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但不对抗",这是欧盟对华新战略?
► 文 观察者网 齐倩
虽然欧盟官员不断鼓吹减少“对华依赖”,但现实是,欧洲企业正争相增加对中国投资;而在如何与中国打交道的问题上,欧盟各成员国之间也一直难以达成一致。为尝试协调对华战略,欧盟外交政策部门日前准备一份草案。
彭博社11日分析称,该草案主张欧盟不应卷入中美间“零和博弈”,这默认了法国总统马克龙此前表态,即欧盟“不应成为美国的小弟”。香港《南华早报》12日解读说,欧盟认为应在对华战略上进行表面调整,而不是全面改革,对中国采取“清醒”但“不对抗”的态度。
彭博社和《南华早报》报道截图
据彭博社和《南华早报》报道,该草案来自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领导的欧盟外交政策部门。当地时间12日,欧盟将举行成员国外长会议,此次草案将在会议召开前向外长们提出对华战略建议。
这份草案指出,在对华接触、管理对华关系风险上,“与美国的协调仍至关重要”。但博雷利认为,“欧盟不应该赞同零和游博弈的想法,即在美国和中国之间的二元竞争中只能有一个赢家”。
同时,博雷利敦促各国外长们坚持将中国作为“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和系统性对手”的战略,并补充说,这些不同因素间的权重会因“中国行为的变化而变化”,但近年来,“很明显,竞争因素变得更加重要”。
在草案中,博雷利概述了将定义中欧未来关系的三个变量:价值观、经济安全和战略安全。此处,他提到了乌克兰问题、台湾问题和所谓的“公平竞争”。
据博雷利所称,欧盟应在台湾问题上“与中国和美国接触,以维持现状,缓和紧张局势”,这符合欧盟的根本利益。他还希望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发挥促和作用,称“中乌之间的直接对话将是中国为公平政治解决做出贡献的最佳机会”。
博雷利写道,无论乌克兰发生什么,中国的崛起都不会改变,“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失败不会破坏中国的发展轨迹,因此中国应设法利用自己的地缘政治优势”。
草案提到,由于中国在国际问题上越来越强势、中美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及中国在“地区和全球问题”中发挥越来越巨大的作用,欧盟需更新对华政策。但成员国应与中国保持接触、寻求合作,而不是中断联系。
博雷利称,各成员国还需加紧努力,通过自由贸易协定和能源伙伴关系等方式,以更具吸引力的方案与其他国家接触,与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竞争。“如果我们要在中欧复杂的关系中建立新的稳定性,欧盟及其成员国应该保持坚定而不是对抗,我们应该对这种关系的性质保持清醒的认识。”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资料图)
《南华早报》称,在12日的欧盟外长会议结束后,欧盟成员国领导人预计将在6月举行的峰会上讨论中国战略。但参与规划的欧盟官员提醒称,不要指望这份最新的欧盟对华战略会很快完成。一位西欧国家的高级外交官说:“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不能说我们很快就准备好了,(对华战略)将是开放式的。”
值此之际,七国集团(G7)领导人峰会将于5月19日至21日在日本广岛召开。彭博社预测,G7届时希望向中国发出一个信号,宣布将共同对抗中国所谓的“经济胁迫”,但预计很难就具体措施达成一致。
与此同时,包括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内,越来越多的欧盟官员使用“去风险”一词代替“脱钩”,主张欧盟企业应在中欧关系中降低风险、减少“对华依赖”。
但数据显示,欧盟多国企业正在争相增加对华投资。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4月20日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1至3月,部分国家和地区对华投资较快增长,其中,法国、德国对华投资同比分别增长635.5%、60.8%。
此外,英国、加拿大、日本、瑞士、韩国对华投资同比分别增长680.3%、179.7%、47.7%、47.4%和39.5%。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增长27.8%。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应邀请,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5月8日至12日访问德国、法国、挪威。
当地时间2023年5月10日,在巴黎与法国外长科隆纳举行会谈时,秦刚表示,中国始终视欧洲为全面战略伙伴,一贯旗帜鲜明支持欧洲加强战略自主、在国际舞台发挥积极作用,主张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中法、中欧应在扩大双向开放中实现共赢合作,构建更加稳定互信的中欧供应链伙伴关系。
热文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