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开头】
最近微信推荐机制调整了,可能有些朋友会收不到我们的推送,大家别忘了给视角学社加上星标,以免错过更多精彩!
预防失联,请关注视角备用号:
关于高考,在中国有一种特别流行的观点,高考是最后一次公平的机会,高考是最后一次改变命运的考试。但是真的如此吗?确实我们看到,从1977 恢复高考以来,很多人因为高考进了城,走上了人生巅峰,改变了命运,但这些,其实与高考无关。在高中时代,我所在的高中,曾经转过来一个非常厉害的英语老师,这人年纪已经半百,他对高考研究的非常透彻,解题技巧和提分技巧非常实用,就是口语有点不太好,而且带有浓重的河南口音,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他可能没有那么优秀,但是对于即将面临高考的学生而言,这个简直是个神器,而且这位老教师非常耐心负责,给很多英语不好的同学带来了福音。后来我们跟他熟了以后才知道,才听他说到,他是原来一个偏僻县城的英语老师,我们校长在一次交流中,听他讲了一节课,立刻决定把他挖过来,还给他的孩子一个入学名额,当时我们那个学校也是省重点,这样的入学名额还是很有诱惑力的,于是他就欣然前来。他的口音为什么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呢?因为他全是自学的哑巴英语,他是wg时期下乡的知识青年,后来别人有关系有背景都回了城,那时候招工只针对的是城市知识青年,他这样的农村知识青年是没有机会的,高考考了几次都没进入大学,他只能进入学校教书,幸好他对业务比较钻研,几十年研究下来,自学成才,终于成为一个高考英语的教育专家,专门带高三,负责给那个县城的高中考生,在考前突击英语提个十几二十分。有一次,他又在课余讲他的经历,忽然有一个同学提问,老师,你来给我们讲课了,那你原来教的学生怎么办?我现在还记得那时候的场景,那个老师一下子怔住了,教室里也一下子安静下来,然后忽然教室里全是读书声。因为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那个县城的很多孩子们,因为我们学校挖走这个老师,已经在高考中失去了20分的英语分,而20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在竞争中从一开始,起跑线被推后了20米。不仅仅是这一届考生,还包括下一届,下下一届,那个县城的孩子可能永远失去了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我们何其有幸,能在高考前的关键时刻,拥有这么一个神奇老师,而那个县城的学生又何其不幸,在人生的重要关口少了一大助力。但这不是事情的全部,事情的全部是什么?我们这个地级市的最好的高中,每年都面临教师流失的问题,这些老师去了国家机关或者更发达地区的学校,所以我们学校,只能被迫从这些县高挖这些优秀教师来补充,我们曾经在高一有过一个非常棒的英语老师,一口正宗伦敦腔,在接到一所省里知名高中的邀请后义无反顾地跳槽,于是我们这一代学生只能学「哑巴英语」。成功者在讲述成功经历时,总是会滤掉很多客观因素,强化自己个人奋斗的色彩,就拿高考这种事来说,很多人都会强调自己的天资卓著和勤奋刻苦,而往往忽略了另一些因素,原生家庭、教师、学校、城市氛围、社会历史,人们只看到了小县城学霸,没有看到小县城学霸的背后。单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无数「小县城学霸」「小镇知识青年」的背后是什么?是中国历次政治风潮中,上山下乡,被迫留在农村,留在县城的知识分子和知识青年们命途多舛的人生,是他们把当时的先进知识带进很多偏僻的县城、小镇、乡村,拉平了这些地方和大城市,富人的差距,才有了很多县城学霸上清北交复的传奇,这并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以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为代价换来的,这本来就是一个巨手的产物,并不是自然形成的。这些人因为出身的原因被阶层固化,被打压到农村,才有了乡村和城市教育差距的弭平。高考的公平,高考的草根逆袭传奇,高考的打破阶层固化的神话,是以上一代人的阶层固化为代价完成的。没有神话,神话的背后,都是另一个悲剧。而这样的神话也注定不会是长久的,教育是一种资源,它一定会通过富集,向名校,大城市集结,逐渐形成,大城市名校——省会名校——地级市名校——县城名校——普通县高这样的金字塔结构,越往上学校数量越少,富集的教育资源越多。这才是自然状态下的资源配置状态,以前那种被外力打破造成的资源配置的「平等」不会再有。在我的英语老师的经历,应该很多人注意到一个他的经历,他是没有考上大学的,我们听多了很多「老三届」们热血励志的故事,可能会把上大学才能归结为成功,但其实对于当时很多人,参加高考是很难的,有人甚至不知道恢复高考的消息,有人因为工作环境恶劣,根本没有复习时间,我这个老师也很惨,他家庭困难,要照顾生病的父母,更艰难的是,他连学习资料都没有,「老三届」的故事中,很多人描述自己的学习过程,动不动从北京寄来了资料,对我这个老师而言,家里的亲戚里就他一个识字的人,别人的资料都藏着捂着,只能凭自己的记忆学习。所以,当我们在歌颂高考时,不能一味歌颂高考的公平,我们也应该看到,高考实际上最终,还是原生家庭的比拼。我老家的电视台曾经拍过一个电视节目,介绍当地的旅游项目,其中有个镜头,要找当地经营游船的本地人来录节目,就是简单说几句话,把风景夸一下,连稿子都是电视台出的稿子,结果试了几个人都不行。平时说话挺利索的小老板,一到镜头前,都结结巴巴说不成句,因为这些小老板大部分是当地农民,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最后电视台的编导,发现她的高中同学也在这里经营游船,也是最早经营游船的,就把他也找过来试镜,教育果然是有用的,结果一遍通过。这个同学,当时跟编导是一个村里的,是他们乡里高中成绩第一名,而这个编导,当时只是中下等成绩,但是她却考上了大专,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当年参加高考是80年代,对于这个乡镇高中而言,几乎没有人是第一年就能考上大专,更别说大学了,这个编导当时复读了五年,才终于上了一个当时最差的大专,而她的同学,当时成绩最优异的同学,一年高考落榜就回家种地了。我知道,很多人读到这里,会称赞这个女人的奋斗改变了人生,山窝里飞出了金凤凰,而她同学的目光短浅让人痛心疾首,可是真相不是这样的,真相是什么呢?真相是,这个女编导的父亲,是村里的村长,而这个农民同学的家里,父母双亡,能够拼到高中上完,已经是家里的极限。那个年代,能让一个女孩子上完高中的都凤毛麟角,更别说不会逼着她嫁人,而是让她复读五六年上大专,你可以想象,她的父亲当然不是什么巨富,但是眼光和财富已经超越了村里很多人。这个编导后来上了大专,找了个年轻有为的男人结婚,也有了一份令人青睐的职业。在她当时的大专同学看起来,她是草鸡变凤凰,草根逆袭的典型,可是人家其实是乡村的公主。这就是很多县城学霸的真相,在北上广的同学看起来,这些人土里土气,成绩也比不过他们,但其实这些人的家庭在当地,多半要么是国家机关公务员,当地国企员工,村里的种田大户,这样的人,其实就是他们当地能拿到最好的教育资源的人。当然,我们今天不需要再去用五年六年的时间去复读才能考上大学,但是,谁能考上大学,考上什么样的大学,其实主要是原生家庭能够给你提供什么样的教育资源,这就是高考战争的实质,实际上,这是一场爸爸的战争。这个故事也并没有结束,这个编导的农民同学,有三个孩子,他们全部考上了大学,而且早早在市里买了房,这在农村是非常罕见的。他当年的教育,没有让他的人生逆袭成传奇,他在漫长的岁月里,忍受别人的嘲笑,「高中生还不是跟我们不上学的一样,还是个农民」,但他最终没有辜负自己的教育,他的教育通过代际遗传给了他的子女。他的故事应该被拍成一部中国电影,叫《高考吧,爸爸》。高考这个东西,看开了其实就是一个筛选器,它的价值根本不在于它的公平,高考神话,是庸人看不到内在的真相从而构建的。高考筛选器既不科学,也不公平,它作为筛选器的唯一优点,在于它的效率,实际上,效率是中国大多数社会工具的意义。公元1397年,明朝士林领袖刘三吾主持科举考试,榜单出来以后,录取了51名进士,结果全是南方人,于是北方人群起攻击,说考官刘三吾是南方人,偏袒南方士子。明太祖朱元璋大怒,命令彻查,结果查来查去,所录进士全是凭实力录取,并无偏私。这个结论一出,北方士子更不能接受。当时北方经济文化已经全面落后南方,出现这种情况在所难免,但是朱元璋为了安抚北方人,直接把刘三吾诬为反贼,同时朱元璋亲自担任主考官,录取61名进士,全是北方人。自此以后,科举考试开始实行南北卷制度。这就是现在分卷制度的先声,直到今天,我们的高考中还存在着北京卷,全国卷,江苏卷,各种卷,哪有什么公平?所以,高考是个什么玩意儿?高考只不过是为了保持稳定,制造出的一个筛子,这个筛子的网眼,根据需要,其实是可以任意调节的,你所视为神圣的高考,并没有那么神圣。我们的人生,也并不应该被高考所限制,俞敏洪参加过三次高考,第一次考试是奔着常熟师专去的,没考上,第二次还是奔着常熟师专去的,又没考上,直到第三次,正好江阴县教育局弄了个专门针对外语高考的辅导班,全职补外语,才考上了大学,而且一考就是北大。同样的,马云也参加了三次高考,他第一年奔着北大去,结果没考上,第二年又没考上,到了第三年被杭州师范的专科录取了,那时候觉得能上大学就不错,这才上了大学。许家印也参加过两次高考,第一年刚恢复高考,他没时间准备,根本没有考上,第二年他以周口第三的成绩上了武汉钢铁学院。在高考这个筛选器中,他们既曾经是失败者,又曾经是幸运儿。他们的命运固然有高考的加成,但是高考也并不能证明他们什么。何况俞敏洪的母亲李八妹在1978年就办起了乡镇企业,是当地第一个万元户,许家印的父亲是抗日部队的连长,村里的仓库保管,马云的父亲是杭州曲艺界的元老级人物,虽然都不是大富大贵,但在同龄人中都是佼佼者。在高考这个筛子里,能被筛出来的是谁?总是那些能获取更多教育资源的人。所以,神话高考,乃至神话应试教育,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跨过高考,会发现那不过是人生的一个节点而已,人生最终是一场长期的战争,这个战争中,戴着头盔的不仅仅是你,还包括你的父亲,母亲。高考曾经公平过吗?不,从来没有,即使它公平过,那也与高考无关。相关阅读:
11位美国高中生吐露心声:如果大学申请可以重来,我会......
高考后二十年,我发现真正拉开同学间差距的,是逆商...
高考将至,请不要用孩子18岁的成就定义终身成功
作者:大升子,转载:升值计。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