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充电时,先插手机还是充电器?

充电时,先插手机还是充电器?

公众号新闻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科普中国

(ID:Science_China)


手机电量还剩多少,对现代社会的许多人而言,都是一个“性命攸关”的问题。


人们对手机充电的强烈需求,也让市面上催生出了许多噱头:无线充电,二倍速充电,以及能连着用一周的高能充电宝。


乱花渐欲迷人眼,但到底什么才是手机充电的正确姿势呢?


来源:pexels


手机一定要满充满放吗?


关于充电,总流传着一些说法:手机电量耗尽再充电,每次要充满,这样才有利于电池保养,随时充会影响电池寿命。


实际上,这些理论都比较过时了。


早些年广泛使用的充电电池,比如镍镉电池,它的原材料主要是氢氧化镍以及金属镉,缺点很明显:有记忆效应。


简单而言,当多次没有耗尽电量、没有将电充满时,电池容量就会“记住”充电与断电时的电量,分别将其视为电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导致电池容量减少。


但现在,镍镉电池等由于重金属污染,重量高,能量密度低等原因已逐渐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锂离子电池。


智能机采取的多是锂离子电池,比起镍镉电池,它的优点有:能量密度高,简单而言,就是同样的体积或重量下,储存的电量更多;记忆效应微弱,就算不充满电就拔下来,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锂离子电池的注意事项恰恰和镉镍电池的相反:不要没电时再充,也不要充得过满,不需要每次都深度充放电。


锂离子电池的寿命与充电周期相关,每当电量用了 100%,就实现了一个循环,循环得越多,电池寿命下降就越明显。


来源:unsplash


一项针对 11 种锂离子的研究数据表明,在实现 250 次循环之后,电池容量都会发生明显的衰减。


当实现 300~500 次循环之后,电池容量就会下降到原有的八成。


这是什么原理?


有资料显示,当对锂离子电池深度充放电时,正负极的材料结构会被破坏。而锂离子电池主要是依靠锂离子在正极与负极之间的移动来工作,一旦容纳它们活动的空间变少,电池容量也就会相应变低。


以,相比于“满充满放”,“多次少充”才是更适合现在手机的充电习惯。


除了充电前后的电量,另一个容易被人们忽略的问题,同样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



先插手机还是先插充电器?


先把插头接入电源,再用数据线连接到手机,还是先把数据线连接到手机,再把插头接入电源?


答案是:前者。


都是充电,这样的细微差异会有什么影响呢?


这里要引出一个知识点:中国居民用电的电压是 220V,但手机充电器的电压却往往在 5V 以内,在给手机充电时,充电器会将高压电流通过变压器转变为低压直流,再输送给手机。


此时,若是将充电器接入手机再插到电源,就可能使充电器失去自调能力,从而输出浪涌电压


浪涌,又名突波,是指超出正常工作电压的瞬间过电压。有时你插拔开关看到的闪亮火花,大多就是浪涌。虽然时间只有百万分之一秒,长久下来却能给手机电池带来不小的损害。


而先把充电器插好,再连接手机时,这种情况就几乎不会发生了。除非电流本身不稳定。


来源:unsplash


充完了,要先拔手机还是先拔插头呢?


答案是:先拔掉手机。因为在拔下充电器的那一刻,也会产生反向瞬时电流,加速电池的老化。


原理看上去挺复杂,但是想记住插拔的正确顺序也不难。你可以试着把充电器、充电线和插座当作一体,充电时是手机“贴过来”,充满时则是手机“被抛弃”,这样操作,就安全多了。


充电宝充电也要注意


很多人都会随身携带充电宝,以防出门在外找不着插座。它的确很便捷,一个小小的移动电源,就能维系手机的正常运转,简直是救星。


但关于充电宝,也有许多噱头与误区。


目前,市面上有许多自称 20000 毫安的充电宝。


要知道,大部分手机,哪怕是旗舰版,电池容量也都在 5000 毫安以下。早些年的“钉子户”产品,甚至只有可怜的 2000~3000 毫安。买了 20000 毫安的充电宝,岂不是一家三口出行两天都不用愁了?


当你真的买回来,才会知道,充不了两次就没电了。难道是商家在虚假宣传?其实,它们是玩了一个文字游戏。


商家标出的容量,多是电芯本身的容量,也就是电池内多节锂离子电池电量之和,由于电量在转换过程中会出现损耗情况,充电宝能提供给手机的有效电量肯定是低于这个数据的。


来源:unsplash


想知道充电宝真正能用多少次,就要仔细去翻看说明书中的小字:额定容量。这是实验室测试出的最小可放电容量。


有家媒体曾做过测评,那些自称 20000 毫安的充电宝,实际容量最大的与最小的可以差到 4000 毫安,都够大部分手机完整充一次电了。


在使用充电宝时,也要注意:由于充电宝采取的同样是锂离子电池,寿命同样受到充电周期的影响,最好不要长时间给充电宝充电。


如何正确充电?


如果手机的使用也有短板效应,大概电量就是那块短板了。不过,在日常的使用中,也有一些你以为正确的充电方法,其实并不是。


1.不能混用充电线、充电器?


买手机送配套充电设备是惯例,可近些年来,有厂商打着环保之名不再赠送充电器,只能自己购买。官网上的价格太高,很多人就会选择便宜些的,觉得充电设备本身就是易损耗品,一没盯住家里的猫,充电线就被撕咬得无法使用了。这也就导致,很多人用了没多久,也许充电线、充电器和手机就不是配套的了。


于是,许多传闻就出来了:不配套的充电器会导致电池短路,影响使用寿命。


实际上,这个说法显然太小看充电器了。


充电器内部一般都会带有智能芯片,识别手机所需的电流电压从而进行调整,比如说,你购买的是快充头,但是手机不支持快充,那么快充头就会自动调整为适合手机的输入电量。


有人抱怨快充头不起作用,实际上就是这个原理。


不过,在购买时也要尽量认准正规品牌,不要贪小便宜买到山寨,毕竟,山寨充电器里面的配置实在不好说,很可能识别不出手机所需电流电压,损坏手机。


2.不要边玩边充?


有人会认为,让电池放电的同时又充电,会影响寿命,其实,真正影响电池寿命的,是边玩边充导致的温度骤升。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玩高配置游戏,或者使用快充时,手机都会发烫。


一份调查显示,就算是不用手机,温度升高依然会加速电池容量减少。


所以,为了电池安全,最好还是别让它“一心多用”。


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给手机买太厚的保护壳。


市面上现在有许多花里胡哨的保护壳,好看是好看,但并不是每款都适合手机。


和电脑等设备一样,手机同样是需要散热的,如果把它包裹得严严实实,用得还是隔热材料,只会让手机外表看上去没什么划痕,内里早就有了损伤。


为了避开高温,还要注意,睡前不要将手机放在枕头旁以及阳光下。这个举动,保护的不只是手机,更是你。


作者:李米 科普作者

审核:周晓亮 北交大物理实验室高级工程师



读完点个【在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手机还在但不知SIM卡被偷 德州律师上健身房损失惨比手机还小的油画伞,又小又美,夏天必备华为鸿蒙智能座舱大升级!PC双屏协同自动寻车,N种新用法比手机还智能…史低价!Autel EV 电动汽车 智能二级家用充电器/充电桩7折 599元!蜜雪3杯9.9;QCY 40W GaN双口充电器29.9;003杰士邦18只30.9比手机还小的伞,出门揣兜就走,夏天必备故事介绍:古哨惊魂 (Oh, Whistle, and I\'ll Come to You, My Lad by M. R. J跑20公里充电,到了排队几小时,乡镇开电动汽车也难!为何不多建充电桩?这笔账不好算…FBI警示:不要用公用免费充电站,易被黑客窃信息,请自备充电器 | 北美候鸟大自然是充能的地方亚城Appliances 4 Less电器行大酬宾,全场电器5折+200现金券+3年售后 还等什么!?澎湃好物 | 比手机还小的晴雨伞,防晒抗造,颜值满分华为一季度经营业绩公布,官方回应充电器USB-A/C 二选一设计把女儿养废后,我才明白:一个家庭最可怕的不是穷,而是充满了“内耗”手机还在SIM卡被偷!年轻律师在健身房损失惨重 1小时没7w6理想的「纯电时刻」人类最终将毁于AI《祖国》&《可能》童话镇老板电器"年中黑五"火热进行中!新展厅开业,现场抽送豪华厨具电器!独立日爆款单品,超低价入手~惨!手机还在但不知SIM卡被偷,德州律师上健身房损失7.6万专家警告!永远不要用机场车站的免费充电器充电,不然很危险!先接线或先插插座?充电1步骤错误,小心伤了手机跪了!侃爷为妻子Bianca Censori打造的新造型……这难道真的不是充气娃娃吗?华为荣耀66W充电器79.9;重磅纯棉T恤19.9;真维斯五分裤2条59.8什么是充气膜结构?实现传统建筑无法达到的曲线与柔性姿态【装修干货】女孩充电玩手机遭电击,内脏受损将截肢!卖家称只赔充电头,苹果:非原装,不赔!QCY氮化镓双口40W充电器 29.9;森马旗下小狗印花T恤 3件79《我的父亲是流亡学生》: 16. 我想活下去新能源车下乡,光是充电桩还不够先接线或先插插座?充电「1步骤」错误 小心伤了手机FBI示警:公用免费充电站易被黑客窃个人信息等 建议自备充电器、USB连接线17岁女孩充电玩iPhone被截肢,卖家只赔充电器?苹果官方却回应……雨伞界颜值巅峰,比手机还小,防晒抗造,颜值满分这把变态"口袋伞",巴掌大小,比手机还轻,暴晒暴雨都不怕!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