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留学白皮书》:越来越多中国家长想尽早送孩子出国
你好我是专门科普出国移民知识的Mr海。
为什么东亚国家都比较卷?卷工作,卷教育,无所不卷。今天我们从留学的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
昨天新东方留学发布了《2023中国留学白皮书》,这次白皮书问卷调研,覆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和部分海外地区,共回收有效样本9551份,样本量首次超9000份,创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中国18岁以下孩子的留学意向人群增多,对于这一现象,白皮书的解释是: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在孩子年纪较小的时候就已经萌生了让其出国留学的想法,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中国家庭对孩子国际教育的规划更具前瞻性。
当然上面这个解释是非常官方语言的,毕竟是白皮书,肯定会比较正式。但正式和官方的语言都不是很好理解,让大家可以很直观地了解,为什么中国的家长越来越着急把孩子送出国?
说到教育,是个老大难话题。
为什么呢?一个国家实行怎样的教育,跟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息息相关。尤其是进入到现代社会,这种关系就越发明显。
东亚三个最强的经济体,中国、日本、韩国,都属于后发经济体,在他们面前的是欧美老牌发达国家。后发经济体想要快速发展,唯一的路靠的就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深度合作。这个道理很简答,假如你是一个穷人,你想要发财,是跟和你一样穷的人甚至比你还穷的人合作机会大,还是跟比你富有的人合作机会大呢?
所以本质上东亚三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期,都属于一个低姿态入场,别人吃肉自己跟着喝汤的角色。
但东亚人也不比欧美人少个鼻子少个眼的,大家在智商上其实都差不多。而且东亚人由于传统教育的熏陶,更渴望出人头地,更有集体意识,也更愿意为了成功付出。逐渐地东亚人就不再是只喝汤的小角色了,也开始走向主位,动手分蛋糕了。
东亚三国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创造了经济奇迹,日本成为东亚第一个发达国家,韩国也在2021年被联合国正式官宣成为发达国家,而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我中国还有一句话,叫做我们用4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200年的路。
听起来真是很燃。
但是这背后却还有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人口红利”。东亚三国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直到今天,我们经济当中很大一部分还是靠着人力密集型的中下游产业链。
东亚人在这方面好像与生俱来就特别能卷得过别人,哪里的工人都没有咱们工人勤劳听话,愿意加班,超高的性价比。
由于“人口红利”,东亚国家曾经一度可以维持低投入、高收益的高发展模式。
而国家把赚来的钱,大部分都投在了继续加大生产、完善基建、对外投资上面,却很少用在提高社保、提高工资上面。
这么做可以保持“人口红利”的廉价优势,继续维持低投入、高收益的发展模式。
另外一个方法就是搞统一规模的教育,教科书和教学理念全国统一,批量生产,为中低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输送了用不完的工人。
曾经有一篇文章非常火,作者是日裔美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村修二。他在这篇文章里提出一个观点,那就是“东亚教育浪费了太多生命”。
这里不展开他的论述,相信大家也都多少有这样的体会。毕竟作为廉价的生产力,被浪费也是一种宿命。
如今的教育五五分流就是提前把生产力们筛选一遍,那些不能在统一教育中考试胜出的孩子,就会被提前定价,输送到中低端劳动力市场。而能够胜出的,则会被输送到稍微高端一点的产业。
但也不要以为胜出的孩子就是人生赢家,毕竟出来混迟早都要还的。一套房子,就可以把一个人未来十几二十年的创造的价值提前打包拿走,把这些收益再投入到大建设当中去。
从上面这个描述中你也可以看到,东亚国家的教育模式是怎样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
绝大部分的人从一出生就参与到了这场建设之中,在生产线上被质检员一遍遍检阅、分流,最终成为一颗颗合格或者不合格的螺丝钉。
这就是国家意志,它昂首阔步向前不可阻挡。
但有时候,国家意志和个人意志的方向是不同的。
有的个体就不希望按照这条流水线上的流程过这一生,就希望自己活着自己的后代,在被筛选机制提前定价之前,走另一条道路。
这就是跳出这个教育体系,选择另一个教育体系——出国留学。由于筛选机制的提前和学历内卷等原因,又导致选择出国留学的年纪越来越小。
这里并不是说国外的教育体系就没有问题,就比中国这一套要强,而是人可以有得选,可以自己掌握一回命运。
这件事类推到出国移民,其实也是一个道理。
好了,今天就讲这么多,想了解更多移民方法,可以留言和关注我。也欢迎加入我们的移民互助群,共同帮助,共同进步。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