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和伊朗握手背后的恩怨情仇社会2023-03-13 02:03沙特和伊朗握手言和,双方在北京谈判四天之后,发布了联合声明,宣布互相恢复大使馆,并且尊重对方的主权,互不干涉。这是自从2016年,双方中断外交关系之后的破冰握手。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伊斯兰世界两大强权的握手,对地区性安全有着巨大的影响。路透社报道说,分析人士表示,双方都将从局势缓和中受益,因为伊朗试图削弱美国在该地区孤立它的努力,而沙特阿拉伯则试图将重点放在经济发展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卡塔尔、巴林和科威特等海湾国家欢迎恢复沙特与伊朗的关系,伊拉克、埃及和土耳其也是如此。CNN认为,协议可能预示着中东血腥时代的结束。自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建立反西方的什叶派神权政治以来,利雅得和德黑兰一直处于意识形态和军事争端。那么沙特和伊朗历史上的恩怨情仇到底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引发国际上普遍的关注呢?熊叔做了点功课,弥补了一下这方面盲点。01逊尼VS什叶,两大教派千年恩怨沙特和伊朗的恩怨,是以千年为时间线的。全因,两者分属伊斯兰教内部两大山头——逊尼派和什叶派。两者的区别,就源自于对伊斯兰教创始人先知默罕默德身后权力的传承。简单说,那些只承认穆罕默德及阿里血缘后代有领导权的穆斯林,被称为“什叶派”,意为“阿里的支持者”。阿里是谁?就是收养默罕默德的谢赫长老的儿子兼女婿,传说阿里出生后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默罕默德。另一边,主张领导权应该授予有资格的人的穆斯林,通过推选产生领导人的一方则称为“逊尼派”,意为“正统派”。双方在教义上的分歧,也是关于对默罕默德及其后代“圣裔”的偶像崇拜的分歧。就这样,双方在默罕默德死后分裂成两派,阿里被迫对前三任被选出的哈里发效忠,但他和他的支持者对此一直不服。直到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遇刺之后,阿里才登上哈里发之位。但好景不长,反对阿里的穆斯林发动叛乱,双方的战争非常神奇,当阿里一方获得优势时,对手穆阿维叶命部下挑起古兰经站到阵前,以此阻止了阿里军的进攻,并且要求“圣断”,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这个看似不可能发生的故事,的确就发生了。双方谈判罢兵,阿里和穆阿维叶宣布同时退位,不设哈里发,直到下次选举。但在此之后,阿里被刺身亡,逊尼派此时的领袖穆阿维叶趁机成为哈里发,创立了倭玛亚王朝。本来此时,阿里的儿子哈桑、侯赛因等隐忍下来,期待穆阿维叶死后再度选举哈里发,谁知道穆阿维叶家族不讲武德,在其去世后,由他的儿子亚奇德接任哈里发。说好的选举呢?穆阿维叶打着选举哈里发的旗号发动叛乱反对血缘继承,现在又是他食言而肥,这引起了什叶派的反抗。侯赛因及亲族部下共72人在与亚奇德的战斗中被杀,这被称为卡尔巴拉之战,也是两大派别血海深仇的开端。因为侯赛因娶了波斯萨桑王朝的公主,所以什叶派主要基地在今天的伊朗与伊拉克地区,从此以后,双方的仇恨一直持续到今天。两派分裂之后,在教义上出现分歧,归根结底,还是关于继承权的问题。演化至今,逊尼派成为伊斯兰世界的主流,有大约80%的穆斯林是逊尼派,只有20%的信徒是什叶派。人们对什叶派的印象,总觉得伊朗是什叶派的大本营,但实际上,伊拉克才是,什叶派三大圣城,其中纳杰夫和卡尔巴拉都在伊拉克,只有马什哈德在伊朗。伊朗的前身波斯也是数得着的文明古国02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的沙特与伊朗到了近代,逊尼派代表的沙特与什叶派代表的伊朗之争,演化成双方对伊斯兰世界的权力争夺。1501年,波斯人建立了萨伏依王朝,奉什叶派为国教,在两百多年时间内,坚持不懈地与逊尼派的奥斯曼帝国作战。今天的伊朗和土耳其边境线,大致上就是这一系列战争确定下来的。一战之后,奥斯曼帝国分崩离析,阿拉伯半岛上一个来自利雅得的沙特家族开始崛起,他们打败了半岛另一个酋长哈希姆家族,占领了伊斯兰教两座圣城麦加、麦地那。1926年1月8日,伊本·沙特宣布建立“内志与汉志王国”。伊本.沙特1926年初组织了“全世界穆斯林大会”,确立了沙特的“圣地守护者”地位。沙特家族利用与英国的关系,席卷了整个阿拉伯半岛。沙特王国,利用圣地朝觐,以及石油带来的巨大财富,逐渐成为了逊尼派穆斯林世界的领袖。双方千年恩怨进一步发展,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时伊朗国王巴列维曾劝说,沙特国王费萨尔引进西方文化价值观,对沙特进行现代化改造。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的兄弟,请推动现代化,开放您的国家,让男女同校,让妇女们穿短裙,开放迪斯科,走向现代化。否则我不能保证您还会继续坐在王位上。"费萨尔则回信说,"尊敬的君主,我感谢您的建议。请让我提醒您,您不是法国国王,不是在爱丽舍宫,而是在伊朗。您的臣民90%是穆斯林。不要忘记这一点。"纵然双方在理念上有冲突,但好歹都是“体面人”,当时两国都是美国的盟友,尚能保持表面上的和平。麦加朝觐但1979年,伊朗发生了一件大事,由什叶派大阿亚图拉霍梅尼领导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在该教派历史上,侯赛因及72人之死,具有浓烈的悲剧色彩,也成为了什叶派凝聚人心的力量,因此这些历史也在伊朗伊斯兰革命,以及两伊战争中发挥到极致。侯赛因被传明知必死结局,仍然反抗哈里发统治,慷慨赴死,被霍梅尼等的宗教领袖视为革命斗争的典范。他将什叶派过去哭泣和哀悼为主流的精神,代之以政治激进主义,以实现侯赛因的理想。伊朗革命后,霍梅尼政权利用宗教矛盾,号召伊拉克民众推翻当时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前面说过,伊拉克是什叶派的发源地,大部分国民都是什叶派信徒,但他们却受到占少数的逊尼派萨达姆的统治。历史的、宗教的、民族等多方矛盾交织下,伊拉克率先进攻,伊朗防守反击,双方在1980年到1988年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血腥战争,造成两国过百万人伤亡,5000亿美元经济损失。这场战争,被霍梅尼称之为圣战,为侯赛因报仇雪恨即为题中之义,他还有针对性地宣称君主制是非法的和非伊斯兰政府形式,等于宣布与沙特为首的君主制国家为敌。这就触动了逊尼派几个重要君主国的神经,以沙特为首的一众波斯湾石油富国,给与伊拉克大量支持,沙特从1982年开始,每个月向伊拉克提供10亿美元。整个战争期间,沙特、科威特、阿联酋等国对伊拉克贷款多达800亿美元,成为伊拉克可以支撑战争的重要经济来源。这让伊朗、沙特两国结下了深厚的梁子。两伊战争中,双方一个争夺焦点即使沙特守护圣城麦加的权利,80年代几乎每次麦加朝觐,来自伊朗的朝觐者都要与沙特当局发生冲突。1987年冲突达到顶峰,导致400多人死亡。霍梅尼形容沙特王国是"邪恶和不敬神的瓦哈比派"。该事件引发了伊朗的示威活动,伊朗群众冲击了沙特大使馆。利雅得宣布断绝与伊朗的外交关系。1990年,海湾战争,当地区另一个强权萨达姆最终倒台之后,伊朗与沙特失去了战略缓冲,终于走到了前台,直接下场较量。032011年之后的代理人战争虽然两伊战争后,沙特与伊朗双方的对立相对缓和,但好景不长,伊朗开始研发核武器,这就造成了新的紧张对抗。2011年,阿拉伯之春政治运动波及伊斯兰世界,特别是叙利亚内战,成为了双方第一个战场,双方通过代理人投入战争。以沙特为代表的海湾阿拉伯国家大力支持叙利亚反对派和“革命力量全国联盟”(简称“全国联盟”),并向其提供资金、顾问、武器装备、后勤援助、军事培训等的支持。沙特方面旨在推翻什叶派的巴沙尔政权,拔掉伊朗在阿拉伯中心地带的立足点。伊朗在军事和经济上支持巴沙尔政权,派大批伊朗革命卫队成员进入叙利亚境内帮助叙政府军作战。伊朗还借助黎巴嫩真主党援助叙利亚政府军,打击盘踞在叙南部且得到沙特扶持的叙反对派武装。伊朗经济因为核问题长期无法得到发展双方背后,还牵扯着美国与俄罗斯,美国支持来自北方的库尔德武装和叙利亚反对派;俄罗斯支持伊朗,甚至直接派雇佣兵瓦格纳集团下场。另一场针锋相对的代理人战争是2014年爆发的也门内战。内战双方分别是逊尼派的哈迪中央政府军与栽德派(什叶派分支)的胡塞反政府武装。看到双方的宗教派别,就知道背后的大佬是谁。这一次亲自下场的变成了沙特,他们积极支持哈迪政府,组织阿拉伯多国联军于2015年3月对什叶派胡塞武装发动空袭,实际上采用了借助代理人与直接参战相结合的混合战争方式。伊朗一方面公开抨击沙特的“侵略行为”,同时暗中向也门胡塞武装提供物质支援。沙特军队纵然拥有F15、M1A1艾勃拉姆斯坦克,仍然打得荒腔走板,泥足深陷;伊朗方面提供的无人机,让沙特吃足了苦头。双方的尖锐矛盾在2016年再度爆发,当年,沙特处决什叶派宗教人士尼米尔。事件发生后,伊拉克什叶派达瓦党、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均对沙特的行为予以谴责。反之,伊朗于2016年9月指责沙特在2015年麦加朝觐的踩踏事件中,故意造成约400名伊朗朝圣者死亡后,这两个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之后沙特宣布与伊朗断交,巴林、科威特、苏丹、吉布提等国家追随沙特先后宣布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伊朗也采取对等措施,一拍两散。麦地那清真寺时隔七年,两方取得阶段性和解,也是在国际大环境下形成的博弈。双方最早的沟通是从2021年4月开始的,当时是在巴格达谈,但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直到俄乌战争爆发后,特别是到了去年12月,双方谈判一下子升温。此前,在沙特发生了什么事,查查当时的新闻就知道了,显然在有影响力的大国斡旋下,双方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半岛电视台认为,疲惫不堪的沙特长期以来一直寻找摆脱也门冲突的途径,与德黑兰达成协议可能导致与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装达成协议。来自伊朗的政治评论家侯赛尼告诉半岛电视台:“沙特阿拉伯在与伊朗的经济往来中可能仍会保持谨慎,因为它不想受到美国的制裁。正常化并不一定意味着双方相互信任,”但是,“缓和也门、黎巴嫩、叙利亚和伊拉克的紧张局势,仍然会为双方带来广泛的利益。”无论如何,有影响力的大国在这次外交斡旋中获胜,正如外媒所说,北京的参与增加了人们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的认知,这有助于弱化美国全球存在的叙事。END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