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上吊身亡,称“学术升等”压力太大
前面提个醒,想找工作的同学以及想招博士硕士的老师,可关注上面公众号“科研人才网”,获取/发布高薪科研岗位信息!
据台媒消息,台大一张姓副教授,因“学术升等”压力太大,在该校生命科学馆内某个实验室里上吊身亡。报道称,张副教授生前留下遗书表示,因“学术升等”压力太大,加之健康原因,自觉生无可恋。
虽然这则新闻篇幅不大,但却引发了学界和社会的热议。
台湾大学是岛内最顶级的高校。2022QS世界大学排名榜中,台湾大学位列世界第68位,中国台湾第1位。
目前,岛内植物以及相关学科的学界翘楚大多毕业于台大。这种顶级高校对教师的论文是有极高要求的。尽管台湾大学给教师提供了“多元升等”的晋升道路,但实际上“升等”仍然以论文为主要导向。
其实不仅台湾大学,国内外许多高校都存在非升即走条款,比如所谓的“6年条款”。这意味着如果助理教授在特定年份年内,无法晋升为副教授,就必须离职。
这种一规定,给年轻老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此外,有些学校要求副教授也必须尽快升等为教授,如果长期未升等,就会在系所内被冷嘲热讽甚至霸凌。
这种情况,在中国大陆也一样存在。据媒体报道,过去的六年里,某知名985高校引进了超过8000名各类人才。然而,这些青年才俊们在经历了一段严酷的“非升即走”制度后,有些人却因为无法晋升而被迫离开了这个他们曾经梦寐以求的岗位。
“非升即走”是一种在许多高校实行的教师考核制度,新聘任的教师需要在一定期限内达到预设的考核标准,才有可能获得长期教职。这个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解决高校教师中存在的“慵懒”现象,推动教师间的竞争和流动,提高科研产出。然而,这种看似合理的制度却给许多青年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据报道,某知名985高校的教师晋升淘汰率惊人地高达90%以上。在如此残酷的竞争中,许多博士在签订“3+3”聘期制后,发现自己在第一个三年期结束后无法达到预设的晋升标准,从而面临失业的尴尬局面。
事实上,这种“非升即走”制度对青年科研人员来说是一种巨大的伤害。许多人在刚入职时被告知达到副教授水平就能获得长期教职,但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无论个人实际水平如何,最终只有固定名额的人才能留下。这导致了众多青年教师为了追求科研成果而疲于奔命,甚至有人为了追求数量而牺牲了研究质量。
许多网友对这种“非升即走”制度表示了共情。他们认为这种制度让青年教师承受了过大的压力,使得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他们质疑这种违背科研规律的压力竞争对青年科研人员来说是否公正。
在当前科研体制与管理方式尚不健全的情况下,科研人员面临着多重压力。许多中青年科研人员为了追求事业发展,往往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导致身心健康受损。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科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对家庭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
尽管“非升即走”制度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能激发教师们的竞争意识,推动科研成果的产出,但这种以牺牲教师身心健康为代价的竞争模式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许多有识之士呼吁,高校在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应当更加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和评估体系,为不同类型的教师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
编辑/审核:Andy
你还只是本科?快点考个研吧!
关注下方“考研揭秘”——
关注"考研揭秘",揭秘考研内情
更多信息,请关注本号,回复以下关键词获取:学位论文 | 科研计划书 | 投稿经验 | NVivo | C刊核心 | 顶刊CNS | 科研奖项 | 论文排版 | 科研绘图 | 文书写作 | 考博申博 | 读博建议 | 高校求职 | 顶尖科学家| 知名院士 | 学界新秀 | 大学排名 | 学术排名 | 影响因子 | ESI排名 | 科学家创富 | 学术争端 | 学术不端 | 科研奇葩 | 学界丑闻 | 硕博清退 | 考研趋势 | 国外机会 | 硕博交友 | 趣味发现 |
说明:本平台多数文章为原创或首发编译,或获授权转发。部分优选文章无法联系作者,若有不当,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商务合作、开通专栏、发布成果、应聘求职、提出建议等可以后台回复“约”获取本站编辑联系方式。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