中生的时长则会超过2650显示,相当于3.7个月,占他们清醒时间的45%。


这么说吧——


如果把人生前18年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相加,总时长相当于大约30个学年,或者15年的全职有偿工作。

 

长时间看电视/平板/手机,会对孩子的人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最直观的,莫过于学习成绩。


曾经有研究者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跟踪研究了同一批孩子,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


5至15岁期间,儿童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每增加1小时,获得大学文凭的可能性就会降低15%,肄业的可能性则会增加1/3以上。


另一个针对低龄儿童的研究显示:


2岁半的孩子,如果每天看电视1小时,那到他们10岁时,数学成绩就会下降40%以上。

 

除了成绩、分数,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长还影响着孩子的方方面面。


比如注意力。


研究表明,小学时期,孩子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每增加1小时,他在初中时出现注意力障碍的概率就会增加近50%。


14岁时,孩子每天看电视1到3小时,到了16岁,他注意力不集中的风险就会增长为原来的1.4倍。如果超过3小时,风险将增至接近3倍。

 

值得注意的是,不止科学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就连微软公司,也有同样的看法。


微软加拿大分公司的市场销售部曾经针对5岁儿童做了一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相较于每天使用时间不超过30分钟的人,每天使用电子产品超过2小时的人出现注意力障碍的概率是前者的6倍之多。

 

资本家为什么要搞这种研究呢?


他们可不是为了拯救儿童!


而是想要提醒自己的员工,在未来社会,用户的注意力“如同金鱼一般只有 7秒”,想要抓住他们,所有的营销宣传都必须控制在几秒钟以内,而且要尽量选择尖锐的、挑衅的、刺耳的、粗犷的声音。

 

琢磨得如此仔细,资本真真是把普通人的孩子当成韭菜了。


除了削弱注意力,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还会导致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记忆力受损、人际交往能力减弱,睡眠不佳,肥胖,暴力……可以说是全方面把人摧毁。


说到暴力,刚好,最近看到《冰点周刊》的一篇文章:


《与留守儿童争夺手机》。


里面“留守儿童人手一部手机”的现象,跟我观察到的情况一模一样。


并且,文章里还有一个让人觉得不寒而栗的细节——


萧大鹏是一位从教40年的乡村教师,刚过去不久的寒假,女儿把外孙送回家托他照顾,他却在无意中发现,10岁的外孙每天半夜都在偷玩手机游戏。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萧大鹏尝试了各种办法,想帮外孙摆脱手机瘾。


他先是选择了“转移注意力”,带着孩子进行各种有益身心的运动,比如打羽毛球、兵乓球之类的。


因为不见效,他觉得“堵不如疏”,又尝试用电脑教孩子下围棋、玩象棋。


结果呢,孩子哈欠连天、无精打采。他一起身上厕所,孩子立马精神起来,聚精会神地在电脑上玩游戏。


有一次,萧大鹏出门办事,因为不想外孙在家玩游戏,他就修改了电脑和手机密码。可出门没多久老伴就打电话求助,说孙子开不了机急得大喊大叫。


萧大鹏坚持不告诉外孙密码。结果,这个自己费尽心思想拉回正道的孩子,竟然流露出自残倾向,开始捶打自己。


两位老人又震惊又害怕,只能通知女儿将外孙接走。


这位姥爷,是有着40年教学经验的资深教师,见过无数顽劣淘气的孩子!


可是连他都无法帮助自己的亲外孙戒断手机瘾,普通父母想要阻拦孩子沉迷手机,难度可想而知。


萧大爷的故事,也让我想起之前流传非常广的一则短视频。


一个男孩在手机店揪住妈妈的头发,对她拳打脚踢,理由仅仅是因为母亲拒绝给他买手机。

 

从大人不给手机就绝食、自残,到不给买手机就对着亲妈拳打脚踢,两者之间的界限,只是一步之遥、一夜之间。


所以,我想,科技大佬们之所以严格控制自家小孩使用电子设备,也许正是因为他们比普通人看得更深更远——


看到了所谓的“科技”对孩子的长期损害;


看到了五光十色的手机屏幕下潜伏着的蠢蠢欲动的怪兽;


看到了资本迫不及待想要把用户榨干,换成流量与金钱的企图。


那,如果孩子用电子设备学习呢?


有的家长会说,那,如果孩子用它来学习呢?


毕竟,互联网就像无处不及的风,搭乘着它,知识的小小蒲公英可以去往世界的任何角落啊。


即便是偏远山村的小孩,也能背靠信号塔,享受着和大城市孩子一样的学习资源。

 

这也是很多家长给孩子购买电子设备的重要原因——


自己没文化、没时间,不过不要紧,咱可以买台电脑,让孩子跟着网上学啊。


但和家长的期许恰恰相反,对绝大部分孩子来说,互联网对提升成绩的作用都约等于零!


《制造白痴》这本书里举了一个例子,MOOC。


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的简称,咱们可以把它理解为网课。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就曾经开设了一门微观经济学的MOOC课程,当时,报名的学生人山人海,一共有35819人。


可越到后面,上课的人就越少。


最终,坚持到期末考试的只有886人(2.5%),获得纸质证书的只有740人(2.1%)。


也即是说,当初报这门课的学生,100个里面只有2个能学完全部知识并成功通过考试。


研究人员的总结是这样的,普通难度的在线课程,学生的放弃率通常在90%到95%之间;如果是要求较高的在线课程,放弃率甚至会超过99%。


只有极少数聪明、努力、自律的学生,能从在线课程中受益。


对此,另一位研究物理学MOOC课程有效性的作者打了个绝妙的比喻——


“MOOC就像一种针对特定人群的药物,当它起作用时,其功效巨大,但只对极少数人有效……


MOOC仅适用于一小部分特定人群——年龄较大、受过良好教育、有扎实的物理学基础、自律且有学习动机的学生。”

 

很显然,绝大部分几岁、十几岁的孩子,都不属于这个范畴


他们拿到手机或是电脑,往往更倾向于玩游戏、刷视频、浏览社交媒体上的动态、给朋友或同学点赞;


而不是枯坐在屏幕前听老师讲课。


有的家长比较乐观——


就算上网学不到知识,但起码孩子操作电脑很溜啊!未来,这或许也是一条出路。


抱歉,研究者观察到的情况可能又会让大家失望了。


成长于互联网从无到有、蓬勃发展的时代的这些孩子,被社会寄予无限期望,他们被称为“互联网原住民”、“数字原住民”,在大众的想象当中,他们对数字化工具的掌握程度,应该远超我们这一代人才对。


但实际上,除了最最基础的娱乐用途外,很多孩子对数字化工具的掌握程度低到令人发指。


比如,设置终端安全,使用标准化办公程序(文本处理、电子表格等),剪辑视频文件,编写简单的程度,配置备份原件,建立远程连接,为计算机安装存储器……


这些,都是日常工作中非常基础的技能,而所谓的“互联网原住民”居然都不会。


欧盟委员会在近期的一份报告中悲观地认为,阻碍教育系统数字化的首要因素,可能就是“学生的数字能力低下”。

 

这让我想起我一位朋友的经历——


她曾经招聘了一个在校大学生当助理,让他扫描一张照片做成电子档,结果对方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居然把照片给她拍了个照。


“技术无能”虽然令人震惊,但却不是最糟糕的。


最糟糕的是什么呢?


是:成长于互联网信息洪流中的孩子,根本不具备对网络信息进行推理、辨别真假的能力。


“我们的数字原住民也许可以在脸书和推特之间切换自如,同时在照片墙上传自拍并给朋友分消息,但在判断通过社交媒体渠道传播的消息时,他们却很容易上当受骗……”

 

这一点,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地注意到了。


常年混迹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的孩子,具有多重身份:


网络诈骗案的受害者,网络谣言的传播者,网络暴力的推波助澜者……


经年累月的冲浪生涯,并没有帮他们铸造一双慧眼。相反,他们最基础的判断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被损害,一而再、再而三地花式上当。


互联网?学习?


对绝大部分孩子来说,这两者之间都是不能划等号的!!


不让孩子玩手机,会不会导致他不合群?


说到这儿,大家可能都看出了我想说什么——


尽量别让孩子玩手机/平板/电脑。(不得不上的课程除外)


有的家长可能会担心——


别的同学都玩,自家孩子不玩,这会不会导致他不合群?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是最不用操心的。


首先,学龄阶段的孩子,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


科学研究早就表明,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才是最有效、最有利于孩子人际关系发展和身心健康的。


如果说,校园里手挽手、肩并肩、眼睛看着眼睛的交流,都没法让孩子交到朋友,那虚拟的网络空间更不可能让他们拥有纯真的友谊啊!


并且,网络是一面放大镜,人性中的善与恶,在网上都能轻轻松松变大数千倍、数万倍。


那些现实生活中根本没胆量说出口的恶言恶语,在网络上点几下屏幕,就能发送出去,甚至还能得到成千上万的赞同。


而往往,现实生活中没什么朋友、人际关系不太好的孩子,会成为周围人网络霸凌的对象。


需要注意的是——


现实生活中,跟同学争吵是1 V 1,并且过了就过了,很快就又勾肩搭背一起上厕所了


可到了网上,这种争吵会急速膨胀到1000 V 1,对方一句嘲笑的话,极有可能获得成千上万个点赞。


别说心智尚不健全的小孩,就算是成年人也很难承受住这种铺天盖地、不问来由的恶意。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郑灵华,因为染了一头粉色头发被人网暴,最后自杀身亡。


所以,如果想要好好发展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最不能做的,就是让他沉溺于网络,成为游戏、视频、网络暴力的受害者。


以上就是《制造白痴》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唉,不过,这本书翻译腔很重,主题老生常谈,内容整体而言也比较枯燥,但里面的数据常常让我有当头棒喝之感!


在这个急速发展的时代,普通人想要好好抚养孩子长大,想要自己视为珍宝的孩子避开当韭菜的命运,真的有太多太多陷阱得避开了。


就以书中的一句话来结束这篇文章吧——


“这是一种奴隶制度,但由于消费和娱乐,奴隶们很喜欢自己的奴隶身份。”


希望我们和我们的孩子,都能摆脱互联网世界里的奴隶身份,成为自己真正想要成为的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教育】你家孩子挨骂后,是沉默还是顶嘴?孩子的反应暗示了...震动A股!昔日资本大佬,刚又卖了!彻底扛不住了?是辉瑞坏,还是中国人傻?普通人家的娃想成为中产,据说这是最靠谱的路A股百亿资本大佬病逝,享年65岁突发!美国核导弹潜艇剑指朝鲜半岛!发生了什么?全球级资本大佬意外离世,A股两大重磅利好来袭抗炎抗氧化,春天的韭菜这样吃最好做一个会撑腰的父母,是你家孩子的一生之幸又有千亿资本大佬陷危局监管出手,知名资本大佬“栽了”!老韭菜也是韭菜:活到老,还到老,做一辈子的房奴立即暂停训练更强大的AI!马斯克等超2300人签署联名信,科技大佬在担心什么;74页起诉书起底赵长鹏在美往事 |一周国际财经始祖鸟,不割穷人的韭菜可怕!科技大佬在街头被捅多刀身亡!马斯克哀悼Tesla 昨天宣布多款车型大幅度降价!去年提车的韭菜坐不住了我家孩子适合去儿童模特培训吗?什么样条件的孩子能成超模40个人们在生活中捕捉到的最奇怪的场景资本大佬包凡正配合调查!旗下公司股价一度腰斩,国际知名机构大笔买入​突发!资本大佬又卖了!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但人家孩子真的做到了!中国的韭菜,真的不够用了!贺岁档再无冯小刚深夜突发!资本大佬,“并购之王”失联了!知识付费都是在割韭菜的吗?“史上最牛”造假案!掏空千亿帝国创始人入狱,三个子女还在割韭菜这4种孩子将来最没出息,容易被社会淘汰!希望你家孩子没中30岁未婚女网红,去泰国选精生下三胞胎佐治亚州最好的18所公立小学 你家孩子的学校上榜了吗?割全世界的韭菜,漂亮国上演强者愈强 | 经济学人社论资本大佬,倒在2023美国贷款新规这是在割韭菜?信用分高的多给钱,补贴低分的??博客文章总汇TED演讲|为什么一些孩子去了大学,另一些孩子去了监狱?值得深思又一资本大佬失联!唏嘘!A股第一代庄家去世,终年68岁!刚刚确认:资本大佬正配合有关机关调查!自家鱼塘电鱼被罚,警方道歉!十大券商最新研判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