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领域,中国目前是唯一赢家"
► 文 观察者网 杨蓉
“没有中国,世界能造出电动汽车电池吗?”
美国《纽约时报》当地时间16日以此为题报道称,尽管西方国家投资了数十亿美元,但在制造电动汽车电池这一“本世代的决定性竞争之一”中,中国是迄今为止“唯一的赢家”。
报道认为,从采矿到冶炼,再到零部件制造,中国在电动车电池生产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占据优势且遥遥领先,世界其他国家可能需要数十年才能赶上。据英国基准矿业情报公司估计,到2030年,中国的电池产量将达到其他所有国家总和的两倍多。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稳定的矿产供应
因为需要电池,电动汽车制造中所使用的稀有矿物约为传统汽车的六倍。尽管中国几乎没有电池所需成分的地下矿藏,但一直在追求一项长期战略,即通过购买获得廉价且稳定的供应。
目前,中国企业在五大洲都有矿业公司股份。报道称,其结果是,中国控制着全球41%的钴矿开采和半数以上的锂矿开采,而美国公司未能跟上这一步伐。
报道还认为,虽然镍、锰和石墨的全球供应量要大得多,而且电池只使用其中的一小部分,但中国稳定供应这些矿物的能力仍为其带来优势——石墨主要是在中国开采,美国生产商也可以合成石墨,但成本更高。
低廉的矿产加工
报道称,不管上述矿物在哪里开采的,它们几乎全部运往中国,在那里被提炼成电池级材料。
精炼需要大量的能源,提炼电池矿物需要的能量是炼钢或炼铜的三到四倍。例如,要获得人们喜欢用的锂形态,需要经过加热、蒸发浓缩和干燥处理。
报道提到,在政府所提供的廉价土地和能源支持下,中国企业能够以比其他任何人都低的成本提炼更多的矿物,这已导致其他地方的提炼厂关闭。
报道还称,美国如今几乎没有处理这些矿物的能力。提炼厂通常需要两到五年的时间才能建成,培训工人和调试设备则可能需要更久。澳大利亚的第一家锂提炼厂(中国拥有部分股份)2016年就获得批准,但直到去年才生产出电池级锂。
全世界95%的锰、73%的钴、70%的石墨、67%的锂、63%的镍都在中国精炼。制图:《纽约时报》 下同
高效的生产能力
在《纽约时报》看来,中国之所以能成为最大的电池生产国,部分原因还在于中国想出了如何高效、低成本地生产电池组件的方法。
阴极(电池正端)是电池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所有的电池材料中,阴极的制造最难、也最耗能。据介绍,直到最近几个月,最常见的阴极才开始使用镍钴锰酸锂(又名NMC阴极)这一材料组合。它能让电池在更小的空间里储存大量电能,为电动汽车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
中国制造世界上99%的阳极、77%的阴极、74%的隔膜、82%的电解液。
而中国投资的另一种更廉价的替代品,现已占据阴极市场的一半。报道称,这种名为磷酸铁锂(LFP)的阴极用更容易获得的磷酸铁盐取代了镍锰钴酸盐。对西方国家来说,这似乎是一个绕过稀有矿产供应瓶颈的机会,但中国目前生产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磷酸铁锂。
如今,美国只生产世界上大约1%的阴极,且都是镍钴锰酸锂。报道指出,虽然美国公司对磷酸铁锂感兴趣,但它们需要与有生产经验的中国企业合作。
电池的大部分其他组件也都由中国公司生产,除此之外,中企还主导着阳极(电池的负端)的生产。隔膜是位于阴极和阳极之间防止短路的部件,中国所销售隔膜也是世界上最多的。导电所需的电解液主要由锂盐和溶剂制成,世界前四大电解液生产商都在中国。
中国制造世界上73%的NMC阴极、99%的LFP阴极。
多年的深耕优势
报道称,中国拥有的电动汽车全球最多,且这些车辆几乎全都使用中国制造的电池。这是因为中国曾制定《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规定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只有搭载了符合条件、进入“白名单”目录的动力电池,才能享受新能源汽车补贴。自2015年11月开始,工信部先后发布了四批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共57家电池企业入围,包括宁德时代、沃特玛、天津力神、国轩高科等。
报道认为,这为中国电池企业的发展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期。在此期间,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等本土电池制造商得以成长起来,击败来自日本和韩国的竞争对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池制造厂家。报道称,八年后,拜登政府试图推行类似的战略促进美国的电池发展,但在这个资本成本巨大、利润率微薄的行业中,中国企业凭借多年的国家扶持和自身经验,已经取得了巨大的领先优势。
《纽约时报》还提到,电池的组装很复杂且技术性强,但在中国建造电池厂的成本几乎是北美或欧洲国家的一半,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教授海纳·海默斯(Heiner Heimes)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更低,而且有更多的设备制造商。
中国制造世界上66%的电池组件。
另一方面,美国投资者也对投资电动汽车行业持谨慎态度。传统汽车行业仍非常有利可图,美国工人需要接受新技能的培训,而美国政府为帮助电动汽车行业提供的激励措施可能会随着下一个总统大选周期的到来而消失。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根据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数据,中国已在激励研究、政府合同和消费者补贴方面投入了逾1300亿美元。中国的电动汽车消费者享有退税、更便宜的车辆登记、优先停车位等福利,以及覆盖范围广的充电网络。
报道称,中国的投资已使国内厂家在生产、设备,以及产品设计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专家们认为,世界各地的公司为进入该行业或扩大已有能力都需要寻求与中国制造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高级顾问斯科特·肯尼迪(Scott Kennedy)说:“如果不与中国进行某种形式的合作,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在电动汽车领域取得成功。”
来源|观察者网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