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周年校庆 || 巴蜀,盼与你共赴一场金秋盛宴
比如一次驻足或是一次关注,比如一次探访或是一次相逢……
在京良久,庆幸遇上一次与你的约会。在“北京校友庆祝巴蜀中学建校九十周年”活动上,我们感受到了母校的挂念,获悉了恩师的近况,触摸到了那印刻于心的巴蜀印记。
|学校受邀参加“北京校友庆祝巴蜀中学建校九十周年”活动
40年代的巴蜀中学,对郑昌琏校友而言,就是他的“研究中心”。课堂上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拆卸、组装,课外还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广泛阅读,改进装置。巴蜀中学教会学生“手脑并用”,他正是在组装收音机的过程中,找到自己一生追求并热爱的事业。
|郑昌琏赠巴蜀中学书
高4班的李亚莉被北京所有校友亲切地称呼为“李大姐”,这一声声亲切的“李大姐”是从巴蜀中学建校55周年开始叫起来的。活动当天,热心的李大姐一大早就站在会场门口迎接与会的每一位校友,与他们亲切握手,深情拥抱,互诉衷肠。
|李亚莉校友与校友们亲切交谈
张焕乔院士身着正装,胸口别着他专门找出的母校60周年校庆的领带夹来到会场,从口袋里取出深夜赶写的稿子,细致抚平,如少年一般递给母校老师,用浓浓的乡音说:“你们看要不要得?”他至今犹记得每一位教过他的巴蜀老师,动情地回忆道“他们的教学水平确实非常高”。在校期间,每一位老师都是以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他,教给他一生都受用的学习方法。
|张焕乔院士着正装参加北京校友庆祝巴蜀中学建校90周年活动
20世纪40年代,有一位巴蜀少年,在巴蜀物理教师的动力实验课程后,来到学校旁的嘉陵江畔,观看来往的船只。从此这位少年就爱上了看船,立下探究机械动力科学的志向,用一生致力于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工作,领导并参与我国第一台低温、高能氢氧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并主持了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先进高性能上面级氢氧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为我国推进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做出突出贡献,是我国低温高能液体火箭推进技术主要奠基人之一。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实验成功时,王桁(第一排右二)与聂荣臻元帅(第一排戴墨镜者),钱学森(聂元帅右)等专家在现场的合影,王桁校友将这张珍贵的照片赠送给母校
|校庆办在齐霖霖校友(左一)陪同下拜访王桁校友(左二)
白日新校友以毕生的心血,根据史料,采用图画+注解的方式,完成了权威著作《圆明园盛世一百零八景图注》。他将他的作品献礼母校。
|白日新校友将自己的著作《圆明园盛世一百零八景图注》献礼母校
王晓棠将军记得在巴蜀的第一场辩论赛的题目是“中学生是否需要穿校服”。作为反方,大多数人认为必败的她,凭借善辩的口才及缜密的思维让在场所有人为之高呼称赞,最后反方获胜。这是属于她的骄傲,也是她勇敢迈上一方舞台的第一课……
|王晓棠将军赠巴蜀中学书
陈昌智提到,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中学时期的他写了一篇名为《我的外公》的作文,在课上被老师称赞“观察细致,情感真挚”。课后,他找到老师坦言“这是我通过大量的阅读,加上我的想象力写出来的外公。”在巴蜀的学习正是如此,巴蜀教师的引导与启发,是真正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方式,受用终身。
齐霖霖校友从李大姐手中接过了60周年校庆的接力棒,在李大姐的安排下从最开始协助60周年校庆组织工作,到后来主持70周年、80周年北京校友聚会,再到现已年过七旬的他将接力棒交到新一代年轻校友的手中……他说:“这是巴蜀的传承,从李大姐到我这里,从我再到年轻人手上,我们都有凝聚在京校友的责任。”
|齐霖霖校友陪同校友办老师与校友交流
|齐霖霖校友与年轻校友一起商讨活动细节
一直扎根航天领域工作的赵欣校友,在了解到了同样是航天人的王桁学长的故事后,在张焕乔学长的殷殷嘱托中,他收获了更加坚定的前行力量。曙光,蜀光,一直在身边闪耀。
|张焕乔学长与赵欣学弟
北京校友庆祝巴蜀中学建校90周年活动现场,90后、00后的年轻人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是活动的联络员,是签到的志愿者,是搀扶老校友的陪伴者……更是巴蜀中学“公正诚朴”校训的践行者和传承者。
你带我认识世界,从天文到地理,从思维方式到实践能力,从挖掘潜能到张扬个性。所以,这么多浓墨重彩的故事,这么多奋斗前行的黑夜与苏醒,都不能定义你。是你告诉我,山不让尘,川不辞盈;是你告诉我,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我曾在回忆中把我们的故事反复描摹,却难以描述。现在我懂了,我们将对你的思念汇聚在齐唱校歌时红润的眼眶中,汇聚在年迈的校友即使需要子女搀扶也要到场的坚持中,汇聚在老校友紧握着青年校友的手并郑重的嘱托中,汇聚在你时刻呼唤着的巴蜀情中.....
特别提醒:巴蜀中学微信公众号原创文章,
如需转载,敬请联络。
THE END
供稿|校庆办
编辑|杨梅 余萌
审校|戴金洪 刘欣
总编|宋杰
热文回顾
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您终是巴蜀人!
巴蜀中学
地址 : 重庆市渝中区北区路51号
电话 : 023-63002371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