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大陆背景如何申请到哈佛?| 哈佛校友谈
每一年申请哈佛商学院的人几乎涵盖了各行各业,我们想到好佛录取人的第一反应大概就是”家世显赫”或“从小到大一路开挂”的所谓优秀背景。但如果我没有优秀的背景就真的没有机会嘛?
诚然,背景可以说明很多,有30%的哈佛录取人毕业于全球顶尖的院校又在全球一流的公司工作,但除去优良的基本素质以外。学校会更看重一个人的眼界、认知和ta能够带来的价值。今天我们借由HBS校友Fay过去写过的一篇文章(原文请看点击这里),谈了自己打动商学院原因的分析,和大家一起思考如果把自己放到更大的全球背景下,你能带来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每年哈佛商学院刚开学的一个月,学校里的大部分人都在“窃窃私语”同一个话题:Am I the admission’s mistake(我大概是被招生办老师手一抖不小心放进来的吧)?不用说,我也曾不止一次地这么问过自己。而对这种“新生恐惧症”再熟悉不过的校方则在新生活动上鼓励我们:“我们的招生办是最靠谱的。而且我们生源大把大把的,招生办说我们哪怕再招1000个学生也不会降低质量。所以你们别瞎操心了,该干嘛干嘛去。”
听完这话我明白了,相比那1000个申请者,我显然是占了便宜的。至于是怎么占的便宜呢?琢磨了一年后我是这么认为的。
01
难得的机会
首先,身边的同学们虽然性格和背景各异,却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就是简历上总有些拿得出手的“故事”。这个从开头一抓一把的各种牛人中也可见一斑。由此推测,“成就”大概是软素质的第一条基本线。简而言之,就是你做成过什么事儿?
那么像敝人这种跟别人比起来智商情商都不占优的,如何得幸被摆在一条线上呢?其实很简单,因为在”机会“这一点上实在太占便宜了。
幸运的是,大四那年我晃悠着过了条马路BAT之一的公司实习,做一个少有人知道是干啥的“产品助理”的岗位,拿不高的起薪,只因为这个团队和这个行业让我着迷,就义无反顾地留了下来。
没想到这一来竟一头撞进了中国发展最迅猛,也是最愿意给年轻人机会,最凭实力说话的行业、公司和团队。五六载下来,经历的成长,和被赋予的责任,让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开学后一次恰好有机会跟当初的面试官(HBS的面试官都来自招生办)聊天。她说,We don’t see this kind of achievement very often(我们很少在申请者中看到这样的工作成就)。
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大部分MBA申请者的在这个阶段还处于职业早期,尤其是在美国这种比较成熟的商业社会,此时典型的职业成就属于“明星球员”型——被很好的球队选中,在团队中打好自己的位置,散发出光芒。而我却已经幸运的拥有了基于数亿用户的大舞台,有幸带着小伙伴们一起经历各种狠狠的摔倒和畅快的胜利。
还有两次,学校的career coach们看着我的简历分别跟我说,“如果你是在Google,你绝不可能在22岁的时候有机会做这些事”,“你得到的责任之大简直太不可思议了”。那可不。所以说我占便宜呢。
02
在这里,我就是中国
由于HBS的课堂教学model是全靠Case讨论,每个同学在讨论中的贡献(专业知识,及不同背景带来的不同经历和思路)对教育质量至关重要。在第一道基本线过了之后,招生办就是在从各种拐弯抹角或者直截了当地想要搞清楚,What can you bring to the classroom(你能为我们的课堂带来什么)?
我自己在面试中被直接问了这个问题。当初我怎么回答的已经记得不太清了,一年下来倒是觉得其实挺明显的。我身上这个中国的标签,是美国人无法忽略的成功case,他们难免好奇,但是却觉得自己搞不太懂。
于是,这些标签就成了“传说中的……”,而我就是那个亲历传说的人。一年的课上下来,每周总有好几个的case会在不同纬度和不同程度上跟China扯上关系。而我们一个Section(每天一起上课的班级)90个人,却只有我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
每次课上热烈讨论起中国相关的问题,同学们就对我投来期待的眼光。有一次是我不太了解的领域,就没举手发言。结果下了课,好几个同学走过来问,你刚才怎么不举手?我一边无辜的说这个话题我是真不了解,一边心里暗暗骂自己,下次就算不知道也先百度了再来上课。
恩,只因为,在这个课堂里,我就是中国。
这体现了美国社会对“远东世界”的好奇——这里的人不按他们的牌理出牌,却又获得了不能不承认的巨大成功。同时,我们与西方世界的沟通,不管是力度还是技巧,却与这种了解的需求完全不对等。这很多时候让我为中国企业觉得扼腕和憋屈。因此,“慷慨上书”过,“激昂陈词”过,“唇枪舌战”过。不过,这些碰撞和交流也正是HBS所期待的。于是,我又得了个“文化大使”的便宜。
03
需要逆袭的背景
这一点估计是有争议的。名校里从来不缺乏来自精英阶层的家庭背景,也不能否认他们天生具有资源和人脉的优势。但另一个角度来说,逆袭总是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故事”。
曾经看过对某个常青藤学校招生办的采访,大意是,同样的考试分数或成就,若是个精英家庭的孩子,更容易让人觉得预料之中,因为我会预期他衣食无忧,很可能还有良好的环境,优越的资源;而如果是个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则更得到额外的欣赏,因为他很可能下课后还要去打工,回家也没有人在学习上能帮助他。
也就是说,最重要的是你是否突破了自己。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原来都不知道上了初中才开始学英语是这么稀奇的事情。直到在学校里每每听到同学们讨论起“研究表明人学习语言那部分大脑在11、12岁就关起来了”,然后听说我十二三岁才开始学ABC、出国之前也用不着英文,对我竟然还能流利的用英语交流表示无比惊讶——我才意识到原来自己又逆袭了一把。
Fay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分析了可能大多数中国申请人都容易“不自知的财富”。这些角度也对我们在申请中的思考打开了更多维度,不管是生活和工作,我们往往都容易被“中国式标准”所限制,但如果能够站在更高的视角横向对比,我们已经具备了很多其他申请人无法体会的优势。
比如,你可能每天觉得自己在无意义地卷,但实际上已经深谙大厂生存法则;你可能每天都在厌恶酒局宿醉之后的头痛,但实际上在中国特色的社交领域游刃有余;你可能一直想要去取得巨大的成功来弥补自己起点的劣势,但实际上一路的“逆袭”已经让你充满魅力。
当我们换一个视角来看待自己此刻的处境,就更能够理解自己的价值,在文书表达中自然可以展现的更加准确、体现我们的自信。这也就是商学院会非常看重的申请人回答“who you are”这个问题的水平。
如果你也想申请哈佛斯坦福沃顿等顶尖MBA,你也希望看到自己视角以外的可能性和价值,可以预约BeBeyond MBA咨询,我们和你一起聊聊你的可能性、你的申请策略、你应该如何准备。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